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024-10-24

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共11篇)

1.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一

一、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教师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师热爱学生,就是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教师要有战略的高度,精心培养他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具有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在文化修养上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教师不求甚解,不钻研业务,只有勉强应付,那会误人子弟,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人才来,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有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较深的造诣,并有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适应科学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三、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人才质量,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和运用教育规律,教师要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学,通过学习掌握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案中压缩了课时,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依然在课堂上,因此如何把知识与能力最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应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育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创建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探索授课的新模式,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

五、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素质

学生尊敬教师,教师尊重学生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因此,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学习各个领域的所有知识,因此在某些方面教师可能不如学生,尊重学生也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六、教师要具有吸收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通过传递信息,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再按照规律改造世界。教师要有创新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获得新知识,扩充新知识的能力,包括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于提出尚未解决和多种答案的探索性能力;演算和阐述的能力;善于运用口头和笔头形式有效地交流和研究的能力;善于组织学生,使学生迅速地增长才干的能力,总之,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七、教师应向“创造型”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创造性的人才,这需要有创造型的教育,即热爱创造活动,在课堂中,表现出创造性、灵活性、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做一个好老师有必要做到“十个学会”

第一、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秉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第二、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老师要有等待之心。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教师,你不能轻易说我对学生已经用尽所有办法。

第三、学会倾听。更多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第四、学会欣赏。哪怕孩子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第五、学会赞美。老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爱是需要表达并付诸实践的,不少老师表扬学生的词汇过于贫乏单调。

第六、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第七、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第八、学会表现。老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第九、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教育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做得对与错。

第十、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有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八、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12种素质

一、友善的态度

“他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教书。”

二、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

“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

三、耐性

“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在您听来也许可笑,但只要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听人。”

四、兴趣广泛

“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

五、良好的仪表

“我立刻就喜欢他了。他走进来,把名字写在黑板上,马上开始讲课。你能看得出他是熟悉教学工作的。他衣着整洁,事事都安排的有条不紊。她长的并不漂亮,但整节课瞧着她,我没什么反感。她尽力使自己显得自然。”

六、公正

“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

七、幽默感

“他讲课生动风趣,幽默活泼,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八、良好的品性

“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九、对个人的关注

“老师只和好学生谈话,难道他不知道我也正在努力吗?”

十、伸缩性

“老师,请您记得,不久之前您也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十一、宽容

“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十二、颇有方法

“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我的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2.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二

综合国家对公民科学素养要求以及对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我们将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归纳成“五会”即:会爱科学、会学科学、会懂科学、会用科学、会教科学五方面,也不妨用这“五会”去衡量一个科学教师基本的科学素养水准。

一、会爱科学

科学教师首先自身要对科学感兴趣,从喜欢科学到持续的热爱,并能主动关注科学的进展,逐步树立科学的意识,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小学科学启蒙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课的教学,在儿童与科学之间建立一种初级的积极联系。只有当教师崇尚科学,对科学启蒙教育这项事业充满感情、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在科学教学中不断迸发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科学有一定的情感,例如有62.30%的教师对“科技的话题”很感兴趣,有90.16%的科学教师对“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感到喜欢,反映出绝大多数的小学科学教师对儿童充满热爱,对科学启蒙教育这项事业有一定情感。

对待迷信现象的看法,也折射了教师的科学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57.38%不相信算命,但有39.34%的教师认为“信就准,不信就不准”,还有3.28%的教师认为算命很准。可见不少教师对科学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惑,其背后蕴藏的是科学素养缺失所导致的愚昧。

二、会学科学

会学科学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表现。不但体现在教师能否主动地、自觉地继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而且体现在能否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方法去学习,例如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博物馆、科技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还体现在教师能否会从一定的广度上和深度上学习科学,吸纳广博的科学知识。

调查显示,有40.98%的教师误认为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生物的,对耗散结构这一词汇有81.96%的教师不了解,对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的选项正确率只有27.87%,还有认为克隆就是转基因等等,这说明一些教师缺乏对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跟进以及对科学动态的关注,对一些科技成果的了解存在盲区,对科学新的概念模糊朦胧,从另一面也说明面对科技高速发展,会学科学方能与时俱进,学会学习更为重要。

