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024-09-23

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共6篇)

1.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篇一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按: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精神指导下,安监总局制定下发了《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发展繁荣安全文化事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安监工作的人员,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自己对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体会对策建议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全社会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并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的综合监管优势,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既是安监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各界对安监部门的期盼。

一、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体会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安监部门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力量,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度。总结近年来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有如下体会。

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安全意

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安全课程,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提高安全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介机构的作用,传播安全文化的内容,举办多样化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村委的作用,在面对面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大力弘扬安全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作用,建章立制,打造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综合协调作用,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改革创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实做好每项工作。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对人的观念、情感、品行等的影响,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当前,安全文化建设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不清楚安全文化建设的战略作用,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当成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有的地方没有扎实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三是有的地方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思想内涵,有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四是有的地方安全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关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不能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五是没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未能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的力量;六是有的安全文化作品质量不高,公式化、概念化东西多,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俱佳的精品少;七是有的地方片面认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企业,偏重于抓企业的文化建设,忽视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工作缺乏宏观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二、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明显特征,既要抓好长期规划,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又要立足当前,抓好基础性工作的落实。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融入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统一,统筹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有序进行。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支持的安全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实施安全文化精品工程、开展重大安全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资金。要扶持和奖励为安全文化创作和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

人,打造优秀的安全文化创作和宣传队伍。

二是不断充实安全文化的思想内涵。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注重梳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总结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安全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新成果,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安全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丰富安全文化的内涵,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面向未来的安全文化。

三是创新传播形式载体。要创新安全文化的传播形式,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使人们在欣赏高质量的安全文化作品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既要注重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又要注重发挥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的优势,打造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安全文化平台。既要注重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乡镇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又要注重实效挖掘各类历史文化名胜、旅游景点中蕴含的安全文化资源,设置与城乡相协调、与自然相融合的安全文化基地。

四是拓展宣传教育覆盖范围。要深入推进安全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把安全文化融入机关文化建设中,使机关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意识;把安全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营造社区安全氛围;把安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青少年从小养成懂安全、会安全的生活习惯;把安全文化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保驾护航;

把安全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导企业负责人加强安全管理,培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把安全文化融入家庭文化建设中,弘扬以安治家、以安教子的习俗。

五是深化理论研究。要深化安全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对安全文化的本质内涵、内容体系、形态特征、发展规律等相关要素的理论研究,阐述安全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针对安全文化建设在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深入一线反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研究基地、各级党校、安全协会、安全培训中心、科研院校等学术机构和群众团体的作用,广泛吸纳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及基层工作者加入理论研究队伍,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究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2.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篇二

关键词:高校新区,资金筹措,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大幅度增加。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 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仍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占GDP的4%。原来公立高校存在的师资和基础设施的潜力己经充分利用, 办学经费日趋紧张, 于是很多高校开始筹资建新校区以适应不断扩大的学生招收规模。如何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 已成为我国高校适应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因此, 对我国高校筹资现状进行理论研究, 为我国高校筹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我国高校新区建设筹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多元化筹资在实际的运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多元化筹融资存在的问题, 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 对症下药, 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多元化筹融资的途径。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较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 在20世纪末,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离4%这个目标还很远, 2005—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82%、2.79%、2.89%、2.91%。而世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水平为4.9%, 发达国家为5.1%, 欠发达国家也为4.1%, 相比之下我国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2%至3%间徘徊, 不仅离我国的既定目标甚远, 较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更是相差更大。可见我国教育经费的财政筹措力度明显的不足的现状, 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而要想在世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落伍, 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扩大教育经费的财政筹措力度, 努力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

2、高校经费筹措中的个人收费的潜力已经不大

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 随着高校收费标准的逐步提高, 高校也获得了相应的教育经费来源。2005—2008年高等学校学杂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 分别是32.38%、33.52%、34.28%、34.72%。这说明学杂费已经在高校教育经费收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大有填补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不足缺口的势头。然而学杂费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所占的比例快速提高, 由此产生的高等教育机会竞争的不公平性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3、社会捐赠集资比例偏低

