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精选8篇)
1.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 篇一
如何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作者:郑义坤
最近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出了一本书叫做《改革领导人》,作者在深入调研百家世界知名成功企业后指出:企业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做出更高的业绩,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是否拥
者。这些人能将高层的意愿、基层的工作动能和市场现实这三股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是企业愿景、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尽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是中层管理者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有人曾把企业形象的比做一个人,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命和完成操作,并指挥四肢既基层有目的地选择执行途径、优化工作流程,将高层的领导意图和战略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层管理者看成是老板的“替身”,是老板的“喉舌”,也是支持大脑的“脊梁”。如果支持大脑的“脊梁”发生了病变,势必造成肢体和躯干的活动障碍,甚至出现整体的“瘫痪”。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和脊梁,其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必须看到,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对中层管理者在观念、能力、作风、品行、绩效、结构等素质上的要求与计划体制下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切实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就必须认真研究影响执行力提升的因素,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努力寻找提升执行力的途径,使决策者、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赋于一身的中层管理者真正成为企业的“脊梁”。
一、痛定思痛解剖自我认真查找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随着烟草行业“电话访销、网上配货、划卡结算、集中配送、现代物流、同级监管”等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矛盾的焦点也不断增加,“看人不对事”、“念经不撞钟”、“媚上不忌下”、“报喜不报忧”等“办公室政治”在企业内部开始滋生蔓延,因而,出现“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报表渲染推进、以回报替代执行、以总结充当成效、以宣传忽悠创新”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部门与部门、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推委、扯皮不断,跑冒、内耗不乱,管理、执行依旧,开拓、创新浑然”等弊端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企业患上了“末梢神经麻痹症”,对“大脑”发出的执行指令便表现出“行动上的迟缓、贯彻中的拖拉、推行上的折扣”,必然会产生影响执行力发挥的“病变”。
1.1、中层管理者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表现为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
一、虎头蛇尾,工作之初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宣传、有动员、有部署、有安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动,开始的热情逐步冷却,便少了检查、忘了督促、丢了推进、掉了考核、失了总结;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常常是决策、计划、方案一大箩筐,可就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未能将已拟订的决策、计划、方案有目的地落实到具体的目标、岗位和员工头上,也就更谈不上根据决策、计划、方案、目标、岗位和工作进展制定出严格的时间表和规范的赏罚措施。这样的中层管理者必然要患上一种“组织末梢神经麻痹症”,导致执行越到基层,越是拖拖拉拉,不痛不痒、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1.2、内设机构不科学,管理层结构配置不合理,“苦乐不均”现象严重;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照现代企业职能机构设置状况,现行专卖管理系统职能部门设置过多,职能配置不科学,存在大量职能交叉和重叠。加之受社会环境、管理水平、上级要求和实际人员配置中的“因人设岗”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整个中层管理结构配置不合理,为提升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带来一系列隐患。一是工作上的“苦乐不均”和“鞭打快牛”现象在个别部门较为严重。二是部门的责、权、利不均衡,无法制定出相对比较公平、科学、合理、实用的绩效考评体系。三是领导者认人为亲的观念仍在作祟,同职级别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得不到同等的礼遇,常常是受恩宠者飘飘然、被冷落者忿忿然。
1.3、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绊了执行力的腿;(1)管理者出台政策制度时仅靠拍脑袋、玩激情,缺乏详细的研究、反复的论证和认真的推敲,结果导致政策和制度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执行者无所适从。最终出现真的有了好的政策和制度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地执行。因为,“狼来了”喊的太多了。决策一旦形成,领导者就应率先全力以赴,切忌在工作中“走走停停”、“拖拖拉拉”。
(2)政策和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指导性、针对性、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管理者企图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企图达到改善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企业每制定一项制度就等于给执行者头上戴上了一个“紧紧箍”,同样也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
1.4、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政绩上的个人崇拜对执行力的影响;现实中的客户经理和市管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其职能和效用存在着大量的交叉和重叠,目的都是提供客户服务,收集供求信息,维护市场稳定;同样,运行中的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其实质性作用在占80%的农村市场能发挥多少?现在的销量和利润是与日俱增,可有多少是通过市场宣传、策划、调控、运作和抢占而得来的?扪心自问,通过集中配送和按订单供货,企业的凝聚力、网络的支撑力、客户的向心力到底增加了多少?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有增无减的人海战术、层出不穷的变换模式在没有专卖机制的情况能这么搞吗?当大家都看到问题又都不愿说的时候,就只能推诿、懈怠、甚至应付式地执行,必将导致执行力低下。
1.5、岗位绩效考核粗略,难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一是岗位管理忽视科学、详细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只能对中层管理者进行所谓的“德、能、勤、绩、廉” 简略性地定性考评,考核结果有失公允。二是单位行政管理粗放,规章制度建设极为粗陋,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很难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约束。三是现行考核办法设置单一,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无法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准确、恰当的评判。四是重年终考评,忽略日常考评,考评的效用缩水。五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考人普遍的好人主义思想,不愿意正确评判被考评人员的是非功过,考核流于形式,挫伤相当比例人员的积极性。
1.6、领导职务晋升不公平、不公正,中层的管理者普遍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和热情;职务晋升始终是人类激励最重要的手段,然而,现行实践中的职务晋升制度使其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一是尽管设置了任职的最高年龄限制,可领导职务相对事实上的“终身制”没有打破,无法激励起中层的管理者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的工作热情。二是在领导职务晋升条件上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诸如年龄、学历、身份、机构规格、推荐测评等),导致部分年龄段管理者(35岁以上)、“用钱买文凭”、“花钱拉关系”,制约了大部分中层的管理者追求进步和热情。三是大量的上级下派挂职干部的任职,一方面不仅阻止了占92%的基层人员通过努力向上晋升的可能性,也打击了基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1.7、领导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备,制约了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由于缺乏规范成熟的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在中层管理者晋升考核过程中,单位组织者往往就把相关部门的中层管理者和所谓的员工代表葱葱拉入考核阵营,使其成为演讲答辩、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关键人选;何况,整个晋升考核过程笔试仅占20%,而演讲答辩、民主评议要占80%,当一个人的政治命运无法摆脱这80%所捆扰时,又何来执行的勇气?于是乎生活中多“投入”、工作中留“后路”、交往中建“堡垒”便成了中层管理者日常主要工作,从而导致研究“行情、商情、世情、人情”变术的人多了,钻研“学习、工作、增效、创新”发展的人少了;难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制约了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1.8、中层的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
由于中层管理者受自身心态、素质、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为了体现自身的权力,千方百计地笼络一批管理者,处世不讲客观依据,工作中时常是对人不对事,拉山头、搞宗派。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工作中的是与非。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者总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的,企业的效益、形象、发展只不过是领导的“面子、形象、政绩和阶梯”,企业效益的增减、形象的好坏、发展的快慢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保障我到月拿工资、季度得福利、年终有奖金也就OK了,于是乎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一切归罪于“班子不团结,领导不支持,同事不好处”,见到好处时,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发现问题时,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同僚、环境,或归罪于变化、速度、政策、收益,根本谈不上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通常是“保位”在先,“尽职”在后,其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风吹两边倒”说的就是中层管理者。
1.9、中层的管理者心胸狭窄、推过揽功现象司空见惯;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的管理者听不进别人的反面意见,且害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而就对成绩突出的同事或下属采用一味压制做法,使得团队无法建立起一种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气氛;有时为了张扬他们所谓的个性,不顾流程,忽视职责,忘却制度,四处伸手,习惯与同事或下属争功抢名;当工作顺利时则四处张扬自己是如何的足智多谋,当工作稍遇挫折便四处喊冤说同事或下属又是如何的愚钝刁蛮,更有甚者,“同流者、同道也,同贪者、朋友也,同污者、知己也”思潮在个别中层管理者思想中极为盛行,当同事或下属发生与他不同意见时,或者与他发生了工作上的争执时,这位主管就会马上把他打入另册,并四处造谣豁众,说什么别人“不支持他”“不服从他”之类的话,搞得同僚只能“敬而远之”。
1.10、忽视企业利益,将工作重心偏移到“部门利益”和“为人处事”上;他们常常视部门职责而不顾,利用他们身居领导层的便利条件,动用一切可以行使的手段进行“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和“部门利益的沟通”,假公济私,左右逢源,拉帮结派,对时间、要求、质量、责任全然不顾,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工作安排形同虚设,讲模式、要面子、搞政绩,虚张声势,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任务落实拖拖拉拉、执行贯彻松松垮垮,没有丝毫紧迫感。整天自以为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上级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新要求软磨硬抗;更有甚者,个别好事者为博得所谓圈内人士的赏识,喜欢在高层领导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散布谣言。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常常是口是心非、说的比唱的好听,恰恰就是这种人,对领导决策执行和任务落实大打折扣,影响到企业的有序发展。
2.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 篇二
