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哲学感悟论文

2024-07-13

对于哲学感悟论文(精选7篇)

1.对于哲学感悟论文 篇一

对于黑格尔音乐哲学的审美研究论文

摘要:黑格尔的音乐哲学是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思辨哲学由此成为他解决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范畴.黑格尔对艺术的诠释以形而上学与辩证为基础的论证方式,构成了他阐释音乐的独特视角与方法,同时也意味着他受哲学思辨的构架而忽视了其他形成音乐艺术及其演变发展的诸多因素.如果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具有内容意蕴,即内容与形式从来就不该被二元性思维所规定,以此作为论证内容存在的合法性以及重新审视面对音乐的审美方式,则具有其理论反思的价值.黑格尔对于理想音乐的美的本质的审美判断,调和了音乐美学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长期以来的论争焦点.他对形成于古典主义的性格范畴及浪漫主义器乐形而上学的创作趋势的质疑,显示出对音乐现代性的批判预见.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音乐哲学; 审美;辩证性

对于当代美学而言,黑格尔的《美学》经受着双重忽视.一方面,黑格尔的艺术分类因形而上学的基础预设而遭到责难;另一方面,他对艺术提出的历史性发展原则因概念性的框架限定也令人怀疑,因此他的理论经常作为过时的荒谬陈述[1](152).应该指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决定了他对美的定义从抽象的理念出发的缺陷,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他对音乐的阐述凸显了其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①,正如阿多诺所言:“黑格尔的精神形而上学试图通过确定其理念的作法,使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得到某种具体化……并非任何存在都是精神,艺术是一种存在,由于其构形本质而成为精神性的.”[2](163)艺术哲学表达的是美的理念的具体化过程,《美学》将音乐艺术置于哲学体系的整体框架中,了解音乐在黑格尔哲学与艺术哲学中的特定身份之后,把握他的音乐思想如何对西方音乐史事件做出的审美判断,从而提出他的思想对音乐现象判断的有效性,将是本文试图要探讨的.

一、作为精神哲学的音乐艺术

黑格尔的哲学构架继承古希腊哲学中斯多葛学派的三分法,旨在阐述“绝对精神”如何从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真理的过程,他的全部哲学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和运动过程的描述[3](558).在艺术阶段,绝对呈现于意识的形式是直接的和感性的,是对感性客观事物本身形式的认识.而宗教的意识形式是观念,它脱离艺术的客体性而转向主体的内心生活,把情绪等内在主体性作为基本要素.按照黑格尔的划分,比宗教更高一级的哲学领域,则通过自由思考掌握在宗教阶段还仅是主体情感和观念的内容.黑格尔以辩证的方式阐述绝对精神,他认为艺术和宗教在哲学阶段获得统一,艺术作为他的哲学体系必要的构成部分,被赋予了揭示心灵最高旨趣的特定身份,通过特有的感性观照的形式显现内在的意义.艺术作为精神哲学中绝对精神自由呈现的最初形式,这种形式是对感性客观事物直接的和感性的认识和观照.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142),艺术的美通过外在的感性形式显现理念,是理念自身的特殊化、具体化.艺术以特有的感性观照的形式显现内在的意义,美的本质正是通过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而得以揭示.

美的理念是呈现差异面的整体,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展示各种艺术类型.黑格尔对于艺术类型的划分不仅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具体化,同时将不同的艺术类型置于历史的整体发展中,因而,他对艺术的把握体现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关于艺术类型的划分,黑格尔指出,并非外因所致而是由概念这一整体自身分化而成.所有的艺术类型其根源都是理念,理念借助于这些艺术类型达到表现,成为现实的艺术作品.理念或内容作为外在形象的内在意义透过外在形象而展示自身,理念或内容的深度与完整需要形式显示出缜密与丰盈;反过来,形式的缺陷或形象的粗陋则直接影响理念内涵的表达.

黑格尔将艺术划分三种不同类型,即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不同的艺术类型显示外在表现与内在意义之间的亲疏关系.由绘画、音乐及诗所构成的浪漫型阶段,内在意义经历了此前阶段感性因素的充分表达,从外在的客观世界回返精神本身.在这种返回过程中,伴随表现方式作用的衰微,物质材料作为精神的媒介与具体的精神之间重新出现分裂.因此,这一艺术阶段的内容意蕴越出与材料形成的外在统一而显示出一种精神存在.绘画的线条与色彩等诸因素仍持有外在物质材料的客观性,而音乐与诗两种艺术,虽均以声音作为表现因素,但声音材料在这两类艺术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黑格尔认为,在诗的阶段,声音作为符号直接向主体投射形成观念和概念.在这一意义上,诗艺术由于声音作为符号本身没有意义而成为“超越艺术的艺术”;音乐中的感性因素——声音——符合精神回返自身的要求,并且正因为声音相对其他物质材料更具观念性的特点,音乐成为诸艺术门类中最自由的表达.

浪漫型艺术的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的内心生活,精神自身的`原则需要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材料(媒介),即逐渐脱离外在客观性相而具观念性的材料,因此,浪漫型艺术的绘画、音乐及诗又被称为“主体的艺术”.埃尔德里奇(Eldridge)从主体哲学领域表述黑格尔的音乐哲学,论证了音乐的感性因素与观念性意义内在地消解于主体的内心生活[5](119).不仅内容是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也是主体性的,而且当音乐转瞬即逝的艺术特点,在把这种内在的东西以作品的形式展现为一种客观存在时仍是主体性的.黑格尔指出了音乐的任务在于它把任何内容提供心灵体会,但这种内容并非像诗艺术所表达的那样,以一般概念的方式存在于意识当中;它也不同于雕刻艺术的内容,作为具体外在形象原已进入知觉的样子,或如绘画那样,内容由艺术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出来.音乐的内容按照它在主体内心世界中的样子,即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他提出单纯的内心生活是音乐掌握内容的形式,既然内心生活是音乐用来掌握内容的领域场,那么,它处理的就不是抽象的内心生活,而是凭借情感传达可以构成凝聚音乐精神性意义的素材②.由此,“音乐的内容是在本身上就是主体性的,表现也不是把这主体的内容变成一种在空间中持久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它的不固定的自由动荡,显示出它这种传达本身并不能独立持久存在,而只能寄托在主体的内心生活上,而且也只能为主体的内心生活而存在”[6](333).在论述声音材料的内在性时,黑格尔指出,单纯的声音没有内容,它需要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即通过音结构才能表现内心生活.他对构成音乐的感性因素,诸如节拍、节奏、和声及旋律等基本要素的内在性通过哲学语境加以解读,以此论证它们与内心生活的关系.音乐中声音与内心生活的特殊关系,表现出主体最内在的自我和观念,音乐作品与主体之间不再如造型艺术那样是一种观照的关系,声音(物质材料)作为表现手段是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

