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趋势

2024-09-26

改革发展趋势(精选8篇)

1.改革发展趋势 篇一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2008-9-24 10:40:58 来源: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 作者:彭正梅 【大 中 小】 点击:144 次

来势滔滔的全球化浪潮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引起社会的持续变革,使得一切曾经是久负盛名的、行之有效的东西受到冲击和挑战,不得不通过变革和变化来为自己的合法性寻找辩护和存在的依据。被誉为德国经济起飞和持续繁荣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同样经历着这种命运。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产业化和在传统经济上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欧洲一体化加深和扩展以及由此推动而逐渐产生的新的国际化工持续地作用着和影响着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德国职业界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开始兴起并获得发展,一些产业开始衰弱或不得不进行革新和改造。另一方面,德国政府也不想被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还想力图进行积极的战略调整,以期在这场新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像德国历来的思考方式一样,存在于社会大系统并受其影响的教育特别是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的职业教育便又一次成了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政府的战略期望,传统的职业教育很难适应和有效承担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角色,因而不得不着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体制僵化,不能及时适应和反应社会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变化和需求。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双元制”固然可以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而且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雇员,减少了雇员不了解的风险和相互之间的磨合时间,这是其优点。另一方面,“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对企业和经济依赖性过强,而企业和经济对于技术革新和变化的反应速度不一,一般相对迟缓。而单纯的“学校性”的职业教育可以凭借政党和专家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修订以及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革新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这比“双元制”要来得相对灵活、方便和快捷。(这个观点也体现联邦职教所2001年8月出版的关于欧洲几个国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中。)这种立足于实践却又往往落后于实践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反应迟钝,很难从人才培养规格、类型以及教学和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上及时或超前地反应科技和经济的变化和变化趋势。

2.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业没有足够的培训位置。

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培训开始之前必须与某一企业鉴定培训合同。由于德国经济不景气和失业人数偏高(2000年失业人口已超过428万),有些企业认为吸收、增加培训人员会增加企业负担,因而不愿或无力提供培训位置,致使有些行业的职业教育相对萎缩或发展缓慢,这在德国东部各州表现尤为明显。政府虽采取各种措施,收效不是很大。

3.人才缺乏,企业需要的人才培训位置又没有申请

与第二个问题相反的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培训位置又没有人申请。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于和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特别是IT技术和IT人才在今天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德国政府的决策失误,致使德国IT产业发展滞后,IT人才异常缺乏。2000年施罗德政府实施引进国外IT人才的“绿卡”政策,希望缓解IT和其他行业的人才需求。此政策虽也收到一定效果,然而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CDU主席迈克发表了“ausbildung statt Einwanderung”的演讲,强调要立足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引进人才。实际上,除了IT业,德国其他行业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和原则,“Ausbildung fuer alle”

德国新一界政府承诺,政府将采取措施,使得任何愿意接受培训的人都可以有培训的机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培训所有人”的发展目标,(即“Ausbildung fuer alle”),在联邦教育部提出的《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中提出,要致力于建立一个专业化、个性化、面向未来、机会均等、体制灵活而且相互协调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这实际上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指针和发展方向。

三、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

1.扩大职业教育,减少失业人口

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很高,教育部长布尔曼2000年3月在“青年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变革职业教育”论坛上发表的《红绿联合政府教育政策改革前景》讲话中指出,在20—29岁的青年人中间有近12%也就是130万的年轻人没有职业教育结业,而且每年还要新增80000人,这是德国社会潜在的“炸弹”,影响着德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德国去年东部的极右势力抬头显然与当地的高失业高有关系。2000年9月23日,10000名青年在柏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更多的培训位置和更好的职业前景。

目前,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位置已经提到了政治的高度。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呼吁企业界要认识到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增加培训位置,减少失业人口。IGMetall前董事会成员 Erwin Vitt在一个发布会上针对那些不愿意提供培训位子的企业说:“谁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谁就必须掏钱”。

德国总理施罗德和DGB也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经济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位子给那些希望参加培训的青年人。虽然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那些提供培训位置的企业特别是东部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例如 2000年提出的“东部培训位置计划”中提出,在2000—2003年联邦政府将提供2.25亿马克的资助资金。),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至2000年8月也只有6.6%的企业参与了政府1998年提出的“消除青年人失业的紧急计划”(Sofortprogramm)。德国总统2000年7月指出,德国有120万家企业可以提供培训位置,但是只有一半提供了位子。他说,如果每个企业提供一个位子,就要以提供200000个位子。2000年德国共有621693人找到了培训位置,比1999年(631015人)下降1.5%。看来,鼓励和促进企业增加培训位置还有一段路要走。

德政府也曾提出自己建立培训中心,并加强那些由自己出资或出资资助的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

2.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要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公民(特别是有德籍的处境不利的外国人的职业教育问题。),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对生活的向往。“谁都不会因为无钱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是联邦政府对国民作出的承诺。为此,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

另外,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比例也是德国政府目前和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

3.加强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建立有助于促进天赋能力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和抹杀人的能力和个性倾向之间的差别,要注意培养人的特殊的职业能力和倾向。为此,联邦教育部在1999年1月出版了《职业教育促进天赋能力的效果和益处》的研究报告。今年3月教育部长布尔曼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批精英人才,精英的数量和质量将代表着德国社会的竞争力。要加强发现和促进那些有特殊能力倾向的人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本人,更有利于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

4.加强新职业和未来职业研究和预测,及时或及早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及其素质要求,使之及时地反应和落实到现实的职业教育中来

例如,最近几年由于IT技术的发展,德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不仅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中的服务业在快速发展。),冲击和改变、改善着以前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职业和新的职业素质要求,需要进行研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前,德国教育部已经拔出巨款,加强未来对职业动向的研究。这也是对“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实践变化反应迟钝的一个修正,增加职业教育对技术变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灵敏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5.改革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善教学、学习和实习设备

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劳动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社会交际能力、外语水平、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自主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受到青睐。这些素质要求必须反应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之中,而不能像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外语能力,电脑技术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强调。

教育部长布尔曼今年在谈到欧洲义务教育时指出,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所有的欧洲学生都必须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德国一些州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第一门外语学习。

