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 教案(精选6篇)
1.星星变奏曲 教案 篇一
《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歌中物象的象征意义。
2、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字词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1、导入:由学生朗读顾城的《一 代 人》ppt(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这是一首朦胧诗。(ppt介绍朦胧诗的知识点:朦胧诗介绍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杨炼等为代表。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是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表达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河的寻找光明,追求光明的朦胧诗--《星星变奏曲》。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颤(chàn)动 闪烁(shuî)朦胧(méng lïng)覆(fù)盖
疲倦(pí juàn)静谧(mì)憧憬(chōngjĭng)劫(jié)难 凝望(níng)
(朗读是开启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同学们在朗读时尤其要注意诗歌的语音、语调、朗读节奏及诗人情感的表达。)
学生听录音朗读,说说朗读有什么不同。
3、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4、诗人为什么不追求太阳的光明而去追求星星般的光明呢?
(ppt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68年高中毕业后留城,因家庭问题受到迫害、辗转寄宿于学校和同学家中,长期的寄人篱下的生活,造成他敏感孤傲的个性。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5、资料链接介绍了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而诗人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找出诗人是用什么诗句再现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
6、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ppt:介绍意象)
(板书)
星
如果„„ 星 如果„„
谁不愿意„„ 变 谁还需要„„,谁不愿意„„ 奏 谁还会„„
谁不喜欢„„ 曲 谁愿意„„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蜜蜂萤火虫睡莲 寒冷寂寞苦难
春天鸟儿白丁香 冰雪僵硬瘦小
光明美好 黑暗冰冷
(ppt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7、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选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对光明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的句子或最能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否定的句子并做赏析,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如:“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8、男学生朗读第一节,女同学朗读第二节。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所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烦恼、有痛苦,有痛苦就有祈盼,就有追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9、课堂小结
2.星星变奏曲 教案 篇二
(一) 诗者, 持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诗者, 持也。”[1]持, 就是控制、节制的意思, 也就是有所控制、节制地表情达意。诗歌是情感、志向的艺术表现, 它以极凝练精致的语言唤起极丰富的意象和情趣, 这就是“含蓄”。诗歌语贵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刘勰所论, 虽是针对古代诗歌而言, 然同样适合现代诗。
现代诗之别于其他文学体裁, 在于其语言之对规范语言的变异。诗歌语言既不同于日常语言, 也不同于散文语言、小说语言。现代诗常以独具特点的“诗家语”编织文本, 音韵谐畅, 且不直接说“言志”“言情”的话, 而用意象或意象组合说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认为, 诗歌王国的语言是日常语言的变形, 是把日常语言“陌生化”了, 以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审美注意。基于此特点, 笔者以为, 现代诗的教学应读出陌生化语言背后的诗意。
(二) 学情, 始也
研究学生所需, 研究学情, 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对现代诗说不上喜欢, 也说不上不喜欢。学生自有一套网络用语, 他们喜欢用他们自创的语言交流, 而对凝练的诗歌语言则缺乏耐心和感悟。然而, 他们又喜欢挑战, 喜欢文艺腔, 而现代诗诵读正好符合这种需求。所以把握学生学情, 诊断学生对一首现代诗的初读感受, 尤为重要。
二、现代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 究其“诗家语”, 定目标
常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书读百遍”容易实现, 但“其义自见”还需要靠“研”与“究”, 需要教师和学生浸入语言, 去发现文本中语言创造的妙处。文本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极有可能是最巧妙之处。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 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 “朦”而不“胧”, “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的差别在审美情怀的观照下无限扩大。怎么让学生领略不怎么朦胧的“朦胧”诗和朦胧之外的“变奏”?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先静静地读《星星变奏曲》, 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多关于语言的陌生化) :
为什么是“星星变奏曲”?“变奏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变奏”的?
怎么理解“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和“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为什么说“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是什么声音闪闪烁烁?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风怎么能吹落星星?
