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2024-09-16

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精选8篇)

1.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一

《论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辨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第一、成功的实践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为前提的。

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

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

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

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作用。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各个方面。

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具有一定的原则,它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和执行真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真理原则,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客体内容和检验尺度所决定的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本规则、准则。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和尺度,因为这一客观尺度的遵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但同时却带有自己明显的自觉性和积极能动的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衡量尺度。但我们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我们要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不仅以每一种特殊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特殊尺度,而且同时指人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把握作为系统整体的物质世界,从而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一般尺度。也要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全面地把握各种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客观尺度,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对物的客观尺度的把握和运用方式决定了人认识真理的重要性,人为了自觉地、全面地把握物的客观尺度,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念去追求客观真理。但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不能归结为“理性的热情”,而是出于改造自然界实现人类美好愿望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活动不仅受着真理尺度的约束,也受到价值尺度的制约。

价值是指解释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观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所以我们对价值有一定评价,而价值原则则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尺度,它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这种尺度对人来说是内在地起作用的属于人自身的尺度。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既是按照对象的本性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又是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人的目的性的自觉能动的活动。因此,实践既包含了真理的要求,又包含了价值的要求。只有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

真理中包含价值的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承认客观真理中包含有价值的因素,并没有贬低真理,更不是把客观真理主观化。相反,只有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才能真正理解真理为什么能够向实践转化,真理何以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环节。没有价值,哪里来的真理?因为至少真理本身是有价值的,不然我们就真用不着那么麻烦,干脆一劳永逸地怎么都行就可以了。所以说,不是不存在价值问题,而是哲学过于软弱无力,回避了价值问题——确实,价值问题是最难说的,但是并非不可说。生活和实践教育了人们,使人们懂得了真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人类世代不惜代价地去追求真理,这是真理具有价值的鲜明表现。

但价值中也包含有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价值所体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原则,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的特点在于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某种主观的要求上,而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成功体现出来。而凡是取得成功的活动,必然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遵循和利用了事物的某种客观本性,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中总包含着某种真理的成分,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但是,必须注意,所谓价值中包含真理的因素,仅仅指的是那些客观实现了的价值,而不是说任何个别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要求中都包含有真理的因素。

一切把价值与真理的关系作主观化、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理解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实用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论,把真理与价值统一起来是它的一大特色。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不是凝固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所达到的相对的统一。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所认识的真理是具体的,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以及价值所能实现的程度、范围也是具体的,由此决定,真理和价值的每一个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人类实践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真理与价值矛盾运动的历史。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另一方面又以价值为动力去探求更加完善的真理,促进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实践才得以向前发展,人类不断从必然中获得自由。

我们要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对价值的追求更自觉、合理和深入,才会对真理的把握更全面和深刻,才会激起更多探索真理的热情。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对真理的探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辨证联结、相互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共同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辨证统一的。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是真与善的关系,也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首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才,也是人文花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精神升华。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升华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的进步。其次,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危害人类的重要作用。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总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辨证统一,是时代进步对人类实践提出的日益迫切的要求。

2.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二

一、舞蹈理论

( 一) 概念

舞蹈理论是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特殊征态、舞蹈艺术与当今现实生活间的关系以及舞蹈艺术发展规律等问题, 就其本身而言, 包括舞蹈基础理论与舞蹈应用理论两大类:

1. 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基础理论主要是对舞蹈的起源, 以及与社会作用、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此同时, 舞蹈本质与特征、舞蹈种类与载体、舞蹈继承与发展、舞蹈创造过程与方法、舞蹈内容与形式以及舞蹈审美等也是舞蹈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

2. 舞蹈应用理论

舞蹈应用理论是舞蹈基础理论在各类舞蹈学科领域中的具体艺术实践运用。

( 二) 如何学习舞蹈理论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舞蹈艺术观, 这样才能具有分辨正误的基础和能力, 例如加强艺术实践, 注重对舞蹈的观察和体验等; 其次, 对舞蹈理论学习和研究, 应该从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 然后结合自己从事和学习的专业, 例如加强舞蹈艺术作品欣赏, 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等。

二、舞蹈实践

( 一) 概念

舞蹈实践, 其实质就是指经过提炼、加工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动作与其他类型的人体动作相比较, 舞蹈动作的不同在于它着重能够表现语言文字与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表达的深层的内在精神世界, 不仅如此, 还可以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舞蹈形象, 以表达审美理想、审美情感, 反映日常生活的审美属性。

