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2024-09-17

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共8篇)

1.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一

2014年度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梅州市梅县区民政局

2014年,梅县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抓好作风建设,切实关注民生,努力为民解困,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通过不懈努力,全年争取中央省、市、县(区)等民政经费达11500万元(比上年增加4.8%)用于低保、五保、优抚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和超额完成,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回顾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素质。

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局从2月份起,历时9个月,组织局党组班子和党员干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全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风上重点整治“庸懒散奢”;紧扣“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三个环节,扎实推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局一是通过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党组和局机关党员干部分别组织集中 学习活动,先后组织了9次局党组集中集体学习活动、局机关干部26次集中集体学习活动,学习人次达1354人/次。二是通过召开了基层民政干部和民政服务对象座谈会、局机关座谈会、离退休及内退职工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征集的意见有涵盖民政工作的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根据意见建议以对照检查、制订整改措施。三是通过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和班子成员逐一进行了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四是通过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我局党组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作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以活动成效来推进工作任务的完成。活动取得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思想成果、工作成果和制度成果,全局上下思想认识深刻转变、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工作成效显著提高,有力促进了全区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树立民政队伍“廉洁、高效、勤政、文明”的良好形象。

二、全力抓好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申报工作。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计划的部署,我区于去年底启动了申报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的各项准备工作,区政府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我局在区府办统筹下组织协调好宣传、公安、教育、林业、住建、城综、卫计、环保、统计等有关单位,做好数据收集、材料准备、宣传氛围等工作,在完成各方面基础材料的情况下,于5月份正式向中国老年学学会提交了申报请求;中国老年学学会专家组来我区实地考察后,在9月22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专家认证会上获得了顺利通过;经过规定的认证程序和网上公示,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梅县区为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并于11月15日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 式,为我区增添了一枚含金量高的荣誉名片。

三、以改善民政民生为重点,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一)、低保实行有效动态管理,实行“应保尽保”。全区现有城乡低保对象7720户18813人。城镇低保标准375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250元/人月,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分别为城镇339元,农村152元,全年发放低保金3623.7万元。目前,我区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和人均补差水平在全市均位居前列。

(二)、社会救助宣传工作有效开展。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全区每个村(居)委制作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栏、公示栏,发放《便民卡》,扩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影响,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阳光操作。

(三)、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核对机制。为确保底线民生保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根据省民政厅《关于通过购买服务解决社会救助等民政业务服务人员的通知》(粤民发【2014】58号)精神,成立梅县区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共有编制6人,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人员专门负责全区低保、五保户的入户调查和审核工作,有效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

(四)、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全区现有五保户2141人,其中分散供养1597人,集中供养544人。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月637元,全年发放五保金1699.1万元。全区集中供养工作在全市的排位较为靠前,多次获得上级好评。抓好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理顺工作,对全区21间农村敬老院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积极筹资,重视抓好敬老院基础设施改造,全年投入资金110多万元,对南口镇、程江镇、石坑镇等多间敬老院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入院居住老人的生活条件。

(五)、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医疗救助费用结算程序,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原则,2014年6月份起全面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全年发放医疗救助362.04万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减轻了医疗负担,极大地方便困难群众,让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实现了救助政策的全覆盖,体现了救助政策的公平、公正、透明。

(六)、抓好防灾减灾和救灾救济工作。一是由区减灾委牵头,各成员单位配合,开展活动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的第六个“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的能力,全区发放防灾减灾宣传画册和应急知识等书籍、资料区1250多份。二是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灾应急能力,及时为我区受冻、受涝灾民、“全倒户”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据统计,全年下拔了冬春救助款、救灾物品和“全倒户”重建家园资金等共计160多万元。三是筹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在省民政厅和财政厅支持下,筹备200万元投资建设梅县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更好地抓好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积极筹备救灾物资,采购衣、被、床等物品,确保我区救灾物资储备充足,以备在受灾后能得到救灾、救助的物质保证。

(七)、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孤儿生活保障政策。对全区66名孤儿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补贴标准为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70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150元),全年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58.68万元;二是积极申报建设农村幸福院。努力推动建立形式多样、方便适用的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帮助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2014年上报17个村、进行验收6个村,经验收合格的村向区级财 政申请核拨每个村3万元建设资金。三是抓好区儿童福利院的建设。计划总投资600万元,主体建筑现已完工,建筑面积1861平方米,楼高四层;室内外建筑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围墙、绿化、门坪及室内外活动场所等附属设施正在兴建。四是引进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服务业。梅县区福晋老年公寓至2014年9月前完成第一期投资2亿元,完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房屋建筑包括办公楼、接待楼、公寓楼4栋,达到1000多个床位和部分配套设施,进入试运营;梅县新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现已投入使用。五是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工作。严格执行收养登记标准,确保收养工作合法化、制度化,积极做好收养登记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全年累计办理申请收养登记业务26人次,符合条件已办理5宗。

(八)、老龄事业发展卓有成效。一是及时为老年人发放高龄补(津)贴、“客家寿星奖”和百岁老人保健金等补贴工作。全区全年共发放各类补贴款项达425.58万元。二是开展重阳节慰问和“敬老月”活动。按上级老龄委关于开展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2014年“敬老月”活动,开展老年人维权,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营造我区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做好养老机构、基层老年协会调研和“贺金婚·传家风”梅州寿星集体祝寿暨客家长寿食品美食节启动仪式协助工作。我区选送两对结婚50多年金婚夫妻参加老年节“贺金婚·传家风”大型活动。推动传承客家文化和客家长寿食品展示活动,颂扬优秀家风、宣传特色农业、推广客家形象,进一步擦亮“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

(九)、抓好福利彩票和慈善事业稳健发展。2014年我区的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把握稳重求进的工作基调,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加大公益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安全运行和平稳发展。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3700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数3600万元的102%,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5%。全区共筹集公益金360万元,为我区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民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6.30”第二个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期间,加强宣传,积极发动,全年共筹集各类扶贫济困和慈善款项达500多万元。

四、以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一)、全面完成第六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好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制订了换届选举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了选举工作培训,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展开,坚决做到领导重视,督查有力,注重信访,严肃纪律,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全区20个镇(办事处、高管会)的355个村委会、33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于3月31日前全面完成。

(二)、全面抓好农村社区示范建设。加强乡镇社区政务中心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全区投入110多万元,加强创建示范活动,加强村务公开栏的修缮、更新和改造工作,完善村务公开阵地建设。全区有150个村建立了社区工作站,安装了标准规范的村务公开栏。

(三)、继续实施“强居促和谐,强村促稳定”计划。认真落实省市区三级配套资金,充分发挥资金资助作用,指导开展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2014年争取省、市第“双强双促”工作资金45万元,其中分别支持松源镇圆潭村、程江镇大塘村、畲江镇红星村各10万元,梅西镇永福村、南口镇瑶东村、石扇镇新东村各5万元。

五、深化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着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一)、及时落实各项优待和抚恤政策。

1、及时发放和调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全面落实优待政策,实行按月社会化发放补贴资金。全年累计发给“三属”对象、在乡残疾军人、复退军人、参战涉核退役人员、建国前入伍入党老同志、“五老”人员的抚恤补助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款项达754万元。根据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从2013年10月1日起,我区增加金额100多万元用于及时调整和提高待遇标准,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2、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待遇。严格执行《梅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给予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全年拨出专款99.6万元,为全区优抚对象购买城乡医疗保险、发放门诊补助和对因病住院的优抚对象给予医疗补助和大病救助。较大程度地减轻了优抚对象因病住院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解决了看病难治病贵的实际问题。

