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

2024-09-14

村上春树(精选9篇)

1.村上春树 篇一

1)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 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3) 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4) 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5)平庸这东西犹如白衬衣上的污痕,一旦染上便永远洗不掉,无可挽回。

6)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7) 哪怕只有一个人真心爱着某人,那人生就有永恒。即使不能和那个人在一起。

8) 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9)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10) 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11)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12) 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

13) 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14) 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关闭我的心,深沈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

15) 在我们能够对已经失去的东西予以确认的时候,所确认的不是失去它的日期,而是意识到失去它的日期。

16) 我喜欢我的懦弱,痛苦和难堪也喜欢。喜欢夏天的光照,风的气息,蝉的鸣叫,喜欢这些,喜欢得不得了。

17)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18) 年龄一大,相信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和牙齿磨损一个样。既非玩世不恭,又不是疑神疑鬼,只是磨损而已。

19) 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2.村上春树 篇二

时间是一条不可逆的流。只可向前, 不可后退。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抱憾于眼前的不堪, 想要回到曾经的某一时间, 说道:“让我们重新开始吧”的时候, 我们“回到”的仍旧是未来。“重新”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然而这只是哲学的判断和现实的经验。当我们都习惯、认同并不假思索地屈从于这判断和经验时, 村上春树把我们引向了异途。当田村卡夫卡来到高松的甲田图书馆住下, 他就在夜半看到了三十多年前、十五岁的佐伯。那个少女身着蓝色连衣裙, 静静地坐在桌边, 托腮凝望钉在墙壁上的画着的海边少年。

就如同小说最后, 在那片诡异森林里的士兵说的那样:时间不是问题。在《海边的卡夫卡》中, 时间既可以被割裂, 亦可以被重复, 甚至可以被延宕。这是借“活灵”这个道具完成的。“活灵”出自日本的民间传说, 亦在紫式部《源氏物语》中有所涉及:就是活着的人, 在灵肉分离之后产生的魂灵。这魂灵的主人的肉身尚未死去, 但其精神实际上已经“死”在某一时刻了。佐伯的肉身尚存, 五十岁, 开“大众·高尔夫”轿车, 每天在图书馆二楼书写自己的记忆。但, 她的精神已然逝去, 永远地停留在二十岁。

田村看到的, 就是佐伯的活灵。时间, 如游戏般被重构了。这是对哲学判断的挑战, 还是对现实经验的挑战?都是, 又似乎都不是。时间, 仍是一道流。只是这道流, 交汇在他者逆流的某个点上而已。

六十岁的中田是一个无比奇特的人, 他没有“认知”能力, 不懂“感受”, 简单、和缓。看着他, 使人不禁想起老子的理想:绝圣弃智。生者常向往活得精彩。可怎样才算是活的精彩?即不平淡。怎样才不平淡?即超越周遭人等。怎样才能超越他人?就要先背离本心, 在他人铺就的大路上拼命挣扎。于是, 有了江湖, 有了营营汲汲的众生。但在生者即将往生之时, 他又往往会迷惑:我真的在这世上走过一遭?我走过的那些脚印里, 可有一枚真正是为我的心而踏出的?

所以老子要绝圣弃智。或许这样方可回归本心。所以李渔几十岁了, 还盼着自己能葆有一颗童心, 这亦未尝不是如此这般。能找到“入口石”的, 只有中田和星野———这一对“脑子不太好使”的老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 “入口石”是一个关键。佐伯曾经封闭了他, 待中田将其开启, 田村卡夫卡就穿过了神秘的森林, 由迷失的士兵引路, 步入其中。当他在其间再次见过少女佐伯和成年佐伯之后, 他明白了:他必须从中走出来。在就要走出那化作森林的入口石时, 田村亦有反复, 差点留了下来, 但最终还是在佐伯的意念指引下, 走了出去。

入口石, 是怎样的隐喻?其实说来简单, 一字即曰之:心。活着, 活的并非肉体, 而是心。死去, 死的亦非肉体, 亦是心。人人有心, 但未必开启。有时是因为忘记;有时是因为耽搁;有时, 是因为无法找到。你是否真正步入过自己的本心?又是否从中走出?或者, 你是否能够, 将你心的入口石开启?

