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精选9篇)
1.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一
《实践论》学习体会
关于行与知的问题,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哲学界所探讨的且颇具争议的问题。明代王守仁提出的格物致知的理论似乎是给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答案,但其说法仍然较为朴素。在中国,直到毛泽东实践论的提出,才给了这个问题以科学的、辩证的解释。
不仅是中国,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之前,几乎所有的哲学都无法真正了解到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实践论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行与知的终极关系。
首先,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的直接或间接的来源,其重要性甚至高于认识本身。人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取事物各个片段的信息;再经过实践,脑中的片段形成一个整体,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成为了所谓的概念;对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最终形成理性的认识。在技术发达的今天,有人或许会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来反驳,但这只是一种间接的经验而非真正来源,其来源依旧是社会实践。在解释这一问题时,相对于马克思原文的晦涩难懂,毛主席的言论更为生动形象,以外团访问延安、变革梨子为例巧妙地解释了深奥的问题。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实践把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突破。
其次,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上升的循环,人们从实践中得到经验理论,反过来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未经理论指导的实践,好比是无头苍蝇,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同样,再好的理论,没有实践,也是枉然。我们已经经过种种实践,最终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获得了理性的认识,但得出理论并非终极目的,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实践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得出理论并不难,但从理论再到实践却是一个艰难的、巨大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有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正在于它的实践性——敢于用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为真理,光凭主观感觉是无法判断的,只能通过实践加以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真理,是因为它不惧怕任何实践的检验。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在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不断验证、纠正着理论,使其趋于完善,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到这里仍未完结,世界的运动是永恒的,因此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也不会停止,而对于真理认识也随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没有终点的,它随实践的发展而前进,最终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行与知具体地、历史地统一,那么,任何的左倾或右倾的错误就会不攻自破了。
可以说,实践论的产生是及时而必需的,它在论述马列主义原理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行成鼓励与指引,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在今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加需要学习这一科学理论,切实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建设党和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2.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典型的政治理论课, 理论性、说教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的性质、特点, 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等现实问题, 决定了这门课应以教师讲授为主, 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影视等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教法技巧的一大挑战。现就《毛概》教法技巧上谈点建议。
1 打破教材, 以史为纲, 以论为点
所谓以史为纲, 就是以毛泽东思想所形成的历史背景为主线, 讲述这一段历史故事, 讲述理论的形成与影响。理论最忌枯燥乏味, 以新中国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史为主线, 分别讲述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意义, 不仅能取到纲举目张、条理清楚的效果, 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例, 在故事中学习, 从实例中分析, 从而加深影响, 取到很好教学效果。
所谓以论为点, 就是以各个历史节点为论点, 以有争议的历史事实为论点, 以重点问题及转折点为论点来理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历史背景为教学材料, 以重点论点为课堂任务, 开展项目任务型教学工作,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探讨中来。
甚至可以虚拟那一段历史, 如果是你,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当时的问题呢?每个学生甚至可以提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法来进行讨论, 看看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有时候, 历史不止一把钥匙, 只是历史选择唯一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开启这一扇门。但是, 无论如何, 历史总是翻开了新的一页。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处事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背景及所选择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2 教学手段多样化
