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2024-07-31

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8篇)

1.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篇一

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第一,政府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教授曾经说过,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建立国防和外交,维护司法公正,提供公共产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政府应该做的也可以做得到的。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如前者)或大半由(如后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受益者虽然主要是个人,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不管政府是否愿意,它都必须履行提供公共产品这个基本职能。否则,政府就是失职,就是“缺位”,就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各级政府应该按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所强调的“应该管的事情一定要管好。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应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理想,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和理想。尽管教育公平的实现,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而不可能是绝对意义上的,但政府也要尽最大的可能实现教育公平。一句话,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政府是天生的“第一责任人”。谁也不能代替政府,谁也代替不了政府。

第二,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3.28%,比2002年的3.32%还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减少的0.04%的经费,可以为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1.84亿在校生每人增加25.5元公用事业经费,接近2003年宁夏、青海、西藏三个省(自治区)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之和,相当于2004年中央投入“两免一补”资金的4倍。我认为,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教育投入要做到“三个增长”。不仅年初看预算,而且年终看决算。人大要加强和完善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真正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政府所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四,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教育部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内部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等等,都应有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应该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发展(但不是平均化),要尽快取消目前的重点学校制度,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薄”上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或少做“锦上

添花”的事;对于高等教育,则更多的是要为各类院校(包括公办与民办、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等等)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那种过于靠政府投入、人为拉开学校之间差距的做法,是近视的做法,应该休矣!其次,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第三,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如政府的教育资金不足,应出台新的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最后,教育部门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作为行政部门,要精兵简政,减员增效;作为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

第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劳动用人等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甚多,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一直非常重视,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正在进行改革,但仅仅是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乃至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

第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虽然放在最后,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要尽快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特殊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的良好形象,办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2.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篇二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和谐社会,辩证关系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我国未来各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因此, 探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不断追求的教育理想。早在2, 500年前, 古代中国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中就蕴含着教育公平的思想。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漫步街头, 青年人、老年人、穷人、农民、手工艺人、贵族、平民, 都是他施教的对象。1791年的法国宪法规定人民有受教育的权利。1948年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年来,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是教育公平问题也凸显出来。

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 即任何人不论其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财产状况和宗教信仰, 都应享有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 人们获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即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薄弱、无法向所有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情况下, 政府应通过法规和制度保障人们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再次, 人们获取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 即高校毕业并参加工作的机会均等。各高校都要保障教育质量, 使大学生充分就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一些基础条件。但这些离高等教育公平应具有的实质内涵仍相距甚远。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水平较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温家宝总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述, 他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 教育公平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由于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和分化中具有“筛选、稳定和平衡”的功能, 因此它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从高等教育公平和与和谐社会的内涵上,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是非此无彼、由此及彼的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若不公平, 则社会无法和谐;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公平是中国通往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座桥梁。

(一) 高等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1.高等教育公平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

经济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一方面, 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各种高质量人才、科研成果等职责。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对社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具有选拔和分配社会成员的功能, 在个人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获得和实现个人社会流动中占据中心地位。目前我国就业者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从总体上看, 人们的学历高收入便高, 学历低收入便低。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水平,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2.高等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和谐。

当社会存在经济和地位不平等的情况时, 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努力, 通过教育选拔取得较高学历而获得较好职业, 从而改变社会地位。只有这样, 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分化的可能, 全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因此,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有利于平和社会成员心态,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高等教育公平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 文明程度已经比较发达, 人们都有接受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公平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已经逐渐成为其获得政治、经济权利的必要条件。实际上, 人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可以对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进行改善, 促使社会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公平, 可以改善弱势群体和个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 有利于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理解的提升和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引导社会进步的积极的精神力量。

(二) 高等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实现的途径。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重的作用。人类社会只有实现教育公平, 即社会中的全体成员有了入学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享受到与其他社会结成同等的待遇, 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的可能, 全社会才能稳定团结、安定有序而不至于让弱势群体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历史证明, 人们越是受教育程度高, 则越是对社会增强责任感和依赖。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应建立起教育公平的理念。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而公平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公平公正、和平相处、友好相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是社会公平在教育系统中的延伸和体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 没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教育公平就无从谈起。因此, 我们必须从制度与政策上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 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关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的思考

