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

2024-10-04

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精选8篇)

1.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 篇一

土地整治规划

名词

1.土地整治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或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2.农用地整理

在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活动。4.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对低效利用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改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进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5.土地复垦

对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政治措施,使其恢复可利用状态的活动。6.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整治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还剩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7.土地整治潜力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对低效的城镇工况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起来农用地面积和节约的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质量提高的程度。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政治活动。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土地复垦和调整利用,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不扩大,布局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

2.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 篇二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 (ISM) ,宜居城市,信阳

0 引言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 而居留于城市。”[1]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城市化速度也不断加快。但是, 在享受城市大变革的同时, 城市居民也必须忍受着由城市发展过快带来的各种如交通拥堵、资源衰竭、住房紧张、空气污染等问题。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许多城市开始找寻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 “宜居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2]。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 首次提出宜居城市这个极具创新性的城市职能发展目标,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使宜居城市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3]。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更是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排行榜, 在2009年-2013年的历年榜单中河南省信阳市有幸连续5年荣登中国宜居城市十佳榜单。

迄今为止, 国内对宜居城市的研究大多是评价体系标准方面的研究, 而对宜居城市影响因素的层次划分研究则较少。鉴于此, 本文将运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 (ISM) , 以信阳市为例, 分析其宜居城市影响因素的构成, 以期为提升城市宜居魅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同时为研究宜居城市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1 研究方法

ISM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 解释结构模型, 是美国沃菲尔德 (J.Warfield) 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而开发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4]。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 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 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 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 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5]。

ISM模型的基本建模步骤: (1) 组织小组, 一般以10人左右为宜, 要求每个成员对研究的问题比较了解, 并能发表个人的较成熟的看法[6]。 (2) 选择要素项目, 较常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问卷法。 (3) 确定要素项目之间的二元关系, 即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4) 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 划分后建立骨架矩阵, 并画出多级有向图。 (5) 对多级有向图即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2 信阳市ISM模型的建立

信阳市, 别名“申城”、“茶都”, 位于河南省南部, 是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该城市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是新崛起的鄂豫皖区域性枢纽城市。信阳山水秀丽, 气候宜人, 素有“北国江南, 江南北国”之美誉[7], 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单的地方。

首先, 根据ISM模型基本建模步骤的要求组织了一个8人小组, 其中包括相关专业老师2名、不同年级的信阳籍在校生4名、其他熟悉宜居城市概念的学生2名。小组在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经过整理归纳, 决定主要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城市公共安全、社会文明这六个方面寻求影响信阳市成为宜居城市的因素, 并向下进行分解得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构成表 (表1) 。

通过归纳概括, 得出影响信阳市连续5年荣登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榜单的影响因素共计16条, 接着确定各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并建立邻接矩阵A, 使用MATLAB软件编辑程序计算出该矩阵的可达矩阵M。然后, 按照相关规则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极间划分, 并对矩阵中的各要素重新排序, 排序后抽出骨架矩阵且只保留从上到下逐级到达的二元关系 (图1) 。最后, 按照保留下来的二元关系画出多级有向图, 即得到有关信阳市连续多年成为宜居城市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图2) 。

3 模型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 宜居城市之信阳市的影响因素系统是一个具有四层递阶结构的多级有向图, 该解释结构模型表明了各影响因素之间从上到下的逐级递阶关系。其中, 第四层为最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第三层和第二层为中间层次的间接影响因素, 第一层为信阳市解释结构模型的表层影响因素。

3.1 第一层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图2可以看出, 信阳市之所以连年上榜宜居城市的表层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独特以及具有对等关系的城市美誉度高、金融网点密集、商贸发展繁荣等。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信阳市的饮食融合了安徽、湖北的部分习惯, 以大米为主食, 菜味不咸不淡, 稍喜麻辣。而近年来在各界市政府的努力下, 信阳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再加上极大的环境优势, 给信阳市带来了诸多美誉, 比如2009-2013年5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市10强、中国创业之城20强等。这些独特性使得信阳市和河南省的其他城市比起来, 确实更符合宜居城市的标准。由此可见, 第一层影响因素是影响信阳市成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的表层因素, 这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3.2 第一、二、三层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信阳市是河南省的水稻主产区, 这一点直接影响本地居民以大米为主食, 与河南省其他城市大不相同, 形成了具有本市特色的饮食习惯, 同时也间接性的影响信阳市2010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城市荣誉。信阳毛尖、信阳红的产地正是豫南的信阳市, 当地居民好饮茶, 直接影响本地菜味不咸不淡、稍喜麻辣的饮食习惯, 同时刺激了当地茶叶经济的发展, 间接性导致当地商贸发展繁荣和金融网点密集, 为城市争取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等经济领域的美誉。当地各种旅游景点众多, 是信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的直接原因, 并间接拉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本市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金属矿17种、非金属矿24种, 直接促进本地的商贸发展和金融网点的分布密集, 并为城市争取经济领域的美誉。信阳市的金牛物流园区是省区域性5个物流枢纽中心 (洛阳、南阳、商丘、信阳、安阳) 之一, 同样为当地的商贸发展、金融网点密集和为城市获得荣誉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七大防控网主要指的是社会治安防控网、公共卫生防控网、交通安全防控网消防安全防控网、企业安全防控网、校园安全防控网、突发事件防控网, 信阳市市政府正努力建设以此为载体的公共安全体系, 来保障城市的公共安全, 间接地给城市带来美誉。全市拥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处、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58所、高中74所、初中310所、小学2441所, 为城市的社会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间接影响城市的美誉度。

当地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 与信阳市是河南省水稻主产区、信阳毛尖的产地和旅游景点多有直接关系, 能影响当地的饮食习惯、商贸发展、金融网点密集和城市的美誉度。河南信阳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中原文化和古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 导致本市文化底蕴深厚, 直接影响本地的教育, 最终能影响城市的美誉度。信阳市北距郑州300km、南距武汉200km、东距合肥346km、西距西安534km, 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城市的交通便捷直接导致本市成为物流枢纽中心, 并能影响当地的商贸发展、金融网点密集和城市的美誉度。