职业教育的实习要尽早进行。布尔曼2000年8月25日在视察 Mecklenbrug-Vorpommern职业学校时指出,学生仅在进入职业之前,也就是在9或10年级才开始进企业,这很不够,企业实习应该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尽早选择和确定它所愿意培训的人才。

另外,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习设备也在进行之中。2000年教育部决定通过“未来投资计划”,投资2.5亿马克,改善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设施。

6.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和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发生变化的同时,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将更加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的创新精神,减少标准化考试。

7.加强IT人才培养

教育部长布尔曼认为,IT技术是未来社会的关键技术,谁在IT业落后了,谁就会在其他领域也落后。她在2000年5月提出,绿卡只是权宜之计,IT人才需要德国自己培养,培训和改变某些学校。1999年,联邦教育研究部和金属工业工会以及信息技术专业协会共同发起了“向信息业缺乏专业人才进攻”计划。根据计划,到2003年将提供6万个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培训机会。2000年提出IT教育及IT在教育中应用的行动计划(Anschluss statt Ausschluss--IT in der Bildung),拟从 2000—2004年拨款14亿马克,用于加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IT和IT教育

8.加强网络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网上学习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和扩展职业教育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对象,降低培训费用,也有利于落实政府提出的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强调终身学习的目标。目前德国很多州都建立了网上职业教育和网上继续教育。例如,今年巴伐利亚州长Stoiber2001年7月4日提出要加强网络培训中心建设(http://www.vcb.de)。

9.加强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之间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及合作

现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要求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职业者,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在人才培养和素质要求上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跨行业的职业教育之间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协作和合作。这也要求建立和加强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建设。据统计,32%的企业培训者和16%的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其他的职业教育没有联系。当然,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的联系也有待加强。

10.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贯通性和文凭等值性,加强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性,特别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专科学校)为职业教育服务,承担部分职业继续教育功能

德国职教和普教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好解决,职教和普教的贯通性和等值性有待改善和加强,确保职教和普教之间的流通渠道,确保有职业教育的文凭者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可能性和前景。

2000年9月21日,Augsburg大学继续教育和知识转化中心主任Michael Kochs在一次论坛上提出,德国高等学校为在职者提供继续教育,称这是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机遇。在这方面高等专科学校更有优势。目前德国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大,加强高等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既对经济界而对高校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11.加强继续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是狭义上的学校职业教育,而是包括职业继续教育在内的广义上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职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德国显得日益明显和突出。职业继续教育从1979年的参与率不足10%增加到1997年的30%。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获得和升迁于继续职业培训的关系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只是职业的开始,还必须进行不断职业继续教育。德《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

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职业继续教育是未来社会和经济的钥匙”(见22页)。DGB去年8月提出加强职业继续教育立法,规定所有的职员都有权每年5天的带薪的继续职业培训。布尔曼也支持将继续教育写入劳资合同。今年3月布尔曼又提出,自1998年以来,联邦政府将继续教育资金提高了3分之一,从1亿马克提高到1.5亿马克。这个计划的名称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行动计划,并称这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具体措施。2001年8月23日黑森州通过了继续教育立法。

12.改善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加强职教咨询,加强职业教育的自主性

德国目前职业教育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灵敏有其管理上的原因,即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过多,企业培训的自主性不强。特别是政府参与过多和统一性要求太多,会削弱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甚至积极性。政府的统一规划也会扭曲企业和经济界的真实需求和地区间的合理差异。目前,德国一些企业要求培训自主的呼声较大,反应快捷,灵活的职业教育将是发展方向。

13.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教育和训练,只有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个体化不断的学习,才是职业和职业变更的最根本的保障。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严重,老年职业者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当然德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还将继续注意到地区间的差异和差距,联邦政府仍将不断地加强联邦新州的职业教育,并对有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咨询。另外,德国也开始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例如与欧洲国家的合作等。德国也在加强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例如职业继续教育的轮休模式,即在业者进修期间处于失业状态,空出工作岗位,等待下一轮岗位空出。)希望不断改善职业教育,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改革发展趋势 篇二

1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进步首先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今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是要在企业理念和价值观方面,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增强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要切实采取措施,使企业尽快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发展转变为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源和技术进步发展,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

2 进一步健全企业制度,创新体制与机制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但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通过扩大董事会试点、推行外部董事和监事制度、推行市场化的高管人员聘任制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下的权力制衡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行为实现更彻底的市场化和规范化。

民营企业虽然根植于市场,但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民营企业也面临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艰巨任务,要改革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和管理结构,从产权多元化,引进职业经理人,逐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轨道。

将解决公司治理的制度经济学与解决组织管理结构的管理学相融合,这是现代成功公司的普遍趋势。同时,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法治传统、价值理念等大不相同,公司治理模式也各有特色,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和通用的公司治理模式,不能教条照搬,因此,各企业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洋为中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体制和机制。

3 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已广泛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和整个价值链,核心技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我国广大企业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建立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保护的有效机制。

(1) 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努力做到研究开发机构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企业、研究开发成果为企业自主掌握。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试验基地,对于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技术中心可直接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或者享受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待遇;积极引导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商联合开展研发业务。同时小企业要积极向大中型企业靠拢,争取技术支持。

(2)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一是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创造人尽其才的企业内部环境,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空间,锻炼其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标准以及公正的利益分配与奖励标准,对参与创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诸如技术入股、按利润分成、奖励股份、一次性奖励等多种奖励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在税收、金融和财政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以降低自主创新风险,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同时,加强与知识产权制度相配套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三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和理念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要从理念、技术、管理、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企业决策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工作范围,树立技术创新意识。要从长期的高投入、高消费、低效益的旋涡中跳出来,走出一条依靠技术创新“少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路来。同时,企业决策者要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战略和模式,善于整合和应用社会的相关资源,使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同步进行。

4 要学习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是生产力,管理也是软实力,但目前相当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包”代管、重外轻内、重技术轻管理等不良倾向,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不高。因此企业要进一步树立管理出效益的意识,加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加强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做到工作任务都有章可依,提高管理方面的清晰度。同时要把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提到重要日程,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把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预测与决策方面的学科知识运用到管理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如管理决策方面,运用“多目标规划”和“博弈论”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家的决策水平;生产管理方面,由于生产概念由制造领域扩大到服务领域,“准时化生产”的方法使整个生产时刻都与市场密切联系,使生产实现了废品量最低、准备时间最短和库存量最少。

