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免费

2024-08-03

反问句免费(9篇)

1.反问句免费 篇一

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别人给予回答;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两种句式都有疑问的意味,但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做出回答;而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不需要别热人回答.使用反问句可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而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而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的作用。

2.反问句 篇二

一般认为,反问是修辞方法,属于修辞。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反问与设问同时纳入修辞范畴以来,反问属于修辞成了经典性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语法领域中对反问句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讲到“反诘语气”,张志公先生的《语法学习》讲到“无疑而问”,说的都是反问句。尤其是丁声树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疑问语气的句子分成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反复问、反问五类,这个分法影响很大,现在已被中学语文教材和不少大中专汉语教材采用。影响所及,致使有些修辞学教材只讲设问,不讲反问;人们似乎觉得,反问又应属语法了。其实,反问句同修辞有关,也同语法有关,但是它既不属于修辞,也不属于语法,它属于语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它主要研究符号跟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它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不同的特点。反问句是一种形式与意义相反的疑问句: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义。反问句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语言研究系统中的地位:反问句是语义的类。但是由于传统语义学以研究词义为中心,抛弃了对句义的研究,所以语法学为增强自身的实用性,在对句子作语法结构的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将句义的研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畴。例如对句子语气的研究,对句子用途(即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对句子意义的研究。

从语义上看问句,反问句只是问句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正问”和“测问”。张静先生在《汉语语法问题》(1987)一书中把疑问句从语义上分为三类:正问、反问、半问。正问是“有疑而问”,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无疑而问”,从反面提出问题;半问在“信疑之间”,半问半答。半问,我们称作“测问”。因为它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推测。以下例句①是反问,②是正问,③是测问:

①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呆气》

②这张传单是谁写的?(《挺进报》)

③你是董昆同志吧?(《猎户》)

由于人们对反问句的学科地位认识不清,所以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语法类型,并努力寻找反问句语法形式上的标志,结果未能如愿。例如“难道”曾被看作反问句形式上的标志,但是终被语言现实所否定:

①・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②(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灯》)

这两例都有“难道”一词,但它们都不是反问句,而是表达一种推测,是测问句。可见,反问句没有独自的语法形式。原来,反问句以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作为自己的结构。它们可以是特指问式的,也可以是是非问式的,也可以是选择问式的。这一点,丁声树、朱德熙等先生在其专著中都作过明确的阐述。

反问句同设问句也有纠葛。语言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反问句有“答话”出现。这种现象令人迷惑不解。有人认为这是作了回答的反问句,有人认为是反问、设问的结合用法等。我们认为,反问句属于语义问题,设问句属于语用问题,它们分属两个平面。反问与正问、测问相对,设问与提问相对。如果说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是疑问句的语法类,反问、正问、测问是疑问句的语义类的话,那么,提问、设问则是它们的语用(或曰修辞)类了。这三个平面的类别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

反问句在语用中是作为交际手段出现的:它要么构成提问,要么构成设问;此外别无选择。如:

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药》)

②(不错,这也很正大。)但是要问……你们无损于国体,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么?(《华队公会的供状》)

③他愤懑地想:这到底为了什么?林彪不是摔死了吗?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这三例都是提问。①中的是“康大叔”向“华老拴”发问:“怕什么?怎的不拿!”用的是反问句。②中的是作者向“华队公会”发问:“……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么?”用的也是反问句。③例更典型,三个问句都是说话人自己(主“我”)对自己(客“我”)的提问。说:“这到底为了什么?”用的是正问句;说:“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用的是测问句;说:“林彪不是摔死了吗?”用的是反问句。再如:

①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太阳的光辉》)

②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这两例都是由反问句构成的设问句。是问话,是答话。作为问话,①是肯定形式的反问句,②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作为答话,①是否定的,②是肯定的。

当然,设问句可由反问句构成,也可由正问句和测问句构成。如:

①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你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最后一次讲演》)

这两例也都是设问句。①为正问构成的设问,②为测问构成的设问。可见,反问构成设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3.反问句作文 篇三

反问句大全

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反问句的例子 篇四

2、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3、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4、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5、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7、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8、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9、这样有问题吗?

10、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11、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12、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难道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13、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14、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15、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16、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17、信赖,怎么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18、难道这清白的梅花能玷污吗?

19、外公,这难道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5.三年级反问句作业 篇五

1、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2、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3、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5、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6、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8、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0、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11、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12、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

13、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14、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

15、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16、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

1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8、有这样的可能吗?

19、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2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

21、我怎么不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呢?