2.对于哲学感悟论文 篇二

关键词: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社会均衡,社会演进

一、“语言游戏”与社会均衡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 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交际, 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语言具有主体际性, 而这种主体际性在社会的发展与演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语言游戏”在“后现代”那里发展成为交往理论, “语言游戏”为我们了解社会机制与制度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正是通过主体间的不断“游戏” (言语与行为一体化活动) 得以演进的。

我们说, 现实社会是由使用言语符号的人以及言语行为的“游戏”或“博弈”而构成的, 在不同的人际交往中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语言及运行规则, 它们构成了不同的认同空间, 各自围绕所认同的目标而组织在一起。而各个共同体也并不是封闭的, 而是互相开放的、可交流的。语言是社会契约的基本条件, 正是多样性的语言交流中建立起“均衡” (均衡就是如果人们选择具有某种连续性, 那么交互作用着的许多人的选择总会达到集合映射的某个“不动点”, 这个不动点就是均衡) 社会。

而“均衡”社会能否建立的关键在于主体间是否能理解或者说沟通。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早已告诉我们:理解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 而是外在使用语言的活动, 理解不可能是单向的, 而总是相互的。在同一个语言游戏中, 不仅存在着听者的理解活动, 而且存在着说者的意味活动, 意味如同理解本身一样, 只有落在语言之维才是可以理解的。意味与理解是“语言游戏”这一体的两面, 它们只能在“语言游戏”中才得以存在和相互结合。所以, 理解不仅是相互的, 而且只有在语言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理解是需要语境的, 理解不能脱离交往共同体的语境而永恒;相反, 它是依据交往实践共同体的公共整合的结果。在交往共同体间不断进行交流, 最终达成理解, 这是在相对的交往情境中实现的 (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语境或者情境也并非永恒不变的, 所以称它为相对的情境) 。这种情境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社会现存的行为规范、社会制度以及一些“习惯”, 它是我们个体的“人格”的延续, 是长期交往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不同的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交往情境中, 进行交流与博弈, 实现社会整合。所以我们说, 这些积淀下来的制度是人们对“均衡”的解释, 这些解释积累起来, 让新来的人们学习如何是“理性”。在“理性”基础上的游戏, 基于同样的制度知识, 重复实现老的“均衡”, 制度知识的传统就是日复一日地解释着“均衡”。社会中的事态, 是符号化了的世界中的东西, 是已经被赋予意义的东西。这就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情境,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法摆脱社会的这种具有稳定意义的主体际框架, 只有在社会情境中进行交流和理解, 才能达成“一致”。

二、“语言游戏”与社会演进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在一个充满“语言游戏”的社会在横向上如何实现“均衡”,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社会在纵向上如何实现演进的。上面谈到, 语言游戏所带来的是多元话语的碰撞, 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需要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社会“均衡”。“均衡”是社会演进的相对稳定态, 它是社会演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均衡”就是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中的“约定”, 即社会契约。维特根斯坦认为, 游戏和规则在本质上是公共的、可交际的。任何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交谈, 一种对话。理解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共有饿, 即双方有能按照同一语法规则使用这种语言, 只有在以相同的语言结成的语言共同体中, 人们才能真正做到相互理解而最终判断的得出要靠约定。这种约定形成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在社会演进过程中, 存在众多的社会集团的对立, 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共同体, 代表不同的利益, 但最终的制度的建立、决策的制定, 就要通过一番游戏与博弈, 这个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不是由某一个单独个体决定的, 而是在主体性交流与博弈中逐步完成的。各个共同体主动寻找机会和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最终形成一种“约定”, 或称为“契约”。这时社会处于演进中的一个相对的均衡状态。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均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这种均衡内部本身蕴涵着不均衡的因素;而且, 这种均衡时刻会受到由于外来冲击而陷入无序的威胁。游戏与博弈在社会发展中从未停止过。这种“均衡”, 表现为“游戏者”的规范行为, 人们之所以重复这些均衡行为是为了维护他们得到的好处。因为, 没有人能够因偏离均衡行为而获取更大的好处。这也是社会秩序与制度之所以能确立的内在原因。

每一次社会的转型与制度的更新无非是统治者换种“玩法”而已。而“游戏”则是普遍存在和适用的。当均衡受到外来冲击时, 即受到更高级的游戏规则的挑战时, 或许大多数游戏者在冲击下, 正在重构他们的期望、信仰或知识结构, 这时, 个体的新的解释, 新的思想, 新的冲击也许真可以在人群中形成新的共识达到新的均衡。而这新的均衡就是社会的演进与进步, 我们的理性与我们的道德一样, 都是演进选择过程的结果。这种演进与选择是通过不断地游戏与博弈来实现的, 最终形成一种“均衡”约定。这也是人们对社会伦理规范普遍有效的深刻根源。普遍的伦理规范从纵向上看, 是在长期的博弈与选择中积淀下来的, 从横向上看, 则是同时代不同社会共同体之间交流与竞争的结果。所以, 我们说“游戏”或“博弈”是社会演进与协调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变革与均衡的交替中实现社会演进的。

三、语言游戏与社会哲学视角

我们在上面谈到, 言语行为的“游戏”带给我们一种多元化、多样性的新视角, 但这并没有妨碍社会的和谐一致, 反而为社会演进及其合法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公共性如何形成?如韦伯所言, 一个多元社会的“诸神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可取的态度是承认生活世界中多元化的真实存在, 进而通过交往、沟通、缓和和冲突, 相互理解、宽容, 进而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与维特根斯坦的“约定”异曲同工。这种多元、多变并不妨碍社会演进;相反, 这是社会演进的正常态, 是现代社会民主特征的集中反映。我们正是要通过不同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对话, 当然也可称做“语言游戏”, 形成良性互动的制度设计有思想资源, 从而促进多元价值的综合平衡, 即实现社会公正。“语言游戏”说使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社会的协调与演进。“语言游戏”下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它容许有不同的声音参与其中, 容许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说, 一个充满着生机和自发“游戏”的社会、多元的社会, 有利于民主的实现。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游戏”舍弃公共的话语, 脱离社会情境, 则会破坏社会“均衡”, 阻碍社会的演进。

