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演讲稿

2024-08-18

匠人精神演讲稿(共8篇)

1.匠人精神演讲稿 篇一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匠人精神》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1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业传奇秋山利辉的大作,其创立的“秋山木工”的定制家具常见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等。秋山先生强调“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的大道,这与我们的传统精神非常吻合。

初读感觉很有年代感,细读发现“匠人须知30条”从不会过时!

秋山利辉非常重视人才品格的培养和心理建设,专注于磨砺心性和品格。不仅是要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三十条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书中有很多精彩语言,对我很有触动。举几个例子:

1、“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是下下策;模仿别人的行动去做,是中策;不等别人叫,自己意识到并且采取行动的,是上上策。”

如果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性差,领导分配什么就做什么,到最后还不能完全按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这就属于“下下策”。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超出领导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采取主动,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内事”的想法。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

2、“时间永不停息,要紧的是思考自己现在能做的事,不浪费每一瞬间。”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过着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做好事”的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企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体检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公司文化、政策的了然于胸以及不断的学习。

作为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拿出101%的气力,始终以101%的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加油吧!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淘汰你的只会是自己而不是时代!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2

第一次这么完整的读完了一本日译书,刚拿到书本,书本上匠人精神的四个大字就让我回想起去年一部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纪录片再看到这本书才意识到,中国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可能缺少的就是这种匠人精神,所谓择一事,终一生,传统的匠人精神不仅仅代表一种技艺延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匠人精神这本书字里行间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内心的宁静、专注与坦诚,很容易使人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品味和咀嚼,虽然作者只是一个坚持传统木工技艺的匠人,但是书本全文几乎没有介绍如何的去学好木工这项技艺,而是从心性、人品以及为人处事之道来教会每行每业的技术人员如何成为一流的人才,就如文中所言“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加重要”,与古训“要成才先成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韩国中央银行在20xx年时,对全球41个国家的百年以上的传统老店进行了一次统计:全球有5586家经营了超过200年的老店,其中,在日本的传统老店占到了3146家。择一事,终一生,有人做寿司做了一辈子,有人锻到做一辈子,也有人把祖辈留下的手艺传承下来,做到了极致。职人,简单来说就是有着一门工艺、并且把这个工艺做到极致的人。他们的一生,可能就许给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现在对职人的界定已经不只是传统工艺了,在食物、科技、教育等各种行业都会有一些职人特质的人出现。用一个已经被用的比较多的词汇来讲:工匠精神。这些人就是各行各业里,有着工匠精神的职人。

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和日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佛教文明信奉儒家思想,同样招受过西方殖民然后变法,然而日本从跌倒到崛起的速度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战后日本的境况估计和中国当时差不多,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中国超越,我想这中间的最大不同就是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他们能够始终如一的在某一个领域潜心钻研、精耕细作,通过不断的积累实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突破,反观中国社会,由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专注与坚持,资本的逐利性带动人们内心的浮躁,或许现在是时候去反思去沉淀,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人都懂。

匠人精神这本书中处处透漏着儒家文化的底蕴,他首先以礼仪谦让等中华传统美德来培养一个人的习惯和心性,然后结合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处事,如何管理、约束和要求自己。匠人的标准,不是别人定的,在自己的心里,做任何工作,要做好,首先得要有成为一流匠人的精神。

《匠人精神》读书笔记3

1、背景: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先入为主,先去想想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匠人精神》这本书,是日本人写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男人,肯定会有点民族情节,本能上,就会有点心里紧张的感觉,会用一种比较紧张和好奇的心态去对待日本人写的书,因为日本这个民族,大家都知道它与我们中国的历史纠葛。日本,从小给人的印象就是他们种“打不死”的精神,一说日本人,就会想到他们的意志力非常坚韧,本能上、心理上,对日本人,是既害怕又佩服。包括现在日本在体育上表现出来的精神,也一直传承着意志力极其顽强的基因。昨天,不是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队决赛吗?日本那个水谷隼连续输中国许昕10多次吧,以前是从来没有赢过,但在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上,人家就是那么一股韧劲,赢了中国的许昕,还化解了三个赛点。还有我们中国,在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上,特别是男子足球上,已经18年没有赢过日本吧。还有就是满大街的日本货、日本车,以及对日本产品那种品质的认同。日本人的意志力和日本产品的良好品质,是给我们的常态印象。日本的这种特性,我觉得是匠人精神产生的一个大背景。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秋山利辉像个严厉的将军,也可以说他对他的徒弟有点苛刻,甚至你可以说这个师傅刻板没有人情味。但我却坚信,严师出高徒。

2、秋山的创业之始:

我们来考查一下秋山的创业之路:这里的“元”就是秋山他自己本身就是“匠人精神”的化身,他自己就是学徒出身,他继承了和师傅亲密接触传承技艺的基因,自己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匠人。因为有很好的手艺,他做的家具开始慢慢出名,走进大雅之堂,于是开始有人来追随他。这个起源很重要。

3、工作是在尽孝道:

在书的序里面有写,要把事情做好,先把人做好,己成则物成,行德行后技能,有xx而后有成事,“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xx之大本:一曰发心,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或者说是“我为什么做这件事”的问题;一曰愿力,解决“如何”对自己发心去做正确之事。这个发心就是《易经》中说的:“元亨利贞”中的元。发心怎么教?秋山木工直溯人伦本源,首先要取悦父母,每天像战斗一样,拼命努力,做出让父母高兴、吃惊、感动的事情来。其实秋山的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中国经典中意旨是一样的《孝经》中就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种精神,还有点像《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讲到的,无条件、听话照做、不惜一切努力去完全上司交给的任务。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本书的第108页,写道:“我们大部分学徒20岁上下,尽管如此,即使在这段时期全部牺牲个人喜好,日后还是可以重新取回以前放弃的东西。”这段话让我想起著名钢琴家朗朗曾经说过:“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但大家知道的是,现在的朗朗很成功。我想他肯定也会有机会去弥补过去放弃的东西,只是先后的问题。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应该适当吃点苦。吃苦不是说一定要过那种物质缺乏的生活,也包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玩,娱乐,没有人不喜欢。年轻时,正是奋斗、勤奋工作和付出自己的时候,即便此时,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爱好,等到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重新捡起过去的兴趣爱好。

5、集体生活的好处:

现在常态的人,工作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钱吧。而秋山木工的徒弟们的工作动机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少干活,而是为了光宗耀祖,令父母满意、报祖宗的恩。他们不是为了老板在工作,不是为了公司在进步,也不是为赚钱在学徒,更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在上班;他们的工作动力是亲情,他们的生命观是报恩,他们的价值观是亲人满意。现在常态的企业很难做到秋山木工那种集中式的严格管理,所以很难实现秋山木工式的匠人精神和企业文化。学徒们为什么能形成这种合于道的原始的工作初心呢?我觉得严格的集体生活和严格的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很多年轻人沉迷手机电脑,贪图享乐,所以把学徒们圈在一起过集体生活是不二选择。而且秋山在选择徒弟时,也是很慎重的,这一点书中有提到。秋山在选择学徒时,会考查对方的和他的家庭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徒的优秀。

为什么说集体生活对一个影响非常大呢?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邻居,他是退伍军人,他说他经常与同一批参军的退伍军人一起聚会,大家感情非常巩固和特殊。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严格的集体生活锻炼了他们,培养了他们的友情。再想想,以前,一个单位的人,大家都住在一起,大家既是同事,也是邻居,所以感情好,容易沟通,所以过去的人,思想比单纯,小孩多在一起玩,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基本不操心。书中还提到徒弟们不准玩手机和与家里联系要用写信的方式。常人可能会认为这也太落后了,不通人情,可是秋山的`意图,是想让徒弟们能静下心来,回归道的本源,这样才能集中专一投入到工作中并写出发自内心的体会。现在的人,因为电脑发达,很少写字,更不要说写信了,所以他这种方式相当好,对于小孩的教育也是如此,自己动手写东西,是对自己心性的反省,是与自己的对话,每一次反省,人都会有进步。

