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2024-10-20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教学反思(通用12篇)

1.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篇一

作文教学——心理活动描写

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及其方法。教学内容:描写人物心情

教学重难点:人物心情描写方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正反联想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师:这节作文课,有老师听课,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生大多回答心里“紧张”,师了解“紧张”原因。

2、生试写“紧张”心情,师巡视。所见学生未写紧张的样子,紧张的原因。

3、写法指导

师描述心情紧张的样子,分析紧张的缘故。

样子需借助比喻的手法写出,如“心里像打鼓一样”;“心里仿佛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里有只小鹿在跑来跑去”„„

紧张的原因:胆怯;担心回答问题答不好;行为受约束。等等

4、生再次练笔“公开课”

5、交流点评 参考习作

A、这节作文课,有老师听课,我有些紧张,心里好像有只小兔子在跳来跳去。我平时就胆小,人家说我的胆子比芥菜籽大不了多少,我不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现在来了老师听课,我害怕老师提问到我,你想啊,有那么多老师在背后看着我,我可能会回答的问题,也会说得语无伦次,还有可能半个字也答不上来„„

B、这节作文课,来了老师听课,我们的老师事先没有告诉我这个事,我突然紧张起来。我的心里直打鼓,心跳得厉害。你知道,我这个人平时上课不大规矩,手很少闲着,摸书包、在书和本子上作画、左顾右盼„„老师时常批评我,但老师也难做到眼观六路,不少时候被我浑水摸鱼了。这会儿可不一样了,那么多老师在后面看着我,好像教室后方装了个探头,我的一举一动全被监控了,我不敢轻举妄动,人要脸,树要皮,给人传为“美谈”总不是好事吧。

6、师小结心理活动描写及其作用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描写,人物心情也是心理描写。做一件事,心里总有想法,并伴随着一种或多种心情,写作文,要思考心里想法、揣摩心情并把它写入,作文就会具体细腻,就会慢慢进步。

7、练笔“起床”

冬天起床是件艰难的事,为什么赖床?在“起床”和“赖床”之间有怎样的矛盾心理,从两者之间分别想开去。

教学反思

学期步入尾声,课程教学已完成,却轮到我的公开课。上什么内容?把教过的内容再复制一次,这不是我的做法。学选学课文,教科书后面安排有8篇选文,但这些文章大同小异,教不出精神。

我上课时间恰逢作文课,作文教学鲜有老师主动触及,因为这种课不好上。就自动碰碰人家少涉及的作文课,自身尝个鲜,也给听者换换口味。教啥内容?小练笔、片断较合适。平时学生作文总写不具体,枯燥生涩,极少有表达手法,诸如神情、动作、心理、想像,要啥没啥。我们做任何事,心里都有想法,并伴随一种或多种心情,如果作文能运用适当的心理描写,写的内容就会增多,作文也能增色,对!就来堂心理描写教学。

教学内容怎么确定?不是公开课吗?有老师听课,学生心里一般会紧张,吃现成的,把这种“紧张”心理让学生写出来,岂不妙哉?!一堂课,写一种心理片断量不足,再写一个什么才好。冬天有学生上课迟到,原因是起床慢了,赖在被窝里舍不得起来。为什么赖床?被窝暖外头寒,他们大部分应该都是赖床的家伙,有的可能还是积极分子呢。他们起床前心里矛盾,在“起”和“不起”间做艰难抉择,终至迫不得已起床。这种心理也很鲜活,“起床”心理描写就这么定了。

从习作效果看,“公开课”写得较成功,学生多半写出自己紧张的样子及其原因;而“起床”学生未写出起床前的心理矛盾,更无相应的想像拓展,或许这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没有重点突破。同时,教学前我也高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毕竟他们还是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题目应该拿给高年级学生做的。

诚然,如果仅仅做一二次练笔,就指望学生的习作有明显提高,无疑是美好的幻想。这其实是一次开端,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还得逐步积累,假以时日,让学生切实掌握运用,修得正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堂“心理活动描写”课不是作秀。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篇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礼物》为主题, 以心理活动描写为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教材在“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中写道:“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 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自拟题目, 写一写:自己接受的特别的礼物, 接受礼物的过程和心情。自己设计和准备的礼物, 送给别人的过程和心情。”细读分析, 这里的关键词是“动人”“特别”“过程”“心情”, 三个要求是: (1) 写清自己接受 (送出) 了什么特别的礼物, 其特别表现在哪里。 (2) 写明接受 (送出) 礼物的过程。 (3) 写出接受 (送出) 礼物时的心情。在教参中指出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过程要写清楚, 特别强调要注意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情分析】

心理活动的描写一直是学生习作中的难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 事过境迁, 学生无法重新获得当时的感受, 下笔自然不容易。即使当初的心理感受还依稀可辨, 鉴于学生关注自身情感的能力不强, 一般难以细细描摹心理。加上一般情况下, 学生不会有相同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习作指导时也就无法集中指导心理活动描写。因而, 心理活动的描写也就成为习作中难以落到实处的难题。

一节习作指导课40分钟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习作训练点都要往里装, 要力求“一课一得”“一节一得”, 突出习作的主要训练点, 最好集中“火力”重点解决一个共性的问题。对于本节课, 我想重点解决心理活动的描写, 同时在设计中应有写作知识学习的侧重, 把思想情感引导与技法指导紧密结合, 以实现作文指导的方法价值、思想价值、情感价值。

【教学目标】

1.关注心理活动。

2.初步感悟心理描写最常用的一两种方法, 试着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当堂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试着把自己的心理活动较为真实具体地描写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巧送礼物, 抒写心理活动, 感悟习得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 今天见到你们心里非常高兴, 心里充满了期待。你们见到张老师, 心里是怎么想的?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说……

师:其实这些想法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心理活动。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把这些真实的想法呈现出来, 就叫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可以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 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文章生动又奇妙。

二、出示礼物, 初写内心活动, 激起学生想象和强烈的好奇心

师:今天初次见红牌楼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们, 我不能空手来呀!该送什么礼物给你们呢?我是左思右想, 颇费了一番心思。我怕你们不喜欢, 怕你们不珍惜, 怕你们失望, 我心里是忐忑不安。后来我想:无论礼物贵贱, 都代表着我的一片心意, 正所谓“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于是, 我不再担心了。我仿佛看到你们一双双亮晶晶如饥似渴的眼睛望着我, 仿佛看到你们争先恐后、踊跃表达的样子, 仿佛看到你们用颤抖的手接过礼物时爱不释手、激动的神态。

师:睁大你的眼睛, 看看我这份与众 不同的特 殊礼物。 (出示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方形锦盒, 做出很神秘、很沉的样子, 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醒目的位置。)

师: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想不想让这个礼物成为自己的?

