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2024-07-08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精选8篇)

1.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一

5、分数与除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5课时

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例1、例

2、例3,做一做,练习十二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和生活经验,理解将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除法算式3÷4 与分数3/4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把8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2)把4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得几块? 口答列式及结果。

2、说说把一个数平均分成4份,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3。(1)出示例1。

(2)把3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几块?应该怎样列式?你认为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到底每人可分得几块呢?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方法。A 3÷4=0.75(块)B 3个1/4块是3/4块。C 3块的1/4是3/4块。D 每块饼平均分成4份,3块饼共平均分成12份。12÷4=3

3个1/4块就是3/4块。

(4)第一种方法已经学过,其他3种都得到3/4,也就是把3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块。第二、三种方法是怎样想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板书)3÷4=3/4(块)答:每人分得3/4块。

(5)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3÷5的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汇报各自想法。板书:3÷5=3/5(块)(6)归纳方法。

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在小组中说说。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b可以是0吗?为什么?互相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并指出: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分子。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2、做一做。

(1)独立完成填空。

(2)汇报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得到的?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3、练习十二3、4题。

(1)完成第3、4题。独立填写,并说出填出分数和原式对应的部分。

三、应用练习: 1、3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2、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3、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4、把4张饼,平均分成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5、把2张饼,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五、总结全课

2.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二

细看教材,如果仅按以上内容教学定有所缺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欣赏、操作等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意识。教学是通过活动来实现对 “数学基本概念”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美的鉴赏”及 “数学精神追求” 等数学学科本质的关注。

教材课题中 “奇妙” 是鲜明的文眼,以下分别从 “发现奇妙” “感悟奇妙”“创造奇妙”三个方面阐述教学如何凸显数学学科本质。

一、在求同存异间发现奇妙

一张纸,如果形状相同、剪法相同,但折法不同,剪纸的纹案会有不同的呈现; 如果形状不同,折法和剪法相同,剪纸纹案也会有不一样的呈现…… 这是为什么呢?

实录1 ( 导入环节)

师: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 一把剪刀和一张折好的纸。

师: 老师来变个小魔术 ( 随即剪纸并展开) 。

生: ( 惊叹美丽、神奇) 。

反思: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看 “魔术”,在老师简单的动作下欣赏剪纸图案。孩子感悟着奇妙并引发好奇: 怎样做剪纸? 剪纸里有什么奥秘? 孩子们从对表象的强烈好奇,逐步趋向了对理性的热烈追求。

实录2 ( 欣赏、分类环节)

( 学生欣赏剪纸作品: 描绘花草的, 临摹生肖的等。)

师: 这些剪纸,虽然表现的内容不一样,但很多图案都有共同点,你们试着给它们分分类,说说理由是什么?

生: 我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轴对称图形,一类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 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第一类剪纸中都能找到对称轴。

师: 老师也赞成大家的分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尝试制作和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剪纸。

反思: 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剪纸”的概念来自劳动创造,原始而纯朴。虽然后期衍生出丰富的制作技法,但轴对称知识是剪纸的基础,应用轴对称知识更是该项活动的精髓。

二、在成与不成间感悟奇妙

剪纸里也有成功和失败,一样的付出却有不一样的得失,成与不成,有什么诀窍和规律呢?

实录 ( 第一次尝试剪纸)

师: 请大家看下面这些作品,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 老师把学生剪纸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投影仪上集中展示,如图1、图2、图3)

师: 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把像图1的剪纸就称为剪成功了,而像图2、图3的就称为没剪成功。怎么会出现有的成了,有的没成呢,这里是不是又有奥秘在里面呢? 请大家小组讨论。

生: 老师,我们剪的时候把折痕剪掉了。

生: 先对折,其实就有了对称轴, 剪纸时不能把对称轴剪掉。

生: 对折两次,其实就有了两组折痕,每组折痕不能都剪掉。

……

反思: 教学前教师深知做成功该项剪纸的关键在哪里,如果仅从关注结果来看,我完全可以在操作前直接告诉学生。但是,我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成功的作品有多少,而更在于学生在尝试过程中的对比、思考与感悟。这里的 “成” 与 “不成”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

三、在折画剪展间创造奇妙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剪纸实践中发现数学的理性之美。

课堂实录 ( 全课回顾总结)

师: 剪纸里藏着很多的学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谈谈它奇妙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感悟。

师: 除了刚才我们用的一些折法, 你们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学生交流设想。

师: 其实,生活中我们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创作的例子有很多,如学了简单的平 面图形后,制作了 “七巧板”; 学了平移和旋转后,制作了 “美丽的花边”等。

