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概论期末复习

2024-08-12

秘书学概论期末复习(精选4篇)

1.秘书学概论期末复习 篇一

秘书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秘书学研究的对象是(b)

A.秘书工作及其制度

B.秘书工作及其规律 C.秘书沿革及其机构

D.秘书机构及其人员

2.把秘书分为文字秘书、调研秘书、会务秘书、技术秘书的分类标准是(c)A.按行业分 B.按层次分 C.按工种(岗位)分

D.按“型”划分 3.秘书协调工作主要是(d)

A.技术问题的协调

B.财务预算的协调 C.经济计划的协调

D.无人专管事情的协调

4.秘书办事要求主动、及时、迅速,体现的是秘书工作的(c)

A.服务原则

B.求实原则 C.效率原则

D.管理原则 5.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是(c)

A.主动性

B.被动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6.秘书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应优先办理(c)A.最先发生的事

B.最先下达的任务 C.急事要事

D.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7.秘书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其成果往往具有(a)

A.潜隐性的特点

B.直接性的特点 C.公开性的特点

D.被动性的特点

8.秘书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是(c)

A.文字型人才

B.管理型人才 C.通才型人才

D.办事型人才 9.养士之风兴起,出现一批著名的私人秘书的时期始于(b)A.殷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唐代

D.明清 10.文书成为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始于(b)

A.黄帝时期

B.夏代 C.春秋时期

D.秦汉 11.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了(c)

A.幕僚学 B.文书学 C.秘书学 D.档案学

12.把秘书分为党政秘书、企业秘书、科技秘书、军队秘书等等,其分类标准是(b)

A.按行业分 B.按工种分 C.按“型”划分 D.按层次分

13.秘书在工作中不越权不越位,这符合(a)

A.组织的权责分配规范 B.国家的法律规范

C.组织的运行规范 D.组织的纪律规范

14.秘书部门的基本功能是(d)

A.服务辅助领导 B.综合协调矛盾

C.参谋建议决策 D.办文、办事、办会

15. 秘书部门工作运转的特点是()

A.被动性 B.潜隐性 C.交叉性 D.超前性

16.秘书部门的基本职能不包括(a)

A.决策管理 B.综合协调 C.信息管理 D.后勤保障

17.秘书工作不能独立存在、自成体系,这一客观现象体现了秘书工作(b)A.位置的政治性 B.地位的从属性

C.内容的综合性 D.方式的被动性

18.秘书为领导写讲话稿不署自己的姓名,体现了秘书工作(d)

A.范围的赋予性 B.方式的被动性

C.作用的辅助性 D.效果的潜隐性

19.我国秘书信息报送的原则是(b)

A.及时、全面、完整 B.准确、及时、对路

C.及时、准确、全面 D.准确、全面、对路

20.下列秘书事务中,属于对领导工作拓展延伸的是(c)

A.分办拟办 B.管理印章 C.督办查办 D.会务筹备

21.领导授权秘书代表领导去处理局部的矛盾,这是秘书工作方法中的(c)

A.代劳方法 B.铺垫方法 C.协调方法 D.督查方法

22.秘书在实施决策中发现问题、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这种参谋方法属于(c)

A.补充完整法 B.诊断参谋法 C.拾遗补阙法 D.效果评估法

23.秘书遇到政策性问题应向(a)

A.主管领导请示 B.正职领导请示 C.上级机关请示 D.所有领导请示

24.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企业秘书与董事长的关系属于(a)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关系 B.封建性的人身依附关系

C.完全的雇佣关系 D.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

25.决策中信息反馈系统的任务是(d)

A.参谋咨询 B.促进决断 C.奖优罚劣 D.修正决策

26.秘书与对方有较大争执时,不要急于否定对方,应采取的正确交往方法是(c)

A.感情投资 B.求同存异 C.换位思考 D.善于自制

27.秘书工作通过“主辅配合”领导,能够(c)

A.弱化领导工作效能 B.减弱领导决策作用

C.强化领导工作效能 D.强化领导决策职权

28、决定秘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的主要因素是(d)

A.秘书学是新兴学科 B.秘书学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

C.秘书学是辩证性很强的学科 D.秘书工作内容的全方位性和广泛性

29、秘书产生的前提是出现了语言文字和(a)

A.领导工作 B.秘书机构C.秘书活动 D.秘书官职

/30、西周时期跟随在天子左右封国朝拜、递送国书的是(d)

