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治理方案

2024-08-05

顶板治理方案(共7篇)

1.顶板治理方案 篇一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技术措施

为搞好我矿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弘利煤矿顶板专项治理方案》。

第一节 组织管理

弘利煤矿成立顶板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板的防治、方案实施所需的人、财、物,严格按本措施的规定搞好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组 长:钱伍荣

副组长:艾海提、陈才元

成 员:李丰德、索天锁、勾兴和、刘富均、韩红兵 第二节 顶板管理专项治理具体措施

一、掘进巷道顶板管理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

1、掌握巷道开掘厚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理的深度、巷道周围的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现状尺寸等,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后才能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减少各工序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顶板距离和临时支护的程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未支护巷道的长度。

(二)、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

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

2、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规定的空顶距应先支护后掘进。

3、单巷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发现断梁折柱或变形严重的支架,应加固修复,修复巷道时,修复地点以里的人员应全部撤出,预防冒顶堵人,并且由外向里逐担进行。

4、熟悉掘进巷道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加强如日常检查,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

(三)、顶板管理的针对性措施

1、新掘巷道应制定的开口安全措施:

①、开掘地点要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且避开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

②、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

③、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顶空帮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帮顶,大范围的应用木垛接顶处理,同样用背板背好打紧。对将受施工影响的棚子进行加固,其方法有挑棚、打点柱、设木垛等。

④、新巷开掘施工,要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或用手镐挖掘的方法,尽量避免震动围岩或因放炮引起冒顶。

2、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措施:

①、避开动力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段回采工作面结束,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进行。

②、尽量减少掘进时的空顶面积。放炮前支架紧跟工作面,放炮后及时架设支架。要减少装药量,避免对顶板的震动,若放炮难以控制和管理顶板,改用手镐方法掘进。

③、巷道支架要加密,同时将上帮腿与底板的夹角缩小,将顶帮用木板等背严接

实。

④、擦边掘进时,如遇上区段巷道的棚腿外露时,其下帮棚腿不要抽掉,可以捆上木板或笆片。

3、有淋水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掘进工作面有淋水时,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涌水量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条件分别采用预注浆封水,快硬砂浆堵水,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顶板淋水不大时,用压风边吹边喷砂浆止水,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密度,背严帮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4、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

①、采用架棚支护时,棚距要缩小,提高支护支撑能力。

②、棚梁方向尽量正交里面架设,增大支架密度,减少空顶距离。永久支护要紧跟工作面,背帮接顶药严实。

③、采用砌碹支护时,每次掘砌长度不大于1m。④、顶板特别破碎时需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二、巷道维修顶板管理

本矿巷道因受压力影响,变形严重,支架出现断梁折柱,片帮冒顶时有发生,巷道有效使用降低,且影响安全生产。为使本矿正在使用中的巷道能继续发挥效益,确保矿井通风、运输、行人、排水等安全正常,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劳动组织

组建并保持3人以上的维修队伍,并配备一名瓦检员负责全矿巷道维修地点的瓦斯检查任务,严禁单独一人从事巷道维修任务。由安全、生产副矿长领导,在维修人员中选举或指定一人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同时接受当班矿井安全检查人员的

检查监督。

作业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未经领导批准,不准任意换人或撤销。现场负责人要随时与领导汇报工作等安全实况。维修工必须按本措施作业,加强个人自主安全,对本岗位的自身安全负责。

(二)、巷道维修安全知识

1、在巷道维修前,应首先检查巷道通风和有害气体情况。修复旧巷时首先要进行通风、排放瓦斯,并保证工作地点的瓦斯和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检查有害气体时,在巷道维修地点及周围都应该认真检查,尤其要检查是否有瓦斯积存,如有瓦斯超限或有局部瓦斯积聚要先处理好后才能工作。

2、在有积水或流水的巷道内维修时,事先要检查水沟是否畅通,如有淤塞、要先清理水沟。待维修的巷道如有积水或附近有老空区积水时,应先放出积水后再进行维修,以免发生突水伤人。

3、刷大、修理井巷需要连续拆除支架时,必须由里向外逐架进行,不得大拆大换。在拆除顺序上要先检查顶板,把易落得大块岩石维护好,松动楔子,使支架减压后进行翻棚,翻棚前要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遇有顶板破碎,应超前挑顶,事后翻棚。

4、在独头巷道维修时,事先要检查后面的安全出口支架是否完整,若有支架拆损、断裂,应先修复好以后再向前修理。对独头巷道维修时严禁多段作业,巷道里面也不得从事其他工作,在撤掉需要翻修和更换的支架前,应加固工作地点的其他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终止工作,上下班人员必须现场交接班,并同时认真检查工作地点,以确保安全。

5、对头巷道维修拆换,在两头相距5米,要停一头作业,以免造成压力集中发

生冒顶。

6、撬落活石应从顶板完整的地方开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撬落活石时,一人操作,另一人在后面当好监视哨,禁止行人通往撬顶危险区,并要注意巷道周围及支架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同时要维护安全出口,在不能立即处理时,要迅速撤到安全地点。在处理巷道顶板严重冒落地点时,还必须有专人观察顶帮的变化情况。

7、维修斜巷时,要由上至下进行撤换,在维修前必须增加下面支架劲木和打好顶柱,防止支架推到,在维修地点的下方5—10米处分别设2—3处挡板,防止煤、矸石、杂物滚下伤人。

拆换支架遇有棚顶上有木垛时,要用长杆托好木垛后再翻棚。

(三)、巷道维修的方法与措施

1、棚式支架的维修:

(1)、刷大的一帮得安全措施:

①、在巷道不需刷大的一帮用撑柱叉把柱腿支撑紧,并用点柱或抬板棚抬住顶梁。②、在需要刷大的一帮,紧靠柱腿挖一小沟,柱腿外露后再用撬杠将柱腿撬出,而后用手镐刷帮。

③、扩帮较宽且顶板不好时,可打上临时点柱维护,再挖柱窝,栽新柱腿。④、柱腿栽好后,如旧梁还可以使用,则要将梁柱结合好,如果扩大帮或旧梁不能再用时,要更换新梁。

⑤、原支架回撤时要用“软”架撤法,不能在没有打点柱托棚时强行拉架,避免引起冒顶事故。

⑥、架设支架时应先架后回,架一棚回一棚,减少顶板的下沉。⑦、支架架设好后,要用笆片、木板等材料将巷道的顶帮背严护实。

(2)、刷大两帮的安全措施:

①、如果巷道顶部宽度不需要加大,顶梁可以复用,可在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根点柱托住旧梁,或者架设托板梁顶住或托住旧柱旧梁再松动较好一帮得柱腿,并拆除柱腿后面的支护材料,然后摘掉柱腿进行巷帮刷大。

②、巷道刷大到需要的宽度后挖柱窝、栽柱腿,并将顶刹紧背严,用同样的方法刷大巷道另一帮。

③、如果顶梁需要更换,则要先将顶柱或抬棚等拆掉,待回撤顶梁后再上好新梁,顶柱或抬棚拆掉时,要随时观察顶板情况,顶板状况不好,要缩小回撤范围,甚至停止回撤工作,护好顶板后再进行。(3)、全断面刷大的安全措施:

①、旧巷顶板较完好,支架比较完整时,先将需要刷大的巷道支架护帮护顶材料拆除,松动顶梁和柱腿,并用撑柱叉撑住两帮柱腿,回撤顶梁,再回撤柱腿。②、支架回撤,待浮矸清理掉后进行刷大,支架回撤时,如果发现顶板有异兆应立即停止回撤,先处理顶板。

③、巷道顶板稳定状况不好时,应先挑巷道顶部,从巷道一边逐渐进行,挑顶时随时注意附近顶板和巷道两帮情况,挑顶过程中用笆片或木板等托住顶板掉矸。④、挑顶后再刷帮,回撤旧棚腿。

⑤、当巷道刷到需要的高度和宽度时,再挖柱窝,栽柱腿、上顶梁,将顶帮刹紧背严。

三、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止措施

(一)、局部冒顶事故防治

1、局部冒顶的征兆:

①、顶板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断梁折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的声响,铰接顶梁的楔子被弹出或挤出;底板软时支柱发生钻底现象,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的闷雷声。

②、顶板掉渣,顶板破裂严重时,断梁折柱就要增加,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③、煤质变酥,煤壁片帮增多,范围增大,工作面钻眼省力。④、顶板出现裂缝,裂缝张开,裂缝增多。

⑤、顶板出现离层。检查顶板时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若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离层。

⑥、顶板发生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造成冒顶。

⑦、瓦斯出现异常,在含瓦斯煤层中,瓦斯涌出量忽然增大。⑧、顶板淋水增大。

2、工作面局部冒顶发生的规律:

①、局部冒顶大多数发生在工作面的初次来压阶段,正常回采时冒顶次数相对较多。

②、工作面冒顶事故多发生在工作面的上下端头,放顶线处,煤壁机道区,地质破碎带等地点。

③、放炮落煤后、放顶时、刚开工、快下班时,是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多发时间。

④、多数冒顶事故是由于“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作业人员麻痹大意,图省事、怕麻烦、撞大运、不在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工程质量低劣所造成。

3、工作面冒顶事故易发生的地点:工作面放顶线和煤壁线;工作面上下出口;

地质构造变化造成的破碎区域。

4、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防治措施:

①、工作面支架方式要与顶板岩性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用不同的支架方式,这是避免局部冒顶的重要措施之一,如较坚硬的顶板可采用点柱,松软易碎的顶板就要用棚子,并用背板、竹笆背实,对较破碎的顶板,必须选择能及时支护的、顶板悬露面积较小的自移式支架。

②、采取措施预防冒顶。要做到靠近煤层顶板的炮眼眼底要与顶板离开0.2—0.3m的距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炮眼布置、角度、装药量、一次爆破量进行,防止崩倒支架,形成过大的空顶面积和空顶距。

③、工作面落煤后要及时支护。落煤后,受到运输机弯曲段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紧接着打基本柱,顶板悬露面积大,时间长,因此,应采取超前挂梁或打临时支柱的办法及时支护,防止局部冒顶。

④、在推移输送机时,有较大面积的顶板不能用木柱支撑,对容易冒顶的破碎顶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⑤、工作面上、下出口处理要有特殊支架。一般要求在上下出口范围内架设抬棚或木垛等,加强维护。

⑥、采取正确的回柱方法,防止顶板压力集中在局部支柱上,造成局部顶板破碎及回柱困难。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⑦、严格执行各项顶板管理制度。例如敲帮问顶制度、验收支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金属支柱检查制度、顶板分析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⑧、保证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加快推进速度。

(二)、大冒顶事故的防治

1、大冒顶的征兆:

①、顶板的征兆: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声音的频率和音响增大,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而发出的声音,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出像闷雷的声音,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顶板岩层破碎掉渣,而其掉渣逐渐增多,顶板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下沉速度增大;底板出现底鼓或裂缝。

②、煤帮的预兆: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出现明显的受压和片帮现象。煤壁受压后,煤质变酥,片帮增多。使用电煤钻打眼时,钻眼省力。

③、支架的预兆: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大量的被压坏或折断,并发出响声。使用金属支柱时,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并发出的声音。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活柱迅速下缩,连续发出“咯咯”的声音。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时,在顶板冲击压力的作用下,楔子有时被弹出或挤出。

④、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2、工作面经常大冒顶发生地点

①、开切眼附近,这个区域上部顶板的坚硬岩层两边都受煤体支撑不易下沉,这就给下部软岩层直接顶的下沉创造了条件。

②、地质破碎带,如断层、皱曲附近,在这些地点直接顶岩层破断后易形成大块岩体并下滑、垮落。

③、老巷附近,由于老巷顶板一般破坏严重,直接顶易破断。

④、煤层角度大的地段,倾角大的地段由于重力作用而岩层沿倾斜下滑力增大。⑤、顶板岩层淋水地段,顶板岩层含水使顶板裂隙容易张开或沿裂隙面滑动。⑥、局部冒顶区附近。由于局部冒顶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引起了顶板压力的变化,可能导致大冒顶。

3、大面积冒顶的防治措施

①、加大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

②、提高支柱的稳定性;煤层倾角大或在工作面仰斜推进时,为防止顶板沿倾斜方面滑动推到支架,应采用斜撑、抬棚、木垛等特种支架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③、严格控制采高,使直接顶冐落后破碎膨胀能达到原来采高。这种措施目的在于堵住冒落大块岩石的滑动。

④、采面从开切眼初采时不要反向开采;在初采时向相反方向采几排煤柱,如果是复合顶板,开切眼处顶板暴露日久已离层断裂,当在反向推进范围内初次放顶时,很容易在原开切眼处诱发推垮型冒顶事故。