中层管理人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中”字。他们是高层领导的下属, 又是企业某一部门的领导者, 他们是高层领导和基层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是高层领导决策、指挥的耳目和口舌。他们兼执行职能和领导职能于一身, 融服从和指挥于一体, 不仅仅承担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中继, 以及监督的职能。无疑, 拥有一批精明强干的中层管理人员, 是企业经营战略、各项计划和各个决策方案顺利组织实施的重要条件。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总目标是靠众多的亚目标协调运行实现的。这就要求各个系统, 亚组织的领导者既要有全局和系统的眼光, 又要在这种通盘考虑的前提下, 保持自己本部门的良性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对企业经营活动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和贡献, 组建一支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 等于为企业树立起了坚实的中流砥柱。
对多数企业而严,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不强的结果不是其主观的动机造成的, 也就是说, 多数中层管理人员主观上执行的理念比较强。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 对企业具有较为深厚的情感, 其忠诚度表现为:第一, 态度忠诚。中层管理人员大多在企业中时间较长, 对企业的价值观认同程度较高, 他们往往为企业的自愿牺牲和贡献, 因此这种忠诚主要基于对组织深厚的感情。第二, 理性忠诚。这种忠诚是建立在经济原则的基础上, 一般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具有与普通员工不同的待遇和较为丰厚的奖金回报, 也就是说他们的责权利与整个企业基本对等。因此, 中层管理人员必然会由于担心会付出较高的离职成本, 如占据的位置和多年来为企业发展、个人进步的投入所换取的高福利待遇和自我实现的优越感等, 从而会对企业尽职尽责。第三, 责任忠诚。这种忠诚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自身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很不容易从一般岗位到中层管理岗位, 出于对企业、家庭和自身的责任感、成就感驱使, 他们宁愿选择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也一定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企业的各项方针、决策。
造成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或者是应对策略不妥造成的, 针对这个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一、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定位好角色
“执行力”是否到位反映了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工作的执行力。中层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的工作认为就是简单的“复制”。执行力首先就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 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于操作层员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 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所以中层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企业战略和工作目标策略的理解程度, 一定要先弄清楚正确的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以此为指导来把握做事的方向。同时要要制定计划, 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 在计划的实施中, 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 不能因琐碎的工作, 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
二、中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会激励下属
中层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培养部属的执行力, 中层管理人员角色定位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执行力的同时, 管理者还必须重视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无论计划如何周到, 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 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 必须有适当激励工作的方式。先要掌握有效激励理论, 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同时要根据本部门员工特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正负激励即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意公平激励、奖惩适度和把握最佳时机。
三、中层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工作推动能力
提高工作推动力, 首先, 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 应纠正企业管理中过于流行的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 转为实行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兼顾的方法。换言之, 既要问取得了什么成果, 同时也要问成果如何取得, 这样才能增强对执行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其次, 把流程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 流程使得规范的工作得以顺利和高效解决, 但过程管理强调对问题的及时反馈和处理, 即时对例外问题做出反应, 或者估计到意外事件的预案处理, 这样才能提高执行速度。再次, 建立工作推动程序。按照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建立格式化的工作程序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 因此可以建立以下工作推动程序:第一步可以向下属说明团体和自身的工作目标及行动计划, 第二步下属口头或书面草拟工作目标, 第三步与下属一起讨论工作目标, 第四步明确目标考核标准, 确定工作目标协议, 第五步要及时进行跟踪检查。
四、中层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执行
中层管理人员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尽管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 但作为中层管理人员, 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带头执行企业高层的确定的策略和任务。真正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脚踏实地, 自己首先要挺身而出的承担一些相对具体的工作, 在制定部门策略后也需要积极参与执行, 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准确及时发现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从而及时根据执行的情况调整策略, 这样的策略才可以有效达成目标。如果管理者角色定位错把忽视执行当成必要的授权, 等到发觉策略不能执行, 这时再调整策略, 势必造成企业策略和任务的失败。
五、中层管理人员应致力于营造执行力文化
3.如何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篇三
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要快,管理要上档次,内涵要提升,除了要有优秀的领导班子,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好的决策,完善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学校中层领导很强的执行力。当前,不少学校的中层领导执行力不足,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快速发展。现就如何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问题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学校中层领导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中层领导既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又是被领导者和执行者。学校中层领导是校长的助手,是自己部门的主管,是特殊身份的教师。具有很强执行力的中层领导队伍能够带动整个教职工队伍建设,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影响中层领导执行力的瓶颈
1.学校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当前,不少学校的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校办学思想,由于执行文化建设尚未形成,因而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思考,做人做事及工作的规矩,风格,理念,基本价值观,目标追求等就很难形成共识,达成统一,这样,尚未形成的执行文化既无法规范约束中层领导的工作行为,办事程序,也难以积极影响他们做事的思维,习惯,更不要谈其执行力的快速高质量传递,达到好的效果了。
2.竞争意识不强,岗位压力小。中层任职后,绝大多数同志刚开始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上、速度上和完成的质量上做的都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中层领导工作热情下降,激情减退,执行力差,履岗尽责不到位,甚至该干的正常工作都丢在一边,年龄比较大的中层领导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多年来对中层领导既没有实行竞聘上岗,也没有学年结束对其岗位职责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因而他们无竞聘上岗意识,进取意识,他们轻轻松松,快快活活,没有什么压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执行力是可想而知的。
3.部分校长素质人品及做事风格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工作中,校长的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人品好而且堂堂正正做人,规格矩矩做事,这样所有行政领导心里就踏实并从内心佩服他,尊重他,愿意追随他,因而执行力强。可是,当前确实有部分校长不太读书,看报,专研教育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提升个人素质,而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跑跑溜溜,心思不用在谋师生发展、学校发展上。在做事方面,不深入教学第一线,不去思考学校发展,因而,缺乏对学校真实情况的了解,所以,他做出的决策,用人或出台方案等举措,不是恰当,反对声此起彼伏,达不到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三、提升中层领导执行力的对策
1.加快建设学校执行文化。建成学校执行文化是形成师生共同理念、追求、价值观、精神风貌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学校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在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三是制定学校发展章程;四是制定完善学校各方面规章制度;这些措施都落实并做好了,学校运转速度既快又流畅,执行力很强是可想而知的。
2.落实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及岗位目标考核。对中层领导实行竞聘上岗。学校述职演讲,教职工测评打分,笔试,考核小组面试,业绩考核等程序方式进行,择优录。另外,确定中层领导岗位目标任务,年度结束考核,合格留用,不合格淘汰。这样,中层领导会非常重视,工作会非常认真,想法设法把事情做好,执行力会很强。
3.积极打造中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二是要求中层领导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目标一步步实施;三是走出引进,派中层领导外出学习、考察、挂职的同时并请专家到校讲座、交流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四是积极打造中层领导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沟通、授权、创新、洞察、控制等能力及团队精神;五是从职业认同,规划自我,刻苦阅读,自我反思,勤于写作,勇于实践。这样,中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能力就会提高,其执行力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4.校长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做人正派,做事规矩。校长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做到与时俱进,敢于担当,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创新学校管理,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校长要积极打造自己的思想引领能力,规划学校发展能力,宏观决策驾驭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调适内外环境能力等的同时,做人厚道、正派、正直、做事讲究、规矩,能认清人,看准人,无私欲,无邪念,器量大,带爱心工作,带激情工作。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让大家折服,中层领导及教师的执行力才足,才强,才会不断地传递下去,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上级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4.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 篇四
开贤学校何山川
【摘 要】具有执行力度的中层干部是决定学校发展速度的关键。认真执行领导的决策、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严以律己、勇于创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去做好本职工作。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还要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关键词】: 中层干部执行力学校发展