3、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热心捐助,筹集20多万元经费,帮助特别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问题达710人(次)。在“八一”节前夕,组织“关爱功臣”巡回医疗队到畲江镇为1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重点优抚对象的亲切关怀和爱护,深受社会和优抚对象的好评。

4、抓好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搬迁、扩建升级和开展清明、9.30烈士公祭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推动江南新城建设的需要,我区将座落在剑英公园内的“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搬迁到梅县区南口镇烈士陵园内。各有关部门奋力工作,施工人员日以继夜施工,仅仅用了不到40天的工期,在清明前完成了整体施工任务,交付市委、市府清明祭扫烈士活动。工程预计总投入500万元,第一期已投入250万元,在清明节和“9.30”烈士公祭活动其间,梅州市、梅县区五套班子和驻梅部队、各民主党派人士、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前往举行祭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崇高精神,掀起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热潮,据统计,全区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80场、达6.2万人(次)。现“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已作为梅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5、认真做好涉军维稳工作。为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维稳工作,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成立梅县区复退军人服务管理中心,指派一名在职干部任中心主任,其他5名工作人员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外聘请。复退军人服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对全区复退军人信访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上访问题和人员逐人逐案核实情况进行处理,注重预防和化解矛盾。

(二)、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

一是认真做好退伍安置政策宣传。成立接待站,严格做好退伍接待和登记工作。二是抓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落实。大力推行城乡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安置任务: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安排了10名转业士官;对155名城乡退役士兵发放安置补助金321万元。三是扎实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的宣传,动员140位退役士兵 积极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三)、进一步丰富了“双拥”工作的时代内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我区争创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区,区委调整了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经常开展工作调研和指导;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军民的国防意识和双拥观念。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和树立固定牌匾等形式,大造宣传声势,大力宣传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性,宣扬军爱民、民拥军的新形军政、军民关系及人民子弟兵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等好人好事,拥军优属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双拥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7、8月份,区民政局和区书法家协会在区消防大队和区武警中队开展“军民鱼水情,书法进军营”活动,并进行现场书法基础知识讲座,给广大官兵带来更多的艺术和精神享受;11月28日,区双拥办、区民政局和区文联、区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双拥杯”书法篆刻展览开展仪式。活动从7月份开始征稿,共收到参展作品130多幅,评选出优秀作品80幅,获奖作品10幅。该作品展的内容和消息,分别《书法报》、《书法导报》和《梅州日报》等刊物选登。通过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和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的充分展现了梅县区党政军民团结,共建和谐梅县区的精神风貌。四是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区领导深入军分区96169部队、区武装部、区消防大队、区武警中队及农村基层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2014年全区拨出专款56万元,作为驻梅部队129名随军家属就业安置补助金,为部队官兵解除了后顾之忧。据统计,今年全区从物力、财力上支持部队建设资金达300万元。五是驻梅部队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驻梅部队积极参与支持地方 重点工程建设,支援地方公路交通、水利设施、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参加地方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扶助失学儿童就学,扶持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活动,经常派出官兵配合公安部门围捕罪犯、看守囚犯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参与护厂、护村、护路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六是切实抓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我区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加强了军休所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工作力度为军休干部提供了舒适的娱乐场所,改善了军休所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军休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计划的通知》《粤民函[2014]948号》精神,2014年接收第二炮兵96169部队三位转业退休干部。在交接过程中做到了规范程序,和谐交接,达到了军队、军休人员和军休所三方满意目标。

六、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1、强化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全年新登记社团11个、变更法人4个、行政区名称变更换证86个、注销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新登记14个,变更登记2个,行政区名称变更换证77个。加强民间组织年度年检工作,年检率达到95%。全区共有各类社团21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01个。

2、依法实行婚姻登记。全年依法依规办理婚姻登记业务总额为9517宗:其中结婚登记5494对、离婚登记933 对,补领婚姻登记证814对、补领离婚证47件,出具无婚姻登记证明 2105 件,出具婚姻登记证明124件。登记合格率达100%。梅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局婚姻登记室连续被行政服务中心评为“文明窗口”,多位同志多次被评为月度“优秀服务之星”。婚姻档案档案规范管理,建立了面积120平方米的独立档案室,购置了可容纳80万份婚姻档案的国家标准摇动式档案密集架,配备档案管理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室达到防火,防盗、防潮等要求,实现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套制”保管,归档率达100%。

3、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认真做好2014年省界签约管护,落实好界线签约委托管理工作,把界线、界桩日常管理维护责任逐级落实到镇、村、到人。启动第三轮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按时按质地完成年度联检任务;边界线自勘界后持续稳定,没有发生过边界争议和群众性事件。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地名标志设置和维护工作。对县城区已命名设置好的路牌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对城区不规范的地名及地名标牌进行清理,对残缺破损的地名标牌及时清除更换。认真做好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梅县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贯彻省民政厅地名普查工作培训会议业精神,为地名普查工作打下了工作基础。

3、依法加强殡葬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殡改文件精神,按照殡改“十二五”规划要求和区领导的指示,积极开展殡改工作,全年火化率100%,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殡改目标任务。大力加强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强化殡葬工作办事流程;辖区内殡葬公益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升级和改造,推行生态丧葬、文明树葬等新型文明丧葬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做好违规建坟的处理,及早作出妥善处理,对因建坟引 发的纠纷,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

4、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引导劝导和临时救助。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流浪乞讨人员和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管理文件精神,积极实施救助,实现了街头救助经常化,全年共劝导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接受临时救助达240多人次,累计救助金额0.6万元,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率达100%。

七、加强机关队伍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

(一)、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构建廉洁干部队伍

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健全完善廉政制度建设,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股(室)和下属单位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制订防范措施上墙公布,接受监督;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围绕“突出一个重点、完善两个制度、实现三个效果”的目标,即突出“学习”重点,完善“财经、监督”两个制度、实现“全体干部职工党性增强、建成优质服务型机关、民政事业平稳协调和谐发展”三个效果,着力加强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一支创业、干事的廉洁干部队伍。

(二)、抓好“两建”工作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局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围绕“三打两建”工作部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协会的指导,推动行业内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守信自律。

(三)、抓好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帮扶工作

按照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关工作的通知》(梅 县区组通〔2014〕11号)精神,我局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帮扶南口镇软弱涣散村——太和村,局领导高重视,多次到村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指派一名年轻骨干担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半年努力,我局筹资10多万元,对太和村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项目主要有:

1、整治农村垃圾卫生环境,整治河道工程。

2、兴修水利工程,维修水利水圳设施。

3、修建村文化广场,对其进行全面整治及维修。

4、对个别自然村道实施硬底化工程,解决行路难问题。

5、改善村办公地址的环境,在村委会址一楼修建办事大厅,方便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安装了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实现村务全公开。通过帮扶,改善了村容村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群众满意度较高,有效完成帮扶工作任务。

此外,我局财经工作制度健全、资金管理安全高效、办公室工作有条不紊、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卓有成效、下属单位军休所全面落实军休干部职工的“两个待遇”,确保了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工作有声有色,光荣院建设管理规范、整体工作实现新发展,在院居住老同志安心欢度晚年,各镇民政办工作蓬勃发展。

虽然我局2014年的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个别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有:

(一)社会福利部分工作比较滞后。养老机构建设较为缓慢,需求与服务存在偏差,应着重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另外,我区未设立救助管理站,救助对象安置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社工人才短缺,有待进一步宣传,培训,吸纳更多人才服务社会。

(三)进一步严格公墓建设管理,在监督方面有待进一步加 强。

(四)优抚安置工作方面,个别退伍军人仍有不安定因素,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工作,涉军人员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全力以赴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五)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综合管理水平不平衡,须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为五保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第二部分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我局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加强养老服务等为主题,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困群体、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不断提升民政工作水平。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基本构想和思路是:

1、继续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全局干部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继续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民政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以及服务群众的水平;二是继续抓好业务培训;三是抓好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民政干部队伍,为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提供组织保障。

2、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拓宽救助领域,加强核查、监督,确保“三个群体”生活有保障。

3、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时足额兑现各类优待抚恤资金,利用 春节、“八一”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做好退伍士兵的安置和涉军维稳工作。认真组织开展2015年全省双拥模范城(县)的评定、验收工作,巩固我区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成果。

4、抓好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探索新做法,总结新经验,做好村(居)民委员会建设相关指导工作。

5、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着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梅县区儿童福利院工程项目建设,采购配套设施设备,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6、做好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推广工作。

7、抓好殡葬管理工作。

8认真抓好第三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9、其他民政和社会事务工作稳步推进。

总之,面对民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局将继续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根本,以“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理念,抓好民生,确保稳定,不断创新民政工作发展思路,拓展民政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开创我区民政事业新局面。

梅州市梅县区民政局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2.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二

1月30日下午,集团201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2015年工作安排大会在出租公司隆重召开,二届二次职代会与总结表彰大会同堂召开。市国资委副主任吴承凯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方勇,城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刚及集团公司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单位、集体和个人颁奖。

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良在总结2014年度工作的同时,代表集团公司班子提出,2015年预计投入8000余万元,开展“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工作,为职工做好“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的“暖心”实事。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张平在会上针对2015年的工作目标,围绕共铸首府“公交都市”品牌形象诸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3.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三

每年备考都有很多收获,今年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定要管住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多年来,2015届备考复习,是我改动最大的一次,尤其是进入二轮复习之后,每节课完全由我掌控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我对自己将大把时间教给学生的做法,也有忐忑,但通过一次次模考总结,逐步肯定了自己的改革。一轮复习的时候,每节课大概分为两个部分,课前讲解选择题,老师过知识点。二三轮复习,每节课分为四个板块:

首先,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背笔记。我感觉这样做最大的优点有两个方面,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二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帮助学生实际理解所学知识。进入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师生形神俱疲,尤其是三四月份,大家都在扛瓶颈期,一下课,学生哗地一声躺倒一片,太累了,都趴在桌上休息,如果老师,铃一打,走进教室就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前的气氛调动很有必要。其次,学生每天几乎都处于被各科老师轮番“轰炸”的状态中,一科知识还没来得及消化,又一盘菜灌进去了,每天似乎都在吃大餐,但每天都没时间细嚼慢咽,因此,要刻意给学生一个消化缓冲的空间,老师讲了并不等于学生就会了,学生听了并不等于他就懂了。

第二段时间,核对选择题答案。每天布置12道选择题,第二天课上对答案,对完答案后,课堂再次交还给学生,让同学间互相讲题,我认为,如果孩子能给别人把某道题讲清楚,讲懂了,那这个知识点,他自己一定掌握了。七到八分钟互相讲题结束后,教师再对试题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讲解,侧重于解题思路的培训,之后,再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按照老师讲题的思路,大声互相讲题,我给孩子们的一句话是“把同学讲晕,讲烦”,可以是自言自语,因为现在孩子们对这十几道题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自言自语是为了消化刚才的解题思路。

第三段时间,讲解课前学生写在黑板上的主观题。每节课让学生在黑板上回答一到两到非选择题,教师利用面批类的方式,统一讲解,侧重于讲解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审题答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到高考前,每位同学平均在黑板上做题三到四次,也就等于老师给他面批了八道题,同时结合其他同学的答题模式,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效果非常好,昨天,孩子们对主观题答案的时候,感觉自己给的答案,比参考答案更为完整。

第四段时间,教师利用十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二轮复习。这个环节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首先教师讲课要言简意赅,没有废话。其次,板书结构明了。第三,教师要能高屋建瓴式的俯瞰课本,二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厘清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去课本烂熟于心,而且头脑中要有很清晰的知识体系图。

需要反思改进的地方:

1.一轮复习阶段,如何落实课本知识。万变不离其宗,课改以来,高考题似乎离课本越来越远,导致在备考的过程中,对课本关注不够,有些同学毕业的时候,课本几能与新书相较。

2.如何处理好课标与课本的关系。现在提倡以课标为本,辅以课本,而且因为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有一定出入,势必给老师们带来茫然,相关内容讲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深度和广度都不易掌控。

3.如何处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现行高中课本的体例,是建立在学生已建立了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之上的,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结果并非如此,很多高中学生,“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不仅完全没有通史基础,而且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材料看不懂,一切无从谈起。

4.如何处理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文史不分家,语文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历史学科的学习,文言文看不懂,句子主语找不到,关键词提取不出来,等等问题,都在严重制约今天的历史教学。

5.学生课外积累太少。应试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就停留在上课写作业、参加各类特色班的魔咒中,属于自己的时间很有限,到了高中,名著、名人、时政接近一问三不知,几乎没有知识储备可言,阅读量极少,同样严重制约课堂教学的展开。

高考改革,已箭在弦上,今年的高考试题,也许是一个导向,它更侧重于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这就亟需我们处理好,课本、课标、能力养成三者间的关系,一届帷幕落下的同时,新一届的大幕已经拉开,高2016届的同仁和学子们加油!

4.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四

2015年工作计划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市编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办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安排,着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群众路线活动开展情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县编办2014年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办6名党员全部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覆盖面达XXX0%。编办党支部在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统一部署的基础上,立足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活动“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一)高度重视,深入部署,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编办党支部把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在县委路线办的统一部署下迅速召开党支部会议学习中央精神,围绕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开展周密部署,为活动整体有序开展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

(二)深入学习,广泛听议、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质量过硬。全体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作为基础环节,从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1、思想教育“全动员”。3月13日,县编办党支部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XXX同志作动员讲话,县委第二督导组XXX组长代表县委作重要指示。

2、学习培训“全覆盖”。制定了党支部中心组学习计划,先后安排15次集体学习。党支部书记亲自上台讲党课,带头学习,上带下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3、听取意见“全方位”。通过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向县直机关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分管领导分别对所属服务对象进行了调研,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并收集基层群众对党支部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向县直有关部门发放征求意见表67份,通过以上举措,征求到各类意见共331条,为深入查摆奠定扎实基础。

(三)从严要求、深刻查摆,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达成目标。在县委第二督导组的指导下,编办党支部深刻严肃地进行查摆、开展批评,确保活动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目标。

1、查找问题准确。编办党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严格对照《党章》、“四风”问题25种表现和37条共性问题,通过多方面征求意见、督导组谈话提醒、班子成员自我剖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等方式,深查细照、举一反

三、边学边查、边查边改,共梳理归纳出24个突出问题。

2、谈心交心充分。为做好民主生活会前的充分沟通,班长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同志之间完成深入谈心,相互之间开展谈心谈话XXX人次。

3、剖析材料深刻。在深入查找问题的基础上,班子成员都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通过走基层、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集体议等方式充分查摆问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4、民主生活会质量高。8月12日,编办党支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县委第二督导组的指导下,党支部成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敢于揭短亮丑、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提出自我批评意见45条,对其他成员提出批评意见17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分类整改,建章立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针对群众意见反馈和查摆发现的问题,编办党支部班子以高度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抓好整改,专门制定了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整改清单和制度建设计划。从建章立制着手,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要求、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及整改期限等内容,重点修订完善了《县编办关于增强组织观念严格政治纪律的规定》等XXX余项制度,内容涉及加强班子建设、强化为人民服务、严格制度规范等方面,确保整改成效“不空”、“不偏”、“不虚”。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为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依据和保障,提高了规划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各项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推动全县三大改革 2014年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了体制机制保障作用。

