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2024-08-23

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共12篇)

1.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一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一.培养多读多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

二.加强作文指导。

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

三.批改结束,及时讲评。

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

详评班里的“代表作”,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公众号:顺德德胜小学嘉荷文学社

2.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二

关键词:中职生,基本能力,语文教学

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很多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但事实上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调查发现,很多中职生在顶岗实习或者在就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社会需要、缺乏竞争力的现象。其实中职生适应能力差的现象与中职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中职语文教学,要明确教育目的和任务。中职学校应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用到职场上,能更好地工作、生活。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或者是应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学生上完语文课,会背很多成语,会做题,会写很多作文,但是,最后毕业了,连会议通知、申请书、请假条等都不会写;在实习或者应聘时,做自我介绍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进入职场,怎么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呢?

为此,我认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要加强听说、应用文写作等基本功训练,这是实现中职语文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提高人际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职生面临着就业的现实问题,具备出色的口才是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无论是进入公共事业机构,还是投身商海,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环境里,我们都要与他人交往,这时准确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说服对方都需要我们具备出色的口才。因此,听说能力是影响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听说能力的训练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采取具体措施:

(一)学会说话,树立学生信心,加强基本功锻炼

首先要让学生说话,上课不能“满堂灌”,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错了,也应该加以鼓励。要让学生敢讲话,教师可通过《读者文摘》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阅读,读完之后让学生表达见解。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让他们克服障碍,增强信心和兴趣。

(二)设置情境口语训练,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中职毕业生最终要与用人单位见面,所以,我们应利用语文课加强模拟应聘场面的训练,从“如何从容应对面试现场”“如何机智回答用人单位问题”等主题,训练学生的面试口语,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经验。比如,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笔试过关之后都有面试,面试的题目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的价值,我们可以针对语文教学,开设普通话培训课,并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考级,开展如“如何打破僵局、如何巧妙回答”等应对职场的情境口语训练,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

二、加强应用文训练,提高中职生的写作应用能力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生适应激烈的职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中职生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写作能力差,对于篇幅较长、格式要求严格的公文写作,更是不能写好。为提高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基础训练

应用文的格式较规范,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为了让学生容易记住知识点,在教学中对知识点可加强针对性训练,精心设计习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让学生打好基础,语文基础就是字、词、句,在应用文写作中注意句子的规范应用,语句的通畅,不出语病,同时,注意养成学生平实、准确地叙述事实的习惯和应用写作的思维习惯。

(二)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用文教学中引入案例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定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使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以角色的身份完成相应的应用文写作。这样给学生真实的体验,通过实践,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

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更多的是提高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职教语文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搞好语文教学,我们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找语文和学生职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课真正为中职生职业服务,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 篇三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词汇 句子 模板

在高中英语《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中对于写作的要求是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并能够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准确、地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一、夯實基础,提高学生准确适用词汇的能力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考试项目,也是学生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基本功,尤其是词汇和语法,这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根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习的词汇,并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检查和督促,促进学生真正地学会单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词汇在写作中,体现学生的活学活用。例如学习了condition 这个词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学生习惯说的I’m fine.改为 I’m in good condition. 词汇的变化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让教师眼前一亮。

教师还要关注平时的语法教学。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都存在语法错误,汉语式表达也是比比皆是。这都是由于学生语法知识不牢固所导致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英语中的基本句型:主系表,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双宾语。学生要做到胸有成足才会在写作中运用自如,达到运筹帷幄。曾经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句子“Tom comes a phone!”“汤姆来电话了。”通过这个句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对于语法的生疏,以及汉语在学生写作中造成的负迁移影响很大。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中注重基础教学,夯实学生的词汇以及语法基础,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用英语去表达自己。