【正文】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速度。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除了在提升校园文化,更新办学理念的同时,还应注重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培养。
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余世维在总结中国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四个缺乏四个依靠”,即缺乏有针对性的经营计划,依靠老板的感觉打仗而不是靠脑子打仗;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与职能分工,依靠老板的感觉用人而不是业绩用人;缺乏对经营过程的制度化管理,依靠老板的感觉经营而不是靠科学的管理经营;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依靠老板的权威与亲情而不是靠制度和文化凝聚人。
概言之,计划系统、岗位职责系统、效果检查系统、结果的考核系统这四要素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我们学校在以前,的确存在工作计划性差、岗位职责不甚明确、检查落实不够、年终考评印象等问题。近年,我校正式推行制度化管理,目前,我校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计划系统、岗位职责系统、效果的检查系统、结果考核系统。年初有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每个月还有落实计划的重点工作安排;体系文件里准确描述了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组不定期对学校各处室及校区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薪酬挂钩。现在我们学校这四个系统完备且运行良好,可目前经营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教育教学质量滑坡、顾客满意度出现危机、办学规模呈现了萎缩趋势。什么原因?我认为,除了社会上许多民办、私立职业类学校鱼目混珠、不正当竞争给学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外,主要原因是我校部分中层干部执行学校决策的执行力不强,对四个系统要求执行不力或者说工作责任
心不强致使学校正确的决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想要在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外,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关键的关键。
一、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的学问是什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保罗·托马斯在《执行力》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作为经理人,作为领导,我们缺乏的就是执行力。多年来,我们在总结、寻找自己办事效率低下的原因时,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制定了太多的规章制度或计划,但都流于形式,最终都没有落到实处。对于经理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制定了多少计划,而是做了多少事。决定成败的不是目标,而是措施。执行就是做事。没有什么比做事更重要的了。
我们学校的现状何曾不是这样呢?每当校长或主管领导跟踪事情的进展情况时,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往往会说:我安排了呀,我给谁谁布置了呀,你看我这儿还有会议记录呢,等等。中层干部是学校方针决策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如何把停留在书面上的东西付诸实施,主要靠我们这些中层干部去亲自做、去一一检查落实。中层干部一旦接受了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不能有任何的理由或托辞。而我们中间一些人总是能随时随地找出一大堆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完不成任务而开脱,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此为其一。
其二,对于自己精力有限完不成而需要把一部分任务分配给部属或其它同志时,中层干部切记在完成好份内工作的同时做好对属下的督促和检查。只有不断检查督促才能加快工作的进度,才能找到属下工作的效果和差距,以便及时修正。如果只是布置安排任务,没有必要的检查督促,而或只是一味地发号施令而不去做事,结果都会大打折扣。工作落实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现状
美国著名学校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学校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有两个部分,一是业务执行力,另一个是管理执行力。执行力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
高度: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自我取舍,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速度:学校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力度:学校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中层干部目前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
第一,“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有个顶梁杠”,意思是学校很多想法、目标、创新的东西一到中层干部那就顶住了,像个“肠梗阻”。
第二,忙就是好。很多中层干部认为“忙就是好”,越忙越好。但忙得是不是有效率,忙得是不是发挥了中层干部该有的作用,考虑得不多。
第三,归罪于外。很多事情归罪于学校领导、归结于学校、归结于社会、归结于下级,归结其它部门等等。认为下级现在能力比较差,学校管理跟不上,领导水平也不行,所以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办法。
第四,存在“等、靠、要”思想。很多中层干部不去创造条件,而是等条件具备了再说。
第五,局限思考。有些中层干部只考虑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导致了部门分割,相互不配合,甚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拆台等现象。
三、如何提高执行力
怎么去执行呢?余世维先生总结了八个字“认真第一,聪明第二”。我的理解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不能图一时之快走捷径。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层干部做事马马虎虎,完不成工作还耍小聪明搪塞领导,工作不踏实、不认真,推三拖四,变着法糊弄领导,但最后总归是失败的。
所以执行的第一,要务是认真,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时代越发展,技术越进步,越要求认真。因为即使一个很微小的细节错误都有可能会给学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身边因工作失误给他本人和学校工作带来损失的例子还少吗?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或不敢承认罢了。另外还有就是责任心的问题。对待工作要有主人翁精神,要像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去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兢兢
业业、一丝不苟。既要惜时如金、严以律己,又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去做好本职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只有大家都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学校的业绩也能蒸蒸日上。
第二,是不能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这实际上是认真执行的一各个延伸)。我们学校这种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也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全体教职工的质量意识、规范意识、顾客意识等都有较大的创新和提高,我感觉欠缺的是有些中层干部不能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而是盲目地服从、教条地执行规定或条款、一味地盲目填写表格,表面上呈现给审核人员的质量记录非常整齐、干净、整洁,但非常不实用,跟教育教学实际相距甚远,用专家的话说“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带来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干部不要盲目地执行命令,要有创新,更多地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质量体系的要求真正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图形式但求实效,创造性地完成好教育教学服务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第三,不仅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里又牵扯 “不仅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格言。我们的一些人不就这样吗,只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而不会去想想除了领导需要我做的我还应该做些什么,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信使,我们应时常提醒自己这个月的重点工作我完成了,日常工作我也做得很好吗?除了领导安排的工作,我还应该做哪些呢,不断提醒自己,追求圆满,追求无失误,既要考虑到本部门利益也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利益。这才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才能真正体现执行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份内的工作。
四、中层干部在与自己平级或平行的中层干部面前又是什么角色?
如果学校里全体中层干部都能够将其他部门和同事看成自己的内部客户,那些互相扯皮、推诿、相互指责、彼此埋怨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中层干部面临的尴尬
曾经他们是队伍里的“领头雁”遥遥领先,现在却成了戏台上的“跑龙套”摇旗呐喊。他们就是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在学校经常面对一些尴尬。
(1)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虽然他们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讲台上面对学生讲课滔滔不绝,主席台上面对教工讲话却拙嘴笨舌,面对书本上的难题游刃有余,面对工作中的矛盾无从下手。
(2)使用和培养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非常重视中层干部,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中层领导的业务培训是个空白和盲区。对中层干部的待遇是个盲区。
(3)体制带来的尴尬
体制带来的尴尬让中层干部身份模糊.(4)职责与分工带来的尴尬
有一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注意,即职责和分工问题。从表面上看,学校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但熟悉学校管理的人都知道分工明确很难做到。因为学校管理的作用对象和目标指向高度统一,集中表现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职责和分工问题存在两种隐患:第一是推诿,第二是相互指责。由此造成中层干部间不团结、不合作影响全局工作,造成中层干部之间的尴尬。
中层干部不仅工作辛苦而且责任重大,但让他们觉得 “委屈与尴尬”的远不止这些。冲在最前面的是他们,可是一旦成功了荣誉却离他们很远,而是校长领导有方、教师工作努力、学生本来就是可造之材;但是如果失败了却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和面对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指责和平级之间的观望甚至是嘲笑。教学质量下降,人们首先责怪教务处主任,学生违纪增加人们首先批评政教主任和班主任,设备与设施出现问题人们首先质问后勤主任。的确,以上这些工作是中层干部的份内之事,不可推卸责任,问题是中层干部权利有限,难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层干部在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时,经常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五、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
1、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1)分析能力(2)表达能力(3)沟通能力(4)行动能力
(5)创新能力(6)管理能力(7)承压能力(8)学习能力
(9)协作能力(10)哲学思辨能力
2、善于“处世”中推进工作
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
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
对下级:信赖而不依赖。
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
六、管理工作建议
1、抓规范:法律,制度,程序。
2、抓落实:理解,策划,组织,执行,协调,总结。
3、抓绩效:主动,责任,方法,高效,质量。
【结语】
如果学校每一位中层干部、每一位管理人员、每一位教职员工尤其是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都能认认真真地执行领导的决策,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肯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创建市一级学校才有可能如期实现。同时,作为私立学校,不调整好各级的薪金问题,让各级人员稳定情绪,使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也就难上难了。
【参考文献】
1、《赢在执行》余世维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04年9月第一版