据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我国在1985—2008年的二十几年里, 各项捐赠集资款项在高校高等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 基本上是在2%左右徘徊, 没有大的突破, 而且近年来又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开始, 捐赠集资比例开始进入下滑的走势, 从2002年的1.92%分别降至2004年的1.08%、2006年的0.80%和2008年的0.75%, 捐赠集资在高校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严重的萎缩和低迷。

4、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随着我国民间资本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已具备了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产业的能力。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 2008年中国民间资金总量己逾13万亿。然而, 我国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并不通畅, 首先, 政府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途径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高等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其次, 高等教育债券和教育彩票的发行在我国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 并未真正的开展和实施;最后, 国家在政策上对民间资本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依然不足以吸引大量的处于投资真空状态的民间资本。

三、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的多元化筹融资的途径

分析各国高校的多元化筹融资经验, 结合我国高校的筹融资现状, 我们可以形成我国高校筹措教育经费的思路。

1、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虽然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 高校办学经费的渠道在不断拓宽, 财政拨款占学校经费的份额已呈下降趋势, 但是, 在现行体制下, 国家的投入仍然是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支撑, 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仍必须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将教育公共经费占GDP的比例尽快地从目前的不足3%提高到4%, 争取达到国际平均水平5%, 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

2、调整学费结构, 提高学费标准

随着近年高校学费的不断上涨, 我国高校收费无论是与国际上收费较高的国家横向比较, 还是从我国自身的纵向进行比较, 都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严重偏高。中国高校里的贫困生群体也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 规定高校收费标准必须控制在2000年水平之下, 收费标准不得突破教育成本的25%。但我们认为,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 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 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 如若只是简单的限制学费上涨幅度, 受益最大的实际上是富人群体, 相对而言, 穷人并没有减轻负担。因此, 我们建议应该适度的提高学费标准, 在此基础上, 落实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因难补贴”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与制度。这样在增加学费收入的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公平合理。

3、采取各种措施吸收社会各界捐资

社会捐赠在一些发达国家是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 据民盟中央调研, 美国名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已占到年度预算的20%至40%, 日本私人捐赠占公立高总收入15%、私立学校则超过50%。反观我国, 社会捐赠占高校经费比例很小。以2002年至2008年为例, 分别为2002年的1.92%、2004年的1.08%、2006年的0.80%和2008年的0.75%。我国社会捐赠高教事业之所以落后于发达国家, 其原因不仅仅是捐赠形式单一、捐赠范围狭窄, 更主要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国家政策缺乏引导, 社会各界对捐赠高等教育事业还尚未达成共识。所以我国应建立和完善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激励机制、筹资机制和管理运营及监管机制, 创建适合我国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的政策环境。高校可以成立校董事会, 充分发挥校董事会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改变思想观念, 学会向社会、向市场寻求资金, 积极争取企业、基金、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教育捐赠, 加强捐款、捐资的规范化管理, 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模化、长期化的筹措机制。

4、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和赞助

高校作为一项为社会各界培养人才的社会公益事业, 要通过媒体的宣传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进一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各类高校的捐资和赞助。集社会力量办学, 包括企业办学、企校联合办学和私人办学。高校要通过做市场调查, 发现社会各部门需要什么人才, 就为这些单位和部门快速培养什么人才。以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雄厚资金弥补高校办学资金的紧张现状, 发挥高校拥有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的优势, 二者结合, 才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满足这些用人单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杰仁, 徐宏峰.关于高校筹资渠道和筹资均衡点的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7, (12) .