( 二) 如何学习舞蹈实践

首先, 学习舞蹈实践需要在实践训练中开发前所未有的舞蹈语言。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刚老师的作品《牵手观音》享誉舞坛, 他能够获得成功, 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思维, 而这种创造性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创造性使他的作品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其次, 学习舞蹈实践需要遵循课堂与舞台相一致的原则。舞台实践不仅是专业技能展示, 也是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展示。在实际教学中把教学理论与技能训练充分结合, 在舞蹈的舞台实践环节之中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的关系

没有理论的指导, 实践是盲目的、失去方向的, 离开实践的理论也一定是“空中楼阁”的理论。在舞蹈教学中, 实践与理论应该结合学习, 研究舞蹈理论是为了克服舞蹈实践之中的“无方向性”, 把舞蹈理论贯穿在舞蹈具体实践之中, 提高舞蹈工作者思想文化水平以及艺术水平, 更好的展示舞蹈之美。舞蹈理论对于舞蹈实践来说, 是其经验的具体概括和总结, 一个相对正确、科学的舞蹈理论是绝对可以反向推动和促进舞蹈实践快速健康的成长以及发展的, 二者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是不可分割的。

( 一) 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的具体转化

研究舞蹈理论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文字, 如果没有语言文字的记录, 我们将无法研究具体的舞蹈理论。因为文字具备特有的形式, 所以它能够记录人们对舞蹈认识的深浅。

( 二) 科学得训练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

在各类舞蹈教学中, 教师应首先构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按照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原理, 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潜能, 不能进行简单的“填鸭式”教学, 注重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鉴别能力, 在具体的技术性教学的同时, 保持渗透舞蹈思想、舞蹈理论以及舞蹈文化的具体内容, 结合舞蹈技能和舞蹈理论的结合教学, 把简单的模仿动作升华成有文化内涵、展示内心世界、富有美的舞蹈艺术能量。

( 三) 舞蹈理论对艺术实践的指引作用及重要性

舞蹈艺术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 它不仅包含有其特殊的艺术美, 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劳动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在舞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 其存在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舞蹈中的节奏、速度、情绪与动作的力度、风格的协调性, 都需要理论知识的铺垫。舞蹈理论以现实生活为依托, 也是依据理论知识与超于或高于现实生活进行的。

舞蹈艺术若想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目标延伸下去, 是不能离不开具体实践、特定市场、相关教学、配套理论以及相应的体系作为支撑点的。舞蹈艺术作为一种取之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舞蹈以一种夸张的美化形态, 将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展示, 以一种高于生活的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 使得人们在舞蹈欣赏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对生活产生觉悟。舞蹈既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又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表现形式非常具有内涵, 且非常广泛, 体现出舞蹈理论对于舞蹈实践的具体指引作用。

舞蹈理论对于舞蹈实践来说, 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是具有绝对指引作用的, 而对于舞蹈理论来说, 舞蹈实践的演绎又将舞蹈理论的发展起到延伸和发展作用, 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者缺一不可。要将理论与实践时刻联系到一起, 互相渗透, 才能够将舞蹈理论指导意义充分体现, 帮助舞蹈实践的提高与发展。

摘要: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基础, 科学系统的舞蹈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地、更有效地指导舞蹈实践活动。舞蹈实践是舞蹈理论的基础来源, 是对舞蹈理论具体的、行为化的表达、表现和运用, 而长期的舞蹈实践对舞蹈理论起着延伸和发展的作用, 能够不断地印证舞蹈理论和发展舞蹈理论。因此, 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舞蹈, 必须把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并在实践中深化拓展, 展示人体的美与活动动作的健康完美。

关键词:理论,实践,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姝.浅谈舞蹈理论学习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 2006 (08) .

[2]徐尔充,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3.浅谈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互动

翻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翻译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在翻译教学上也得到了凸显,使得原本就难懂的理论受到忽略。

一、现状

有学者认为,因为翻译对象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翻译理论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有些优秀的翻译实践家对翻译理论并不清楚,由此有些人便认为翻译靠的是实践能力,而非晦涩难懂的翻译理论,结果便是“翻译理论无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该观点支持者认为,翻译对象的多元化只能通过译者的能力进行解决,而非理论。同时,很多人认为理论研究者都在“纸上谈兵”缺少实践经验,研究结果不能指导实践。

二、理论与实践关系

的确,并非所有的理论都能直接指导实践。理论大多是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可以直接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但有一部分理论是间接的指导翻译实践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翻译。如果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而只是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翻译实践很容易陷入主观经验的框架里难以继续发展。因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是不可避免的。还有一部分人称理论研究者的译作中能挑出很多错误并以此证明“理论无用”。但如前所述,翻译本身就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优劣应由读者去加以判断,这与科学的翻译批评密切相关。

