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的好学校

2024-11-09

二本的好学校(共7篇)

1.二本的好学校 篇一

全国二本学校排名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 大连外国语学院4 南京邮电大学5 西北政法大学6 天津财经大学7 上海金融学院8 上海理工大学9 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1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2 天津外国语学院13 北京工商大学14 南京财经大学15 上海政法学院16 上海电力学院1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8 大连医科大学19 南京工业大学20 浙江工商大学21 浙江财经学院22 四川外语学院23 北方工业大学24 扬州大学25 南京审计学院26 云南财经大学27 中国民航大学28 江西财经大学29 武汉科技大学30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二本军校: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武警医学院武警工程学院军事经济学院空军雷达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郑州防空兵学院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这几个都是比较好的啦

2.二本的好学校 篇二

时至今日, 办好每一所学校, 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优质教育, 是当前国内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 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群众欢迎和认同的, 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包含哪些要素?

本研究调查把对各层面的教育需求为分析视角, 以“我心目中的好学校”为主题, 对当前家长、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以此分析“好学校”的主要内容及若干要素, 为学校的办学实践提供实证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进行, 分析“好学校”的各要素及其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对办好学校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调查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开放式问卷调查”。2008年10中旬发放“好学校”要素列表问卷100份, 回收82份 (其中, 高中22份, 初中28份, 小学32份) 。第二轮“要素排序问卷调查”。对第一轮问卷结果整理汇总后, 于11~12月发放问卷200份, 问卷回收175份, 回收率为87.5%, 其中有效问卷172份, 有效问卷率98.29%。调查对象是本校的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

我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学校, 现有学生3000人, 84个教学班, 教职工400多人。学生来自省市内外、港澳台及外籍, 家长工作相对稳定, 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 教师从全国择优招聘, 地域分布广泛,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统计出受访者对“好学校”的各要素选项排序在各个位置的人数;然后采用尺度法, 按“要素选项”的排序情况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值, 如排列“序号”为1、2、3、……11, 其权重值分别为11分、10分、9分、……1分;最后计算出每一个“要素选项”的总分值。分值越大, 则表明该“要素选项”的重要程度越强。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好学校”各要素的排列顺序。前五项要素分别是:

1. 拥有一支“责任心强, 潜心教学, 开拓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65%受访者把此项选为“好学校”要素的前3位。一所好学校应建设一支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素质, 有特长, 结构合理,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手段, 有高度凝聚力, 注重科研的专业化研究型教师队伍。

2. 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

64%受访者把此项选为“好学校”要素的前3位。一所好学校应具有明确的、激励的、可实现的办学目标, 有前瞻性的、有远见、先进的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 彰显文化品位。

3. 拥有一位有思想, 懂经营, 善管理, 会科研的“职业”校长

60%受访者把此项选为“好学校”要素的前3位。一位好校长应德才兼备, 富有人格魅力和远大理想, 具备面向市场经济需求的教育经营能力, 因环境变化实施动态调控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育科研能力。

4. 以人为本、讲究效率公平、体现人文关怀的学校管理

33%受访者把此项选为“好学校”要素的前3位。一所好学校应以人为本, 依法办校, 制度完善, 有远期的发展规划和高效的管理运作机制, 相对公平的激励机制, 信任教师, 尊敬员工, 为教师员工提供不断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5.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与展示个性特长的大舞台

28%受访者把此项选为“好学校”要素的前3位。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培养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造、会健体、会审美、会生活”, 学生对集体、家庭、社会有责任心, 拥有良好习惯, 综合素质强。

三、讨论与启示

1.关于“好学校”要素的差异性讨论

调查数据表明, “好学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组成要素, 不同年段的学生、教师、家长对于“好学校”要素的排列顺序却不尽相同。

从表2, 我们发现同时进入前五位要素的有:

(1) 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

(2) 有思想, 懂经营, 善管理, 会科研的“职业”校长;

(3) “责任心强, 潜心教学, 开拓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4) 以人为本、讲究效率公平、体现人文关怀的学校管理。

由此我们认为, 一名“职业”好校长、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以及清晰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人文化的学校管理, 这些都是一所好学校的关键要素, 更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发现:

(1) 小学:强调了“学校管理”、“优质服务”, 这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学家长对细致到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高品质学校教育的需求与认可。“好小学”应做到以人为本、讲究效率公平、体现人文关怀, 着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长、社区和学校充分合作, 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把“职业校长”列为第一要素, 表明小学教师群体需要有一位好的领路人, 一位对教育有着深刻理解、理性思考并睿智懂行的好校长。