二、了解原则,促进学生写出灵动变化的句子

英语写作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学生认真审题,明确题意,并进行合理地谋篇布局,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就会使文章结构紧凑、语篇连贯。在有了一个写作提纲后,学生要灵活地使用自己所写的句子,关注长短句原则。学生的作文不应是从头到尾都是一样长短,一样句式的句子,有时一个短小精悍的句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as a creature, I eat; as a man , I read. Although one action is to meet the primary need of my body and the other is to satisfy the intellectual need of mind, they are similar.”长短句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抑扬顿挫的感觉。学生的写作也要不断地进行变化长短,同时还要变化句式,让读者能够看到文章的灵动和生命力,从而感受到文章的魅力,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让文章看起来能够条理清楚,更有层次性和逻辑性。有时学生按照写作要求一条一条地机械地翻译出来,主要内容是什么都不缺少,可是却给人一种模糊不清,混乱无序,没有条理的感觉,让整篇文章缺少了灵气,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的写作中没有利用好这些连词,没有使文章的层性展现出来。在学生的写作中如果能够用到:to begin with,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at last; first and foremost, besides, last but not least;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这些关联词去连接各个语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会让读者感觉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教师通过对于这些句子的寻找,瞬间就会理解学生想要表达的主旨和要义,促进了学生有效地展示自己。

写作时学生还要注意“开门见山”。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就要把文章的要点表达出来,陈诉写作的目的。这样会让读者目标明确。可是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写了一大篇却让人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开篇点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把主题隐藏在了文章中,产生了犹如雾里看花的效果。学生要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开篇点题,这样会给文章增光添彩。

三、提供模板,帮助学生形成有效思维的模式

英语写作不同于汉语写作。英语写作可以说是一种模式化的写作,学生只要掌握了写作规律和写作模式,不论写作要求是什么,学生只要按照这个模板进行写作了就可以。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写作模板,使学生可以在写作时灵活地套用和表达。比如对比观点题型、阐述主题题型、解决问题题型、说明利弊题型、社会问题式议论文、图表作文等等。教师把每一种题型的作文的写作模式制作成模板让学生熟练掌握,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学生在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例如解决问题题型的写作是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话题,如何进行环保,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等。面对这样的话题,学生首先需要陈诉目前的一种常见社会问题:in recent years, we have to face a problem…,接着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两到三个有效方法,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最后表达出自己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有了模板学生写作就不会再搜肠刮肚了。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要夯实英语基础,同时灵活地掌握并运用英语写作技巧,才能够在写作中出类拔萃,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参考文献:

[1]衡桂凤.浅谈英语写作的科学方法[J].中学生阅读.2012.08.

4.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四

古敢小学:卯智英

【摘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倍感头痛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提高农村小学作文的一些方法:即: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培养多读多写的习惯,3、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4、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激活思维,标新立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6、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7、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积极发掘写作题材的能力,8、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关键词】:培养 写作能力 八种方法

引言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记来积累

坚持写**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鬃”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

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广大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作文教学也产生了许多模式,但就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看,仍呈现不景气的局面,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甚至抄袭范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普遍学生感到写作困难,谈“文” 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能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半功倍。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一次活动》,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五、培养多读多写的习惯。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否则将前功尽弃。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

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首先、要鼓励学生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为学生订《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

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 下“锅” 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六、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

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 而苦恼。

七、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而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 真情就是作文。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八、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

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九、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2、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4、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十、培养学生从生活积极发掘写作题材的能力。

1、从丰富的农村生活中寻找题材。农村的孩子在课余常常开展一些具有乡村特点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鱼等。也常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务劳动,比如放牛、种菜、砍柴等,这些就是作文的好题材。

2、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题材。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

切相关。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果小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积累,这些也是作文的好题材。

3、从典型事件中抓住题材。学生可以从学校、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典型、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挖掘主题。

十一、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

1、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

2、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

3、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我不是采取传统式的教师承包批改、讲评的做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的目的。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感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展求提高。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2] 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3]梁增红 :《关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2004年8月。[4] 方成.在游戏中架起写作桥梁[J].创新教育,1999(5)。[5]蒋亚芬:《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2004年10月.。

[6]余耀,《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2期。

5.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五

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导致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杨金环 卢少雯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广西,崇左,5322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24) 分类号:H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   英语写作   写作教学  

6.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六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可见,写作能力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有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苦于没内容可写,不知道该怎么写。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说空话、假话、大话,而不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以致学生作文内容虚假,言之无物,言之无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学作文过程中重视模仿范文,甚至抄袭同步作文,不重视体验创作,学生经常虚构事实;只重视作文数量,而不重视文章质量。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根据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写作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而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首先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天长日久地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对一个好的词语、一句通顺的话都给予表扬、夸奖。这样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如果他们不断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作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作文是难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

