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

2024-10-02

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精选8篇)

1.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 篇一

对建筑市场营销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2013年3月9日,公司组织了“创新思维、突破经营、打造团队”的主题训练营,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建筑市场营销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企业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只有把握好营销工作的一些重点环节。

一是项目的选择。加强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筛选、论证,认真选择营销项目,是提高中标率、成功率、经营质量、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劳民伤财,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

二是宣传推介。宣传推介就是指通过营销人员,包括企业的经营者、技术方案编写人员,以及企业的专家,在一定的推销环境里运用各种技巧和有效手段,说服用户接受产品生产单位和产品的一种活动。建筑行业绝对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要去宣传推介,只有通过沟通,使业主认同了产品、认同了产品的生产单位,业主才有可能放手让你去策划游戏规则,在竞标过程中营造自己的优势。因此,宣传推介特别重要。

三是公共关系的运作。公共关系运作就是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营造人的氛围,处理好各种人的关系。营造沟通氛围、建立信息渠道、凸现差别优势、实现信任认知、影响决策结果、创造合作结果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公共关系运作好。

四是游戏规则的策划。游戏规则策划的核心就是要营造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也就是说通过营造差异化的游戏规则,以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从而才能使企业承接到工程项目。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市场为大、经营为先”的经营理念已为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所接受,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在经营生产活动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说,只有把企业的市场营销做好,企业才能够做大做强。

2.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 篇二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及与国际接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行业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我国建筑经济领域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市场上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完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迅猛,在各行业中独占鳌头。从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尽管企业资本对发展前期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企业科学的发展思想的意义比发展资本要重要很多。当前,企业的快速发展成长的关键条件是由科学先进的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决定着,合理的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要手段。

1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概述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企业为了降低建筑产品即工程项目或劳务、作业等的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概括。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包括对建筑成本的预测、建筑成本管理计划、建筑成本控制、建筑成本的核算、建筑成本的分析和经济管理考核等工作。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用最小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收益。施工企业在管理施工过程中所牵涉的人员、财务、材料、机械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相互之间的各种管理关系错综复杂,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现如今,伴随着国际管理体制传入国内,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每一个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本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牵涉到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包含从经济成本预测到企业经济成本考核等各个部分,因此,在成本管理中要实行全面性管理。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包括全过程成本管理、全方位成本管理和全员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涉及人财物多,各职能部门有权对其管理对象发生耗费加以限制和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可控性原则。并且,企业的各个职权管理部门要按照各自管理责任对管理的经济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并勇于承担控制不当带来的经济责任,只有严格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作用。建筑企业要采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同时进行的原则,既是积极合理的采取成本控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严格抓好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前的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企业内部做好节流挖潜相结合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工程浪费和不当的损失消灭在工程项目施工前,从而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更好的发挥重要作用。

3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

建筑产品的成本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手段,可以找出施工企业有哪些问题,并按照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进行纠正,进而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并且增加企业盈利,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完成较多的生产任务,从而企业实现的利润就越多,就能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自我国加入WTO,为了与国际计价模式接轨,我国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而加强成本管理也是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需要。

4 施工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老化

现如今,对于我国的施工企业,大多数企业仅仅对各个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简单控制,很少有全面的整体的成本分析研究,不注重成本支出过程中资源供应的合理优化,更不用说从施工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着眼合理的对施工企业成本作出战略规划。

4.2 施工企业组织管理上混乱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上先进合理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不断的冲击我国的施工企业,显而易见的使我国许多施工企业的缺点和不足显示出来。核心问题是没有健全的成本管理部门拥有绝对权力,并勇于承担责任。同时经营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科研部门、物资部门等缺乏必要联系,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4.3 施工企业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合理认识

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般以企业的盈利为核心内容,这种错误观念严格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施工中,因为无法顺利的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而延误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速度,给施工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另外,很多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往往本着重揽活、轻施工的错误理念,忽视项目成本开工前、开工后的合理控制和分析,严重延缓了企业的发展进程。

4.4 施工企业缺乏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某些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责任仅仅显示于形式。工程项目经理职责不明、权力混乱,企业监督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奖罚制度并疏于执行,从而没有对成本管理的发展和进步起实质性控制与促进的作用。

4.5 施工企业没有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或目标科学

现在施工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往往以降低工程投资成本为重心,而不考虑施工技术水平的管理和完善,从而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形不成科学的合理的体系,更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因此,不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仅影响了施工企业以后的战略发展,同时还给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5 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途径

5.1 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从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尽管企业资本对发展前期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企业科学的发展思想的意义比发展资本要重要很多。当前,企业的快速发展成长的关键条件是由科学先进的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决定着,合理的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要手段。因此,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更为有意义的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严格科学的执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必须严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让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牢牢印刻到员工思想之中;2)施工企业应该保证成本管理的体制性;3)施工企业上层管理者要采用合理的激励手段,让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快速的参与到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当中。