从广义上说,翻译理论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翻译实践。古今中外,没有那种理论是可以与实践完全分割开来的。与其他学科一样,翻译学注重的也是学以致用。翻译理论是从描写和分析译作中总结出来的,因此理论也可以用来指导对译作的批评与赏析。通过对译作的批评,也可以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翻译理论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三、实例解析

在翻译一篇讲述北京和奥运会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伴随着城市硬件建设的突飞猛进,是首都博物馆新馆、国家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的竣工,使北京人得以享有更高品质的新生活,享受“人文奥运”的成果;鸟巢、水立方破土而出,代表着北京敢于挑战建筑的技术极限,诠释“科技奥运”的内涵;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二环路上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则是“绿色奥运”惠及城市居民的一个范例。

这篇文章是官方的宣传材料,用词必须正式。根据奈达的理论,翻译首先是意义的翻译,其次是风格的翻译。原文要向读者介绍北京,文中充满了自豪之情。合格的翻译应该能重现原文的这种感情,因此在选词上是有讲究的。如何用最贴切的目标语表达原文的意思?译者要避免“stylistically awkward, structural burdensome and linguistically unnatural”。《翻译论文集》在处理长句方面建议“可以在不损害愿意的前提下,采取断句的方法”。

通过对原文内容的重组,断句之后,得到如下译文:

Together with the enormous progress in developing its hardware construction are more other inspiring achievements. The completion of many cultural facilities, like the new Capital Museum and the Grand National Theater, enables the Beijingers to live a higher-quality life and enjoy the fruits of “People's Olympics”. The sprouting of the Birds' Nest and the Water Cube represents China's courage to challenge the limits of technology and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High-Tech Olympics”. 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air quality and the pleasant view on the Second Ring Road are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Green Olympics”.

四、结语

当然,并不是说在翻译时要时刻想着用哪个理论指导哪部分的翻译,这样容易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框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应该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翻译材料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用词的把握都是经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程镇球.翻译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林克难.翻译需要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2003(01).

[4]王东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互动的[J].上海科技翻译,2003 (01).

[5]许渊冲.实践第一,理论第二[J].上海科技翻译,2003(01).

4.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四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价值及其内涵

1.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即概括出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价值的特性有四个方面: ①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②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③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

④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认识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主体的状态、需要不应当影响认识的客观结果,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不应以不同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评价性认识所认识的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而主体的存在状态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是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两个方面的认识。只有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家脖砻髌兰坌缘娜鲜妒钦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差异或矛盾,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3.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五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目标

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

3、运用目标

(1)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性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涓埃怒斥真理反对谬误。

三、德育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难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认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为了追求真理,许多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追求真理,许多勇士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匈牙利的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什么是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最基本的属性)

(1)真理的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的认识正确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如人会死、鸟会飞),有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概念分析】真理是一种认识、反映,但不是一切认识都是真理; 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反映,错误的认识、反映不是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正确认识不是真理;(2)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盾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4)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举例】由于立场不同,同样写黄昏,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举例】“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由于知识构成的不同,对这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被打是受害;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学工主任:各记大过一次。

【举例】由于阶级立场不同,面对下雪场景会产生不同认识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这是皇家瑞气;财主:下它三年何妨;穷人:放他妈的狗屁;

但是,在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多种认识中,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课堂探究】P46

A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B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之为真理?

C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探究提示】“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与“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两个说法是不同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客观标准,后者以主观需要为唯一评价标准

A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真理,真理因为真(正确)才有用 B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说法正确。

【举例】为了扩张土地,日军屠杀中国人民,侵略对日本多张土地是有用的,侵略是不是真理?(二战希特勒宣传部长: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举例】“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命题是美国政府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获取巨大的石油利益的借口,对美国来说是有用的。但随着战争的进展,曾经是战争借口的“有用”的命题沦为彻头彻尾的谎言。【过渡】真理是客观的不等于说真理是不变的,真理的客观性是说其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超出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P47 【课堂探究】P47

A欧几里得定理是否不再是真理?

