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共7篇)
1.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一
地震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 地震对科学方法论方面贡献 • 反演理论及方法 •(弹性波)波动理论 • 成像方法 • 复杂性科学
地震研究范围的三个方面 •
一、宏观地震学:主要是指地震宵害的调查和研究、地区基本烈度的划分,以达到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资料和指标,并为地震预报提供宏观数据。
二、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根据地震台风网观测得到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波的发生及传播特征,并利用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三、测震学:内容包括地震仪器的研制、地震观测台网的布局以及记录图的分析、处理和解释工作。
地震序列:地震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成丛发生的倾向。这种成丛发生的地震称地震序列。按时间顺序和震级分布,地震序列分为:主震型和震群型。• ①主震型:通常包括主震和大量的余震。有些地震序列还包括一系列前震。
若地震序列中,特别大的地震只有一次,则称之为主震;发生在主震之前的中、小地震叫前震;发生在主震之后的大量较小地震叫余震。• ②震群型: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包含着若干个震级相差不多的地震,而无一特大震级的地震时,称之为震群。在中国几个主要地震区都有震群发生,但其规模较小。天然地震的分类
• 按成因分:
1、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3、陷落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天然地震称为浅震;也称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地震都为浅源地震。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称为深震。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约700公里。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 按震中距分:1)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2)近震:震中距小于1000公里的地震。3)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 按震级分:1)弱震:M<3的地震。2)有感地震:3≤M≤4.5的地震。3)中强震:4.5 • 我国古代鳌鱼翻身的传说。 • 日本的“地震鲶”传说:地球靠一大鲶鱼支撑着,鲶鱼尾巴一甩就地震。古希腊的“气动说”。 • 中国人对地震的观察和记载是相当早的。《竹书纪年》所载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文字记载之一。 •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灾害性的大地震,损失巨大。为了统一地震工作的部署和加强领导,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系统地开展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将地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弹性波与弹性回跳理论 • 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存在一个频率上限。• 弹性回跳理论(Elastic Rebound Theory):美国地震学家里德(H.F.Reid), 1910年。• 在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中,仅有两种类型的弹性波传播,即纵波和横波。 • 但是在半无限、各向同性的均匀弹性介质或成层介质中,有可能出现一种弹性波,这种波的特点是:扰动的幅度随着离开界面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或者说,扰动只局限于界面附近。通常称这种波为面波。 • 由于地球具有边界和内部分层构造,地震波不仅有纵波和横波,还有面波和地球自由振荡(环形、球形)。 • 面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在与界面相垂直的方向上,波动的振幅急剧衰减。 • 在地震记录上,面波的振幅一般比体波大。• 面波的能量被捕获在表面才能沿着或近地表传播,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耳语长廊”或中国天坛回音壁的墙面上捕获的声波就是面波。 • 不同周期的面波,其渗透深度不同;周期愈大的波,其渗透深度愈大。• 在半无限的均匀介质中,不产生勒夫波,而且它所产生的瑞利波没有频散。地震记录中出现勒夫波以及有频散的瑞利波,则说明地下的介质是不均匀的或是成层的。P波和S波的主要差异 •(1)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地震图上先出现P波。•(2)P波和S波的质点振动(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3)一般情况下,三分量地震图上P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 •(4)S波的低频成分比P波丰富。 •(5)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通常剪切破裂和剪切错动为主,震源向外辐射的S波的能量比P波的强。 •(6)P波通过时,质元无转动运动,而有体积变化,P波是一种无旋波。S波通过时,质元有转动,而无体积变化,S波一种无散的等容波。地震波的波序: • 一般到序:P波、S波、勒夫面波、瑞利面波、地震尾波 地震波的传播 • 地震波的传播主要取决于地震波的速度,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介质相关。• 地球内部介质性质的变化,主要有以下情形: • ①上下介质的性质、状态迥然不同,出现明显的分界面,地震波速度出现阶梯状跳跃,如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之间。地壳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地幔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 • ②上下介质的状态基本相同,但性质变化显著,呈现明显的分界面,如地幔中的细层之间的分界面,地震波在分界面上的速度也有显著的变化。• ③在同一层内,地球介质也不是均匀分布的。一般来讲,由于地球介质是分层均匀、各向同性的,地球介质的密度、弹性参数等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地震波速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两种特殊情形:一种是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称为低速层),另一种是随着深度增加速度异常增加(称为高速层)。震相 • 通常把在地震图上记录到的不同振动类型或通过不同途径的波所引起的一组一组的振动叫震相。 • 地震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解读地震记录的各个震相,并从中得到记录所携带的地球内部信息和震源信息。几个主要震相的特征: • P:在震中距为100度的范围内,P将作为地震记录的第一个震相清晰地显示出来。一超过103度,其振幅就变小,这是因为进入地核的阴影区所致。当看到弱小的波时,一般认为那是在核幔边界上由于衍射而产生的,这类似于莫霍面衍射的Pn波。 • S:在震中距最大为100度的范围内,S往往以比P还大的振幅在地震记录上显示出来。超过100度时,虽然开始进入了地核隐区。• PP、SS(地面反射波):这两个震相在震中距超过20度是就开始与P或S分离。 • pP、sS:当发生深震时,在30-100度附近,在P、S之后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来。pP和P的到时差,以及sS和S的到时差,往往随着震源深度不同而差别很大,因此对确定震源深度非常有用。• PcP、ScS、pPcP、sScS(外核反射波):PcP、ScS或者是PcS、ScP常在震中距在30-40度左右显示出来。地震走时表: • 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表。 • 走时表中各种震相的走时,是根据地震图(即地震波形的记录)中各种震相的到时来编制的。 • 为了准确地编制走时表,需要汇集大量的地震图,并对各种震相做出正确的识别和鉴定。 • 走时表是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走时表提供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地球内部结构探索 • 1906年:外核的发现(Oldham) • 1909年:莫霍面的发现(Mohorovicic)• 1914年:古登堡古面的发现(Gutenberg)• 1936年:内核的发现(Inge Lehmann) • 根据地震波速度的不同,地球可分为地壳、上下地幔和内外地核等几个大构造单元。其中,壳幔界面、幔核界面、内外核界面和上下地幔之间的过渡层,是十分明显的。 • 1959年海底扩张基本思想的提出。断层与应力 • 地震发生在断层上, 有些发生在老断层上,有些是新的断层破裂。• 断层滑动开始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应力和断层作用总结 • 三种主应力作用在断层上,两个水平的一个垂直的。• 如果垂直压应力 • 最大-正断层 • 最小- 逆断层 • 中等-走滑断层 弹性回跳理论的主要论点 • 1)造成构造地震的岩石体破裂是由于岩石体周围地壳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变超过岩石强度的结果; • 2)这种相对位移不是在破裂时突然产生的,而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逐渐达到其最大值的; • 3)地震时发生的唯一物质移动是破裂面两边的物质向减少弹性应变的方向突然发生弹性回跳。这种移动随着破裂面的距离增大而逐渐衰减,通常延伸仅数千米; • 4)地震引起的振动源于破裂面。破裂起始的表面开始很小,很快扩展得非常大,但是其扩展速率不会超过岩石中P波的传播速度; • 5)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在岩石破裂前是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岩石中的。 地震的弹性回跳理论模型 • 由于构造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锁住的断层受到应力的作用 • 断层附近的介质发生变形,并蓄积着应变能。较弱的地方开始发生微破裂(地震前兆) • 当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断层开始破裂并释放应力。这就是主地震。• 断层调整(余震)。 • 当断层周围的介质释放储藏的弹性能的时候,断层介质作断裂回跳。• 弹性回跳不是一次性全面完成的,未完成回跳的地方应力继续增加。• 陆续完成的回跳和调整形成一系列余震。地震与断层总结 • 断层是岩石破裂面的相互移动。• 地震沿断层发生。 • 断层面几何与应力相关。 •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断层作用类型的图示描述.• 虽然断层类型可以由地震波初动确定,但不能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断层面。• 有两种可能: • 真平面-断层面。• 假平面-辅助面。 板块边界类型 • 扩散边界—新的地壳在此产生。• 汇聚边界—地壳在此消失(消减带)。 • 转换边界—由于扩散边界的扩散速度差异而产生的走滑断层,板块之间在此作相互水平运动。 • 板块边界区域—有一定宽度的带,没有清晰的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不清楚。• 三种断层类型相对于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加强人口密集区地震监测与地震防范是减轻地震灾难的有效途径。