弗雷把一切叙事都简化了。他把所有的情节都归类于几十种不变的神话原型。许多人中了弗雷的蛊, 拼命想冲破原型, 自成一体。唯村上春树背道而驰。“弑父娶母”, 这看似老套的情节, 被作家拿来, 和上日本的灵魂, 而出炉的文字, 让我深切地感到熟悉得陌生。

弑父娶母的诅咒被强加在十五岁的少年田村卡夫卡身上, 他的出世, 就是为了践行这一诅咒。田村是否真的如咒之约, 履行了命运的安排?可能是, 亦未必是。语焉不详。

田村的父亲被杀死了, 他化身捕猫人乔尼·沃克, 被中田所杀, 然而田村却发现, 父亲的血污了自己的衣服;田村与作为母亲的佐伯和作为姐姐的樱花交合, 但这交合本身就难辨真伪, 何况那关于佐伯和樱花的“假说”亦非确凿。

希腊的俄狄浦斯王被动地遭受了弑父娶母的命运, 痛不欲生;日本的田村卡夫卡却主动地寻觅着履行厄运的机会。痛, 有时是一种莫名的狂欢。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哪怕是偶然:当你有伤口在作痛时, 你的内心却享受着这痛楚感?人们爱的, 可能就是“痛”本身。为什么令人刻骨铭心的, 往往是最痛的?如是而已。

3.村上春树的经典 篇三

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周围静得出奇,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我的思考侧起耳朵。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他是我在青春岁月里的初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 ——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寻。

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那里的一切一切都如云遮雾绕一般迷离。但我可以感觉出那片风景中潜藏着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什么,而且我清楚:她也在看同样的风景。

曾经有过这样的年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静。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

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处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當。

有时候,不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正确的结果;而造成不正确结果的却是因为正确的选择。

4.村上春树名言 篇四

2.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

3.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 ——村上春树 《Q》

4.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5.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6.这世间最折磨人的,是站在原地以为还回得去。 ——村上春树

7.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村上春树 《且听风吟》

8.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9.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10.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11.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12.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打算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13.因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这地步,只好彼此觉悟。

14.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15.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

16.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17.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18.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19.习惯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要素只要缺一点点,感觉上就好像自己被世界的一部分所抛弃。

20.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21.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没有光明的阴影。卡尔•荣格在一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阴影是邪恶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积极的存在相仿。我们愈是努力成为善良优秀而完美的人,阴影就愈加明显地表现出阴暗邪恶破坏性十足的意志。当人试图超越自身的容量变得完美,阴影就下了地狱变成魔鬼。因为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大蒜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22.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23.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24.“就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魔鬼和基督的故事。”青豆说,“基督正在旷野里严格修炼,魔鬼要求他显示奇迹,要他将石头变成面包。但是基督拒绝了。因为奇迹是魔鬼的诱惑。”

25.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 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26.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27.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28.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

29.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

30.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

31.活着就意味必须要做点什么,请好好努力。

32.若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

33.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4.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35.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36.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37.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

38.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

39.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5.村上春树经典语录 篇五

1、我除了成为我自身别无选择。哪怕有更多的人弃我而去,或我弃更多的人而去,哪怕五彩缤纷的感情出类拔萃的素质和对未来的期盼受到限制以至消失,我也只能成为我自身。

2、但我那时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4、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5、不知为何,恰如其分的话总是姗姗来迟,错过最恰当的时机。

6、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

7、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8、要自信!只要自信就无所畏惧。愉快的回忆、倾心于人的往事、哭泣的场景、儿童时代、将来的计划、心爱的音乐——什么都可以,只要这一类在头脑中穿梭不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9、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10、我俩就像在无人岛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11、人的生命虽然本质上是孤独的东西,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在某个地方与别的生命相连。

12、或多或少,任何人都一开始按自己的模式活着。别人的若与自己的差别太大,未免气恼;而若一模一样,又不由悲哀如此而已。

13、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

14、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15、我们写作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讲光线投在上面,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损贬。

16、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17、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没有光明的阴影。卡尔·荣格在一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阴影是邪恶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积极的存在相仿。我们愈是努力成为善良、优秀而完美的人,阴影就愈加明显地表现出阴暗、邪恶、破坏性十足的意志。当人试图超越自身的容量变得完美,阴影就下了地狱变成魔鬼。因为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大蒜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18、哪怕只有一个人真心爱着某人,那人生就有永恒。即使不能和那个人在一起。

