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

2024-09-26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8篇)

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 篇一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仪陇县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何 直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三段六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参与生习,全过程让学生读书、思考,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操作、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三段六步”的课堂教学主体结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要充分注意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

二、“三段六步”的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目标导学;

2、展示质疑;

3、合作探究;

4、精讲精导;

5、过关检测;

6、拓展延伸。

三、实施“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1、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导学案。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

2、设计练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梯度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升华,并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四、“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数学课型可分为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等几种基本类型。

1、“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型”课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是:

(1)目标导学。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转译、变式、判别、直接推论等;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注意点:目标要准确,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语言要简洁,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就会达到目标。

(2)展示质疑。①自学前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纲。②结合学习目标,提出自学中存在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3)合作探究。对自学中存在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出理解概念的要点与同学交流,通过交流暴露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先由学生自己解决,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或规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应给予点拨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的辩析,突破对概念的内含、外延的深入理解。

(4)精讲精导。由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对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会初步应用所学概念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因为概念课的重点不是熟记概念,而是理解和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点拨时,要引导每一位学生清楚地认识他所犯的错误是由于将哪一个要领用错了,或是将概念中的哪一个关键词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这一环节,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让知识得以巩固、生成,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发展。

(5)过关检测: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练习,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题要紧扣学习目标,由易到难,最好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巡视、指导或点拨,及时矫正错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或进行教材衔接铺垫训练,或穿插历届升学考试题进行训练。通过一些拔高性的习题,从而达到拓展延伸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1)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思考与例题类似题目的解法。

(3)合作探究。一般分同桌对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三步。对解题思路、方法进行合作探究,促成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师点拨。对学生探究未果或有歧意的问题进行点拔、纠正,并适当给予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初步构建解题模块。

(5)过关检测,拓展提高。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复习型课中的应用。

在章节复习时,一般采用大循环教学方式进行,每个循环一般分为三课时,每课时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是:

(1)第一课时由学生自己将需要复习章节的知识点逐个过关,将不熟的概念随时记熟,不理解的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直到全部理解掌握为止;教师则根据所复习的知识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并适时加以点拨纠正。最后出示一些有拓展性的习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2)第二课时达标检测,要求考查的知识要全,即将需复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包括进去,难度要适中,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经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能力,但不能超过大纲要求。

(3)第三课时评讲试卷有针对性的训练。评讲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自己订正由于粗习大意而出现的错误,再让学生对一些知识性的错误进行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自己经过努力不能解决的,要通过先同桌后小组再全班的讨论方式进行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三段六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教学主线,它转变了老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因其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后检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期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定会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2.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 篇二

一、自学质疑模块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 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 而学生能自为研索, 自求解决。”这句话的要旨, 就是教师应充分指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学会自学。许多教师为了落实让学生自学的精神, 只是让学生回家看书。学生如何自学, 自学哪些内容教师没有进行指导, 这样的自学形同虚设, 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认为, 在学生自学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内容, 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学法指导, 也可以设计一些与新知识相关联的练习, 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 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还可以让学生把学习中的困惑记录下来, 可以放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我是这样设计自学质疑模块的:首先, 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同学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其次, 让学生标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布置学生自学内容并抓住重点内容让学生思考 (学生自学课本第12~13的例1、例2、例3,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

二、交流展示模块

现代心理学认为, 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 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 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大胆进行交流展示, 表达出自己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和难点。交流展示模块恰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养成大胆交流、争相展示、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交流的过程中, 首先, 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质疑模块中提出的问题,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重点内容进行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其次, 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 学到哪些知识;最后让学生说说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惑, 如果学生能解决的, 就让学生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的, 就留在互动探究或精讲点拨时解决。

三、互动探究模块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此模块注重的就是互动式学习。因为是互动探究, 必须有探究的问题, 因此在问题的选择上, 还需要我们教师把关。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 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 我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 (二、三略) :

学习活动一:

1.出示例1中的第一组图形:

谈话:仔细观察,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你觉得用数方格的方法好, 还是用转化的方法好?

