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精选8篇)
1.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 篇一
高职部专业介绍会新闻稿
为了让高职新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快速的步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高职部于9月2号下午举行了高职专科新生入学教育,此次介绍会请了实训处李黎明老师、哈理工宋鸣老师分别担任专业介绍教师。
李老师、宋老师分别从专业历史发展、专业发展前景、学院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专业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说,让同学们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当今国际和中国的发展前景,两位老师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现场气氛反应热烈。
本次报告中,两位教师的详细介绍使大家获益匪浅。通过此次报告,很多同学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再次明确作为高职专科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以最饱满最自信的心态来迎接学习。
2.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 篇二
关键词:专业教育,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策略
伴随智能手机和3G/4G的普及,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吹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跨界应用的号角。在这样的形势下, 政府及企业需要更多懂“互联网+”的人才,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招生因此持续升温。然而,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用性强的新兴专业, 在高职院校开办起步较晚, 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模仿本科院校的体系, 重理论轻实践, 没有切实考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 使得学生就业对口率一直较低。这种招生热、就业冷的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报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中, 36.5%的学生认为自身计算机基础较好;46.9%的学生有网上购物的经历;76.8%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好, 愿意从事相关工作;65.1%的学生不知道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哪些;20.4%的学生有开网店创业的想法。笔者通过对长江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60.3%的学生愿意毕业以后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工作;50.8%的学生不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70.4%的学生对半数以上的课程学习没有兴趣, 认为它们对自己的就业没有帮助;主动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到5%的比例。由此可见,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 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目标, 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企业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就业状况堪忧。
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不是开学后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 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完全陌生到亲身体验、从漫无目的到职业规划, 需要系统设计, 分步实施, 需要贯穿新生入学的第一年。
专业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第一, 开学伊始,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 重点讲解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习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标;行业专家用睿智激昂的语言勾勒专业应用的现状和未来, 让学生们认清专业发展前景的同时, 点燃学习专业的激情;优秀的学长们用平实坦诚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他们的学习经验, 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大家说, 学生听”的环节, 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第二, 在第一年不同的学习阶段, 组织学生去不同类型的电商企业参观, 既有对企业运营流程的整体参观, 也有对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观摩;既有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讲解工作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 也有企业岗位能手分享操作技能及工作体会;既有学生自身的感言交流, 也有教师中肯的点评, 让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发展和行业前景。企业的整体运作离不开每一个工作岗位员工的付出, 企业岗位的设置与整体运营目标密不可分, 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企业, 了解企业。第三, 鼓励学生利用平时的节假日和寒假时间从事社会兼职, 体验社会生活, 分析市场需求, 探索电商应用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交流, 以增进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这是一个感性认识的环节, 亲身体验, 更有说服力。第四, 通过一年的专业教育, 学生们对专业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对将来就业的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 引导学生完成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设计,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为每一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 以实现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和未来职业的持续发展, 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急迫需求, 更好地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之探索[J].职教论坛, 2002, (22) .