B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探究提示】旨在讨论真理是不是永久的、不变的,探讨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A发现不能否认该定理的真理性,它只证明了真理的条件性。B使用范围的变化、条件的变化。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举例】阶级斗争学说在阶级社会(枪杆子里出政权)和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为纲:文革)的不同意义和结果

(2)真理都是具体的 P47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不顾历史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举例】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身受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里所说的“造反有理”是指“人们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是正确的。然而,20世纪60 年代的和平时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是谬误,是反动的。

(3)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盾,它们往往相伴而行。新的真理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理解和承认,新的真理往往为错误的、传统的观念、偏见、习惯势力所不容,有时反而被当作谬误遭到反对。

【举例】伽利略塔斜实验被视为疯子;哥白尼的日心说被视为异端邪说; 【举例】牛痘接种

英国乡村医生詹纳行医期间发现,感染过牛痘病毒的挤奶妇对天花免疫,连续多年观察和试验。1796年5月4日他给一个八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当时人们将信将疑,教会则攻击他,造谣说那个接种牛痘的孩子脸上长出了牛毛、眼睛象牛公,连咳嗽的声音也如同牛叫一样,他连续收到许多诽谤信和恐吓信。他说:“我好像乘着一只小船,快要到岸了,却受着暴风雨的袭击”。风雨过后才见彩虹。后来,牛痘接种法推广开来,英国政府承认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去世后,人们为他立碑塑像,碑铭上写着:“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4)正确对待错误

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总是难免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正确对待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名言】P48毛泽东

【思想教育】避免犯错误、正确对待错误、及时改正错误(反对无所谓、自卑破罐子破摔)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两次飞跃)

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A认识主体的限制: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举例】对月球的认识(实践水平)

远古时代――人们较为准确的记录它的视运动,但当时错误地把月亮看成是自己会发光的星体,月亮里的阴影被看成某种动植物。

我国秦汉时期――科学家指出,月亮本身不发光,只能发射月光。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新说,认识到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17世纪――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弄清月亮的阴影是环形山。后来――人们根据观察和计算大致描述了月亮的质量和直径等。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看清了月球的真面目,并在月球表面采回了岩石的标本进行物理化学分析。

以后――月球还在变化、发展,有待人类继续认识、探索奥秘。

【举例】黑猫白猫论-社会主义是否建立市场经济的争论(立场、观点)

B认识客体的限制:客观事物复杂、变化,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讲解】人们在实践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举例】德国医生兼细菌学专家欧立希为了发明606这种药,经过了605次反复试验,都失败了,直到606次才获得成功。为了表彰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此药取名为606。

【学生讨论】P48课堂探究 A 我们为什么会遭遇失败?

B应如何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

【讨论总结】A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成功。

B正确对待挫折,要有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精神,善于从失败和挫折中寻找原因,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课堂探究】P48-49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无限发展、永远前进、永无止境)

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反复性,而且是无限发展、永远前进的。对于一个具体事物和过程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的多次反复获得正确认识后就算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的认识无限发展,无限深入,永远不会停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古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从认识的对象看,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广度无限、深度无限),其运动、发展也是无限的。

B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类世代延续,这一代的人无法完成的认识会由下一代人继续完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认识的基础――实践的不断发展

人类的实践不断发展,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无限的。

(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名言】P4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名言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地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地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西城二模)长尾鸟天性胆小,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止的冲动,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就又缩了回去。而多多鸟发现树蛇后,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能改变现实

C.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D.观念可以变为现实 2.(2015·东城期末)时过境迁,如今再回头看徐悲鸿的画作,人们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①旧作中藏有社会意识的印记 ②当代人更具有创新精神 ③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④人们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5·海南预测金卷)2013年12月20日,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开始进入科学探测阶段。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可见()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 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5·盐城三模)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节目《原来如此》,创新科学实验的“实证”表现手段,针对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或似是而非的科学疑点和困惑,以问题提出、答案求证为线索,结合志愿者的参与体验,最终给出科学、正确的解答。这个节目用实例、事实告诉我们()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人的认识都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

5.(2015·唐山三模)长期以来,GDP 都是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这常常使发展陷入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困境。近日中央出台“不以GDP 论英雄”的干部考核体系,强调把经济与社会、民生、生态等综合起来考评。这一变化表明()A.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C.实践决定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6.(2015·烟台5月测试)下列能正确表达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有()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②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柳宗元)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④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2015·龙岩质检)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等问题。从认识论角度看,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当是()A.集中开会,学习科学发展观,撰写读书心得 B.网络培训,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学习体会 C.深入基层,调查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D.下发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做好工作记录