地震预测 •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 • 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年至10年)、短期(1日至数百日以下)。有时将短期预测进一步细分为短期(10日至数百日)和临震(1日至10日及以下)预测。• 目前研究地震预报的方法,主要在三方面: •(1)地震地质方法,应力积累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地质环境有联系 •(2)地震统计方法,人们通常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去寻找地震发生的概率; •(3)地震前兆方法,如果能够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报地震。地震空区: • 有地震倾向、地震的能量释放低于平均水平的区域。• 是预测地震的一个重要依据。地震预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 2.大地震的“非频发性”; 3.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谣言 •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 • 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 • 地震小道消息是谣传; • 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更是谣传。地震仪与地震图 • 地震图也被称为地震记录 • 常见的地震仪一般由拾震器、放大器(换能器)及记录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由于米尔恩对地震观测的贡献,他被称为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震级和烈度 • 因为地震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所以用对数来压缩测量到的地震波振幅是很方便的。 • 精确的定义是:里氏震级ML是最大地震波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 由于一般振幅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里克特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 •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 •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结构等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所以,要反映地震实际的破坏程度,使用震级是不恰当的,这时要采用烈度。•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 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地震动测量 • 用峰值加速度作为一种衡量地震动的参量在上世纪60年代得到发展峰值加速度并不随着距震源距离的增加而平稳地减弱,在很大程度上它要受几种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一,走滑断层的面特别弯曲不平处,断层将产生突然增大的高频能量脉冲; 第二,不均匀的地壳岩石和山脉、溪谷等陡峭地形会使波长几百米的高频地震波,被散射或放大; 第三,厚的冲积土壤可能放大某些波,而削弱另一些波,这取决于土壤、岩石结构以及波的频率。地震波 •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3-6km/s,纵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6-10km/s,面波分瑞利波和勒夫波,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减轻地震灾害有两种途径: • 一种是地震预报; • 另一种地震工程途径,它是以长期预测为依据,规定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使所建的工程能抗御未来发生的地震,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从而极大减轻人民生命财产在地震中的损失。地震勘探 •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弹性波,来定位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确定考古位置、获得工程地质信息。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用,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石类型分布的信息。• 勘探地震学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油气资源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等方面工作。 • 勘探地震学与天然地震学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的对象不同;(2)地震采集的方式不同; (3)地震采集的仪器也有所差别。地震与海啸 • 最可能引发海啸的是断层破裂面在海底地表的逆冲断层地震。 • 产生海啸,需要三个条件:地震要发生在深海区,地震震级要大和具备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 海啸等级m和地震震级M之间有一个统计关系: • m=2.61M﹣18.44(10-1) •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M<6.5的地震几乎不会引起明显的海啸。也就是说,小地震引发的海啸不会造成灾害,只有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才有可能引发灾害性的海啸。正因为如此。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是:海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震级需要大于7.8级。• 海啸具有长波长,能量大和传播速度快三个特点。 •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1.地震海啸: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发生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2.火山海啸 3.滑坡海啸 大多数海啸都是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很少发生,即使发生,破坏力也比较小。 • 相对受灾区来讲,海啸可分为近海海啸和远洋海啸两类。• 全球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中亚地区。 • 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 中国海区地处太平洋西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有很长的海岸线。• 据历史记载,二千年以来,中国只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现一次。 • 古人经常把海啸和风暴潮混在一起,史书中虽有多次“海水溢”的记载,但大部分都是风暴潮引起的近海海面变化,海啸所占比例甚小。 • 1965年,2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在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TWC),许多国家还建立了类似的国家海啸警报中心。 • 海啸的产生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产生海啸,事实上,大约只有1/4的海底强震才会引发海啸 一、知识管理内涵 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两次重大的转变。其中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分别是以土地和货币的物质资源为基础, 同属物质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在这种环境下, 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组织, 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在信息时代里, 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 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 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到目前为止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为知识管理的研究做出了共享, 其中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弗·冯.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匈牙利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 (MichaelPolanyi)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Drucker) 、彻驰曼 (Churchman)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和竹内广孝 (Hirotaka Takeuchi) , 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院信息管理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 (Thomas H Davenport) 、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佛拉保罗、美国的维娜·艾利、维格 (Wiig) 、奎达斯 (P.Q uitas) 、法拉普罗 (Frappuolo) 等众多学者。 20世纪90年代后, 计算机网络在西方各国白领部门迅速普及, 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效率, 也作为创造价值的手段, 开始发挥作用。这个期间, 在知识管理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 为今天的知识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 1990年, 哈默 (GrayHaem) 和普拉哈拉德 (C.K.Prahlad) 发表了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系列论文, 提出员工的技巧、经验等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的观点, 并指出企业竞争力在于创造核心能力。1995年野中郁次郎 (Nnoaka) 发表了题为《知识创新型企业》的论文。这篇论文揭示了日本企业利用员工的隐性知识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 给美国企业带来很大的震动。1939年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著作, 并在书中宣告人类社会正处在知识社会的大门。1959年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出版了《创造知识的企业》, 对知识管理做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 形成知识管理的研究圈。 二、知识管理的战略规划 知识管理战略规划是对企业导入知识管理体系的全面谋划, 首先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现状, 找出差距, 分清重点, 确定可能的方向;其次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战略的相关部署、战略实现的关键绩效指标, 形成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1. 