⑤、掘进上下顺槽时不得挑顶掘进,否则就破坏顶板了顶板的完整性,易造成推垮冒顶事故。

⑥、对于坚硬的顶板采取高压注水或强制放顶。⑦、加强矿压的预测预报。⑧、大冒顶后的处理 恢复工作面处理冒顶

a 从工作面冒顶处的两头,由外向里,先用双腿套棚维护好顶板,保证后路畅通。棚粱上用板皮刹紧背严,防止顶板继续错动、垮落。梁上如有空顶,采用小木垛刹紧背实。

b 边清理工作面边支护,把垮落的矸石清理并倒入采空区,砌筑成砂墩并接顶(砂墩长3米,宽2米),沿煤壁按0.8米的柱、排距投顶子(草鞋耙长0.5米,宽0.15米,厚0.1米),加强上、下安全出口的支护。

c 如顶板冒落的矸石很破碎,一次整修不易通过时,可先沿工作面煤帮修通小巷,使风流贯通后,再从冒顶区的两头向中间依次放矸支护。开绕补巷过冒顶

a 冒顶区在上、下出口时,可以沿工作面煤帮错过一段,留3—5米煤柱,由进风巷向工作面斜打一条补巷和采煤工作面相通,就可正常生产出煤。

b 冒顶区在工作面的中部时,可以平行于工作面留3—5米煤柱,重新开一条开切眼。新开切眼的支架,根据顶板情况另行确定。

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弘利煤矿 2011年1月30日

2.顶板治理方案 篇二

1 水源分布及水文地质概况

大平井田位于新密复向斜的西南部, 属地下水南径流带, 其补给区主要是井田西北部的寒武、奥陶系灰岩和南部的二叠系碎屑岩出露区,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表水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在区域水文地质上, 大平井田位于新密矿区汇水盆地的西南边缘, 为地下水补给径流区,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由下至上分别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 (O2m) 石灰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下部的L1-3石灰岩、中部的L5-6石灰岩及上部的L7-8石灰岩, 二1煤层上部的二叠系砂岩含水层, 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

从大平矿在采掘生产中实际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来看, 下部的L1-3灰岩及奥陶系石灰岩含水性较强, 且水位较高, 但由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及太原组中部砂泥岩段隔水层的作用足以抵抗奥陶系灰岩水及石炭系L1-3灰岩水的压力, 使二1煤层得以安全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上部、中部的L7-8、L5-6石灰岩含水层在该矿含水性较弱, 二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含水性较强, 从大平矿16采区16071、16121工作面来看, 已严重影响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水通过采动裂隙渗入工作面, 工作面淋水10~260 m3/h。

2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二1煤层以上10~40 m范围内, 为煤层采动后的冒落破裂影响带, 在该影响带内发育的中粗粒砂岩含水层的承压水, 将直接充入矿井, 是二1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该砂岩主要为大占砂岩, 厚度0~32.87 m, 平均厚度15.75 m, 致密坚硬, 裂隙较发育, 但多被方解石脉所充填, 故其含水性较弱, 以顶板淋水形式向矿井充水, 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3 超前钻孔施工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利用布置在工作面运输巷的钻场, 向工作面施工超前疏放水钻孔, 形成人为导水通道, 在顶板采动裂隙中或砂岩含水层中截住水源, 使顶板水从疏水钻孔中流出, 经水沟或水泵排出工作面, 从而达到顶板水治理目的。

然而, 并非所有顶板淋水均可使用超前钻孔疏放的方法。须满足一定条件, 方可使用:①工作面上下两巷之间有一定坡度 (顶板岩层倾角在20°~45°最佳) ;②疏水钻场最好布置在顶煤厚度相对较薄处, 顶煤太厚影响钻孔成型, 易塌孔, 堵塞疏水通道;③顶板岩石坚硬, 完好, 不破碎。

大平矿16采区16071、16121工作面符合上述条件, 故适用此方法。

3.1 钻场、钻孔布置

(1) 钻场布置。

超前钻孔主要在疏水钻场中施工, 钻场一般布置在工作面胶带运输巷的下帮, 根据经验, 钻场距工作面切巷30 m左右时打钻效果最佳, 而每次施工钻孔有效控制顶板距离为20 m, 所以钻场间距确定为20 m (图1) 。

(2) 钻孔布置。

钻孔布置根据顶板岩性及其厚度而定, 经多次施工摸索得出的结论, 终孔位置在高度上落到直接顶与砂岩含水层的分界面上为最佳, 位置太高不能完全拦截住顶板水, 太低不容易命中顶板裂隙带, 在一个方位上可同时布置1~3个钻孔 (图2) , 以提高钻孔命中裂隙带几率。

平面上控制范围从工作面胶带运输巷上方, 至胶带运输巷往上8 m以内为最佳 (因为工作面煤层有一定倾角, 顶板水多集中在工作面下口周围) 。从16071、16121工作面施工的疏水钻孔来看, 胶带运输巷上方及往上5 m之内效果最佳, 控制范围太靠上, 不仅钻孔导不出水, 在工作面放煤时反而形成人为裂隙通道, 造成工作面淋水。

3.2 超前钻孔施工参数

采用ZYG-150、ZYG-200等小型钻机 (灵活易操作) , 钻头在∅75 mm以上, 每个钻孔最好下孔口套管, 套管深度下到煤层顶板以上1~2 m为最佳, 防止钻孔被堵或被水冲击破坏。

4 顶板水治理效果

大平矿在16071、16121两个工作面施工顶板疏放水钻孔进行引水, 消除了回采工作面切巷、胶带运输巷超前支护替棚淋水现象, 改善了工作环境, 减少了水害隐患, 增加了安全系数。

5 结语

(1) 通过超前钻孔疏放水治理, 使顶板淋水通过人为引导从疏水钻场集中流出, 既减少了工作面防治顶板水的投入, 又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不仅施工灵活方便, 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2) 在施工中应注意:①钻场间距不可过大。实践证明, 2个相邻钻场距离在20 m左右为最佳, 太远造成钻孔施工过长, 塌孔、堵孔几率增加, 影响疏水效果。②为保证钻孔不受采动破坏, 钻场在距工作面30 m左右时效果较好, 不可提前施工钻孔。③钻孔终孔控制位置应在工作面切巷往外2~8 m处, 因为工作面超前压力裂隙带集中在此段。

摘要:大平煤矿二1煤层顶板砂岩水水量较小, 但对工作面安全生产影响较大, 因水流分散多呈淋水状态涌出, 治理较为困难, 该矿施工顶板疏水钻孔治理顶板淋水, 投入小, 效果好。分析了大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介绍了大平煤矿超前钻孔施工方法, 总结了施工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3.顶板治理方案 篇三

