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2024-07-02

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精选13篇)

1.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一

在传统的课堂里,教师是权威,是知识的化身,学生的思维要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的学习方式服从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违背的。如何突破传统课堂呢?在学习了杜郎口经验后,深受启发,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我的课堂我主宰”,在学习面前的那份自信。本人首先从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新课改,实行分小组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年来也积累了一点经验和认识。

一、科学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组建的小组之间力求均衡,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选拔和培养好小组长,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二、基于问题,合作学习的动机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问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学生,二是老师。学生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很多疑问,老师要让学生大胆质疑,只有他们的疑惑得到解决,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要根据教材实际和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再提出一些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这样他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认识、感受准备向他人呈现;带着自己的疑虑、矛盾、问题、期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此,合作学习过程中显然就多了几分主动,少了一些应付,多了几分厚重,少了几分苍白,合作的实在、有效。

三、课堂氛围,合作学习的保障

我们习惯了程序化的教育生活,课堂上不准交头接耳,发言要先举手等等,学生若要违反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噤若寒蝉,合作学习就很难实行。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首先,开放学习的空间。座位上,变传统的“田秧式”为“圆桌式”为合作学习打开方便之门。其次,开放思维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要学生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不仅仅局限于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再次,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敢于、乐于参与课堂。在看起来无序的课堂中,却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思维活跃了,视野开阔了,素质提高了,合作学习就能得以顺利的实施。

四、教师,合作学习的引领者

高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不应成为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应成为积极的行动者;教师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内在与情景的领导者。“平等者中的首席”赋予教师角色多重含义:问题的设计,目标的引领者,探讨的参与者,动态的协调者等。教师的创造性体现为:通过对信息的有效重组、问题的合理整合,形成连续不断的兴奋的,促进合作的持续和深入,在动态发展中生成。教师要致力形成问题情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重组、综合、提炼,加工成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协同探讨。教师要善于制造障碍,让学生不断面临新问题,常处于“愤”、“悱”的不平衡状态,形成一种想说想做的“冲动场”,调动学生上下求索,经历从矛盾困惑到超越成功的过程。

合作学习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它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盲目的让学生合作探究,做表面文章,还有的把小组合作当成一个教学环节,为环节而合作,这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它应该出现在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突破处;出现在知识点的易混处;出现在规律的总结处;出现在思想的升华处。

二、教师要充分备课,全方位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也可能提出不同答案,这些情况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免在课堂上难于应付。

三、度的把握,尽显教学智慧。切忌使合作学习浅尝辄止,不能一出现问题就立即纠正,急于求成,应尽量让学生多议一议、试一试;不能一出现争议或摩擦就立即中止,因噎废食,草草收场,而恰恰尽量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

四、分小组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后进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中去,在交流中进步,在展示中提高,充分利用组内异质的特点,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总之,分小组合作教学法既是一条颇有生命力的教学路子,也是一种很讲求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我们自身意识的提高,这种教学法还会有大的突破,质的飞跃。

2.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二

历史学科是一门无所不包、无不涉猎的社会学科。历史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要掌握与之相关的语文、政治、地理知识,而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和艺术、体育、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了解。专业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如在讲“百万雄师过大江”一目时,我先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使学生充分体会毛泽东在听到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推翻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时的喜悦心情, 同时让学生感受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的情景, 这样不仅增强了授课的感染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多读书、多总结、多反思,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吐故纳新。只有良好的教学艺术加上优秀的人格魅力,学生才会信服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 师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和开发课程资源 , 传统的教材观有所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材是重要的资源和工具而不是唯一资源。教师注重整合教学资源,不视教材为“圣经”。教师不为教材所缚,能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重组整合,拓宽加深,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要重视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可能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注重了导课的功能

老师都了解导课的真正目的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老师要注重导入新课的设计。如我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导课是如此设计的:出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条约签约图片,说明三个条约使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很多侵略权益,然而他们并不满足,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自然导入新课。导入不新颖,但很实用,将学生前边学过的知识联系了起来,贴切自然。