管理现代化主要措施之一是信息化,当前我国亟待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政府方面,应充分发挥现有教育科研机构和中介咨询机构的作用,引导、鼓励它们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解决企业“一把手”的观念问题;政府部门还应尽快制定信息管理法规,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政府有必要提供服务平台,加速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资助力度及其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企业方面,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对信息化实施规划,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方案,选择适宜的信息化建设基本模式;应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加以实施,同时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应该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5 要进一步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当前全球化已渗透到各个方面,不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加全球化,而且制度、规则、环境和观念等也越来越全球化。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新形势,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差距,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全球意识思考问题,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

企业领导人的高素质和适应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与驾驭能力,是公司发展壮大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没有国际化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国际化的企业。因此,要加快培养应对全球化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尤其要加大对企业一把手的培训力度。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交往规则的全球化和金融风险扩散的全球化。一方面,要关注规则变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美国金融风险扩展很快,从金融到经济、政治。中国也会面临这样的风险影响。要关注国际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关注新的垄断寡头。应建立从发现风险、报告风险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一整套风险管理系统。因此,从政府到企业,都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及早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国际经贸形势变化给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6 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

企业的生产目的首先是利润,但利润的获得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因此,企业在能源环保、生产安全、产品安全、收入分配、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做优秀的企业公民”。

企业要在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上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能源和环保越来越成为全球化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制定能源战略,完善环保法规和制度。中国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每个企业自觉做起,国有企业更要率先垂范。要向国际大公司学习,研究未来的“可持续移动性”,既不能牺牲发展,更不能牺牲环境。

企业要在解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3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高速增长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目前中国内部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对于这一问题,虽然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要靠国家制度和政策安排,但从企业角度来看,责任重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除了多创效益多纳税外,也可以通过在不发达地区投资、捐助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企业要在生产安全、产品安全上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生产安全、产品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领导人和经营者要树立人本意识与质量意识,依法依规,自觉保证和增加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加强改进安全基础管理,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排查和治理隐患,创建安全型企业。坚决纠正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倾向,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另外,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也是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期望。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

7 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品牌战略

大量中外企业的实践证明,品牌是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且品牌对企业的贡献随着企业的成长日益扩大。因此创立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走品牌之路是我省企业的必然选择,实施品牌战略也是我省企业发展和参与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企业要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通过宣传和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自主品牌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规范有关品牌的认价和认定活动;公开奖励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通过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全省上下的自主品牌建设。全社会要注意培养和树立敏锐而成熟的品牌观念与意识,主动保护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8 要进一步为企业、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坚持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市场的基石,我国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政企关系,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1)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发展的关键是开放,开放的生命在环境。要把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当做一场革命来对待,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发展环境的治理。

(2) 加紧地方政府有关配套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完善的政策法制环境。树立与时俱进的中小企业发展观,淡化所有制色彩,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一个政策,加快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建设,营造健全公平的法律环境,保证对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的连续性、严肃性及纵横分明性。

(3)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切实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渐实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发展的商务成本,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融资、法律等全方位的服务。

9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增强企业凝聚力、适应力、创造力和持久力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如何塑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企业蓬勃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企业文化等软实力的提升却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1) 政府应该建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政策与服务支持体系,制定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指标监督考核机制,建立有利于推进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环境。

(2) 企业要树立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发展同步进行的思路和战略。中小企业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3) 企业应大力培育企业特色文化与创新文化。中小企业应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合金文化,消除小富即安、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式,树立创新无止境的新思维,培育学习型企业组织是保持创新力的动力。

(4)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树立鲜明的企业文化形象,培育制度文化和诚信文化,同时要提高企业跨文化管理水平。

摘要:30年的企业改革与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 同时也书写了自身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但是, 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 一些制约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 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站在新的起点, 企业只有在转变观念, 创新体制、机制, 实施品牌战略, 勇担社会责任, 不断在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推进改革, 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关键词:企业改革,发展趋势,企业战略

参考文献

[1]仇建涛.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J].理财, 2005 (4) :57-59.

[2]周颖杰.河南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研究[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10.

3.商会未来发展趋势与改革路径 篇三

(一) 未来三五年内,商会迎来大发展时期,“顶层设计”使商会竞争增多并常态化,超级、精品和新型商会的相继出现,一批“散、小、弱”的商会组织将被淘汰。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该“顶层设计”其本质是“去行政化”。一方面,管理松绑,由“控”转“放”,注册门槛降低,势必出现登记“井喷”的局面,独家、垄断、官方背景商会(行业协会)将会被多家、多元和纯民间的商会所“包围”;另一方面,有的地方默认或鼓励“一业多会”、“一地多会”,社团间竞争增多,局部甚至出现“摩擦、交锋、纠纷和矛盾”。竞争也是个发展、逐优、淘弱的过程,促使一些与国际接轨的“超级商会”快速形成,且最有可能在闽、浙、粤一带或相关联的异地商会中产生。同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将出现一些以“专业、特色和服务”见长的精品型商会组织。另外,一些新型或类似的商会组织,其颠覆思维、创新模式和发展速度,挑战传统的商会组织,代表着未来商会发展方向的前瞻和探索。但“出生容易生存难”,竞争环境也促使一批“散、小、弱”的商会组织被合并、被托管、被淘汰。

(二) 一批全国性商会组织应运而生,商会逐渐获得与行业协会的平等待遇,各类社团组织联盟增多,并从形式走向务实。

行业协会和商会出身不同,隶属不同,待遇不同,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行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多元化、跨界的集团公司增多和复合型、立体型的行业出现,行业协会正面临失去“行业优势”,地域商会也受制于“区域”和“混业”无法精耕细作。从外部环境上看,行业协会终要实现“一业多会”、地域商会(本地和异地商会)也会实现“一地多会”。从内部机制上,行业协会商会从“一业一会”、“一地一会”到“一会多业”过渡,甚至诞生“跨地域、垮行业”的现代商会。另一方面,有关商会将有可能成为行业协会“一业多会”的发起人、主力军或“竞争者”,有关行业协会有可能也会成为商会的“一会多业”重要合作伙伴、有益补充,一些“超级商会”组织架构中也将会有多个二级行业协会(行业性商会)。商会与协会,真正实现“相互发展,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全国性商会除了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外,其他的少之又少。未来三至五年内,更多类似“中华潮汕商会”这样全国级的地缘性商会将应运而生,与其“另起炉灶”,不如“扶优、扶强、扶特、扶大”,新的全国商会更有可能从有实力、有条件的地方商会“升格”、“扩编”而来,办公地也不局限在北京。

