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知识

2024-09-18

服装行业知识(共13篇)

1.服装行业知识 篇一

服装人才需求回升是否预示服装行业回暖?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服装行业人才需求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3%,涨幅接近两成。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随着出口贸易的复苏,服装设计类和生产管理类职位逐渐升温。

据相关服装网站最新招聘数据显示,截至6月,服装设计类人才需求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4%。其中,服装、箱包、鞋设计师回升趋势明显,与去年相比涨幅在9%-12%之间。生产管理类职位人才需求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7.3%。其中的跟单员、理单员涨幅最为明显分别为22%和20.4%,突破两成。

从区域上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仍是人才需求重地,占总需求量的63.8%。尤其是广东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4.2%,与其他两个一线城市相比涨幅最大。其次,江苏、浙江地区也有所攀升,涨幅均超过一成。

联资深招聘专家表示,从现场招聘会的情况来看,设计师职位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但是缺乏社会经验也成了难以跨越的门槛。要想从事设计职业,除了有双发现美的眼睛外,还要多多磨练自己的创意如何与市场相融合,丰富和活跃自己的思维。多研习,自己尝试设计相关作品,为成功就业增加砝码。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在中国西部省区新疆投资新建和重组的纺织服装企业里,中国国内上市企业就有11家。中西部地区中如重庆已建立服创园,为承接和吸纳东部服装企业的转移奠定基础。

据最新招聘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涨幅在0.5%-2%之间。从数据上看,中西部人才转移的趋势还不明朗。

服装英才网招聘专家表示,我国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显,导致企业发展受限。产业的转移势必会产生人才需求的区域性变化。与沿海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产业链建设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吸引企业的同时,必然会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虽然从数据上还没有显现出人才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在今后将成为人才又一聚集地区。

2.服装行业知识 篇二

1.1企业营销薄弱, 品牌知名度不高

有些企业缺乏对营销推广, 品牌战略管理的意识。贴牌生产是我国服装行业的主要出口形式, 这是因为我国许多企业只重视产品不重视品牌, 以广告宣传替代品牌塑造, 缺乏长期一致, 全面统一的品牌管理。电子商务只是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一个渠道, 没有品牌的产品将寸步难行。

1.2个性化产品匮乏, 同质化产品多

有些服装企业不注重自身设计, 盛行跟风, 缺乏创新产品与服务。但现在顾客对服装有了个性化需求, 更加注重细节的变化与调整, 量身定制, 个人DIY更受顾客青睐, 跟风的企业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以淘宝为例, 每次最先出现新鲜潮流事物的店家, 都会受到追捧, 而之后出现大量的淘宝同款, 这些盗版的同质化产品, 销量普遍不高。

1.3网上试衣系统不完善, 名不副实影响信用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展示服装产品的方法大多是图片加文字和服装模特加文字。极个别企业拥有高级一些的网上试衣系统, 但目前主要针对年轻女性, 并未广泛应用, 而且试衣系统的模拟并不能完全让客户满意, 总会有失真现象, 如果订购的服装产品与图片差异太大, 造成反复退货, 会使企业信誉遭受巨大打击, 也容易造成顾客心理上对网上购买服装的抗拒。

1.4人才管理不好控制, 营销渠道方面冲突

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使物流、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营销等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增, 但复合型人才的缺失迫使企业不得不招收单一专业人才补充, 导致招聘人才成本提高。同时, 传统销售渠道与电子商务渠道存在冲突, 如电子商务的全球化与服装品牌实体店区域经营授权的冲突;电子商务节约了房租等费用, 产品的价格在只有实体店四成的情况下利润仍很可观, 形成了价格冲突;物流运行效率与社会化物流需求相冲突。

2.解决思路和对策

2.1注重服装品牌发展, 提高员工服务质量

中国服装发展必须创立国内自主品牌, 并把品牌创立与推广设为主要投资方向。同时, 企业为了让顾客产生购买的兴趣和愿望, 就需要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例如在销售服务中, 针对每款产品特点进行视频讲解, 为顾客在选购产品方面提供帮助;在产品选择、报单等操作时, 简化需要顾客动手输入的工作;在交易达成后, 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方式, 给客户订购通知信息。这样会让顾客时刻感受到关怀和尊重, 对于企业网络品牌的传播也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2.2积极参加营销活动, 进行合理宣传推广

电子商务的营销活动中, 从传统店铺借鉴而来的打折、会员、抵用券等在网上尽可实现, 不仅如此, 例如天猫淘宝双十一、周年庆、整点秒杀等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积极参加营销活动, 不仅可以薄利多销, 清空库存, 还可以在活动中聚集人气, 打响品牌, 一举多得。与此同时, 合理选择宣传媒介也很重要, 面对不同的服装, 还要采用不同的推广方式, 例如功能性服装要采取高价快速策略;时尚、流行性服装采用低价快速策略;传统的西装、夹克、内衣及经典型的男装衬衣等采用缓慢渗透策略。