2.出示例1中的第二组图形

谈话:你能用刚才转化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然后班内交流。

四、精讲点拨模块

教师要做到“精讲点拨”, 关键是要吃透两头 (把握教材, 了解学生) , 摸清障碍 (理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大力调动学生参与, 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中, 教以方法, 点出规律, 注重迁移, 使学生形成能力。我认为, 本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及计算公式, 所以在精讲点拨的时候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教师:

同学们刚才通过剪一剪、算一算、比一比的方法, 发现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就是用底乘高。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 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底与高) 。

2.谈话: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五、矫正反馈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反馈信息, 完成反馈习题, 进行针对性矫正教学, 可及时穿插于各个学习活动之中。例如, 学生交流展示时、互动探究时, 都要根据学生学情反馈及时做出矫正。矫正反馈模块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认识、理解程度, 要关注学生完成建构的能力、水平, 要关注学生对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要学生理解不到位的, 教师就要及时矫正。简单的信息、个案的信息, 一般及时矫正处理。复杂的信息、需集体矫正的信息, 一般在互动探究之后作矫正处理, 然后精讲点拨, 也可结合精讲点拨进行。又因为此模块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相通之处, 都是针对学生的错误信息及时进行矫正, 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所以, 此模块即使在我们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时也是比较容易的。

六、迁移运用模块

迁移应用模块是六模块中比较简单的模块,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训练,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 也为了让这个模块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我建议广大老师在使用这个模块时要尽量做到: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 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 避免同样类型的习题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其次, 还可以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 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升。

在这个环节的应用时, 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习题:出示长方形框架, 然后拉伸。问: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受例题的影响, 许多学生认为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也不变。学生认知上产生的冲突, 迫切希望老师能给明确答复。我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没有及时告诉结论, 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 面积变小。这样做,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热爱学习。

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 篇三

[关键词] 数学;自主学习;培养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 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历来为教育家、学者所关注,也是值得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研究的课题. 所以本人结合实际教学,来谈谈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从预习走向自主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名句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如果事前做到心中有数,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就要课前先预习. 而我们老师则按“先预习后上课,先练后讲”的原则组织教学,把学生的预习放在了教学的首要地位. 就把老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确立起来了. 通过观念和实践的相互印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观念就逐渐在其思想和行为上固定下来,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素质. 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暂时没有教师可以依赖,因此其学习必须是相对独立的、自主的,即预习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依赖地学习向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转变,而且预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过程. 由于学生经过了预习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对自我预习的反思和由表及里的探究及由此及彼的思维拓展,于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为主向师生、生生交流为主转变.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两方面的事情:

1. 教会学生预习

初中学生预习数学学科的基础方法是阅读教材,开始可以领学生先看书. 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概貌也就是大体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 二是细读,指导学生根据编好的学案细读教材,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之后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

2. 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使预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提高自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在这一方面,教师应发挥压力、推力、拉力的作用. 教师的压力作用:教师要督导自学、鼓励自学. 教师的推力作用:教师要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学生,给自学效果好的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的拉力作用:针对自学能力弱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从课堂“亲密接触”自主学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显而易见,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教师把要解决的问题,置入一个新的耐人寻味的情境中,使学生自觉地进入解决问题的主轨道,给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时,给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那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会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但提出如下条件:每天借给穷人1万元,借钱第一天还给富人1分钱,第2天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互不相欠. 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名的,怕上当受骗,请你帮他算算,看是否划算. 听完题后,学生带着一份好奇心、一份疑问,带着帮穷人解决问题的一份责任心愉快地去探究,这样学生就自觉地进入到知识学习的轨道. 这个情景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成果展示,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良好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3.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升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采取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初学阶段的疑难点. 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先汇报各自的情况,交流学习的心得,再就提出的问题全组合作探究、分析、展开议论或讨论,共同进行解答,形成统一正确的答案.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特别要认真地去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善于吸收其正确的部分,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 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以理服人,要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 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 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将课堂教学形式从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 学生之间建立的组合关系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强化学生群体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课后反馈促进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让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对数学学习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当结果正确时,学生能从中品味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确立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当结果错误时,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足,防止错误的积累,改进学习方法. 可见及时的课后反馈是非常必要的,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也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应该更为广泛、活跃. 教师可以在班上开设一处类似于“英语沙龙”的“数学角”,组织学生充分阅读数学书籍、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学生还可以自行组织数学游艺活动,如“数学医院”“小小辩论会”“数学谜语竞猜”“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学生在玩中互帮互学,不亦乐乎,大大弥补了课堂学习的局限. 可见,重视课后反馈,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而“自主学习”正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优化促进课堂教学,并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如果教师、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处理好关系,把握好以上基本步骤,相信自主学习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六环节课堂模式 篇四

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六环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概括——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3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学习(自学10分钟左右)