不同的商会协会有不一样的资源和价值。“商会经济”促进了“会上会”、“多会联一会”的产生,诸如:“世界某商大会”、“全国某商大会”、“全国某某商会联盟”等等各类商会联盟、行业联盟(联合会)逐渐增多,将实现无缝隙和无盲区的覆盖,从而更具有战略意义和建设性。

(三)社会新阶层人士引领商会发展,商会平台“政治地位”逐年提升,商会会长和秘书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会长竞选制”、“秘书长职业化”渐成为趋势。

作为社会新阶层人士,“商会会长”们通过平台治理,愈来愈被“政治青睐”和“政治嵌入”。例如:广东省政协将正式在县一级层面设立社会组织界别。商会会长的头衔具有“溢价效应”,位置将“炙手可热”。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未必是一名成功的商会会长,需要由纯粹的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转变的过程。“会长”产生过程也将从“上级(主管单位)推荐指定”逐渐过渡为“公开竞选”,通过“平等竞争、差额选举”票多者胜出,符合现代社会治理机制。商会会长队伍建设是未来较长时期的重点和难点。

新形势下,第一批商会“职业秘书长”(商会CEO)适时涌现,并呈现“高能力、高薪酬、高流动”特点,商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再是天花板,从“社转企、社转研、社转官”或“永久荣誉、终身荣誉、终身顾问”等途径得到解决。商会人才建设不仅注重“稳定性、传承性、可持续性”,更突出“竞优性、职业化、流动性”。

(四) 商会经营和“去会费化”成为商会追求的目标,三分之一的商会将走向“以会养会”创新之路, “完全靠会费”和“零会费”都不是最佳模式。

企业经营的成功不等商会的成功,商会的“非营利性”社团属性决定了要“公益效益并举”。目前,95%的商会基本还是按照收取会员“会费”、“捐赠”来维持运行,商会自身的造血功能乏力。但也有一些商会在“以会养会”上成效显著,为“商会经营”提供了借鉴的样本。今后一段时期,去会费“依赖症”不仅是各级商会会长思考的重点,也是“职业秘书长”必须具备的本领和考核内容。商会通过组织动员、集体谈判、创新服务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集群效应最大化。商会经营重点应该在“集体性投资、合作消费、政府及第三方购买服务”三个方面,“金融服务、会展、商务推广、活动组织、项目合作、园区建设、物业管理、委托招商、高端培训、游学、中介咨询”等十多个行业领域里有所突破和建树。诸如:一些商会设立了“互助基金、投资基金和公益事业基金”各地工商联商会系统参与创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完全靠会费”和“零会费”都不是最佳模式。商会会费不会消亡,因为意味着责任、付出和基本门槛,或理解成会员对商会的“众筹”、“购买服务契约”。但商会会费模式的“渐行渐远”,其比例将由占商会收入的100%会下降到50-30%合理区间。如果完全实现“零会费”,将极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普惠制大众化”重会员规模数量,以量做文章;要么是“私密性精英型”重会员层次质量,以质做筹码。商会企业化运作要处理好“商会母体与公司子体关系,连续性与可持续性,监督与约束,收益与分配”,不要“重经营轻服务,为经营而经营”而步入“赚钱的机器”的误区,诸如:乱评比、泛赞助,将与商会宗旨背道而驰、与深化改革南辕北辙。

(五)未来商会发展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会员发展、活动、宣传、服务”等日常工作发生革新和颠覆式变化。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将是推动商会发展的创新力量,不仅解决“空间和时间”难题,更能提高“效率和效果”。作为商会要全面导入,与时俱进,借势而为。“会员基础”和“服务资源”取决于“大数据”的挖掘;“商会活动”需要“线上和线下”互动,线上交流做全,线下活动做实;“商会宣传”要借力瞬息万变的“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与精准营销;“商会服务”利用“微平台”更趋于“分众、精准、个性、交互”。

(六)商会立法和理论研究取得突破,商会管理模式将“统一、规范、简单”。

4.关于我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 篇四

刘佐

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各条战线都在努力奋斗,税务战线也是如此。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改革税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应当尽早从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基点应当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经济,研究税收。

一、世界经济与各国税制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研究我国的税制改革应当注意研究世界经济和各国税制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加快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了相对独立、相对开放的“一超多强”经济实体。

在多极化格局中,经济的作用大大增强。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之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都在发展,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增强,国际经济法规进一步完善,国际经贸信息迅速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人才的流动,对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各国税制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各国税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税负总水平(此处指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同)总体稳定,略有上升。发达国家的税负总水平多在30%至40%之间,少数国家低于30%或者超过40%,多数国家税负总水平变化不大。发展中国家的税负总水平多在10%至20%之间,个别国家低于10%,也有一些国家超过20%,多数国家税负总水平变化不大。但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税负总水平普遍上升较多,如韩国、泰国等。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相得益彰。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仍然以直接税为主体,直接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多在60%至80%之间。但是有许多国家也很重视流转税的作用,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多在20%至40%之间。少数国家的间接税已经与直接税旗鼓相当,有的甚至前者已经超过了后者。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结构仍然以间接税为主体,间接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多在35%至70%之间。但是直接税收入也已经占到一定的比重,多在20%至45%之间。

(三)增值税普遍推行。1990年,征收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只有50多个,到1996年已达100多个。新增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遍布世界各地。各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多在10%至20%之间,有些欧洲国家超过20%,也有些国家不足10%。在推崇增值税的中性作用的同时,各国依然十分重视消费税的特殊调节作用。

(四)所得税趋于稳定。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保持在30%至40%之间,少数国家低于30%,也有少数国家使用高于40%的税率。大多数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保持在35%至50%之间,也有少数国家超过50%或者不超过30%。