(2) 初中:把“教师队伍”放在第一位,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好初中”的文化底蕴要深厚、学术浓郁、健康和谐, 具有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优质的管理服务。由此可见, 强调了教师水平、管理服务、环境氛围等要素, 这符合初中青春期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学生发展特点的实际需要。

(3) 高中:把“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选为第一位, 强调“学校管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这体现了高中教育的理性选择及客观需要, 反映了高中教师的群体特点以及注重高中学生的自主发展。“好高中”应体现以人为本、讲究效率公平、体现人文关怀,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与展示个性特长的有利条件。

小学注重教育服务, 初中重视校园文化, 高中强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三者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规律特点和阶段性的教育需求。

但是从调查对象来看, “好学校”的前五项要素依次为:

(1) 学生:“研究型教师队伍”“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学校管理”, 显然学生强调了教师、自身发展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要素;

(2) 家长:“研究型教师队伍”“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职业校长”“办学特色”“学生发展”, 教师水平、学校特色、孩子发展等都是家长重点关注的内容;

(3) 教师:“职业校长”“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办学特色”, 教师重视的是好校长、办学目标、学校管理等要素。

从不同的选项可以看出, 家长、学生关注的是培养的结果、及促进自身发展的条件性因素, 包括师资水平、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等方面, 而教师关注的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因素, 例如校长、学校办学目标理念、管理及特色等。五要素中三者共同关注的有“研究型教师队伍”“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 表明师资水平、学校办学目标及培养方向是“好学校”的基本条件, 而对于“学生发展”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关注程度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

2.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两个问题

(1) 关于“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本次“好学校要素”的调查结果, “教学改革”排在第8位, 这反映了当前学生、教师、家长对教学质量尤其考试成绩的理解和认识。好的考试成绩固然是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 也是满足家长对于优质教育需求的核心要素、择校的首选条件。之所以排名稍为靠后, 反映了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需求已经趋于多样, 家长们不仅期望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成绩, 而且更加期待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这对于学校办学实质上已经提出了更多样、更高标准的教育要求。

另一方面, 也许是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对于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在理解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能从复杂的教学环节中发现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 或许也缺乏对“影响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的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科学诊断以形成更多的共识, 以致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聚焦不够, 针对性、实效性均有所欠缺, 从而导致师生对于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期望值并不高。

虽然排位较靠后, 但选择此要素为前3项的仍占30%, 初中、教师分别将此要素列为第6、7位, 学生却列为第9位, 其余均为第8位。据此认为, 教学质量仍然十分重视, 尤其在初中阶段、教师群体中更为关注, 教师与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2) 关于“具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一项排在了第11位, 但选择此要素为前3项的占31.14%, 学生将此选项列为第8位 (相对最前) , 家长、教师、小学列为第11位 (最末) , 其余是第9、10位。

3.“我们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 篇三

“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这句话是上栗县教育局局长姚义何陪同记者采访时说的。此话让记者感到震惊,也感到疑惑。其后,记者先后参观了上栗县的新建小学、水源小学、豆田小学、洪东小学、胜利中学、湖塘中学等10多所农村学校,学校建得一所比一所漂亮:窗明几净的新楼房、色彩鲜艳的外墙粉刷、平坦宽敞的塑胶跑道操场、摇曳多姿的花草树木……一座座花园式的校园,点亮了片片农田,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姚义何接着解释说:“我丝毫没有说城里的学校不好,而是说城里的学校因为地处市区,甩不开,只能够‘螺蛳壳里做道场,而农村学校可以凭借其地域开阔及自然形成的景观优势,打造出风景更加美丽的校园。”

其实,上栗县的农村学校,不仅仅是校园景色可以与城里的学校相媲美,而且教育质量也与城里的学校一样好。上栗教育人以提升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为突破口,实现“造峰抬谷”式的发展,绘就了一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画卷。

[领导力提升教育生产力]

栗江小学原名上栗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老百姓认可的品牌学校,学位供不应求。学校门口有一栋上栗镇菜塘村委会的办公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了扩大学位容量,学校想把这栋办公楼置换过来,但是因为无力为村委会解决异地重建的用地等问题便搁浅下来。上栗县实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制度后,县委书记严荣华挂点该校,立即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他协调城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在县郊为村委会新建办公楼划出了一块地皮,城建部门为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开“绿色通道”。新的村委会办公楼建成后,老办公楼给了栗江小学做教室,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称赞说,严书记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上栗县党政领导挂点乡镇学校,并不是挂个名就了事,而是要实打实给学校办事,且一般都是“难办的事”。金山镇中学和小学这两所学校连在一块,一堵围墙就像一条鸿沟,把这两所学校隔开了。中学有一个大的塑胶操场,而小学的操场狭小破旧,学生体育课都没有办法上。中学和小学一体化的问题亟待解决,但多年来悬而未决。县长彭文华挂点这两所学校后,很快就在两个学校之间建起了一座宽9米的桥梁,将中小学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自2013年始,上栗县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制度,每个县领导需要联系一个片区或一所学校。近三年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围绕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等课题,深入教育系统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解决办法,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66个。