19、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20、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21、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22、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23、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24、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25、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26、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27、该上之时,瞄准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该下之时,找到最深的井下到井底。

28、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哪里,化为一摊烂泥。

29、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30、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31、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

32、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3、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34、或许我不该仰望天空,应当将视线投去我的内部。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就如同窥视深深的井底。

35、再没有比相信自己在从事正义事业的人更好骗的了。

36、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7、你说这镇子上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这固然可亲可佩。若有力气,我也想为之鼓掌。可是,没有争夺没有怨恨没有欲望,无非等于说没有相反的东西,那便是快乐、终极幸福和爱情。正因为有绝望有幻灭有哀怨,才有喜悦可言。

38、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39、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过头的价值。

40、我已经厌倦了嫌恶别人、憎恨别人的生活,厌倦了无法爱任何人的生活。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哪怕是一个。最重要的是,我甚至连自己都爱不起来。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

41、我一不坚强二没有独立心,不外乎硬被现实推向前去罢了

42、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43、她总是觉得自己的心位于远离人们喧嚣声的地方。

44、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

45、如果我不再爱你了,我一定就不爱你了,我会去爱上别人。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46、时间这东西拥有强大的力量,足以一一消除人为的变更。

47、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48、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49、身处周遭如一口深井,我不知道黑洞洞的井底通向哪里,只知道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和太阳;我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只知道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50、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51、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大海,直到有人走来把手轻轻放在我的背上。

52、活着就意味必须要做点什么,请好好努力。

53、我,是个空壳啊。”“真的空壳一个,彻头彻尾空无一物。”

54、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55、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56、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57、“就像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有魔鬼和基督的故事。”青豆说,“基督正在旷野里严格修炼,魔鬼要求他显示奇迹,要他将石头变成面包。但是基督拒绝了。因为奇迹是魔鬼的诱惑。”

58、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

59、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段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60、再也无须前思后想,一切岂非已然过往。

61、“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62、没有小确幸的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63、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64、习惯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要素只要缺一点点,感觉上就好像自己被世界的一部分所抛弃。

65、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66、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67、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68、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69、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70、世界这个东西,青豆啊,就是一种记忆和相反的另一种记忆永无休止的斗争。

71、在我们能够对已经失去的东西予以确认的时候,所确认的不是失去它的日期,而是意识到失去它的日期。

72、“有人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复仇更昂贵,更无益。”

73、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74、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75、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76、到4月中旬,直子满20岁。我11月出生,她大约长我七个月。对直子的20岁,我竟有些不可思议。我也好直子也好,总以为应该还是在18岁与19岁之间徘徊才是。18之后是19,19之前是18,如此固然明白。但她终究20岁了,到秋天我也将20岁。惟有死者永远17。

77、善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改变所处的场所和立场……平衡本身就是善。

78、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地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段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79、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80、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趣化,不准回头看,不准偷偷想念,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儿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81、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诉我这件事。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82、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玲子语)

83、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84、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85、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86、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87、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88、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你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逝

89、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90、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打算变得低于自己一样,是罪孽深重的事。

91、我这人,无论对什么,都务必形诸文字,否则就无法弄得水落石出。

92、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93、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94、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95、我不愿意从这世界消失。闭上眼睛,我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摇摆。那是超越悲哀和孤独感的、从根本上撼动我自身存在的大起大伏。起伏经久不息。我把胳膊搭在椅背,忍受这种起伏。谁都不救我,谁都救不了我,正像我救不了任何人一样。

9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97、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98、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

99、超过了一定年龄,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对您的人生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您手中滑落下去。取而代之落入您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地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是您所爱的人,这些一样接着一样,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从您身旁悄然消逝。而且一旦消失,您就再也别想重新找回,连找个代替的东西都不容易。这可真够戗。有时简直像是拿刀子在身上割,苦不堪言。

100、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女性。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那皱纹宛如与生俱来一般,同她的脸配合默契。她笑,皱纹便随之而笑;她愁,皱纹便随之愁。不笑不愁的时候,那皱纹便不无玩世不恭意味地点缀着她整个面目。

101、因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这地步,只好彼此觉悟。

102、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

103、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104、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105、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