其次,要少写命题作文。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刚刚学习写作文,就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好,怎样不好……无异于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学生感到可怕,困难重重,并渐渐丧失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相反,如果减少了对作文的要求,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著名作家孙梨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材料。比如庆“六一”游艺会,迎“元旦”亲子登山,庆“国庆”知识竞赛等。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著名风景区导游”等。平时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采访等。只要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此外,广泛阅读也是积累的重要途径。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在读的过程中收集妙词佳句。有了丰富的感知和积累,在写作中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三、追求个性,轻松愉快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老师可让学生放开思路,自由行文。想说什么就写 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大胆放手,不要怕不上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让学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同时,要追求个性化,还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比如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就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图画内容展开想象。这种想象也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又让他们写起来感到轻松愉快,写作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四、创设情景,注重写作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写作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要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前,教师要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

五、分享习作,体验成功乐趣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都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因此,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在同学们的互动中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教师就应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比如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七

一、背临与模仿

背, 就是背诵, 就是熟读文章后, 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 即为临摹, 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 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 如王羲之、颜真卿等, 他们都勤于临帖, 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 这是书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 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写作上的“背临”, 就是要认真读范文、抄范文、背范文。读者待文章烂熟于胸后, 离开原文, 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内容、结构等。这样, 反复揣摩, 易于学到名家名作的长处。“背临”是为下一阶段的模仿奠定基础。

作文模仿就是在背临的基础上, 揣摩、体悟并掌握范文的行文思路、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 再根据自己的积累, 发挥联想和想象, 借鉴文本的写法, 重新构思自己文章的过程。

二、序列背临

所谓序列背临, 就是围绕既定的高中三年 (主要是高一和高二, 高三侧重升格训练) 作文训练的二十四个目标和任务, 在学生动手作文前, 教师首先精选三四篇能够体现训练目标要义的精美范文 (范文取自现当代的名家名作, 一般不选学生作文, 以达到取法乎上的效果) 。范文选出后, 教师在范文后围绕确定的训练点作简要点评, 帮学生指明背临的方向。学生反复阅读这几篇文章, 熟读成诵。对文章中那些体现训练点的“亮点”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揣摩, 从而在名家名作的指引下, 初步把握写作知识。叶圣陶先生曾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 要有根,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获得写作知识, 体会写作方法是序列背临的主要目的。

三、创意表达

1. 把握标准。

深度模仿的标准有两条:一是要取其所长;二是融会变化, 做成自家一种手笔。有如“酿花为蜜, 蜜成而不见花也, 酿稻为酒, 酒成而必去糟也。”模仿不同于抄袭。抄袭是窃取别人的文章成果。文章从立意到构思、到语言均照抄无误, 这是抄袭, 是必须反对的, 也是容易识别的。模仿也不是套用。套用是不考虑内容适合与否, 硬将一个熟背的故事塞进规定题目的文章中, 袭用前人现成的形式和内容。而模仿不同, 它是取法乎文, 是作文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手段, 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 模仿时要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 自己的思想提炼, 自己的语言表现。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 从自身认识出发, 认同范文的思想高度, 欣赏范文的表现形式, 从而自觉地吸收范文的成功经验, 扩大自己的体验, 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的条件。模仿不能失去“自我”, 模仿仅是一定意义上的借鉴, 这是一个“标尺”, 也是一个“底线”。

2. 打牢根基。

写作的实质, 就是对自身储备的一种综合调动, 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释放, 它的前提是积累,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 就不可能写出令人心动的佳作。为深度模仿奠基, 首先要注重课外阅读, 充实语言库存;其次要体验生活, 充实情感库存;还要放眼世界, 充实材料库存。

3. 注重思维。

有了生活的积累, 有了写作知识, 但写作是一个立意和立意的语言秩序化 (形式化) 的过程, 要达到最终目标, 把隐性的、抽象的、随意的写作活动显性化, 具体化, 模式化, 还必须借助写作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形式, 那就是思维。正如语文教育家顾振彪所言:启动思维操作, 是牵住了作文训练的牛鼻子。思维训练, 这是深度模仿的原动力。

因此, 在指导学生深度模仿时, 切不可忽视思维训练, 要注重学生的观察、想象、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力求在模仿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习作在内容上见解深刻, 在形式上“脱胎换骨”, 最终由模仿走向创新。