其次, “语言游戏”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分化和统一整合的双重视野, 为社会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的视角。它与过去那种试图以自然科学或科学主义的方法解释社会问题的思路截然不同, 它从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藩篱中走了出来, 研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从对事实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价值规范世界的研究。“语言游戏”说也与传统的决定论和独断论不同, 它看到了社会中有多种“声音”的存在, 社会的发展与演进并不是历史地必然地遵循“规律”。正如“摸着石头过河”所揭示的:社会的演进要在急于现实的情境湖“场域”中“博弈”而演进的, 社会伦理价值规范的形成及其“普遍有效性”则正是通过主体际的交流与对话来实现的。这种情境既包括长久积淀下来的传统与习惯, 又包括现实中的新情况, 它是交流与“博弈”中的主体所不能摆脱的“均衡”。情境或者说语境概念可以使人们既避免陷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理论真空, 有避免跌入理论主义话语的经验真空。而且, “语言游戏”使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让我们更能理智地正确地对待社会中的“突发状况”。“语言游戏”把社会哲学从追寻确定性饿泥潭中拉了出来, 使我们看到, 社会的多元与不确定才是社会的正常态, 一味地循着确定性, 只能使社会哲学研究举步维艰。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语言游戏”说也存在局限, 它未能走出语言的世界, 仍以语言为中心, 即使是在经过哈贝马斯“普遍有效性”的扩展之后仍未摆脱这一局限, 最终也不能“超越”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理论, 而“普遍有效性”的最终解决只能是社会实践。但这也并不是说把语言与实践完全对立起来, 维特根斯坦从来没有斩断语言与它的实际功用的关联;相反, 他十分关注语言的社会性, 看到了改造生活形式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上他没有看到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最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 从而使他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兜圈子而在先生社会中找不到出路。

“语言游戏”是人类存在和行为的方式, 只要有人, 就有语言游戏。这正是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的源泉, 也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社会的一个新视角。在这种多元博弈的氛围中, 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以及显示社会无穷的生命力。“语言游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人类图景。每一个人都参与语言游戏, 社会充满了生机。语言游戏的人文关怀, 把我们从信仰的、逻辑的、行而上的不可企及的“空中楼阁”拉回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常语言, 这是人类向自我的回归。人要回家, 回到生活形式, 回到日常语言。

3.对于哲学感悟论文 篇三

关键词:原典教学;人才素质;“两型”人才;文化传承

一、坚持史论结合,强化原典教学

哲学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是智慧学、聪明学。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涉及人类的全部智慧领域,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因而是综合智慧。为此要求学习哲学必须视野开阔、广泛涉猎知识领域,从而奠定坚实的学科专业底蕴。

哲学史凝结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认识的智慧,囊括了历代哲学家对于人类文明认识的思想成果,是进入哲学门的必由之路。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学习哲学的重要途径就是系统学习哲学史。而哲学史正是通过哲学家们的划时代的原典著作呈现出来的思想史,惟其如此,只有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立场,强化基本哲学原典的文本解读和意义诠释,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哲学思想史的领悟。

近十多年以来,我们积极践行“三原”教学,即强化原版哲学原典著作的原文教学。

事实上,把哲学理解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思维的结果。其实哲学的原本旨趣和学科本性是爱智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因为我们正在寻求这门知识,我们必须研究‘智慧〈索非亚〉是那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他一切由此可得明白,……这必是一门研究原理与原因的学术;……”[1]而哲学就是对于这种大智慧的追求。罗素说:“提出普遍性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开始”[2],黑格尔说:“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为无所不包的存在,则哲学便从那里开始。”[3]

这种智慧的智慧和终极的意义,不是轻易能够被觉悟到的,往往需要具有崇高的境界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甚至付出毕生的心血。古希腊最大的智者——苏格拉底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即使临死,毅然义正辞严:“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要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不管你们是不是释放我,我是绝不会改变我的行径的,虽万死而不变。”正因为苏格拉底爱智慧的精神,他活着的时候堪称希腊人民的伟大导师,死后也成为人类哲学思想的活水源头。他教导人“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心灵”,“金钱并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不仅能带来金钱,还能带来其他一切的好事。苏格拉底最后的话:“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4]其实,并不需要神,历史已证明了苏格拉底这一爱智者的伟大。

可见,理解古希腊哲学的本真,必须深入原典作家的基本著作的文本解读。整个西方哲学,进而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何尝不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原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和意义诠释。

其一是选好中、西、马三大基本哲学原典代表著作。在专业原典筛选标准上,坚持经典性、代表性、重大性、基础性四原则,筛选本专业历史上不同时期重要学派和重大人物的代表性著作,辅以有助于夯实专业底蕴的基础性著作为读本。依哲学思想史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将原典教学阶段化。

其二是尽量选用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原版原典导读为教材,并结合本科生专业水平和认知特点,编写包括原典注释、原典导读、原典研究等的辅助性读物,以增强教学效果。

其三是用外文和古汉语原文教学。为了真正体现原典教学的精神,做到本真地解读哲学原典,在古希腊哲学原典教学中,力争做到使学生掌握基本哲学观念和命题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英文规范表述。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典的教学中,坚持双语教学,不断向原文教学努力。而中国哲学原典的教学,古汉语是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才能讲规范的白话文翻译。众所周知,坚持原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跨文化交流的“译不准原理”。诸如古希腊哲学的“逻各斯”、印度佛教哲学的“般若”等词汇,在翻译成汉语时,几乎找不到外延和内涵完全一致的对应概念,只能用希腊语和梵文的原语言才能准确表达其意思。所以大唐高僧玄奘法师曾对于佛典翻译提出“五不译”原则,特别针对世人将“般若”理解为智慧的不准确性,郑重强调:“般若尊贵,智慧渺小。”坚持哲学原典的原文教学,力争还原哲学思想的原本语境和语义,有利于澄清繁茂芜杂的意义诠释纷扰。

二、做到因材施教、“两型”分化培养

在一二年级通过史论结合的原典教学训练,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使学生较系统地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底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三年级开始,实施专业学术型和文化传承传播型两种模式分化培养,按照不同的目标和类型区别安排教学和培养方案。从专业方向课的体系设计、内容结构、教学方式,到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要求诸方面,均按“两型”人才区别规划。

首先,在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的开设上,“两型”人才的课程方向和内容侧重各有不同。

学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硕博储备人才,为哲学学科的专业研究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基本方向是面向学科前沿,强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所以专业选修课的模块包括:体现学科前沿的哲学前沿课题研究、西方哲学专题、中国哲学专题、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哲学、社会现象学等课程;体现部门哲学和应用哲学的管理哲学、价值哲学、法哲学、政治哲学、生态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等课程。

文化传承与传播型复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传统哲学文化的继承弘扬和中外哲学文化的交流对话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特别重视传统哲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哲学文化语言的训练,尤其是中外哲学文化语言的规范互译练习。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设计了诸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儒家文化专题、道家文化专题、佛家文化专题、基督教文化、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等理论知识类课程。同时开设一些传统物质文化的感知和亚文化及风俗习惯体验类课程。结合原典教材和原文教学(古汉语和外语)的训练,使学生对于中外传统哲学文化的习得训练有身临其境的真切体认。