关键词:含水层;综合治理经验;费用

1 2875东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

钱家营井田位于开平向斜东南翼的南段,井田构造以褶曲为主,断裂为辅。矿井共分7个含水层,目前对于第一个主要可采煤层7煤来讲:主要受顶部5煤顶板至A层铝士岩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Ⅴ)即5煤层顶板上0-50m段含水层水威胁。

八采区位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矿井西部区域,采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2875东工作面位于井田西翼八采区7煤层,为矿井主力生产工作面,工作面同煤层倾斜上方和下方均未设计工程,上覆及下伏各煤层暂无工程,西部有2873西泄水边眼、2875东回风边眼,除此之外,暂无其它工程。工作面标高-645.4~-763.7m。工作面平均走向长546.6m,倾斜长209.9m, 面积118509.5m2, 工作面煤层厚度在2.3~4.2m之间变化,平均煤厚3.1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中含一层厚度0.05m~0.3m粉砂岩夹矸,平均0.15m,工作面局部煤层伪顶较为发育,厚度0~0.3m,平均0.2m。煤层倾角6°~20°,平均11°,煤层走向在45°左右变化。工作面最低标高-835.4m,所承受的5煤层顶板含水层最大水压为3.50Mpa。

八采区已回采的7煤层几个工作面均出现了较大涌水量,其中2871西、2871东、2872西、2873西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分别达到了2.0m3/min、1.75m3/min、2.3m3/min、4.0m3/min。通过比拟法预计2875东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在2.73m3/min,工作面涌水量大对回采影响较大。据已回采的几个工作面分析,7煤层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具有地温高、工作面涌水量大等特点,为防治水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2875东运道走向长630余米,高差约24.5米,通过对2875东现场调查发现运道中间有一较大洼点,将会给排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图1-1)。

2 针对工作面本身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

2.1 超前施工区域疏水降压工程。根据地面5煤顶板含水层观测孔钱水28资料初步判定该区域裂隙发育,水位较高。在八采下部轨道平石门钻窝内施工疏水降压钻孔,疏水降压孔从2012年1月1日终孔至2014年10月30日,八采区深部区域地面煤5顶板含水层水位由-341.73m下降至-478.6m,水位下降136.87m,共计放出动水量约520000m3。对以八采下部疏水降压孔为中心形成了疏降漏斗,疏水降压效果非常明显。2875东工作面位于疏水半径区域内,较好的降低了工作面顶板水压。

2.2 对工作面超前施工音频电透视物探。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工作面5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情况,决定对2875东工作面实施音频电透视勘探, 2875东工作面音频电透视采用120Hz和15Hz;其中120Hz实际测量深度30到60米的范围,共发现3处富水区,分别为1号富水区、2号富水區和3号富水区;15Hz实际测量深度60到90米的范围,共发现2处富水区,分别为4号富水区和5号富水区。基于上述认识,建议本工作面生产期间以5个富水区段为防治水重点区段,如图2-1。

2.3 根据物探结果施工工作面疏水降压工程。为了使施工目的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达到疏水降压效果,探清富水区的含富水情况,采取了根据物探结果施工疏水降压工程(如图2-2),2875东工作面煤5顶板含水层疏水降压孔共施工钻孔6个,截至2014年5月21日累计共放出水量28770m3,疏水效果不理想,根据周边资料综合分析,可能是受八采下部轨平2.3石门疏水降压孔长期以来的疏水及疏水半径影响,导致2875东工作面西翼疏水降压效果不明显。

2.4 优化防排水设计,降低防排水费用。根据疏水降压钻孔施工效果可以判断2875东工作面顶板裂隙不是很发育,涌水量基本不可能超过预计最大涌水量,可以根据预计最大涌水量施工防排水工程,极大的降低了防排水费用,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了工期。

根据预计涌水量,制定防排水设计。在2875E运道最大积水段施工一沉水巷,将工作面出水引入沉水巷,到一定水量漫出至绕巷外面的排水沟,沿2875E运道下帮布设预制400×400mm的预制铁皮水沟一条;在运道下帮布设8寸排水管。在运道外口设计施工一沉淀池,并将水沟和一趟φ159mm的排水管相连,水沟和排水管直接通向-850西大巷。

2.5 综合治理成果。通过对2875东工作面5煤层顶板含水层的综合防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并未出现顶板突水事故,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3m3/min,涌水均较好的排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3 结论

4.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篇四

米脂县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

2015年8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提高我矿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推进我矿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开展应急演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研究决定,拟定于2015年8月9日组织开展2015矿井顶板事故应急专项演练。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职工在井下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变避灾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二)、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救援程序。

(四)、积累经验以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二、演练原则

(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二)、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四)、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三、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指挥部设在生产指挥中心,演练开始之前,由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各单位、各有关人员立即进入演练状态。

总 指 挥:王会春 副总指挥:王 春、杜开亮

成 员:朱凤武、韩 生、范礼军、张福厚、杨克宏 指挥部下设八个小组,在统一指挥和管理下,实行分口负责,各尽其责的应急救援处理行动。

1、事故技术组 组 长:王会春

成 员:朱凤武、张福厚、韩 生、范礼军

2、抢险救援组 组 长:杨克宏

成 员:榆林市专职救护队、芦则沟矿井辅助救护队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郭永生

成 员:芦则沟矿井急救员、子洲县医院医护人员

4、治安保卫组 组 长:朱凤武 成 员:保卫室人员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范礼军

成 员:郝世党、周建国、张淳胜、孙山海等有关工作人员

6、应急通讯组 组 长:韩 生

成 员:杜成满、李志刚、马青云

7、善后处理组

组 长:张福厚

成 员:郝世党、张淳胜、王连套

8、事故调查组 组 长:王 春

成 员:范礼军、张福厚、韩 生、朱凤武

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警电话:外线0912—6429920、内线6000),办公室主任由朱凤武担任。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通知总指挥,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各个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或由总指挥决定设置地点)。

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矿长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人员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总指挥职责:

1、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指挥全矿的应急救援工作。

3、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响应级别。

4、指挥、协调各个小组应急救援工作。(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

2、负责调用本矿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3、负责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行动顺利执行。(3)成员职责:

1、范礼军: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

2、朱凤武:负责使用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姓名及其所在位置,并迅速报告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并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

3、张福厚:负责对抢险救援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实行有效的监督及事故的善后工作。