A.左史 B.右史C.太史 D.御史

31、我国唐代中枢官制实行的是(a)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C.六部六科制 D.内阁制 /

32、近距离直接综合辅助领导决策与管理的工作人员是(b)

A.文书 B.秘书C.警卫 D.事务长 /

33、秘书部门的主要作用是事务助手和(a)

A.智谋助手 B.专项职能助手C.文书处理助手 D.监督执行助手 /

34、秘书部门的领导体制是(c)

A.上级领导管理 B.上级秘书部门管理

C.本级领导管理 D.本级领导与上级秘书部门双重管理 /

35、决策和管理的主体是(d)

A.组织环境 B.基层员工C.秘书 D.领导

36、保证领导决策能够贯彻落实的主要工作是(c)

A.信息工作 B.调研工作C.督促检查工作 D.综合协调工作 /

37、秘书参谋作用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是(b)

A.参谋场 B.参谋方向C.参谋效能 D.参谋途径 /

38、秘书辅助领导制定决策,首先应(a)

A.集思广益,拟制方案 B.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C.分析评估,优选方案 D.实施方案,反馈调节 /

39、现代秘书部门管理的核心要素是(a)

A.人事管理 B.资产管理C.信息管理 D.时间管理 /40、属于秘书协调工作的是(d)

A.人事问题 B.经济计划C.物资调配 D.公务安排 /

41、秘书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应该(d)

A.选择调查对象 B.选定调查人员C.制定调研方案 D.确定调研目的

42、.秘书授权协调处理一般事务应(d)

A.加强请示报告 B.请领导亲自主持

C.对领导参谋提醒 D.积极主动,大胆负责

/

43、秘书做好会后落实催办工作属于秘书的(b)

A.前期铺垫工作 B.拓展延伸工作

C.补偿代劳工作 D.拾遗补缺工作

/

44、秘书与新闻媒介关系处理的不当行为是(a)

A.互惠互利,以利相待 B.友好热情,以礼相待

C.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D.事实求是,以诚相待 45.我国古代秘书萌芽时期约在(b)A.黄帝 时期

B.夏代

C.商代 D.周朝 46.我国最早的中枢秘书机构是(d)A.中书省 B.秘书省C.国子监 D.太史僚

47.秘书事务工作的“三办”是指(d)A.办文、办事、办信

B.办文、办事、办信息 C.办文、办事、办协调

D.办文、办事、办会 48.秘书同领导在角色地位上是(c)

A.同志关系 B.平行关系C.从属关系D.主仆关系 49.一般办公室主任的基本任务是(c)A.参与政务,掌管事务

B.参与政务,搞好服务 C.掌管事务,搞好服务

D.辅助决策,搞好服务 50.秘书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要求是(d)A.能言善辩 B.快速详尽C.长于概括D.准确得体 51.协调方法是秘书(b)A.基本领导方法 B.专项业务工作方法C.沟通变通方法 D.督促检查方法 52.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是(a)A.巫和史B.秘书监C.尚书 D.中书监

53、“秘书”的涵义,有一个(c)的演变过程。

A.由人到物

B.由小到大

C.由物及人

D.由上到下

54、秘书学,从学科大类来说,属于(a)范畴。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管理科学

D.综合科学/

55、(b),朝廷中出现了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

A.东周B.商末周初

C.秦末汉初

D.隋末唐初

56、秘书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b)、精简、高效的特点。

A.创新

B.适应

C.求实

D.综合 /

57、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主要体现在地位的(c)与工作的被动性两个方面。

A.被领导性

B.中介性

C.从属性

D.隐秘性

58、智能结构即(d)和能力的综合反映。

A.智力

B.智商C.知力D.知识 /

59、协调工作的内容主要是(c)协调、关系协调和事务协调。

A.组织

B.领导

C.政策

D.法律 /60、秘书部门目标管理制度中的“三定’’是指(c)

①定编 ②定员 ③定管理体制 ④定岗 ⑤定责 ⑥定经费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1、秘书工作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b)的历史。

A.五千年

B.四千年

C.三千年

D.二千八百年 /62、秘书学的特定研究对象是(c),它要研究秘书工作所特有的矛盾及其规律性。

A.秘书人员

B.秘书机构

C.秘书工作

D.秘书历史 /63、学士型名士型秘书群的涌现是在(c)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代