6.村上春树 篇六

一、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主题解析

村上春树作为日本当代的一位小说奇才, 其创作的《挪威的森林》, 主要是借助于一个少年之眼, 观察了日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青年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待现实状况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它揭示了一个自我迷失与自我拯救的青年人故事, 属于一部青春小说或成长小说, 尤其是针对都市年轻人的情感困惑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很多读者对于该部小说的阅读之后, 往往会产生一种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就是自身, 这就说明了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就是讲述了普通人的处世问题, 并通过对男女主人公不同结局的处理来给普通人提供一个解决困惑的生活参考建议。同时, 该部小说也揭示了另外一个主题, 即青春的伤逝与成长的痛苦。小说家在小说中不断的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恐惧之情, 故事中的主人公希望时间能够永远的凝固在那里。然而, 现实生活却是相反的, 人们无法逾越自然规律, 青春总要逝去, 每个人都要在生命旅途中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 即使再无奈和不舍, 人们的青春都必然会逐步的消失, 这是每一个人成长成熟的代价。一旦成熟, 就可以获得最终的解脱和生命的延续。此外, 小说中还表达了这么一种主题思想, 即玩世不恭的生与恬然怡静的死。因而, 在这部小说中, 很多年轻的生命并没有充满了生命的奋进和活力, 反而是陷入到一种生命谷底去的绝望和失望中去的状态。小说中充满了很多颓废的描写场景, 也有很多年轻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愤懑。但是, 他们在抗争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取得有效的成功, 他们的抗争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徒劳无功。还有就是小说中还充斥着死亡的阴影, 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死无所定数的感觉, 这种死亡以及生活的平庸, 最终让人们萎顿、消沉。

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创作特色

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主题的表达与展示, 是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来实现的。首先, 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中有着清新却浪漫的语言文体。正如作家本人所言, 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其语言的运用, 有合适的语言才会有故事的讲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小说创作的最根本环节就是其文体的选择与运用。因此, 有人说村上春树的小说语言是其小说最为吸引人, 让人感到轻松的地方所在。人们在阅读村上春树这部作品的时候, 就像在细细品位一杯淡淡的绿茶而已, 但是, 其清淡之间却又留存给人一种深刻浪漫的记忆。在该部小说中, 村上春树的语言文体功力可见一斑。他匠心独运的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 并通过这些独特新颖的修辞手法把一些反常规, 且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作家的语言文体选择与使用都是灵活机动的, 看似轻描淡写, 实际上却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过程, 更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生活化过程。此外, 他的语言运用方面也是较为行文流畅, 文采飞扬的, 能够通过形象的语言来感染人, 让读者获得美学感受。除了他的语言文体运用特色以外, 村上春树的这部小说中还具有阳性的线与阴性的线相结合的故事结构。尽管作家本人曾经认为《挪威的森林》是一部“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 然而, 他并没有否认该部小说中有着整体不现实的创作特色。村上春树正是沿着两条平行的线并行不悖的向读者叙说着故事, 让人处于一种阳线与阴线或阳面和阴面之间。这种似真似假的创作手法, 让人们可以在一种处于游离状态之下, 深入到人们内心世界中去。说明了现代都市青年人无奈的等待命运的宣判。当然, 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中还有一个巨大的魅力所在, 即表达了田园情结与青春之梦, 它就像一股轻柔的威风拨弄着年轻人潜意识里的田园情结与永远做不完的青春之梦, 它让处于喧哗城市生活中的人们获得了心灵的抚慰, 并获得了一种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总之, 村上春树创作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属于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其主要阐述了都市中年轻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困惑与无奈之感, 并使用了恰如其分的语言文体和故事结构, 向读者讲述了人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苦恼, 通过对森林中的现实与梦幻对比, 并虚构了森林中的精灵, 深入到了当代都市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中去了, 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快乐与悲伤, 并没有过多的实质性事件发生, 但是, 却揭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引发了读者的心灵共鸣, 触发了读者的思绪与感触, 是一部通过敏锐的方法意识, 以精选的独特语言来创作的青春小说, 让人们洞悉了都市生活中的种种游戏规则, 并给人一种心灵的抚慰。

摘要: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作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是一部具有独特主题的小说之一, 它揭示了现代都市中的青年人内心所具有的失落感和困惑感。那么, 这个独特的主题也是具有一定的创作特色的, 它以并不复杂的小说情节讲述了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通过对村上春树这部小说的主题及创作特色解析, 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这样一位旷世奇才作家的文学创作功力与魅力。

关键词: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主题,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 李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9 (5)