上栗县还建立县级督学责任区制度,全县共设立4个督学责任区,聘任责任督学34名,对全县159所学校进行责任督学挂牌。

在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的同时,上栗县还实现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乡镇学校和乡镇党政领导联系乡村学校制度,整合领导力量,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县信访局挂点福田镇中学,正逢学校筹资180万元改造、新建塑胶操场,县信访局从极为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7万元给学校。近三年来,县直部门、驻县单位捐资1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杨歧中心小学是杨歧乡党委书记王均洪挂点的学校,他说他要当好学校的“后勤部长”。按照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学校要扩建运动场,必须在学校附近征地。而学校所在地属于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周围的群众对征地一时间想不通。王均洪书记多次带领乡机关干部,下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嘴皮子都磨破了,终于把20亩地征下来了,然后无偿给学校建操场。

上栗县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该县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创新。过去,上栗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或几所中学,但是各自为政,遇到问题互相扯皮。“可以这样说吧,如果县教育局开校长会,除了10个中心小学校长坐的10辆车子在路上跑以外,全县还有24辆中学校长坐的车也在路上跑。”姚义何局长说。

于是,上栗县教育局决定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校务委员会,小的乡镇7人,大的乡镇9人,统一管理本乡镇的中小学一切事物,畅通乡镇内教师流动机制。所有校务委员会成员均在教学一线兼主课。通过改革减少了管理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益。“现在县教育局开会,只有10辆车子在路上跑了。我初步估算,仅这一项改革,全县每年可以节约管理成本500万元。”姚义何局长说。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姚义何局长介绍说,在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各校务委员会根据本乡镇的实际,制订了全乡镇的校建计划。工程开工后,校务委员会必须履行工程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管建设资金的使用等,全县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完成,校务委员会的设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务委员会是一个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它是上栗县管理创新的一个有益尝试。

[城里学校只占总资金的5%~7%]

金山镇黎塘学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还办有附属幼儿园,有近千名学生的规模。一年前,学校的校舍几乎全是D类危房,比学校旁边的旧祠堂还要破烂,学生在破旧的平房里上课。现如今校舍全是新建的,宽敞的教学大楼内配有各种功能教室,配之以塑胶操场,新校园丝毫不比城里的学校差。让这所学校发生脱胎换骨变化的是,该县强力推进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该县整合校建资金、改薄资金、学前教育资金等多项资金800万元,拆除了校园内所有的旧房子,建起了漂亮的新校园。这所学校的变化是该县农村学校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上栗县把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造峰抬谷”实现教育深度均衡发展。2013年5月,姚义何履新县教育局局长一职。上任伊始,他集中一段时间下基层调研,把全县的学校跑遍了,他感到农村学校的校舍离标准化的要求太远了,而且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欠账较多。在梳理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思路的时候,上栗县教育局把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达标作为“第一工程”,有序推进,把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努力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距离。

集中财力建设农村学校,是上栗县的大胆创举,让农村学校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一幢幢被消灭了,新楼房一幢幢建起来了,“最美的风景是校园”在上栗县已经变为现实。记者来到桐木镇胜利中学,看见美丽的校舍在绿树掩隐中若隐若现,纵横交错的绿化带提升了校园的品位。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很多人在学校锻炼身体,俨然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跨进湖塘中学,记者感到学校更像是一个公园。校园的地形呈左高右低之势,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把校园分成两半,路边或房前屋后挺立着高大的树木,让人倍感空气之新鲜。十几张水泥球桌在树林里错落有致,来学校锻炼的村民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在校园内飘荡。

一路看过来,豆田小学、洪东小学、普化小学……楼房的墙面都“穿衣戴帽”,或粉红色,或紫红色,建筑风格各异,漂亮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城里的学校,这是上栗县投入巨资打造的一件件“精品力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4年全县的财政收入17亿元,划给教育的经费达5个亿。近两年来,全县改造和新建学校用房16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了86个学校运动场,每个运动场耗资大约在120万元,总投入资金将近1个亿。现在全县学校基本普及了塑胶跑道。”姚义何自豪地说。