/64、清朝后期,浙江绍兴一带为培养(d)(俗称师爷)的幕馆应时而生。

A.幕僚

B.政客

C.秘书

D.幕客

/65、在秘书机构内,一般来说,比较合理的年龄结构,应拉开档次,呈(d)结构。

A.平行

B.菱形

C.排比式

D.梯形式

二、填空题

1.秘书学具有政治性、综合性与应用性的特点。 2.最早的秘书人员称为“___史____”。

3.秘书部门是介于单位领导层和职能层之间的__中介层_____。 4.虽然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各有侧重,不尽一致,但就总体而言,秘书工作一般包括___十项____具体任务。

5.以个性特征与能力划分,秘书可分为_参谋______型秘书、秀才型秘书,公关型秘书和办事型秘书。

6.__情感_____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 7.智能结构即__知识和能力_____的综合反映。

8.人际关系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个体性,第二是_____情感__性,第三是对应性。 9.___专项调查____,是指专门就某一项目、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进行的调查。

10.按__信息载体_____分,可分成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 11.公文撰拟,即公文写作,是公文办理的__基本环节_____。

12.在协调过程中,既要讲政策、讲原则,也要讲灵活、讲___感情____。 13.做好督查工作,一是有利于保证__决策_____顺利、有效的实施。

14.会议的作用,主要包括:__决策指挥_____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动员教育作用和信息交流作用。

15.根据会议的进程,一般把会务工作分为会前准备工作、会间__调度_____和会后整理服务工作 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

1、我国秘书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如何? P1

2、简述秘书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学科性质。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秘书工作和秘书活动的特性与规律 研究内容和范围

(1)广义上:秘书学是一个由秘书学理论、秘书实务、秘书历史、秘书实用技术和秘书教育五部分构成的庞大理论体系。

(2)狭义上:秘书学就是上述广义秘书学中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它是秘书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是广义秘书学的灵魂。理论秘书学的基本框架,包括秘书职业、秘书机构(秘书管理)、秘书职能、秘书职能环境等主要方面。学科性质:综合性、政治性、应用性

3、秘书的含义,类别和层次。

秘书定义:秘书是指身处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身边,以处理信息和综合服务的方式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工作人员。

从组织内部分工看秘书的分类:P18 从其所在行业特征看秘书分分类:P19 从职业高低看秘书的分类:P20

4、秘书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从属性、辅助性、服务性、被动性、全面性、机密性。

5、秘书职业的发展现状怎样?影响中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P3

6、我国古代秘书的称谓有哪些?P16

7、秘书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P30-31规范化原则、科学化原则

8、秘书机构的设置类型有哪些? P33-34

9、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和性质是什么?

广义的秘书机构是指处于社会组织内的综合枢纽地位、直接隶属于组织领导、全面辅助领导机构的办公部门、特点:

(一)附属性

(二)综合性

(三)辅助性

10、秘书工作机构的组织模式是什么? 组织形式:

(一)综理制

(二)分理制

11、为什么是要提高秘书机构的工作效率,首先要精简机构?P31 精简是党和国家在机构设置方面的根本原则。社会各类组织设置秘书机构必须遵循精简的原则。在人员编制上要保持人员的精干,定员、定编,裁减冗员,不滥社虚职和副职。在机构层级的划分上,要尽量简化层次。

12、秘书人员怎样进行自我管理?

13、秘书的精神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秘书的精神素养?

14、秘书的知识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15、秘书的能力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60

(一)情感品质

(二)意志品质

(三)性格品质

(四)秘书的气质 秘书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P63 工作负责、谦虚随和、冷静沉着、幽默开朗

16、秘书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有哪些?P55-56

(一)忠于职守,服务领导

(二)埋头苦干,甘居幕后

(三)谦虚谨慎,办事公道

(四)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诚实守信,严守秘密

17、秘书的基本职能有哪些?P38-39

(一)信息管理职能

(二)综合协调职能

(三)督促检查职能

(四)参谋辅助职能

(五)后勤保障职能

(六)“不管部”职能

18、为什么说参谋是秘书的深层职能?P49

19、督查工作要坚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P47 一是实事求是。二是注重实效。三是归口管理。四是讲求方法和策略。20、秘书参谋的原则是什么?P51 1.明确角色定位,不失职不越权

2.明确参谋定位,谋而不断

3.立足规劝层面,谏而有度

四、名词解释

秘书

秘书机构

秘书职能

综理制

分理制

协调 沟通

秘书定义:秘书是指身处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身边,以处理信息和综合服务的方式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工作人员。

