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共9篇)
1.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汇报和工作打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和下步工作打算
一、抓学习动员,在深入实效上下功夫。
5月上旬,我院通过党组会议、院务会议和全院干警大会,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层层发动。**检察长对整个教育活动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引导干警正确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克服厌倦情绪统一思想;二是查摆整改问题要突出实事求是,特别是要深挖细查前几年教育活动中可能未找到或已找到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三是要力求丰富载体,强调各科室都要积极参与紧密配合,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多途径多形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日程表,在每一阶段开始时又另订详细的日程安排。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抓好学习培训,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院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以认真参加省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四次集中授课和省院、省委政法委四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电视电话会议并开展讨论为主要形式加强学习培训,第二个层次是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主要是组织干警收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电视教材第一、二讲,深入学习中央政法委编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问答和教育辅导》、高检院编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学习资料》和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在学习的基础上围绕“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检察工作实践,用什么样的原则确保检察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用什么样的标准推进检察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干警结合学习讨论情况,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完成一篇学习体会文章。同时,职能部门加强对学习培训情况的督查,并将学习落实情况作为第二季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各科室的学习记录本进行集中检查,促使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第三个层次是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列入今年党建工作计划要点,6月底院党总支要求各支部召开支部大会,每名党员在会上交流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心得体会。
二、抓查摆剖析,在细致到位上下功夫。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第二阶段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其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到本次教育活动的总体成效。院党组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内外结合、由表及里的方式,在公开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上做好文章,力求找准抓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原因。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深刻自查。干警个人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以从严、从实、从深为标准,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查找在执法观念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室召开科务会,结合半年工作总结和队伍分析讲评,以制度执行情况为重点查找本部门存在问题并形成书面剖析材料上报政治处。二、严格互查。一是在科务会上每名干警从实事求是和帮助同志的角度出发,指出本部门其他同志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和言行,并认真做好记录,职能部门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在院务会议上各科室交流本部门查找问题情况,其他科室对其近年来执法实际和科室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建议;三是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畅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执行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三、主动开门查。一是组织监督员活动。邀请检察行风监督员和人民监督员观摩评点庭审,向其通报近期检察工作进展情况并诚恳征求其意见建议,还请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收集群众对我院检察工作和检察干警的反映并及时给予反馈;二是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向其介绍我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和开展情况,听取老同志看法;三是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发函700余份,征求其对我院及我院干警执法理念和执法作风方面的意见建议,经汇总归纳出主要意见建议4条;四是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上门走访、上法制课、廉政图片展览、帮困助学等活动密切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干警参与社区党建和八小时外表现,巩固公正执法的“第二道防线”。
对各层面查找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院党组召开专题党组会进行逐项分析研究,认为我院还存在执法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还有差距、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争先创优意识不强检察宣传调研力度不够等三方面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和根源,并提出初步整改措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抓统筹兼顾,在相互促进上下功夫。
一是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学党章、知党史、强党性”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学习党章原文和有关辅导资料、邀请**副区长作我区“十一五”规划解读专题讲座、开展迎“七一”联欢活动、征集荣辱观宣传用语、宣扬我院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剖析通报的反面典型教育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干警的党章意识、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入脑入心。二是与加强制度的执行力相结合。对我院全部规章制度完成清理修订工作,形成业务工作制度38项,队伍管理保障制度45项,分别整理装订成《业务工作规范汇编》和《规章制度汇编》分发到各科室并将全部内容上网公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制定制度重要、落实制度更重要的观念,健全问题苗头预警机制,纪检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与促进检察工作相结合。引导全体干警把参加专题教育活动的.热情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在确保集中培训时间的同时,认真做好各项检察工作,做到教育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使我院各项检察工作得到平稳推进,同时,进一步创新检察业务运行机制,相继推出规范办理延押案件、告知申诉风险及息诉理由、业务科长轮流接访三项新举措,以充分体现检察机关依法、文明、人性化办案。
第一、二阶段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关于第三阶段的工作,我们已经召开了院务会议进行了转段动员,并部署了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三阶段我们主要需要完成的工作有七项:一是每名干警针对自身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各科室对本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逐件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政治处;三是政治处对各科室制定的整改措施进行集中汇总归纳;四是制定学习方案,以《江泽民文选》、十二检会议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学习,强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五是各科室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六是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我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改措施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七是院纪检组开展对各科室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好各个工作环节,以这次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解决检察队伍在思想、组织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来充分诠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人民检察院
