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如何治疗(15篇)
1.肩周炎如何治疗 篇一
1、超声波洁牙。表现症状是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治疗方法是做超声波洁牙,超声波洁牙可以清除顽固的牙结石、牙菌斑,预防蛀牙,清除口腔异味。
2、根管治疗。严重性的牙周炎表现情况是牙齿松动、牙槽骨流失、牙齿脱落,根管治疗可以清除根管内发炎的牙髓组织,消毒后再做根管填充,可以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3、维护期治疗。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仍应终生自我维护牙周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专业维护,提倡用洗干净的右手食指,按放在上下牙龈上作横向来回按摩,每次2~3分钟。可使牙龈及周围组织的血循环增强,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代谢功能。
4、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的治疗。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病情通常凶猛而且严重,需要仔细的检查,认真的诊断,及时的治疗,一般都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我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治疗也还不尽完善,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肩周炎如何治疗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56例, 男26例, 女30例, 年龄36岁~58岁, 平均年龄47岁, 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6个月;对照组52例, 男25例, 女27例, 年龄35岁~59岁, 平均年龄47岁, 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10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中[2]有关肩周炎的判断标准: (1) 多发于中老年或继发于肱二头肌肌腱炎, 上肢创伤。 (2) 肩部疼痛, 压痛或放射痛, 夜间疼痛加剧。 (3) 活动受限, 上肢外展上举后伸内旋明显。 (4) 可有三角肌肿胀及肌肉萎缩。 (5) X线检查多为阴性, 部分患者可有肌腱钙化骨质疏松或肱骨头上移或增生。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 (1) 针灸。以肩髃、肩贞、肩髎、臂臑为主穴, 曲池、天宗、手三里、外关、条口穴为配穴, 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原则[3], 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髃外关等, 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者应同时做上举外展和内收的动作。治疗针选用28号2.5寸~3寸毫针直刺1寸~1.5寸, 肩周炎早期, 以疼痛症状为主的患者, 针刺治疗每日1次, 后期以肩关节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治疗隔日1次, 12次为1个疗程, 2个疗程之间休息4 d。 (2) 中药热敷。药物组成:川断25 g、透骨草25 g、木瓜39 g、伸筋草25 g、桃仁20 g、红花25 g、桑寄生25 g, 上药共研为末装入布袋后上屉蒸30 min晚上睡前热敷肩部, 患肩潮红微汗为止。每晚1次, 连续热敷10 d为1疗程。 (3) 中频药透疗法。选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K8832-M型电子中频治疗仪, 将当归、牛膝、乳香、没药、红花、防风、羌活、透骨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草药, 用陈醋浸泡后文火煎熬, 其浸液保存备用。使用时将吸水棉纸数层覆于肩部, 倒上所备药液贴放于皮肤, 然后将中频电疗仪的电极扳机在药垫上用弹性绷带固定, 待放置固定后即可按中频电疗仪键开始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in, 10次为1个疗程, 根据患者病情及舒适感调节合适强度, 一般掌握在30 min~50 min。 (4) 运动疗法。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只能治标, 暂时缓解症状, 停药后多数会复发, 如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锻炼如下:a) 后摆练习:躯体前屈 (即弯腰) , 上肢下垂, 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 幅度可逐渐增大, 做30~50次, 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 (0.5~2 kg) 下垂摆动练习, 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 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的重物不宜太重, 可以先用0.5 kg再逐渐添加至1 kg, 慢慢再添加到2 kg。b) 回旋画圈运动, 患者弯腰垂臂, 甩动患臂, 以肩为中心做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 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 幅度由小到大, 反复做10~20次。c) 侧身单手爬墙, 患者侧向墙站立, 用患侧的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行, 努力向上到最大限度, 以能耐受为度, 然后缓缓下行, 反复进行10次左右, 渐渐增加次数。d) 内收及外展:患者两肩内收两手交叉, 然后两手尽量外展, 使肩外展, 反复10次左右, 渐渐增加次数。e) 拉滑车。f) 梳头———患侧肘屈曲, 做梳头动作, 尽量向后梳, 反复多次, 以能耐受为度。对照组:针刺肩髃, 肩贞, 肩髎, 阳陵泉, 曲池, 天宗, 外关, 然后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 照射天宗穴, 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留针30 min, 1次/d, 10次为1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的肩周炎疗效标准,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 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 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 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注:Z=4.852, 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45岁。2011年2月10日就诊, 主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已有月余, 曾服中西药物和局部封闭治疗, 其痛未减, 近日渐加重, 夜不能寝或寝中痛醒, 不能梳头, 洗脸困难。查体肩关节处呈弥散性压痛, 局部喜热畏寒, 舌苔薄白质淡红, 脉弦紧, 证属风寒入络, 经脉受阻, 气血不畅导致肩凝证, 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和气血。
治疗: (1) 选用25号2.5寸~3寸毫针直刺阳陵泉1.5寸~2寸。 (2) 选用28号2.5寸~3寸毫针针向肘关节方向斜刺肩髃、肩贞、肩髎、肩臑, 直刺曲池、天宗、手三里、外关穴。电针:2穴为1组,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3) 中药热敷。 (4) 中频药透治疗。 (5) 针刺治疗后做前后摆动练习, 回旋画圈运动, 侧身单手爬墙, 梳头运动, 按上法, 每日1次。治疗20余次而获痊愈, 1年后随访未复发。
4 讨论
肩周炎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 其成因与中老年骨退行性病变、内分泌紊乱、创伤劳损、感受寒凉等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的活动大都依赖其软组织参与, 在创伤、受寒的基础上关节、肌肉、肌腱易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变, 导致血液循环代谢障碍, 引起疼痛、痉挛,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粘连、钙化。中医学将其归属为“痹证”范畴, 认为本病多由劳倦、创伤、机体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 使经络障阻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 经筋失用所致。针灸可以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中频电疗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性, 提高痛阈, 使紧张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放松, 缓解粘连。中药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 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增加局部营养, 改善肌肉萎缩。运动疗法可以减少肌肉萎缩, 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增加肌力,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吉茂.实用伤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186-189.