3.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职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宏观经济,还是其自身原因所致?苏州一家人力资源机构采取在线问卷方式,对苏州、南京等华东城市万名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报告指出,在大学生眼里,所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以及眼高手低,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把就业难更多地归结到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不接轨,以及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本文根据笔者于2013年暑期到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的经历,浅谈几点认识。
一、实践企业简介
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嵌入式信息产品。公司业务涉及政府办公、石油钻探、纺织工业、医疗器械等。经过辛勤耕耘,已拥有研发、销售、服务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在业内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人才市场自助求职设备、现场招聘智能信息发布设备、智能求职登记录入设备是该公司专为人力资源市场研发的产品,产品已经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属超前,产品已经在很多人才市场投入使用,并将信息化连通到乡镇。公司以“用心服务 共创价值”为核心理念,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客户有信心和能力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让客户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魅力。
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收获
(一)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拓宽思维
大多数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只在学校教书,活动范围较为狭窄。虽然有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但是,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专业性质不强。所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多也只是书上的“死知识”,学生体会不深。现在,按照国家政策,很多专业教师有幸参与到IT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此才能改变传授书本“死知识”的状况,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流”源源不断。
(二)增强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紧迫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在实习单位,基于所见所闻,产生强烈的感觉:学校相关专业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时代,与市场衔接不上。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可能仍需从头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企业的要求。这种现状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知识”的想法,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不利,甚至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我校的《电子CAD技术》课程,所用的教材还是Protel 99 se,《生产组织管理》课程用的教材是1985年出版的。我们教育者如果不及时地更新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到头来导致教育成了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平时的教学中,我有发现:每当我补充最新的、前沿的、尖端的科技时,学生的头就抬高了,眼睛发亮。电子技术的更新升级非常快,面对随时更新着的社会、时刻变幻着的市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饥渴的心,渴求着去汲取新知、提升自我。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事实上,专业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后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习,与行业同步。然后才能向学生传授与市场衔接的、适应企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三)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学习必要的技术以外,还能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多样化要求。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精神。教师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交际能力,领会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团体精神、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1)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虽然学校有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只是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很多道理只能在進入社会、进入企业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理解。企业要求员工时时、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以创造企业价值为先。例如,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在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上,就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检验、安装、与客户做好
沟通,减少判断错误,让客户满意,将满意度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只有践行“敬岗爱业、认真负责、顾客至上”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完成岗位任务,得到认可。
(2)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企业是一个团队,企业文化往往也表现为团队文化。该如何在团队内立足?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团队中每个成员只有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产生1+1+……+1≥N的效果。如,在研发岗位工作期间,有员工因故未能及时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其他员工甚至主管会积极主动地帮忙,以及时完成工作,减少损失,彰显了宝贵的团队精神。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我也深感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的重要性。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必须沟通畅顺,业务才可能畅顺;同时个人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本领,不懂就问,并勤于总结归纳,才能进步,个人增值也就意味着团队的增值。
(3)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方面的要求。工作是无止境的,无论其如何有技术含量,如何吸引人,当你一直都做同样的工作,时间久了,也难免麻木、倦怠;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公司有位刚来的大学生,觉得编程工作枯燥乏味,不愿加班,牢骚满腹,不光自己的工作进度缓慢,还影响其他员工,没过试用期就被辞退了。反过来,如何为员工提供工作、生活中的润滑剂,使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饱满昂扬的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教师除了教授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之外,还要在课堂上生动地把自己在企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企业文化告诉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这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
三、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一)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和定位
电子专业教师应当多与IT企业接触,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做好专业定位。从笔者在IT企业的实践内容来看,本专业的定位应当更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综合化。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被派遣到某市人才市场的技术部门,主要负责自助求职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系统安装和升级、桌面维护、硬件更换、信息收集和管理等。第二个岗位职务是维修工程师,工作内容是学习及实践自助求职设备的检验、现场、维修。第三、四个岗位分别是后勤管理和对新员工的培训。可见,IT企业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组织,其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已经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和综合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在定位上应当根据企业在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上的发展趋向,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要之间的差距。
(二)做好企业合作、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
做好校企合作,能形成双赢的局面。如果校企合作实现了市场化、科学化、制度化,那么,这对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对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作为企业,欢迎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岗前培训,因为学生表现优秀,毕业后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笔者的一位学生因为各方面素质较好,被推荐到韵语科技公司就职,受到公司主管的好评。此外,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把自己平时对有关问题的积累、思考提供给企业,为企业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见,也得到企业的重视。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该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企业,专业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观念、更新技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面对市场对新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专业教师必须本着教育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时俱进,争取更多去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吸收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技能,并将新的知识技能教给我们的学生。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强竞争力
学习、工作之中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即个人的综合素质。举例来说,在企业的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在别人的地盘上开展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成为工作的畔脚石,需要有礼有节,尊重对方,必须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必须注意与人交际、沟通的技巧。一次,公司派两名新员工跟随主管参加某行政部门的投标会,因为他们的仪容仪表过于个性化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来看,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礼仪修养、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邓人芬.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实现校企双赢[J].知识经济,2011(05).
