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探索性教学

2024-07-12

化学实验的探索性教学(共8篇)

1.化学实验的探索性教学 篇一

关于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论文

21世纪是科技创新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众所周知,科学实验在科技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所以实验教学在培养现代科技人才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等教育阶段,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创新的能力。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培养出既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理论,又能在科研和生产中有较强的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以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年来,我们在环境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基础性实验内容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开展“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原理,又使学生熟悉研究方法,掌握技术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本文就我们在“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做一下介绍。

一、“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环境化学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环境化学实验来验证理论,加深理解;通过实验来提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环境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弊端分析

现代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应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原有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是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时的实验内容,存在下列缺点与不足:

(1)实验学时少,内容陈旧。教学计划内环境化学实验的学时只有16学时,每个实验内容为四学时,因此按照教学计划,仅能安排四个实验内容。另外,在规定的实验内容中,没有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和有限的实验内容中,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根本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传统的实验内容来自于教学参考书,不能反映环境化学最新发展,也没有联系身边的环境问题。实验内容和实践脱节使学生很少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乏实际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漠不关心。尽管学习了许多高深的理论,却没有能力对身边的简单现象和实践中的问题作出解释,结果学生纯粹为考试、就职而学习理论,学了一些死理论,这不仅是实验教学的悲哀,也是整个环境化学教学的悲哀。

(2)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对实验内容没有选择权。在传统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由教师统一规定。所有学生都进行一样内容、一样要求的实验,实验课结束后,实验室统一关门。实验能力强的学生没有机会做一些深入的探索性的实验,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不能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而规定的实验内容中所没有的实验。这种无视学生能力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自然调动不起来。

(3)实验教学方法僵化。在传统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所需仪器、设备材料以及实验过程都是由教师规定的。实验前教师通常准备好实验器材、调试好仪器设备,一般还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讲解,甚至进行操作示范。实验讲义也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由于实验中没有失败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然无法领会环境化学实验的真谛。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完全失去了实验教学的生机,使实验教学根本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基本工作任务,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环境化学实验室集中了一批高级的进口的仪器设备。但是,在传统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仅能在固定的实验课中使用这些投资巨大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便无权使用。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四个基础性实验教学内容中,学生可能还接触不到某些高级的仪器设备。因此,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无形中造成了隐性的资源浪费。

(二)“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封闭性的弊端而提出的,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它不光指实验室的“开放”,还指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不可缺少的内涵。所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首先一定要充分深刻理解它的内涵。

(1)实验时间开放“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首先意味着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又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开放;第二,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时数开放,也就是每项实验在时间长短上没有限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

(2)实验内容开放从实验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关系分析,“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开放式”实验教学应及时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而发展,以先进的实验内容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教学内容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教师要经常参与来自社会的实践课题,并使其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从而使学生也参与到实践课题中来。这样,既充实了实验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3)实验教学评价开放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不能只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特别是实验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等等。对学生的环境化学实验考核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开放实验中有独特见解和创新的应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样不仅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公开公正,并且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二、“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针对以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从内容层次上、教学模式上、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革,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从实验内容层次上将环境化学实验划分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类。在计划的16学时内,完成环境化学基础性实验的教学。

(2)从教学模式上,实验教学采取“双主”模式。通过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引发实验教学改革,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由教师变为导师。为实现以上目的,在“教”与“学”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一个既能起到老师导学作用,又能实现个别化交互与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双主模式,它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计划内实验和开放实验两部分。基础性实验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内完成;“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在第七学期安排四周时间进行。我们在环境01级的开放实验教学中,教师拟定了若干题目,学生每5-6人为一组。学生自由选题后,即进行文献查阅的工作。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之前,每组同学需要先提交开题的一个综述报告,然后由教师统一组织同题目的同学在一起,进行开题研讨。指导教师参加开题报告的讨论,对方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便可以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经过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收集与检索、综述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的实验室工作结束后,学生即进入开放实验论文的撰写及答辩阶段。答辩是根据题目按小组进行的。每个组派一个同学自述5分钟,答辩10分钟。开放实验的成绩考核要考虑到学生的出勤、实验表现以及论文和答辩情况。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开放实验的重视,我们把开放实验的成绩纳入到环境化学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占环境化学总评成绩的15%。