2.3寻找开发新市场, 发展定制化与个性化

电子商务的营销推广不应只局限于网络, 还应遍布于现实的环境中。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网络品牌的校园代理。校园服装代理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信誉, 会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的服装产品进行代理, 如实提供服装信息, 同时由于代理不涉及到物流活动, 不会产生虚假交易的情况, 校方的监督管理也使商家能及时了解顾客的退换货要求。同时, 企业应该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积极培养设计人才, 建立销售设计团队, 加强从有形创新到无形创新的转化, 提供更为适合电子商务的创新服务及产品。

2.4 开发健全新试衣系统,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企业可以循序渐进的开发试衣系统, 从2D到3D, 从普通成人到儿童。系统能自动生成在线模特, 顾客通过对标准模特进行微调修改, 形成与顾客身材贴近的仿真模特, 电脑将顾客选定的服装与模特进行自动匹配, 通过模特、服装、场景的“多对多”试穿, 真实展现各种服装效果, 帮助消费者选购合适的衣服。

服装企业还应在主要目标城市开设线下体验店, 在体验店内, 顾客可以试穿、感受产品, 进行尺码调换、维护保养等。线上网店收到订单后, 将送货单下发到离顾客最近的实体专卖店就近配送, 节省物流费用。在网店中专门设立区域, 列明全国各地的门店、联系人信息以方便客户售后找寻。这种网店与实体店之间同生共赢的方式可以完美解决关于销售区域和价格方面的冲突, 发挥网店对于实体专卖店的补充销售渠道作用。

2.5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优化物流配送系统

企业可以通过选派讲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讲课等途径, 加快培养出能将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还应该提高绩效评估指标的规范性, 充分落实评估考核工作, 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加强绩效评估考核管理。

服装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物流系统。首先, 应合理规划应用物流中心, 提高物流效率, 根据配送服装的抗皱性、抗压力程度或者是保持服装版型不变等特性来决定合适的快递和物流公司;其次, 要优化业务流程, 推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延伸服务, 在内部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建立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最后, 企业应调整物流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 对现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文辉.电子商务在服装业的应用调研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3 (27)

[2]杜秦.T服装公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09)

3.服装-纺织行业 篇三

术评选根据参选企业年度合同额、人员规模、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客户口碑等综合评价。2007年中国服装/纺织行业管理软件商TOP 10排名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AMT咨询研究院评论

通过本次对2007年度服装/纺织行业管理软件市场的调查发现:

1概况。2007年服装/纺织行业具有品牌意识提升,以及由量的变化向质的提升过渡的特点,这决定厂整个行业对于信息化需求的潜力。基于生产、市场、流通环节优化以及服务的需求,2007年ERP、CRM、SCM在服装行业投入中比例均有增长。

2市场。中国服装,纺织行业“永不衰落产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化市场潜力,使得2007年的服裝,纺织管理软件市场呈现喜人增长,尤其是专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增长更为明显。本工厂商在整个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较大,人部分厂商地域特点较为明显,有占据一方的优势。

4.2011服装行业现状 篇四

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广州从事服装加工厂的江西、四川老板,大家共同反映出的问题就是今年订单锐减、利润降低等。甚至他们的部分同行已经有许多已经把工厂转让出来了。

从本质上来看,中国服装出口企业和整个出口行业一样面临同样的压力和难题: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外需市场疲弱、原材料价格直线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人民币升值使利润流失等。

因经营困难,今年以来中国温州、东莞、深圳等服装出口企业聚集地相继传出部分中小服装企业倒闭的消息,引起了外界对服装行业陷入“倒闭潮”的猜测。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是中国服装出口企业一年两度最大的“汇集地”,这里是众多中国服装出口企业拿到订单的“最大机会”。目前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三期,主要展出的就是服装、农产品等中国传统出口产品。参展企业都知道,这届的采购商明显比往届少,而且欧美等地的采购商锐减。而中东等地的采购商价格明显偏低。

温州的大田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服装企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温思泉介绍,由于银行信贷收紧,温州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难以周转的困境,而温州近期发生的老板“跑路”事件也对当地企业的国际信誉产生影响,外商下单由此变得十分谨慎。

温思泉说,虽然温州服装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但还尚未出现大批企业倒闭的情况,“如果企业能安安心心地做实业,不把资金转移到房地产、证券等高风险领域,还是可以拿下订单维持生存。”

浙江嘉兴兰宝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陆继伟也不接受“倒闭潮”的说法。陆继伟介绍,当地确有部分中小服装企业相继倒闭或转行,“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说是„倒闭潮‟有些言之过重。”

虽然企业界普遍认为“倒闭潮”尚未出现,但记者了解到,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的生存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省份,受成本波动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该省服装业的增幅就已出现放缓现象。对于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来说,大家都不知道这种情况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或许他们心里只是明白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东莞如成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先琴表示,由于外需疲弱,今年以来其公司接到的订单已经较去年下滑30%,“本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情况也不理想,明显不如往届(其实今年春交会也是采购商大数偏低,秋交会更甚)。”夏先琴说,为了应对不利出口局面,其公司已经将重点放在自主品牌经营上。