.10.9
2.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二
从目前高校进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况看, 虽有通过德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 但行为主体大都处于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 各高校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 大都处于无专项计划、系统性不强、活力不足、收效较微的工作状况, 对于构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还少有尝试、鲜有探索、稀有成功做法、罕见典型经验, 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我院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确定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 组建了专题研究小组, 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 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1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 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 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接受习惯,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十个一”主题活动为载体, 探究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2
以物流3101班和营销3101班为本课题研究的试点班级, 引导试点班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 实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的目标。
1.3
以2010级新生班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在石化技术工程系或石化装备工程系各选择一个生均成绩与试点班级相近的班级, 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非试点比较班级。
2 “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 (如表1)
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收效
3.1通过《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的编写、学习与考试, 使两个试点班级的全体学生获得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爱国主义常识。
3.2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培养了试点班级学生的爱国责任感、爱国情操、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激化了他们自觉走古今爱国仁人志士成才之路的热情与斗志。
3.3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引导试点班级的学生将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了“勤奋学习苦练报国本领、遵章守纪争做道德标兵”的实际行动, 从而自觉争当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模范, 践行大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 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较好地实现了提高试点班级成员综合素质的量化目标值。
4对本课题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4.1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2)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等方面,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3)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为建立较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 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4) 通过认真执行《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实施计划》, 较好地调动了试点班级学生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4.2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
(1) 本课题研究局限于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而没有把课堂、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这是本研究课题在立项时就存在的一个“先天不足”。
(2) 在“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虽然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较高, 但采取老师命题、学生答题的方式编写《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时, 学生答题正确率只有75%;在观后感撰写、征文、演讲、朗诵等专题竞赛中, 也缺少精品、力作和上乘表现。这种状况的出现, 既与老师的引导与指导有关, 也与学生的能力与态度有关, 但前者是次要的, 后者是主要的。
4.3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若干感悟:
(1) 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如何由点到面地开展全校性的系统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巩固和扩大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何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把课堂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构建完整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在创新方法、拓宽途径、挖掘资源、丰富载体方面, 还存在着较大的作为空间, 如开展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竞赛、组织红色旅游、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等, 都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3)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 是要引导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因此, 坚持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 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与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节、技能节相结合, 都将有益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收效。
(4) 进行本课题研究情况的综合分析, 提炼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做法, 总结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是本课题结题后急待完成的一项后续工作任务。
摘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如何构建完整而有效的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目前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本课题组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齐慧.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J].价值工程, 2011 (20) .
[2]韩彦军.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J].价值工程, 2011 (21) .
3.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三
首先,充分利用班会课,把班会课上成爱国主义教育课。除了开展“我为红旗添光彩”
