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2024-09-19

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精选9篇)

1.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篇一

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探索中职物理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让物理教学能够体现出新课改精神,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现就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提出实施意见。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25-01

中职教育定位在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中职学校的工科学生来说,物理是他们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科目。它作为一门承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课程,对中职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物理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学生科学素养,优化物理课程结构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解释、掌握很多自然现象和规律,而且可以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使职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中职物理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光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内容。根据新课改革“横跨学科、构建模块、服务专业、理实一体、改变评价”的原则,根据我校的不同专业,把物理与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整合,编写校本教材,如对计算机、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学生,着重突出电磁学知识,同时增加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万用表的使用,二极管、三极管识别,各种电阻的认识及读数,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对机电、数控专业的学生,则把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电磁学知识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又节约了教学课时,为学生动手操作增加了更多的机会,当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删除物理中的电磁部分或以电工基础取代物理中的电磁部分。电磁部分的基础知识将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也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因此,物理学对中职电类的整个教学质量都会起到一个比较深远的影响。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中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出现了很多适合中职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它是指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同样在我们物理课教学中也能做到;演示教学法,教师要善于动手制作一些常见的物理演示实验,用以揭发事物的本质;探究式教学,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学,作为物理教师,要大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课堂就显得非常轻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就会事半功倍。物理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教学手段,如右手定则,书本中主要用来判断与力无关的方向,如可以用来判断磁场、电流、磁感应等方向,而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右手定则来拧紧螺丝:用大拇指指向拧紧的方向,弯曲的四指则表示旋转螺丝的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示这个最简单的实验,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说服力。物理是离我们人类生活最近的学科之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个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来源于实验中。物理学中含有大量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的。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只是按规定的步骤与方法做实验,并不能完全领会实验的原理、思想与方法,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训练与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发散性思考。例如:在教学“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利用伏特表和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否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成功测量出来,还应该需要那些器材?如何去测量?然后设计方案并画出电路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使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发挥自身技艺特长

新课改对物理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学的研究者。教学寻求的应该是教学相长,既要促进学的一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促进教的一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反思、积累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形成自己的严谨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这些风格与技艺融合在教师对教材独到的见解,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课堂实践活动的教育机智中。如能利用身边的材料灵巧地自制实验器材;在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事件,机劫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在教学过程中能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然后或抛砖引玉,或取喻明理,让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老师像魔术师一样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特长,以发自内心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中,与课堂、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每一节课就像电影导演在拍一部精彩电影一样,从而让学生产生惊异感、新鲜感、亲切感、荣誉感、成就感。这样的老师学生欣赏,这样的课堂学生欣赏,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总之,中职物理教学的教学它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作。为了使物理教学效果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学生的实际需求,注意教学设计的优化,讲课要有趣味性,经常实施演示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刘 波.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J].中学生数理化,2010.5.

[2] 张 鹉.物理科学探究中的教与学[J].滁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 马家安.论学习策略教学与问题解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篇二

那么,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以下方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利用一些模型、教具、挂图和实际零件, 把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的平面图形, 变成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或生活现象, 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易懂易记, 一目了然, 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 在讲剖视图的画法时, 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模型进行剖切, 并在“与剖切平面接触的部位画剖面线”, 使学生一看就会, 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学习螺栓、弹簧、齿轮等标准件和常用件时, 可以先认识后讲解, 把要讲的零件发给学生, 或带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其加工过程, 形成感性认识, 讲解时, 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正确地作图了。

通过直观教学, 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边观察边分析, 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 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不过, 直观教具只能起“拐杖”作用, 目的是帮助学生走路, 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 应逐步控制使用直观教具, 最后让学生丢掉“拐杖”走路。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就是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清除思维障碍, 打开解题思路, 克服畏难情绪, 轻松投入学习的一种方法。《机械制图》虽不同于语言课、艺术课, 无须对教学语言字斟句酌, 但教师语言质量如何, 也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首先, 要善于把抽象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表达出来,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把主视图的选择比喻为选择“照相”的角度, 要把“最能反映面貌特征”的正面照出来, 恰到好处地说明了选择主视图的“形状特征原则”。