5.服装行业前景 篇五

内衣是一种舶来品,中国是从西方接纳的“现代内衣”概念,中国的内衣体系和现代服装体系相似,都是随着20世纪中期传统服饰的消亡而逐渐融入西方服饰体系中的。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科技、工业及服装业迅猛发展时,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处于停滞状态。但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服装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变化万端,各种品牌大量上市,国外名牌也进入了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国内衣行业发展迅速,生产企业近万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聚集区域,已成为全球内衣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我国内衣年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且每年以近20%的速度在增长,我国内衣品牌开始崛起,诸多有影响力的品牌开始在全世界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众多国际知名内衣品牌希望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正在从内衣制造大国向销售大国转移。

中国服装业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无论是生产能力、品牌运作都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而与服装市场密不可分的内衣市场,经过多年的培养,恰似一块日渐肥沃的土地,一旦播种,收获在即。可以说,这股势不可挡的商业暗流里,正酝酿着无数的机遇、挑战,是21世纪服装界发展的焦点。

6.服装(行业)公司制度 篇六

一、每次例会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无故不参加者,将根据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二、会议内容

1、由安全小组办公室主任组织会议,宣读当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3、针对生产状况,学习有关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等。

4、通报本月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交流经验。

5、发放有关有关安全刊物、安全简报等材料。

三、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月末为安全生产例会时间,并做好会议记录。例会时间、地点如有临时变动,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提前通知。

安全培训制度

一是建立学习责任制

为认真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安全教育培训第一责任人。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参训率。并将参训率纳入职工绩效考核,与职工工资挂勾。

二是建立学习档案制

为切实抓好全体职工安全理论学习,建立职工培训档案制度,记录职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情况。

三是培训内容规范化

为使培训取得实效,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公司运行情况整理培训学习资料,以消防安全等方面教材资料为主,不断完善培训学习资料。

四是培训形式多样化

为使培训内容丰富多采,更容易接受,采取集中授课、集体讨论、观看教育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五是学用结合制度

为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学习质量,定期对职工进行现场抽查,检查职工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上有没有新的突破,对安全理念方面是否有新的提高。

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要由专人管理,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条理化,便于查找,一目了然。

2、认真履行查阅、借阅、转递手续。不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开启档案柜。

3、任何人不得涂改和更改档案内容,需要变动的,必须申请领导,并且至少得有领导班子二人在场,同时履行变更手续。

4、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守秘密,坚持原则。

5、档案室有防潮、防火、防盗设备。

6、管理人员要妥善保管档案柜钥匙,严防丢失。

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为了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公司的消防安全及和谐稳定,经安全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消防工作在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消防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提高火灾防范水平和职工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安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火灾扑救,建立消防工作档案。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厂区内的安全隐患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对所有查出的隐患分类整理,记录入册,并召开安全会议,安排布置整改措施。

二、对于所排查的隐患,要责任到人,限定时间,按时整改到位。三、四、隐患整改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验收。

五、每月底要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布置下月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应急管理制度

为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出现火灾情况下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伤员和物资,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险性分析

1、服装行业人员密集,电器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早成群死群伤。

2、服装厂库房内的服装衣料的原料可燃且数量多,各种织物的燃烧速度要比普通木材燃烧速度快得多。同时,由于服装厂大量使用电熨斗导致火灾的因素增多。加工服装的各种衣料大多是化纤成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毒性更强。

3、存放服装的仓库是重点防火点。存放的原料和成品应采取垫板存放(若原料长时间直接置于地面),受潮发霉后容易自燃,须定期进行检查。

4、主要点火源:电器开关、用电线路;加热熨斗。

七、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本着“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进行。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抓住火灾初级阶段有利时机朴灭火灾,火灾扩大阶段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朴救。力争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三、应急响应

1、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立即报119。报警要求:说明失火的具体的地址、失火的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名称、火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品、报警人姓名、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

2、现场值班员或负责人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将火情通知指挥组总指挥(或其它负责人),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

3、各组成员由本组负责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

四、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每年定于11月9日消防日或前后演练一次,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在服装厂生产作业活动中,充斥着各种有害因素,其中包括物理化因素及其他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有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确保职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服装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

1、服装面料本身对人体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表现为化学刺激和变态反应,可致使人体皮肤发炎、湿疹等。

2、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危害。机器愈密、噪声愈强,长期下去容易对人体听力及神经造成损伤。

3、空间密集,照明不足,可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4、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

二、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工人在进入生产作业车间时,要佩服好专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耳塞等,做好全面的身体防护措施,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2、作业场所防护:保持作业车间卫生良好,经常消毒,开窗通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3、检测防护:在检查项目上注意安全带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必要时还可安装气体检测仪,对车间内空气环境质量做好检测。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一、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在整个劳动保护措施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防护性措施。

