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2024-09-08

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精选7篇)

1.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一

潭卫党函„2012‟8号

中共湘潭市卫生局委员会

关于印发《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医疗卫生单位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局机关党委,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委:

现将•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医疗卫生单位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湘潭市卫生局委员会

2012年6月14日

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医疗卫生单位职业精神

大讨论活动方案

根据•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转发†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湘卫创先办发„2012‟4号)精神,结合我市卫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凝炼卫生职业精神,为扎实推进医改、建设健康湘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大讨论。深入开展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讨论和基本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继承和发扬“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的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鼓励新时期医疗卫生创新精神,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

(二)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大讨论。大力弘扬职业精神,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取信于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守医学誓言,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三)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自我实践大讨论。以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四爱”主题教育为契机和载体,不断创新实践,自觉将职业卫生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受教育、精神得升华、素质有提高、工作上水平。

(四)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比赛。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全市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踊跃撰写思考、建议和心得体会,积极向湘潭市卫生政研会、•健康报‣投稿。报送局里的征文,各县市(区)卫生局及市直党委单位不少于2篇,其他单位不少于1篇。

三、有关要求

(一)统筹工作安排。大讨论活动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工作责任同步,实现整体推进。同时,要与“三好一满意”活动、“四爱”主题教育、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等统筹安排,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抓好工作落实。大讨论从现在开始,贯穿全年,主要活动相对集中安排。6月底各单位要将讨论中形成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方案报局创先办,局创先办汇总后报省卫生厅创先争优办公室。

(三)确保工作实效。要以当前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把职业精神体现在具体岗位上、展现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及能力与水平。

2.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二

关键词:连续,出版,人文精神

一个研究的开始往往是以一个相对大的题目为开始, 然后通过某些可以分割的规则对其部分进行分割, 在分割完成的多个个体当中选择某一个体对这类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 总结出某些特征, 完成一个个体的研究之后, 对比相似的题目内的另一个事物, 共性的可以标为这个研究的特征 (当然, 不会轻易就肯定这些特征是必然的或是偶然的, 都是需要多个部分的反复对比与论证) , 特性的也不能成为摒弃的原因, 而是成为更应该注重的部分。

笔者研究的题目是《读书》、《上海文学》人文精神讨论, 研究这个题目按照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应该先进行分割, 很显然在笔者所选的这个题目就是需要分割的方向, 即这两本期刊在作为连续出版物的研究有哪些。

《读书》、《上海文学》人文精神讨论, 可以细分到《读书》、《上海文学》和人文精神三个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首先打破顺序先要介绍事件的始末。

一、人文精神讨论

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明等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 提出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此后, 《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发表争鸣文章, 吸引了从人文学者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者纷纷参与讨论, 持续3年之后进入尾声。文章针对当时文坛的状况发难, 认为文学出现了危机, 它“不仅标志着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 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 文学危机实际上包括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继《上海文学》之后, 《读书》杂志在1994年第3—8期连续发表文章, 展开了对人文精神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参与讨论的代表媒介

(一)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 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 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 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多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读书》创刊伊始, 就发出了反映读书界共同心声的呐喊:“读书无禁区。”其继承了中国知识界的淑世情怀和传统, 以思想启蒙作为自己的旗帜, 致力于拨乱反正, 恢复汉语写作的博雅风范, 以其思想的开放、议论的清新、文风的隽永, 赢得了读书界的青睐。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 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口, 体现了读书界对于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

《读书》的与众不同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正如陈原在《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一书中《十五年——记<读书>》中写道:“《读书》是同‘读书无禁区’共生的。这个勇敢的命题, 当时令人耳目一新, 却又引起某种不愉快的命题, 是在开拓一个新时代的真理标准问题激辩前后, 针对绝灭文化的‘大革命’许多倒行逆施而提出的。”

《读书》杂志在1991年11月转载的沈昌文《编辑室日志》文中说道:“《读书》不是专业杂志, 它不追求专门学术上的深刻。它希冀得到的是知识的涵养, 文化的深度, 精神的充实, 意趣的张扬——用个流行的术语, 它只是帮助获得一种‘支援意识’而已。”