4.注重课堂结构的完整性

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小结—检测—结课, 能增强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要注意到这一点,不再出现虎头蛇尾的课堂,课堂结构更趋于完整和合理。

5.教师备课时要注意不要背课本和教参 、完全照书本讲

这样做,尽管讲授的知识准确无误,但是所讲内容和课本上的一字不差,易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而且会使老师给学生留下呆板的印象,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确做法是,不做课本﹑教参的传声筒,而应在对课本﹑教参内容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处理,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并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等。这样把“物理反应”变成了“化学反应”,使讲授的内容完全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运用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另外,对学生而言,仅教给他们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样就把历史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使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成为一把开启心智之门的钥匙。要把课本、教参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还要注意语言锤炼,力求语言口语化,简洁、准确、生动、幽默,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做到这点很难,不仅备课时要下工夫, 而且平时就要注重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个平时说话就有声有色、风趣幽默的人当然比一个不善言辞、语言贫乏呆板的人更容易当好教师。

6.精 心设计问题 ,激活学生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学生兴趣和创新之门的钥匙。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兴趣的激发、思维活跃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教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展开主动思考、积极交流,以期解决心中的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性过程中思维得到激活,智力得到开发,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7.在授课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仅仅充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而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有效教学特别要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 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思维,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

让学生动 起来 ,让历史课 活起来 ,可以通过 多种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等形式点评历史; 可以通过教师播放的影视图片感受历史;通过学生编演的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如讲“西安事变”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是教学难点。通过剪辑电影《西安事变》的几个片断: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宋美龄、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 何应钦兵围西安, 轰炸渭南、华县;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提问学生:蒋介石该不该杀? 为什么不能杀? 当时有哪几种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西安事变为何能得到和平解决? 学生联系几个片断,经过思考, 就弄清了国内外各派力量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和目的,解决了难点。

8.按单元进行复习 ,构架知识结构框架

3.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新课改在甘肃已全面展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笔者现就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课时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代课或兼课,完全没有正规的教学、学习和训练环节。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成为新课改推行的最大阻力。

(二)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三)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难度问题

目前高一历史课程开设情况是每周两节课,高一上学期修完历史必修模块一。如要完整修完该模块每章节知识,至少要18个教学周。在升学压力下,在语、数、英等各科大量作业的重压下,在对历史学习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极少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确实很难把握。

(四)高考方案问题

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二、实施策略

(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二)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教师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中接受历史的熏陶。

(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理学和文学。二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同时继续挖掘和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交互渗透。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投身新课程改革,我最真切的感受是“在路上”,在艰难中求索和抉择。只有看清问题,才能坚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4.历史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四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翟锦银(225700)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这既限制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对历史概念有明确要求:“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科考试说明》考试能力要求也有这样的文字叙述:“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由此看来,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应贯穿于平时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现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概念的教学处理方法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典故解析历史概念。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概念与历史典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典故,设置历史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有关政治术语中的左和右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及到的问题,也是较为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其实,这与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有很大关系。在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当权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大资产阶级提出比较温和的改良主义,要求保留国王,反对共和;而第三等级的代表坚决不同意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更为激进的革命措施。在议会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主持人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的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把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左派引申为无产阶级派,把右派引申为资产阶级反动派。教者如能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史实,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那么,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就会清楚而明晰,理解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再如,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这一历史概念,它与“起第长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些历史典故相关,只要教者讲清了,帮学生把史实理清了,学生对这一历史概念就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帮助学生准确定义和辨析历史概念。每一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定义法就是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历史知识概念下定义。使用定义法形成历史知识概念最关键的是对历史内涵和外延的揭示。学生由于历史背景和历史学养的不足,对定义法揭示历史概念较为陌生,也较难以把握。比如,对于“左”倾和右倾这两个历史概念,能否帮助学生用一个科学的理论性的概念来阐释呢?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完全可行。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如有关“左”倾的特征与表现情况。“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超出实践的需要,主观认识超出客观条件的可能。这种错误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对内搞关门主义,对敌斗争搞冒险主义,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违背规律,超越阶段。