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的不公。教育与国家、社会、人民的命运休戚相关。教育给每个人均等发展的机会和不断向前的希望。教育担负起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保证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任。在当前社会条件下,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需要一个整体性、系统性解决思路。

(一) 政府要加强高等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只有加快教育制度创新的步伐, 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才能促成教育公平。目前高校重点进行制度建设的领域应该包括: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等。政府建立的制度应该着眼于普通人民大众, 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 最大程度地满足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二) 政府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主要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力促高等教育继续扩大规模, 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期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除了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外, 也应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投资模式, 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保证高等教育经费满足需求。政府要引导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

(三) 高等学校应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公平教育各个环节的档次水平,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体现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指标。首先, 注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高校要使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与入学前高校所作的承诺相符;注重高等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公平地对待,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以及畅通的就业渠道其次, 各高校应走特色办学之路, 以特色求生存。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大力推进创新教育,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 高等教育应有面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心态, 并在适当领域发挥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功能

高校场所作为教育的场所, 不仅有承担高等教育的责任, 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承担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功能。高校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社会大众对它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而不是把他们拒之门外, 将自己“封锁”在固有的一片天地中。高校只有持有开放的心态, 才能汇聚天下思想, 才能促进更多大师的诞生, 从而建成世界一流高校。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中很难达到的高层次的公平。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 采取积极的对策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 才能把实现最大程度的高等教育公平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之中,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041

3.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篇三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32- 02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今天,十七大报告又把“和谐社会” 定义为时代的最强音。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一、教育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教育平等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然而现实却总有许多遗憾和无奈。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公平现象也相伴出现。

(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二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相对来说,城镇占用资源多,农村占用资源少;三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据统计,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多,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显性失衡;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一段时期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大、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人为地扶持了一批重点学校,而其他的一般学校则成了薄弱学校。

(二)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首先体现在基础教育经费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是中西部的近两倍。另外,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东部迅速上升,西部则大幅下降。高校招生人数相对于各地人口比例来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三)弱势群体受教育不公平

据1996年10月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北京丰台、上海徐汇、天津河北、深圳罗湖、浙江义乌、河北廊坊6市区的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状况的调查中得知,6市区流动学龄儿童的人学率介于94.43和96.02 之间,且接近94.43 的水平,低于全国适龄人口入学率的平均水平[2]。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以及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他们的子女应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而事实上,他们很难进入学校读书。

二、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性因素和基础性工程。(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是一个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人相同的教育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释放,才能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否则,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二)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与知识在社会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科技与知识的竞争从根本上说靠人才。因此,我们要打破身份、地位、性别、民族、年龄、区域等界限,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大量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三、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大势所趋,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存量部分在本地区均衡,增量部分向薄弱地区倾斜,才能在教育产品这一公共属性上实现起点平等、普遍受益。首先,要建立政府主渠道投人的平衡机制,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总量平衡。严格落实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经费保障问题的规定,通过对教育的刚性投入来实现地区教育资源总量的相对平衡。其次,建立教育主管部门配置教育资源的公平机制,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总量平衡。

(二)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层次的受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的同时,落实高等教育和职业也教育中的奖、助学金制度,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公平。

(三)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实现教育体制创新。首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教育公平提供质量保障。在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建立弱势群体关爱机制,使所有学生得到最充分发展和成长。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和考分分配各地招生名额,保证招生环节的公平公正。最后,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在基础教育上,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重点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另外,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通过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和勤工助学制度等方式,保证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变国运、家运以及个人命运的根本之道,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当“应用和谐社会”成为响彻神州的最强音之时,让我们共同为中国21世纪的教育事业许下最美好的祝愿:希望教育让所有人——无论贫富、不分地域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希望教育给每个人均等发展的机会和不断向前的希望;更希望教育担负起调节社会不同阶层利益、保证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任。

参考文献:

[1]毕春秀.关于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6月.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N].新华日报,2001年4月20日.

[1]李勤涛.和谐社会呼唤高等教育公平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乔聿.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 [N].人民日报,2005-03-03.

[3]易红星.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点 [J].高等函授学报,2007-02.

