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2024-10-19

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精选14篇)

1.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篇一

1、燕子是一种勤劳、聪明、勤飞、善飞的益鸟。

2、B

3、主要(主)、次要(次)

4、不能去掉。燕子只是鸟类最善于飞翔的一种鸟,去掉“之一”,燕子就变成鸟类中惟一最善于飞翔的了,这样就不符合实际。

5、“它们一会儿……滑翔几分钟”生动具体地说明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们”直观、形象地说明它们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一切的本领。

6、标语:(只要内容上符合要求、语言简洁、有一定哲理性即可。引用名言警句亦行。)举例:青蛙、蜘蛛吃蚊子、黄鼠狼吃老鼠等。

2.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篇二

有猫奴曾经说:猫咪嘛,本身很懒啦,它才没心思回应你,但不代表它不爱你。

事实果真如猫奴所言?

不久前,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20只吃得饱饱的猫,先让3个陌生人在猫咪的视线之后呼唤它的名字,然后再由猫咪的主人来重复这一行为。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研究人员用高清摄像头监控猫咪的瞳孔、耳朵与尾巴,以此来记录并分析猫咪的反应变化。

实验结果估计能让绝大多数猫主人伤心。猫咪完全能够分辨主人与陌生人的召唤,但这20只猫却没有一只在听到主人的招呼后走向主人,有几只猫还算是给了主人面子,当主人召唤的时候向主人投送了一抹眼神儿的余光。

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一个事实——任何一种家猫都是功夫绝顶的猎食者。哪怕猫成天跟着人生活,也无法改变猫渴望杀戮的心。而狗则反之,在人类的影响下,狗只要人类施舍食物,它是不会主动猎杀其他小动物的。就算是对于猎犬而言,也是在主人发出命令之后才会做出狩猎的行为。而猫比狗厉害的一点在于,哪怕蠢萌到极点的宠物猫一旦放归野外,它们都可能自然野化成顶级猎食者。

美国国家动物研究机构曾做过统计,美国一年之内死掉的鸟中有47%是死于猫口之下。如果按照被捕食动物的绝对数量计算,美国的猫一年之内要捕食大约13亿只鸟类以及63亿只小型哺乳动物。而在全球范围内,家猫已经让33个物种灭绝。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地球上其实不存在“家猫”这个品种,而只是说这些猫适应了与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不见了,它们一样会过得比较好。说得危言耸听一些,如果人类缩小到如兔子一般大小,猫会把你们当成猎物的。

其实,在猫的心里,人类就是铲屎大将军。

本栏目由《课堂内外·科学Fans》供稿

3.人类的朋友 篇三

张山先说:“大青马救了我爷爷的命。我爷爷在抗战时是骑兵,一次战斗时中弹了,从马上摔了下来,眼看要被后面的战马踩死,大青马转过身,用嘴叼起爷爷的腰带,飞快地向侧翼跑去,一直跑到安全地带。”

李石接着说:“大黄狗救了我儿子的命。那一次,我和妻子下地干活,把儿子一个人锁在家里。中午回来,看到家里的大黄狗嘴里含着一块撕下的人肉。原来,有个人贩子看到我家没人,就翻墙而入,想抱走孩子。谁知大黄狗一口就咬住了他的腿,人贩子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了。”

最后王福说:“我也被动物救过,小白兔救了我的命。”张山和李石都笑了:“小白兔还能救人?”

王福叹道:“你们还别不信,我不是爱好旅游吗?那次我在山里迷路,被一只狼跟上了,跟了整整一天啊。天暗下来了,我发现前面有一所废弃的小屋,就逃进屋,屋里躲着一只受伤的小白兔。如果没有小白兔,我今天也不会坐在你们面前了。”

听到这里,张山忍不住问:“是不是你治好了小白兔的伤,它指给你一条逃出去的暗道?”李石说:“一定是它牺牲了自己,跑出去引开了狼。”

王福喝了一口酒,说:“都不是。我在屋里发现了一些干柴,就用随身带着的打火机点燃了干柴。狼看到火,不敢靠近了。我把小白兔杀死,用火烤着吃了,恢复了体力,坚持了一夜。第二天有人路过,把我带出山林,我得救了!那兔子肉可真香,我一辈子都没吃过那么香的肉……”