单纯的讲解让人不胜其烦, 被动的接受令人如苦药入口, 难以接受。唯有使用新手段, 转变学生学习心态, 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接受知识。思政课绝不是洗脑课!思政课同样要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 而且必须有新手段。
2.1 电教化设备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图片教学, 影片教学等模式的综合应用将会促进思政教学的效果, 化空洞的事例、理论为生动的故事。但教学不能止于故事而应该在故事的基础上生发开来, 为什么在那些历史时期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为什么会遇到挫折?如此等等, 只有这样的深入分析, 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2 授课方式和授课角色的转换。
单纯的宣讲令人不胜其烦, 喋喋不休令人生厌。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最讨厌上的就是思政课了。内容枯燥, 宣讲大而无当, 离现实生活和时下的一切相对遥远。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恨之入骨, 逆反心理和情绪非常浓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时至今日, 我们再使用那种自己都厌烦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结果不想可知。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只是一个讲述者, 一个协助者和引导者, 单个人在课堂唱独角戏, 单人独演, 有倒彩而无喝彩, 估计只有某些久经考验的角色才能胜任此事。不仅教师累, 而且教学效果极差。为什么不变换一下角色呢?教师在课堂上列出事例和历史背景, 然后交给学生来讲述分析, 多个脑袋总比一个脑袋好使, 即使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对, 有问题老师也是可以作出讲解更正的。如果教师不能说服学生, 那么为什么不允许学生形成自己的意见呢?强求同一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强求所有人认为理论正确也是一种无理取闹。正确的未必就是适合的, 科学的未必就是人的, 自然的哲学道理未必就是适合人的哲学道理。科学无神、无信仰, 但是人确实需要情感依赖的。教师应该自觉地适应这一角色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3 实践课与参观活动。
参观学习也应该成为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个地方都有先烈的纪念堂或其它纪念馆的历史性教育基地, 这些场所的参观活动也应该成为思政教学的一部分。这些先烈纪念馆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段激情燃烧、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再现了当年的艰难岁月, 两相对比, 目见耳闻能加深学生的影响, 同时也尽可能地避免了枯燥的讲解。
3 教师要提高个人思政素养
所谓个人思政素养并不仅仅是说教师要熟悉思政教学教材, 而是应该吃透思政教学理论与事实, 对与之相关的历史要熟悉到了耳熟能详、张口即来的程度。不仅要熟悉思政教学相关的历史事件, 而且对其他历史人物与事件也要相当熟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原来的许多历史事件在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开始逐渐揭秘。很多原来大肆宣扬的事件或因为政治因素、时代因素等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扭曲。而现在网络发达, 很多事实开始逐渐曝光, 而对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科学。如果思政教师不熟悉时事和历史再读的内容, 很有可能讲解乏味, 而且贻笑大方。现在学生的逆反情绪重, 而且知识获得渠道很宽, 如果教师本身不加强学习, 对历史事件不熟悉, 很可能不受学生喜欢, 当然教学教过就更说不上了。
时下不少影视节目也逐渐涉及到历史原型, 这也涉及到历史的再认识和思想的在认识问题。使用老一套的方式来评论历史、认识思政理论不仅让人反感, 还可能会因为各种问题而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掌握尽可能多的秘闻式的资料,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可以使自己讲授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易于接受。
4 思政课要具备发展的眼光
思政课教学必须具备发展的眼光, 了解并熟悉时事政治, 把思政教学和当前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贴合学生实际。把以前的理论背景置换到当代政治上, 与现在的政治环境结合起来分析, 让学生充分体味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功能, 让理论课真正成为一门方法课, 实践指导课, 做到理有所据、理有所用, 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能把思政课仅仅看作是党的思想的灌输与强化, 更多地应该把它看成是一门思辨课, 一门历史课, 一门学术课, 一门智慧课。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高于实践, 同时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必须不断地修改于进步。任何抱残守缺地单纯宣讲都是对于理论的不尊重, 而应该更多地结合当前实际, 发挥出理论的实际作用, 才能使人信服。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思政教学的必修课, 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当前, 高校思政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 必须改善思政教学教法、教学内容, 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情况。本人在长期的思政教学中, 遇到不少问题, 略有所得, 希望一得之愚能对广大同行略有助益。
关键词:思政教学,《毛概》,教法,项目任务教学
参考文献
[1]庄蕾.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职能[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3) .
[2]吴发水.浅谈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关键在内化[J].价值工程, 2011 (31) .
[3]李晓婷.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
[4]洪曼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8) .
[5]黄莉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刍议[J]..理论导报, 2010 (12) .
[6]陈玲.论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08) .