7.村上春树的中国之行 篇七

不过准确说来,村上也并非“满世界跑来跑去”,或者说“满世界”似乎并不包括亚洲。事实上,村上作为亚洲人,亚洲国家他只到过中国和蒙古,而且只有短短两个星期。时间是一九九四年六月,路线是大连——长春——哈尔滨——海拉尔——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的诺门罕村,之后绕回北京,路线变为北京——乌兰巴托——乔巴山——哈拉哈河西岸的诺门罕战役遗址。关于此次中国之行、中蒙边界之行的记述,后来收录在一九九八年结集的《边境近境》之中。

说起来,《挪威的森林》最初的中译本是一九九○年四月出版的,到村上来华的一九九四年六月已逾四年。但那时《挪威的森林》尚未达到畅销程度,村上在中国自然不怎么出名。因此十几年前他的那次中国之行并未引起国人的注意,基本上是作为普普通通的外国旅行者出现在旅途中,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的接待和欢迎。所以不妨首先看一下彼时中国在彼时村上眼中是什么样子。

关于火车,村上以不无辛辣的幽默笔触这样写道:“从大连开始被塞进挤得连厕所都去不成的、堪称中国式混乱极致的满员‘硬座’车(原本计划乘飞机去长春,但航班被无甚理由地取消了,突然改乘火车),摇晃了一夜十二小时,累得一塌糊涂。到达长春站时,觉得脑浆组织也好像随同周围汹涌澎湃的情景而大面积重组一遍。中国人满不在乎地从窗口扔所有东西,若开窗坐在窗边,有时会遭遇意料不到的灾难。啤酒瓶啦橘子皮啦痰啦鼻涕啦等种种样样物件从窗外飕飕飞过,弄不好很可能受伤,下场更凄惨亦未可知。”关于宾馆:“我转了不少中国城市,深深觉得中国建筑师有一种能使得刚刚建成的大楼看上去浑如废墟的特异才能。例如每次进入面向外国人的高层宾馆——当然不是说全部——我们都会在那里目睹为数众多的废墟。电梯贴的装饰板张着嘴摇摇欲坠,房间天花板边角部位开有含义不明的空洞,浴室的阀柄有一半两相分离。台灯的脖颈断裂下垂,洗面台活塞不知去向,墙壁有仿佛心理测试图的漏雨污痕。”关于医疗服务:“在哈尔滨,始料未及地跑起了医院——坐‘硬座’的时候,对面坐的年轻男子开了车窗再不关上,致使异物进入眼睛(不过此君人倒非常友好,我下车时忘了带座席上的随身听电池,他特意跑来递给我)。”为此村上在哈尔滨去了两次医院,两次都不用等待,连洗眼带拿药才付费三元(四十日元)。于是村上感慨:“根据我的经验,就眼科治疗而言,中国的医疗状况甚是可歌可泣。便宜,快捷,技术好(至少不差劲儿)。”

不过,村上的中国之行显然不是为了写上面这样的中国印象记。他几乎没去任何景点。在大连没去老虎滩,在长春没看伪皇宫,在哈尔滨没游太阳岛,而仅仅是路过。较之游客或旅行者,他更是采访者。他的目的地是中蒙边境一个普通地图上连名字都没有标出的小地方:诺门罕。说实话,当年为翻译这个地名查遍了手头所有中外地图都没查出。那么,村上要去那么偏僻的地方做什么呢?