選自《喜剧故事》

4.《让人类冬眠》的阅读答案 篇四

①人类可以像动物一样“冬眠”吗?美国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三组研究人员都在争取第一个在人类身上试验“人工诱发冬眠”技术,全球首次试验有望在今年末启动。

②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哈桑·阿拉姆是外科创伤研究专家,也是美军的医学顾问。他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让遭受重创的病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进入“休眠”状态,为最后的救治争取时间。

③根据他提出的观点,救护车上应当配备生理盐水,这样当因车祸受重伤的病人因血液中钠元素过度流失造成血浆浓度下降的时候,可以在现场输入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暂时提高血浆黏稠度。这会使病人的体温从37℃迅速下降到10℃,并使新陈代谢变慢,延缓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和伤口的恶化。这几十分钟“休眠”就可能拖住死神的脚步。

④阿拉姆医生已经在几只五十多千克的猪身上进行了试验。通过这种方法,这些猪的心脏和脑电波活动停止了两个多小时,在注入温热的血浆后,它们又恢复了,而且目前看来没有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阿拉姆医生准备在今年末在志愿者身上进行首例人类试验,未来可能在美军士兵身上进行,很多重伤员就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才丧命的。

⑤此外,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复生研究中心也加入了这场科研竞赛,不过,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UCLA医学院的一名研究员表示:“我们从20分钟(休眠)起步,但很快就会想突破局限,也许会持续几天、几周、几个月,我们还不知道。”

⑥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在每年4~6个月的冬眠中,它们的心跳、脉搏、新陈代谢都降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

⑦美国科学家道厄已经在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一种名为“冬眠激素”的物质,它能够诱发动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黄鼠和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就会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后来又在不冬眠的猴子身上做试验,发现猴子竟然也出现典型的冬眠状态,脉搏跳动减少50%,体温也降低了。当冬眠激素的作用减弱后,猴子又逐渐恢复正常。

⑧2005年,美国研究人员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吸入有臭鸡蛋味的氢化硫的老鼠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停止跑动,接着失去知觉,慢慢进入冬眠状态,呼吸几乎完全停止,体温由37℃下降到11℃。老鼠处在冬眠状态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在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又慢慢苏醒过来,恢复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⑨领导此次研究的生化学家马克·罗斯认为,所有哺乳动物可能都具有“冬眠”的潜在能力,甚至人类也具有这种能力。而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个潜在的开关,按照需求进行冬眠状态的转换。

⑩此前,人类“冬眠”的例子屡见不鲜。1999年,曾经有一位挪威滑雪者不幸被埋在雪下一个多小时,在获救后人们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体温也从正常的37℃降到了13℃,但是他最终还是通过治疗活了过来。

{11}2001年,刚刚学会走路的加拿大幼童艾丽卡·诺德比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竟然自己糊里糊涂地走到室外,当她被母亲找到时,全身已经冻僵了。

{12}小艾丽卡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宣布她已经“临床死亡”,因为她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两个多小时,体温已降至16℃。但医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艾丽卡实施解冻。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最后艾丽卡真的苏醒过来了!

{13}最令人称奇的例子发生在去年10月。35岁的日本男子内越光高在登山途中不慎坠落沟谷,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昏睡了24天,等救援人员找到他时,他的体温只有22℃,但依然还活着。医生认为他当时进入了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除了脑部活动仍继续外,身体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都几乎停滞。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他奇迹般地重返工作岗位。

{14}其实,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人工诱导冬眠”技术,后来因进展缓慢而放弃。在中断二十多年后,内越光高的“复活”奇迹再次激发了NASA的热情,并为此项研究划拨了资金。而欧洲宇航局也从2004年开始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课题。

{15}如果让宇航员在漫长的太空航行中进入“冬眠”,对食物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也可以解决掉诸如心理压力、孤独症等棘手问题,为载人航天器登陆遥远的星球铺平道路。欧航局希望,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那么他们将在2033年发射飞船,派人类登陆火星。

(选自《知识窗》2007年第8期)

14.通读全文,请简要回答什么是冬眠?(1分)

答:

15.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⑦、⑧段说明的内容,并揣摩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些内容。(2分)

答:

16.文章第⑩~{13}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7.纵观全文,请说说人类冬眠有哪些好处?(2分)

答:

18.作者为了把人类冬眠说明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第{10}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说出一种即可)(4分)

说明方法:

作用:

19.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表达作用。(4分)

(1)慢慢进入冬眠状态,呼吸几乎完全停止。

答:

(2)欧洲宇航局也从2004年开始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课题。

答:

参考答案:

14、冬眠是指某些动物为了抵御寒冷,它们的心跳、脉搏、新陈代谢都降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

15、人工诱发动物冬眠;为人类冬眠作铺垫。

16、主要写人类冬眠的个例;说明人类冬眠的可能性。

17、略。

18、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实例说明,令人可信。

5.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昆虫阅读答案 篇五

②是的。现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学院内,一位女教授胡列塔?拉莫斯?埃洛蚀伊正领导着她的动物专业研究小组,研究着将昆虫当食物的课题呢!