8.(2015·福建四地六校模拟)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的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5·武汉5月模拟)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及其研究团队宣布,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共同之源,即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在丁肇中看来,这些研究成果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①立足于实践,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5·镇江一模)一篇名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的文章指出,虽然不同地区居民对大气细颗粒物健康危害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但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升高导致居民死亡率上升,已经初步得到证实。这些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世界环境保护机构修改其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的卫生标准。这表明()①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促进人类实践的发展 ②作为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真理性认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5·张掖五诊)对待转基因食品,人们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使得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也一直持续不断。争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有用与无用因人而异,没有判断的客观标准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包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2015·南通三调)“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我国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物”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5·重庆南开二诊)2013年12月,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试述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14.(2015·天津预测金卷)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改革开放前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

1978~1984年

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1984~1988年

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8~1992年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2~2012年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1.选B“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表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答案选B。

2.选D 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如今的人们对徐悲鸿的画作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表明人们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时过境迁”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水平的提高是人们的认识深化发展的重要原因,③④符合题意。①不是人们认识“更深刻”的原因。②不符合实际,排除。

3.选B 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体现了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但是说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错误的;④观点错误,错在“替代”,夸大了科学仪器的作用。故答案应选B。

4.选C 材料旨在强调科普节目运用科学实验求证人们熟视无睹或似是而非的科学疑点和困惑,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为C;A、D不为材料所反映。B表述错误。

5.选C 将GDP视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带来一系列问题,使中央对干部考核体系的认识发生变化,这表明实践决定认识,答案为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非唯一途径,A错误;B夸大了认识的作用,错在“决定”;D与题目无关。6.选B①强调的是工具的重要性,②说明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强调的是量变的重要性,④强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为B。7.选C 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这一知识点。反对“四风”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故C正确。

8.选A 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表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答案为A;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②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的,④错误。

9.选B②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错误,认识事物必须立足于客观物质条件。人们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入选;人们获得了对暗物质的最新研究成果但这并不是最终答案体现了③,故选B。10.选B②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③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研究成果促成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机构修改大气颗粒物卫生标准体现了①;人们在研究大气污染与居民死亡率上升关系的实践中对大气颗粒物的认识不断完善体现了④。

11.选B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这有着主客观原因,答案为B;①否认真理的客观性,④混淆了真理与谬误。

12.选D 材料旨在说明实验证明了民间谚语的错误,③④正确,选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同等重要,②错误。

13.解析:解答本题要将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的表现与材料相对照,根据材料信息确定答案要点。珠算的出现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代商业的发展推动珠算的发展和推广,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筹算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发展,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珠算的推广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珠算的发展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时,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6.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六

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有两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一是城乡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凸显;二是在城乡的对立与冲突中开始出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在此背景下,基于对西方各国城乡关系的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既分析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也看到了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城乡融合,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乡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城乡之间的对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历史,但其消灭却是一种现实要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的运动”。同时,马克思认为,城市与乡村从分离到对立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城市脱离乡村而独立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城市与乡村间的对立,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此带来了“农业对工业的依附和乡村对城市的依附”,但消灭城乡对立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要求。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消灭城乡对立的途径是走向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而城乡融合能够“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因此,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而消灭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具体道路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生产力所表示的就是人们在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基于对生产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城乡融合的进程中“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可见,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基础条件。

(四)走向城乡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是工业与农业的有机整合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他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并且“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因此,要实现城乡的真正融合,必须使工业与农业有机地整合。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应对和处理城乡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城市关系理论中国化的60余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所带来的偏差与失误。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探索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和重建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对立、断裂的城乡关系进而推进城乡融合,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相继提出城乡兼顾和沟通城乡关系的主张。在1949—1952年短短的几年里,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城市化进程,还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1953年以后,政府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限制了土地、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国家首先采取了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了农民对农业剩余产品的自由支配权;与此同时,又通过城市粮食的定量供应,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直到完全禁止农民自由流向城市。中国开始走向城乡隔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出现了第一个历史拐点。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偏差与失误时期(1956—1978)。

1956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1956—1978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与失误。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的颁布,将全国人口截然分成了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户籍成为决定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相关福利的重要分界线。在城市,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招工招干,到粮棉油乃至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供应等,都与户籍直接关联。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迁移也只能通过参军和升学等较为逼仄的通道实现。在乡村,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制度和集体经营制度,掌握了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绝对配置权,农民被限制在农村,被固定在集体生产经营的土地上,并且在国家严厉的城乡分割政策下,失去向城市流动的自由。自此,中国开始形成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中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农村在与城市的不平等关系中艰难前行,未能取得与城市同步的发展。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新探索时期(1978—200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特征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有意识地纠正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偏差与失误。