接着,我让学生回顾一下“左”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以来的种种典型表现,具体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典型的便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冒险主义指导方针,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我国建国以 来的“左”倾错误主要指党的指导方针在1957—1976年间在以下问题上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估计扩大化。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修改了中共八大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学生对“左”倾概念基本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我有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梳理一下有关右倾这一特征与具体表现,进而形成下列认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则表现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观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作出错误的判断,否认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低估了农民的革命性和革命要求,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没能认识到蒋介石等地位、立场的变化,已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于是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拱手相让。这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我又对进行了拓展与深化,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挫折和危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防止“左”、右两种倾向,但更重要的是防“左”。

(三)启发学生利用概念的种属关系正确区分历史概念。不少历史概念有较多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如果能通过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弄清楚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选项对辛亥革命评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有关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史实的评价,答案应该选A。乍一看,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其实是考查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与把握。此题的答案质量不高,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这两个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简单化处理,仅公布个正确答案就完事,而是引导学生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时让学生回忆所了解的历史事实,理清历史关系,最终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经过启发与引导,明白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的思想、文化制度等。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是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标志的,而封建制度的最终结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作为标志的。封建制度是种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君主专制制度属于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教学指向比较明确,既帮助学生认识了历史概念,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用形象化的历史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所有的历史认识都来源于历史事实与历史事件,离开了事实与事件,就形成不了历史概念。在学习历史概念的时候紧扣事实与事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当然,在认知事实与事件时,要提醒学生从事实或事件中跳出来,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在学习国统区、沦陷区、游击区和解放区这四个概念时,我就采用了上列教法,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

国统区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和管辖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统区,蒋介石政治上独断专行,以命令形式处理党政军的一切事务,成为大独裁者。***、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是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象征。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

沦陷区是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日伪军或傀儡政权控制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沦陷区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游击区是界于解放区和沦陷区之间、敌我双方争夺的地区,都有两面政权。由游击区变为解放区,或由游击区变成沦陷区,反映着敌我势力的消长。

解放区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敌人后方建立的根据地,其性质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实行减租减息,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三三”制政权,进行反“扫荡”斗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这类概念历史教学中也经常见到,如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等,只要区分清楚其性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阐释历史概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所变化。学生对这些变化的过程、特征和线索往往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所以认识易发生偏差。

如,上面所说的“左”倾和右倾,不同的时空含义即有所不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左派、右派名词来源与欧洲不同,派别的划分都是以政府为参照系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中那些要求把革命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人士,就称为国民党左派,如宋庆龄,邓演达等;而那些反对革命甚至破坏革命的国民党人,就被称为国民党右派,即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进攻,于是便引发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右派斗争。这部分人也被称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右派分子。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代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但由于当时激进派常常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挫折,为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加上引号。到20年代末,用“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帮助学生把这些概念放到历史的不同阶段进行阐释、理解,学生便较为容易把握了。当然这样的梳理过程并不复杂,问题在于掌握了其方法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5.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篇五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

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

2、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强调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等方法,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与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

3、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主体的转变。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强调多主体,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这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核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体现出来。学生合作学习状态:合作学习是

否具有目的性: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参与面是否广?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学生生成,发展状态等等。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体现课标精神,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师生关系是否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是否多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教师权威活动时间尽可能缩短(指独自讲述或占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及思考时间尽可能增加?是否设计组织了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6.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六

初中生所学科目多,学生课业负担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历史知识繁而杂、时间跨度大、范围广,是造成中考历史学科优秀率低的主要原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中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的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有这么几点心得体会,现总结 归纳如下几点: 一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讲的是教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就同一个教师而言,进行公开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比平时好,原因不是说教学能力强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多了,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处理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将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如果不去备课,这些可能条件就不能形成实际教学能力。