③其实,早在许多年以前,在那些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农业生产有困难的地区,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人们已经把昆虫作为食物了,有的还作为粮食来吃哩!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里,如美国等,专门商店或饭馆、餐厅里也经常出售用昆虫做的罐头或菜肴,较多见的是蚂蚁、蛾蝶、蛾状毛虫,蜜蜂幼虫、蚕蛹、龙舌兰红囊、蜜蜂等。

④至于在墨西哥,人们食昆虫同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9个州的居民爱食昆虫,所食的昆虫种类多达57种,主要的有蚂蚁、直翅目昆虫、甲虫、蝉,甚至苍蝇、蚊子、臭虫、黄蜂、白虱、蜻蜓、蝴蝶等。

⑤不过,女教授和她的助手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虫身上确实含有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甚至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还高。以蚂蚁一类昆虫来说,每100克含蛋白质为20.4克;而100克鸡肉和鱼肉所含蛋白质分别是20.2克和18.9克,100克蛋类所含蛋白质更少,仅6.4克。其他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100克蚁类所含的量也要比100克鱼、肉、家禽等所含的量高得多。因此,女教授认为,人类在缺乏其他粮食作物的情况下,只有昆虫才可用作代用品。换句话说,人类如果有系统地加以利用,那么昆虫定将成为未来的可信赖的食品。

小题1:第①段用问句开篇,有何作用?(2分)

小题2: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第①段用问句开篇,吸引读者的注意(1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昆虫(或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1分)

小题1:(2分)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前两种不能少),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昆虫身上含有的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高。(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昆虫是同学们所熟知的小动物,但是如果说把昆虫作为人类的食品,可能会让你瞪目结舌,吃惊不小。本文第一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设问修辞手法其主要特点是有问必有答,它的作用是: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去思考,引出文章说明的中心。

6.人类最糟糕的发明阅读理解答案 篇六

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料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绑,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英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选自《教师报》)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答:

1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说明了什么?(3分)

答:

14.第4 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3分)

答;

15.人类对处理废弃塑料袋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限40字内)。(4分)

参考答案:

12.塑料袋

13.塑料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

14.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

7.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篇七

就拿司空见惯的蚯蚓来说吧,其粪便里含有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有些国家就利用蚯蚓的这一特点来处理垃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公司,养殖了5亿条蚯蚓,一天就能吃掉200吨垃圾,从而为花木、蔬菜提供了100多吨优质肥料。

目前,许多国家对蚯蚓的养殖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缅甸等国,蚯蚓养殖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仅美国,就有9万个蚯蚓饲养场。因此可以说,动物不但忠于职守,还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虽然动物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大的恩惠,但很多人却不懂得知恩图报,为了自己的私欲,反而想方设法地去伤害它们。如此恩将仇报,岂不丧尽天良!

其实,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生命,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甚至也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爱!大家或许都读过“藏羚羊下跪”的故事吧,那只老藏羚羊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竟长久地跪在猎人面前苦苦哀求,但它最后还是逃不过那无情的枪声;我们肯定也不曾忘记“羚羊飞渡”的故事吧,当一群羚羊被猎人追到了穷途末路,年老的羚羊毅然用“垫背”的壮举,让年幼的羚羊通过他们的“背脊”,跳过了悬崖,获得了新生……

课文《生命桥》给予了我们人类深深的启示:动物也是有情有义的,如此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吗?