该环节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方法、时间。(流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学习目标是……解决的问题……”,指定自学时间,说明自学后教师检查什么,把要求说全面、说清楚,不要随时再补充。)

2、安静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针对性地辅导,收集教学信息(记录学生好的做法、独到的见解、疑难点、需纠正的、需深化提升的等),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8分钟左右)

积极合作探究。小组内或对答案、或相互提问、或讲解、或分工探究讨论。

四、展示交流(10分钟左右)

1、小组展示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检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注重中下游学生。检查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要人为地提高。)

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引导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果展示情况

五、归纳概括(6分钟左右)

1、引导学生总结。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收获与不足。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六、达标检测(8分钟左右)

1、针对性练习或提问。根据目标、问题,进行典型、基础性习题的巩固性练习(精、少)。

2、变式训练或提问。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能力。

复习课教学基本模式

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1、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用多媒体呈现。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合作探究

1、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2、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针对性的辅导,收集教学信息(好的做法、普遍性问题、易出错问题、疑难点)

以上相当于“先学”,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用16分钟左右

三、知识梳理、点拨归纳

1、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教师结合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

这个过程大约用9分钟左右

四、练习巩固、深化提高

1、针对性练习(提问)。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学生出示(多媒体或其他形式)有针对性的习题。

2、变式练习(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2、教师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这个过程大约用10分钟左右

五、总结提升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结果和思维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大约用10分钟左右

讲评课教学基本模式

基本环节: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

一、自查自纠(教师对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做好记录)

1、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二、合作交流

1、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

2、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搏。

三、问题汇报

1、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

2、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师点拨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实施重锤敲击。

五、梳理巩固

1、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完成满分卷。

2、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投放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注意针对性),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对某些教学环节做适度调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小学低年级(1-3)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4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

3、朗读课文解决会认字词(根据不同课题设计多种朗读方式)。(13分钟左右)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5分钟左右)

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当堂展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设计出较有难度问题,组内讨论,展示交流

5、归纳概括(3分钟左右)

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6、当堂检测。(10分钟)

7、布置作业。

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小学低年级(1-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左右)根据青岛版教材的特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数的意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5分钟左右)

就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择出与该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这节课学习研究的对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谈话、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学生展示、成果交流。(10分钟左右)

4、实践运用,达标训练(12分钟左右)

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比较强的情境或练习,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暴露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效益。

5、反思总结,自我建构(4分钟左右)

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概括。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教师总结,而是教师引导、组织全班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概括。

6、布置作业(1分钟)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当的练习题,要以巩固性题目为主。最好要有层次性,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高年级(4-6)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2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2、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3、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根据不同课题设计多种朗读方式)。(10分钟左右)

4、自主学习。(10分钟左右)

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当堂展示。

5、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设计出较有难度问题,组内讨论,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6、归纳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7、达标训练,布置作业。(9分钟)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当的练习题,要以巩固性题目为主。最要有层次性,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高年级(4-6)数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12+3分钟)

在此期间,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督促不学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

3、小组展示结果(13分钟)(1)、小组展示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检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注重中下游学生。检查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要人为地提高。)(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3)、教师引导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果展示情况(板演或口述,期间由教师和同学点评拓展)

4、反思总结、自我建构(5分钟左右)(1)、引导学生总结。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收获与不足。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5、反馈训练(10分钟左右)(1)、针对性练习或提问。根据目标、问题,进行典型、基础性习题的巩固性练习(精、少)。(2)、变式训练或提问。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能力。

6、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当的练习题,要以巩固性题目为主。最好要有层次性,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小学英语堂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精讲+听力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概括——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3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精讲+听力学习(精讲+听录音10分钟左右)

该环节采取的精讲听力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方法、时间。(流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学习目标是……解决的问题……指定学习时间。)

2、精讲+听力。

3、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针对性地辅导,收集教学信息(记录学生好的做法、独到的见解、疑难点、需纠正的、需深化提升的等),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积极合作探究。小组内或对答案、或相互提问、或讲解、或分工探究讨论。

四、展示交流(8分钟左右)

1、小组展示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检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注重中下游学生。检查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要人为地提高。)

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引导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果展示情况

五、归纳概括(6分钟左右)

1、引导学生总结。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收获与不足。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六、达标训练、布置作业(8分钟左右)