4.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篇四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成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就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范围做一些界定,以防在理解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公平与效率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就经济意义上讲,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经济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并非公平的全部内涵,经济公平在涵义上大大超过收入平均。而经济效率呢,一般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效果,即投入与产出之对比情况。就企业或社会来说,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收益就意味着效率高,反之,则意味着低效率。

那么,公平与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认识,大致有“矛盾说”、“兼容说”、“交互正向说”等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又有统一与依存的一面。

首先,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公平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成果的机会、结果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效率表现的是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益与速度。公平属于经济伦理范畴,它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价值;效率是一个经济概念,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价值。在分配领域,公平原则要求尽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现“均贫富”;而效率原则则注重的是按个人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个别“先富”。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定时期为了促进效率,需要牺牲一定的公平;而为了求得公平,必须付出效率的代价。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二者兼得十分不易。但我们可以在二者的对立中找到平衡,即以最小的不公平获得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减少换取最大的公平,尽量防止偏重一方从而损害另一方。

其次,公平与效率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效率可以促进公平。因为只有注重效率,先把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效率的条件和保证,公平也可出效率。因为维护公平,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更合理,物质财富分配更公正,从而为效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为提高效率增添更有力的保障。严格地说,真正的效率应该是公平环境下的效率,真正的公平应该是有效率的公平。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一面,要求我们因时因势,注意侧重,调整好二者动态中的平衡。避免不顾实际,盲目用力,导致一损俱损。

公平与效率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抽象地谈公平与效率。任何公平、效率都是特定的、具体的,都有其历史性。看待公平与效率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才能避免片面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公平,必须搞清楚是什么样的公平,是对谁的公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握效率,要弄明白是什么样的效率,是为谁的效率。离开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谈公平与效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一般而言,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的相对比较好,效率可能是比较公平的效率,公平也可能是有效率的公平。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的就相对比较差,效率往往是缺乏公平的效率,因而也将带来更大的不公平;其公平呢,往往也只是少数所谓有效率人的公平,因而也将带来全社会的低效率。但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并不能有效解决公平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财富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解决公平问题,需要一种凌驾于经济之上的力量,但也不能离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有效运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当代和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保证公平与效率相协调,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不可偏废。应该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为公平与效率达成平衡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为经济提供了高效率发展的可能性,也为保障社会公平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也为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快速提高,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着眼点密切联系的,也反映了党在对待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

效率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的基本的动因。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领域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五大继续了这一观点,并认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党的十六大对此做了更加具体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分配制度的内涵,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十六届三中全会重申了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则有所发展,在论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指出,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表明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再次把“注重社会公平”提到战略高度,并要求切实予以贯彻。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应如何寻求平衡?基于上述分析与理解,我们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理论与政策原则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对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不能有所谓先后、主从之分。公平与效率是在对立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效率是公平中的效率,公平是效率中的公平。没有公平保障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有效率,同样,缺乏效率的公平不会是真实的公平。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注意将公平和效率统一考虑,同时兼顾。不要一般地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应当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注重社会公平,应提“保证效率,注重公平”。

其次,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坚决落实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切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再次,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正确地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平衡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市场经济并非注定就是高效率,就连美国经济学家凯斯和费尔在其合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认为,“关于私有制和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假设。……但就效率而言,主流派经济理论也并没有得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完全成功的结论。”(转引自程恩富在吉林大学的讲演《公平与效率:如何兼得》)同样,市场经济也并不能一定实现公平,不要不顾条件地抽象地认为市场经济是天然的公平自由派。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又不能离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将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提供较多的可能性。当前尤其要注意资源配置中经济主体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只有保证公平地介入经济活动,其效率才能是真实的效率,才可能有比较高的效率。

5.关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贫困人口从两亿下降到现在的两千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和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公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人民群众之间的贫富分化比较严重,普通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还没得到切实保障。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警戒线以上的0.45,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社会公平中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对发展的追求冲淡了对公平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人先富起来,人们对发展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重视,却忽视了对公平的关注。其二,“市场经济万能论”的蛊惑。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片面迷信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发地解决公平问题,没有建立起有效保障公平的体制机制。其三,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人靠“权力寻租”或者不正当行为获得非法或不正当利益,一些超高收入群体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社会公平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在,也是改革开放得以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扭转贫富分化拉大的趋势,在全社会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第一,要转变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社会公平的关注上来。“公平”是人类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观念,我们必须`要切实转变片面发展、片面注重GDP的观念。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必须要使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发展机会。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建立统一、公开、公正、高效的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推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第三,高举反腐剑,取缔非法收入,弘扬社会正气。官员腐败、企业违法等行为影响非常恶劣,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必须要保持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要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威力,要为犯罪违法行为布下天罗地网。只有邪气得到打击,正气才能得以伸张。“社会公正是政府的良心”,我们的政府要时刻敬畏肩头担负的巨大责任。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社会公正会得到切实保障,一个“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共同努力。