其次, 要善于归纳总结, 抓住一些需要重点记忆掌握的疑难问题, 概括总结成精炼易懂的口诀或通俗上口的顺口溜, 让学生读记轻松, 理解准确。如:齿轮啮合区剖视图画法为:齿轮啮合线五条:三粗一虚一点划。三视图的方位关系是:主俯视图左右不变, 主左视图上下不变;俯左视图前后辨, 远离主视是前面。螺纹的规定画法为:螺纹两种线, 手摸来分辨;摸得着用粗实线, 摸不着画细实线;这些简单明了、易读易记的口诀,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外, 要善于启发引导。如在讲“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时, 不是由老师直接把看图方法提出来, 而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作图举例和语言讲解, 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 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只看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只有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 并抓住特征视图进行分析, 才能弄清物体的结构形状”。

用这种启发讨论式的方法进行教学, 既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激发起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消除对《机械制图》的神秘感。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首先, 《机械制图》是一门规范性、标准化很强的学科, 从图线的规范与标准, 到装配图的画法与识读, 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因此,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努力做到语言、板书清晰工整, 线条、作图标准规范, 通过言传身教, 让学生欣赏老师的讲课, 从而由羡慕到效仿, 把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增强他们的“标准化”意识,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其次, 如果将多媒体辅助手段穿插于教学之中, 与模型、实物和讲解有机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 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 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或语言讲述难于表达清楚的内容, 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编排,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帮助学生理解;对重点、难点内容可重复播放, 增加停留时间, 加强学生的长时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把图、文、声、形、色与实物模型相结合, 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协同参与学习, 用最少的时间, 掌握最多的知识, 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率, 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四、强化练习, 注重技能培养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的讲课不算太难, 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并形成长时记忆, 则需通过一定量的绘图、读图练习。

1、讲授完定量的教学内容, 应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编制课

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力求突出重点、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 进行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转化的练习。

2、按照“讲—练—评—改”的教学过程, 学生做完作业后,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解决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

3、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确定”的“多解题”和“趣味题”,

让学生在求解多种答案的过程中, 发挥想象, 扩展思路。这种“寓教于乐”、如同“益智游戏”的训练方式非常有助于学生画图和读图能力的提高。

4、练、画轴测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力。

轴测图的最大优点是直观, 能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立体。对初学者来说, 即使没有什么空间立体概念, 也能凭借自己的直觉识别一些简单的轴测图。为此,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多练、多画一些轴测图。

5、适当组织一些班内的单元测练和校内同年级的《机械制

图》技能竞赛, 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 让学生保持一种不断努力、积极上进的求学心理, 并使学生进一步懂得:《机械制图》就是一门实际生产技能。

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多练习, 才能不断巩固和获取知识,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摘要:对于中职生来说, 《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 难就难在空间想象和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探索《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方法, 不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3.新式中职类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篇三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教学

中职类院校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类人才,其主要的特性是重实用性、高素质性、超一流性。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如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升英语教学内容在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比率,是中职类院校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一、寓教于乐,积极倡导快乐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坚决杜绝“填鸭式”“一言堂”式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阵地。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是需要一定信心和勇气的,既需要中职类院校英语教师的精心付出和高超策划,更需要中职类院校主管教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极力推崇。首先是英语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突破常规和传统,在打破常规上要有付出,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案,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在新的教案中加入积极的、实用的学习内容,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和探索意识。其次是教学形式的更新,在课堂上勇于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打破以往没有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改变以往教师“教多少”的惯性思维,建立学生“学多少”的全新教学理念。最后是更加注重多媒体、影音器材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新形式编排教学课件,在课后充分利用影音器材吸引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总之,要集中一切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模式,在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两个突破,即:英语教学理论与学生主体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中职类院校英语教材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最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突破死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课堂表扬、课堂游戏等措施,有效改变英语教学乏味、枯燥的特性。

2.引导学生在课后业余生活中学习英文

积极倡导学生对英语电影和英文歌曲的观摩,使其在娱乐中学习英语,充分享受技术的发展,高质量地利用网络技术。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更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视听方面的敏感性。在课后,英语教师更要有效利用网络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网络资源的鉴别与取舍,要善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严格限制学习内容的情况下,推荐学生可以观摩的英文电影或学唱英文歌曲,引导学生在汉英对应的字幕或者歌词中学、记新单词,争取在语意语境中理解记忆单词,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3.广泛设立英语角,定期开展情景剧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英语环境