1、针对性练习或提问。根据目标、问题,进行典型、基础性习题的巩固性练习(精、少)。

2、变式训练或提问。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能力。

3、布置作业。尽量能分层次布置作业。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初中英语堂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概括——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3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学习(自学15分钟左右)

该环节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方法、时间。(流程:“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学习目标是……解决的问题……指定自学时间,说明自学后教师检查什么,把要求说全面、说清楚,不要随时再补充。”)

2、安静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3、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针对性地辅导,收集教学信息(记录学生好的做法、独到的见解、疑难点、需纠正的、需深化提升的等),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过程”。

三、合作探究(3分钟左右)

积极合作探究。小组内或对答案、或相互提问、或讲解、或分工探究讨论。

四、展示交流(12分钟左右)

1、小组展示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检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注重中下游学生。检查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要人为地提高。)

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引导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果展示情况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5分钟左右)

1、引导学生总结。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收获与不足。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五、达标训练、布置作业(7分钟左右)

1、针对性练习或提问。根据目标、问题,进行典型、基础性习题的巩固性练习(精、少)。

2、变式训练或提问。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能力。

3、布置作业。提倡能分层次布置作业。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史、地、生、政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3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情景或复习提问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教师根据教材设计问题,提出自学目标

三、出示学习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⑴、学生以自学问题为指导,安静地自学课本。并把学习的内容和疑难问题随时记录在预习本上。教师深入各小组指导解疑,规范学生的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⑵、小组交流讨论,互帮互助

①、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围绕学习问题与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

②、对于需要合作完成的题目,各小组长安排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③、.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交流情况,了解学生争论的焦点和疑难所在,随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四、小组展示学习成果(12分钟)

1、由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组内探究或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历史政治可以排练情景剧。

3、教师穿插点拨、引导、提升,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和巩固。

4、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点拨评价和提出问题。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6分钟)

1、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开放性题目,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也可在此环节完成情感目标。

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六、达标验收(8分钟)

教师出示试卷、练习题或小组相互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测试达标。或者进行背诵比赛。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初中数、理、化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12+3分钟)

在此期间,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督促不学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

3、小组展示结果(13分钟)(1)、小组展示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检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注重中下游学生。检查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要人为地提高。)(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3)、教师引导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果展示情况(板演或口述,期间由教师和同学点评拓展)

4、反思总结、自我建构(5分钟左右)(1)、引导学生总结。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步骤、规律和方法、收获与不足。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2)、教师针对总结。补充学生总结遗漏的、串联新旧知识、澄清学生的疑难点、精讲学生不会的、拓展提升重点知识。

5、反馈训练(10分钟左右)(1)、针对性练习或提问。根据目标、问题,进行典型、基础性习题的巩固性练习(精、少)。(2)、变式训练或提问。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能力。

6、布置作业。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适当的练习题,要以巩固性题目为主。最好要有层次性,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下洼镇第二实验学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2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复习、检查)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2、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3、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根据不同课题设计多种朗读方式)。(10分钟左右)

4、自主学习。(10分钟左右)

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当堂展示。

5、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设计出较有难度问题,组内讨论,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6、归纳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7、达标训练,布置作业。(9分钟)

5.“四步六读法”课堂教学模式 篇五

记叙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四步六读法

——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初中语文组 廖聪毅

《课程标准》表现出淡化文体的“理念”,也没有关于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条目,课标中仅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这一点点内容与“记叙文”有关。但只要有教材在,阅读教学中的记叙文教学研究就会存在。“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抓手。所以我们从新的方位、新的视角来研究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记叙文阅读教学应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欣赏、学会质疑、学会评价。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较为成功地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与记叙文文体教学融合起来,形成了“四步六读法”课堂教学模式,现总结如下:

一、自主学习(10分钟左右)

自主学习,其核心是自主习得问题化的知识。主要呈现的是学生的异步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通过自读、自悟,独立思考,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此步分解为以下四个环节。

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激趣导入,力求简单,直奔主题,目的是唤起同学们注意力,激发自主学生兴趣;展示目标,将本节课要达成的学习任务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环节关键之处在于一开场就要抓住学生,让学生心随你动,神随你转,4、品读入境,理解形象

品读入境,理解形象,讲求的是选择重点或精彩部分进行阅读,明白课文表情达意的主旨,弄清“主要说了什么”,筛选文中蕴含的重要信息,从而“披文入情”,理解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选择课文重点段落或精彩部分进行品读,概括主要信息;②抓关键词语、修辞手法,分析写作方法;③看描写方法、记叙顺序,概括人物形象;④反复品读,理解作者情感,谈谈喜欢理由。