[2]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4.应用韩语专业介绍 篇四
应用韩语专业创办于2005年,是江苏省最早开设应用韩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学院从2006年开始招生,截止2012年6月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韩籍教师2名,师资力量结构合理。在校生208名,已毕业159名,赴韩留学20名,专业办学成果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我院经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办学模式,培养能熟练地运用韩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高级韩语专业应用型人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开设以下课程:标准韩语、韩语听力、韩语会话、韩语翻译、韩语写作、韩语阅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商法、商务礼仪、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办公技术等。通过上述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具备较高的韩语应用能力和岗位从业能力。
图一: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高等院校韩语比赛获奖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规范”和“实用”的原则,采用国内高等教育学界认可度高的教材作为专业教材,同时注重引进韩国大学出版的相应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课外阅读材料和网络资源作为有益补充。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开展听说、会话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韩语应用能力。采取贯穿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习和体验韩国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在韩语实训室开展韩语实训教学,通过校内集中实训“韩文打字”、“韩语软件及网络运用”、“韩国文化体验”、“TOPIK专项技能训练”等校内集中实训项目,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图二:专业学生在韩语实训室内阅读韩国相关资料
专业注重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提升专业办学理念。教育的国际化要求人才培养和国际接轨,应用韩语专业充分利用江苏省独特的人文环境,发挥专业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办专业的模式,加快专业的国际化进程。目前,应用韩语专业已经开展与韩国善林大学的“2+2”或“3+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提升办学理念,积极同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等韩国知名高校开展满足学生需求的中外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图三:专业办学成果吸引韩国全南国立大学来访
围绕培养应用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应用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积极推进日常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注重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实行教师跟踪管理,建立爱心档案,按照学院要求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内奖助学金公平、合理的发放给学生,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在课外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和大学生社团活动,并深入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校外实训项目,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图四:专业学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韩国文化周”活动现场
通过三年的悉心培养,应用韩语专业学生需要取得以下技能证书:韩国语能力考试中级以上(含3级)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含B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国家一级(含一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至今,大量韩资企业进入我国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展地区,例如:南京LG公司、苏州三星工业园区、盐城东风悦达起亚集团等诸多知名韩企快速发展,推动高级韩语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我院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岗位:
1、韩资企业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
2、国际商务岗位、进出口贸易岗位、涉韩酒店管理和涉韩高级秘书。
3、学校韩语教师或韩语培训机构教师等。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以上,深受社会好评。
图五:专业与上海、江苏等地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学生继续升学或深造的愿望,本专业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并举培养学生的原则,培养方式包括鼓励学生到韩国高校攻读本科学历、推荐大三学生到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韩国语专业攻读本科、参加江苏省“专转本”考试或“专接本”到省内知名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截止目前,本专业共有85名学生通过深造提升了学历,得到韩国语教育界、专业学生和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5.应用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篇五
(专科起点本科层次)
1、艺术设计(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视觉传达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能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绘画、市场调研、广告策划、整体形象设计;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平面设计、图形及图像处理等技能;能在各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设计院、策划公司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包装、CI设计与策划等工作,获得艺术设计专业训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图形设计、商业插图、字体设计、编排设计、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AD辅助设计等。
珠宝鉴定与评估方向
在原专科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技能,能够在珠宝专业公司、科研、企事业部门以及学校从事首饰设计与珠宝评估及教学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Illustratro首饰平面设计、金属工艺与首饰加工、宝玉石鉴定与评估(钻石/红蓝宝)、宝玉石鉴定与评估(翡翠/白玉)、首饰工艺画
与创意设计、饰品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室内设计方向
主要学习和研究室内外环境以及居住、办公、商业、展示等空间应用技术。培养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室内装修、室内
陈设、家具设计及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表现技法、构造与材料、展示设计、建筑设计、概预算、室
内设计应用、景观设计、壁画设计、陶艺等。
广告摄影方向
通过对广告设计摄影的研究、实践和学习,探讨摄影在广告中的运用技术,学习利用摄影及后期平面设计制作来实现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广告,这是融合实用摄影和实用现代艺术设计的专业,培养从事广告和平面艺术设
计的专业人员。
主要课程:广告艺术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
计、摄影技术技法、数码影像基础、摄影策划与创意、广告摄影技术、广告表现方法、影像后期制作、广告摄影研究、人像摄影研究、观念摄影、摄影
报道、国内外名家研究等。
中国书画方向
在原专科或相邻文科专业的基础上强化中国文化理论学习,并结合书法国画综合实践,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传统文化理念、艺风端正、集继承与创
作一体的书法、国画和现代电脑设计艺术相结合的研究创作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诗词学、书法技
法、国画技法、中国书法史论、电脑设计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网络信息领域、管理信息领域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开发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
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媒体
技术、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等。
3、土木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建筑工程材料实验、工程结构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专业
工作,获得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训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处理、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