企业大学知识管理目标 知识管理的目标当然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知识管理的目标最终将是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为企业不断的创造利润。把企业大学的知识管理目标分为效益目标、效率目标和效能目标。 效益目标包括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或增强;实现企业执行力的落实;实现企业生命力 (稳固与创新) 持续与增强;实现对经营管理战略的支撑等。 效率目标是指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确保领导决策;岗位技能知识管理确保工作质量;流程操作知识管理确保工作有序;规范协作知识管理确保工作效率;氛围文化知识管理确保工作激情等。 效能目标是指新员工融入团队或企业的过程, 有了科学且高效获取知识的平台;员工在业务接手前有了取得相关岗位经验技能知识的渠道与平台;公司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员工知识的转化、沉淀、利用;企业知识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管理层的决策、执行、监控等有了顺畅的渠道和平台;领导对员工、员工对领导、员工对员工之间的交流;员工发表意见、疑惑解答等。 2.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电力企业在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大胆创新, 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知识, 这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需要企业大学来继承和发扬。 管理类知识是指公司在精益管理、卓越绩效、安全意识培养、服务意识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创新,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并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企业的管理业务流程多而复杂, 员工对整体流程及自己岗位在流程中的地位不清, 急需梳理。 技术类知识包括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 通过进站工作的方式, 集中全公司的科研成果和先进设备, 发挥公司各单位骨干的力量, 科技创新, 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比如配网自动化系统、主网自动化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综合查询系统、PMS系统、ERP系统等等) , 并在这方面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 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 技能类知识主要是老员工在一线工作多年, 对工作中遇到的故障、事件都有丰富的应对经验, 因此希望通过知识管理把这些经验整理成案例, 用于教学, 丰富新员工的知识;一些员工对新近设备的技术说明不愿意主动详细的学习, 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够强, 需要企业大学跟踪、研究和掌握全新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抽取出新技术中的精华部分, 快速有效的传授给员工, 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关键的知识;关联性专业和上下道工序知识也需要整合, 同时还应考虑与其他机构或行业的接口知识。 另外, 通过企业大学的培训实现知识快速的增值, 才能体现企业的效益。培训中应该实现资源重组、充分利用、以及增值;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要做到知识的积累、沉淀和共享, 通过建立知识库、经验库提高培训的效率, 降低培训成本。 3. 电力企业知识来源分析 知识的来源主要分外部来源与内部来源, 如下表所示: 三、企业大学知识管理体系规划 1. 企业大学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无限的, 因而定义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意味着解析企业的流程;建立知识体系架构;梳理各岗位工作所产生的知识、员工贡献的知识、员工所需求的知识、常用的知识、基础知识、专家知识、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总结等知识内容;确定这些知识内容的管理方式;通过工具平台、组织和制度逐步使知识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 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 按照上述划分公司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管理类知识、技能类知识、技术类知识。这三种知识各有其特征和适用范围, 互相支持, 最终搭建起宏伟的“知识大厦”。 2. 知识的层次划分 每一种类型的知识又会分为不同的层次, 企业大学知识的内容有四个层次。分别是思想层、资源层、事项层和操作层。 3. 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 由于企业知识主要分为管理类知识、技术类知识和技能类知识, 所以在进行模块划分时要分别考虑对待,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系统对企业大学的知识进行管理和使用。 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有统一的知识管理系统门户, 用户可以通过Web Browser登录访问, 系统内主要对管理类知识、技术类知识和技能类知识进行管理, 这些管理模块的服务支撑系统由组织架构、KM机制、人员管理和安全管理组成, 共同来为其提供支撑, 在应用服务器层面是处理各种业务规则的应用组件层, 可以采用IBM Domino 6应用服务器, 并可与IBM Webshpere无缝集成。数据库层是存储各种信息 (电子文件或数据) 的数据管理层 (Database Server) , 支持Domino文档数据库和Oracle/SQL Server等关系型数据库。在服务器层面使之可以运行在基于Intel的Windows体系平台、SUN、IBM、HP和Linux等开放系统。 四、总结 在企业大学的初创阶段,运营核心在于建章立制,即依据企业大学的功能定位、业务流程、发展阶段等特点,在借鉴一些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宜的、有自身特色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长征学院经过前期努力,开发出了包含课程开发、讲师、教务等7大业务的《长征学院流程细则表单》,其中内含16个流程,29个实施细则,112个表单及模板,初步形成了长征学院的制度体系。 随着企业大学的发展,团队分工和协作愈加精细,知识的积累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迫切需要将制度建设的立足点从对人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营造积极的分享氛围;挖掘内部员工的创造力,梳理、固化、传承岗位经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整体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是不断提升企业大学运营质量的关键。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制度建设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简单地讲,显性知识是各类规章制度、文件、手册等,是员工执行的操作章程。但是,任何制度体系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且在实际工作中,组织的协调发展往往是由显性的制度和隐性的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后者可以转化为前者,并有助于组织的快速发展。 (一)以业务为导向,发起制度修订 制度依赖的知识存在于业务的各个环节之中,且大多与业务中的问题密切相关,成为制度发起的源头。此外,每一个在业务岗位上的员工都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存在于业务单元个体之中的隐性知识对于改进工作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具有极大的价值。所以,学院突破“求大求全”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业务端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情况,并对接岗位任职资格模型和绩效管理路径,发起制度的增补和修订工作,以此更有效地满足了组织发展的需要。 教学研发部门往往集中了大量新的知识,需不断完善有关创新型成果激励和应用的机制。而培训实施部门在项目管理和学员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形成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范性的操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二)以流程为牵引,推行制度建设 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规划制度地图的基础上,遵循急用先行、落地实操、重点突出的原则逐步推进,努力使显性知识固化、隐性经验显性化,有效控制关键节点,形成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步骤、标准化模板的制度面貌。其开发流程一般包括:明确业务维度,搭建业务模型,定义核心模块,梳理工作价值链,筛选管控点并确定开发层次,形成流程制度清单和开发标准,组织流程图的绘制,并以流程图为依据编写实施细则,进而开发各类表单和模板。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流程制度执行体系,形成可视化工具,包含制度发布与培训规范、流程制度内审规范、行为认证规范和流程制度升级规范等。 其中,流程要发挥主线作用,以帮助建立以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为导向的企业大学日常运营扁平化管理模式。 (三)以分享为激励,促进制度优化 基于知识管理的制度建设,难点在于如何管理员工脑海中最具价值的隐性知识。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是有益的,但管理隐性知识的最好方法是面对面沟通。所以,部门内部的团队学习沟通以及部门间的沟通应做到知识共享、群策群力,以期共同解决问题,并将方案提升为组织的制度。每位员工通过沟通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向知识库贡献知识,从而在组织内部实现知识共享。而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情况下,组织内部才能进一步进行以知识为支撑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员工各类型的奖励、激励措施,挖掘企业中的知识动力,即员工主动深入挖掘知识、改善流程的渴望。 三、结语 1. 简述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 法律的要素: 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即法律规则,是每个单一的法定行为模式。 法律规范的结构:适用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3. 法律规范的分类: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4.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有机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 不成文法是指国定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不成文法又称习惯法。 