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2024-11-04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精选8篇)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阅读教学的途径,即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实现。这种“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如何领会对话教学的实质并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搭建平台,平等对话,营造融洽氛围

民主的课堂首先是要容忍学生出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就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扬“善讲、善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听学生那些奇谈怪谈却是不容易的。作为小学生,他们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该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善言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现在,我尽量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在情感上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尽量避免出现口头语,多用“请”、“我们”等文明用语,尽量弯下腰来和他们对话,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学生确实因此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愿意提出问题,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创设多彩的对话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1、创设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如在教学《儿童和平条约》时,上课伊始,我便给学生们看伊拉克战争时儿童和非洲饥饿的儿童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灾难,饥饿给儿童带来痛苦,儿童渴望和平,向往和平,学生说话的欲望也就油然而生了。

2、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方式,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以对话为主的课文《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演一演”的办法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在共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学生在练习时,把华罗庚回自己祖国去的决心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助,既对同学的表演指出了不足,也对课文有的更深的理解;既实现了文本对话,也实现了生生之间的对话。

3、联系生活,拓宽对话的广度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唤起他们的生活记忆储备,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解读课文。如在教学《寓言二则》中“滥竽充数”这一课时,我抓住课文主要一句“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芋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鼓”、“捂”动作词理解“装腔作势”的词语,再让学生演一演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更深理解词语,从而我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我们每天早上做操,有些同学就像南郭先生这样“装腔作势”混在队里瞒天过海。再让学生自由畅所欲言,积极发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有效对话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及语文课本的对话,消除原有教学中的障碍,使语文老师知识能够更加快速、畅通的实现相互的传达。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以语文课本为核心,积极探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2.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二

一、情景创设———在对话中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 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 归还学生的话语权, 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对话中, 有时对话双方认识的真理因素多寡有别, 但是都各有其分量和价值, 即使一方认识有误, 也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被揭示, 而不应在居高临下的肆意贬损中被否定和消灭, 况且谬误本身也有它的认识价值。另外, 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 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 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预设话题———在对话中激发学生对话欲望

对话有三要素:听者、讲者和话题。话题预设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 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为此, 教师预设对话话题应具备以下特征: (1) 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 使他们有话可说。 (2) 趣味性。要适应学生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 善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 激发起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 (3) 综合性。要注意语文知识的整合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 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开放性。语文与生活同在, 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观, 话题的设置不能仅囿于语文教材, 而应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 给学生留有发挥和拓展的空间。 (5) 启发性。话题的设置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6) 时代性。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关注文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样的话题设置,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 使他们在充沛的感情投入和兴奋状态中, 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 增长智慧。

三、全体参与———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传统“灌输式”语文教学即使偶有提问, 也往往只让“尖子生”回答, “普通生”被认为不聪明, 没希望, 不会有什么独特高明的见解, 因此, 它是一种保“尖子”而牺牲大多数的教育。“对话式”语文教学则认为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 学生只有个性之分, 没有优劣之别。因此, 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 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全体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全体的合作, 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 通过合作, 能够将个体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全体的认识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掌握合作艺术, 培养合作精神, 利用集体的教育因素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思维引导———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对话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和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 并产生新的视界, 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随着对话的深入, 又往往会产生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对话。正如钟启泉教授在他的《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一文中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 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 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语文学科实施“对话式”教学, 更有无限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潜力, 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 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 最能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因此, 语文教师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 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 让“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三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语文水平

因为对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语言交际手段之一,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对话的方式,来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模式

在非对话中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老师与学生之间受到某些障碍的阻隔,所以,在教学中如果通过对话,则能消除上述三者之间的障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对话,以小学语文课本为对话的媒介,学生可以将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自己的见解,通过对话传递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老师也可以通过对话,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为学生的学习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种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使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对话的方法

为了能够使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应该积极地采取办法,为学生构建能够进行对话教学的语文课堂。

平等对话,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作用,应该在教学中保持师生之间对话的平等性。因此,在进行语文对话的过程中,遵循参与、互惠、投入的原则。因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所以,老师应以平等的姿态投入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也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对话中来,在对话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大胆的想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能有效地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有效对话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及语文课本的对话,消除原有教学中的障碍,使语文知识能够更加快速、畅通的实现相互的传达。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以语文课本为核心,积极探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云清.有效对话,让小学语文课堂鲜活起来[J].新疆教育,2012(22).

[2]金晓杰.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2012(22).

[3]张志红.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12).

4.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四

萧山任伯年小学 王水芳

【内容摘要】实施对话教学的阅读课堂展现出一片生机,但空话、套话、大话却在新课程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避难所。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在处理文本的方法上作秀,对文本的内涵分析却有如蜻蜓点水。笔者针对阅读课堂的这一实际,揭示了课堂对话淡化文本的误区,阐述了阅读课堂有效对话的特点和原则,并结合教学实例从立足对话起点、把握对话契机、提升对话效度、提高对话质量入手,探讨了实现阅读课堂有效对话的问题,以纠正课堂对话的某些失误,促进对话教学扎实而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文本 对话 有效

缘起:课堂对话的误区

自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语文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展现出勃勃生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你说,我说,大家说,一片热闹。课堂氛围的变化从某个侧面反映了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念和精神的理解与追求。然而,静下心来细想,就隐约觉得在学生们变得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些“对话”却是变了味,走了形:

【课堂再现】片段:《江雪》

学生读完《江雪》后安排了一个质疑环节。

教师:同学们,学了《江雪》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沉默8秒钟后,有一学生提出:这么大冷的天,渔翁为什么出来钓鱼?