(生:想!)

师:有多想? (课件出示:说说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__, 真想__。)

(板书:猜测想好奇急切)

三、猜测礼物, 范文引路, 感悟习得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师: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我很想、我真想”, 那太逊色了。想不想学几招啊?

师:在“礼物”这个主题单元里有非常精彩的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请大家快速读读这句。 (课件出示: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 怕记者问什么, 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 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有什么脸见人, 大败而归!———《献你一束花》)

师: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有什么用?

(巧妙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连用四个怕字, 生动形象地直接写出了她失败而归时那沮丧和愧疚的心理活动, 让人一下子就触到其内心深处。)

师:这种修辞手法对描写心理活动这么好, 我们就试着拿过来模仿借鉴, 把刚才的好奇、急切写得更具体。你怎么借鉴呢?

师: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个片段, 快速看看, 你最欣赏哪句, 她用了哪招。 (请一个组的四个学生轮读, 每读一句, 就点评强调方法。)

【课件出示:我太好奇了, 迫不及待想跑上去看个究竟。那礼物仿佛是磁石, 又仿佛是火焰, 仿佛是星星, 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燃起了我的希望。 (比喻、排比修辞手法) 我多想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或者是高科技的透视眼, 把答案看个水落石出。我多希望礼物是我的呀, 我暗暗祈祷, 愿幸运之神降临在我的头上。 (内心独白) 】

师:像这样用修辞手法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在我们五年级的教材当中还有。 (出示课件, 学生读, 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1) “没妈的 孩子真可怜。”一听到邻里这样议论, 他心里就像 被针扎着 一样疼。———《礼物》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心理)

(2) 怎么?花, 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 难道也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献你一束花》 (用反问写心理)

(3) 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 心头一动。———《鸡毛信》 (用设问来写心理活动)

师:语文课本上不仅用修辞手法描写心理活动, 还用内心独白来直接描写。 (出示课件)

(1) 缅伯高对鹅自言自语说:“鹅老爷, 鹅大人, 你千万保重, 我的身家性命全在你身上啊!”———《千里送鹅毛》 (内心独白)

(2) 海娃睡不着, 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 要是今晚跑不掉, 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地埋怨自己:“海娃, 海娃, 你怎么搞的, 连一封鸡毛信都送不出去啊!……”———《鸡毛信》 (内心独白)

师: (小结) 用内心独白来直接心理描写, 常有“我想”“自言自语”……

师:你看, 这些用内心独白和修辞手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文章生动又奇妙。

师:同学们赶快试一试吧。 (课件出示:我太__ )

(预设)

生1:我太想知道这份礼物是什么了, 巴不得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变成一只蚊子进去看看;巴不得有一面魔镜能照出里面是什么;巴不得变成隐身人进去看看。

生2:是书?是玩具?是文具?我想不出来, 急得抓耳挠腮,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急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急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生3:我太好奇了, 好奇得瞪大了眼, 张开了嘴;好奇得想变成隐身人进去看看;好奇得仿佛看见礼物在向我招手。

师小结:你瞧, 我们刚才的这些精彩语句脱胎于课文中的句子, 又不完全一样。它们像双胞胎, 又像模仿秀。我们就要这样向教材学, 活学活用。

三、揭示礼物, 运用学到的方法迁移, 再写猜测和见到礼物时的心理活动

师:想不想做幸运者最先来看到? (注意把握机会不急于往下做, 而是让学生交流此时的心情。)

师: (手中高高扬起装有全班学生名字的透明盒子) 大家的名字都在这里, 都有机会。可只有两位幸运者, 此时此刻你怎么想?

(心里一紧, 暗暗祈祷。)

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你们德高望重的班主任来抽出两位幸运者。抽出两个写有同学名字的卡片, 做幸运礼物开奖人。 (注意要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到极点)

师:你被抽中了, 现在心情怎样?发表一下幸运感言。

(心花怒放, 人都飘起来了。)

师: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 最后盒子被打开了。 (出示“心里描写三句半”)

心理描写锦囊妙计

要想作文写得好, 心理描写不可少, 我来为你支个招, 听好喽!

心理描写有诀窍, 内心独白常用到, 巧用修辞真是妙, 记住哦!

师:哈哈, 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感受?老师送给你的礼物与你想象中的一样吗?当你看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怎样?老师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给你?

(板书:打开想惊异醒悟)

师:看来大家都想说, 并且相信每个同学的想法都不一样, 大家赶快动笔写吧。

【课件出示:1.哎, 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说了些什么?动作、表情怎样?可能会想些什么?) 2.哇, 礼物终于打开了。】

(生在作业单上写)

第二部分:点评、深化, 再唤激情, 回味无穷

(现场抽取三个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投影, 重点针对真情实感、内心独白、修辞手法描写心理活动进行点评。)

师:一份礼物, 一份感动。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时刻不忘。

师:此时此刻, 在这张微不足道的作业单上, 也留下了你们进步的足迹。这也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所以, 情感的深浅不在于礼物的贵贱, 正所谓“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师:今天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但练笔没有结束。请大家翻开课本, 看看“笔下生花”的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在“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中的要求, 让学生圈画关键词。) 希望大家下来将今天这节课写的完善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与你们的语文老师进行交流, 也可以与我交流。我相信, 通过这样的方式, 我们彼此的情意会更加浓厚。

师:最后, 老师有个不情之请, 大家能将你们写过的这张纸同样当 作礼物送 给我 , 好吗?相信, 这份珍贵的礼物将会带给我一生的回忆!