1.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并方便公文处理,国家规定了统一的公文格式。

正确。公文格式具有了较强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方便对其进行阅读、传递、处理,有利于应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与管理公文。2.会议记录是会议纪要的基础,没有会议记录就没有会议纪要。

正确。会议记录是记载会议情况,会议经过的文字材料。会议纪要是对会议记录进行分析、整理、综合概况,并按会议的议题和宗旨对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一种准确反映。

3.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正确。签发是对定稿的一次全面核查更是对公文质量与正式效用最终确认,签发人确认的意志即机关整体的意志,公文一经签发即为有效文件。

4.公文处理必须接受集中统一的领导指导。

正确。在公文处理活动中由机关的办公厅(室)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接受集中统一的领导与指导,遵行统一的制度与标准。部分公文处理活动须由专职或兼职的文件处理部门与人员专门完成。5.在收文办理时领导可以只阅不批。

错误。批办指机关(部门)领导人对公文办理提出批示意见的决策性活动。批办有利于加强公文办理的集中领导。领导人应在职权范围内认真审批公文,批办意见务求明确、具体、前后一致,切实可行。改错

1.标题文种应将报告改为请示。2.标题内申请应两字应删除不要。

3.主送机关名称应为全称,即将省行改为省XX银行。4.文章如是报告正文违反了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定,应将请示内容删除。文章如按请示行文 5.请示缘由写作不简洁、不具体。

6.请示事项写作没有针对性和具体意见表述。7.结束语使用不当将批示改为批复。8.结束语中以上报告四字删除。9.结束语后句号删除。

10.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去掉XX银行XX市支行几字。

6.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篇六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习近平的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无论走到哪里,总书记讲得最多的,是中国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对民族和人民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听来让人倍感亲切、倍感鼓舞,必将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极大热情。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关键要聚焦困难群体,解决他们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全程促进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发展。要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设计与政策衔接。要解决好残疾人教育问题。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使残疾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补短板,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是针对性强、见效比较快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办法。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关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3至5年的时间,使这些地区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使学校教室坚固适用,符合抗震、消防等安全要求;配齐教学设施,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配齐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等基本满足义务教育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均衡、生源均衡等方面着手,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要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快推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重点抓好大城市的择校问题,破解择校难题。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可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

我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根本在于我们祖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是一个以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价值目标追求的国家。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时代。“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变为现实之时。实现这个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内在地提出了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和强调公平正义的要求。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就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而言,它归根到底就是人民梦。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理想,每个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与梦想。中国梦是一个“万花筒”,它由无数个五彩缤纷的个人梦所构成,其中充盈着无数个人的人生特写。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必然是这些个人的人生竞相出彩的过程。没有每个个人的人生出彩,就不会有中国梦的实现。要让每个个人都拥有出彩的人生,就必须使每个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受到尊重,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个人人生出彩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舞台。每个人的人生出彩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出彩。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中国梦的人民性,决定了这一梦想的实现过程,在本质上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是紧密相连、根本一致的。个人梦是构成国家梦和民族梦的基础,国家梦和民族梦为个人梦提供梦想成真的舞台。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和目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公平正义为本质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每个个人人生出彩提供了根本前提和保证。

把握机会、务实奋斗,方能抒写“出彩”人生

在当今中国和当今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并不等于人生出彩本身。要使自己的人生真正能够出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须珍惜祖国和时代提供的宝贵机会,善于把握和利用好这样的难得机会。