对此,在中学历史七、八年级的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着重分析课程重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广泛查找课外资料充实课内知

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当然,备课这是一个大课题,如何备好、备全面,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 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三须”

课堂教学是课前备课的第二阶段,是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阶段,这一阶段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点必须精讲,深入浅出

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学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那么如何使知识点杂多、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历史教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成为前线工作者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短短的是四十五分钟内,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授课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实践表明:讲解时紧紧围绕教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进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例如,八年级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此我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这一较为浅显容易理解的情况来引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前,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

这样讲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种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做法,就会把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理性思辩能力也切实得到提高。

二、现实必须结合,方法灵活

教学、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更是学生的“学”,课堂教学更应该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授课多以“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出现,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毛泽东通同志曾指出:“在教学方法中,应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经验的方式,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动性和创造性,而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①。

不管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不管选择任何一种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将启发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从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师自己教学特点的实际出发,把启发的原理渗透其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好方法。一年多以来,我先后尝试了“历史问题教学法”、“谈话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多种教

高了学生的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学生们对历史课的兴趣日益浓厚。

三、风趣必须幽默,引人入胜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课堂上,结合有关知识巧妙地融幽默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知识的领悟,可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同时幽默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常常会闹出笑话。记得有这么一次,让学生简介《资治通鉴》的作者,一位学生爽快地说道:“作者司马迁,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话音未落,笑声四起,弄得这名学生莫名其妙。这时我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是我们同学们的错吗?谁让司马迁与司马光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别,谁让他们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与《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兼文学名著呢?太像了,太像了,以致于我们看不出他二人还有什么区别?”幽默风趣的话语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把学生混淆的知识作出了区别,可谓一箭双雕。正如法国一位著名演讲家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三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

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下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私下常和优秀学生、后进生进行交谈,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这对语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前辈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参考文献:

①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 ② 《历史研究》1989年版 ③ 《历史教学》2008年版 ④ 历史风云网——教材剖析 ⑤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7.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几点体会 篇七

一、活动课的教学性质

本套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教材中特意设置了“想一想”“说一说”等小题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每一学习单元都设有“学习与探究”课,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和“活动说明”等几个栏目,将活动课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

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自替代的作用。

二、活动课的教学作用

要在历史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开展大量的探究性学习和活动。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出发,增加了新的课程类型———学习与探究课(活动课)。活动课是近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它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径。它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每课的活动建议,大都能紧贴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从他们的学习兴趣出发,不但通过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历史情趣,而且能更深层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合理的建议,极有参考价值。

三、活动课的开展

通过教学实践和老师们的探讨交流,我们认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好方法。而这种方式体现在中学生身上应具有如下特征:对历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对知识的积极探求状态;能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懂得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质疑。如:车、船、兵器等是炎帝和黄帝个人的发明吗?商朝的巫师给商王的活动占卜吉凶,如果与结果不符,甲骨还会保留下来吗?占卜者会不会被杀掉?春秋五霸中的晋后来一分为三,为什么?战国时期老百姓对诸子百家的思想有什么看法等等。上述这些疑问虽然大多还属于探究式学习的萌芽状态,但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已不满足于书本上的陈述,有了探求知识的欲望,有了自己的认识,对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课程,我更是精心组织,巧妙设计,掀起探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小高潮。比如七年级上册“寻找历史”,学生们更是提出有特色的课题如“笔的历史”、“我国兵器的演变”、“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油灯的历史”等等。他们不仅学会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询资料、动手做模型,还写出了历史专题手抄报、历史小论文近百篇。

四、活动课开展的收获

1. 学生的新变化:

(1)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历史教学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曾在七年级的六个教学班进行过调查,愿意学习历史并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2%。在学生列举出的诸多原因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历史课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学生发言机会多,且可以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表扬多,批评少。这说明课程改革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全新的愉悦的内心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将对转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认可。活动课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把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因此无论课时再多么紧也要安排一定的活动,如历史事件写作活动、历史人物绘画活动、历史剧作表演活动、历史辩论活动、历史主题手抄报活动等等,有条件时还可以搞社会调查,从而把课内知识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拓展。