陈原在《界外人语》中的《<读书>起步那几年——深层记忆里抹不去的人和事》中写道:“在最初的两年间, 是史枚塑造了《读书》的体型和品格;没有他, 这个新办的杂志要形成自己的特殊风格,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他以渊博的知识, 丰富的办刊经验, 以及对我们的事业特有的那种热情和毅力, 驾轻就熟地迅速使《读书》成型。”

(二) 《上海文学》杂志

《上海文学》是中国一本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杂志, 曾由巴金主编, 创刊于1953年, 编辑业绩卓著。一直以来, 作为《上海文学》办刊的最大特色, 直面现实, 推陈出新, 敏锐把握文学潮流的变化, 倾力培育新生代作家群体, 是其得以延续自己文学影响力的根本缘由。《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 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 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面的名牌栏目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 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学及都市文化的发展潮流, 被誉为“海派文学的主办基地” (王蒙语) 。

三、“人文精神”讨论的发生

(一) 人物

王晓明, 1955年6月生于上海, 浙江义乌人。中学毕业后进上海一家工厂, 当了5年钳工。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79年转读该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师从许杰和钱谷融教授。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研究, 兼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是最早对文学“人文精神”提出质疑的人。

(二) 背景

1992年1月18日, 邓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90年代的中国文化充满了戏剧性, 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事情迅速地转变成为发家致富的好方法, 经济具有无限的消解功能, 人们对于脱离贫困的渴望是无法言表的。全民意识形态的转变, 迫使生活在同样背景之下的知识分子也未能幸免。

(三) 事件

这时有大批的敏感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理所当然地重新开始倡导人文价值与人文精神, 大家纷纷投入到人文精神讨论之中, 力求寻求到问题的所在, 找到问题的转变。最新掀起这个浪潮的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明, 当然还有许多的人致力于这项工作, 大家是以《上海文学》、《读书》、《东方》、《探索与争鸣》等连续出版的文化期刊作为探讨的主战场。

四、连续出版物

在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传播介质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例如,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 文字被使用于钟鼎等祭祀用的器具上, 文字是代表神祇的祭司以及社会顶层的统治者的交流和记录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字的使用更加广泛, 为了适应更多种类的人群对文字的使用, 文字的载体被不断的发展演变, 文字载体的形式也更加的丰富。总的来说文字的使用是被不断地细分和细化的。

当然, 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连续出版物也是一类文字载体的类型, 这是一种有着鲜明特点的一类文字载体, 文字的连续出版物拥有不同于一般其他出版物的优势, 例如:它更加符合人类交流的特点, 符合传播的交互性。

3.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三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自我心理调控法;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52-02

精神科是临床医学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该科室主要治疗精神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患者,而精神科护士需经常面对这些病人,其精神时常处于紧绷状态。同时,精神科护士也需要面对上班不规律、工作时间长、人力配置不足、劳动强度高等情况,该些压力都会造成精神科护士心情压抑,形成职业倦怠现象[1]。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探究出自我心理调控法,其能让个体充分了解自我和科学合理地评定自我,调节自身内心的情绪,保护自己身心健康,进而满足社会的发展。现针对已选择的9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使用调查方法了解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提出相对应的自我心理调控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的9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其中女性护士具有67名,男性护士具有25名;年龄分布区间为21-42岁,平均年龄为32.2±2.7岁。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年限为2-23年,关于护士的职称:34名护士,47名护师,11名主管护师。护士的学历程度为23名中专,31名大专,38名本科。92名精神科护士均了解该研究事情,并且同意作为被研究对象。

1.2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 根据临床调查发现,造成精神科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为①工作环境:护士周围均属于精神状态失常的患者,工作过程中长时间得不到与正常人沟通,则极易引起内心的郁闷和压抑。②工作内容:由于护士需帮助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以及工娱治疗,而护士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殴打、谩骂、吐痰、掐颈、泼水等意外伤害。③工作时间:护士属于一个劳动强度非常大的行业,并且上班属于三班倒轮岗,正常生物钟打乱,则容易导致护士长期属于疲惫状态,心理处于压抑状态。