有多大机会,便有多大希望。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每一个致力于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的有志者的希冀与期待。有了这样的机会,就要万分地珍惜它,牢牢地抓住它,充分地用好它。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赤壁》这首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脍炙人口的佳句。诗人在这里感叹说,倘若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借不到东风的话,那么胜败双方就可能易位。也就是说,周瑜打败曹操,关键是他抓住了那天刮东风的难得机会,如果没有或者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拥有大乔和小乔两位绝色美女的就不是周瑜,而是曹操了。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人生出彩的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一个人的人生能否出彩,不在于他是什么身份,也不在于他居于何种社会地位,关键在于他是否肯为美好梦想的实现不懈奋斗。日前逝世的江苏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终生都是个农民,但他却以实干托起了华西人的共同富裕梦,成就了自己出彩的人生。2005年,他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吴仁宝的出彩人生启示我们,一个人的出彩人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甩开膀子干出来的。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一切期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有所作为的有志者,都要把个人梦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时代潮流中去,同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甩开膀子,务实重干,用奋斗抒写出彩人生的壮丽华章。

努力为每个公民的人生出彩提供保障

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也就是全国人民公平地共同分享这样的机会。如何使全国人民能够共同分享这一机会,就有一个如何保障人们的共同享有权问题。

人生出彩,机会固然重要,个人的努力打拼与奋斗也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国家和社会为人们平等地享有机会、靠努力打拼与奋斗能够梦想成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为人生出彩提供必要保障,使每个人都有条件梦想成真,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社会身份如何,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拥有的财富多寡,只要是合法公民,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享受的权利是完全平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职业、财富等附加条件不同而被区别对待。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说:“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7.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篇七

关键词:图书馆,公平,教育,和谐社会

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对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汇集了大量知识, 是使全民受到公正教育的学校, 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然而, 我国的图书馆不能为全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所以, 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图书馆教育公平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图书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 和谐社会的内涵

所谓和谐就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 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 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2]自古以来,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中就产生了大量的和谐思想, 这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希望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当今的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一个和谐的人的个体, 不仅要人格健全,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要正确, 具备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能力, 做到自己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之中。若干这样的个体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群体, 始终使社会处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之中。

2.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含义

图书馆教育是指人们主动在图书馆通过阅读书籍、报刊等馆藏资源及参加图书馆的各类讲座等活动, 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以此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的一种自学式教育。图书馆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在图书馆都能够利用平等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

3. 图书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 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重要前提的。抽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 就抽掉了和谐社会这个‘大桶’重要的一块板, 和谐社会就无法建成, 无法持久。”[3]教育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任何人为了更好地发展都需要良好的教育, 然而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现象在中国各地确实存在, 优质的教育资源出现短缺且分配不均, 逐渐影响了社会的公平程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度。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 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应利用其资源优势, 维护信息公平, 促进知识和信息合理分配, 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权利, 弥补教育公平的缺失对建成和谐社会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国现阶段有一些人因经济收入、生活环境、自身能力等处于弱势, 导致其丧失了占有优质社会资源、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强生存能力的机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 图书馆应提供充分的知识援助, 利用教育资源的免费性, 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阅读, 或直接送书上门, 提升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 增强其各方面的竞争力, 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二、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的现状

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重任, 应该是为全民提供公平教育的地方, 然而各地图书馆的读者接受的教育质量却千差万别, 其主要表现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身建设两方面。

1. 公民的平等权利方面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免费的馆藏资源, 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享有公平的教育,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率和流通量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据统计, 英国有约58%的人口拥有图书馆借书证。63%的美国成年人是公共图书馆的持卡读者, 美国图书馆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来多年保持增长势头。而在中国持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人仅占总人口4.8%。[4]虽然公共图书馆已多年免费向全民开放, 但是需要知识的老百姓, 特别是弱势群体还不了解这个信息, 即使进入图书馆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所需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充分接受到平等的教育, 享受不到应有的图书馆服务, 仍然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第二,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机制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一方面, 由于知识贫困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较少, 所以知识阶层、高收入人群这些常去者占有了他们的资源;另一方面, 读者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距, 导致他们获取相同知识与信息出现不公平。正如蒋永福教授所说:机会平等并不是消除不平等的“灵丹妙药”, 其原因在于机会平等对那些没有能力利用机会的人来说等于是一种“无机会”。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公平, 必须在信息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能力平等。[5]