问题出乎教师意料,于是引导:这个问题,请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学生唧唧喳喳议论开了。1分钟后教师组织汇报。其中有一位学生汇报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么大冷天,老翁出来钓鱼,家里人不管他吗?马上有学生接茬:钓鱼是他的爱好。

学生:老翁在家中受了委屈,出来钓鱼散散心。

学生:老翁家里的子女太坏了。„„在学生离题万里乱糟糟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

在以上的课例中,我们看不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接触,也看不到教师引领学生透过语言载体来深入文本内部,而是花大量的时间漫游在文本的外围。缺少了师生对文本细致深入地研读,学生的讨论和见解只会是空洞和肤浅,阅读课堂中的对话怎能有效?如果上述教学现象并非偶然,实为常见,那我们就很有必要来看看这种淡化文本的课堂对话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追求“看点”,对话哗众取宠。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新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朗读完全文整体感知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描述画面后并读给大家听。当进行完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喜欢春天放风筝这幅图,我能不能画画?”教师说:“很好,你们还有哪些方法来赞春?”学生思考片刻,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唱歌表示”、“作诗”、“跳舞”„„于是,过了一会儿,有的唱起了《春天在哪里》,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放风筝,有的朗诵了诗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一直延续到下课。教师如此一“导”,学生有可能不是“进入”文本的语境,而是“淡出”了阅读体验。纵观现在的课堂辩论、抢答或表演,可谓热闹非凡,但是表面繁华的背后,却是“语文味”越冲越淡,是语文课的“静气”荡然无存,是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活动花里胡哨,脱离了文本这个基础,课堂“对话”岂不形式化?

误区二:架空分析,对话浅尝辄止。

时常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带着学生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地阅读完课文,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引到文本以外,随意用某一与文本沾点边的话题,甚至用刻意“创新”“求异”的话题让学生作脱离文本的发言。《嫦娥奔月》课例中“嫦娥为什么要飞向月亮,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的讨论是更能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呢,还是离离文本越来越远?显而易见,如果不顾及文本内容,在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即使对话是多么热闹,课堂教学始终将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对话”没有直面文本,深入文本,如此进行,岂不虚无化?

误区三:游离文字,对话蜻蜓点水。

“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样的引导在阅读课堂比比皆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师没有点化,没有归纳,没有提升。师生对语言文字缺少推敲和深究,只停留于一般的读一读说一说的层面上,就不能真正体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就无法破解隐藏在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心灵密码。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载体,深入文本内部,最大程度地贴近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灵魂。如果没有达成与特殊语境中的心灵的深层对话,这样的阅读教学往往风过无痕,这样的“对话”,岂不浅薄化?

误区四:疏于引导,对话方向迷失。

有些教师误将“尊重”等同于“迁就”,对学生任性的解读、理解的偏差和错误的诠释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文本内容的价值导向丧失殆尽。笔者曾经听过一堂校内公开课《狼和小羊》,在讨论到底小羊的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时,有同学说:我觉得小羊不会死,因为狼掉进河里淹死了。有同学说: 这时来了一位猎人,那只狼被吓跑了。也有同学说:它到动物群那儿,动物们把狼一块儿赶走,救下小羊。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精彩纷呈,却迷失了是非标准。学生信口开河,教师却不置可否地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会思考,有了你们的帮助,小羊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凶狠的狼,可恶的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话已然游离旁逸,甚或背离文本,教师却莫衷一是,任学生信马由缰,不予科学引导,如此“对话”,岂不随意化?

文本是阅读课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和思维训练的平台。提倡对话教学的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开放的、发展的教学佳境,但任何意义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不能紧密地结合文本深度阅读、品味,其结果只能造成教学内容的浮躁空虚、华而不实,削弱了文本生成读写能力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该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

思考:有效对话的认识

一、有效对话的特点

1.回归语文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必须根植于文本世界,根植于语文本身,有利于充分发挥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是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话的话题应该是语文本身,教师必须始终当好“人—本”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的对话期待,引导学生去主动自觉探究文本的生成过程,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那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的对话教学只能是对语文课程的破坏,对语文课程价值的消弭。正如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所说“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珍视并发掘文本资源,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就实现了语文阅读的本意。

2.深入学生未能抵达的文本层面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有效对话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同一文本同一层面的感受、理解的差异性。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教学对话的目的,是让文本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层面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3.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情感、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的局限,有时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透。对话过程不应是半途而废或是半生不熟就匆匆熄火的,留在学生脑子里的就仅仅是粗浅化的印象或概念化了的形象。有效对话应该是趁热烧煮,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层次,煮出一锅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实现提高认识、启迪思维的目标。

二、有效对话的原则

1.遵循文本解读“多元有界”的原则

一个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这就为阅读对话的多元性提供了可能。课程改革以来,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允许有多种答案,允许有个人偏爱,课堂教学的“群言堂”取代了“一言堂”,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读《乌鸦喝水》

