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示范引领(精选8篇)
1.名师示范引领 篇一
名师引领我成长
1997年我来到株洲县龙凤乡中学,学校安排我教数学,当时我是一名非师范类的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没有教学经验和方法。而刘仁良老师是龙凤中学德高望重的名师,专业知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于是我拜刘老师为师,刘老师也乐意收下我这个徒弟。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刘老师对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全过程指导。
一、教我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刘老师虽是教体育的,但小学就是我学数学的启蒙老师,他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中他给我总结归纳以下几点:
1、教师上课要有良好的情绪,表情要丰富。
2、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要多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随时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变化。
5、关注“两头”的教学,既要让“后进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注重培养优生。
二、教我写教案
记得在第一个学期里,每次备课时,刘老师在旁边细心指导,告诉我备课有那些主要环节,那些步骤可以不写,那些要写,备课要注意的问题等。在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写教案。
三、教我做人
刚当上教师,在这方面我什么都不太懂,刘老师教诲我: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踏踏实实,要有热情;要积极进取。特别是当老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师德,言行要是学生的表率,要关心体贴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刘老师的教诲,我至今难忘。
四、激励我求知
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刘老师及时给我指明方向。如:刘老师要我参加成人高考,给予我鼓励、支持、指导。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拿到了本科文凭。后来,在新课程改革中,刘老师及时鼓励我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去探究新课程的学法与教法,从而使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我的收获
在刘老师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迅速成长,由一名“无知无能”的老师,成长为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2009年我晋级为中学一级教师。在教学中多次教毕业班,每次毕业会考的成绩在朱亭片是一、二名。在全县为前十名。我指导了数十名同学在全县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县、市一、二、三等奖,并且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在片上教学比武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些荣誉都凝聚着刘老师的汗水和心血。总之,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刘老师给予了我精心的、全过程的指导,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心血,我内心非常感谢他对我的培养,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刘老师的期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龙凤中学 彭伟雄
2014-9-
2.名师示范引领 篇二
一、情浓处沉浸阅读, 悟其情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感人至深,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情感。如何让一群灿烂如花、被幸福快乐包围的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母爱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来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文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忍”字用红颜色显示。)
师:让我们静静地默读这句话, 想想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学生静静默读、思考。)
生:“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生:我明白了, 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 没有告诉儿子。
……
师:这就是爱, 这爱就是———忍。再联系整篇文章, 琢磨琢磨, 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
(生默读、圈画、批注。)
生:母亲还忍住了儿子的病给自己带来的打击。
生:忍住的还有儿子的抱怨。因为母亲对儿子特别理解, 所以, 她能忍受儿子摔东西、砸玻璃等暴怒无常的脾气。
……
师:可见, 这“忍”中透着的是看不见的爱。她除了忍住儿子的抱怨, 还要忍住自己的痛苦, 更要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这是一种怎样的忍啊!
窦老师紧紧围绕“忍”字, 巧妙设点,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在静静的沉浸阅读中, 学生们走入人物的内心, 在反复的追寻与执着的潜心思索之后, 突然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获得了那种充溢全身心的“彻悟”。学生经历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之旅后, 再来朗读这句话, 自然就入情入境, 情从口出了。
二、意深处沉浸阅读, 得其意
“看似寻常最奇崛。”言语作品蕴含的意味不是能一览无余的, 只有反复咀嚼品味, 才能得其意。
以下是孙双金老师《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精彩教学片段。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原因是什么?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 默读课文, 用笔在书本上圈圈注注。
(生自己默读、勾画、标注, 时间约3分钟。)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选儿童多的地方走?
(生情绪热烈, 几乎每个人都在举手。)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 (第3自然段) 这个句子说明冰心奶奶本来想在知春亭畔找到春天, 可到了那儿时, 看到儿童已经在那里了。说明每个儿童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他们会发现春天。
生:“朋友, 春天在哪里?” (第9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描写了儿童所在之处肯定会有春天。所以她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哦, 原来“儿童多处春光美”。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儿童有发现的眼光……
生:儿童是朝气蓬勃的、快乐的小天使。
(师随机板书:儿童是朝气蓬勃的、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
从上述课例中, 我们鲜明地感受到:沉浸阅读往往伴随着深度思维。当孩子们沉浸于文本时, 思维是活跃的, 内心是涌动的。孩子们穿行在文本中, 与文字对话, 同智者交流, 感受语言的张力, 积累对话的资本。
三、精妙处沉浸阅读, 学其法
对于文中最有特色的语言文字, 唯有引导孩子们从细节———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段落篇章入手, 沉浸阅读、反复品味、细细斟酌, 方能触摸到文字的质感, 体会到文字的奥秘。
【课堂回放】潘文彬老师执教《钱学森》的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浏览课文, 看看这篇课文与其他写人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浏览课文。)
生:这篇课文与前面学过的文章最大的不同, 是把写钱学森回国的情景放在了开头。
生:我知道这种写法叫倒叙。
……
师:其实, 第1自然段写得很精彩, 也很有意思。我们用心读读, 看看有什么发现。
(有的学生专注地默读, 有的学生轻声细读。)
生:我觉得第1自然段语言很优美, 写得很生动, 也很精彩。
师:精彩在哪儿呢?