4. 创新为本。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作文教学“始于模仿”, 只是引领学生步入作文圣殿的先导, 而模仿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新。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后人未有不学古人而能为诗者也。然而善学者, 得鱼忘筌;不善学者, 刻舟求剑。”通过语言、结构的模仿练习, 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其创新思维的潜力也会得到挖掘。在进行新的创作时, 就要鼓励他们丢掉“拐杖”, 展示自己的创作个性。当代大画家齐白石说:“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学我者”自然免不了模仿, 从模仿中悟出门道, 掌握技法而后生。如一味模仿, 始终只是在“嚼人家嚼过的馍”, 就会完全丧失了自我, 只能走“似我者”的死路了。无论怎样模仿, 我们都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模仿的量变中产生质变, 诞生一个个新的“这一个”。

8.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八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中积累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作者思想、情感、智慧的外现,写作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厚积而薄发”是古人在写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入选的课文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人文色彩,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指导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尽可能地把平时摘抄和积累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累课本上的词语;二是进行词语的联想。具体操作如下:让学生摘抄表现人物某一方面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其他词语。如摘抄“无私奉献”,就联想到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积累上述词语的反义词,如损人利己、忘恩负义……这样,不但扩大了积累,而且让学生明白了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样,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分句式积累,认识不同的句式及表达的作用;二是修辞积累,虽然对小学生不太强调修辞手法,但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是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指导他们学习、运用。对部分句子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旁做批注,或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阅读中随文积累,不仅能增加知识,丰富语言,而且学会了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阅读中练说

学生在阅读中练说,形式很多,如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老师提问,小组内讨论交流,据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说出词语的含义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和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都是我们经常的做法。在练说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因时因内容制宜。我们不光练习文中某一个词语或句子,还根据学生各自的积累有目的地进行练说。提倡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联系课文进行练说。练说熟练后逐步提高要求,如加一些修辞手法,用上一些名言警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具体。如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练说训练。首先,练说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选择文中一些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能较快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次,练说对词语、句式的理解、感悟;第三,练说对整篇文章的学习感悟。通过三个层次的练说,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文章思想感情,也为写作时流畅地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在阅读中练写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在文本对话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习作训练:(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如教学《草原》,抓住“翠色欲流”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草原的“绿”,绿到什么程度,和我们生活中的“绿”有什么区别?(2)仿写句子。如教学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课本里有这样的句子:春天来了,园子里花开了……引导学生仿写:春天到了,学校里的花开了,校园变成了花园,有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园里嬉戏……(3)创设语境进行改写。如教学《桥》,创设情境想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学生借助平时积累,发挥想象,改写片段。

作者单位

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小学

9.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九

衡阳珠晖区茶山坳复兴小学张勤

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但语文教师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经常忧心忡忡。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写作丰富材料。读书就象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的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能吐出丝!所以丰富学生写作材料,要多读书,同时还要多积累多思考,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空洞无物,无所适从。

1、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鲁迅曾给初学写作的人写过一封信,他说:“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想做好、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热爱之情才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之情呢?

(1)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有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他把学生带到图书室,随手拿一本故事书,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老师再让几位同学讲故事,接着让每一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学生写完之后,老师领着大家把各自写的“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这时候,老师说:“好极了,我祝贺你们。你们不简单,都会写书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书带回家去,请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

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再如,低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多就少改,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

(2)注重交流,激发好胜心。

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中的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并且,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继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要总是读几冒尖学生的作文。

(3)积累词句,培养恒心。

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败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进步而骄傲。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日摘抄十个好词、五句好句,读背这些词句,并坚持写日记。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等,这些东西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

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老舍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初学写作,同样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有生活,并不等于会写出好文章。得学会观察。观察也很有讲究,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可写出轮廓;细致观察,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可有很多角度,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不一样。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很多事物,学生都是耳闻目睹的。但是耳闻有没有“闻”进去?目“睹”有没有“睹”进去?看到听到的东西一定要在头脑中思考,抓住特征,在脑中刻下痕迹,这样才行。具体如何训练呢?