6、匠人精神在企业生态中的运用:

书中写道:“即使看似绕了远路,但如果能够忍耐,专心修业,并因为培养出一流的心性和专业技术。”这几句话,说的关键都是生活经常用时间和困难来折磨人,困难越大,如果你能熬过来,你就具备了一流匠人的精神。书中还写到“我只做薪水份内的事,尽量轻松获得成果”,常态的人,往往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这是常态思维。这里,我们不妨用匠人精神来分析一下我们一些企业内部的生态关系。在单位工作,就要往领导喜好的方向努力,否则,难以得到提拔,服务好上司也是需要有一种匠人精神,能给领导带来惊喜,你的机会就来了。我们稍有点在单位工作经验的家人都会知道一个道理,在单位,仅仅是做事好的,在做事上有匠人精神的,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反而一些做事一般,但善于研究领导喜好,并且与领导走得近的人,才容易得到提拔。就这一点,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不公平之类,其实,我们现在育心了,我们不会像常态的人那样去思考问题。我们会说,还是你没有内求吧?既然单位的规则是这样,“多劳多得”这句话应该理解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不种则不得”。

7、匠人精神的延伸:

其实这个匠人精神,我把它引申一下,匠人精神不仅可以指在手工业制造领域的严苛、执着的精神,更可以延伸为一种对达到任何目标孜孜以求的执着追求精神。秋山木工出来的人,有很多也不再从事木工行业,而转投其他行业,但他们这种精神仍在传承,运用到各行各业。

8、总结和启示:

秋山的30条法则无不在告诉我们他所要培养的人的品质:有感恩心、诚肯和执着。匠人精神,就是一种对目标专注的精神,不仅在制造业应该有,在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引申为敬业精神。秋山木工的成功,给了我们中国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要想培养匠人精神,首先要培养德,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有德,就会敬业,则各行业都会很好。这跟我们育心的目标其实是相通的。玉玲老师曾经在《君子善假于物》中分享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看先后就知道哪个主次,哪个高明。我们育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xx和实践经典来掌握天道,掌握了天道,按天道行事,德、仁、义、礼乃自生。其实绕来绕去,都是说,“道德”是我们人一切的基础,现实中,对于我们来说,都要回归到孩子的教育和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我们怎么培养我们的孩子有好的道德?怎样好好生活和工作?所有这些,当然首先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有好的道德,这就要好好修炼我们自己,而我们修炼自己,离不开借力和团队,修炼是一场比马拉松还要长得多的长跑,修炼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走,闭门造车是走不远的,只有跟随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才有可能不断战胜困难前行。在此,我要感恩我们易生之家这个平台、这个团队。我们的团队,可以说,已经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家长,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团队还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家长。这些优秀的家长,就是在孩子教育、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称之为“匠人”的人。

2.匠人精神演讲稿 篇二

海上云水山艺术人文传播论坛举办“绘画需要写意精神绘画,绘画何尝不需要匠人精神”的微信空间研讨会,上海、北京、南京多位书画界的知名画家就“绘画是否需要匠人精神”这一问题展开深度的讨论。这是一次自由开放的交流与探讨,传递人文的价值关怀,传播积极的创作精神。

下面将各家发言摘要整理如下,以饷读者。

主持:王味之

主题:绘画需要写意精神,绘画何尝不需要匠人精神

主题提议:洪健

参与讨论:洪健、王味之、顾海涛、赫英海、胡明强、任春燕、吕杰晓、张末子、丁小真、甘永川、邵仄炯、贺兰山(按发言先后排序)

王味之:“绘画需要写意精神,绘画何尝不需要匠人精神”,这是上海中国画院洪健老师为海上云水山艺术传播论坛第一回讨论提供的主题。针对“匠人精神”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大家各抒己见,也可有即时性的辨论。

何谓匠人精神

洪健(上海中国画院画家,展览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此话题是因日本一些令人崇敬的民间工匠或工艺大家的“匠人精神”所引发。写意精神没错,只是看不惯打着“写意精神”抬高自己并大肆推销低水平行画的人。写意精神成为目前某些阶层人的幌子,匠人精神是退而求其之,换句话说——先踏实做好本份。所以我相对觉得神定气闲、专注严肃的匠人精神在当下更值得推崇。

顾海涛(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匠人精神这个概念不够准确,或者说不能把它与写意精神放在相等的维度来理解。院体绘画和界画、工笔画在精神高度上并没有偏离写意性。写意精神既包含艺术家创作的精神,又包含作品本身的精神,而所谓的匠人精神更多地指向艺术家的创作精神。总之,绘画语言形式的差异性,不能作为精神指向异同的唯一标准。当然,形式也很重要。正像吴冠中先生所说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显微镜和解剖刀。不要忽略形式美。其实一件艺术品第一眼吸引我们的往往是形式之美,所谓的意要靠形式来体现,二者不可须臾离。

而且匠人精神应该指的是一种创作态度,一种创作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匠人独有的,传统社会下的文人画家们同样要具备。匠人精神的概念并不准确,它就是一种除艺术家之外,其他行业也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洪健:是的,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中谈到,“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话题最初提到匠人精神,我的原意应该是不问世间繁杂潜心研究之道行,而“写意精神”是相对现在社会大力弘扬的那种“伪精神”,所以两者“精神”并提。

匠人精神之于写意精神

王味之:对于“匠人精神”与“写意精神”,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有争论由此开始,这既是语言局限性之遗憾,也是说下去的动力与魅力所在。

任春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河油田美术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盘锦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这个话题究竟从哪个角度来说更为准确,是强调精神层面的深层表达,还是强调技术的可靠性?一方面,在绘画过程中,技术无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所谓匠人精神是在技术与达意的空间里一直保持着某种高度的自省。另一方面,写意精神是深入骨髓的品质,富有人文的深度和视觉的穿透力。没有它的存在,格将为下。金农有一则题画跋说:“茫茫宇宙,何处投人?”我们究竟是站在何处说我们的画,因人而异。

赫英海(人民网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从境求者重外相,多主张“外师造化”。从意求者重情致,多主张“师心自用”,情致由笔墨得。前者重外境容易执著相而流于雕凿,后者重笔墨又容易执著于非而流于形式。能以意求而不著空、发意中境者为上乘,既所谓“中得心源”。

顾海涛:师造化是过程,得心源是目的。不要割裂为二。

胡明强(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后):夏加尔说:“我的画就是我的记忆。”蒙克说:“我的画就是我的表白。”贾科梅蒂说:“我只是复制了我看到的自然。”好像每个说的都不一样,哪个对哪个错?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有特定的立场,都会受自己的追求、经历、学养的影响。对于艺术家而言,只要你创造出感人的作品,你的理论一定是对的,至少对你自己及与你有共同追求立场的人而言是对的,因为你的理论是你作品的延伸。

王味之:“匠”这个字,搭配不同,褒贬不同,如“匠气”,有贬意,喻那些缺少精神性与创造性、技巧平平的行活;“大匠”,则是具有高超的技巧与开创精神的手艺人。“匠人精神”作为褒义词,就包含这种踏实的、高超的、创造性的精神。匠人精神既强调扎实高超的技术基础,又强调人文精神的高度,所以我们会把伟大的艺术家尊称为“艺术巨匠”。其实,写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在把粗笔咨纵的称“写意”,把细笔谨严的称“工笔”,有以貌取意之嫌。

任春燕:对的。我的观点是,所谓匠人精神不是单纯停留在技法上,是在技术与达意的空间里一直保持着某种高度的自省。

王味之:写意应该是中国所有传统艺术的精神,并不只是所谓的写意画。绘画重要的不是绘画的形式,而是形式背后的“意”。

吕杰晓(自由艺术家):禅宗四祖道信大师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禅宗是直接在根本即心地下手,我觉得好的绘画也是如此。

技与道

张末子(首都博物馆画院特聘画家):写意精神是建立在匠人精神基础之上的。由“技”入“道”是必经之路。就像画家对笔墨有了长年的积累之后,才能游戏于笔墨。中国画的四个等级逸神妙能,也是以“能”为基础啊!没有“能”,何来“逸”?惭愧。

赫英海:我个人认为先明画理再谈画技较好!

