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感想

2024-08-09

中共一大会址感想(共10篇)

1.中共一大会址感想 篇一

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感想

2015年5月25日,我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抓党建的党员领导干部,有幸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按照本次活动的安排,我们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当代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6日,走进上海闸北区临汾街道办事处,参观和学习了拓展社区服务新内涵,促进社区建设实体、创新社区管理新路径,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实现居民自治与社会服务的统一。下午,参加了党性修养课堂,学习了邓小平自转、方志敏记述以及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

上海兴业路76号这一处普通的石库门两层老楼,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道路是党指引的结果,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涵义,这也许就是党的精神的恒久魅力所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句家喻户晓的话,而共产党便是在这个地方诞生的。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个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诞生的意义是让当时黑暗中国、处于苦痛之中的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而新西藏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看过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再想想今天的党,不禁感叹,这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后是多少鲜血、汗水,有多少艰辛困苦,我们今天能后进者身份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背负和责任!通过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我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由于先辈们先赴后继的卓越斗争,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由人民当家作主,才解放了西藏百万农牧,建设了新西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西藏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西藏走上了与全国一道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西藏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西藏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尊严,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正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团结奋斗。短短半个多世纪,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巨变和伟大成就,也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进入21世纪,西藏的发展进步驶入历史快车道。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西藏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即到2015年,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势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持续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扎实;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提高,整个西藏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项项方针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快速改变着西藏的面貌,改变着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西藏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西藏已建立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西藏已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新型民族关系得到确立和巩固;文化保护和宗教信仰自由。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藏走完了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壮丽的篇章。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西藏正呈现在世人面前。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前,西藏已经站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起点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这既是党中央对西藏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西藏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完全符合西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西藏各族人民的期待。前途充满希望,蓝图无限壮丽。只要我们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一定会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2011年7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率领中央代表团参加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时,充分肯定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充分肯定当前西藏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2013年3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强调,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发展稳定,高度关心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希望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中共十八大以来,对藏政策明显改观,习李上台后更是高调发声。继习近平在今年3月9日参加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 稳藏”这一战略思想后。今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西藏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树立依法治藏、长期建藏思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八次代表会上指出,西藏发展面临着政治机遇、历史机遇、政策机遇、发展机遇,他告诫与会代表,“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一定要倍加珍惜、紧紧抓住难得机遇,认识特殊区情,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此,他提出了奋斗目标:今后五年,要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民族团结和谐,社会持续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扎实,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他提出,要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加快铁路建设,推进川藏、滇藏铁路西藏段建设,完善区内铁路网络,提高铁路运营能力;加强航空建设,发展区内支线航空,增加国内外航线,形成区内外国内外协调联动的航空网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到“十二五”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10个以上,力争“十二五”末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在坚持依法管理寺庙方面,陈全国提出,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依据,以管理和服务为目的,构建寺庙管理的长效机制,并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作出部署。

半个多世纪,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西藏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西藏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近代以后,中国社会面临整体性的现代化转型,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遵循中国社会变革的大逻辑。在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即提出把旧西藏“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的重大命题。60多年来,西藏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是在全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建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西藏的发展进步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的发展进步是西藏人民的事业。60多年来,西藏的发展进步始终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完善的内在统一,通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西藏的发展进步实质是人的发展和人民主体性的实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次伟大实践。西藏的发展表现为人民不断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表现为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是人民摆脱宗教神权奴役、追求做人尊严和价值的胜利。西藏人民是西藏发展进步的最大受益者。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西藏。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能发展进步,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各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参观中共五大旧址的一些感想 篇二

按照教学安排,4月6日,武汉大学政管院大一学生来到位于武昌司门口附近的原武昌高师附小参观。这里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同志早年教学和参加革命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共五大和共青团四大的召开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民国时期建筑,顿时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压在心头。

首先参观的是毛泽东旧居,空间极小,仅容一张床,一张桌子而已,只能用简朴形容。这难道就是时任农讲所校长和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的居住地吗?没错,虽然有些超乎想象,但也许这才更符合事实,革命本就是从简朴开始的,从来都反对奢靡之风。

向前五十余米,我们总算来到了武昌高师附小门口。导游先把我们带到了学生教室。虽是民国建筑,却考虑周到,极富人性化。比如,担心孩子们磕着绊着而采用上下滑动式的窗户结构。想必在这里学习比在现代的教室学习还舒服吧。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陈潭秋的细致关怀,他充分认识到孩子们都是未来的希望,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着他的良苦用心。

接着,我们走进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值大革命高潮阶段,毛泽东于1926年11月下旬,从上海经南京来到全国革命的中心——武汉。在这里他撰写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共产党员,为农民运动的发展和革命的推进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央农民讲习所是于1926年底开始筹备的。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学员学成后于1927年6月18日举行毕业典礼。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主席任校长开办了农民讲习所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后来国共合作破裂了,农民讲习所就再也没有开办了。虽如此,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却丝毫不可忽视,其培养的一大批学员正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必然发展为燎原之势。