3.对我校学风建设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篇三

学校风气简称学风。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我校自实施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学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认为自身具备优越的家庭条件,找个工作及工作后的发展不成问题,读大学或为“捞张文凭”,或为“享受四年”,处于“无目的”状态。

2、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懈,上课经常迟到和旷课,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作业、实验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

3、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时用尽各种手段作弊,直接导致学院考风不正及部分学生多门课程需要补考或重修。

4、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

5、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低,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评价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正确地处理学习与交友、学习

与娱乐、学习与休息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把美好时光消磨在吃喝玩乐、谈情说爱和玩电脑游戏上。

6、在我校开学后不久男女生宿舍均出现过暴动现象。个别寝室“脏、乱、差”现象严重。在宿舍里喝酒、抽烟。晚归甚至不归宿舍。非周末时间打牌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下学期,我校可以继续开展晨起活动。针对不同专业业推行具有特色的晨起活动,而不是一项应付检查的签到活动。并对检查方式和后期处理方法进行规范。

2、严把上课考勤、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关。学生课前15分钟到,老师课前10分钟到,并每次课前对学生进行点名,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授课老师在下课后及时反映给班主任或辅导员。而辅导员也需抽查课堂人数(一星期至少两次)。事后对缺勤学生进行教育。

3、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1)严格宣传、执行我校学生宿舍管理条例。(2)每月开展创建文明寝室评比活动,设臵循环红旗等奖项和一些奖品。(3)加强学生宿舍安全,防火、防盗。如有可能,希望学校能够施行演戏活动,对火灾、地震中逃生有完整系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这是我们在军训时所欠缺的。

4、针对考试作弊现象,我校工作做得很全面,不管是考前教育,还是考后教育,都很认真的施行。(1)考试前的诚

信承诺签名制;(2)考前各学部召开班委考试动员大会和全体学生考试动员大会;(3)班干部召开诚信考试班会,第一时间转达学校的要求,并对学生手册上有关考试作弊的处罚条例进行学习;(4)学校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班委会议,及时宣告考试过程中发生的作弊事件等。

5、针对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等问题。(1)学校应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院可以借助学生会、社团等这一活动平台开展有关活动,让学生从中受教。(3)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成才发展规划指导,学校可以开展有关知识技能讲座,并能反应有关专业最新动态。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实际意义。

6、学校可以举办《大学生手册》知识竞赛。即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校规校训的了解,有可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手册的积极性。

7、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资格考试与人才就业”专题讲座。

8、可以在学校开展《当代青年礼仪规范》的学

9、真正到位的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10、加强党教育,可以形成以“党风带动教风,以教风带动学风”的良好局面。

11、对于2012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要进行宣传和学习。

许多大学生,虽然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可能并不是真心实意想入党,或为了个人利益,或在家长的逼迫下,或跟风,而对党并没有多少的了解,十八大的召开将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4.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篇四

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 达到协调统一,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经济效益。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 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以及业务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 按配合性要求, 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 谋求物流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天津滨海新区处于与国际接轨的前沿阵地, 物流业更是首当其冲地面临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为了使物流业尽快适应国际化趋势, 全面掌握滨海新区物流标准化技术应用现状和需求, 系统地研究、探讨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是有一定应用参考意义。

2 滨海新区物流标准化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滨海新区现代物流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看, 仍处于初级阶段, 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 质量和效益还不理想。在标准化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由于诸多原因, 目前标准化状况仍不容乐观, 存在着诸多问题。滨海新区物流标准化存在的特点有:物流标准化在总体上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 物流标准化滞后于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 滞后于标准化发展;物流标准化的运作依然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 以传统的部门划分以及地域划分为基础, 缺乏协调配合机制;物流标准化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 直接影响到物流标准化的实施;物流标准化对行政力量的依靠程度比较高, 没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标准技术组织的作用。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物流系统效率低, 物流成本高;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 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物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低;在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 缺乏一贯化运输;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采用国际物流标准的比例低, 等等。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推进物流标准化的障碍, 正是因标准化水平的低下带来了这些问题, 所以物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与物流标准化有着较大的相关性。