[2]余拾东, 杨恩华.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 (2) :48.
[3]郁继伟, 杜红根, 蒋忠.针刺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 (11) :27-28.
3.如何预防及治疗肩周炎 篇三
在肩关节周围有较多且集中的肌应力点,形成帽袖状,如喙突为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曲附着点,肱骨大结节为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曲止点,这些部位都容易受强外力作用,发生撕裂或暴积性疲劳损伤而变性,终导致无菌性炎症。
2、对骨关节的影响
这些骨关节主要靠其周围的韧带、肌腱及肌肉等软组织维持其稳定性,克服上肢的重力,由于其骨关节结构稳固,受到超强外力作用时,周围软组织极易被拉伤。
3.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活动范围大而频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不在协调运动,例如刷牙,洗脸,梳头等,肩部软组织承受者主要重量,在写字时,表面上看,肩臂活动不明显,但实际肩部各肌群仍最担者不同曲的伸屈旋转等荨协调连动,这些无休止的频繁连动,难免导致肩部软组织的拉伤或劳损、变性等,终将产生无菌性炎症。
肩周炎应该如何预防?
肩周炎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肩周围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要重视日常防护。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曲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剌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剐是避免肩部受凉,对干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患者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避免运动量过大,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干外展工作曲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痛、颈稚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井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4.肩周炎治疗方法 篇四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为: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5.治疗肩周炎方法一: 篇五
2、按摩:为本病有效治疗方法,在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方面作用尤为显著。
3、局部封闭: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在关节疼痛及压痛明显、关节活动障碍呈进行性加重时,或在关节疼痛影响按摩、功能锻炼等临床治疗时,可在压痛部作局部封闭治疗。
6.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二: 篇六
(1)凝结期: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通常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其他镇痛药物。同时还可以辅以理疗。在病变早期进行肩关节内类固醇激素的注射,可以减轻滑膜炎,从而缩短冻结肩的自然病程。
(2)冻结期:在镇痛后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由于在冻结期肩关节的炎症反应阶段已经消退,不适合关节内注射类固醇激素,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肩关节活动以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这是此期治疗的重点。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低阻抗功能锻炼较,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麻醉状态下的手法松解和关节镜下肩关节囊松解术。
(3)解冻期的治疗:解冻期应该主动运动,产生一定的牵张应力,使患肩周围肌肉收缩,韧带拉伸,关节囊同时受到牵张,关节腔内滑液流动增加,不仅改善关节囊外运动,更使关节囊内运动得到改善,使肩关节在各轴位、多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7.肩周炎的针刺治疗概况(综述) 篇七
1 病因病机
肩周炎多因营卫虚弱, 筋骨衰退, 复因局部感受风寒, 或劳累闪挫, 筋脉气血阻滞而成肩痛。肩痛日久, 由于局部气血瘀滞, 关节僵直, 肘臂不能举动。
2 辩证
本病属于风寒湿痹的范畴。风盛者多伤于筋, 肩痛可牵涉项背手指。寒盛者多伤于骨, 肩痛较剧, 深按乃得, 得热则舒。湿盛者多伤于肉, 肩痛固定不移, 局部肿胀拒按。
3 取穴
彭君华, 刘永锋[1]以肩三针为主穴;寒湿阻络型加阿是穴、风池、手三里、阳陵泉;气虚血瘀型加曲池、足三里、外关、合谷, 治疗有效率为96.7%。赵宏, 赵婷, 刘志顺等[2]采用先条口穴透刺承山穴, 配合肩关节的被动活动, 而后针刺肩髃、肩髎、肩贞穴, 总有效率100%。徐晓, 方剑乔, 王晨瑶[3]等电针刺肩髃穴, 有效率92.59%。肩髃为治疗上肢偏枯、偏痛的常用腧穴, 可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通利关节、祛邪解热。肖文鑫, 徐建晶, 曾仕伦[4]根据软组织附着点, 选用喙突、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四边孔以及冈上窝等处为针刺点, 进行银质针肌肉导热实施止痛, 然后辅助功能练习以恢复肩关节功能, 治疗有效率为97.88%。此法通过体内存留的银质针具有35~40℃的传导热能直接散发到疼痛病变部位, 消除和减轻肌肉和筋膜等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后, 促使由此所继发的肌肉痉孪自然消失, 达到无痛或显著缓解疼痛的作用。刘辉[5]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 结合肩关节周围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 查出肩周炎准确病灶, 找到这些病灶上疼痛最集中、敏感点1~2个, 即主要致痛点、粘连点, 该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以其为主穴, 即“以灶为腧”配穴:循经选用肩髃、肩髎、肩贞、臂膈、曲池、外关, 治疗有效率为97.5%, “以灶为腧”取穴直接针对“病所”这一根本, 能更充分地发挥针灸镇痛、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效应, 从而达到止痛、吸收炎症及松解粘连之功效。