2. 教师的新变化:

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活动课与探究课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于课本,不墨守成规。它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由于活动课使得学科的综合性大大增强,对教师的知识面、价值观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计算机的使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改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摘要:活动课课程是近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 它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敢于质疑;活动课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 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

8.历史活动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外活动;特点;积极性;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18-01

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最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中国的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以及西方国家、亚洲其他国家的古代史和近现代史。这些内容复杂繁多,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将这些历史事件以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方式进行梳理,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历史学科的热情;然而如果教师采用单调枯燥的讲授法,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企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其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学生不仅无法深入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或者急于提高学生应试成绩而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知识,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苦不堪言。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大,并且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教育学者就呼吁为学生“减负”,同时近年来实行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纯粹为应试教育服务的观念,开始真正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服务。在众多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中,课外活动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

一、课外活动教学的发展及特点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手段,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就记载了:“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局学。”其中所谓的“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局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除了进行必要的课堂学习,还要进行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开展社会调研实践等活动。课外活动有利于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人天性的充分发挥。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形式,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

课外活动的优点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才能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个性的培养。其次,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比如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等)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决定课外活动如何开展,活动的规模、时间、内容等都有多种选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够有直接动手的机会,能够亲自参与、组织、设置各项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开展初中历史的课外活动教学

历史作为一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人文学科,很适合开设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步骤开展课外活动教学:

1、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课外活动的教学计划应当是切实可行的活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制定。例如学生和教师的数量、历史课程紧张,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等等都是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每次活动人数不宜过多,可以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由多位历史老师带队,以免出现失控的情况;同时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保证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尤其是初中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教师更应当格外注意;考虑到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可选地点。例如济南的山东省博物馆在展出齐鲁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展示了从史前远古时代一直到清朝的齐鲁文化变迁,在济南的学校就可以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展览,同时教师随同参观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齐鲁文化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比起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具体,并且充满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选择课题,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知识,学校与历史学科的老师可以制定一些课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课外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与调查,最后由历史学科的老师评选出优秀的研究小组进行奖励。例如选择抗日战争课题的学生可以选择到战争遗址进行考查,比如枣庄的学生可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进行参观,或者考查曾经战斗的遗址,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也可以采访健在的抗战老兵以及他们的子女,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料。学生通过自主的考查与研究,除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加深对历史的了解之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课外历史知识竞赛

竞赛的形式既能够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表现不理想的同学要以鼓励为主。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也能够营造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9.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 篇九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要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

10.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教育论文 篇十

一、合理把握高中历史教材

1.理解教材培育重点。教材是教师讲课内容的指导,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通过教材的讲述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哪些内容是简单了解。只有分清教材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2.整合教材学以致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化的体系架构,存在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容易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整合与当前讲述内容有关的知识,将不同模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意识地将知识贯穿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其他的内容或者建议学生看一些补充材料、思想评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二、创新高中历史教法

1.兴趣教学法

(1)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在课本之内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讲述武则天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武则天的无字碑。

(2)转换师生角色。尝试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再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

(3)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

很多事情,通过语言表达,往往很难描述当时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过电影、电视、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进感情的升华。

2.场景教学法

即合理借用教材中的环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各种不同角色的身份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各个国家的代表各抒己见,或者以谈判会的形式理清不同国家的立场等等。场景教学法,首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场景中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其次,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度,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最后,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待问题的看法,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表扬正确的,提高教学质量。