三、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通过两年来的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促使我们对今后教学应加强的方面进行了深思。

(1)实验内容的灵活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活、教学方法活也是“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是和环境化学、社会等外部环境紧密联系的,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指导开放实验的教师应加强学习,关注学科前沿,才能把最新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既然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来自学生生活,形式多样,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也必须灵活多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举办实验讲座,向学生介绍学科的最新动态、实验的最新成果,系统介绍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既可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又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2)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考核。“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到实验室来,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实验考核制度。根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学生必须要有真本领才能通过。实验考核的成绩必须与升留级和学位的获得相挂钩。“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不但要加强实验课程结束后的实验能力的考核,也要加强学生平时每次实验的考核—从实验预习准备、出勤情况、实验过程到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实验设备尽可能现代化、多样化。“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固然要新,要与时俱进,实验设备也必须同时更新。先进的实验设备也是“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设备越丰富多样,学生选择的空间就越大,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受设备的限制就越少,学生的实验方案也就越容易实现。所以,“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力求现代化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多样化,这样才能使“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真正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管理手段开放。“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要真正做到开放,还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一定操作的观念,善于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辅助实验教学手段。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人力。另外,“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管理手段也要现代化。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方便师生。将开放时间、可选择的实验项目、实验室拥有的仪器设备、仪器的操作说明、仪器结构图、电器线路图等信息公布在教学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方便查阅,节约了师生的时间,管理灵活而科学。

2.化学实验的探索性教学 篇二

关键词:高中化实验探究教学,探究常识,三维教学目标,理论教学

实验探究是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学 方式,然而近几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 为:一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缺乏外部的实验教学条件;二是重 视实验过程而忽略实验探究的方法。 如何解决实验探究教学过 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呢?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实验探究式教学作为教与学的结合, 是一个综合性的探 究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模式。 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化学实验探 究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 忽略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备课时一般计 划开展探究式教学,但是到了课堂上又变成了讲授式教学。 因 此,教师必须强化探究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从情境的创设、提出猜想的 方案、 验证猜想到得出结论, 每个实验环节都提出严格的要 求。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能遵从教师的意图,教学方案, 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教师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每一 环节都要受到教师的控制,学生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根 本没有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探究教学只是形式化,背离了通 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质。因此,教师在 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必须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引导学生充 分发挥想象力,主动进行探索,彻底改变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实验中问题的设计

课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倡导以问题为中 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构建知识。 在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教学中,虽然教师设计了一些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回 答,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但是很多问题都很浅显,缺少对学生 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从以下几点做出转变:

(一 )设计 的 问 题 要 有 一定的 思 维 含 量 。

从方向上看 ,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 间,而且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证思维的 持久运行; 从力度上看,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是学生通过思 考、探究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很浅显的问题。

(二 )设计 的 问 题 要 有 层 次 、有 梯 度 。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对于那些有难度、有深度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化难 为易、化整为零。 而对于一些非常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当将其 设计成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深化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 )设计 的 问 题 要适 宜 。

对于一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 但是仅仅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而又不能全部 解决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认识冲突,而这种认知冲突能 够激发学生的动力,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而太难的问 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

四、理论教学与实验探究有机结合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有一定的优越性,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前人的探索成果为基础,更便捷、 更高效地获得化学理论知识。 但是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不仅要 强化理论知识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当把传统的启 发式教学与目前的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 从而整合成一种新 型的“启发—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五、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强调知 识的价值是首位的、本位的,而忽视了情感对高中化学实验 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教学可有可无的,过分强调学生要 怎样接受,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探 究和发现,导致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片面处理,使学生在学习 知识的过程中,只会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自主探究 意识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 考虑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个人爱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主动探究而获得结果。 在 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切身体验了实验成果是 如何形成的,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深了学生对知 识点的理解,同时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积 极的态度与情感。

