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教学方向(12篇)
1.明确教学方向 篇一
明确方向、理性备考
-----全县高考文综研讨发言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环县五中历史老师吴晓,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在我的母校,曾今上过学、工作过的地方环县二中进行全县高考文综研讨。很荣幸。虽然曾经带过好多年高三,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又上课又发言,加之对高考历史备考工作经验的不足,着实让我感到很紧张也很胆怯。所以今天的发言谈不上分析或者建议,只能说是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这三轮复习就是一盘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重点和关键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三复习,始于一轮。高三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也最为关键,决定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效果,更决定了高考成绩。
正因为如此,我校跟兄弟学校无法比。“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高考复习如养生,对症进补才有效。这届高三学生。是五中高中招收相比较前五届人数最少的一届学生,只有359名。其中文科4个班(学生255人,文史93人,艺术文106人,体育文56人)。目前能上课的学生149人。外出学习的艺考生超过100多人。而且在座的学生整体上水平低,在基础年级时,对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基础知识很薄弱,加之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较差,使得一轮系统的复习犹如“空中楼阁”。所以我校对高三复习总的要求就是“重实效、求高效”。
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校自一轮复习以来的历史教学工作。
一、准确定位,实效复习。
一轮复习看功夫,就是看铺的到不到、砸的实不实,用功够不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考不管怎么考,基础知识始终少不了,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高考备课全程都要把基础放在首位,一轮复习本身也是二轮、三轮复习的基础,夯实基础更是重中之重。高考科学命题的比例是80%的是基础。我们就应该把80%的时间用在80%的考试内容上。对于我们五中的学生大部分是特长生,在80%的时间上抓住40%-50%的考试内容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好学生先要保住80%的分不失,然后在20%中多得分,才能考取好大学。但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结果问题也往往出在基础上。普通学生根本就保不住这80%,那20%就不要再谈。
一轮复习我们还是要侧重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立足中、低要求,不盲目拔高,不追求“一步到位”。要正确理解基础,不是会做几个简单题就叫基础扎实。对于一轮复习,基础就是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着力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夯实地基,二是打好框架。一轮复习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系统”,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努力使学生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二是基础到位,有效复习。
课本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托,一轮复习对教材、课本知识的梳理、重组、挖掘要到位。要以教材为本,全面细致的回顾课本知识,所以我们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历史概念、背景、经过、特点、影响进一步强化理解。有了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学生本身就不重视课本,我们得引导,不能一上来就抛开课本,埋头做题。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课课有思维导图,每一个考点都让学生画一画。对基本知识点再背诵记忆,强化到位。不能等到二轮、三轮再去背诵、记忆。
历史复习不是对已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记忆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重点、难点和其他零散的知识点,加深多历史概念的理解,丰富对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认识,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这个思维导图我认为最美,最适合我们的差学生。可以让学生在画思维导图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点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记忆和思考以此打好基础,提高创新能力。
三、重点、难点、关键点解决到位,讲练结合高效复习。
我们对新高考的研究异常关键。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每一个章节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工。怎么研究?专家的做法就是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好考点统计,通过数据找规律。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全国卷研究——找新意、找动态。这样的话我们在每节课上才能把握那些是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舍才有得,舍得是一种智慧。所以高三复习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无的放矢,导致复习不深不透,蜻蜓点水,雾里看花。同时训练也很重要,当堂训练和反馈是最有时效的训练,课内一道题胜过课外三道题。要尽量多地增加学生动笔训练时间。课堂上比讲更重要的是练,比练更重要的是思。光讲不练假把式。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所以高三复习课更是要少讲,精讲,后讲。在“精讲”上下足功夫。抓住学情,讲难点、重点、易混点、薄弱点;讲思路、技巧、规范;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心里去。题是永远讲不完的,学生也不是讲了就能会的。
以上是我们学校高三历史结合我校学情,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在今后教学中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也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多指导。
2.明确教学方向 篇二
郭吉成为浙江省首批名师培养对象、教育部骨干教师二期培养对象。先后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湖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安吉县第二、三、四、五届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400余篇、发表教学类文章700余篇, 主编或编著并正式出版《基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思考》《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设计》《高考作文点评120篇》 (系列) 等书籍31本, 参编各类教学用书40余本。
【教育信条】教育与教学研究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的人, 做一个用心的人。教学没有完美, 只有遗憾, 因为有遗憾, 所以需要我们去研究探寻。