二、本矿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台账,确保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位职工按时按量领取,做到随领随记。

三、要高度认识发放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得以任何借口违反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标准。

四、所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在质量、规格、功能上要符合国家要求和相关标准。不允许发放过期失效和假冒伪劣等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班组长和安全员要督促每个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按要求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每个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七、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现场,其他无关人员、小孩等不得进入作业车间。

厂长安全责任制

厂长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直接领导本企业安全机构开展工作。厂长应负以下责任: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各级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的法令,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落实措施。

二、领导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并认真组织落实

三、组织编、审定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经常研究安全工作,定期主持安全生产分析会,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对策,制订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五、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思想、查制度、查设备、查隐患,并认真抓好隐患整改。对本单位所存在的重大不安全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分析研究。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部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六、组织领导本单位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检查工作。

七、制订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7.你所不知的服装行业加工内幕 篇七

这么说吧,比如莫代尔材质。料子是分克重的,克重啥意思呢?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是服装或者面料类的专用词。是指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比如莫代尔120克的材质和80克的莫代尔,这个价格相差就很大了。但是他们都是莫代尔,克重越高的吸汗性越强,穿起来越舒服, 相应的摸起来就显得厚些,弹性也就更强些。但是对于很多新手来说, 是不清楚的。大家就永远只知道莫代尔。

纯棉材质也是同样的道理,含棉量不一样,克重不一样。而且还分精梳棉、丝光棉等等名头。

所以各位,不要一张嘴就是,你怎么那么贵,别人也是纯棉的。这个一样的材质,真的不一样。

工艺内幕

广东的服装品质是全国出名的, 我们一般的工序是,采购———裁切———缝纫———中间质检———剪线头———后道工序处理———水洗厂水洗———出厂质检———包装出厂。

这里头,就只是水洗,一件衣服大概就是五块钱的成本。我说的是普通衣服。牛仔裤什么的,有特殊要求的还要贵。衣服出来,平整,不会出现过大的缩水,一般不会掉色,衣服里面线头处理平整,没有多余的线头。穿起来不会有瘙痒感。

很便宜的衣服呢?是直接的采购———裁切———缝纫———出厂,仔细看,跟上面相比,中间少了五个环节。特别是不会送去水洗处理,你感觉这个成本可以省多少?

8.服装行业知识 篇八

关键词:服装教育;服装行业;发展要求

一、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服装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停留在“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的初级生产阶段,尽管服装企业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举例来讲,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运行机制,服装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一些订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各企业只有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赢得生存权、主动权,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服装企业都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或“垄断性技术”,因此发展变得举步维艰。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不足,竞争优势不明显,一些服装企业正试图通过技术升级、人才引进以及产品结构调整来提升自身实力。为了提升企业设计实力、设计水平,一些企业不惜重金招聘服装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服装教育成为当前十分必要且紧迫的课题。

二、服装教育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发展要求的策略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时期服装行业急需行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服装教育要重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各院校要调整服装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确保人文社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均衡性,适当淡化专业意识,增设综合型课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整体、全面的知识结构。例如:美国纽约时装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作品赏析、演讲与口才、写作以及社交礼仪等人文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为学生开设了西方艺术与文明史、伊斯兰艺术与文明史以及东亚艺术与文明史等课程,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类艺术的理解;另外还设置了自然科学导论、统计分析、地球科学、微积分以及生物科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各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不仅要重视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同时也要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市场、工艺方面的课程,从而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做好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

我国服装教育一直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习实践的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国服装教育对教学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所造成的。鉴于此,各院校今后要重视并完善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尽快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化”。通过分析世界知名服装设计院校,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知名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并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以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服装行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服装设计课程将服装设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与核心,24小时为学生敞开工艺室,指派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成衣的制作过程,把效果图设计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今后,各院校要汲取知名院校的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室、工艺室建设,优化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此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等手段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聘请企业技师担任学生实践操作课的技能导师,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真正成长为符合新时期服装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3.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新时期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产品创意的比拼,创意的价值决定服装品牌的价值,继而关乎企业的利益与发展。然而,要想在服装设计方面有所创意,离不开开放性思维作支撑,可以说开放性思维是任何时代、任何行业都不能缺少的精神财富,更是服装教育的灵魂。鉴于此,今后各院校要加强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其以后的实践创作活动夯实基础。具体而言,各院校要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服装艺术进行系统的学习,不断汲取前人经验,开阔行业眼界,使学生具备独到的艺术眼光,敢于吸收世界不同民族艺术的特长;使学生具备技术眼光与市场眼光,既着眼于各种高难度制衣技巧的专攻与学习,又善于了解和引导我国服装行业的市场走向。如此一来,我国服装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思维与先进的行业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服装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新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要求,我国服装教育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制订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环节等具体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有力地推动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英.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提升对学生品牌设计思维能力培养[J].电子制作,2014(6):16-18.

