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徐恪传阅读答案

2024-10-24

明史·徐恪传阅读答案(共10篇)

1.明史·徐恪传阅读答案 篇一

4.B。【解析】A“擅政”:专权;C第一个“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第二个“除”是守孝期满,除去丧服的意思;D“侵寻”:渐进,渐次发展。

5.C【解析】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父”“桓”“世宗”“穆宗”等代词断句。

6.B【解析】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7.(1)不久,刑部判处江翰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之罪,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江翰,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坐(犯……罪)”“输(交纳)”“杖于廷”(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疾(痛恨)”“遏(遏止)”“系(拘囚)”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江翰,字吉安,会稽人。父亲江桓,做邠州知州。江翰考上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于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江翰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江翰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旸、江瀚,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江翰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江翰下了诏狱。不久,刑部判处江翰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之最,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江翰,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江翰做谏官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江翰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江翰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江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江练是江翰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他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江翰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江翰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江翰已经被拘囚下狱,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江翰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粥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江翰请求,皇帝还是不许。

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做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江翰的面前鼓噪,江翰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江翰释放回家。

江翰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江翰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位。起用江翰为原官职,江翰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江翰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

2.《明史刘基传》阅读答案 篇二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3.《明史》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篇三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6—19题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编类礼书,复留之          会:恰巧,适逢

B.  鲁让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退让

C.使者谢过,即令易去          谢:认错,道歉

D.是年十二月,引疾归          引疾:称病辞职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岛夷乃狡狯如此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其皆出于此乎

D. 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鲁小时候博通古今,凡几千年的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他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

B.洪武初年,曾鲁为撰修《元史》总裁官,修成《元史》,曾鲁居首功。后来曾鲁又奉命编修归类礼书,当时议论礼的人很多,曾鲁在众人中扬言:“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有与他争辨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

C.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曾鲁察知阴谋,马上诘问使者,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从此器重曾鲁。

D.洪武五年二月,皇帝破格提升曾鲁六个品级,拜他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就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未获吏部批准。甘露降临钟山,群臣敬献诗赋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

19.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3分)

(2)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2分)

参考答案:

16.【答案】B(责问,责备)

17. 【答案】D(前表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后为“凭借、依靠”;A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B副词,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却、竟然、反而;C副词,表推测、估计,意为大概、或许。)

18.【答案】C(应是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

19.【答案] (1)(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数:屡次,多次。具:备办,准备。为:给,替。约束:规约,规章。为:做,作。非议者:违背公义的事情。并要补出“数具牛酒”中省略的主语“他,’,“为开陈顺逆”中省略的介词宾语“乡里人”。)

(2)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戍边将领捕获倭人,皇帝命令放归他们。(许:答应,允许。归:使归,送回。并要注意“不之许”中宾语前置现象。)

【参考译文】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七岁时,能默诵《五经》,一个字不漏。年岁稍长,博通古今。凡几千年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元朝至正年间,曾鲁率乡里豪杰,召集少壮男子保卫家乡。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人们称他们乡为君子乡。

洪武初年,撰修《元史》,召曾鲁为总裁官。《元史》修成,赏赐金银玉帛,以曾鲁居首功。曾鲁请求归乡,适逢编修归类礼书,又留用了他。当时议论礼的人蜂起。曾鲁在众人中扬言道:“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有与他争辩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不久曾鲁被授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遣使者来拜祭。曾鲁索取高丽文书一看,文书外边裹袭金龙黄帕,文书不署洪武年号。曾鲁责备道:“用袭帕是错误的,纳贡称藩却不奉正朔,有何居心?”使者为过错道了歉,马上命令换去。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主客曹已经接受了安南的进表,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道:“安南以前的王名日熞,如今为什么突然改名?”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道:“岛夷竟狡狯到如此程度啊!”退回了安南的进贡。从此器重曾鲁。

4.《明史 归有光传》阅读答案 篇四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②.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③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史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④,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名为升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述,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谌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5.《明史·周尚文传》阅读答案 篇五