利用学生们爱表现的这一特性,积极开展英语角和情景剧等活动。活动策划要基于中职类院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要,特别要注意体现实际运用能力。这具体表现在课堂所学内容是否会在生活中用到,是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到。这关系到中职类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重视程度。例如:市场营销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就可以设定特殊的市场开发和商业谈判类似的形式或活动;汽车专业的英语教学可以在汽修车间进行;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利用英语口语进行学习交流和心得等。

二、力主革新,逐步推进模块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

许多中职类院校的学生认为英语和所学专业关系不大,毕业后,对于自己的交际视野和从事的专业工作影响不大,甚至不会再使用到英语课堂所学的内容。因此,他们会只注重专业课学习,轻视英语课的学习,最终专业课往往会十分优秀,而对英语却一问三不知,成为了一专“多不能”的职业技工。这会影响这些优秀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甚至影响这些优秀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型和职业分工,分别制定适合中职类学生毕业后求职方向的英语教学计划。如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汽车专业相关教学内容,如汽车相关零部件的英文名称的拼写方法和读法,英文版本的说明书和维修说明等等。机械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以英文为主的国外先进的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该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习英文知识。

三、注重实际,大力开展分层式教学法,保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根据“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特别是中职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实施分层式教学法。这样既可以提升底子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保护底子差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入学之初,根据学生平时的英语成绩和分班考试的英语成绩,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档。所分档次越多,可以兼顾的学生层面就越多。例如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档次,第一和第三档的人数要少,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要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对象和重点培养档次。在分档工作完成后,教学方式方法要选择不同的教案和课件,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课后也要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运用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第一档次的学生除完成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要涉猎外部专业英语知识,要掌握更多的单词和词组,要会说、会读、会写、会听。第二档的学生要在正确完成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会话练习,多参与英语课堂交流等等,加强说和听的能力。第三档的学生主要学习内容课本知识,更多的是熟背、熟记单词,最大限度地掌握词汇量。

期中、期末考试时,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试,具体分为初级和一般级别两套试卷试题。将学生的及格率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的分数要求要高,对于其他两个档次的学生要求要适当放宽,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基础题方面:一般级别的试题更多的是整句的默写,情景对话和英语作文的撰写;初级的试题更多的是个别单词的填写。附加题方面:可以增加一些竞赛类试题,要求第一档学生必须完成,第二档学生选择性完成,第三档学生可以不用完成的方式。在分档管理上,每学期集中评比出每个档次的前五名和后五名,以便进行学习档次上的升降级管理,对英语班级进行动态管理。

总之,中职类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英语教学的内容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以便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只有这样,中职类院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企业需要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中职类院校的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作为,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

4.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四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各大高校逐渐实施大规模扩招,普高热愈发流行,直接导致中职学校招生源数量与质量的直线下滑。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父母多在外地打工,很少有时间与精力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上下工夫,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基础较之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差。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教育部门与人员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丰富与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对此,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对如何在中职数学中全面贯彻分层教学作探索,以期帮助广大中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将不同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实践研究表明,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是符合教学国情与学生学情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结合与关注了学生已有认知体验,因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与自尊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层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明确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发展的人。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根据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制定了适应不同群体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标,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根据中职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与实际情况,可将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分为A、B、C三个大层次的教学目标,即选择性目标、共同性目标、基础目标,要求A层次的学生具有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B层次的学生能够自主理解与解答课本例题,能做一些基础、简单的新题;C层次的学生能够模仿基础例题,解决好课堂上与课本中的练习题。同时还要对这三种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注重提高A层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与自学能力;对于B层学生,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领悟与运用,以扎实学生基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于C层学生要强调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缓解学生畏难情绪,使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做到了教学目标分层,才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分层

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知识运用与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数学技能的训练,将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加之中职学生具有思维散漫、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定的课堂练习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转移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课堂技能训练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学习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中职数学课堂练习的具体设计中,教师应当进行分类与分步教学,紧密地将课堂练习与内容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能在课堂练习中加深与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而言,主要锻炼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中要突出基础性与简单性,如:“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以考察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定义域为主的练习题,此外课堂练习的训练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增加其课堂训练的频繁性,强化学生的有效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有能力、有信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分层