读出乌鸦的讲卫生、勤快;把《麻雀》猎狗后退的原因“新解”为猎狗被母爱感动了;认为《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聪明、察言观色、有耐心„„种种曲解误读只会让对话教学滑向无效的泥潭。王尚文教授认为“只有合规则的才是自由的,从而才是对话的”,当我们重视“读者”这一主体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文本”的规定性,不能不顾阅读规则和文本的价值底线。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哈姆雷特终究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哈利波特。对话教学允许各种差异共存,但其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平等对话的教学观,既要尊重多元解读,又要做到“多元有界”。

2.遵循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原则

以往在工具论控制下,语文教学搞机械的语言操作,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忽视了语文的意义和价值。新课改中,追求“人文性”成了时髦,有些教师甚至抛开文本生动的言语内容,架空讲人文性,一味地追求思想、意义和价值。如:教学《生命生命》就是讨论如何认识生命,感悟生命;教学《触摸春天》,主要时间在讨论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疾以及感恩生活。这样的对话是由机械的语言操作转向了空洞的意义操作,其结果只能是随意戏说文本语境,导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错位。我们认为人文与工具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应根据具体文体的特点和语言特点渗透人文教育。散文可抓住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披文入情,“入情”之时便是人文教育;诗歌朗读欣赏也就是情感熏陶的过程;小说可抓住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可抓住环境和情节。总之,人文教育是在阅读对话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思想境界,自然而然地随风潜入,无声润物的。

3.遵循难度与梯度相结合的原则

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如果过于简单,仅仅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在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上问答式对话,则引不起学生的思考,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是徒有对话的形式,而不具有对话的实际意义。相反,问题如果过于艰深难以回答,学生也同样体验不到阅读探究的乐趣。问题应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否则,对话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会极大降低教学效率,更戕害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不同梯度的问题,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回答出不同梯度的问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已然确立,我们教师正努力探索着阅读教学由传统的“传授—训练”型向“对话—生成”型的转变。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必定会磕磕撞撞甚至趔趄绊倒,但唯有反思求索,我们的对话教学才能找到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求索:有效对话的实施

一、落实文本地位 立足对话起点

1.教师深入解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这段话充分表明,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但是,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习惯:习惯于先看教参和资料再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习惯于粗略读一遍文本,浅尝辄止;习惯于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以此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解读,怎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最近,笔者正拜读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一篇篇分析文章无不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进入了文本的内部结构,揭示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妙。孙先生对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是值得中学语文教师好好研究的。我也曾以批注阅读的方式细读过《特殊的葬礼》,通过批注,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扮演转译者、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

大量课堂实例说明: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地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不少精彩的阅读课正得益于课前教师对文本的全面把握,深入解读。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疑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抓住“品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抓住“评点”,引导学生评价作品;抓住“盲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不易发现的关键处,激发思维„„

可以这样说,教师自身对文本解读达到怎样的深度,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就有可能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2.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意义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对话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地阅读文本、体验文本,从文本中直接把握和获得理解信息,在琅琅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切己体察,进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才有可能成为阅读课堂上一个成熟的对话者。那种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让学生大发议论,大谈独特感受的做法,只会是乱云飞渡,谬误百出,只会是空洞肤浅,质量低劣。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做进一步的探究。

笔者以为特别是一些哲理深刻,语句含义丰富的文本,更要给予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时间,苏教版必修五《斑纹》就是这样一篇课文。笔者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读两遍,梳理全文的“斑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斑纹”的含义,这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课堂上,给出三个阅读方向:让我体会到美的句子(段落)是„„,为什么?我认为有哲理的句子是„„为什么?我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又安排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在交流时,学生揣摩了诗意的语言,欣赏了美的画面,提高了审美的品位;发表了哲理的思考,涉及了文本的主题;还提出了疑问,再通过多次朗读难以理解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真正理解了含义丰富的语句。

有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学生才能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建构意义。也只有学生的“底气”足了,课堂对话才能趋于丰富,才会产生质的效应。

二、发掘文本内涵 把握对话契机

1.抓住语言的意蕴丰富处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 这就意味着作品中有不少“言外有意”之处,留给了阅读者的可展开广阔想象的艺术空间。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语言因素的挖掘,让学生体味文本语言的深层义、言外义等隐性语义,引领着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内部的世界,去探索、开发那隐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1)涵泳。潜心涵泳,以求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学生在诵读涵泳中反复体会,进而有所体悟,有时是不需教师过多讲解的。教师的作用更多在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指导诵读,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2)比较。通过比较是要是要让学生在揣摩品味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感情。《落花生》结尾有一句“从此,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里”,这里的“印”能改为“记”吗?比较后发现,“印”更有一种“我”长久地、牢牢地记住的意味,因此后来的“我”始终遵照父亲的教诲做人也不足为奇了。

(3)想像。想像可以使看似简约的语言文字丰厚起来。比如我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阅读课堂生本之间的对话不应只是停留于教师问“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学生就“东凿一斧,西掘一刨”的零碎对答。我们要深入的是抓住文本的语言之光,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些味道来。

2.抓住人文的丰厚蕴含处

福克纳认为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的确,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对生活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缘文释道”,抓住文本中深厚的人文因素,用文本包含的高尚思想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