4、韩 生:负责协助总指挥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必要的采掘、避灾图纸和相关资料,根据总指挥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5、杨克宏:负责协助榆林市救护队开展救援工作。(4)事故技术组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措施。

2、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议。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

3、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对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技术指导。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

5、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5)抢险救援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2、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变更的建议。

4、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进展情况。(6)医疗救护组职责: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

2、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3、参加相关事故调查。(7)治安保卫组职责:

1、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负责协调、配合公安、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协助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4、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8)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

2、负责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3、负责抢险救灾期间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上级领导及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任务。

4、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9)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3、负责传达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救援指挥成员迅速进行集合。(10)善后处理组职责:

1、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2、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伤员的慰抚工作。

3、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报告。(11)事故调查组职责:

1、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领导下,在其他小组的配合下,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取证工作。

2、提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评估报告。

四、应急演练目标

(一)报警

当发生顶板事故时,由现场施工单位当班第一责任者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

(二)接警、处警

生产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由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安排人员立即向当天带班领导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汇报,同时通知顶板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生产指挥中心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预案。

(三)应急指挥

1、基层单位:

一旦发生矿井顶板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顶板事故现场处理小组,当班跟班队长为第一责任人,为事故小组组长。

2、矿级应急指挥:

生产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矿成立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小组,指挥部设在生产指挥中心。

(四)应急行动

1、现场应急行动

值班矿领导、相关科室、跟班队长及瓦检员、安检员等特殊工种人员对顶板冒落危险的处理有绝对的处置权,立即停止生产,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进行处理,可以先处理后汇报,相关人员须无条件配合。

2、地面应急行动

生产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地点情况汇报内容,快速有效的调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及时传达事故地点信息及矿领导下达的处理方案。

五、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1、演练场景:

假设8月9日9点,因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

2、实施步骤具体内容:(1)背景:

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2)过程控制:

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在演练过程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过程。参演人员接到消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来采取应急行动。

六、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2015年8月9日9点,因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跟班队长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冒落事故,并组织本工作面人员撤离。

(二)、值班调度员接到11502运输顺槽跟班队长的汇报立即下达井下停产、撤人的指令,同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情

况,总指挥立即下令启动《芦则沟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井下其它地点接到调度室撤人命令后跟班队长、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向地面撤离。

(四)、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生产指挥中心集合,由总指挥组织制定抢险救灾方案、落实责任、统一安排工作。各部门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抢险工作,同时通知辅助救护队集合待命。

(五)、应急救援队各组长在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迅速集合本组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六)、安质部派人负责副斜井井口的人员清点和安全维护工作(演习中在副斜井井口清点撤出的人员)。

(七)、供应科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援物资的发放工作。

(八)、各应急救援小队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九)、演练结束后,总指挥下达演练结束命令,芦则沟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演练结束。

七、演练记录

演练小组安排专人对演练各过程所发生的时间、事件、方案等进行详细记录。

八、井下人员撤离路线 1、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事故:事故前端人员由运输顺槽→Ⅱ盘区西运输巷→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事故后端人员由回风顺槽→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2、11502回风顺槽→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

九、演练安全注意事项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演练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XX事故应

急演练”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以便保证演练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二)参与演练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违章作业。

(三)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必须听从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在指定的安全处待命并不得阻断人行道。

(四)现场参演人员不得随意开动各种机电设备。

(五)当出现真实的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要在现场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迅速回到本职岗位。

十、处理顶板事故注意事项

1、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等。抢救人员时,首先应直接与预先人员联络,用呼叫、敲打等方法来判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配合抢救。若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

2、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察觉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的做好安全退路。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始终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消除冒落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冒顶时,要根据冒顶的范围大小、地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3、在处理中必须坚持由外向里,加固附近巷道支护,防止冒顶范围进一步扩大。遇有大块矸石威胁遇险人员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石,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根据现场情况,积极组织

人力物力对事故区域进行处理,加强支护并及时清理外运冒落矸石,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援。

十、评估标准与评估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对应急演练活动进行评估,圆满完成的为优秀,基本能够完成任务无明显不足的为合格,存在明显不足或完不成任务的为差。

(一)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人员及有关单位必须按照要求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二)在各采、掘工作面撤人过程中,安质部安排各工作面安检员负责抽查考核员工对压风自救呼吸器使用的熟练情况及所负责区域压风自救系统的完好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并汇报到安质部。

(三)通风队安排各工作面瓦检员负责抽查考核员工对供水施救系统的熟练程度及所负责区域供水施救系统的完好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并汇报到通风部门。通风队安排各地点瓦检员在接到撤离命令准备撤离的同时,检测并汇报所在地点的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四)在演练过程中安质部负责派人在副斜井井口统计撤人情况并派人到主井、管道井模拟进行安全维护工作;调度室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核实撤人情况、记录人员全部撤离到副斜井井口的时间。通风科和通风队分别派人协同在副斜井井口负责抽查员工对自救器使用操作的熟练程度。

(五)调度室负责记录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的情况及时间、应急救援方案从制定到组织实施的时间。

(六)通风队安排辅助救护队员检测并汇报各井口风流中有害气体情况。

(七)机电队安排人员检查汇报主扇运行情况及其辅助设施的完

好情况。

(八)生产部负责检查各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情况和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

(九)监测中心负责检查通讯系统的畅通情况、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核实有害气体、温度等监测数据。

(十)通风队在接到井下发生事故的通知后立即派主管技术人员准备好通风系统图、网络图、供水系统图、防尘及防灭火系统图到调度室,动力科准备好供电系统图、压风系统图到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准备好采掘平面图等到调度室。

十一、演练动员与培训

演练开始前由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组织对演练进行动员工作,确保所有参与演练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过程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十二、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演练评估是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演练结束后由评估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对本次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等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在演练结束后一周内,根据评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以及演练人员在演练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过程进行充分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练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十三、文件归档与备案

5.创建顶板管理示范矿井工作方案 篇五

关于创建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活动工作方案 公司根据XXXXXX煤业《关于开展XXXXXX煤业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的通知》文件的要求,通过开展创建顶板管理示范矿井活动,全面提升我矿顶板事故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我矿顶板管理的技术保障能力,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顶板管理示范矿井活动,确保我矿不发生顶板重伤以上人身安全事故和顶板二级及以上生产事故。对矿井顶板管理隐患全面排查和整改,推进顶板管理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达到顶板管理示范矿井标准。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矿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活动稳步推进,决定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领导组。