指导老师:陈炳根

8.人类的老师现代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篇八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模仿A.mB.m

正确答案:B

2.判断正误。

第3自然段的段意是:轮船流线体形式设计的过程。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3.判断正误。

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改为被字句是:船体的设计被工程师改进了。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B

4.判断正误。

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改为把字句是:工程师把船体的设计改进了。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B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A.从鸡蛋身上得到启示,在建筑物上运用了薄壳结构。

B.从鲸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C.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正确答案:ABC

【课文同步】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健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1、看拼音写词语。psujioxnxīnshjūnyn()()()

2、。亡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再查()画;鼠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部;匀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2)()早知道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科学家()可以少花不少精力。(3)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怎样用力()不能把它捏碎。

4、填空。(1)人类的老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课题加上双引号表示______(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了的例子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①科学家从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科学家从_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类根据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根据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

1、破碎教训新式均匀2、亠一鼠Jjūn

9.人类可以冬眠吗阅读题答案 篇九

11.表现:(1)在冬天,人们会穿上厚衣服照常活动,久而久之,人类的冬眠“潜能”慢慢“退化”了。

(2)体温降到一定程度,人体内的细胞会被破坏、血液和其它液体会凝固,甚至导致人死亡。(4分)

进展:能使用一定的药物使体型小一些的动物进入冬眠。(2分)

12.目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太空旅行方面,以使宇航员能在冬眠状态下飞往更遥远的星球。(2分)

10.植物——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 篇十

关键词:植物研究;科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活动

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三年级专门安排了《植物》和《植物的生长》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在四至六年级还有涉及植物的四个单元——《新的生命》《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和我们》。从教材编排上看,与植物相关的单元占科学教材的;从教学内容上看,除了三年级安排了植物的独立单元外,其他年级关于植物的学习只是与该单元相关的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特别是四年级来说,植物部分的学习内容安排过少,且过于单一。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将植物研究的活动课程安排在四年级进行学习,并命名为《植物——我们的朋友》。我们将从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对植物研究活动课程的构建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在构建植物研究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设计理念:

1.科学性,让校本课程成为科学学习的载体

作为四年级科学课程学习的补充,在课程的设计方面要遵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体现科学课程的特点。

2.活动性,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如果把活动课程设计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显然不是学生愿意接受的,因此,《植物——我们的朋友》在设计时定位为活动课程,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进行科学学习。

3.整合性,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发展的台阶

《植物——我们的朋友》是贯穿四年级整个学习阶段的活动课程,在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发展愿景。在活动设计时体现情趣,关注学生生态发展,并与绿色学校的创建相结合,让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能体现学校的特色,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

二、课程目标设计

植物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科学课程。对于小学四年级来说,有三年级植物单元学习的基础,但对科学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活动为主,因此我们课程目标定位为:

1.认识校园中的植物,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2.尝试学习资料的检索,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认识更多的植物

3.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4.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进行探究活动

5.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建立与植物的良好关系,在活动中培育环保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课程目标,我们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规划,主要有以下六个活动内容:

1.动手培育一棵植物

这是三年级种植凤仙花活动的一个延伸,三年级时种植的对象和方式均比较单一,进入四年级后,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更为广泛,动手实践能力也更强了。在活动设计中,我们的种植对象更为多元,如水仙花、番薯、豆荚、果树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更加自主地选择种植对象。

2.给植物制作一张名片

植物的分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给植物制作一张名片》的活动设计中,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资料检索和搜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通过图书、互联网,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植物进行资料搜集,用自己的语言给植物制作名片,规定名片制作的要素,如分类、特性等。

3.制作一张叶脉书签

这是对叶脉学习的一项补充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叶脉有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并掌握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为植物标本和动物标本的制作打下基础。

4.建立一个班级生态角

从个体的行为发展到集体的活动,通过集体活动氛围的营造,促进个体行为的发展。建立班级生态角的活动,旨在持续观察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5.认领一块种植园地

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的耕种区认领一块绿地,通过查阅资料、请求指导等方式,制定种植计划,并在老师和校工的帮助下实施。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本活动设计的主要目标。

6.走进生物工程园

以班级为单位,进入生物工程园进行参观调查活动,了解植物类新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四、课程实施策略

1.课程规划的策略

“植物研究”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策略:

(1)顶层设计,统一规划

活动课程尽管只是面向四年级一个年级,但我们还是从学校的层面进行设计,从目标制定、活动设计、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使活动更为系统化,避免活动的冲突和重复。如“给植物制作一张名片”这一活动,我们首先对校园植物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掌握了学校植物的大致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等,在活动中就可以避免学生集中给某一类植物制作名片的情况。

(2)分层要求,个性表现

在课程的目标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家庭条件、认识水平、操作能力、活动兴趣等,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分层的要求。如“叶脉制作”的活动,设计有三个层次的活动要求:①制作叶脉;②给叶脉上色美化;③装帧。