秘书机构,又称秘书部门,是指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中为领导机构和领导者处理综合事务、辅助管理的综合性机构。

广义;指处于社会组织内的综合枢纽地位、直接隶属于组织领导、全面辅助领导机构的办公部门。狭义:指各级办公厅、办公室中专门辅助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办理秘书业务的部门。

秘书职能,是在秘书机构、秘书职位功能的框架内,领导根据组织目标与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明确赋予秘书机构或秘书职位的具体职责权限。

综理制:综理制条件下的秘书机构,是以组织和领导机构运转的整体需要为原则而设立的一个统一的办公机构。分理制:分理制条件下的秘书机构,是一种职能分工型模式,是为适应现代管理日趋复杂、分工渐细而又需各部门相互协调而形成的秘书机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管理的作用。

2.秘书学期末复习提示 篇二

法学科社会学类秘书(文秘)专业(现代远程教育·必修)工学科电气信息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现代远程教育·选修)

责任教师李柏梁

一、《秘书学(2)》复习和考试内容为《秘书学》课本的第十章至二十章,即会议组织、商务谈判、信访工作、接待工作、事务处理、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党政秘书工作、企业秘书工作、涉处秘书工作、私人秘书工作和现代秘书职业。(课本186页至349页)

二、考试题型为:

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5小题);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5小题);

简答题20分(每小题10分,2小题);

论述题20分(1题);

案例分析题30分(1题)。

三、鉴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与其他类别的学生,秘书学课程使用的是同一本教材(董继超主编:《秘书学》),同一本学习指导书(张继缅等编:《普通秘书学学习指导书》),同一本教学参考资料(董继超选编:《普通秘书学参考资料》),教学要求及试卷深度、广度都一样。

四、《秘书学(2)》早已提供了单元教学信息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八)

(九)(十)

(十一)(即课本第十章至二十章的教学内容)。各单元教学信息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问题、案例分析题以及阅读(《秘书学参考资料》中的有关领导人讲话和文章,有关法律、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有关秘书活动的论文)。

各地同样可以参考自1997年以来张继缅老师历年编写的《秘书学(2)》期末复习内容,因为总体要求是一致的。

五、案例分析题可以参考《秘书学学习指导书》中的案例分析题复习。但实际情况是《学习指导书》中与本学期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对应案例并不多,且这些案例几年来已考过多次,因此也不排除另外编写新的案例来作为考题的可能。但不管怎样,学习并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原理,并注重予以分析案例的能力,总是有益的。

《秘书学(2)》期末复习提示

《秘书学(2)》模拟试题

(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务2.企业秘书工作3.(狭义的)涉外秘书工作

4.私人秘书5.秘书职业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1—2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

1.按会议的内容划分,会议可划分为().A.综合性会议B.工作会议

C.大型会议D.专题性会议

2.商务谈判按谈判的正规程序划分,谈判可分为().A.双边谈判B.非正式谈判

C.正式谈判D.公开谈判

3.接待工作的作用().A.代表作用B.联络作用

C.传播作用D.互惠作用

4.秘书处理事务的特点是().A.政务性B.全局性

C.重复性D.智能性

5.私人秘书工作的特点是().A.选择的双向性B.商务性

C.女性化D.关系的雇佣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商务谈判中对谈判人员素质的要求有哪些?

2. 企业秘书应该重点发现和处理哪些信息?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当前会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途径。

五、案例分析(30分)

阅读下面的案例,试分析女秘书如何违背了现代科学管理中的“人本原理”。

女秘书的误区

“我们部门只有二十个人,但我发现我把他们全得罪了,原来很亲密的同事也都

避开我,我到底错在哪里?”

方云是一家公司的秘书,对工作尽心尽力,常常向我们这些局外人谈她的工作之道,“其实我是好意,我总想着沟通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帮助老板参与一些管理,甚至帮他对员工‘相面’。我觉得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

但是方云部门的同事并不这么认为,举出如下镜头,方云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不舒服。

镜头1:办公室里除了老板和方云还有阿强和阿水,这时方云和老板突然用很低的声音交谈一些公事,看上去很隐密。阿强和阿水立刻如坐针毡,觉得老板和秘书是不是在议论自己?