由此可见, 第二层和第三层是通过第一层对信阳市成为宜居城市产生影响, 是中间层的间接影响因素。

3.3 第三、四层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信阳市人杰地灵,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是当地文化底蕴深厚最基础的条件, 并对当地教育和城市美誉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优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当地的气候适宜和交通便捷, 使当地居民生活舒适且便捷, 同时也影响着本地经济农作物的特殊性、旅游景点种类繁多和物流的方便, 间接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 是信阳市获得宜居城市美誉的另一本质原因。因此, 第四层影响因素对信阳市成为宜居城市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根本的和基础的, 其通过以上各层影响因素对第一层因素产生有向递阶影响, 进而综合影响信阳市的城市宜居度。

4 结论

本文运用ISM模型化方法, 得到一个层次、脉络清晰的宜居城市之信阳市的系统结构模型。从结构模型图上,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饮食习惯独特、商贸发展繁荣、金融网点密集和城市美誉度高是影响信阳市成为宜居城市的表层因素, 而河南水稻主产区、信阳毛尖产地、旅游景点多、矿产资源丰富、物流枢纽中心、七大防控网、教育机构多、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等是中间层的影响因素, 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则是最深层的影响因素。因此, 在着力于发挥这种天然的城市优势上, 更应注重城市经济、社会文明、生活便捷的发展, 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其宜居城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辛焰.名言:人们为了活着, 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亚里士多德家园:主张绿色[N].中国环境报, 2006, 3, 20.

[2]喻红林.常德市宜居城市竞争力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

[3]张吉献.河南宜居城市评价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4:8.

[4]Warfield, J.N.Social Systems:Planning Policy and Complexity[M].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76.

[5]王应洛.系统工程, 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6:45.

[6]罗丞.基于ISM模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结构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3 (2) :39.

3.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 篇三

根据预测的负荷和经济合理的备用容量要求,遵循国家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原则,以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符合环境保护政策为前提,对各类电源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制定出的在规定年限内全系统电源开发方案。

电源优化数学模型 optim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generation planning

将电力系统电源发展规划中的电源优化问题用数字形式表达,归结为一组能够求解的数学方程式。其目的是根据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在已知可能开发的待选电源点的基础上,寻求一个或几个满足运行可靠性等条件的最经济的电源开发方案,确定何种类型和容量的发电机组在何时、何处投入运行。通常分为按机组类型进行电源优化和按发电厂进行电源优化两类数学模型。

城市电网发展规划 urban power network planning

根据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分析城市电网现状和预测电力负荷的基础上所做的城市各发展期的电力供应和城市电网方案。

电力系统联网规划 power system interconnection planni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力系统通过联络线实现联网的规划。

区域发电厂 regional power plant

一个地区内作为主力电源的大型发电厂。

发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design of power plant interconnection

论证发电厂接入系统的方案,并确定与该发电厂配套的送出工程项目的专题设计。

电厂接入系统地理接线 geographic diagram of power plant interconnection

发电厂与电网连接接线的地理位置图。

总装机容量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系统中在役的所有各类发电机组的额定有功容量之和。

发电厂容量 power plant capacity

发电厂发电机组总的装机容量。

电力负荷 power load

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和市政等所需电功率/电量。

热[力]负荷 heat load

地区所需要的热能。

负荷预测 load forecast

通过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与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预测电力用户的需电量和最大负荷。

设计程序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dure

电力工程设计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的系列程序。

初步可行性研究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根据地区电力负荷增长要求和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并按电力工程的建设条件编制研究报告、工程项目建议书并提出立项申请。

初步设计 preliminary design,conceptual design

又称“概念设计”。根据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批准的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按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完成电力工程总说明和各专业作业文件及卷册图纸。

施工图设计 detail design,working drawing

设计程序的最后阶段。各专业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内容深度必须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竣工图 as-built drawing

工程完成后,符合工程实际状况的施工图。

规划选厂 site selection at planning stage

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工作之一。以中、长期电力规划为依据,分别研究电网结构、电力和热力负荷、燃料供应、水源、交通、燃料及大件设备的运输、环境保护要求、灰渣处理、出线走廊、地质、地震、地形、水文、气象、占地拆迁和施工等条件,拟订初步厂址方案,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对各厂址的建设顺序和规模,提出论证和评价。此阶段的勘测工作,以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调查为主。变电站选址的有关项目与发电厂规划选厂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输电线路初勘 preliminary survey and explora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 routing

一般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初勘主要任务是选线,做好路径方案的比选,择优选择路径。应查明地貌、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勘测报告和有关基础资料。对特别重要或非常复杂的线路,在初勘前还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

输电线路终勘 final survey and explora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 routing

在施工图阶段进行。根据批准的路径方案,进行详细仪器勘测,取得勘测成果,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勘测报告和有关技术资料。

项目申请报告 project proposal

供国家或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拟兴建项目的文件。包括规划布局、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对国家技术发展、投资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和核准。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成为下一阶段开展工作的依据。

设计任务书 engineering design assignment

电力工程的项目申请报告经过主管部门核准后,建设单位下达给设计单位的原则性规定的文件。

厂区自然条件 site natural condition

现场具备的天然环境因素。如地貌、地震、地形、水文、气象、占地及拆迁情况,周围工厂企业对工程的影响等。

测量和地质勘探 survey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运用设备和仪器对厂址及其周围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进行的测量和勘探工作。

厂址稳定性评估 site stability evaluation

通过地质勘探等手段,对查明电厂厂址(包括变电站站址)的安全和稳定性情况提出明确的意见。

地震烈度复核 checkup of seismic intensity

对位于地震烈度区分界线附近、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和规划容量较大的发电厂进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燃料供应 fuel supply

电厂的燃料来源、燃料品质以及到厂的运输条件。

水源 water source

工程用水的供水地。其供水能力、供水保障程度、对环境的影响、对当地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应满足工程的要求。

交通运输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电厂的燃料、设备材料、厂外交通等运输方式和设施。