4 手法
黄选玮教授[6]治疗肩周炎从肩髃进针透刺臂臑行苍龟探穴手法, 即以两指扳倒针头, 一进三退、向下、向上、向左、向右钻剔, 随后退针至肩髃分别沿三角肌内外缘刺入。对于证急实证或针感迟钝患者在进针过程中施凤凰展翅手法;对于慢性疾病体质虚弱或针感强者行饿马摇铃手法, 以上述手法分别行臂臑透肩髃、手三里透臂臑及条口透阳陵泉, 操作同上。后刺中渚、三间、列缺并留针。每隔5 min行凤凰展翅手法或行饿马摇铃手法。其间嘱患者活动手指及手腕自我行针保持针感, 治疗有效率97.44%。崔祺, 王遵来[7]先刺风池 (双侧) 平补平泻法, 再刺健侧条口透承山, 使针感向上传导, 以泻法为主, 再刺臂中 (患侧) 直刺得气后针提至皮下, 再向左、向右沿皮刺, 使针尖到达手之太阴、少阴经, 其间配合患肢活动, 而后患者取侧卧位, 局部取患侧肩三针 (肩髃穴垂直刺一针, 两旁以45°角各刺一针) 、肩贞、肩髎、曲池、外关、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健侧) 针刺得气后加TDP照射, 留针30min, 治疗后阿是穴刺络拔罐, 症状较重者, 局部阿是穴多用合谷刺法 (鸡足刺法) , 治疗有效率100%。王丽[8]先取条口透承山泻法捻转提插至得气, 再刺患侧阳陵泉, 最后依次 (顺手阳明经) 针刺患侧合谷、曲池、肩髃、阿是穴, 平补平泻, 治疗有效率83.16%。笔者认为此法强调针刺顺序, 先刺条口透承山打通经气, 然后刺合谷、曲池、肩髃为巡经气流注方向施治, 是为扶正以去邪之法。诸穴合用, 上病下治, 上补下泻, 共达疏筋散寒, 通络止痛之功。陈尚杰、张家维[9]分三阶段治疗肩周炎, 第一阶段取中平、阳陵泉, 飞针法进针, 捻转得气后, 嘱患者活动肩关节10 min, 做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内收、后伸运动;第二阶段针局部的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 捻转得气, 留针10 min后取肩部的针;第三阶段为强刺激捻转中平、阳陵泉, 同时再次活动肩关节10min后出针, 治疗有效率97.15%。
5 针刺与其他疗法相结合
杨明玉[10]取患侧肩髃、肩前、肩后、曲池、合谷、天宗、痛点, 针刺得气后, 用G6805—2A治疗仪分别接上各对电极线, 刺激10~20min后取下治疗仪, 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针柄上套以2.5cm艾条, 燃尽后再换一炷, 起针后在进针处用闪火拨罐20~50min, 观察罐内起水泡起罐, 用75%酒精棉球擦试干净血迹水泡无需处理, 3~5d后待其自行吸收, 5d一次拨罐。每天电针温针一次并辅以肩部功能锻炼, 治疗有效率为98.13%。潘建安[11]利用火烧银质针结合推拿和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30例, 治疗有效率为97.69%。王应军[12]利用小针刀结合针刺治疗肩周炎36例, 治疗有效率为94.4%。小针刀治疗能够直接、彻底地把骨面肌腱、韧带等粘连处分开, 使受压的神经、血管得到松解, 使局部血液循环结构建立, 使细胞组织供养得以改善, 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结合针刺以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 从而使局部疼痛迅速消失, 功能得以修复。陈雄、黄欢[13]利用针刺、推拿、药罐相结合治疗肩周炎80例, 治疗有效率为85.00%。针灸、推拿、药罐同步治疗肩周炎, 具有消炎镇痛, 消除水肿, 松解肌肉损伤和组织粘连, 改善局部营养供应及组织的新陈代谢, 促进炎症的吸收, 加速病灶部位的改善和修复, 松解粘连, 可止痛和恢复肩关节活动的功能。曾仁昌[14]利用点穴推拿配全息穴针刺治疗肩周炎63例, 有效率为100%。采用点穴推拿配全息穴针刺两法结合, 互补不足, 相得益彰, 能有效松解粘连、改善血运、消除无菌性炎症, 致使患肢功能恢复。张慧芳[15]采用关节松动术加激发点针刺治疗肩周炎, 有效率为100%。此法按Maitland的Ⅳ级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施关节松动术, 激发点为肩关节周围三角肌、大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腹处肌肉的痛点。杨豪等[16]利用独活寄生汤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53例, 有效率为100%。口服独活寄生汤, 可使风寒湿邪俱除, 气血充足, 肝肾强健, 痹痛得以缓解;通过针刺, 可使气血流通, 营卫复常, 肌肉得养, 正气充实而驱邪外出。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 针刺疗法可调和气血, 通络止痛, 从选穴、手法到结合推拿、拔罐、中药、电针、温针、小针刀, 各家说法不一, 但都可取得可靠疗效。笔者认为, 在临床中, 对肩周炎治疗应当以针灸为主, 诸法合参, 必定会取得满意疗效。
摘要: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 临床以肩周疼痛、活动障碍为特征。临床报道治疗方法颇多, 其中以针刺治疗效果尤佳, 现对近几年关于针刺治疗肩周炎报道的文献资料做一综述。
8.肩周炎的自我治疗 篇八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组织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50岁以下人中也不少见。中医认为本病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睡觉时常因肩怕压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
肩周炎初期,中成药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当归、白芍、陈皮、清半夏、羌活、桔梗、白芥子、黑附片、秦艽、茯苓各10克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