三、会懂科学

教师除了懂得基础的科学知识外,更要懂得什么是科学,通过提高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来激发对科学课的重视。要懂得科学发展的历史,懂得科学家们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调查显示,78.69%的教师认为自然界一定有内在的规律是人们可以认识的,实际上这也是科学精神中最基本的理性精神的表现。但教师对科学及其相关问题理解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19.67%教师认为科学是专业的学术活动;73.77%认为科学是理解世界的方法;3.28%认为科学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关于地震,37.70%认为地震没有规律但可以预测;52.46%认为有规律但目前不可预测;8.20%认为没有规律不可预测。对于地球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47.54%正确选择了过多使用氟里昂的选项,但还有32.79%误认为是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量,14.75%甚至认为是人口过多造成大气污染。

教师应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既能造福于人类,若使用不当又能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核电站安全性问题上,只有6.56%认为很安全,67.21%的教师认为比较安全,26.23%认为一定会有辐射泄漏。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上,37.70%认为既然国家允许应该安全;24.59%表示对此问题仅仅会是议论一下,24.59%表示不会去吃转基因食品;13.12%表示照吃不误。调查显示教师能否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一些现实问题,能否正确对待一些科技热点问题也是是否懂科学的表现。

四、会用科学

有科学素养的教师应该会用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辩证观点去思考、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教师在用科学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对于1969年美国人登上月球的事件,85.24%认为是真的,还有14.75%认为是假的。对于俗话“真金不怕火”的意思的理解,有21.31%理解为黄金的熔点很高;14.75%理解为金子越纯熔点就越高;16.39%理解为真正的纯金是不会在火中熔化的;57.37%能正确理解为黄金在火中不易被氧化损耗。

在问及利用科技产品问题时,对科技电子产品,8.20%的教师表示迷恋,13.11%不太喜欢,78.69%有选择地购买。问及使用电脑在哪些方面所花时间最多,27.88%的教师是用在看新闻,26.23%用在备课,21.31%用在看小说,18.03%用在写论文,1.64%用在其他方面。

会用科学虽然是一种能力,却是内在科学素养的外显行为。总的来说,体现在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解释和处理实际问题;运用逻辑和实验,严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运用合理有效的习惯和方法等方面。

五、会教科学

会教科学是科学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重要特征。既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会运用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方法、技能、技巧去展开科学启蒙教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科学探究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明显高于语数等其他课程教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不仅能传授浅显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抓住教育的这个重要阶段,让小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科学主要教给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综合整理、表达交流等探究方法。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这些常用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调查显示,科学教师普遍有较强的专业角色意识,他们比较关注如何会教科学以及如何教好科学。在调查教师职后培训中最希望培训内容是什么的6个选项中(可多选),有70.49%选择教学技能,62.30%选择专业知识,55.74%选择科学教学法,从一个侧面看出大多数教师需求是倾向于教学实用性的,反映出教师对学会“会教科学”的一种渴求。

3.无生模拟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三

一、进、退课堂有讲究

“无生”模拟课的评委在“考生”踏入考场那时起就开始考查上课者。因此,“考生”进入教室前,可采用深呼吸等方式化解紧张情绪。走进教室时,做到昂首挺胸,满满信心。进入教室后,迅速地面露微笑地扫视一下教室里的评委,以示问候,然后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你的敬意。必要的时候,用一点点时间,将讲台上的器材从容地整理下,用整理来调试心理。一切准备就绪后,微笑地问评委“是否可以开讲了”。最后可以用向评委致谢作为“无生”模拟课结束。离开前,将黑板擦净。

二、课堂教态需端庄

“无生”模拟课的上课者要做到自然、大方。 “无生”模拟课由于没有学生,有些教师上这种课,眼光飘浮,姿势僵硬,表情呆板,显得盲然,神情紧张,因为缺少了学生。虽然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学生,我们可以想象有学生,甚至可以把评委当作学生,平静一下心情,清理一下思路。这时的眼神很重要。游离的眼神,在评委面前会打折扣的。如果你的眼神具有亲和力、感染力,便能让评委感受到你对教育这份职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真情和对课堂的热爱。再加上课过程中自然适度肢体动作,会给“无生”模拟课锦上添花。