3.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三
试卷二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策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是()A、参议会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联合政府》
6、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7、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
B、《不要四面出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8、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是()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1、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1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3、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C.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
1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
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8、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进行下去 B.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D.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19、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2、简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简述我国统一战线的涵义和基本任务。
三、材料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2011年4月温家宝)问题:
(1)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其现实意义。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体到现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2.试论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四
学号 姓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党几十年来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国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真理,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代表人民执掌政权过程中树立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代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也经历了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又代表着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发展阶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主要是说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条能救国救民的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主要是说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在中国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所焕发的巨大活力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只有融入国情,不断改革完善,才能充满生机活力,中国才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强国富民的百年梦想。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及时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权利的保障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这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不竭动力。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通过改革创新自我完善,焕发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体制机制上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也是创新,创新包含改革。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创新文化,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已深深融入广大党员的世界观之中,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意识。尽管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也经历过曲折和失误,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新旧中国的对比中、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中、从国内外的对比中深深体会到,我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生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五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关于格道小学新旧校区变迁走访的实践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部)
专业
年级、班级
联 系 电 话
成绩
指 导 老 师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关于格道小学新旧校区变迁走访的实践报告
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发展教育事业,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贵州省、普定县、猴场乡是全国十大贫困乡之一,因此,在无良好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猴场乡的教育事业也相对较落后,而猴场乡、格道村的格道小学为教育较为落后的小学之一。格道小学坐落于普定县、猴场乡、格道村,在夜色降临之际的校园,显得是格外的宁静与舒适。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她承载了全村人对孩子们的希望,她也容纳了孩子们的期盼。格道村虽然落后,但俗话说“在穷也不能穷教育”。所以,在小学校长房立高的倡导和村民的积极配合下,格道小学新地而起。
一、格道小学新旧的硬件设施
老的格道小学老教学楼只是一栋只有两层、六个教室和两个狭小办公室的平房楼,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就像迟暮的老人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教室内的墙壁就已经开始脱刷露墙石了,教室破损很严重。2011年8月5日我们到格道小学去的时候,教室的墙壁破损更严重,到处都可见脱刷露石的墙壁。教室的门窗也破旧不堪,特别是门由于时间较长,而且小孩(小学生)们不爱惜的情况下,更是已经变成了门框架。
2001年以前,学校操场是泥土地面,雨天过后,操场经常是泥泞不堪。常有爱玩耍的小孩滑倒或弄得满身泥泞——我曾经小学的时候就是因为雨后到操场上玩耍而滑倒过。从此泥泞地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2001年两基期间学校才决定把操场从泥土地变为水泥地面,从此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多了而鬼哭狼嚎少了。校园里的钟是以半截钢管制作而成的人工式的大本钟,常由各个老师轮流敲响上下课铃声。课桌部分是摇篮式的,坐着常常伴有嘎嘎的音乐,让人烦不胜烦。有的学生由于受到鲁迅大作的启发,在桌面上刻上个“早”字或“非早”字,有时还添上点鬼画符之类的东西,使桌面上常常是沟壑纵横,面目全非。
考虑到旧小学的危险性,格道小学于2009年年初向政府申请重新修建新学校的请求。政府为此易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于2009年底获得评审通过之后,在政府、学校和村民们的默契配合下,新学校于2010年底拔地而起,经过一年的完善装修,准备于2011年九月份新学期迁入,新学校一改以往的窘迫。猴场乡乡政府为学校新址建设拨款7万元、村民们投工投料、热爱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捐款,建成了1栋3层12间的教学楼,其他辅助用房、厕所各一个。学校总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操场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格道小学的硬件设施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师资