……
师:请大家用心念念这句话, 注意写法的奥秘:为什么写“火箭的舱壁”而不写“飞机的舱壁”或者“火车的车厢”呢?
(用心念完后, 有不少学生恍然大悟, 非常欣喜地举手。)
生:火箭飞得快, 这样写更能表达出钱学森归心似箭的心情。
生:因为钱学森是造火箭的, 与他从事的工作有关系。
师:看来, 作者的遣词造句还是挺有讲究的。这种写作的奥秘, 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细细地揣摩与品味。
在这一课例中, 潘老师采用“带着问题浏览全文”的方式, 引导学生认识了“倒叙”的写作方法, 习得了文本的行文思路;采用“用心读”的方式, 揣摩出作者遣词造句的讲究, 习得了“火箭的舱壁”写法的精妙。但无论是“浏览”还是“用心读”, 教师始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有了这种眼到心到的沉浸阅读, 学生对文章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精妙之法, 自然就刻下了深印痕。
从名师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学生沉浸于文本的阅读中, 文章的内涵在学生脑海中逐步清晰起来, 学生的阅读由浮躁变得安静;在教师不着痕迹的指导下, 学生的思考由肤浅走向深入, 学生的表达也由“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序”。
3.名师引领创新机制 篇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C-0016-02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学校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很不均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归纳为: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不准、随意仿照;建设专业不具有典型性、没有发展空间;名师工作室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未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等。針对以上情况,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后,本文就名师工作室的创建提出如下建议。
一、名师工作室建设应因地制宜,与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相结合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教师专业共同体,在专业名师的带领下,名师工作室要发挥它的功能,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专业选择上就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反映学校特色、社会需求,甚至能代表区域特点。不是什么专业都能建立名师工作室,要少而精,不要全而广。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一些地方的名师工作室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检查而设立,其建设过程只是对一些已有成功名师工作室的仿照,并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工作室研究现状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没有对已有成熟案例进行“深挖掘”,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根基与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由启发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却不能照搬照套;否则,很多名师工作室并不能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功效,其建设结果也必然是“形同虚设”。
科研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路径,是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阶梯。名师不是宣传和打造出来的,而是在学校里、课堂里磨炼出来的,是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学习中积累沉淀出来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课堂教学大赛、信息化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为名师成长提供了平台,观摩、听评课、成果展示、学术沙龙……推进学校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一般教师要想成为名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与学习,在学习中反思,进而升华。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品味的关键,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来学习、提高。
名师工作室建设应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统一于工作室建设的整体思路,在整体统一中求个性发展,根据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法,形成不同的工作格局。苏北的经济发展、办学条件与苏南地区尚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加强阶段性评价,对目标实施各个环节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名师工作室的良性发展、稳步前进。
名师工作室应打造教研品牌,推广教研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专业品牌的提升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室应以领衔人特长为依据来组建教研团队,开展教研活动,依靠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力量,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开发研修资源、凝炼研修成果。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教科室搞好相关教研工作以及举办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实实在在的提高教研质量与效益。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打造教研品牌,推广教研成果,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名师工作室还应创造学校特色,整合实习实训优质资源,并根据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网页,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名师工作室应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名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是教学中的带头人,是教育教学研究的标兵。他们有责任带动一批批有工作热情、有职业素养、有专业素质的骨干教师,培养骨干团队,加强教师合作。名师工作室应发挥自身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团结思想进步、理念先进、专业技术过硬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一系列实践、研讨,形成一整套、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依靠工作室的引领作用,进行推广、普及。
名师工作室要能够充分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名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引领力和感召力,以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潜心研究专业课程改革,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立全校优秀教师之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发源地,成为师生创新实践、教学科研、技能提高的基地。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应建立健全名师培养机制,形成名师成长的长效机制
作为重点打造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得如何,需要定期进行考核评估,这就需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教师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既是对工作室成员工作的认可,又为工作室今后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目标考核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应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过程性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性。通过全程的动态管理、灵活应变,高效率、高品质地进行项目的计划实施与控制。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在创建名师工作室时应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创建便利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注入活力与动力。