这涉及一场战役:诺门罕战役。

这场战役,日本人习称“诺门罕事件”,蒙古称为“哈拉哈河战役”。事件是一九三九年春夏之交由日军在靠近诺门罕的“满蒙”国境线挑起的。关东军投入近六万兵力,结果在以苏军机械化部队为主力的苏蒙联军排山倒海的反击下一败涂地,死伤和失踪近两万之众,第二十三师团全军覆灭。此后关东军不得不收敛进攻苏联的野心。村上早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在一本历史书中看过诺门罕战役的照片。不知为什么,自那以后,那一战役的场景始终萦绕在他的脑际。后来受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驻校作家期间在学校图书馆意外见到了不少关于诺门罕战役的英、日文图书。翻阅之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为那场战役所强烈吸引的原因:“那大概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那场战役的始末‘实在太日本式、太日本人式’了。”何为日本式、日本人式呢?在村上看来,就是几乎没有人对无数士兵在“日本这个封闭组织中被作为无名消耗品”谋杀掉负责任,甚至吸取教训都无从谈起。即使战后的今天,“我无论如何也无法从我们至今仍在许多社会层面正作为无名消耗品被和平地悄然抹杀这一疑问中彻底挣脱出来。我们相信自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日本这个和平的‘民主国家’中得到了保证。但果真如此吗?剥去一层表皮,其中一脉相承呼吸和跳动着的难道不仍是和过去相同的那个封闭的国家组织或其理念吗?我在阅读许多关于诺门罕战役的书的过程中持续感觉到的或许就是这种恐惧——五十五年前那场小战争距我们不是并没有多远吗?我们怀抱着的某种令人窒息的封闭性总有一天会以不可遏止的强大力量将其过剩压力朝某处喷发出去,不是吗?”与此同时,村上意识到那场“奇妙而残酷”的战役正是自己寻求的题材,决心将那场战役作为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的一个纵向主轴。“我一边看书,一边把自己带往一九三九年的蒙古草原。我听到了炮声,肌肤感受到了掠过沙漠的风。”他在《奇鸟行状录》第一部中以六十四页篇幅(原文)写了同诺门罕战役相关的情节。写完第二部后,《马可·波罗》杂志问他能否实际跑一趟,“那是我早就想去的地方,一口答应下来”。

很明显,村上中国之行或中蒙之行的目的,在于亲眼看一看作为《奇鸟行状录》题材之一的诺门罕战役的战场。

关于《奇鸟行状录》,这部分为上中下三部、译成中文都有五十万言的超长篇小说对于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标志性作品,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Jay Rubin)称之为“也许是他创作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无疑是他创作道路的转折点。如村上自己所说,他诸多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主人公总在寻找什么,而《奇鸟行状录》同以前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积极主动地期盼寻找并为此进行战斗”。《奇鸟行状录》通篇贯穿着这种积极性或战斗性,而其战斗性的指向就是寻找和发掘日本被官方掩盖了的另一种历史,即充满邪恶和暴力的历史。而要寻找邪恶和暴力的源头,势必追溯日本对中国大陆的侵略及其在那里犯下的种种暴行。《奇鸟行状录》从寻找冈田亨夫妇丢失的一只宠物猫开始,之后很快将读者带往蒙古草原和血肉横飞的诺门罕战场,并通过滨野军曹之口点出了南京大屠杀:“在南京一带干的坏事可不得了。我们部队也干了。把几十人推下井去,再从上边扔几颗手榴弹。还有的勾当都说不出口。”如果说,《奇鸟行状录》的主题是探索和求证当今日本暴力的传承和渊源,那么那场“太日本式、太日本人式”而又被蓄意掩饰的诺门罕战役无疑是一个典型教案。可以说,村上的笔触在这里已触及日本历史最黑暗、最隐秘的部位和当今日本症结的源头所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来中蒙边境的诺门罕之前,村上已经写完了涉及诺门罕战役的《奇鸟行状录》的第一、第二部。第三部则是在结束中蒙之行后写的,而恰恰是第三部,成为村上真正的转折点。如果说第一部和第二部仍处于寻找和期待阶段,第三部则真正开始了战斗:用棒球棍将作为邪恶与暴力化身的众议院议员绵谷升的头盖骨打塌,主人公的妻子即绵谷升的妹妹也下决心去医院病房拔掉维持绵谷升生命装置的插头——“我必须杀死我的哥哥绵谷升!”杰·鲁宾在他的专著《倾听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 and the Music of Words)中指出:“只有第三部可以说受益于他对这个自学生时期就一直挥之不去的战场的实地勘察。”

熟悉“二战”史的人都知道十二月七日是美国的“珍珠港日”(Pearl Harbor Day),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七日是美国开始太平洋战争五十周年纪念日。当时村上正在美国,即使普林斯顿那样的大学城也弥漫着反日情绪,几乎成了“反日日”。那天一整天村上没有出门——“那里的气氛很难让日本人出门,很难让自己分辩说自己是战后出生的,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关系。在那里我确实感受到我们必须多多少少持续承担作为日本人的历史责任。……换言之,当时我不容分说地被挟裹在五十年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亡灵般的复活气氛之中。此后不久我便越过了界线,被拖进往来于一九三九年的满蒙边境和现今的东京之间那个不合逻辑的物语之中。”