9.服装行业 概述 和现状 篇九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2008年1-3月,累计生产服装431221万件,累计同比上涨5.87%。1-3月份全国梭织服装累计产量198424万件,累计同比增长5.93%;全国针织服装产量累计为232797万件,累计同比增长5.81%。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吸纳国际化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积极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争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服装设备,到“十一五”末行业国际先进水平设备比重要达到50%,劳动生产率提高到70000元/人/年。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由于市场的开放,出口纺织品数量的增加,现行标准已不能满足产品质量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大多数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以及有出口任务的企业,采用协议标准,按供需双方的协议合同考核和验收产品。而习惯于依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声称没有标准制约了企业的产品开发。

纵观国内纺织品市场尤其是制成品和服装市场上涌现出的很多被消费者认

10.服装行业PEST分析 篇十

宏观环境主要有人口、经济、自然、政治法律、技术和社会文化构成,“PEST” 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的常用工具,由于服装行业涉及政治法律和科学技术较少,而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相对主要影响因素。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针对服装行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连续出手救市。首先是面临国外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的不利环境,国内服装出口受阻。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服装行业从业人数多、牵扯面大。政府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首先提高了服装出口退税率,及时缓解了出口型企业的赢利压力;此后,又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服装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跳板行业,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国政府都一定会在政策上继续有所支持。

二.经济环境

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二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转变。国家实施了货币与财政的积极政策,继续扩大投资、拉动内需。200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增速将保持约12%。服装类产品作为社会零售商品的主要品种,同时受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影响到当地服装产品的消费总额和消费结构。构成市场的因素如人口外,还必须有购买力,而消费者的收入是影响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专家预测,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

三.社会环境

分为:

1、人口环境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因此,人口环境和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并且人口流动从乡村流向城市的趋势在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白领”人口增多,使人们对未来的要求,特别是服装档次的要求大大提高,更加注重服装的品味与文化。

2、地理环境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之一,尤其区域内江浙沪等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历来是中国纺织服装的重要基地。东部纺织服装批发市场总体现代化程度高,硬件设施先进,商业街规格高,配套设施齐全,贸易额首屈一指,显示出大家风范,至今东部地区纺织服装经济依然散发着惊人的活力,一派商机盎然。南部地区坐拥珠江三角洲,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政策的优势,使得南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经济地位令其他区域难望其项背。如今,国家正致力推进中国内地最重要的两大纺织服装基地珠三角与长三角实现无缝对接,以尽快融入国际产业链和采购链中,进行资源互补,这无疑会倍增南部地区战略性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北方地区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商业的繁

荣注入了新的内涵。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更是把文化和商业结合,演绎出一道新的市场风景。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腹地,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80年代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商业史。中部地区位于中国的腹地,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80年代更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商业史。

四.技术环境

11.中国服装行业的悬崖效应 篇十一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工厂”,“MadeinChina”遍布世界各个领域。2012年上半年,国内42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库存达到438亿元,累积存货可卖3年。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巅峰时期后,如今中国服装产业风光不再。全球消费疲软,出口受阻;中国本土市场,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本土品牌吸引力持续降低。

虚拟洋品牌走到悬崖边上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装市场走势一度紧俏。许多本土服装企业走虚拟洋品牌路线,大都赚得盆满钵盈。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当年的服装厂成为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虚拟洋品牌路线在信息闭塞的年代算是一剂良药。

但是,打着洋旗号的中国品牌在“一网知天下”的今天原形毕露了。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80后、90后对于网络的应用驾轻就熟,对于服装品牌的来历和出身更是如数家珍,虚拟洋品牌再赚年轻消费者钱的难度愈来愈大。

而且,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群体,多已成为家庭的“发言人”和“意见领袖”,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审美趣味对长辈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社会整体审美风向日渐与国际接轨,40后—60后的成熟消费群体也想紧跟时代潮流,重拾青春。

服装行业的虚拟洋品牌路线,在“世界事天下知”的今天显然不再适用,愈加精明的消费者练就了一双堪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披着“洋皮”的本土品牌会被轻易打回原形。

老服装品牌沦陷

面对国外服装品牌的大举入侵,曾经风靡一时的本土老品牌已然沦陷。许多老品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以前节衣缩食一个月也买不起的这些时尚品牌,如今已经卖到了十几元的白菜价。

瞬息万变的社会流行风尚改变了消费者的审美取向。郭沫若说过:服装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在建国初期人们出席重大场合,男士以穿中山装为荣,如今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很难看中山装的行迹,取而代之的是西装和夹克在社会各阶层的游走。

敢问路在何方?

穷则思变,困境即是希望的开始。人们在有自信的时候才会有出路,中国服装品牌应重树信心,寻找新方向。

日本著名休闲品牌优衣库,坚持现代、简约、自然,其所提倡的“百搭”理念更为消费者熟知,成为全球服饰零售业的佼佼者;三宅一生品牌凸显日本民族特色,根植于日本民族观念、习俗、价值观,使得传承发扬日本民族文化的高端服装品牌,享誉国际服装界;EXR是韩国知名运动品牌,其将运动与时尚结合并融入流行元素,初入市场反响极好,一路高歌猛进,价位直逼阿迪、耐克等国际一线运动品牌。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居上的奇迹分分秒秒无不在时代舞台上演。

12.服装行业知识 篇十二

那么, 新零售是什么, 作为新零售突破口的服装行业, 未来将何去何从?

