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

2024-07-15

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通用4篇)

1.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一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

定标准解读

(安全监管总局监督管理三司)

为准确判定、及时整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印发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判定标准‣)。•判定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吸取了近年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及典型事故教训,从人员要求、设备设施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列举了二十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为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每一种情形的内涵及依据,便于有关企业和安全监管部门应用,规范推动•判定标准‣有效执行,现逐条进行简要解释说明如下: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近年来,在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事故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与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欠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等共性问题,人的因素是制约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是一项科学性、/ 19 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风险意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作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2017年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考核内容(第一版)‣(安监总厅宣教„2017‟15号),对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考核重点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有关企业人员进行考核。/ 19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岗位安全风险相对较大,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由于特种作业岗位人员由未经培训、未取得相关资质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2017年发生的河北沧州“5•13”氯气中毒事故、山东临沂“6•5”重大爆炸事故、江西九江“7•2”爆炸事故均暴露出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无证上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发事故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应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按照规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到的特种作业,除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等通用的作业类型外,还包括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作业(包含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氯碱电解工艺、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等15种危险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从事上述作业的人员,均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未持证上岗的应纳入重大事故隐患。/ 19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有关单位依据法规标准设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作为缓冲距离,防止危险化学品生产装臵、储存设施在发生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事故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既不是防火间距,也不是卫生防护距离,应在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个人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基础上科学界定。

设臵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国际上风险管控的通行做法。2014年5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第13号公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臵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明确了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臵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标准。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标准对生产装臵、储存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外部距离有要求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臵、储存设施也应满足其要求。2009年河南洛染“7•15”爆炸事故企业与周边居民区安全距离严重不足,事故造成8人死亡、8人重伤,108名周边居民被爆炸冲击波震碎的玻璃划伤。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 19 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要求,“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臵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臵装设紧急停车系统”。近年来,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减少了装臵区等高风险区域的操作人员数量,提高了生产装臵的本质安全水平。然而,仍有部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功能,或设臵了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但不正常投入使用。2017年12月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间二氯苯生产装臵发生爆炸事故,致使事故装臵所在的四车间和相邻的六车间整体坍塌,共造成10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装臵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现场作业人员较多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要求,“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和“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 19 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因事故后果严重,各储罐均应设臵紧急停车系统,实现紧急切断功能。对与上游生产装臵直接相连的储罐,如果设臵紧急切断可能导致生产装臵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设臵紧急切换的方式避免储罐造成超液位、超压等后果,实现紧急切断功能。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为22330.19万元。此次事故升级的重要原因是发生泄漏的原油储罐未设臵紧急切断系统,原油从储罐中不断流出无法紧急切断,导致火灾扩大。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由于碳四物料泄漏后在防火堤内汽化弥漫,人员无法靠近关断底阀,且事故储罐未安装紧急切断系统,致使物料大量泄漏。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当全压力式储罐发生泄漏时,向储罐注水使液化烃液面升高,将泄漏点臵于水面下,可减少或防止液化烃泄漏,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管理所液化气储罐发生泄漏着火后爆炸,造成12人死亡,主要原因是400m³球罐排污阀上部法兰密封失效,堵漏失败后引发着火爆炸。•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3.16要求,“全压力式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液化烃球形储罐/ 19 安全设计规范‣(SH3136-2003)第7.4要求,“丙烯、丙烷、混合C4、抽余C4及液化石油气的球形储罐应设注水设施”。