六、把握好实验探究的时间,确保实验目标的实现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 由于实验操作需要很长的 时间,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控制好时间。 对于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要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以事先 让学生完成设计方案, 而在实验教学中只需对学生的设计方 案进行验证和评价,教师在选定了一个最佳实验设计方案后, 再进行教授、解释、验证,最后进行拓展和小结。

七、结语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树 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意识,以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辅,使学 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化学 实验探究教学。

参考文献

[1]任世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探微[J].教海探航, 2011.

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篇三

一、观察和实验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环节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传统教材有了大篇幅增加,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颍、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对课本上规定的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全做并做好,比如“油和水的分层”与“有机溶剂和水”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发展新知。这样,观察和试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环节。

二、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实验的特点、要求和目的

1.实验内容上的特点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特别注重所选择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强调这三方面的效果,都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及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实验要求方面

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及其技能分不同层次的要求。中学化学实验大体可分类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小实验。新课标对这三类试验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演示实验而言,比如钠与水的实验,只要求教师根据实验原理熟练地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规律。而对探究实验来说,比如元素周期律的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实验的目的及其有关原理的基础上,会熟练地掌握基本仪器使用,能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至于小实验,比如“醋酸与碱的反应”,仅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能进行简单的现象验证即可。

三、重视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1.重视化学史教育

化学学科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知识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很好材料。例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从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模型、波尔模型发展到如今的电子云模型等,无不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些科学发现的事实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科学成果只属于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培养创新勇气,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闯,敢于创新;培养创新意志,使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不畏艰苦,不怕失败。

2.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现象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原始的“信息”,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供事实根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诱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属性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3.培养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指,要了解实验的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记录必要的数据,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试验素质,以便更好地掌握实验操做技能,为以后独立操作奠定基础。

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精神,并领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要养成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养成严格、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地进行实验操作的习惯;养成乐于动手、善于观察,手、眼、脑并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化学实验正是从理论讨论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一条途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就会出现与课本叙述不相符的实验现象,教师应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然后再认真分析,深入探索,提示出这些“反常”现象后面的隐藏的东西。如制取溴苯的实验,得到的溴苯是褐色的,氢溴酸是黄色的,在找出原因后,让学生设计提纯的实验方案,既给学生提出一个科研难题,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露创新能力的机会。

4.化学实验的探索性教学 篇四

陈长应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221116)

摘要: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作了一些改革尝试,以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关键词:有机实验;教学策略;改革探索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高职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化学是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是一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高职有机化学实验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在高考中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较差。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教师主要注重理论学习,开设化学实验课的时数有限,所以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基础知识了解很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相关的化学实验仪器,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1.2 实验教材及教学手段缺乏自主创新性

高职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教材内容编排上做了一定的改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的实验,但仍有欠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代表性的化学实验,大多数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教材对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步骤、记录表格等一应俱全,不利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对实验不重视,操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1.3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不适应企业的需要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按方抓药的情况。教师按照实验教材布置学生预习,实验员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课上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分析其原理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写实验报告。这种方法使学生得到了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现有的实验教材中以基本技能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教材上可以找到完整的实验步骤以及反应现象,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有限。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课堂的实验教学难以提供其反复锻炼的机会,而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规定的实验项目难以满足其好奇心。这样的实验教学只能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不能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很难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2.实验教学策略的改变

要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求。2.1螺旋式上升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课的教学,不仅要根据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实验教学内容,由低到高,分成几个模块,螺旋式的上升,逐渐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一模块:有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及基本训练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些有毒易挥发、易燃、易爆、易碎等实验药品、仪器和实验产物,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如果产生安全事故,不光对人生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也对很多同学的后续学习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切勿忽视安全教育。基本训练主要内容是蒸馏、分馏、减压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学生只有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逐步完成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一定要加强学生有机化学基本训练教学,为达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模块:综合实验