“五星红旗永远飘在我心中”“国歌颂”“辉煌的峡江二中”“我爱班集体”“我是班集体的一员”等一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爱国科学家、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物的有关阅读资料,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用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的爱国精神,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舍生忘我的革命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来激励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我运用一些展示家乡风土人情和新面貌,展示故乡在改革开放中的辉煌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地方教材,如《可爱的峡江》 《这是一方热土》《洞天福地玉笥山》等读本,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升华为一种对祖国的神圣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积极发挥黑板报的教育功能,把黑板报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园地。实行班主任为主导,班干部为核心,全班同学为主体,小组为单位,每周一期的板报制度,内容以时事新闻、祖国新貌、名人名言、个人抒怀为主。我用一本专用笔记本摘录一周内人民日报、时事资料、半月谈等报刊杂志上的重大新闻,经过整理编排,再转抄到“时事新闻”栏,让全班同学及时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国防、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的新成就,以此激发全班同学的爱国主义热情。“祖国新貌”主要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神州的巨大变化,人民的幸福安康。通过详实的文字介绍和丰富的图示展示,让同学们了解和感受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富民政策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巨变,从而激起学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名人名言”主要摘录一些伟人、著名爱国科学家、著名教育家的名言名句,用他们的一句句饱含爱国之情的话语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如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陶行知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等等。“个人抒怀”主要是让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文章样式,抒写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对学校、对父母、对师长的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感情的目的。
第三,努力结合国内重大事件和重大体育赛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上文提到的摘录一些重大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还紧紧抓住每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一些重要体育赛事,如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奥运健儿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的辉煌表现,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通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现场直播,让同学享受那一个个令所有中国人激动、振奋的场面、时刻,从而感受到 祖国的强盛、伟大、国际地位的提高,产生一种为祖国骄傲,为祖国自豪之情。
第四,认真做好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用时代的最强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充分利用每周一至五下午课前预备铃十分钟,组织全班同学唱响、唱好爱国主义歌曲,用一首首振人肺腑、荡气回肠、旋律优美、感情炽热、感染力极强的爱国歌曲启迪同学们的心扉,陶冶同学们的爱国感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红旗飘飘》《祝福你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
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汇报材料 篇四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实施纲要》精神,按照“依托馆藏、立足本地、教育为本、注重特色”的思路,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彰显档案鉴古知今、资政育人功能、助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保障机制。爱国主义教育是综合档案馆承载的重要职责。**高度重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将其列入整体工作布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局长总体部署,副局长统筹协调,办公室专门负责,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共建投入机制,落实专项经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立足档案馆实际,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管理制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全保卫制度》等规章制度,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征集,集聚资源优势。整合优质档案文化资源是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独特优势。**发挥职能优势,加大征集力度,拓宽征集渠道,在《***》上刊登了《档案资料征集公告》,并面向社会发放档案资料征集宣传单,公开征集记录城市记忆、彰显地方文化的档案资料,如龙湾名人档案、方言语音档案、家谱族谱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等,在进一步丰富馆藏的同时,为充实爱
-1-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加强与宣传部、区史志办、区文广新局、区文联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共享优质文化资源,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三)创新思路,丰富展览形式。自被命名为区级爱国主义基地以来,发挥馆藏优势,加强借力合作,开设多维平台,逐步形成了以固定展览为主体,流动展览为补充,网上展览为特色的多形式立体化展览模式。一是记录城市变迁,展示深厚文化底蕴、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发展成就的固定展示厅。二是立足馆藏资源,定期举办档案专题展览。如近期,为庆祝建国64周年,我们举办了“墨韵龙湾 品质档案——馆藏书法碑拓特展”,彰显龙湾作为“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底蕴。三是由展示发展变迁的各种档案资料组成的精品陈列,包括谱牒、方言、名人、奖杯奖牌、照片影像等各种实物展品。四是围绕国情党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定期举办各种流动展览。此外,在网上开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厅,是宣传展示龙湾档案文化的另一重要窗口,两年来,网站点击率持续攀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5.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五
青德小学是一所新组建的寄宿制小学,建校伊始,学校就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后,我校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活动育人”的德育知道思想和“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和各项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强化措施,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努力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构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网络
为使我校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一个中心三条主线”的教育网络。“一个中心”即以党总支为核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三条主线”即:一由党总支、校办、政教处、班主任等组成的主线;二是由教务处、教研组、科任教师组成的主线;三是由校外的乡政府、村支部等组成的主线。在机制上想成了一个以党总支为核心,以政教处为龙头,由大队部、学生会、德育导师共同组成的教育网络,形成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可喜局面。
二、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机渗透
为了全面落实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学校加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参与,并贯穿到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学校为此制定了详尽的各学科和各项活动中所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并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养成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冲高思想和情感与爱学习、爱集体、爱他人、爱公物、爱劳动等具体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不断充实、丰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使之具体化,经常化。
三、营造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
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鲜明主题,营造除了浓重的教氛围。
1、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置爱国主义警示标牌,如在生活区设立
文化橱窗,定期更换报刊内容,同时配合重大节日,主办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文化专刊。
2、文化长廊处雕梁画栋,雕刻了乡城县风俗图画,近来又增加了乡城县特产和四大发明等教育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上进心。
