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24-08-26

《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精选8篇)

1.《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一

《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有关地球、地图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开始学习的中国地理的第一章,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我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与人口国策。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所以说它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众多的人口是本章第二节,通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两项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突出,学习本节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要引导学生学好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这部分内容虽然在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但针对初二学生认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的特点,仍需教师引导补充。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教学目标】

1.观察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2.通过资料分析,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7

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为什么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

(转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很多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人口政策说三道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人口的特点,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用事实来驳斥外国的不当言论。

我们在初一学习世界人口时就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现在究竟有多少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展示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家)

你知道中国人口是什么时候破亿的吗?

任务1 观察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结合教材,分析其原因。

教师: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 7

教师:原因是什么?

预留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播放微课视频,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分析。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水平低,因此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快,医疗卫生条件迅速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承转):我国这么多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两幅漫画。

教师(展示漫画):同学们讨论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左面漫画反映的是交通拥挤,右面漫画反映的是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当然,人口众多也有益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讨论众多的人口给国家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转承):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呢?下面就来学

/ 7

习我国的人口政策。

任务2 通过资料分析,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教师:相信同学们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一定了解,这种政策到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借助教材第12页活动题来探究这个问题。

小组一:阅读分析教材第12页活动第1题,说明我国人口政策的实行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小组二:阅读分析教材第12页活动第2题图表,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对

/ 7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 B.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出生率明显上升 C.政策宽松,出生率上升 D.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明显下降

2.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人口过多对社会、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就业问题 D.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3.图为“建国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变化图”,据图可知近10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7

A.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仍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C.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口总量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出现了下降

4.下图为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

B.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 C.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 D.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时,就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结合图“我国某省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和比重变化”,完成以下2题。

5.1990~2020年,关于该省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7

A.人口总数增加 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C.壮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D.幼年人口数因死亡率上升而下降

6.据材料分析,该省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快 B.人口数量减少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负增长

/ 7

2.《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二

1. 知识技能

(1)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 结合问题条件, 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

2. 过程与方法

探索现实生活中数量间的反比例关系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和生成过程, 充分认识到反比例函数是描绘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收获新知的快乐, 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反比例函数是实际生活中描述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型, 给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便利。

四、教学过程

1. 生活数学

写出下列生活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 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若行驶的速度是70 (km/h) , 那么这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 (km) 与时间t (h) 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2) 一个银行为本县社会福利厂提供了30万元的无息贷款, 该社会福利厂的年平均还款额y (万元) 与还款年限x (年) 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用数学符号建立等量关系, 反映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2. 观察交流

在上述问题中所列出的关系式中, 你对这些函数关系式熟悉吗?

3. 探索活动

其余的是函数表达式吗?

利用关系式 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随着速度的变化, (1) v越大时, t越___;反之, v越小时, t越____。 (2) 对v的每一个值, 都有______一个t值与它对应。 (3) 时间t是速度v的函数吗?为什么? (4) v与t的积是一个____值 (即为300)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函数的定义, 通过探索、交流, 类比得出其余的是函数表达式, 既渗透了数学的“类比”思想又突破了难点。

定义:一般的, 形如 (k为常数, k≠0)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注意: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4. 例题讲解

判断下列关系式, 思考y和x之间是否是反比例关系?如果是, 指出k的值。

结合刚才的事例, 总结反比例函数的三种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识别反比例函数式, 使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的理解。

5. 巩固练习

(1) 下列表格中给出的是变量y随x变化的对应关系, 其中有一个是反比例函数, 请将其找出来。

设计意图:设置此题, 体现比较隐晦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突破了难点。同时强化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已知函数y=3xm-7是正比例函数, 则m=_______。

变式:已知函数y=3xm-7是反比例函数, 则m=________。

若函数y= (m-3) x2-1是反比例函数, 则m=________。

若函数y= (k+1) xk-2是反比例函数, 求m的值。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一题多变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函数表达式可以表示怎样的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小组内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本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还很好地把数学和德育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思想教育。

6. 小结与思考

(1) 数学知识。

(2) 数学思想方法:建模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

7. 作业

3.《比尾巴》(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中的一篇短文。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二、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比、尾、巴、短、把”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图文结合,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尾、巴、短、把”等12个生字。

2.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好问话的语气。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

上新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热身操游戏,好吗?游戏规则是老师下达一个命令你们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说出来。比比谁的速度快。游戏开始了!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

哦,对啊,你们没有尾巴啊,谁才有尾巴呢?(小动物)哪些动物才有尾巴啊?(指名回答)

2.揭示课题

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准备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森林里很多小动物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出示课题:10 比尾巴)。

读课题。师范读“尾巴”。(学生练读,展示读)谁能给“比”组个词?(指名提问)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尾”字的?