三、执教者信心要满

温总理说过“信心比黄金还贵”,教学中也是同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会使教师的激情迸发,但“无生”模拟课往往面对是“面无表情”的评委,或者有时候看到评委的“多余”的动作,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要想得太多,被评委的“冷漠”左右,担心评委对自己的课堂不满意,果真这样想,你就会在紧张中渐渐地就丧失信心。其实,我们也可反过来想,可能是你的课讲得很精彩,但他故意没有喜形于色。课堂上评委由于较长时间的听课,体能上的消耗,用一些其他调节动作来消解自然的倦怠。退而言之,即便在“倦怠”的情感下,他的耳朵还是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你的上课的魅力。总之,不要为评委的表情左右。

四、教学语言要规范到位

普通话功底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它是评委能够听得懂、听明白的前提条件。语言吐字要清晰。讲解重点概念时特别强调语速、节奏和语调要重,语言要流畅。教学语言要有连贯性。语言要亲切、生动。用富有激情语言感染课堂,感动评委。当然这与人的性格有关,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只要你在语言上富有情感、收缩自如,同样可以做到情真意切。教学语言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客体,用语言把学生引入到课堂的情境中。语速变化有度,声音有起有伏。坚决反对一种声调讲到底。严禁重复包办回答。语言要富有美感。声音张弛有度,富有节奏。

五、教学思路要清晰

课前备课时,就应理顺清晰流畅的教学思路,本节课按照高效课堂几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如何引入、如何强化、如何组织、如何结束、各个环节之间如何过渡等等都要烂熟于胸,“无生”模拟课和有生课的顺序和流程没多大差别,最大的不同在前者没有学生的活动过程,后者有。或者说“无生”模拟课中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一两句话语就概括了,教师既扮教师又扮学生。比如:请大家根据提示思考几分钟,稍作停顿,即可进行下一个环节,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再如:对学生的回答的判断,教师可多从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做到重点知识的加深理解。

万事开头难,“无生”模拟课一般只有15—20分钟,因此,导入设计要精心(不宜过长),做到先声夺人。有了“提神”的开端,大大增强了自信心。“无生”模拟课能不能得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课导入“先声夺人”,让人肃然起敬。有一位“无生”模拟课者拿到《历史伟大的转折》这个课题时,他先是在黑板上画起了直线,曲线和上下两种折线,刚开始,评委们摸不着头脑,但又迫切想知道他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等他讲到上下折线时,一下就柳暗花明。

课堂的形式应多管齐下,比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分段朗读、对对碰等形式,既能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单调呆板模式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得过学生,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看看、听听、说说、问问。

六、教学过程要流畅

从温故检测,到师导生学,到当堂训练,到归纳梳理等,教学过程要完整有序,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七、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4.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 篇四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想,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个性即特色.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与创新能力和事业成功关系密切。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位师德上失衡的教师远比一个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可怕。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

三、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

“育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就是说“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

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是教师的职业操守。

四、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个体品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言语和行动的优与劣来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端庄的容貌、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振奋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

每一位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但作为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遵从教师这个职业的规范,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要中规中矩.甚至于参加社会活动时也要有一定的约束.使自己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人员。

五、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对本学科教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要有从事教师职业所规定的合格的学历和文凭。

但是,作为现代教师,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我认为,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可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古今中外科学的思想理论。

2.精湛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

3.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教师的素质结构应围绕学科目标来构建。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在分布上,理论性、基础性的部分密度要大一些:在排列上.系统性要大一些.教师的知识一定要处于不断的更新、发展和调整中,以适应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六、精通业务,娴熟的教学艺术。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高深的学问,不懂教育规律,课是上不好的,或者事倍功半。

拥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细节上。处理教材是艺术.设计教学是艺术,提问是艺术.启发诱导是艺术,与学生交流是艺术……在这里,教学艺术是能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知识、手段、方法的总和。教师只有准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魅力.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

七、学以致用,较强的工作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知能力:第二个层次为应用能力.由自学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工作能力。

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一般说来.教师在取得相应学历后.就证明已经获得、或已经基本具备这些能力。而第三个层次的工作能力.则是教师专业方面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通过多年实践的积累和深人钻研而获得。

教师的丁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学能力:第一类是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第二类是对教学影响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第三类是教师自我调控的能力。