第三, 图书馆在人口覆盖率和地域辐射度方面设置不合理。一些欧美国家规定建设一个图书馆应在1.5km半径内, 人们从住地最远出行10~15分钟应能找到一个图书馆。[6]而中国以方便全民阅读为目的的近距离社区图书馆的规模还满足不了公众需求。学生、教师、学者等知识需求大的人群往往是省、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主流读者, 占当地人口比重大的其他人群因地域限制、距离远、时间长等原因, 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 从而造成图书资源闲置、大量读者流失。

2. 图书馆自身建设方面

图书馆建设包括馆舍、藏书、设施、人员等方面, 都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各地区图书馆由于多年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致使自身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 造成了迥异的发展结果。有些图书馆规模宏大, 造型独特, 投资巨大, 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地标式建筑;有些图书馆规模很小, 发展前景惨淡, 因得不到有关部门重视面临关门;有的图书馆资金充足, 每年有高达千万的巨额购书经费, 而有的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 只能订购几种常用报刊, 致使馆藏资源不断减少;[7]更有偏远的西部图书馆“一年只订了一份广播电视报, 一年未买一本书”。[8]此外, 各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因种种原因差距颇大, 处于不公平状态。

三、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在和谐社会里人们应具有和谐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这种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 所以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 其教育公平的缺失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形成知识、信息获取的“马太效应”, 从而加大了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虽然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 我国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状况在不断改善, 但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人们仍需继续接受不同形式的“再教育”。比如, 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 人们不断地提高学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 人们不断更新原有的观念和知识、技能等。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图书馆是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了差距, 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在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的今天, 知识量和信息量获得越多的人则会在事业上有长足的发展, 拥有丰厚的收入,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品质等, 获得少者则处于相反的境况, 这就直接导致个人发展出现差距, 逐渐形成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

第二,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加重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图书馆拥有不同形式的海量知识, 具有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的能力。人们受教育离不开获得新鲜又充足的知识, 所以图书馆就是除校园之外的另一个全民受教育阵地。在这里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分享馆藏资源的权利,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度地获取知识。然而, 各地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读者平等地获取馆藏资源的要求, 这使得民众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逐渐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 加剧了国民再教育的不公平。

第三,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扩大贫富差别, 加剧权力倾斜, 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源, 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高素质人员的配备等决定了它会源源不断地积累更多的信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 人们对拥有信息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会选择从图书馆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谋求事业的长足发展。信息富有者会不断地提高能力, 获得可观的收入, 因逐渐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而位居要职。信息贫困者的命运则恰恰相反。这使得原来同一起跑线的人逐渐产生贫富差距及权力差距。信息贫困者容易产生不满和怨恨, 进而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发展的稳定性。

第四,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阻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学习数学使人精密, 物理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高尚,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决定了其天生就被赋予了一种教育职能, 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最佳教育阵地。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全体国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所以图书馆就发挥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图书馆公平的缺失剥夺了一些人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的素质也丧失了再次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从而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构建和谐社会呼吁图书馆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是需要人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图书馆公平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共同维护社会和谐。这种公平的缺失使一些人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图书馆教育公平能够真正实现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首先, 政府应解决图书馆制度建设问题。与国外相比, 我国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存在差距。图书馆存在的教育公平缺失也与宏观制度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应首先从我国的图书馆情况出发, 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制定并修改多部图书馆制度, 形成一个既远见卓识又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制度体系, 然后以此约束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确保民众公平地分享各类馆藏信息。

其次,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一方面, 图书馆正常运行需要在书籍、报刊、设备、人员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 由于图书馆事业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事业,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近几年政府加强了对图书馆的重视。然而, 我国图书馆建设的数量及质量较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 因此各地图书馆的建设也急需大量资金。所以, 图书馆事业需要充足的政府经费投入才能充分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

最后,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为弱势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 这种职能对于全社会来说意义非凡。弱势群体是图书馆重要的教育及救助对象。每个图书馆人应该视为弱势群体服务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并将其落到实处,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了解弱势群体的阅读特点和困难, 为其提供特色服务, 让图书馆教育公平的阳光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缺失影响了人们受教育的公平性,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绊脚石。政府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教育公平, 为和谐社会的建成贡献一份力量, 使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真正展现出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兰红光.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团结[N].光明日报, 2005-02-20 (01) .