(五)社会保障税地位提高。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普遍上升,多在30%至50%之间。在不少国家中,这种税已经超过个人所得税而成为第一号税种。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发展很不均衡。在欧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此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25%至35%,其他国家或是在10%以下,或是没有开征此税。但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中,此税收入的比重普遍上升。

(六)关税普遍逐步削减。

(七)税收一体化(或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八)注意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我国经济和税制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税制的改革与发展不仅与世界经济和各国税制的发展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研究我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必须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认清其发展方向。近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八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九五”时期(1996年至2000年)至20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时期我国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分步改革了企业所得税;统一了个人所得税;调整了特别目的税和地方税。“八五”期间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成功在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没有引起社会、经济的震荡;规范了税收分配关系,促进了税收增长,同时总体上没有增加纳税人的负担;税制趋于规范、简化、公平,符合国际惯例,职能作用加强。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税制改革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现行税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会给税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完善税制还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制结构还不够理想;各税种特别是主要税种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需要继续加强;征收管理必须大力强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给税制、税收政策、税收管理提出的问题更多,例如:

(一)经济结构、税源结构变化。从所有制结构上来看,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下降,其中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下降较多;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上升。同时,不同经济成分相互渗透的混合型企业大量增加。从分配结构上来看,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家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企业、个人所占的比重上升,其中个人所占的比重上升很快,所占份额已经很大。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扩大。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来看,人们的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以至悬殊。深入研究经济生活中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及其引起的税源变化,对于合理地设计税制,正确地制定税收政策,加强对纳税人和税源的科学管理,十分重要。

(二)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首先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分配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等。其次是国家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如农业、外贸、科技、教育、文化、民政、就业、环保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在税收工作中必须坚决地全面贯彻,并应当注意方式与方法,力争最佳效果。

(三)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热点的出现。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应当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配合各项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关于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对我国下一步的税制改革,我认为应当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入手,通过合理调整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各个税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征收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把我国的税制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真正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合理调整税负

1.影响一个国家税负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与程度、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国民负税能力增强的基础,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任务繁重,而目前税收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偏低(不足60%),非税收入比重偏高。

2.衡量一个国家税负总水平高低的主要方法是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将本国的税负总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税负总水平相比较。目前发达国家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不低于30%,发展中国家一般不低于15%,而我国的全部税收收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多一点。

纵向比较是指与本国不同的税负总水平相比较。80年代中期的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税负总水平曾经达到20%以上,随后逐年下降;1994年的税制改革后这种状况仍未扭转,1996年已经降至10.2%。其原因是:在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时,国家采取了不少减税让利的措施;国内生产总值中存在着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税产值和低税产值;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预算管理方面问题不少;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着薄弱环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中存在某些虚假成分。

税负总水平下降过多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应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格局,扩大税基,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在近期内将我国的税负总水平逐步提高到20%以上。

1、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将所有财政性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加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财政性的各种基金、收费应当尽量并入税收;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分配的方式上;宜多采用共享税方式,以有利于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坚决制止截留税收的现象;精兵简政,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强预算资金使用管理。

2、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现行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适时适当调整税收政策。

3、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

4、狠抓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优化税制结构

1、从总体上说,应当在合理设置税种的前提下实现税制的简化。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税制已经趋于简化。但是,税种重复与缺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应当适时加以合理调整。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和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对某些特定目的税开征的必要性和征税效果应当重新认真研究,权衡利弊后决定取舍;适时开征一些必要的新税,如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财产税等。经过上述调整,由中央立法的税有十来种即可,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

2、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逐步提高前者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降低后者的比重。这一比例的调整不能简单地通过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方式去实现,而要从总体税负调整的角度出发,通过增量的安排去实现。例如,将大量的预算外资金转化为直接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扩大资源税和财产税,加强和改进所得税等等。同时,要着眼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规范地方税,提高地方税收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适当地将一部分地方税的立法权下放到省级。地方税的主体应当是:地方所得税(包括地方企业所得税和地方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税收。

(三)完善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分步实现对所有商品和劳务统一征收增值税;分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税率暂时维持0、13%、17%三档;适时清理过多的税收优惠;适当加大地方共享收入的比重。

2、消费税:适时合理调整征税范围;对于高档消费品和高消费行为按照高税率征税;允许各地征收一定比例的消费税地方附加;实行价外税;改生产环节征税为零售环节征税;将此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拿大头。

3、企业所得税:统一企业所得税,合理确定税基,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或者有区别的比例税率,中小企业的税率水平可以定为20%左右,大企业不超过33%;妥善处理优惠待遇;用税率分享的方式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4、个人所得税:逐步推行按年计征的综合所得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合理确定税基;适当调整

税率的结构和水平,最高税率不超过50%,用税率分享方式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5、资源税:扩大征税范围;适时取消不适当的减免税,适当调整税率。

6、关税:逐步降低税率总水平,调整税制结构;取消不适当的减免税。

(四)加强宏观调控要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保证国家必需的财力;通过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别;完善涉外税收政策,促进对外开放;搞好政策协调,配合其他改革;坚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

5.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篇五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设置情况;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2、了解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把握我国当前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学习重点: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实施及发展方向。问题:

1、什么是课程?

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计划,或者说是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是第一、第二项含义。

2、什么是教学大纲?

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其思维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大港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还要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顺序作出安排。教学大纲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说明或前言(总论)、本文(分论)和附录。

第一部分阐明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方向和指导;第二部分根据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安排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授课时数;第三部分一般包括语音项目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和功能项目表等。

3、什么是英语课程标准?