5.2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部门抓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和监督工作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进行下一步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如果没有成本核算,下一步如成本分析考核、成本管理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不能开展。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管理部门要负起其部门职责,努力挖掘核算部门内在的发展力,合理调动其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人员有主人翁的意识,认识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施工企业在抓速度、质量的同时,更要严格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工作。对于现行的成本核算员管理体制,各施工企业要勇于创新,发展新思维,锐意改革,定期或不定期使核算员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并且要使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合理分离,高效的建立健全有序的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程序。

6 结语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国内的施工企业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要想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能力,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先进、高效的经济成本管理体系。建筑经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将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站住脚跟。施工企业在前进的过程中,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发展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影响着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因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整体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由此,施工企业负责人必须严格从企业的实际发展形势出发,对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不同的现场施工情况,科学的加强企业自身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同时能够创新或借鉴先进的分析手段对其不断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只有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才能更加顺利,更加辉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摘要: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从成本管理实际运用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成本管理的方法,力求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分析,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财经与管理,2012(2):227.

[2]李明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1(252):107.

[3]孔宪刚.浅谈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2011(3):269.

[4]何亚伯.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18-346.

[5]贾明明,吴丹.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管理科学,2012(7):55-56.

3.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 篇三

摘要: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提升。如今在建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掌握引导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先进施工技术成为建筑企业竞争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保障。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并对简述施工技术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认识和思考,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问题;认识;思考

1.引言

在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来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事业,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筑企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力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因此,各建筑行业必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国内外的优秀建筑经验技术和管理手段,争取在建筑业黄金阶段中做的更好,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

2.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在施工之前没有统一规划施工方案,也没有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一边进行施工一边修改设计图纸,一旦在某个阶段没有相应的图纸,有可能使用以往的图纸,这样是不合理的;

(3)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盲目的增加资金的投入,极大的浪费了国家的财产;

(4)在设计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给工程带来的一定的隐患。

2.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2)建筑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不严

3.对上述建筑施工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1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应对思考

3.1.1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控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的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企业也要对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施工资料与相应的施工项目配套,并且在工程设计图纸上进行说明。作为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要对设计图更加了解和熟悉,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义,从而对设计图进行严格执行施工。同时,施工人员相关专业施工技术的掌握要过硬,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以及使用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3.1.2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管控是极为重要的。对施工技术的严格管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按照行业中相关标准进行完成,对建筑工程相应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这就需要对现场技术控制的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进行提高。其中,在所出现的施工问题中,针对不一样的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需要现场的施工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掌握力度,熟悉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每一技创新与应用道施工程序,从而使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的检查和验收都能达到足够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优质和高效。

3.1.3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施工技术采取的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有效管控与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工程中的所有工序的开展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及时总结经验并反馈到下一部的工作中,从而使施工中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工作的时候,对安全隐患经常出现的地方以及特殊材料的施工过程要着重注意,把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相关工作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合同中存在的相关条款,对工程进行质量的掌控。另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的问题应实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3.2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管理技术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3.2.1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

建筑企业要从本企业实际入手,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订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及确立关键环节的限值和具体的作业指导书,让一线操作工人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准则作为约束。

3.2.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在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总包商以及分包商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之上建立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将体系贯彻到每一级分包商,不再简单的依靠分包合同来约束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要通过专人负责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进行工程分包时要将工程技术管理责任进行相应的转换,责任落实到人。各级企业在工程前,工程进行过程中以及工程后期都要注重人员的调度以及各部门间的配合,重视人员管理以及人员储备,重视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安全意识。

3.2.3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落实建筑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责任,责任到人,加强在施工环节进行监管,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随时纠正那些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而影响施工质量或者施工安全的违规操作,重点关注工程进度、施工的客观条件,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4.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环境因素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我国建筑业基本构架和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比如行业地位、企业模式、政策指导思想等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建筑施工行业虽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但是仍有上升的空间,建筑施工技術应该在此时期大展身手,加快发展,自动化、信息化及创新型是建筑施工业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1)要实现建筑施工技术向创新、节约型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建筑施工正需要创新技术来避免施工中的失误和隐患,减少成本和损失,实现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科学化。建筑材料方面也要尽量选用节约型的材料,使用功能和能源的节约能够同时实现是最好的途径。

(2)建筑施工技术要向生态化发展。良好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上层建筑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这也是建筑施工设计的初衷和目标,将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和施工过程,建设污染和能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也要挑选适当的环保建材和设备。

(3)建筑施工行业必然要向高科技和复杂性发展。目能我国的建筑行业融合了很多传统机械制造业、园艺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建筑施工技术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复杂性,必然要以高新技术来支撑和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拓展空间结构技术、地下空间技术等,通过计算机来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推动律筑旅工技术的大幅度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国家的重视,随着其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力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这些工程质量问题为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健全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的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钧华.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1(8).