王味之:理和技应无明确之先后,已有的技法本身涵有理的存在,技的锤炼深化理的认识同时会有自己之法与理的生成,自己的法与理只能是自己实践过程中的产物。

丁小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有高下无写工。

甘永川(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首都博物馆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个人认为写意是中国画的精神,无论工写。但必然有一个坚苦的过程,有一定量的积累,工写一样。而后才能游于艺,抒写胸中之意。

邵仄炯(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画院画师):工匠追求技术,写意追求审美,关键要能得道,道是艺术之大法。道以人而论,人由自然而生,故老子的道法自然才孕育中国艺术。

王味之:技术到了道的境界美自然而生,如庖丁之解牛,只是艺术有更高一层可回味的精神性的东西。

贺兰山(本名贺戈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朱光潜说艺术家一半是匠人,一半是诗人,一个意思。

秉承严谨踏实的匠人精神

洪健:在商业气息浓重的今天沉下心做点事很是不易,我敬重我身边那些敬业的艺术家,他们因为生活拮据,小毛小病就往往抗过去,但不能动摇的是对自己艺术的追求。相比那些所谓体制内指点江山的名家,个人觉得那些年轻人很是值得我这个也是体制内的人尊重。

吕杰晓:真正的艺人,要为品质而活,这真的是一种人生境界。看来,虽然意识是多元的,但大家追求品质的心是一致的。

结语

3.找到匠人精神 篇三

2012年的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罗辑思维”成立的所有条件出现,第一优酷、土豆合并,构建起最大的免费开放平台;第二,佳能公司推出5D Mark3摄像设备;第三,终于出现了与我判断一致的人,申音,可以为我提供条件完成“匠人式”生存。

2013年罗辑思维完成了一次实验,也开始打造所谓的“匠人”精神。

一,轻薄。“罗辑思维”的逻辑是组织不重要,内容不重要,产品不重要,而制造一个叫“罗胖”的人格最重要,这是所有价值的积累点。

中国市场用30年的经验演示了整个价值链前进的方式,从最初的产品为王,过渡到渠道为王,从内容为王,再过渡到社区为王。将组织缩小为一个人格体是传统组织互联网转型的首要选择,而未来做自己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二,牛逼。罗辑思维找到了一个“牛逼”的切入点。在《信息简史》一书中讲道,人类从口语文化的荷马史诗时代发展到人类文明,经历了500多年的艰难转型期,但现在,书写文明正再次变为口语文明。

在这个新的进程里,罗辑思维的定位非常简单:我作为有阅读能力的人,我替大家读书,用口语的方式翻译给大家听,我充当了文字文明到口语文明的缓冲器,并以此做出相对优质的产品。

三,死磕。我每天早上发微信的语音都坚持60秒,为了做到形式上的统一,我每天比其他自媒体人要多录十几遍,这是一种死磕精神。

选择早上6点半左右这个时间有两个原因,首先,我要抢占人们上厕所的时间,我希望争取到人们第一个需要阅读,需要内容的时间。其次,大部分媒体记者做不到像我这样连续一年,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这是极苦的事情,这种死磕是为了唤醒尊重。

四,自恋。传统社会中内容的本质是最大公约数,需要被所有人包容,但互联网造就了全新的“社群”逻辑,人与人之间正在迅速的无法沟通,必须通过自恋才能构建社群。

罗辑思维本就是一个具有缺陷的产品,但我不接受任何改进性意见,我只接受如何一起玩儿下去的建设性意见,这就是自恋。我们正在通过自我缺陷的设定,得到社群里的人对罗辑思维这个产品的认同。

五,分享。罗辑思维招会员并不只是一种盈利方式的创新,而是为了找到人,会员费定为200元和1200元,并要求只能用微信支付,是为了确保人们成为收费会员是认真的决定,并有为此付诸行动的意愿。因此所有招募的会员都有几个特征:对知识性产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成为会员是为了彼此的信任;能够付出行动。

许多人说罗辑思维是粉丝经济,但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之后并没有所谓的粉丝经济,只有社群经济,社群经济最基础的密码就是让一群协作成本更低,兴趣点更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共同抓住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

(根据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2014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4.《匠人精神》读书笔记 篇四

《匠人精神》篇章简短,文字朴实,秋山先生将其毕生的工作、育才经验总结为“匠人须知30条”编纂成册,初读的感受是成为匠人的过程不只是一种职业培训,更像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修行:“每个人都必须剃光头,大声打招呼,跑步、打扫、记录下每日心得”让整个秋山木工的工作、传习的过程充满了宗教般的仪式感。“吃饭速度必须快,缺少睡眠的熬夜工作,每年只放两次假共十天,不准玩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不准谈恋爱”,等等,这些不近人情甚至有些反人性的规定让秋山老先生严厉固执的形象跃然纸上,读到的第一反应竟是唤起了少时吃饭、坐姿、衣着被父亲大声呵斥的回忆画面,之后便忍不住想:吃饭快有损肠胃健康,长期熬夜苦干很多科学研究证明会降低大脑机能影响工作效率……我就像被秋山先生在书中批评的那些下不了笨功夫的大学生一样不服气愤愤然。

再次翻阅后精读,又在网上查找了一些秋山先生和秋山木工的背景介绍,对《匠人精神》开始有了新的理解。严厉的秋山先生所提出的“匠人须知30条”不在于单独拿出来每一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而是将工作、育才总结成条条可以落地执行的体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秋山先生本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坚持参与做到,这首先是一套知行合一,成己达人的方法论。其次,《匠人精神》传达出来一种相信“相信的力量”,这种价值观在秋山木工中通过日日修习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信仰。《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之所以在生物竞争中得以脱颖而出是因为我们可以进行规模庞大的合作,而在合作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我们是唯一能够创造并且相信虚构的动物,这种虚拟的叙事无论是宗教信仰抑或追求家国、民族、企业、组织的某种愿景、价值观,都是我们能够与陌生人合作的原因。自石器时代至今,各种自我加强的`迷思一直起到了团结人类的作用。当所有人都相信同一个叙事,便会共同遵循其中的规则从而形成秩序,而这种聚合和联结最终会发生裂变式反应,达成看似无法完成的事,这是只属于人类的能力——个人认为这是对佛法所说的愿力最好的解读,“道力之限,以愿力突破”,因心之所向,所以“甘愿受,欢喜做”,所以风雨兼程,不问前途。知识教育所培养出的人不乏思辨、质疑的聪明,唯缺信念。匠人精神,所培养出的正是全心热爱与投入职业生命的一种信念,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信念,不必苛求行行业业都去照搬照做“匠人须知30条”,关键的是在于去领会这种沉得下心,受得了苦,等得住时光,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匠人信念。

5.《匠人精神》读后感 篇五

看完《匠人精神》这本书后感触很深,能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平静。秋山先生的这本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秋山先生本人历经四十几年为日本培养输送一流匠人的这种意志和民族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工作就是一中修行,修行是指修正内心,改变行为。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每个行业想要做好,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首先你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怨言。而且你必须穷尽一切的时间磨练技能,这也是让你的团队敬重你的关键。作为一名安保夜值主管,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努力钻研业务,培训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抓预防、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保卫工作。正如秋山先生所说,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所谓“不放弃”也是一种“思想的深度”。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对于安保工作来说,我认为所谓“执着”,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安全隐患工作,克服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安全隐患并把它排除,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做到发现问题、紧盯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安全水平。紧绷安全弦,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匠人精神本身讲的不是技术,而是从事这个工作怎么尊重这项工作,先做人做好了在说这项工作。这对我们都有用,我们缺少这方面的东西。在社会中,无论所从事的是任何一个行业,要干好就要尊重这个行业,对自己的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作为首华物业的一份子,读完这本书后,更加从内心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今后要更加努力的发挥创新精神。在日常点滴工作中充分运用工匠精神,把自己与公司的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共同进步!