1.3 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

1.3.1 课程指导方法 把被研究的92名精神科护士分为四大组,每组的成员为23名,每周定期进行两个小时的指导解压,持续时间为五个星期。聘请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讲师帮助护士们进行学习和指导,讲师也可为知识渊博的主任或者护士长。每周学习和指导一个阶段,每个新阶段开始时需进行回顾上一个学习阶段。①了解阶段:向护士发放专业心理咨询师编著的《自我心理调控法》教材,首先让护士了解自我心理调控法的详细内容,然后心理咨询师针对该教材内容进行指导和传授,让每一名护士均明白自我心理调控法的作用。②熟练阶段:心理咨询师可根据上阶段教导的内容进行回顾,抽样检查护士的熟悉程度,同时各护士进行自我解读时,其他护士可进一步加深记忆[2]。③记忆阶段:于记忆阶段学习前进一步回顾上阶段的学习内容,让护士于熟练的根基上进行反复记忆,最佳的效果为护士可离开教材进行自我背诵。针对部分护士记忆较差者,心理咨询师可传授记忆方法。④使用阶段:按照《自我心理调控法》教材的内容,心理咨询师可设计多个现场运用情境,请各个护士演绎情境中的具体内容,经过人为的现场表演,演绎自身的工作环境、氛围以及心理变化,传达自我心理调控法的作用,最后心理咨询师进行最后的评价,指导护士解决心理难题。⑤最后阶段:开展一次全体性的心理辅导大会,由护士自己提出心理疑惑,然后心理咨询师进行解答,启发护士如何面对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让护士积极地面对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3.2 自我心理调控法的实际方法 ①自我排除压力:护士于下班时间可进行表达、发泄、倾诉、运动、购物等方法排除自己的压力,或者使用计算机网络转移自己的心理压力,将自身的感受发表到豆瓣、空间、微博和微信上,进而获得更多人的鼓励和支持。②适当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属于日常生活中所需面对的事情,根据对方立场进行思考,感受不同角度所带来的困难。所以,针对患者无意识的攻击需宽容地对待,适当的换位思考可了解更多的人,同时也能缓解自己的心情。③增加自身的兴趣爱好:虽然护士的工作非常繁忙和复杂,但生活的品质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护士可尽力利用一点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促使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缤纷多彩。④提高医院和社会的支持:针对职业倦怠的精神科护士来说当心情极度压抑时,如果医院或者社会群体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护士会重拾信心,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3]。⑤饮食疗法:护士于精神疲惫时食用一些零食,例如:巧克力、樱桃、橘子、香蕉和葡萄等。据德国营养学家证明,巧克力于大脑中排除复合胺,能让人感觉到心情愉悦。而香蕉富含生物碱,可刺激人的神经,进而提高精神。⑥放慢节奏:由于城市发展较快,人们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所以护士可适当调整自己的节奏,坚持松紧有度的工作和生活。⑦自我暗示法:当护士自我处于一种较为疲倦的状态时,适当地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不断地称赞自己的工作,积极地面对困难。例如:护士可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后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⑧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医院属于护士长期工作的地方,所以针对自身所处环境,需注意保护和确保环境卫生,良好的工作环境卫生才能促进工作效率,避免疾病的产生[4]

1.4 评定指标 调查问卷使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研究,处于职业倦怠的评标标准为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情感衰竭≥27分。倘若护士的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小于标准值,则代表维护措施有效;个人成就感大于标准值,则表示维护措施效果显著。反之则无效[5]

2 结 果

92名精神科护士经过自我心理调控法的指导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后,于去人格化、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效果较为明显,见表1。

3 结 论

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征导致了普遍出现职业倦怠,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护士紧缺的局面,而职业倦怠则加剧了护士流失的速度。所以,医院和社会需广泛重视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寻求更多的维护措施,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自我心理调控法可以让护士能够更加了解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和工作内容,积极地调节内心情绪,进而保护自身的健康,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经过92名精神科护士研究发展,自我心理调控法又能有效地解决护士的心理问题,缓解职业倦怠状况,并且容易操作,所以值得同行之间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翠萍,王建芳,寿棘,毛青英,余丽霞.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0,9(3):187-189.

[2] 黄蔷薇,张靖.加强自我心理调控改善护士职业倦怠[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10-12.

[3] 陈彩平,林如珍,林敏.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与分析[J].大家健康,2013,7(4):175-176.

[4] 李家凤,赵荷艳,赵小雪.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心理维护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96.