自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整个国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僵硬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开始出现软化的迹象,资源要素的城乡间流动开始趋于活跃,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关联度有所强化、发展的差距出现缩小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城市流动开始变得自由。但是,由于80年代后期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刚刚有所软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反弹,城乡关系又一次出现非协调发展的态势:农村发展的投入被削减,农民的利益被忽视甚至被侵占,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又一次和城市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第四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时期(2002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现状,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重大决策表明,我们正在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平等开放互通相融的城乡关系发展铺设道路;通过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转型,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最重要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正在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由于其对城乡关系的深刻的洞见和前瞻性的预言,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调整、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总结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正确路径应是有机融合、互利互补、共同进步,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仅仅关注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一再向我们昭示:推进城乡之间的无缝隙对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城市和乡村分隔开来,尤其要认识到“城市偏向”的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处理城乡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明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与促进,乡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在准确把握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配置,强化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互惠互利、和谐共进的关系,推进城市和乡村走向真正的融合。

(二)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节点应是统筹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协调运行框架

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将城市和乡村纳入一个统一的战略框架,有助于推进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等诸多要素实现一体化的协调运行。这种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城乡空间结构一体化、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的一体化。其中,空间结构一体化是载体、经济结构一体化是基础、人口结构一体化是关键,社会、文化和生态结构一体化是城乡高效整合的条件。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总之,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就是要形成“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理想城乡关系模式。

(三)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应是国家政策的扶助与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每一次变动,无论是隔离度的加强,还是融合性的增大,都能清晰地看见国家政策作用的印记。我们必须承认,在未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由于国家主导作用的存在并依然强大,国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对城乡关系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虽然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但国家政策作为第一位的影响要素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经由国家政策的调整,推进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应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

确立良性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纯的“城市反哺农村”,也不是简单地推行“惠农措施”、增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而是要在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指引下,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支撑性制度,为城乡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为此,要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组织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并使各项制度有机衔接,为城乡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摘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推进我国城乡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历史回顾,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11]刘伟.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

7.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中职教育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历史使命,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掌握一定的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我们的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影响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与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特别是从高中扩招以来,更多的学生的第一选择是上高中考大学,这就导致职业学校的生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同时,因为受整个社会对于高中教育的追捧,导致我们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使很多职业学校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存在明显的缺陷,这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现实状况的影响下,我们很多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教育的进取心下降,教学存在着消极应付的状况,这无疑给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雪上加霜,如何发展好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

让我们欣喜的是,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并且长期存在供不应求的现状;而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这样的现实状况使学生对于上学的选择也更趋理性;而政府近几年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在增加,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也在加强,这无疑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春天,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进而推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我们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从我们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我们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还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门扎实的、实用的技能,这才符合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就成为我们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的两部分。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呢?下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正确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是我们解决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从我们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来准确地找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就目前来看,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教学计划和大纲和我们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技术实用性大大下降。其次,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优势不明显。再次,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往往存在着某一方面“瘸腿”的现象。最后,评价机制还是相对单一,就目前来看,依然主要是以职业资格证书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尺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们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作出及时、有针对性的调整,来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最终二者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二、针对问题,合理解决

面对问题,我们必须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及时修订、完善和取舍。把课程目标与教学过程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相对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跟上新兴行业发展的方向,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不断开设新专业的同时,还要及时对现有专业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根据本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做到本地区急需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根据某些新兴行业、新兴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新专业。

(三)建立逆向教育模式,推行“模块式”教学

一是建立“实践→理论”的逆向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带着疑问去学习理论、分析原理,达到理论与技能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二是推行“模块式”教学,统揽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和专业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按照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分模块教学。完成一个模块,再开启一个新模块,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和逻辑顺序。

(四)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

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的大原则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出版社出版,2002.

[3]朱新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8.理论、经验、真理和实践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 会计理论 实践 经验 认知

中图分类号:E232.5

一、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会计理论是否有用的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国会计界。许多人认为,会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会计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无须多加论述、调整和论证以形成“理论”的行为。尽管如此,对会计理论的探索自20世纪初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在中国,现代意义的、较为系统的会计理论研究起步则较晚,但发展极为迅猛,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赵西卜等,2003)。然而,会计是否需要理论支撑仍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集中讨论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有无用处或是否有关联这一问题