1、坚持深入调研,配合做好调整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我们采取切实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拟制工作。一是认真研究,提早准备。一方面,积极学习省市机构改革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县政府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及运行状况,提出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初步对策。二是广泛调研,完善方案。县委、县政府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部门领导、职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拟制了县政府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反复论证,不断完善,力求方案既符合省市要求,又符合XXX实际。

2、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县政府无论新组建部门、机构调整或机构未做调整部门,都要求重新报批“三定”方案。在“三定”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采取“二上二下”的办法(由部门和单位提出“三定”方案的初稿并与编办初步衔接,再由部门审查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编办审核,编办审核后送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确认),主要强调了五个方面:一是“三定”方案统一参照市上各部门的“三定”格式起草。二是把部门职责的调整变化作为衔接、审核的重点,认真对接调整变化的各部门职责,防止因职责调整变化,形成漏缺。三是部门内设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必须与改革后确定的职责任务相匹配、相协调,能不设的尽量不设,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设置。四是按隶属管理、归口管理和挂牌机构要求,理顺各事业单位的管理关系。

3、开展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2014年我办对各单位具体承担的职责及法律法规依据进行逐一梳理核对,与各主管部门进行深入沟通论证,通过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搜集整理了试点省市改革经验,并结合我县事业单位实际进行讨论,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同时,进一步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4、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2013年12月,行政审改工作由县纪律检查局移交县编办。2014年2月底,县编办开展政府部门职能梳理工作,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一次清理审核工作,由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盖章签字后正式确认。2014年6月,我县开展了非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XXX政府部门现行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此次清理范围。现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17项,涉及县发改委、财政局、民宗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局、保密局、交通局、食药局、水务局、公安局、文体局等12个部门。其中取消了7项,调整行政许可项目1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9项。2014年7月,为严格贯彻落实市级政府第八批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根据兰政发(2014)XXX1号文件精神,下放我县的行政许可项目共有3项:其中“举办攀登山峰活动审批”和“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这两项审批项目属县文体局承接,经对接,县文体局已承接此两项审批项目;其中“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设施审批”项目属县环保局承接,经对接,县环保局也已承接此项审批项目。2014年8月又根据兰州市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培训会精神,依法确定了我县拟保留行政许可项目XXX项,对应取消了1项,承接省级政府部门下放县区的行政审批2项,合计XXX项,备案制项目16项。

按照简放权、理顺关系的要求,我办已于9月中旬公布了XXX行政审批目录。

(二)围绕落实制度规定,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总结探索管理工作方法路子。

1、坚持机构编制“四个一”审批制度。为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源头性地位,进一步推动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机构编制管理中,凡涉及职能配置和调整、机构设立与变动、编制与领导职数的核定与增减、经费管理形式的确定与改变等机构编制事宜,都必须经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一家受理、一家承办、编委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行文。

2、严格落实编制使用计划制度。我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进一步明确编制管理的源头作用,严格实行编制前置管理,同时为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根据市编办有关要求,我县自2012年开始推行事业单位用编计划审批制度,全县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和空编情况申报下年度事业单位的用编计划,经我办审核报市编办审批后下达事业单位用编计划,这样就从从源头上进一步加强编制管理。一年来我县人员选调以及招录工作,一直按照用编计划并报经县编委研究同意后实施。

3、规范机构编制工作程序。为规范业务办理程序,建立了机关、事业编制审批、增人进编审批、事业单位法人年检、登记等工作流程,使各科室间的工作协作程序更加明确,减少重复性工作。同时,较好维护了编制工作的严肃性,促进各部门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堵塞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中的漏洞。

4、科学制定增编计划,全力服务社会需求。一是从严控制机构编制人员增长。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核定编制XXX名,现实有XXX人(不含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安置的XXX名不占编人员)。二是着重服务民生,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加强请示和沟通,上报请示事项7项,按规定程序报批设立了县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县虚拟养老院、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县抗旱防汛办公室等6个机构;紧密结合效能风暴行动,加强县委督查力量,增加县委督查组临时编制XXX名;在县纪委机关增设纪检监察室、纠风室等2个内设机构,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各增设1个内设机构;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更名为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中心,各增加了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重新核定了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机要局、保密局领导职数;为加强食品药品稽查队伍建设,从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划转了5名编制补充到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

5、切实做好全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5-6月份,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计XXX人的实名制档案进行了清理规范,查漏补缺,使实名制档案与实名制系统信息实现了相一致。结合清理规范实名制档案工作,逐系统、逐单位、逐人员全面梳理核对实名制系统信息,坚持以编制部门审批文件为依据,进一步核对各单位机构名称、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信息;同时,对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号、单位地址、联系人、中文域名、联系电话、人员照片、身份证号等信息数据进行查缺补漏、修改完善,保证软件信息数据更全面、准确、有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对外一致、五个内部一致”。“三个对外一致”即核定的领导职数与组织部配备的领导干部相一致,人员基本信息与人事信息相一致,实有人数与财政供养人数相一致;“五个内部一致”即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机关事业单位实名制档案、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机关事业单位电子台账、机关事业单位纸质台账相一致。

6、完成2014年公务员招录计划申报工作。在2014年公务员招录计划申报工作中,我办充分履行职能,严把编制关口,认真审核部门机构编制状况,坚持严格审核空编、严格总量控制、严把人员结构、提高审核水平的原则,确保我县2014年公务员招录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切实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围绕规范管理,夯实事业单位管理基础 一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甘肃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二是严格登记条件和登记程序,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方便群众办理登记和年检工作,制作和公示了《事业单位登记流程图》、《事业单位申请、登记、变更条件要求规定》,建立了事业单位登记QQ交流平台,共享《事业单位登记年检申请书》等相关表格和有关说明,使办事人员对登记、年检要求和程序一目了然,方便了办事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注销时,严格按照受理、审核、核准等程序办理,对提交的材料严格把关,对材料不齐、内容不实的要求补齐材料后再予以办理。今年新设立登记事业单位6个,变更登记事业单位16个,注销登记事业单位1个,证书补领事业单位2个。三是按时完成全县事业单位年检工作,重点审查各单位主要职责履行情况、人员编制和资产收益。今年年检事业单位XXX个,年检合格率达XXX0%。四是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年检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历年的事业单位登记档案资料再次进行清理汇总,按照“一户一档”的建档要求,分户分类分件进行了整理

(四)围绕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水平2014年我办在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提升”,即:一手抓工作,一手抓队伍,提升党建工作,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1、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通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学习讨论、查摆问题和制定措施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把活动向深处延伸,贯穿整个编制工作之中,从而使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化、长期化。

2、认真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和“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今年是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精细化管理年”,我办结合效能风暴行动,努力把编办建设成为县委县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工作运行高效、社会形象良好的部门。一是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二是以改进机关作风为抓手,加强本机关自身能力建设,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三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实施方案》为主体,以《岗位职责制度》、《机构编制核准制度》、《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实名制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为依托的“1+5”精细化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扎实开展联村联户和为民富民活动。

高度重视联系帮扶活动,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详细摸清情况,积极出谋划策,力争多方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联系帮扶活动。一年来,帮助XXX完成了以下实事:一是帮助做好2014年春耕生产准备工作,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捐赠地膜1吨,为帮扶家庭各送去化肥一袋,共计XXX元;二是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24万元,当地厂矿企业资助14.8万元,群众以工折资XXX.3万元,总投资48.1万元硬化村庄道路2280米,配合村委会发动群众铺垫路基150方沙土;三是耐心疏导村民情绪,与镇包村领导、村干部共同化解了一起帮扶家庭矛盾,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一家人和睦相处,申请了财政危房补助资金XXX元,改建了危房,使这个家庭走上了建成小康家庭的希望之路;四是正在筹建6万元用于衬砌渠道1200米。