此环节关键之处在于阅读不能游离词句,不能游离语境,而要“钻进去”,要从对文章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的方法和角度等入手,才能读出文章的味来、作者的情来。

二、合作探究(16分钟左右)

“合作探究”,是实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度认识。课堂教学新理念中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与互动”,单方面的发送信息和单方面的接收信息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或者可以说,“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等于没有发生教学”。“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涵”。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此步分解为以下三环节:

1、悟读入理,弄清主旨

悟读入理,弄清主旨,讲求的是从作者思维的流程,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表达的特点等方面探究感悟,弄清文章主旨,探问“怎么说的”?是对内容理解的深化,对表达技巧的学习和借鉴。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引导学生就写作思路、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旨等方面自主质疑,自行思考;②小组交流探讨,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因此,阅读一定要重视积累,不但积累妙词佳句,鲜活信息,还要积累“人格”,即是对作者蕴含文中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要筛选、吸纳、贮存。

三、即时训练(10分钟左右)

“即时训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所得知识通过运用,才能得到巩固与提高。很多知识,要在训练中才能发现自已是否已经掌握,掌握的程度有多少。很多知识,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发现新的问题,新的问题解决了,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教师围绕学习目标、本课时的训练点精选练习题;题型要多样,可读,可写,可说,可演,可练等;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10分钟左右的练习题量为宜;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别,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培养;所选题目要尽可能地紧扣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②学生练习,老师巡回了解,个别指导;③订正学生易错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此环节节关键之处在于训练题的选择上,要能通过训练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评点总结(4分钟左右)

“评点总结”,实现知识系统化与体系化。主要是为了理出知识的脉络,点拨学习的方法,或提炼整合知识或巩固拓展升华或走进生活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

6.三三六教学模式 篇六

一、“三三六 ”教学模式的介绍

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如 “目标教学模式 ”“训练教学模式 ”“情知对称模式 ”等。“三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所谓 “三三六 ”教学模式,概括来说就是 “三特点 ”“三模块 ”“六环节”。“三特点 ”即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所谓 “立体式”,是指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讨论;既有课前的预习,又有课后的练习;既有学生抒发个人意见,又有教师的总结和概括;既有物理概念的发散与拓展,又有规律方法的归纳与掌握。所谓 “快节奏”,是指由于 “三三六 ”教学模式有三模块、六环节,因此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那么模块与模块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就必须自然过渡、环环相扣,不允许出现 “脱节”“脱轨 ”现象。所谓 “大容量”,是指教学环节的大容量,也是指教学内容的大容量。

“三模块 ”指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即学生通过课前或课上几分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预习,从而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预习要有目的,应该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展示 ”即让学生就自己对在预习、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对某一观点、概念、现象、规律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此环节既可以使学生深化对概念、规律等的理解,又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抒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反馈”即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或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通过学生发言、课堂检测反映出来,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

“六环节 ”是指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这是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的六个小过程。

“三三六 ”教学模式课堂活泼,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强,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体会深,学习效果好。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较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好地实现各个环节的目标,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总结与反思 1.“三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教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 “点拨”,给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课堂上,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其中,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记得牢,理解得透,知识和技能很自然地转化成了学生的能力,是一种高效、积极的教学模式。

2.“三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课堂容量大,学生参与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长,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在学生展示研讨成果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各式各样的观点和结论。因此,教师需要有较强的思维、心理诱导能力,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保证课堂不 “跑偏”。

7.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六 篇七

一、模式介绍

1. 模式结构

“两案”、“三特点”、“六环节”。

2. 模式说明

(1)导学策略重“两案”:导案、学案。

(2)导学形式“三特点”:导之有度,学之有路,注重质疑。

(3)导学过程“六环节”: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互补→展示分享→点拨归纳→拓展训练。

3. 理论依据

“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的认知规律、事物发展规律和科学知识形成规律。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皮亚杰认知理论和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论为依据。教学过程中把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参与性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二、实施策略

1. 流程解读

(1)提出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师生共同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问题。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尊重学生独立人格,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创造性的完成学案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合作互补。合作互补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学习分工的小组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进行较好的知识互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知的建构。

(4)展示分享。展示分享是课堂导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达到成果共享、认知统一、知识迁移和规律提炼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议、悟、辩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好处。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多媒体、文字书写、实物及图片展示、口语表达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展示、分析、质疑、答辩等活动中共享成功的喜悦,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建构。