6.匠人精神读后感 篇六

做人也需要充满热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职业普通又艰苦,要么跳槽,要么随波逐流。如果你热爱工作并对它保持激情,只要拥有了这两点,你就能释放自己身体内的潜能。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有所作为。

匠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沿袭和复古,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体现在对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传承与创新上。百年传承、执着坚守、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用这四个词来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非常恰当的。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今时代匮乏的。很多企业家为了商业利润,都忽略了执着,忘记了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们成不了大师。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技术、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成为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而一家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创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换位思考,找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口,使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一定要靠努力,但是并非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认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匠人之专”之精气神,就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备了成为优秀工匠的潜质。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并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读后感2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知道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接受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这就像中国的茶道,汉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前的人,穷人就和粗茶,富人才会品茶,也就让饮茶成为了很多富人结交的工具。反观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神奇的树叶可以用来品后,传回日本,最后发明了茶道,把品茶创造成一种职业。(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中国人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最后会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过于封闭,即便是懂一些东西,但是习惯性的揣着,怕别人把自己的技术学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个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培养习惯。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强调记忆,定制标签。

而本书的秋山利辉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木匠”但是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简单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这个技术发扬出来,告诉大家木匠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要怎么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来源则是很多方面:技艺的精湛,做事的专注度,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最主要的服务精神。

我的爷爷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术远近闻名,可以说是当地最早从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艺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来的家具,一定能用很多年都不会坏。靠爷爷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小小的木匠成为了后来了大工头,小的时候家里常常好多人。(开会分工或者发工资)

爷爷是最早一批做装修的人,在加上爷爷为人善良、诚实,从不坑蒙客户,也不欺骗工友,所以他的客户从不间断,最高峰的时候同期开11个工地,5、60的工人,随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爷爷的徒弟,都被爷爷带过。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直也就是几十人,还没有爷爷手下的人多,但是秋山先生却成为了让人敬佩的手艺人。秋山先生用自己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为去影响传递给更多人,让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让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己的技术也尊重自己的客户,并精神传承下去。

这应该就是爷爷最后的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吧,虽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但是也只是当时他手下带的那些人懂,而后来越多的人从事装修木匠这个工种,在求快速完成的时候忘记了当初强调的技艺达标。

匠人精神读后感3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孔老夫子对君子一直很感冒,估计是自己达不到,所以要不停的学习和宣讲。

人器不器的,往低了说不能成为一种工具,往高了说无非是努力做到“无用之用”。至于不拘泥于自己的格局,要勇于尝试突破,背后也无非是学习和眼界。中国人,对于成器这个事情,一直纠结的可以,爱恨交加。

匠气在过去我们多少有点鄙夷,因为大师们唯一需要甩掉的沉渣劣习,无非就是匠气。但物为之用,总要过了匠人的手,每个人拥有的总也不会都是大师力作,生活总是被各类匠人支撑着,也不管你喜不喜欢工匠。

现如今,工匠精神却又流行起来,有点跟老祖宗对着干的意思。还好君子不器里还有容纳的意思,我们也需要对工匠精神多点包容和理解。中国流行的是巨匠、巨擘,需要庞大或值得竖大拇哥。而Craftsman’sspirit,真到了现代社会,越是欲望繁多、网络虚拟,这个最实在的精神倒是大张旗鼓的流行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还是因为缺失。

有个朋友是做紫砂的,全手工,一般半年左右我会从他那趸个壶,林林总总,一大堆了。偶尔盘点,发现大多数都是光器,就是那种实用为主的传统器型,没有什么花活或是缀饰。又不能每把壶都用,偶尔换壶也是心情和季节使然,剩余的时间多少担负着摆设的作用,都质朴无华也不尽美么。于是,问他所以然,有点怪罪的意思。

朋友倒是安静,说,最简单的最难。壶这个东西是拿来用的,于是它的美在于用的便利、舒服,失了用的功能算艺术品其实也死了。在你使用的时候越没有存在感,不让你觉得别扭和不顺手,才是好东西。而任何一个壶,都是充满曲线和互相闭合的东西,它要顾及到里面的茶叶怎么翻滚和舒展,也要照顾水如何的流,然后才是壶的存在。壶的外形是要让你知道他能包容的东西,而不是他外形是什么样的。

光货的瑕疵是最显眼的,因为是光货,他表面的曲线带来的光影一定是确定的,充满美感和过渡的。任何的线条和造型的缺陷,是一眼的东西,拙了就笨,过于灵了又轻佻,圆润持稳、内敛光芒是没得什么可以掩饰、转移的,他们都明明白白在那。

而且壶要烧,要选泥料,光货的泥料显而易见,够不够纯够不够老,越大面积的展示,越能显露。全手工么,除了技艺和纯熟,和心境、环境都有关,匠人都傻,也必须傻,做壶就是做壶。依着流程做就好了,但一方面要想象做出来的壶整体是什么样的,但每一刻做的事情却只和这个环节的一个点有关,串起来就是好东西,有一个点败了,也就整体败了。

壶和别的东西不一样,艺术品或许需要激情,做壶要的是安静的力量。在做壶的时候,不管之前心情情绪如何,做完之后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做壶的时候必须安静,安静不安静做成的壶一眼看的出来。你不是常打坐吗?那种感觉跟做壶一样一样的。

这样的说教跟卖货差不多,要说一个东西有价值,无非要么是充满故事、要么费了心血,最高境界自然是说这个东西是有生命的。但是好在能知道工匠精神也不易,最简单的最难?这就是Craftsman’sspirit?那人生也就需要工匠精神?

其实这个世界是实用主义的世界,精致的利己主义大行其道,连贩卖思想、贩卖艺术,其实和卖东西都没什么差异。工匠精神,你再怎么喜欢或是鄙夷,总在你人生时时刻刻里如影相随。

人生的讲述总是只有开始和成功,中间的过程和失败总是被自己有意识的掩盖,除非那些失败值得炫耀。人生就是个怀揣梦想,却又埋头前行的旅者。回望的必然,在前行时都是犹豫不决的选择。你总以为技能和技巧可以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却永远不明白你做出来的作品才证明你的价值。

人生的盛宴,不是你受邀参与、衣冠楚楚的出席,而是你在准备食材并下厨。你准备的材料,可能糊弄得了你,未必糊弄得了这个世界。你也或许暗暗操练很久,却在真正面对人生的时候惴惴不安。你梦想的筵席,和绝佳的食材中间隔着的,是安静的力量。即如一把壶和泥料之间,看似永远是个技能,其实是安静的去做,按部就班如仪轨,安静专注如婴儿。

或许你选择更灿烂、更美丽的人生,但前提是你不是为了遮掩你材料不好,中间不够安静,人生的技能不足。当你为了掩饰自己而装饰自己,为了无用而装出一副有用的样子,如那些花俏的紫砂壶,收获的或许是赞赏,其实是人生的硬伤。