3、教学楼和科技实验楼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画像和格言警句,用以激励学生从小树立爱我中华、报效祖国、发奋学习的远大理想。
4、教室外每班的班级宣传栏中书写班训、张贴国旗以及自己制作的条幅,名人名言。
这样的布设,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强烈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气氛,使他们在这样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益,使学生们能够胸怀祖国,情系民族,放眼未来,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思想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或者成为枯燥、抽象的说教,从而收效甚微。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视各年级学生思想基础的特点,制定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常规,因年级和学期不同而不同,包括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学期常规,做到月月有
主题,周周有安排。
1、每天晚自习前利用10分钟时间进行德育活动,每周二、周四下午为爱国歌曲学唱时间以及全校师生齐跳锅庄。
2、每月办两期板报,每期必须要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3.、周一早晨集体升旗和国旗下讲话,成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头戏。增强了学生爱国爱校的良好情感。
4、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度。为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强化教育效果,学校推进了德育导师制度,即把各班学生进行分组,由班主任任小组德育导师,定期召集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思想教育。
5、学校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主题展板、校园广播、视频等教育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哦他能够过观看维稳专题片、爱国主义影片,举办文艺汇演、演讲朗诵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于各种课外兴趣活动之中。
除上面我校举行的常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外,我们还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庆祝活动。如:庆“六一”、庆“十一”、庆元旦。同时我校把教育按月份进行安排:二月法制教育月、三月文化礼貌月、四月见义勇为宣传月、五月少队知识月、六月理想教育月、九月民族团结宣传月、十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十一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月、十二月集体主义教育月。
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我校正是在认识上、机制上、内容上、方法上、过程上有了一整套严格的操作程序,使得我们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井井有条,成效显著,学校曾被评为“乡城县校风示范学校”和“乡城县标准化寄宿制师范学校”“乡城县德育先进学校”。学校现在是教风严、学风浓、班风正,全校师生团结友爱,礼貌文明!
6.爱国卫生工作汇报 篇六
(社区和单位卫生组)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到佳园社区检查指导创卫工作,下面就社区开展的创卫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做汇报:
一、社区基本情况:佳园社区隶属于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位于昆明市二环以外,于2005年5月29日成立,占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993人,绿化面积755638.4平方米,占社区总面积的23%。辖区内有佳园小区等11个居民小区,公共单位 3家,街路六条。
二、社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始终把爱国卫生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佳园社区于2005年起先后成立了爱卫、创卫工作领导小组、佳园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佳园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白洁任组长,社工站副站长王红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专干具体负责工作的安排、协调、考查和考核日常工作。各责任区都明确了职责及相应的责任人。社区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强化创建意识,周密安排,要求全体社区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中去。社区制订了创建规划,采取定期 检查和平时及节假日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督促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限期整改。使创卫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落实到位,社区曾先后获得 “昆明十佳环境卫生社区”、“门内卫生达标单位”、“盘龙区卫生先进单位”、“绿色社区”等称号;辖区公共单位西南林学院获“园林绿色校区”;佳园小区等6个生活区均获“园林绿化小区”称号。
(二)完善社区环境卫生设施,提升创卫硬件水平
社区所有街路均配备了相应的环卫设施。辖区内设有固定公厕5个,垃圾桶有302个,垃圾房19间。配备清扫保洁人员32人,保证了我社区环境卫生。其中13人为文明监督岗人员,负责日常卫生保洁监督工作;社区卫生志愿者19人,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义务监督。各物管小区、公共单位清扫保洁人员近百人,主要负责其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由于加大了管理和投入,社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路面整洁了,楼道干净了,杂物清除了,草坪变绿了,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健全爱卫工作机构和卫生管理制度
社区于2005年成立佳园社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有爱卫成员单位3个,设有专门的“爱卫”工作办公室和卫生专干,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日常的“爱卫”工作。结合社区情况,制定并实施了爱国卫生七项标准制度,即《卫生大扫除制度》、《街巷清扫保洁制度》、《垃 圾收集管理制度》、《除“四害”工作制度》、《门前卫生责任制度》、《住宅区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四)持续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爱卫”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市容保洁强化日常管理。一是加强排查辖区内的屋顶垃圾、卫生死角、垃圾广告、乱堆乱放等,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对居民群众举报的问题,到场查看、组织清运。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垃圾严重堆积的地方,拍摄照片、现场取证,将其反馈到城管执法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三是增加保洁人员。对路段复杂、难度较大的地段增加保洁(社区低保、刑释解教)人员,加大清扫力度,确保工作到位。四是设立举报制度。让辖区居民有怨有处诉、有事有处投,使问题不出辖区就能解决。
2、积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探索爱卫工作的新途径。一是街企联合行动,共建美好家园。对辖区达到条件的三家企事业单位:云南内燃机厂、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西南林学院成立了爱国卫生委员会,并与社区签订了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各项爱国卫生工作。二是拓宽工作思路,实现由“治”到“管”。社区共有沿街商铺244户,全部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对各大小商铺“门前三包”落实情况经常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
3、提高意识、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每年按青云街道办事处统一部署,在社区“爱卫会”的组织指挥下,认真组织各小区、公 共单位开展好每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春季、冬季灭鼠、以及夏秋季灭蚊、灭蝇、灭蟑螂等工作,确保宣传布置到位、药品投放到位、检查整改到位、工作总结到位。一是加强辖区自身建设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做好服务工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对辖区公共单位定期监督消杀,降低病媒生物密度。二是加大处罚力度。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不达标、不整改的业主加大处罚力度,让各业主切实认识到消杀工作的必要性。三是科学合理制定方案,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到我。为巩固社区的病媒生物防制成果,控制病媒生物密度,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社区加大春季病媒生物防制的工作力度:下发病媒生物防制方案,病媒生物防制活动通知;举办了病媒生物防制业务培训,各公共单位、小区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在集中投药日中发挥了作用。四是大力开展了以清除垃圾、粪便、积水等蚊蝇孳生地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突击整治工作,全面整治了环境卫生,清除了蟑螂卵和蟑迹。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洁管理,主干道清扫保洁率达100%,清理卫生死角。对所有卫生死角要按地段分清责任,全面进行彻底清理。加强垃圾清运管理。认真清除垃圾、余泥渣土,垃圾收集、清运及时,日产日清,户外环境整洁,做到无蚊、蝇孳生地。