附:学生练写作业单

(作业单见下)

词语超市, 任你选用:

1.心里高兴的:愉悦愉快畅快快慰欣喜 快活喜洋洋喜滋滋 兴冲冲乐 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 兴高采烈兴 致勃勃兴趣盎然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心花怒放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不自胜 喜形于色大喜过望眉飞色舞乐不可支乐以忘忧 心旷神怡欣喜若狂满面春风自得其乐百感交集感慨万端

2.心里舍不得、向往的:念念不忘 依依不舍 刻骨铭心 心驰神往

3.心里忧愁的:忧虑焦虑忧伤郁闷顾虑 重重满腹疑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愁眉不展愁眉苦脸

满面愁容心乱如麻心神不定

3.心理描写要真实 篇三

我把纸团踢在陈丽的凳子下。老师来上课,发现了纸团,便问陈丽:“你的凳子下为什么有纸团?”陈丽捡起一看,说:“这不是我的,我没有用过这种纸……”“那是谁的呢?”陈丽却指不出人。老师说:“不要推卸责任!你下午把教室打扫一遍吧!”事后我想:诚实是新一代应有的美德。廉颇知错就改为大家树立了光辉典范,在座的学生又有什么架子放不下呢?于是,我下午主动向陈丽道了歉。

【把脉诊断】

这段话叙事连贯、完整,但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缺乏必要的心理描写。如,为什么要把纸团踢到别人凳子下?陈丽蒙冤后是什么心理?二是心理描写不真实。小作者道歉前的心理,完全是一口大人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处方配药】

描写人物心理要注意三点:

一、要真实,写真话。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能想当然,不能违背事实。上文中,你读了小作者道歉前的心理,会相信这是真的吗?

二、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职业特点。上文中,如果小作者道歉前想到让陈丽代自己受批评太不应该,这就符合她的身份和年龄特点了。

三、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康复出院】

我走上座位,发现桌子旁边有一个纸团,刚准备去捡,突然想到:如果同学们发现我随意丢纸,必定会鄙视我,不如踢到别人座位下了事。于是,我悄悄一踢,小纸团停在陈丽的凳子下。

老师来上课,发现了纸团,便问陈丽:“你的凳子下为什么有纸团?”陈丽捡起一看,说:“这不是我的,我没有用过这种纸……”“那是谁的呢?”陈丽却指不出人。老师说:“不要推卸责任!你下午把教室打扫一遍吧!”陈丽委屈得哭了,我的心也不是滋味。

诚实,是我们少年儿童应有的美德,我真的没有胆量认错吗?如果只顾自己,而让陈丽代我受批评,我的良心何在?下午,我主动和陈丽一起打扫了教室,并真诚地向她道了歉,然后拉着她向刘老师的办公室跑去……

【回访复查】

4.学写心理描写教学设计 篇四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心理描写;

2、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生如何使用心理描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在诸多人物描写的方法中,心理描写非常重要,它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二、直接描写。含“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标志。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鲁迅《阿Q正传》

简洁,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三、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例,“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四、梦境描绘式。这是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梦中出现的事情实际就是心中所想。有一同学曾描写他晚上和同学一起到菜地去偷白菜搞火锅吃,被抓住了的故事,虽然他并不是想去偷白菜,但是他肚子饿,想吃东西是肯定的!

五、心理分析式。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如,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六、幻觉展现式。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

例,“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七、心理还可以通过神态、行动、环境来表现,很多神态、动作、环境都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

5.心理描写作文教案 篇五

---------《皇帝的新装》续写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

训练学生心理描写的方法

课前预习案

1、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选文片断中找出心理描写的部分。

片段1

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41、42、43„„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

片段2

渐渐地,庆幸的心情被不安所替代。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就像怀中有只淘气的兔子一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张该死的考卷,害怕地想:要是同学把这件事告诉老师,那我„„我闭上了眼睛,渐渐地又后悔起来:当初我要是不把考卷给他抄,那该多好啊。可现在,一切都完了。突然间,我看见桌上的《小学生守则》,心灵好像被重重地一击。我打开本子,一行大字映入眼帘:“诚实勇敢。”

3、《皇帝的新装》中心理描写的部分

(1)“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1

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2)“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3)“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课内探究案

1、练习在皇帝带领众大臣去游行后骗子考虑去向时的心理描写(写作方法:小组内每人说一句,由最后一名同学说出他最后的决定)

注意:要是骗子的心理独白。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写作成果。老师适时评价。

3、在《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但依然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兴大典进行完毕。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尾,在结尾中一定要有皇帝的心理描写。不少于100字。

4、小节、作业

片段练习:当你没写完作业又遇到老师检查作业时的心理变化,不少于100字。

课后延伸案:

《皇帝的新装》续篇

叶圣陶

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去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

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从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于是大家就推举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造福于民!

《皇帝的新装》续篇(2)

内心不安却傲慢的皇帝依然挺着他的大肚子,浑身赤裸着往前走。后面的大臣们也只好装作提着后裙的样子,跟随在皇帝后面。百姓们的笑话隐隐约约被风儿送入耳中,皇帝还分明看到前面楼上有一群人正指着他议论:“瞧这昏君,竟昏庸到连衣服穿没穿都不知道……”

皇帝的背上如许多针尖在刺,他艰难的结束了游行,回到了宫殿。“哼!”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龙椅,叫人迅速把那两个骗子带来。两个骗子故作镇静地问皇帝:“这衣服美吗?”“哼!竟敢戏弄到本王头上。”两个骗子说:“陛下,请息怒。那些百姓看不见是因为他们愚蠢,他们怎么能跟您比呢?”皇帝听了,不禁想起这衣服的特殊功能。“我们有个办法能证明您穿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衣服。”两个骗子说。“是什么?”“这衣服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穿上它,不管再冷的天也不会觉得冷。今晚会下大雪,只要您站在门外不冷,百姓就相信您了。”两个骗子还转向了身后的众官员们,问:“你们说这个建议好不好?”大臣们为今天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只怕皇上怪罪,只是说“好!好!”皇帝见众大臣都赞同,也希望能证明自己穿了衣服,便说:“好!今晚召集全国百姓,我要证明给他们看。'

晚上,真的下起了大雪。百姓们都来到了皇宫门口,他们各个穿着羊皮大袄,在门口议论纷纷。一位妇女说:“皇帝是不是疯了,这么冷的天,让我们来干吗啊?”一位中年男子回答她:“皇帝比你更冷!”那妇女听了一脸迷茫,刚想问个究竟,一个士兵说:“大家站好,陛下有事要证明给你们看。”皇帝出来了,他和早上穿的衣服一样,就是所谓的举世无双的衣服。其实他早已冻得直不了啦,大臣们劝他算了吧,他偏不听,硬撑着出来。“你们说我的衣服美吗?”百姓们没有回答,只有一个小孩说:“陛下您还是穿上衣服吧!”皇帝听了,气愤极啦,说:“我就站在这,我要证明我穿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衣服!”