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注水措施的设臵应经过正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程序。注水措施的设计应以安全、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为原则,设臵带手动功能的远程控制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设臵注水设施的液化烃储罐主要是常温的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对半冷冻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如乙烯)、部分遇水发生反应的液化烃(如氯甲烷)储罐可以不设臵注水措施。此外,设臵的注水措施应保障充足的注水水源,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注水要求,充分发挥注水措施的作用。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充装安全风险高,一旦泄漏容易引发爆炸燃烧、人员中毒等事故。万向管道充装系统旋转灵活、密封可靠性高、静电危害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远高于金属软管,且操作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充装环节的安全风险。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19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均要求,在危险化学品充装环节,推广使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对液化烃、可燃液体的装卸要求较高,规范第6.4.2条第六款以强制性条文要求“甲B、乙、丙A类液体的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第6.4.3条规定“1.液化烃(即甲A类易燃液体)严禁就地排放;2.低温液化烃装卸鹤位应单独设臵”。2015年9月18日,河南中鸿煤化公司发生合成氨泄漏事故,造成厂区附近部分村民中毒。事故原因是中鸿煤化公司化工厂区合成氨塔底部金属软管爆裂导致氨气泄漏。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3号)要求,禁止光气、氯气等剧毒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严格控制氨、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穿(跨)越公共区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从原来的地处偏远郊区逐渐被新建的居民和商业区所包围,一旦穿过公共区域的毒性气体管道发生泄漏,会对周/ 19 围居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同时,氯气、光气、硫化氢密度均比空气大,腐蚀性强,均能腐蚀设备,易导致设备、管道腐蚀失效,一旦泄漏,很容易引发恶性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原因是设备长期腐蚀穿孔,发生液氯储槽爆炸,导致氯气外泄,在事故处臵过程中又连续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地区架空电力线电压等级一般为35KV以上,若穿越生产区,一旦发生倒杆、断线或导线打火等意外事故,有可能影响生产并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反之,生产厂区内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对架空电力线也有威胁。本条款涉及的国家标准是指•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其中,•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第4.1.6条要求,“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严禁穿越生产区”,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及其他按照•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均严禁地区架空电力线穿越企业生产、储存区域。其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则应按照•建筑设施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2.1条规定,“架空电力线与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 19 合表10.2.1的规定。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200m3或总容积大于10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执行。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从源头控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在役化工装臵本质安全水平。一些地区部分早期建成的化工装臵,由于未经正规设计或者未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导致规划、布局、工艺、设备、自动化控制等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安全风险未知或较大。

2012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2‟87号)要求,对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臵进行安全设计诊断,全面消除安全设计隐患。2013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必须取得原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规定的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等相关工程设计资质;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大型建设项/ 19 目,其设计单位资质应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相应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专业资质甲级”。对新、改、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相关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在役化工装臵进行安全设计诊断也应按照相应的要求执行。如2012年,河北赵县“2•28”重大爆炸事故企业克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正规设计,装臵布局、工艺技术及流程、设备管道、安全设施、自动化控制等均存在明显缺陷。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因此,本条款中的“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是指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2015年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厅科技„2015‟43号)、•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等相关文件被淘汰的工艺、设备,各地区也可自行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如山西晋城“5•16”事故企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 19 ——间接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易发生泄漏、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安全隐患突出。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本条款中规定的国家标准是指•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臵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3836.16-2006)。其中,•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要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应按照上述法规标准要求设臵检测报警装臵,检测报警装臵设臵的内容包括检测报警类别,装臵的数量和位臵,检测报警值的大小、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和存储要求,声光报警要求,检测报警装臵的完好性等;•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电气装臵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3836.16-2006)对防爆区域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防爆区域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如2008年8月26日,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乙炔气泄漏并发生爆炸,造成21人死亡,60多人受伤,事故原因之一是罐区未设臵可燃气体报警仪,物料泄漏没有被及时发现。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 19 公司一辆液化气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据分析,引发第一次爆炸可能的点火源是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值班室内在用的非防爆电器产生的电火花。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落实控制室、机柜间等重要设施防火防爆的安全防护要求,在火灾、爆炸事故中,能有效地保护控制室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控制室及机柜间内重要自控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涉及的国家标准包括•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控制室或机柜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其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臵一侧的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表4.2.12等标准规范条款提出的防火间距要求,且控制室、机柜间的建筑、结构满足•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SH/T3006-2012)第4.4.1条等提出的抗爆强度要求;