[2]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9).

4.对建筑行业安全员认识的误区 篇四

经过多年基层实践,感觉上层领导和普通职工对安全员认识普遍存在认识的误区,这也是这么多年我国建筑领域事故不断的,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多同仁也有同感。

把比较重要的总结如下:

一、项目经理认为安全员主要是对付业主和政府检查内业资料,不管工地多大,只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在2008年,津汕高速建一个大型互通立交桥,合同造价1.6亿,施工高峰时,工地工人超过600名,只设了一名专职安全员。当时项目经理说,只要我的工地,我只设一个安全员。其实关于安全员的设置是有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5月13日颁布的《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总承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

1、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2、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3、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按照工程合同价配备:

1、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2、5000万~1亿元的工程不少于2人; 3、1亿元及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规定:分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专业承包单位应当配置至少1人,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危险程度增加。

(二)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0人-200人的,应当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00人及以上的,应当配备3名及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员总人数的5‰。

二、项目经理不明白专职安全员职责,不懂安全原理,认为有了安全员就能保证安全,不在安全措施上下功夫。突出表现在项目经理遇到危险性比较大的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施工时,不去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和实施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而通常是让专职安全员旁站在危险性较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看着在这种环境下工人施工,其实风险并没有因为安全员旁站而消除,风险依然存在的。理论上来讲,事故是能量的意外释放造成的,这种能量的意外释放只在一瞬间完成,只要不采取措安全措施,即使安全员旁站,仍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阻挡不住能量的意外释放,比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电击等。项目经理只是在推托安全责任,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对待危险性较大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施工,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或说向本质安全靠拢。

三、上级检查时,对于现场文明施工不如意,对安全员大加鞭挞,其实是很错误的。所谓文明施工,归根到底是施工。安全员所要做的,只是对照国家规范或者公司的检查表去监督检查,然后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人而已。主要的问题在于施工部门,工地混乱,施工用料乱堆乱放,没有工完场清等,都是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问题出在施工部门,而对安全员大加鞭挞,是找错了对象,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四、在安全隐患整改上,对安全员的误解。几乎大多数项目领导认为隐患整改要安全员负责,其实隐患是由施工不当才出现的,例如脚手架搭设不按方案和规范施工;沟槽开挖不放坡;高处作业不按规定搭设防护栏;检查井口不做警示和防护等,安全员提出隐患整改,项目领导让安全员去整改,是找错了对象。现场隐患陷阱都是施工部门不按规矩施工留下的,理应当有施工部门整改,安全员只是监督检查,提出技术支持,并不掌握人力和物力资源,安全员硬着头皮去整改,一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隐患消除,从而延缓风险的存在。施工部门在前边制造陷阱,后边安全员去填补陷阱,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扭曲的项目文化,非常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在安全技术交底和隐患整改反馈上对安全员的误解。虽然公司程序文件有规定,安全技术交底由施工员负责进行,但施工员很多时候不去交底,向项目部领导反映,有的领导说施工员忙不来,有的领导一听到安全两个字,就让安全员去做,但安全员并不负责安排施工,而交底一定在开始施工前完成,所以安全员去交底显然不合适,但公司检查时,一般以缺少交底为由向安全员施压,但显然是找错了对象。有的项目部安全员为了应付检查,只能自己做个假的交底,长此以往,也会形成很扭曲的项目文化,这样对安全生产是有极大的危害的。再有就是安全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安全隐患,给施工部门发出的整改隐患通知单和反馈单,但很多时候,施工员没有整改,也没用反馈,这样自然就形成不了所谓的有整改有反馈的“闭合”,那么原因是很明晰的,就是施工部门没有及时整改,没有反馈,导致的没有“闭合”。这样原因出在施工部门,可是往往安全员挨板子,受到很大的压力,而施工部门没有丝毫感觉,所以安全员只能自己出整改通知,自己写反馈单——做个假的,来应付检查,这样大家都高兴,还会得到夸奖说安全工作做得好。上级检查抓不住问题的根本,实际上这样本身就是一个很大隐患,对安全生产起不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安全员被逼迫到了这个地步,后来这个安全员辞职了。