4.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四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阶段工

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思考、探索、凝练新时期卫生系统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宣传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我院认真贯彻市卫生局《关于转发<潍坊市卫生系统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量化检查表(试行)>的》通知,全面自查自纠,自我加压,落实措施,讨论凝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讨论凝练工作汇报如下:

一、讨论凝练工作的主要做法

这次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我们采取了边学习、边讨论、边整改、边提高的方法开展。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作了充分准备,真诚交流、谈体会、谈发展、议措施、抓整改,促使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取得实效

(一)组织召开学习体会交流会,在科内交流的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我院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会交流。

(二)组织心得体会展评活动,各科组织展评并推荐一篇参加我院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展评。

(三)组织召开演讲会,每科推荐一人,突出“我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增辉”这个主题,进行演讲。

(四)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员工进行座谈交流,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和提炼。

二、讨论凝练工作的主要成效

总结凝练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要把握好3个核心要素: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文化和道德内涵;二是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一)、通过以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工作,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改革发展”主题,“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为理念,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互统一,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讨论凝练形成了“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的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二)、通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活动,强化了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面对新一轮医改方案的出台,对新的发展形势、发展任务、发展要求,通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活动,把医疗卫生系统的思想统一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上,改变了主观方面的不适应,破除客观方面的不符合,摆脱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的束缚,为实现卫生局2012年各项工作目标,加快卫生科学发展甩掉了思想包袱、清除了思想障碍、增强了思想动力。

(三)、通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不仅开阔视野,丰富智慧,而且增强信心,消除了畏难情绪,激发新的发展热情。通过跳出卫生看卫生发展,认识到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提升思想高度、深化认识程度、打破旧的认识框架,用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改造主观世界,使其内化为指导工作的方法论,转化为开拓发展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四)、通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讨论凝练活动,理清了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理清了制约和影响卫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条件,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今后工作的着力点。一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一些干部思想上安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够强;在行动上用老经验老办法开展工作的多,用新思维新理念解决问题的少;在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上,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二是发展和创建有利卫生发展的措施落实不够。影响和制约医患关系的根本性矛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项目争取力度不够。卫生院、村卫生室部分条件差,医疗设备老化、落后,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主要是一些医务人员及执法人员文化业务素质不够高,学历与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讨论凝练工作的最后总结

按照“思想受教育、精神得升华、素质有提高、工作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继承中医“大医精诚”和西医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通过组织开展学习教育、主题征文、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调动我院各有关方面力量参与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凝聚智慧,统一思想,形成既充分反映广大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思想共识和情感共鸣,又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扎实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辉渠镇卫生院

张泽明

5.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五

医疗卫生行业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树立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我们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有着深刻意义。

医德,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医德是尊重患者的权利,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疾苦就是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在“修医德”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从每件小事做起,从每个细节着手,时时刻刻将每一位患者放在心上。医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医患关系更加紧密、亲近,建起了一架通往患者心灵的桥梁。

6.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六

一直以来,我院秉承“大医、精诚、广博、慈爱”的办院宗旨,“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服务理念,引导我院职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大力宏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来锻铸医务职员的职业操守。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让我们医务职员堕进寻思: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医生因患者而生存,医学因疾病而发展,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医患之间应当作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当是我们医务职员跨出第一步,由于我们既是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患者,或是患者家属,能站在各个角度上理性的思考题目,解决题目,新情势下,在解决医患矛盾的这一课题上,不可否认,媒体是一剂猛药,政府是终究的解药。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要进行客观的报导与评论,成为沟通医务职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政府应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进,减轻医疗机构、医务职员、患者的实际负担,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作为医务职员,我们也应尽一己之力,怀揣美好,努力让这个社会更和谐。站在主导的地位,用高超的技术、良好的服务、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医疗卫生行业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一个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在优良服务的延伸下,医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医患关系更抓紧密、亲近。

以深进展开“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争创医德医风先进科室、争创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的”双争“活动,和创建“优良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为契机,对我院职工道德教育要求具体细化,从而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进步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展开行风评议等方面,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不断强化道德实践。

此次全院展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对调动医务职员积极性有侧重要的作用。结合各部分科室精神文明建设展开讨论,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气力,引导广大医务职员正确维护治病救人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

通过此次活动,我以为应做到以下内容:

一、端正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兑现服务承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良好温馨服务。