(1)低年级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要作文训练手段。我要求学生在大致看懂图意后,必须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用具体的动词准确表达。想象图中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力求看图说话、写话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变换角度进行训练,类似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如有一幅图画的是雨中,一位大哥哥背着一位小妹妹,小妹妹手中举着一把伞。我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哥哥,来叙述这个故事。再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位小妹妹来述说这个故事,训练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表达。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的学生都经历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义,为我们的写作打好基础。

3、多读书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从课上、课下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展……让学生读有所用。读书讲故事,不但可以积累材料,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将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运用。

10.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十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有唱读这一不良习惯。这不仅影响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新大纲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富有音乐般的旋律,诗一般的情感。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作者通过语言文学表达出来的情感读出来,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注意教师范读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兼质美的好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都洋溢着作者的真情。要让学生动情,教者先要动情。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做情感投入的表率。只有当教师的情感真正融入教材中去的时候,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才会化为活生生的形象,语言文字内蕴的情感、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从而带动学生情感的爆发,教师的范读在教学组织中起着传情的作用。

二、掌握朗读技巧

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如何把理解了的东西恰如其分地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只强调带着某种感情去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怎样读才能生动自然地读出这种感情。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在朗读中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1、注意停顿。在朗读时,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语法上的停顿。如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停顿要长一点,声调可稍高点,表示下面还要说下去。读到冒号时,声调更要提高点,好像使听的人注意下面的话很重要的,至于叹号、问号,不仅要作停顿,而且要读出相应句子的语气。在具体句子中,可教给学生采用划分节拍这种朗读最根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这一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最常用。可教学生先给诗句划分节拍,再具体指导。如《瀑布》--诗中:读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表示停顿)时,按划分的节拍做好停顿,同时教师若能配合上抑扬、轻重、缓急等手势指挥,便能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读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时,教师手势抬高、放开,带到学生将音量放大,以体现出瀑布的浩大声势;当读到“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对为表现瀑布声音的柔美,教师可以将手势反转、放低、轻轻拨开,让学生也随着送出柔美嗓音。

2、突出重音。在朗读课文时,为了突出句子中主要意思的词儿,这些词应读重音,也就是比其他词儿读得稍高,稍强一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生一声呻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将“伟大”、“最后一息”、“一寸”、“一声”这几个字眼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学生自然体会出那种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多种形式练读

儿童心理学中指出: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1、引读法。三、四年级的好多文章中段落的组成方式比较明显,例因果关系、总分关系、转折关系等,在指导朗读时可采用引读法。如:《我们家的猫》第一自然段可以这样读:

师: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生:说它老实吧,它有....

采用引读法,不仅能让学生抓住要点,深入理解课文,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2、对比法。运用不同感情的对比朗读就能让学生在听中辨析、判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十册《丰碑》一文中最后二个自然段的朗读指导,教师可以先请一个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读,他必定很平淡地将这一句话读出来,然后由教师有感情朗读,将“久久地”、“深深”、“缓缓”等读得沉重、缓慢些,“敬了一个军礼”读得有力。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老师这样的读法处理,读出了将军沉痛、崇敬、哀悼之情。

3、创设情境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给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启发学生观察、感受、表达、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智力发展区,唤起形象思维。具体做法有:配乐朗读,如在指导《草原》一文朗读时,可播放录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一边读、一边听音乐,学生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无边无际的草原与天相接,浓郁的翠绿色,轻柔的、自然地不断向外延伸,一直伸到地平线,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草原,产生轻轻流入云际的感觉,似乎看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景。又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曼谷的小象》一课第五自然段中的“......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脸贴贴它那扇子似的大耳朵,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有意识让学生充当阿玲,来表演她与小象之间亲热之态,轻轻地拍,目光注视着小象,亲热地贴贴耳朵等。这样一来有利于读者把自身体验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4、课本剧表演法。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感情纯真,爱憎分明,他会将自己领会到爱与恨尽力表达出来。如第三册《狼和小羊》在深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因为学生知道了狼的蛮不讲理、凶恶和小羊的善良、弱小,在表演时很自然地会用粗哑、低沉的嗓门来说狼的话,用细语般的颤抖的嗓音来表现小羊的可怜、无助与委屈。

四、多种活动助读

新大纲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对此语文教师要利用兴趣活动课,班队会课,以及“迎元旦、迎国庆”等机会进行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朗读本领,收集资料、背诵优秀诗文。通过比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朗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1.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学心得 篇十一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中学生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表现在他们对写作不感兴趣,把写作当成苦差事,存有惧怕心理;不注重观察生活,写作中缺乏鲜明独特的个性等。而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章法"指导,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不能为学生营造宽松、活跃的写作氛围。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此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谈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资料