(1)用生活勾联。读者是用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情感体验来与文本进行交流的。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和内心体验,这样的文学阅读必定是低效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凝结着苦难意识、生命意识和情感意蕴的散文,但是不少学生总像一个旁观作者生命苦难的局外人,难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对“遭遇挫折”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挫折,尽管种种挫折非“大遭遇”“大不幸”,多为同学间的矛盾、学习上的挫折和与亲人的心灵隔阂,但也让大家觉得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坎坷。接着适时讲述史铁生残废的经历,而且是在与同学一样的年纪,一样的青春跳跃的时光残了腿,学生对照自身就对那种生还是死,放大痛苦还是直面苦难的艰难选择有了更深入地体会。

(2)用抒写升华。我们的阅读课堂在有了学生读的空间和时间之后,更要让学生多动笔,借书面表达提升其文本体验,把文章的“文道”与学生感受、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更为深入的天地。一位教师上示范课《将相和》,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各自的依据来评价文中人物:或顾全大局,或心胸宽广,或知错就改,或英勇善战„„在对文本、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已经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时,教师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现代人的眼光写一句“人生格言”给廉颇或蔺相如。

学生1:我想送给廉颇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学生2:;蔺相如,你有容人的雅量,有将士的气魄,更有流芳百世的风采。

学生3:俗话说,一山难容两虎,可在你们身上,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

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可谓是推波助澜,把学生推向更新更深的文本解读和评价,学生品尝到了甘甜的人文汁液,领悟到了许多生活的哲理。

3.抓住学生的思维浅显处

学生读《触摸春天》,这篇文章的题目觉得不太概括主题,干脆取“盲童的世界”吧?文章的题目为什么要取名《触摸春天》?读《狼牙山五壮士》,有人问: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怎样的人叫壮士?”这些疑问都是富有教学价值的,抓住思维的空白处、薄弱处,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追本溯源,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裨益。

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发现学生思维的浅显处,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猫》,要落实理清文章脉络的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与学生展开对话:一是着眼整体,从大猫的古怪到小猫的活泼可爱,其顺序为总分;二是着眼介绍大猫古怪的部分,依次写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其顺序是并列的;三是着眼满月小猫的可爱这一部分的说明,例如小猫在院子里玩耍的情形,其顺序是从点到面。

教师要发掘文本的内涵,首先完成自身与文本之间的深层对话,还要关注学情,设计出合理的、可以操作的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环节,如果我们能够着力于此,那么阅读课堂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尊重,对语文的尊重。

三、引领阅读活动 提升对话效度

1.构建话题,层递推进

构建话题是指教学时以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凭借,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的有序的互动交流过程,其方式是学生能以课文为基点,在这一话题的相关活动中深入理解“对话”话题的内涵,拓展认知领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最大限度地走进文本世界和作家心灵。教师作为平等对话的一方,对对话话题的精心挑选,合理构建是其重要责任之一。笔者以为有价值的话题,起码满足以下标准:

(1)文本性

话题的设置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在教《五月端阳》后,设置“寻屈原脚印,读伟人灵魂”的话题,在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大意之后,我们引领学生走入两千多年前的五月,走进屈原投江的悲伤往事。让学生明白,端午节划龙舟是因当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打捞大夫遗体而起;包粽子是因人们当年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大夫的身体,就往江中扔粽子喂鱼而起;缝香袋则是当年人们悲戚戚地站在江边,默默地为屈大夫许下一个个愿心而起,一个个美丽的香袋蕴含着人们一个个美好的愿心;挂菖莆和艾草则可能是和当年屈原的装束(佩剑)有关,教学到了这里,学生顿悟。一种思古和爱国情怀,一种怀伤和力量涌动交织滋生。于是,教学催生了思想。

话题的设置不仅要从文本出发,更要紧扣文本的核心内容。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扣住“飞”指什么?“夺”指什么?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带领学生研读红军战士是怎么“飞”的?又是怎么夺取天险泸定桥的?在学生充分的读、感受的基础上,用“‘飞’出了什么?‘夺’出了什么?”这一问题来升华课文主题。最后让学生揣摩这篇课文题目的优点,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又回到了题目,体现了教学过程精致的同时,实现了对文本如何表达的解读。

(2)提领性

话题的构建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提纲挈领”的,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这就要求执教者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这一“发”、一“纲”、一“领”不能小而碎,不能直白得学生一看就懂。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

比如以某教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为例,他的做法就比较好。该教师抓住“极其简单”为感悟的切入点,通过学生的品味、琢磨、诵读,开掘出了生动而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一次比一次更入情的朗读,向听课者展示了朗读丰富的层次性和读悟的水乳交融。与此同时,该教师让学生来给“极其”换词,通过与“非常”、“特别”等词语的比较,学生感悟到只有“极其”才足以说明总理的简朴,也只有“极其”才足以表达作者心中蕴涵的情感。另外,当学生描述这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时,该教师问:“你想,他的屋里该有些什么?”这就把学生一下子拉进了总理工作的场景,学生和课文拉近了,和总理拉近了。当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描述时,他们会受到震撼,进而全方位地体验了总理的简朴。可见,好的话题在教学中具有“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效果,教师由大阅读话题引发开去,构建整个课堂,使对话无不有质有量,使课堂无不大气实在。

(3)开放性

如果说传统的问题式课堂是让学生被动地寻找那个唯一的答案,那么当代的语文课堂应该呼唤开放的话题。话题围绕一个中心,指向则是开放的,可向四面辐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任何学生都有话可说,各抒己见,新见迭出,加之教师的适时点拨,或进入语言内核实现与作者心灵和文本世界的碰撞与交流,或对话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盛新凤教《如梦令》时,入境诵读后,盛老师教学设计另一个具有特色的板块就是“‘瘦’读全词,品味语言”。所谓“瘦”读,就是理清主线,突出重点,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

且看如下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生:我觉得是一个“醉”字。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醉来了?