构、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城市轨道工程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的站段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具备客运专线、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施工、检测、监测、加固技术,能够应用先进仪器设备与方法为基
础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
主要课程:结构力学、轨道工程概论、施工组织与技术、土力学、安全系
统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等。
4、自动化(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熟悉计算机控制及工矿企业供配电技术,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自控项目设
计或设备安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VC语言+、过程控制、电器与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等。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以机为主,具有数控技术应用能力,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开发,现代设备的维护、运行、管
理及经营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VB、数控原理与编程、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伺服系统与位置检测等。
6、材料科学与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制备等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生产、设计、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质量分析、产品开发、材料应用及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及其新进展、材料加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制品工
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材料热力学等。
7、化学工程与工艺(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工艺设计、施工与新工艺研究开发、分析检测及污染控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及反应器、环境检测与维护、市场营
销等。
8、安全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安全工程的系统理论、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在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贸、物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科学原理、系统安全工程学、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通风除尘与空气调节、安全防范与监控技术等。
9、应用化学(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及其它工作,也能在精细化工、轻工、电镀、环保等企业及技术公司从
事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又能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
事业行政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化学类基础课程、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有
机合成单元反应、精细化工工艺学、英文文献检索等。
10、建筑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咨询等部门从事设计和专业咨询等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依托行业、面向应用的一线高
级工程师。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制图基础及CAD、建筑学概论、素描、色彩、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法规与业务等。
11、网络工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和外语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基本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网络设计与开发、网络管理与组织、网页设计与制
作基本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技术等。
12、会计学(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及会计电算化操作和相关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国家各级财政、税务、金融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经营活动中从事资产评估、拍卖估价、房地产中介、产权交易与资产
置换等资产评估实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经济法、中国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国际贸易理论、资产评估、会计制度设计等。
13、工商管理(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和外语的基础,能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级
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电子商务基础、经济法、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4、市场营销(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物流管理方向
现代物流是近年来在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运输仓储业、商品流通与信息产业融合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跨学科、复合型新型产业。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与外语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信息化、现代物流实用技术等专业技能,能在各种流通领域和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的应
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商务英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
计等。
15、国际经济与贸易(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市场营销业务的基本规程和技术,熟悉通行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商品学知识,熟悉掌握英语沟通技能的国际贸易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口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实务、电子商务、外贸报关实务、知
识产权概论、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
16、会展经济与管理(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以市场营销、英语、艺术设计、信息管理为学科背景,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熟悉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恪守国家法纪,诚信自强,身心健康,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特别是具有会展策划和会展营销等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品位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会展策划师、会展经纪人、会展项目经理等复合型的会展业核心人才,同时根据会展产业链的要求培养具有不同专长的其他会展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会展公司、会议中心、展览馆、博览会等组展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和中层管理人员,也可到各类生产企业和商业企
业等参展企业担任营销管理人员。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概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概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展概论,展览管理实务,会
议管理实务,节事活动管理实务等。
17、社会工作(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是一个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前景极其看好的新兴专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与律师、大学教授不相上下。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福利、劳动、司法、学校、社区、企业等系统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司法矫治、社区
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
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统计学等。
18、园林(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园林行业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备现代生物学及园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绿地管理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篇六
☆
1、学习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
2、必修单片机,PCB电路板设计;