四、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名师工作室不仅仅是几间简单的办公室或是几块挂牌,而是一个具有学校教师核心凝聚力的磁场。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辐射到学校的全体教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更要构建区域内教师共同发展之路。它可以设置在学校,也可以拓展到社会;它可以是具体的场所,也可以是发达的网络空间;名师工作室还可以是横跨南北、突破地域限制的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的大平台。名师工作室只有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能。
(责任编辑:夏英)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苏北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XHZZ2015039)阶段性成果。
4.名师引领,收获感动 篇四
——2014年省骨干教师学员跟岗学习工作总结
吕崇平教师工作室
名师引领,收获感动
——2014年省骨干教师学员跟岗学习工作总结
吕崇平教师工作室
踏着秋天的节拍,2014年11月23日至12月5日,来自汕头市的8位省级骨干班培训学员来到梅州市,来到“吕崇平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在15天的学习期间,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不懈努力,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让学员们在收获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人格与深情,正如学员们在感谢信中所言:“ 短短的二十天,我们有幸领略了让智慧之光照亮人生的先进办学理念,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彰显出的团队精神令我们钦佩不已。感受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收获了友情。”当她们背上沉甸甸的行囊华丽转身的时候,充满心海的是无限的憧憬与依恋?? 回望15天的历程,我们细细盘点:
一、精心安排,抓好每一个细节
吕崇平教师工作室团队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早已开始筹划省级骨干班学员的培训活动,为了让学员们能学得舒心、学得充实,工作室团队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方法、从学习到生活作了详细的安排,具体到每一天、到每一节课。食、宿、行、学,每一个环节,工作室成员无不亲自过问:选择了安静、温馨、实惠、便捷的田间大酒店,亲自关心学员们的吃饭问题,甚至精细到每天的食谱。由于学员跟岗学习的学校——江南育才小学正在兴建新的教学楼,工作室团队与学校校长沟通,拿出行政会议室供学员们集中办公。所有的这些??无不深深地感染着学员们,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建立健全了工作室的各项制度。
1、确立工作规划工作室确立了总体规划,根据工作室规划,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每个学员作出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建立学习、考评制度
为务实、高效地开展工作,吕崇平主持人组织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组建名师工作室”相关文件,领会精神,明确本工作室研究方向、工作目标,统一认识。
3、规范档案管理
工作室建立了相关档案,包括听评课资料,展示课录像和学员个人档案。
通过建章立制,为名师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导师引导,立足专业,提升素质。
为使《广东省2014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跟岗学习阶段》的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创建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我们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吕崇平教师工作室于2014年11月24日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开班仪式,于2014年12月4日举行了广东省教育厅委托课题三级子课题的开题报告会。会议得到了省第二师范学院导师、梅州市教育局、梅江区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省导师不辞劳苦,从广州来到梅州,市、区教育局领导亲临现场参加会议。教师进修学校邹国良校长主持会议,工作室所在学校进行学校情况介绍,主持人吕崇平宣读跟岗学习计划,省骨干教师曾沫组长代表学员发言,省导师、市、区领导作了重要的讲话。8位省骨干教师进行了他们所选课题的开题报告,省导师陈静安教授和主持人对学员所选的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大家还倾心听取了导师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卓有成效的方法指导,并与导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提升了自我。
四、加强学习,相互研讨,内炼素质,圆满完成省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任务。本次学习的任务是:“学员在真实的学校、课堂现场环境中观察和感悟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研修团队的教育教学艺术,并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把“学、问、思、辩、行”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感受与体验名师教育思想,教学风格。”为此,主持人吕崇平老师为学员们上了一节精彩的知识讲座,谢红庆老师为学员介绍地方教育发展状况、地方教研活动;杨志东、丘春、巫智敏、梁雯老师分别为学员上了示范课。每听完一节课后,工作室成员就和学员们一起研讨:明确这是一节什么类型的课,每个步骤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本节课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亮点在哪步?本节课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若是你该如何上这节课?通过观摩这节课,你认为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时效性?让学员们学有所思,收获匪浅。
跟岗期间,每位学员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制作ppt课件,进行三级子课题的开题报告;参与工作室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完成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任务。
为了发挥骨干教师(学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学员们在吕崇平主持人及工作室成员的共同指导下,认真地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收集补充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跟岗学员通过上课、说课、评课、课例开发等教学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每位学员都上了6节常态课、开发了一节优秀课例;8位学员8节优秀课例,我们专门组织了三天的省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展示活动现场会并录像,在气氛热烈的课后研讨会上,每位老师都畅所欲言,每位与会者都获得很大的收获。他们的课得到了全体听课的老师及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这几节课构思精巧、层次清晰、教法新颖、别具特色的创新有效的课,使他们大开眼界,使他们觉得《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教师亲切、大方、从容的教态;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以及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名师工作室寄托了领导们的殷切希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自己的成功做法,加强学习、共同成长,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我们将继续探索,继续为之而努力,而求索。学员们临行前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能随时得到吕崇平工作室的指导!吕崇平老师爽快答应,今后将与大家建立共同的教研网络,在更广阔的田野中播撒教改的种子,绽放美丽的教育新世界。附:《本真、和谐、灵动》——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优秀课例交流会上的发言附:
本真、和谐、灵动
——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
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吕崇平
尊敬的省导师、省专家陈教授,亲爱的骨干老师们、工作室的同事们:
大家好!