选出操作性较强的制备实验集中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首先教师对实验进行操作讲解,特别强调实验的安全隐患,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老师应该注意随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逐步提高实验技能,为设计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模块:设计性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确定的多个实验题目自己选题设计方案,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行性,首先考虑实验理论依据是否充分,其次兼顾经济性、环保性、实用性等因素。通过教师审阅与指导,要求学生通过仔细检查和修改,确立最完善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学习完成相关化学理论知识,学生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了独立操作。这样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任务才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完整的实验研究方法,实现从知识技能向研究能力的转化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2.2绿色环保策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医药院校,每天都有大批学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消耗量大,而且大部分有腐蚀性或有毒,有的实验还伴随有毒或有害物质的产生。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绿色环保问题。

第一,关注化学反应后残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化学反应除了产生所需要的产品外,往往还同时有其他物质生成,有些副产品可以在本化学反应系统中循环使用,而另有一些副产品则可以作为其他化学反应的原料或其他用途的资源,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结合相应内容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教育,特别是在进行学生化学实验前要告诫学生,实验后的残余废弃物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回收,不能随便丢弃,避免污染环境和造成资源浪费。

第二,提倡微型化实验,降低污染度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的化学仪器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微型仪器并非是常规仪器的简单缩小,而是根据微型实验的特点以及它的科学性进行设计、研制的,它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而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新型的化学实验方法。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实验费用,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扩大化学实验的覆盖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第三,多媒体辅助仿真实验

化学教学实验的绿色化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有些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不具备绿色化条件,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实验,以动态直观的 方式介绍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对实验过程进行了仿真,这就解决了一些药品昂贵,实验技术困难,实验设备困难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教室里模拟实现大工厂里发生的过程,减少化学污染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化学仿真实验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辅助仿真实验,避免化学污染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常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使用有毒有害的试剂,或在实验中排放较多的有毒的气体、有毒废水,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目前还无法通过改进实验来实现绿色化或减少、减轻污染。对于这类实验,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实验过程等进行仿真,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等方式来进行,力求实验效果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2.3弹性考核策略

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两方面的检查和评定,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实验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有机化学实验弹性考核体系,贯穿实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加强实验考核是为了切实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实验考核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在考核时要力求做到科学、全面、客观、真实。实验总成绩按 100分计,其中平时成绩占 70%,包括每次实验时的考勤、纪律、预习报告、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对实验操作过程写下实验记录,并在本次实验结束的时候,教师对实验记录签字。然后将此记录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另外,做实验时要装置合理醒目、仪器搭配合适要,操作规范。实验结束后,桌面整齐清洁,试剂、仪器摆放规整以及废弃的试剂要回收到指定的容器内等良好的实验习惯等也要计算到平时成绩当中去。期末理论笔试考核占10%,主要是针对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考核。期末实验操作考核占20%,要求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按照实验方案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这种考核方法能较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促使他们在平时的实验中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2.4实验后的反思策略

实验结束后,必须对本次实验进行分析,但由于学生的实验速度不一,无法同时结束实验,也不可能让早结束的学生等全部同学结束后,听老师总结分析。针对此情况,采取了在做下一个实验中再讲解上一个实验的方法,这样既给学生一个再查询资料、讨论和思考的过程,又可以复习巩固上一个实验所应掌握的知识。对于老师的总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纠正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操作错误,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的规范化;(2)分析注意事项的原由,探讨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提问实验所涉及的思考题,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3)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5实验教学和技能大赛相结合的策略

“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只有他们掌握应有的技能和知识并能学以致用、顺利就业,才能凸显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就业平台。”学校教师通过这种对抗大赛的演练,不仅巩固理论知识,更锻炼了实践能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学校通过参加各种大赛,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专业现状,抓住课程内涵所对应的职业内在需求,从教学体系、课程体制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使课改真正到位,职业教育不但要传授动手能力等技能知识,还应该保证学 生的职业素养。首先,通过课改,学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去参加比赛,为将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其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表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内在本质,对于学生而言,实现岗位与所学知识的零距离对接,有助于拓宽了他们的就业道路。