肩周炎后期,中成药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黄各30克,桂枝15克,羌活18克,香附10克,草乌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二、自我按摩治肩周炎
穴位按摩一是按摩手三里穴。用左手拇指按住右手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再用右手拇指同样按摩左手手三里穴。每日按摩3次。二是按摩印堂。用食指或拇指按住穴位上下左右揉动,每次1分钟,每日按摩3次。
捏压患处用右手拇指食指等捏住左肩压痛点,用力深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用左手同样捏压右肩。每日捏2次。
三、功能锻炼祛肩周炎
下面介绍肩周炎的八种功能锻炼方法:
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手指爬墙患者面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直,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 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9.平衡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篇九
外展:上臂离开躯体侧方向外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内收:上臂经躯体前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45度。前屈:上臂向躯体前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后伸:上臂向躯体后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60度。
外展前屈: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经躯体前方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135度。外展后伸: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向躯体后方伸展,正常范围从0~30度。
外展旋转:上臂外展90度,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90度,外旋0~90度。
中立位旋转:上臂下垂置于躯体侧方,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75度,外旋0~90度。
环转:以肩胛骨关节盂为轴,上臂做圆周运动,全臂运动面呈圆锥形,正常运动范围从0~360度。
2.肩关节的组成:
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上端及其所构成的肩关节
3.肱二头肌长头定位: 肱二头肌起点有两个头,长头在外侧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成一个肌腹,向下延续为扁腱,止于桡骨粗隆。在该肌腱止端和桡骨粗隆前半之间经常有一滑液囊即肱二头肌桡骨滑液囊)
4.肱三头肌滑囊定位:
肱三头肌3个头在下方以一共同腱止于尺骨鹰嘴,肱三头肌腱止端深面.在该肌腱和尺骨鹰嘴的上面之间有一滑液囊即肱三头肌腱下滑液囊。
5.疼痛如何评价:
包括疼痛的诱因、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缓解方式等等。(如局部疼痛,有无感觉异常等)(只要VAS相关)疼痛强度的评价量表:这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类疼痛强度评价方法,包括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等。
(1)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国内临床上通常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本人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
VAS 无痛│━│━│━│━│━│━│━│━│━│━│最剧烈的痛(2)语言评价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 VRS)是将疼痛用“无痛”、“轻微痛”、“中度痛”、“重度痛”和“极其重度痛”表示。0 无痛;1 轻微痛;2 中度痛;3 重度痛;4 极重度痛(不可忍受的痛)(3)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是将疼痛程度用0到10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个数字记号。疼痛问卷表(pain questionnaires):疼痛问卷表是基于多种原因而设计的对疼痛进行多向性评价的方法。(1)McGill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1971年Melzack和Torgerson首先建立一种说明疼痛性质强度的评价方法。自1975年引入MPQ以来,MPQ已被应用于众多的急、慢性疼痛实验研究之中,还被翻译为法、德等多种语言,结果证实其方法具有实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且适用症广泛。由于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疼痛评估,所以在疼痛的鉴别诊断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临床工具和研究工具。(2)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hort-fro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SF-MPQ是在MPQ基础上简化而来。(3)简明疼痛问卷表(brief pain questionnaire, BPQ)又称简明疼痛调查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是将感觉、情感、和评价这三个因素分别量化。此表包括了有关疼痛原因、疼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疼痛的部位等描述词,以及上述NRS(0-10级)描述疼痛程度,从多方面进行评价。BPQ是一种快速多维的测痛与评价方法。
6.腰痛穴:
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7.恢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即肌肉痉挛、疼痛等)。刺法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方法:先在患病肌腱处直刺进针,也可以斜刺进针,并让患者升举活动肌肉,同时捻转提插针体,使筋肉拘急松弛,功能得到恢复。