22、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难道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23、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24、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2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6、植物学研究的对象在自然界,我怎么能离开这个对象呢?

27、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2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9、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30、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3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2、有这样的可能吗?

33、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34、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35、如果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难道会这样湿吗?

36、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里怎么不会长蛔虫呢?

37、登泰山看日出难道不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吗?

38、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

39、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

40、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1、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2、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43、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44、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5、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46、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47、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8、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49、这样有问题吗?

50、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51、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5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53、你真的觉得是这样吗?

54、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

5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56、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57、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58、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59、你觉得有问题吗?

60、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6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62、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63、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6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65、难道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66、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67、看到你有苦难,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

68、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

69、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

6.陈述句反问句互改(专题) 篇六

1、你瘦得像个猴子,也挑得动煤?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嫌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4、在科考队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5、难道没有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了吗?

6、我不能放弃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7、狼一样的恶人不值得同情。

8、小草也是可爱的。

9、杨科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10、11、12、13、14、我们应该做到言而有信。这样鲜艳的花朵,怎么能随便摘取呢?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的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那远去的岁月还会再回来吗?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不懂不能装懂。

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部队,还会属于谁呢?

这支队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的住吗?

哪有这么大的伞?

看一眼这样的月夜,真让人陶醉。

今天早晨,王老师不是表扬了张红吗?

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黄盖没有失信,不是来投降了吗?

眼前泼水的傣家人正式敬爱的周总理啊!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6、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7、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8、你怎么能这样做?

9、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0、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11、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12、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16、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7、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18、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19、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正像浅绿色的外衣吗? 20、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21、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2、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2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9、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

3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5、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1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7、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18、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19、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0、肺结核病人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21、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2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23、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24、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5、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改为陈述句)

26、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那大臣想:“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吗?” 2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8 难道蜜蜂不是有益的昆虫吗? 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得流泪呢? 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13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五、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变为陈述句)

2、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变为陈述句)

3、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5、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6、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2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2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27、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28、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29、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30、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31、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32、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33、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34、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35、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6、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7、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3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39、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40、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42、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43、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44、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45、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46、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47、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8、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49、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0、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5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二、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

5、漓江的水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

6、大家老师热爱自己的祖国。

7、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8、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9、越过岷山,不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

10、“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

1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12、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13、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反问句改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4.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6.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7.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0.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1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14.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1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16.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7.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谈反问句的意义和作用论文 篇七

【论文关键词】:反问句; 语用; 会话含义

【论文摘要】:“反问句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为表达自己观点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他把该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他的话语--反问句。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文章同时构建出了反问句的会话模型,认为否定只是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答无答不是反问句的本质特征。

1. 研究背景

1.1 关于反问句,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吕叔湘先生早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就对反诘句作了充分的论述,认为说话人(文章专指说出反问句的人)没有疑问,并且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指出了反问是说话人”并无所疑“。常玉钟(1994)指出反问句有深层的隐含意义,是以言行事。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第452页)对反问句作出了正确而精辟的解释,”问者对某一问题明明已经有了确定的见解,只是用疑问语气或疑问方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不是期望听话人回答,这类句子又叫反问句或反诘问句“。我们认为张斌的解释基本上指出了反问句的作用就是说话人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常规方式是陈述句),是站得住脚的。其他的现行主流现代汉语教材都一致讲到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加重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①

1.2 我们觉得应该利用语用学理论来合理的解释,了解这种特殊句式是如何完成其特殊的表达功能

分析反问句,探讨说话人的观点是否以会话含义的形式传递给听话人的,是很有价值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可以据此建立反问句的会话模型,从而正确理解反问的意义,辨清它和否定,疑问句,是否有答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证明在反问句中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一种会话含义,并此构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式。

2. 关于会话含义的特征

2.1 Grice认为会话含义有五个特征

1) ”可取消性“; 2) ”不可分离性“; 3) ”可推导性“,但由于话语可以是真实的,而会话含义可能不真实,所以含义的媒介体不是话本身,而是说这话的事实; 4) 会话含义是非规约性,但有些会话含义可能逐渐规约化; 5) 会话含义常有各种可能的解释。(沈家煊1986b、程雨民1983)

2.2 另外, Sadock指出会话含义的又一个特征

会话含义似乎是唯一的一类可以自由强化的语用或语义推理,即可以跟一个说明这种含义的陈述并联而不会有异常的冗余感.。(见程雨民1983)