其次,“两型”人才的专业训练目标和要求不同。

学术型人才的专业训练主要在于专业基础的强化和学术规范的养成,因此在课程教学和阅读要求中,高度重视思想性、学理性的逻辑训练。从教师的讲授到学生的思考讨论,首先注重把握哲学思想史的思维逻辑,把学派、人物、命题置于哲学史的历史逻辑长河中系统有机地理解,并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发展相联系,才能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把这些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思想关系弄清楚,才能使学生在思想的海洋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可见,专业学术型人才的问题意识培养,首先来自规范性的学理和学术训练,这种训练的思维逻辑首先一定是理性的,而不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奇思妙想。

有了体现学科和学术前沿的专业选修课的严格训练基础,到了三年级后半学期的学年论文和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从选题、搜集资料、阅读和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初稿撰写、三稿修订诸环节,始终贯彻严格规范的学术性要求,特别是选题意义的考量、研究方法、视域选择、切入点等的把握上,既要在系统全面占有和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又不能标新立异地发散式乱提问题。可以旧题新做,也可以小题大做,但是决不可老生常谈,坚决反对大题小做。对于本科生而言,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仅仅在于学术规范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养成,绝不允许空泛地涉猎自己知识和能力尚不能及的大问题。而专业性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论文写作体例,包括引文注释规范、参考文献列举、标点符号使用等细节的训练,以及中英文摘要的写作和互译,关键词的提炼等,则是本科论文训练应重点关注的事情。

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作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在专业训练方式和方法上,着重于对于中外哲学文化知识的大量习得、记忆和规范表达交流上。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和实习环节,一是要求大量广泛涉猎中外哲学文化名著、人物、事例,确保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二是要强化中外哲学文化的规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做到对于基本的中外哲学文化常识能用熟练的中外文直接交流对话。三是增强对于优秀中外文化,特别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体认能力,确保文化交流时有身临其境的亲切认同感。为此,一些课程就十分重视体验性的现场教学方式。例如,以我们学院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基地的关中文化书院为基础,在诸如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等课程教学时,既有介绍宋明中国四大书院教育的理论课,更有以关中地区书院诸文物景点为实体的情景再现的现场感性体验。同时,我们的书院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接受海外、境外师生和其他人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与交流。

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的学年和毕业论文,侧重于中外哲学文化交流的应用性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关于中外优秀哲学文化在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诸层面的某个方面的传承应用与相互交流的实用设计能力。因此,考量的重点不在于学术性和思想性,而在于对于传统哲学文化把握的准确性以及意义弘扬是否到位,特别是现代传承和对外交流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安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社会调查和生活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专业选修课和毕业实习阶段,我们特别重视学生在相关文化产业部门和文化消费市场的深度参与和观察体验,包括对于国际文化市场动态的深入了解和宏观把握。从大二暑假的社会实践,到大三暑期开始的毕业实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向,有组织地分别安排学生到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和现代文化消费行业实习体验,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和经验。

三、拓展知行视野,提升专业素质

强化史论结合的原典教学,以及后继因材施教的“两型”分化的选修课模块,不仅夯实了本科人才的学科专业底蕴,而且有利于其专业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一是有利于增强问题意识的专业素质提升。

在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衔接原典课程的专业选修课模块中,除了开设哲学前沿课题研究的总体介绍性课程外,还专门开设各二级学科和专题研究的前沿研究课程,以便学生从哲学思想史的逻辑沿革理路中把握学科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这些课程都始终能够以现当代哲学思维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中心线索,形成流派、人物、方法、命题和观点的多元辐射。为此,在现代思维方式课程中,先行梳理了西方哲学思维历史逻辑沿革的进程及当代趋势,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发展走势,使学生在面对学派林立、人物众多、观点如云的现当代哲学思潮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以西方哲学为例,其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逻辑沿革,决定了当代哲学前沿研究的大方向,生存论和语言学的现代西方哲学思维转向,使哲学的使命实现了由发现真理向追问意义的转化。

(1)尼采等人的意志哲学,作为第一个登上现代西方哲学舞台的流派,直接对笛卡儿以来的对理性主义传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整个现代哲学在逐渐沉沦,如果这种哲学的残余没有引起嘲笑和怜悯,那么,也引起了怀疑和不快。哲学被降格为‘知识论,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胆怯的随大流和禁欲的教条:它还未跨门槛就痛苦地否决了自己进门的权利——这就是奄奄一息的哲学,它是终结的,是痛苦的,是让人怜悯之物。”[5]

尼采哲学的矛头指向神本思维和近代哲学的知识论思维。他公然宣称:“我是第一位非道德论者,因此,我是地道的破坏者。”“上帝死了”,因而理性也终结了,因此我们要“重估一切价值,这是一场大战”[6]。

(2)实用主义要求以生活和实践取代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物质和精神本质的探索。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大师皮尔士,首先批判了作为笛卡儿哲学的出发点的普遍怀疑思想,“我们不能从完全的怀疑开始”,“不能佯装对我们在内心并不怀疑的东西在哲学上加以怀疑”,普遍怀疑“完全是一种自我欺骗”[7]。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必须有一定的信念。

皮尔士明确反对笛卡儿认识论的直观性和绝对性。特别是反对笛卡儿认为的“凡我清楚地确信的任何东西就是真的”[8]的自我确认说,主张“共同体”的不断商讨。皮尔士继承了康德“实用的信念”及其与行动的后果的关系的思想,他把一切知识都归结为“实用的”信念,知识的问题被归结为确定信念,使之成为行动的工具。

(3)现当代现象学运动(特别是存在主义),要求哲学研究的视域和方法转向非反思的生活世界或人的生存。

胡塞尔现象学自觉继承了笛卡儿哲学的理性传统,其基本问题仍然是主体性问题,他面对的“事情”仍是“意识之主体性”[9]。不同的是胡塞尔开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主流大相径庭的新途径,胡塞尔在“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的基础上,最精辟地澄清了近代哲学在主体问题上的一系列含混,开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主流大相径庭的新途径。同时,解决了被老笛卡儿主义忽视了的“历史性”和“生存性”问题,因此胡塞尔现象学可以称为新笛卡儿主义,它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出路之一。

(4)罗素、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等分析哲学家,要求把哲学研究转化为对于语言的用法和意义分析的学问。

分析哲学是一场哲学方法论变革的运动,它与自然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拒斥形而上学。大多数分析哲学家同时是某一科学领域的专家。他们通过对哲学命题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消解传统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5)现代西方哲学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新的哲学方法的探索。早在19世纪之末,胡塞尔、摩尔、皮尔士这三大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就创立了三种新的哲学思维方法。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是针对康德的,他要求解决知识的本质和形式问题。摩尔的语言分析方法则是针对黑格尔的,他要研究主观与客观有无差别,以及如何把握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异问题。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方法是针对笛卡儿的,他要解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问题。