二、会计理论与实践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会计内涵和性质不断被重新界定,理论非但没像设想和预期的那样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反倒使实践变得混沌困惑,亦难以用来评估实践的效果,甚至使会计人员在实践中陷于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虽然如此,理论的作用及重要性不容抹煞。理论引起争议不足为怪,因理论的特质就是辩论冲突,其本身就是不同观点冲撞与见解交锋的平台,故常导致缺少明确的结论;理论无用乃至反作用的说法也就随之产生了。其实,人们在会计实践中常遇到理论问题,即非表层、非现象和非局部的问题,是深埋在表象下面的问题,仅靠实践材料是不能够回答或解释的,而理论问题自然只能通过理论来回答、解释而加以解决。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2000)认为,会计理论同一切其他理论一样,来自实践,又应再回到实践。来自实践,意味着我们在观察大量会计现象之后,从中发现某些带有共性的特征,通过理性认识,把它上升为“概念”。概念就属于理论范畴。比如,会计人员通过实践,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同时用相等的金额记入两个账户,认为它能形成一种系统、全面的记录,于是把这种记录方式用“复式记账”的概念来表示;又如,通过实践,凡是在收取收入的权利发生时,就确认为收入,在发生费用的义务时则确认为费用,而不管是否为此收到或付出现金,并认为这样记录能区分不同期间的权利和责任,符合受托责任的目标。这样一种记录方式,又用“权责发生制”或“应计会计”概念来代表。

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会计理论结构》(1953)一书中,曾提到理论的两个作用:现象的解释、行动的理由。会计理论的作用,主要就是对已发生的现象作出解释,为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行动提供“行为正当”的理由。

三、会计经验的局限

会计经验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往生显得比理论更实用。不仅如此,理论可使原本顺理成章的事复杂化了,变得麻烦了,不仅全无必要,甚至适得其反。表面上看,理论把想当然的事情复杂化了,但实际上是,将原本隐藏的问题凸显出来了。有些问题人们并非意识不到,只是对麻烦的问题避而不谈而已,甚至压制它们。虽然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些问题反映不出来,但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的,理论的作用就是直面这些麻烦问题。如果在会计实践和研究工作中一味地回避问题,又不愿意提出问题,只是满足于一般经验的总结,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水平就不会提高。如时下研究正酣的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绝对真实,但为什么做不到绝对真实,凭经验是回答不了的。人们的直观经验不足以回答解释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现象,也不足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变量。总之,理论和经验的功能和作用很不一样,应区别对待。

在会计实践工作中人们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和现象,许多不是凭经验就说得清楚的,而且可能产生分歧:经验总是从相对狭隘的经历和视角来谈个体的事例,而缺乏宏观的、带规律性的把握。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毕竟不是一回事。譬如说,众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归咎其原因,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是大量的,必须要超越经验,到经验的背后去寻找解释的答案。通常,会计实践工作者对会计理论诘难的依据是,不少在企业从事实践工作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素养,由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照样得心应手,富有成效。那如此推来,是否所有的会计实践工作者都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而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若同时精通会计理论将会是怎么样的情形?我们当然不必苛求所有的会计实践工作者都从事理论研究,也不要求其以会计理论见长。同样,我们也无理由指望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同时是杰出的实践工作者。将理论与实践兼于一身自然求之不得,但这样的完美毕竟稀少。总之,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定会拓展和丰富现有的会计知识,会计理论不仅试图解决会计问题,更要提出问题,作為进一步的探索对象,使对会计的认识不断地深入下去。而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彼此之间的关联,答案不是凭经验可以找到的。

四、会计理论的缺陷

应该承认,会计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反省,它的许多缺陷也需要正视。理论首先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应对由经验而形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就会计理论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究其原因,一是会计受到外部环境变迁的剧烈影响。经济体制的不同,法律制度的差异,文化习惯的悬殊,不仅影响经济业务,也影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二是从事理论研究的视角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结论亦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譬如同一资产的计价,有人从其历史轨迹确认其历史成本,有人着眼当前现实,主张采纳现时价值。还有些人着眼于未来,认为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量才是它真正的价值。各执一词,但无一能抵挡住他人的诘难,使自己的理论做到无懈可击。三是因为会计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人们观察的现象随时间、环境而变化,时过境迁,难以验证(汤云为、钱逢胜,1997)。