灰渣处理 ash and slag treatment

对火电厂的灰渣收集、运送、储存、综合利用。

出线走廊 electric outgoing line corridor

发电厂(变电站)外一定范围内的输电线路走廊。

热力管线走廊 heating outgoing line corridor

热电厂通过相关的热力管线将热能送出的路线。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labor safety and industrial hygiene

防火、防爆、防电伤、防机械伤害、防坠落伤害、防尘、防毒、防化学伤害、防噪、防震、防暑、防寒、防电离辐射及防电磁辐射等内容,作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经有关行政部门核准。

水能 hydropower,water power

天然水流蕴藏的位能、压能和动能等能源资源的统称。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可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水能资源是一种自然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水能资源蕴藏量 potential hydropower resources,potential water power resources

简称“水能蕴藏量”。河川、湖泊和海洋水体中蕴藏的位能和动能资源量。

可开发水能资源 available hydropower resources

按现今技术、经济水平,可以开发利用的一部分水能资源。

[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 technical available hydroenergy resources

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量。系根据各河流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站、经初步规划与估算过水能指标而拟定可能开发的水电站所统计的这些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

[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 economical available hydroenergy resources

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水力资源量。是从技术可开发水电站群中筛选出来的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且没有制约性环境问题和制约性水库淹没处理问题的水电站所统计的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能源。

流域水能开发 river basin water power development

根据地区对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在全面研究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要求、水利水能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情况后,提出对该河流的开发方式、除害兴利措施、分期开发方案及相应的指标和效益,并付诸实施。

水能[利用]规划 water power planning,hydropower- planning

又称“水电规划”。一般分两个阶段:首先进行河流水能规划,优选梯级开发方案和推荐近期工程。然后对近期工程进行水能规划,协调综合利用部门对本枢纽兴利除害要求条件,做好移民、环保规划,提出本电站供电方向、范围和规模。

水能计算 water power calculation,hydropower calculation,hydroenergy computation

确定电站效益与工程规模之间的关系的计算。电站效益通常用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电能两指标来衡量,而工程规模则以水库正常蓄水位和相应调节库容、引水道尺寸及电站装机容量为指标。

流域规划 river basin planning

根据全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社会经济状况、综合利用水利水能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原则,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出的河流全流域分期除害兴利的实施措施和水电梯级开发方案。是流域开发过程中的前期工作。

水资源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multi-purpos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通过多功能措施和合理调配水库的流量及水位,达到多目标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包括兴利和除害两方面:兴利有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植树、漂木、水产、旅游和环保等;除害有防洪、除涝、防凌等。

流域综合利用规划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lanning of river basin

在一条河流所处的流域范围内,根据各类能源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部门用水、治水、防洪、排涝等情况,以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总体效益最优为原则,确定的河流水资源利用方案。

水电梯级开发 cascad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为了充分利用河流水力资源,在一般河流规划中,从河流或河段上游到下游,修建一系列呈阶梯形的水电站的水电开发方式。

跨流域水资源开发 interbasi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将一个流域的水量引至另一个流域利用的水资源开发。其目的一般是:满足后一流域用水的需求、利用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天然水位差增加发电效益、减少分别在两条河流上建水电站的工程量和投资、沟通两流域的航运。

河流水电开发规划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lanning

又称“流域水电开发规划(basi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lanning)”。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任何水电站规划之前,首先要进行该水电站所在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基本查明该流域水能开发条件,明确流域水能开发任务,协调综合利用要求,优选梯级开发方案和推荐近期工程。

地区水电开发规划 regiona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lanning

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对本地区电源合理组成、水电站建设时序和建设规模制定的研究设计工作。

水力发电站 hydropower station,hydropower project- 又称“水力发电枢纽”。由壅(挡)水建筑物(坝、闸、河床式厂房等)、蓄水库、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统及水电站厂房、变压器场、开关站等组成以水力发电为主要任务的综合体。在有的河流上,还设冲沙建筑物、船只、木材过坝设施以及过鱼设施等。

水力发电厂 hydropower plant

4.旅游规划学(名词解释) 篇四

名词解释: 旅游规划:是人们为了实现旅游业高效率发展目标而对旅游资源与相关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并对旅游产业系统进行架构筹划的过程,以求在整个旅游市场体系中实现主体利益最大化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旅游度假区:是为休闲度假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配套设施与服务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休憩:是一种静止的活动,是人们旅途劳累后的要求。休憩节点:就是为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的空间场所。

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

管 理风景区,发挥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景观建筑:指对自然景观起点缀、装饰、烘托作用的亭、台、楼、阁、榭、廊、桥、塔等中国传统建筑。

石景设计:是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设计。

特置: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采用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

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做法。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山石器设:常设置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石作于园林中。

都市旅游规划:是将城市设施、城市历史、传统文化、民俗信仰、手工艺、传统产业等资源,进行旅游产业整合,提供都市旅游活动安排和战略发展方案。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主题公园:是根据特定的文化主题,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再现山水、文化或事件,创造出游憩空间,提供人们游览与休闲度假的园区。

动物园:是以展出野生动物、珍稀动物移地保护和普及动植物科学知识、引导和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场所。

植物园:是以展出活植物标本和进行科研为主的城市公园。国际称“树木园”。纪念性公园:是指在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地区或烈士就义地、墓地附近建设的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公园。

湿地: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的“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而且还有各种游湖活动的设施,是全市居民共享的“绿色空间”。

自然保护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多功能,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游人提供游览、休闲、度假、保健疗养、文化娱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

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是旅游地向外销售的旅游产品 旅游目的地内的游览路线:是旅游地实现旅游产品交易的游览路线组织安排

旅游服务设施: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等类相关设施。容压平抑:旅游景区景点游客量压力的平衡。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指在某一旅游空间,某一时段内所能容纳的合理游人数量。

旅游地容量:旅游业的接待能力、环境的承受能力。

旅游土地利用规划:融自然性、社会性、技术性、法律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管理规划。

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简答:

旅游规划目的:游规划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第一,科学的确定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体现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旅游规划,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善旅游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第三,通过旅游规划,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及娱乐设施,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旅游者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

第四,确保旅游发展符合社区意愿,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社会及经济追求相一致,使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规划特点:

旅游规划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整合性、地域性、预见性、可操作性、政策性等七大特点。☞旅游规划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规

2、符合地方相关规划

3、要有创新性

4、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旅游规划指导思想

一、资源导向的旅游规划思想

二、市场导向的旅游规划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思想

四、“大旅游” 的旅游规划思想 ☞旅游规划六大工作程序:

确定任务、规划部署、旅游调查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评审、修改定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1、在保持和增强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当代居民的需求;

2、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指导以使人们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完成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区位学理论

(一)区位优势说

(二)中心地学说

(三)距离衰减法则

(四)集聚经济理论

☞旅游产业聚集布局既旅游产业集中布局,有五方面效益: l、能使基础设施成本低、效用高。

2、所形成旅游吸引物的多样性,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为大型和综合性旅游产业形成,提供稳定的、有技能的、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3、使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可以为游客和当地人使用,有利于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与友谊。

4、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集中处理污染物,有效保护旅游资源敏感区。

5、可以防止布局

☞市场原则对于旅游规划的意义:

制订发展战略、设置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三个方面。☞旅游发展规划基本原则:

1、差异性原则;

2、多元化原则;

3、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原则;

4、本土资源与外地资源相结合原则;

5、市场原则;

6、保护原则;

7、大旅游原则;

8、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发展目标类型

按目标规划内容,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按旅游发展目标内容性质,分为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三大类。按旅游发展目标的组合模式,分为总量型目标、速度型目标、结构型目标。☞制定旅游发展目标原则: 概括性原则。可达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依据原则:

1、供需匹配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

3、综合利用原则。

4、地方特色原则。

5、环境保护原则、6、阶段性开发原则。

7、技术指标合理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1、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2、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3、规划分地块,规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

4、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建筑间距等要求;

5、提出对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尺度、色彩、风格等要求;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用地布局、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等。☞旅游度假区类型:

分为滨海、滨湖、高山滑雪、高山休养等四大类型 自然属性度假区:海滨旅游度假区、湖滨旅游度假区、山地旅游度假区、滑雪场旅游度假区、森林旅游度假区、温泉矿泉旅游度假区等。

度假旅游者的人为属性度假区: 国际型旅游度假区与国内型旅游度假区。行政属性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市级旅游度假区。质量属性度假区:大众型旅游度假区和豪华型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规划原则

1、满足旅游度假追求

2、突出主题形象

3、服务设施方便性原则

4、交通便利原则

5、环境优美舒适原则

6、管理服务周到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1、核心式布局模式

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三区结构”布局(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娱乐综合体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娱乐同心圆”布局,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布局的又称为“核式环”布局。

2、功能区布局模式

3、组团式布局模式

4、围绕水系布局模式

☞旅游度假区休憩节点三类:可观景休憩节点、可休闲休憩节点、可休息休憩节点。☞旅游度假区重点规划:

1、突出高标准。

2、突出度假区特色。

3、目标市场策划。

4、旅游度假区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2、综合协调原则

3、突出自然原则

4、环境承载力原则

5、分区管理原则

6、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纲要主要内容:

1、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

2、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

3、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和战略。

4、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

☞旅游景点可分为:

自然型、历史型、文化型和特殊型;按开发的程度,可分为保护型、修饰型、强化型和创造型。

☞景点规划的任务:明确旅游景点的保护范围、内容和具体措施。☞景点设计原则:

1、创新原则

2、人工美与自然美统一

3、维护和创造生态平衡

4、最佳经济效益 ☞景点设计方法

1、突出主题

2、平中出奇

3、充实人文内涵

4、协调环境

5、强化特色

☞景观与建筑协调

我国传统人文景观与园林建筑的“巧’、“宜’、精’、“雅”关系,对景点设计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巧。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洽,需要灵巧、灵活、有变化。宜,就是景观建筑的形式与大小适宜。

精,就是将景观建筑设计成建筑精品,符合建筑空间形式美的规律,体现整体美、结构美、韵律美、逻辑美。

雅,就是景观建筑的形象、色彩、气氛具有典雅、雅致的格调和意境。

☞景观建筑与水体构成关系:

在处理景观建筑与水体的结构关系中,有 “点”“凸”“跨”“飘”“引”等主要手法。点,就是将景观建筑点缀于水中,或在水中小岛上建塔,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

凸,就是将景观建筑物布置在湖岸或海岸的前端,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一面与水紧密结合。如青岛栈桥一景。

跨,就是跨越河流溪涧上的设置建筑物。飘,就是把建筑伸入水中。引,将水引入建筑中。☞依水景观建筑

1、依水建亭

2、临水建亭

3、依水建桥

4、依水修榭

5、水面建舫 ☞花木景点作用

1、丰富景点构图

2、赋予景点时空变化和生气

3、植物有分割空间和隐蔽建筑物的功能 ☞风景花木种类

按生态和观赏特点,可将风景花木划分为林木、花木、果木、叶木、荫木、蔓木六类。☞花木配制主要方式

孤植。点缀。丛植。群植。☞植物花卉配置原则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注意层次。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不足。☞水景观四大主要类型:

1、驳岸、景观桥、木栈道等自然式水景

2、瀑布、跌水、溪流、生态水池等园林式水景

3、游泳池、人工海滩、浅水池等泳池式水景

4、喷泉类、倒影池等装饰式水景 ☞水景设计原则

1、环境优先原则

2、文脉原则

3、亲水原则

4、立体设计原则

5、技术更新原则

6、师法自然原则

☞都市旅游功能规划原则: 第一,彰显城市特色 第二,创造舒适环境 第三,反映现代气息 ☞都市旅游功能分区

都市旅游一般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辐射区”三大旅游功能区。☞都市旅游旅游产品与项目设计