2.表达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艺术。教师要争取成为语言艺术家,思维敏捷,表述如行云流水.要有“一凤入林,百鸟压声”的本领。

教师丰富的思想、广博的学识、生动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准确、形象的语言传达给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敏感的、向善的、爱美的,他们往往在老师优美动听的语言中受到感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开始了对老师的悦纳。

大凡名师如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等都是语言大师,他们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号召时,学生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点拨时,学生低头沉思。同样是课堂.内容、时间一样.但老师的口才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3.交往能力:教师为实现有效教育,必须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建立向学生学习的“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克服个体工作意识.建立与其他教师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T作关系。教师还要建立与家长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关系、与社会有关人员的协作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进行有效的工作。

4.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要把教育科研看成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能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展开研究.并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学校努力营造以科研为先导的气氛,使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常规化、普及化的行为.使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

5.适应环境的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必须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才能有所作为。顺境中能成才.逆境中能发展,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都能为实现人生价值、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八、广博精深.深厚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含义非常丰富,范围也非常广泛,它是个体掌握的所有知识经过个人思维的整合与积淀而形成的.不仅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美学知识,也包括广泛的社会学知识、人文精神、文化视野等。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九、与时俱进.先进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如现代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等。特别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应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认识到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人。教育活动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着力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进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十、积极进取。执著的创新精神。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所谓“扩展能力”是指非常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性能力,主要是指信息处理能力(即吸取、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获得新知识、扩充新知识的能力)。

拥有扩展能力的教师,就是创新型的教师,他们能“吸取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美国学者史密斯)。

不论在哪个岗位、哪种专业,教师都应该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开发者,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素质,怎么能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楷模、导方向、做人梯,怎么能有创新教育?因此,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5.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五

文淙教育

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是多方面的,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教师给学生上课,要想把课讲好,首先要做到对所讲的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应用都有全面、正确和深入的理解。对所讲内容在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学习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对与所讲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这是把课讲好的前提,半桶水的老师要教出一桶水的学生难度是相当大的。

二、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能力

教师自己掌握了知识,但要把它讲出来,并且讲得学生容易听懂,这需要教师有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加容易,事半功倍。它包括抓住重点的能力,深入浅出的能力,找到合适切入点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等。

三、把内容讲得学生感兴趣的能力。

同样是“西游记”的故事,讲给成人听和讲给小学生听,要让听众喜爱,在讲法上肯定是要有所区别的。这就涉及到教师面对不同受众合理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涵的面比较广。如了解和判断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能力,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包括多媒体、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组织讨论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学生建立情感和思想沟通的能力等等。总之你要有能力让学生对你讲得内容感兴趣,否则你把课讲得再深入浅出、思路再清楚,受众不感兴趣,注意力吸引不过来,那么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四、责任心

6.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六

对外汉语教育作为20世纪末新兴的一门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的成果不断显现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交往日益密切频繁,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的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上掀起了“中国热”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各国友人也越来越多。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高度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作为一门专门的新学科的地位也很快的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正如其名称所示,作为语言教育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部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在使用汉语的环境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在非汉语环境里的教学。而我认为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发现二者教学规律相同之处的同时还要注重二者因语言环境的差别而导致的不同。

作为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收到多种学科的影响。所以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具备一些学科的基本素养。个人认为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语言学和文化学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对外汉语教师不论从事科研还是教学都无法离开这四个学科基础。

一、语言学

语言学即研究语言的学科,而对外汉作为研究语言教学的学科,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或者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会需要例如研究语言的普遍性质、共同规律还是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或者是对莫易语言的事物进行描写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的等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理论语言学从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对对外汉语教学者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起到了影响,从而使教学者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教学方法。具体语言学对语言的事实描写和语言规律的解释,从微观上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使教学者对于课堂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只有掌握了语言学及其部分分支的基础上才能对课堂起到掌握的作用。这就对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不光学习专业内的知识,还需要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充分的掌握自己的教学内容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最难的几个部分“语法、语音、词汇和文字”这四个方面一直影响着广大外国友人对于汉语的学习。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在这四个方面更要加强自身的语言学修养,同时分析总监学习汉语的困难点,以便我们教学采取针对性地运用语言学理论,在教学中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好汉语。