学生联系生活交流。

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1通过比较,掌握特征。

找,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所里找长方形、正方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认知的经验,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折,通过折纸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探索并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整理自己的发现,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比,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在归纳概括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教材中菜椒老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比较交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再比较出不同点,并借此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在此环节中重在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形成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认识。

2实例引入,认识周长。

本册教材中关于周长的意义,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不同,教材中并没有出示完整的图形周长意义的描述,而是从生活实例入手,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通过“试一试”顺势迁移到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树叶的一周等实例易于学生形成关于“周长”的清晰表象。另一方面,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实物的某个面到一个平面图形的逐步抽象的过程,使周长的意义逐步得到拓宽,同时也使周长的意义更具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教学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可以动画演示,在演示的基础上说明这就是池口的周长。对于树叶的周长,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它的周长,然后想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实际围一围、量一量。对于P61的“试一试”,一方面重在周长意义的迁移,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另一方面要重在周长计量方法的转化,对于平面图形而言,可以绕一周量其长,也可以求各边之和。而这一转化,对后续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学习十分有意义。

3计算周长,方法多样。

关于周长的计算,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也有所不同。本册教材先是基于一个现实的、学生熟悉的篮球场周长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可先借用篮球场为背景的情景图(出示情景图时,先不出示长宽数据及所求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篮球场边线的长就是篮球场的什么?知道怎样的条件就可以求边线的长?在小组内说一说,当学生汇报交流后再出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对于怎样求篮球场的周长则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交流的过程。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没有安排专门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通过“试一试”,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进行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选择算法。

教学中重在各种方法理解与比较,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哪种方法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是求它们4条边的长度之和。在这里,不要急于优化,更不要揭示周长公式,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当然,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情景图进行教学。

4数学实践,综合开放。

“周长是多少”这一数学实践活动中,安排了围、摆、拼、量、估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操作、探索、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加强比较、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直观认识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与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的形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并能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知道了这些图形可按边的多少进行分类。在这些图形中,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较其他多边形则更为充分,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含有长方形、正方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学生对它们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各有4条边、4个角。另外,学生已经有了长度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测量技能,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图形折、拼、摆等操作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保证。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大量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安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课件显示几幅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图片:

图片1:本校学生为灾区踊跃捐款,图片2:人民军队奋勇战斗在抗震第一线,图片3:运送救灾物资的火车……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学生争相发言)

师:是啊!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老师看到这些照片,心情和你们一样,非常激动。我想给每张照片都做一个木框,把这些照片挂在我们的教室里,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好不好?

师:老师这里有2米长的木条,想先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课件出示其中一幅长方形的照片),够不够呢?大家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看图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生1:需要了解边框一周有多长。

生2:需要先测量照片4条边的长,算一算总长度,再和2米比一比,就知道了。

生3:边框是一个长方形,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

周长,然后再比较。

师:边框有多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周长的计算。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时事照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学习新知做好了认知上的铺垫,同时对学生适时适宜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长方形的照片,想一想它的周长该怎样求?现在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不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如果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其实,只要知道它的长、宽各是多少就行了,因为长方形相对的边的长度相等。

小结:知道了长方形长、宽的长度,就可以求其周长。此时,课件显示照片长35厘米、宽20厘米。

师:现在你能计算它的周长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生边说解法,边作出合理的解释。

生1:35+20+35+20=110(厘米)

周长=长+宽+长+宽

生2:35×2=70(厘米)20×2=40(厘米)

70+40=110(厘米)

周长=长×2+宽×2

生3:35+35+20+20=110(厘米)

周长=长+长+宽+宽

生4:35+20=55(厘米)55×2=110(厘米)

周长=(长+宽)×2

师:这4种方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了这张照片几条边的长度之和?

生:一周4条边的长度之和。

师:同学们想一想,知道什么就可以计算周长?刚才的4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通过计算,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2米长的木条,够吗?

生:够,因为这张照片的周长只有110厘米。而木条有2米,也就是有200厘米。

设计思路教者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2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用2米的木条给刚才的照片做木框,是够的。剩下的木条还能给另一幅照片(课件显示:一张正方形照片,它的边长是25厘米)做一个木框吗?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再思考怎么计算,最后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算法,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25+25+25+25=100(厘米)

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②25×4=100(厘米)

周长=边长×4

师:这两种方法都计算了正方形的周长.你认为哪种更简洁?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教者只要稍加点拨引导。这样设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另外,也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三、联系实际。创新演练

1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3题。

2学生从身边的实物(文具盒、课本等)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3校园里有一块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为了美观,同时防止被践踏,要在它的四周围上栅栏。请你算一算,栅栏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边借用一堵墙壁,又需要多长的栅栏呢?