格道小学的师资非常的缺乏,2001年以前,格道小学的正式教师除校长房立高外,其余的全为代课教师,格道小学共有教师八人,其中女性教师三名。八名教师中,只有校长房立高为正式教师,所以教学十分的艰苦,其中,大部分代课教师都是初中毕业的,专业知识有限。只有少数几个代课教师为老资格代课教师——王志高老师,是一个六十多岁,代课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王老师教学十分严谨认真,但为人很和蔼,学生们对他是又敬又怕,王老师是一个很慷慨的人,他经常自己出钱购买一些小物品以奖励学习上进的学生。房伦华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老代课教师教师,房老师个性比较独特,雷公脸,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只要是他的课教室里都是静悄悄的,重来不敢有人说话——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被三年级的一个调皮同学欺负了,房老师刚巧碰上,问明原因知道错在那个三年级学生后,就画了一个刚好能立双脚的圈,放一碗水在那个学生的头顶,让其站在圈里一小时。从那以后,那个调皮学生就不敢随便欺负其他人了。杜唱学老师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资格代课教师,相比其他教师,杜老师对学生比较温和,从不体罚学生,但杜老师为人风趣,上课爱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所以他的课是最受欢迎的。对于小学的其他老师,变动非常的大,有的老师常只任教一年半载就因为工资低而离去。
2001年两基期间,格道小学调来了有史以来除校长以外两个正式教师——肖高升老师和李衍老师,但好景不长,李老师于第二年就调走了,肖老师于2005年又调走了。这是我们格道小学的两大损失。2011年我去格道小学听闻肖老师调走时,我深深地为我们格道小学担忧。
三、在校学生基本情况
格道村本来就不是一个大村,但比较分散,而在校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本村,所以格道小学的学生也特别的少,我们去学校的那天,我特意的问了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校长给我说每年总的学生大约在两百人左右,一、二年级各年级人数在四十五道六十人这左右,三、四年级人数在三十五道四十五人之间,五、六年级的人数一般都少于三十五人。他这那一说,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主要是我们村出门打工的人比较多,孩子小的时候带着出门打工不方便,所以有六七岁小孩的人家都不怎么出门。而小孩大点之后,孩子的生活基本能自理,也较为懂事理,所以父母一般都把他们带着外出打工。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另一方面主要是使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五六年级人少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辍学或转学到其他地方就读,接受更好的教育。
四、学校面临的问题
格道小学在变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问题。通过我对学校的观察及对家乡的了解和对校长房立高的访谈,我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远程教育设施缺陷,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缺乏远程教育设施,不能及时接收远程教育节目,只能以看教学光盘来代替。
2、学校音、体、美教学器材不足,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课堂教学的变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的改革无疑是与教育设施的跟进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仅有课桌椅的学校能够让学校音体美全面发展,因而器材短缺也是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代课教师待遇低、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对学校工作有一定影响。学校目前有代课教师七名,正式教师一名,担任学校校长一职,关于代课教师的生活及待遇问题,我们已在专门的报告中陈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4、学校师生饮水也是学校面临的问题之一。以前旧学校的水源还比较方便,现在新学校由于选址在山坳里,水源供给非常的不方便,而且由于不可抗拒的天气原因,新学校附近极为缺水,普通人家的饮用水,基本上都是靠下雨房盖积水或水池积水来维持,学校人口比较多,房盖积水无法满足需要。
5、学校缺乏电脑等办公用品,严重制约学校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脑已成为学校等教育教学机构必备的办公设施,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格道小学至今没有电脑。平日里,倘若学校要打印一份报告或其他什么东西,至少要跑到六公里外的乡上找人制作,10张A4纸的东西,算下来就要百十来元,成本极高。
6,新小学不在村的正中位置,而在村的一头,所以村的另一头的孩子现在上学较为困难,路程较远。每天早晨五点半就要起床准备上学,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7新小学无教师宿舍,早上老师上课也不方便,有时早上为了上一两节课而要跑三里的路。教师办公室也极少,八名老师只有两个办公室。
五、走访参观格道小学后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活求学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有“小社会”之称。我们上大学之后学习不像高中或初中那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切以学习为重。大学学习要从以“学”转型到“学方法、重实践”中去。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我深深地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平时的教学中,几乎有一半的课程属于实践课。从组胚、病理和微生物的实验到机能课的动物实验,都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学习体会。居于实践动手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学校专门的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去校外搞社会实践。通过大二下半年的实践让我们去了解校外社会。我也通过这半年的时间,去做过生产劳动,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艰辛。还去派过传单等。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走访参观调查格道小学——格道小学的教育非常落后,给学生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非常的大。小学教育是基础启蒙教育,小学启蒙教育也是教育的重点。它关系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性。对孩子的人生之路寓意深远。但格道小学代课教师较多,代课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有限,所以孩子们学到的知识也有限,不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流水式的教师队伍也使教师的凝聚力不高,教师无心去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中规中矩,孩子们的思维不能得到散发,不利小孩的思维开拓。所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09级 临床A班 杜 鹏
6.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六
一、开卷考试的意义
开卷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适应素质教育对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于这门课的内容较多, 闭卷考试学生记忆的任务量繁重,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题目相对简单, 大部分内容为书上现有答案, 在命题过程中表现出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分析, 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 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尽管学生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但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以及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有新观点、新见解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只需要考前猛背, 就能考试过关, 甚至会出现平时认真听讲的学生考不过平时不上课的学生, 所以造成一种错觉:上课不用听, 到时猛突击就行了, 最终学得的知识支离破碎, 考完几天就什么都忘记了, 达不到考核目的。开卷考试省去学生背诵的大量时间, 可以用来拓展课外知识, 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等, 以及拓宽学生视野, 增长学生才干,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卷考试的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 要求学生视野开阔、能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深层次分析现实问题, 要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它与知识经济对人才思维灵活、视野开放、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适应。
2. 开卷考试推动了政治课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 围绕“应试”这根“魔棒”, 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总是迈不开步子, 缺乏实质性进展。开卷考试的推行, 解除了政治课所受应试“魔棒”的束缚, 让思想政治课教师放开手脚, 大胆地进行各项教学改革尝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为实现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相统一的目标创造条件。
3. 减轻了学生负担,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风建设。