1999年6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正式成立。2000年3月,《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以及附录五个部分。

4、大纲和标准的对照 ①在总体目标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大纲把“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标准”强调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标准”在课程内容与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

②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取代现行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

③在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实践性,适当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④确立新的评价观念,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大纲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中评价的选拔功能,轻教育发展功能;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功能。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体现了多层次、多元化。

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⑥为教材编写者、教师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以往的教学大纲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比较详细的规定了每学期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重难点加以说明,有的大纲还对教学顺序、所教内容、所需课时作了统一的要求与规定,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程目标按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做某事”具体描述各个级别的要求。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这为教材编写者和广大英语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教学创造空间。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改革及外语教学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外语课程设置的不同背景

1、不同国家的外语课程设置按其语言背景分以下三种情况: 母语为英语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长期以来,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不太重视外语课程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国际间的直接交往和平等对话日益频繁,这些国家纷纷意识到外语课程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外语开始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着手制定外语课程标准。

2、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由于国际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往的需要,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课程设置。外语课程的设置都是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教学内容曾经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及书面考试的成绩,而现在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纳米比亚、印度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倡双语教学,投入课时较多,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因此,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强。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 英国

英国的外语开设是从中学开始,并有国家级(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课程标准统一指导。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情感、品格、交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课程目标按听、说、读、写等四项技能描述。美国

美国的外语教育始于世纪初的殖民时期。当时的外语是拉丁语,主要是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来开设的。20世纪80 年代末期期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外语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推行开来。外语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语种多样化。2)学习方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美国的外语教学采用分别风格各异的教学方式,如进侵入式教学、复式教学等。3)教法交际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设置和完成具体的“任务”为主,通过组织大量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4)教学手段现代化。美国是最早把计算机引用到外语教学的国家之一。5)评估个性化

评估的总趋势是: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的形式大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如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以档案袋的形式纪录下来。法国

目前,普及外语教学已成为法国义务教育“强化语言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 一直较重视小学英语教学 奥地利

在奥地利,英语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学习电脑、手工制作、音乐或体育等课程时,也需要用英语。

三、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以下六种趋势:

1、在课程总体目标上

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人的全面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的目标上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2、在教学观念上

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3、教学模式与方法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像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5、在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6、在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上的两次大起大落: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建设经验,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大批英语老师改行教俄语,造成俄语大起,英语大落。这不仅削弱了英语教学,俄语教学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学外语教学逐步走上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特点:(其中两点)

1)外语课成为我国中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与语文、数学同列为三大主课。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就逐渐成为必考科目。2)英语日渐看好,俄语一落千丈。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1985年10月,在国家教委的部署下,由中学司联合高教司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调查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在大连市召开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上述调查的总结报告

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中学英语(俄语、日语)教学大纲》,从此,教学、考试、编写教学用书便有了正式依据。

1988年4月,国家教委在武汉市召开了“全国省级外语教研员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教研员问题: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基教司在北京召开外语教研员会议,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研讨,座谈了对高中教材的调整问题,指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是: 适应多种需要; 加强社会实践。

综观上述情况,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着眼点是改革中学外语教学,因而把加强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提上日程。从整体上说,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外语特别是英语,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英语学习空前高涨,中学英语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随着资料的增多,“俄改英”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水平直线上升。

20世纪90年代(1992-1999)

1992年颁发大纲,开始使用新教材。大纲明确指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199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也有上述分项要求,只是增加了内容。

1996年6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副总理指出: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他称赞: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有效的,为我们改进和提高外语水平提供了一项可贵的经验。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适当集中:集中识词,集中讲授语法。集中识词,一般在课文学习前开展。教师根据教材,依据大纲选用常用的词汇和词汇表,制定词汇学习计划。每天一百词,每周500词。第二天检查一次,每周复习一次。集中识词是三周的时间,把一册中的词汇记忆完毕。语法讲授集中指根据课文内容统筹规划,根据中学教材中的语法项目分布情况,随机进行适当集中。

反复循环:根据遗忘规律把需要记忆的单词、语法和课文进行反复循环,词汇采用分类编排,指定复习时间,把集中讲授的语法知识在学习课文时充分练习深化。

阅读原著主要指组织跨学科兴趣小组,阅读外国中小学的原版教科书;援助的阅读首先采取鼓励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原著供学生阅读。原著阅读主要采用精读、泛读和翻译等技巧。

因材施教:指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外学习小组。用张思中的话说就是使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爬的爬。张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分层次教学上,即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备课、分层次授课。还体现在课外活动上,优等生组织英语学习小组、学唱歌、做游戏,而差生则组织辅导小组,有各别老师辅导。

2000年至今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

二、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注重基础课,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②突破传统课程的模式,发展综合课程;③从单一的必修课程向扩大选修课程发展,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多样化;④从以普通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向普通教育课程、劳动训练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兼顾的方向发展。

2、教学方法改革

从整体上看,集中显示出如下重要特点:

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上双向活动,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②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③强调学生的内部诱因,重视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感情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普遍采用班级教学形式(班级上课制)的基础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①在基本沿用班级教学的前提下,控制班级规模,是班级规模小型化;②突破班级教学的固定模式,实行“分组教学”〔可分为“外部分组(包括“学科分组”、“多级制”、“不分级制”等和“内部分组”(在传统班级内分组)〕,即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不同的组来进行教学;③个别化教学(有独立学习、个别规定教学、伙伴教学等具体形式)。

4、教育技术手段改革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已经从传统教育技术的语言讲解、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标本等手段的使用发展到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音实验室等众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技术手段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信息技术阶段。

5、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各国主张对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全部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的身体发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等在内,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分析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对课程目标发展的分析

由最初的翻译语言文字演变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2、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侧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1)大纲的编者吸收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从1977年以来制定的教学大纲到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并提出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在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读写的能力,到了高中,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1993年和1996年的高中大纲特别强调:听和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为此,大纲规定了泛听和泛读的量。3)大纲强调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英语环境。

3、对教材发展的分析

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英语教材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教材语言比较真实、自然、地道,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材结构比较合理,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灵活,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促进了学用的结合。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使英语教学立体化。3)教材的编写多样化,鼓励实行“ 一纲多本”。4)由盲目移植国外教材发展为自己编写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同时科学地引进多种国外教材,以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5)注重外语教学的衔接,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编制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教材,特别是编制了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成效

课程改革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伴随着的是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术品味的提升。

1、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同步一体、互动生成的

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了课程,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反过来教师发展越充分,课程实施效果也就越好。

2、引发教师角色的转变

(1)变单一学科知识为智能结构多向拓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三个功底和两种能力: 第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第二、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功底 第三、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功底 第四、有相当的育人能力

(2)变单一只是化身为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还要特别注意与家长的合作(3)变单一教书匠为研究能力的综合提升

教师应努力成为研究者。这是对教育进行理性提升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师研究能力综合提升,要把握几个“点”:出发点,教学研究应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眼点,教学研究应着眼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要特别注意构建多元学说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点,教学研究的方式应以行为研究为主,使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归结点,教师研究要有恒心、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的向着预定目标努力。

(4)变单一教师角色为多重角色

新课改给了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3、关注学生信心的培养

课改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就学生而言,自信心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堂教学的过程,来自教师的交往。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达到此目的,教学过程就要注重及时反馈,激励肯定:“你真行”

4、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教师不但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要“以人为本”,对教材文本进行加工、构建、开发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资源,尝试使用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创造了动态、发展、千变万化的课堂。学生积极的获取知识,积极获取内心感受即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独到的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学内容。思考:

1、结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历史,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什么?