【设计意图】以游戏导入,由学生摸没摸到自己的尾巴从而引出课题《比尾巴》。再谈话激趣,把学生带入了生动活泼的童话世界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步感知课文,听一听

比赛快要开始了,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呢?狮子大王让他们藏在了课文里面,只有小朋友认真去读才能找到他们,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整体感知课文,读一读

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找到比赛选手的名字用笔圈出来,拼一拼、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认识比赛选手,记一记

请按动物选手的顺序来说说有谁来参加比尾巴大赛?还能拼读动物的名字吗?

出示相应动物名字拼音卡片,学生带读。读完后张贴在黑板上,并写出选手序号

第一位比赛选手是……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看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请小组内讨论交流识记加点生字的方法。

(新偏旁“八”八字头、“鸟”鸟字旁)

4.看尾巴的样子,猜一猜。

下面跟大家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仔细看好尾巴的样子,猜一猜它是谁?并请一组的小朋友帮老师把图片贴在相应的名字上面。(打乱顺序出示动物折叠图)

比赛选手已经到齐了,我们开始点名吧!(学生齐读黑板上的动物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读、记、猜的过程中认识了“比赛选手”,学习了六个词语和五个生字,通过由简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认识了生字,又初步了解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趣味对读,品味感悟

1.学习问句

在你们点名的时候,小动物都问我,它们到底比尾巴的什么啊?比赛项目是什么?你们能帮帮它们,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比赛项目吗?(指名回答)

(1)认识问句。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比赛项目。请你们认真读读这个句子,看看这是什么句?带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屏幕出示:比赛项目一:谁的尾巴长?)

(2)指导朗读。问句要读出问的语气,读时突出问句的句末,语气上扬。范读,生练读。

(3)学习问句。你们还能在课文中找到其它几个比赛项目用﹏画出来吗?(出示,比赛项目二:谁的尾巴短?比赛项目三: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比赛项目四:谁的尾巴弯?比赛项目五:谁的尾巴扁?比赛项目六:谁的尾巴最好看?)

教师范读,小组练读,学生展示。(边做动作边读)

(4)随文识字。问句里面的生字宝宝忍不住要跑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你们欢迎吗?就请大声拼读,认识它们吧!(师出示生字卡片,生齐读后指名读,识记生字)(新偏旁“矢”矢字旁)

生字宝宝现在累了,想要回到问句中,你们能送它们回去吗?

请把它们的问句在屏幕中找到并做动作读出来。(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习答句

(1)生字词认读。小动物知道它们的比赛项目了,正在为比赛做准备呢!可是它们还少了裁判呀。小动物们想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它们的裁判。你们能准确地一起拼读一遍课文的生字吗?

幻灯片出示全部生字,全班齐读一遍。

你们读得真好!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他把他的好伙伴带来了!出示生字词,学生练读。

学生拍掌读词语。(请你跟我这样做)

(2)找找答句。通过你们的表现,裁判已经选出来了。小动物的比赛已经正式开始了。请小朋友们快速读一遍课文,在课文中找到比赛结果,用 画出来。

(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做裁判,分发动物奖牌。)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3)颁奖典礼。(背景音乐播放)现在有请我们裁判员拿着奖牌上台。请下面的小朋友报比赛项目,裁判员大声公布结果给小动物颁奖。

(学生答并对应贴“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等词语卡片)

(4)汇报结果。小动物得了奖高兴得不得了,它们可感激你们了!只是狮子大王还不知道比赛结果,咱们向它汇报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出示各种动物图,直观的了解其特点,随文识字,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比尾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理解了“长”、“短”、“扁”、“弯”等字词的意思,并加深了对动物尾巴特点的理解,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唱读儿歌,巩固识记

1.唱读儿歌。狮子大王看到比赛结果很高兴,它说你们这些裁判评得很好、很公平,就把这篇课文的儿歌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站起来唱一唱吧!