世界从来都很诚实,你都骗过了自己,却骗不了世界;这个世界也很无聊,你以为费尽心血的人生,却被世界这个买家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现实的生活,总被梦想叨扰的毫无心思前行。梦想和现实对立的时候,连安静的生活都变成了奢望。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你的人生,你注定是你人生的工匠。锻造自己的材质,学习需要的技能,将技能转化为能力。很多的失败是因为梦想太大,或是因为梦想而无视当下。很多的失败,无非是懒得锻造材质,懒得遵循仪轨。更多的失败,是努力掩饰我没有安静对待我的梦想,只是害怕自己的人生被自己的努力戳穿,我越努力炫耀我人生的花活儿,越让我的人生无用和瑕疵尽显。

我还有个朋友是做玉雕的,他把玉的美归结为对玉的敬畏,将作品归结为,在本质和祛除瑕疵之间寻找最美好的平衡。看似与做壶无关,其实如做壶一样,永远和人生有关。

最简单的最难,抱着对人生的敬畏,做一个自己人生的工匠。

左岸记:庖丁解牛,神乎其技!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匠人精神读后感4

在我拿到这本书时,粗略地看了一下书的名字《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价值型?我是一个价值型的员工吗?我的价值体现出来了吗?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当我读这本书时,却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工作中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具备的精神,一种信仰与力量。

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这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剖析自己,离这种精神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谢谢人力资源和经济核算部姬主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食粮。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首先体现在“心”上,所谓“治天下者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心性左右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未来。那么,我们都要具备哪些“心”呢?即求知心,平常心,自信心,品质心,……。

求知心,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永远保持新鲜,热情的心态,所有的一切都是刚刚触及的,用一颗谦卑的心去发现和洞察事物,每天进步一点点。记得自己刚刚进入机车检修中心的时候,对一切都是新鲜的,所以学习的比较快,但是现在的熟知和自满使得自己停步不前,每天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没有去想过程,也没有去想方法。

平常心,是难能可贵的,遇事抱吃亏的态度,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也体现到这一点,不去因为某一件成功或者失败的事而使自己的心态忽高忽低,或者是嫉妒,或者是自傲,心性的控制比较难,如果保持不平衡,会使自己变的贪婪,变的虚伪,以及自私,或者自卑。自信心,不仅仅是对你自己的信任,更是对工作和学习的本身的信任。拥有自信,就会使得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激情,更加出色的享受工作的过程以及结果。

最后是品质心,也是最重要的一颗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它为中心,拥有好的品质,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就像书里提到的施华洛世奇,德胜洋楼,爱马仕等等无一不是在诉说着品质的重要性。还有所提到的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为什么没有中国,这是我深感痛心的地方,中国的`文化历史是悠久的,积累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无尚的,但是我们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悠久的企业。虽然我没有去过国外,但是我可以在在网络上了解国外,在国外没有“假”这个字眼,但是在中国,“假”无处不在,有假币,假烟,假酒,假奶等等,这就是没有把品质列为首位,或许一开始是在首位,然而随着时间和位臵而变成了二位,三位……。书上没有一一提到他们的企业之所以长久的原因,但是如果这些企业没有渗透着品质,它们也就不会存活这么长时间。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其次是正念,与心相秉相乘,又有所不同,体现在思维上,凭着某些念想和使命而最终活下来。可知,正念也在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工作是一种修行,是一种信仰,就像京瓷创始人滔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一样,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去抱怨工作中的不平事,任何事都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你就会集中12分精神全身心的投入,抛弃杂念,弃焦去躁,而不是只想着挣钱而挣钱,慢慢地使自己的身心疲惫,最终也没有所收获。工作是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桥梁。因为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老板的,通过对工作的投入及精进,才能实现自我梦想和提现自我价值,当然这其中还要实现自我反省,不能一味地去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不管对与错,不去分析和总结;又或者过度的打击自己,一蹶不振,这叫愚念,所以自我反省和总结显得至关重要。它使得我们在工作中不被感性所困扰,激励自我,完成成长自我的过程。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再次就是找对方法。提到方法,就想到了一个词---事半功倍,但这决不是急于求成,或者是投机取巧。这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的重要性,不知道您有没有用过,但是我经常用,在家里干家务,在单位上班我都会用,还有我们书上提到的80/20法则,效率专家艾维`利的“要事第一”原则和管理学家菲利浦、克劳士比DIRFT原则等等,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当然目标的设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提高效率,做好事情,就要再一开始明确目标。

“心不唤物,物不至”,没有梦想及目标,就没有了动力和方向。所以,无论是工作中的每一件琐事,还是我们人生中的大事,都要实时的设定好前进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实现它。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第四是做好沟通。人类的潜力远远超出人类对潜能的一切联想,永远追求更完美是是每个工匠都具备的品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自己的能量,挖掘潜能。同时,也要懂得借助其他方面的能量,不同的专业知识,他人的信息以及社会的其他正能量。更因为,社会是由人做成的,人的行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每个人。这就有了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工作中,生活中不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听到对待关系上我们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利用”。这是我们心中的魔性战胜了爱,慢慢地把人向恶性考虑。如果我们做到你心我心,将心比心,遇事抱吃亏态度,让爱深入内心,带着爱去跟人交际,就不会有利用,就不会有报复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有效的沟通,沟通是我们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转换,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所以要成为一个有价值型员工要做到:有问题,不抱怨,去沟通!同事之间要做到开诚布公,直接沟通,不饶弯子。良好的沟通指的是一种双向沟通过程,前提是用心沟通。

要做一个价值型员工,最后还要热爱。一个人对他所选择的工作,爱之至深,干之极致。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幸福,幸福不是我们拥有了财富,而是我们工作的过程。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钱上,而是要放在你所付出的工作的价值上。幸福是什么,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热情,那就是快乐。热爱工作,发现工作的闪光点,提高个人价值,展现个人魅力——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匠人精神读后感5

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对自己从里到外通透的看了个清楚,也完全颠覆了我对“毕业”的理解。让我了解了一个企业可以坚持几百年的原因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偶然,而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我也很诧然为什么这些百年的企业都是在别的国家?中国也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和精神传承,也有“孝道,师道”的传承,却没有把“孝心”融入到技能研修或者企业管理制度里。虽然扯得有点远,但是,是我的真切的想法。

听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匠人精神的三十条,虽然我也在一条一条的记,一条一条的对比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哪一点我做的不够好或者我带领的团队应该怎样去做?重要的是听到樊老师在介绍匠人三十条之前提到的两个观点,一个是从打扫卫生分析出来的“自尊水平”一个是从匠人每天高喊三十条中分析的“培养下意识”。

他用心理学分析说:在自己收拾的很干净的环境里工作,会不知不觉提高个人的自尊水平,一个人自尊水平的提高,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人,你也会认为周围的伙伴都是很优秀的伙伴。自尊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能够快乐的去实现。也提到了就像孩子学习,当你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认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就会感觉并没有那么痛苦,反言之就会有反面的影响。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到我们的工作和教学当中。

第二个是“培养下意识”,我听到这个词突然感觉很神奇,正常我们理解下意识的动作,都是人们自身的防范保护意识的反射动作,把工作中的下意识培养成人的自然的反射动作。秋山木工的学员在八年的学习当中至少要喊上万遍的三十条,完全培养出了下意识的反应,把三十条规则融入到血液当中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可以想象下意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所以这个世上没有学不会的技能,也没有记不住的复杂公式,只是看你有没有真正的用心去做。

秋山木工中的剃光头、不能使用手机、每年限制两次回家、早上坚持跑步、每天写总结等等,都是为了磨炼心性,以孝育人。“心性”这个词让我想到了佛家的修禅,提高心性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修炼过程。所以为什么一开始说秋山木工的“研修制度”,而不是说学习制度,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心无旁骛的做好学习工匠这一件事。结合到现在的工作上面,我和我的团队真的欠缺很多,匠人三十条我们做到了几条?