5. 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和的法律。如民法和刑法。 程序法是为了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 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法律实施的方式有两种:即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2. 社会主义法律的效力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 3. 社会主义法律的解释 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4. 名词解释 违法的概念: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5. 违法构成的要件: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要件、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观要件。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 1. 简述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4)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2. 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主义法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而产生的。 2)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 3)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取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保障 1)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通过斗争而争取到的民主地位固定下来,并予以确认。 2)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本身的指导作用,向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指明,怎样做符合民主要求的,怎样 做是违反民主要求的,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实现。 3)社会主义法律通过惩罚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以捍卫民主制度。 3.论述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必要性?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为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要性: 1)依法治国得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 2)依法治国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第四章宪法 1.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一)其一是说,宪法也是一种法律。 (二)其二是说,宪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内容方面的特点。 第二,效力方面的特点。 第三,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 2. 简述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不以任何制度为依据,宏观世界一经确立之后,就成为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3. 名词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遵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 4. 简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第二,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第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5.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六)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 6.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章 行政法 名词解释: 1. 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 3.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4.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 法行为。 1. 行政行为按其方式,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 2. 多项选择题: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是:1)合法与合理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效能与便民原则;3)监督与责任原则。 3.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 e)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f)行政拘留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六章 民法 名词解释: 1. 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2. 著作权,又可称为版权,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它是指作者或其他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权利。 3. 专利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成果享有一种独占的利益。 4. 凡无法律上的根据致他人损害而自己获得利益的,此种得利,即为不当得利。 5.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其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使用的一种标记,以区别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 多项选择题: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简称“平等原则”) (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四)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五)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6.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亦即公民能独立为发生法律上的效果的行为的资格。 7.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的实质要件? 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 第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8. 无效的民事行为 9.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凡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以及显失公平的行为,均属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0.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的条款为: 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2)标的3)数量 4)质量 5)价格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11. 结婚的条件:一为符合一夫一妻制度;二为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三为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第七章商法 1. 简述设立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名词解释: 1. 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没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2.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 者持票人的票据。 多项选择题:票据具有的特征:1)文义性2)要式性3)无因性4)流通性 1. 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包括:1)表明“支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的名称5)出票 日期6)出票人签章 第八章经济法 1. 税法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名词解释 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 经营者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有:1)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2)使用 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九章 刑法 名词解释 1.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受罚。 2. 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 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1. 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 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3. 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是直接故意。 4. 另外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种是间接故意。 5. 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案例分析题 1.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第二,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第三,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不允许对没有参加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的损害。 第四,防卫不能过当。 2.犯罪预备必须具备的要件 第一,行为人已经进行犯罪预备,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 第二,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尚未着手实施犯罪。 