二、加强质量管理,延续改进医疗质量,严格规范护理操纵行为,对工作精益求精。

三、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研究医术,不断更新知识,进步技术水平。

四、学习“医院八荣八耻”,建立正确的荣辱观。

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严厉遵守行业纪律,不断进步职业道德修养。

医改进进攻坚阶段,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传达提纲后,我深进理解医改必须依托一支有信仰、有寻求、公众信赖的队伍为之奋斗。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动身,更深进地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激起社会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向着理想前行,只要我们努力往做,目标终会越来越近

总务科:叶守宇

7.护士职业精神大讨论 篇七

造成精神科护士职业成就感低的因素主要来自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外界评价等几个方面。

1.1 精神压力大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大多是思维、情感、行为异常, 无自知力的精神病人, 为避免病人意外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士就要不断的巡视病房, 时刻提防, 致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同时, 精神科护士缺编现象严重, 护理人员与床位比达不到1︰0.4;护理人员倒班频繁导致生物钟的紊乱;而精神病人的各种意外事件多发生于夜间, 使护士值夜班时精神更为紧张, 长此以往, 给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从而直接影响到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

1.2 工作环境差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 也包括人文环境。精神科大多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 病房空气流通不好, 精神病人卫生观念差, 使病房的环境卫生受到一定的影响,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将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导致精神科护士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同时, 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威胁, 长期处于这种封闭式高度紧张、缺乏有效人际沟通的环境中, 同样会感到压抑, 加之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紧张都可制约精神科护士工作的认同感和主观能动性。

1.3 外界评价低

受传统社会偏见的影响, 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尊重精神科护士的现象, 精神科护士的辛劳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 复发率极高, 精神病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能力, 治疗护理依从性差, 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即使患者能遵医嘱坚持服药, 仍时有病情反复而再次入院的患者, 而更多的则是出院后由于监督力度不够, 病情复发入院的, 致使精神科护士的个人成就感低, 家属的认同度也低。再加上精神科护士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的不合理, 使护士产生失落感, 工作热情下降, 产生自卑、悲观、失望等情绪[1], 导致她们对前途持消极心态, 生活的满足感也不高。

2 增强精神科护士职业成就感的对策

2.1 缓解精神压力

(1) 要提高精神科护士的适应能力, 加强护理业务能力的培训, 使护士保持警惕和冷静, 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同时注重护士情商的培养, 使护士能调整、控制自我情绪, 感知患者情绪, 理解患者并接纳患者的意识[2]。 (2) 要通过增加精神科护士的编制, 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保证她们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2 改善工作条件

改善精神科的硬件设施, 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方便护士观察病人, 使护士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培养扩充精神科男护士或在精神科病房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安员, 提高精神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有冲动行为、幻觉、妄想患者应安置单独病室管理, 限制其活动范围, 避免出现伤害护士的行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对身体状况较差不宜在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岗位。

2.3 拓展社会支持系统

(1) 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让全社会都理解、重视、支持精神卫生事业, 尊重精神科护理人员, 为精神科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发展空间。 (2) 要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 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外派护理人员参加精神科专科知识的培训, 引导护理人员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神圣及自身的价值, 提高其工作热情, 增强事业心。 (3) 专家认为, 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式[3], 医院领导要经常倾听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既要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也要给她们提供多元发展机会, 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 调动工作积极性[4]。

总之,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充满了挑战, 护士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时, 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气质和广泛的兴趣, 学会应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整, 正确对待各种心里困扰因素, 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心理调整[5~6], 严防差错事故, 减少护患纠纷, 营造良好心境。护理管理者要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建立护理支持系统, 减轻和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摘要:所谓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做一件事情时, 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种成功愉快的感觉。它是一个人从事某职业的内在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也是长期安心从事某项职业的动力之一, 更是激发创造力的前提。本文对精神科护士职业成就感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减轻或缓解压力、改善工作条件、拓展社会支持系统等应对措施, 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职业成就感, 使精神科护士热爱本职工作,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周轶蓉.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9) :5~6.

[2]李作诊, 杜桂丽.浅谈精神科护士的情商培养[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4, 16 (3) :188.

[3]张敬悬, 翁正, 邹春英, 等.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4, 8 (2) :60.

[4]高爱菊.精神科护理疲劳心理的原因与思考[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2, 14:3, 5, 252.

[5]贾淑华.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及防护[J].现代护理, 2005, 11 (7) :526.

上一篇:四风问题个人自查自纠下一篇:初出茅庐的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