(5)点拨归纳。点拨归纳是课堂导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点拨的关键是指点和消解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知识、思维和心理障碍;而归纳则是科学、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高度概括,对较好的矫正、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知识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专业文化知识,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点拨与归纳环节及内容,让本阶段的教学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6)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拓展方式主要有技能应用式、思考领悟式、感受鉴赏式、开阔视野式、思辨创新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拓展素材,选择恰当的拓展方式,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和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在拓展中培养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技能。

2. 要领提示

(1)“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学习与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领路人。

(2)“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认真贯彻《课程标准》,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总结、提炼出来的,它有效解决了教师怎样“导”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具体实施中,要认真领会其内涵,正确处理好“神”与“形”;“导”与“学”;“自主”与“合作”;“传承”与“创新”;“知识”与“技能”等的关系。

(3)“导案”和“学案”是实施“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是充分体现以“学”定“导”教学思想的主要途径。在设计中,“导案”要重点解决好教师导什么?怎样导的问题;“学案”要解决好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运用“两案”是实施本模式的关键。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导案”和“学案”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精心设计好拟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主动学习,做到在疑中解惑,学之有路,学有所得。

(4)“三特点”是“二、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一定要把“三特点”贯穿于导学活动的始终。

(5)“六环节”是导学活动的基本框架,是规范导学行为的基本路径,教师要在“六环节”的框架内根据学科和学生实际不断整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结构,打造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或模式,以实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境界。

8.数学教学六式 篇八

一、备课——学生式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也是关键。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备课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我每接手一个班,总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详尽地了解学生。备课时,尽量考虑到让学生口、手、脑充分发挥作用,即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口、尽量动手。总之,只要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老师绝不包办代替。这样,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基础,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教学;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练习形式及练习题;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做到抓好“两头”、带动“中间”,尽量让学困生学好、优等生“吃饱”。多方面关注学生,便于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因此课堂效益就能达到较满意的程度。

二、上课——引导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掌握知识与运用技能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组织者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我在教学中,注意通过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1.质疑置难,探新寻胜。“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最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反射。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难易适中、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新能力。

2.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师引生学,或师导生自学,或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奥秘等等。我在教学文字题时就采用师引生学的形式。我首先提出:345-218你可以怎样叙述它?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345减去218得多少?”有的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345,其中一个加数是218,另一个加数是多少?”还有的说:“345比218多多少?”……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同学们的相互启发下,同学们又说出了五六种。这样,通过激发鼓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减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由此鼓舞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学生又因学到新知识、新本领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且学会独立学习,培养了积极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

三、板书——师生式

板书,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的反映,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也是教师教学后马上得到学生信息反馈的一种直观途径。

我在课堂上的板书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课前我把例题写出或基本练习后引导学生把例题写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例题的解答过程也由学生半独立或独立完成。第二方面,板面师生有范围,我每堂课的板书把黑板分为两个三分之二:横着分为三份,上面的三分之二主要为师生共用板,板书该节课的教学内容,当然教师板书尽量做到内容概括简要,形式因内容而异(共用板又竖着分为三份,其中三分之一是基本练习,即复习旧知识;剩下的三分之二是新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练习题。);下面的三分之一是学生用板,进行新课前、后的练习,可以考察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也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课堂。

板书师生式,展示了教师对知识教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学的情况,给学生一种真正参与了的感觉,也让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看到板书就会联想到新知识的产生,便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让学生共同完成板书,既改变了板书由老师“一统天下”的现象,又让学生尝试了当老师的新鲜感、成功感;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练习——层次式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方式。但是,练习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全面练习,必须具备针对性、层次性。

我在设计练习题时,很注意层次性。首先是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练习,其次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练习,最后是涉及以后知识的扩展练习(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必须有主次之分,具有针对性;有些题目还可以合作完成)。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便于形成知识网络;既照顾了中等生和学困生,又考虑了优等生;既训练了学生的技能技巧,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作业——独立式

作业,是学生练习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教师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形式。因此,要求学生的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并根据完成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真正掌握。这样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式

由于对学生有一种使命感,每节课结束后,我都要进行自我反思,回顾教学过程,想一想本节课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做好记录,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这样,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努力使教学更具艺术性。

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反思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乐趣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时,我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书刊借还制度下一篇:基层选调生几年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