来自汕头的8名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开发的8节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最后一节课例——曾沫老师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已展示完毕,刚才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省导师陈静安教授对曾沫老师执教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都作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她的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省骨干老师曾沫老师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展示了她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我们此次三天交流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次,跟岗学习与以往的不同,时间只有短短的15天,完成的工作量与前两批骨干教师20天完成的工作量一样,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的省骨干教师们十多天来,不怕辛劳,克服困难,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静下心来,潜心、刻苦钻研,积极研讨,努力工作,他们在学校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酒店,(有几次都让我们学校的保卫把她们锁在二楼省骨干教师办公的小会议),晚上在酒店也常常加班到11二点,甚至一点、二点,有些骨干老师还带病坚持学习,例如柯秀玉老师,腰不行,还严格遵守跟岗纪律,坚持出满勤,每天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十足的干劲投入其中。他们对在这里开发的课例通过一次、二次、多次的试教,一次次的集体的研讨、磨课,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预设,他们有的同课异构,有的同课同构,对不同的课型、课例进行研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开发了8节优秀课例,这8节观摩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犹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一扫近15天的忙碌与疲惫,带给我诸多震撼与思考。本真的价值追求,和谐的课堂内涵,灵动的呈现方式,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省骨干教师的先进性,很好的表现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没有一点职业倦态的痕迹,他们对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此次跟岗学习活动,省骨干教师们开发的优秀课例我们工作室侧重于在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核心理念的研究和探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主题方面进行指导,旨在引领我们的骨干老师“遵引而不发,循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积极探索“从现实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的研磨,展示,我们台上、台下的互动辩课,她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以学定教”做了具体的诠释,她们把跟岗学习活动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与展示的舞台,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她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亦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经过三天的交流展示研讨,现已圆满结束。
这8节观摩交流课的各有特点,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境
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贯彻新课程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第一大亮点:情境的创设,简约而高效
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数学教学内容,不能
因为过分追求情境的外在花哨、有趣而忽视了内在实质的思考与探索,冲淡了数学味。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综观8节课,无论是新课导入情境,还是新知探索情境,都力求简约而高效。
例如吴璇龙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创设了通过用七巧板拼一拼,认一认,直接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又如李映玲老师执教“数图形的学问”创设了有四个洞,任选一个洞进入,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四个洞吗?以及学生在四人小组,每人与每个同学握一次手,共握了几次手,老师加入小组又共握了几次手?在生生握手、师生握手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数线段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简洁的握手活动中,教师通过几个指向性明确的问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新知的学习。
第二大亮点:以生为本,关注学习起点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8位骨干教师从她们的教学设计到课堂的展示,都体现了教师们在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曾沫老师和沈冰姗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她们同课异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都紧扣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的渗透、迁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激活原知(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经验,为学习新知(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大亮点: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来设计教学,逐步化解学生“学”中所遇到的知识难点,使“教”为“学”服务,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实践活动的设计,一人摆,一人数小棒的根数,一人填学习卡,一人监督,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记录一次。通过摆小棒,小组说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规律。又如柯秀玉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通过小组成员轮流摸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第四大亮点:夯实基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必须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的同时,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落实四基,例如,曾沫、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微调,引导学生在原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新的问题。三位老师出示组合图形后设计了如何转化给定数据,如何结合所给的数据进行有效转化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探究、思考、推理、反思等过程以及算法多样化。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感悟转化思想,真正做到了以双基为载体,关注基本思想,关注基本的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第二,曾沫老师,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他们同课异构,是具有挑战性的,同课异构难,同课同构更难。一方面展现了每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执教者在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收获启发,从而进入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都上的很好。还有郭晓璇老师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看似很简单的一节课,他创设情景,利用与众不同的比赛,揭示多种解法,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已经由原来的“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骨干教师们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包括动手实践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交流合作活动经验等等。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认知的过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学会研究,立足终生发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让学生摆三角形,一排摆十个三角形,亲历摆的过程,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地呈现,让学生很直观的地获取操作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第五大亮点: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一种有效途径。除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外,同时注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少了一些形式,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如:廖敏端老师的《商不变的规律》创设的情境《猴子分桃》。
这8节观摩交流课,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是教学的理念,观念的体现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