3 发展物流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

(1) 理顺和协调物流系统内各分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加强统一领导, 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从对滨海新区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实地调研中可以看出, 体制障碍是制约物流标准化进程最大的绊脚石, 部门分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尽管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 但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很多行业, 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 需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 衔接难度非常大。

(2) 进一步完善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 建设物流标准化体系。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应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同时, 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全面梳理现行标准。

(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加强物流市场的培育。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核心业务, 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 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和标准化, 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4) 加强监督和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标准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一些由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以及准备进入物流行业的其它企业, 政府可以在推广标准化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制约。例如采取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来制约物流企业必须贯彻物流标准化, 贯彻物流标准化的企业, 政府则给予税收、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对仍没有实施物流标准化的企业督促和监督进行整改。

(5)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 特别是物流产业复合性强、关联性大的特点, 应该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比如: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现代物流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 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与知识普及, 行业企业的自律和协调等等, 政府部门都可以委托行业社团组织去做。

(6) 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目前, 滨海新区的物流专业人才奇缺, 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 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7) 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物流服务。现代科学技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 服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需要物流企业能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一种具有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的高效率物流服务, 即物流服务要具有综合化、一体化、标准化的特点。

(8)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由于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在自发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形成制造和物流企业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没有形成基于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网络化制造产业群, 这不利于快速整合各类资源, 也难以支持滨海新区制造和物流业的发展以及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系统功能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 企业信息化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 物流信息化项目大多数还属于第一层次;远没有达到区域内企业共享信息、网络化配置和整合分散的资源的现代制造和物流模式。因此, 政府需要构筑支持物流及相关企业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和发挥潜力的基础信息平台, 促进物流信息的有效流通。

(9) 大力发展物流战略联盟、实施品牌竞争战略, 共同促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实现共赢。当今市场经济充满着竞争, 但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合作。因此, 许多企业都在建立联盟以获得竞争优势, 物流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一方面要进行纵向联盟, 即与货主企业联盟, 同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进行横向联盟, 即与其他物流企业联盟, 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 不仅可以实现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标准化, 还可以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 降低运作成本。同时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标准化, 从总体上也提高了滨海新区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水平。

4 结语

滨海新区物流行业虽取得了较大发展, 物流企业已初具规模, 专业化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上, 主动与国际先进经验接轨, 已经具备了一些市场竞争能力, 为推动传统物流企业服务转型, 建立与世界物流企业接轨的物流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现代物流组织的利用缺乏自觉性, 各行业各系统独立发展、互相分割, 相互协调和配合较少, 影响物流流通的效率;没有完全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大多数物流企业不能根据用户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运营, 不能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系列化、全流程标准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针对滨海新区物流发展的现状, 必须借助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量, 才能推动滨海新区物流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太平.论我国物流托盘标准的选择[J].标准化研究, 2005, 12 (12) :8.

5.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篇五

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不仅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种、养殖业的发展, 更有利于增加和稳定农民收入, 同时这一举措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1 目前农村沼气池能源建设的基本概况

隆安县人口37万多, 农户有74 487户, 目前共有29133座沼气池, 其中在建的沼气池有1 387座。沼气入户率是39.1%, 其中布泉乡入户率达70.2%, 入户率最低是18.2%。就隆安县而言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入户率完全可达90%以上。隆安农村虽然是个山多地少、比较贫困的山区农业县, 但沼气池所用原料还是丰富的, 所以普及农村沼气池潜力很大。

2 普及农村沼气池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各乡镇处成立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为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建设进度, 大部分乡镇处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对建池户实行补助和激励, 在重点建池村成立了沼气协会, 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尽管全县上下都很努力, 但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各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制约了普及沼气池建设。

2.1 少数乡镇重视不够

建沼气池, 一次性投入较大, 每户要3 000元左右, 这对农民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 尽管有县财政和国债的支持, 部分群众还是难以承受。沼气池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没有凸显出来。