六、项目领导搞不清楚分工,认为只要有安全两个字的,都是安全员负责,曾经有一次要弄个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领导直接找安全员去做,这样明显不合适,所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就是一个保证安全情况下的施工方案的一个官方叫法,很多项目领导弄不明白。还有的领导把一切安全问题都归到安全员,不知道安全目标的分解和安全责任的分解,不明白安全责任人人有责。比如程序文件上是有规定的,项目部要设立消防负责人的,负责日常的消防检查工作,但公司所属项目部几乎都没设立,项目领导直接找安全员,消防器材比如像灭火器,今天检查是有效的,也许过两天那个指针就到了无效的位置,大家都明白的。有一次公司领导去项目部检查,看到灭火器有一只指针在无效位置,就和项目部领导说消防有问题,项目部领导立即就扣罚了安全员200元工资,其实就在前一个星期内,这个安全员刚刚检查过的,是没有问题的。后来这个安全员也辞职了,安全管理,管理什么——安全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是安全员检查目标责任人和安全责任人的完成情况,大部分是目标管理和责任管理,通过现场检查,对比目标和责任书,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在后续的工作中,责任人去改正,包括隐患整改也是其中一项内容,出现过多的隐患,说明责任人没有尽到责任书所承诺的责任,项目领导应当进行帮扶。现在的情况是不管哪里的安全问题就找安全员,不明白分工,显然也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比如施工中出了车祸,不找机务部门,找安全员,显然不对,好像机务就是修车派车的,根本不知道在派车的同时也担负着安全责任。

七、现在施工基本都是采取劳务分包,项目部管理的形式,工程安全上出了问题题,绝大数人都会说安全员没管好,一句话把劳务分包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实际上是对安全员的误解。现在的分包大多数是不是通过招标进来的,一般都有关系,所以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基本上安全员把罚款单开了也是白开,到头来不会罚,因为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工程一般都是通过企业垫付一部分资金的,企业也会让劳务队垫付一部分,来分散企业负担,所以罚款是罚不出来,那么到最后付工程款时,能不能扣除呢,一般不会,因为付工程款是另一个部门的事,你总不能到另一部门去查帐吧,你有那个权力?真有那个权力,你就不是安全员了。所以说,安全员说话虽然一般都是为了他们好,但劳务队基本上不会听,因为安全员说话,就意味着这里哪里不符合安全要求,那样对他们来讲就要多投入劳动力,多花工钱。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安全员管理不到位,只能说现在全国建筑行业普遍是这个状况而已。

5.建筑认识实习——建筑与水环境 篇五

1.泉城济南的水环境分析

1.1 济南老民居与泉水环境

1.1.1泉城概况

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泉城”之称。众多甘冽清甜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成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更是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风光。

目前,古城区内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自然泉群以及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大明湖与护城河。趵突泉泉群位于坤顺桥南侧,趵突泉南路西侧;黑虎泉位于古城东南角,南护城河东段,沿河两岸,东起解放阁,向西约700米;五龙潭泉群,位于泺源桥以北,护城河西侧;珍珠泉泉群位于古城中心的曲水亭街、芙蓉街、东更道街、院前街之间。其中,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及护城河环绕城厢;珍珠泉群居于城中;大明湖作为城中湖位于城市的背部,占据了古城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与护城河共同构成了城厢的外廓,并结合南郊山麓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历史城市景观。

1.1.2 泉脉环境诱发的城市空间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泉群作为整个城市的景观,泉水的喷涌特点各不相同,声形各异。位置上或独立,或联通,形成了点、线、面形态俱全的泉、泉池、河道、溪流、湖泊等水环境系统,并与院落、街巷等相结合,诱发了丰富多变的城市空间。

城市: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泉群和大明湖、护城河水系,因其属于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

泉群的空间分布,限定了城区的范围,城市扩展的规模和扩展的方向也受到了限制。城区西南边界是趵突泉洛水一线,北部有大明湖的限制,而南部受阻于群山,因而城区只能向东部扩展。

对于城市道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地形南高北低,多泉水,雨季多山水,为顺应地势,故而古城多南北向街道,东西向街道较短,而城内一般街巷结合泉水水系脉络,依照建筑和泉水的走势,灵活曲折,构成了较为自由的道路系统和变化丰富的城市空间。由泉水而形成的水陆节点成为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与泉水水系结合,形成了水街并行的线形空间。许多大型建筑群也都傍水而建。

街巷:街道在古代城市中是承载公共活动内容的主要形式。济南古城内街道有其独特之处,因为区域内的众多泉水,使街道没有按照传统街道的格局呈棋盘状,而是根据泉水的位置与走势布局,故而也是蜿蜒曲折,丰富多变,而街巷中泉水节点的放大,也形成了社区活动的聚焦点。

曲水亭街:古城区内比较重要的街道,是贯通泉城路至大明湖的必经之路,相对空间比较开阔,线形空间与节点空间相结合。街道顺应喝道的方向,住宅位于两侧,建筑多为外向式布局,住户自家的户外空间与公共街道空间自然分割开来,街巷尺度宜人。