笔者与学生一起素读诗歌, 追究语言特点:这些语言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排列?这样陌生化的语言后面有怎样的用意?笔者认为, 教学应把陌生化的字词还原到生活中, 联系阅读经验比较, 再联系全诗和上下文意境启发学生想象、感受、理解:比如“星星”是黑夜里的光明使者, 是引导者, 星星力量微弱, 柔和温暖, 有方向而充满希望, 天上的星星有时是地上众人的象征, 星星映在湖中, 闪闪烁烁, 非常动人, 而风暴来临星星被遮蔽不见……
基于此,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 细读批注, 理解“ 星星”这个核心意象的多变内涵, 读出“变奏”味;
2. 还原联系, 品味意象, 读懂诗中“ 反常的语言”表现的张力;
3. 诵读想象, 读出现实和理想距离遥远及理想不灭的情感。
(二) 解密“反常语”, 悟其情
解密“反常的语言”, 就是把语言还原, 还原到文字的源头, 还原到古典诗词中, 还原到生活的真实, 那么诗人故意转个弯含蓄表达的诗家语, 才会显现艺术魅力。
1.把名词还原, 感悟意象组合传递的内蕴
诗歌语言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方法有很多, 意象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运用于诗歌的隐喻当中, 来实现对生活语言的陌生化, 达到关注和审美目的。比如在“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中, “诗”“星”“蜜蜂”是名词, 是赋予了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理解了这些意象的内蕴,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诗意。笔者在教学中把这些名词还原到生活中, 还原到学生的已知经验中, 来理解意象内蕴。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生1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写得好奇怪, 这样无理由的比喻就是诗吗?为什么读到这句诗, 心里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好像是喜欢、温暖的感觉。
师有这种感觉, 说明你的语感不错。读诗首先要读到感觉, 再去语言背后探寻这种感觉。
生2 我读到“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这句时, 自己的心好像也颤动了一下, 那么平常的8 个字, 那么熟悉的8 个字, 像8 颗星星在我面前跳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师好感觉。那么就从熟悉的字词开始。这句传递出别样情绪的有两个名词——“星”和“蜜蜂”。咱们还原这两个名词的含义和常用语意, 再联系诗句, 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3 星, 天上星, 亮晶晶。一颗星, 发着光, 指引方向, 如北极星, 带着希望, 还总会带来遐想。
生4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许多的字就是许多颗星星, 就是繁星满天, 多美好的夜晚啊。
师好, 再说说“蜜蜂”。说到蜜蜂, 你会联想到什么?把“蜜蜂”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生5 小蜜蜂嘛, 采花酿蜜, 非常勤劳, 让人想到好吃的蜂蜜。
生6 蜜蜂, 总是和春天在一起, 总是和百花在一起, 总是和芬芳在一起。
生7 哦, 真美啊, 春暖花开, 蜜蜂嗡嗡, 穿梭于花丛中, 在花的枝头上采蜜, 花枝颤动。“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心就像花儿一样开放着, 美丽喜悦。我想起读过的小说中, 主人公收到他意中人给的字条时百看不厌, 每个字都在心里甜蜜发酵, 每个字都在颤动, 都有光芒。
把“星星”“蜜蜂”还原到生活中, 还原到已知的生活场景中, 还原出生活经验中的感觉, 就可以打通这个名词背后伴随的画面、场景、感受。诗中如“星星”“蜜蜂”这样的名词还有许多, 如“春天”“夜晚”“湖”“睡莲”“萤火虫”“白丁香”……要理解这些名词的暗喻, 用还原想象法就比较容易感悟到物象背后的意蕴: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诗歌正是通过运用由平凡意象构建的奇特比喻, 唤起人们想象, 这也正是陌生化理论所提倡的审美过程。所以诗的语言就是引导我们的密码、钥匙, 我们跟着它走就可以看到平常景致中更美丽的一面。
2.把动词还原, 感悟意象创生的意境
现代诗除了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引起审美关注外, 还会选用反常的动作, 用出乎意料的动词创生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带来别致的意味。如在教学中,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一句中的“落”字引起了争议:
生1 “落日”“落花”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总是和“悲凉”“不舍”“时光无常”联系在一起。星星怎么可能落满天空, 星星从哪里来?
生2 鸟儿落满枝头, 就像树上满是花儿, 而且是活泼的花儿, 有生命的花儿, 那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每当夏日傍晚, 老街旁浓密的梧桐树上就会传出沸沸扬扬的鸟叫声, 每一棵树都歇了许多许多鸟儿, 所以, 诗句写的是视觉, 但是仿佛听到叽叽喳喳的群鸟叫声, 悦耳动听, 让人喜欢。
师联系生活所见所闻来理解诗句, 读出的就是你诗意的生活, 很好。这里用的是“落”字, 不是“歇”也不是“停”, “歇”带有拟人化, “停”比较常规, 这两个字有寻觅一个地方好歇息或者暂时停靠一下的意思, 而“落”字说明什么?继续让我们用还原语言的方法来读, “落”本义是什么?
生3 掉下来, 降落, 落下。自由落体。
师记得苏东坡的诗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 一只鸟孤独无依, 又不肯随随便便停歇下来, 因为它卓尔不群, 所以它不可能随随便便“落”在枝头。《庄子》中鹓鶵“非梧桐不止”, 不是梧桐不会停歇, 说的也是不肯随随便便停歇下来, 更不用说随便“落”了。那么这里用“落”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生4 自然落下, 鸟儿不用挑选枝头, 说明鸟儿悠闲自在随意, 无所谓好的枝头或不好的枝头, 随便落在哪个枝头就是最好的。正如公交车上不用去抢位置, 每个人都有, 而且都是好座位。
生5 哦, 星星也一样, 自由自在, 没有刻意, 没有寻找位置, 落满天空, 它们自有自己的位置。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悠闲自在!
