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10-21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精选5篇)

1.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篇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招商选资、集聚产业中促转型。把重大项目投入作为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开展招商选资,借外力提升实力,靠项目富民强市。

重中之重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大项目建设调结构、促转型、谋跨越。重点抓好240个过千万元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80亿元。对银鹭PET无菌罐装、科兴生物谷等在建项目集中突破,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对彼岸电力特高压、华艺新能源等计划开工项目,做细前期工作,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对柳工机械、中大地源中央空调等签约项目,积极跟进,确保早日具备开工条件。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狠抓项目谋划、储备、立项、申报和实施力度,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盘子。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选资。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营造浓厚的招商选资氛围,健全完善招商选资的激励机制,再掀招商选资新高潮。突出以商招商、产业招商,推行净地招商,开展总部招商,面向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招大商、选优资,力促东风日产、临工矿山机械等在谈项目早日签约落地。注重产业链招商,加强与重汽、中铁建工、晋煤、山东高速等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依托各类农业资源,强化农业招商,吸引工商资本、项目、科技、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发展要素集聚。鼓励引导圣泉、丰汇、华民等骨干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新兴市场,推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全年实现外贸出口3.88亿美元。

更大力度加快平台建设。以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高新区为契机,将资金、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一区四园” 倾斜,规划建设济南高端制造业服务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兴产业园,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特别是融资平台建设,建立金融服务中心,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信贷结构,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进一步加大上市工作力度,力争年内新增上市企业1家。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坚持抓大不放小广开税源,涵养税源扶持企业发展,努力培植壮大骨干税源,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启动1000千伏特高压、500千伏龙山、220千伏官庄等一批输变电工程,提升电力保障能力。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大闲置

和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努力破解土地制约。

(二)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在调整结构、提升效益中促转型。继续坚持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把新型化工业、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双引擎”,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加快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调强现代工业,巩固提升经济支撑点。按照主导产业抓集群、传统产业促升级、新兴产业上规模的发展思路,培植龙头,打造品牌,延伸链条,创新机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围绕交通装备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化,鼓励支持圣泉、章鼓等骨干企业增投入、扩规模、优结构,突出抓好韩国KPF汽车零部件、圣泉生物化工一体化等一批产业集群大项目建设,力争四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围绕起动机械、建工建材等四大传统产业提升竞争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动工艺装备、生产方式和产品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品牌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实施华凌核电电缆、淄矿光伏材料、泰星无卤阻燃剂等重点项目,力争实现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落实重点企业扶持政策,继续深化“122”工程,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力争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5家以上。积极研究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向小微企业倾斜,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市场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群体。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快“两化融合”,实施30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完成研发投入15亿元,争创济南市级技术中心5家以上,省和济南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20件,打响“章丘创造”品牌,年内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调活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各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助推拉动作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协调发展,带动服务业提速增效,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推进空港物流、中邮物流等重点项目,培育大舜医药、鲁棉物流等品牌企业,构建多样化现代物流体系。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朱家峪等三大影视文化基地和龙山黑陶等七大文化产业区,做大做强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名城;抓好绣源河休闲度假区、枣园温泉度假区等策划招商,着力打造泉水游、休闲游、文化游三大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综合实力。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研究好房地产市场态势和政策导向,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优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品牌惠农理念,组织开展“品牌农业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以工哺农、“接二连三”等战略举措,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依托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着力推进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坚持龙头带动,依托银鹭、晶荣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农产品链条。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引导,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群体,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抓住中央加大“三农”投入机遇,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一期、胡家岸灌区改造三期、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完善提升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以城乡一体为导向,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中促转型。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按照建设济南次中心城市和济南东部新城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立足高点定位,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调整黄旗山、高教基地、绣源河等重点片区控制性详规,修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现城乡控规全覆盖。继续推进城市色彩、综合管网、文化设施和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突出抓好双山大街等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合理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使城市个性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形象更富魅力。