周尚文,字彦章,西安后卫人。幼读书,粗晓大义。多谋略,精骑射。年十六,袭指挥同知。屡出塞有功,进指挥使。寘铄反,遏黄河渡口,获叛贼丁广等,推掌卫事。关内回贼四起,倚南山,尚文次第平之。御史刘天和劾中贵廖堂系诏狱,事连尚文。拷掠令引天和,终不承,久之始释。已,守备阶州。计擒叛番,进署都指挥佥事,充甘肃游击将军。嘉靖元年,改宁夏参将。寻进都指挥同知,为凉州副总兵。御史按部庄浪,猝遇寇。尚文亟分军拥御史,而自引麾下射之,寇乃遁。尝追寇出塞,寇来益众。尚文军半至,麾下皆恐。乃从容下马,解鞍背崖力战,所杀伤相当。部将丁杲来援,寇始退。尚文被创甚,乃告归。寻起故官。吉囊数踏冰入,尚文筑墙百二十里,浇以水,冰滑不可上。冰泮则令力士持长竿铁钧,钩杀渡者。九年,擢署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王琼筑边墙,尚文督其役。且浚渠开屯,军民利之。寇掠西海,过宁夏,巡抚杨志学议发兵邀。尚文不从,劾解职。久之,起山西副总兵。寇由偏头关趋岢岚,尚文转战三百里,破之,与子君佐俱伤,赉银币。寻以总兵官镇延绥。寇犯红山墩,力战败之,被赉,吉囊复大掠清平堡,坐夺俸。尚文优将才,负气桀傲,所至与文吏竞。文吏又往往挫折之,以故弥不相得。巡抚贾启劾尚文老悖,兵部请调之甘肃。帝不从,各夺其俸。二十一年,用荐为东官厅听征总兵官兼佥后府事。其秋以总兵官镇大同,请增饷及马。兵部言尚文陈请过当,方被诏切责,而尚文与巡抚赵锦不协,乞休,弗允,日相构。二十七年八月,俺答伏兵五堡旁,诱指挥顾相等出,围之弥陀山。尚文转战,次野口,伏突起。殊死战,斩其长一人。相持月余乃引去。俺答数万骑犯宣府,万达檄尚文大破之曹家庄。录功兼太子太傅,赐赉有加。其年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明史·周尚文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囊复大掠清平堡,坐夺俸坐:座位 B.巡抚贾启劾尚文老悖悖:糊涂

C.而尚文与巡抚赵锦木协协:合作 D.尚文转战,次野口次:驻扎

9.以下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尚文多谋略,精骑射的一组是(3分) .

①进署都指挥佥事,充甘肃游击将军②解鞍背崖力战,所杀伤相当

③浇以水,冰滑不可上 ④寇犯红山墩,力战败之

⑤负气桀傲,所至与文吏竞⑥诱指挥顾相等出,围之弥陀山

A.①②⑤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美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尚文多次参与平叛,战功卓著。在寘铄反叛时,他堵住黄河渡口,俘虏叛贼多人;在回民叛乱时,他依次平定;守卫阶州时又设计擒拿反叛番贼。

B.周尚文作战有方,多次受到朝廷奖赏。吉囊入犯,他筑墙防卫,让敌军无法攀登,还让士兵手持长竿铁钩钩杀敌人,他因此升任为署都督佥事,又充任宁夏总兵官。

C.周尚文作为武将,英勇善战,但意气用事而桀骜不驯,与文官经常不能相容。他曾遭到巡抚贾启弹劾,兵部请求朝廷把他调离,但皇帝没有答应,还责罚了当事双方。

D.周尚文才能超群,但仕途不顺。镇守大同期间,其增加军饷及马匹的请求被兵部认为不够合理,遭受诏书严厉谴责,加上又与巡抚赵锦有矛盾,于是请求退休。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按部庄浪,猝遇寇。尚文亟分军拥御史,而自引麾下射之,寇乃遁。

6.明史·蹇义传阅读答案 篇六

明史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仁宗即位,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帝又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荣尝毁义 毁:诋毁 B.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因:因此

C.傅尧俞之遇人以诚 遇:对待 D.陛下初嗣大宝 嗣:继承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蹇义受到几代皇帝“倚重”的一组是

①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 ②小心敬慎,未尝忤色 ③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④超擢吏部右侍郎 ⑤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⑥军国事皆倚办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义谙熟朝廷典章制度,通达礼仪,军国要务处置皆称上意,故国家军政大事均倚办于他,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齐名。

B.蹇义原名蹇瑢,任职中书舍人,因奏事称旨,太祖喜其诚笃,为之更名“义”,并亲笔御书“义”字颁赐。

C.仁宗即位后,以其为国家元老,兼有监国功劳,愈加倚重。宣宗即位后准备修献陵,征求他的意见,他竭力赞同修筑献陵应本着节俭的原则。

D.宣宗在位的时候,杨荣曾经说蹇义的坏话,皇帝也认为杨荣不正直,蹇义却反过来为杨荣辩解。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

(2)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参考答案

1.【思路点拨】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答案】B【解析】根据上下文语意,“因”应译为沿袭。

2.【思路点拨】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看清题干,理解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明确筛选指向;抓住中心句、中心词;回到原文,留心陷阱。

【答案】C【解析】②句是说蹇义做事谨慎;⑤句是说蹇义上奏能合皇上的口味。

3.【思路点拨】弄清题干要求,判断各选项正误时一定要找到可靠的依据。不管是归纳内容要点,还是概括文章中心,其信息来源都是文段内容,只有在文章能找到依据的才能判其正确,否则,是错误的。