新零售是什么?

大会上马云表示:现今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 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 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 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 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 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 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 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起来。

按照马云的说法, 电商将会消失, 这个消失本质的不在于不存在, 而是电商渠道成为和线下渠道一样的零售行业的组成部分, 不再有线上和线下之分, 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 在这种结合中, 通过云计算将整个社会数据化, 调控全盘资源, 提升整体的效能。以历史观的发展来看, 数据一定是驱动未来的核心动力, 但最本质一定是更加高效的运作, 换句话说, 商业竞争的关键一定是效率之争。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的:“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所以其实无论运营何种渠道, 只有高效的商业模式才可能走的更加长远。

由此看出, 新旧零售的大方向在变, 线上线下的结合势不可挡。如今更多的零售巨头还在彷徨、纠结、困惑, 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景象:一边是传统线下零售关店潮汹涌而至, 另一边是电子商务要集体布局线下。

那么新零售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服装行业!

就在12月21日, 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虎都 (02399) 宣布与神州集客及李炳棋合作成立合营公司, 专注于开发线上时尚平台, 成为新零售概念的引领者。走在了新零售的前列的虎都, 同时也成为新零售的受益者, 两天股价暴涨30%。

如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更大的市场是个性化的市场, 消费将从标准化需求到个性化需求升级。而最适合做个性化的就是服装产业, 它介乎于个性化和标准化之间, 并且服装消费过程中的服务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看, 优衣库也是个不错的案例。一方面, 在中国市场电商业绩不错;在其本土市场, 电商增长也很快。2016财年, 优衣库在日本市场电商营收421亿日元 (约合27亿元人民币) , 比上年增长30.1%, 占日本市场总销售额5.3%。在对2017财年展望中, 其对电商有增加4成的收益预期;另一方面, 优衣库近年来一直在尝试有关电商的前沿销售方式。

优衣库中国区电商主管之前接受采访曾透露, 从优衣库的销售数据看, 门店开得越多的地方, 线上销售会越多。因为消费者到了门店, 可以亲身体验优衣库的产品质量与服务, 对品牌的认可度会更高。

这个说法也验证了阿里巴巴投资的以实体店为依托的生鲜电商”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的话, 他在创立盒马生鲜半年后, 在一次行业分享中提到零售中实体店的两个重要价值:一是快速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二是实现低成本的流量。盒马生鲜目前被行业内认为是新零售的一个代表性企业。其在今年初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店后, 舍命狂奔, 发展势头很猛。

显然, 这正是近年来优衣库在强化电商渠道, 却并没减缓线下门店发展势头的原因。联商网数据显示, 优衣库仅在2015年在华开店数为91家, 而其去年透露的计划是, 每年在中国新开80-100家店铺的速度发展。

总结起来, 线上线下结合是大势所趋, 新零售时代已经到来。以往电子商务冲击传统产业的说法将被否定, 电商与线下实体商业, 应该由原先的独立、冲突, 走向混合、融合, 通过精准化、体验为主的模式, 去了解消费者, 满足并引导消费需求, 已达到消费升级。对零售商而言, 也能通过预测消费数据, 把控生产, 达到零售升级。

新零售时代下, 服装行业在呼唤一个新服装巨头的出现。目前整个服装行业线上线下是割裂的状态, 传统服装巨头船大难掉头, 实体店已成为线上转型的累赘;电商品牌已吃尽互联网红利, 增速逐年放缓势不可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玩法, 新零售时代的服装行业, 不能留恋线下, 不能迷信线上, 需要彻底的将线上线下融合, 1+1>2。

在今年双11, 优衣库促销开始不到3分钟销售额破亿, 是天猫第一个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品牌。但他们在双11当天上午即宣告售罄, 被认为是一个营销噱头。一个有精益运营能力的日本企业, 不可能错误预估年度大促库存。但再深入想想, 这正体现了优衣库对“双11”的态度, 线上“限时低价”适可而止。

从优衣库身上, 能学到什么?