师搜寻记忆库, 有没有含“落”字的古诗句, 能表现自由自在悠闲之意的?
生6“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桂花“落”衬出人之闲, 正有此意。看来, 非用这个“落”字不可啊。
师还有“落英缤纷”“叶落归根”, 是生命的自在和自然。
一究“落”这个动词, 竟然有这样丰富的诗意。我们读诗, 需要关注这样的动词, 把动词还原, 还原到它在词典中的意思、生活中的用法、古诗词等阅读中的含义, 这样就会创生出带有情感画面的某种意境出来。
3.解密结构语, 悟深情
现代诗的结构形式, 和古体诗相比更自由, 不受字数、句式、韵的限制。自由的形式和表现的情感相得益彰。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了内容能更好地展现。所以现代诗的学习, 不能忽略诗歌的结构形式。
《星星变奏曲》分两节, 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结构对称, 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 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 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 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 既保持基本旋律又有变化, 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首先, 是意象的变奏。我们可以来看“诗”和“夜晚”两个意象的对比。第一节诗人用“诗”表现理想的生活, “诗”中的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每天生活中的细节都如星星一样闪耀着希望的光芒。第二节诗人用“诗”来表现现实生活。现实却总是如“苦难的诗”一般, 苦难得每一天如一群将要掉落的“颤抖”的星星, 如厚厚的冰雪让人绝望。“夜晚”一系列意象营造了截然不同的意境。理想生活的夜晚柔软得像湖水一样充满柔情与妩媚, 像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那样自在悠闲, 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 像鸟儿落满枝头一样自由自在。而现实生活却如“冻僵的夜晚,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没有生机, 没有生命活力, 苦难的“风”把本已渺茫的希望之星一次又一次地吹落。通过意象意境的对比, 我们可以感悟情感的“变奏”。
其次, 是句式的变奏。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谁愿意”句式, 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谁不愿意”强调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极度渴望, 用“谁愿意”再次反问, 则表明残酷的现实生活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句式上“谁不愿意”与“谁愿意”的对立反问表达, 既进一步拉开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又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种遥远的距离在诗人心中造成的矛盾挣扎, 而末句的“谁不喜欢”凸显诗人越是挣扎时越能超越和对诗意生活的执着。透过现实与理想距离遥远的探讨, 《星星变奏曲》在呼唤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三) 在吟诵中还原, 以声悟情
究竟诗家语, 有一经久不衰之法, 那就是吟诵。传统诗教一直重视学生的吟诵, 究其原因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触摸语言、素读涵泳而达到自悟。故学诗以读为本, 从读得准确到读得烂熟, 再到读出疑问, 进而读出情味, 如此诗的语言与内蕴就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学生内心, 积淀为语文素养。
在语言文字上“究其言”品味之后, 那些文字对学生而言就不再飘忽, 而是成了丰富情义的载体。此时诵读, 更容易想象还原语言表现的场景、画面, 容易和诗人诗境声气相通。如读“谁不愿意/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时, 仿佛在春暖花开中甜蜜地微笑, 声音是恬静含笑出来的。吟诵诗歌, 不仅有技巧, 而且是一种“还原”。还原再现直观的诗意, 并合理演绎, 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觉力。
诵读想象, 还可以进入自我“物化”的境界, 犹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仿佛自己也是春天里“落满枝头”的自在的鸟, 是“落满天空”的调皮的星星;还可以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江河, 就是那个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依然执着诗意追求的江河, 在吟唱着“星星变奏曲”。教师要在轻重音、节奏、停顿等外部技巧上点拨指导, 通过吟诵, 让现代诗语言的含蓄魅力通过声音直击学生心坎, 让他们悟到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
参考文献
3.星星变奏曲 教案 篇三
我们的职责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却有意无意把他们当成了拿分的机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功利主义登峰造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就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初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人教版九上一单元,九下四单元),因为中考不考现代诗歌和戏剧,写作要求也是“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所以这两个单元基本被放逐,这些课文仅是课本目录上的摆设——有的老师认为不重要,让学生随便读一读或课外自学,或干脆跳过,说是减轻负担;有的看成是“鸡肋”,觉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对此无所适从;有的则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不懂,不知怎样处理,于是放弃。
放逐的弊害是严重的(本文仅谈现代诗歌教学)!
“不教”不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标》)。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曾经有过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今天的诗歌教学现状,使学生大多不爱诗不读诗不懂诗。那么,是不是会造成或已经造成诗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弱化甚至断裂?