3、选修CPLD,DSP,高频电路,外壳设计等;
4、能力强的学多一些,能力小的,学少一些;
5、注重实践,多动手,理论要联系实际。
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四川省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我校最早设立的电子系统专业,其学科实力最雄厚,教学工程基地最完备。本专业旨在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人才及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师。本专业有四个主攻方向:
电子工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
信息工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图像和语音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控制、识别等技术。
遥测遥控: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无线电导航与定位、无线电测量与控制等技术。
集成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与波、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子线路、随机信号等及工程实验、雷达原理与系统、遥控遥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数字系统EDA技术等。
毕业走向: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电子信息领域研究所、公司,从事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电信、交通、GF、金融、广播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
6月28日 20:34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7.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 篇七
一、以能力为本位高职学业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16号) 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人才培养是紧密围绕“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应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 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并体现多维发展目标。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构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包括学习能力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及职业能力三个方面。各评价部分都涉及到各学习阶段、相应的学科、专业学习领域, 有不同评价标准、形式和方法。学习能力评价包括的评价项目有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项目学习评价、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评价和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程学习评价。评价形式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成果展示性评价, 目的就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习能力和职业习惯等情况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以引导学生对各阶段的学习、实习情况进行反思, 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从而充分展示学生才能, 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实践能力评价是指典型工作任务下的项目化教学的综合评价, 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展示性评价方式, 它是对每个学习情境下的实践过程的考核评价, 对学生每个项目学习任务完成后的成果评价, 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养成。职业能力评价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基本素质评价、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评价以及交流沟通、团队意识等适应及发展能力评价, 是为了增强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效性、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职业岗位技能联系起来以成整体化的职业行动能力。
目前高职教学制度多数以学分制为主, 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修够规定学分方可毕业。上述各体系评价组成部分在基本学分中所占比例可以是:学习能力评价占30%, 实践能力评价占30%, 职业能力评价占40%。这种体系构建正是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考评相衔接的评价标准,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 使学生的课业知识以及知识的转化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实现个体价值。
二、研究制订校企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的标准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等技术和管理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努力联系企业, 加强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目的就是要强化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以学校评价为主, 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 通过企业调研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有了明确的目标, 但最后对培养结果的评价却缺乏用人单位的参与, 显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所以, 高职院校在制订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时, 应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及支持, 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学校评价体系结合起来, 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关键的环节, 我们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专业发展研讨制定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 既考核学生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及适应能力等职业素养, 又考核评价其所掌握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操作技能等专业素养。顶岗实习中的职业能力评价, 主要由学生与实习单位来完成。学生实习结束后, 要对自己的顶岗实习进行总结, 由学生所在实习单位根据《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对实习情况做出评定。学生最终顶岗实习成绩可结合单位评分 (占80%) 、学生自互评 (占10%) 及实习指导老师评价 (占10%) 三部分进行综合评定。
三、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与方法
评价工具是指为了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进行评价判断时所采用的手段。目前学生成绩评价除了采用试卷测试、行动观察记录、实验实训报告等传统意义上的评价工具外, 还积极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在学业成绩评价上的巨大作用。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借助Moodle教学平台, 对于《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主干课程, 根据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本专业课程标准设置网络教学资源, 包括课件、项目任务、作业等单元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内容, 并建立起专业主干课程试题库。充分利用平台强大数据统计、汇总功能, 这样既可以按照用户登陆时间、次数、操作内容等多种条件查看用户在课程中的活动情况, 也可以将学生历次作业与测验的成绩进行加权计算生成课程成绩, 每次考核从试题库随机抽取, 随时检测阶段性学习的效果。进行教考分离课程资源库及试题库的建设及使用, 既可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过程的学习, 又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也使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客观公正。
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 可以使评价者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学生的学业评价任务、实现学业评价的目的, 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评价结论的信度和效度。笔者认为在高职学业评价中应多提倡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如标准化测验、展示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 , 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使得评价的过程也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才可以提高评价的质量和可信度。其中真实性评价可在教改中与广泛应用的“以工作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紧密结合起来, 避免过分重视学科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教学。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评价就是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评价, 要求学生应用专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的某项任务, 让学生在获取项目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等的实践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 掌握职业技能。