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分数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而应当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因而,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中要善于建立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要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开放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与挖掘学生的特殊潜能与存在问题。中职数学教师要及时收集与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自我评价,做好单元记录,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确保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进步与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多元化评价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a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强调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为了适应中职数学分层教学需要,考试内容应当全面具体,有一定广度、难度与深度,试题的设计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而提出的一种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既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又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让不同群体学生的德智体美都有所发展。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5.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 篇五

1.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教学方案

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很对计算机学习难以提起兴趣,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因此,教师应不断扩展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活跃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硬件组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打开计算机机箱,向学生展示其中的硬件实物,并向学生具体讲解内存条、显卡及主板等部件的知识;然后再进行计算机现场安装操作,以使学生能够一一了解计算机机箱内所有部件及其组成原理,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创设讨论情境教学方案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较刻板、教学内容较陈旧、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厚,还会使得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这同样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还降低学生学习的活跃性[2]。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辩论赛、讨论、演讲等教学活动进行教学,以弥补教学模式较刻板、教学内容较陈旧这两点缺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活跃性,增加学生的课堂学生参与度。例如,在进行网络教学时,教师可对“网络化的利弊”这一主题开展异常情境教学。首先将学生分成利和弊正反两方,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来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材料,最后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举出证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学生在搜集资料、陈述观点并列举证据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其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还可使其在辩论过程中发现其他新的问题,并使其不断与教师开展深入探索,从而能够加强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3.创设分工合作情境教学方案

增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内容[3]。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分工合作情境教学方案来开展教学,其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到堂教学活动中,让其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能够增强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excel表格”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便可开展分工合作教学。教师首先需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或相同的课堂任务,如统计本班级月考、模拟考成绩,并计算出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科目成绩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们便会自觉分配本组的个人任务,如谁负责计算月考成绩、谁负责计算模拟考成绩等。然后,教师便可开始计时和统计,比较哪一个小组任务完成得最快、准确度最高,并加以嘉奖。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可加强学生函数统计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团结合的作精神。

4.创设趣味性情境教学方案

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教师还可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情境教学方案,通过增加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贴切,还可激发其探究计算机知识的欲望,从而使其乐于和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4]。例如,在“教计算机基本组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够买到合适自己的电脑吗?同学们在学习了计算机组成部件后,都了解到了计算机是由主板、内存条及显卡等部件组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自己组装一台电脑呢?。通过趣味性提问,不仅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还可增强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结语

6.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 篇六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较低,在面临就业问题时竞争力较差,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就业难的情况不符合中职院校中的教学目标。会计行业对从业者的实际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减少中职院校与高等院校学生之间的差距,提升就业水平,让他们在毕业之后就能够达到从业水平。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不足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按照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来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应该为1 ∶ 1,重c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上,甚至是以理论代替了实践。给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再加上基础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更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改变课程安排已经成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校内教书,他们本就缺少实践经验。再加上日常教学任务重,没有空余时间去企业了解会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导致目前大多数中职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大打折扣。

(三)学校会计专业实际操作设施不完善

很多中职院校由于经费的限制,没有创建会计教学实验室的条件。还有一部分院校虽然具备会计实训教室,但是他们在日常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材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真实会计操作有一定的区别。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甚至是很多教师以此为借口,更加不重视实践部分的教学。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水平,必须要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首先要构建新的课程标准,找到合适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还要注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手段的改革。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操作方面,规范课堂教训内容,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在教学中忽视实践操作的情况。

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的模式除了调整学校的教学体制之外,还需要转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观念,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遵守教学目标,将课程时间落实到实处,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包括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两部分。首先学校要定期组织针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考核和竞赛,让教师在一定的激励下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让他们相互吸取别人实践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再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教师能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学习,进入行业中的第一线,了解会计行业的从业现状,以此做到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教学。

(三)完善中职院校的实训条件

1.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料要模拟最真实的`工作内容,建立至少一个周期的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和报表等,通过模拟最真实的业务处理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基础的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