“不教”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说起来这是为学生升学考试着想(节省一点时间)。但是,语文教学要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精神成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了学生,两天的家庭社会影响几乎大于了五天的学校教育,“不教”,使其把学习当成手段(而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敲门砖。
“不教”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文文字的能力的提高。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教学诗歌最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诗歌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最适合咬文嚼字,咀嚼品味,想象联想。而且,没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考试提分也可能成为竹篮打水。
二、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要有明晰的认识。
诗歌特征需要再认识。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文吗?其实,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画。与文是形似,与画是神似。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画具有这样的特点。苏轼语其实揭示了诗画本质上的特点,只是王维诗画特征更具有典型性。读诗就是看画展。你走进的是想象的画展厅,你看到的不是一幅幅的画,你看到的是一个个意象,你通过想象,一个个意象在你脑中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这时你会感受到作者的气息,渐渐地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胸怀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这时你便处在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美妙的审美享受里。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关系需要厘清。它们都是“诗”,都具“诗”的艺术特征:语言上的凝练美,节奏上的韵律美,感觉上的形象美,情感上的力度美。它们都是通过意象,构成意境,通过意境表达情意。主要的不同点是格律和意象。格律上,古典诗歌有严格的格律限制,现代诗歌灵活自由。意象上,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传统性。诗人们选择大体相同的意象,松、竹、梅、菊、鸟、雨、云、月……它们具有大体相同的稳定的象征意义。松象征坚贞,竹象征气节……现代诗歌的意象具有创新性。意象的选择具有时代和个性特征,如“橡树”、“凌霄花”、“星星”、“萤火虫”。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现代诗歌教学和古诗阅读教学可以相辅相成。
第二,要有个性的解读。
教学上“搬运”现象严重。无论是教者还是发言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解读。网上书上的备课参考、学辅资料,有关文本的解读,习题的答案,基本是千篇一律,一律源自《教师教学用书》。有的缺少创见,只能“搬运”,有的缺少勇气,选择“搬运”(因为考试的“参考答案”其实是“标准答案”,也就不敢不“搬运”)。
如《星星变奏曲》:①关于“谁”:“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解读为“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教参,下同)。“谁”就是诗人?是他总在写着苦难的诗?笔者认为应该问问:“谁”在问,在问“谁”,为什么要“问”。全诗由“谁”领起的反问句多达十个。“谁”在问?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我”,显然发问的不止是诗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已经觉醒正在反思的一代人。在问“谁”?问星空,问大地,问伤痕累累的时代,问自己的心灵。为什么要“问”,因为有痛苦,有迷茫,因为在反思,在追寻。
②关于“寂寞地燃烧”:“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当天空没有光明的时候就燃烧自己,把自己变作光明,代替星星照亮黑暗的大地,“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这样的解读是否有“惯性思维”和“概念化”之嫌?“寂寞”理解为“反思——清醒——成长”如何?“燃烧”理解为“不堕落不放弃不沉沦且勇于担当”如何?
③关于“变奏”和“旗子”、“火”、“疲倦”的“星星”等最后几个意象:“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是不是、学生又懂不懂这“变奏”的内涵?我认为上下两节,相同的不变的的确是“追求光明,否定现实”主题,但有所变化的不仅是“情境、意味”、“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如果“变奏”所指仅此而已,表现这一变化有何意义,放在诗题的显赫位置有何必要?诗、文、小说里变化了的意象、事物、情感比比皆是,为什么单单诗人冠以“变奏曲”?所以要追问要寻找根本的核心的“变奏”内涵。第二节突出现实的苦寒和残酷:“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与第一节充满诗意的、像夏夜般柔软闲适的、像春天般自在迷离的理想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和遥远距离。正因为这种矛盾和距离,最后出现的几个意象格外重要。“飘动的旗子”,旗在人在阵地在,旗子是希望的象征胜利的象征;“火”与前面的“颤抖”、“冻僵”、“僵硬”等照应,苦寒的环境,多么需要“火”啊,“火”能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风吹落了一颗一颗瘦小的星”,天上的星星“疲倦了”,微茫的希望、理想也被扼杀了。不管现实怎样的苦寒和残酷,但“寻找”着的“燃烧”着的人们的理想世界里依然飘动着“旗子”和“火”;没被吹落的天上的星星只是“疲倦了”,那她一定还有精神焕发的时候——希望不灭,求索不止!追求多么执着,信念多么坚定!原来,“变”了的,除了外在的意象、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还有、更有内在情感、意志、信念!
第三,要有创新的设计。
用“主问题”设计突出重点。
学生不知“变奏曲”,不理解星星怎样“变奏”的。“变奏”既是理解的难点,又是文本的重点,还是教学的关键。于是笔者把“本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问题”,把它作为领作为纲作为抓手。
赏乐曲以突破难点。
没有对“变奏曲”的真切感受,阅读理解《星星变奏曲》是很困难的。笔者让学生读诗前先欣赏两段乐曲。第一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心怀”的激昂而又优美的旋律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第二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的变奏曲,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丰富而又多变的旋律,让大家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变奏曲”,理解了所谓“变奏曲”,主题不变,主旋律不变,变化的是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以及和声等。艺术是相同的。理解了音乐术语“变奏曲”,理解诗题及诗歌就有了抓手。于是接着聚焦“主问题”: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本诗前后两节,不变的是什么,变化了的是什么?