四、依法行政,落实监督,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年来,根据上级部署,我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全体机关人员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到年度整体工作目标和全办重要议题,始终抓住不放,有效地推动了党风廉政、依法行政建设上水平。

1、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按照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工作部署和目标要求,围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部门内控标准化建设重点领域,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落实,结合每年的“5.XXX”思廉日、“12.9”国际反腐日等专题活动,组织党课教育,学习心得交流,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意识,从反面教材吸取教训,敲响警钟,自觉提高免疫力。

2、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动行政权力阳光、规范运行。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及时、完整公开政务信息。坚持从制度入手,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人,用制度监督人,用制度制约人,强化了监督检查机制。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公开向社会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3、强化作风转变,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规定,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党纪法规。把源头治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我办领导班子也郑重做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4、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紧密结合。领导班子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凡涉及中层干部任免的安排、大额资金的支出、年度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讨论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后再行决定,从源头上堵塞各种漏洞。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班子认真研究,组织实施,保证政令畅通。

五、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全办干部兢兢业业、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主动研究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识还不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二)行政编制和县属事业单位编制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机构编制管理干部还需加强培训,开拓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创新编制管理。

(四)制度建设还不规范。虽然我们已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整改落实措施,但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制度建设还不健全,不规范。

六、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县编办将按照“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总要求,着力推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科学化水平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美好和谐XXX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做好县、乡政府机构改革落实工作。认真学习国务院、兰州市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结合我县实际,认真梳理各部门职能,研究解决需要进一步取消、整合、下放、转移的事项,加强相关职能以及解决部门职责交叉事项的具体意见。按照兰州市统一部署,因地制宜落实推进我县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做好方案组织实施工作,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认真学习研究兰州市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积极部署开展全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落实我县事业单位分类等配套文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

(三)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加强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研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原则,健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动态增减的有效机制,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积极探索开展政府部门职能评估和常态化管理工作。认真做好2015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的机构编制审核工作。

(四)不断深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巩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财政统发工资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与财政预算等工作的衔接。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业务流程。对县、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汇总研究,查找问题,提出完善管理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五)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学习贯彻《行政机关机构编制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政策规章,开展执行情况的专项督查。根据兰州市编办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预防工作。巩固机构编制核查成果,探索建立机构编制核查档案数据信息动态实时更新机制。

(六)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完成2014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制定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登记管理实地核查等办法,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推进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使用推广工作。

(七)着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职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规范公务行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机构编制部门的履职能力和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5.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五

(工 程 部)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工程部按照项目办的分工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推动工程施工进度为重点,以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对外积极协调,对内加强管理,工程前期狠抓了驻地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和场站建设等各项工作,本年度积极开展了“春季百日大干”、“秋季劳动竞赛”活动,以及“质量月”等各项活动,推动了路基土方、桥涵结构物、梁板预制安装、现浇箱梁等工程全面展开施工。工作中牢记质量、安全、廉政三个责任重于泰山,坚持内、外业并重,完善工作措施,狠抓了工程质量、进度等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使得整个工程进展基本顺利,工程施工质量、进度一直处于受控状态,工程部团结拼搏,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2014年工作任务。每位成员都能遵守项目办的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认真工作,相互协作,有效解决了大量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工程总体进展情况

(一)路面拌合站建设情况

一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完成场地水稳料硬化,完成拌和站基础浇筑。

二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完成场地硬化,基层拌和站已安装

调试完成。

三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完成场地硬化,基层拌和站建设已安装完毕,具备出料条件。

四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完成场地水稳料硬化,基层拌和站已安装,正在调试。

五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完成场地硬化,拌和站安装已完成,正在调试。

六合同:基层、面层拌合站尚未开始建设。

(二)实体工程完成情况

截止12月20日,本年累计完成工作量75367.09万元,占内控年计划96777.2万元的77.88%;自秋季劳动竞赛(9月11日)以来,累计完成工作量272064.43万元,占劳动竞赛计划的106.28%;自开工累计完成工作量78470.42万元,占核定合同价的40.04%。

全线路基填方累计完成655万m3,占总量843 万m3的77.7%;涵洞工程累计完成2962.3延米,占核定数量的97.8%;桥梁钻孔灌注桩累计完成2978棵,占总量2999棵的99.3%,桥梁基础砼完成28217.6m3,占核定数量的90.6%,桥梁下部结构砼完成36250.5m3,占核定数量的74.4%,桥梁上部结构砼完成35053.52m3,占核定数量的34.25%。

二、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入贯彻交通部和省交通厅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开展各项活动。

本年度先后编制了《2014年xxxxxxxxxxxxxx“春季百日大干” 2

竞赛活动实施方案》、《xxxxxxxxxxxxxx试验检测人员技能竞赛活动实施方案》、《xxxxxxxxxxxxxx2014年秋季“劳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德商公路德州(鲁冀界)至夏津段工程“质量月”活动方案》。积极动员各参建单位,紧紧围绕进度和质量这两个主题,妥善安排各时间节点,陆续开展了以上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工程管理制度。

为规范工程管理,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照项目办管理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建设的管理法律、法规和本项目招标文件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在上一年度制定的一系列工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编制了《xxxxxxxxxxxxx质量控制“一对一”管理办法》、《xxxxxxxxxx土工格栅材料管理办法》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和进一步完善。

(三)强化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执行工程项目首件认可制度。如第一根桩、第一根柱、第一片梁等的施工质量控制,总结后作为施工标准执行。标准化施工的推行,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奖罚制度,根据日常巡视和月度联合大检查的结果,对承包人采取奖罚措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监理及施工单位下发了《质量控制“一对一”管理办法》,将每个结构物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对完成结构物进行评分,评定出A、B、C三类等级,根据评级结果对具体的施工、监理单位分管责任人、劳务协作单位个人均进行经济奖罚。

3、为控制好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后沉降,避免桥台跳车,制定了具体的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操作办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台阶开挖的工序,制定了详细的工艺要求,使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

4、工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根据工程现场实际,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提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地检查和巡视力度,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5、认真落实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对减水剂、支座等原材料执行“甲控材料”制度和甲控库管理制度,采取批次入库、盲抽和第三方检测制度,规范了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储存和加工,强化了施工配合比的二次确认验证和优化,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质量。

6、强化了对施工条件标准化的检查和落实,加大了工程质量检查力度,严肃对待检查结果,注重检查问题的落实。先后多次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技术人员进行观摩学习,通过现场示范和观摩,增强了标准化建设意识,树立了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和标准,提高了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和标准化建设标准,保证了已完工程质量。

目前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情况良好,未出现大的质量、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基本能按监理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各工序施工,全线工程质量整体处于受控状态。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了路面施工技术培训,为下一步建设高质量路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程变更必须坚持高度负责的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对于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用地、加 4

快施工进度等方面有显著效益时,才能考虑工程变更。本项目在开工前制定了《设计变更实施办法》,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施工项目部、设计院共同上会讨论,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选择合理的变更方案。

(五)对科研课题的实施,项目办与科研单位、总监办、驻地办、施工项目部充分沟通,组织协调,从理论结合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参考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指导施工。目前正在实施的科研课题项目有同济大学承担的《多变地质环境下路基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长安大学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联合承担的《山东省高速公路柔性挡墙技术应用研究》。即将实施的科研课题有长安大学承担的《生态环保型自融雪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研究》。