认识郭吉成老师源于他的论文。2000-2001年,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刊发了一系列讨论语文教学模式 (尤其是钱梦龙、魏书生两位老师的教学模式) 的论文, 并于2001年第12期辟出专门篇幅, 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及其教学管理模式。当时, 我还在求学当中, 尚未成为《教学月刊》的编辑, 但机缘巧合以作者的身份参与了这次讨论。在这次讨论中, 郭吉成老师先后撰写了《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解构魏氏语文教学管理模式》《应试能力的培养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解构魏氏应试教学模式》两篇文章。郭老师从发展的眼光和爱护魏氏模式的角度出发, 对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模式和应试教学模式进行了理智的解构, 其严密的思维和深入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 我成为《教学月刊》的编辑, 与郭老师也慢慢熟悉起来。我经常收到郭老师的投稿, 也经常向郭老师约稿。作为编辑, 约稿有时是一件比较纠结的事情:很多时候, 想要获得适合某个栏目、某个专题的稿件, 只能靠约, 可是约来的稿子又经常达不到要求, 导致的结果是左右为难:用也不是, 不用也不是。有时候, 编辑觉得自己在约稿的时候已经要求得很清楚了, 甚至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作者了, 但是最终拿到的稿子却与要求相距甚远。与此不同的是, 向郭老师约稿完全不用担心这种问题。每次, 只要答应了撰稿, 郭老师都会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不仅与我的要求极为吻合, 而且还会给我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也使得我在另一本杂志《作文新天地》的编辑工作中, 如果遇到某个栏目因意外而短缺适合的稿子, 需要找人救急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郭老师。
凡此种种, 都让我想探寻一下郭老师在语文教学研究上的相关问题:作为一线教师, 他的教研论文写作何以具有这样的功力?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他成长的轨迹是怎样的?他关于语文教学研究的经验, 对其他成长中的教师又会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 我采访了郭吉成老师。在采访中, 郭老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对教学研究的态度以及他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具体做法。对我而言, 结合长期以来拜读他文章的体会, 其实不难得出他在语文教学研究上的独到之处。
一、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在有针对性的研究中提升自己
郭老师认为, 教学研究要有自己的方向, 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 有方向性的研究可以使自己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 从而使研究真实、有效。郭老师的语文教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而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第一个阶段是在他教师生涯的困惑时期, 研究的方向是学科考试, 即全面梳理学科考试的方式、试题及其对学科教学的影响。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向, 是因为当时郭老师正处于教学的中盛期, 对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将学、考结合起来, 提升学生学业考试和高考的成绩比较困惑。这一时期, 他完成的主要论文有《学科考试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 (《浙江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9期) 、《浅谈高考试题中的成语考查》 (《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3期) 等。
第二个阶段是在他参加浙江省跨世纪骨干教师培训班期间 (1996—1998年) 培训之时, 当时他在浙江教育学院蒋成瑀先生的倡导和指导下, 确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 侧重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这一时期, 他完成了课题《高中语文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的研究》, 并获湖州市基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完成了前文所述有较大影响的《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魏氏语文课堂管理模式的解构》《应试能力的培养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解构魏氏应试教学模式》及《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1999年12期) 等论文。
第三个阶段是在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二期培训期间及以后, 这一时期郭老师已经参加了多年的高考作文评卷, 并担任高考作文评卷分组的组长工作。其间, 接触了大量的高考作文, 郭老师深感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值得语文老师去研究, 所以便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作文教学研究”上。他从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着手, 展开研究, 完成了《高中作文教学四环节的研究》课题, 形成了“定点审题—提纲钩要—限时成文—修改提升”的作文教学模式。该课题获湖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 并在市内推广。新课改后, 浙江省高中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在作文教学的编写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郭老师提议省中语会编写了《新课程高中作文教程》一书, 并任主编 (下册) 。该书体例新颖, 注重学生生活体验与写作经验的积累,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作文教学理念, 弥补了苏教版教材的不足。同时, 他还结合新课程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就如何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 撰写了《整体设计校本实施———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的构想与实践 (上、下) 》 (《网络科技时代·新课程》2007年第3期)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构想》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6年第8期) 等论文。这些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对促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有着一定的影响。
第四个阶段是在郭老师担任“安吉名师班班主任”与主持安吉县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工作以后。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等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 郭老师和“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养班”的学员一起, 开展了“课例研究”的活动。他认为,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因此, 近年来, 他将研究重点转入到了课例研究上, 目前已完成了《课例研究:研究的真实, 真实的研究》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1年第7期) 等论文, 同时编著了《嵌入真实情景的教师学习:课例研究》一书。
二、放低眼光, 研究自己的问题