匠人精神三十条自今天起每天读一遍,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下意识”

匠人须知三十条:

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二、进入联络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三、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

四、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五、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的话

六、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七、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八、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回应的人

九、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十、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十一、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十二、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匠人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1.《匠人精神》读后感

2.匠人精神读后感

3.匠人精神读后感三篇

4.《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5.关于人生需要匠人精神的作文

6.大国工匠人物精神作文

7.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8.匠人之心美文

7.匠人精神演讲稿 篇七

一、匠人精神的内涵

匠人精神是匠人所蕴含、承载和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其内容是对匠人在造物劳作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原则的浓缩。匠人在潜移默化中总结并应用着匠人精神, 并在传承中对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匠人精神的主要来源是匠人的劳作与匠人的造物, 以及两者在时间上延续而产生的匠人历史和造物史体现。匠人们在劳作的积淀中, 不断总结归纳形成经验。

百年匠人看德国: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 以及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精确;千年匠人现日本:《匠人精神》中“秋山木工”的“匠人须知三十条”, 阐释了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

其实, 匠人自古在中国社会具有崇高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证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职业教育的最早雏形木匠专业技术教育便已产生。土木工匠祖师鲁班、名医扁鹊, 或传授工艺, 或传授医术;诸子百家中的墨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 而且精通机械制造原理, 其门下有三百余弟子;汉代官学和私学中开始建立高级的专业技术教育, 到唐代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专业技术教育体系。到宋、明、清三代之后, 高产农作物等普遍种植, 冶炼、丝织、棉纺等都有了较高水平, 出现了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发展的趋势, 涌现出许多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匠人精神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契合

现代社会常被认为处在一个朝向未来不断取得进步的进程中。新科技新发展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 也带来了种种弊端:以往企业中, 是类似军事化的金字塔式上下级管理模式, 追求的是稳定长期的发展。而新资本主义下的发展, 股东权利代替管理人员的权利, 投资者想要的是短期的而非长期的结果, 通讯业和制造业的新技术发展, 使科层组织正在被拆除。终身雇佣制的终结, 使越来越少的人在单个社会机构中度完职业生涯。新电脑的出现, 使信息传达仅需要一两周便可以达到以前5个月才能传达到的效果, 因此机构也不需要庞大底层。新的公司形式是柔性的、扁平化的, 权力更加集中, 领导层直接指挥基层, 取消了中间部门。企业特点是碎片化、短期化, 信用赤字逐年增加,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MP3播放器的结构。生产次序也可以随意打乱使新经济下的三种社会赤字变得特别明显:机构的忠诚度、工人间非正式信任的锐减、一集机构知识的弱化。

在金字塔式的企业里, 人因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 而会感到厌倦, 新经济下人会因为不确定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而焦虑, “焦虑来自恶劣的环境, 厌倦则来自无可避免的痛苦或倒霉。”导致北美、欧洲和日本这些富裕的经济实体中, 大量的人想要工作却找不到。全球的劳动力供应, 自动化以及老龄化的管理威胁到当今社会。生产的转移, 使发达国家的大量职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导致发达国家需求的要么是高级技能和知识的职位, 要么是不需要太多知识和技能的职位。新社会状况使上一代群体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长期的战略回报, 能够说出自己的目标, 以及什么样的结果使自己满意;而当代群体则很难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要的是立刻飞黄腾达的愿望。新的一代人正在丧失一种重要品质, 即与这种浮躁时代格格不入的匠人精神。

(一) 精益求精

合理的顺应是匠人精神传承的条件。顺应是一种合理的、批判的改变;若是无条件的、绝对化的接受就会变成盲从甚至顺受。合理的顺应会将适合发展的要素纳入主体的框架内, 从而推动主体的发展。

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 职业学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 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在具体实践中, 职业学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一技之长”,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职业倾向、知识结构等影响因素, 为学生选配合适的职业技能导师, 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 突出发展个人的一技之长, 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 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严谨, 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与其他系统之间发生着或直接或间接, 或紧或疏的关系。一方面, 职业教育受制于社会其他系统, 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作用于社会其他系统, 即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个出色的匠人, 面对自己的作品, 心中有神, 诸相庄严。对于匠人, 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 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三) 耐心, 专注, 坚持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匠个体, 往往具有专注、坚守、耐心、淡然、创新, 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的优良品质;具体到产品和服务上, 表现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工制作、质量上乘等特质。大国工匠是“匠人精神”的具体化身, 代表着制造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

匠人精神具有鲜明的特征, 这是匠人本身具有的一些特质的折射。匠人的特性是在劳动中产生, 在劳动中展现, 在器物和传承中记录的。有些是匠人这一群体所共享的, 而有些是匠人中某些特定群体所特有的。而这里所讨论的匠人精神指的是匠人整体共享的一些特性。匠人精神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职业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等的特性。匠人精神是来自实践的精神, 是匠人在不辍的劳动实践中, 积累经验, 磨炼技术。它来源于现实造物的积累, 实践的积累, 是实践的产物。匠人精神的发展也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实践诞生经验、智慧, 而所有的经验智慧又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摆脱了实践, 匠人精神就无从谈起。因此, 实践性是匠人精神的首要特点, 也是根本特点。

(四) 专业, 敬业, 各司其职

作为造物过程中活跃的、能动的要素, 匠人这一群体在主体性上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性。在造物中, 匠人除要运用积累理性经验的基础上, 还要将自己的感性经验和感性创造加诸于所造之物。这就使匠人精神的主体性具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意义。

对工艺美术设计教育来说, 各司其职的意义之一在于工艺美术设计教育要明确地将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的任务和责任, 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工艺美术设计师的任务虽然重要, 但毕竟是工业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和要素。只有根据需要融入整个流程, 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 才能使设计师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工艺美术设计教育要培养工艺美术设计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不只是以商业活动的原则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提高工艺美术设计师的层次, 从而产生高品质、更宜人、可持续的工艺美术设计。这也是与匠人精神的社会性相合的。

匠人精神作为匠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同样应该作为现代版“匠人教育”———工艺美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成为基础课、设计技法、表现技法等基于“技”层面教学内容的“道”层面的补充, 使培养的工艺美术设计师不但会做设计, 更要懂设计, 从而完成一种从“技”向“道”的层次提升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现在培养的设计师杜绝表面的、浮躁的设计, 产生深刻的、民族的、世界的设计。这是工艺美术设计师的责任, 也是工艺美术设计教育的责任。

在我校特色岭南传统工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 为学生注入匠人精神更有深意。除了教授基本的艺技外, 德育中必须灌输忍受清贫与寂寞, 不随波逐流, 不循规蹈矩, 披荆斩棘的精益求精的思想, 才能帮助学生日后在玉雕、广彩、木雕、广绣的领域展示风华。

匠人以及匠人精神是创造人类社会灿烂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工匠精神的系统培育、传承与沉淀更是无从谈起。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应科学制订和统筹安排中职、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 按职业能力要求整体设计培养方案, 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工匠精神培育系统地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发展技术本科, 逐步创办和试点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发展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 大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凤.基于“匠人精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6 (8) :38-40.

[2]杜文娟.匠人精神对室内设计教育的启示[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6 (8) :115-116.