组 长: 矿 长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成 员:其他公司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办公室主任:生产部经理 成员:各责任部(室)负责人、各基层队队长 领导组负责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协调。矿长对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全面负责,是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者,生产副矿长对公司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具体负责,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其他公司领导对其分管范围内的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具体负责。

办公室负责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负责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经验总结等工作。

三、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8年7月25日-7月31日,生产部组织制定我矿《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下发各基层队,各基层队组织贯彻学习文件精神,并做好学习记录。

2、实施阶段:2018年8月1日-2018年11月31日,各相关部门和基层队按照建设标准要求认真开展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完善各类顶板管理技术资料,加强工作面现场管理。由生产部牵头组织,积极推进我矿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各项工作,迎接煤业集团不定期的指导和督查。

3、验收评定阶段: 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31日,生产部牵头组织公司相关部门,按照《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考核评分表》,完成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自评。迎接煤业集团的示范矿井现场验收,顶板管理示范矿井评定。

四、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工作安排及分工

(一)活动要求

1、矿井每月组织召开顶板管理例会(生产部组织,做好会议记录)。

2、生产副总每旬组织一次顶板专业隐患排查,并对隐患制定整改措施(生产部负责组织,问题以五定表方式落实)。

3、矿井每季度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业会议,对季度顶板管理进行总结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生产部具体负责组织)。

4、矿井编制顶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并根据现场变化适时修改,以文件形式下达。(技术部负责编制,并根据变化适时修改)。

(二)完善管理制度

顶板管理应编制以下六项制度:(1)顶板管理办法;(2)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3)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4)顶板隐患排查制度;(5)井巷巡查维护制度;(6)顶板管理会议制度。(技术部负责编制、发布)

(三)完善台账资料

顶板管理应建立如下台账:(1)顶板离层仪台账;(生产部、安全部负责)(2)矿压分析与预报台账;(技术部负责)(3)井巷巡查维护台账;(通风部负责)(4)工作面月度矿压预测预报台账;(技术部负责)(5)工作面月度矿压分析报告;(技术部负责)(6)工作面回采结束顶板动态监测总结报告;(技术部负责)(7)支护材料的合格证、MA、(性能检验报告)、性能参数表等台账;(库房、采掘队负责收集整理)(8)顶板管理仪器仪表工具台账。(采掘队负责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

(四)规范规程、措施、支护设计的编制

1、采、掘作业规程中要有支护设计章节,支护参数的确定要根据煤层地质资料和现场条件计算,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生产部负责排查作业规程,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及时整改)

2、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编写规范》等对支护设计、顶板管理的要求。采掘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制定修改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生产部负责监督执行)

3、掘进巷道开口、贯通前,须组织现场核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包括顶板管理内容的专项措施;(生产部负责组织现场核查,制定专项措施)

4、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制定针对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组织实施;(生产部负责组织编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4、在掘进作业规程中明确临时支护及永久支护的形式和支护参数、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等,并制定防止冒顶、片帮的安全措施、各种附图完整规范;(生产部负责检查作业规程,按要求整改)

5、采煤工作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备用支护材料,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数量、存放地点;(生产部负责监督执行)

6、采、掘、巷修等规程、补充或专项技术措施必须集中存档。(采掘队、生产准备队、综合队负责集中存放,生产部负责监督检查)

(五)加强顶板支护质量、矿压监测管理

1、矿井必须开展矿压观测工作,进一步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和完善顶板动态监测手段;(技术部负责设计、采掘队组织实施)

2、采煤工作面实行顶板动态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面进回风巷实施顶板离层观测;有相关监测、观测记录,资料齐全;综采工作面采用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综采队、安全部按规程要求填写观测顶板离层仪数据,技术部整理分析;综采工作面实行矿压在线观测系统,上传综采队值班室,机电部要保障上传数据稳定可靠)

3、掘进锚网(索)支护巷道采用顶板离层观测,实行挂牌管理并及时填写记录牌板;(采掘队按照公司制度安装顶板离层仪,安全部、采掘队按区域分工定期观测)

4、离层仪设置符合制度要求,特殊地段增设离层仪。(技术部负责设计,生产部组织实施)

5、支护质量、矿压监测制度中需明确矿压监测数据采集周期,明确责任单位(人)负责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切实掌握巷道顶板动态,按月出具各工作面矿压分析报告,矿压预测报告,为顶板支护设计、顶板管理提供依据。(技术部具体负责)

(六)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达标

1、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现场有检测手段;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综采队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2、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单体支柱间距误差不超过100mm);支架(支柱)不超高使用,支架(支柱)高度与采高相匹配,不违反作业规程,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综采队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无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采高大于3.0m或片帮严重时,应有防片帮措施;综采支架前梁(伸缩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高档普采(炮采)工作面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200mm;(综采队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4、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150mm,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及以下时,最突出部分薄煤层不超过200mm,中厚煤层不超过250mm;(综采队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5、工作面内液压支架(支柱)编号管理,牌号清晰;(综采队具体负责)

6、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悬顶面积大于10平方米时应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情况下不能强制放顶时,应有加强支护的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监测手段;(生产部、安全部、技术部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持,综采队负责按要求组织实施)

7、开展工作面顶板管理、规程落实情况的班评估工作、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初撑力符合规定、单体液压支柱有防倒措施;((综采队负责组织实施,生产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8、回采工作面端头有退锚装置,端头悬顶面积不超过规定。(生产部组织综合队按要求退锚,确保悬顶面积不超过规定)

(七)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达标

1、掘进工作面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无空顶作业,空帮距离符合规程规定,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掘进队具体负责,生产部、安全部等生产相关部门监督)

2、临时支护形式、数量、安装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符合现场实际;(掘进队具体实施,生产相关部门监督)

3、架棚支护棚间装设有牢固的撑杆或拉杆,可缩性金属支架应用金属拉杆,距掘进工作面10m内架棚支护爆破前进行加固;(掘进队具体实施,生产相关部门监督)

4、锚网(索)巷道安装、螺母扭矩、抗拔力、网的铺设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索)的间、排距、锚杆露出螺母长度及锚索露出锁具长度符合规程要求;锚杆与井巷轮廓线切线或与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垂直,最小不小于75°,抗拔力、预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掘进队具体实施,质量办等生产相关部门监督)

(八)明确井巷巡查维护管理责任

1、矿井井巷巡查维护责任区划分明确,并在工程平面图上标注;(技术部具体负责在工程平面图上标注)

2、定期对巷道顶板离层仪巡查,巡查记录清晰;(安全部、采掘队按公司顶板管理制度分工定期巡查,巡查记录清晰)