(播放儿歌视频)师生一起做动作歌唱。

2.动物尾巴的形状各种各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指名提问)

3.练读课文。让学生带着喜欢的语气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象比赛的场景。

【设计意图】借助录像中的音乐及画面,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唱歌的形式和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既巩固了内容,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拓展训练,发散思维

1.通过比尾巴大赛,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指名回答)

2.出示动物图片,你们能用今天学的问答方式编儿歌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编儿歌。)

3.学生展示创编的儿歌。

谁的尾巴粗?恐龙的尾巴粗。

谁的尾巴细?老鼠的尾巴细。

谁的尾巴卷起来?小猪的尾巴卷起来。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读读画画”的习题,设计了创编儿歌这一环节,从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开放、更有活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任选一题:

1.在课文中找出动物们尾巴的特点,跟同学说一说。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水平,自由选择作业。作业的布置体现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使课堂学习得到了课外延伸。

4.《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四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用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

/ 7

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教学方法】

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六分钟读懂宇宙138亿年历史》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宇宙的诞生、发展和消亡,让学生对天体产生兴趣。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在宇宙中,那么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引出本节课。

任务1 说说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

讨论:假如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也没有人告诉你地球的形状,单凭你十多年来的生活经验,你直观感受到的世界是怎样的呢?(1分钟讨论)

盖天说: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 7

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宇宙像鸡蛋,地球像蛋黄位于正中间,外层是水包围着地,犹如蛋壳包裹着蛋黄。

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根据地球在月面上的阴影,推断大地其实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

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师总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教师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探索科学,要敢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

任务2 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教师展示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

/ 7

讨论实验结果:如果大地是平的,那么小旗就不会先消失,如果大地是圆的,那小旗会先消失。

列举实例1: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例2:登高望远

实例3:发生日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形状。

任务3 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教师播放视频《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大?》,通过有趣的演示,让学生感受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大小比较。

/ 7

完成教材活动。

拓展讨论:地球是个正球体吗?(此处作为学生了解,不做重点解释,学生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即可)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任务4 制作简易地球仪,说出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现在我们对地球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让我们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吧。学生根据教材活动设计,逐步制作地球仪。(此处需时间较长,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

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熟悉地球仪上的基本构成。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 7

1.(2017岳池县模拟)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优

/ 7 【课堂小结】【课时检测】 2.图1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圆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个球体 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大地是运动的 B.大陆是不断漂移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2017营山县校级模拟)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5.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该做成()

6.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5.《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进一步了解同学。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并找到新的朋友。

3.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习得交往的方法、技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情感和态度。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交朋友欣赏图片、交友礼仪视频等。学生:收集交朋友的小故事。教学过程:

活动一:老师学生是朋友 1.老师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成为学校的一员,现在你们是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我是你们的老师。我们今后会在一起学习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今后遇到困难就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老师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老师边说边走下讲台和同学拉手打招呼。例如:你好、认识你很高兴、老师很喜欢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活动二:击鼓传花说伙伴

1.提问:同学们,开学这段时间大家都认识了班级中哪些新朋友、新伙伴呢?(板书:新朋友新伙伴)

2.教师与学生共同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击鼓,鼓声一停,拿着花的同学就要向大家说一说,自己都认识了哪些新伙伴?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好伙伴的?

3.请被介绍到的伙伴和拿着花的同学一起,和同学分享,伙伴一起做过些什么,之间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举例:小明是我的好伙伴,我们是通过一起跳绳认识的,我们喜欢一起做游戏„„

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在我们班级里还有没有你不熟悉的朋

1/3 友呢?我们就在下面的游戏中去多认识一些新朋友吧!活动三:你的名字叫什么?

1.介绍游戏规则:游戏的名字叫“你的名字叫什么”。以六个人为一组,老师说“开始”,同学们在小组内就按顺序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小组里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看游戏结束,你记住了小组中哪些同学的名字?