在访谈中, 郭老师特别强调了教学研究的着眼点问题。郭老师认为, 中学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应该立足于教学本身。研究自己的问题, 研究真实的问题, 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 是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他的研究点都定位在与教学实践相关联的内容上。无论是考试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还是作文教学研究、课例研究, 他都坚持这一方向。如《对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研》2005年第3期) 、《文学作品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体验和阅读创造中去》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第8上期》等文中, 郭老师思考了有关文学作品教学的定位、内容选择、教学切入、读与讲等几个问题, 这是他在听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教学课后所提炼出来的。又如《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处理艺术谈———从三对辩证关系谈语文课文教学中的创新求真》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第1上期) 一文, 郭老师阐述了课堂教学处理的“具体与抽象:具体的课文教得抽象些, 抽象的课文教得具体些”“长与短:长课文要短教, 短课文要紧拉慢唱”“深与浅:深的文章要教得浅一点, 浅的文章要教得深一点”三对辩证关系, 这来自于他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的感受。再如《对高考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几个非技巧性问题的思考》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0年第3期) 一文, 是他综合了多年作文教学及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几点思考。
在郭老师看来, 放低眼光, 研究自己的问题, 是中学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态度。
三、同伴合作, 共同提高
郭老师认为, 中学教师搞教科研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不能单枪匹马。在他看来, 团队合作可以让人们的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 从而激活思维, 提升研究的质量。它的最大好处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时, 也提升了别人, 并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
多年来, 郭老师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他所负责的几个重大课题, 如获省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奖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的实践与研究》、获省教育厅专项课题研究成果奖的《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学科教学过程》、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文学作品体验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获县重大课题唯一一个成果一等奖的《安吉县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保障的研究》等, 都是在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的基础上完成的。
“不保守, 不自私, 大度豁达、谦和虚心”是郭老师处世的准则。他始终谦虚、平和, 乐于与年轻教师为伍, 并把培养年轻教师作为己任。在安吉高级中学, 他提议创办了“青教沙龙”, 通过与青年教师沟通交流, 谈教学和生活, 并组织学校资深的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解疑释惑。他牵头组织了校级、县级和市级的三个学科研习小组, 采用集中活动和个别辅导的方法, 促使青年教师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阶段性的提升。他在省内带了很多徒弟, 并克服自己教学和事务上的繁忙, 指导他们, 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据近年来的不完全统计, 他所带的徒弟中 (市内) 有2人获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2人获省五项教学全能比赛二等奖, 5人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20人次获市教学各项比武一等奖。
3.领会精神.暴露问题.明确方向 篇三
关键词:高中英语会考 作文评卷 写作问题 教学方向
一、领会英语会考精神、认真总结试题精髓
2009年1月7号,浙江省高中英语会考在一片紧张而祥和的气氛中圆满地落下帷幕。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浙江省高中英语会考作文的评卷工作,并能从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得到很多有关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启示与体会。
《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会考标准(试行)》明确指出:该试题着重考核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语用能力,考查学生对所学高中英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整体考查的目标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会考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础性原则
会考须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阶段)》,选取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提高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2.全面性原则
英语会考必须兼顾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语言文化与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原则,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科学性原则
会考必须遵循英语教学规律,体现水平考试的特点,将教学与评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求体现新课程目标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4.有效性原则
会考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从本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提高会考评价的效度。
纵观此次英语会考试题,许多方面体现了浙江省高中课改的精神和要义,明确了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的奋斗方向,同时也有效地暴露了省内各县市(区)在英语教学过程所应注意的问题,是一份集信度与效度高度统一的经典试题,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具体来说,今年的浙江省会考英语试卷设题结构、题型及分值以2008年浙江省的会考为蓝本,较之往年的省会考英语试题延续了试题的语境因素。试题的设计科学规范,整体难度适中,且有一定的区分度;命题符合高中证书会考标准要求,对新教材的把握准确;各个部分试题难易搭配恰当,对重点知识覆盖率较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面亦与会考标准要求基本呼应,总体难易度控制恰当,与高二目前英语教学进度相适应,能够考查出考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体现了英语测试改革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
二、书面表达命题概况分析