综上所述, 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子, 从对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校企评价制度的完善创新、评价工具与方法选择等方面对高职学业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就是要去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努力方向、建立自信, 以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多元、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学生, 不但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而且对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既顺应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也是真正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文件选编 (1996-2009)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3]吕啸.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2) .
[4]王丽娜, 杨亭亭.国内外高等教育学习评价现状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2) .
[5]周祥龙.学分制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 2009, (5) .
[6]曲滨.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09, (3) .
[7]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8]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9]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高职电力电子专业教学实践探索 篇八
关键词:电力电子教学探索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
0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结合了电子电工、电能变换、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强电和弱点结合的特点。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降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该专业的名称为:电力电子與电力传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类电力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所在学院从2007年开始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模式开始进行高职电力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教改探索。直到2012年,新版的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中,首次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企业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在高职的电力电子专业的教学中,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的模式进行教学。
1.专业平台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依托电子技术、电力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选择《电子技术基础》、《电力变流技术》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三门课程作为专业平台课。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在《电子技术》课程涉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内容,传统的教学中,内容枯燥、学习难度大。鉴于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单元划分,每一单元确定一个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应用案例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放大电路的学习中,设计一个音频功放的案例,指导学生通过音频功放的焊接、分析和调试,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力变流技术》课程包含电力器件的知识、各种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原理与实现等内容。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
1) 单相整流电路模块;
2) 三相整流电路模块;
3) 单相逆变电路模块;
4) 三相整理与电路模块;
5) 驱动与保护电路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验证的模式进行。同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通过1周的集中实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在该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CPU的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必须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鉴于此,采用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进行教学,同时开发了一整套的课程学习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
依托以上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体现学生应用能力的知识来源,是学生就业的技能基础。在该专业的开设时,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力电子产品设计、生产、调试和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各类变频器、驱动器、开关电源、特种电源、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设计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辅助设计、调试以及售后和售前的专业服务。鉴于以上目标,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变频器技术》、《电源技术》和《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这三门核心课程。课程的基本安排如表2所示。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课程,包含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内容。同时变频器是工业电力电子产品,在工业应用上具备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电力电子专业教学的典型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课堂和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两周的专用周完成一个单相变频器的安装和调试,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电源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类似。
当今,电力电子技术是新能源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此开始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新能源领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
3.总结
对于高职高专的新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我们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平台课程完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完成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供的保障。但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对课程的教育形式、方法等进行反复的优化和修改。
参考文献:
[1]刘晋,牛印锁,文俊. 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2(06): 64-65.
[2]曹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5): 206.
【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介绍】推荐阅读:
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06-21
微时代“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8-18
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论文07-27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IT类课程体系的研究09-03
高考高职热门专业07-09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个人介绍08-27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06-24
高职专业就业前景08-18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