二、教育学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教育学地分支,与教育学有着上位学科与下位学科地关系。这正好体现了教育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地重要性。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最基础的就是教育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下位学科自然受到普遍的教育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双重影响与制约,所以教育学中所涉及到的例如教育的本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和最基础的教育论对对外汉语教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教育学的其他分支也深深的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地发展。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教育学科分支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复杂,更加需要我们对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估方法等教学深入研究,有自己地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参与,不断的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课本了解汉语中抽象的知识。并且运用多样获得教学模式和辨证的思想来服务课堂不仅帮助学生吸收课堂内容,而且防止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思维僵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需要强调语言理解与表达,增强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更好的体现汉语的工具性和机能性,同时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语言理解与表达部分应不断增多,运用语言讲授、观察教学、训练提高、陶冶情操等教学方法,培养技能和能力,结合适当的讲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规律。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一般的要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而且强调教学方法高和教学程序。需要根据技能和习惯的形成、发展的规律,结合智力活动的规律,制定一套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吸收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使自己在讲授中更加如鱼得水,收放自如地教学程序。

三、心理学

心理学就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影响最重大就是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研究。无论是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还是加强记忆的方法都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面对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在普通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遗忘。而对外汉语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课堂外可能很少有机会去接触汉语,这样一门第二语言,从而使学生对于课堂内容遗忘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我们对心理学这样一门研究记忆的学科就有着比普通教育学更高的素养要求。在课堂内容的设置和教授方法上注意及时的巩固与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同时对讲授内容尽量帮助学生理解,安排适当强度的课堂内容,鼓励学生采用“过度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都是较好的提高学生记忆的方法、理解记忆的过程,把握好“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这几个记忆阶段的规律利用联想等手段都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的必修课。而随着心理学理论发展与进步,对外汉语教师也应不断地提升自己对于信息学的理解,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变革,做到与时俱进。

四、文化学

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很多语言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不光能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更能将该语言背后的文化传播出去,这也正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初衷之一——将我们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输送出去。而作为这输送文化的桥梁,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对这里面多包涵的文化内涵了然于胸,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数千人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一个表演背后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开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这样一个表演的形式正如对外汉语这门学科一样形成了一座“桥梁”输送着我们的文化。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这样新颖的形式就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古文的内涵与背后的文化。

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不能仅仅掌握本国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也应该对世界各地尤其是所教授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语言上的交流,而是上升到文化上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就以英语为例英国人多谈论天气而中国人则多讨论饮食,这两者通常都作为两国人民见面交谈的主要话题,通过适当的引导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在中国的饮食与见面问好的文化。

五、多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了,无论是更为直观的帮助学生记忆还是更为方便快捷的陈列板书,多媒体都有着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带来的改变更加巨大,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网络播放的中文视频和标准且富有磁性的中文朗读音频,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强有力“佐料”。作为这顿丰盛的“中文美食”的烹饪者,对外汉语教师对于“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这名“厨师”的水平高低。在同样的主材的基础上一位好的“佐料”更能够使学生流连忘返。同时多媒体和网络的接入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后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帮助分辨汉语字音字形的APP或者是一些练习发音交流的软件,甚至是能够提供与中国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社交工具都是帮助对外汉语教学的法宝。

7.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七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本身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青年是整个社会的生力军, 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而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中坚力量, 是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行各业中, 有青年就有朝气、有生机, 师者“传道, 授业, 解惑也”, 是崇高、神圣的职业,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和顶梁柱, 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接班人。

1. 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进取性。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大多是高校优秀毕业生, 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们年轻、热情、有朝气, 他们好学、大胆、有冲劲, 他们有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 急于施展自己的才华, 把自己的知识和热情通过学校教育课堂的平台, 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可以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2. 青年教师具有积极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青年教师具有敢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意识, 在业务上勤奋钻研, 虚心学习, 他们观念新颖, 与时俱进、敢于思想, 善于拓宽视野, 接触新事物, 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不怕挫折, 不怕失败, 不怕打击, 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敢于冲锋陷阵, 学校要善于把握青年教师的这个积极性, 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使其创造出良好的业绩。