2.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要将基本主要课程融入在一起,包括会计基础和会计电算化等,并以此健全完善的实践设备,避免因为设备的缺乏影响教学效果,为实践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3.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水平,在企业中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学习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妥善解决校园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体会更加完善和规范的会计制度中,了解行业从业现状。另外,企业实习也能有效解决目前会计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7.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七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中职院校的化工教学也逐渐被教育部门重视起来。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设备以及教师的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随着以技能训练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给中职院校的化工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关工作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化工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就必须结合目前化工教学的现状, 围绕以技能训练为导向这个核心, 对中职化工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 以此来确保我国中职化工教学的发展能够不断提升, 从而将教学目标充分实现。

1 正确认识化工教学, 明确学习目标

中职学校教学目标的核心就是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 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从而根据学科特点来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同时, 在教学之前, 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 要使学生明确:如果想要在毕业之后能够充分胜任岗位职责, 在校学习期间, 不仅要重视对专业操作技能的熟悉和掌握。而且还要努力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化学检验中级工证书, 这不仅是毕业的前提, 而且还是顺利上岗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一点, 在真正投入化工学习中的时候, 才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主动参与各项技能的训练, 不断克服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出来。

2 合理选择化工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 中职学校化工分析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 如果教师想要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就必须根据化工学科的教学特点, 合理选择化工教学模式,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

对于该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 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演示与教师讲解结合来完成的。首先, 教师要组织学生将各种分析操作的规范在多媒体上观看一遍, 观看的同时, 教师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同步讲解, 使学生对分析操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然后再由教师用实物进行演示, 并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步骤再一次向学生讲述,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规范操作的认识, 为实际操作做好准备。比如说, 在对天平称量进行教学的时候, 首先教师要结合多媒体对相关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规则等进行介绍, 然后由教师进行称量的操作演示, 使学生对称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学生感性认识的训练, 学生对相关的操作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把头脑中形成的应该怎样做变成动手联系做, 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旁边进行必要的指导, 使学生的操作做到规范、准确。待学生对相关操作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 便使其反复练习, 从而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 不断加快操作的速度。此外, 为了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根深蒂固, 在每次实际操作之后, 都应该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原理、测定方法、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果等。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在每次实验之后, 都能有所收获。

2.3 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与生产实际相差较远是目前化工教学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因此, 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也是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当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动手操作之后, 接下来就是进入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在这个阶段, 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生产实践, 结合生产各种分析项目的分析测定, 巩固提高自己的分析技能, 并培养独立的操作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来为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勤指导, 不断规范操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对化工工程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工程师的规范操作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各项操作练习, 一些从严开始, 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基本操作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 即使教师讲解的再详细, 真正到学生实际操作的时候, 仍然会出来一些不正确的操作。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的时候, 应该逐一对其进行检查, 手把手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以此来提高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在此阶段, 教师一定要摆好心态, 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进行纠错, 否则, 将会直接影响到化工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上文的介绍我们能够看出, 分析操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容不得学生的半点马虎。在技能训练的时候, 经常会有一些这样的学生,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还是训练时候的操作, 都能够满足教师的要求, 但是一到考核的时候, 考核的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在训练学生掌握基础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训练中, 可以利用以下三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考核。

4.1 学生的自我考核

教师可以在学生训练的时候, 要求其进行自我考核, 主要是根据操作规范来给自己的操作评分。这种考核方法虽然与考核情景的差距较大, 但是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学生每进行一次操作, 都是一个自我考核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逐渐改善。

4.2 学生间的相互考核

这种考核方法主要是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 互相对其操作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方法能够避免自我考核中遗漏的现象。而且, 在学生间的相互考核中, 学生还能够充当教师的角色, 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 从而考核起来也会比较认真, 任何失误操作都不会被遗漏。这样, 能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问题的存在, 从而进行完善。

4.3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虽然并不能做到每天都进行, 但是是最为接近考核情境的一种。因此, 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安排几次正规的考核, 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聘请学校的其他专业教师作为评委,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有利于学生在考核中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中职学校对于化工教学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立即上岗,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目前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庞芳.中职化工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索[J].成才之路, 2010 (27) .

[2]屠珍珍.中职化工分析课程职业技能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 (下) , 2012 (12) .

[3]李继红.化工分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J].机械职业教育, 2002 (07) .