电商只是一个渠道, 一个品牌或零售商的成功首选需要好产品。

京东董事长刘强东曾针对消费品行业提出“十节甘蔗”理论, 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 (创意专卖店) 、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 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 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

此外, 优衣库还在努力打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今年6月, 优衣库宣布任命Christophe Lemaire为新成立的优衣库巴黎研发中心及全新的“Uniqlo U”系列艺术总监, Christophe Lemaire此前担任法国Lacoste和爱马仕等知名国际时尚品牌艺术总监及类似职务。他与Sarah-Linh Tran合作设计的UNIQLO AND LEMAIRE系列以简约优雅的风格于2015年10月一经上市便大获时尚界好评。

在电商购物的体验中, 优衣库也努力给顾客提供包括面向会员的特别服务、基于购物记录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结算与配送服务多元便利化、提升配送速度、直接适配顾客尺码订购、电商特别商品等更多“新的购物体验”。这些线上线下的细节有日本企业乐于雕琢和专研的特色, 也打动人心。

当然, 在消费者端实现的功能, 都取决后台能力, 同时反哺前台。去年6月, 优衣库社长柳井正就表示要将以往“看不见脸的顾客”具像化, 同时让全球供应链管理与信息系统反应更加统一、快速, 全面颠覆素材调配、企画、设计、生产、销售这一系列供应链, 以顾客为中心, 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商品。

新零售那么多概念和理论, 趋势和方法。归根结底, 就是阿里所说的三通:“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跳出价格战的简单思路, 将单纯产品购买转化为一整套服务体验, 整合产品和服务, 提升对消费者的价值, 让消费者行为不止于单次线上购买, 而是转化成重复享受服务的模式, 这才是新零售吧。

13.服装行业swot分析 篇十三

(1)中国服装行业拥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服装生产量大。服装行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是生产成本的要素之一。根据美国Wernevr国际咨询公司提供数据,国际服装业每小时工资水平报告:中国劳动力价格为每小时每人0.96美元,综合排名世界第四十八位,该水平相当于日本的1/37,美国的1/20,韩国的1/3,可见中国劳动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是凭借几乎没有价格弹性的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得中国的出口产业获得了所向披靡的竞争力。

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总量在世界上居于绝对优势,据统计,2003年服装年产量127亿件,2004年中国在世界服装贸易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24%。2005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是735.6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9.40%,服装出口数量为219.7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8.1%,属于服装出口大国。

(2)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竞争力系数是衡量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是指某产业贸易顺差(逆差)占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即:

竞争力系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当竞争力系数大于0时,表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否则逆差;当竞争力系数趋于1时,表明竞争力愈强,反之则愈弱。据海关资料统计,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519.16亿美元,贸易顺差506.12亿美元,竞争力系数为0.97,说明中国服装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虚拟经营已在部分服装企业盛行。在中国服装行业,国内最早实施虚拟经营的是美特斯邦威。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始建于1994年,集团在国内率先采取“虚拟经营模式,走品牌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虚拟经营是企业把一条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割,企业集中资源于其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将其余的环节外包,企业突破有形的界限,通过各种方式将设计、生产、营销、财务等环节在企业内外进行整合弥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运作体系。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是指企业从创建到投产经营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活动,如图1,每个环节都有资金的投入并带来相应价值的增加,从而使这一系列环节联结成一条活动成本链。在服装从生产到销售的整条价值链上,价值含量最高的上下游环节分别集中在设计和营销,而美特斯邦威就是抓住了上下游中的这两个重要环节,将整条价值链进行分割,将资源全部集中于产品的设计和品牌的推广上,而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外包。正是凭借这种经营模式,美特斯邦威从1995年年销售额为500万升到2003年年销售额20亿元。短短数十年间创造了把企业爆炸性地扩大了400倍的商业奇迹。集团也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4)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服装业打造国际时装之都奠定了基础。服装业的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纵览世界已有的五大时装之都,即:高级时装之都的巴黎、高级成衣之都的米兰、运动休闲和成衣的纽约、经典男装之都的伦敦和东西方结合之都的东京,都是在本国独特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基础。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早日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服装之都。劣势

(1)产品档次不高,对外依赖性强。我国的服装业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上,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小,自主品牌只占出口产品的10%,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水平。此外,致命的一点就是我国服装出口总额近一半来自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确实为服装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以进

原料、来款式、供品牌”为主体的服装加工贸易模式对中国服装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不有利。盲目追求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国内服装行业的严重依赖性,一旦发达国家不给我们订单将拖垮我们整个服装出口行业。

(2)缺少自主品牌、缺乏专业设计人才、设计能力弱。中国服装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在服装产品上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自我设计能力弱,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只能被动的按照国外客户的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增加了市场风险。整个行业极其缺乏高端设计人才及引领世界潮流的服装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企业设计都是跟随欧美、韩国等国的潮流,创新能力较差。

(3)大力发展OEM,成了品牌国际化的障碍。OEM是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在我国通常指“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近几年,中国服装出口规模逐年攀升,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及生产国。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出口服装企业都在做OEM,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2%~5%之间,处在服装行业整条价值链上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像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这样,一方面使中国企业失去了打造自己品牌的机会,进入为别人品牌做嫁衣裳的局面,不能准确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另一方面OEM使中国服装企业过度依赖于国外企业,不能及时提高对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开发的原创能力。从而服装生产企业在整条价值链上处于更加从属的地位。