第三,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而未着手实施犯罪,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行为人在预备阶段自动地放 弃犯罪的预备行为,则应按犯罪中止处理。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 犯罪未遂必须具备的要件 第一,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第二,犯罪未能得逞。 第三,犯罪没有得逞,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犯罪中止需要具备的构成要件: 第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行为。 第二,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所谓自动放弃,是指在客观上或者在犯罪人的主观认识上都具有完成犯罪的条件和可 能性,而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地停止了犯罪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 1.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选择题 1. 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拘留 2. 侦查活动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戡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为: 1)重在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名词解释 1.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审判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称为诉。 2.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中的人,称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3.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职权,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所采取的强制 性措施。 4.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为了解决申请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裁定由被告先行给付一定款项、特定物或暂停实施一定行为的措施。 第十二章行政诉讼法 名词解释 1. 行政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合法性审查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案例题 1.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管辖。 多项选择题 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第十三章国际法 1. 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保权 选择题 1. 国家责任的形式 1)限制主权 2)赔偿 3)道歉 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日法西斯战争罪犯进行的国际审判。 名词解释 1.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2. 庇护是指国家对于因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害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第十四章国际私法 名词解释 1.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或处理涉及两个以 上国家(或法域)的法律的民事关系或民事争议时,指定应适用其中哪一个国家(或法域)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2. 识别是指依据一定法律观点或法律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的性质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 畴,从而确定应该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程。 3. 所谓反致,是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4. 转致则是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了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5. 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故意制造另外一个连接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制定本实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获得自己 理解管理的涵义;领会管理的性质;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明确管理者的分类;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一、管理的涵义: 1.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活动。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 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是管理的基本职能。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5.管理者是实施管理职能的主体。 6.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二、管理的性质: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四、管理者的分类:1.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2.按照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分为:一般管理者、职能管理者 五、管理者的技能要求: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看看各个层次管理者应该有的技能) 第二章 掌握二重性原理、系统原理、动力原理、弹性原理和人本原理。理解相关的概念、基本内容。一、二重性原理: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组织技术属性(自然属性),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另一方面,管理与生产关系、企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经济属性(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 二、系统原理: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运用系统的思维与观点看问题,将管理对象看做一个系统,深入系统分析每一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我系统的特征及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运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系统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和优化,进而实现系统的总体目标。(系统的特征:集合性,整体性,层次性,有一定的周界,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系统原理强调整体性,一加一大于二。 三、动力原理:管理的动力原理认为,管理必须具有动力,并且管理者必须会正确的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活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管理的基本动力有三种: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四、人本原理:人本原理认为,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人本原理不是把人看成是脱离其他管理对象而孤立存在的人,而是强调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系统的人。第三章 掌握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产生背景及特点,以及科学管理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一、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为传统管理阶段,是积累管理经验阶段,也有人称之为早期管理或经验管理阶段。 产生背景:1.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其特征以蒸汽机取代生物能源。2.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筹集大量资本,雇佣大量工人。3.随着人们对自然地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尤其是生产控制、财务控制等管理职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点:1.是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也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没有摆脱小企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的影响。 2.管理的依据是个人的经验、习惯、感觉和意志,没有统一的管理方法。3.员工被认为是经纪人。激励方式“胡萝卜加大棒”。4.此阶段的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分工和协作问题。 5.理论上未出现论述管理原理的著作,管理思想不系统、不全面。但这些管理思想对促进生产及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二、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科学管理阶段。 产生背景:1.生产力方面。(1)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2)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机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企业生产成本下降。(3)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筹集大量资本,雇佣更多工人。2.生产关系方面。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成立死对头,许多企业成立工会组织,要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资。经验式的管理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管理方法,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特点:科学管理阶段提出了理想的组织理论体系,以及以提高效率为主的科学管理方法。