绕过穿堂,看到的是一间大礼堂,所谓礼堂就是一间大的教室,地下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长凳,看得出农讲所学生的训练有素。听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曾经在礼堂前的黑板上画过三条线(一条向左弯曲,一条向右弯曲,还有一条居中)来阐明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从而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是对的好的。教室外就是学员们的训练场了。在这里,学员不仅要接受理论学习还要参加军训,磨练意志,锻炼体格,实施军事化管理。也许这正是毛泽东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为日后的军事斗争做准备。穿过操场就是学生们的食堂了,整整齐齐摆着近百张八仙桌。听导游说,学员们的伙食是很好的,毛泽东非常关心他们,曾经在一次雨中训练后,让做饭师傅熬制姜汤,防止学员感冒。农讲所的条件无疑是艰苦的,但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践行着革命必须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如,作为校长的毛泽东就经常给学生讲课,跟学生在一起),必须掌握革命武装等原则,为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为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准备了条件。

总算来到了五大会堂。正前方悬挂着孙中山像,孙中山像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党旗。两侧墙壁上是蔡和森等悬挂的“坚持国共合作”,“将革命进行到底”,“坚持三民主义”等横幅。正是暴风雨来临之际,革命已是危机四伏。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严重失败。此后,全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全体党员期望这次大会能正确判断当前局势,回答大家最为关注的如何从危急中挽救革命的问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然而在革命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共五大却并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提出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不得不说五大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局势并没有因五大的召开而得到扭转,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大肆搜捕共产党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好在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仍然是在武汉,三个月后,八七会议召开,真正结束了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了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

思考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妥协退让的右倾投降主义是不可能求得团结的,更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历史不能重演,我想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毫不妥协,以斗争求团结,最终争取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中共五大第一次设立专门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为有规范地开展党内监督和反腐败工作的起点。这恐怕也是共产党优于国民党的一大方面,成为党夺取政权的一大利器。反腐的起步如此之早,充分体现了党对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视,对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牢记历史,才能少犯错误,走得更顺更远。

走出校车,我又踏上了校园的土地。陈独秀蜡像,《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手稿,大革命士兵军装。。。仿佛还在眼前。此次参观使我获益匪浅,革命青年的血性精神撞击着我的心灵,历史的经验教训必然会指导我的行动。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样的党才是共产党,什么样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姓名:马金龙

专业:政治类 学号:2010300130089

3.中共一大会址观感 篇三

031211222 倪天扬

一、活动目的

了解一大历史意义及其影响,并学习探索先辈们所留下的革命精神及革命思想。

二、活动主题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其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革命和发展的道路,并引领人们走向革命的成功。

通过实地的观光使得小组成员通过这次参观,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去感受当时先辈们为了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时遇到的艰辛,激发大家的爱国爱党情怀。

三、活动内容及感想

在兴业路上有一小排朴素平整的房屋显得格外安静,在高楼大厦掩映下的它显得如此普通,但它却一直默默得诉说这一个不凡的故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幢石库门民房里召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就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了。”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里,这儿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有大量的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刊物: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共产党》、《曙光》月刊等杂志,这些早期马列主义刊物,为提高共产主义者和先进青年的觉悟和理论水平,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着这些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们彷佛穿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列强侵略中国时分赃的《时局图》,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中共“一大”的蜡像模拟场景,无不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尤其是位于二楼的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真实的重现了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人围坐一起,个个踌躇满志,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灵活生动的蜡像定格那伟大一刻。正是这一刻,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开始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开始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程,开始了新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4.中共一大会址观后心得 篇四

复旦大学技术科学实验一班 闫铭

2014年11月30日,在指导老师顾宁的带领下,复旦大学2014级技科一班党章学习小组一行12人来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体验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风雨历程。

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看到那青红砖交错的外墙,看到那配铜环的黑漆大门,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要知道,就是在这个貌不惊人的小楼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当时,全国只有53名共产党员,与会代表只有15人;随着历史的发展,据统计,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将近九千万。我很好奇:是什么,赋予了这个政党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展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层是观众服务设施,设有门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贵宾厅。小组一行人在一楼党旗前合影留念。二层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厅。基本陈列即由“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陈列”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两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中国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过程。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位于展馆二楼陈列室内的蜡像馆。蜡像馆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围桌而坐、热烈讨论的场景。可以说,这是中共一大会议的最直观最形象的精彩再现。蜡像人物中,毛泽东身着长衫,肃立中央,面容肃穆,双眼炯炯直视前方,显露出夺人的英气。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或思或望,神情严肃。