上栗县教育局提供的一组数据实在让人精神振奋:近三年来,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达6128万元,新增学校用地495亩,新建教学楼78栋,新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1.36万平方米,改造D级危房 9.3 万平方米,在42所边远山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406套,全面“改薄”工程投入达4651万元,全县投入1500万元实施了农村初中工程,整体搬迁长平千方小学、东源乡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对枫桥学校等38所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建设校园小型足球场20多个,投入资金2130万元,修建围墙6200米……全县中小学159所,有146所学校得到了改造,改造力度历史空前。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栗县农村学校硬件建设欠账较多,因而近年来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大都投入到农村学校,投入城里学校的建设资金仅占总建设资金的5%~7%。”姚义何说。

农村的学校建设得漂亮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基本消灭了,城乡教育比翼齐飞。姚义何说:“我没有刻意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分开,城、乡教育都发展才是均衡教育。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姚义何说,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追求教育的简单平均,是“造峰抬谷”,更是各得其所,各得发展。均衡不是“劫富”而是“济贫”,应当是鼓励发展、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而不是整齐划一发展。

[信息化撬动教学质量崛起]

水源小学是一所与湖南省交界的村小,但距离县城只有5公里路程。按常理,这样的地理位置,学生很容易流向县城,学校成为“空壳校”,但该校学生却稳定在300人左右,6个年级,14名教师,办学规模处于饱和状态。

农村学校生源稳定是上栗县农村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全县90%的农村学校学生数都保持在300人左右,规模小的教学点也在7人左右,而且分布在特别偏远的山区。农村学校生源的稳定,源于农村学校的硬件与教学质量同城里的学校一样好,农村的学生没有必要择校。

原水源小学校长王先芳向记者坦言,水源小学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源流失严重,全校300多学生就流失了100余人。她不无感慨地说:“是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让我们这所乡村小学起死回生,流失的学生又都回来了。老百姓说,现在学校建得这么好,而且还安装了一体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我的孩子为什么还要跑到外面去?何况,到外面去读书每个学期要花几千块钱。”

水源小学的发展之路具有典型性。上栗县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把强化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大战略,放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抓,重点是为每一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安装以多媒体一体机为主的现代教学设备。在新建小学、洪东小学、豆田小学等农村学校,记者看到现代化教学设备“班班通”了。记者还参观了音乐教室,教室内都装备了五线谱琴、高档音响等设备,教学设施与城里学校基本接轨了。因为城里学校的电教设备配备得早,大都是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与一体机比较,显得有些“落伍”。所以整体看,农村学校电教设备装备得比城里的学校先进。

新建小学也是与湖南省交界处的一所村小,和全县其他农村学校一样,有漂亮的校舍,装备了65寸的一体机。在一年级的一个教室里,李敦满老师当着大家的面,熟练地操作使用一体机,并畅谈一体机给教育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他打开了一体机的屏幕,使用“触摸”功能,调出了语文教学资源,用手指在一体机的屏幕上写个词语,屏幕马上就显示出写的词语,再用手指点击一下,标准的读音就从一体机里发出了。“以前在教学中教师常遇到的困难是拼音读不准,现在有了一体机,可以让一体机带读,而且学生对一体机读出来的声音特别感兴趣。我是教三年级语文的,有了一体机后,我班学生语文平均分提高了15分。”他深有体会地说。

王先芳校长也同样对一体机赞赏有加:“语文教师现在不用带生字卡片等,这些一体机里全有。数学老师上课再也不用带教具了,一体机里边有三角尺、圆规等数学教具,使用起来特别方便,老师和学生都十分喜欢一体机,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一体机因为与互联网融为一体,具有多种功能,而且互动性好,深受师生的喜爱,为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到目前为止,上栗县有11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接光纤,有23个教学点安装并已应用全省统一配备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2014年投入项目资金242万元、购置近300套多媒体投影设备,装备11所学校的“班班通”,全县有25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等学校的516个班级实现“班班通”。2015年上栗县投入500余万元,为每个村小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2015年,上栗县投资100多万元,由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精心打造的全省第一家教育资源平台“上栗县教育资源门户平台”,于6月上线开通。全县159所学校,4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平台有教师备课资源、备考资源、教师学习提升资源、个性教学资源、校本资源管理五大板块,内容十分丰富。