2、《执行力》美·保罗·托马斯著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一版
3、《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7月
5.企业管理中如何打造执行力 篇五
有配合互动的执行:
你的下属在加入你的团队后未必就能够适应你这个团队,甚至有些还可能是他看不惯的,你要打消他心中的顾虑,少不了前期的接触和沟通引导,每一个新加入的成员要溶入你这个团队是需要一个磨合期的,才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与你配合,甚至是成为你最佳组合或者你的得力助手和干将,都是需要你倾情投入的,你要做一个 “教练型”的领导,做到言传身教的领导,让下属听到而且看到,用你的行动去感染他。有些事情可以即使自己心中已有答案,不忙时可以让下属有表现的机会,或者可以民主商量的口气来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可以先先听下属的看法,说不定有合理的意见或者更好的建议。太武断没有商量的余地强硬要求下属怎么做怎么?反而在下属心目中会树立霸道、专权、**等形象。如果那样你也该想想什么叫“王道”了,王道乃帝王治国安邦之道,是如何让子民府首称臣之道。
有目标标准的执行:
你可以不给他方法,方法和人的能力有关系,但不你不能不给他目标和标准,因为有些员工会按“自己的标准”去做,或者应付了事,粗心大意、马虎应付。有些事情还要给他做个示范。对下属做工作,必须要求制定《工作目标计划表》并进行审核,《工作结果总结表》并进行验收。因为有些没有工作目标计划的下属会随心所欲,大部份员工当他某项工作完成后就不知道下一项工作是什么了。于是他会很无聊的做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有跟进检查的执行:
任务下达后,你不能坐等时间到了下属会就交上你那份希望看到的结果,不,你不跟进他可能等你追问时他会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结果什么都没做,或者更不负责任的员工会说,我以为这样做也可以。“执行偏差”,在执行过程中一旦方向走错,那么目标就错了。上下级都必须清楚的“执行力定律:领导最需要的就是检查,下属最需要的就是认真”。做错了要分析查找原因,要马上纠正、马上改进,
有时间限制的执行:
你必须跟他讲清楚,某项事情必须在几号几时(甚至几分)完成,有些事情,你必须跟他说完成的时限必须精准到几分。不然有些员工会拖到“猴年马月”,才去做,才完成。只要你不问起,他会拖到你忘记或者他自己也忘记。
有监督追究的执行:
有些员工确实是知法犯法、有章不依、明知故犯,只要不被发现不被查到,或者犯了过错和失误只要不被责罚追究老样子继续。但你发现下属违规了犯错了,你绝不要张口就说:“我警告你”或者“罚你XX钱”,这样都是反效果,下属心里一定不服气。责任追究要分析出所以然,要将分析出对的在哪错的在哪,以及如何做才对、为什么是错的,要让员工心服口服,不能让员工心不服口服的作出处罚结果,
有充分沟通的执行:
引导,再引导,沟通再沟通,管理中98%的问题,是沟通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充分沟通的问题,沟通双方都要完全明白对方说话内容的意思和目的,而不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去猜测对方说话的意思和目的,更不要在不清楚的情况下去执行。你要充分的与他对话,而不只是你讲他听,下属能在你执行任务之前把问题先提出来,都要给他一一解答,因为有些下属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未必与你一致。你心里不要责怪他“愚笨”,你不如这样想:下属如果有你那样的聪明才智或者比你更高明,那他会做的你下属吗?
有信守承诺的执行:
你必须问他“能不能做到”?再问一句“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你要怎么办?”你要听到“我一定会按时、按标准完成你交办的.任务”,你不能听到“我一定全力以赴”或者“我一定尽力而为,请你放心”,你能放心吗?不能,你必须去跟进,说到做不到的人并不是没有。
有承担责任的执行:
这是要在事情执行之前就应该让下属清楚的树立责任意识,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要让执行的人清楚事情执行的结果与自己有关系,也就是做不好会怎么样?如果做好做不好都一个样?对我都不好也不差,那么我为什么要费劲去做好?要让下属清楚做事情时承担责任,做个负责任的人,要对结果负责,对你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也是对他本人负责,让他明白人的社会行为是有社会责任的。
有文化氛围的执行:
6.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 篇六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他们分布在每家公司,也许只有6人,也许是6,000人。但不管数量多少,他们都拥有同样的名称:中层管理者。他们通常被人称为“粘合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管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桥梁。不管是处于经济的繁荣还是衰退期,他们都负责执行公司战略,推行组织变革,并且推动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建设。
但中层管理者也是一个难以发展和保留的员工群体。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2007年对全球中层管理者的调查,20%的中层管理者对其目前所服务的企业不满,并且有同等比例的中层管理员表示正在寻找新的工作。其中所提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发展前景。
“众多公司中层管理一级的人员流失率非常高,并因此无法有力地执行公司战略,”沃顿商学院负责高层管理教育(Wharton Executive Education)的副院长托马斯·科里根(Thomas Colligan)说。“高管可以将所有的时间花在战略制定上,但如果没有人来执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战略执行的问题以外,对公司而言,中层经理流失的成本也非常高。科里根指出一家面临20%流失率的合伙制公司曾进行过计算,发现流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公司合伙人的收益就可以增加8万美元。“如何吸引、发展并保留中层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些公司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经济出现下滑,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居民消费下降,消费规模减小,以及所有行业均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时,以上的观察显得更加真实。
《激情员工:通过满足员工关键需求而获利》(The Enthusiastic Employee: How Companies Profit by Giving Workers What They Want)一书的合著者戴维·西洛塔(David Sirota)预测中层经理将“再次承受相当大一部分目前经济状况所带来的痛苦”。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出现生产规模缩小的情况,并导致中层管理者职位缩减。在经历这段时期之后,中层管理者的职位得以重新增加。他认为,这种情况现在有可能再次发生。
在沃顿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执教的乔·瑞恩(Joe Ryan)对此表示赞同。当公司经历类似目前这种经济状况时,中层经理将可能受到奖励和激励措施被取消的冲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解雇。这一情况目前正在金融服务业发生,他说。“在缩减成本的时期内就会出现‘膝跳反射’。这是一个矛盾。中层管理者在公司运营中至关重要,但当公司重组时又可能会被解雇。这是一种很粗暴的做法,而且公司需要这些人来运作最重要的项目。”
如果公司不能很好地对变革进行管理,他们将会面对一批“冷漠的”中层管理者,以及“低士气和低敬业度的恶性循环”,瑞恩如是说。“不管经济环境如何,公司需要打造一支有活力的工作团队,并且推动中层管理者往前发展,因为他们正是执行变革的人。”
缺乏发展机会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将高管人员和公司其它员工密切联系在一起。西洛塔将中层管理者称为“将不同级别和不同部门的人员聚集在一起的粘合剂。”
沃顿商学院高管教育学院的高级研究员、C4咨询公司的执行合伙人简·法伦(Jane Farran)称,在目前经济紧缩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勒紧腰带的事情。众多公司进行重组以缩减人员”。但她指出那并不是一条正确的战略。事实上,过去,当公司企图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因为他们认为部分中层管理级别可以被取消时,最终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这些中间级别的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说。“中层经理对战略和全局进行诠释和传达,使这些战略对基层员工来说更易理解和更适用。”与此同时,中层经理会注意到基层员工的需求,对客户交流和基层活动进行观察了解,并且将这些信息反馈给高管。除此之外,“他们也是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之间的“缓冲带”。
既然中层管理者如此重要,那为什么他们会觉得不满意并且想离开公司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发展机会,西洛塔说。“当公司缩减规模,他们通常会对中层管理者开刀。但即使公司只是发展停滞不前,中层管理者的发展机会也很有限。这对他们打击很大,尤其是那些处于30-40多岁的人。”
从外部引进新人——而不是从公司内部提升老员工——也让中层经理感到“非常失落”,西洛塔说。外部人员的过往工作经验通常并不比内部人员优秀,而且内部员工还对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当有新的管理者加入公司时,他或她经常会对现有的中层管理者持某种看法,(比如说)‘既然你早就在这工作了,那么你就不可能很聪明,我们必须清理门户’。这会给工作场所带来非常有害的影响。”
另外,如果使用猎头公司从公司外找人填补高层职位就会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即“也许中层经理不应该继续待下去”,科里根说。他介绍说有家公司过去一直从外部引入高管,这导致了比那些职务低一级的经理的离职,而离职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到了其他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财务官。“那家公司拥有优秀的员工,他们清楚自己即使继续留在公司也永远没有机会担任首席执行官。我并不是说永远不要使用猎头公司,但是对于有些公司而言,猎头简直就象是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门。”
不管他们是否立志成为首席执行官,中层经理会需要一个发展计划,能让他们进入另一个更高的级别,科里根补充说。“如果中层经理认识到自己有成长发展的机会,那么相比于那些将员工固定在某个职位,没有关于提升的发展计划或者相关讨论的公司,他们会更愿意留任。有时,即使是平级调动也好,因为那样可以增加工作经验。”
现在,有众多的小型猎头公司致电中层管理者,企图诱使他们接受其他公司的职位。如果人们并没有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职业路径上,或者他不确定自己未来几年内是否还会留在这家公司,他们一般更容易被竞争对手所吸引。“人们很容易被这些电话所诱惑,”科里根说。“你不需要对工作非常不满意。也许工作就是普普通通,但当看到有新的职业机会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好的平台,或者可以拥有更好的薪酬时,你也许就会动心。人们现在能更快速地对工作进行对比,并且进行变化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中层经理对工作不满意的其他主要原因还包括高管人员的事必躬亲,以及缺乏尊重等,西洛塔指出。“有时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效率非常低下,中层经理不愿意待在由这种人管理的公司内。
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中层管理者没有任何权限,但却要承担所有的责任,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珍妮佛·穆勒(Jennifer Mueller)指出。这些经理人必须“在与上层领导打交道上”游刃有余,并且还要“能有效地对下属施加影响”,她说。“这项任务非常复杂,也容易让人遇到挫折,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通常并不是仅靠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能达到。”
要在和上级、下级和平级相处之间做到游刃有余是一种情感管理上的挑战,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西格尔·巴萨德(">Sigal Barsade)补充说。“当出现组织变革时,这点尤为值得注意。如果你是中层管理者,也许有些变革你无能为力,但你必须将这些变革传达给自己的下属,并且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保护和尊重。可是你本人也会受到变革的影响。因为并未参与到变革的设计之中,你也许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但你仍然需要安慰、保护和鼓励自己的员工。”
实际上,中层管理者的身份通常被一分为二,因为他们需要担任传递的工作——倾听高层的话语,并且对基层人员做出回应,法伦说。“当你和他们交谈时,你会发现战略思考是他们最没有时间进行的工作,他们也通常感到不受赏识,并且被人误解。” 60/20/20原则
“当人们进入公司大门后,不管你做什么,20%的人会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而20%的不会。还有60%只有在你所做事情正确的时候才会成为合作伙伴。”科里根说。他所借用的例子是指律师事务所和投资银行。换而言之,业绩高的人会取得成功,而业绩差的人不会取得成功。但是对于这中间的60%,“正确的事情”会带来很大的区别。
鉴于员工流失率所带来的高成本,以及中层经理在执行战略和变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怎么来“做正确的事情”以帮助他们发展呢?
将个人发展计划与公司目标联系在一起,并且提供教育机会,这将在提高员工保持率上发挥重要作用,科里根说。“虽然众多公司并没有强大的教育体系,但他们可以送员工参加高管培训课程,提供市场、战略或财务方面的培训,从而增强他们作为中层管理者的技能。这也能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能定期提供这些机会的公司会发现他们的员工流失率在降低。”
但大部分组织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忽视了中层管理者。这通常是因为高管人员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战略上,尤其是在面对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时,科里根表示。“高管将重点放在战略性行动上,这点我能理解。但他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那些工作上面。他们必须在中层管理者的发展和保留上花一些时间。”
目前逐渐流行的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指导(coaching),科里根补充说。“指导”并不再仅仅是为了做一些补救性工作,现在的情况更像是需要一个私人导师。“你认为你不需要教练吗?泰格·伍兹都有三个教练(Tiger Woods)”。大部分情况是高管在使用教练,但现在你会发现中层经理也会有教练。这些员工会集体得到训练,或者会对他们进行360度评估,并且通过MBTI性格测试(Myers-Briggs)这类方式进行自我评估,以了解自己的领导力风格。大部分能提升到高层职位的中层经理都经过这些步骤,随着他们的逐步提升,他们也会接受更多的个人指导。”