(4)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我国服装企业主要通过广交会、华交会等渠道通过国外中间商或批发商接受定单,很少在目标国市场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出运—交货—结汇”的流程后,就完成了使命。之后的分拨、物流、零售、售后服务、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增值环节,我国出口企业基本上未参与。而商品销售价格为出口价格的3~5倍,一些名牌产品甚至高达10~20倍。丰厚的渠道利润和品牌利润都被进口商、批发零售商所获得,中国出口商只赚取了微薄的加工费。

(5)很多服装企业规模太小,竞争力不强。这种企业有“散、小、弱”特点,并以加工型为主。企业设备普遍陈旧老化、设备引进能力和技术的再开发能力均很弱,产品难以适应国际市场流行趋势和新消费需求。大部分企业没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和经验。

(6)缺乏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我国服装行业,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普遍偏小。2004年我国服装企业有4.5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占15%。更重要的是,行业的组织程度低,企业管理水平低,交易成本高,内耗大,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多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山东等沿海地区,但产业投资主体较为分散,个体规模也不大,尚处于发展阶段。

(7)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意识不强,对行业内相关规则不甚了解。不少企业对一些发达国家实行的纺织服装环保标准(ISO14000)和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等国际标准不甚了解,也不严格按此标准进行生产和进行认证,而对出口前景过于乐观,因此出现了投资过热,出口数量大增,低价竞争的局面。一旦发生国外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特别保障措施时,不少出口企业又听之任之,事不关己,不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应诉,从而更加放任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和广度。机会

(1)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世界经济增长虽有所减缓,但仍将继续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数据,中国对外贸易(2001~2004)呈将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为中国服装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背景。

(2)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10%,2004年增长10.1%,2005年增长10.2%,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是10.7%,创下了中国经济10多年来的最快增长。这为中国服装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向中国转移。2004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先行指标——全球跨国并购金额增长了3%,这是2001年以来该指标的第一次上升,扭转了国际直接投资连续3年不断下降的趋势。2005~2006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和拓展市场的势头不减,中国这个大市场已吸引相当一部分的国外资金投向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这将有利于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4)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加强中国服装企业与国际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中国加入WTO后,为跨国公司尤其是知名品牌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我国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的竟争中,学习新的技术和经营理念,进一步积累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和全球企业运作经验,打造中国品牌。

(5)对主要市场出口连续增长的同时,对非洲、对联体等新兴市场增长明显。2003年我国服装出口对东南亚、中东地区、非洲、欧盟、独联体、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出口增长非别为40.8%、47.8%、59%、34.4%、109%、14.7%、29.9%、20.1%,并且已稳居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市场进口来源国的首位。同时,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已初具成效,对非洲和独联体的出口增长速度最为迅速。4 威胁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在全球性生产相对过剩和大批发展中国家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介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国服装赖以推动出口增长的资源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的作用将会受到不断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等东南亚邻近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积极抢占我国的市场份额。据Werner International Inc.发布的2002年全球纺纱与织造劳动力成本比较的统计结果,中国大陆、中国沿海地区、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斯里兰卡的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分别为0.41,0.6,0.25,0.57,0.34,0.5,0.4。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的成本最高,低劳动成本的优势已逐渐消失;且我国的土地和成本还在上升,而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又恰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地区。所有的这一切都导致了我国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2)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根据《世界经济年鉴2004/2005》数据得知,我国服装出口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传统市场。同时2003年对这四大市场出口额为473.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0.64%,并且居日本、美国、欧盟三大市场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虽然对非洲、独联体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有快速增长,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不足以抵御和分散因政治和经济原因所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贸易环境风险。

(3)出口企业经常遭来贸易保护手段。我国服装企业因有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产品成本相对低,在出口时对进口国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进口国针对我国企业采取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保护手段。同时各种新贸易壁垒正成为贸易发展的新障碍。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等。中国服装业国际化战略

通过对上述服装行业的SWOT分析,整合整个服装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如何做到充分利用优势和机会,避开整个行业的劣势和威胁是关乎中国服装行业能否走

远走好的关键问题。中国服装行业应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战略措施。

(1)SO战略。包括:利用劳动力优势继续保持在生产总量及主要出口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独联体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从全球角度出发发展我国服装贸易,加强与国际跨国企业的交流,学习其最为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及营销模式等;利用中国服装国际竞争力优势将中国由服装出口大国提升为服装出口强国;中国服装设计可融合国际上的时尚元素发挥文化优势。

2)ST战略。包括:弱化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水平;实行虚拟经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3)WO战略。包括:对产品结构要有所调整,争取在高档次的产品上有新的突破;引进高端设计人才的同时加强对本土设计人才的培养;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世界一流品牌;服装企业要扩大企业规模,不断更新设备改进现有工艺;实现服装产业的大规模产业集群;OEM合作向高层次发展;加大营销力度,拓展营销渠道,加快推行服装外贸出口代理制。

(4)WT战略。包括:熟悉国际服装行业内的相关规则,深入了解出口市场对服装进口的相关规定;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意识,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加强对我国服装品牌的管理,保护知识产权。结语

上一篇:神奇的魔法师秋姑娘作文下一篇:预防疾病关爱生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