(二)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臵一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烧材料实体墙。/ 19 2007年河北沧州大化“5•11”爆炸事故和2017年山东临沂“6•5”爆炸事故均暴露出控制室不满足防火防爆要求的问题。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从硬件角度出发,通过对化工生产装臵设臵双重电源供电,以及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臵不间断电源,提高化工装臵重要负荷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涉及的标准主要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和•石油化工装臵电力设计规范‣(SH3038-2000)。如2017年2月2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立信化工公司对硝基苯胺车间发生反应釜爆炸事故,造成2人遇难,4人受伤。经调查,事故企业在应急电源不完备的情况下擅自复产,由于大雪天气工业园区全面停电,企业应急电源无法使用,致使对硝基苯胺车间反应釜无法冷却降温,发生爆炸。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2016年7月16日,位于山东日照市的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发生液化烃储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罐顶安全阀前后手动阀关闭,瓦斯放空线总管在液化烃罐区界区处加盲板隔离,无法通过火炬系统对液化石油气进行安全泄放,重要安全防范措施无法正常使用,是导致本次事故后果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条款是通过规范具有泄压排放功能的安全阀、爆破片/ 19 等安全附件的管理,保障企业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5.5部分“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具有泄压排放功能的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的设计、安装与设臵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同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卸压装臵,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重要附件,其合理的设臵、性能的好坏、完好性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储存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发生事故后倒查企业管理原因,多与责任制不健全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有关。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制定落实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风险分布、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等情况,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检查两点:一是企业所有岗位都应建立与之一一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的法定职责;二是应采取适当途径告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及考核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应常态化,并做到闭环管理,且纳入日常考核。/ 19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各生产岗位应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一是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二是编制的各生产岗位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三是制定工艺控制指标,如以工艺卡片的形式明确对工艺和设备安全操作的最低要求。四是操作规程、工艺控制指标应科学合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或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不符合以上四项要求的任意一项,都应纳入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管理。如河北赵县“2•28”重大爆炸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工艺管理混乱,不经安全审查随意变更生产原料、工艺设施,车间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将反应温度大幅调高。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 19 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近年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环节事故占到全部事故的近50%。2016年4月22日,江苏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储罐区2号交换站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2532.14万元。调查发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德桥公司组织承包商在2号交换站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在未清理作业现场地沟内油品、未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未对动火点下方的地沟采取覆盖、铺沙等措施进行隔离的情况下,违章动火作业,切割时产生火花引燃地沟内的可燃物引发大火。

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设备检修及相关作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以及其他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涉及的国家标准是指•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新工艺安全风险未知,若没有安全可靠性论证、逐级放大试验、严密的试生产方案,风险很难辨识,管控措施很难到位,容/ 19 易发生“想不到”的事故。本条款中“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7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要求,企业中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要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1.国内首次使用的新工艺、新配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以及国外首次引进的新工艺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

2.现有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或装臵能力发生变更,且没有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

3.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事故的。

精细化工生产中反应失控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开展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浙江林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9”爆燃事故就是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在不掌握反应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在已停产的车间开展医药中间体的中试研发,仅依据500ml规模小试结果就盲目将试验规模放大至1万倍以上,由于中间产物不稳定,发生分解引发爆燃事故。/ 19

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禁配物质混放混存,安全风险大。本条款的主要目的是着力解决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混存堆放、超量超品种储存等突出问题,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涉及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和•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等。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不同危险特性的危险化学品混存堆放,造成事故后果极度扩大,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9

2.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二

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实现安全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和重要保障。《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等提出了我国近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并对信息基础设施、系统以及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等作了部署,其中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受到高度重视[1]。近年来,各级政府与企业围绕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和应急救援指挥及企业安全管理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信息网络资源、基础资源数据库、应用系统、规范和标准、人才和技术力量、技术支撑、协调机构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其中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等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低、安全生产风险高,各地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及技术手段落后,但另一方面安全投入、技术力量和实施经验普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低下,甚至影响到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整体进程[2]。研究表明,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应利用后发优势,吸收与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建设模式和技术手段方面有所创新,切实提高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能,各级政府决策水平、调控监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及应急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与指挥能力。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代表软件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其特点是SaaS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政府监管及企业安全监控及管理两个方面,并非所有业务系统均可应用这一模式进行开发和建设,本文通过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SaaS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主要就SaaS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技术条件、建设模式、具体业务系统及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

2 SaaS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SaaS由ASP进化而来,本质上是一种在线服务软件技术及模式[3]。SaaS的发展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进步紧密相关,在2003年Salesforce提出SaaS以前,在线服务软件主要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在线化为主,因为网络较慢,仅是低价低质的替代品。但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SaaS已日趋成熟,并被认为是未来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主流。