20世纪上半叶,在上述三大哲学方法之后,又发展起三大新的哲学方法。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发展了摩尔的语言分析方法,形成逻辑分析方法、逻辑语言的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方法、语言行为条件的分析方法等。詹姆士、杜威等发展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方法,形成重视主体经验的实证方法以及伦理学、教育哲学和逻辑方法的重建的方法。弗雷格、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发展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形成“纯谓建构”、“身体知觉”、“存有体悟”等方法。

20世纪后半叶,作为现代西方哲学重要代表人物的逻辑和分析哲学家奎因,提出了逻辑建构方法,德里达作为后期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批评了逻辑建构方法,提出了解构的方法。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哈贝马斯,提出了批判理论与沟通理论的方法。斯特劳斯用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来描述世界存在的结构等等,都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视方法论的集中表现。

只有把握了这种大趋势,才能准确把握西方哲学前沿课题,否则就会杂乱无章。中国哲学等也概莫能外。

二是有利于增强综合能力的职业素质提升。

(1)活跃一流的国际学术交流,开阔了学生的专业和文化视野。加强哲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外学者在学术论坛和课程教学中深度合作,繁荣学术与教学,使学生直面国际一流哲学家的教学与思想,极大开阔了学生的学术和文化视野。

(2)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内驱哲学文化传承传播型人才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积极地吸收西方现代先进文化的合理因素,更要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曾经以巨大的精神动力引导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哲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充弘彰显,让文化为民族塑魂,为人民筑梦。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精神理念层面,还是在典章制度层面,或者在政治文物层面,尤其是在行为层面,都值得哲学教育系统认真地予以理性分析,从而弘扬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胞物与、大道天行、中和位育等等思想精华。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智慧仅仅在于一件事,就是把握思维着的精神。我们深信,在人类智慧的原典思维的海洋中畅游,一定会启迪我们的思想走向深刻、富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卷一·章二[M].

[2] 罗素. 西方的智慧(上)[M]. 北京:文艺出版社,1997:14.

[3]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56:93.

[4] 苏格拉底. 申辩篇[M].

[5] 尼采. 超越善恶·第204节[M]. W.考夫曼英译. 纽约:兰登书屋,1989:123.

[6] 尼采. 权力意志[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00,86.

[7] 皮尔士. 皮尔士文集(第6卷)[M]. Idiana University Press,第265段.

[8] 皮尔士. 皮尔士文集(第5卷)[M],Idiana University Press,第265段.

[9] 这是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中的表述方式.

4.对于生命的感悟 篇四

对于生命的感悟,只有经历过并真切的体验过,我们才会产生无限的感慨,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肆无忌惮的荼毒生灵,破坏着自然界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平衡时,我们为此不知要付出多少沉重的代价才能赎回那份自然的纯美与生态的和谐。因此,我们更应学会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在你的周围当你发现不应该发生的事件正在发生时,比如虐待动物、毁坏植被、杀戮生灵等等,你是冷漠以对还是主动解困,我们不能说一切的芸芸众生都是过往,但每个人心灵的感悟终究需要一个答案,实现对生命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敬畏,至少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只要你心存善念和良知,那就用你的行动去证明你已无愧于心。

对于生命的感悟,只有当你上有老下有小时的不经意间才能深刻领悟,不断的成长进步后收获的是你对生命的回馈,善待终将老去的父母,关爱给了你希望与憧憬的儿女,珍惜与你一同风雨同舟的妻子,相信所有在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善缘吧!记得小时候奶奶时常对我循循善诱,教我学会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人为善,尽管奶奶辞世已有一些年头了,但她的每一次善举每每回想起来总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奶奶一生信奉神明,一日三餐素淡饮食,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她经常为村里的大人小孩推拿按摩调配药理,却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在她平凡的九十多年的生涯中,她总是不知疲倦的呵护着每一个她关爱过的幼小生命,直到他们长成参天大树,回想起奶奶积德行善的点点滴滴,自己在面对付出与回报不能成正比时的心境也就豁达的多了,由此而然我便把每次真诚的付出看做自己人生阅历中的一种积累,让他日久弥新,回味无穷。

对于生命的感悟,只有面对危险和磨难时,才能真切的顿悟出生命的价值所在,那些与火魔搏斗的消防员和那些在大火中挣扎的生命一样值得尊重,梦里的一条鱼儿祈求生的奢望都能让人为之动容,我们每个人还能找出任何理由去搪塞生命的珍贵吗,所以我们都应该祈求所有出征的勇士都能平安归来,所有被困的群众一样平安获救。“宝剑锋从磨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挫折与磨难不断袭来的时候,是积极面对还是意志消沉,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程里无疑都会掀起层层涟漪,如何证实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只有等到考验过后才会作出评判,人生不是逆来顺受就是顺来逆受,处处是顺境固然是好事,但面对逆境不沉沦又何尝不失为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请记住,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次磨难都会演变成你一生当中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回想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苦尽甘来,意犹未尽的人生感受,值得让你在今后的日子里永久珍藏。

5.对于人生的感悟语录 篇五

2、以后的日子偶尔害怕紧张的时候,我会想,现在有比小时候一个人站在马路中央的感觉更可怕吗?然后我就放松了许多。

3、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4、路是自己选的,所以即使以后会跌倒,会受伤,也都要学会自己承受,自己疗伤。

5、有一些人活在记忆里,刻骨铭心;有一些人活在身边,却很遥远。这个世界很大,即使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相遇时也飘散着淡淡的缘,所以,缘来是你,我惜;缘尽你去,我放。

6、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一生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健康。

7、如果你每天从内心里呐喊三七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内心会霍然强大起来。

8、最好的恋情是,你可以彻底地做自己,并且你的另一半依然迷恋真实的你。

9、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生气时不要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10、永远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待虽难,但后悔更甚。

11、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绪要储存”,就象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12、说了你又不听,听又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又不改,改又不服,不服也不说,那叫我怎么办?