开卷考试免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繁重任务,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使学习和考试变得更加轻松,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更加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开卷考试对教学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对教师降低教学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反而对教师管理学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开卷考试”。
有些同学听到“开卷考试”的消息后, 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只是照抄书本, 因而放松了平时的学习。任课老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 教育学生认识“开卷”只是考试形式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的降低, 考试难度的降低, 反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 所以学生丝毫不能疏忽和放松学习, 平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检查。另外对开卷考试题型的变化, 考查学生能力的变化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要给予必要的引导。
2. 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力。
开卷考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为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出题比较灵活, 涉及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联系实际较多, 所以要求教师不但要对基本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对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而且要有开阔的视野, 广博的知识面,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经常关心时政, 联系现实, 针对某一个问题讲出自己的观点,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学生树立起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典范。
3. 注重教材的纵横联系, 变片面教学为整体教学。
在闭卷考试中, 对某一处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较多, 因此有些教师注重某一章某一节的教学, 在讲课中对某一章某一节的内容讲得较详尽、透彻。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把握较好, 但综合起来就不知所措。但是在开卷考试中, 综合性的题目较多, 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变化, 除了讲清单个的知识点外, 还要对教材的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讲清楚,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不变应万变,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卷考试题目比较灵活, 要求学生灵活多变, 平时养成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能力。因此, 要针对教材中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进行研究和探索, 设法让学生多思考, 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 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教师要注意设疑、质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以多种方式启迪学生独立思考, 开拓创新, 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要求
开卷考试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基础知识要扎实。
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用背了, 一些基础知识还是要牢牢掌握的, 否则开卷考试就是失败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东西, 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 才能谈得上运用, 谈得上创新, 谈得上独立思考。熟能生巧, 只有夯实基础, 才能运用自如。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 一切都谈不上。
2. 要系统复习, 做到融会贯通。
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再系统复习了, 只要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就行了, 实际上开卷考试不但要复习, 而且要系统复习。因为开卷考试的题目较大, 一个题目往往会跨几个章节, 如果不进行系统复习, 所学知识凌乱琐碎, 遇到大的综合题目就会束手无策。所以, 开卷考试更应该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理清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这个问题与那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样遇到题目才能迅速找出所需要的知识, 答起题来才能系统有条理。
3. 要具备更开阔的视野, 学以致用。
开卷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题比较灵活, 知识面比较广, 联系现实生活较多, 所以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 平时大量阅读与这门课有关的文献资料、时事政治, 多看新闻、报纸, 多进行思考, 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学会独立思考。
此外, 为了使考试更加开放, 除了卷面由闭卷改为开卷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分值和比重。这样就能做到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轻最后的考试结果, 而不是一考定结果, 有助于加强学风建设。但是加大平时成绩的分值, 要求教师有责任心。平时成绩的给分一定要有根有据、要具体, 比如出勤占多少分, 实践教学占多少分, 讨论课占多少分, 课堂表现 (即听课状态) 占多少分等, 制定出具体的指标就能做到给分有据, 不失公平, 不流于形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开卷考试不但没有降低要求, 弱化这门课的地位,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起着导向作用, 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尤电土.开卷考试呼唤开放式教学[J].陕西教育, 2003, 10:20.
[2]杨卫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2, 20, (4) :140-142.
[3]陈荣坚.开卷后的政治课教学[J].陕西教育, 2004, 9:30.
[4]裘东明.浅谈思想政治开卷考试及教学[J]科教文汇, 2007, 2, (下半月刊) :109.
[5]史增强.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思考[J].山东教育, 2000, 35:45.
7.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e研究
2、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研究
3、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思考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
5、分配制度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6、论中国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
7、试论中西方人权观的差异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9、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梦研究
11、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研究
12、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与发展研究
1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与风险研究
14、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研究
16、当代农民工的地位、及利益保障问题研究
17、协商民主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研究
18、群众路线理论与党群关系研究
19、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研究
要求:
1、从上面参考题目中选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
2、观点鲜明且有新意,论据充足,论证有力。
3、结构完整,逻辑层次分明。
4、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
5、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作弊处理!