三、存在问题

虽然经过种种努力,但工程总体滞后于初设的计划安排。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标段土方尚存在缺口,要尽快协调解决剩余土方的取土,尽快展开冬季备土;二是六合同施工进度严重滞后,造成2015年施工任务量较大。

第二部分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本项目建设的收官一年,工作重点是路面工程施工和交安设施施工以及房建等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事关整个项目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因此,需要进一步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做好施工协调,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以质量、安全促进度,保证年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一、细化工期安排,加强进度控制

督促各单位根据年度工程项目及工期目标要求,编制施工计划。

(一)2015年工程进度安排为:

第一季度:完成剩余路基土方储备,砼工程剩余材料储备,路面基层材料50%,面层材料30%储备,完成路面各结构层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底基层、基层工艺试验,完成成品路基50%。

四月份:完成中小桥、通道预制板安装,展开桥面系施工,完成路基土方、台背回填90%,完成成品路基80%,展开路面底基层流水施工,展开非便道侧防护工程施工。

五月份:完成大中桥预制梁安装,展开桥面体系转换施工,完成路基土方,台背回填95%,完成成品路基90%,路面底基层完成50%,展开路面基层流水施工,完成沥青大碎石、下面层工艺试验,完成非便道侧防护工程施工,展开路缘石安装。

六月份:完成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展开桥面系施工,完成路基土方、台背回填100%,完成成品路基100%,完成路面底基层90%,完成路面基层50%,完成沥青碎石、下面层10%,完成路缘石安装20%,展开便道侧防护工程施工,展开中分带通讯管道、回填土施工。

七月份:完成桥梁工程预制安装梁板类的桥面系施工(除伸缩缝外),完成路面底基层100%,完成路面基层90%,完成沥青碎石、下面层50%,完成沥青中、上面层工艺试验,完成路缘石安装50%,中分带通讯管道、回填土完成50%,便道侧防护工程完成30%,展开路基边坡绿化施工。

八月份:完成桥梁工程现浇箱梁类的桥面系工程施工(除伸缩缝外),完成路面基层100%,完成沥青碎石、下面层80%,完成沥青中、上面层10%,完成路缘石安装80%,便道侧防护完成50%,路基边坡绿化完成100%,中分带通讯管道、回填土完成80%,展开停车区、服务区、收费广场砼路面施工。

九月份:完成沥青碎石、下面层100%,完成沥青中、上面层50%,完成路缘石安装100%,便道侧防护完成80%,中分带通讯管道、回填土完成100%,展开桥面伸缩缝安装施工。

十月份:完成沥青中、上面层100%,便道侧防护工程完成80%,逐段开始挖除施工便道,桥梁伸缩缝安装完成50%,完成停车区、服务区、收费广场砼路面施工100%。

十一月份:完成桥梁伸缩缝100%,完成施工便道挖除,完成现场施工垃圾清理外运,完成便道侧防护工程100%。

十二月份:完成现场路容路貌清理,达到交工验收检测条件。同时展开竣工资料编制工作。

(二)春节前工作计划

1.将冬季施工项目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巡查力度,切实落实各项冬季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2.抓好已完成的预制梁板、墩柱等成品工程及已安装的预制梁板砼护栏、伸缩缝、连续端预埋外漏钢筋的保护工作,将督促各合同段加强钢筋防腐防盗及成品工程保护的工作,以确保明年复工后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3.重点检查各合同段桥头台背回填及台后过渡段以及高填方路段的堆载预压工作,要求各单位利用年内的有限时间完成预压工 7

作,为明年顺利完成施工计划创造条件。

4.开展“内业资料整理月”活动,组织各单位进行内业资料档案整理,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提高内业资料管理水平。

二、继续强化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也决不允许以质量为代价换取进度。一是突出监理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二是加强工地日常巡视工作,进一步提高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具体质量控制工作如下:

1.第一季度抓好路面拌合站建设,保证场区规划、场地硬化、设备配置达到标准化要求,抓好路面备料进场原材料质量。

2.上半年抓好台背回填、空白段填土施工质量,将路面底基层、基础质量控制作为重点。

3.严格控制桥梁上部结构、现浇箱梁、桥面系施工质量。4.下半年桥面防水、沥青面层质量控制及路面面层的连续施工作为质量控制重点。

5.由总监办负责对卫运河特大桥、青银互通等重点工程施工全程监控,保证施工现场规范,工程质量优良。

三、继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加大对安全生产合同的履约检查,落实“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四、强化工程部内部管理

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积极参加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〇一四年十二月

6.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六

一、坚持运政为民“一个中心”:强化读书学习,提升服务水平。将读书学习制度化,坚持每月集中读书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加大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活动辅导书籍学习。强化学习成果转化,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就更好的发挥岗位职能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共组织集中学习12次,交流读书心得36篇。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工作作风。组织服务对象、企业代表座谈,开辟教育实践活动网站专栏,开展“门难进、脸难看”、“推诿、吃拿卡要”等行为问卷调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运管工作的要求和期盼,共征求意见和建议61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能即知即改的,按要求和标准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开展主题活动,落实便民利民。组织“满意在车厢、文明在交通”、“**快客”、“**快货”、“车大夫”主题活动进社区服务,发放服务指南、经营规范等材料,并就更好的服务群众出行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共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问卷调查100余人次,征求意见70余条,让群众在家门口实实在在感受到运管“便民、惠民、利民”。

二、实现行业改革“一个突破”:编制发展规划。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我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邀请专家组对规划细则进行综合评审完善。规划明确了近5年公交车辆投放、线路设置、站场建设等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组建国有公司。由市国资办全额出资注册**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将原农公站场所进行改建作为新公司办公室场地。实施计划任务。全面核查新辟2条公交车线路覆盖公交盲区,对现行6条线路进行客流量调查加密车辆班次方便群众出行,跟踪19对新建站亭、15对港湾式站亭改扩建及上方寺、开发区**两处首末站建设。首批30辆新购公交车已按期到位,完成新聘18名驾驶员及30名安乘员招聘。

三、建设便民惠民“一个市场”:推进镇村公交通达。采取新辟、延伸等方式,投放14辆公交车,开通6条线路,完成**、**两乡镇镇村公交通达。组织镇村公交回通达头看,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完善客运枢纽功能。加大新客站站务管理,完善综合枢纽功能。现进站经营客车450辆,日发送班次近1200个,始发公交线路5条,进站经营出租车日均100余辆,基本满足群众多方式出行需求。加大服务品牌创建。截止目前,共创“**快客”品牌线路7条21辆车、“**快货”品牌线路5条、“**快修”品牌企业5家,**至**等5条班线6客车、**至**1条货运线路、**汽修厂品牌创建待省专家认证;引导培植现代物流。推进现代物流业基地建设,**等5家物流企业已入住城西物流中心,培植成熟线路争创“**快货”品牌。探索货运市场资源整合,**镇等3家水运企业资源整合重组已达成共识。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每月8个检查组开展安全检查,共发放整改通知书96份;组织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违规经营出租车71辆;组织开展“黑车”整治活动,共查处非法载客“黑车”86辆;按照“便民、利民、平安春运”目标,安全接送旅客120.8万人次,同时圆满完成“清明、十一、学生高中考”等运输保障。