雪越下越大,皇帝依然是在那站着。一个士兵觉得不对劲,上前一步,拍了一下皇帝的肩膀。结果发现皇帝僵硬了,象雕像一样到在地上。这时,场面一片混乱,士兵抱着皇帝,他仿佛明白了一切,是关于他一生中的一切一切。而那两个骗子裁缝早已捧着满满的金子逃跑了。

6.心理描写 篇六

一、心理剖析:又叫旁观分析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第三人称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常用到“他想”,“他觉得”等。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她梦想着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着东方的帏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派着两个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而热烘烘的空气暖炉使得两个侍应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她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然而事实上,她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在那张小圆桌跟前和她的丈夫对面坐下了,桌上盖的白布要三天才换一回,丈夫把那只汤池的盖子一揭开,就用一种高兴的神气说道:“哈!好肉汤!世上没有比它更好的„„”因此她又梦想那些丰盛精美的筵席了,梦想那些光辉灿烂的银器皿了,梦想那些满绣着仙境般的园林和其间的古装仕女以及古怪飞禽的壁衣了;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了,梦想那些在吃着一份肉色粉红的鲈鱼或者一份松鸡翅膀的时候带着朗爽的微笑去细听的情话了。法国莫泊桑《项链》

二、内心独白: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自言自语”来表现,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例

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简评] :

以上的心理描写就属于内心独白,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简评] :

以上的心里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3、越王勾践已被我擒来做马夫,我骄傲的心从那刻起已变得空虚。我不知道自己今后

还要做什么。

国库已变得充裕,人民也得到富足,军队也愈加庞大,我感到生活已再无缺憾。

勾践送来了西施,我看了她一眼后再也不能从她身上把眼睛移开。从此,早朝的金銮殿再也不见我的身影。

勾践送来了檀香巨木,我便征集民工,为我心爱的西施修建铜雀台。

大臣伍子胥劝我做得不要太过,否则就会国破家亡。我一发怒就赐他自尽,将他的头颅挂在城头门示众。

是啊,怕什么呢。现在我已这么强大,谁还动摇了我的根基?勾践?不可能,我想,他对我忠心的很。于是我放他回去了。

直到勾践的兵马攻到城下,我才慌了。直到我整理军队号召百姓迎战的时候,我才知道一切都晚了。于是,我举起了长剑,闭上了眼睛。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在回荡:你不是败给了勾践,而是败给了自己;不是败给了自己的缺陷,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优势。

唉!我长叹一声,手中的剑向我的胸膛刺了下去„„

[简评] :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更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内心独白式的心理刻画细致而微妙,人物性格传神而突出。以史为材料而又不拘泥于材料,写出了新感受,写出了新特点。以史为料的文章就应该这样写。

4、高尔基的《母亲》在写“母亲”被暗探发现后的心理变化: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紧接着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可是,她立刻鼓起勇气严厉地说:“完蛋了。”

她向四周望了望,什么也看不见,各种想法在她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一闪。

“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它落在着帮家伙手手里„„”

“那么带着箱子逃吗?„„赶快逃„„”

[简评] :

这一段内心独白形象地刻画了“母亲”被暗探发现后的怯弱与恐惧,但它不影响“母亲”的形象,反而使“母亲”的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更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例5:内心独白之心理战争(斗争)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简评] :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三、情绪直觉:

她觉得他的话好像重重地在她脸上打了两下。这些恶毒的嘶哑的话使母亲感到好象脸皮被撕破,眼睛被打坏一般地疼痛。“我?你瞎说,我不是贼!”母亲用全身的气力喊道。她眼前的一切在她愤激的旋风里面回转起来,心理感到受辱的苦味。

四、梦境幻觉:采用做梦而产生的幻觉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当时的思想。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1、“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曹雪芹《宝玉挨打》

[简评] :

以上文字,作者就描写了梦境。它既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例

2、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肚子里填满苹果和梅子的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然而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7.《围城》心理描写的艺术浅析 篇七

关键词:《围城》,心理描写,艺术手法

钱钟书善于抓住人物在各种特殊环境下的不同心态, 同时采用多种手法进行心理描写。

一、心态描写

小说第一章, 方鸿渐归国途中, 与鲍小姐在船上相遇, 一向自信“很能引诱人”的鲍小姐, 很快就把方鸿渐弄得神魂颠倒。方鸿渐被引诱时, 作者对他的心理活动作了一次细腻描写:

方鸿渐洗了澡, 回到舱里, 躺下又坐起来, 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难受。也许鲍小姐那句话并无用意, 去了自讨没趣, 甲板上在装货, 走廊里有两个巡逻的侍者防闲人混下来, 难保不给他们瞧见。自己拿不定主意, 又不肯死心。

作者掌握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辩证法, 紧抓住鲍小姐对方鸿渐所说“咱们俩今天都是一个人睡”半含半露的话, 对方鸿渐的影响而写。描写了方鸿渐对鲍小姐的引诱不可克制及其矛盾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方面担心言者无意, 自己去了自讨没趣; 另一方面, 放弃这次机会, 心又有所不甘, 于是内心矛盾异常。作者用“女人打胎”来比喻方鸿渐此时受煎熬和矛盾得痛苦的心理, 十分传神。表现了方鸿渐荒唐无聊, 但又胆小怕事的矛盾性格的流露。

二、借形写神

人物的心理变化, 随时表现在人物的外形上, 正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说: “一个仍有时生气, 有时专心, 有时好奇, 有时爱, 有时恨, 有时蔑视, 有时高傲, 有时叹赏; 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 既清楚又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对人物外形的描绘来达到刻画人物心理的目的。《围城》很多地方抓住人物瞬息万变的心理活动, 借助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如方鸿渐到三闾大学, 第一次又找校长高松年, 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愿意请先生来当政治系的教授, 因为先生是辛楣介绍的, 说重重是留德博士, 可是先生开来的履历上并没有学位———”鸿渐的脸上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并且不是学政治的, 辛楣全搞错了。先生跟辛楣的交情本来不很深罢?”鸿渐脸上表示的寒热又 升了华氏表上一度……