4、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提高居民群众健康水平和防病灭病意识为主导。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一直以来,社区坚持以黑板报、宣传栏的形式,内容包括关于防控H1N1疫情问答、烟草——健康的杀手、预防甲型H1N1流感从我做起、妇女常见病防治、男性健康、甲型H1N1流感防治、呼吸道疾病防治、饮食卫生、预防艾滋病等宣传内容。组织中老年人、妇女、青少年举办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冠心病知识”、“急救知识”、“儿童常见意外急救法”等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社区都会在辖区人口流动较集中的地方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避孕药具等。以不断提高居民防病灭病意识为主,经常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义诊,包括为低保户免费体检,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康复治疗等。二是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使他们认识到毒品对身体造成的严重伤害,并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培训,使每个辖区居民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健康常识。三是动员社区老年人、下岗留守妇女、青少年、文艺宣传队队员等,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文化活动和健康运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四是积极开展禁烟活动。在辖区便民服务栏和健康宣传栏上张贶禁烟标志,制定控烟制度和专刊,随时劝阻吸烟者吸烟和劝解吸烟者少吸烟,并宣传吸烟危害。通过以上的各种活动,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得到普遍提升。
5、建立规范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工作台账。辖区的环境卫生、沿街商铺卫生管理,在市区、街道 “爱卫办”的指导下,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并有长期的检查和整改记录。逐年的“爱卫”工作和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工作都有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总结,并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台账。
6、加强监督检查,对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围绕创建,社区认真开展卫生大检查工作,检查中发现的卫生问题,要求责任人在一天内完成整改。此外,社区还专门部署,在辖区设立文明监督岗,随时进行自检自查和及时整改工作。
三、强化攻坚克难,集中解决创卫工作薄弱环节。
对辖区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积极与辖区公共单位、小区物管协商,询求他们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确保了社区的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对辖区的老旧及破产企业,厂区长期闲置,无人管理,卫生工作无法开展,社区积极与厂方协调,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文明监督岗人员多次对煤机厂进行清扫保洁。
在创卫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不怕脏,不怕累,在日常的卫生巡查中加大宣传,耐心劝说引导居民加强卫生意识,对于有些居民的不理解,没有退缩,对于有些群众的风凉话,也同样没有畏难,而是细致耐心的进行劝说,不断宣传昆明创卫的重要意义,使居民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发难到主动支持参与进来,为创卫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健全长效机制,及时巩固整治成果。经过社区全民动员,上下参与的务实苦干、拼搏奋斗,社区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增加了城区环境管理和创卫工作的难度。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力量,有重点、有步骤地治理内外环境,增添卫生基础设施,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为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爱国卫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为巩固和扩大爱国卫生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是几年来佳园社区的“爱卫”工作情况。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优美的卫生环境是社区工作中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市区、街道爱委会的指导下,将社区在“爱卫”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使社区的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社区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健康发展。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到佳园社区检查导指工作,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多给予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7.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七
尚志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是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几十年来, 经过尚志几代农机培训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培训了大量的农业机械驾驶员, 为保证尚志市农业机械的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将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机事业的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尚志市的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尚志市农机教育培训现状
现在农机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电化教学基本普及, 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提高, 显著地增强了培训能力, 保证了农机人员的培训质量, 使农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我校采取多种方法, 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农民群众的技术需要,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任务, 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具体工作:一是我们以市农机校为主要场所集中办班进行培训, 主要培训农机管理技术员、农机维修服务员、农机经营销售员;二是下基层, 到乡镇农机站、各乡镇的村屯等场所进行现场培训, 发放技术资料。
培训内容包括: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驾驶技术;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机推广的理论与方法。对科技示范户、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机大户等农民技术人员, 主要采取现场实训。并针对农民工返乡提出的技能要求, 开展就地转移培训。所有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全部得到培训, 使每个机手能够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保养。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化理念、掌握农机化新机具的新型农民, 加快先进农机化科学技术向现代生产力转化。
二、尚志市农机教育培训今后改革与发展对策
正确认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是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1.农机培训工作要与农民需求和市场发展结合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 各乡镇、平川区与沿山冷凉区各区域的农业特点不同, 农民发展农机化的要求也不同。因此, 农机培训工作要以促进产业发展、尊重农民发展农机化的需求为出发点。
为了了解农民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需求, 切实增强农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问需于民。要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在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上求突破, 组织开展调查摸底, 比较系统的掌握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 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
2.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提高农机人员科学文化素质, 普及农机化知识。重视农机校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将会不断地被引进。因此, 现有农机培训机构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 通过不断“充电”, 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使全体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3.树立技术技能观念, 开展农机使用人员的教育培训