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
《A大调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将学生带入黑暗动荡的十年浩劫的特定历史时期;一声声反问,一次次寻找,让人反思让人奋激。
1.抓“意象”与古诗教学勾连。读诗歌,找意象,看意象特点,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思。这与古诗教学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古诗里的意象多有较稳定的象征意义,而现代诗歌里的意象个性特点更为鲜明。
2.重引导求独特感悟。不“搬运”教辅学辅资料,不人云亦云,而是联系诗歌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捕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用心灵去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现代诗歌不是鸡肋,而是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把它与古诗教学勾连,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丰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热爱诗歌,热爱文学,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把鸡肋变成语文素养,促进精神的成长。
[附《星星变奏曲》课堂教学实录]
王保兵《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
(实习老师仇坤整理)
一、分享预习,了解文常
师:同学们预习了《星星变奏曲》,了解到了这首诗的哪些重要信息?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是江河,他是五大朦胧代表诗人。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文革后。
生2:朦胧诗以反思现实,思考人的本质和自我价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主题。
生3:朦胧诗多用暗喻、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所以含蓄、深沉、朦胧。
(PPT出现关于朦胧诗的相关简介以及顾城的《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二、欣赏乐曲,理解“变奏”
师:对朦胧诗大家了解了不少,但也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生4:诗题中的“变奏”是什么意思?读完了诗也不大明白。
师:好,那么我们就把“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本课学习探究的“主问题”。
(PPT出现——“主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先请大家听一段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听出来了吗,什么乐曲?
生5: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电影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图片)
生6:讲述了革命后代潘冬子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故事。
师:是的。爸爸送给他的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一直激励着他,给他力量。我们再听一曲,看是什么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变奏曲)
生7:还是《闪闪的红星》,但有很多变化,应该就是它的变奏曲吧。
师:是的。它的基本的旋律是一样的,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它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有变化、和声有变化,这就是音乐中的变奏。诗人江河借用了音乐中的一个术语。那么这首诗里的“变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应关注这首诗前后两节中间没有变的是什么?变了的又是什么呢?
三、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诗歌,选用《A大调洛可可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音乐和老师真挚深沉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特定氛围。听完后大家鼓掌。)
师:谢谢!谁来说说你所感知的诗歌内容是什么?
生8: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地追求理想。
四、寻象入境,感悟情蕴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诗歌。接下来我们分析诗歌的前四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生9:我读出了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文革后的中国,荒凉,了无生机。
师:由“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引起的这个假设句,我们能读出什么?
生10:落笔点题,凝望星空,寻找安慰。
师:这个假设句里,还有两个反问“谁还需要”、“谁还会”,怎样理解?
生11:就是“都不需要”、“都不会”的意思,说明现在的大地没有光明,所以作者才会寻找光明。这个假设其实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生12:这几句暗示了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黑暗、动乱的文革时期。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领起的三个反问句。
(学生朗读第一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哪些意象?
生13:有诗、星、蜜蜂。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3:都是美好的事物。
师:那由这些美好的事物,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生1:这是一个光明温暖的、幸福甜蜜的、自由美好的理想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境界的追求。
师:你的感悟很丰富!(老师随即在白板上板书“光明、甜蜜、美好”)这三个词怎样换换序会更好一些?
生1:换成美好、光明、甜蜜,与诗、星、蜜蜂三个意象出现的顺序一致。
师:(脸上显现由衷地激动与喜悦)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希望我和更多的同学能有这样的心灵感应,思考更缜密,条理更清晰。当我们用排比的形式说出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顺序——与前文顺序一致。怎么理解“蜜蜂在心头颤动”?
生14:心里甜甜的,乱乱的,有些小激动……说不清。
师:这种感觉很真切!但是……
生1:我想的是蜜蜂——酿蜜——蜂蜜——甜蜜。
师:就是要根据意象,这样有序有深度地去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描述得有画面感一些?
生14:春天,心灵的田野上开满了鲜花,蜜蜂在花枝上采蜜,枝条微微地颤动。
师:你的想象这样丰富这样美!
(PPT出现:第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美好、光明、甜蜜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学生朗读第二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这个反问句里又出现了哪些意象?给你怎样的感觉?构成怎样的意境?
生5:我找到了湖、萤火虫、星星、睡莲。由“湖”我感觉到宁静,由“萤火虫”、“星星”我感觉到光明,由“睡莲”我感觉到美丽。这些意象让我感觉到了星光下夜色的美好。
师:思考和表达都很有条理。但是,萤火虫游动好理解,“星星”怎样游动啊?
生15:星星倒影在水里,一闪一闪,好像在游动,都分不清游动的是萤火虫还是星星了。这是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用动态的萤火虫和星星衬托静态的睡莲,每一朵睡莲都像一个静静的睡美人。
师:你不但已经置身于那一个夜晚,也把我们带入那美丽的夏夜了!