这种集体训练中,也可能包括学习如何做好一个中层管理者,法伦说,“我们经常建议中层经理首先认识到作为中层管理者的动力和处境,然后不要过度企图自己能解决来自高层和基层的所有问题。当中层经理感觉到他们的感受并不唯一时,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建议他们与公司内同级别的同事碰面,相互交流来自高层和基层的信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更全面的观点。”
巴萨德强调说参与也可以是降低流失率的一个关键方法。“更多地让中层管理者参与进来,允许他们参与变革的决策、设计和执行,这将加强他们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当他们有更多的责任感时,他们也会全力以赴。”
瑞恩强调说沟通是让中层管理者了解公司新战略行动的关键因素。“这将让中层管理者更切实地了解到他们需要做什么,包括更具体的目标、示例和信息,以让那些直接与顾客打交道或执行流程的员工能了解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公司取得突破性发展所需要进行的工作。”
7.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中层干部执行力 篇七
一、农村初中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以笔者工作过的四所农村初中来看,可以说农村初中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校际之间差距大,校内之间差距也大。在执行学校决策、制度、计划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不彻底、虎头蛇尾、力度不够等执行力弱化的现象。总体上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仍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觉悟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如服从意识差、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拈轻怕重、怕得罪人等。这些现象集中表现在“老”中层干部、大龄中层干部、升迁机会渺茫的中层干部身上。二是管理能力欠缺,导致干群矛盾多、工作效果差等。如,缺乏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不能准确领悟制度的实质和校长的意图,工作方法简单、针对性差,执行过程中协调不够,缺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工作结束后不能及时总结、改进和提高等。这些现象集中表现在突击提拔的中层干部(离任校长突击提拔)、“关系户”中层干部、“矬子里面拔将军”的中层干部(大量优秀师资进城,中层干部无人可挑)身上。三是执行品质不佳,导致工作热情前高后低、执行过程不能持续跟进、抗压能力差等。如,服务意识和执行意识淡薄、不能始终如一、跟进不力、时间概念不强、雷声大雨点小、光打雷不下雨、不能关注细节等。这些现象集中表现在农村初中绝大多数的中层干部身上。
二、提高农村初中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对策
(一)提高中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学校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努力提高中层干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中层干部只有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增强,工作才会主动,做事才能到位,办事才不拖拉,执行才会有效。中层干部,应心中有事业,奉献精神对中层干部尤为重要。领导的决策靠他们去执行,没有奉献精神,将会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二)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执行力的保证
1.合理分工,支持信赖
“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不合适的岗位”。校长要根据中层干部的年龄、性别、工作状态、特长、弱点和工作业绩,把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分给中层干部负责,要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人人事事不交叉管的格局。理顺分工后,校长要充分信任每一名中层干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各种支持和帮助,在他们战胜困难时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2.关心体贴、情感激励
校长要充分考虑中层干部的“职场困境”,减轻中层干部的心理负担,及时点拨工作方法,妥善处理执行中的失误。加强感情沟通,平衡中层干部的工作量、保持工作弹性,满足其正当的心理需要等。
3.敢于授权,适度授权
校长要敢于授权给中层干部,尽量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千万不能大包大揽,超越自己的权限干涉他们的事。授权的艺术是:授权留责、适度合理授权、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授权后加强监督指导等。
4.搭建平台,帮助成长
管理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要搭建多种实践平台、给中层干部成长的空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科室轮岗锻炼、到名校挂职锻炼、推荐参加县市级干部培训班、召开管理论坛、组织中层述职、派往名校参观考察、试行校内见习校长制度、形式多样的进修学习培训、组织心理拓展训练等。
5.科学考评,鼓励竞争
科学考评体系的建立,是激发中层干部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核心工作。学校要尝试建立集中述职、业绩考评、目标考评、综合考评、师生反馈、创新奖励等多维一体的考评体系,考评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常规与创新相结合,要考虑岗位特点,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评,激发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竞争是激发中层干部内在潜力的重要杠杆。校长要运用竞争手段给中层干部一些压力,发挥竞争“能量转换器”的作用。校长鼓励竞争,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一要公正、公平、公开,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二要根据工作实绩确定奖惩;三要运用利益杠杆去驱动;四是实绩特别优秀的可以考虑提拔重用。
(三)培养中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是提高执行力的支撑
1.理论素养的提高
中层干部要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厚积方可薄发,没有教育、管理理论素养作支撑,管理实践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建设的核心就是坚持学习。保持学习不仅体现为对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学习,更体现在为人处世、沟通协调等方面。研究能力是指,要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入而独到的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不断优化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能。
3.领悟与计划的能力
要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决策效果,并以此作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一个工作没有计划的中层干部,必定缺乏执行力。重大活动、重点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要保证部门与学校工作的整体性、一致性、连贯性。
4.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没有沟通就没有合作协调;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同样,没有沟通就没有执行效能。中层干部要向校长勤汇报、勤请示,这是对上的沟通;要和其他科室勤交流、勤走动,这是横向沟通;要和教师学生勤交谈、勤征求意见,这是对下的沟通。协调就是理顺,创设人与人、人与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往环境,最好的协调原则就是共赢。
5.总结与反思的能力
执行的过程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过程。因为总结是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层干部要养成写纪事、周记的习惯,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6.改进与创新的能力
执行不是简单的复制领导的命令,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条,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中层干部开展工作时,在继承传统、秉承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还要能够结合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思考,并勇于去探索实施。改进就是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改进与创新能力决定着执行的最终效果。
(四)锤炼中层干部的执行品质和执行意志,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
1.坚决服从的意识
服从意识,是执行力的基础,服从意识淡薄必将导致执行标准降低、效率降低、质量走样。
2.胸有全局的意识
胸有全局,就是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就是以师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本,就是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部门工作服从于学校工作。中层干部要自觉从学校全局出发,积极与各个科室进行沟通与交流。
3.服务师生的意识
教师的发展决定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和学生就是中层干部的服务对象。在执行制度、决策的过程中,中层干部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考虑师生的感受,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及时满足师生的合理诉求。服务到位,执行才能到位。
4.民主激励的意识
著名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的核心是激励,低效率靠管理,高效率靠激励。这就提示中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千方百计地去激励教师和学生,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当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被激发出来时,我们的管理目标就实现了。
5.执行彻底的意识
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往往就是再坚持一下。执行彻底,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的成功,而是一种执行文化的形成。
6.关注细节的意识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执行过程中,要把小事做细,要把细节做精,大处着眼,细节着手,向细节要质量,向精致要效率。
7.持续提高的意识
执行的一般效果是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高级效果是改善工作流程、螺旋式地提高工作质量。中层干部不仅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还要不断追求工作质量的提高,追求执行效益的最大化。
8.追求完美的意识
《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鲜明地指出了追求完美不一定能达到完美,但不追求完美一定不会达到完美。追求完美是一种态度,更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9.抗压抗挫的意识
随着学校外部和内部工作复杂性的不断增强,中层干部的处境日益艰难,工作难度和强度日益增大,在这种形势下,中层干部要学会自我调节,以乐观、自信、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和挫折,积极寻求家人、朋友、师生、校长的支持和帮助,决不能知难而退。
10.团结合作的意识
中层干部应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激励,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补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避短。打造团结、高效的执行团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最高境界,也是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最高目标。
(五)优化中层干部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环境,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执行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协调、实施计划、沟通激励、检查监督、评价改进等环节。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关键是优化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改进执行流程和运行机制。