8.平衡针定义: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 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汤峥东:对侧取穴,多用透针,强调速效)。
9.巨刺:古代刺法名词。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
10.缪刺:是在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时,针刺对侧(右或左侧)穴位的一种方法。本法与巨刺二者均于痛处对侧取穴,但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
11.谷:肌肉交汇之处。(说文解字:泉出通川为谷)
12.痛觉过敏: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多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病变,精神科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疑病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13.无感觉异常...(未找到无感觉异常的,只有感觉异常:感觉异常指没有外界刺激而患者经常或间歇性地在某些部位感到不适感,如蚊走感、电击感、麻账感、热感或凉感、针刺感等,常见于感觉经路受到重叠刺激而致。多见于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病变及脑部疾患等。感觉异常为皮肤由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异样感觉,如麻木感、触电感、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或特殊的寒冷感等)
14.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位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 上方。滑囊顶部附着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面以及三角肌发自肩峰的深面纤维上;其底部附着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面内外方各2cm处和肩袖上。
15.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16.骨度分寸(上课仅提到下肢部分):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量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量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量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量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直量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下肢部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 18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 13寸
股头大转子至膝中 19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膝中至外踝尖 16寸
17.腰痛穴: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18.肩痛穴:足三里穴下2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19.颈痛穴: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 与第五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20.头痛穴: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
21.膝痛穴:曲池外一寸处。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特定穴很多,看着办吧)
二、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参考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刘炳权)1.肺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
膻中: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天突:任脉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3.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经外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心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10.肩周炎治疗措施与按摩方法 篇十
2、可根据肩关节功能受限的程度做摇肩、背后拉碗、拍肩锤背等功能性活动。
3、用拇指按揉颈部外侧锁骨上缘的臂丛关及曲池穴各一分钟。
4、用健侧的手指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3-5分钟。也可在患肩外展时做同样的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11.拳头叩击法治疗肩周炎 篇十一
关键词肩周炎手法治疗拳头叩击法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笔者采用拳头叩击法治疗肩周炎145例,收到良好效果,特予介绍。
1临床资料
145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73例;年龄40~50岁55例,50~60岁59例,60岁以上31例;病情1个月以内50例,1~2个月40例,2~3个月30例,3个月以上25例。X线肩关节照片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