13、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14、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15、从那天以后,我也不会再抓一些恶心的小动物在手里,就为显示自己胆子很大;现在想起来,无法直面心中的恐惧,反而会越逞强就越显得懦弱。

16、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17、如果事前多些思考,那么事后就会少点遗憾;如果少年多些努力,那么年老就会多点欣慰;如果人生多点自信,那么事业就会多点成功;如果头脑多点创意,那么生活就会多些色彩;如果对别人多些爱心,那么你就会多些朋友;如果在谈笑中多点幽默,那么朋友就会多点笑声;如果对事业多点奉献,那么你就会多点伟大。

18、多去理解尊重别人,常怀宽容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摘自励志网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是多么广阔,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的坚强。

19、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20、能经得起婚后锅碗瓢盆交响曲和生活酸甜苦辣的考验,才是真正的爱情。

21、感情再深,恩义再浓的朋友,天涯远隔,情义,终也慢慢疏淡。不是说彼此的心变了,也不是说不再当对方是朋友,只是,远在天涯,喜怒哀乐不能共享。原来,我们已是遥远得只剩下问候,问候还是好的,至少我们不曾把彼此忘记。

22、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

23、你若是敢在任何时候,信我、陪我、懂我、爱我、把我放在心窝里疼,我就敢不顾一切在你身边,哪怕最后结果两败俱伤,我也心甘情愿。

24、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25、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26、爱情就是这样你退出了你的后面总有一个替补队员

27、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不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28、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最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这世界总有不如你的人,也总有比你强的人,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

29、真正的坚强也许并非刀枪不入,永远不会受任何伤害,而是被伤害以后,仍能直面内心最大的恐惧并走出阴影,做一个坚强的人。

30、成功从来不是未来将要迈出的一大步,而在于眼下刚刚迈出的一小步。

31、感情最折磨的不是别离,而是感动的回忆让人很容易站在原地,以为还回得去……

32、要记住每一个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的。

33、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34、第二天,我的烧退了,也不吐了,下午就出院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好了,更没有人知道我竟然会因为害怕一个人过马路,纠结了半个童年。

35、不点燃智慧的火花,聪明的头脑也会变为愚蠢;不践行确立的目标,浪漫的理想也会失去光彩;不珍惜宝贵的时间,人生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不总结失败的经验,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你办砸。

36、管好自的嘴,讲话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不扬人恶,自然就能化敌为友。

37、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38、没有爱的生活就象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39、曾经在你的世界里,我迷失了自己;现在在没有你的世界里,我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40、心中的伤痛总是不知不觉渐渐愈合,虽然我们也曾痛苦地发誓说永不忘记。

41、由于我们过于习惯在别人面前戴面具,因此最后导致在自己面前伪装自己。

42、当你看到别人在笑时,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在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

43、我知道再回首时,那些眼泪想来可笑;却不知再回眸时,那些欢声笑语也能叫我潸然泪下。

44、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活在当下。

45、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有办法做到。

46、宽恕、原谅并不代表忘记,也不代表赦免,而是放自己一条生路;孤单不是有没有朋友,而是有没有人住在你心里。

47、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48、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49、总是费心想要找回以前的自己其实自己比谁心里都清楚,我们都再也回不去。

50、所以这个荒诞到难以想象的故事,总是在我变得懦弱的时候连同那句“你是你坚强的后盾”一起,跳进我的脑海。

51、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52、越是熟悉你的人越知道捅哪里会让你痛

53、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个想要寻找的人。这个人,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过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一辈子后悔。

54、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

55、没有谁会一直留在原地等待你,年轻时总以为生活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可是,幸福不是批发,只有懂得,才会更加珍惜。

56、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

57、每个人都有历史,你也有,我也有,我们再遇见对方之前,都有自己的经历,过去没有办法改变,也因为过去变成了现在的你和我。我们遇见、相爱,我们能改变的只有将来。现在的每一刻都决定着将来,将来的每一刻都在我们的手心里。

58、人越长大,心越慈悲。曾经无法容忍的,也都渐渐包容。经历过遗憾的心,才更加倍柔软。因为疼痛,我们得以长大。

59、透过批评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60、不要太想念过去,因它会给你带来悲伤;不要太思考未来,因它会带给你恐惧;用微笑活在当下,它会带来喜乐。

61、能看穿你三方面的人值得信任:你笑容背后的悲伤,你怒火里掩藏的善意,你沉默之下的原因。

62、得到越多,失去越多。懂得越多,伤得越多。在乎越多,难过越多。

63、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不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愚者却是愚者中之愚者。

64、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65、有时候,你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你清楚的知道,他不属于你。

66、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67、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68、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

69、如果有一天我不再主动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了,而是我不知道我还重不重要。

70、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71、永远不要太想念过去,因它会给你带来悲伤;不要太思考未来,因它会带给你恐惧;用微笑活在当下,它会带来喜乐。

72、人生就是这样,处同样的位置,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

73、也许某一天在喧闹的城市里,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着那个正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

74、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75、一段不被接受的爱情,需要的不是伤心,而是时间,一段可以用来遗忘的时间;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76、你现在正在享受的、正在体会的,才是你真正拥有的。你名义上的财富地位乃至感情再多,如果不能真实体会和品味,也等同于没有。所以,珍惜遇到的每一个善缘,真实地体会她:一缕清风,一个微笑,一只飞过眼前的小鸟,一间整洁的旅馆的房间,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

6.随笔散文:对于人生的感悟 篇六

人真的很奇怪,会有这种各样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万花筒,很璀璨,令人难忘,可是当烟火燃尽散光,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地的灰烬,一地的落寞,可生命还是要继续,前方的路还有很长。

人生漫漫,今天的生活不能因为思念昨天而停止不前,这样又是对今天的亵渎,应该努力的把今天生活好,生活的开心幸福,能把今天能得到的攒紧在手心,那便没有白白的浪费今天的`时光,是一份小小的成功。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好好想想这句话,最适合现在那些伤感,悲观的人了。生活在自己的脚下,自己不能树立良好的信心,美好的憧憬,那你这样的颓废生活有何意义,靠别人生活的人永远没有幸福可言。

记得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经常梦见自己在飞翔,说明你还有没有达到的目标和愿望。开始,我很欣喜,因为我常常梦见自己在飞,似乎预示我还很有希望。慢慢发现,其实并不是件好事,那样的梦太累,实在是耗力耗心。因为我本身不擅长飞行,偶然醒来发现自己从高处跌落,遍体鳞伤,这是何等落寞啊!

我在现实中慢慢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中都会有许多的偶然,生命并不以我们精心设计的轨道前行:学医的,却从了文;想当作家的,却成了书法家;想成为艺术家的,却最终在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人对命运的把握是多么的有限!