2.3 Levinson认为单个看

”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的特征每一个都有问题“,但”把各项特征放在一起作为必要条件“就没有问题了,”总体上满足这些条件就足以判定一个推理是会话含义“。(见沈家煊1986)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原则来讨论反问句中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是不是会话含义。

3. 关于是否会话含义的讨论

3.1 可取消性

反问句所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往往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即使吕叔湘先生认为最典型的带”难道“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不再是反问句。例如(1)具有含义(2):

(1) 他生气了,说,”难道我错了吗?“

(2) 我没有错。

但在(3)中,会话含义(2)就被消除了。

(3) 他陷入深深的沉思,说,”难道我错了吗?“

很明显,这个人在思考,是想找到他是否错了的答案,是疑问句,只不过是在问自己而已。

3.2 不可分离性

仅仅用同义词替换并不能使说话人的观点脱离反问句。

(4) ”嘿嘿,好东西,别碰!“考古学者笑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古人类的侈口罐。“……

”我家里有个咸菜缸,你要不要?“

”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留着用吧。“

这里是植物学家讽刺考古学者,认为考古学者什么破罐破瓮都当作宝贝。如果把”咸菜缸“换成”瓦缸“、”泡菜坛子“、”旧面盆“等,都能表达他的讽刺。

3.3 可推导性

每一个反问句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都是能够推导出来的。下面,我们用Grice的推导模型来推导(5)中反问句的会话含义(6)。

(5) ”你就是看不起井下工!“

”我看不起?我就是井下工!“

(6) 我不可能看不起你。

推导过程如下:

说话人S说了P(指(4)中的反问句);没有理由假设他不遵守各项准则或总的合作原则;

S知道(并且也明白我了解他知道)我能够看出:需要的假设是他认为G(即含义(5);他并没有做任何事来防止我认为G(恰恰相反,他用了”我就是井下工!“来鼓励我认为G。);他是要我认为,至少是愿意(在(4)中肯定是愿意)听任我认为G;所以他的含义是G。

3.4 非规约性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296页)中指出:比如

你看得懂吗?

有这件事情吗?

这两个句子,用两种语调来说,就可以有询问或反诘的两种意义。

可见,听话人要在知道反问句的字面意义之后要在语境中推导才能得出它的含义,即说话人的观点。他不能从字面意义就可以得知说话人的观点。

我们认为反问句的会话含义规约化的程度不高,有时甚至是很低的,不足以改变反问句传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听话人来说是一种会话含义的事实。因为(ⅰ)更多的反问句是没有用”难道“,往往是不能单看一个句子就马上认为是反问句的。(ⅱ)很多用了”难道“的问句也不一定是反问句。(ⅲ)更重要的是,当说话人的观点表现为特殊性会话含义时,就算知道问话不是疑问句也要结合语境推导才可能知道说话人的观点。

3.5 不确定性

在有些情形里,反问句的会话含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即使说话人的观点是确定的,但听话人会有自己的理解。看下面的例子。

(7) ”……老炮,把您的绝招亮一亮吧!“

”看你说的,我有啥绝招哇。“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说他真的没有绝招,也可以认为他是谦虚。究竟是哪一个,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而定。

4. 通过上面的论证,我们可以确定反问句中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会话含义

下面,我们将拟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4.1 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a. 有一个语境X,X中有听话人H的参与或存在;

b. 说话人对X中的某个事件Y有了自己的观点Z;

c. S用表述Z的否定命题~Z的字面形式和疑问形式想结合的方式构成反问句P,P具有会话含义Z;d. 按照合作原则,H认为S想要他做Z的理解,即说P时的含义是Z。

4.2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认为a和b是反问句生成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c说明了就说话人一方反问句的构成方式,d说明了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和听话人的理解方式,是作为一种会话含义来理解说话人的观点。

H的参与或存在要么以动作行为,要么以言语行为,要么只是以听话人的方式或身份出现。Y,我们也称作触发事件,既可以是一个实际的情形或动作,也可以是言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Z的字面形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话人简单地照搬表述Z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另一种是用与表达Z的字面形式有很大不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换个角度,对于听话人来说,第一种是只需要否定~Z的字面形式就可以推导出Z的,第二种是在否定~Z的字面形式之后还必须要结合语境才能推导出Z来。我们认为前一种属于一般性会话含义,而后一种是特殊性会话含义。

5. 反问句的核心意义

从4.1的会话模型我们可以归纳出反问句的核心意义:说话人将自己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话语来表达这个观点。它是人们表达对某个事件的观点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