(PPT出现:第二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夏夜般宁静、光明、美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请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第三个反问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对这几句的解读?
生16:我看到了这些意象:落满枝头的鸟,落满天空的星星,还有闪闪烁烁的声音和一团团白丁香。环境幽静,无人搅扰,鸟儿才会落满枝头。这是一个安宁的、美丽的理想世界。
师:不错不错。谁再说说为什么用两个“落满”,而不是“占满枝头”、“布满天空”?
生9:“落满”表现出闲适,自在。“占满”、“布满”目的性太强了。(大家满意地点头)
师:那为什么用“闪闪烁烁”修饰“声音”呢?闪闪烁烁不是写视觉感的词语吗?
生17: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用写视觉感的词来写听觉感,沟通了视觉和听觉,让人感到声音的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但又有忽明忽暗、时现时隐的画面感,更形象可感更美妙。而且能够听到远方飘来的声音,这是以声衬静,突出夏夜的宁静。
生18:这里的“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也用了通感,朦朦胧胧是写视觉感的词,这里用来写香气。
师:有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这里没有用通感,为什么?
生19:白丁香是一种花,并不是白丁的香气。
师:总结一下第三个反问句所表达的。
生20:写出了作者对春天般闲适的自在的静谧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PPT出现:第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春天般闲适、静谧、美妙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师:总结一下第一节主要内容。
(PPT出现:第一节,既写了对现实的否定,但重点是写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追求)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节的学习。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第二节的“如果”句和第一节的“如果”句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生21:第二节前四句与第一节前四句在结构上、语句上、用词上都太像了,这就是同。但是同中有一点点变化:在第一节里面是“在夜里凝望”,在第二节里却是“在寂寞地燃烧”;在第一节里面是“寻找遥远的希望”,在第二节里面是“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变化的仅仅是用词上?“在寂寞地燃烧”该怎样理解?
生22:寂寞表示孤独,燃烧表示牺牲。
师:对“寂寞”、“燃烧”还可以怎样理解?(问题似乎超出学生的意料,大家进入思考的状态)
师:为什么会“寂寞”?为什么要“燃烧”?
生9:因为没有光明,因为“寒冷”。“寂寞”,是不是在反思中觉醒?“燃烧”,是不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里不甘心堕落?
生22:我很赞同他的理解。燃烧,就是表示坚强的存在,绝不沉沦!
师:我为你们而骄傲!
(PPT出现:“如果”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但是在语意与情感上有一个推进。)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师:这几句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和第一节的意象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15:我找到的意象有:颤抖的星,僵硬的土地,冰雪,被吹落了的瘦小的星。我发现,都有“星星”这个意象,但形象明显不同。第一节里的“星星”,明亮,自在。第二节里的颤抖,瘦小,被吹落。
师:其他意象呢?
生15:第一节里有“诗”、“萤火虫”、“睡莲”、“鸟”,它们都是美好的事物,给人温暖、甜蜜、光明的感觉。第二节里的意象给人凄苦、寒冷、孤寂、黑暗、残酷的感觉。
生23:第二节里也有“诗”,但是“苦难”的。
师:再看看第一节里有的,第二节里也有,但是发生了变化。
生18:两节都写了夜晚,但第一节里是宁静闲适美丽的夜,第二节里是“冻僵”了的夜,没有星光的黑暗的夜。
师:这样看来,第一、二节里的“诗”、“星”、“夜”等都形成了对比,都在“变奏”。那诗人的用意何在呢?
生5:通过对比,通过同一意象的“变奏”,突出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和矛盾。
生11:越是有距离有矛盾,越能表现追求光明境界的可贵。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谁来说说你对结尾的这几句诗的理解?
生24:出现了新的意象旗子、火。
生25:还有疲倦了的星星。
师:哦。由这些意象可以展开怎样的想象?
生12:这里的旗子开始飘动,火涌出了火星。写出了当诗人寻找不到星星和光明的时候,就甘愿把自己变作火,燃烧自己,给世界带来光明,也就表明诗人愿意为追求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可不可以联系前面的诗句说具体一些?
生12:前面突出现实的冰冷僵硬。火……在这样的环境里火是最重要的,有火就有温暖,就有希望。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里依然抱有追求光明的希望,可见勇敢和执着。
师:关于“火”解读得很有新意,那把“旗子”这一意象也展开一下。(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老师轻声地)想想你们看到过的有关旗子的场景。
生17: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生10:红旗在赛场上,在战场上……
师:是啊,旗在人在阵地在希望在胜利在!星星只是疲倦了,诗人表达了——
生9:星星一定能重新发出光芒!诗人表达了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
师:这是第二节诗的重点!