立足品质提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引进各类资本,加快绣源河风貌带和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商贸区、双山大街沿线等片区,开工建设城市文博中心、章丘汽车总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南外环、汇泉路西延等城区道路,实施桃花山公园改造提升、双山大街及百脉泉街景观河道防渗处理工程,加快绣源河滨河片区供水供暖工程、章丘天然气长输管道及配套工程、城区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继续开展城市绿荫行动,突出抓好经十东路绿化整治提升、石河街南延段绿化等12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彰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立足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

合,继续实施镇驻地改造提升,突出抓好刁镇市域次中心及文祖、普集等中心镇建设,增强产业、资金、人口吸纳能力,打造一批工业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的特色型经济强镇和经济强村,实现产业发展扩空间、居住环境得改善、农民增收有保障。统筹考虑新型社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年内实施60个社区,新建农房6000户以上。重视南部山区保护和发展,不断加大对南部山区扶持力度,推动南部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立足机制创新,全方位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八个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城管、环卫、园林、市政维护等职能进街道、进社区。继续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加快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提升城乡环卫管护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积极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四)以提高人民群众福祉为目标,在办好实事、改善环境中促转型。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民生改善、环境建设“双优先”,夯实民生之本、筑牢民生之基、打造民生之福。

突出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实施圣泉20万吨废水处理、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等工程项目,着力推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突出抓好绣江河、漯河综合整治,加快锦屏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白云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泉水保护,搞好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造林绿化工作,持续推进城乡大绿化,年内新增造林面积3.7万亩,创建省和国家级生态镇17个。

突出民生发展,健全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坚持就业增收、创业增收,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机制,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确保参保率达到98.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继续保持100%。稳步推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力争实现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7000人,年末总数达到10.1万人。扩大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全年实现新增3000人,参保人数达到5万人。实施“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新(改)建重点道路、农村道路339公里。实施80项中低压改造项目,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加大廉租住房二期工程、首批1012套公租房

建设力度,圆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突出全面发展,繁荣各项事业。启动职教中心建设,完成二中、清照小学改扩建,道通实验学校新学期实现招生,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积极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加快市医院三期工程规划论证、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刁镇卫生院新院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内新建40处农村文化大院、40处农家书屋、6处社区文化中心、2处街道综合文化站及20处高标准文化广场,推进各类文化设施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改造提升体育中心,配备完善30个健身广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体质

2.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篇二

日前, 商务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意见中, 提出了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

总体要求: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 在应对日用工业品流通突出矛盾的同时, 推动解决流通体系中的机制和体制问题;把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结合起来, 在完善产业规划和促进体系建设的同时,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把发挥政府部门作用与调动流通企业积极性结合起来, 形成政府主管部门、流通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促进的合力;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在充分吸收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管理体制、经营业态和营销模式创新, 形成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基本目标:通过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 建立政府有效监管与调控的管理体制, 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 培育大中小并存、节能环保、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推动经营理念、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创新, 形成开放有序、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高效顺畅、城乡畅通, 与我国商品商场体制、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

3.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篇三

“十五”期间,伊金霍洛旗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突破,认真贯彻“城乡统筹,„三化‟互动,构筑四大产业,实现三个翻番”的总体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十一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7亿元,人均GDP达到7200美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增长38.2%;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是2000年的7.6倍,年均增长50.2%;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4.2亿元,年均增长41%。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二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电力、交通、土地、水、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缓减了基础性要素的制约。以210国道为骨干,包茂高速东苏段、成陵旅游专线、巴苏线改造完工通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鄂尔多斯飞机场迁建、东乌铁路、109国道新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我旗正从一个区域交通端点城市逐步转化为一个节点城市。邮电通信覆盖全旗,固定电话普及率9.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8%和86%。

三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4:58.6:27.4调整优化为2005年4:41:55,显现出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

快的特点。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煤炭、电力、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是人民生活快速跃升。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乡居民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5012元和2338元提高到2005年的11020元和4742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02%,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2.19%,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8.2和11.4个百分点。五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全区率先实现了“两基”达标,“普九”覆盖率达到100%;文化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旗有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95%;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每千人拥有床位2.07张,拥有医生2.9人。