这样,一九九四年六月,村上终于来到了中蒙边境,来到了诺门罕,实际站在了哈拉哈河畔一九三九年展开诺门罕战役的战场——“看上去原本像是坡势徐缓的绿色山丘,但也许因为苏军集中炮击的关系,形状已彻底改变,植被体无完肤,砂土触目皆是。八月下半月在苏蒙联军大举进攻之际展开的血肉横飞的围歼战即那场激战的痕迹在斜坡沙地上完完整整剩留下来。炮弹片、子弹、打开的罐头盒,这些东西密密麻麻扔得满地都是。就连似乎没有炸响的部分臼形炮弹(我推想)也落在那里。我站在这场景的正中,久久开不了口。毕竟是五十五年前的战争了。然而就好像刚刚过去几年一样几乎原封不动地零乱铺陈在我的脚下,尽管没有尸体,没有血流”。为了不忘记,村上决定拾起一发子弹和一块炮弹残壳带回宾馆,再带回日本。当他半夜返回乔巴山,将子弹和炮弹残壳放在桌子上时,他顿时感到有一种类似浓厚“气息”的东西发生了。“深夜醒来,它在猛烈地摇晃这个世界,整个房间就好像被装进拼命翻滚的混凝土搅拌机一样上下急剧振动,所有东西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漆黑中咔咔作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正在进行呢?”离开中国以后,那剧烈的振动和恐怖的感触仍久久留在村上身上,并使他为之困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上开始认为:“它——其振动、黑暗、恐怖和气息——恐怕不是从外部突然到来的,而莫如说原本存在我这个人的内面,不过是有什么抓住类似契机的东西而将它猛然撬开罢了。”

其实,这一奇特的体验是否属于“超自然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透露和强调的信息:黑暗、恐怖和暴力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终止而终止,它依然活在日本这个封闭性国家体制的内部,甚至活在自己和其他个体的内部并正在窥伺时机以求一逞。正如本文一开始就引用过的村上原话:“我们怀抱着的某种令人窒息的封闭性总有一天会以不可遏止的强大力量将其过剩压力朝某处喷发出去。”村上紧接着这样写道:“如此这般,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寂静的图书馆和由长春驶往哈尔滨的嘈杂的列车中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场所,我作为一个日本人持续感受着大体同一种类的不快。那么,我们将去哪里呢?”

“我们将去哪里呢?”——日本将去哪里呢?日本人将去哪里呢?自己将去哪里呢?不妨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疑问和追索期待将村上带到了中蒙边境的哈拉哈河西岸,带到了诺门罕。在这个意义上,诺门罕乃是村上心中的诺门罕。那既是他在历史迷雾中持续寻找的遥远的“边境”,又是他必须日常性面对的近在咫尺的“近境”。就此而言,较之一个旅行者、采访者或者一个作家,村上更是一个必须投入战斗的战士。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边境近境》这部游记或旅行文学作品所收录的不仅仅是这篇题为《诺门罕钢铁墓场》的中国之行、中蒙边境之行,还收录了墨西哥之行、横穿美国大陆之旅和神户故乡之行等篇章,或场景描写栩栩如生,充满“新鲜的感动”,或思维的轨迹穿越时空,足以发人深省,文笔或诙谐灵动或沉郁悲凉或娓娓道来——确如村上所说“看写得好的游记比实际外出旅行有趣得多”。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涉及了。何况,作为译者理应把“有趣得多”的东西留给读者。

二○○七年二月二十三日(丁亥正月初六)于窥海斋

时青岛水仙初谢迎春乍黄

(《边境近境》,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出;

8.村上春树著名语录 篇八

【29】:人生本来就是有无数的岔路口,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谁也无法判断哪些选择一定是到达终点的最优路径。 ——村上春树 《1Q84》

【30】: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31】:永远不要同情自己!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32】:如果一味地只是遭受攻击不反抗,我们就只能止步不前。慢性的无力感是会腐蚀人的。 ——村上春树 《1Q84》

【33】:所谓理解 通常不过是误解的总和. ——村上春树 《斯普特尼克恋人》

【34】:而我只能站在那个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唤阿绿的名字。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35】: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36】:人生来便注定会失去一切,消失,完全的消失于虚无,从入口进来,从出口出去。这个过程如果是漫长的,谁又不渴望温暖的度过呢? ——村上春树 《舞舞舞》