四、打造作风过硬“一支队伍”:建立制度管理体系。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执法人员十项禁令”等规定的要求,将公务接待、执法公开、执法监督等67项制度进行完善汇总编制成册,着力构建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便于考核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廉政防控体系。通过“找、防、控”三个环节,排查行政处罚(许可)各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从审批、许可、处罚等方面综合分析,制定预防措施、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筑牢廉政制度“防火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细化考核考评,强化制度执行,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处置上级部门转办、群众来信来访信件,围绕反映热点焦点,分析问题存在根源,查找不足,督促落实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做到封封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314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目标完成、制度执行等考核考评,依托“文明科室队、执法明星”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全体人员工作热情,增添工作动力,推动队伍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整体提高。

存在的不足:当前,我市客运市场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仍然很艰巨,服务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还需加快;货运市场资源兼并重组行业支持与引导力度还需强化;驾培市场规范化、集约化还需培植;非法马路维修摊点屡禁不止,执法力度与手段还需再硬;“黑车”非法载客、出租车不规范经营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我处将严格按照局党委、局长室统一安排和部署,围绕“创新、转型、服务、监管”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城市公交新公司运营、客运市场资源整合、现代物流基地建设、驾培维修行业服务品牌创建、运输市场科技监管,实现运输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忧患意识,思想不放松、标准不降低,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继续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运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制度管理长效机制,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二、围绕客运市场便民利民,推进服务均等。全力保障城市公交新公司运营,全面实施新辟4 条公交线路核查,开展客流量调查加密部分线路班次,跟踪19对站亭新建和15对港湾式站亭改扩建及上方寺、开发区**两处首末站公交站台建设;组织镇村客运通达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继续推进周奋、沈伦两乡镇镇村公交客运通达;以客运资源重组为切入点,加快客运市场资源整合优化,计划完成20辆客运车辆更新,推进徐州、淮安班线公司化改造,争创“**快客”品牌;突出企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大出租车诚信经营、文明服务教育培训。依据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强化从事定线定点经营出租车治理,促进行业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强化客运站驻站管理,发挥综合枢纽功能,推进精细化管理,方便群众出行。

三、加大货运市场引导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危险品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全面推进危货运 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跟踪推进**等3乡镇水运企业资源重组,抱团发展、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城西物流业务指导,引导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争创“**快货”线路1条;强化行政中心窗口服务,做好道路运输证IC卡换证。按照计划稳步推进船型标准化船舶拆解。

四、发挥驾培市场网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市场公司化改造,推广“自主选择、先学后 付费”教学模式,落实“一人一卡”制度,利用电子管理围栏,加大教学培训考核考评。推进驾培行业节能减排,鼓励使用模拟仪代替教练车教学培训。继续做好从业人员继续再教育,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五、继续争创维修服务品牌,带动整体发展。坚持每月二级维护送企业月度例会,集中抽查维护实况录像,严把检测源头管理。举办维修等级工人培训班,组织服务品牌企业创建现场观摩,引导带动全行业争创“**快修”、“绿色汽修”服务品牌积极性,促进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7.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篇七

2015年,我国进出口39 586.44亿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出口22 765.74亿美元,下降2.8%,进口16 820.7亿美元,下降14.1%。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好于全球和主要经济体,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加快,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外贸的质量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贡献加大。

一是国际市场份额增加。预计2015 年我国占国际市场份额升至13.4%左右,比2014 年提高1 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3 个百分点,是5 年来我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一年。

二是外贸增长的动力转换加快。外贸企业创新、品牌建设能力不断增强。“三自三高”产品出口增长态势良好,增速高于传统商品。铁路机车、通信设备、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速超过10%。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增幅分别超过30%和70%。

三是外贸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国际市场、国内区域、经营主体、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全面优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占比45.8%;中西部地区出口占比16.5%;民营企业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达到45.2%;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到53.5%;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的57.6%,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5.1、7.8、14.7、7.8和2.1个百分点。

四是进口的质量和效益提高。2015 年进口量增价跌,原油、铁矿石、大豆、铜精矿、天然气等10种大宗商品合计减少付汇1 88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亿元。

五是对国民经济贡献增加。外贸在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资源瓶颈、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

总体看,我国外贸发展趋势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成绩单是靓丽的,成绩来之不易。对此,2015年,商务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时推动政策出台,完善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体系。2015年以来,先后推动出台了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既加强传统行业,又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既针对当前稳增长的迫切任务,又兼顾转方式、调结构的中长期目标。力度大、措施实、含金量高,得到地方和广大进出口企业的好评,普遍认为“国家对外贸发展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二是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商务部及时将有关文件细化分解为126项重点具体工作,建立近20个部门参与的外贸政策落实工作周报制,加强地方定期报告制度。召开4次全国性会议,全年牵头召开部门协调会50余次。牵头赴地方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督查,7次参加进出口环节收费督查,摸清了126项进出口环节收费情况。开展专题调研100余次,对6 0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三是突出重点,大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2015年以来,商务部推动出口退税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负担,大大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一类企业退税审批时间可缩短至2 个工作日以内。推动降低出口平均查验率,对查验没有问题的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00多亿元。

四是完善外贸管理体制,推动结构优化。培育认定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地,推进加工贸易向内地梯度转移。进一步简政放权。研究取消5个中央设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清理进出口环节行政审批16 项中介服务。取消稀土、钨、钼出口配额管理及出口关税。继续下放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2015年新增350家备案机构。做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注册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招标代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大力支持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商务部扎实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六体系两平台”,制定政策创新清单55 条措施。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初步形成20条经验;海门、海宁两地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研究制订进一步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选取部分企业试行相关支持政策。

六是适应新要求,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资源进口。支持4个自贸试验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推动原油进口体制改革,赋予有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原油进口资质,积极扩大原油进口。

8.2015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篇八

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刺激下,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成交量逐步回暖,其中一线城市回暖最为明显。百城住宅均价环比止跌转涨,一线城市领涨全国,深圳涨势尤其显著。但土地市场供求同比仍呈下降趋势,整体楼面价格与2014年同期持平。品牌房企销售业绩在二季度快速回升,资金面有所改善,但企业拿地投资仍较为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房地产市场阶段性上行通道已经打开,结合历史规律预计,此轮上升空间将持续1年左右。但由于目前主要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一定水平,增量需求空间有限,预计此轮回升力度将不及2009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格局继续演变,强强联合下中小房企生存空间继续受挤压;保险等金融机构加速投资房地产,助力房企轻资产转型,房企与保险等金融资本的联姻开启了新的战略合作模式。此外,区域一体化继续推进,其中京津冀一体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将使环北京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全国市场中新的亮点。

1 上半年市场表现及特征

1.1 货币信贷政策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在中央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的背景下,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调低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构建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完善。地方也纷纷出台公积金放松、财政补贴等系列政策,刺激需求促进库存去化,改善性需求得到积极支持。在多重政策效应叠加的影响下,楼市逐步回暖趋势基本确立。

1.1.1 定调稳定住房消费,完善市场环境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消费、去库存成为2015年房地产政策的总基调。上半年多轮降准降息、降低二套房首付等政策陆续推出,中央层面以金融信贷政策为主的调整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同时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各项长效机制建设积极落实,住房制度改革稳步前行。

1.1.2 以公积金政策调整为主导

今年上半年,各地公积金政策纷纷调整放宽,通过提高贷款额度、放宽首套房和首改房的认定标准、降低公积金贷款使用门槛等措施,进一步支持自住和改善型需求。除放松限购限贷、调整公积金外,根据不同情况,各地还将财政补贴、契税减免和奖励购房等多重措施叠加,刺激潜在自住与改善型需求入市,缓解楼市库存去化压力。同时,地方供应端调整也开始显现。6月中旬,福建省出台新政允许住房套型结构调整或房地产项目转型,这是自住建部3月27日发布的《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来首例执行的地方细则。