6. 反问句与否定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于根元(1984)和郭继懋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见1.2)。在我们看来,反问句中存在否定是肯定的,但它就象6.2中的会话模型显示的那样,只是作为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而存在,反问句的根本目的不是否定,而是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在一般性会话含义的反问句中,尤其是由听话人提供了反问句的触发事件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反问句就一定是一种否定。在由说话人根据自己提供的触发事件和有特殊性会话含义的句子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否定只不过是说话人构建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的方式之一,并非为了否定而否定。

7. 反问句与疑问句的关系

主流的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的还强调常常是只问不答或说话人不希望回答。但于根元(1984)认为就问话人的主观方面来说,反问句是无疑而问。

对于听话人,”事实上,反问句经常是有疑的,另一方往往可以作答“。

我们认为,有的教材上说的只问不答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但从6.2中的会话模型来看,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这一点无庸质疑。关于是否有答的问题,我们认为,那不是反问句的特征。一个人提出他自己的观点,别人完全可以表示赞同、反对以及提出修正等等。这就是于根元(1984)所提到的对听话人有疑,往往可以作答的情况。他也正是根据可以作答来判断反问句对于听话人是有疑的。我们认为,反问句的答语不是对问句的回答,而是对说话人观点的应答。至于于根元(1984)提到的自问自答的情况,我们在4.6已经作出了解释。

8. 余论

文章提出了反问句的核心意义。黎天睦(1994)指出提出小品词对于汉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再汉语语法研究的其他方面也一样有启示作用。一个句式核心意义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它,运用它,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反问句的会话含义除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观点外,常常还有请求、讽谕、禁止、提醒、强调等等含义。这需要另文讨论。

注释

① 文章参考的现代汉语教材有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冯志纯主编. 《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张斌.《新编现代汉语》。

为了保证语料的合法性,文章绝大部分语料都引用附注①中提到的教材和于根元(1984)中的例句,为行文方便就不再一一说明出处。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常玉钟. 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2] 程雨民.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与有关的讨论,《国外语言学》, 1983, 1.

[3] 郭继懋. 反问句的意义与作用. 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4] 黎天睦. 论”着“的核心意义. 戴浩一, 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5]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全集 第一卷》,辽宁教育出版社, .

[6] 沈家煊. 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 [英] S. C. Levinson著. 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 1986, 1.

[7] 沈家煊. 语用学论题之二:会话含义. [英] S. C. Levinson著. 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 1986, 2.

8.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参考答案 篇八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3.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4.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5.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7.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8.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9、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10、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1、打仗不是为了多杀人。

12、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3、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6、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7、春天一到,冰就化开了。

8、你不能这样做。

9、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

11、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12、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不能不羞愧。

13、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

14、这是天下奇观。

15、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16、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17、天空塌下一大块,很可怕。

18、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走呀。

19、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20、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21、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是因为水土不同。

22、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是荆棘丛生的荒坡。

25、不耕耘就没有收获。不学习就没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27、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2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29、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就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了。30、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那条街很热闹。

3、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4、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

5、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阀。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真理吗。

7、杭州的西湖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人们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人不可以没有一点精神。

10、我们不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12、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13、这么重的东西,我拎不动。

14、大千世界,哪里都有野花的倩影。

1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正是这样的野花。

1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7、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很感动

18、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很喜欢她。

19、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不会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0、肺结核病人不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

21、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

2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23、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

24、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25、狼的本性不会突然改变。

26、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那大臣想:“我是称职的,我不愚蠢。”2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3 他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4 你的家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5 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很想念乡下的爷爷。6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7 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8蜜蜂是有益的昆虫。9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10 这样的精品,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11 谁都有父母兄弟,谁都有妻子儿女,你们不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12 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13 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你会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五、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

2、你和从前相比,是变了个样子。3 这本书是你的。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5、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9.写反问句的例子 篇九

2、男人对于爱情,可以放下尊严,但要看你值不值得他放下。

3、不爱你,也希望你过得比他好,因为曾经爱过。

4、爱你的男人,胃口不能钓,越钓越没有。

5、当一个深爱你的男人,主动提出分手之后,消失过一段时间又出现在你视线,证明他已经卸下那份爱。

6、如果爱你,你不必表现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

7、爱一个人不能保证一辈子,那么至少保证这次只爱这一个。

8、男人希望得到心爱女人依赖感,首先要能挑起那份责任。

9、爱与不爱不是冲动,说爱起码一心一意。说不爱,要深思熟虑之后痛彻心扉时。

上一篇:成都大学大学物理a下一篇:农机化技术推广之我见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