4从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现有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些中的几个或全部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思路教者适当改编教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周长。这些题目中有重视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也有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对课本P65页第6题改编的题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验图形周长的变化规律。

4.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四

第一课时: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二. 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

(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试一试。

(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平均分,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

(5)练习:课本第32页例题。

A.幻灯出示。学生分别说说图意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

3.教学例2。

(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1) 教师演示:

A.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

B.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

C拿最后2只桃子分给第3只小猴。提问:结果分给了几只小猴?

(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提问: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

(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幅图是什么?

说明:把5块饼干作为一份,就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

(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

(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2。

(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6。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

(2)请学生用小棒,或直接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

(3)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第二课时: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道每份是多少。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12根小棒,1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均分的含义。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2页例题。

提问:树上结了几只桃子?要分给几只小猴子?要怎样去分?要求什么?

“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2)教师示范分法,每只小猴1个。

提问“现在2只小猴手中桃子的个数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请学生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按老师分桃子的方法,先试着分一分。

(4)引导学生们看书例3的桃子图。

提问:我们刚才是几个几个去分桃子的?

请学生说说分桃的过程。

(5)小结:当我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分,直到分完,最后分完,最后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的个数同样多。

2。教学课本第32页“试一试”。

(1)出示第(1)题。

A学生读题。

B提问:要怎样分?平均分成几堆?

C。学生动手分一分。

D。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填写括号。

(2)出示第(2)题。

A学生读题。

B。指名板演,学生分小棒,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C。分完后看图,说一说:把几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每堆几根;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3)出示第(3)题。

A。学生读题。

B。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图意。

(4)小结: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要按堆数一根一根地分,分的结果是每堆几根,表示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要怎样分这堆胡萝卜?要分给几只小白免也就是要把它们分成几份?

(2)请学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或用连线的方法连一连,圈一圈。

(3)填写括号。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小结。

当我们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去分,直到分得每份个数同样多。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动手分一分,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2)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另一种分法,也就是要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最终分得发结果还是每份同样多。分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分,结果才与每份的个数相同。

第三课时:分一分(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图。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2枝铅笔,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10根小棒,每2根分成1份,分成了几份?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课本第34页例题。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挂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

(2)自主探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思考方法。

(3)全班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

2。小结。

让学生观察分法,议一议: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2~6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同核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先想一想合起来是多少本,再想一想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完成填空。

5。“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总结。

2.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讲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

(1)出示挂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有坐几个小朋友?

(2)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

(3)给予时间,请学生们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

(4)提问:每辆车坐2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根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

2、介绍除法。

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实际上就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讲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提问:根据这幅图意,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

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

提问:算式6÷2表示什么?

5、小结。

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

(1)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

28÷4=79÷1=98÷2=4

2、数一数,分一分。(猫头鹰图)

四、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请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互相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第二课时:除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铺垫

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

1、学生们分完后提问:你是怎样分的?每份几根?

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

3、学生们齐读。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

(1)情境引入。

有3个小朋友数学学得非常好,而且还在最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准备了6枝铅笔,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枝?

提出要求: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2)请学生装们用小棒分一分。

(3)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3=2

提问:在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

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边讲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

练习: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3、小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2、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并出示题目。

(1)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提问:分好了之后说说几个几是10?

(2)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在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每几个一份,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哪两种意思?

3、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说说题中各个算式的含义。

第三课时: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9~41页“练习四”第1~10题。

1、“练习四”第1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进行操作和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得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3、“练习四”第3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后再列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练习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5、“练习四”第5题。

可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如果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用学具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6、“练习四”第6题。

要求学生根据抽象的数学语言写出除法算式。由于学生还不会计算除法,所以这里给出结果。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订正。

7、“练习四”第7题。

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再组织讨论、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8、“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9、“练习四”第9题。

这题是应用乘、除法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情境图说出计算结果。

10、“练习四”第10题。

这里提供了三组索材,要引导学生先仔细看懂图意,再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分别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并结合图意说说这些算式的实际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总结

5.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教具准备:

11根(单根)小棒、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请学生列式,(板书:7÷3)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

有几个3 ? 商写几?(扳书)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l的?(完成竖式的板书。)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3)出示:(18÷5的竖式)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 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比除数3小。)“试一试”中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结语)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

提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

(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

四、全课小结

6.冀教版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 篇六

一、填空。

315是5的( )倍,434除以8得( )。

把34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

二、脱式计算。

36842 2043-312 (581+241)2 7233+121

三、应用题。

1.有448人,平均排成7个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

2.有109名学生去春游,平均每条小船最多可以坐8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3.有544节电池,每盒装4节电池,准备130个盒子够吗?

4.有圆桌和方桌两种桌子,圆桌可坐10人,方桌可坐8人,现有62位客人,可以怎样安排桌子刚好坐满?