生:它有日暮,有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是醉。

师:那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她记着的东西。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入,还记得一滩鸥鹭。(生板书:记)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看到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不知道回家了,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家,但是因为留恋刚才日暮的情景,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兴”,因为她兴致很浓,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误入了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其实她是兴未尽,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其实一“兴”未平又起一“兴”。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里呢?

生:陶醉在鸥鹭飞起来的时候。

生:还陶醉在日暮里。

生:陶醉在荷花的清香中。

生:陶醉在误入藕花深处。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生:(读、背全词)

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词眼是独具心思的。一个“醉”字看似平淡,却是画龙点睛,如教学粗粗略过,就难以领悟其生花妙笔。从教师的教学思路来看,把词读“胖”是整体感知画面的丰富多彩,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词读“瘦”是突出主干,细品语言运用的精妙,重在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鉴赏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醉”、“暮”、“兴”、“记”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

2.把握方向,科学引导

对话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其间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要慎对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敏锐地发现不良信息,尊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合理引领,及时纠错。

我在上《少年闰土》时,让学生交流表现闰土“见多识广”的事例,引导学生读了“雪地捕鸟、月下刺猹、海边拾贝和潮来看鱼”这四件事。接下来又交流了“重友情”。关于如何把握闰土这一人物形象,郑老师作了小结:“闰土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的地方,如果只是细枝末节提到的就不是主要的,如‘害羞’就不是闰土的性格。‘见识识广、重友情、勇敢’,很多地方都能看出,这就是闰土的性格。判断人物性格一定要看整体内容,整体把握。”

对话应该是自由的,但不是任性的,所以在对话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科学引领,让对话“归位”。

3.有的放矢,灵动转化

对话是灵动的,不是刻板的。在教学对话中,依据文本,关注学情,有时需要重组课堂教学中闪光的亮点,在引领学生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劳动的开端》,正要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作者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把煤洒了一地后,为什么不把煤拾起来?即使收煤站收秤关门了,他也可以挑回家自己烧或者第二天再送到收煤站去吗?:“是啊。”不少同学听了他的话后,也附和道:“他家不是很穷吗?可以自己烧啊,可以第二天卖啊,这样不是太浪费了吗?”这个问题来源于文本,也问得很有些意思,但如果就此讨论,讨论结果很可能是把虚构的小说当生活事件去推测,诸如:林冲的力气比陆虞侯之流大,“掇”和“推”受力的支点不一样,等等。教师极富机智地提出:如果林冲也“掇”不动那块大石头,故事会怎样?如果陆虞侯等人“推”动了大石头,故事又会怎样?将学生的问题朝着一个有效的有价值的方向引领。通过讨论后,学生发现:这块大石头,林冲必须“掇”动而绝对不能让陆虞侯等三人“推”动,进而领会小说高超的情节艺术。如果说这一课例是成功的,那么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抓住了这一生成资源的合理内核,捕捉住了蕴含于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加以转换,提升了对话的意义。

预设的教学流程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总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恰恰是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在闪亮着学生思维火花的信息中,不可否认,也蕴涵着某些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关键要看教师能否从多种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将其纳入课堂临场预设的范畴之中,并朝着一个有效的有价值的方向引领。

师生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动态交流中,教师要有引导,有纠偏,要把握阅读原则,也要有的放矢灵动转化,教学中有微笑,也有严肃。唯有如此,才能构建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

结语:有效对话的反思

收获

1.珍视文本,深入阅读,品味了文本的丰厚内涵

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地对话:潜心涵泳,拥有了审美的激情,受到了其时、其地、其景、其情的感染;展开想象,填补语言的空白,丰厚了文本的内容;经由品味、比较、鉴别、思辨,发掘了文本的内涵,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陶冶,认识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启迪。

2.珍视文本,有效对话,锻炼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随着课堂对话的不断展开,学生许多新的思想冒出来,运用好评价机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有肯定,有纠偏,有指导,有点拨,有转换,有提升,经过课堂的实践,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都有了提高,以更好地扮演“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3.珍视文本,科学调控,提升了生成性资源的价值

5.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五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教育部课程改革 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为我们实施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教授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个人认为理想的有效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1有效地语文教学应是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以积极的课堂氛围为依托,让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享受语文的乐趣。

2、有效地语文教学应是以语文的学习方式,以扎实的自主学习为载体,让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语文学习。

3、有效地语文教学应是有明确的任务方向,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让学生获取终身享用的习惯、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我认为有以下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注重以读为本,研读扎扎实实。

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让“读”占鳌头,避免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太多,曾听过不少这样的课,“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学生只需在老师超强的表演下,配合好老师读读书,作作陪衬即可。不是靠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品味出情感,而是靠老师大段大段煽情的,甚至是声泪俱下的语言感召,达到情感的高潮,课上完以后,学生脑海里除留下老师的表演,对文本语言文字并未留下多少记忆。为什么要强调“读”的重要,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读的目的和作用。我们大致可以把语言分为“口头语言”“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要使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内化成学生的习惯语言,增强语感,只有在掌握了大量书面语言以后才能实现,因此书面语言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积累是对母语最好的学习。只有多读才能充分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思想碰撞。