院落:珍珠泉所形成的泉群大部分分赛在周围的民居院落之内,这些泉水密切结合于市民家庭生活,但不是直接显露于城市公共空间之内、芙蓉街:芙蓉街一带的建筑,多是百年左右的两侧门面店铺的老屋古宅。上层较低矮,住人或是存放物品,下层较高达宽敞,经商用。而泉水就夹杂在这些沿街古宅后面的院落中。

1.2 护城河沿岸、大明湖周圈建筑与环境

1.2.1 护城河沿岸建筑与环境

环绕济南的护城河是一条人工河,河宽10-30米。沿河一带景色秀丽,不仅本身含有黑虎泉群和五龙潭泉群的一部分,而且把大明湖、趵突泉、泉城广场连为一体。依势而建的清音阁、五莲轩、琵琶桥等仿古建筑姿态各异,与泉水山石、繁华绿树融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

护城河沿岸建筑特点

亲水性:沿岸建筑多为低矮的景观性建筑,建筑与水的关系,通过各种手法使之更为亲近紧密。让建筑伸出去。把水引进来。

顺应地势地形:护城河沿岸的建筑顺应地形,与环境紧密结合。沿着护城河河堤的坡向,建筑的高低前后都有一个明确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整个护城河周边的环境就与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相互形成一种非常完整的景观背景面。

建筑高低有序:护城河周边建筑在横向上保持统一的轮廓线,并有高低层次关系。同一层次上的建筑高度基本统一,使得建筑与护城河线性特点得到了统一。

建筑风格统一:护城河周边建筑以传统风格的建筑为主,坡屋顶的方向顺应河堤坡度的走向。

1.2.3 大明湖周边建筑与环境

大明湖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超然楼:超然楼西为大明湖,东为小东湖,巍峨高耸,登临楼上可以居高临下,碧波荡眼的大明湖尽收眼底。超然楼既是观赏大明湖的观景佳地,又是装扮大明湖景区的人工景观,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明昌晨钟:该景点位于明湖路和县西巷的交叉路口,比邻济南新商业区——新坊巷和泉乐坊,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地理位置极具商业开发价值。基于这样的周边环境,该景点注重开放性和商业气氛的营造。目前该景区广场发展成为健身广场,对市民开放。

该景区建筑均为“外古内今”式仿古建筑,既与北边大明湖风景区古朴典雅的风格相协调,又与南边新兴商业区的商业功能相一致,建筑集古典现在于一身,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良好融合。

大明湖与护城河的关系及需改进的现状

自1958年创建大明湖公园后,大明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城市公园。西岸的树林、北岸的地形、东岸和南岸的建筑把湖围在中间,没有建筑的地方由于公园经营的原因也筑起了高墙,割裂了大明湖与城市的视觉联系。但在前几年的大明湖改造中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但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大明湖水体实际上包含大明湖和小东湖两个水面,但城市南北历山街和两侧的大片民居把大明湖和小东湖隔离开来,密集的城市建筑包围封闭了小东湖,以至于不少当地人都不知道大明湖东岸的城市建筑群之后还有湖面。

大明湖辽阔有余而缺乏层次,风景一览无余,较为单调。石砌的驳岸将湖水镶上一条硬边,缺少自然气息。历史上著名的“佛山倒影”景观也被不断涌现的城市高层建筑遮挡了。由大明湖北岸南望,济南的这一典型景观几乎不复存在。

作为紧密联系的城市水体的两个主体,大明湖与护城河水系缺乏景观上的联系。大明湖的湖水主要通过护城河流入,但两者仅通过不起眼的沟渠相连,小东湖更是通过暗沟与护城河相连。原来应当是城市景观走廊的水系被遮遮掩掩,弄得支离破碎。

此外,大明湖的湖水也受到了污染。湖东南岸有大量的民宅,一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湖中。在丰水期因湖水循环较快,湖水的水质尚可,但在缺水季节,湖水流速缓慢,藻类的繁殖较快,使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

1.1 水面积

一定量的水体是构成建筑水环境的前提。对于面状水体,水面积是水体的主要表象,是 建筑空间中应用最广泛的水体特性,具有联系、映衬、烘托等多种空间作用。

1.1.1 背景

大面积的面状水体往往具有背景的烘托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常常作为建筑形体的背景,烘托或宁静、或开阔、或肃穆的环境气氛。

当环境中的建筑倒影在水面上时,形成了一个“虚面”,在视觉上增加了一个层次,使建筑获得一种特殊的效果。

例如济南解放阁,它位于黑虎泉东侧,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解放阁为纪念1948年的济南战役而建,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充满了肃穆而庄严的气氛。而护城河则为它提供了一种舒缓的生活氛围——站在解放阁上凭栏眺望可以看见不远处在黑虎泉汲水的市民,这种温暖平和的生活场景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战士们所做贡献之巨大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换个视角,站在护城河边向解放阁望去,可以看到解放阁的倒影在清明透彻的的河水中摇曳,这水中的解放阁看起来亲切宜人,而不似真实的解放阁那般巍峨挺立、不可侵犯。这个虚影为建筑增加了另外另一种韵味。