这里连续两次写鸿渐脸上的变化: 第一次是高松年说到方鸿渐开去的履历上没有博士学位。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鸿渐因买假文凭, 长期担心和害怕别人提“博士”, 老于世故的高松年已猜到方鸿渐根本就不是什么博士, 而“只是各国游荡的‘游学生’”, 故此硬要触及对方的隐痛。方鸿渐此时的内心活动该是多么复杂啊! 但作者没有大段大段地来写方的心理活动, 而是抓住了高松年那番话在方心里击的层层波纹, 来写他脸上的变化:“脸红得像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 真是传神之笔, 方鸿渐羞愧、尴尬、怨恨的种种复杂心理跃然纸上; 第二步是高松年步步为营, 紧追不舍, 问方与赵交情深不深, 作者也只写了他脸上的微妙变化“脸上表示的寒热又升了华氏表上一度”。“表情就是情感的形象”, 作者再次借方鸿渐脸上的变化来描写心理变化, 把方鸿渐的心理状态写得栩栩如生。

三、以行显情

“在绘画里人物的动作在种种情形下都应表现它们内心的意图”。钱钟书在对人物作心理描写时, 往往通过画龙点睛式的行动描写来显示人物的心理过程的。如对方鸿渐在酒馆等情人时的描写:

他虽然耐心等着, 早已不敢希望。点一支烟, 又捺灭了; 晚上凉不好大开窗子, 怕满屋烟味, 唐小姐不爱闻。他把带到银行里偷看的书翻开, 每个字都认识, 没一句有意义。

约会等人的焦急不安的心理, 描写得入木三分。“点了一支烟, 又捺来灭了, ”显示着方鸿渐烦躁、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为了打发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 翻开一本书看又觉得没有意思。为什么没意思? 因为眼虽在书上, 心却在猜测情人是否会来。作者是洞悉方鸿渐此时的心理过程的, 把握住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 这段描写, 合情合理。这种动态中揭示人物心灵的手法, 显得含蓄似乎表面不太明显, 但仔细玩味, 却妙趣横生。

四、言传心声

作家往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钱先生在《围城》中对人物心灵的描写, 很多地方是借助于对人物语言描写来实现的。如小说中有这样两段描写:

柔嘉霍地坐起, 睁大了眼睛, 脸全青了: “你把咱们的好事告诉了赵辛楣? 你不是人! 你不是人! 你一定向他吹———”

柔嘉说: “鸿渐, 我给你说得很担心, 结婚的事随你去办罢。”

这两段对话描写, 把孙柔嘉言词后面隐藏的心理变化写得活灵活现。孙柔嘉说这两段话的前提是: 未婚夫告赵辛楣怀疑她会有孩子, 劝他们早结婚。朋友的忠告是出于好意, 并且也未必就不是事实。孙柔嘉为什么大发脾气? 这里除了女性的害羞心理外, 恐怕更多的则是孙柔嘉虚伪, 嫉恨赵辛楣的心理在作梗。孙布下天罗地网追求方鸿渐, 赵冷眼旁观, 早就识破并提醒方鸿渐, 因此孙对赵是存有暗恨之心的, 一旦听说方鸿渐把他们不宜让外人知道的私事告诉了赵, 她岂不生气, 怒气稍息, 冷静一想, 别人的怀疑未必就不是事实, 自己是应早作准备, 所以又说出了后一段让步的话, 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语言写出了孙柔嘉情绪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怒———想———让”。“作家并不把心理分析铺展出来而是隐藏着, 他们将它作为作品的支架, 就如同看不见的骨骼是人身体的支架一样。”这种心理描写的好处是不啰嗦、呆板, 反而显得既经济, 又叙述了故事情节, 又描写了人物心理, 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五、借景绘心

在我国古文论中, 早有“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的说法。历代的艺术大师们也很关于利用自然景物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岁月。

作者在探索人物心灵奥秘时, 有一个易被人忽视的手法———比喻。大量利用比喻来描写人的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是《围城》的一大特点。《围城》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心理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将比喻与其他方式结合起画龙点睛作用, 前面已讲过。二是单独运用比喻来写人物心理, 如方逐翁看完信, 叫得像母鸡下了蛋, 一分钟内全家知道这消息。

总之, 通过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的社会意义, 而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因而笔下的人物达到一种形神俱现的境地。是对茅盾、巴金等人大力推崇的心理描写艺术的极大丰富与发展, 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8.如何描写心理活动 篇八

为什么人物写出来不生动,没有给读者留下印象?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这些是外部的描写,如果都写了,还不够生动,那可能缺少了内部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描写要结合人物特点进行,展现人物内在的情感世界,刻画人物真实的个性。人物具有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有时候人物内外统一,有时候故意写得内外不一致。内部和外部结合写人物,效果更好。

心理活动描写从来不是孤立的,要和外貌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等有机结合。

例1:苹果树下,站着一位仰着头的老太婆,头发像一堆灰白的乱草,用一块彩色格子的花布包扎着,鼻子像啄木鸟的嘴巴一样尖……

米粒想:或许,我遇见巫婆了?就像传说中讲的那样,巫婆在森林里住了几百年?或许更加长一些时间,几千年?

真没想到这个没有狼的森林里居然有女巫。

女巫手里拿着的不是扫把,而是一个超级棒棒糖。

一段外貌描写过后,心理活动描写出场了,写了米粒心里的疑问,是一连串的问号。这些心理活动是有针对性的,不是随意的,读者从米粒的心理活动断定米粒遇见的是女巫,接着才开始对巫婆进一步描写,糖巫婆的身份才揭开。内外结合地描写人物,针对女巫身份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在亮出身份之前就已经给了读者比较完整和清晰的女巫印象。

这段心理描写如果改成女孩米粒和男孩小眼镜的对话描写也是可以的。但这段故事中只有米粒独自面对女巫,所以,不可能进行对话描写,此处就成了自言自语式的心理描写。

例2:糖巫婆有了想要得到“滴答”的想法,“滴答”到底是怎样的猫头鹰?一只长着棕色羽毛的猫头鹰吗?哦,她不会嫌他长得有些扁的。

她越来越想得到这样一只住在城里并且有名字的猫头鹰了。

哦,她一刻也不能等了,她决定在天黑以前去城里一次。看情形,糖巫婆是非要在今天得到猫头鹰“滴答”了。

写文章总是要一步一步交代情节的,米粒为了摆脱糖巫婆,解救自己,想出一个办法支走糖巫婆。这段描写就用了两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完成了。