2.2 有的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利用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形式, 也没有营造兴建沼气池的氛围, 有的村民还不知建池补助费的优惠政策。老百姓对如何建沼气池和如何使用沼气池缺泛常识。

2.3 老百姓对建沼气池认识不足

没有充分利用沼气, 就目前来说, 沼气池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老百姓主要用它来点灯、做饭, 沼渣、沼液还没能被综合利用起来, 同时有的在90年代前兴建的沼气池现已荒废。

3 普及农村沼气池能源革命的对策和建议

3.1 各级领导重视

沼气池建设是一项富民工程,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站在为民服务的高度, 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 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 把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生态家园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 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领导。在工作部署、项目安排、资金统筹上给予足够重视。隆安县农村有句顺口溜:“信天, 信地, 不如信科技;等财气, 碰运气, 不如养猪建沼气”。目前这句顺口溜正广泛地流传在隆安县农村, 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正确引导和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3.2 引导农户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 提高对沼气池建设好处多多的认识

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 走“生态立县, 工业强县, 农业稳县, 旅游旺县”的发展路子。生态立县一是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推动了农村小康建设;四是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要建设沼气生态家园, 是当前隆安县农村小康建设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模式。

3.3 必须把沼气池建设从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效益上来

将沼气生态家园建设与发展循环经济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结合起来, 与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管理和建后服务体系, 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提升沼气生态家园建设的综合效益, 使沼气池建设的数量与质量、数量与效益、建设规模与管理服务协调统一, 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

3.4 加强沼气池建设和管理要严把四关

沼气池的施工工艺大体可以分为3种:一是整体浇注;二是块体砌筑;三是混合施工。整体浇注是从下到上, 在现场用混凝土浇成。这种池子整体性能好, 强度高, 适合在无地下水的地方建池。在沼气池建设和管理要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技术培训关。精心挑选技术员,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注重以师带徒, 实地操作, 强化质量管理;二是严把管理关。实行沼气池建设质量合同化管理, 层层签订建设合同, 实行建池“五包” (包建池、包产气、包安装、包维修、包赔偿) 。要成立沼气技术监督站, 强化工程验收人员责任, 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三是严把器材质量关, 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规格、质量标准统一定点制作;四是严把安全关, 提高沼气使用户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3.5 加强沼气池的日常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工作

3.5.1 组织管理

首先, 通过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其次, 实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9页)

行分级负责制, 层层落实技术培训工作, 建立县对乡、乡对村的技术培训机制, 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 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第三, 建立沼气物资供应服务网络, 负责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第四, 以沼气技术员为主体, 建立村级管护责任制, 充分发挥好技术员的作用, 并建立工作责任制, 落实各项措施, 及时帮助农户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第五, 抓好《农村家用沼气池安全管理使用手册》的发放工作。逐户发放到位, 并指导农户学习使用好手册, 能够自己解决沼气池日常使用中的技术问题, 消除安全隐患。

3.5.2 沼气池的农户管理

农户日常管理应做到如下几点:1) 沼气池要勤加料、勤出料;2) 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3) 要控制发酵浓度。户用沼气池科适宜的发酵浓度应该控制在6%~10%。夏秋季温度高, 发酵浓度可低些一般为6%~8%;冬春季温度低, 发酵浓度应提高到8%~10%;4) 经常检查酸碱度;5) 加强越冬管理;6) 做好安全发酵。

3.5.3 农户沼气池安全使用要把五关

一是把好保护池体关;二是把好安全发酵关;三是把好回火入池关;四是把好预防窒息关;五把好意外火灾关。

3.6 综合利用沼气池

综合利用沼气池指的是沼气及其发酵残留物 (沼渣、沼液) 本身潜在多功能用途。在全县要实行:把沼气与生态、与畜牧业、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 实行“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模式。

6.民政局新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篇六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26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2011]27号) 精神, 经省政府同意, 现就做好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 工作通知如下:

一、扩大参保覆盖面

(一) 巩固和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

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学校的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 继续将城镇非从业居民, 包括老年人、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 (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 、少年儿童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等, 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使2011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 完善参保个人缴费机制。

积极探索跨年度自动续保机制, 各地应设立灵活的缴费时间和简便的个人缴费方式, 采取委托银行代扣代缴、电话或短信提示缴费、开放日常缴费窗口等多种措施, 方便居民依法主动缴纳和自动续保。

二、落实筹资标准

(一) 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2011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 其中省级财政根据各地财力情况, 分档给予补助。具体为:省级财政对原有120元继续按照原财力分档补助, 对新增80元省级财政按照新财力分档补助, 补助比例统一为80%、60%、40%、25%。

在提高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 扩大对困难居民参保个人缴费政府补助范围, 将现行规定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所需个人缴费由政府给予补贴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各地要尽快按规定将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纳入所在地财政补助范围。

(二)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在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的同时, 各地要充分考虑不同参保对象经济承受能力、居民收入增长、待遇水平提高等因素, 分类制定个人缴费标准, 原则上2011年参保居民人均个人缴费不得低于每人50元。积极探索居民医保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机制, 鼓励居民多缴费, 享受较高的医疗保障待遇。

三、完善待遇政策

(一)

各设区市应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 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城镇居民医保基金, 稳步提高并均衡医疗保险待遇水平, 减轻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二) 全面开展门诊统筹。

1. 建立普通门诊统筹。

普通门诊统筹是针对参保居民门诊特殊病种和住院以外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和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由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给予一定限额报销的保障制度。力争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设区市所辖县 (市、区) 全部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工作。

普通门诊统筹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普通门诊统筹的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10%左右。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出与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列账, 统一管理。

普通门诊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由设区市确定。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为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费用, 以及符合规定的门诊一般诊疗费用。

按规定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由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各地要积极探索普通门诊统筹费用总额预付或按人头付费等费用结算办法, 具体结算方式由各设区市确定。

普通门诊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在已列入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学校医疗机构中选择, 启动阶段, 参保居民就近选择一所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普通门诊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选择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实行一年一定, 中途不予变更。

2011年当年大学生日常医疗继续按照现行办法执行。

2. 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病种。

在对部分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保障的基础上, 2011年特殊病种的保障范围扩大到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各地要将苯丙酮尿症、重性精神病人门诊药物治疗费用和城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水平, 鼓励这部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三) 调整住院报销医保政策。

1.提高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

各设区市要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 合理调整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 各层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差距进一步拉大到10%以上, 优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住院费用支付比例。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到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且不低于5万元。

2.全面启动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2011年各设区市建立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制度, 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中列支, 原则上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基金比例占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的5%左右, 以各设区市为统筹单位。各设区市为城镇居民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 可以采取由医保中心经办或委托商业保险办理等多种方式, 帮助解决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 具体报销比例由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一) 加强转诊和异地就医管理。

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转诊的支付政策。加强区域间医保经办机构协作, 参保居民在异地务工或随子女异地居住的, 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异地就医办法, 办理异地居住登记手续并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做好参保居民异地就医服务工作。

(二)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各设区市要加快推进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结合门诊和住院的特点, 实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付费办法, 控制医疗服务成本。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 严格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机构的优势, 积极推广使用稽核软件, 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诊疗多维数据监督。要加大对欺诈、违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研究逐步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

五、加快推进设区市统筹

各设区市必须严格执行闽政[2007]29号文件规定, 落实设区市统筹, 在设区市范围内实现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险基金互助共济和抗风险能力, 确保参保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待遇。实施中退到县级统筹的设区市, 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011年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任务繁重, 各设区市要按照本通知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抓紧调整2011年所辖县 (市、区) 统一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 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设区市在城镇居民医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请及时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报告。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

上一篇:适合小年发的短句祝福语下一篇:中层 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