3.结论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是探索自然物质运动、变化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充分重视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田能瑾.面向21世纪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19(4): 5-10.[2] 蔡支农.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74-76 [3] 李秋荣,肖海燕,陈蓉娜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教学研究, 2011(2):47-49 [4] 赵同建.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198-200 [5] 王冰冰.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10):185-185 [6] 郭英,刘洁,伍百奇.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2):49-51

Exploring of the Reform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Strategy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Chang-Ying(Jiangsu Xuzhou High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 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 : Organic chemistry is a science based on experiment, but the traditional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exists many shortcomings, aimed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de some reform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strategy to try,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Keywords: Organic experiment;The teaching strategy;Reform of exploring 作者简介:

5.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 篇五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的实际状况,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提高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

作 者:燕小梅 李发胜 刘有训 作者单位:燕小梅,李发胜(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化学教研室,116044)

刘有训(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116044)

6.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篇六

教育部在“新世纪教改工程”中强调了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宗旨,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人类重视的信息、材料、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都离不开化学。作为当代化学专业的大学生,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外,还必须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熟练应用现代测试仪器与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独立的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学科所需要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如何主动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新世纪高素质、刨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目前,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起点低,基本上反映不出学科的发展现状;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实验少,综合性实验更少,甚至没有;各分支学科实验各自为政,导致实验内容简单、重复;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缺少统一科学的协调管理和评估;实验课堂上只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细节等。由于实验课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下降,重视程度降低,主动性差,进入实验室就是照方抓药,应付实验。有的学生甚至连照方抓药都不愿去做,干脆抄抄实验报告完事。这些现象势必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大量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差、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差,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复试时因实验能力差而不被录取的每年都有。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l世纪,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往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2002年底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课题申报了学校教改项目,已取得立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单纯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由实验理论课(包括实验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新技术新方法两部分、基础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三部分组成。

一、二部分安排在三年级,第三部分尝试了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考研结束后进行,这个时期学生的积极性最高,效果最好,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课的训练,从选题、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仪器安装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基础,同时对学生做毕业论文也大有益处。2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要符合2l世纪发展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教改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验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及技术,也是为了弥补学生因仪器设备原理不懂所造成的知识面窄的问题。因此实验理论课的内容一方面是常用实验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另一方面是化学领域最新发展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原理介绍。基础实验课的内容根据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1999最新公布的“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以及我们仪器设备的现状进行安排,内容力求新颖,不重复,并且有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意识;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要多采用先进的微机系统,增加计算机模拟实验,使实验基础课的内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兰州大学等校协商,合作修订现有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使新的实验教材符合21世纪教育教学的要求。综合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验锻炼,在内容方面,结合院里仪器设备的现状以及一些教师的科研课题,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多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如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测定等。这部分内容需要认真思考,精心编排,通过综合实验课,真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技术,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验理论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实验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的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弥补仪器不足的问题。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由原来教师准备好实验,学生单纯的做实验,改为让学生从实验准备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仪器的配套选择、安装词试、药品的领取、溶液的配制以及实验室的整理等方面,尽可能全方位的参与,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机会。在综合实验课阶段,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教师仅为学生做好后勤工作,起主导作用。4 实验设备的改革

首先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学校教学体制和设备建设总体规划下,结合我们的实际需要,购买部分新仪器,同时还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对实验技术进行改进,还创造条件自制小型简便适用的仪器。比如建立无汞实验室;自制恒温样品管使动力学实验全部达到恒温要求;将微机接等现代技术用于“溶解热测定”等实验中,使学生接受现代化实验技术手段的训练。5 实验教学管理的改革

管理方式由原来的人工管理改为由计算机管理,不但使管理能力增强,而且实现管理自动化。管理内容包括对人、物以及信息的管理,即对学生的实验安排和实验成绩,对仪器和药品,对整个物理化学实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试题库等信息实施全面管理。