该卷书面表达(15分)的话题是有关于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中美两国高中学生家庭作业差异”为研究方向,要求站在小组组员的视角,根据题中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加以回顾,同时适当拓展有关研究方式,并发表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作文命题能够面向全体,对接高中课改三维目标与研究性学习实质,反映学生学习活动,同时符合现代高中学生个性的心理特点。翻阅书面表达全部答卷以后,阅卷老师最深的印象是,考生的审题能力还需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不是很理想。
三、明确英语教学方向、实施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1.加强作文审题的指导,力求动笔之前通晓命题之深意,以免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
2.要求学生积累一定量的短语、习惯表达法和精彩句式,避免“Chinglish”的出现。落实语言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与汉语用法有差异的内容,如: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和语态、短语搭配等。要求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弄清句子结构,熟练掌握句子成分分析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有一定阅读输入量,从而有较好的输出量。提高写作水平,应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创造更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语言环境,促使其“用英语做事情”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与要义。
3.从正面入手,强化正确意识和语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或背诵带有各种文体的范文,并加以模仿运用。适当运用范文的框架或者某些经典词汇、词组或句型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的作用。
4.多动笔,在写作的评价方式多采用自评—互评—反馈—教师复评—师生共评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反馈、矫正、再反馈、再矫正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平时要帮助学生养成写前有草稿,写后通读全文,认真检查并加以修改的好习惯,提高语言表达的得分率。
6.认真落实高中英语会考中作文基本功的相关要求,为高三的最后复习与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4.明确方向瞄准目标提高质量 篇四
——新泉中心小学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为全面做好今年毕业班工作,新泉中小于10月17日、18日,分别在新湖、北村小学举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毕业班语文、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各小学毕业班科任教师、中小杨永泰校长和校委会成员全程参加研讨活动。
新湖小学罗道勇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16.*青山不老》拉开活动的帷幕,教学中,罗老师紧紧围绕“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奇迹?为什么青山不老?”三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感受、领会老人与青山不屈的植树精神,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10月18日上午,北村小学官清华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合理,从复习除法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回忆除法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比的意义做好铺垫。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无论是比的意义的概括,还是比的各部分组成,求比值等知识要点的归纳,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发现归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练习设计有新意,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很有帮助。
在随后的评课议课中,听课教师同执教教师一道,围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共识。
研讨会上,与会科任教师汇报了新学年开学后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杨彬芳、张子宁两位教研员,分别对加强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意见与建议。杨永泰校长要求全体毕业班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方向,瞄准教学质量目标,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抓实单元过关工作,扎实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关注每一名学困生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次毕业班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全面做好毕业班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全体毕业班教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5.推荐适合读物,明确阅读方向 篇五
南宁市朝阳路小学封海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的确,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增强语言沉淀,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向学生倡导“快乐阅读”已经两年,学生已有了较强的阅读欲,但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阅读常常带着盲目性,易受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部分学生沉迷于卡通书、鬼怪故事等,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开始看言情小说。读这类作品会让学生在一种只是寻求刺激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失去一颗静静读书的心,因此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方向,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有选择地阅读的工作就尤为重要。为做好这个工作,我主要从三个渠道去做。
一、精心做好“1+2+3”工作
“1+2+3”是我校提倡的出书活动,活动建议每班级每学期每人要有1本师生共读书,2本必读书,3本自选书工作。
为做好“1+2+3”工作,我提前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和思想动态,六年级的孩子处于或者准备进入青春期躁动期,容易冲动,不喜欢父母长辈的说教。我们就把刘墉的《再试一次就成功》定为班级师生共读书。此书是刘墉先生以女儿为对象写的“成功三部 1
曲”终结本。书中记录了女儿小帆与小帆同龄的青少年朋友在这个成长阶段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文章多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和风细雨地与读者交流,似师长,又似朋友,方式细致入微,亲切感人,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很容易接受,本书哲理中的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稍有些难理解,把《再试一次就成功》定为班级师生共读书,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组织的一系列读书活动中,领略书的滋味。另外考虑到学生喜爱伍美珍、曹文轩的书,我们把《老天会爱笨小孩》《青铜葵花》定为必读书,3本自选书,我们只做一些推荐,不做硬性规定。结果发现孩子们大多选择了阳光姐姐、扬红缨、沈石溪等人的书籍。孩子们选择了利于成长的健康书籍,不正是我们“快乐阅读”活动所追求的吗?