先让糖巫婆想:“滴答”是什么?“滴答”是猫头鹰形状的钟,糖巫婆见都没见过,但在糖巫婆的心里似乎已经得到了。把糖巫婆想要得到“滴答”的内心世界暴露得一览无余。写出了糖巫婆凶巴巴的外表下性格的另一面,她冲动,心思简单,也有天真的一面。

然后,糖巫婆就要开始行动了。故事中森林篇章的叙述就要顺利地转入城市篇章了。这段心理活动描写就是叙事转换的铺垫。可见,心理活动描写是叙述故事的一种基本方法。

例3:米粒想起了妈妈,拥抱着她的时候,是多么的温柔。

也想起她的班主任夏老师,想起夏老师拉着她的手和她说话的感觉。

她甚至还想起了高校长,他高高的鼻子尖常常在冬天里冻得像红萝卜,她很想去摸一摸,但是始终因为他是校长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洛卡想起了他的爸爸老黑熊拥抱他的时候那么用力,抱得他疼,想起来都让他快活。

心理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回忆,是一种特殊的倒叙,写作过程中适当穿插过去的事情,放慢往前叙事的节奏,让读者回味。

同时,心理活动描写更是角色情感的描写,写出了女孩米粒对妈妈、夏老师、高校长的温馨感觉和美好情感,写出了洛卡熊对爸爸的爱。

妙招总结:

1.心理活动是一种自言自语,是没有说出的对话,是内心独白。充分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部描写结合,展现人物更为丰富和独特的个性。

2.心理活动描写也是抒情的一种方式,写出了人物的情感。

3.心理活动描写也是叙事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让文章叙述顺利过渡或者放慢节奏等,写得更为细致。

4.心理活动描写不是孤立的,要和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等相结合。

跟着作家学,试一试

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理活动,观察图中景物,尝试着将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相结合写一段话。

习作精彩片段摘录

面对森林

徐天越

我惊讶地看着这棵大树,这棵大树我两只胳膊还抱不过来,它应该活了至少50年了吧?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想必它经历过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可如今它却被一棵不起眼的藤给缠住了。

它在慢慢死去,尽管它很高大。

它在慢慢死去,尽管它很挺拔。

我沉浸在悲伤中,强大与弱小……这两个词仿佛巨大的铁锤,一下一下敲打我的心。没有永远的强大,也没有永远的弱小,就如那棵明媚阳光下被藤缠住的树。

走出森林,谁也不知道,我的内心又长大一岁。

9.心理描写教案 篇九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指导

【现状分析】

当前初二学生写作总体水平并不高,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连各种人物描写也刻画不好,人物形象尤其是以作者为主人公的形象简单而枯燥;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形象的描绘,作文篇幅普遍不长,少部分勉强达到所要求的字数。现时的初中学生作文基本以学生作者为主人公,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作好心理描写不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技巧。本课时则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心理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心理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其写作水平。

【设计创意】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刻画人物个性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专项作文指导及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我们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教学目标】

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指导学生掌握5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技巧,拓展到实际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种心理描写技巧的掌握。

难点:如何通过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点亮人物心扉。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和片断,阅读有较多心理描写的各类课文或作文,借鉴其写作方法;

2、教师: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文字片断,预先写好下水片断作文,搜集、印制心理描写较突出的优秀范文;设计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内指导一课时,另学生课外作文作业约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实施】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25课的情况。指名学生背。

1、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么想的?结果没有抽到你,心情有何变化?指名学生谈感受。

2、除了紧张、害怕、兴奋等心理感受,在平时生活中,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能尽量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心灰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兴高采烈、洋洋自得、满面春风„„„„

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这样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3、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它是读者了解文中人物的窗口,也是展示文中人物特点的平台。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学习目标:

1、学习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出示场景,尝试习作。

学生任选一个场景,写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1、期中考试后,分发试卷前或后

2、老师表扬我的时候

3、要春游了

4、晚上突然停电了

5、忘记做作业了

6、一个人在家

三、学生展示交流,明白存在的不足。

老师出示学生习作范例,引出心理描写要具体可感。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阅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四、赏析精彩片段,领悟方法技巧。

(一)内心独白法: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形式描写出来,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实际上有些像自言自语。

标志:心理对话,有引号引住心理对话内容。

范例:

1、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

心理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理活动。抓住老大臣衰朽的特点,让他自言自语的说,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2、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3、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都德《最后一课》

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4、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地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羚羊木雕》

(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心里说”等提示语)。

佳作展示:

1、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老师开始发试卷了,我的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了。我忐忑不安:怎么办?怎么办?我下我完了,肯定考砸了,老师会怎么骂我,妈妈会怎么唠叨?还有爸爸,对了爸爸出差了,但妈妈会不会……天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试卷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我的手上,我闭上眼睛,颤巍巍地拿着试卷让同桌读给我听,“84分!”我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

(二)梦幻描绘法: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果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范例:

1、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节选自《藤野先生》)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选自《背影》)

佳作展示: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三)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反映内心变化: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范例:

1、我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的跑出门去。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羚羊木雕》

2、她抱着头,倒在沙发里,缩做了一堆;她又跳起来,在房内团团的走;觉得喉间被叉住了那样的胀闷,她又发怒地扯开了衣服,感到胸口像有重物压着;她暴躁地用手指乱抓自己的头发,她的眼睛发热而且枯涩了,她完全失却了温柔静默的常态。像一只落在陷阱里的猛兽,她努力要摆脱心上的扰乱的铁环。但是,用尽了全身和力量后,她只能僵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两行清泪从她的暂时变为滞晦的美目里慢慢地淌下来。

佳作展示:

添加动作表情描写

1、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2、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

3、通过人物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描述中国队赢球时观众的激动心理。

“四比二,中国队赢啦!”体育场的数万名观众顿时欢腾起来,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有的笑着,有的喊着,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频频高举双臂,还有的手挽手唱起了国歌……感情的潮水在奔流,欢乐的海洋在翻腾……

(四)环境衬托法: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范例:

(1)我一个慢慢的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节选自《羚羊木雕》)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节选自《社戏》)• 简析:

•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佳作展示

• 加上环境描写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五)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心理描写更生动。如:《西游记》中,因为孙悟空曾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所以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怀恨在心。当铁扇公主听仆人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时,吴承恩是这样描写的:“那罗刹(铁扇公主)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这里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铁扇公主内心的愤怒。佳作展示:

运用修辞手法

我接过试卷,啊,八十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看着那红红的分数,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

(五)再度尝试写作,体验进步。

学生用红笔修改先前的写作,明白所补用的方法及成功之处,再次交流。

(六)小结

心理描写的原则:

1.心理描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凸显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行文也更加摇曳多姿。

2.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摹、刻画,不可千篇一律、千腔一调。

3.心理描写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同学们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不能心血来潮就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要“应运而生”、自然成文,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七)、课外练笔,孰能生巧。

• 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来进行150字的片段写作。

(八)板书设计

心理描写方法

直接描写 :内心独白法

梦幻描绘法

间接描写 :动作神态表现法

10.心理活动描写 篇十

纷乱的思绪掀起了她心中的波澜,这波澜比外面的暴风雨更加猛烈。

我的心很乱,像旋在风浪里的一片树叶,一会儿被抛到这儿,一会儿又被抛到那儿。

尽管他极力想抑制住自己脑神经的活动,但是,那漫长岁月中发生的一切,却毫无阻挡地闯进他的回忆。

他的到来,给我带来了希望,使我看到了曙光,我濒于枯竭的那些希望,像浸了水的黄豆一样开始膨胀、冒芽了。(希望期盼)

就是这一丁点遥远的光亮,在她的心上却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她的世界,温暖了她的全身,她是在凭着这股热力和光明来生活呀!(希望期盼)

一个美好远景,已经遥遥在望了,它像灿烂的朝霞那样,让人激情澎湃。(希望期盼)

挥手擦着汗,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心中默默地祈祷,让我的小树快些长大,快些成材吧。(希望期盼)

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喜悦)

我一接到录取通知书,像庄稼人久旱逢雨,又像渔人雾海中望见灯塔,心里那股子乐劲哟,真不知该怎么形容了!(喜悦)

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喜悦)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欢乐的浪花,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喜悦)

那夜,我失眠了,妈妈的话不时地回荡在我耳边:“大雁长大了就要离开自己的妈妈,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去寻找自己的美好生活,你要向大雁学习呢!”我反复咀 嚼着妈妈说的话,多有道理呀!我想了很久很久„„我渴望快点长大,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之中。(希望期盼)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我想:我是幸运的。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喜悦)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要到谁也没去过的恐龙时代看一 看,要看一看恐龙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它们的生长环境,看看它们的生活习惯,当然,我还要探究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些庞大动物,是陨石撞击地球还是火山熔 岩?是气候变迁还是„„也许一个也不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个谜一定能解开。(幻想、梦想)

我仰望夜空,那一颗颗小星星都一闪一闪的,好像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看着看着,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位高级宇宙工程师,坐在我新发明的飞船上,一眨眼就飞上了太空。我要在那儿建一座宇宙城,一幢幢楼房,一座座剧场,一处处花园„„(幻想、梦想)

假如我是一朵小小的云,傍晚,我要让阳光照耀着我,一会儿成为威风凛凛的狮子,一会儿又成为一盆正在开放的蓝色的菊花。反正,不管怎么样,我都乐意让人们欣赏到五彩缤纷的火烧云。(幻想、梦想)

一张鲜红的“三好学生”奖状捧在手中。此时,我心里有多少话想说呀!眼前投来了王老师祝贺的目光,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哗哗的掌声。我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环视着大家的笑脸,抚摸着手中的奖状,心想,今天我被评上“三好学生”,全是老师、同学们帮助的结果呀!(喜悦)

一道数学题算了一遍又一遍,就是算不对,急得我抓耳挠腮,满头大汗,心里烦躁得要命。我干脆放下笔,听起了乐曲。

夜幕笼罩了江面,月亮从水面升起,月光下面天水一色,多美的景色啊!《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在夜空中索绕着,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重新拿起笔,一下子就把题算出来了。此刻,多么轻松啊!音乐该是多么神奇 哟!这天很晚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人睡,耳畔仿佛还有优美的乐曲在响,我尽情地享受这甜,这美,心里乐融融一片,我生平第一次陶醉在音乐

之中了„„(喜悦)描写喜悦的词语

喜悦

欢喜

狂喜

欣喜 畅快 快慰 欢欣 惊喜 尽兴意 愉悦 欣然 欣慰 舒坦 陶醉 喜洋洋 喜盈盈 兴冲冲 乐滋滋 乐呵呵 甜滋滋 甜丝丝 满怀喜悦 洋洋自得

洋洋得意 乐而忘返 欢欣鼓舞 惊喜万分 大喜过望 沾沾自喜喜上眉梢 喜上加喜 喜气洋洋 喜气洋溢 喜出望外 喜闻乐见喜笑颜开 喜笑盈腮 喜不自胜 喜不自禁 喜事临门 喜忧交加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欢歌笑语 欢声笑语 欢呼雀跃 欢蹦乱跳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兴趣盎然 和颜悦色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快意

11.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篇十一

一.心理描写方法

(一)用内心活动直接刻画心理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描写,常用“他想到(感到、觉得、希望、回忆、思索)”等字眼作为标志;或者运用语句引出心理活动,诸如“他的思想迸跳起来(他的脑海里不断地涌现出)”等,这些词句直接引发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名家片段】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阿Q正传》)

【评析】作者鲁迅借“他(阿Q)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引出其心理,有力地揭露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揭示了封建势力吃人的本质。

(二)用幻觉梦境曲折反映心理

即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在幻觉和梦境中,往往曲折地坦露心理,显得巧妙深刻。

【名家片段】黛玉恍惚又像果曾许过宝玉的,心内忽又转悲作喜,问宝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宝玉道:“我说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话,你就瞧瞧我的心。”说着,就拿着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一划,只见鲜血直流。黛玉吓得魂飞魄散,忙用手握着宝玉的心窝,哭道:“你怎么做出这个事来,你先来杀了我罢。”宝玉道:“不怕,我拿我的心给你瞧。”还把手在划开的地方儿乱抓。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宝玉道:“不好了,我的心没有了,活不得了。”说着,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评析】林黛玉梦见宝玉掏心给她看而致死的噩梦,既透露了她对爱情婚姻的绝望,又曲折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三)用言行环境侧面表现心理