说理论无用,其实并不足怪,各种理论及流派之间相互矛盾甚至攻讦并不鲜见。此外,如果说有人对会计理论疑虑颇深的话,那是因为理论的确有把简单问题说复杂了的倾向,就会计理论本身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相互矛盾的态势。譬如,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可靠性和相关性,而可靠性和相关性本身就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可靠的相信不一定相关,而相关的信息则不一定可靠,更多地倾向于一方将会以丧失另一方为代价。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宏观经济中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一样,往往需要人们在其间作出一番痛苦的抉择。令人沮丧的是,现行会计理论中的很多方面都呈现出这种矛盾关系,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无效率争论”埋下了伏笔(邵屹,2003)。譬如在“研究与开发支出费用化抑或资本化”的问题争论中。赞同费用化的理论依据是:更符合谨慎性原则;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特征。赞同资本化的理论依据是: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更符合配比原则;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特征。比较这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的终极落脚点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正因为其“基本”性,几乎所有的理论研究到这时便无法再继续深入下去。第二,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分别为对方观点所持论据的逆命题。简单说,如果费用化的优点是a原则,资本化的优点是b原则;那么费用化的缺点就是否认b,资本化的缺点就是否认a。这也正是无论如何成熟的会计理论,人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其不足的原因所在。

会计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理论不再用于指导实践,而是用来印证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为人们即将采取的行动提供“行为正当”的借口和依据。换言之,人们的实际需要在前,理论的产生与供应在后。这时,理论不再是中立的、非功利的;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利益差异甚大,不同的利益团体希望有不同的理论,因此,会计理论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多重理论的集合。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76年的一份题为《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的报告中将会计理论分为真实收益学派、规范的归纳学派、决策有用性学派和信息经济学派后指出“某种单个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理论此时还并不存在”。同时也需明确,任何理论都有局限,但一般来说,就其性质而言,比经验的局限性要小。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理论大于经验的总和。

五、会计理论的意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给会计带来的挑战,靠单纯的经验总结显然不够。凡此种种表明,会计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经验相对零星,理论比较系统;经验相对注重局部,理论趋于把握总体;经验徘徊于细节,理论则居高临下;经验着眼于个体,理论关注普遍规律。如果说经验注重的是表象结构,理论的重心便在深层结构。尽管如此,理论至少不总是自行其是,也可以非常实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经验归纳上升到抽象的理论高度。理性的思维力图穿透各种经验层,探求经验体会后面的先验起源。会计理论的研究对象繁复多样,面对现实会计问题的深入思考是难以回避的。经验的总结固然重要,经验考察也可作为理论化的基础,但肯定替代不了旨在探索认知规律的理论模式;理论和经验虽具有互补性,但不具相互替代性。所谓理论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注重的是体系框架的建立与分析体系框架中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理论的作用是让人们对会计这项人类古老的活动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更深入的理解,或是对某些相关问题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或提供更好的答案,即使是暂无定论,探索的过程本身也可能带出许多启迪,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会计学科发展的作用。起码不至于让它停滞不前,反复地重复一些表象的经验之谈。经验的背后有何规律可循?跟我们的认知提高有什么关联?人类的认知总是在不断地寻求某种突破,而不是固守或满足于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经验。我们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总在不断变化和进步,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但由于经验之谈的暂时性,如不提炼上升为理论,适应面就过窄。当然不是说理论一旦出笼就能够一劳永逸地指引实践,但至少有相对的稳定性。会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与其他学科有何关联?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探索、研究,惟有如此,我们的认识才能提高。理论和学术的过程是一个克服主观偏见的过程,尽可能地考虑到我们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叶障目,以偏盖全。

总之,不论喜欢与否,我们处在一个理论化的时代,表现为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的纷至沓来。当各种会计理论跃入我们的视野之后,我们不可迷失方向,要走出认知的误区,也要摆脱理论的困惑,努力克服理论自身的缺陷,同时看到理论的意义与作用,毕竟无论经验有多丰富,其暂时性、局限性决定了理论是不可替代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理论的意义和发挥理论的优势。

六、结语

综上所述,摈弃理论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会计理论的意义不容抹煞。理论的体系可使由经验而产生的零星想法,得到依托,使之有机会归纳出有规律的东西,从而演绎、衍生为系统,并在普遍的意义上指导实践。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只有被经验或实践证明的假设才能构成有生命力的理论。鑒于缺乏理论不免导致非理性的个体反应,重申理论的意义不可小觑。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与探索,需注意克服简单化或复杂化的倾向,不可忽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互动关系,准确把握理论发展的脉络,使之更趋于理性化,促使会计这门学科从相对边缘向中心推进,获得自身的学术主体性,并不断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使会计理论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西卜等. 2003.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 会计研究,4:55~60

2.邵屹. 2003. 论会计研究中的无效率争论及准则制定机制. 时代财会,3:23~24

3.葛家澍、刘峰. 2003. 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 第1版.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9

4.汤云为、钱逢胜. 1997. 会计理论. 第1版.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2

上一篇:小学生想象作文:未来机器人下一篇:开展国际档案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