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潜心会文的读书习惯,这种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终身受益,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不断提高。要是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我们要记住:生命的苍白与丰富,浅薄与深邃,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阅读经历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后,要迅速地引导到感情朗读上面来:“说得这么好,能把你的理解和你的情感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吗?”“那么,该怎样读呢?你尽可以读出你自己的感受。”“读得这么好了,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如果学生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还可以指向读:“看来理解这句话还有些困难,这样吧,我们再好好把这句话读一读,还要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向别人讨教一下,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触。”师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研读和一次次对语言的品味中受到语言文字的浸染、滋养,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这样水乳交融的。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分析表达都要用“读”和“品”来统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都应是从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的。

以读代说,以读代训,以读代练,以读代写。在不断地读中,达到“以读促理解,又以理解来促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所谓“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人教版第十册的《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洪水袭击这个村庄的时候,老支书像一座山一样,冷静地带领着一百多村民通过一座窄窄的桥转移,他果断地做出决定,共产党员靠后,让群众鲜先过。甚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留到了最后,刚送走最后一个群众,桥塌了,留在最后的父子俩被洪水卷走。有点老师带着学生一个劲地分析:老支书什么举止深深地打动了你,是你最受感动?分析完一个段落就走向另一个段落:还有那个地方让你深受感动?可偏偏就是不深入朗读,“怎么回事,都说得这样动情了,怎么不顺势指导读,有飘走了呢?”“愤悱之处,是需要用感情朗读来宣泄和倾述的呀!”我心里不禁想着。后来才发现,老师是等全部分析完再来读,这时候的读只是意思意思罢了,甚至有点地方只安排一下齐读边作罢。读成了课堂的一种点缀,仍是繁琐分析为主。怎样安排读呢?我们在重点处的教学时,“说到哪儿,就读到哪儿;读到哪儿,就指导到哪儿;指导到哪儿,就再读到哪儿。”很通俗,很好操作,很有效果。这样做,就把理解、感悟与读书的层次性融为一体了,师生的感情随着读书的深入,不断升华,词句积累也在其中了。

二、注意词语教学,咀嚼扎扎实实

词语是构成语言、文本的基本材料,词语在文本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我们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词语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教给学生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手机资料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教学朱自清的《匆匆》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看看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合作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读着读着你又能悟出些什么来呢?

生:我认为作者不甘心就这样。

师:不甘心,说得好。你是从哪里读出他的不甘心呢?

生:我从文章这里感受到的:“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出示CAI)读书是得咬文嚼字地去品,去悟的。大家注意到两个“赤裸裸”的写法一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一个是光着身子从娘胎里来到这个世界,而后一个是指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毫无贡献的离去。

师: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齐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么一遭呢?”。

师:读出了作者的不甘心。作者是在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在拷问自己的心灵呀!大家是否知道,二十三岁的朱自清已从北京大学毕业,已经有一些作品问世了。可他还是对自己不满足,正因为他此时有了这样严肃的思考,不甘心慵慵碌碌度过一生,这一生中才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呀!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吗?

生纷纷:《背影》、《荷塘月色》、《春》、《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师: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时间匆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辛勤劳作的结果呀!读出你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吧。

生:读文“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这一遭啊?”

抓实重点词语“坎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朱自清不敢庸庸碌碌过一生的情感,从而产生对他的敬佩之情,才能进一步感受到时间的重要。

2、教给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的片段 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读。

2、哪个词重点?

3、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

4、想想应该怎么读?

师:“震耳欲聋”你会怎么想?(难受;烦躁;一刻读停不下来„„)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读„„

师:你们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母亲停止过吗?(生答:没有)找出依据?

生:大声的说话;大声的喊母亲;„„

师:“大声喊”告诉我们,噪音消失了吗?

师引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继续找。

生回答:争分夺秒;多的感叹号;母亲大声的问;旁边的喊;塞在,大声的说。共6个地方提醒我们这噪音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师:我进去了,噪声没有停止过,再次读:七八十台缝纫„„

而这只是今天这一刻,昨天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去年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读:七八十台缝纫„„

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孩子们,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会有什么滋味?

生:难受;心酸;感动„„

师:这是一份酸楚的感动。这么多的感受,我的鼻子怎么不会一酸?

3、教给学生比较、辨析、品味词语的方法

如(出示):母亲说完,立刻有坐了下去,立刻又有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有陷入了忙碌„„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慢镜头,现在我们来用快镜头。请一位同学来读。

师:好,很好,一口气读完了,为什么呀?

生:因为母亲工作很忙碌。

师:所以我们要用快镜头来读,齐读——再请一生读。

师:这里用了四个“立刻”,是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四个“立刻”。

生:母亲工作节奏快。

师:再读,体会一种什么感觉?什么气势?

生1:抓住一切时间工作,挣钱!

生2:一个比一个重复,一个比一个感情更深!

师:着是叠加,是快速、加倍的工作,来挣钱!为什么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

生: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读书!