命运如此弄人,也许,每一个人都像是边缘人。站在人生的边缘,尴尬却又从容。想做一个演员,却又常常站在观众席上。一直在安慰自己,有一天能“动若脱兔,静如处子”,但属于生命的日子在悄然逝去,总想闯入人少的我,仍不尴不尬的站在人生的边缘,犹犹豫豫地张望着,本以为手里握住了美好、握住了希望,翻开掌心,却发现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真应了一句流行的话: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坚强的人,一定会轰轰烈烈的干番事业。谁知,一脚脚的踩下去,才知道看似缓流的浅滩,其实水很深,不会游泳的我更是行走艰难。一次次的挫败、一次次的灼伤,深深的刺疼着我的心灵。又有谁知道,这外表华丽的身躯下留下了多少内伤。回望来路、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貌似倔强的外表,深藏着的是一颗柔弱的心。因为一句话或一段歌词,甚至是一片泛黄的落叶,都会触动我、感动我、伤到我。

我一直都知道人不能太贪婪,但往往面对自己想得到的事物时,便失去了本来理性。而我常常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屋,不需要太多的家具跟装饰:一把摇椅、一本书、一个水杯、一盆绿色植物足已。然后,将所有的心情叠放在那里,一个人坐在那里摇曳发呆。

其实,生命和生活一样,原本就是一个过程。生活对你的理解往往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并不一致。我们常常期盼的,并没有出现;而我们不敢奢求的,反而在不经意之间来临。即便你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只要你微笑着看人生,你也正快乐的演绎着人生。死原本不是一件可以考虑的事,但我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想着,因为每个有生命的人都必须面对。

7.对于哲学感悟论文 篇七

一、“可遇”与“可求”

俗话“可遇而不可求”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可求”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为理想做出努力, “可求”本身并不错;“可遇”, 不妨理解为由于自身进步、成绩的不断积累, 某个荣誉、一次成功的突然而至, 不期而至。我们要注重“可求”, 更要相信“可遇”。“可遇”可以转化为“可求”, “可求”之实现, 往往离不开“可遇”之心态。1977年我调到如东师范, 那时才粉碎“四人帮”, 教育园地乍暖还寒。中师没有大纲, 没有教材, 一切从零开始, 谈不上什么“可求”———没“职称”这个词儿, 更没有“特级教师”的影子。但我没有因为没有明确的“可求”就糊糊涂涂教学, 马马虎虎工作。我自编教材, 研究学员 (有的只比我小一两岁, 已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且有实践经验) , 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 并不断总结经验写成文章, 到1984年, 我已发表了20多篇较有质量的文章。那时写文章几乎没有功利色彩, 没有什么利益驱动, 只感到有些体会不写下来是一种缺憾、损失, 搞些研究, 写点总结是教师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课务较重 (教两班文选, 还要教修辞逻辑) , 领导也没有要求, 研究和写文章完全是“自找苦吃”;二是没有稿酬 (后来才有低稿酬) ;三是那时的报刊很少, 写作时也没有想到去发表;四是写作条件很差, 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屋子里, 备课和写作只能在夜深人静后减弱了台灯的亮度挤在书桌一隅进行;五是即使文章发表了, 也不像现在可评个什么奖之类, 不想也不能用它再去获得个什么。“可求”的欲望几乎为零。即使这样, 我却乐此不疲, 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努力和积累总有它的价值, 总是对自我的完善, 或者这就是一种相信“可遇”的思想吧。1984年评特级教师, 我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的, 因为县里知名度比我高的老教师还有好几位。结果我被评上了, 据说评审组认为我发表研究文章起始早 (1978年) , 篇数多, 层次较高 (《北师大学报》《扬师学报》《徐师学报》《语文战线》等) 。破解其中的哲理内涵, 至少有两点, 一是有“可求”固然好, 为获得“可求”之物而奋斗也是值得赞美的思想境界, 但这样的奋斗应该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支配下, 抱着一种平常的心态, 符合规则地进行;二是相信“可遇”, 这更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境界, 让平时的努力在一种远离功利的状态中进行, 重在自身的积累和完善, 这往往会使原本并不明显存在的“可求”以“可遇”的形态出现, 这便是生活中的辩证法。总之, 对“可求”之物的急于近功的过度之求往往会使你的心理失衡, 陷入一种由莫名的苦闷、偏激编织而成的罗网, 从而影响你收获“可求”之物的过程。相反, 当你集中精力、心力于自身实实在在的积累和发展, 你的行为都在一种平静自然的状态中进行, 那么, “可遇”之物也许会在不经意中悄然降临。

二、理论与实践

1985年开研究课《荔枝蜜》, 我运用刚学习的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设计教案, 使听课的同行有耳目一新之感。于是我进一步总结, 写成论文《定向定序定度》, 发表于《黄淮学刊》。这次成功启示我, 教学只有接受理论的光照才能避免盲目性, 才能提高科研含量;理论只有获得实践的支撑才能走出书斋, 激发活力。我每上一次公开课, 课前都有较为清晰的理论指导, 课后都有一篇理论色彩较强的总结文章。例如1979年上《回延安》, 我写了5000多字的《<回延安>教学札记》, 发表于《扬师学报》;1982年上《学习》, 我撰写了6000字的《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分析》, 发表于《西南师院学报》;1984年上《爱莲说》和《愚公移山》, 我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进时代活水”为研究课题并取得初步成果, 同题论文发表于《贵州教学学报》;1987年上《猫》, 我引进比较教学理论, 将小语教材中老舍的《猫》和中语教材中郑振铎的《猫》作比较, 5000字的论文《接通小语信息, 优化思维流程》发表于《抚顺教院学报》;1980年进行文言文单元教学尝试, 经验总结《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今汉语联系》发表于《徐州师院学报》。这些都不断启示我:理论研究必须指向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必须指向课题研究, 这是对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必然要求。

三、博取与专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学习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都应实现沟通。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以专取博, 博中求活”。从教以来, 我曾在中师、高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高师函授班教过形式逻辑, 为此我曾五“啃”形式逻辑, 编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等教材, 发表专业性较强的文章10余篇。而这样的“专一”是与“博取”分不开的, 我曾经要求学生将朱镕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原稿和听取代表意见后的修改稿作比较,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20多处改动作评说;我也曾搜集“名嘴” (节目主持人、体育比赛现场解说员) 的口误并将它编入训练材料, 让学生纠错, 学生兴趣甚浓。在高中开“诗歌鉴赏”选修课, 我曾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浅谈江泽民“三个代表”论述的自身文化实践》介绍给学生, 将江泽民《访仙台》等五首七绝作为鉴赏教材;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多次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古诗言志明理, 倾吐心声, 我在选修课上与学生一起吟诵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和丘逢甲的《春愁》, 通过形象思维感受总理“以身许国, 为民造福”和心系台湾同胞的一片深情。这样的课堂时代感强, 充满活力, 是“专”与“博”的统一。