(3)依托资源,延伸拓展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学校及社会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如我校面积较大,空置土地较多,就规划了开辟种植园进行分小组认领种植的活动。又如,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离生物工程园较近,就可以组织开展参观调查活动。

2.活动设计策略

“植物——我们的朋友”植物研究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校本课程,因此,在活动的设计方面,我们应当关注:

(1)参与——课程实施的前提

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率,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研究学校相关制度,尽力做到人人参与,在参与中提升科学素养。在生物工程园的参观活动中,首先要赢得学校的支持,在活动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如交通、安全、参观场地的容纳能力等,避免活动时出现干扰,阻碍课程的实施。

(2)兴趣——课程实施的持续力

植物研究活动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活动设计得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让他们乐于参与,主动参与,成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要体现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持续活动的兴趣。

(3)互补——课程实施的意义

“植物研究”活动校本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紧跟形势,也不是单纯的活动。活动的设计要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在活动设置中,既有教材活动的延伸,又有教材内容的补充。如“动手培育一棵植物”是三年级教材“种植凤仙花”的延伸;“制作一张叶脉书签”是“叶”学习的补充。同时,活动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如“走进生物工程园”。

3.活动评价策略

为了让校本课程发挥激发科学学习兴趣、增长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培育科学素养的作用,评价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评价主体要多元

自己、同学、家长、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在评价设计时,要体现多元性。如在“动手培育一棵植物”活动,我们在记录表设计时,将家长评价作为主要方式;在“认领一块种植园地”活动中,教师和校工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成果,而个人在活动中表现,主要由小组成员评价。

(2)评价方式要多样

除了传统的等级、评语评价外,我们还以活动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在班级科学园地中展示自己培育的植物;将学生制作的优秀植物名片进行塑封包装,并挂在相应的植物上;将班级生态角、种植园成果通过微信向家长发送;将装帧精美的叶脉标本收纳为学校礼物,并向制作者颁发证书……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激励,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3)评价手段要灵活

在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我们通过分层评价的方式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设置“热情参与奖”来鼓励成绩不突出,但积极参与的学生;设置“创意奖”来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活动中,教师以“竖大拇指”的方式来及时表扬认真的学生,以小组竞赛来提高组内学生的参与热情。

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促进和提高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好方式。通过《植物——我们的朋友》活动课程的实施,学生植物研究的兴趣更浓厚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等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宫相文.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J].中学生物学,2011(4):61-62.

11.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篇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

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9.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10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 )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11.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参考答案:

12.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可行吗阅读答案 篇十二

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公布了从全球20万名申请者中选出的100名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4名华人),这些候选人将继续角逐,最终产生的4名入选者将在2025年被送往火星,在那里定居。根据该公司发布的计划,他们将在发射通讯卫星前往火星,进行数个阶段任务后,于2023年建立永久基地。

从公布项目至今,“是骗钱游戏还是科学计划 ”的争论就不绝于耳。

【相关资料】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借助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火星呈橘红色,这是其地表广泛分布的氧化铁造成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比水星略大,是第二小的行星。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当。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 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但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花费的时间是地球的2倍。

【科学设想】

8月,在美国召开了“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与会者提出在未来几个世纪中,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根据设想,火星地球化有多个技术方案,包括:在大气中增加适合适量的气体(如温室气体和适合生物生存的气体),增加地表温度与气压,使火星上水冰融化为液态水,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层的含氧量逐步提高;大 量溶解地下冻土层,再把水引到地表,逐步形成水圈;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使更多阳光反射至火星表面;散布固沙菌类、植物,防止沙暴发生,进而生成土壤,扩大居住地。

【科学研究】

底,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公司的数据,完成一份35页的报告。该报告认为,虽然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在发现了一些证据,推测火星表面存在冰(意味未来的移民可以靠融化冰来制作饮用水),但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要实际操作还需要一些新技术的诞生,但是“火星一号”尚未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根据“火星一号”的计划,人们将在火星上栽种植物以获取食物。但该研究小组认为,植物制造的氧气过剩将引起严重火灾。虽然氮气可以将氧气的量降低到安全水平,但火星的大气中仅含3%的氮气,因此,该小组称,如果从地球带过去的氮气用光了,人们的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0周”。