面粉

大米

重量

50千克

25千克

5千克

数量

8袋

9袋

58桶

7.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七

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把这个假分数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12分=()时 6分米=()米 50千克=()吨

3.4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绳子是米,每段绳子占全长的。

4.在○里填上“>”“<”或“=”。

5.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4),她坐在第()列第()行;小芳坐在小红的正后方,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是(,)。

7.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它的半径是()厘米。

8.a÷b=12(a、b是非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最先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部分第6位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

11.在推导圆面积时,把一个圆形纸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16厘米,原来这张圆形纸片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2010年是个好年份,在上海举行了世博会,在南非举行了世界杯,世博会每隔5年举行一次,世界杯每隔4次举行一次,下一次在同一年举行世博会和世界杯应该是()年。

13.一袋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缺1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还是缺1个苹果。这袋苹果至少有()个。

14.在3个零件中,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多称()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在9个零件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多称()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4分)

1.任何两个非0的自然数都有公因数1。()

2.一个分数约分后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3.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4.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三、慎重选择,择优录取。(4分)

1.下面的4个式子中,第()个是方程。

A.0.4a B.5+6=11 C.a÷5=2 D.x>12

2.一个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剪成同样的正方形,最后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剪成()个正方形。

A.16 B.20 C.80 D.320

3.今年国庆七日长假,朱老师想参加“千岛湖两日游”,哪两天去呢,朱老师共有()种不同的选择。

A.5 B.6 C.4 D.7

4.的分母加上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A.加8 B.乘8 C.加6 D.乘6

四、计算。(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6分)

3.解方程。(6分)

1.8+x=5 5x=1.8 x÷1.8=5

4.计算下列各题。(12分)

5.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五、手脑并用,操作思考。(5分)

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7)。

(1)把点A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3格,就是点B,点B的位置是(,)。

(2)以点B为圆心,在图中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3)在圆中画一条直径,使直径通过点(5,4)。

(4)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1题3分,其余每题5分,共23分)

1.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的生长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棵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树;

(2)生长到第()年两棵树的高度一样;

(3)当两棵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的高度相差()。

2.张阿姨家上月水电费一共是23.8元,张阿姨用存折上的钱付过水电费后还剩67.5元,张阿姨存折上有多少钱?(列方程解答)

3.一个转盘上涂了三种颜色(如下图)。图中红色部分是整个转盘面积的一半,蓝色部分是整个转盘的,黄色部分是整个转盘的几分之几?

4.凯利家电城运进一批空调,已经卖出了一半少5台,还剩下32台。这批空调原来有多少台?

5.如右图,在一只圆形桌面上,时针长3厘米,分针长5厘米。经过24小时,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七、探索与发现。(5分)

1.(1)分母是3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2)分母是4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3)分母是5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4)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

根据前面的计算,大胆地猜想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分母大于2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2.找规律写算式。

(2)请按你发现的规律接下去写一个算式。

8.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除法 篇八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是从认数里抽取出来单独设置的,这样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分与合”这部分内容在本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它是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前提。在学习10以内数分与合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建构1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它是认识20以内数的思想基础。学生习惯于从“分”与“合”的角度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例如: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19可以分成10和9等等,这些都是“分”与“合”的思想。

第三,它为进一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做铺垫。进位加中需要将一个加数“分一分”再和另一个加数“合一合”凑成十,退位减中需要将被减数或者减数“分一分”再进行计算。

2学情分析。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且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部分学生甚至有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可以通过计算直接得出分与合的结果。但是他们大都是对计算结果的提取,如果提及方法或过程他们则难以完满回答。

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分”与“合”的思想,在生活中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算理,会比较容易。

3重难点分析。

能够识记、理解、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基本知识要求,也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的安排大致分为7以内的分与合和8~10的分与合这两个阶段进行,但其实在教学每个数的分与合时,都有各自其侧重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在于知识结果本身。而在于过程目标的差异。

4、5的组成重点是理解“分”与“合”的思想;6、7的组成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8、9的组成要求学生运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10的组成则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探索、推想。

本单元教学,操作是主要的教学策略,其教学难点在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将“分”与“合”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认识数、进行计算的基本思想方法,如何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探索和掌握2~5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2-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分”“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桃子图片,猴子图片,圆片。

教学设计:

(一)教学4的分与合

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出示两个猴宝宝图片(贴有名字:多多和乐乐)。一天猴妈妈拿来4只桃子分给她的两个猴宝宝吃。

课件展示:第一次分完,多多就大叫: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师:猜猜看,第一次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可以用桃子图片摆一摆。

学生用桃子图片摆一摆,并汇报:多多分到1个,乐乐分到3个。多多分到的比乐乐少,所以多多不同意。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把4个桃子怎样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段2:

课件展示:

乐乐说:那怎么办呢?

上一篇:泰安的作文300字下一篇:北师大版 初三历史 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