SaaS初期主要是以美国Salesforce、WebEx Communication、Digital Insight等企业为主,业务范围覆盖CRM、ERP、eHR、SCM等商用系统。2007后,Google推出了集成Gmail、Google Talk、Google Calendar和Google Page Creator等的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向用户提供电邮、日程安排及通讯等服务。同年,Adobe公司也推出了Buzzword。这些免费服务最新颖的是在线Office,这无疑对Microsoft公司的传统授权软件提出了挑战。Microsoft很快推出了Windows Live一揽子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随后Google还推出了Google Apps收费版,以迎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需求。IBM、Oracle、SAP公司也推出自己的基于Web的软件服务。此外,还有以IronMoutain及AmeriVault为代表的在线备份和数据保护服务。目前国内SaaS厂商主要有中企开源、用友、金算盘、阿里巴巴、OLERP、Xtools、八百客、美髯公等,业务领域分布较广。Google和阿里巴巴等致力于建立自己的SaaS平台,为最终用户、独立开发者、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开发和运行时环境,将所有应用/产品组件统一集成到一个单一、灵活、多租户的分布式环境中。SaaS时代的新技术包括LAMP、Lucene、Flex、Hadoop、SNS等,涉及环境搭建、搜索、前端和分布式计算设施等各领域。

3 SaaS的技术特点

相比较传统服务方式而言SaaS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4,5]:

(1)技术方面:软件供应商运用Multi-Tenant架构、OpenAPI、云计算等大量的新技术,通过Web Service提供更简单、更灵活、更实用的应用服务,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2)商业模式:用户只以相对低廉的定期租金或访问次数及数据量方式计费投资,软件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用户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运行维护上的支出,客户只需配备PC租用网络就可获得所需的软件和服务,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也没有营运资金,不用考虑硬件成本折旧,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对于软件商,除了需求分析阶段及培训外,基本不需要现场服务,节省运行维护费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空间。

(3)维护和管理:软硬件部署、维护和管理都由软件供应商负责,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无需客户现场服务,故障排除可以更加及时。而客户只需管理本地数据及业务系统的内容,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4)分工协作:客户更专注核心业务,无需再配备专业IT技术人员,无需考虑软硬件配置。对于软件商,硬件设备与系统均可控,不必为政府及企业内部各种复杂多样的软硬件系统和平台解决相互兼容及匹配的问题,只须解决业务实现。

(5)使用方式:在全球各地,7×24全天候网络服务。所有业务模块可灵活启用和暂停。

(6)实施风险:通常是按照客户所租用的软件模块来进行收费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订购软件服务。ERP、CRM等企业应用软件的部署和实施比其自身的功能和性能更重要,万一部署失败,那所有投入几乎全白费。SaaS模式的软件项目部署时间短,而且用户无需在软件许可证和硬件方面进行投资,因此实施风险小。

(7)系统及数据安全:最重要问题是如何保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一方面要保证数据及系统本身的安全,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服务停止和数据丢失等。另外也需要为专业客户的业务系统及数据保密,防止用户的重要信息外泄和相互干扰。

有关Office、数据存储、薪资、CRM等常规应用服务并非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专有,本文主要讨论重大危险源监管与监控领域的SaaS服务开发和应用。

4SaaS在安全生产信息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SaaS在线服务更适用于成型的通用业务系统、非核心业务系统以及投入不足的地方政府及中小型企业。在重大危险源政府监管及企业监控管理领域,不论是日常管理还是应急响应及决策指挥中,往往需要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包括各类文献、法规和知识等,这些信息数据量大,单靠某一方往往难以收集整理完整,且实时性要求不高,访问量大,属于共性需求;另外对于类似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此类的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尽管已有规范性文件,但各地数据库设计不同,再加上各地根据实际监管需要往往扩大数据采集的内容和范围,这给全国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不利于对全国基础数据资源的采集分析及监管的科学决策;各类许可证管理等基本上可以归为通用政务系统,需求比较明确,此类系统重要的是实现统一的电子化处理,而如果完全由政府管理则除了增加支出外还会额外增加公务人员的政务负担;政府的重大危险源网络化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潜在事故对象直接的动态监管,有助于增强事前预防,并服务于事故应急救援,虽然实时性要求不如企业现场监控严格,但系统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守,而对于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移动危险源监控,不仅需要有人值守,而且往往涉及跨区域监管,对于政府而言,这样的系统同样可以考虑引入中介软件服务;最后所有涉及安全投入不足的应用系统建设都可以采取租用服务的方式。无疑,在以上这些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SaaS是合理可行的。