8.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八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规范和指引的作用,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须全方位地融入到辅导员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将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融入辅导员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了高度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分别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进行了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所积累下来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且责任重大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凝聚,须切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高校辅导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工作的实践之中并贯穿始终,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全过程的内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了诸如“理想信念薄弱,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得与人友善,趋向世俗利益”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其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从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及教育机制等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辅导员工作全过程指的是辅导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与追求、价值尺度和准则两方面,前者是目标,取决于自己的判断,后者是标准,影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2]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具体要求又是指导思想教育的准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所要建设的社会基础,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
对辅导员来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嵌入谈心活动、化解矛盾冲突、资助工作、学生党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中。要阐释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必须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爱国是个人对国家所必须具备的深厚情感,要求人们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评判公民职业行为的价值准绳,要求公民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和社会。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友善要求公民应互相尊重和帮助,以此形成友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全过程的意义
当前,一些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负面的文化以及不良风气和现象影响着校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评判、认同和选择。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完全定型,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困惑,甚至是偏离。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高校辅导员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有波动不定的地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辅导员工作全过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全过程,使社会主义价值观被大学生所认同、接受,可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素养和道德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全过程的途径
让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追求,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和形式,在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第一,辅导员自身须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师德师风会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和模仿。辅导员要以高尚师德、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用实际行动营造敬业爱岗、勤奋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辅导员须充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努力成为先进的践行者。辅导员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基本要素和实践途径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强化辅导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认识与实践应用。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可以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对辅导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在各方面加强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二,在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主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辅导员日常工作相结合。把价值观教育有机嵌入和渗透到工作的各环节,与学生的主题班会、择业就业、评优表彰、学业成长结合起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有意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和内容来开展工作。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一环。要“通过认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使大学生自觉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认同,实现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觉认同。”[3]主题班会上着重引导教育和激发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用旗帜鲜明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帮助他们解决诸如就业、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一些问题的目的。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今新兴媒体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和交往的方式。辅导员要善于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主动了解学生在网络上的思想动态,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上切实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
第三,辅导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认同并能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可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和兴趣入手,不断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活动形式与载体。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结合起来,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的一致性和契合之处,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在辅导员工作中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辅导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从工作中体会和挖掘,并把理论指导转化为实践,用切实的行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作出贡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
[3]潘清.探索认同机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39.