8.明代匠人精神的衰落 篇八

明代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认识到匠人群体的重要作用,手工业得到了官方的促进。一方面,明代国家和社会日益依赖匠人的技艺来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即使是写出了“中国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的明末科学家宋应星也拒绝把匠艺人当成一种职业来对待。主流社会对匠艺暧昧不明的态度,正是明代匠艺发展与匠艺人困境的真实写照。

明代城墙背后的故事

现代南京最著名的景观之一便是其完整无损的城墙。五百多年以前,20 多万民工和匠人将城墙修建起来,用来保护明代的首座都城。我们今天知道几乎每段城墙修筑的管理官员的名字,也知道许多制作城墙砖匠人的名字,以及砖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烧制而成的。因为,这些数据都被精心地刻写在每一块砖上。

这给现代的历史学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这种逐一标记的做法是由明代的立国者朱元璋出于纯粹的实际考虑而引入的。它提供的信息,提供了征税的凭证;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快速地找到制作者;它也可以保证制作者得到公平的薪酬。修建南京城墙的砖,体现了匠人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朱元璋从统治之初就注意到匠人群体,让他们与国家密切关联在一起。他接受了最早由蒙元统治者实行的世袭匠户登记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匠户人家的所有男性成员及其后代都必须从事同一职业。

朱元璋建立起一个在国家控制下的生产网络。陶工、币工、木工、织工都得在官营作坊中,提供一定时限的劳务来替代缴税。官营作坊的产品包括船、车、军队用的武器、官府活动时用的礼仪物品、朝廷给敌人和结盟者提供的商品和贡品, 以及用来填充宫廷宝库的各种奢侈品。关于劳动力和工作周期、原材料、最终产品,所有这一切都有固定的官府配额。

明代以前的各朝代都满足于仅为宫廷所用物品建立专门的营造点,其余物品则购于自由市场, 从一般工艺品当中选择精品。明太祖对农业和工匠的兴趣,是他在深思熟虑元代政府实行的管理方法后做出的回应。13 世纪的蒙元政府,视物质发展优先于学术进取,然而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是属于军事。这也意味着,元代统治者热衷于那些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帮助国家提高军事实力的技艺,至于其他技艺,并不推进其技艺水平。同时, 元代引入了一种世袭制度,在平民和军队中征召匠人。明代统治者承认,蒙元政府对技艺的强调于帝国统治有所裨益,于是将技艺生产纳入行政管理结构当中。

让读书人管理生产

明代官府介入重要的技术领域如丝绸业和瓷器生产,其程度之大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在踏入工艺生产领域以后,明太祖将组织和控制的权力交给读书人而不是匠人,他用这种方式让学者与实用技艺连在一起,让匠人与国家连在一起。那些因为文字技艺而进入仕途的学者们,突然发现自己不得不组织工艺生产。读书人必须进入新求知领域,而匠人们还留在自己的老本行里:陶瓷技师继续踩蹬陶轮,手艺高超的织工还得继续弯身弓背在织机前劳作。

最早的官营作坊都建立在该行业传统的生产中心,官员们可以找到当地的专业人才。丝织业官营作坊主要位于南直隶、江南和四川地区,陶瓷业则主要在江西省。

明代初年官营作坊的运行毫无障碍,这表明了官府和私人都乐于面对这种健康的共栖情形,彼此能从对方的活动中受益。官营作坊利用私营来完成自己的定额目标,而私营作坊也愿意每年补充官营作坊的生产,并从中获得稳定收入。官府对于私人作坊提供的基础设施也予以积极支持,以利于生产能够进行并有所增长。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介入工艺生产管理中的学者官员意识到,自己作为明代宫廷和国家的代表者,对匠人的依赖要超过匠人对他们的依赖。这是学者精英们遇到的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他们却仍然对匠人瞧不上眼。

开始试图将官营丝绸生产作坊扩展到原本没有生产能力地区的,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后几十年的情况生动地表明,创新性技术的扩展是一种需要精密契合的业务,如果单靠行政力量来推进注定只会遭遇失败。在随后的这个世纪里,官员们面临的挑战是,维持这些刻意而为的生产网络。这经常需要很大的财力花费和巨大的人力投入。比如,丝绸生产需要不同匠人群体的合作、适宜的气候条件、原材料生产领域和最后加工领域之间保持精致的平衡。大多数传统生产地区以外的作坊,从来没能真正投入生产。与此同时,明代那些建立在传统中心的丝绸生产作坊却得以继续繁荣。

不可知的工艺细节:提花机、流水线

在官府控制的工艺领域,如丝绸和瓷器生产, 文献记录也是最为完备的,因而也是最能显示这些文献的特性的。在偶尔情况下,官员们也会对推迟发货或者缺少人力表示不满。在怨言之后, 他们也会写进基本的、精确的、技术上的解释, 以及关于原材料、劳动力、机器等的量化信息, 以此来显示地方官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到了16 世纪中期,幾乎在所有领域、所有地方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单元并行存在,一些在官府的掌控之下,一些则由私人业主在经营。

官营的“苏州织染造织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官方的资料和民间资料对此都有很好的记载。从官方文献我们获知,这个机构雇用了25 个行当中不同级别身份的1705 位匠人。地方文献更为详细, 作为官府建筑物,织造局有一块纪事石碑,立于门口或是在院内一个显而易见的地方。 苏州织染织造局的一块石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在1647 年(顺治四年)这里有173 座提花机,分别放置在6 个机房里。这块特殊石碑上还刻画了机房和官署的分布平面图、一份管理机构一览表, 而这些内容几乎从来不会出现在递交给上级的官方报告中。

地方管理文献和碑文中有些丰富的细节,是在个人的著作和记录中难以看到的。但是,无论从现存的碑文还是在管理报告中,却都找不到织造局内工作安排上的细节,没有任何一个报告里提到,织造局在哪里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提花机, 又是谁制作了这些复杂的织机。

nlc202309081518

在瓷器制造业中,明代官营的瓷器生产在江西景德镇。在相关的资料中,无论私人记录还是官方文献,都普遍强调高度分解化的生产过程。有些人指出,这一制作过程与韦奇伍德(欧洲瓷器的顶尖品牌创立人)所说的18 世纪流水线很相似。

分解性生产要求更多的组织性工作,因为每一步骤都必须与它在总体中的功能保持协调。这种做法使得繁复的专业技能和复杂动作可以分解为简单的单元,任何人在接受少许培训之后就可以完成其中某个单元的工作。这就使得官员对匠人个人性技艺的依赖大为减少。反过来,小型(技艺)单元的专家们可以对用工需求做出更灵活的反应,可以制作更多不同样式。只是,明代皇帝和明末的商业化社会看重特制风格,对别致性的要求超过同一性。

完不成的生产计划促成的政策改革

在宋应星(1587 年—约1666 年)生活的时代, 匠人被纳入官府管理当中已近三百年了。学者们在明朝开国之初对匠艺的态度,也随着后世统治者对匠人约束政策的变化而进行着调整。

明太祖的规划看似很美好,几乎对每一种能想到的问题都有了应对措施。比如,这一体系的核心基石便是固定的供应和需求配额。这一计划通过税收和沿固定线路的运输来保证原材料和劳动力。又如,世袭职业户籍制度可以保证工艺技能不间断地进入官府掌握的制造业当中。

可是,显而易见的是,皇帝的规划并不能保证匠人的后代不会试图去超越这些限制,并且, 那些迫不得已而劳作的匠人与那些为了自己的钱包而自愿从事劳动的匠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当然会有品质上的差异。

事实上,明代的第三个皇帝朱棣已经开始在1403 年修改定额,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给出新规定。從1573 年起,在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朝廷几乎每年都要宣布补充定额,以满足其对奢侈品日渐增加的需求。这些需求增加的数量之大,官员们往往难以完成任务。