《秘书学(2)模拟试题

(一)1镜头2:阿强要辞职,老板让方云拿些遣散费来,方云立刻反驳:我觉得没必要。

镜头3;阿辉上班经常迟到,方云都向老板汇报,并且当着许多人的面说:“我觉得您不要对他期望太高,他是不求上进。”

镜头4:下班了,方云跟着老板一起出门,边走边说“先去接晶晶(老板的儿子)吧”。

尽管方云的老板和我们这些局外朋友都理解方云的好意;一切为了上司考虑。但

她的言行却将负作用反射到自己身上。

在工作中,聪明伶俐的女秘书应懂得谨慎从事,经常自我检查,避免陷入误区。

否则,不仅会引来流言蜚语,搞得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破环公司形象,也误了自己的前途。

要求:1.运用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

2.结合案例内容分析。

3.600字左右。

《秘书学(2)》模拟试题

(一)2《秘书学(2)》模拟试题

(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务是指行政管理中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高层次公务活动,如行政决策、行政指挥、行政监督、行政立法等。(14章240页)

2.企业秘书工作是直接协助企业领导人履行领导职责,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为领导节省时间,扩大空间,拾遗补缺,综合服务的活动。

(17章289页)

3.(狭义的)涉外秘书工作,是指在我国境内具有外资成分或由外籍人员管理的机构、实体、组织内的秘书工作,或以境外人员为服务对象的秘书工作。(18章304页)

4.私人秘书,是指为私营企业、民办机构、个人或家庭所雇佣,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员。(19章317页)

5.秘书职业,是指具有秘书知识和技能的人,受聘于单位或个人,协助领导者或主事者处理日常事务,提供综合性服务,并收取报酬的一种社会职业。(20章328页)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A.D2.B.C3.A.B4.C.D5.A.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商务谈判中对谈判人员素质的要求:

(1)思想品德:要忠于职守、忠诚可靠、廉洁奉公;(3分)

(2)知识和能力: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倾听、推理、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料;(4分)

(3)气质和性格:要沉着冷静、坚韧不拔、富有幽默感并注重礼节仪表且落落大方、风度优雅。(3分)(11章203页)

2.企业秘书应该重点发现和处理的信息有:

(1)政策性信息;(3分)

(2)科技性信息;(3分)

(3)经验性信息;(2分)

(4)市场营销信息;(2分)(11章300-301页)

四、论述题(20分)(要点)

当前,不少会议的会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亟需改进。

会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会议过多过滥的现象十分严重,会议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令人担忧;

(2)会期过长,规模过大,规格过高;

(3)借开会之名进行吃喝玩乐,铺张浪费,甚至滥发财物;

(4)会议纪律松懈,迟到、缺席现象普遍;

(5)会议内容空乏,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

(6)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查。

以上种种,大大妨碍了会议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

(以上6个要点每个2分)

改进会风的途径包括:

(1)树立正确的会议观念,倡导开会中的务实精神和负责精神。(3分)

(2)现会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3分)

《秘书学(2)》模拟试题

(一)3(3)变革会议的方式的手段。从方式上可多采用现场办公会、对话会、午餐会、限

时发言开会、站着开会等方式;从手段上,可多借助广播、电视、电话、计算

机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开会。(2分)(10章196页)

六、案例分析(30分)(要点)

这位女秘书的误区在于违背了企业秘书的现代科学管理原理中的“人本原理”。人本原 理,即秘书无论是与领导者相处,辅助领导工作,还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组织机关工作,都应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6分)

(1)女秘书的职责是辅助老板工作,不得越权。但女秘书在镜头2中却反驳老板的意见,擅自做主,过度自我膨胀,表现出独霸一方的气势,以二老板自居。(6分)

(2)女秘书应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公司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她却不问原因就当着许多人的面对老板说职工阿辉“不求上进”,不仅损伤了自己的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6分)

(3)女秘书没有把做好人的工作当作自己工作的根本。她在办公室里当着阿强和阿水的面窃窃私语,令阿强和阿水如坐针毡,阿强和阿水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破坏了公司和谐的工作气氛。(6分)

(4)插手老板的家务事。若因老板工作忙碌,偶尔将家务事交由女秘书代劳,无可厚非,但若成为日常工作,则有不当之处。女秘书要认清自己是公司的员工,而不是老板夫人。(6分)

《秘书学(2)》模拟试题

3.中国文化概论 期末复习 篇三

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封闭原因在于,古代中国地理环境过于优越。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早熟: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

不成熟: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没有走上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中央集权—﹥改朝换代。建设和破坏周而复始,明清至于极致。王朝与经济兴衰同步,农业技术至唐朝已经停滞不前,人口增长﹥物质增长。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与束缚