9.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 篇九
目前,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正在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央政法委决定2006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根据中政委关于开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高检院组织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北京市检察院及所属分院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先后与基层院检察长、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一线干警座谈讨论,相互交流,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调研中,大家认为,理念是指信念、思想和观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一定的法治理念由一定的社会历史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一旦形成,便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另一方面,法治理念与立法、执法和守法等法治行为是内因与外部表现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法治理想、信念和观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法治理念是灵魂,引导、统摄、支配和决定着法治活动,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法治理念的树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永葆司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其中也包括对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融合,借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的、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念,但决不能盲目移植和照搬西方国家法治理念和民主政治模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当前关键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战略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一、当前政法工作在理念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鉴于我国几千年封建法律思想观念的承传和建国后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法治理念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偏差,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尤其在执法层面,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严格、执法不规范的背后总是可以从深层次理念的视角找到原因。据调查,当前司法机关在执法理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
即在价值观念上,重视刑事法律的惩治功能,忽视其保护人权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功能。政法机关被简单地视为“刀把子”和专政工具,国家本位主义倾向严重,甚至认为打击是第一位的,保护是第二位的,强调保障人权会对犯罪打击不力,为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集体的安全与稳定,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乃至被害人的利益是一种必要的代价,出现错案在所难免。在执法中人权意识淡薄,特权思想浓厚,随意抓人、捕人。习惯有罪推定,先入为主,重口供,轻其他证据。在案件有罪无罪证据并存或“一对一”时,对被告人定罪牵强却仍按疑罪从有、疑罪从挂处理;在一些超期羁押案件中,久查无果,定罪无据,却仍然对犯罪嫌疑人久押不决。重从重从严,忽视按照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从宽从缓处理。
(二)重实体,轻程序
即在执法观念上,程序工具主义、虚无主义还有很深的影响。不少执法人员认为,只要查清实体问题,案件没有搞错,就是依法办案了,程序违法不算违法。有的办案手续不全,文书不规范;有的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全面把握逮捕条件,以捕代侦,认为抓起来保险。有的为了查清事实,获取证据,不惜违反程序,变相延长讯问羁押时间,甚至刑讯逼供;有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在证据问题上,对采取刑讯逼供、指供诱供等违反程序规定获取的证据,仍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审判活动中,内部请示使二审终审制成为摆设。“重实体,轻程序”是造成司法不公、执法不文明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处理的涉法上访问题看,很多执法过错都是出在程序不完善和不严格遵守程序上。
(三)重办案数量,轻案件质量即片面追求办案效率的政绩观,忽视了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与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执法理念一脉相承,并受工作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片面强调办案数量轻视执法质量,办案下指标,搞攀比,不该立案的立案,立凑数案,有的将经济纠纷当作刑事案件立案,为实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把破案率、批捕率、有罪判决率等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甚至制定“命案必破”、“末位淘汰”等
过激政策,个别地方为完成指标任务居然不惜制造假案。
(四)重配合,轻监督制约
法律规定,办理刑事案件,公、检、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在执法办案的实践中,强调配合的多,认为这是关系到与犯罪作斗争的立场、态度问题,强调形成合力,不愿意接受制约监督,认为是找茬子,过不去,有的检察机关不敢监督,怕影响关系,照顾面子,搞迁就,放弃法律赋予的把关、监督、纠错的职责。配合有余,监督不足,有的导致错案的发生。
(五)重就案办案,轻运用司法职能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大局
在执法中,存在单纯的办案思想,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简单地对号入座,不善于运用刑事政策指导办案,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的大局观念比较淡薄。重打击轻教育预防,重判决轻调解,重监管轻教育改造,重法律效果,轻政治社会效果,重办案环节本身,轻视向前、向后、向外延伸,综合运用司法手段和职能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纠纷,减少消极因素。有的办案中不讲方式方法,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经济发展,有的执法缺乏文明作风和人文关怀精神,导致滋生怨恨情绪,有的案件办结,引发新的矛盾,引起涉法上访。
(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即本位主义的执法观,损害了法制的统一。由于执法机关现行的人、财、物管理体制受制于地方,一些执法机关往往以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为重,在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案件中争取管辖权,对一些执法难度大、无经济利益的案件又相互推诿,或者为“保护”本地企业及本系统部门不顾司法公正,偏袒一方当事人。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调研座谈中,检察干警普遍反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学理论界和司法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的冲击,导致一些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产生混乱,执法工作出现偏差,中政委决定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和具有针对性,把握住了源头和根本,完全符合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实际。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政法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在此指导下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提出,反映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置身于其中的政法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随着以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法律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和公正执法的期望日益增强。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来思考、改进和加强政法工作,推动政法工作的与时俱进,为实现党的执政理念和“十一五”规划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是政法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当前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自觉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法工作全局,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工作的前进方向,牢牢掌握司法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确保各项执法活动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政法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就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坚持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政法机关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措施来抓,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干警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大局观念,坚决摒弃传统陈旧的执法观念和习惯做法,牢固树立与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