以“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支撑的“大语文教育”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目标。我发表过《让语文与数学联姻》《让语文与体育牵手》等文章;通过“时文鉴赏”橱窗、《绿岸报》和选修课, 我将200多篇时文美文介绍给学生, 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为了提高学生话题作文的拟题能力, 我广泛挖掘语文资源, 撰写了《亚运会新闻标题赏析》《奥运会新闻报道标题赏析》《“两会”新闻报道佳题赏读》《“焦点访谈”的拟题艺术》等文章并开选修课作介绍, 使学生大开眼界, 在作文时精心推敲“明眸善睐第一瞥”。我把我的大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和实践总结成讲稿, 到陕西乾县、如皋师范和南通市中学语文教师培训班作讲座, 受到普遍关注, 我总结的创设大语文环境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县教育局文件的形式在全县推广。

四、继承与创新

语文教师既要传承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更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在继承中求创新。语文传统教法重视语言教学, 这是符合学科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为此, 我专门开设“中学语文教材语言修辞研究”专栏, 在《北师大学报》和《西南师大学报》上发表《中学语文教材数字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量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拟声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详略呼应句’的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拟动词的表达功能》《中学语文教材成语活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人称运用艺术》等系列文章, 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22万字的专著《通向语言世界》。季刊《北师大学报》《西南师大学报》每期的“中学文科教学”栏只安排1-2篇文章, 两家权威杂志以这样多的篇幅发表上述论文, 在全国产生影响, 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这样的语言研究融入了自己新的见解, 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但我不止于此, 又把语言研究与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把研究的触角探入新的领域, 先后写出了《语言教学中迁移规律的运用》《论现代文词语的比较鉴赏》《文言词语迁移教学法浅说》等论文, 特别是《论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创造思维》一文在《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 在全国较早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新课题。

教法创新是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灵魂, 早在1977年我就尝试运用导读法和比较法, 整理了几十份导读案例, 论文《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发表于1980年第1期《扬师学报》。1985年我看到的一份调查报告说, 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文体是说明文, 说明文中最不受欢迎的课文是《眼睛与仿生学》。学生的偏见反映的是教师创新理念的缺失, 我决定与学生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我在公开课上运用引入时代活水, 师生充分互动、注重语言训练等方法, 构筑起趣味盎然的活力课堂, 学生称赞说“原来说明文还能这样上”, “学语文成了享受”。这堂课的经验总结文章《注重逻辑训练, 培养思维能力》发表于《中学文科教学参考》。我还研究用教师的创新意识影响学生, 激起学生学习的创新行为。我曾做过《中 (高) 考作文怎样出新》的系列讲座, 我的好友徐海峰先生评价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思考的深刻、创新的追求和人格的力量。”我深知徐老师的话是对我的鼓励, 但“创新的追求”的确是我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1999年出版的专著《新编中考作文导引》和2004年由我主编的《锁定高考作文得分点》一书记录了我对中学生作文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应“金帆杯”大型教研活动之邀, 我曾对几届活动中开设的《爬山虎的脚》、《圆明园的毁灭》、《沁园春·长沙》、《白蝴蝶之恋》等语文课作点评。这些课都运用多媒体手段, 具有信息量大、省时提效的优点。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2001年评苏俊华老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 我肯定了这堂课“现场语言、电教语言和形体语言和谐结合”的特点, 然后结合当时上课情况作了如下阐述:“这里的现场语言, 主要指教者课上的包括朗读在内的口语信息和板书信息;这里的形体语言主要指教者的神态表情手势动作, 乃至气度气质。当前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存在这样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唯电型’, ‘唯电是用’, 以课堂上不写一个粉笔字为先进, 课文事先请人朗读录制好或是以现成的带子代替, 课上轻轻松松按键就行。这样, 板书、当堂范读这些传统教育媒体似乎已经落伍, 被打入冷宫, 把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片面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其实, 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例如教师当堂范读, 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信息反馈调整其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和感情, 产生直面的感情交流和美感交流。板书也是这样。为什么不少家长在喜庆节日收到远方的子女发来的电子邮件, 总有一种陌生感和寡情感, 无法撩拨亲情的琴弦, 而如果收到一封子女亲笔书写的生日贺信, 却总会喜不自禁?其中的奥秘恐怕也在于此———这传统媒体上的文字不仅是线条笔划的组合, 更是真情的流淌倾泻, 这是刻板生硬的电脑语言所难以代替的。苏俊华老师在这堂课上, 多次根据学生朗读的不足作示范性纠正, 板书文字排列整齐匀称, 书写隽秀, 充分反映出现场语言之美, 成为多媒体手段审美中介的重要补充。第二个误区, 可称之为‘纯操作型’, 即教师整堂课一直站在操作台前不离开, 小心翼翼, 唯恐按错了键, 成了一个刻板机械的操作工。我们认为, 运用多媒体手段于语文教学, 教师不仅不能成为局外人, 而且应该激情充满课堂, 就像歌唱家、演员走上舞台一样, 力求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一个拖音或休止都传达出感情和美质。苏老师的这堂课精神饱满, 激情洋溢,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努力显示出感情的渗透力和辐射力。他的空间体态语言, 或表现为手势启示 (如讲‘层林尽染’的‘层’用手势表示) , 或表示为点头赞许, 或表现为倾身静听, 或表现为眉眼传意, 等等。这些形象语言既有可视性, 又有可感性, 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 形成一个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情感场, 这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这些辩证观点都得到了听课者的认同, 我撰写的《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定位》、《多媒体手段与审美化教学》等论文中关于“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五、名与实

这是一个老话题, 但它至今似乎还困扰着一些人。我的体会是“重实轻名, 名在实中”。我们要追求“名”, 但更要追求“实”;“名”也不只是指荣誉、证书、奖状、称号, 教师的“名”, 很大部分在学生的口碑, 在莘莘学子的心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送过三届高中毕业生, 在如东师范送了七届毕业生, 在教师进修学校办了几十个培训班, 还在几届高师函授、小教大专班上过课, 我现在到乡镇的中小学或去机关、企业, 经常能遇到以前的学生, 他们都会说, 记得那堂课的设计, 那堂课的板书, 那次考试的题目, 甚至那堂课的一次提问, 有的说至今仍保留着借鉴着那时的导读提纲、听课笔记。那些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东西, 我早已遗忘的内容, 他们却记得那么清楚, 表达得那么真诚, 这令我十分感动。“名”至于此, 夫复何求!他们记住了我, 这样的“名”没有刻意设计的光环, 没有烫金的大字作为载体, 但我认为这样的“名”更有生命力。总之, 有了“实”, 你的“名”才能被认可;离开了“实”去“追求”得来的“名”, 只能昙花一现, 其光环虽在, 但它也许早在人们心中消失;相反, 你取得了出色的“实”, 虽然光环不多不亮, 但你的实名已闪光于人们心中。轻“实”而重“名”, 也许会失去更多;重“实”而轻“名”, 你会收获更丰, 这就是辩证法。

上一篇:职业技能实训指导手册安装步骤下一篇:安全监察工程师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