8.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 篇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然而,中职教育的语文课堂却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特别是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的多。反复强调课堂纪律,或施以强硬手段,均收效甚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设计不恰当,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所花的功夫就要更多一些,对课堂的组织和把控就要研究得更深一些,在课堂教学上要多进行改革与创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的选择与设计。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图片的播放、视频的插入,将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篇诗歌时,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插入图片与歌曲,制造出一种唯美的康桥景象,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再配上优美的《再别康桥》歌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作者的意境,创设情境地和渲染气氛,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项链》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模拟课本的情节进行表演。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既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很好的梳理,同时对这种在课堂上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也感到新鲜有趣。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表演潜质的学生崭露头角。不但使学生们体会到马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心理,也教育了学生要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结合适当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和思索,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三、自主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比较零乱而且肤浅,总体能力水平偏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中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学生主讲,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中职生这个群体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属于叛逆期的孩子,在他们的心中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作为一位“小老师”可以让他讲述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设计题目问他的“学生”,还可以让同学提出疑问,当众解答。这样学生不但过足了“教师瘾”,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教师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思维方式,以促进以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因为这种人人动脑、个个动口,给人以全新感觉的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在平等和谐气氛中师生融为一体,取得“双赢”效果。

四、寓教于乐,将游戏融进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而作为中职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差,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没有激情和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创设一种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从“厌学”到“乐学”的转变,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加入游戏的环节,用游戏的形式让知识点轻松化、娱乐化,让学生不带着压力去学习。例如,我在讲综合能力之口头语言与交际能力的活动课上,针对怎么在生活中训练自己即兴演讲的能力时,我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小的环节都穿插一个小游戏。例如抽题游戏:要求每位同学拿纸条写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幅图等。然后把题目收上来,随机抽题,就纸条上的题目演讲一分钟。学生总是带有一种侥幸和好奇的心理上台来抽题,看看自己抽到的是什么,然后乱讲一通,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顿时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趣了。课堂中的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觉得原来学习语文也没那么难。

五、与专业相结合,坚持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开展教学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确立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导向,必须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对待文科与理科不同专业的区别,在课文教授过程中要有区别地挑选设计教学环节,以适合学生的专业,坚持“够用”原则。书本中与专业性不强的内容可选择略讲或选讲形式。如在讲授应用文、散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时,要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去选择课文的教学,避开一些与本专业联系不大或用不上的知识点。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因为这跟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须要有的基本能力相关,例如请假条、收据、总结、报告等的正确书写。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适用、够用”原则,根据各种专业所需要的具体能力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9.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索 篇九

教学改革的探索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经济管理系 张婧璞 2012年6月20日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材方法、实训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中职

教学 改革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预计到2012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蓬勃发展更需要大量的既掌握会计理论又懂得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达到会操作、熟悉操作、能独立操作的目的。对中等职业学校财会类学生的定位更应以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为主,侧重于学会一种社会上应用广泛的财务软件的流程和操作方法。为此,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课程内容制定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课程和会计课程设置的时间考虑不够,相关的课程只有“中英文打字”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比如说,在财务报表模块中,报表定义公式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会计知识的良好掌握,而且要对计算机语言和Excel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因此,课程的设置不能简单的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还要兼顾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此外,大多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满足于简单的从手工账到计算机做账的过渡。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核算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用现代技术手段去改变传统模式。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机械的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对于用财务软件进行简单会计信息录入是熟悉的,而对于录入后的数据的处理运用是不熟悉的。这样简单计算机操作员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

(二)师资力量不足且知识结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各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对于计算机技术缺乏系统的学习。另外,教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原来教授计算机或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他们在经过短期的会计知识或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后就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这种欠缺主要表现在:会计专业教师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感到压力太大,而计算机教师则对会计软件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哪一方面欠缺都将导致讲授内容不能深入展开;再加上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和从业经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是十分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按其所学教会学生一步步操作,谈不上实践,更说不上综合应用了。

(三)教学设备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各校应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虽设置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没有专业机房。学生实训只能挤在公共机房里,导致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训课时少,影响了教学进度。另外,虽有一些学校设有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使得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另有一些学校虽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在使用效率上却不很理想。