3、报废巷道隐蔽工程记录清楚,暗井或倾斜巷道下口预留泄水孔、并在井上下对照上标明,归档备查;(地测部具体负责)

4、井巷维修做到一工程一措施;(生产部组织、监督基层队按要求执行)

(九)其它方面

1、开展顶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实施工作,完成煤业顶板工作意见中本矿承担的顶板项目。(技术部负责,其它相关部门配合)

2、无顶板方面重大隐患。(生产部每旬组织包括有顶板管理方面内容的检查,生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日常巡检,确保顶板无重大隐患)

五、检查方式及评定办法

1、示范化矿井验收采取现场检查与资料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进行一次;

2、按照“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考核评分表(见附件一)要求进行打分,相同类型工作面检查超过2个头面时,取加权得分;

3、矿井达到必备条件且示范化矿井验收考核得分在90分及以上时,可认定为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

4、推广应用顶板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并取得明显的安全和经济成效,根据情况每项(次)加0.5~3分;

5、被评为顶板管理示范化的矿井,由煤业授予“XXXXXX煤业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称号。

六、奖惩

公司顺利通过验收,获得XXXXXX煤业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称号,由公司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领导组研究给予所有参与部门经济奖励。考核验收得分低于90分,公司未能获得XXXXXX煤业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称号,由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办公室按照验收扣分情况给予责任部门经济处罚。

七、工作要求:

1、矿长是公司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创建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各部门、各基层队正职是本单位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完成本部门、本基层队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创建活动。

2、宣传办公室要利用电子宣传屏、OA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顶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性,培训中心要集中播放顶板事故的典型案例,各部门、各基层队组织职工对公司近年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学习,学习要有记录备查。

3、各基层队要按照《顶板管理示范化矿井建设考核评分表》的要求,每月至少要专门组织本队工作区域顶板隐患排查一次,问题以“五定表”的方式落实,排查记录交生产部存档。

4、技术部每月总结顶板管理经验,编写顶板管理分析报告,报告发各生产相关部门,以利于顶板管理。

6.顶板治理方案 篇六

演练方案

制:

生产技术科:

处: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长: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

北宿煤矿二O一四年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演练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北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矿井顶板事故救灾综合能力,根据《北宿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北宿煤矿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按照北煤安发〔2013〕113 号《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方案》的要求,特制订北宿煤矿2013年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标

(一)进一步提高矿井在面对顶板事故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快速反应、协调配合能力。

(二)进一步提高职工在面对顶板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处置能力。

二、演练时间 2014年6月22日10时

三、演练地点 6712工作面溜尾处。

四、组织领导

根据《北宿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要求成立顶板事故演练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总 指 挥:葛家新

副总指挥:聂刚、徐建忠、王兴雨、沈庆彬、陈继祖、孟伟。

成员: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调度室、安全监察处、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通防科、地测科、矿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劳资科、财务科、企管科、宣传科、纪委、工会、组干科、审计科、武保科、物供中心北宿站、物业管理中心、矿医院、信息技术中心北宿站、基建办、地企办等单位主要负

组长:徐建忠 成员:姜存国 窦庆安

职责:负责现场医疗救援、受伤人员转送和卫生防疫工作。(5)物资供应组 组长:孟伟

成员:卞清武 唐珉 司秀红 宋文强 赵计华

职责: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以及恢复生产物资的准备。(6)警戒保卫组 组长:陈继祖 成员:蒲先保 韩成祥

职责:负责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戒严、救援队伍引导和维护秩序、交通等工作;必要时经指挥部批准,向公司保卫处或济东公安分局和地方公安部门提出支援申请。(7)后勤保障组 组长:徐建忠

成员:侯华 张俊军 狄平潘志红 李云杰

职责:负责协助总指挥及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通讯保障、电力供应、食宿接待、车辆调度、各类文件材料的起草、下发和上报等工作。(8)信息发布组 组长:陈继祖

成员:张兴茂 张俊军 郭廷东 管洁 吕丽 李云杰

2.张矿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北宿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调度员接到启动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

(三)应急行动

1.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后,总指挥下达事故抢险命令,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救援方案。

2.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各抢险救灾组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四)处置措施

1.应急指挥部命令现场跟班副区长张洪亮,按照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要求,立即成立由现场跟班领导、班组长、安监员、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的现场救灾领导小组,组织现场抢险队伍进行救灾。

2.现场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对手被划破流血伤员,转到安全地点后,立即用干净毛巾包扎,先止血,然后由2健康人陪护着外出,到人车场乘车。对于另一小腿骨折伤员,在保证骨折部位平直、不错位的情况下,先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再按现场伤员急救方法固定好骨折小腿,然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人车场乘车。

3.应急指挥部通知运搬工区在-220m水平人车场立即组织两列人车。一列立即由-220m水平运输大巷开往十六采区人车场,接载受伤和陪护人员外出,一列等待、运送救灾人员到十六采区人车场。

4.由生产矿长葛家新带领刘祥爱、张卫东、杜希山、何森、张庆勇、狄平、孔宪生等人,立即下井,奔赴1673上面事故地点,负责现场指挥抢险工作。5.由徐建忠带领姜存国、窦庆安及医疗救护人员,立即下井到达十六采区人车场,对伤员进行现场医救处理后,陪同伤员上井并护送到医院医治。6.现场抢险作业,采用木垛法接顶。首先加固冒顶区边缘的支护,其次对

员不得参与演习。

2.所有参演人员要服从指挥,不要喧闹。现场抢险人员按照跟班队长及安全班长要求进行抢险救灾。

3.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听汇报人员要准确记录,并复述汇报内容。

4.生产技术科作好演练记录,包括演练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演练用时,参演单位和人数,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5.处理冒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装顶工作要由安全工长、跟班队长统一指挥、协调。

(2)装顶前应首先敲帮问顶,人员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找掉悬矸危岩,此项工作要有专人监护,确定无掉顶片帮危险后方可作业。找顶时必须坚持从外向里、从顶板较好的一边向顶板差的方向顺序进行,必须时刻确保退路畅通。

(3)装顶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人员站在有掩护的地点作业。

(4)装顶前应提前搭好脚手架,找好退路,装顶时要从冒顶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装顶,并派有顶板控制经验的工人监视顶板。

(5)装顶前应停机闭锁,运输机停电上锁,专人执行停送电制度。(6)装顶用单体支柱时,必须用麻绳或绳链生根,防歪倒,并远距离供液。(7)在装顶过程中,发现顶板异常要及时撤人,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8)装顶前,要提前备好材料,在装顶过程中,要做到快装快上。(9)装顶上料时要相互协调叫应好,号令统一。