2.分小组开始游戏:小组成员依次报名字,每个同学也要说说自己记住的名字。

3.全班交流:比比小组中哪个同学说的名字最多,你能说出几个。还有同学说出更多的吗?给大家说说看。掌声鼓励用心记住很多伙伴名字的同学。

活动四:手拉手,找朋友

1.过渡:同学们真棒,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小朋友的名字!现在暂时还没能认识很多伙伴的同学也没关系,因为下面就有机会和大家更好的认识了。

2.提问: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新朋友,我们互相做个介绍吧,你们想怎么介绍自己呢?

3.小结:我们仅仅叫出同学的名字还不够,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多、更好地相互了解,比如,大声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特长等等告诉同学们。尤其是可以和平时不太熟悉的小伙伴多一些接触,多一些了解。

4.教师示范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喜欢干什么、有哪些爱好等,起示范引导作用。)

5.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介绍给小组里的伙伴。

6.学生交流:谁愿意大胆地把自己介绍给全班的小伙伴呢? 活动五:我给新伙伴画个像

1.学生思考,如果请你给新伙伴画像,你会选择谁?请你悄悄观察他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活动“我给新伙伴画个像”。学生在纸上画像。

3.画像分享,请学生拿着画像,让大家猜猜画像中的人是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4.请学生将画像送给被画的同学,并请这个朋友签名。(播放音频:找朋友)

5.小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十分快乐的,有朋友多好呀!希望同学

2/3 们去认识更多的伙伴。

活动六: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

1.过渡:开学以来,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生活,课间一起玩游戏,可开心了!(播放学生活动的照片)

2.说一说:开学以来,你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难忘的事? 3.夸一夸: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

4.总结:同学们,下课铃响了,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到校园里快乐的玩耍吧!(播放音频:你的名字叫什么)

6.第2课时《画垂线》名师教学设计 篇六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2及“做一做”。例2教学垂线的画法,采用开放式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试画,然后教材提供了连续三幅图演示垂线的画法,体现了作图的规范性。由于画垂线的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对规则平面图形的画图和研究。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平面图形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也将影响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画垂线的方法,经历画垂线、总结画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经历画垂线的过程,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3.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四)学习重难点 画垂线的方法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画垂线》名师教学课件、《画垂线》课时作业、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折一折: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2.画一画:在纸上画出一组垂线,并说一说你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

1.反馈预习任务,引入新课(1)反馈交流

课前我们布置了折一折和画一画的游戏,你们完成得怎么样?(在小组内交流)

(2)揭示课题

师:根据垂线的概念,我们已经试着画出了一组垂线,怎样根据要求更熟练规范地画垂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画垂线。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通过交流课前的预习任务,既巩固了对垂线概念的理解,又可以了解学生画垂线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画垂线做了思维上和技能上的铺垫。】

2.自主尝试,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交流画法

师: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呢?你是怎么画的? 预设学生有三种画法:

(用两把三角板来画、用量角器来画、用一把三角板来画)

想一想:你画出的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为什么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可以很快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引导学生发现: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个三角板来画比较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交流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的画法,这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尝试画图初步感受到画垂线的实质就是让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个三角板来画比较简单,为后面教学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方法积累的相应的活动经验。】

(2)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①学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师: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这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课件呈现问题。

a.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图。

b.学生汇报交流。师:你能说出过直线上一点,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吗?指明学生说一说画垂线的步骤,逐步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移动,让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画上直角符号。)

c.课件演示用三角尺画垂线的过程,结合课件演示教师总结提升:线线重合、点点重合。线(直线)—线(直角边)重合,点(顶点)—点(直线上点)重合。牢记这两个重合就可以正确画出垂线。

d.练习: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设计意图:最初自主画垂线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教学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时,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来获取新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当中去,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与概括,让学生自主总结画垂线的方法,此时的方法总结以及操作的准确性将成为后面知识学习的基础。】

②学习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

师: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用三角板应该怎样画呢? 课件出示:

a.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b.学生汇报,总结方法:

先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把三角板沿着直线平行移动,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点,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

c.教师课件演示,总结提升:一对、二移、三画、四标。

一对:直角边对齐直线;二移:平移三角板使另一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三画:画出一条直线,就是这条直线的垂线;四标:标上直角符号。

d.练习: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比较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认为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线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它的垂线。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方法的迁移,自主探究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在充分感知、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概括画垂线的一般方法、步骤,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增强作图的规范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应用促学,形成能力

(1)先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填空。

我发现: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条。(2)练习十第9题(3)练习十第6题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画垂线方法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作图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交流收获,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教师总结: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线重合的基础上平移找点,然后沿另一条直角边画。虽然点的位置不同,但是都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2)规范作图,画直角符号。

(三)课时作业

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A.锐角 B.钝角 C.直角 答案:C 解析:【考查目标1】根据垂线的概念进行判断。2.下图中,图()是画垂线的。

A.答案:B

B.