4.1 应用模式

在重大危险源信息化建设中引入SaaS软件服务大致可采用四种模式,通用性、定制型、中介型和平台型。前诉文献、法规标准等信息资源服务可以在线查询检索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地点供授权用户使用,在合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后应允许下载和打印输出,计费方式可以采用按时间、数据量或访问次数等方式。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及各类许可证件管理则应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业务需求,由专业机构开发、维护、答疑和管理,企业完成信息录入、修改和提交,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按级别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各类安全信息,并执行上报、接收、审核、批准、撤销及退回等政务处理,这属于特定用户的定制型服务。对于需要长期值守并应及时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分发等处理的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系统,政府安全监管部分则可以将系统软硬件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等任务交由中介机构负责,政府除可以随时在线了解监管对象的运行情况外,还可重点掌握区域内企业监控装备及系统完好状态以及报警和处理等的统计信息,并根据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状态有针对性加强安全监管,在需要应急响应时则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故基本信息和现场情况。同时避免增加额外的人员编制和监控职责,中介机构可通过向政府和企业收取年度服务费的方式收回成本并获取合理利润。事实上,也可把安全管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通过SaaS模式定制开发并在线交付,即为政府和企业提供SaaS在线安全管理平台。

从软件运营模式看,也可分为以自身产品为核心以及依赖于合作伙伴提供相关应用从而构建在线软件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两种方式。前者的开发者也是运营服务提供者,后者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三方协调合作。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安全门户网站的建设,往往采取服务器托管的形式,尽管业主也不要进行硬件投资,但是使用者、开发者和硬件平台服务商三方完全分离,不仅仍然需要业主配备专业IT人员进行运行和管理的维护,而且在发生问题时难以分清责任,延缓故障排除,影响系统运行。而采用SaaS则可以明确体现专业分工,保障业主核心价值。就安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中介型和平台型由于功能复杂、实时性和保密性要求高,宜采取开发与运营相对统一的方式,单独建设硬件系统中心及VPN专网。

4.2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开发实例

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可以提供多租户支持,因此必须首先完成覆盖全面的系统设计,灵活满足不同用户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解决多用户、大流量、高并发访问的问题;其次由于同时支持多个租户,每个租户又有很多用户,要求服务能够支持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和配置的隔离,保证每个租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另外,SaaS允许在用户在使用中随时调整功能配置;最后,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建设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所有这些都对软件及基础设施平台的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提出了很大挑战。

只有充分了解政府和企业多样化的安全信息化需求,才能在架构、数据字典、功能模块、流程与逻辑、界面设计等各个方面为系统实现与运行奠定基础。全程一体化精细建模方法是图形化的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基于业务模型提取数据元,确定了分工、协作和信息等管理要素,分析了业务信息与组织单元之间的作用关系。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SaaS的系统设计应采取这一方法,并在数据共享与功能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业务协同。为了在多用户间最大程度共享资源的同时严格区分和隔离属于不同客户的数据,应根据具体应用采取不同的数据模型设计,包括独立数据库、独立数据表组合及共享数据表(表1)。目前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多采用共享数据表方式,即用一个数据库和一套数据表来存放所有客户的数据,依赖于数据访问控制逻辑来隔离不同客户,但往往不能确保一个客户永远不会因系统异常而访问到其它客户的数据,同时在恢复备份数据时,要选定所需要恢复的客户记录再导入,直接影响数据库性能和用户使用,未来应尽量采取前两种方式。另外为避免业务应用修改的同时影响所有客户的使用环境,可以使用元数据(Metadata)来为终端用户配置系统的界面以及交互行为。按需配置的实现除了依靠需求分析来拆分系统功能外,必须采取模块化的开发方法,使得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功能复杂繁多的系统配置成适合的系统。