“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思想。

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中央集权是小农经济及工商业的“蛀虫”(苛政猛于虎),小农经济保守、图安、乏开拓,盐(徽)军(晋)专卖显示出商业的依附性,“平均主义”拖住先进的后腿,资本主义一向限于萌芽状态。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文化在农耕中发展,在战乱中升华。形成了国人“瞻后式思维”,其优点是增强民族延续力和向心力,缺点是守旧、暮气。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包容了各派各家学说。

区域上;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先秦百家”“中边合一”使“有容乃大”成为当时的文化品格。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唐“拿来”佛教文化,明清引入“耶稣会士”,近代“出洋习洋”。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海外贸易时开时禁。

保民(民贵君轻)导致(1)底层的反抗,(2)稳定与战乱的恶性循环;经学地位高于科技

5、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 ;

2、封国制度不断: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时有发生,战争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

4、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6、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7、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8、秦汉国家和文化的大一统:(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正面措施)(1)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实行郡县制;

(2)大一统的经济制度:统一收税,制定土地政策,确认土地私有,统一计量和货币;

(3)大一统的文化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焚书坑儒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文官制度的创立:察举制,征辟制,博士弟子

9、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汉唐——西域·佛教

历法、医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马球运动,伊斯兰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等都被汉唐人所吸收

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故步自封、禁海锁国

鸦片战争后,带有强制性质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战争、贸易、迁徙、通婚)

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设官治理、移民、汉化、夷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 等)

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汉代、北朝、唐朝)

10、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特点:1.实用性 天文数学2.整体性:农学、医学

二、近代落后的原因:宋元:高峰、明清:落后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重实用轻理论;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观念的束缚,“官”念太强

3.封建制度的遏制

11、佛教四圣谛(谛:真理)

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所谓“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因谛(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集”本意为“招聚”或“集合”,这里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之最大者即贪、瞋、痴“三毒”,或叫“三大根本烦恼”。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此即为“惑”,有了“烦恼惑障”遂使身、口、意做不善之业,故有三界轮回之苦。

灭谛指痛苦的消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此岸,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者“入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

12、庄子的哲学:

一、儒学是如何崛起,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1孔子: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孟子:(1)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

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2)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

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限田 薄敛 省役

他从《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出发,继承改造并发展儒家关于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观念,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一套治国方略,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一)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理学的开创者。将 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二)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A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B 认识论“格物致知”

C 伦理观 “存天理 灭人欲”(朱熹)——三纲五常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A宇宙观:“心”为本原。心即理也

B认识论:“发明本心”

王守仁A宇宙观:“心”即“理”心无外物 心外物事 心外无理

B 认识论:“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4顾炎武A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具有爱国思想,把“亡国”与“亡天下”加以区分。

C 主张“经世致用”

黄宗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提出限制君权,主张法制,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舆论决策机构,限制君权。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君臣平等,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王夫之A否定君主专制,“循天下之公”。批判“孤秦”“陋宋”

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世界是认识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C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2、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3、谈谈目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

1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成分成为很自然的事。

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热。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直接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它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因此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

3、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大陆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著书立说,四处

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使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5、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使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有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6、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热。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

7、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一方面,国学热的兴起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时俱进、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内容。

8、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9、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10、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奉西方价值观,热衷于西方的生活方式,过洋节,吃洋食,穿洋服等等;再如,由于国民教育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隔膜甚至轻视;又如,社会伦理道德失范,荣辱观念淡漠等等,屡见不鲜。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

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其他答案):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刚柔相济:唯其有刚,才能有威武不屈、自强奋斗的精神;唯其辅之以柔,才能有柔韧持久、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

1、它重道德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传统轻创作,重等级秩序轻人权平等,重实际应用轻科学理论,重直觉体认轻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些也极大地束缚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篇四

是行政机关为遭受突发公共事件损害的公民和组织,提供救助和保护的应急措施。2.一致性危机p13 一致性危机是可以使整个社会在外部压力之下,更加团结的社会扰动性事件。3.应急行政权p30 应急行政权是指在应对各类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依法享有、行使的各类职权和职责。二.简析突发事件管理的比例原则及其具体要求。

公共应急管理中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时,应当全面权衡有关的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采取对公民权益造成限制或者损害最小的行政行为,并且使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付出的成本与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相适应。