7.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篇七

1. 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蒙药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同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即传统民族药。它有悠久的历史、独特且独立的理论体系。蒙药与中药都以天然植物药为主。虽然很多植物药材是蒙药中药通用的药材, 但是在药用部位、炮制法、方剂组方、制剂工艺、配伍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因此蒙药的现代化研究以蒙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等其他民族药研究为参考和模仿研究蒙药。蒙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研究传统蒙药的学科。它主要是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蒙药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蒙药化学的重点是研究蒙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 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等等[2]。其相应的蒙药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设计及教学方式等都影响蒙药专业学生今后对蒙药的科研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更影响到具备创新能力的新一代蒙药学工作者的培养。所以必须针对蒙药独特的理论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

2. 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树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协调的理念, 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和专业基础课次要的传统观点, 充分认识药化学实验课对蒙药专业学生及蒙药学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实验动手能力,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实验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研工作作风。因此改革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是增强蒙药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蒙药研究趋势日益广泛, 我们积极开展蒙药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重点放在强化技能训练、更新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科研兴趣及设计能力等方面, 以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改革教学方式, 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2.1.1 注意培养学生自由思考、主动学习和探索进取的精神。

在蒙药化学试验课的教学中老师在讲解实验课时不应该全照本宣科[3], 而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学习实验研究方法, 享实验结果的乐趣, 启发科学思维, 产生科学研究兴趣。让学生不拘泥于实验书上的内容, 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好奇的实验内容, 利用一到两次实验课程时间自由选题做实验。如以下两种实验:其一, 选一种花 (紫色卷心菜或葡萄等) 提取色素的实验;其二, 利用橘皮等提取果胶制备果冻。此两种实验很受欢迎。选实验材料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查阅文献, 先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老师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后自己动手做实验, 提取、分离、鉴别色素, 应用提取分离的色素染布, 等等。要求学生互相比较、互相讨论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老师查实验记录和结果。这样能保证每个学生动手, 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和设计实验能力, 能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 逐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创新能力。

2.1.2 注重预习实验内容, 让学生写好预实验报告, 培养科学研究态度。

要求学生实验课前做好预备工作, 对所要做的实验进行预习, 了解实验目的、原理等, 写好预实验报告后进实验室具体操作。老师主要讲实验原理等重点内容, 多留思考题, 让学生看着预习报告、带着问题去做实验,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 回答思考题。如果不预习实验内容就不知道实验内容, 进实验室后具体操作是很难的。所以预习实验内容, 写好预实验报告是顺利做实验最关键的一步。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坚持科学研究。

2.2 要求学生熟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2]。蒙药化学实验大多数采用化学的方法, 从原药材粉碎、提取、分离到纯化鉴定等涉及很多实验操作。如, 利用常用的冷浸、渗漉、煎煮、回流、连续回流、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 然后运用常压蒸馏、减压浓缩、抽滤、萃取、铺板、点样、显色、薄层色谱、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检识等。从提取到分离所用的时间较长, 而操作中一步做错实验便会失败, 所以基本实验操作必须十分规范, 老师在实验中要不断强调和指导, 要求学生熟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对实验中的每一个操作环节都非常熟练、严格规范操作。通过蒙药化学的综合性大实验的操作, 学生能培养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系统地掌握研究蒙药化学成分的方法, 这样从中学到的才是全面系统的知识。

3. 结语

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对于蒙药学专业的蒙药化学实验教学, 我们应该根据蒙药的独特理论来探索蒙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建立切实有效可行的蒙药化学实验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严谨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摘要:本文探索蒙药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从实验设计和探讨方式等方面对蒙药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蒙药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努恩达古拉.浅谈蒙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路[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 (8) :52-54.

[2]袁珂, 张爱莲, 刘华亮.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1) :94-95.