【37】:一天跑一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村上春树

【38】: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39】: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 ——村上春树 《海边的卡夫卡》

【40】:年轻的时候,即使身无分文,一贫如洗,也会享受生活。 在没有列车的时候,我和她和猫躺在铁轨上,安静地简直像坐在湖底,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村上春树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41】:最聪明的处世之道,便是,即对只投以白眼么,与之同流合污 ——村上春树

【42】:我自然离所谓“非凡的头脑”很遥远,也不必体味如此残酷的痛苦境遇。每天喝喝生啤,随便找点借口过日子。尽管有时候心里也会琢磨这种状态是否对头,算了,姑且由它去吧。 ——村上春树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43】:你怎么还不明白,你是别处制作的,就连你想把自己脱胎换骨的意念,也是别处制作的。 ——村上春树 《奇鸟行状录》

【44】:此次苏格兰和爱尔兰之行的主题是威士忌。先去苏格兰的艾莱岛痛痛快快品味名闻遐迩的纯麦威士忌,再去爱尔兰走村串镇欣赏爱尔兰威士忌。很多人(当然都是爱喝酒的)都夸说这主意实在妙极。 ——村上春树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45】:我们各自倾尽全力继续着我们各自的人生。而且看得远些的话,即使那个时候你做了不一样的判断,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也许会有些许误差,但我们大概也会尘埃落定和如今并无二致吧。 ——村上春树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46】:如果不信赖周围的人,事情就不可能有所进展;但若是信任过度,有时反而于人于己都不利。 ——村上春树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47】:至于蒙克的音乐是从哪里开始失去其原有光环并且不再神秘的,坦率地说,我已记不大清楚了。后期作品中,《地铁》(Underground)我固然非常喜欢,奇怪的是其前后的作品却没有印象。一如蒙克的形象不知不觉之间渐渐淡化一样,那一幕幕场景的神秘性和均衡也一点点离我而去 ——村上春树 《爵士乐群英谱》

【48】:往牡蛎上浇纯麦威士忌更好吃。吉姆告诉我,这是艾莱岛独特的吃法。试一次你就忘不了。 ——村上春树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49】:信赖却不能完全信任别人,这样的人生有时也是孤独的。那种细微的缝隙、那种类似背离的东西带来痛楚,不让我们入睡。有时也会有这样的黑夜吧。不过,假如我们这样想—“没关系,这玩意儿无非就是meat goodbye罢了”,说不定就能开开心心地忍耐下去呢。 ——村上春树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9.村上春树语录精选 篇九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

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神的孩子全跳舞》

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神的孩子全跳舞》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您手中滑落下去。取而代之落入您手中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是您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您身旁悄然消逝。

也许会害怕,但至少我有一个喜欢的人。”“哪怕对方不喜欢你?”“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1Q84》

我甚至连自己都爱不起来。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1Q84》

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 ——《1Q84》

我觉得,对我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我没能真正地爱上谁,有生以来,我从没有无条件地爱过一个人,从没有产生过为了谁可以抛弃一切的心情,连一次都没有。——《1Q84》

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我们的人生并不能单纯地划分成明亮或黑暗。在那之间有所谓阴影的中间地带。能够认识那阴影的层次,并去理解它,才是健全的知性。能获得健全的知识,是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努力的。——《黑夜之后》

你想回避这一事实,想把它塞进心底的小黑洞盖上盖子,尽量不去想难堪的事,不去看讨厌的事,在生活中把负面感情扼杀掉,这种防御性姿态成了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是这样的吧,但这使得你无法无条件地真诚地由衷爱一个人。——《东京奇谭集》

试着这样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是一枚鸡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灵魂,而这灵魂覆盖着一个脆弱的外壳。这就是我自己的真相,而且这也是你们每一个人的真相。

人多多少少都是都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活下来的。当别人和自己差别太大时会感到生气,过于相像又会觉得悲哀。如此而已。——《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挪威的森林》

把人生当做饼干罐就可以了。饼干罐不是装了各种各样的饼干,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在里面吗?如果先一个劲儿的挑你喜欢吃的,那么剩下的就全是不大喜欢的。没次遇到麻烦我就这样想,先把这个应付过去,往下就好办了。人生就是饼干罐。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挪威的森林》

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挪威的森林》

上一篇:联想产业生命周期下一篇: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