比例原则包括:适合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称性原则

具体要求:

(1)应急管理措施的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应当与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发展阶段相适应,以有效控制危机为必要;

(2)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同等地实现某一应急管理目的,应当选择其中对公民权益影响最小的一种;

(3)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不得与突发事件本身所可能造成的损害丧失均衡。

三.如何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性特征?p22 1.全社会共同参与,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够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一个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形成自救互救与公就并存的局面。

2.全风险,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一风险,而是多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公务机关要建立以政府为核心和主导的公共危机管理网络,将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应对不同类型的风险。

3.全阶段,无论应对哪种风险,政府都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重建等阶段,完成公共危机的应对与管理。

第二次作业(第3章—第5章)一.名词解释

1.“应急社会动员”p55 应急社会动员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成功应对危机,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等方式,调动企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形成预防与应对危机的合力。2.应急规划p97 应急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主要指对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修改活动。二.如何增强灾区对未来灾害的控制力和承受力,降低灾区的脆弱性。p93 1.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减少引发危机的致灾因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推行与自然合作、而非征服自然的理念。在灾害易发区,避免开展重建工程,从源头上杜绝危机的发生。

3.对于不能规避、不得不建在灾害易发区的建筑或基础设施,要实行更加严格的设计与建筑安全标准,严把建筑施工的质量关,增强其抗毁损的能力,并采取严密的防护性措施。4.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在危机发生后有效应对,尽可能减轻灾害的影响。5.建立良好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灾后重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裕。三.企业、非政府组织与志愿者、社区与公民个人应对危机各有什么优势?p60-企业:企业有经济实力,拥有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可以使公共危机管理更加灵活。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

(1)贴近社会公众,可以反映社会公众在紧急状态下的利益诉求,防止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

(2)汇集着大量掌握应急救援相关技术的人才。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某一方面的思想共识,志趣偏好或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往往可以在危机处置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反应灵活而迅速。非政府组织具有分散独立决策,且可灵活调动组合各种力量的优势,组织成员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对危机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可及时发现问题的征兆并加以解决 社区与公民个人:

(1)社区是因地缘关系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当危机来临时,社区中的公众是最直接的承灾主体。由于危机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区公众一旦被动员起来,便具有很高的防灾抗灾意识与热情。

(2)社区中蕴藏着大量可调配的的人力、物力、财力。

(3)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社区为我们进行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公共危机管理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熟人社区”的基础土崩瓦解。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以此来增强社区责任意识,培育自主的公民精神,塑造现代意义上的新型,相互守望制度,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滋生

(5)社区参与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防止危机,比如社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化功能,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习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四.“预案综合症”有什么表现?如何解决?p105-107 表现:一方面,应急响应需要精明的组织和计划;另一方面,应急响应又是自发的,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解决:建立高可靠性组织

1.关注故障。认为每一次微小的差错都是系统问题的征兆,鼓励人们呢报告失误,从最近的危机中学习永不自满。

2.拒绝解释的简单化。鼓励个人看得更远,对人们所公认的智慧提出质疑。

3.运行的敏感性。鼓励持续性的调整以防止错误的累计扩大,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隐忧。4.重视弹性。不仅形成检测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继续工作。

5.尊重专家。决策权授予处于一线并且在相关领域具备最权威专业的知识者。

第三次作业(第6章—第7章)一.名词解释 预测预警系统p116 预测预警的是在危机发生前对致灾因子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评估的系统。

二.如何理解预测预警的人本理念?p129-131 1.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横跨全过程、整合式的预警系统。2.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还要体现受众导向的特点,需要开展对预警技术的绩效评估,并对公众安全意识和预警服务满意度实施测评。

3.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需要有相应的预警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三.如何理解危机响应的目标?p134 1.应急响应者的保护。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注意保护应急救援队员的安全,还包括对应急救援队员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注意救援队员的轮换和劳逸结合,尽快建立应急救援队员的资格考评与分类体系。

2.次生灾害的防范。危机的危害具有很强的连带性和扩散性,在处置过程中,必须以动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眼光来观察危机。我们不仅要具备系统性前瞻性的思维,也必须注重在寻求安全过程中的风险。3.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

四.危机发生后救人响应活动包括哪些内容?p137 1.搜索与救援。寻找被困者,将其转移到远离危险的地带。2.医疗急救。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分轻重缓急予以救治。