【答案】D【解析】杨荣诋毁蹇义应是仁宗在位的时候。

4.【思路点拨】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帝号、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不必翻译。

【答案】(1)皇帝有什么事要指示太子,总是派蹇义去,蹇义能婉转地传达皇上的意思。(2)这以后各个皇帝沿袭下来以它作为形制。

【解析】注意关键词“辄”、“委曲”、“因”、“以为”的翻译。

【参考译文】

蹇义,字宜之,巴人,起初名叫蹇瑢。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上奏论事合乎皇帝的意旨。皇帝问他:“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瑢叩头不敢回答。皇帝赞赏他的诚实厚道,替他改名叫“义”,亲手书写赐给他。任满三年应当提升,皇帝特地命他任满九年,说:“我将要用蹇义。”于是早晚服侍在皇上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没有忤逆触犯过龙颜。惠帝即位后,推想太祖的意思,越级提拔蹇义为吏部右侍郎。

蹇义永乐二年兼任太子詹事。皇帝有什么事要指示太子,总是派蹇义去,蹇义能婉转地传达皇上的意思。皇上与太子都爱惜倚重他。七年,皇帝巡视北京,任命蹇义辅助皇太子代为处理国事。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事国政都倚仗他办理。当时前朝旧臣被用为亲信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与蹇义齐名,朝廷内外称之为“蹇、夏”。

仁宗登位,蹇义、夏原吉都以元老的身份被朝廷内外所信任。皇上念及蹇义在代理国事期间的旧功劳,尤其厚待并倚重他。蹇义对待原吉特别优待,然而过于周到谨慎。杨士奇曾在皇帝面前对蹇义说:“为什么这样谨小慎微啊?”蹇义说:“恐怕鲁莽从事成为以后的忧患罢了。”皇帝认为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杨荣曾经说蹇义的坏话。皇帝(听了这些话)认为杨荣不正直。蹇义叩头说:“杨荣没有其他的意思。即使左右有说杨荣坏话的,希望陛下慎重考察。”皇帝笑着说:“我本来就没有相信。”宣宗即位,对蹇义委任托付更加深重。当时正修筑献陵,皇帝想遵照先帝遗诏从事勤俭节约,以此事询问蹇义、夏原吉。两人竭力赞同说:“圣上的意见高瞻远瞩,出于至孝,是千秋万代的利益所在。”皇帝亲自参加规划,三个月就建成献陵,宏伟壮丽不如长陵,从那以后各个皇帝沿袭下来以它作为形制。等到世宗营造永陵,才渐渐崇尚奢侈。

7.《明史辛自修传》阅读答案解析 篇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B.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C.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D.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

B.里甲,明朝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

C.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自修为官尽责,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

B.辛自修心系百姓,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万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滹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

C.辛自修大义凛然,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钱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

D.辛自修不畏权贵,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

(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

参考答案

10、C11、D12、A

8.明史·张问达传阅读答案 篇八

明史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三十年十月,星变,复请尽罢矿税。时比年日食皆在四月,问达以纯阳之月其变尤大,先后疏请修省,语极危切,帝终不纳。寻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所部水灾,数请蠲贷。帝方营三殿,采木楚中,计费四百二十万有奇,问达多方拮据,民免重困。久之,召拜刑部右侍郎,署部事兼署都察院事。天启元年冬,代周嘉谟为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持公论。当是时,万历中建言诖误获谴诸臣弃林下久,死者已过半。问达等定议:以廷杖、系狱、遣戍者为一等,赠官荫子;贬窜、削籍者为一等,但赠官。获恤者七十五人。问达历更大任,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御史周维持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9.明史・郭子兴传阅读答案 篇九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

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

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D.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 谮:谗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分)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5分)

【答案】

4.D

5.C

6.D

7.(1)彭大说:有我在,谁敢残害你们的父亲!(彭大)和太祖一起前往孙德崖家,打开枷锁救出郭子

兴,护送他回来。(句意1分,孰鱼肉而诣各1分)

(2)自己除掉辅佐的人,会失去豪杰之心,我以为大王不该如此。况且他的部队还很多,(你)杀了他恐

10.明史·王守仁传 阅读答案 篇十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B.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唐置学士整理经籍图书、起草诏书诰命等,也可泛称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

C.擢,为“提拔、提升官职”之意,在古代还有“陟”“转”“晋”“迁除”等表达相同意义的词。

D.壬辰朔,是古代干支月相兼用的纪日方法。“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月份的初一那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为官守正忠诚,恪尽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B.王守仁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C.王守仁能够深谋远虑,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5分)

(2)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5分)

参考答案

10.B

11.C(“转”指官职调动)

12.A(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军队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

13.(1)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逾”“寝苫”“蔬食”“多”译对各得1分,整句翻译通顺得1分)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班会记录下一篇:值周生颁奖主持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