6.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篇六

河北省景县大冯学校刘素芬

课改的春风,荡涤着一些旧有的语文课堂理念和课堂运作形式,呼唤着我们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我校从杜郎口“10+35”模式取得成功的实例得到启示,决定先师从杜郎口中学和双语学校,粘贴他们的课堂模式。即以“导学案”为路线图,以

1、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

2、展示交流: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展示效果;

3、测评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为课堂板块结构,规定学生活动多于30分钟,教师活动少于15分钟的课堂模式。熟练操作这一课堂模式需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首先精心编写“导学案”。各教研组分配好备课任务,主备教师研读教材,参阅资料,提前一周制成“学案”草稿;备课组长召集成员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吸收组员意见予以修改,制成正式文本交教研组长;上课前上课教师熟悉“导学案”,结合上课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充实,并在前一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预习;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导学案”的内容包括:自主交流(复习过渡)、展示交流(新知探索)、测评反馈(练习巩固)三大板块。导学案要妥善保管,既要有文本,又要有电子文档。我们要求导学案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年级和学科特点,要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既不能把导学案编写成教案,也不能把导学案编写成试卷。应以导学为主,导教为辅。要求教师充分承传传统教学中课

堂设计的优点,比如小组活动、激趣引入等。特别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导学案的预习可以采用课下和课堂相结合的方法。一定要具体细致,做到三个不同,即成绩差异要求不同,不同科目要求不同,不同内容要求不同。

第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我们以多元评价理论为指导,创建了以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小组评价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小组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从内因上起到创设持久课堂教学情景的目的。

通过科学划分小组、合理安排座位等措施,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实现小组最优化组合,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小组内合理分工,实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人管”,激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设定小组口号,制定奋斗目标,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团结向上的小组文化,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通过精心挑选组长,培养得力小助手,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通过倡导合作互助,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力争落实教学任务;通过制定严格的组规,培养良好的组风;通过评选小组流动红旗,促进竞争动力,落实小组管理;通过多元小组评价的激励,营造持久的课堂情景。

同时,我们要求各小组建立特色文化。要有组名,有口号,有组织。小组不仅是学习的小组,同时也是纪律、卫生等其它形式的小组。

建立合理的小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流动红旗或其它形式,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我们要求教师在小组活动前,一定要把要求讲清楚,分工要明确。谁做什么,怎么做,这样才不会乱。

第三、学生展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课堂以“导学案”为主线,先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小组展示,老师适时点拨,最后测评反馈。重新制定好课的评价标准,严格限制老师的活动时间,把课堂彻底还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真正成为主体。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小组中间,成了学生中一名特殊的听众,同时又是关键时刻的引导者,组织者。要求学生面对大家,声音洪亮,有自信心。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展示,多鼓励,多表扬,多帮助。不得讥笑、挖苦学生。鼓励引导学生点评学生的展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点评要简练,不要重复学生已说的内容。当学生都讲不清楚时,教师可以点拨精讲,但教师每堂课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课堂上要让学生开口说,要让学生动手做,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欢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我们没有退路,当前我们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最大的阻力是教师的思想观念一是转不过弯来,再就是学生探究能力弱,部分教师电脑技术不过关,学校硬件跟不上。但是埋怨叹息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积极投身到改革中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凤凰涅盘获得新生,我们的教师生涯才会焕发青春活力,做到与时俱

7.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七

国内外高职院校均在教学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和突破的问题。高职教学改革要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为指导,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扩大教学改革的深度、创新教学改革的方法、注重教学改革的实效,这些问题是所有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高职教学改革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高职发展的问题,现将高职教学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课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已存专业,课程体系很难做到推陈出新,部分教师对专业建设固定的思维模式制约着课程体系的改革,部分教师缺少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勇气等均导致课程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很难与科技发展同步。对于新兴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照抄照搬的现象,对于新开设的新兴专业,赞同借鉴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但不能完全照搬,对于不同的院校,课程体系应该具有本校专业的特色和亮点。

2.缺乏高职教材。对于一些原始专业,高职教材的可选择性还比较多。对于新兴专业,高职教材就非常缺少,有时不得已会选择一些本科教材或是研发人员手册,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教材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基本建设内容,其教材更新和编写的速度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各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大力加强高职教材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与之配套的教材系列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课程和教材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先进性。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新颖。高职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主导理论教学方式不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项目分组管理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也提高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匮乏[1],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请企业教师多数为待业人员或在读研究生,名不符实。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再学习和再培训的机会不够重视,导致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不明显。

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兴的新开设专业,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对新兴技术或产业不熟悉,市场和企业调研力度不够或精力有限,教师队伍中缺乏甚至没有掌握新专业方向的教师,这三种不利因素导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尤其是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和主要人才培养方向更不明朗。

6.实验设备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加强专业理论的实际操作、实践验证及实践创新,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但就目前看,高职院校中非重点专业实验设备有限,或是开设的课程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成了纯理论教学。高职院校应大力支持边缘专业的建设,与专业课程对接的实验设备必须具备。

7.顶岗实习无考核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在大三阶段通过学校联系企业等途径被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但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更关注顶岗实习期间的待遇问题,将顶岗实习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等目的忽略,导致一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断更换企业。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导致学生频繁换岗,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岗位上无法坚持下来。