由于他们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使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只是按教案教学,在课堂中遇到一些冲突和事件时,他们展示出了良好的深层次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本真是数学课堂的价值追求。真实的教学设计,课例展示活动中的每一节课,成熟、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体上每节课都比较扎实,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努力,看到了这些教学环节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发挥的作用,效果。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总体上,教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的现象比较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第四,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认知行为过程,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即学生自己参与了数学活动,然后脱身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把自己所做的过程至于被自己思考的地位上加以感悟,以便意识到深?在自己行为后面的实质。
第五,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本次课例展示骨干教师们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涵的“魔力”,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精当的课堂评价语言。如:高高举起你自信的小手,选择倾听、真棒,还有允许学生把话说完,然后针对答问情况予以启发、点拨、引导,用夸张与幽默语言评价,如等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倍感亲切和谐。让人觉得做他们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
第六,这8节展示、交流课,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和所规定的目标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落实在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本次课例的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讨论、合作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注重学生作为课堂资源在课堂中所生成的内容。每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都很高,一方面表明在教学设计时有这样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2)多元目标的落实。
《课程标准》提倡多元目标,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次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他们对制定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关注的程度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有效教学的灵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的关注程度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过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曾沫老师、沈冰姗老师、吴璇龙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分割、添补——体验发现探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计算”的过程,又如: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她们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设计,充实有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基本技能。总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习不仅是结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过程,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抓住了有效教学的根本。第七,教学设计呈现多样性和实效性。8节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设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设计比较严密,层层深入,有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广泛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注重既有新意,又扎扎实实。我们课改的目的不是追求几节有色彩的,有亮点的课,而是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要关注一些常规的教学环节,课初有旧知识的复习,课中有学生看书,课后有家庭作业,这样的上课方式是我们平时教学常用的,使老师们觉得这样的课离他们近,中间又有一些环节的设计是有新意的,可以学习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2)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次课例展示,我们也看到有朴实元华、讲求实效的课,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且注重实效,注重把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
(3)探索、合作与交流等方法运用合理。
在这些课中,朴实的教学过程,又是一大亮点,创设有效的情境,组织合理的活动,教学过程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合作与交流不再是形式的,热闹的合作与简单的表面的交流,而是更加注重实效,教师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努力追求合作与交流的实际效果。以上这些是我对本次课例的认识。
(二)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位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多。第一,个性品质。爱学生的心,好学精神,探究精神,宽容和鼓励学生的态度等等。这些心理品质是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第二,是基本功。普通话水平,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感染力等等。这些教学基本功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时非常重要的。第三,是学科素养。即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教学底蕴,能把握教学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养成,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这一点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2.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性,提高问题的思考性。
课堂提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一些课堂提问,如何有过细过小的倾向,也就是把问题分割的非常小,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学生回答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顺利,却没有深度。我们希望看到课堂中的冲突,看到真正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教师提出的富于思考的问题应该需要学生思考
一、两分钟才能回答,而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需要的课是扎扎实实,富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课。
3.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教师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关注和处理是展示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表现。在本次课例展示看到的一些冲突,虽然教师有关注,但还不够。
总之,课改需要激情,需要动力,更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做,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提高。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研究每一个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许多需关注的地方,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表述,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
5.发挥名师效用 引领学校发展 篇五
引领学校发展
“名师”是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是一支能够起到轴心、稳定、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坚力量。学校一向重视名师、骨干教师等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老师’他们为加强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带动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方面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保障机制,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自觉自发立足岗位以名师为榜样,积累专业技能,尽快缩短从“教师”到“名师”的成长过程。学校经研究决定,在原有制度体系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名师”成长保障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1.完善制度,确保落实。正逢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改革阶段,学校下大力气制订、完善了《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青年成才奖培养方案》、《学校名师工程培养方案》《学校学历提升奖励措施》等各种切实可行的制度,用制度体系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按制度办事,事半功倍。