2治疗方法
患者正坐,术者先于患肩前、后、外侧按、揉,时间约3~5分钟,再于三角肌处用拇、食、中三指对握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拨动5~6次,并拨动痛点附近的冈上肌、胸肌5~6次,紧接着,术者一手扶住患肢,一手握拳,在患侧肩关节轻轻叩击痛点部位,从肩峰沿三角肌走行方向来回叩击70~100次,叩击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宜。同时,也可于叩击时,一手握患肢,在叩击的同时,轻轻外展患肢,逐渐上举、内收、后伸、内、外旋等活动。最后,术者双手握患手,轻轻抖动,牵拉,左右摇动,并使患肢作外展、上举、内收、前屈、后伸等活动。每天或2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嘱患者多活动患肩,尤其是外展、上举活动。
3治疗观察
3.1疗效标准:优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良为症状消失,肩关节上举150°;好转为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上举100°;无效为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稍有减轻。
3.2治疗结果治疗为:145例中,优55例,良72例,好转18例,全部有效。治疗为1个疗程90例,2个疗程35例,3个以上疗程20例。
4典型病例介绍
刘某某,男,48岁,1997年8月16日初诊。患者右肩疼痛,活动受限1周来诊。疼痛呈刀割样,夜间为重,不能梳头、抓背,睡时患肢无舒适体位。查:肩前节外形正常,肩峰下、肩前后部位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展30°、外旋15°、后伸10°、内收13°,不能上举。X线照片检查无明显改变,诊断为肩周炎。用上述方法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自如。
5体会
12.中西药治疗肩周炎180例 篇十二
1 临床资料
从2003年3月至2008年4月期间, 门诊共治疗肩周炎共180例, 取得随诊病人150例, 随诊期限为6个月。
1.1 一般资料
患者180例, 男性60例, 女性120例, 年龄最大64岁, 最小者38岁, 病史最短者1周, 病史最长者3年, 由创伤引发的肩周炎12例, 由受寒湿引发者80例, 无诱因者70例, 由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引发者18例, 拍片无异常160例, 有骨质疏松并发症的20例, 左肩发病82例, 右肩发病88例, 两肩同时发病10例。
1.2 主要症状及其体征
患肩疼痛, 尤以夜间为主, 动则痛如刀割, 甚至影响睡眠, 重者整个一侧肩背部皆有不适感, 患侧肩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 喙突, 肩峰及腋部可有压痛点, 病久者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尤以三角肌为甚, 拍X片示, 病程短者, 无特征症状, 病久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类风湿因子阳性, 余无特殊性异常。
1.3 疗效标准
优: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 疼痛消失, 恢复工作;
良: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 上举达150°, 外展达80°, 但仍有酸痛, 压痛 (+) ;可:肩关节活动较前改善, 上举在180°以下, 外展<70°, 患肩仍感疼痛不适;差:肩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无改善, 症状与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1.4 疗效结果
优:85例;良好:75例;良:10例;差:20例, 优良率为83%, 时间愈久疗效越差。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治疗
药物:2%利多卡因10mL, 地塞米松5mg, 催生素C注射液2mL, 黄花注射液2mL。
注射点: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 肩前关节盂, 肩峰下, 最后肩关节腔。
2.1.1 操作方法
仰卧, 头转向对侧, 在肩部前上方相当于三角肌上端, 内侧缘深处, 喙突下外方, 可摸到肱骨大, 小结节的结节间沟, 避开头静脉, 将针刺入结节间沟头侧, 沟内有肱二头肌长头, 针可直接插入肌腱进行注射, 注射液约2mL, 同时再将针稍稍拨进, 改变针尖方向刺向喙突进行胸小肌, 肱二头肌短头, 及喙突下注射, 注射液约4mL, 注射液完毕, 再将针刺向喙突与肱骨头之间的喙肱韧带注射, 注射液约2mL, 最后将针刺入肩关节腔, 进行腔内注射, 注射液约8mL每周3次, 5次为1疗程, 若第1疗程未愈者, 休息10d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但不能长期使用, 以防激素过量所致的骨质疏松, 骨坏死等并发症。在第3个疗程中, 可以不用激素治疗。
2.1.2 注意事项
(1) 穿刺要准确, 防止刺入肩关节内侧的大血管和神经, 穿刺点不要超过喙突内侧缘。在肱二头肌腱稍注射完毕后, 还可同时在两结节崤处作补充注射, 使止点在大结节肌肉, 如冈上肌、胸肌, 近点在小结节肌肉, 如肩胛下肌、脊阔肌等也受到广泛的浸染, 以提高疗效。 (2) 不能长期使用激素。
2.2 练功
练功方法有:蝎子爬墙, 手拉滑车等功能锻炼, 这是保持疗效的关键, 练功必须达到功能位要求, 每天3~5次, 每次30min, 其幅度, 强度可根据病情和体质, 酌情决定, 逐渐增加活动量, 每次运动以疼痛忍受为度, 不可用暴力, 加重损伤。
2.3 中药
由于施行练功后, 局部粘连松解, 有可能发生毛细血管破裂。治疗应用中药活血通经药物, 能减轻疼痛, 同时外用熏法以巩固疗效, 常用内服药物:赤芍药、川断、桃仁、桑枝、没药、白止、伸筋草、桂枝等;外用药物:海桐皮、川椒、桑枝、红花、威灵仙、山奈、透骨草、伸筋草等。
2.4 病案
张某, 男, 54岁, 门诊号03294, 患者左肩关节疼痛, 活动受限半年, 来院治疗, 查体左肩关节外形正常, 于喙突, 肩峰不压肩 (+) , 右上肢前举150°, 外展70°, 后伸10°, 诊断:肩周炎 (早期) , 给予上法治疗2个月, 症状消失, 随访2年, 患者已痊愈, 正常工作。
3 讨论