政法机关肩负着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法机关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政法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政法机关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
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树立“党的第一要务就是政法工作第一要务”的观念,平等保护一切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牢牢把握“公正执法是政法工作生命线”、“执法为民就是政法工作宗旨”的观念,依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公平促和谐,以稳定促和谐。因此政法机关只有坚持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使命。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切实解决政法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全国各级政法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此应当充分肯定。但也确有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滥用手中的权力,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检察人员的执法理念落后有关。没有正确的执法理念,再好的制度设计和程序规范在执法实践中也会被扭曲。
从检察机关的情况看,高检院连续两年组织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教育,今年围绕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主题教育,对于提高干警的法治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有少数检察人员的法治理念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在中央政法委组织的专项整改活动中,高检院组织各地检察机关对佘祥林、孙万刚、黄亚全等典型错案进行了剖析,总体上看,执法观念上的偏差是导致错案的根本性因素。“有罪推定,先入为主”的观念根深蒂固,办案中一味追求有罪、罪重的证据,忽视无罪、罪轻的证据,没有从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综合全面地审查判断各种证据。如在佘祥林案件的侦查中,公安机关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佘祥林采取了强制措施,在佘口供前后矛盾时先入为主,选择有罪供述。在存在法医鉴定有误等疑点、证据不到位、犯罪嫌疑人屡屡翻供和辩解的情况下,公诉人员和审判人员片面采信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从而未能避免该起错案的发生。佘祥林等错案充分表明,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观念不正确,理想的法律制度也难以转换成执法者自觉的执法行动,就必然执不好法,办不好案,甚至办错案、办冤案。如何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走入执法者头脑,让他们在深刻理解、共同感受、真切内化这些法律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和自律执法办案行为,应当成为政法队伍建设共同面临、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而极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彻底摒弃那些过时的、错误的、不符合法治进步要求的思想和观念,牢固树立公开、公平、公正、人权、文明、廉洁的执法理念,并自觉以之指导检察执法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政法机关的执法状况,提升执法形象,确保类似佘祥林错案不再重演已是当务之急。
三、政法机关应当着重提倡的法治理念
在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系列信念、观念和理想的集合体。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政法干警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保证。
根据调研的情况,我们认为政法机关在执法中应当着重提倡的法治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接受党的领导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是宪法赋予执政党的历史使命。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原则。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是政法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前提,是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根本保证。党的方针、政策集中反映了党对司法工作的基本政治主张,蕴含着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内涵,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是执行法律的灵魂,对司法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同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是一致的,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自觉地把执行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和策略与执行法律统一于司法工作的全过程,既要防止搞法律虚无主义,用政策代替法律,又要坚持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策略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依靠和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决不能倡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坚决抵制非党化、非政治化、绝对独立等错误思想。其次,要正确处理具体工作中独立行使司法权与接受党的领导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是对司法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司法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进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把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把执行法律与执行党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再次,要树立大局观念,坚持执法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把打击刑事犯罪、惩治贪污腐败、调停民事纠纷、稳定社会秩序等各项具体工作,纳入党和国家整体工作部署来通盘考虑。防止用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有效克服狭隘的局部本位执法观,树立全方位的大局执法观。只有这样,政法工作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与党的中心工作同步进行,与时俱进;才能顺党心,合民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
(二)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10-11
传统教育爱国主义征文07-02
医院爱国主义教育方案08-12
武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08-19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方案09-02
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信息10-12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07-12
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下载10-09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况总结10-26
幼儿园中班爱国主义教育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