8.校企合作成摆设。高职院校中,几乎每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的对象,但在实际教学、实践锻炼、学生就业中,企业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2]。在个别专业中,校企合作只是个空壳,只是摆设。高职院校不能给企业带来剩余价值或是不能输送满意的毕业生,企业当然不愿意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和学生锻炼提供机会。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如果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必须要看教师和企业高层领导的私人关系,还要给企业参观的费用。很多企业不重视与高职院校间的校企合作。

三、高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鉴于高职教学改革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高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将高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总结如下:

1.课程体系标准化、健全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应该立足于行业的发展需求,以本专业岗位需求为借鉴,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形成一套紧跟专业发展与核心技术为一体的标准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和扩充。

2.专业教材丰富化、实用化。在高职院校中,新兴专业紧随着新兴技术或产业诞生,而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配套的高职教材少之又少,很多老师无奈选择本科或供企业人员参考的教材,这无疑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紧跟新兴技术或产业的高职教材编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有了配套的、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这类教材应重于实践教学、突出理论的实用性,尽可能多的提供企业真实案例,使学生在课堂就能接触企业真实的案例项目。对于高职院校新兴专业的教师应将专业教材数量的丰富、质量的提高作为编写专业教材的目标,在此前提下,保证高职教材的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配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化。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群体发展的要求,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逻辑推理和抽象能力都偏弱,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根据课程特点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有效的教学手段迫在眉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接受程度。

4.教师水平“双师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专业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教师的队伍正逐步向“双师型”转化[3],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在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前提下,具有企业实践或锻炼的经历即工程师资格,并能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沿,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与科技发展同步。既能站得住讲台,又能跟得住时代。高职院校要多为专业教师提供企业锻炼或实践的机会,为“双师型”不断补充技术能量。重视和加强实践指导教师岗位建设,区分实践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的岗位区别,使实践指导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加强高职教学的实践指导环节。高职院校要严格企业外聘教师的审核制度,提高企业外聘教师的待遇,使企业专家能够真正走进课堂,壮大高职教师队伍的项目实战能力。

5.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化。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专业岗位职责的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尤其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这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行业中找不到合适位置。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明确专业领域对应的工作岗位定向培养等。

6.实验设施齐全化。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验设施必须配套、齐全。就目前来看,原始专业的实验设施陈旧,新兴专业的实验设施不齐全情况较为严重,希望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这种情况给予重视,对实验设施配备的速度和必备的种类给予优先处理或批复,使高职院校的实验设施真正做到齐全化,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使专业实验设施的更新能够同步。为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供必备的硬件基础。

7.顶岗实习规范化。作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渠道,是适应专业岗位的接轨时期。但目前,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完善、规范的考核制度,导致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无法严格要求自己。相关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和企业员工同要求,这也导致部分学生感觉压力太大,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或胜任企业分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生有了临阵脱逃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的表现纳入能否按时毕业的条件,相关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工作任务分配、任务完成质量有个过渡的考核标准,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逐步提高相应的专业技能。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系部或专业要和企业保持良好的交流渠道,将相互的考核结果作为借鉴和参考,建议开发一个顶岗实习的管理网站,学校和企业均方便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考核。

8.校企合作深度化。在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力度均不足,构建校企双赢互动的长效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校企合作能够长期化、深度化,必须以双方的利益共赢作为前提,确定校企合作的模式、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双方利益权重存在偏差时,另一方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于目前无法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必要时可由政府进行干预。

四、结束语

高职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高职教学改革这种途径,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职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邵运川.高职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黑河学刊,2009,(9):99-100.

[2]徐炳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6):29-31.

8.改革发展趋势 篇八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97-01

我国高等教育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世情、国情的变化开始驶入新的发展时期,出现新的挑战以及机遇。党的18大报告就曾说明,要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它是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中的一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一定要选择的发展模式。

一、 从增长数量到提升质量

在二次世纪大战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的大学生数量都在每隔十年都会翻一番,见表一。

表1.1950-1997年世界大学生数(万)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

适当的加快数量增长以及扩大发展规模,更快地进入大众化时期在,这都是必要和正确的,因为是为了满足大众提高文化水品以及就业能力的期望,提高综合国力。高等教育增量过快导致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能同步增长,这就使教育质量下降。可高等教育中的质量是人们他别关注以及关心的问题。所以,在中国的第三个三十年,最少是在二零二零年之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闻绕质量的提升以及保障所开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3大趋势

我们必须要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做强大学的趋势。1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扩招以来,多年间我国就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大学的大学生超过万人的只有数所,可是现在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他们的学生都超过万人以上,甚至超出5万的都有。由此可见,做大学校是二十一世纪前1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尽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拥有重数量轻质量、千校一面、管理跟不上等多种问題,但都只是支流;其主流还是不错的,它可以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基本上满足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在前1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奠定良好的的基础,还要做到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努力把高等教育做强。

2.与日俱增的激烈的竞争趋势。无论国外范围内,还是国内、省市、自治区范围内,每个高校对发展前景的愿望都是无限的,可是每种教育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每个高校都会使尽全身力气去抢夺各种优质资源。国外大学也涌入中国,和我国争取高层次优秀的人才以及生源。又由于国内外大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快速大发展,导致地方高校压力巨大。竞争的白热化以及重新洗牌,导致别的高校乘势而上,越来越强,可是也有一些高校明显落伍。所以要不断加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要让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国际化趋势。许多高校在不断的借鉴世界最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成功经验,引进非常多的拥有国外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到国外进修;也让国内学生有机会走出去,让国外学生走进来,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得到更加多的优势。现在,中国高校在评价诸多方面上,都会采用国际标准。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需要进一步鼓励以及支持老师和学生走出去,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

三、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3大发展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为了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绘出蓝图,并指明方向,我国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 家 中 长 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拿山东省举例,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两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两大经济区内的高校就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要抓住蓝黄战略这一机遇,抢占最高点。

3.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地方高校建设以及发展上的关注。在二零一一这一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教育部以及财政部为了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实施了“二零一一计划”。这是高等学校服务国家科技创新需求及“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都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在这三大机遇下,我们要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当我们抓住了这一机遇,就能飞速发展,甚至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然就会让机遇溜走,留下历史性遗憾。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存在许多问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将长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袁韶莹.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3]盂昭上.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6):88.

作者简介:牛晓太(1971—),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机器学习。

上一篇:绿野仙踪名著读后感下一篇:第二课堂计算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