3.交叉串联法

历史知识主要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那么历史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基本要素着手,通过这几个基本要素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例如,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列出不同年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地点为线索,可以按照地区、国家、同盟等来讲述历史之间的联系;以人物为线索,可以讲述某个人物所经历的年代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人物和时间中去理解历史背景作用于人的结果;以事件为线索,可以讲述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历史就是由无数的事件一一组成,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规律。矛盾是贯穿历史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理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矛盾发生及解决的过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段历史。历史知识就像一张网,交叉串结,我们要能从任何一个节点纵向或者横向或者交叉地理解历史。这对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用一些索引、剪报、抄录的方法来交叉串联知识;学生在此中也会积累相应的经验,并能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4.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让教师针对某一个历史知识点提出在学生学识范围内的有一定讨论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表述,最后教师讲评。运用课堂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将历史知识很好地串联并且加以思考,了解历史,评说历史,做学习历史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尝试,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积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明高一历史新教材教法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年02期。

2.刘晓平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998年12期。

11.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考;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95-01

由于现今信息交流比任何时代都要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正面教育有时存在着逆反心理。在大学扩招,大学生素质有所下降,大学毕业工作难找的情况下,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一部分人中还有市场的情况下,学生对学业不够重视,就不说历史这一学科了,更是如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浅略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手段,又可以通过其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上人们对事物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培养其具有自觉性推动历史进步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意识是高中历史教材的一种价值取向。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中学历史学科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的独特的作用也已经被中外无数的成功案例所证明。就历史学科所具备的特性而言,中学历史学科所具备的依附性、蕴涵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更是完整地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中学历史教学。凭借的是丰富的历史史实,烛照古今,叙史载道。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基于社会责任感目标的确定,加强社会定向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定向价值观教育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鼓励并为个体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为现代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个体的充分发展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它既把社会个体的充分发展作为社会整体发展的动力,又把社会个体的充分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它相信只有个体的充分发展才会有社会整体的进步,而个性的枯萎则势必使整体丧失生气。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教材内容中关于个体和群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定向价值观提供教学凭藉,才能真正地把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观念,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这不仅是应对高考历史学科综合思维测试的需要,更是未来寻求发展机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观念和意识,如诚信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等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我们要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的研究过程、历史发展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养成实证、独立、探索、创新的历史精神和信念。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尊重他人,公平对待社会的全新的文明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重视人的地位、命运、价值与尊严,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理想;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珍视人的自由进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因此,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实现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创造平等、和谐、重视个性的人文环境;二是在历史知识中凝练、深化人文精神。前者要求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人文化,是基础和前提;后者要求教育内容人文化,是关键和目的。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就是要在历史教育中更多的关注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进行对人的价值。

三、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

面向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国家、社会和人的持续发展,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具有两大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也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我们都在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我们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未来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观念、内容都相对落后这将影响着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恰好是我们贯彻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点。

有一位美国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留给学生的作业是:“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向学生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学生们用一生去寻求。在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开放环境中,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体验历史和感悟历史的过程。

12.关于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一解读课程目标, 树立有效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而不是老师。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方向标, 倡导的方向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明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确定后, 应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要利用它指导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发挥它在评价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业情况中的作用。

比如, 有位老师在讲《秦的统一》时, 该课学习目标内容较多, 我们易以此为标准向学生灌输, 内容庞杂缺乏可操作性, 而他把这些目标集中整合。一是抓住这节课的主题词“统一”。衍生出怎样统一、统一措施、影响等, 其核心议题是“谁完成了统一”, 所以, 秦始皇才是学习的中心。人物是鲜活的, 目标具有操作性。二是找到历史认识的落脚点——“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在学生探讨过程中, 既完成了知识目标, 又升华了情感目标。从这个理念来看, 教学目标就有了预设的意义和衍生的价值。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既以课标为导航, 又不拘泥于课标。

二以趣导课, 打开有效教学的入境之门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上课时以趣引入,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要把呆板的历史说教课堂教学转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所以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 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次听北师大一附中魏老师的《国民大革命》, 他的导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横向来看, 教师选取了中共一大会议的中心任务, 日本纱厂雇佣童工的图片, 甚至语文课本中夏衍描写的《包身工》片段, 京汉铁路大罢工;纵向来看, 以孙中山的斗争历程为主线, 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导向, 揭示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板书课题) , 这为以后国民革命的胜利埋下了伏笔。这种“设疑”的导课方式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考引导。此外, 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三精工细雕, 过程中落实有效教学