解析:【考查目标1】

3.小明摆的小棒要和我摆的小棒互相垂直,摆法正确的是()。

A.答案:B B. C.

解析:【考查目标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4.过直线上或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答案:略

7.《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七

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 因此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本章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 尝试以“猜测过程———认知事实———概述结论”为逻辑主线, 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转录和翻译两个概念。

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大胆猜测;二是针对有关转录的猜测, 罗列科学史上的实验证据, 结合对转录图解的识认, 学生概述转录的概念。第2课时完成对“翻译”这个概念的从猜测过程, 到认知事实, 再到概述结论的过程, 最后总结提炼基因表达的本质, 形成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整体认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 知识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DNA、基因、蛋白质的知识, 猜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通过列举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 引导学生认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事实。

3.在猜测过程、认知事实基础上, 辅助指导观察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图解, 说出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条件、原则和产物, 描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概述转录和翻译的定义。

(二) 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对未知生命过程进行猜测, 从而提高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猜想能力。

2.提高对科学史实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

3.通过描述转录和翻译的生物图解, 提高对生物图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 进而提高生物学概念的概括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科学家探索“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复杂、艰辛过程和科学实证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第1课时)

四、教学反思

(一) 教学设计反思

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中,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探索学生概念构建的方式为基本目标, 尝试了以“提出问题———猜测过程———认知事实———概述结论”为逻辑主线的教学模式, 在引导学生构建概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二) 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完成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1.本节课达成了课前预设的两个目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对转录过程大胆猜测;针对有关转录的猜测, 罗列科学史上的实验证据, 结合对转录图解的认识, 学生概述转录的定义。

2.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简洁、有趣、明了,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并且在引导学生分析中产生新的问题“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直奔本节课的主题。

3.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细胞学知识———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 通过画板图的方式, 直观地揭示“细胞核中的基因如何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合成?”的问题。

4.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猜想”———细胞核中的DNA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间应该存在一个“媒介”, 什么物质适合做这个媒介?应该满足两个条件:能从细胞核出来;能携带DNA的信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 做出基本判断———RNA可以充当DNA与蛋白质间的“信使”。

5.在猜想与分析的基础上, 找到事实依据才能使猜想得以成为结论。本节课提供给学生科学史上的3个事实都是非常经典的实验, 学生通过分析资料, 逐步得到:“RNA可以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DNA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DNA的片段完成转录”等3个结论, 从而对“转录”有了初步的认识。

6.针对转录是分子水平的、动态的过程, 帮助学生构建“转录”的概念, 仅靠猜想和事实显然还不够, 教师较好地借助了教材上的转录过程图解和清华同方的转录过程动画。在指导学生识认图解时, 借鉴了语文学科“看图说话”常用的分析“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做法, 指导学生尝试在生物图解中找到:“人物”———分子, “事件”———转录, “发生、发展、结束”———转录的解旋、配对、延伸、释放的过程。在识图基础上, 出示转录的动画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转录是个动态过程的认识。

7.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直能跟着教师紧张地思维, 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提取比较, 对新信息的判断分析, 对图解动画的识认表述等,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录的过程, 并概述转录的定义,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8.本节课设计的主板书是转录概念的内涵, 包括转录的场所、条件、产物、原则、定义等, 用彩色粉笔突出结论, 起到强化的作用;副板书是建立在细胞简图基础上的本节课的基本思路“猜想———事实———结论”, 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三) 教学不足之处

在得出“RNA适合做DNA的信使”这个结论的教学环节上, 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不够充分, 应该再提供DNA、RNA的结构模式图以及两者的分子量比较, 这样学生对“RNA是个单链、小分子”的认识才会更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还很不够, 教学的节奏还可以再放慢些, 比如在概述转录定义前, 可以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罗列的有关转录的信息, 简单地讨论交流, 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再组织语言表述转录的定义。