一流的执行环境才能创造一流的执行效果,学校环境作为中层干部的执行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风和制度、教师的师德和师能、学生的素养和学风等方面。作为校长和中层干部,首先要加强学校的校风和制度建设。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积极建设文明向上、团结合作、拼搏进取、追求进步的良好校风,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制度第一、服从至上、个人第二的制度文化。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拥有有素养的人员时就不需要等级制。拥有有素养的思想时就不需要科层制。拥有有素养的行动时,就不需要过分的控制。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能降低中层干部的执行难度,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最后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考量执行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又制约着执行效果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越高,执行效果越明显。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在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8.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 篇八
——谈中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
(2009年5月14日)
汪 卫 东
同志们: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由我为市直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作一次党课报告,主要是借此机会与同志们交流一下学习体会。4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重在提高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强调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市县机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天,我想围绕‚中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谈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什么是执行力,二是如何提高执行力,三是怎样做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执行力。
这个问题,我从三个角度来阐述,一是概念,二是内涵,三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
首先讲概念。‚执行力‛这一概念源于美国人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于2003年合著的《执行力》一书。狭义的解释是指完成计划的能力,更加宽泛的解释是指如何完成任 务的学问和策略。CEO在中国翻译为首席执行官,就说明既使最高层面的领导,不仅有制定计划、规划、战略的职责,也有执行的职责。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可见,执行力决定成败。
纵览我国古代文化,能够发现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执行思想和智慧。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指的就是执行的行动。北宋大文豪苏轼有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里的‚志‛就是指执行的决心。
随着形势的发展,执行力的理念日益得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的认同,也逐步渗透到政府公共管理领域。200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博西迪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一书在我国面世,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府执行文化也逐步成为社会共识。2006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时指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提升公务员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执行力‛成为一大亮点词语。其次,讲讲执行力的内涵。
从感性的角度看,执行力可以借用乒乓球运动的‚快、准、狠‛三个关键要素来概括。
快,就是执行的速度。在乒乓球比赛中,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速度足够快,对手就难以招架。《孙子兵法》中有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说的就是石头之所以能漂走,是因为水流的速度很快。可见,时间就是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执行力强的人,总是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极力强调立即执行,珍惜时间,抢抓机遇。
准,就是执行的尺度。经常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一定要打在对手的空档处或者打出‚追身球‛。同样,执行也需要紧紧扣住战略目标、重点方向、主要任务。与目标不一致的事是没必要做的,做了也是浪费。
狠,就是执行的力度。打乒乓球一定要有力度,小小银球清脆有力地撞击球台,迅速越过对手的球拍,对手才没有反击的机会。执行也是一样,软弱无力,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就会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缺乏后劲和持续力。
从理性的角度看,执行力表现为‚九种力‛,即执行前的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执行中的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执行后的评估力、调整力、问责力等。
1、执行前——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 领会力是执行过程中的第一能力。领会力是指各级干部理解中央的政令及上级决策精神,认识新任务、理解新问题的能力,为执行做好准备。要确保领会力的正确,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风浪面前明辨是非,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大局,服务和服从大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全面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总形势、总任务和当前的中心工作。
执行力是一种预测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如孙子、张仪、张良、诸葛亮等谋士。正是由于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能力,才使得自己的国家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胜利。当然,也正是由于如庞涓(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一时预测力差,给他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主席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了科学预见: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一定会下山‚摘桃子‛,一定会争夺胜利果实,挑动内战,中国仍然面临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历史证明毛主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这个预见的根据是什么呢?毛主席说:‚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毛主席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范式:‚过去—现在—将来。‛这就是说,科学的预测力是以历史为根据、以现实为出发点,对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分析、对客观事物的 历史和现状全面把握及合理推断的一种结果。
执行力是一种计划力。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尽量事前做好计划。所谓计划,《辞源》的解释为‚谋虑‛,这里指各级干部执行上级决策时,事先对执行及目的的谋划,以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一般讲,计划具有目标、时限、手段和主体四要素,即任务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完成、怎么完成、由谁完成。要把决策变成具体执行的计划,就需要具备计划力。
2、执行中——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
执行力是一种服从力。服从是指我们在上级的领导下,产生符合上级规范要求的行为。服从是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执行过程中,首要的一条就是服从,唯有服从,才能实现上下感觉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如果下级不服从统一指令,各有各的想法,工作就无法开展。“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一种服从的态度。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在一些管理学专家看来,这正是21世纪政府管理所必备的。“没有任何借口”,坚决服从,不是冷漠或缺乏人情。假如你的下属抗令不行,你是什么心态?由己及人,你也应该服从你的上级。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是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执行力是一种组织力。所谓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确定的目标而有效工作的过程。蚂蚁的世界可以形象地说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比如,蚂蚁发现食物后,如果有两只蚂蚁,它们会分别走两条路线回到巢穴,边走边释放出一种它们自己才能识别的激素做记号,先回到巢穴者会释放更重的气味,这样同伴就会走最近的路线去搬运食物。蚂蚁做事有分工,也能够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将食物接过来,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的组织能力特别强,不需要任何监督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一个个体的弱势,并不影响整体的高效运作。就像蚂蚁组织体现出的超强功能一样,我们所有决策和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干部的服从,而且尤其需要组织力的保证。
执行力是一种创新力。创新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及智慧的统一与综合,一般是指我们在工作中能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提出新见解、发明新办法,克服常人或前人所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常人或前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实现工作的新突破。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工作干得如何,与那个地方干部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3、执行后——评估力、问责力、调整力
执行力是一种评估力。这里的评估是指对各种决策运用特定方法进行衡量、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总称,即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后的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估。为什么要进行评估?计划无论多么完善,也不可能预见到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将会发生的所有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把实际结果与原始目标相比较,作出系统的客观的评估。通过对决策及其运行态势的分析评价,了解和把握决策的失误情况,针对性能如何、是否及时、代价大小等。通过评估,发现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提出纠正和完善的措施。
执行力是一种问责力。问责力是问责制度下的产物,是根据评估结果对执行人员实行问责的能力。问责制是对一切行政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2005年10月,深圳掀起‚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旨在提高执行力,惩治不作为、乱作为。截至2007年6月,共追究行政责任294人。实施问责制以来,深圳干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执行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执行力是一种调整力。调整是修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使执行更趋圆满的过程,也是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调整力则是指执行人员针对评估和问责提供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修正完 善的能力。
第三,谈谈为什么要提高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是推进安庆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