8.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八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4、党的七大刘少奇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内涵包括: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理论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的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们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即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旗帜问题至关要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没有毛泽东思想)
1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开始形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直至土地革命时期。(成功的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16、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8、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0、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21、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1999年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2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23、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
24、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5、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6、2004年9月,党的十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全体社会成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9、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30、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二大)
31、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32、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
33、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34、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实事求是是党校的校训。
3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6、2004年,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3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8、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9、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三大作风中最根本的,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0、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1、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一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9.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 篇九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家认为, 首因效应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判断, 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发展的长期看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 第一课要上得精彩, 廓清大学生对概论课的错误、模糊的认识, 使其认识到概论课对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破除对“两课”的抵触心理
目前的学生大多对概论课不感兴趣, 对它反感。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这门课, 必须消除对它的反感, 究其原因, 学生对政治课的反感大体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觉得政治课“假大空”, 不说真话, 光骗人。二是觉得政治课不象专业课那样实用, 不是一门实用技术, 觉得学了没什么用。
1、政治课骗人论以偏概全
出于人们对政治的反感对此同学们可举出很多例子。如政治当中市场出现尔虞我诈、出尔反尔的行为, 政治人物在台时显得很高尚, 但一倒台, 丑陋肮脏的面目便暴露无遗。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等莫不如此。其实这是以偏概全。恶劣的、为少数人服务的政治固然是骗人的, 因为不骗人, 其政策就推行不下去。但不能说良好的政治也是骗人的。这样的政治不仅要求顺民心, 合民意, 而且要求必须以诚信待人, 讲真话。政治是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把所有政治说成是骗人的, 显然是把恶劣政治的属性当成所有政治的属性,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政治课无用论对“用”的理解过于狭隘
政治课不是无用, 而是其用处和专业课不同。社会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如果政治课无用的话, 那他根本就不会产生。如以用处是否明确、具体而论, 可以说政治课无用;如以用处是否有更大的适用范围而论, 反而可以说更有用。学习政治课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就概论这门课来说, 学习它可以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但是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这对国家有用, 对我自己来说, 有什么用呢?其实对同学们个人来说, 学习概论课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事业成功必须具备的精神, 这就是开拓创新精神, 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两代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 都有鲜明的开拓创新精神。比如邓小平“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 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敢创前人没有开创的新事业”。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创新精神, 才提出来“猫论, 摸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流畅串讲全书主要内容
第一节课最忌任课老师一进教室就滔滔不绝地讲授第一章教学内容, 如果再进行注人式的“满堂灌”, 那么, 这第一节就将是学生对任课教师及所上课程产生反感的开端。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节课不急着上正课, 而是用两节课的时间串讲概论这门课学习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全书的重点和难点, 还有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笔者一般是在第一次课上和同学们就目录进行分析, 具体的教学思路如下: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清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三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构建四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选修课教学、网络教学;突出五大教材内容: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贯彻六大教学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真见和真情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教学和科研统一、完整性和适用性统一;开展七种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名人进校园、展览进校园、讲座进校园、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等。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知道老师对这门课的熟悉和认真程度, 使他们不敢轻视任课老师, 也不敢忽视这门课的学习, 同时让他们对该门课程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塑造任课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师的个人形象历来是影响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诱发学生内心由衷的悦纳心理, 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任课教师第一节课就要给学生良好的印象, 使学生产生悦纳、尊重、敬佩的心理, 从而使学生对该教师所任的课有想听的欲望。因此, 教师走进教室时, 外貌服饰要整洁大方, 仪表要端庄秀丽, 与教师的身份、体形、气质、性格及所处的环境合适;举止要大方、高雅、得体, 不萎靡拘谨或粗野放肆;谈吐要文雅、机智、幽默、坦率, 在与学生交谈中用词要得体, 所讲的内容要广博丰富, 能吸引人;态度要谦逊有礼, 不能有师道尊严式的盛气凌人;普通话要力求标准, 声调要力求优雅动听。可以想象, 在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以一种充沛的精力、生动形象的体态、严谨的治学态度、激情高昂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 以及对教学全身心投人的感觉, 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情感染力。
最后, 还要记得向学生公布了电话、QQ号等联系方式, 以方便今后随时随地与学生就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就社会上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共同探究, 希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上的老师, 生活中的朋友, 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毛泽东概论社会实践表】推荐阅读:
毛泽东概论重点 上10-04
毛泽东概论心得体会08-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06-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总结复习资料09-28
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之《毛泽东思想概论》易错点08-29
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辨析题07-16
走进毛泽东10-03
毛泽东中共党史08-01
毛泽东的讲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