(一)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

1、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

作文教学不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无法有所收获,每天写日记学生必然感到缺少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来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有针对性地布置小作文,不僅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和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这样学生有话可说,也很乐意,既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训练,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写作也因此变得很轻松。

2、教学中抓住契机,多写随感

新教材有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与之产生许多共鸣,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这是相当有价值的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的契机,指导学生写一些随感,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也自然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三)留心生活,勤写日记

首先,教师鼓励学生热爱走进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亲身体验生活中的乐趣,积累写作资料。其次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用心灵的触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成为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通过写日记,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生为本,树立其写作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一)巧设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虽然学生活动范围窄,生活经验不足,但在他们心中,有他所爱,有他所感,可写的内容仍然很多。教师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所设的题目要能够使学生感到“有用”、“有味”和“有望”,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那么,他们就会乐于写作,勤于写作,作出好文。如半命题目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一般都会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富有青少年的生活气息。如自由作文,让学生自由选票,自由选择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巧设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写作兴趣自然就高了。

(二)提供写作范文,激发写作兴趣

初中生写作能力还不够强,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初中生写作的范文,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借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选好范文供学生模仿和借鉴,学生容易写出好文章。学生有了成功感,大大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三)克服畏作心理,培养学生兴趣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的头就疼。究其原因学生心中没有可写的材料,特别是表现重大主题的材料。对此,我要求学生一要从“写重大题材”表现“重大主题”认识中解放出来,多写身边的人和事。另外,邻里纠纷,市景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通过这样点拨指点,解决了学生的畏作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因此,教师能否以学生为本,树立其写作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三、加强审题训练,精心写好习作

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如何审题呢?简单地说就是审类型、审引语、审话题、审要求。具体地说,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准确审清题意。针对不同的话题题型,对作文提供的引语、材料,尤其是话题的中心语的内涵要理解准确,才能在正确的范围内选材作文,纵横驰骋而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话题作文中关键的一步。

(二)满足话题全部的要求。对不同的话题作文题目,有的学生容易只看中心语而忽视了材料或引语及要求中的其他信息,结果在作文中造成明显的硬伤。正确的做法是兼顾各种要求,尤其是体裁,表达方式、字数、出现人名、校名怎么办等等。审题时要看清哪些条件是开放的,哪些条件是限制的。

(三)以小见大,选取最佳切入点。话题作文中话题的宽泛性决定了以小见大是话题作文拟题、立意、选材、构思的最佳法宝。从“话题”所饱含的意蕴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中最能吸引人的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搜理出来,或叙事写人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评讲活动

(一)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近几年的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的评改方法,即先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中大声朗读一遍,再由学生及教师当场评议,无论是教师评议还是学生评议,都要让朗读习作的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或者成就感。 因为学生在大声朗读习作时,不但能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二)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鼓励、点评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12.活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篇十二

据学生反映, 他们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到“无话可说, 没内容可写”, 总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什么, 身边也没什么新奇的事物, 这实际上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的表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只有让学生去细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才能使他们强化感情, 写出内容真实、情感真切的作品。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生活体验、写作素材和写作知识联系起来, 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比如写周记, 就是要让学生把一周中最有趣最令自己印象深刻或是有所感悟的一件事记录下来, 让他们学会取舍。而且像这样在任务感的压力下, 学生就不得不去留心、去观察, 久而久之就会将观察变成一种习惯。但同时, 教师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用语文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感受, 而不只是让学生理性地将整件事情记叙下来, 小学阶段的作文重点还是在抒情。观察的核心在于“调动五官、分解细节、有顺序、抓特点、有重点”, 首先学生在观察时候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有时候还有味觉, 从不同的角度去感觉, 这样在写作文时描述也就会更加全面、丰富。其次要学会把事物分解成一些小的部分, 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 写作文也要有详有略。

例如, 在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时, 很多学生都会把这个人的五官、身高、身材、穿着等一一描述, 但实际上这是很减分的, 教师应指导学生安排好写作顺序, 先一笔带过此人的总体感觉, 然后把目光放在他外貌中比较突出的地方进行描写, 比如某人的嘴比较大又比较爱唠叨, 那么学生就可以从“嘴”入手引入性格描写, 接着再选取一件事例来对该性格进行辅助阐述, 中间穿插自己或者他人对这个人的评价, 这样一篇记人的文章就完成了。综上所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语文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充分挖掘自己身边的写作资源, 从而做到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二、鼓励学生开口表达, 说写并进