[2]杨晓军.浅谈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 :4.

[3]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 2005 (7) :65-66.

[4]熊惠霖.图书馆公平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3 (9) :108.

[5]蒋永福.信息能力平等、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1) :22-24.

[6]王晓娟.论新形势下社区图书馆的构建与发展[J].内江科技, 2005 (2) :6-7.

[7]张春媛.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的理性抉择[J].理论观察, 2005 (3) :59-61.

8.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 篇八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别、城乡差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和民族差距。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必须要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寻求教育公平的实现,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政策路径

收稿日期:2011-12-18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校级项目(2009KB09)。プ髡呒蚪椋好狭⒂(1978-),男,河北藁城人,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伦理学;唐凯兴(1957-),女,广西玉林人,百色学院政法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1]。“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2]为此,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必须促进教育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所谓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3]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起点和基石,更是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利益”。[1]教育本质来说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而服务于社会。“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的是挖掘人类无限潜能的方法,而不是人为地去制造一个人。”[4]人与社会又是相互作用的,公平的社会制度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教育需求,从而更广泛地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公民作为社会主体,其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又是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实施真正的教育,将会有效地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同时也将会有效地改善我们目前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以及人文素质。”[5]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的深层原因都在于教育,或者是教育的不发达,或者是教育内容本身存在着问题,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5]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调节器”,既能促进社会平等,也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教育一旦变成工具,就会产生异化。教育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它能够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改变自身境遇,从而能够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普及教育比黄金更能使人致富。学校教育对下一代的甄选应完全按照个人的才能,而不考虑出身、性别或种族等因素。”[6]这就要求破除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以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

二、我国教育公平缺失的体现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择校费、大学高学费和高考加分政策,是公众心目中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分别有75.8%、69.7%和58.7%的人选择。面对延续至今、异化的教育事实,我们必须进行深刻反思与剖析。

1.区域差别的悬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国是世界上区域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悬殊,且最发达的地区与最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此外,不同省之间差距悬殊,即使在同一省不同县之间差距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常常被忽视,再加上有些乡级财政困难,更无力独自支撑基础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在受教育机会、教师资源、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2.城乡差别的失控。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这也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政府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城市教育部门。2005年我国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经费达6800多亿,而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所得的教育投入仅占23%。农村中小学的基建资金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在教育机会上,农村学生远远不如城市学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升学率方面。据调查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教育成本由农民支付,培养的人才却为城市和发达地区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城市对农村进行着一种无形的、违背伦理和公平的资源掠夺、人才掠夺和利益掠夺,也进一步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

3.阶层差别的固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阶层逐渐分化,阶层差别已经出现固化的不良趋势。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实现完全免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贫困生群体”成为校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来自总人口20%的高收入和次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人数的70%;而来自总人口40%的最低次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仅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1.6%。贫困仍然是许多人上不起学的首要因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数千万的流动人口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被忽视,致使他们得不到公平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不同阶层群体之间,得到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造成子女就业岗位的差别,以致出现了子女代际继承性岗位,这也就固化和助长了业已存在的阶层差别。

4.性别和民族差距的严重性。由于受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影响致使女童教育受到轻视,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女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文盲的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人。在这些文盲中, 90%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且70%又是女性。此外,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十分薄弱,民族教育的差距始终存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一差距正在拉大。仅以2003年为例,在各类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分别占学生总数的6.55%,而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却只占教师总数的5.01%。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根据国情和个体差异等情况,合理、恰当地确立现代教育公平的具体规则和途径,力促教育公平的实现。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和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公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支柱和血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务,保证财政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才能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努力增加对农村、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培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師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鼓励和吸引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安心农村教育。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多次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在于有充分的教育机会,虽然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的公平,但学校教育也有自身的缺陷,因为一旦个体在某一阶段中断了教育,也就意味着从此与教育的绝缘。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最终的现实保障。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样接受教育不再是某个阶段性的特定概念,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和提高自身能力。人们将把学习看做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自主调节器,以“人是目的”的教育伦理精神也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翟悸灵.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前沿,2010,(11).

[4]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5]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师德师风建设_纪律教育自查自纠表下一篇:有关于国庆节的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