(二)发展趋势

从发展背景与趋势分析,“十一五”期间,我旗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1、“黄金发展期”

一是国家为解决煤电油运的长效供给,对煤、电、油等基础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加快能源、煤化工基地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亿吨级煤炭基地,自治区规划建设4个“千万吨”化工基地,将有1个重点放在我旗,为我旗这个能源型地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能源重化工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配套发展的空间。

二是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三农”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特

别对资源型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支持力将更大,政策也更优惠,这为我旗生态、交通、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全国性的能源紧缺使我旗的资源优势愈发显现,已形成洼地集聚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旗投资创业。

三是国家支持能源重化工产业的发展,为我旗这个能源输出型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的集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的形成,使我旗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市政府整体搬迁和成陵旅游区建设的推进,我旗将成为鄂尔多斯市的重要组织部分。

四是一大批投资几十亿、过百亿元的大项目将逐步进入贡献期,为我旗进一步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矛盾凸现期”

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要素制约的矛盾仍比较突出,电力供应不足,目前全旗供电能力为2.94万千伏安,电力缺口近1万千伏安;交通瓶颈还有一定制约,作为以能源为主产品的输出型地区,路况等级,通达程度亟需提高;人才资源方面,全旗每万人有中级技术人员63.4人,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5.1%,而本科学历每万人中只有31人,且第一学历只占其中的18%;水资源方面,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3亿立方米,地下水3亿立方米,全旗目前总用水量1.1亿立方米,2010年总用水量2.4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是产业之间的发展配套关联度不高,农牧业科技含量低,产业

化水平不高;工业整体产业层次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增长方式粗放。城镇对各类要素的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环境保护任务仍很艰巨。

三是收入分配两级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依然突出。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1,农牧区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城市。随着总体物价水平逐步提高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城乡弱势群体、特困阶层相对贫困化的趋势愈发凸现,收入分配两级分化对兼顾社会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4.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篇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产业优势、自主创新优势、发展环境优势更加明显,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

——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跨越,新型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化、工业化协调推进,形成以市区主城区为中心,中小城市为支撑,建制镇为依托,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明显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大幅度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程度显著增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

5.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篇五

第一,认清形势,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明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将好于今年。主要表现在,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基础逐步巩固,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同时也提醒我们,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困难和风险估计得更加充分、把政策措施准备得更加细致、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回升向好的大趋势,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又要足够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决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而松懈迟缓。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近年来养成的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怕困难,务实苦干,争先创优。二要继续强化保增长的举措。明年,国际市场需求仍然疲软,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持续稳定好转之前,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尤为必要。要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三要努力巩固回升向好的势头。从当前的数据看,虽然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与兄弟省区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也是退。我们一定要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以必胜的信心和扎实的工作,长期保持我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第二,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经济危机既充满危险,也孕育机遇。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更要敏锐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一要紧抓中央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争取份额。中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另一方面,合理增加货币供给和信贷规模。中央同时强调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投向结构,增加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投入。各地、各部门要增强把握国家政策的敏锐性,超前谋划、筛选、论证一批带动作用大、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强汇报、衔接、争取工作,争取中央更多的支持。二要紧抓启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抢占先机。中央明确表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很快要出台今后十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紧盯国家部委工作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支持重点、政策要义、项目布局,研究透政策,谋划好项目,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在我区布点建设,更多政策对我区倾斜支持,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先机。三要紧抓国发29号文件分工落实的重大机遇,千方百计扩大成果。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工方案》,明确了贯彻落实《意见》的110项具体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以《分工方案》的出台为契机,定任务、定责任、定人员,主动衔接相关部委,积极争取支持,确保110项具体工作全部得到落实,掀起贯彻落实《意见》的新一轮工作高潮,为推进我区保增长、调结构、促跨越增添强劲动力。

上一篇:全市流动人口工作现场会上的汇报材料下一篇:论军人的战斗意识--亮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