(四)教学方法模式单一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是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上机是学生按照教师上课内容重复操作,熟练掌握就为达到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强,不能将学生的学和练及时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程序日趋复杂,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和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披露,无法更好的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行使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五)实训教学环节薄弱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训,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的上机实训,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使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依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设置,从职业岗位角度分析其内容显得零散。实训主要以验证为主,即对书本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验证型的实训方式下难以做到。同时,作业式的实训,一些同学会养成应付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考核方法还是应试型,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只注重结果,缺乏对过程的考核。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特点而言,这种考核方法难以评价实际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新途径

(一)建立以具体的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的新课程内容体系

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以项目和任务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或任务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在“项目”或“任务”设置上,保留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将原《会计电算化》课程共七章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和序化,设计了六个项目。这六个具体项目是:项目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准备;项目

二、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项目

三、总账管理系统;项目

四、UFO报表管理系统;项目

五、其他管理系统;项目

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前几个项目与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相一致,项目六是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的综合运用,是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整合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东西,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支持下的职业实践活动;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际过程,而是企业的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

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落后的现实,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软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实习。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学生机可以进行电子举手、自动接收文件等。采用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的意义是:有利于会计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教学活动,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比较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

在学生已比较熟悉手工会计模式及会计业务循环之后。要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业务流程与手工会计的业务流程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差异并强调这些差异之处,加深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不同财务软件的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软件。以便达到触类旁通。最终学会应用多种财务软件的能力。

“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账簿处理--报表系统初始化--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业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业务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一套作业题(即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套备份数据等。作业设计可以小组或者个人独立方式完成。实施作业设计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包含会计业务手工处理方法、电算化基本知识、会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方法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会计电算化数据关系的联系性,正确把握会计软件操作的关键要领和精髓;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实训采用“岗位技能”模式 会计电算化实训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岗位技能”模式的建立把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居于工作环境任务式手工模拟实践和居于会计岗位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第二个阶段为综合性的项目式的会计模拟实践。

第一阶段:居于工作环境任务式手工模拟实践和岗位会计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

原来大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而在“岗位技能”模式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交叉的。可结合实际岗位技能操作边学习理论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边学习边进行任务式岗位模拟实践。现以出纳岗位为例来说明:

设计出纳岗位实训要求,提供给学生各种真实的收付款原始凭证,边讲解理论边观察实物,使学生加深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每一种凭证皆列举一个经济业务案例,当堂令学生动手填制并传递,完成该业务的原始凭证的任务式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原始凭证手工填制的基本技能。在手工填制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对收付款业务凭证采用计算机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操作,使学生会手工能电算化操作。根据设计的出纳岗位实训要求,在讲解账簿理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实际的专用日记账账页,让学生边观察实际账页边学习账簿的种类和填制要求,并当堂要求根据学生自己填制的收付款原始凭证练习登记日记账。在手工填制的基础上,让学生再在会计电算实验室对收付款业务凭证采用计算机进行登记日记账操作,加深学生对账簿的感性认识,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升华。

根据设计的出纳岗位实训要求,实训中至少要开展一次点钞技能大赛,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出纳岗位的实践教学,学生理解并熟悉出纳工作相关内容、岗位职责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所练习岗位技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均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收效较好。

第二阶段:综合性的项目式的会计模拟实践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会计岗位专业操作技能,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小企业真实的会计核算材料(各种形式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个月的会计核算的所有操作。此阶段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旨在使每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实训教学的基本内容,熟悉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真正的能胜任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挥团队作用,强调个人对团队的贡献,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及相互交流。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彻底改革,实行了多元化考核办法。

《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平时成绩30%,综合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30%中知识鉴定占10%,能力鉴定占20%,平时知识鉴定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作业、课堂抽查、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习态度根据平时作业上交的及时性与独立性、考勤情况和课堂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平时各项目能力鉴定成绩,主要根据各项目的实施操作过程及结果、实训报告、实训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学生对各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实训成绩40%由学生评定和教师评定两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评定占20%,包括小组自评分8%和各组互评分12%,教师评价除实训结果外,更注重实训态度、实训过程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期末成绩30%中知识鉴定占10%,能力鉴定占20%,在能力鉴定中,注重的不只是结果,还注重熟练操作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上一篇:昆仑风主持词下一篇: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