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最大亮点就是顶层设计最优化,实现全县统筹。“以前是学校各自为战,自己花钱建资源网,从效益来讲也不划算。现在全县统一建设资源平台,把中国教育出版网‘百千万工程(100个教研室、1000所名校、10000位名师)200万份优质教育资源录入其中,一所学校一个空间,一个老师一个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全县每一个老师可以随时在资源平台下载、使用优质教学资源。” 县教育工会主席黄书乡介绍说。

为了使全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教育资源平台,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分期对全县教师进行培训,从北京、河南等地聘请一流专家授课。

教育资源平台拥有海量、原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农村教师工学矛盾突出,一个萝卜一个坑,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有了资源平台后,教师可以随时进入资源平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黄书乡主席介绍:“教育资源平台建立后,一名教师一个U盘随身带,教师自觉地下载资源平台上的资料回家学习,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高位对接,与名师直接对话,与优质教育资源亲密接触,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从而实现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上栗镇校务委员会主任王斌说,上栗镇去年一年投资了200万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结束了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教书的历史,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教师可以直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加上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的推行,城里的名师来农村学校支教,农村的教师到城里跟班学习,农村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直线上升。像水源小学这样偏僻的农村学校,六年级的一个班有4人考取了全县只招80人的上栗中学尖子班,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姚义何局长掰着指头,如数家珍般的述说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农村学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教育教学信息化突破了地域限制,共享教育资源,搭建了农村与城市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譬如黎塘学校原来没有任何电教设备。该校装备一体机后,全校教师人人都能够使用一体机教学,教师的教法就与外面接轨了。福田镇长安小学,只有80个左右的学生,在去年的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中,位列全县小学第二名。偏远的东源乡石岭小学,只有100多个学生,在今年全县小学考试检测中排名第3名。今年的中考成绩,全县学生的平均分数比以往有明显提升,小学质量检测成绩与三年前比大幅提高。今年上半年,萍乡市对上栗县的小学进行抽查测评,成绩同样喜人,仅仅比萍乡市区的几所名牌小学差一点,比全市所有的县区都要高。

[校园文化唱大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新群小学地处上栗县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环境复杂,摆摊设点的特别多,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屡禁不止,治安案件时有发生,学校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自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之后,学校的周边环境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学校经常组织全校性的读经活动,学生列队站在操场上读《三字经》《弟子规》……场面壮观,周围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挤在学校观看,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经典的熏陶,对学校的态度也改变了。随着时间推移,学校周边的市民更多地感受到学校的活力,有的市民主动找到校长,说愿意为学校做点事。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只要学校一搞活动,周边的摊贩就会主动停止营业。姚义何局长说,这是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以校风带动了村风民风。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金山镇中学。有段时间,金山镇中学周边的居民与学校总是“玩不到一块”,学校什么活动都搞不成,都会被他们“搞黄”了。学校门口有一块300平方米的空地,居民把垃圾倒在那上面,致使学校门口常年蚊蝇孳生,臭气熏天。学校想出钱买下这块地,可他们就是不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开展国学活动,让他们对学校的态度发生大转变。金山镇中学开展阅读传统经典活动时,常常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居民来学校观摩。国学经典涵养学生的品格,经过国学洗礼的学生,做人读书都很好,在学校组织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中,学生的思想也影响着家长。学风带动了民风,校风带动了村风。现在学校搞什么活动都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还经常主动地问学校有什么事需要他们做,这同样是校园文化的辐射力。

姚义何说:“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到底要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该县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校委会和基层学校成立以主任或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县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全县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上栗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县159所中小学校分两批完成文化建设,第一批67所学校在2015年4月底前已圆满完成,第二批92所学校在2015年12月底前将完成。

上栗县高位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并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建筑设计时统筹兼顾。各农村学校在新建校园时,与文化景观一道设计,打造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很多农村学校教室外有体现班级特色的“班级名片”,教室内设置图书角,并做好各具特色的班级布置。彭高中心小学和彭高镇中学每个班级教室门口都有班级风采展示牌,教室内有本班学生的才艺展示栏,展示学生的才艺作品;鸡冠山乡豆田小学对围墙及外墙壁用文化瓷板画进行布置,做到了既美观又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说话”功能。

在洪东小学,记者看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学校投资20余万元专项资金,打造文化景观,把整个校园变成传统文化的大课堂。教学楼一至四楼,每层一个文化主题,以修身、礼仪、科学、校训等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民族英雄、古代经典故事、科学家故事等激励学生奋发图强。