对生活中一些事件的感悟我们往往都没有用纸笔将其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而是在大脑反应过后先通过嘴说出来, 其文字也是在先有了语言的基础上才产生的。所以其实口头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的, 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却往往忽视了这种联系, 只注重对学生的笔头训练, 而口头训练却很少。所以在小学的写作教学中值得教师改进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多在课堂开展讨论活动, 以口带动手, 使说写并进。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充分利用起来,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完成从开口说到动笔写的良好过渡。

例如,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劝说”, 就是一个展开口头交流的好话题。教师提问:“同学们, 你们劝说过别人吗?见过他人是怎么劝说别人去做某事或者是不要做某事吗?他们成功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与大家分享自己所经历过的或是从别人那儿听说过的“劝说”事件, 像自己劝爸爸戒烟、妈妈劝爸爸买房、爸爸劝奶奶去跳广场舞等等。还可以引经据典, 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著名的“劝说”事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如烛之武退秦师、孙权劝学等。在经过一番热烈的分享之后, 教师趁热打铁, 让学生将自己刚才所说的故事写下来, 叙述人称不限。这种先说后写的模式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而且在口头表达之后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叙述思路, 相当于我们的作文提纲, 这样提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就会显得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时期,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助于培养他们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并在写作中将其表现出来, 形成个人写作风格, 使小学生的作文不再千篇一律。而且在轻松愉悦的表达氛围中, 他们会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这有利于他们打开写作思维。

三、指导学生拓展阅读, 以读促写

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直接了解总是有限的, 所以还需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补充, 这个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句话不无道理, 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离我们或近或远、或虚或实的世界, 我们在那个世界里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生活, 认识到不同的人, 并与书的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这些可以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情感抒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都是一个有效途径, 所以教师应大力建设“书香班级”。通过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组织读书小组, 每月举办一次读书品鉴会和书目推荐会等活动形式, 来营造一个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帮助学生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但是光看还不行, 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解析文章、如何从文章中汲取知识, 以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形式有摘录、仿写和鉴赏。

1.摘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一个好词美句摘录本, 将自己在阅读时遇到的好的表达摘抄到本子上, 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 以加深印象。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多样的表现手法, 提高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2.仿写:在深度挖掘好词好句的基础上, 还应对这些句子进行仿写, 在不断的模仿和借鉴中为个人的写作创作作铺垫。但是仿写也是需要技巧的, 其本质是借鉴他人的写法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时要注意提供给他们不同的主题。例如, 对朱自清描写荷花那一段的仿写, 教师就可以为为学生提供向日葵、玫瑰花、薰衣草等其他植物的照片或视频, 让学生模仿朱自清的表现手法自己写一段, 以此巩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

3.鉴赏: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写作技巧上, 还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写文章不能只满足在表达优美、用词凝练上, 还应言之有物, 能表达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 引发读者思考, 使读者能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与文章相关的电影等来帮助他们看到别人对于文章的解读, 启发自己的思想感悟, 深化情感体验。

四、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促进能力提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小学语文教学在加强开展小学生口语交际和读书活动以外, 还应有意识地多组织作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临时让学生进行作文片段的创作, 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 让学生不管后面的课文, 只根据前两段所给的故事背景和人物信息展开联想, 进行续写。或是举办作品展示会, 每周指定一个时间给学生上台念自己写的诗歌、散文, 或是三五好友一起写一个小剧本, 让大家表演一个舞台剧, 在表现欲的驱使之下, 学生创作的劲头更足, 而且有了固定的读者, 学生也会更加重视自己作品的质量, 自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外,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在班级内部开展作文竞赛, 由教师现场出题, 以学生共同评改的方式选出优秀作文十篇, 张贴在班级的宣传区以资鼓励, 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使学生在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与借鉴中不断完善自身, 也为他们能在更高级别的作文竞赛中各显神通打下基础。

五、结语

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也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从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悟两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观察情境和作文氛围, 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向明.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3 (02)

上一篇:女娲补天初中教材下一篇:走进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