二、根据语文教学进度推荐好书
语文教科书的每个单元都有个学习主题,我会根据这个主题给学生推荐书籍,既深化了学习,又拓宽了学习面,推荐的书籍内容是学生们在历经两周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熟悉了的内容,学生很乐易接受。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人间真情,单元学习中我给学生推荐《绿山墙的安妮》《根鸟》《小海蒂》等,这些书都动情地歌颂了人间的美好心灵,而且书中许多描写很有趣,很感人,是书香育人的好书籍。
学习第七组人与动物的作主题后,在语文园地“课外书屋”学习中,我给学生推荐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国外有名的动物小说《海狼》《红脖子》《孤岛野犬》等,这些作品向学生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迷人之处。
根据语文教学进度,利用语文教材中“课外书屋”,能激发学生的浓郁的阅读兴趣,教师同时作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拟订阅读计划,并分阶段开展阅读指导和阅读后的交流,能使课外阅读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通过美文共赏推荐报刊杂志
我们经常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美文共赏活动,教师和同学们经常把自己再报刊杂志上看到的美文朗读给大家听。这是师生都喜欢做的事情,有时是正式上课前的前奏,一篇小文章犹如提神剂。有时是练习课中的小插曲,课堂气氛顿时因之活跃。有时是相关内容的比较阅读,在对比中理解、深化。无形中同学们就知道什么报刊杂志适合自己,达到了通过美文共赏推荐报刊杂志的目的。现在班级里的孩子喜欢订阅《创新作文》《读者》《意林.小小姐》《意林.少年》《南国早报》等健康向上的报刊杂志。
6.你的职业方向可明确 篇六
记分标准:选1记1分,选2记0分。每题分值累加。
1、大学选择自己的专业时是自己的意愿吗?
1是的2不是的别人帮选的不清楚
2、你认为现在有选择自己工作的能力吗?
1有,对我的专业能力很自信2不确定
3、你明确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1知道2不知道
4、公司对你的将来有规划吗?
1有2没将来的事谁知道
5、你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吗?
1是的`我努力寻找发挥才能的机会2不知道
6、工作动力来自哪里?
1我要发展内在的需求2我必须努力工作外在压力
7、你知道自己的真正要求吗?
1知道2不知道没考虑过
8、再过几年,你的工作内容会有变化吗?
1会的2不会难说
9、工作与事业有不同吗?
1可以等同2不是一回事
10、如果有一个尝试新工作的机会,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吗?
1是的2不会说不定
11、你打算曾经借助专业机构来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吗?
1是的2还没考虑
12、你是否认为职业的方向就是人生的方向?
1是的2不是这样说不清楚
测试结果如下(看看咋样):
0-4: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你在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地过日子。工作对你来说只是糊口的工具而已。你的生活质量不会很好——除非家底很好。当公司裁员时最先想到的也会是你。所以你的职业发展常会出问题,也常常需要帮助。
5-8:你可能会有短期目标。较注重眼前利益。不管是你的工作还是你的生活都常常被把握在别人的手中。
切记:眼光放长远些对你会更加有好处。
10-12:你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目标,知道什么对你是重要的,知道职业发展中该如何取舍。通常你会是职场中的佼佼者。
7.明确教学方向 篇七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煤电联营发展五大重点方向:着重推广坑口煤电一体化、在中东部优化推进煤电联营、科学推进存量煤电联营、继续发展低热值煤发电一体化以及建立煤电长期战略合作机制。《意见》同时提出,针对在役煤矿和电站,鼓励有条件的煤炭和电力企业突破传统的行业、所有制限制,通过资本注入、股权置换、兼并重组、股权划拨等方式,着力推进存量煤矿和电站实现联营,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
煤电联营是指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本融合、兼并重组、相互参股、战略合作、长期稳定协议、资产联营和一体化项目等方式,将煤炭、电力上下游产业有机融合的能源企业发展模式。其中,煤电一体化是煤矿和电厂共属同一主体的煤电联营形式。对于电企来说,有利于节约燃料运输成本;对煤企来讲,有助于防止产能过剩或供不应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煤电联营取得一定进展,尤其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后,发电侧引入竞争机制,五大发电集团成立,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依然实行政府管制。当电煤价格随市场行情上涨时,发电企业成本压力增大,而“煤电联动”政策又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在这一背景下,煤电联营得到了政府、企业的支持和重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2012年之后,市场反转,煤价下跌,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对煤电联动都表现出比较高的积极性。
8.吉林市明确主粮作物调整方向 篇八
《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树立“大农业”和“大食物”理念,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及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抓好保供给、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任务。
根据总体思路,在保供给方面,要把吉林市白山松水区位优势转化为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在统筹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找办法,把丰富的农产品转化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转化为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美食。主粮作物在保障粮食总产量5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的基础上,玉米要向食品饮品方向发展,种植鲜食玉米、水果玉米,生产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玉米汁等产品;水稻要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提升稻米品质,种出好吃的“健康米”,生产大米胚芽粉、米糠油、米粉等产品。年内新增甜黏玉米1.1万公顷,到2020年发展到2万公顷以上;年内绿色有机优质稻米种植占水田比重达到34%,到2020年达到42%以上。