2.健全机构,有序运行。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多部门协同、教研室监督的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管理体系,学校把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教师——骨干——优秀教师——名师”的成长轨迹,采用了“一体化培训模式”,每学期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去抓,建立教师教科研成长档案,并要求教师个人制定自身发展三年规划,学校每学年都会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本学期我校共派出教职工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类培训30余人次,培训费约72.78万余元,占2015年公用经费的21.78%。
3.科学评价,过程监控。学校制定教师综合量化考核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等系列发展性评价方案,教师既是被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主体。学校每学期都展开建设评价,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现过程与结果合理对接、相互印证,通过评价活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为教师成长奠定基础
1.涵养师德,重视教师品质培养。师者德为先,为了不断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培养,学校将新学期的第一个月即每年的3月和9月定为“师德教育月”,开展启动仪式、师德专题报告、抵制家教承诺宣言、“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评选等活动。师德培训与年终考核紧密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2.系列培养,打造优秀教师团队。自2012年起,学校启动青年成才奖和名师培养工程,制定《学校青年成才奖培养方案》和《名师工程培养方案》,至今已评选出两届,有7名教师成为学校青年成才奖获得者,继而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局青年专业人才;14位教师被纳入学校名师培养工程,6人被评选为青岛市名师或名师培养工程候选人,8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14人获得山东省或青岛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3.提升学历,出台系列奖励措施。为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适应学校升格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力争用5——10年时间全面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为此出台《学校鼓励学历提升奖励办法》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截止目前,学校已考取硕士研究生30余人,3名教师还考取了博士,为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强培训,注重专业提升实效。一是实行骨干教师“访学制”。通过个人申请、教研室推荐、并结合教学业绩和需求,学校每年选派1-2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进修,从而拓宽教育视野。二是对接国际,加强境外高端研修。为了让学校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充分领会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学校先后派出8位老师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习,回来后在全校推广学习经验,例如德国的项目教学法目前在学校微机、美术两个教研室得以运用,收效良好。三是立足国内,加强境内前沿培训。学校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克服师资短缺等困难,每年除定期选派5名不同学科教师参加一学期的国培外,还选派约三分之一的老师到北师、华师、南师等国内著名高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参加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注重培训成果的再培训和转化,扩大受惠面,开阔教师眼界。四是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校本培训内涵。学校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技能培训、互动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倡导教师合作共赢
1.以点带面,成立名师工作室。伴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学校成立了校内“名师工作室”,引领广大教师逐步走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教研室,不同的学科,他们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他们通过名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实现合作共享,互利共赢。我校名师李爱娟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爱娟老师是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第一批职教名师候选人。她在岛城乃至全省的幼教美术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主持了《幼师实用手工》精品课程建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和艺术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深入幼儿园一线,与兄弟院校交流,一起制作了上千件的手工作品,拍摄了上万张的图片,录制了几十节微课视频和教学视频,撰写了几万字的文字材料,最终经过她们全组两年多的辛苦努力,该团队所主持的《幼师实用手工》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在幼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李爱娟老师还带领全组教师结合幼师丰富的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出版发行了《幼师实用手工教程》、《幼师实用简笔画教程》两本教材,本人担任主编。其中《幼师实用手工教程》获得2015年青岛市第29次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名师工作室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团队老师在课改、科研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水平大大提高,且有两位老师在青岛市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
2.师徒结对,促进共同成长。一是凭借学校平台,积极为名师和骨干教师牵线搭桥,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科专家顾问,及时请教和沟通,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二是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了教学和班主任双重师傅,签订了师徒协议,师傅们履职尽责,毫无保留的把经验传给徒弟,徒弟们也虚心好学,发挥年轻人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作,师徒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取得了很多骄人成绩。
3.以赛促教,锤炼教师基本功。为了不断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学校从2015年开始实施“首席教师”评选制度,并成功在艺术教研室试点。学校邀请了来自省、市各大音乐院校和专业团体的十五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和教授担任评委,历时两天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由该活动引发了学校老师思想和行动的重大改观,学校出现了可喜的“三多”局面:第一,上公开课报名的多了,老师们积极向学校报名参加青年教师展示课、名师示范课、教改研究课、校园互动课等各类校内公开课,增加自己的锻炼机会。第二,教研活动的次数多了,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外,集备小组自己找时间进行课后集体反思,资源共享。第三,师徒结对的多了。学校的良好机制让老师们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不坐等学校指派,而是主动寻找“师傅”,课堂上老带新,教学先进技术手段新代老,老师们的学习动力明显提高。
4.以研促教,引领教师发展。学校出台《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提升教师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将教学问题为转化课题研究,将教学成果梳理总结为科研论文,做到每位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改或课题研究,进而以她们为核心组建专业教师团队,辐射带动青年教师的参与研究,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年年迈向新台阶,佳绩频传。每年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10余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名师樊虹老师主持的教改实验项目《一弹一唱,亦生亦师——幼师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分别获得青岛市、山东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并被推荐2014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获得二等奖。2014年9月,全国核心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以此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全文刊登介绍。在名师的引领下,学校内真正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助互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回首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深感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在青岛市名师培养的利好政策下,在名师效应的带动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硕果累累。当然“发挥名师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们愿意与各位同仁在这个领域内不断探讨,共同进步!