附:有关科学史资料

(1) 1955年拉斯特 (Laster Gold) 等人用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 过程如下:

A组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 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B组变形虫培养在未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中, 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未发现有标记的RNA。

在适当的时候, 用这两组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将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 将B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A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 分别进行培养观察。发现A组细胞质中没有标记的RNA分子, 而B组细胞质中有标记的RNA分子。

(2) 1958年, Julius Marmur和Paul Doty, SP8噬菌体DNA的两条链比重不同, 一条富含嘌呤称重链, 另一条富含嘧啶称轻链, 用热变性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将两条不同比重的链分开。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 从枯草杆菌中提取RNA, 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 发现它只能与噬菌体DNA的重链互补配对形成DNA-RNA杂合分子, 而不会与轻链杂交。

8.《印度》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八

【关键词】课文;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是做一片美的叶子,叶子美在哪里?一是形态各异,这是外形之美;二是甘于奉献,这是它的内在美。文章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摈弃烦琐分析、抽象说教。作者的思想情感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到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文中大树和叶子的美,是学生用眼睛发现的,用心感悟到的。文本价值取向的揭示也摈弃了烦琐的讲解分析,而是重视让学生自读——直面文本,反复诵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文本、老师对话,探究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关键词句理解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叶子的外在美及内在美,学习默默奉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通过学习,理解“生活的大树”与叶子和树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叶子的内在美。难点:通过学习,理解“生活的大树”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1.做一片美的叶子。重点渗透“美”的写法指导:上下结构,横画较多,注意等距,“大”字的横最长。2.请同学来读读课题,你觉得要突出课题的哪个词语?(美)3.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绿叶、嫩绿、肥美、变黄、飘零、奉献、输送、大树、茁壮、葱翠。3.词语归类,发现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4.画出文中描写“美”的语句,完成填空。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美在―――;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美在―― 。5.分组合作朗读课文。(男生读1、2自然段,女生读3—8自然段,男女同学齐读9—11自然段)

六、品读课文

(一)感受叶子之美

1.叶子究竟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用心默读4-6自然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看看谁最会读书,最善于发现。

2.品读关键语句。(1)出示:每一片叶子都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①指名读句子。查无字词典“形态各异”,课件截取几幅叶子的画面,瞧,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这就叫作——形态各异。②读书读句子,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你们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发现?③抓住“形态各异”中的“异”和“相同”比较,感受叶子的个性(形态各异)和共性(无私奉献)之美,体会“和而不同”的团队精神。④树叶利用体内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把水和空气中吸进的二氧化碳加工成乳汁一样的养料。有了这养料,大树才会茁壮、葱翠。(2)出示句子: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①大树美在哪儿?抓住“绿色的云”和“升”想象画面,体会大树生机之美。②看了大树,你有什么想法?千言万语就用朗读来表达!(3)这些叶子团结协作、默默奉献了多长时间,一天吗?两天吗?……引出第6自然段——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①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为什么?②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试着在头脑中将这些文字转化为画面。③是啊,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板书:为大树而生)这儿,你觉得叶子怎么样?那就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来赞美树叶吧。(配乐齐读)

(二)感悟人生之美

1.教师配乐范读9-11自然段,思考:每个人和叶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师引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板书:像叶子),做什么呢?指名接着读。3.“生活的大树”指的是什么呢?出示填空:在家中,如果每个人都像一片树叶,那么()就是我们的大树。4.教师激情引导:( )就是“生活的大树”上一片美的叶子。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齐读9-11自然段。

(三)阅读延伸

1.学到这,老师想给你们读一段文字。想听吗?出示:远远望去,那个班级很美。我向教室走去。走近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美。每一个孩子各不相同——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孩子。无数个不同的孩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班级。

2.你们想读吗?想读的话一起读。接着出示:远远望去,那个国家很美。我向中国走去。走进中国的时候,我发现,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很美。每一个人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个相同的人。无数个不同的人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国家。

3.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树一定很美。 要想让我们的大树更美丽,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引导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3.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做一片美丽的叶子;形态各异,外在美;无私奉献,内在美。

上一篇:《祖国颂》诗歌朗诵稿下一篇:从《教师法》看教师的地位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