泰勒等人开创的科学管理方法,第一次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生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法约尔、韦伯等人建立的古典组织理论,设想了理想的组织结构框架、提出了保证组织有效运作中的许多重要原则,为后来组织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科学管理阶段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机械模式及经纪人假设是劳资关系不能长久。 三、科学管理阶段代表人物及贡献: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磨洋工)标准化管理思想“搬运生铁块实验”“铁锹实验”;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例外管理 2.动作研究之父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工人干活的合理性(砌砖过程)动素的概念 3.哈林顿、埃默森 对“科学管理”的推广 《十二个效率原则》积极宣传效率观念。4.亨利˙劳伦斯˙甘特 甘特图 第四章 掌握行为科学的概念、霍桑试验的内容及结论。掌握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行为科学是利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科学。行为科学基本知识体系: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等。 二、霍桑试验内容结论 1.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实验)3.访谈实验 4.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结论:A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不是引起生产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工作中职工除了考虑金钱因素外还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领导的重视,与周围人的关系等。C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的利益群体 三、激励理论 所谓激励理论,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施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过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第五章 理解计划、目标管理、SWOT分析等概念,掌握计划工作的性质、计划不同的表现形式、按时间跨度分类的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 划、计划工作的程序。 理解计划、目标管理、swort分析等概念 一、计划工作的性质: 首位性 目的性普遍性 有效性 科学性 创新性 二、计划不同的表现形式: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规则 规划 方案 预算 三、按时间跨度分类的计划:长期计划(超过5年)中期计划(1年以上5年以下)短期计划(1年以内) 四、战略性计划是由组织高层管理者制定大大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战术性计划一般是由组织中低层管理者制定的、如何将战略性计划付诸实施的计划,也就是关于组织活动如何具体运作的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条件 4.拟定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 5.评价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 第六章 一、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1.劳动分工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权责对等原则 4.层幅适当原则 5.部门化原则 三、组织设计结构类型:1.简单结构 2.只能型结构 3.分部型组织结构 4.矩阵型组织 5.网络型组织 四、组织变革的类型:1.战略性变革 2.结构型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 4.以个人为中心的变革 五、组织变革的方式: 1.根据下级参与变革决策和程度分命令式、参与式和分权式的变革。 2.按变革解决问题的深度可分为计划性的变革和改良式的变革。 3.按变革进行的步调可分为突破式和渐进式的变革。 六、组织文化的含义: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七、组织文化的特点:1.个人自主性:组织中个人拥有的、能激发个人努力工作的责任、独立性及机会。2.结构:监督和控制行为的有关规章制度完善程度以及直接监管的程度。3.支持: 经理对下属的支持程度和热心度。4.认同感:成员把组织看做是一个整体,而不认为自己属于某一特定群体或某一专业领域 5.绩效回报:基于工作业绩,组织给予员工的回报(包括薪金增加和职位晋升)。6.对冲突的容忍程度:同事间或者工作团队间出现冲突的情况以及对差异坦诚接受的程度 7.奉献承受度:组织鼓励员工敢于冒险的程度 8.对待变化的态度:对新方法、新方式和新观念的反应。9.集中点:组织对可控运营目标与结果的关注范围。10.标准和价值观:无论是用正式标准海华丝用非正式标准来衡量都可以接受的行为和业绩 11.仪式活动:支持和强化组织文化标准和价值观的事件 12.对人的关心:对组织员工、管理团队及股东的关心和关注程度 13.公开、交流和监督:信息在组织内部传递的数量和类型 14.市场和消费者的取向:组织对市场和消费者作出的反应 15.兴奋、自豪以及集体荣誉感:对组织及其活动的良好感觉。16.贡献:个人为组织目标持续努力的愿意程度 17.工作团队:为了共同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群 八、组织文化的结构: (一):精神层 1.企业精神 2.企业最高目标 3.企业经营哲学 4.企业风气 5.企业道德 6.企业宗旨 (二):1.一般制度 2.特殊制度 3.企业风俗 (三)、物质层 1.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 2.厂容厂貌 3.产品的特色式样、品质、包装等。4.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5.厂服厂旗厂徽厂花厂歌 6.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7.企业造型或纪念建筑 8企业的纪念品 9.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 第七章 掌握领导的概念;理解人性假设理论及管理对策,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掌握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领会领导艺术相关思想 一、领导的定义 领导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必要的手段 方法 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的有效性受三个要素影响,他们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 领导是一个集体的进程,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或具有不同冬季和权利(包括技能)的人,在动机和目标上冲突到和谐,进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进程。 领导活动的中心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下属使其保持高昂的士气,促使并引导他们很好的完成任务。 领导活动体现艺术。 二、领导者和管理者 (一)从管理职能上看 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一般管理”过程之父亨利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轮。他认为管理具有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五大基本职能。20世纪90年代末期多数教材开始将五大职能改为四大职能,及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二)从组织层面 决策层 管理层 执行层 操作层 (三)一般意义的领导 领导的任务组要体现在企业的定位 发展方向 风险规避 管理等概念。管理是执行,是某项工作顺利进行。管理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工作正常 有效的运转。 (四)领导和管理的实施方法 管理=权力+制度 领导=权利+制度+地位+威信 三、领导类型的划分 (一)利克特模型 1集权剥削型2集权仁慈型3民主协调型4民主参加型(见书P120) (二)管理方格论(见书p121) 四、人性假设理论 (一)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的人识 1孔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2孟子:人之学者,其性善 3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4老子:人性自然 5庄子:人性的自然本性 (二)西方关于人性假设理论 1.X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 美国麦格雷戈提出。 基本思想:人性丑恶,人喜欢享乐,凡事得过且过,尽量逃避责任,但求生活安全。 对策:胡萝卜加大棒,需强制和监督管理,靠金钱奖勤罚懒刺激工作。2.社会人假设 梅奥提出。 基本思想;人除了物质利益等生理需求外还有社会与精神方面的需求。 对策:在物质刺激的同时,实施感情管理 差异化管理等措施。3.Y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麦格雷戈 基本思想:人本善论 对策:管理重点放在关心和满足人的高层次需求方面,创造条件,是下属的工作更具挑战性,是下属更有责任感和成就感。4.复杂人理论 德加 沙因 基本思想:人性本身是复杂的,由所处的环境 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生活层次所决定。对策:了解员工在不同时期 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差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五、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道德高尚,有独特的领导魅力 2有较好的智力因素 3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4有市场观念 5有雄心 有创新能力 用于承担风险 6有较好的组织 指挥和激励能力 7培训能力 8领导要会讲故事 六、领导艺术 1.意识 思维方面 2.文字表述方面 3.方法手段方面 第八章 理解控制的内涵;掌握控制的基本过程及控制的类型;掌握有效控制的实施。 一、控制的内涵 概念: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作用:一方面起检验作用,它检验各项工作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检验计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起调节作用,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并调整整个管理过程。 