6.名师引领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六
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在讲”治理措施”时,我重点补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然后链接资料袋的内容。通过以上的教学,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准备做些什么?有的说把自己的零用钱捐出去,有人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去治理黄河。
另外,我还结合我们所在市区的情况,提出”如何保护乐成河”的问题,让学生自由畅谈。
7.名师示范引领 篇七
一、因应育人形势, 率先设立“名师工作室”
我校在17年的风雨征程中, 不断接纳优秀教师, 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如今整个师资队伍具备了过硬的业务水平。一大批从高等师范院校走出来的年轻教师, 已经走上了讲台, 有的甚至在区内教育界都小有名气。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 学校如何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使每一位教师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校领导班子经过慎重的思考, 在2008年暑假, 因应我校育人形势, 重整学校行政架构, 科学设计岗位职能, 对原教导处、政教处的职能作了科学调整, 设立了“名师工作室”, 调整出三位副主任担任“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师工作室”协助校长从宏观方面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可谓之“龙头”;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导处的副校长和分管政教处的副校长具体负责, 此谓之“两翼”。
二、深化“两方面”改革, 推进“名师工作室”发展
一年来, “名师工作室”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 着力在“校本培训”和“科研课题”两大方面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 校本培训制度化
(1) 教研活动、文化活动制度化。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每周一上午的行政班子会议、每月最后一个周一下午的教师大会、每周的教研活动、每双周一次的科组活动都是学校领导、教师进行集体交流、集体培训、学习的时间, 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 确保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每年十二月份都会举办“江华论坛”, 为广大教师设立一个高级别的交流、培训平台, 培训的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教师修养、妆容打扮等等, 只要是对提高教师素养有帮助的, “名师工作室”就会考虑策划这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我们先后邀请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 加拿大尼普森师范大学钟雨田教授, 香港教统局孙帼英女士, 澳门教育界名人刘羡冰女士,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陈忠联宣讲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饶雪漫等知名人士到校和老师、家长、学生一起面对面交流探讨。
(2) 外出学习、汇报交流规范化。凡是学校安排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 返校后一周内, 须在全校或者教研组内交流, 教务处和教研组写出汇报交流记录, 将交流效果记录在案, 作为学校校本教研的第一手资料。“名师工作室”策划汇报活动, 着力营造宽松的汇报交流效果, 力图让汇报的教师减轻在外出学习中的压力, 让聆听汇报的教师有所收益。
(3) 骨干教师培养科学化。我校注重校内资源的利用, 采取结对子、师带徒等多种形式, 做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 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涌现出了大量的骨干教师。
(4) 继续教育精细化。学校将各位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情况、校本培训出勤与态度、文章发表、论文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创作、读书笔记抄录等每学期总结并公布, 年终与教师绩效工资奖励挂钩, 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5) 辐射培训有效化。我校定期开展工作室成员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每年分上下两个学期, 分别组织一次校际间交流活动, 重点是深入到一所学校, 调查了解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对所在学校面临的办学难题进行专题研讨, 共商对策。我们每年都从教师培训、学校设备方面与结对学校达成良好的互助关系,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课题研究自主化
2009年蓬江区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大会上, 我校获得四项奖励。其中, “综合英语实验研究成果”被评为一等奖;“审美化教学语言的运用”、“综合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小学生阅读量的研究”和“陈白沙教育思想与小学德育研究”获得二等奖。能有如此成绩, 与我校开展的科研管理改革工作分不开。我们曾经走过全校上下一起做课题的路子, 如今另辟蹊径:课题研究自主化。只有教师发自内心想做课题, 才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甚至能产出成果。我们摒弃了压任务的做法, 在绩效工资发放方案中把课题研究工作作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考核项目。我们力图营造宽松的研究氛围, 所以考核要求是教师有无参与到课题研究中 (只要是课题组成员即可) 。课题改革带来的改变是科研能力强的老师积极申报教育行政部门的立项课题, 科研能力一般的老师主动要求加入课题研究行列。为了防止课题主持人之间“争抢”优秀教师、“摒弃”一般教师的现象, 我们又规定, 每位教师只能参加一项课题研究。近年来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科研奖励的投入, 这是对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个很大的推动,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 教师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
三、上级领导支持, “名师工作室”更上一层楼
2009年12月, 喜讯传来, 我校申报的区“名校长工作室”获批成立, “名校长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表明了我校率先一步实施的“名师工作室”的部署是正确的, 标志着“名师工作室”制度将进入一个更加高效运作的新阶段。“名校长工作室”获得批准成立的消息传来, 我们就马上行动, 对原来的“名师工作室”做出了新的调整:以校长为工作室的核心, 以两位区学科带头人为工作室主要研究人员。工作室在原来的职能基础上, 又增加了策划“江华十大名师”、“江华十大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做好“省校本培训基地”、“江门市英语教师培训基地”以及“城乡合作培训基地”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学术水平。我校鼓励工作室成员以及教科研积极分子在相关报刊上发表文章;推广、辐射工作室成果, 办好“省校本培训基地网页”等具体工作。随着第三届“江华论坛”的召开, “名校长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 《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成果汇编》一书、《成长的滋味 (学生优秀作文汇编) 》一书已经出版。