3. 青年教师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表达力。

青年教师年富力强, 他们从学校毕业后, 又来到学校教学, 与学生年龄差距小, 代沟小, 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学生对青年教师少了几分拘谨和敬畏, 多了几分随和与亲近, 更易于相互交流沟通, 更容易融洽相处, 与学生像朋友一样更有利于管理, 以自己的高素质引导学生, 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一旦达成这个局势, 以后的思想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在教学和授课中更善于用相互理解的表达方式来传述和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吸收。

4. 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性和专业性。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多半不是从专门的师范学院毕业的, 他们的来源大部分可能是理科, 工科专业毕业后, 通过应聘和考核走上了教师的职业生涯, 他们的知识新鲜生动, 能够较全面准确的描述和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的形式上可能更加具有理论性和专业性, 他们会毫不保留的把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教学上, 会更加的严谨和规范。因为高职院校本身所具备的性质是职业的高等教育, 是培育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而青年教师的专业性理论性是高职教育不可多得的资源, 而正因为年轻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不足之处

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两面性, 青年教师有热情, 积极向上等优势和特点之外, 但这个群体亦有薄弱之处, 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 化劣势为优势, 取长补短, 强化高职院校青年师资力量。

1. 青年教师学历高, 但教学经验不足。

青年教师刚从学校门出又进了学校门, 既没有经过教学培训, 又没有实际教学经验, 环境和角色的身份转换了, 但是心理角色的转换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仅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 缺少必备的授课技能, 在教学上往往会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不能很好的诠释专业知识的内涵, 在教学中, 可能会缺乏生动性和凝聚力, 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难以引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青年教师热情奔放, 但急于求成, 欲速不达。

青年教师很热情, 但缺乏耐心, 存在烦躁之气, 在青年的职业人群中, 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当下青年学生和教师, 基本上独身子女居多, 从小就接受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紧迫感, 进入到职业生涯后, 这种紧迫感和周围的氛围, 也给青年教师一种压力, 而青年教师想快速获得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 也希望尽快打好事业的基础和经济基础, 获得学生的尊重, 领导的认可等等, 但急功近利往往欲速不达, 或事倍功半, 在操作中可能会成为“双刃剑”, 或受到挫折和打击。

3. 青年教师生活阅历浅, 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于一流大学的学生, 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目的性强, 目标明确, 然高职学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 有的可能只是混文凭, 有的是想迅速掌握技能, 急于收获和回报。因为学生的心理、目标和学习态度迥异, 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品格

高职院校是以高等教育培养职业型的技术人才, 这个目标就决定了青年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的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既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 具有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开发的能力素质, 同时还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组织技能、指导和创造技能, 既是教育者, 又是实施者, 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

1. 青年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青年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 关心时事政治, 精神文明物资文明全面发展, 要关心国家大事和经济发展动向, 随时可以分析判断自己的专业在政治社会经济中的生存和发展动态, 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的内涵、方向, 要关心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不仅仅会读书, 还要具有很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未来高质量人才。

2. 青年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个教师的品德和个性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教育力量, 是任何教科书、所教和其他形式都无法取代的。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青年教师如同粘合剂会将学生紧紧的吸引在他的周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是每个青年教师最大的自豪和成就。

3. 青年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驾驭能力。

作为青年教师具备驾驭自己学科内容的能力、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信息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的科研能力, 知识水平是基础前提, 而教育的观念、掌控和实施应用能力才是整个教学的内涵和根本, 青年教师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对学生要异于观察, 善于听解学生的见解和思想, 还要善于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和学习进度情况等等。

4. 青年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

青年教师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知识内涵, 还要热爱关心和尊重学生, 要摒弃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 这样才能“授业, 解惑”“授人以渔”, 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及技能。在社会上发展创新, 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建设的财富, 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是每个青年教师的期望和结果。

8.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八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师;基本素养

一、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有深厚的化学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专业知识,一是指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史知识和一定的化学科研与实验能力;二是指专业提高知识,指化学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新知识、新观点。中学化学教材是以化学基础知识来培养和形成学生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的载体。中学老师必须掌握精深的化学专业知识,必须对中学化学教材能“上通下达”,才能很好地教书育人。新成果、新知识、新观点为现代科学注人了活力,不了解新成果、不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观点,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一潭死水,而失去原有的生命力,这样的中学教师将如何胜任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工作呢?