面对不得不征召更多匠人来完成任务这一挑战,官员们一开始采取的办法是官府强制与支付劳务报酬兼用的办法。当生产压力增大时,官员将负担转嫁到匠户身上;当匠户的义务日渐增加时,他们开始痛恨这种世袭制度。每年应召进入官营作坊服劳役,对匠户来说都是限制和负担, 哪怕他们可以得到相当公平的劳务报酬的保障。但是,应征官府差役会引起自己作坊中人手不足, 让他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入不敷出。如果匠户家的儿子不幸手艺不好,他们就只好花钱雇人替代应差或者交罚款。当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时,在籍匠户就只好卖掉自己的财产和家当。有些匠户甚至连自己的房屋也失去了,成了法外之人,或者说变成了逃户或者流民。

官营制造业依靠对匠人施压来确保质量,而压力恰好对产品质量的提高产生负面效果,由此官营制造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官员们不得不在宫廷要求、消费者的需求、自身利益等诸多方面之间找到平衡。在丝织和瓷器行业里的“供应机房” 这一机构设置中,他们找到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供应机房”这一机构的目的,是用来应对始料未及的不时之需的。一旦在籍匠户劳力都被征用完毕,官员们便会在“供应机房”中征召全国最优秀的匠人来生产高级产品。

在明代皇室墓葬中发现的丝织品以及漆器等物品,都是在这些“短期作坊”中生产的。这些机构不受产量额度和财务费用的限制。他们之所以能达到最好的质量,也是因为他们能选择行业内最好的匠人来采用最精良的技术产出最有创新性的产品。

1531 年,在明世宗统治期间,明代政府和朝廷力图从制度上入手来解决面对的困难。明政府对从前的生产定额、赋税种类做出不同的改革: 在所有行业、所有机构当中都改为全部使用银两来支付,而以前通常是以丝织品来支付的。这一

HOT HISTORY

EYE ON HISTORY

政策改动,让许多地方如苏州和杭州的私人作坊受益良多。

“机户领织”:贸易代理人的出现

当官府在放松对匠艺行业的控制之时,匠人群体开始将自身组织起来,形成不同形式的联合体,以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安全屏障。

位于丝织产业核心地区如苏州、嘉兴、杭州地区的所属作坊,以及位于南京的中央所属织造机构几乎一直依赖于当地匠人,这些作坊雇用劳力来生产高质量的丝织品。这些官营作坊的需求, 有助于在丝织贸易中形成特产市场。有史料表明, 在瓷器、细木工和漆器产品的贸易中也出现了同样情形。“机户领织”制度的出现,也是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一套代理人体系促进了公开劳务市场的发展,扶植了私人去获取原料、专业劳动力、销售终端产品的活动,给作坊主带来更多的自由。

与欧洲行会制度不同的是,中国匠人的组织是基于地域,而不是以行业来划分的。当然,匠人组织的地域性特征,也可能是匠人身份世袭制度造成的结果:通过户籍登记和纳税制度,每个手艺人都与他的家庭根基,也就是说与他的来源地绑定在一起。

现有的研究表明,在清代,组织匠人联合会的人经常会成为该领域的职业性贸易代理人,即由明代官府代理人体系演变而来,这一体系对匠人专业技能的认可强化了匠人的职业身份,从而导致了在城市中心出现了匠人的劳动力市场。

自16 世纪50 年代以后,官员和官府越来越淡出工艺行业,他们对私人经济、作坊、匠人和商人各种活动的控制更多是通过社会手段和宗教手段来实行,而不是通过行政机构上的关联。在很多情况下,手艺人群体或者官府不再理会销售和营销,将这些工作留给商人去做。比如在丝织领域,保证定额数量这一任务从官员转到了商人身上。经营管理方面的任务也交给商人:他们现在要负责组织生产,并将货品运送到全国。货品的流动性是明代这一期间的另一大特点。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亦有提到商人连接南北,将很远的西部地区也看作自己的商业范围。

“南匠”拒北迁

在宋应星生活的时代,游走的匠人是中国行旅途中和主要城市中的一个普遍性的现象,甚至在劳役税被废除以后也是如此。苏州的木工前往南方,到福建沿海的船厂工作,或者在那个地区正日益发达的商业刻书业中找季节性的工作机会; 天分出色的织工能在私人作坊中得到聘用,或者被官营作坊招去完成特别的任务;玉雕工来到扬州城著名作坊里工作,以便让自己的技艺变得更加精湛;来自四川的榨油工生产的灯油和蜡烛等产品,被富商们发送到沿海的市场上。

nlc202309081518

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的报告都提及让匠人流动的官府措施,其目的在于去完成短期的任务, 或者去传播和扩散技术知识。然而,全职匠人往往非常坚决地拒绝迁移,就如同从前那些半农半匠人口一样。匠人们虽然人在旅途,但是,他们的世袭身份以及经济的、个人的原因阻止了他们在社会意义上的流动。专家型匠人根本不愿意离开苏州、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他们在那里全年都有不同的工作机会。哪怕官员以重罚相威胁, 或者以额外报酬相诱惑,“南匠”仍然经常拒绝来到中国北方的京城。

在国家的强制规定下,行业的传承保持在家庭内部。明太祖的规则一方面认可并细致地区分某些领域内(如丝织业和瓷器制造业)的不同职业工种;另一方面,匠人与地域以及户籍登记的深层关联又严重地阻碍匠人身份认同的形成,以及家庭纽带之外任何群体性身份认同的形成。这种模糊性映射并解釋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在明代书面文献中,对匠人行业的认可非常不充分。学者的记录强调本地社会角色与技艺之间的密切关联,其展示的理念是:技艺成就与家庭道德连接在一起。尽管匠人们力争找到新的技能培训方式, 或者新形式的集体组织,但是他们总是被拉回到自己的社会纽带和源起地去学习技艺。即便有人外出旅行,在新师傅那里学习技艺,也无法留下来将其付诸实践。学艺只限于父子关系。匠籍登记制度让匠人移动,但却禁止他们改变身份或者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搬迁到他处,而获得许可几乎是不可能的。逃避这些强制性义务的人便成了在逃者。

明代匠艺人与学者的距离

明代国家的这些介入与控制,一方面表明, 他们承认实用知识对人类文明具有潜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这种控制也表明了他们对知识、技术认可程度并不足,无非是将其视为一种认知的附庸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明代学者宁可守护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壕堑,而不是试图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学者们在自己的学术文字中对个人技艺显示出满不在乎的态度,这可以被看作一种保卫自身立场的策略。

不过,明代学者并非对工艺、技术或者手艺人的技能不感兴趣。相反,朱元璋将制造业纳入国家掌控之内这一做法,对明代学者思想产生的影响:它影响了这个时代关于实践知识与实用性行动的哲学讨论,影响了关于人的技能与天赋的综合性讨论。正是在这种对技艺知识有查验兴趣的氛围中,宋应星写出了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综合性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书中会就某种工艺,细说如何处理原材料,或者指出哪项任务要求哪些特殊劳动力以及哪些地方需要官员予以特别注意时,这反映的是学者对手艺人技能的控制。在讨论将蚕茧投入到滚水中以便抽取丝线的这一缫丝技术时,宋应星写道:“凡绫罗丝, 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在描写取丝绵的过程时,他写道:“湖绵独白净清化者, 总缘手法之妙。上弓之时,惟取快捷,带水扩开。若稍缓,水流去,则结块不尽解,而色不纯白矣。” 这反映出关于技术过程中每一步骤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学者有相关的知识,也有管理方面的技能。正是这一点才保卫了读书人作为官员的角色,才足以让精通技艺的匠人无法靠近学者。

(摘编自《工开万物 17 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江苏人民出版社,有删节)

上一篇:铃兰和蜜蜂的故事下一篇:司法工作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