【各方观点】

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卞毓麟说:人类有能力登陆月球,但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大气,是超高真空状态,所以不适合居住。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考察地球的两个近邻行星——金星和火星。前者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 ,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满硫酸液滴。与之相比,火星的环境“友好”得多:有大气层,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过,这种“友好”是相对的,火星的自然环境对人来说其实很恶劣;只是在太阳系中,火星比除地球外的其他任何行星或卫星更适合居住。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餠介绍:火星虽然有大气层,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比高达95%,其余成分包括:3%的氮气、1.6%的氩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而且大气层非常稀薄,只相当于地球上30多公里高空的大气压。所以火星上的空气不能供人直接呼吸。温度方面,火星也不太适宜人类居住。其表面的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和地球一样,它的一年也有四季之分。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这家荷兰机构目前既没有飞火星的飞行器,也没有火箭,更不具备在火星生存的能力。想在2025年实施计划,像是个骗局,更像是个笑话。

不少科研人员认为,改造火星的一 些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还有一些技术方案在未来或许可行,将火星改造为“第二个地球”会成为现实。

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目前来看,这虽然有技术难度,但也并非不可解决。与之相比,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

【网友评论】[来源:学#科#网Z#X#X#K]

善伪君子:为什么不能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呢:如何把大片沙漠变成绿洲?如何把世界大同?如何让人民都安居乐业?糟蹋完了就找另一个星球继续糟蹋,这就是所谓的`先进和文明吗?留下来的人就该倒霉吗,去的一批又是首富?

腾讯网友:连在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做不到,竟然还提什么的火星殖民计划,依靠现阶段的航天技术,去一趟火星都要半年的时间,能否让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成功回家尚且都换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在火星殖民。比起火星来,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就是天堂,至少是在地球,不用担心被憋死。

《今日话题》:历来,我们都会给先驱者以足够的敬意,因为他们对生命可能性的开拓和自身承担的风险都足够大。同时,先驱性事业,也难逃骗局、异想天开的质疑。

(资料来自网络 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荷兰非营利企业“火星一号”移民火星计划是个骗局。

B.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大行星。

C.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

D.火星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是,火星有大气层,有95%的氧气,已发现水冰以及湖盆、河道的遗迹,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E.把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是有可能实现的。

10.麻省理工学院认为,“火星一号”计划中人类未来移民火星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2分)

11.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里的问题。(5分)

⑴火星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多出约37分钟。(加点的 “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⑵夏季白天,赤道地区气温可超过20℃,但到了夜晚就会骤降至-50℃以下。(分析加点词“骤降”的作用。)(2分)

12.你是否支持人类移民火星?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9. C E评分标准:共4分。每个2分。

10.①如何获取引用水或原文“现有的在地球上煮水的技术,目前还不能在太空中直接使用”;

②如何获取食物;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1.①不能删去,“约”表示大概,说明火星和地球相比一昼夜差不多,但是不是刚好37分钟,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只有判断,无理由不得分。

②“骤降” 是指温度急剧下降,准确说明了火星日夜温差之大。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

12.支持或不支持均可。

示例:不支持,①应该尝试解决地球上的问题②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把生存空间往海洋或地下延伸。③移民火星是舍近求远,成本太高。④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

示例:支持,①火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合居住的星球;②火星地球化有可能实现;③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但是在未来或许可行④先驱性事业,应该勇于尝试。

13.人类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是狗? 篇十三

作者:约翰·荷曼斯

译者:张颖绮

出版社:立绪文化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韩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那会儿,曾因为吃狗肉文化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支持者说,吃狗肉是韩国素来的传统文化,且吃的是专供食用的肉狗,不是宠物;反对者无论如何坚持“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吃狗肉就是不行,就要抵制。

“狗肉可不可吃?”这么伟大的问题,就暂且搁下不谈了。据说什么动物肉可以吃而什么不能吃,跟人类的分类学有关。狗如今被归类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最是忠诚,不会背叛,是以绝对不能吃。其他与人类没那么亲近的动物,甚至被归类为用以食用的,但吃无妨。《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的作者哈尔·贺札格说,什么动物可吃,什么不可吃,事涉人类的道德弹性,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

狗毋宁是当今地球上现存物种中,除了人类以外,最受礼遇的动物。狗的存活总数约莫有三亿,虽然比牛羊鸡少,却免于落入人们的口腹之命运,而是作为人类的玩伴与宠物而存在,是最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动物。

约翰·荷曼斯的《狗:狗与人之间的社会学》一书所要探讨的主题,就是狗到底是怎么进入人类的家庭,甚至还混上了主人的床,被人当成朋友和家人对待,充分融入人类社会,被视为人类的伙伴,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不再只是区区的家畜,甚至是待宰的羔羊?