首先是,有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是发展势头良好。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08年迈上700亿新台阶,人均GDP突破18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1.2万元和4000元。二是区位优势逐步凸显。坚持东向发展,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引资年年都有新突破,与长三角的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在观念、环境、体制、效率和基础设施方面,加深了与长三角的对接。三是统筹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宜城板块和县域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构建和谐安庆,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其次是,有优势。一是政策机遇的叠加优势。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省里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于去年12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去年11月,国家主体功 能区规划草案出炉,将江淮地区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并明确江淮地区要构建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安庆为主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安庆承接产业转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建设用地供给、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将会得到明显倾斜和支持。二是区位交通优势。安庆作为长三角的腹地,承东启西、贯穿南北,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南京—安庆的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枞池长江公路大桥、江北高速、岳武高速、水上快速通道、天柱山机场、长途客运中心等一系列交通项目的推进,安庆市的交通条件日臻完善,作为皖鄂赣三省毗邻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良的区位条件,其凝聚力和辐射力半径越来越大。三是产业优势。较好的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以地方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可支撑安庆市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船舶工业和物流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石化炼化一体化、林浆纸一体化两大项目将于三、四季度开工建设,为加快追赶跨越带来了牵动效应。四是人文优势。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特别是安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千万优秀人才,人才资源雄厚。
再次是,有共识。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初步奠定了加快追赶跨越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大家一致认为,加快发展是安庆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是610万安庆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确保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达到,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朱书记在党课报告会上进一步提出,从皖江、全省、全国这三个维度来考量,我们的目标是‚均量超全省、皖江挺脊梁、同步达小康‛,即近期发展速度稳定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中期力争在皖江经济带实现快速崛起,在全省进一步发挥脊梁作用;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们安庆最大的问题,不是战略问题,不是思路问题,也不是决策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发展!执行力的强弱体现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速度的快慢,也决定着发展质量的好坏。没有好的执行态度、能力、效率和水平,也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将要求变为行动,将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各地各单 位坚定地执行和落实,关键在于班子拥有执行力、团队富有执行力、人人都有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前,市委为摸清这次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万人问卷大调查。在大调查中,对机关干部作风总体评价‚一般、较差、差‛的占到42%,52%的受访者认为主管部门服务发展‚一般或较差‛。在召开的不同层次群众座谈会中,群众也多次提到‚中梗阻‛的问题。朱书记严厉指出,‚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中梗阻’、推诿扯皮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有的外来投资者说,‚上下热中间冷‛。有的中层干部看人办事,看来头办事,甚至个别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盖一个公章要你来回奔波几天,一天能办的事拖上一周乃至几个月。群众说得最多的是‚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种机关行政中的‚中梗阻‛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个别人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极大,严重地破坏了安庆经济发展环境,削弱了外来投资者对安庆发展的信心,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消除‚中梗阻‛,关键是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保证优良作风,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提高执行力是干部个人成长的需要。干部的健康成长,要靠素质立身、靠品德做人、靠实干进步。根本一点,就是要看 干部是否有坚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反映了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水平。我们从干部的成长经历看,一个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砥砺立志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执行力是干部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个人执行力是个人成功的关键,关注执行力就是关注个人成功,提升执行力就是提升竞争力。在《地球是平的》一书中,有个关于狮子和瞪羚的非洲谚语: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不进则退,我们应当时刻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坚持不懈地提高执行力,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如何提高执行力。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提高执行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要实现安庆科学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中提高执行力。
解放思想要联系实际。现实中有这样一个怪现象,说到个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思想不解放,而一说到安庆发展中的问题,又异口同声认为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都说思想不解放,究竟是谁思想不解放?解放思想,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切实把 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自身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象手电筒一样,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切实解决谋划有余而实践不足、顾后有余而瞻前不足、满足有余而争先不足的问题,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党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解放思想要勇于创新。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精神,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在执行中,领导更多的是出一个思路,确定一个目标,规定一个时限,提出期望的结果,这就要求执行者有能力去策划整个操作过程,而且其结果应尽量超越领导的预期。能够把上级决策本土化、特色化的人,才是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勇于创新,首要是敢想、敢闯、敢突破。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亮点、一些闪光点,就是靠创新。凡是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凡是不利于加快发展的,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改,真正以思想的解放带动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更新带动工作的创新。
解放思想要真抓实干。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正是因为马谡在执行诸葛亮的战略决策时,不能实事求是,不能结合实际,结果失了街亭要塞,误了蜀汉大业,自己也丢了卿卿性命。要切实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在干中统一思想,在干中深化认识,脚 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的浓厚氛围,真正形成‚干部从干中来、到干中去‛的积极导向。
(二)要在勤学深思中提高执行力。执行力包括执行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部门、组织、个人学习力与知识力的集中表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能力,才能胜任一定的岗位和职责,才能更有效地执行。
执行力要靠学习来不断提升。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成就惊人。研究发现,酷爱学习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学习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读书是甜蜜的。现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读书不看报,跟着感觉凑热闹‛、‚ 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文件看大意,过后锁在抽屉里‛的现象,这样的干部,怎么指望他能够有执行力?知识渊博才能触类旁通,厚积薄发方能得心应手。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执行力要靠思考来不断深化。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维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要善于思考,做到谋划在前、思虑在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对于一项具体工作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从全局的角度想,就会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二是从职责范围的角度想,就会使自己把工作把握得更全面、更周到。三是从一件事的全过程去想,就会使自己把正在做的事做得更有条理、更有章法。
(三)要在强化责任中提高执行力。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比尔•盖茨这样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在畅销书《做事做到位》中,作者这样写道:‚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象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象是地狱。‛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1898年4月,美国和西班牙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立即和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而当时加西亚在古巴丛林里活动,没人知道他的确切地址。一个名叫罗文的人 接到任务,要把美国总统的信交给加西亚将军。当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找?我怎么把信交给他?‛他孤身一人辗转前往古巴,经过千辛万苦,凭籍他的勇气、责任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终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这就是著名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罗文精神‛揭示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四)要在关注细节中提高执行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些充分说明,细节决定成败。当前,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深入些、再深入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没有精彩的细节,就没有壮观的全局。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上海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而地 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什么德国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我看,就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不放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既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要能够从小处入手,要把每项工作都细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可操作、合标准的具体环节,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五)要在破解难题中提高执行力。任何一项事业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境中攻坚克难促进发展,才能体现能力和水平。人们常讲‚困难就是欺软怕硬的弹簧‛,只要迎难而上,排难而进,总能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落实不落实,首先是态度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艰难险阻怎么办?别无他法,就只有两条:一是对自己再狠一点。有一位领导同志在讲‚一个领导人要有定力‛的时候说过:你要登山吗?就要披荆斩棘,不怕扎破手;你要过河吗?就要奋力击水,不怕呛了水;你要上楼吗?就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不怕累得气喘吁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二是执行要再韧一点。现阶段是社会的发展加速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如遇难则退,一碰就回,那将一事无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愈挫愈勇,愈碰 愈硬。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应当投入自己全部的忠诚和热情,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干事创业。