都市旅游有观光、购物、会展、节庆、休闲、度假、文化等旅游产品。☞都市旅游购物步行街规划原则

1、慎重选址,有机链接。

2、规模适度。

3、因地制宜,特色景观:

4、以人为本,强化功能:

5、重视节点,营造氛围。☞都市旅游广场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地方特色原则:

(1)突出城市地方自然特色,(2)突出地方社会特色,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3三效益原则:

4突出文化原则:呈现城市文化,蕴涵文化特质。☞都市旅游广场选址 四个方面考虑:

(1)自然环境条件。(2)附属设施。

(3)经济及社会情况。(4)城市历史与文化。☞都市旅游广场设计

第一,广场设计要结合城市、自然、人文、居民实际情况。第二,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三,营造旅游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第四,旅游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和统一。

第五,.都市旅游广场设计与城市交通组织协调统一。第六,广场空间形态设计。

第七,广场环境规划。地面处理。灯光处理。绿化与水体。广场雕塑。第八,广场防灾功能规划。

☞历史城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古建筑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建。

2,单纯追求发展旅游经济,将古民居群改为旅游服务用房、购物商店和娱乐设施,过多的商业气息,失去了历史城镇的历史氛围与传统生活方式。3,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对文化遗产的严重损害。4,旅游思想和经营策略雷同,以观光旅游模式为主。☞纠正历史城镇旅游存在问题措施:

1,纠正观念偏差。历史城镇首先是城市职能,其次才是发展旅游。

2,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传统材料,传承工艺,以达到修旧如旧。3,限制游客量。

4,创新旅游发展思路。一座历史城镇一个旅游品牌。☞旅游开发方法

再现法:恢复古代城镇面貌,再现昔日历史情景。

提炼法:发掘文化内涵,提炼历史主题,形成旅游景点。☞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突出优势

3、强化特色

4、多元化

5、参与性

6、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规划除了以上原则之外,还要坚持“一保留、两坚持、三不”的规划理念。一保留:保留乡村历史文脉,传承乡村建筑文化;

两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山体、河流、水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坚持本土特色,依山就势,体现乡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 三不: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乡村旅游模式

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古民居、新民居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3、生态旅游模式

4、现代农业旅游模式

5、综合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类型

1、农家乐类型

2、民俗村类型

3、田园风光类型(以山东果木园林旅游为突出)

4、古村落类型(以皖赣古村落旅游具有典型性)

5、果木园林类型

6、观光农场类型(以台湾观光农场为成熟)☞乡村旅游经营管理

1、景区带动型模式 :

①带动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农副产品、土特产品购物

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形成旅游配套服务; ③带动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2、乡村组织型模式

3、公司+农户型模式

4、综合开发型模式 ☞乡村旅游规划方向

1、规划乡村意境

乡村意境:自然情趣、诗化田园、草原牧歌、蓝色海湾

2、反映传统与现代乡村的多元化发展

3、营造和谐、自然、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

4、提供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

5、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乡镇旅游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1、规划范围界线的划分;

2、改善进入自然景点的通道;

3、历史文化乡镇保护,使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城镇总体规划或中心区改建规划的整体之中。☞ 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原则

1、选择标志性的地方旅游节庆 2、加强合作与交流、表演性、群体性、参与性相结合 4、宣传和推出特色旅游节庆 5、民间开发与商业经营相结合 ☞打造旅游节庆品牌

(一)明确举办原则,遵循和把握主题、特色、国际、市场、创新、效益等原则

(二)确定节庆定位

(三)明确指导思想

(四)精细策划

(五)突出特色

(六)精心组织

(七)加大宣传

(八)加强领导

☞公园规划设计三步骤 :

调查研究、资料整理评价和方案设计。☞主题公园特征

1、主题性;

2、大众性;3艺术性;

4、创新性。

☞主题公园区位:市场区位、交通区位、地价区位、环境区位等。

☞主题公园交通区位选址:

1,要位于交通主要干线旁或附近,有次级道路作辅助或紧急出人口。2,视野开阔,可以向经过的汽车乘客展示标志性景点; 3,有足够的水、电供应和可以建设良好的污水处理设施; 4,居民友好,不反对发展主题公园; 5,有充足用地,可以拓展空间。☞主题公园环境区位 环境考虑:

1、尽可能选自然风景优美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域;

2、选旅游资源丰富或旅游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主题公园娱乐项目规划。

(一)小型常规娱乐

小型常规娱乐分为表演演示型、游戏游艺型和参与健身型三大类。

(二)大型主题娱乐

大型主题娱乐按活动方式可以分为舞台豪华型、花会队列型、分散荟萃型。☞欧美三大园:邱园、阿园、蒙园 ☞动物园分类

类型:综合性动物园、特色性动物园和小型动物展区。☞申请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四个条件:

1、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的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

2,设立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必须是位于城市规划区内,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

3、湿地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湿地占地面积须达到500亩以上; 4,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代表性的湿地。☞湿地公园规划原则

1、系统保护原则

2、合理利用原则

3、协调建设原则 ☞湿地规划设计方法

1、利用湿地景观因素设计

2、按自然系统形状和生物系统的分布格局设计

3、因地制宜植物配置

4、岸边环境生态造化

5、小品及构筑原汁原味 ☞自然保护区主要任务:

(1)保护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及单地生态系统、沿海和淡水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使其免受破坏和污染;

(2)保护生物资源(水体、陆地组生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3)保存生物物种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留自然历史遗迹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原则

1、旅游项目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

2、根据生态学原理开发旅游资源

3、控制游客量,维持生态功能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标桩、标牌

区界性标桩标牌、指示性标牌、限制性标牌、公共设施性标牌、解说性标牌

2、道路

自然保护区的道路分为干道、巡视便道和小道。

3、旅游建筑物

旅游观光台可利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监视塔、瞭望台(楼)等瞭望设施,需要增设旅游观光台要按照保护区监视塔、瞭望台(楼)设置要求进行。

4、旅游服务区基础设施 ☞森林公园选址

1、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2、适应森林旅游活动开展

3、景观环境好,交通设施好 ☞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原则 1,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 2,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 3,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