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确实,“言为心声”,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刻画好言行环境,往往能从侧面含蓄地表现心理活动。

【名家片段】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

【评析】作者都德通过刻画韩麦尔先生痛苦的语言和动作,有力表现其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使爱国感情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

二.演练提高

试以“ 的滋味”写一段心理描写。

【习作展示】

军训的滋味

军训犹如那又绿又长的苦瓜。第一天,我们穿好一身绿色军装,兴高采烈地来到军训训练场地,心想着:“军训是如何如何地美好有趣。”可万万没有想到参加军训如同进入了“魔鬼训练战场”,面对着火红火红太阳的炙烤,在龚教官的教导下站军姿——“两手轻轻握拢,中指紧贴于裤缝线,两脚跟微微并拢,但需打开六十度角,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我们都犹如一颗颗青松般地立在操场上,这种滋味儿就像吃了苦瓜似的。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直往下流,脖子上的汗、背上的汗水都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这会儿,我们多么希望龚教官大发慈悲饶了我们,龚教官似乎看出了我们心思,大声说:“你们可别想偷懒,站半个小时军姿!别动!”这严厉的命令吓得我们毛骨悚然,我们都撅着嘴巴,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恼模样。

心理描写好像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把人物复杂内心表现出来,产生撼人的艺术魅力。只要你用心体会上述方法,并加以创造性运用,自能写出佳作来。

1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教学反思 篇十二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是《悲惨世界》中的经典语录, 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作者内心的宏大, 也是有拥有一颗这么宏大的心灵, 才能描绘出小说中史诗般宏大的情节, 展现出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1.1 对冉阿让的心理描写

在作者的笔下, 冉阿让的命运是离奇而又曲折的。冉阿让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依靠姐姐抚养长大, 人之初, 性本上, 冉阿让最初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因为是姐姐养大的, 所以为了报恩, 他帮助姐姐抚养孩子, 虽然生活困顿不堪, 依然坚持不懈, 在社会底层艰难的挣扎着, 有着自己的坚持, 为了帮助姐姐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一直没有结婚。他的入狱, 也是由于他的善良, 因为无力抚养那么多的小孩, 不忍心看到外甥挨饿, 偷偷进入商店给外甥偷面包, 结果被当场抓获, 获刑五年, 面对这这种不公的对待, 又加上监狱生活的影响, 慢慢腐蚀了他的内心。为了获得自由他选择了越狱, 失败后被加刑到十九年。监狱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内心, 泯灭了他的善良, 出狱后又处处受到歧视排挤, 不被社会所接纳, 这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孤僻, 让他开始慢慢仇视社会, 想要报复。这一步步的心理描写,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人如何在社会的罪恶这模型逐渐走向邪恶。

描写最经典的就是“脑海中的风暴”这一章节, 描写的精彩纷呈, 把冉阿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吸引读者的心神, 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似乎感觉冉阿让就在我的眼前, 他的复杂心理, 激烈的挣扎着思考是要留在天堂做魔鬼还是回到地狱做天使, 从最初的惶恐不安, 再到假装镇定, 然后到内心的迷惘, 想要任其自然但又做不到内心的安宁, 最后决定投案自首, 但又由于没有足够的魄力而不了了之, 雨果充分的利用心理描写直接把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入到了读者的心中, 让读者直面这些问题, 勾起读者自己的思考。

1.2 对书中人物性格的描写

对主人公冉阿让的心理描写是书中篇幅最大的心理描写, 但这并不是这部作品的全部, 这部作品由于其篇幅的宏大, 史诗级般的场面, 使得人物内容丰富多彩, 对于书中一系列人物心理的描写, 作者都采用的独特的手法, 描写人物的性格变化, 都是采用一步一步逐渐过渡的描写方法, 让人物的性格变化符合心理逻辑, 结合剧情的发展, 自然的转变, 然后又通过人物性格的转变, 推动剧情的发展, 相互结合, 相互推动, 让书中的描写更真实。采用“串环式”的叙事结构, 一步步把情节铺开, 在这个过程中同步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把书中近百人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真实丰满, 深入人心。

2 特征分析

2.1 主观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 雨果的心理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特征。人物的心理儿乎全部山他转述, 内心独自的成分虽有, 但是有时很难分清哪些是雨果的哪些是他笔下人物的, 两者交织在一起。他像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人物的一切心理, 如“脑海中的风暴”中, 雨果都是用自己的口吻在直接表达冉阿让的内心活动, 以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作者全知全能的立场。在小说中, 雨果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评头论足屡见不鲜, 他兼有作家与读者的双重身份, 他既能探求每个人物的内心奥秘, 又能以接受读者的身份对每个人物行为的是非对错给予充分到位的评述。

2.2 鲜明的对立特征

在《悲惨世界》中, 雨果在对人物的内心展示方面有着鲜明的对立特征, 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都非常鲜明, 立场干净, 不是善就是恶, 不是崇高就是卑鄙无耻, 不是心灵美丽就是丑陋, 这中间不夹杂任何的含糊, 对立特征很强。像书中描写的心灵至善至美的卞福汝主教, 同时就有着一个内心邪恶污秽的德纳蒂,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另一方而, 雨果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有着善与恶、丑与美的的相互转化的特点。

还有, 雨果的心理描写比较集中, 往往是大段大段的, 篇幅相当长, 滔滔不绝, 激情澎湃, 不厌其烦的叙述。在书中的心理描写中, 长达一节的心理描写比比皆是, 充分展示出了作者独特的描写手法。

《悲惨世界》场面宏大, 要表现的思想具有很深的哲理, 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认可, 以我们目前的学识, 对于书中很多的情节安排、心理描述和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不能完全的理解, 对于作者很多在书中描写的心理活动, 在看过之后的思考, 依然能够造成内心久久的不平静, 如果我们在那样的情况下, 我们该怎样处理?借鉴书中的经验, 在面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我们又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撇开这些不提, 书中关于心理描写的独特手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虽然不能驾驭, 但总可以借鉴, 书中展现出来的曲折画面, 也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功继.《悲惨世界》中的心理描写及其特征[J].安徽文学, 2008年03期.

[2]吴小英.试析《悲惨世界》的叙事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3]万春.《悲惨世界》, 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2期.

上一篇:关于企业发展演讲稿下一篇:大学生公益大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