9.明确教学方向 篇九
一年一度的集团总结贺模大会,是集团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次聆听董事长的报告,都是心潮澎湃,倍受鼓舞。2009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集团重点发展的一年。最近一段时间,总在不断地思索:如何落实报告精神?如何落实集团“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精细运作抗风险;以人为本,完善体系,自主管理促文明”的工作方针?特别是今年1月份,分公司原物管系统、管理系统合并组成了新的管理系统,职能更加综合,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做好新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也是我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董事长的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2009年发展的蓝图。通过认真学习报告,不断领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步明确了个人2009年的工作思路。
落实报告精神,必须做到“一个果断”和“两个敏感”。“一个果断”是指果断迅速、不拖拉。果断迅速是鲁西优良的精神和作风。要做到果断迅速,就是对集团和企业的要求和安排,落实必须要快,必须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和节拍。“两个敏感”是指对外敏感和对内敏感。外部敏感就是要密切关注集团管理动态,保持和集团的高度一致,在一致中争先,力争走在集团各企业前列。对内敏感是指要关注企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思路,调整制度和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持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落实报告精神,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企业管理抓创新。一是以管理手册为纲领,巩固重建体系成果,抓操作层文件的梳理完善,抓管理制度汇编的学习,抓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二是营造氛围,鼓励创新,推广创新。从制度上激励,从作风上引导,形成各系统争先恐后创新的局面,鼓励各系统、各单位、各班组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工作创新。三是做好企业自主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各层次的自主管理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引入业绩考核,确实管出效果来。
二、人力资源抓培训。一是以落实双基为着眼点,抓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为烧碱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打好人力基础。二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他们是企业专业技术方面的宝库,必须把他们用起来,用他们的专长,培育企业队伍。三是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前提是了解员工情况,掌握员工情况,通过合理的调配,符合岗位需求,保证企业需求。四是对应集团“以人为本,逐步搭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要求,组织各系统从责任、作风、服务、创新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三、审计工作抓监督。通过完善办法,发动职工,重视员工的投诉举报,让员工更深层次上参与企业管理;通过开展效能监督管理,让不作为的现象和违规违纪行为无处容身,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政宣工作抓引导。通过引导,把员工的思想引导到企业发展、园区建设上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现场治理抓提升。通过提高标准,创新管理,扩大范围,继续推行6S管理,全面提升各领域的现场治理水平。
六、仓储原料抓服务。一是通过规范原料物资的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收发存和盘库制度,确保仓储原料物资帐、物相符,存放规范。二是产品现场上台阶,窗口单位树形象。以包装、发货资源整合为契机,治理产品现场,提高管理水平,使产品现场与产品规模相适应。积极与生产、销售、供应各部门沟通和协调,确保收发货安全、快速、准确,以优质服务树立企业形象。
回首过去,我们步履匆匆,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自信和豪迈。新的一年,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董事长的报告,给我们无穷的力量,使我们充满了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集团领导班子周围,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在鲁西化工百年伟业的征途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10.明确教学方向 篇十
主题教研培训让主题教研得到认可,教师认识到主题教研能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骨干教师、名师,但是找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研主题仍是主题教研活动中的困惑。
2013年3月7日,市教科所召开科研调研会。会上交流了各校的主题教研活动的经验做法,服先中学的“立题经验”让我们眼前一亮。借鉴他们的做法,我校也布置了立题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写出5条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或科研课题,然后再由集体讨论,最终确立主题。
2013年3月14日,我校召开教研组主题及个人子课题研讨会。会上,校长公布了选题的原则,即针对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给出了选题的方向,即从课堂教学方面选题。接着,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研主题进行了发言,结果发现有的课题不切实际,如《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的确立过大,不具备可操作性。又如《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课题不能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没有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讨论,最终将课题《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改成《历史教学中导入的艺术性研究》、将课题《课堂教学研究》改成《课题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将课题《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改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研究》。2013年3月18日,我校在经过了一系列课题研讨后,最终将学校的主攻课题、教研组主题、教师个人课题按时上报。