4,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功能,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5,突出森林群落优势。

☞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目的地内的游览路线规划两方面。

☞旅游线路规划原则

1、突出主题。

2、多层次。

3、以旅游热点,带动温点与冷点。

4、创新、更新旅游线路。

5、区间协作。

☞游览路线规划原则

1、组景主题鲜明,有统一感、层次感和变化感。

2、游览路线组织有序:有入景、展开、高潮、结尾。

3、合理安排顺序与节律: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观光游览有参与娱乐。

4、合理安排旅游转换节点。

5、时空艺术原则: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欲扬先抑、步移景异、峰回路转。

6、规模适度原则。

7、选择最佳观赏点。

8、选择性原则:旅游产品多种组合,多种线路,多种选择。

9、资源保护原则。

☞旅游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综合配套原则 :

3、经济效益原则 :

4、突出重点原则

5、地方特色与国际标准相统一原则

6、便于游览原则 ☞旅游服务设施原则

1、经济可行性

2、与旅游区性质和功能一致性

3、有一定的弹性

☞旅游基地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有一定的用地规模;

2、应具备相应的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依托现有游览设施及城镇设施;

3、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旅游者旅游地形象信息来源调查

旅游地形象:本底感知形象、决策感知形象和实地旅游形象。

本底旅游形象形成于长期的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中小学课本、一般大众传媒上的非广告信息等等。

决策感知形象信息来源:旅游商的广告、亲友的介绍等等。

实地旅游形象信息来源于视觉性旅游目的地景观本身和当地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等等。☞形象定位基本原则 优势集中原则。观念领先原则。个性专有原则。专一持久原则。☞形象定位方法 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

☞视觉景观形象类型

旅游地视觉景观形象三类型:隐藏性旅游形象、招徕性旅游形象、行销性旅游形象。隐藏性旅游形象:通过自然美景和历史与文化来表现和传达,经过长期传播而形成。具有隐藏性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为传统旅游地。

招徕性旅游形象:旅游地为了招徕旅游者而着意策划与塑造旅游形象。

行销性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主题公园,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创造旅游形象,以达到行销的效益。如深圳市锦绣中华以巨大的人造水车为锦绣中华的新标志,目的是在于唤起市场,使景区获得行销的效益。☞视觉形象的区位和空间结构

旅游地视觉形象区位: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效应区、地标区等。

第一印象区:旅游者最先到达旅游目的地的边界出入口、机场区、火车站区、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游客形成旅游地第一印象区,将会影响其进入旅游地的旅游感受以及离开旅游地后的旅游记忆。

最后印象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时最后与目的地接触的地点。例如,最后一个旅游观光点、新开发的景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的边界区等等。

光环效应区:旅游目的地的重点旅游区就是旅游形象光环效应区。

标志区:旅游者心中必须实地感知的重要区域,是旅游地的形象标志区。形象标志区是旅游地旅游风景线的主要发展景区。北京的天安门所在区域、上海东方明珠塔所在区域等,都成为北京和上海的旅游形象的标志。☞ 旅游地形象主题口号设计原则:

1、源自地方文脉的独特性

2、面向游客的行业特征性

3、反映旅游趋势的时代特征

4、打动旅游者心的广告效果 ☞旅游形象传播策划原则 网络化原则。

多样化原则。组织化原则。交互化原则。☞传播策略

旅游地形象传播策略划两类:

1、面对明确旅游受众、有明确的旅游信息的商业广告传播策略; 2、面对无明确旅游受众、无明确的旅游信息的大众传播策略。☞旅游项目策划原则: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特色、可操作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产品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参与性和消遣性。适时调整。

☞旅游容压平抑六大措施:

1,稳压,把握旅游促销时机与力度,维护旅游供需平衡;

2,防压,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重视旅游安全宣传,规避旅游超载事故; 3,调峰,加强旅游交通管理,在旅游节点或旅游者聚集区,调节旅游流峰值; 4,调价,应用价格杠杆,调节旅游需求高峰;

5,分压,改善旅游功能区结构布局,分担旅游容压,调整旅游容量配比; 6,扩容,改善旅游供给条件,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承和基础设施载客量。☞旅游环境保护区类型:

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风景保护等级:

特级风景保护区、一级风景保护区、二级风景保护区和三级风景保护区等四级,不同等级风景保护区遵守相应的保护规定。

特级风景保护区:以自然地形地物为分界线,外围应有较好的缓冲条件,在区内不得有任何建筑设施。

一级风景保护区: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游宾馆和餐馆,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二级风景保护区: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

三级风景保护区: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各项建设与设施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在三级风景保护区外围,影响旅游环境的还需要规划大气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旅游环境绿化基本原则

1、遵循“因地制宜,适地植树”的科学原则。

2、旅游环境绿化与景区绿化、景点绿化相结合。

3、在确保环境效益、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结合果园生产;

5.6海绵城市相关名词解释 篇五

--摘录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

行)》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低影响开发控制单项指标

下沉式绿地率:广义的下沉式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积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的可用于调蓄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100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对于湿塘、雨水湿地等水面设施系指调蓄深度。

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面积/硬化面积总面积 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

低影响开发设施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

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面绿化等,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150mm,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科超过600mm,绿色屋顶的设计可参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池、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渗透塘是一种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渗井是指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果,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

湿塘指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雨水同时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

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

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

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可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调节塘也称干塘,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也可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调节池为调节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以是地上敞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渗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2%-6%,宽度不宜小于2 m。

初期雨水弃流指通过一定方法或装置将存在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以降低雨水的后续处理难度。弃流雨水应进行处理,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等。

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

主要术语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 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olume of LID facilities of cathment runoff control):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 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积)。

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retention/storage):雨水储存和调节的统称。

雨水储存(stormwater retention or storage):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

雨水调节(stormwater detention):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

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利用人工或自然设施,使雨水下渗到土壤表层以下,以补充地下水。

6.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名词解释 篇六

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

工作生活质量:

是指组织中所有人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的交流渠道,有权影响决策改善自己的工作,进而导致人们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和更少的精神压力的过程。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识的过程。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 选择,而不是观察能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

投射技术:是一种无机构的非直接的询问形式,可以鼓励被调查者将他们对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感情投射出来。

完成技法:常用的方法又分句子完成法和故事完成法。

第三者技法 :给被调查者提供一种文字的或形象化的情景,让被调查者将第三者的信仰和态度与该情景联系起来,而不是直接地联系自己个人的信仰和态度。

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研究提供线索和奠定基础。

解释性研究:是一种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各种影响

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回答为什么的研究类型。

立业期:是指个人从进入组织开始到适应组织并确立自己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战略的这一段时期

人际亲和:指人对于建立维护发展或恢复与他人或群体的积极情感关系的愿望

工作轮换:是指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能力避免职务专业化所产生的厌倦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展,扩大工作的范围,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扩大化应该充实工作的内容,给员工赋予更多的自由权,包括做决定和对工作实施更多的自我控制。

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为其成员设立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运动能力测试:主要用于测量一个人运动反应的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和其他特征

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人格动力系统: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

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自我调控系统: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风险动机:指决策时敢于冒险,敢于使用新思路,新方法,不惧怕失败的动机

权利动机:指人们力图获得,巩固和运用权利的一种内在需要,是一种试图控制,指挥,利用他人行为,想成为组织领导的动机

成就动机:指人们发挥能力获取成功的内在需要,一种克服障碍,完成艰巨任务,达到较高目标的需要

协作型:其特点是在与人协同工作时感到愉快,善于引导别人,并想得到同事们的喜欢。

现实型:在现实型上得分高的人喜欢用手或工具制造或修理一些东西,与从事思想或人的工作相比较而言,他们更愿意从事实物性工作

社会型:社会型的人典型的表现是喜欢与人合作,积极关系他人的幸福,喜欢给人作培训或给大家传达信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管理型:在管理型量表中得分高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而去说服别人

常规型:常规型得分高的人喜欢规范化的工作或活动,他们希望确切地知道别人希望他们怎么样和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喜欢整洁有序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雇员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以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变化性:其特点是在新的和意外的活动或工作情景中的感到愉快,喜欢有变化的多样化的工作,善于转移注意力

服从型:其特点是愿意配合别人或按别人指示办事,而不愿意自己独立作出决策,担负责任。

独立型:其特点是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或对未来的事情作出决定,在独立负责的工作情景中感到愉快。

独立贡献期:1对分内工作尽职尽责2较少依赖监督,能独立完成任务,成绩优良3专业技能有所提高4树立信

誉与威望5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关系

自我评价法:是由被调查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价

劝服型:其特点是通过谈话或写作等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反应有较强的判断力,并善于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机智型:其特点是在紧张和危险的情况下能自我控制沉着应付,发生意外和差错时不慌不乱地出色完成任务。

自我表现型:其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的喜欢和个性,根据自己的感情作出选择,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严谨型:其特点是注重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细节的精确性,愿意按一套规划和步骤将工作尽可能做的完美,倾向于严格,努力地工作以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的效果

SWOT法:SWOT法是战略管理学派用于企业竞争分析时使用的一种方法,用来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选出最佳方案

公开我: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无所谓隐藏的部分

隐私我: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隐私和秘密的部分

潜在我: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属于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部分

压力:个人对刺激(它对个人有身体及心理上的要求,并在重要结果利害攸关时造成不确定性及个人控制的缺失)的生理及情感反应

U形的关系:对于同一个员工来讲,压力的大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在这冲突中,工作的角色和家庭的角色要求不能相互兼容,以至于对一个领域需求的满足造成了满足另一个领域需求的困难

工作-家庭平衡:指的是工作和家庭功能同时协调运行的状态是员工所感知到的工作-家庭冲突可以被接受和不断减弱的状态

时间家庭冲突:是基于时间的工作家庭冲突,由于工作角色要求的行为与家庭角色要求的行为不一致,所以在工作领域有效的行为在家庭领域就可能失效,因此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

组合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员工从事的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策划领导期:1为组织指明方向2发现重要商机,引导业务需求,3负责必要资源4支持乐于奉献的个人成为后备领导人才6代表组织处理重大战略性事务

指导授能期:1专业技能得到提升2开阔视野3以自己的见解和知识激发他人4以上司,导师和启蒙者的角色培养5有效地代表所在组织与客户和外界交往6建立良好的内外关系

继任规划:是指组织为保障其内部重要岗位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能够继任而采取的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晋升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与措施,这一规划也称为“接班人计划“

职业生涯发展途径:是指当一个人选定职业后从什么方向上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是组织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

职业生涯诊断的内容:

1自我分析2环境分析3关键问题分析

职业效价:择业者对某些职业价值的主观评价 罗从需求被满足或受挫折的角度概述了三种基本的亲子关系:依赖,回避和接纳。

库伦伯茨的社会学理论:企图解释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偏好和技能如何影响个人对各种课程,职业或工作领域的选择。

萨柏以美国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职业生涯划为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在智力结构中:尔曼的双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发散思维在行为上的表现主要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

胜任力定义:为一系列广泛的特性,所有与成功有关的心理或行为特征都可以看做是胜任力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

常用的人格测量的方法有:艾克林情绪稳定性测评,卡特尔人格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大五人格测试等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一个由五个维度特征组成的抽象结构,这“五维”特征分别是:外倾性,随和性,情绪稳定性,责任心及以经验的开放性

常用的职业适应性测量有:生活特性问卷,个体需求测验和职业兴趣测验

职业生涯的修正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径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麦尔斯(1976)把角色冲突定义为四种类型:1人与角色的冲突2内部传递的冲突3互相传递的冲突4角色负荷过重

比较常用的深层访谈技术主要有三种:阶梯前进,隐蔽问题以及象征性分析。

论述题:

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工作-家庭平衡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方向:1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信任2在组织既定的工作-家庭平衡策略的基础上,就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现有的策略组合加以评估,对两者之间的匹配情况进行调控3在以职工生涯发展为目的的绩效考评中,管理者应与员工一起充分地分析影响绩效表现的因素,单独参与者,给予其实现自我调节的必要支持4化福利消费为激励因素,为职业发展最有前景的员工尽可能多地提供支持性服务5对于面临职业生涯发展危机的员工给予重点关注,为其安排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实施工作丰富化或工作轮换计划等

归根到底,每个人或早或晚总会达到他的职业生涯高原,为什么这是一个普遍的经历呢:1最根本的一点是很多公司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形的,等级越高,可以提供的职位就越少2对于这少数职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3在那些成长缓慢甚至毫无发展的以及要缩减经营规模并裁员的公司中,这一问题表现的尤为严重4强制退休在实际中很难被有效地执行,从而阻塞了职业生涯的发展途径,使较为年轻的员工无从得到提拔5对于那些毫无准备的员工来说,技术上的变化可能会终止某些职业生涯的发展途径,当然也可能开辟出一些新的发展途径6有些员工更容易达到职业生涯高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太看重现有的职位,或者是缺乏晋升所需要的技术或管理技能,或者是缺乏制定灵活导向策略的职业生涯管理技能7许多因素会引起管理者其他人从“快车道”上掉队,终止于其职业生涯高原8出于对更均衡的生活模式的需要和向往

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对组织的发展目标进行宣传教育,2)建立职业信息系统,3)设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评估中心,4)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配合,5)建立奖赏升迁制度,6)加强员工的训练与教育。7)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相适应

7.名词解释说明 篇七

1.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由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等三类指标构成。指标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 以及少量调研采集数据。2010和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为52.73和59.07。

2.“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种符合性认定标准, 它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适用于所有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 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推进管理的通用方法, 有助于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 引领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3.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试行) 》 (工信部公告2011第39号) , 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起步建设阶段, 指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 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单项覆盖阶段, 指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 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 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集成提升阶段, 指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单项应用基本成熟, 综合集成有效实现, 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创新突破阶段, 指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 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 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根据35个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测度结果, 当前处于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37%、22%、10%。

8.城市规划的名词解释 篇八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名词;内涵意义

一、“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概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关于这一结构的分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就此种结构中名词所具有的性状特征以及生成这种结构的社会性进行探讨。

二、“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一般来说,名词除了有直接反映、概括事物本质的理性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附加意义,如内涵意义、语体意义、评价意义、色彩意义等。名词所指称的人或物的性质决定名词的内涵意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从名词的本质意义或直接或间接地想到被指称事物所具有的性状意义。如“蜗牛”这个词,它指称的对象是一种软体动物,一般给人们的印象特征是“动作缓慢、懒散”等,这些内容就构成了“蜗牛”这个词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对名词的内涵起描写、修饰等形容作用,是一种评价性内容,具有描述性。如“绅士”一词的内涵意义为“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淑女”一词的内涵意义为“美好、文静”。由此,内涵意义是名词的词义中表示性质的部分,它在表达中起到了类似于形容词的描摹作用,因此“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

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桌子”一般是不能成立的。根据调查得到的资料,笔者认为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名词主要有三类:

1.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的指称义本身没有性状,它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抽象的概念,但它附着的性质义比较强,所以有很多抽象名词都能与程度副词相结合。能够和副词结合的这些名词大多都明显包含有表示性质特征的语义特征。如:

(1)他问的问题太专业,我听不懂。

(2)日前日本核污染这个话题非常热门。

“专业”的指称义是指学科、生产等方面的门类,从事职业。进入副名结构是指学科、生产等门类及从事职业所具有的特点,如“专门、高级、精确”等,具有性状性。“热门”本身就含有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词素“热”。诸如此类的抽象名词还有“潮流、营养、原则、权威、传统、古典”等。

2.表人名词

表人名词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表示社会阶层、社会角色的群体名词。这类词在能够进入这个结构的表人名词中占大多数。如:

(1)段奕宏实在太男人了!

(2)我承认我刚才的表情很白痴。

上述两个句子中的表人名词都有表示某种性状的语义特征,如“男人”在这里不是指“男性的成年人”,而是指与这种人密切相关的附加性质义,如“坚强、有责任感、有气度、身体健壮、有能力”等;“白痴”也不是指“智力低下病患者”,而是指像白痴一样的“愚昧、迟钝”。这类名词还有“淑女、流氓、农民、小资、天才”等。

另一类是表人名的专有名词。如:

(1)我不喜欢太林黛玉的女孩。

(2)你太阿Q了。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表人专有名词必须是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性状特征的词。如上述句子中的“林黛玉”突出了“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爱使小家子气”这些性状意义;“阿Q”在这个句中是突出像阿Q一样的行为,如精神胜利、自我欺骗和自我宽慰,由这些行为抽象出“愚昧可笑”的性状。这类专有名词还有“雷锋、唐僧、陈世美”等。笔者认为,用这些表人的专有名词需要建立在听者了解这些名词的基础上。

3.表物名词

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表物名词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殊特征,常用来比喻、比拟或借代描述的对象,因此具备了某种比喻义。如:

(1)他这个人不实在,太水了。

(2)我爸爸思想很保守,非常古董。

“水”“古董”都带有评价性的性状特征,用来比喻或比拟描述的对象。此类的指物名词还有“蜗牛、奶油、饭桶、熊、草包”等。

4.表时、地名词

进入这一结构中的表时、地名词一般具有明显的特点、性状和独特的风格,能够显示出某种性质特征。如:

(1)我奶奶的思想非常现代。

(2)她的长相很东方。

“现代”本指“现在这个时代”,但在例句中,凸显了其附加性质义的特征,如“具有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等;“东方”在例句中指的是“东方”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有黄皮肤、黑头发、有东方人的脸型等。“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表时名词很少,表地名词还有“巴黎、欧美”等。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以“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1995(3).

[2]邢福义.关于副词修饰名词[J].中国语文,1962(5).

[3]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

[4]施春宏.名词性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中国语文,2001(3).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运用4p进行营销方案分析下一篇:母女间亲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