护城河沿岸有的是步行街道,有的则是建筑。从街道的一侧望向对岸,并不觉建筑突兀,这是因为有了护城河这个大背景的衬托,建筑的体量减小了许多。

同时,建筑在水中的倒影也增加了视觉的层次感,人的视觉画面并不单调,建筑因为水的存在而更好的融合进了环境中,使人没有了突兀单一生硬的心理感受

大明湖与护城河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大明湖的水面较护城河宽阔的多,所以当大明湖作为建筑的背景时,更多的烘托出的不是亲切近人的氛围而是恢弘大度的气魄,我校的映雪湖现对于整个校园也属于大尺度,水面开阔,一览无余。它仿佛一面镜子一般,把对岸的宿舍楼映入其中,美不胜收。

1.1.2 联系

当面状水体运用于众多建筑形体或者建筑物要素中时,能起到统一的联系作用,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里运用可谓是淋漓尽致。水体在这里作为一种关联因素,能将散落的景点和建筑统一起来。此外,水体还具有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的能力。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水体,当其经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时,由于它们都含有水这一共同的因素而产生了整体上的统一。

济南珍珠泉位于省人大内,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泉池楼阁错落有致。

泉群上的亭、榭、桥等建筑物在结构上并无关联,彼此本为相互独立的个体,但因为在珍珠泉北边新建的一座人工湖以及附近散落的朱砂泉、亭泉等十一处泉水的彼此相连互通,故而这些亭榭楼台也产生了“软连接”,达到了整体上的统一。

泉水在桥下流过,使这座桥与其他的建筑物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关联。

苏州拙政园可谓建筑与水结合的完美典范。

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

1.1.3 过渡

由于面具有空间延伸感,面状水体往往运用于建筑形体和形体之间、形体与构成要素之间、构成要素与构成要素之间,使建筑空间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过渡。

沿黑虎泉的步行街向上走,为一条繁华的主街,街上车水马龙,毗邻济南的商业中心。

黑虎泉的游船穿梭在护城河上,有游人在此游玩,还有居民在此打泉水。热闹的黑虎泉比北侧的马路少了几分喧嚣,多了一些人情味儿。

南岸则为一片住宅区,走进这片住宅区即可发现喧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区的安宁与纯净。黑虎泉条天然的净化带,过滤掉了外界的喧杂,使人们远离浮躁,从而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

动态水与建筑关系

水自古以来就是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许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水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在视觉和环境美学上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现今建筑周围的水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水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大亮点,因水而产生的问题出现。在建筑周围建造大面积水景,却忽视了水景的节能和维护,导致水景建成后干涸停用,甚至成为蚊虫滋生的场所。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未形成水循环系统,水体缺乏动感。

1——动态水为建筑增加活力

为营造清澈见底的水景环境,配合铺设地砖的构图要求,采用混凝土、铺砖底质和驳岸,阻

断了水体的自然循环。很多人造景观用水体系常常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 主要依靠城市自来水供水,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地下水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否则会造成建筑水景干枯。

水景设计要对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建筑周边水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天然的水系湖泊,进行造景,天然水系是流动的(如流水别墅);在缺水地区,水景应少而精,将整个小区的水利用及水处理系统当成一个整体,并将小区内的雨水通过收集处理应用到水景中,水能够循环利用。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同时辅助水泵和水处理设备, 采用循环供水的方法来造景(如中国香港银行大厦)。大厦盖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一带的坡地上(可利用水位高差使水体流动),南北两侧是主要的入口,两入口的地面高度相差高于一层楼。依着地势,东西两侧各设计一个高低变化的庭园(水不与自然分离,形成系统),由花岗岩和奇石组成石阶,水由上方的水池(可有收集雨水作用,充分利用水资源)顺着坡度变化缓缓而下,流入平整如镜的水面。

有时可以用枯山水的形式代替。枯山水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流动,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枯山水以静物显示出动态美。

2——动态水为城市增添动力

济南原是城、河、湖、泉相容的城市中心结构。但作为联系城市水体的主体,大明湖与护城河水系缺乏景观上的联系,两者仅通过不起眼的沟渠相连,小东湖更是通过暗沟与护城河相连,百花洲甚者成为一潭死水,致使城市水体流动性较差。护城河含有黑虎泉和五龙泉的一部分,把大明湖、趵突泉、泉城广场连为一体。为加强城市水体的整体联系及流动,应调整护城河水位高度保证护城河可以全线通航,打通护城河与大明湖的水路联系,将城市、护城河、大明湖和众多全群紧密联系起来。将水系与城市融合,彻底改善城市的景观体系。将来人们可以在护城河中乘船游览,行船至水穷处是豁然开朗的大明湖。