3.进行疏散。要求人们预先指定集合地点,沿着安全的疏散路线进行,到达安全的避难场所。4.开展灾害评估。包括灾情评估和需求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者要进行损失评估,以便协调装备和物资,还需要对恢复阶段进行前瞻,根据损失评估确定恢复阶段的资金、政策需求。5.处置危险源影响。6.提供水、食品及避难场所。

7.进行卫生管理。对人与动物尸体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8.维持治安。维持社会秩序,避免趁火打劫等刑事犯罪的发生。9.提供社会心理咨询服务。10.恢复关键性基础设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服务应尽快恢复。11.对捐赠进行管理。

12.协调。公共危机管理者需要与专业人员、志愿者进行良好的合作,形成应急响应的合力。第四次作业(第8章—第9章)一.名词解释 1.总体灾害恢复p163 总体灾害恢复是指人们在灾害恢复与重建活动中,要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共安全,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2.应急沟通p190 应急沟通,就是指应急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交流信息、互动反馈的双向过程。二.结合我国的国情,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方面?p171-172 1.做好灾民的安置。灾区恢复重建已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还必须对由此可能引发的群体认同性冲突系米高度的重视,做好协调工作,灾区政府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应鼓励灾区人民不等,不靠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合作自救,启动和完善社会化的补偿机制,分散和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巨灾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补偿与安置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2.实现心理干预的长效化。不仅要防止社会公众因灾致病因灾致贫,还要防范心理问题带来的公众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因此而引发的反社会行为。

3.加强未来的风险防范灾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4.以恢复重建促进区域的发展。灾区要因势利导,不仅要努力消除灾区的负面影响,更要除旧布新吐故纳新,在新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如何实现危机合作与协调?p207-209 1.在应急合作与协调中沟通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沟通是合作与协调基础,为了增进应急沟通,应建立一个应急管理的网络体系,建立全社会动员机制,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的合力。

2.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战是大忌,它不利于我们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处置。

3.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属地政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主动联系属地内的中央直属部门,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

4.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相邻省市应建立地域联动机制,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相互支持。5.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武装力量与人民之间要相互配合合作。

第五次作业(第10章—第11章)一.名词解释 1.舆情监控p222 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汇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宗教恐怖主义p247 以宗教为驱动力的恐怖主义 3.双应一体化p248 双应一体化,从本质上看是指一国政府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既考虑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也考虑非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实现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4.国防动员 p257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在由平时进入战争状态的过程中,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赢得战争的一系列行动。二.媒体与政府、公众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p215 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两组重要的互动关系。

1.媒体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从事媒体具有一定的议程设置功能,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媒体既满足公众需求要引导公众,但是媒体不是一般的商业实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就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引导公众。

第六次作业(第12章)一.名词解释 1.灾害外交 p272 灾害外交指国家行为体或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其他国家提供灾害援助而增进国家间的关系,是外交行为在危机应对里的一种特殊延伸。2.海外承包工程危机p280 指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未能有效识别并化解各种风险因素而造成的企业人员伤亡、工程无法完工、发包方以各种理由拒付、延付工程款、企业效益亏损等不利局面。

二.危机管理国际合作可以采取哪些形式?p271-272 1.从层次和范围上看,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

2.从合作伙伴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非政府组织合作、救援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

(1)非政府组织合作。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一方面它具有国际组织的特征,可以与地方政府结成危机管理伙伴,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草根组织的特点,组织结构分散化反应灵活,处置效率高。

(2)救援企业合作。它是政府救援的有益与必要补充。

(3)政府间合作,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离不开民族国家,其形式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国家参与地区或国际合作等。军事合作是政府合作的特殊表现形式。三.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危机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如何应对。p280-281 风险:

1.政治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基本稳定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即所在国政治稳定,政策具有连续性。

2.社会风险。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安全形势,对业务开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会导致企业组织管理不能顺利进行。

3.自然风险。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极端气候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工期延误,其它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海外承包工程工期延误。

4.合同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在所在国经济社会环境中经营。所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稳定与否,直接对企业运营收益产生影响。

5.组织管理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工作,较国内企业可能更为复杂。不仅要遵守我国法律,还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组织管理工作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习俗等。6.恐怖主义。在海外,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这也影响了海外承包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应对:

1.我国在海外的公民企业应积极寻求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援助。

2.在发生可能危及企业人员安全的危机事件时,应首先保障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必要时可撤回部分甚至全部工作人员。

上一篇:总务处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国王的演讲中英对照(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