(10两人或两人以上抬放钢梁、半圆木、支柱等物料时要相互协调叫应好,防止挤伤或砸伤手脚等部位。

(11)装顶工作要间隔作业,观察顶板的稳定性。(12)严禁无关人员在冒顶区域范围内停留。

7.破碎顶板下综采工作面仰采方案 篇七

目前回采的10416工作面, 属10煤层、104采区, 煤层厚度:1.5~3.9 m, 平均厚度:3.1m;煤层倾角:2~11°、平均倾角:5°;直接顶:细砂岩:0~4.9m、基本顶:泥岩:7.0m;直接底:泥岩:1.5m、基本底:细砂岩:2.1m;工作面设备配套为刮板输送机SGZ800/1050、采煤机MG5001180WD、液压支架ZZ9600-24.5/40。

受上覆两层岩浆岩侵入的影响, 回采工作面局部地段顶板较为破碎、压力显现明显。尤其是在工作面回采至“二次见方”区域内, 受10414采空区和断层共同影响, 上部近30架顶板处于破碎状态, 回采难度大。为确保破碎顶板下工作面正常回采, 从回采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来看, 主要采取“以护为主”的顶板管理理念, 结合现场实际, 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三机配套相关参数

参考工作面三机配套图纸相关理论参数:工作面0°回采时, 不拉移超前架, 采煤机滚筒与支架前梁间隙为290~306mm之间;按5~15°仰采时, 不拉移超前架, 采煤机滚筒与支架前梁间隙为88~157mm之间, 拉移超前架后, 采煤机滚筒不能直接进行挑顶。

从设备配套情况来分析, 工作面破碎顶板下仰采, 正常回采过程中, 设备不能满足挑顶要求, 很难做到运输机与支架同幅度上提, 给工作面正常回采带来困难。

2“以护为主”控制破碎顶板

(1)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坚持“工程质量第一、初撑力第一”的观点, 确保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

(2) 合理控制工作面采高。严禁工作面超高回采, 超高工作面支架不能有效接顶, 易导致支架受挤、受力不均匀等状况, 进而使破碎顶板范围增大。

(3) 管好煤壁, 预防顶板破碎范围扩大。

(1) 工作面端面距超过500mm时, 要对煤壁进行超前使棚管理, 使棚管理采用走向挑棚, 一梁一柱, 一架两棚的超前支护方式。使棚管理能有效减小煤壁对顶板的支撑力, 从而减少了煤壁的片帮。

(2) 注加固材料控制煤帮, 在工作面顶板破顶段, 煤体内施工钻孔, 注马丽散使松软煤体能有效粘结在一起, 确保了煤壁的支撑力。从工作面现场操作看, 一般打眼深度为8m, 注入量为60-80桶 (两组分总计) , 有效面积上下各8m左右、推进5m不片帮。

(3) 煤壁注水, 工作面内每10m打一钻孔进行注水、深度10m, 使用封口器封口, 封口深度3-5m, 注水量一般2m3, 能很好的提高煤体粘结性能, 预防了片帮。只有煤壁不片帮及时移架, 支架最大化的支护顶板, 更有效预防破碎顶板范围扩大。

3 措施制定符合现场操作

针对现场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面顶板破碎状况, 制定针对性的仰采措施。

(1) 顶板破碎时, 要控制好回采高度, 根据现场实际仰采时采高不低于3.2m。

(2) 工作面仰采时, 加强对运输机的管理, 使运输机始终处于平直状态, 工作面仰采角度大时, 使用链条进行吊车, 吊车后使用木楔在老塘侧进行垫平, 确保采煤机行走时处于水平状态。

(3) 采煤机割煤时, 如煤壁出现冒漏现象时, 要及时停机进行支护, 主要使用单体支柱一端支设在支架护帮板上, 另一端打在顶梁内伸缩梁梁窝上, 减少顶板的冒漏。

(4) 工作面仰采时, 采煤机不能有效挑顶时, 采用打眼爆破的方式进行挑顶, 确保提车幅度与支架上提幅度一致。

(5) 破碎顶板下回采时, 确保工作面车直状态下, 加大破碎顶板处的进尺量。

(6) 优化设备的性能, 对采煤机煤壁侧支撑滑靴进行更换, 支撑滑靴的高度降低150mm。

4 规范现场操作、狠抓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保证, 从抓好现场管理入手, 抓好工程质量是防治顶板事故极其重要的措施之一。

(1) 现场操作时, 严格执行带压擦顶移架, 移架到位后及时升立柱并伸出伸缩梁、护帮板, 确保有效支护帮、顶。顶板破碎地段, 使用单体辅助拉架, 单体支设在支架顶梁前端与运输机铲煤板之间, 采用远距离供液, 这样一方面能使支架拉移过程中减少对破碎顶板的再次扰动;另一方面能更有效的使支架处于一定的仰采角度。破碎顶板回采过程中, 一定要确保支架的状态, 根据现场情况尽量使支架处于仰采状态。

(2) 正确使用好两级护帮板, 顶板破碎时, 要及时伸出一二级护帮板。拉架时, 除打单体使支架前梁有仰角外, 还要用单体支设在护帮板上, 减少煤壁侧冒落矸石, 有效护帮护顶。

(3)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确保支架状态良好, 严禁出现支架受挤现象。支架受挤地段往往也是顶板破碎地段。工作面支架受挤后如不及时调整, 移架困难, 移架过程中, 可能反复升降, 使顶板破碎范围扩大。当工作面存在支架受挤现象时, 及时用侧板进行调整, 侧板不能调整的及时打单体辅助调整, 确保支架不受挤, 防止因支架受挤移架困难导致顶板破碎范围扩大化。

(4) 加强液压支架的检修力度。对安全阀、液压锁、立柱等损坏的、不能自锁的及时更换, 确保支架能有效支护顶板。

5 结论

总之, 坚持工作面初撑力第一为原则, 以支护为主, 加强顶板管理, 有效控制破碎顶板的面积。加强技术措施的现场指导作用, 以质量为抓手, 规范现场操作。合理利用好一二级护帮板的支撑作用, 优化设备的使用性能, 使设备始终处于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有效的确保的破碎顶板下工作中面的回采。

参考文献

[1]徐永圻.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1 (2005.3重印) [1]徐永圻.采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1 (2005.3重印)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珍惜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