关于肩周炎的发病机理, 学说众多, 本人认为:人到50岁左右, 机体各方面机能较成疏, 在受外伤慢性劳损, 穿透环境下, 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断裂, 韧带撕裂, 毛细血管破裂, 渗出性水肿, 局部血循环受到影响, 血循环不良, 引起肌细胞缺氧及代谢产物堆积, 这些代谢产物刺激肌肉, 使血管收缩, 进而使局部血管处于老严状态而产生疼痛, 由于血管疼挛, 导致组织微循环灌流安全障碍, 时间久了, 发生缺氧, 变性坏死, 纤维化, 而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
关节治疗问题, 本人认为局部封闭, 用大量麻药止痛, 在无痛状态下, 进行肌腱松解, 有利于功能恢复, 练功配合中药, 能够加进局部血液循环, 扩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有明显减轻局部疼痛的作用。练功时鼓励患者作外展、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 由于锻炼时会引起疼痛, 因此必须消除患者顾虑, 说明练功的重要性, 每日循序渐进, 增强患者的信心。
摘要:目的观察肩周炎中西药治疗疗效。方法用局部封闭, 中药及练功治疗。结果优:85例, 良好:75例, 良:10例, 差:20例, 优良率为83%, 时间愈久疗放越差。结论中西药治疗肩周炎有一定疗效。
13.颈椎病肩周炎怎么治疗方法 篇十三
不管是肩周炎还是颈椎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做好保暖的工作,不管是在外出的时候还是在睡觉的时候,都要做好保暖的工作,这样可以防止患处出现着凉的现象,这是很有必要的,要注意。
2治疗颈椎病可以使用按摩和理疗的办法来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的时候还要避免风寒和潮湿。不要让脖子直接的对着风扇和空调,更不能直接吹向脖子,在患者出汗以后不要用冷水冲洗头颈部,注意保暖。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可以使用温热法的办法进行治疗,这时在家里就需要用热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最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在敷完以后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如果是疼痛厉害的患者,可以使用热敷和冷敷各20分钟。
14.牙周炎症状怎么治疗 篇十四
1进行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以清除龈上、龈下的菌斑,牙石及坏死牙骨质。必要时进行松动牙暂时性固定、调合、药物辅助治疗。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局部致病因素,加强患者意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十分重要。
应使患者了解牙周炎病因及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清除菌斑的方法,如正确刷牙方法及正确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菌斑清除工具。
也可直接用牙粉刷牙,杏林集东恒牙宣方,直接沾取刷牙即可消炎杀菌,修复牙龈。
2.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保护牙齿及龈下牙周组织的天然屏障被打开,导致口腔内各种食物残留及污垢,得以越过健康牙龈的保护而侵入龈下,在这种常规刷牙无法清洁到的口腔卫生“死角”,长时间地累积形成牙石。要想治愈牙周炎,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正确的口腔健康预防意识,选择合适的预防健康产品,综合起来,能够有效预防或防止牙周炎。要知道真正纯植物无添加的护肤品都是一次性无菌小包装的,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发现有牙周炎的症状,就要注意口腔卫生了,不能忽视这些,否则会引起更加严重口腔疾病。
15.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篇十五
关键词:肩周炎,注射疗法,镇痛液,手法松解,功能锻炼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周围组织发生的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可导致软组织广泛黏连, 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该病以50~60岁为发病高峰,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近几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112例,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60例, 年龄40~72岁;右侧发病68例, 左侧44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24例, 1~3个月66例, 3~6个月17例, 6个月以上5例。所有患者都经X光片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确诊为肩周炎。
1.2 方法
1.2.1 注射疗法
使用的镇痛液为自制“碱化中药复合液”, 一单元药液组成:2%利多卡因5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1.5mL, 川芎嗪注射液40mg (2mL) , 加生理盐水注射液1.5mL, 总量为10mL, pH值为7.53 (正常组织PH为7.35~7.47) 。每5天注射1次, 每次注射部位不超过3个点, 药量控制在2个单元以内, 注射后观察15~20min。4次为1个疗程, 根据具体病情治疗1~3个疗程。
(1) 肩胛上神经阻滞法 (即肩胛上切迹注射) :病人取坐位, 在肩胛冈全长的中外1/3交界点上方3cm处, 向内下前方呈45°角进针, 直达肩胛上切迹。该法适用于急慢性肩关节滑囊炎、冈上肌炎、冈下肌炎、喙锁关节撕裂伤的治疗, 对肩关节上方与后方疼痛效果较好。
(2) 腋神经阻滞法:病人取坐位, 患肢外展45°, 取肩峰背侧下方约4cm处为进针点, 此处常有压痛, 可摸到一凹陷, 即为三角肌后缘, 冈下肌、小圆肌外下缘, 肱三头肌外侧缘之间。进针方向为同侧喙突, 进针深度约4.5cm, 若针尖触及肱骨外科颈后内侧, 则退针少许, 回抽无血, 注入镇痛液。该法适用于疼痛点以肩关节、三角肌、冈上、下肌处疼痛, 可与肩胛上神经联合注射治疗。