3——动态水建筑可能为将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建筑界的一个梦想便是设计出可变形、交互式、动态的建筑。如果利用砖等传统材料实现这一梦想,难度一定很大。所以以后的建筑可能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完全是由水做成。水建筑全部采用循环水,从而提供一种蒸发冷却的效果,不需要空调来降温。墙面由喷涌而出的水流组成,而内部结构与正常建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咖啡厅、展览空间,顶部照明设备等同样存在于水建筑中。“水墙”还是一个巨大的“显示器”,其水流来自于数千个小喷头,喷头通过由电脑控制的传感器进行开关和速射,图像和文字在水墙上清晰可见。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某个不断靠近的物体,并自动拉开水幕以便让其通过。当观众从外面靠近水建筑的时候,电脑传感器会自动改变水流形状,水墙忽然出现一道门,观众穿门而入之后,传感器则会将“水门”关上。而且建筑可以在顷刻间消失不见,它的屋顶可以从16英尺的高处迅速降至地面,从而完成神奇的变身。其中的奥秘是大楼的顶部有一个薄薄的水层,这个水层在巨型活塞的推动下可以上下浮沉。

结语

水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与建筑密不可分,不管是传统形式水景在建筑中的运用,还是现今被赋予了新功能的水景,这一灵性的物质总给我们以惊喜。水亦动亦静,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要实现水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让能够流动循环。在高科技的帮助下,水的流动特性被更进一步地发挥,并建筑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临水性与亲水性

6.建筑认识与实习报告 篇六

姓名

学号

时间

地点

指导

建筑工程学院

20xx年6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认识实习具体流程

20xx年5月25日 参观辽工大北校区教学楼和体育场

20xx年6月26日 参观校实训基地,网球馆,羽毛球馆 20xx年6月28日 参观辽工大博雅楼

20xx年6月29日 参观大商新玛特购物广场

20xx年6月30日 参观海鑫国际住宅小区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 实习组织安排

5月25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大巴车来到北校区主教学楼和体育场,在班主任老师的讲解下,对此建筑进行了详细了解。

6月26日,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参观校实训基地,网球馆,羽毛球馆,对建筑物的顶部进行了观察,并拍照。

6月28日,我们几个班级一起在刘院长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博雅楼的内部机构。

6月29日,我们以宿舍为单位乘公交车来到大商新玛特,与其他同学一起会和,一边购物一边欣赏此壮观建筑。

6月15日,我们以宿舍为单位步行来到海鑫国际住宅小区,与其他同学一起会和,观看小区内建筑群。

四. 纪律、出勤情况。

实习期间,本人认真遵守实习纪律,严格听从组长的指挥与领导。认真、仔细听取专家的讲解,认真回顾课本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习期间,本人按时出勤,不早退,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

五. 实习内容

1、建筑学知识

参观校内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2、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某项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3、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4、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5、具体知识点

7.对建筑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 篇七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管理体制

1 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2002年我国基建投入达到18260亿元,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 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30%以上。工程建设的巨大投资和从业人员规模使得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异常严重, 损失异常巨大。较低的安全水平成为阻碍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 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制定了许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并建立了安全管理体制, 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 目前建筑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 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伤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是我国建筑业管理者、建设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2 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

建筑业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因此, 为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采取措施、制定规范是建筑业的传统。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1993年国发[1993]5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 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这是在长期的建筑安全管理中总结出来的, 是广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多年实践的结晶。在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 通过广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这套安全管理体制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 在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 现行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唯一投资者, 企业仅仅是政府不同部门的所属单位。项目建设是由政府靠行政手段和搞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组织,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下, 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由不同单位各自分离管理, 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界限不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在政府部门专门的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下, 由施工单位负责, 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缺乏明确的安全生产的目标, 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 各单位安全生产权责不明确, 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投资者重点关心的是建设资金的多少, 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以至于造成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和监督部门的检查。

在国际上, 工程建设项目广泛采用“业主-工程师-承包商”这种体系应用FIDIC合同管理方式来实现项目的管理目标。这种体系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合同双方 (业主和承包商) 之间设置了一个中介机构“工程师”。在这种合同管理模式中, “工程师”应理解为受业主委托的授权的, 以相对独立身份参与承包工程监督和合同管理的机构或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在市场经济运作下, 安全生产管理也应采用“业主-工程师-承包商”这种体系应用合同管理方式进行。

但是在国内, 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市场后, 虽然也开始按市场的机制运作推行招投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来组织项目建设, 但在管理理念转变上,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上以及建筑市场规范化等方面都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因此也就给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各种问题和困难,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安全管理理念仍沿用计划经济下的观点;b.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c.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d.建筑市场混乱;e.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3 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分析的思考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为了改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建筑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被动局面, 针对上述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作如下的思考:

3.1 政策法规是管理管理的保障, 完善政策法规的标准性和引导性。

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必须有完善法律基础和保障。法规和规范只能提供一个大到最低标准的框架, 以便于管理并使一个施工过程安全进行。建设工程的难度在增加, 规划设计在不断创新, 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变, 法规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不同层面。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系统, 完善的政策法规导向, 为任何施工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不管法规和规范对此是否有具体规定。因此应当加强体制中的引导性, 制定鼓励企业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条例和规范。

3.2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 不断引导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

企业安全文化, 是指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比如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活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防护器物等。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 它反映了企业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共同追求, 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 防止事故的发生。鉴于建筑业个体性强、工作分散、变化无常、安全控制难于全面到位的特点, 建筑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对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 形成“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企业全面负责, 群众监督参与, 全社会重视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形成新的企业安全文化。

3.3 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体制有效的实现。

由于建筑业劳动力密集、知识含量低, 建筑公认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工人中都是最低的。特别是我国的大量农民工的存在, 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建筑业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必须得到特别的重视。安全管理体制的实现还是要靠人的实现, 而人的安全意识培训是最基本的实现方法。在加强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形式多样, 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达到价廉、合理、丰富和易掌握的要求。

3.4 风险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

加快建筑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首先, 引入保险业可以分担承包商的一部分风险;其次, 风险保障体系的建立通过其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再次, 根据安全业绩可调整的保费率可以刺激承包商提高安全水平, 加强安全管理。

4 结论

8.对建筑学与建筑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建筑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 企业效益

0 引言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地定位党务工作,完善各级组织建设,以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建筑施工基层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面对新世纪新发展,面对工作对象的内在而深刻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开拓新途径、新载体、新手段。通过认真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引进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全面创新和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现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牢固的群众基础,让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思想境界,养成文明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又从文化推进的角度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团队价值共识为目标,融宏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单位的具体工作之中,通过行为规范的培养形成丰富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为做好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氛围,通过养成良好的团队学习习惯,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打下扎实的基础。互联网的崛起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网上工作的新天地,在畅通信息传递、加快信息交流的同时,开辟双向沟通的新途径,改“面对面”为“键对键”,尤其适应于青年职工群体的实际,有利于加强这一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特点和快节奏、高速度、多变化的生活方式,积极做好文化激励、人际协调、心理调适工作,努力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2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要把握住这个中心,以人为本,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引导员工树立创新意识,使职工破除陈旧观念,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把触角延伸于生产经营之中,紧贴于企业管理,围绕重点难点工程建设,推动现场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新的强化;在探索改进和加强生产经营及企业管理中,取得新的进展,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上,展示了新的作为,以确保中心任务的实现。

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2.1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主要任务,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注入强大动力。常言说得好:创一流企业,创一流员工队伍。企业活力的源泉,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最根本的要靠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与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广大员工发挥劳动和工作积极性,抢时间,争速度,不仅能出满勤、赶满点、满负荷工作,而且大干快上,精益求精,质量一丝不苟,安全一刻不忘,工期争分夺秒,成本精打细算,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涌流出来;反之,员工迟到早退,扯皮推诿,劳动纪律涣散,做事不认真,出勤不出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试问这样的企业能有好的经济效益吗?

2.2 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抓人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夯实基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要决定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有问题,企业效益就上不去。但搞好生产经营靠少数人不行,靠物质刺激不行,靠行政手段也不行。在工作实践中,既要运用经济杠杆作用和行政手段并行,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中心抓人心,凝聚人心为中心,为搞好生产经营发挥激励作用、保证作用、促进作用、凝聚作用。归根结底,也就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夯实了基础。

2.3 思想政治工作要用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为企业创造巨大的隐形资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在满足企业自身要求和社会需要的条件下,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讲究社会效益。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通过培育企业精神,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为主动,能够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结合。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员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优秀员工出色的业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从无形到有形、从务虚到务实,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员工在业务经营实践中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忘我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准,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催化剂、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加油站。

实践证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一心一意为改革和生产经营服务才有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增强针对性,要善于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之所在。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3 全面提升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

专职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队伍,是新世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要从发展企业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战略层面加速推进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大幅度地提高政工干部的内在质量,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时代和现实赋予政工干部重大使命,他们必须具备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为此,要加大政工干部队伍培训的力度,把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结合起来,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结合起来,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创新思路,丰富知识、精通业务,提高能力、体现成效,把政工干部培养为有思路、有点子,能写、能讲、能干,善于协调关系、能够化解矛盾,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总之,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将遇到不少困难,有挑战、也有机遇,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时刻,更加需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去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

4 结束语

上一篇: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简介下一篇:法学基础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