但是,上栗县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校园文化景观打造上,而是在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上下功夫,让上栗教育充满智慧。姚义何局长说,校园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要提升教育理念,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所以上栗县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各学校以传统文化为主,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有更多的“自选动作”,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文化。

在上栗县有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全县每年只有20个左右的农村教师进城工作,乡村教师队伍比较稳定。黄书乡主席分析说,上栗县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精心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在全系统提出并践行“忠诚、民主、科学、创新”的教育工作者品质,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以此为标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农村学校在制度建设中,注重为教师的事业发展提供舞台,让农村的教师感到在事业上“有奔头”,活得有尊严,教师也就安心在农村工作了。

大建设和大培训是上栗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两大主战略。所以,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把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2014年,上栗县教育局先后组织三批中小学及幼儿园领导和教学骨干到华东师大培训,还重点抓好校本培训,每年达2000人次以上。三年来,共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来上栗开办讲座20余次。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素养。特别是结合全县开展信息化建设工程,对全县教师使用新媒体教学提供专业培训。农村教师大都起点低,求知欲却最强烈,学习也非常刻苦,大培训带来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教师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得益于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上栗县农村学校通过先进制度建设的引领,实行了弯道追赶中的弯道超车,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都有大的跨越。

上栗县是著名的花爆之乡,曾荣获“全国自主创业典范县”称号。由于花爆生产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上栗县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地的花爆企业就业,离土不离乡,因而农村的孩子大都在当地农村学校就读。所以,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对上栗县教育改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上栗教育已经步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正在向着实现“上栗教育梦”迈进。姚义何向记者详细诠释了“上栗县教育梦”内涵:“美丽校园,优质课堂,魅力教师,阳光学生。”围绕这一梦想,上栗教育发展实行“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学校硬件建设和管理都上新台阶;到2018年,基本普及12年教育,学前教育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到2020年,上栗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

4.四川二本学校分数线 篇四

川师

今晨,我们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校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录取的调档线已经确定。其中,文史类调档线为528分,理工类调档线为477分,分别高于四川省本科第二批次最低控制线45分和36分。

四川师范大学477 528(文)

西华大学484 513(文)

泸州医学院490

西华师范大学47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480

成都理工大学485

西南石油大学493

成都理工那么低.都没人去填报哦.楼主

信息准确不?

楼主

你吓死我咯

川师是官网写得,其他不是来之官网,可能有问题。西华师范大学470不可能的哦

5.四川二本学校有哪些大学 篇五

成都大学(Chengdu University)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1978年12月,成都大学创办;1983年,停办了本科,只办专科;2003年5月,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学院;2006年,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成都学院;2010年4月,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划归成都学院作为附属医院;2013年8月,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全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给成都学院;2018年12月7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6.衡阳民办二本有哪些学校 篇六

衡阳,湖南省地级市之一。位于中国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衡阳城区横跨湘江,是湖南省以及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多条重要公路、铁路干线在此交会。衡阳处于中南地区凹形面轴带部分,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衡阳市常住人口为6645243人。

衡阳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城市之一,拥有湖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高新区,被定位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衡阳也是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中国抗战纪念城”。

7.二本的好学校 篇七

关键词:教科研工作;开展;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05-3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樂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切实有效的学校教科研工作能让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乐趣和光荣。为此,我们秉承尊重教育的办学理念,尊重教师发展,尊重科研规律,锐意进取,继续前行,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一、明确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对助力学校发展,提高办学品质的作用,明确提出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指出要坚持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加强教育科研,转变思想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成效明显。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学校的发展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密切相连的,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更快更好地成长,我校定期召开四十岁以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会议,共60余位老师参加会议。

最近一期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会议,青年教师代表朱老师作了“且行、且思、且记……”为主题的发言,从“迷茫与逃避”、“面对与开始”、“留心与积累”、“收获与前行”等方面介绍了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青年教师杨老师则结合自己获得省初中教师论坛论文一等奖以及参加省初中教师论坛会议的感悟,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教育教学收获、反思等方面,回顾了过去工作的点滴,畅谈了今后的设想。

会上,学校书记作了“向前一步:与青年教师共勉”的主题发言,书记首先介绍了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这一本书,点出本次会议的主题。随后提出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六个一”目标:①规划:结合学校的愿景和本专业特点,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并按照规划努力进行自我发展。②心得:读一本教育教学类论著,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做出思考,写出读书心得。③课题:参加学校课题的研究,或参与校外各级专业课题研究,或形成研究小课题,积极申报市、区个人课题。④论文:结合课题研究或教育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⑤展示:在校级及校级以上教学研究活动中开设讲座或研究。⑥考试: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当年度初三《一模》统一考试。最后,高念举校长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提出学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发展,老师们也要发挥个人内在因素,勤奋工作,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取得更大的提高和进步,共同提升五十中的办学品质。此次会议为青年教师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也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完善科研制度,注重教科研实效性