8.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校本化探索 篇八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40

由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大基本要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迅速阶段,观察、动手和探究等能力都有待于培养和发展,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工作者,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每个国家每所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的不同,面临的受教育者的基础状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所以校本课程的发展是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要求课程评价中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使之贯穿在课程开发过程的始终。因此,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及面临的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化学实验校本化探究,切实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初中化学实验校本化的探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口进行展开。

一、增加趣味实验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好奇、求异、上进的心理需求,关键是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发挥。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参观学习等方法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内容的时候,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把两块小手帕(或纸巾)分别放入浓度为95%与55%左右的酒精溶液中,点火后发现一块手帕烧坏了,而另一块手帕完好无损。这样的实验极具趣味性,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最为普通不过的,实验员很容易准备。再如在大烧杯中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烧杯内放入适量碳酸钠粉末,倒入盐酸,同时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烧杯中,蜡烛熄灭而镁条继续燃烧。实验同样是简单易行的,而且也对学生已有知识产生了冲击,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对待物质的性质和现象。

二、改进演示实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容易陷于各种能力与文化知识不协调的状态中。教材的知识内容编排往往是滞后的,现实化学教学中往往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例如,在学习加热碳酸氢铵的时候,除了用酒精灯加热外,另外增加一个水浴实验以做对比,使学生知道加热方式有很多种,酒精灯加热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中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用浓氨水倒在烧杯里,由于浓氨水挥发性强,教室里气味很刺激,污染环境比较严重。所以改为试管内放一条滴有酚酞的滤纸,试管口塞棉花,胶头滴管将浓氨水滴在棉花上,看到的效果比教材中的更有效更直观,而污染也大大减少了。再如,探究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教材中用火柴头,目的是为了使用生活中的用品,且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少,但实际现在很多火柴头上几乎没有硫了,这个实验做起来现象不明显。所以改为:在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集气瓶内燃烧硫,装置密封。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也基本能不污染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变,可以使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对比实验

除了装置上的改进外,还应该重视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的细微不同,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实验着手,进行科学分析。例如在进行葡萄糖的检验实验时,一般教师或学生做实验的目的就是看最后是否会有红色沉淀出现。而这种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对实验过程重视不足或引导分析不力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我在做这个实验之前首先提出问题:制取氢氧化铜的时候为什么在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只要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4~5滴,如果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又会怎样?实验过程中加热待测液和新制氢氧化铜混合液时先出现黑色物质。我又及时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实验失败了?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说明。

为了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对比。分别在四个等体积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成的溶液、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以及等体积的蒸馏水,通过瓶子变瘪的不同程度轻而易举地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比较迅速以及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合适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实验中重视实验的对比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过程意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透彻,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

四、创设探究实验

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中,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用金属与酸在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瓶口连接一个气球,接收产生的气体后,发现反应后总质量在托盘天平上称出的数值比反应前小了。似乎违背科学定理的实验事实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富有创意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联系灭火器的原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题意自己做个灭火器。由于灭火器要求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要快量要多,所以要用浓硫酸作反应物。在既要效果好又要安全的前提下,同学们讨论了很多种方案。最后,用可乐瓶作容器,内装有碳酸钠的浓溶液,把盛有浓硫酸的试管用线系住放入瓶中,线头留在瓶外,用带有直径0.6厘米小洞的瓶塞转紧,操作者只要向下倾斜可乐瓶,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液就会喷出1米左右。

五、效果和结论

校本化的实验设计凝结的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加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教育的实际意义。可达到以下几点实际作用:

(1)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地参与,各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明显提高,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教研工作;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的改善,教师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工具。

(2)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使学生重新认识“生活教育”,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学习的目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实验为化学学习服务,改变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这些基本问题,促进教育和生活、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3)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使学生具体地认识物质的外表特征,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和规律,顺利地形成概念和确信理论的真实性,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启发学生激疑,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4)通过实验校本化探究加强学生各种品质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用规范化的操作和科学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各种科学素质。

上一篇:教你几个妙招消退浮肿手臂下一篇:《初晴游沧浪亭》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