二、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里品质

一个热心于实验室工作,素质优良的实验教师,可以促进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室工作看起来平凡,但弹性很大,需要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的有效结合。要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按课改要求与时俱进。实验教师应树立为教育事业当好教仆的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勤恳踏实,耐心细致,拓宽思路,全力投入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之中去。实验教师是课堂实验教学的灵魂,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来获得课堂实验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所需,并努力达到学生的所求。这种师生的心理沟通,往往成为教师把握课堂实验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稳定性是实验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例如:偶然的实验失败,导致实验教学效果的偏差,这时实验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实验教师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会使他泰然、镇定、实事求是地突破自我,鼓励学生超越,勇于创新。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甘为人梯的精神,可以成为实验教师追求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也为学生树立了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榜样,是实验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才能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而现代教育理念又是指那几点呢?我总结了如下最为重要的五点:

1、素质教育理念。这是作为中学教师首先就得具备的理念。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创造知识的社会,只有在素质教育下才能培养出创造和创新的人才。

2、全面发展的理念。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4]。

3、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今天这个大背景下,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4、个性化与开放性理念。这是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

5、和谐的理念。和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在国家正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而现代教育也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所以,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用肯定的语气和学生对话,强化尊重原则的体现和运用,做到:①欣赏成功的学生让他有成就感。②慰藉有过失的学生让他保住自尊。③鼓励沮丧的学生使他有从头再来的决心。④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发现自我。

2、会用最易打动学生心灵的语言,巧用带有疑问语气的指令,如“你来擦黑板”是祈使句,“哪位同学能来帮老师擦黑板?”是疑问句。显然第二句话学生容易接受,这种说话方式的指令蕴积着教师面向群体,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化学老师起着“导”的作用,是问题的创设者、引发人,而问题的参与与预见、实践者,受启者只能是学生。另外,带有疑问的语气指令还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

3、利用曲径通幽的批评,有一次我带领课外兴趣小组到校对面工厂参观,发现两位学生有打闹的苗头,便引导学生看鱼池里的鱼儿,说:“大家看,鱼儿们多么和谐,真是个美好的画面!”,这两个学生,看到微笑的老师,若有所悟,于是不再争吵。这件事的处理特点,就是在批评学生时灵活运用迂回战术,找准最佳切入点,避免正面冲突,减少干巴式说教,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五、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能力

组织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使认知系统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能力的主要体现。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能力,使学生在上课、辅导和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法则。它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其主要表现是:①启发诱导能力;②归纳、演绎能力;③分析、综合与概括能力;④表达能力;⑤分析、推理,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化学实验能力,等等。

理想的能力素質是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化学教师在每节课的过程中都要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现代教学思想,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综合能力。

9.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九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 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还要有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和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3.宽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精深扎实,而且还应拥有更广泛领域的知识。首先,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使得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里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群作后盾。其次,只有教师摆脱了封闭和狭隘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使教育对象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致过分受到分科的束缚。第三,教师应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师才能文理兼通、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三、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1.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第三,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意识。

2.要有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3.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如:信息技术常用名词、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三是知道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四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如: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等。4.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以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够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 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信息能力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四、较强的能力素养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既不是“教书匠”,也不是计算机“维修工”或课件“制作师”,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型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要树立“教学即教研”、“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要学会发现问题并独立选择确定课题,能运用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能独立撰写专题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能把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是造就高素质发展人才的基地,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科研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 说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反映。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创新,才能促进教学,才能形成富于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2.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外,还可能有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务,如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计算机房和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校内各科室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中小学兴趣小组的组织与活动、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训练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够胜任技术教学,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校本培训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使知识迅速而高效率地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键。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要学会创新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学习的实践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4.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10.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十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教育的使命感,执着教育,热爱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要民主。

第二,要有爱心。

第三,要有高尚的情感、理智的行为。

物理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还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一、专业知识精湛,相关知识广博