师:母亲,你已经干不动了,为什么还要拼着老命工作?请大家带着感情齐读!

为了表达母亲的辛劳,这句话(慈母情深)能少吗?这就叫语文意识。

读,师生配合读,学生读刚才的三句话,教师读其他部分。

师:母亲是那样的环境下,那样辛苦的挣钱,而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怎么做?

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哪个字最重要?对是“塞”母亲是怎么样的“塞”?

生1:迫不及待的塞,师:用上去读“迫不及待的塞”,生2:毫不犹豫的塞。

师:用上去读“毫不犹豫的塞”,生3:不假思索的塞。

师:用上去读“不假思索的塞”,师:是啊,母亲是想让我多看书。

师:带上刚才的感觉在来读这个句子。

师:这哪里是钱呀,是„„

生:是爱

生:是希望

生:是心血

生:是汗水

生:是劳累

生:是生命

生:是情

„„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孩子们,这就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伟大,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里是攥着钱,分明是攥着母亲的(爱、希望、心血、汗水、生命、情)。攥者母亲的博大情深。

三、注重品味语言,体悟扎扎实实

怎样品进语言文字中去?抓重点内容,抓精彩文段,抓修辞,抓句式,抓用词的精妙。读出文字背后身后的感情,深长的意味,深刻的道理。教学《丑小鸭》时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我重点抓住了“躲”和“找”来引导学生品味。

师:不幸和苦难扑面而来,面对这一切的丑小鸭是怎么做的,你不想说一说吗?

生:面对困难,丑小鸭没有放弃,努力地让自己生存下来。我从“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看出来。

师: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丑小鸭忍受着大家不能忍受的痛苦,白天躲起来是想躲过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一天到晚都没有吃,晚上才找吃的,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活下来。他是一只了不起的丑小鸭。

师:(出示)说得真好。请大家用你的真情和想象,透过文字的背后,走进丑小鸭的生活。

也许,某个白天,猎狗追赶,丑小鸭是这样躲藏的————

也许,某个夜晚,一片黑暗,丑小鸭是这样找食物的————

生1:丑小鸭是这样躲藏的:他轻轻地,轻轻地藏在芦苇丛中,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生2:丑小鸭是这样找食物的:因为黑暗,他只能摸黑前行,一步步小心地移动。

„„

师:(再出示)

也许,他面临着这样的困难————

但是————

也许,他遇到了这样的危险————

但是————

生1:也许他面临着这样的困难,天刮起大风,下起大雨,但是他拼命地躲藏,默默地忍受。

生2:也许他面临着这样的困难,一双脚被荆棘划破,鲜血直流,但是忍着疼痛,自己用捡到的一条破布艰难地包扎。

生3:也许他遇到了这样的危险:在寻找一朵小蘑菇时,被一块大石头给压住了身子,他努力地一点一点往后挪,才逃过一劫。

生4:也许他遇到了这样的危险:在他的身边传来了枪声,他在森林里狂奔,跑到了很远的地方,枪声才慢慢平息。

师:这只是普普通通的躲吗?(生:不是),只是普普通通的找吃的吗?(生:不是)

师:他其实是在找什么?

生1:找出路

生2:找办法

生3:找人们的关爱。

生4:找温暖

生5:找尊重

生6:找希望

生7:找未来

(师随机让说的学生上黑板逐一板书)

师:让我们来看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的情景吧。出示:“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指名多人读,全班站起来加上动作读。)

师:你们为什么也那么快乐?

生1:因为丑小鸭历经磨难终于变成了白天鹅。

生2:丑小鸭没有白白受罪,他拥有了幸福的生活,我为他高兴。

„„

师:当我们再联系起丑小鸭的“找”时,此时此刻,你觉得丑小鸭更是在寻找什么?

生6:找快乐

生7:找幸福

生8:找美丽

生9:找广阔的天地

生9:找属于他的天堂

实施整体观引领下的细节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去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学生沉浸其中,一次次因为丑小鸭的苦难但却顽强而情动辞发。当然,对于文章的支点——“找”的解读与诗性开掘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这样的生本对话,使课堂充满灵性,彰显活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味觉,提升了语言的敏感度,从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6.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六

崇德小学 崔伟成

课改春风又绿校园大地,无数专家和一线老师们不懈探索实践,使我们语文教学不断地纠偏反正,推陈出新,取得了累累硕果。欣喜之余我们不禁高呼: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解读。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文本解读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使其有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初读尝味,走近文本

把文章读通读顺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通顺的基础上进一步入情、入理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因为读书的方法与策略是多样化的,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记号等等。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这就有别于数学,它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因此,在初读时,要从整体上入手,把握文本内容,感知文本,使学生初入文章情境之中,尝尝字词的意蕴之“味”,尝尝段落的安排之“味”尝尝作者的构思之“味”。

二、再读入味,走进文本

尝味之时已进文本。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入味。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阅读文本的起点,理解总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开始。由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所以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读得入味。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解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读出真滋味。

三、细读品味,深入文本

“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品味语言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要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培养与语感。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可见“品”的动态过程,是细腻的入微的,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学生感悟到难以用语言叙述的愉悦感,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学生说了这么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位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与其说是在教导学生,还不如说在告诫老师怎样解读文本。