1. 创设情境, 提高效益

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我们先来看一项调查:通过视、听学习方式达到的效果如何, 10%来自讲述, 35%来自视觉, 如果讲述加视觉就达到65%的效果。说明当人所有的感官被调动起来, 记忆是深刻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情境, 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 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 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 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 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 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

如何创设情境? (1) 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 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2) 以“情”入景的方法。教师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 当这种情感、情绪感染学生, 引起师生共鸣, 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注重细节, 深化内容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更要注重细节, 还要在细节中体现重点。讲《国民大革命》这一课时, 在北伐战争中插入一张贺胜桥的油画, 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 桥下水柱的高度, 分析其寓意, 体现将士的勇往直前, 为北伐的胜利又埋下了伏笔。

3. 善于提问, 启发思维

正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教师善于设置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可激疑启思、活跃思维, 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好的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不直接问, 而是利用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引导学生分析维新派“无力”的原因:他们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变法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再引导学生分析维新派没有得到人民支持的原因:他们未提出土地问题, 未满足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也没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 不能调动全民族的力量。变法失败的命运在所难免。最后, 还要引导学生从反面分析变法中顽固派的强大, 也是变法失败的一个原因。这样, 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而且在问题的探讨中, 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启发了思维。

四自我反思, 完成有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我们都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 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新的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落差, 真正把握理念需要不断反思和亲身实践, 从而形成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 反思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来修正, 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 看自己对课标的完成情况如何, 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反思内容

从深度反思, 是否只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些内容, 有些知识是否涉及或拓宽, 是否使学生人人都吃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广度反思, 根据课改的要求, 学生除了课本外, 还有校本教材, 是否相应地拓宽了教学内容。

3. 反思方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总之, 有效的教学是一项“双修”活动,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通过学习、反思、实践, 让教学更有效。

13.九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篇十三

我从事毕业班历史教学有三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首先,历史教学的关键问题是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我个人认为历史课堂应该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当然学习方式应灵活多变,阅读、教师设问、学生探讨,材料阅读、自编历史剧,绘制表格,梳理线索,自制知识结构图,大事年表等。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动脑、动手、动嘴的乐园。

其次,要学会联系各学科的知识。

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当前历史教学与语文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材料的阅读,中心的把握,答案的归纳,甚至包括作文,语文学习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本身就属于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地理的方位概念直接决定学生能否看懂地图,利用地图解决问题。因此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时教师应广泛学习各科知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其它学科知识解决历史问题。

再次,联系必要的课外知识。

纵观近三年中招历史试题,问题设置逐渐与时政接轨,与热点问题联系密切,而且与地方历史,甚至与当地当前发展相联系。例如16年设置了这个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列家乡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如果教师在平时没有引导,学生在作答时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接触外界比较少。而且这一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是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讲到文化课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鉴宝》,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上这些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

总之,我认为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今后我会继续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做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⑴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⑵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学习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一、自主学习。(边读、边写、边划、边记忆)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_____________

3、领导阶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经过

①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②________年__________公开挑起了内战。

③1649处死________________,5月19日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④1653年______________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⑤1660年_______________王朝复辟。

⑥1688年发生不流血政变“______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_______

5、巩固

《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时间_____________②机构________________ ③目的_____________④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康熙皇帝说“尽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结合你所知道的中外历史知识请比较中国古代皇帝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有何异同。从而概括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三、归纳总结,请你用网格的形式为本课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四、牛刀小试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于以上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摘自《权利法案》 B、限制了国王的权利 C、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学说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制

3、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得出的启示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 C、封建势力不如资本主义实力强大 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的斗争

4、确定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英国《宪法》 D、《独立宣言》

5、国王虽是国家的象征,但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哪一次革命的成果。()

上一篇:阳光的味道初中作文800字下一篇:《海底两万里》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