(3)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患者平卧, 头转向对侧, 于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内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处进针, 针刺方向略向后向下, 有异感时停针注药。该法对肩关节前部、外侧部压痛和前臂、手部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4) 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患者平卧位, 肩下垫小枕, 颈部极度后仰位, 在环状软骨平面, 用二手示中指将胸锁乳突肌拨至外侧, 在环状软骨外侧垂直刺入, 碰到骨质后, 退针少许, 回抽无血, 注入镇痛液。星状神经节阻滞发可阻断支配头面部、颈部、上肢和胸腔的交感神经及内脏传入神经功能, 可使上肢血循环增加, 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和免疫功能加强[1], 对亚急性肩周炎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5) 肱骨结节间沟注射法:患者仰卧位, 上臂稍外展, 在肩部前上方, 三角肌上端内侧缘深处可触及结节间沟, 内有肱二头肌长头, 针尖向头侧刺入, 注射镇痛液。同时也可将周围的压痛点一并完成注射, 如喙突下二头肌短头、胸大肌、背阔肌的肱骨结节止点处、肱二头肌长头肌起点肩胛盂上粗隆。
(6) 肩峰下注射:取肩峰下滑囊、冈上肌止点处。病人侧卧, 肩峰下后外侧方向压痛区有一凹陷, 此处为进针点, 做四周注射。继续进针, 可进入关节腔内, 一并进行腔内注药。
1.2.2 手法松解
患者取坐位, 操作者站在患侧, 首先作“被动手法推拿”:术者一手托持患肢腕部, 另一手拿捏疼痛部位, 重点是肱二头肌附着点、肩峰下、三角肌等部位, 再沿肌肉、肌腱走向捋顺数次, 使肩部肌肉基本放松。然后采用“被动手法松解”:一手握住患者肘部, 一手固定肩部, 根据患者上举、外展、内收、后伸等不同功能的受限程度, 作牵拉松解, 当患者感到疼痛, 并可听到撕裂声时, 术者可感到肩关节对抗力减弱或消失, 黏连得到松解, 再以肩关节为中心, 将患肢被动向内向外环转数次。松解时, 用力要适度,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以病人能够忍受为限度。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多次进行。
1.2.3 功能锻炼
(1) 肩关节上举:病人面向墙体, 身体直立距墙面70cm处 (大概一臂长) , 患侧上肢稍屈前举, 手指贴于墙面向上爬, 逐渐伸直上肢, 边爬边靠近墙面, 当因疼痛不能再上爬时, 用手掌撑住墙壁, 身体向墙壁靠近, 做压肩动作, 压到疼痛难忍时, 停留5s, 反复10次。然后向健侧转体90°, 患侧对墙面, 再反复压肩关节10次。对每次上爬高度做一标记以激励自己,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上臂内收、前臂屈曲下压:病人背靠桌边, 患肢上臂内收, 前臂屈曲置于背部, 手按桌面, 身体下压到最大忍耐程度, 停留5s, 反复10次。
(3) 划圈锻炼:做完上述动作后, 放松上肢及肩关节, 然后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大幅度划圈运动, 向前向后轮换进行, 动作要慢。
1.3 疗效评价
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 功能恢复;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上举>160°, 外展>75°;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改善, 关节活动稍有改善, 上举<160°, 外展<75°;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经过治疗, 112例患者中治愈82例, 占73.21%;显效23例, 占20.54%;好转7例, 占6.25%, 无无效病例。
3 讨论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外伤、劳损、退变和激素水平下降均可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其早期病理改变为微循环功能障碍, 组织代谢产物5-HT、缓激肽等致炎致痛物质堆积, 引起局部组织炎性疼痛, 5-HT又是较强的血管收缩剂, 可进一步加剧循环障碍。病情继续发展, 纤维组织增生, 发生炎症粘连。晚期时组织纤维化、钙化, 失去弹性, 关节僵硬, 丧失功能。因此, 及早对支配炎症部位的神经进行阻滞和痛点封闭, 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营养, 有效消除炎症水肿, 是治疗的关键。自制镇痛液具有良好的改善循环、消炎止痛作用, 其中川芎嗪可扩张血管, 保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降低血管通透性, 还能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清除氧自由基[2], 从而有效缓解和抑制炎症反应, 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使用激素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
根据痛点部位、病情发展的程度, 灵活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早期肩周炎选择注射疗法, 即可得到有效治疗。亚急性肩周炎选择星状神经节阻滞法可改善微循环, 有助于消炎止痛;臂丛神经阻滞法对肩关节前部、外侧部压痛和前臂、手部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肩胛上神经阻滞法对肩关节上方和后部疼痛效果较好;肩关节后下方有局限性压痛点者应选择腋神经阻滞法。对于中晚期肩周炎患者, 应先找准痛点进行注射治疗, 疼痛缓解后, 给予手法推拿, 松解黏连组织, 操作时手法要轻柔, 循序渐进, 分次进行, 切记粗暴, 并指导病人坚持做功能锻炼。经过综合治疗, 所有患者都可得到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 注射疗法结合手法松解、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周炎疼痛, 改善和恢复肩关节运动功能, 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燕, 马民玉, 弓胜凯, 等.右美托咪啶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患者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1, 31 (11) :1338-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