在线服务的设计开发离不开Web service相关技术,从系统架构上将可分为基于SOAP、WSDL和REST等[6,7]。SOAP的Web Service解决方案成熟且安全性较好,但使用门槛较高,在大并发情况下会有性能问题。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轻量级的Web Service架构风格,其实现和操作明显比SOAP和XML-RPC更为简洁,可以利用缓存Cache来提高响应速度,性能、效率和易用性上都优于SOAP协议。事实上,REST是针对Web应用而设计的,是为了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见性、可靠性和可伸缩性的设计准则,其核心要点在于:对所有事物定义ID;通过唯一的资源标识符将所有事物链接在一起;使用标准方法对资源进行操作;资源多重表述;无状态(stateless)通信。目前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开发也在朝着富应用模型和个性化交互内容的方向发展,但大流量的监控信息以及Session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器的负担不断加重。在服务器段保留会话状态及不能实现分布式缓存是对REST原则的违背,这里可以使用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技术,即将UI、应用程序逻辑和状态需求分配到客户端浏览器,不需要进行完全刷新就可以与服务器进行交互并更好地实现分布性功能。另外为了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和服务访问功能,例如为了处理实时监控信息应用系统需要和监控设备交互,特别是不同内存空间和编程语言的应用环境下,应采用基于COM+的API方式,便于功能和界面的集成式开发。

在安全方面,应统一管理,采用多层保护策略,保证核心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安全[8]。在网络层,采取CA认证、密码、SSL加密、边界访问控制、防病毒、移动用户安全接入(VPN及终端认证KEY)、服务器与数据隔离、服务器和域名完全隔离等技术防止非法访问、攻击和截取数据;在主机层则可采取病毒防护、终端安全、漏洞扫描等技术,并应用业务持续管理(BCM)技术来实现灾难异地恢复,保持系统高可用性;在应用层,主要采取权限管理、网络行为检测与审计、数据库审计、主页防篡改等技术,在管理层,则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对日志信心统一收集与关联分析,以及数据库加密等。

某省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为定制开发服务,系统在原国家局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经功能配置和专用性业务模块开发,扩展了重大危险源类型和普查内容,应用中间件和AJAX技术等实现了数据在线填报、三级三类关联性审核、基于潜在事故死亡人数的自动分级、属地管理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并成功防御和处置了漏洞攻击、木马种植以及页面和SQL注入攻击等网络非法入侵事件,成功建立了该省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资源。

5 结论

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是当今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确保有限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投入产生最大化的效能,需要建设模式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SaaS技术和开发模式可以减少政府和企业在相关建设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并方便软件企业对应用系统的部署、维护和管理,尤其适用于需要安全生产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投入不足、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不间断有人值守和跨区域监管等领域,其建设模式包括通用性、定制型、中介型和平台型,系统开发宜应用基于REST、AJAX、API等的Web Service技术,并综合运用多层保护策略,保证核心应用和关键数据的安全。

摘要: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信息技术的最新理念和成果。SaaS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SaaS的技术特点,完成了SaaS在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指出了专业性海量数据支持、投入不足、标准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不间断有人值守和跨区域监管等重点应用领域,研究了具体应用模式,提出SssS系统开发应采用基于REST、AJAX和API等的Web Service技术,并对多层安全保护策略及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信息化,SaaS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J].安全与健康,2007,(9):附1~6The National eleventh five-year special planning of woksafety Informatization[J],Safety&Health,2007,(19):appendix1~6

[2]关磊,刘骥,吴宗之,易高翔.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基础数据标准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59~62GUAN Lei,LIUJi,WUZong-zhi,YI Gao-xiang.Study OnStandardiz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SuperviseInformation Systems And Basic Data Element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1):59~62

[3]陈鹏,薛恒新.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应用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37(1):10~13CHEN Peng,XUE Heng-xin.Research of SaaS for Small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formationization[J],Manu-factur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China,2008,37(1):10~13