控制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完成计划的保证,控制和计划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控制与组织:管理的控制职能,是对组织的计划,组织,领导等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控制的基础与前提:1,控制要有明确、完整的计划2,控制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3控制要依据有效的信息 二、控制的基本过程 (一)、确定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是评定工作绩效的尺度,控制标准来源于计划目标 常见的控制标准:1实物量标准2价值标准3时间标准4质量标准 控制标准的要求:简明 适用 可行 易于操作 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1统计方法2工程方法3经验估算法 (二)、衡量实际成效 衡量社么是处理有效控制的关键 衡量方式:1个人观察2统计报告3口头汇报4书面报告 (三)、鉴别并分析偏差 鉴别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四)、采取纠正措施 三、控制的类型 (一),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类型 1、预防性控制 是为了避免产生错误有尽量减少今后的更正活动 2、更正性控制 当出现偏差时,使行为火实施进程返回到预先确定的或所希望的水平 (二)、按控制的位置划分类型 1、预先控制 是在问题发生前做出预测,防止问题在随后的转换中出现 2、过程控制 是在系统进行到转换过程中,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便管理者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事后控制 可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以及系统持续的运作提供借鉴 (三)、按照控制源划分类型 1.正式组织控制 是根据组织明文规定的政策、程序并通过正式的组织机构进行控制 2群体控制 是指不通过正式控制过程进行的控制 3自我控制 是指个人有意识地去按某一行为规范进行活动 (四),按照控制信息的性质划分类型 1反馈控制 是以系统输出的变化信息作为馈入信息,其目的是防止已经发生火即将出现的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 2前馈控制 也称为知道未来的控制,可以在一定成都上减少由于时滞作用带来的损失 (五).按控制手段划分类型 1直接控制 2间接控制 四、有效控制的实施 一. 有效控制的特征 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效益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 二,有效控制的原则 1、控制要反映计划要求 2、控制要与组织结构相适应 3、控制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4、控制应具有及时性 5、控制应具有客观性 6、控制应具有准确性 7、控制应具有灵活性 8、控制应具有积极性 第十章 掌握“定量决策”中的“风险决策”方法,及“不确定型决策”的悲 观、乐观、折中、等可能、遗憾决策准则和方法。 一、掌握风险决策中的风险决策:(掌握方法) 1、期望值法 期望值法是风险决策的一种基本方法,是通过求出每种方案的期望损益值,根据决策目标要求选择最大或最小期望值所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步骤及案例分析P211 2、决策树法 概念、组成、方法及案例分析P212 二、不确定型决策 1、悲观决策准则 概念:悲观决策准则的基本思想是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总持悲观态度,认为在未来发生的各种自然状态中,最坏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故其从每个决策方案可能出现的最差结果出发,最佳选择是从不利的结果中选择最有利的结果。使用场合及案例分析P215 2、乐观决策准则: 基本思想是决策者对客观自然状态总是持乐观态度,进而选择其最满意的方案。对于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决策者来说,首先要找到各个方案的最大收益值,然后选择这些收益值最大值中的最大者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对于损失而言,则是选择各个方案的最小损失值,然后选择这些损失值最小值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运用场合及案例分析P215 3、折中决策准则 概念、使用场合及案例分析P216 4、等可能决策准则 概念、使用场合及案例分析P216 5、遗憾决策准则: 概念、使用场合及案例分析P217 第十二章 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理解并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概念及等值换算公式。理解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掌握各个评价指标的定义与计算。 一、工程经济基本概念:工程经济是介于工程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相关理论。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工程经济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各类工程项目进行财务数据提炼、方案设计并进行科学评价与决策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系统分析原则、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 三、资金的时间价值:指资金随时间的延续而发生的价值变化。 四、等值换算基本公式:P271 五、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P272 一、由“概论”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决定的。 作为“05教改方案”的指导性文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1]教育部部长周济于2007年1月17日在全国高校“概论”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多次指出:“新的课程体系的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 “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功能, 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新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 都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 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 “概论”课承担着特殊而重要的任务, 特别是在帮助、引导大学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方面, 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分与学时来看, 在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简称“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简称“原理”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简称“纲要”课) 及“概论”课在内的四门新课程共计14个学分中, “概论”课就占6个学分;在全部的252个规定学时中, 分配给“概论”课的是108个学时, 足见其重要性。 周济在讲话中同时也提出了对开设“概论”课的期望:“就是要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要达到这一要求, 各高校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合力,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中, 最关键的还是站在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概论”课教师。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各高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明确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 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显得尤为迫切。”而能够全面反映“概论”课教师个体素质的莫过于科学合理、渊博并重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 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以及国史国情的学科知识, 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法知识, 关于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的知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特有的教育信念与政治素养等多方面内容。高校“概论”课教师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直接决定着教师个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进而关系到其所讲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概论”课教师由于新课改前所教课程的限制以及该课程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紧密关联而使其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亟待重构与完善。 以我校为例, “概论”课的课堂教学全部由“概论”教研室的7位专职教师承担, 从专业出身看:经济学, 3位;行政管理学, 1位;历史学, 1位;国际关系, 1位;思想政治教育, 1位。从所经历的课程改革看:自《社会主义建设》课讲起的, 2位;自《邓小平理论概论》讲起的, 2位;自《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起的, 1位;另外两位年轻教师则是在新的教改方案正式实施时走上讲台的。从所教课程看, 新课改前, 与“概论”课同时讲授的课程中, 讲过《毛泽东思想概论》的, 1位;讲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 5位 (其中1位讲过以上三门课) 。这就使得绝大多数“概论”课教师关于“概论”课中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与十六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知识储备不够, 有关党史、革命史、近现代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知识亟待补充, 而年轻教师的一般教学知识尚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逐渐积累。 特别是“概论”课本身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阔, 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从纵向看, 它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且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和内容十分丰富的组成部分;从横向看, 它也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内容, 即包含两大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从路线方针政策层面看,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内政外交国防党建,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原理”课中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理论源头, 为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它与“纲要”课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都要求“史论结合”, 但它是“以论为主”, “纲要”课则是“以史为主”;它与“基础”课中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等问题亦有诸多契合之处。