(PPT出现:第二节表达了对冰冷残酷的黑暗现实的否定和追求光明理想的坚定信念)
五、回归“问题”,提升能力
师: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开始时提出的主问题。
(PPT出现: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生3:本诗第一、二节的主题不变,结构、手法、用语基本相同,但意象有变,侧重点有变,第一节主要写对光明世界的追求,而第二节主要写对现实黑暗的否定。所以……
生9:两节的情感有变。第一节主要表达向往光明,第二节追求光明更执着更坚定!
师:是啊,不能少这点。情感的变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变奏”。回答这个问题要兼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PPT出现:
答:①“星星”象征光明;“变奏”,借用音乐术语,贯穿全诗,突出“变”。②上下两节诗,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象征茫茫黑夜里的点点光明;结构对称,句式、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意象、意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③表达了追求光明、否定现实的主题,又凸显了追求的执着和信念的坚定,但又抱定希望的情感。)
六、配乐诵读,以声传情
配乐分读全诗——
星星变奏曲江河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男1: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女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女2: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男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女3: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齐: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星星变奏曲》教案 篇四
1、 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意蕴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2、 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3、 感知诗歌中的“星星”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4、 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二、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2、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掌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也不同程度的会遭受心灵的劫难。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站在现实的苦难中,遥望幸福的彼岸。如果说越是痛苦中的人,越是幻想幸福、向往幸福,这是人的本能,那么,越是痛苦中的人,越是以自己的行动去追求幸福、寻觅幸福就是人性的高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星星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高贵的诗。
(二) 美美地听。
播放罗京范读。
(三) 美美地读。
1、 学生自由朗读。
2、 学生小组展示。
(四) 美美地品。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句进行自主品析、交流。
教师总结:
第一节:
意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
意境:甜蜜、温馨、自由、芬芳的光明世界。
情感:对光明、美好的理想社会的热烈向往。
第二节:
意象: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意境:凄苦、寒冷、孤寂、压抑的黑暗现实。
情感: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否定。
(五) 归纳主旨:
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追求光明的决心。
(六) 资料补充:
意象化和象征化是朦胧诗重要的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成了朦胧诗的核心。
(七) 总结:
世界是不完美的,正视现实的不完美,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在自己陷入痛苦时给自己勇气,像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八) 作业布置。
5.《星星变奏曲》公开课教案 篇五
一、导入新课
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二、作者简介及朦胧诗的解说
三、学习新课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中有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四、归纳本诗的主题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闪烁()朦胧()覆盖()疲倦()2.下面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3)谁愿意,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3.诗歌中描写了两种情境,你能够说出来吗?
板书设计:
理 想
光明 星星 美好 幸 福
星星变奏曲
温馨美好 寒冷严酷 向往光明 否定现实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案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朦胧诗《星星变奏曲》(板书课题)朦胧诗萌芽于**的六十年代,发展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开始开花结果,蔚为大观,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股诗潮。我读初中时,正是朦胧诗盛行的时候,那时我哥在上海大学读书,每到暑假回来时,都会带回一些书,其中就有朦胧诗集,诗选。我记得中午午休,我常会躺在堂屋的凉床上,看朦胧诗。由于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尽管许多人对朦胧诗感到很陌生,觉得它隐晦难懂,但我却觉得它很亲切。这节课就让我引领大家走进朦胧诗。
首先,大家用心地默读这首诗,感受它的诗意诗情,然后出声地朗读两遍。
(生默读——出声朗读。)
师:刚才听大家朗读,感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掌握好朗读的节奏,诗歌是很富有节奏感的。大家朗读的速度快了些,急促了些,试着把它读得舒缓些。听听录音的范读。
(生听录音。)
师:再来一遍,跟着轻声和读。
师:欣赏诗歌有没有什么方法呢?是有方法的,一般方法是从品味语言入手,进而感知意象,进入情境,从而理解思想感情。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品味语言,大家在读这首诗时,有没有感觉这首诗的语言表达很怪? 生:有一点。
师:感觉到了,说明你语感不错,很细心,找找看,看那些语句写得怪?
(生发现并发言。)
生1:“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这句怪。师:为什么觉得怪呢?
生1:星星在天上,静止的,怎么会在睡莲从中游动呢? 师:是啊,星星怎么能游动呢?想象一下诗中的情境。生1:因为星星倒映在水面。师:体会到了一点,还有没有?