四、读后回味,走出文本

“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来”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思想内容的。这个“来”的过程就是“语言——思想”,而“回”的过程就是“思想——语言”。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就需回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和技巧,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内容的,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叙述和说明的方法,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学以致用。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我在几次教学中,也逃脱不了传统的理解,紧抓“绿”字大做文章,把它当作一首写景诗来处理,试图让学生明白——春天江南的美丽。可当我了解了《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后,让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浅薄和无知。写这首诗时,王安石已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冷。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他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贮满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把诗眼定位于“绿”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大师一出手,方知有没有”,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对《泊船瓜洲》如下的解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离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也准了,意境也有了,于是就像庖丁解牛——迎刃而解了。

7.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 篇七

一、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金钥匙, 当学生对阅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时, 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 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去。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因此, 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可以遵循学生阅读习惯,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 多表扬积极主动读书的孩子, 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 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

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这样的意境,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首先通过录像展示桂林的山水, 让学生感受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阵赞叹, 深切体会到了漓江的美, 从而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后, 我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自豪感, 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家乡。有的孩子写:“我的家乡儋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这里风景宜人, 物产丰富。”“家乡的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 我爱你——小河!”“千年古盐田, 生活比蜜甜!”……有些孩子竟情不自禁唱起了“假如你来到海南岛, 我要送你一只椰子果……”这样, 孩子们自然感悟到作者的情感, 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二、让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则是知识的源泉。可见, 对于教育者来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然而, 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 我们的教育者大多数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一切仅以纸面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积累。如此的教育现状, 折断了多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首位, 让学生大胆地展开翅膀, 翱翔于语文阅读的广阔天空中

培养想象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 课文的插图是形象化的语言含蓄表现, 其内涵丰富, 容易引起想象。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特定的音响、画面来激活学生的感观, 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想像力, 开拓学生的思维, 活跃学生的想像力。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内容想象情景, 创设情景, 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穷人》一课, 我设计了两次想象:一次是学完第一部分时想象, 如果内心忐忑不安的桑娜就在你们面前, 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一次是“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根据这句话, 我让学生试想如果孩子醒来后会怎么样?从而体会到了渔夫的善良。在阅读上, 教师可启发想象文章或诗词中所描写的人物或景物。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小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 没有什么不良习惯, 正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征和机会, 结合阅读教学, 有目的地教给小学生有关阅读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必须让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阅读时间有限, 仅仅靠课堂时间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 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检查预习效果进行总结评比, 久而久之, 熟能生巧, 阅读能力自然形成。其次, 要培养学生精读细品的习惯。每篇课文都要求多读, 每一遍都要有目的地读, 并带着问题读, 每次读要有不同的收获, 次要教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着重理解, 品出文章的感情, 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再次, 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小学阶段, 就要着重培养学生一边读, 一边记, 一边写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应引导学生读到好的词句进行摘抄, 积累词句, 甚至写写阅读心得的习惯, 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亦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另外,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否定, 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他们多提问, 从不同角度提问。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既定的思维方式, 对某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 思考想象, 提出具有多项性和跨越性的新见解, 提出新方案或新设想。在阅读教学中, 也会经常发现课文中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冻死了”。一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 认为大年夜里孩子们最快乐的, 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 她会微笑吗?应该改为“苦笑”。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 勇于质疑的精神, 并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去理解, 并加以适当的点拨, 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8.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篇八

关键词: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

新课改明确地提出: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向对话的方向发展,对话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阅读文本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对话,故对于教师课堂设计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教育中暴露了很多的弊端,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还有待改进。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学生与教师的主体位置不明确

现在很多学校针对中考的命题趋势专门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来掌握文章的内涵,在中考中获得阅读优势,然而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却曲解了阅读课设置的意义,有的教师简单将阅读课定义为一个讲解阅读题的课堂,在课堂中采取传授式的方式,单方面地讲解考试题型,阅读无意义可言,课堂气氛较为深沉,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或者有的学校将阅读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阅读,缺乏相应的指引,对于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效率都没有深入地了解,使学生的阅读单纯地成为一种放松的课堂。

2.过度注重题目的训练,忽视了文章内涵的理解

近年来随着中考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中考的考向设置的,故当今的阅读教学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在各个方面注重做题方法的教授,在阅读讲解的过程中,过度地重视对文章中单词、别句的理解,人为地挖掘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文章中的内涵,而语文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阅读中华文化的优秀精华,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记忆,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对于文章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得不到锻炼,这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不利的。

二、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

1.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对话式教学方式的第一点就是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当今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一个较好的方式就是增加交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放手权的程度,既要给学生合理的引导,又要放手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阅读的感受,还能得到能力的提高,教师更要通过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分享阅读成果等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用于发言,让阅读的训练不再成为一个枯燥的过程。

2.给学生与阅读文本交流的空间

这样的说法较为抽象,学生与阅读文本的交流即是学生可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而非机械地记忆老师单方面传授的知识,语文的阅读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文章中蕴含的内涵也并非教师只言片语就可以讲解清楚的,更重要的是不应该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与阅读的文本进行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在很多的方法和策略上需要语文教师的不断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力求通过教学的不断创新,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汪小琴.巧对柳暗,迎来花明:阅读教学对话例析[J].学苑教育,2011(03).

[2]韩德营.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实施阅读教学对话[J].中国教师,2010(S1).

上一篇:我为祖国自豪作文下一篇:人物描写写作指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