1、物理规律、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刚学物理时,由于对一些物理现象缺少生活经验储存,又很难想象到,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有些会慢慢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培养、保持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多学科知识,过硬的专业文化,触类旁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2、要研究教材,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要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迁延知识,像纳米技术、超导技术、航天技术等。讲课时博古通今,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安全感,觉得面对老师时心中的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决,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敬 佩之情,自然就很乐意听教师讲解,从而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压强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先举例生活中钉图钉、坐沙发、啄木鸟钻洞、大象在沙漠中行走…¨找感觉,比较压力、压强,体育活动中的跑步、滑雪的做法;成语中“如作针毡”、“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及魔术“大力士睡钉板”的奥秘;一 个个扣人心弦的事例讲解,学生不但爱听,而且对压强与压力两概念理解也很透彻。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

二、言中有趣,巧教乐学

1、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简明、准确、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风趣幽默,学生对学物理感兴趣,学起来才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效果才会高。教师风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心智活动,促使他们深入钻研物理问题。

2、初中比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我常用比较法和转换法以及探究实验法,变“抽象”为“形象”。比如:内能与机械能;比热容与人的饭量;电流与水流作比较;电与磁都看不到摸不着,但在磁铁旁边放入小磁针,小 磁针的方向会发生偏转,开关一闭合,小灯泡会发光。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实验

时,我先讲了“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又让学生回顾小学课文 “乌鸦喝水”,学生听了兴高采烈,再讲课本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学习物体沉浮条件应用时,我讲了“曹冲称象”、“怀柄捞铁牛”,有趣的故事及幽默的语 言表述,不仅让学生容易学到知识,还培养了学物理的兴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从实践中来,最终又为实践服务,学好物理对于每个 人认识自然规律十分重要。学物理单纯从课本中学一点物理知识是不够的,教师教学时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学法,要让学生由 “学会”,变成“会学”,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1.浅论党的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十一

一是要有较好的党性修养。什么是党性,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讲得非常好,他说:“共产党员要能够为党的事业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叫党的观念、组织观念。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其自身修养非常重要,重要就在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特殊在他有多重身份,也就是多种角色。从社会角度来看,他是一般公民,公民就要守法,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履行公民义务。再大的官,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自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近几年犯错误的干部,从高层领导岗位上下来的也不乏其人,不能当好官,就有可能当坏人或罪人;从组织角度看,他是一名普通党员,是党员,就要遵守党规党法,遵守党章规定,用党规党法和党章规定规范言行,否则就要受到党纪处罚,轻则“警告”、“留党察看”,重则开除党籍,一般开除党籍离法办就不远了;从工作角度看,是干部就要肩负一定的责任,有了成绩说你领导有方,班子光荣,群众光荣。可一旦出了问题,你要首先承担领导责任。轻则作自我批评,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党对领导干部,要求是相当高的,人民给你权力,组织给你权力是让你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担起更重的担子,不是让你捞取个人好处。自古有句俗话,“难耐清贫莫从政”。要说当一名共产党的干部难不难,笔者认为,只要加强修养,一切照章办事,一点不难,难就难在不能战胜自己,管不住自己,要想管住自己,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孔子说:“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就是指道德修养,我们党在评价选举干部方面有一套完整体系,怎么用人,用什么样的人,自古以来都是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俗话说:万事德为首,用人要重德——道德。有德无才,要贻误事业,有才无德,要毁掉事业,德才兼备则开创事业。还有个说法,“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因此,立志先立德,德是做人之本,为政之本。回想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大量的先进事迹中,总要伴随着不少感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典型事例。他们这些可贵的道德品质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党的干部,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笔者认为,人生只要能做到四远离(黄、赌、毒、黑),三不贪(财、杯、色),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不会栽大跟头。作为党的干部,这些更是必须记住的道德准则。

三是要有良好的知识修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要适应形势,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知识修养,接受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正确观念。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出主意,好多工作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我们自己都弄不明的事,怎会拿出好办法和好主意?毛主席说过:“领导,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靠动脑筋,靠智慧。孔子还有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说,不担心没有职位,就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在发达国家,要求政府官员至少懂一门外语,而我们政府部门不懂外语的大有人在,别说外语,有的连汉语都说不好。但有的在搞邪门歪道上却无师自通。这样何谈党的先进性?因此,作为共产党的一名干部,要提高领导艺术、领导水平,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学一些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被历史所淘汰,才有可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有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之,党的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党和国家作出最大贡献,真正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的党的干部。

上一篇:村卫生室各项制度下一篇:唯美伤感的QQ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