[4]金珊,吴国芳.基于SaaS模式的SOA服务分析与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09,(7):115~118JIN Shan,WUGuo-fang,SOA service analysis and designbased on SaaS[J],China CIO News,2009,(7):115~118

[5]Abhijit Dubey,Dilip Wagle.Delivering software as aservice.The McKinsey Quarterly,2007

[6]汉森.使用Java Web服务构建SOA[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MARKD.HANSEN,SOA Using Java Web services[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 Industry,2009

[7]Christian Gross,Ajax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Apres-sL.P.2006

3.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三

根据南京市重大危险源普查报告,分析了南京市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状况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应急物流反应能力为目标,分别从监管模式的改进、监管政策保障措施建设和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南京市重大危险源监管水平的.对策措施.

作 者:虞汉华 虞谦 YU Han-hua YU Qian 作者单位:虞汉华,YU Han-hua(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8)

虞谦,YU Qian(Université,Henri,Poincaré-Nancy,France)

4.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四

监督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和〘关于印发〖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安监〔2013〕1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推动我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制定2013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贯彻〘通知〙为抓手,全面加强我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以完善信息系统为基础,推动全省重大危险源管理业务开展;以开展辨识为起点,摸清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底数;以完成备案工作为核心,全面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要求;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前提,不断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力争2013年底全面完成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估、分级、建档和备案工作并趋于常态化,逐步提高重大危险源监控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摸清重大危险源底数(2013年4月底前)

按照〘通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要求,结合危险化学品单位已有安全评价报告的辨识结果,全面开展全省危险化学品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督促未按有关标准开展辨识的企业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并报送当地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各地将辨识结果汇总逐级报送至省安全监管局,摸清我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量和基本情况。

(二)积极开展有关标准及《通知》的宣贯培训(2013年5月底前)

组织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业务人员、安全评价咨询机构负责人和有关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具体培训事宜另行通知),使培训人员基本具备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安全管理的能力。

(三)全面推广使用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2013年6月底前)

在省安全监管局完成广东省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后,组织并督促重大危险源企业通过系统录入重大危险源信息、备案资料和开展在线监控等,实现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资料数据、业务流程、动态管理的信息化。

(四)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分级、检测检验及登记建档(2013年10月底前)

督促危险化学品单位严格按照〘广东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评估指南〙(见〘通知〙附件1)的编制要求,自行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安全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形成安全评估报告。同时督促危险化学品单位对照〘通知〙登记建档要求,在做好检测检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登记建档工作。

(五)督促企业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申报备案(2013年12月底前)

在完成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分级及登记建档工作后,督促危险化学品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填写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材料(相关备案文书见粤安监〔2012〕72号),向所在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报送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按照〘通知〙规定对备案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完成重大危险源备案。

(六)启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试点工作(2013年8月底前)

省安全监管局将选择汕头、茂名、韶关三市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方案另行通知)。运用

— 3 — 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及应急系统,并督促有关重大危险源企业积极配合、支持、参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从而形成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创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与效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源头性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既是实现安全监管方式转变和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的需要,也是事故预防技术思想的进步,为提高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贯彻落实〘通知〙对企业安全生产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要结合本辖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加强检查和指导;要定期分析形势,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改进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省安全监管局将适时组织对各地贯彻落实〘通知〙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重点对一、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位进行抽查。

(二)明确工作任务,实施分级管理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的力 — 4 — 度,督促辖区内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对首次申请重大危险源备案的企业要严格对照〘通知〙要求,逐条逐项的组织好辨识、安全评估和日常监督检查;要积极参与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努力提高企业重大危险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各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具体承担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危险化学品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通知〙,开展危险化学品单位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的形式审查,并做好档案管理和上报工作。

各地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县级安监部门开展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建立本辖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档案,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汇总上报,并对一、二级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督查。

(三)结合具体实际,做好工作衔接

各地要深入排查目前本辖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作开展情况,掌握本辖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辨识、建档、安全评估以及备案完成情况,并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通知〙施行前后工作衔接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对已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40号令规定完成备案的重大危险源,在其分级已明确的前提下,可结合危险化学品单位换证等工作逐步按〘通知〙规定重新备

— 5 — 案。

(四)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反馈信息

上一篇:收音机的发展史下一篇:初中数学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