总体来看,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政府更加重视房地产在促进消费和拉动投资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经过2014年的市场调整与激荡,房地产行业高库存压力频现,且整体新开工与投资信心不足,部分城市因房地产调整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央与地方通过多轮刺激政策改善供求关系,其中货币信贷政策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轮降准、降息明显释放了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了市场回暖。目前来看,宏观经济筑底企稳的基础尚不牢固,房地产在维稳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很关键,未来一段时期,适时、适度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依然具备一定空间,也将是贯穿今年下半年楼市政策宽松的主线。

2 二季度市场回暖超预期

今年上半年,市场成交超预期,6月成交量创年内新高。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量约为2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具体来看,2014年下半年以来,限购、限贷逐渐放松,货币政策也开启宽松周期,推动成交稳步回暖。今年一季度,代表城市月均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2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二季度以来,央行实施新一轮降准、降息政策,加之“3·30”新政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成交持续回升,5月代表城市住宅成交达量到3191万平方米,6月成交量进一步走高,超过3400万平方米,接近2014年12月的历史单月最高水平。2010~2015年上半年各级城市成交量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所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市场实质性的回暖始于2014年四季度,“9·30”新政及2014年11月的降息改善市场预期,推动成交量上行,2014年12月成交创历史单月成交新高。今年以来,尽管前两个月呈现季节性回落,但“3·30”新政及新一轮的降息降准,推动市场需求加速入市,二季度成交达到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三季度在政策的持续效应下,市场仍将延续上升趋势,预期各类城市都将在此轮市场回暖中获益。

3 一线城市领涨全国

2015年上半年,在宽松政策影响下,楼市回暖迹象明显,百城住宅均价由跌转涨。其中1月住宅价格出现短暂上涨,2月转为下跌,3月、4月跌幅持续收窄;4月跌幅收窄至0.01%,5月环比由跌转涨,上涨0.45%;6月涨幅扩大至0.56%,均价为10628元/平方米。百城及各类型城市不同阶段累计涨跌幅情况如表所示。

今年上半年,各线城市住宅价格表现分化,一线城市累计上涨5.17%,上涨态势明显,二三线城市均下跌。

2015年上半年,百城整体住宅均价转为累计上涨,涨幅为0.82%。各级城市住宅价格表现分化。具体来看,一线城市累计上涨5.17%,涨幅较2014年同期扩大2.5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累计下跌0.75%,跌幅较2014年同期收窄0.3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累计下跌1.25%,跌幅较2014年同期扩大0.37个百分点。

nlc202309031034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住宅价格仅在2月小幅下跌0.08%,其他月份均上涨,二季度涨幅持续扩大,6月扩大至2.49%。其中,深圳上半年累计涨幅高达12.25%,因深圳市场供应不足,而购房人口数量占比较高,在利好政策推动下,需求释放加快,自2014年9月以来住宅价格也呈持续上涨态势。同时,深圳经济转型速度较快,近期互联网热潮及金融证券市场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大量的财富人群,助推二季度房价明显上涨,6月涨幅高达6.58%。上海住宅价格自今年1月以来持续上涨,因楼市新政助推改善类需求上升,推动房价相对上涨,上半年累计上涨5.3%。

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1~5月均下跌,但跌幅明显小于2014年下半年,6月均转变为上涨,涨幅分别为0.1%和0.06%。其中,武汉、南京、保定等需求旺盛且有政策利好的热点二三线城市房价呈上涨态势;三亚、福州、桂林等库存压力仍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仍以去化库存为主基调,利好政策下需求逐步释放,但住宅价格仍有所下跌。

今年二季度以来,二手住宅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根据对北京等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活跃样本的调查,上半年,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均价累计上涨4.39%,涨幅较2014年同期扩大3.76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微幅上涨0.12%,二季度上涨4.26%。从各月均价来看,除1月均价出现小幅回落以外,2~3月均价都持续上涨,4~6月受利好政策的持续影响,均价继续上涨,于6月达到上半年最高水平,为27461元/平方米。

分城市来看,深圳二手住宅均价自2014年10月以来连续9个月环比上涨,进入二季度以来涨幅明显扩大,6月涨幅达8.59%,居十大城市之首。上海二手住宅均价二季度以来涨幅同样显著扩大,各月涨幅均超过十大城市平均涨幅。从2014年1月开始二手住宅均价连续下跌的杭州自今年5月开始也出现小幅回升。

总体来看,供求失衡是导致城市间住宅价格分化的主要原因,深圳供不应求矛盾凸显,价格涨幅最大,而其他多数二三线城市供过于求矛盾较深,价格持续波动。应该注意的是,房价大幅波动确实不利于当地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重回政策严格调控的老路。各地政府在考虑相关地产刺激政策时,应做到因城、因地、因时施策,为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构建稳定的环境,以实现政府促消费与稳增长的目的。特别是出现房价阶段性快速上涨的热点城市,更应该通过加快供应与严格保护合理需求来稳定市场预期,以维持市场的稳健运行。

4 宏观环境向好,楼市平稳增长可期

4.1 宏观经济

2015年一季度GDP趋势性放缓,同比增长7.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二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指向不一,说明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较大。PMI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微弱复苏,但CPI再次下滑,通缩风险仍然值得警惕。受产能过剩和外需疲软影响,投资和进出口增长乏力,但国内消费增长较为稳健,对整体经济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同时,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创业创新等将为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空间,整体经济或于三季度企稳回升。

4.2 货币政策

目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市场货币流动性、实际资金成本,以及通缩风险将成为考量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存贷比考核取消有利于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但考虑到整体经济复苏十分微弱,经济不确定性较大,长端利率仍高位运行,通缩风险存在加大的可能,下半年央行仍可能继续动用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工具。

4.3 房地产调控

下半年房地产制度改革将出现新的进展,包括推进房地产业“营改增”进程加快、取消限外令促进房地产市场化运行、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等长效机制工作将逐步展开,同时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加快。经济下行压力和库存仍然居高的背景下,地方政策仍将持续宽松,甚至将会较中央灵活自主先行一步:地方公积金政策已调整过半,未来调整城市范围和调整力度仍可能增大;购房补贴、契税减免、响应住建部“3·27”通知允许调整土地供应结构等,未来或将被更多城市效仿;福建、江门已取消“限外”,未来沿海侨乡取消外资购房禁令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对于部分房价上涨超预期的城市,政策调整或更注重分类调整,因地施策。

5 需求继续回暖,投资增速企稳

根据“中国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在结构转型中增速放缓,货币环境保持稳健偏松。在此背景下,预计201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小幅增长,新开工降幅收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企稳。

5.1 成交继续企稳,全年保持小幅增长

受益于2014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及中央稳定住房消费的相关政策、措施,今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5996万平方米,同比小幅下降0.2%,降幅较年初大幅收窄。在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仍将延续销售回暖的趋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约4.4%,全年同比增幅在2.0%~5.0%。

5.2 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

历史数据表明,今年下半年是推盘高峰,供应量季节性增长,预计全国房地产新开工同比将好于上半年。但受到2014年下半年土地购置面积持续下滑的影响,下半年供应量或受到限制。综合季节因素、土地购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新开工面积较上半年有所增长,但同比仍下降,降幅约为1.6%,较上半年收窄;全年新开工降幅预计在7.0%~8.6%。

5.3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企稳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小幅回升,正向影响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同时2015年全年M2同比增速预期12.0%,略低于2014年全年12.2%的水平。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约为10.7%,较上半年显著回升;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在7.6%~9.6%。

收稿日期:2015-07-17

上一篇:小班绘本长长的下一篇:西红柿炒鸡蛋的作文,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