8.名师工作室引领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篇八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名师工作室”往往是以一个地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名师为核心组建起来的科研共同体,一般以其名字命名,用以传播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思想。目的是通过名师的专业能力、品行以及人格等带动工作室其他成员,促进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两次受邀加入名师工作室,但均出现成员与成员之间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的教师在名师工作室引领下,迅速成长为地区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名师,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有的教师几年下来却碌碌无为,专业水平仍然停滞不前。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专业发展较慢教师的共同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二是教育教学理论缺乏;三是很少进行教学反思;四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薄弱。针对原因笔者提出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以期为专业成长较慢的教师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引领成员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某一时期内只能选择某一方面的目标作为突破口。名师工作室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前沿的方向进行研究,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但也有一些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属于基础性的,如开设“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命制试题”、“如何上课和磨课”、“如何使用新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等讲座内容和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实践内容。这么丰富的研究内容,总有一方面适合你。所以工作室成员要与工作室导师不断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寻找教师个人发展的增长点,在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计划,使教师明晰专业发展方向,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工作室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发展工作室的同时成就自己。
二、强化成员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每位教师在大学里都学过教育教学理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已跟不上时代步伐,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一切教学和科研都将是纸上谈兵。阅读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是提高自身需要,也是自我进修的有效途径。要想提高自身理论功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宽视野,只有终身学习。因此,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始终占领理论“制高点”。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一般都会推荐一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书籍,供工作室成员选择;工作室成员也可订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地理专业期刊,利用寒暑假或周末进行有计划的阅读和学习,从中汲取专业知识和理论观点。此外,名师工作室还会邀请高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专家、中学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到工作室做讲座,讲授学科前沿知识,为工作室成员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督促成员坚持教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并以此来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路径之一。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是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并予以改正,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离不开自觉、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进行反省与审视。中国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说明思考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不会反思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只能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其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名师工作室应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中扮演督促者的角色,促使教师多动笔、勤动笔,用笔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教育故事等,使教师在写作中提升自己,在反思中升华积淀理论知识。很多成员就在名师工作室引领下,坚持写网络日志、教育博客等,与网友分享自己教学上的得失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感悟。只有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思教学上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才能让教师认识到自身不足,增强自我提升意识。
四、提高成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开展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名师工作室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对成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进行提升:一是论文写作;二是课题研究。让成员明确做研究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首先可尝试写作论文,然后再进行课题研究,促使成员把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困惑作为一个论题或课题,通过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最后将其转化成文字或研究报告。
在名师工作室导师的引领和成员的相互研讨中,笔者认识到,要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感悟和灵感,这些就是写文章、做课题的素材。二是要提高问题意识。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写作的源泉。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就是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三是要有求异思维。写文章要大胆开拓创新,敢于冒风险,敢于“为人先”,这就是写作的技巧,也是文章出新的立足点。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四是将成就感化作创造的动力。自己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感,至今记忆犹新。这种成就感使自己愈发自信,几年下来,文章越写越多,也越来越成熟,好句子、好观点、好文章越来越多,竟然连续发表30篇文章,这是之前从未想到过的。
【名师示范引领】推荐阅读:
名师示范课06-30
小学语文名师示范课11-07
中小学美术名师示范课学习心得08-22
“名师送教,引领成长”教研活动简报11-06
充分发挥示范课文的引领作用08-24
走近名师 倾听名师09-28
名师封皮08-14
名校出名师09-02
名师教学感悟09-03
语文名师名言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