(六)要在规范流程中提高执行力。流程,牛津词典里的定义,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我的理解,流程就是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程序。规范流程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不少领导人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往往导至事情做砸了,才想到死后验尸、秋后算账。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执行力低下。要彻底消除低效率,必须制定与工作实际相匹配的运行流程,规范做事方式,优化做事程序。从执行力的角度来看,就是‚让流程说话,流程成为将说转化为做的唯一出路‛,流程导向有利于提高执行力,每一名中层干部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一个清晰、规范、科学的流程,使每一个干部心中都有一个执行的‚路线图‛,正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的,‚管理就是擦桌子‛,在哪里擦、谁来擦、什么时候擦、谁来检查擦的效果都有着严格、清晰的规定。
最后,谈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在单位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臵。特殊的位臵决定了中层干部的特殊作用。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成败。一名优秀的中层领导干部,应 该是个人定位一标杆、工作热情一团火、执行落实一盘棋。
(一)个人定位一标杆,就是要境界高、心态正、有本事、口碑好,在各方面能担当表率。
境界高,则有大发展。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初入联想时,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为什么杨元庆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回答是:‚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之所以最终选择他当联想的接班人,是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大境界。‛做事先做人,人的品行决定了人的一生。胸怀坦荡,大度从容,以集体利益为重,遇事总是先替别人考虑,克服私心杂念的困扰,这样的干部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拥戴和欢迎,必然会有大发展。
心态正,则能担重任。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心态决定状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唯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带来执行力的有效提升。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都销售鞋子。他们来到了非洲赤道附近的一个海岛,发现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也不知道鞋是什么东西。A见此情况,心里凉了半截,心想,向不穿鞋的人推销鞋,不是向盲人推销画册、向聋子推销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离开了海岛。与A的态度相反,B看到这种状况,心花怒放,认为海岛没人穿鞋,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巨大。因此,他留在岛上,与岛上居民交朋友,宣传穿鞋的好处,经过努力,他在岛上建立了鞋的 市场。这个故事,经典的阐释了心态的重要性,A因为心态消极,所以不战而败,而B有着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执行,所以大获全胜。这印证了管理学中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有本事,则有大潜力。所谓有本事,就是指有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本事。善于解决问题的中层干部,首先必定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能及时找出单位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问题。通过层层地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根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就必须迅速地采取行动,对症下药,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角度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设想更多的可能性,开启问题之门的钥匙就越多,总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面前紧闭的大门。
口碑好,则有号召力。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平时要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来‛,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永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能够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给下属以榜样与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地向前。二战时期,有一次巴顿将军带领他的部队在行进的时候,汽车陷入了深泥里。巴顿将军命令所有的人下车推车。在大家的努力下,车终于被推了出去。当一个士兵在准备抹去自己身上的泥污时,惊讶地发现身边那个弄得浑身都是泥污的人竟然是巴顿将军,原来巴顿将军刚刚和他们一起把车推了出去。中层干部只有具备巴顿将军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建立良好的口碑、赢得尊重。
(二)工作热情一团火,就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工作始终充满火一样的激情和干劲。
老百姓有句话:“煮饭要旺火塘,做事要热心肠。”热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是一股奋发进取的劲头,没有足够的热情,什么事都干不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因此,中层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马云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要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好。任何事情算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袖子开始干。干就是执行,重庆市委书记***对‚干‛有精辟论述,讲了六个干,‚当好干部要干、要自己干、要率先干、要早干、要高标准地干、要齐心协力地干‛。
一是‚要干‛,解决的是‚干‛的思想认识问题。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职。无论在什么时候,首先‚要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不干,一切都是空想。中层干部必须树立‚干‛的意识,要有‚干‛的内在动力,要有‚干‛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艰巨的特殊时期,更要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干,被动应付只能贻误战机、坐失良机。要‚干‛字当头,‚干‛字为先,力戒坐而论道、光说不干。要当挖山不止的愚公,不 要当指手划脚的智叟。
二是‚要自己干‛,解决的是工作作风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别人干,首先要自己干。但是,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在‚干‛的问题上指手划脚,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想亲自干,也不会亲自干,导致执行不得力、落实不到位。中层干部要想带领好一个团队,一定‚要自己干‛,不能做‚甩手掌柜‛,潇潇洒洒当‚二传手‛,要亲自抓,亲手干,而且要一抓到底。
三是‚要率先干‛,解决的是‚干‛的方法问题。中层干部必须始终树立一种勇担重责、甘为人先的精神,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但是,少数中层干部,平时工作中,缺少一种冲劲和闯劲,醒得早,起得迟,呆在那儿空论道。当有了困难、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不是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现场,而是躲在背后,或者干脆绕道而走、视而不见、躲避逃避。这样的干部就很难服众,这样的团队就很难有执行力。
四是‚要早干‛,解决的是干的机遇问题。任何工作都要立足于早谋划、早布臵、早落实、早见效。抢占先机,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面向世界、面对周围,更要有‚快人一拍‛的先机意识和早干精神,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忧患思想和危机意识。如果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工作上是能拖则拖,事不到火烧眉毛不做,事业很难取得成功。五是‚要高标准地干‛,解决的是‚干‛的标准和要求问题。要干就干出水平,追求卓越,不要马马虎虎、流于一般。要干就要干出一流,干出成效,不能盲目的干,更不能蛮干、瞎干,不做耗时费力的无用功,更不能搞虚假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六是‚要齐心协力地干‛,解决的是‚干‛的合力问题。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必须继承和发扬‚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好传统,团结干事。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向心力,做任何事情,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形成共识,共同行动,方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三)执行落实一盘棋,就是要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对上级决策要绝对服从,对上下左右要注意沟通,对科室内部要凝心聚力。
中层干部要有强烈的服从意识。中层干部重在执行,思想上的服从是行动上执行到底的前提。西点军校以培训军官而举世闻名,在那里,每个学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服从。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除:所有人的名字都统一换成编号,头发剪成同一发型,衣服全部换成校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去掉自我,更好地融入团队。因为军 令如山,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的发生。做中层管理者其实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人都只强调自己的个性,不服从上级领导,各往各的方向走,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中层干部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70%的管理问题是沟通问题。对中层干部而言,沟通牵涉到与领导、下属、同级、同行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沟通。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赢得上级的支持,同级的配合,下级的信赖,才能取得执行的成效。
中层干部要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科室少则两三个人,多则七八个人。如何将一群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人打造成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对于中层领导干部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真正的团队,是一群心理上相互认知,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目标上有共同向往的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正如微软责任CEO史蒂夫〃鲍尔默所说:‚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能强有力地凝聚起一个团队的中层干部首先是一个坚定、勇敢的承担者,这种承担不仅表现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敢于担当和能够迎难而上,更表现在当下属遇到问题和烦恼时,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替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成长。要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环境,明确切实可行的共同目标,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
【如何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中层管理者】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09-24
学习《如何打造高执行力》心得体会10-24
如何打造卓越领导的提升模式?07-31
如何打造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10-07
如何打造合体的职业规划11-20
如何打造专业的化妆师形象06-27
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英语课07-02
打造高效的酒店执行型管理团队07-21
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安保队伍09-04
如何打造金牌服务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