科学家发现,狗与狼约莫在十三万五千年前开始走上不同的演化之路,人类养狗的时间至少可以推估到一万四五千年前,此后狗儿不曾离开人类的社会生活。

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人类之所以驯化狗,是因为狗可以帮忙狩猎、看管财物,保护幼小的主人,还能够陪玩。狗之所以入选为人类的陪伴,是因为狗相对和善可爱且可被驯服又具备上述诸多功能。

狗之所以比其他动物更能够被驯化,是因为狗具备一种独特的能力,这是只对人类展现的、向人类提出请求并且接受人类帮助的能力。此一特别的能力,让人类以为狗儿可以被驯服,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狗儿驯服人类。毕竟事后诸葛地说,狗儿真是选对了主人,人类成了当今地球的主宰,决定地球资源的分配。

荷曼斯发现,人非常喜欢对狗说话,不仅如此,人假设狗儿听得懂人的话语与指令,且会对人的指令做出回应。人是以此一前提来和狗说话,与对其他动物不求对方响应的单方面说话并不相同。能够使用人类释放的讯息作为线索,判断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响应(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狗儿懂得和人沟通的方法,得以跨越人狗之间的障蔽),是狗儿之所以能够顺利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甚至被视为人类,以待人之礼对待的一项主要原因。这也是狗儿能够顺利地留存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而非被区隔在社会生活之外,仅仅当成被食用之肉的关键。

狗之所以能够有效响应人类的指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初生之狗会对人类产生铭印。狗与人类建立的关系是深深烙印在心里且从此不会改变的,一旦狗对人产生铭印之后就会开始学习,很快就能掌握大部分人类希望狗儿做到的事情并且正确响应。简单来说,人把狗当人对待,而狗也竟然能够以人类能接受的方式响应人类的期待,于是双方接上了线,一拍即合。加上狗相对乖巧、温驯、可爱,于是就在人类社会中安居了下来。

不过,荷曼斯也注意到了人类将狗儿过度拟人化之后,过度迷恋与溺爱狗儿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例如:迷恋纯种狗,试图饲养血统纯正的狗儿,偏偏血统纯正的狗儿的适应能力极差,体质较虚弱且不长寿。荷曼斯建议,人类应该放弃培育纯种狗的想法,混血的狗儿才能健康又快乐。

再比如弃养与动物收容所的问题。人类迷恋狗儿,却也出现了少部分弃养狗儿的主人,被人弃养的狗儿,毋宁被排除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外。过往人类社会的做法也是直接销毁这些被弃养的狗,直到近年来才陆续有爱狗人士呼吁应该保护它们。连弃养狗都保护的意思,正是认可狗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人不会因为狗被弃养就宰来吃(极少数例外情况),而是选择忽视或人道销毁。狗的弃养问题必须被解决,这是人狗之间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虽然狗儿永远不会为自己的命运抗议,但爱狗的人会。而且,弃养问题只能由人类这一方订出解决办法,毕竟是人将狗引入社会生活,自己扮演起狗的主人角色,就该负起责任,处理被人弃养的狗儿的命运。

14.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篇十四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选自4月15日《科技日报》作者:林小春、任海军 有删改)

阅读题及答案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分)

【答案】过去十年,科学家在人类基因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把握能力。细读全文可以得出文章的第三段是本文的中心句,前面的二段及后面的段落都是说明的“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提炼归纳即可。

18.第②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2分)

【答案】打比方。把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比作人类生命说明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解析】本题是考查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 种。本句将“人类基因组计划”比作“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而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困难与意义。

19.阅读④-⑦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答案】基因组测序费用直线下降;(1分)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1分)研发了更多的基因组药物。(或: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

【解析】本题是考查把握说明文内容的能力。细读④-⑦段,第④⑤说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第⑥段说明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第⑦段说明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或者说是新的基因药物不断问世。

20.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具体指科学家“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缺少“找到”二字扣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能力。回答本题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本句的意思是说“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从53增加到2900个”,因而,“这一数字”就是指“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C.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

D.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

【答案】D

上一篇:关于一家木业公司的战略管理咨询方案下一篇:关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