1.注重教科研实效性

学校教科室注重教科研实效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具体来说包括:确立一个思想,那就是: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坚持两个原则:坚持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科研实施群众化研究的原则。提供三个服务: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发挥四个功能:即发挥教科室在教育科研中的管理功能,在教育研中对老师的指导功能,对教师参与研究的服务功能,教科室成员自身参与研究的功能。做好五个促进:即促进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年老师的更快成长,促进教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持续科学发展。

2.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

同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引进教育科研新信息,把讲座与学习结合起来。

课题申报制度——教师结合学校教科研课题,依据自己实际自选子课题,学校统一调控,论证立项。

科研成果汇报制度——每学年进行一次校级科研成果交流活动,由学校教科研室整理汇总,进行全校交流。

科研奖励制度——通过推选、认定,对教科研成果显著的个人和教研组给予奖励。

通过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调动我校老师们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三、加强科研管理,构建学校教科研三级网络

1.构建三级管理网络和三级研究网络

为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我校建立了教科室主抓课题组管理、课题管理,校长室对教科室工作进行目标指导和管理,同时又直接参加课题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有序,责任明确,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提高。

同时,为使学校课题研究思路清晰,我们把学校的各类课题进行科学分类,理清思路,构建三级研究网络,即在学校总课题背景下,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开展各具学科特色的教研组课题研究,并要求每个教研组都必须要有课题。教师个人依据教研组开展的相关研究,再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开展切合学科理念和个人特点的课题研究,呈现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个层面的益彰的课题研究格局。

2.申报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2013年学校教科研工作再上台阶,我校成功申报两项省十二规划课题:《尊重为魂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研究》(立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策略研究》(青年专项),成功申报一项市级课题:《云计算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个案研究》(立项),该课题同时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申报成功,又为教师积极参与更高水平的教科研创造了条件,相信在科研过程中,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nlc202309010322

(1)江苏省十二规划立项课题(南京市精品“五0”工程培育对象)——《尊重为魂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研究》(学校课题)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打造以尊重为核心价值的管理文化;打造以尊重为核心价值的活动文化;打造以尊重为核心价值的教学文化;打造以尊重为核心价值的课程文化,从而提高学校办学品质。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尊重教育的内涵、要素、特点的研究,把理念倡导转化为“尊重为魂”的实际办学氛围;通过对尊重教育的创造性实践探索,让教師日常的从管理层面要求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地内化为尊重教育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实施尊重教育,让学生享有尊重的权利,让学生承担尊重的责任,促进学生发展;“尊重教育”无论从道德标准的角度审视,还是从教育思想的角度倡导得到了许多教育家的认同和发扬。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搜集、拓展和丰富尊重教育理论研究,为尊重教育理念研究提供实证性材料,并构建一套体现“尊重”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本课题属应用型课题,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这项实践研究,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发展老师专业素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这是本课题实践价值之一。实践价值之二是通过本课题研究完善“尊重教育”实践操作不成熟的体系,总之在学校这块沃土的教育土壤上,本课题确实有着很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空间。

(2)江苏省十二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策略研究》(教研组课题)

本课题研究内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导学策略的内涵、要素及特征研究;本学科教师课堂结构存在的问题现状研究;反思初中思品课堂教师的导学行为,建构有效导学策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学策略案例研究;青年教师优良导学能力的形成、提升和发展的研究。

优化导学策略,它既与老师的专业素养、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又与教学绩效高度相关。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教学理论研究,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该课题的实施有利于探索行之有效的导学策略。强调“基于学、改进教”,探索“导学”新路径。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充分认识到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认识到教师引导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经验。本课题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教师课堂导学策略的充分研究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达成三维目标。

通过对教师导学策略的内涵、要素、特征的研究,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导学策略要素,构成模型和变化过程模型。通过开展导学策略的研究,提升教学实效,加快课程转型,提升本学科教师创造性的实施教学行为的改善,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全面提升我组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推广到学校,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南京市十二规划立项课题——《云计算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个案研究》(个人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有:以本校为样本,逐步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走向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利用技术营造智能化地教学学习环境;探索深度融合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利用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探索深度融合环境下信息学生学习方式,利用技术让学生更自主、更互动、更有效地学习;在深度融合环境下进行学科个案研究。