生2:因为在水波的晃动下,星光一闪一闪的,像在游动。
师:嗯,体会得更真切,还有没有呢?(生沉默)我补充一点,大家看有没有道理。因为萤火虫的飞动和水面的星光交织在一起,在视觉上造成错觉,感觉星星在游动。(生首肯)接着找,找到了就按照“我觉得那句怪,因为什么,但细想又觉得不怪,因为什么。”的思路句式来自由发言,好不好?准备两分钟。
生:我觉得“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怪,因为“闪闪烁烁”是视觉感受,而声音是听觉,怎么能“闪闪烁烁”呢?但细想又觉得不怪,因为声音是从远方飘来的,听起来应该是断断续续的,感觉上就像光一闪一闪,一明一暗的。
师:说得好!诗人把视觉和听觉沟通在一起,这种修辞方法就是通感。“通”就是打通连通沟通,“感”就是感官感觉感受。所以通感就是打通不同感官的感觉和感受。接着发言。生:我觉得“蜜蜂在心头颤动”怪因为蜜蜂怎么能在心头颤动呢?但细想又觉得不怪,因为——(说不下去了)
师:我提示一下,这句诗让你联想到什么? 生:蜜蜂在花心采蜜。师:进一步往下联想到什么? 生:酿蜜。
师:嗯。联想到酿蜜,联想到甜。诗人把每天比作一首诗,又把每个字比作一颗星,最后又把它们比作“蜜蜂在心头颤动”用这些形象来表达一种美好生活,唤起读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联想。你能产生这种联想就可以了,这就是诗人要达到的目的。这几句是层进式的比喻,是一种博喻。比喻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修辞方法,它就像结婚,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东西,经过比喻牵线搭桥的撮合,就统一在一个句子里,成了一家子,有的比喻还会生孩子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领会,多运用,多创造。它会使你的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继续发言。生:我觉得“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怪,因为风不可能吹落星星,另外,用“瘦小”来形容星星也很怪。我想大概是因为星光很暗,所以觉得瘦小吧。
师:瘦小的星?难道还有肥胖的星,丰满的星。(笑)你的想法是对的,诗人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把它拟人化了,主观化了。星光暗淡,所以瘦小,风把它吹落,让我们想起一个成语——弱不禁风。
他这是在第二节里找了一句,注意,第二节里的星星和第一节的星星是不是一样的呢?比较一下。
生:不一样。第一节的星星是明亮的,第二节是暗淡的。师:还有呢?
生:第一节的星星是生动活泼的,第二节的星星是颤抖僵硬的。
师:还是冰雪覆盖着的寒冷的星星。他说“生动活泼”这个感觉真是太好了。——第一节里还描写了夜晚和春天,去感受一下那个夜晚和春天。先把它们读出来。
(生读诗。)师:夜晚是什么样的? 生:柔软的。师:诗人说它是柔软的。你能不能从他的描写里感受到更多?它还是—— 生:优美的。宁静的。温馨的。
师:我以前也写过一首写夜的诗,抄给大家看看。
《夜》山撑起夜/夜从山头披拂下来/长裙的下摆飘落在水面/河水把它流淌得很远、很远/一直漂泊到/布满星星和河卵石的天空。
春天又是什么样的春天呢?“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生:很明亮。很安静。很有生机。
师:感觉不错。加上后面的白丁香,就有了朦胧的美感。作者对他描写的夜晚、春天、每天的日子,是什么一样的感情呢?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向往、喜爱的感情。从“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可以看出来。师:在第二节“谁不愿意”则变成了什么?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成了“谁愿意”。感情由向往变为否定。师:对什么的否定? 生:对黑暗寒冷现实的否定。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对一二节进行比较朗读。两节都可分四层,第一节的第一层和第二节的第一层对照着读,其他各层也一样。
(生分层比较朗读。)
师:通过对比阅读,我想大家肯定会有一些发现。
这首诗我就讲到这里,留些余味让大家自己去咀嚼,留些问题自己去探究和实践。自己的领悟和发现,更能让你感到阅读的快乐。
思考探究与实践:
1、诗题为什么叫《星星变奏曲》?
2、写一首诗。
新课讲授:
1、诗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提示学生,这些反复的诗句就是结构标志,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
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
2、分析:“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
明确:“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是肯定句,而“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是否定句。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
3、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物象的不同。
明确: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睡莲、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4、指名学生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明确:“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诗人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明确:“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明确:“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明确: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课堂小结】:
在第二节中诗人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
4、体会作者营造的两种意境,以及如何处理这两种意境? 明确: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
5、理解“星星”的象征含义,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明确: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分析: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诗节之间随句式的转换,意象的丰富,诗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氛围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勾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6、学生合作探究: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提示: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星星变奏曲》——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浯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墓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课堂小结】:
“星星”是光明的使者,诗人向往光明,追求自由,在黑暗和冰冷的现实中,他愿意燃烧自己,引领他人寻找光明。“星星”是诗歌意象,暗含诗歌的主旨;“变奏曲”是诗歌的特色,揭示诗歌的主题和结构,因此,欣赏诗歌要学会抓住诗题和诗眼。【本课总结】: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6.《星星变奏曲》初中语文教案 篇六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引入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二、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三)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星星变奏曲 教案】推荐阅读:
星星变奏曲课后题09-27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的说课稿11-03
《小马变奏曲》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11-03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教案07-04
党旗下的成长――姐姐的大学变奏曲09-08
论舒曼钢琴变奏曲研究的重要性论文10-24
鲜花和星星教案09-05
小星星教案09-17
森林协奏曲作文10-30
夏雨前奏曲作文6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