这就对“概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讲出“概论”课的特色?如何保证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很显然, 教师如果没有对其他三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如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观点、具体学科知识知之甚少的话, 是不可能做到融会贯通、游刃自如的, 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困难的。 由上可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因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的限制, “概论”课教师原有的学科教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重构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成为必然的事业需要。 三、随着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 “概论”课教学所面对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教师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 但也同时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之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深刻指出的那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又由于当代大学生人生阅历短、社会实践少, 以及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普及所形成的新的思维特点等, 他们在深刻理解科学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等方面确实存在新的困难。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的深刻变化对现实性极强的“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授课教师重构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也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1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新华网, 2007, 10.24. 关键词:医学概论;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3-01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培养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生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是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改革医学教育、适应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队伍,承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预防保健措施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应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技术人才。如何使从事非全科医学的医学相关人员理解全科医学思想、内容及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和方式,为将来与全科医师沟通和协作打下基础尚处于探讨之中。 我国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尚未形成,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在建立,对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生的作用等存在模糊认识,全科医生培养工作亟待开展和规范。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高等医学院校是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开设《医学概论》课程,对医学本科生进行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为医学毕业生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或其将来在专科医疗实践中开展全科医疗协调性服务打好知识、能力、素质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现状,面对问题和需求,有必要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高素质卫生人才培养。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两种不同条件下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为典型案例,对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探索实践“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学做一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设置医护学结合技能教室、设置学习目标、布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与教师设臵的学习项目相结合,形成做学一体、动手动脑一体,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合作精神,获取信息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基于生产活动的“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聘请专家进行《医学概论》教学法培训汇报讲座,老师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了目标教学法操作技术。这些培训为《医学概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先进的理论支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该专业学习领域教学内容和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研究,以确定课堂教学的大概模式和思路,由任课教师进行实施。我们结合师资队伍的培训、专家指导、企业实践专家参与等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展示、选拔、评比和表彰,从而形成能体现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精髓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学做一体”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改革过程。 1.积极调研、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教学管理部设计出教改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专业够用、岗位使用的原则,进行了教学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以“够用”为原则适量减少文化课与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教学与实训学时等。 2.大胆改革、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实行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造、建设了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医学概论》一体化实训室,使教室里的课桌与实训相结合,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训现结合,为学生创建认知性、生产性环境。以2011级法学班为例,对全班44名学生按个体特质分成5个学习小组,授课时以小组为单位,簇状排列。教师边组织理论学习边指导学生实践调查,把教学活动与实训紧密结合起来。每两个星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技能达标测试,学生逐一过关。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技能比赛活动,提高操作水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深化社会调研实践基地合作,加强生产实践让学生在社会或学校内参与调查研究,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报酬(半工半读),也可降低学校的实习材料的成本,这些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为学校节约了成本,从而达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于我院内部,涉及学生3000人左右,实施例人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河北省境内乃至全国医学三本各个独立学院《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曲怡,才丽平,蒋宁等.浅谈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心得[J],光明中医,2011,26(6):1260-1261. [2].孙旭红. 基础医学概论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8):78. 【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推荐阅读: 南开大学17春学期《管理学概论》在线作业08-17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管理学概论09-23 2004-20008年燕山大学历年行政管理和概论专业考研试题08-31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管理学概论》作业考核试题07-23 燕山大学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总结07-23 海南大学毛概论文11-04 西南大学管理哲学10-26 大学经济管理论文06-17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07-14 大学学工管理系统10-112.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二
3.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大学制度建设 篇三
4.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四
5.天津大学管理概论期末总结 篇五
6.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六
7.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