本课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研究,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资源,用这种资源环境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在云计算环境下,建立智能化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各种软件工具,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探究、合作、交流的新教学模式,形成一种个性、共生、发展的课程文化。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研究,逐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每位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技术新环境。在课题研究中,积极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使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做到能符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个课题形成我校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的“一主两翼”研究格局,即以《尊重为魂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研究》为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策略研究》和《云计算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个案研究》为两翼,通过课题研究,提升学校和办学层次和学科教学水平。对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室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明确各课题的年度研究计划,定期检查课题研究台帐,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校外网报道和积极在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目前,各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5篇,各课题研究稳步推进。

3.开展教研组课题研究,主题教研有成效

我校教研组课题以先进理念为引领,营造学术研究之风,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健康发展以文化建设为核心,营造和谐人际环境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不断提高有效性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打造特色教研组学校要营造教研组主动、积极打造特色教研组,让所有教研组根据各组的特点、特色,分析新情况,研究新对策、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新项目、新成就,积极建设特色教研组,从而促进教研组健康和谐的发展。

4.教师个人课题,异彩纷呈

我校是市教科所个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教师“个人课题”对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好的学校要有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学校开展个人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群体的科研氛围。调动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在不断学习研究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使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在教师,而教师个人课题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教师面向教学实际,有问题就研究、就行动。学校把教师引向研究之路,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三是有利于面向全体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个人课题研究是面向全体教师。从学校来讲,给全体教师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教师来讲,教师绝大多数都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渴望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骨干教师、一个名师。

nlc202309010322

教师承担“个人课题”主要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目的是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个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校领导和学校教科室的推动下,我校教师教科研热情得以激发,我校教师参加了全部1~8期的个人课题研究。日前,我校教师参与市个人课题的研究共52项,區个人课题14项,除个别课题在研外,绝大多数课题均成功结题。

四、组织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

我们始终认为,教育研究是教师最好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建议老师们从微课题入手,让老师们认识到: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让教科研助力专业发展,建立起科研强师(立校、兴教)的逻辑框架,即情景进入有案例,问题解决有对策,经验固化有个性,智慧共享有合作,理论建构有研究,自主发展有动力。努力让我们的教师:为需要而研,为自己而研,为实效而研。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法

为此我们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举措为:

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教师交流学习体会,内容有介绍好书、好文章,也可谈谈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期末结束时,举行读书报告会,重点交流阅读后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成效。鼓励教师做教育博客,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所感所悟及时记录下来。

2.加强校本研讨,增强科研活力

(1)以教研组主题教研(教学沙龙)为平台,开展专题研讨。坚持每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

(2)推行“导研制”,促进共同成长。由学校教研中心组成员先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攻关目标,然后由该成员进行实践示范,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课研讨,再全面铺开实践研究。

(3)推行“三级评课法”,提高评议成效:一是听课老师独立评课,填写好听课本上的评析栏及评课表;二是年级组讨论,填写好集体评议表;三是教研组集中交流。

(4)推行“三级研讨课——即:高级教师示范课、中级教师展示课、初级教师研究课。

3.本着强化一个思想(科研兴校)形成两支队伍(一支较强的教科研管理队伍,一支有科研意识能独立实施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的思路,为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规划

把教师分成三个梯队:一是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二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需要发展和培养的教师,三是骨干教师。

才上岗的教师和工作三年内的年轻教师,每周必须上一节汇报课,由所在教研组组长和师徒结对师父亲自听课评课,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指明下步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磨练,促进年轻教师进步,上台阶,求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的一个梯队。

对于发展中的教师,学校努力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如上观摩课、公开课,参加各级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使他们保持对教学的高度热情,对今后的努力方向也更加明确。对于我校的骨干教师,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有个人课题,把教学与课题结合起来,开展课题研究,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引路。我们要使这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成为既有实际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理论修养的科研型的教师。

4.以落实我校教学常规为抓手,以开展各种活动为手段保证了构建有效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先后组织了课题优质课评比、优质案例、优质课、感动校园教师颁奖典礼、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等各项评优活动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目前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使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增长了才智、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5.专家引领,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如果哪个课题遇有疑惑,学校便邀请专家上门指导,确保各类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学习名校名师的良好做法,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学以致用。

总之,学校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和能力。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尊重规律,从学校发展需要出发,从教育规律出发,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出发,我们就一定能开展好让教师们满意的教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卫东.今天怎样做教科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美)Alan M.Blankstein.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上一篇:2017年注册造价工程师《计价控制》强化试题下一篇:樱花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