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站子东乡族乡2008年度扫盲工作总结
1.腰站子东乡族乡2008年度扫盲工作总结 篇一
在扶贫开发中快速前进的腰站子东乡族乡
腰站子东乡族乡位于瓜州县城东104公里处,地处疏勒河中上游,东邻三道沟镇,西至沙河乡、布隆吉乡,北与河东乡接壤。自1986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确定为“两西”项目移民基地开始移民,1996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乡政府,2003年原河东良种猪场整体移交我乡管理,2006年9月,由省疏建委试点安置的扎花移民点移交我乡管理。2008年挂牌成立民族乡。全乡现辖六村一场(腰站子村、草湖沟村、唐墩村、辉铜村、扎花营村、马家泉村、河东猪场),4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1.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01亩,人均占有耕地2.5亩,累计安置永靖、东乡、积石山、庄浪、通渭、定西等8个干旱县移民群众2681户,11946人,其中共迁入“两西”移民2138户、8871人,疏勒河项目移民东乡族群众543户3075人。
近年来,腰站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抓整推、乘势跨越”的发展战略,在全乡全面铺开扶贫攻坚工作,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一栋栋新建的农宅新颖别致整齐划一,纵横宽阔的水泥村道干净整洁,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来回穿梭,加上功能完善的村党支部、书籍齐全的农家书屋,全乡扶贫开发的成效令人叹为观止。腰站子东乡族乡扶贫开发的历程,是探索有效借助外力、充分激发内力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是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的过程,是探索贫困农村开展和谐社会建设路子的过程,是探索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体制、帮扶机制及整合资源和力量路子的过程,是探索贫困农村如何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路子的过程。
扶持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贫困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腰站子扶贫开发任重道远,省、市、县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又为全乡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腰站子乡党委、政府在深刻分析、清醒认识乡情的基础上,把产业扶贫作为加快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全乡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主推甘草、枸杞、红花等中药材种植,并适时的提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双万亩”攻坚计划(即当年总计种植中药材过万亩,利用三到五年时间使枸杞种植面积过万亩)。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11年,加上留床面积,全乡甘草面积达到11000余亩,枸杞面积达到4500余亩,并种植红花5200余亩,总计种植中药材超过20000亩,占到全乡耕地的60%以上,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搞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在结合乡情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在全乡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借以开拓农民群众增收的新渠道。按照“1245”养殖模式和圈舍养殖的发展思路,全乡草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仅2010年,全乡就调引础母羊1200只、种公羊15只,培育育肥、贩运大户16户。全乡舍饲养殖户达到429户,占全乡总户数的40%。全乡畜禽饲养量达到4.9万头只,牛羊存栏量达到21143头只,猪存栏量1207口,鸡存栏量12467只。使草畜产业收入占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以上。
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培训是前提、项目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府协调、政策激励、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并逐步对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劳务输转效益。仅2010全乡开展展劳务培训18场次,培训人员2448人次,组织泥瓦工、电工、电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328人,持证率达到72%;输出务工人员3434人,其中组织输出882人,就地转移695人,创劳务收入1602万元。劳务输转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以上。劳务输转已成为全乡群众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通过采取抢抓机遇争项目、围绕优势招项目、强化调度促项目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乡党委、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准建设项目,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把民族特困乡综合开发与千村扶贫、安居工程、易地开发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交通、水利等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解决温饱密切相关的项目上,充分发挥项目实施的整体效益。截止2010年年底,全乡共组织实施新农村整组推进8个组、315户,修建暖棚圈舍429座,修建支渠5公里、斗渠4公里、农渠177公里,修建通乡公路30公里,铺筑通村公路104公里,铺筑居民点街道11条。
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协调解决了民族群众面临的发展难题。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严格按要求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各类救助扶贫物资,加快了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增强群众发家致富的信心。截止2011年5月,全乡共争取低保户1269户,涉及群众4534人,其中两个民族村的群众全部享受低保。乡党委、政府还及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如信贷困难而导致的农户无法正常春耕的问题,无户籍民族学生上学问题、就医难问题等,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的最迫切、最直接的现实困难,为民族村生产生活扫清障碍。
教育群众,健全机制,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按照“扶贫先扶智”的工作思路,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户的思想教育,引导全乡广大群众打破小圈圈、旧框框,克服小富即安的落后观念,抛弃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农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思想,切实将农户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上来。同时,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自上而下、逐级负责的运行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挂项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和重点工作逐级分解,明确到人,确保了全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全乡各项事业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乡农村经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草畜产业、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在带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形成与种植业互补的发展格局,改变了腰站子传统的产业构成模式,为全乡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到4289万元,较上年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30万元,较上年增长65.8%;“两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5元,较上年增长15%;疏勒河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元,较上年增长35%。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腰站子东乡族乡人民政府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以社会各业发展为己任,不断创先争优,坚持科学发展,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推进腰站子特色产业强乡、商贸流通和二三产业大乡,移民经济发展窗口靓乡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腰站子东乡族乡2008年度扫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东乡实验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