除了蜡像馆,纪念馆二楼还存放了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走出民族危难、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程。党章学习小组成员在一幅名为“晚清时局全图”的图片前停了下来。该图片形象记录了19世纪末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景象。指导老师顾宁为同学们简介了画面上各种动物的代表意。看到这幅图片,我扼腕叹息,深以为耻。随着参观的进行,看到侵华日军的罪行实录,我不禁义愤填膺。当看到大饥荒期间中国饥民皮包骨头的悲惨情景时,我连连摇头,自觉难以直视这惨状。想到当时中国面临的种种苦难,再想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的不懈努力,再想到现如今中国国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盛况,我终于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不是一声空洞的口号,这句话的背后,不知蕴藏了多少共产党人的付出与奉献,汗水与鲜血。我也终于明白,是历史,是时代,是千千万万中国的人民群众,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长久而强大的生命力。

5.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小结 篇五

上海市行管校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小结(徐田春慧)5月7号,我有幸参加了校党总支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党的路线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万万不能忘记昨日的艰辛。我们还得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看过中共一大会址,再想想今天的党,不禁感叹,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后是多少鲜血、汗水,有多少艰辛困苦!通过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二、追溯红色经典

担负历史重任

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屏幕上是一大会址中展出的一部分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愈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几百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映入眼帘:土炮、手枪、匕首、警棍„„我一边观看展出的实物,一边细读一旁的文字介绍。对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我们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几代领导人带领我们共同奋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反观我们自身,我觉得要加入这个先进的党组织,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鞭策自己,始终与党同心同德,服务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6.观中共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篇六

二十七号的下午颇有凉意,当我走在去一大会址的路上,沁凉的空气使我的心情变得格外严肃。虽然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每次来信中总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只能各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

来到门前,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有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148件。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厅按中共“一大”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浴血奋战,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啊!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民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孙中山的几次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而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只顾了和别的军阀开仗,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统统放弃,终于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中国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在军阀混战时期孙中山曾经对军阀产生过幻想,打算“以阀制阀”,但事实证明“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根本无从利用,而共产党的成立给处在困境中的孙中山以胜利的希望;一大开得十分简单,前后不过几天,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把党的任务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研究了个遍,并相应得制动了党章,党的领导人

以及党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在当时黑暗统治下的中国无疑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临去了,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手心,将那八十年前的一段记忆铭刻于心。整个参观的过程都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但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的小事来告诉我们青年,不要忘记历史。

7.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参观报告 篇七

培养国家战略提升思想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高级党校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实践活动报告

近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了结合高级党校的学习和实践以及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2013年12月1日上午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几名高级党校的同学参观了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而中共“二大”对中国革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中共第一次公开发表宣言,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等重要文件,与中共“一大”一起圆满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并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响亮口号。

“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地的新一页,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在党旗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到那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房子也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开始进行参观:老式的石库门,青色砖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凝聚着不平凡的历史底蕴。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览厅,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

参观完“一大”会址,大家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倍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倍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倍感作为一名党员肩负的责任重大。走出“一大”会址,我们步行来到了相距不远的“二大“会址,虽然两会址距离并不远,但似乎知名度和参观人数相差甚远。但是“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意义不言而明了。

参观中,通过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讲解,大家又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领略了当年共产党人建党的艰辛与危险,体会到如今取得的成果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珍贵的影像、图文、实物资料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已泛黄的《共产党宣言》,先辈们用过的印章,甚至是家书,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而高科技的投影以及电子屏也为这古朴的老式石库门增加了一抹亮点。在这浓浓的历史氛围中,我们受到了在其他地方无法感受到的熏陶。这亲身参观所获的感悟是在书本上无法获得的。

8.参观一大会址有感 篇八

此次参观让我对党的发展壮大过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1921年7月,全国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进行四天,由于密探的干扰和破坏,不得不改变地点,转移到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先锋队,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和原则组织起来的革命政党,中华民族产生了这样的革命政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转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新的变化,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革命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全国解放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艰难险阻战争年代到经济飞跃和平年代时期,我们党日益成熟,锻炼成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党的组织不断发扬光大,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党,我们感到自豪、荣耀。

其次,对提高党员先进性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共产党人在新的环境下,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以实际行动又一次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9.参观一大会址活动 篇九

行程安排:早上7:20新场古镇大停车场发车,前往毛泽东旧居参观1小时,约10:20分参观一大会址1小时,约12:15分在航头用餐1小时,大约14:00回到温馨家园。

收费标准:70元/人

提供标准:旅行社提供往返车辆,旅游意外险(游客提供正确的身份证号码和名字)。注:75周岁以上不可买保险。

温馨提示:行动不便或老弱体残谢绝参加,旅客需带好身份证,谢谢!。

联系电话:*** 小潘

10.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篇十

4月19日,我参加了公司党总支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拓展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1921年7月23日起,大会在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在那里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道路是党指引的结果,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涵义!正是这样一股暖流从人们心中流过,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更化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鼓舞我们把每一份热情,每一份向往都转化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这也许就是党的精神的恒久魅力所在吧!

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我一边观看展出的实物,一边细读一旁的文字介绍。对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而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看过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再想想今天的党,不禁感叹,这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后是多少鲜血、汗水,有多少艰辛困苦,我们今天能后进者身份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背负和责任!

上一篇:四年级美术上册《剪出成语中的故事》教案下一篇:外科主任医师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