11.明确教学方向 篇十一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采访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就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展览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四个功能定位 助推中国会展业发展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以会展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政策理论为研究方向,紧密联系中国会展经济的实际,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和力量,共同为促进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袁再青介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经去年的换届改选后,更加明确的自身功能和定位,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即研究、促进、服务、沟通四大功能。首先是研究功能,这是协会安身立命之本。研究会的职能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务实研究,例如今年上半年在泰山召开的学术年会,就体现了研究会的传统特色;同时还有论文评选活动,把全年行业内人士在会展业的研究成果汇集和推荐,集成论文集。研究会下半年的任务首先就是继续做好论文成果汇集和发布的推荐工作,再围绕国发15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深对该文件的认识,对文件贯彻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
其次,促进功能,即把行业的促进活动作为研究会活力的来源。下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在潍坊召开年会,以研讨会的形式,总结今年会展行业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形势,展望新一年的发展趋势。袁再青指出,现在会展行业活动比较多,但是活动创新性欠缺,希望能在下半年策划一些创新活动,聘请一些会展行业专家提出建议,从而适应会展行业的发展要求。研究会每年的主要活动除了上半年学术年会和下半年的年度研讨会,还包括服务京交会,已经连续两次为京交会会展业务人员做培训,今后还会继续做好京交会培训工作。此外,研究会还和UBM合作,助推京交会。
再次,服务功能。服务会员企业、服务会展业,是研究会存在的意义,研究会作为社团组织,就是要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增加会员的凝聚力。一是要搞好会员活动,提供会员活动平台,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研究会为一些会展业比较发达的省市做了一些课题研究规划方案。二是为会员做好业务服务工作,研究会组织展陈企业进行培训和国外考察;上半年在日、韩进行了一次展陈企业的考察;此外,带领会展经理人对米兰世博会进行了考察;其中,研究会为UBM主办方做了两届“展会客户管理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相关培训,反响不错。三是为商务部承办了一些工作:包括发布《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2014》;受商务部服贸司委托,承办了支持引导展会评审工作的具体事项。
最后是沟通功能,即搭建会员企业和政府机关沟通的桥梁,正如不久前研究会举办的贯彻落实国发15号文件座谈研讨会,商务部有关行业领导、机关领导和行业基层人士一起就贯彻落实该文件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下半年研究会还将继续以国发1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研究会“四项功能”为抓手,为企业和政府搭建沟通平台,全面推进研究会工作。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说到当前会展业比较热门的话题和关键词,无外乎是“新常态”,前几年会展业发展比较快,近几年对于我国经济中低速的温和发展趋势,业内已经形成共识,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袁再青认为,现在会展行业的焦点问题是如何理顺政府领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国发15号文件指出了市场化的方向,对于一些细节还有待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到底是什么关系?怎样发挥彼此之间的作用?国发15号文件指明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同时发挥好政府应有的作用。他解释说,在市场化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政府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政府不能完全淡出、退出,甚至不作为。在国发15号文件之后,各省市对会展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会展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激情并没有减少,而是更加高涨。作为政府,应该加大推动会展业市场化,积极营造市场化环境和培育市场主体,一方面要促进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为会展业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因此,完善政策是各级政府亟需做的。同时,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市场,按照中央要求,要逐步减少政府主办的会展,从而控制政府主办展会的财政支出,但政府在支持会展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和投入的资源不但不能减少,反应增加,包括领导的精力、会展行业环境的打造和财政政策的实施。
比如,某个博览会需要控制财政投入,使其更加市场化,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展资源,如果其税收、财政支持都撤出,并非一个正确选择。政府不能搞形式主义,应该用实实在在的措施去促进城市会展业发展。所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任重而道远。尽管国发15号文件的主要对象是各级政府,但企业要从里面发现自己的机遇。对于会展行业的机遇和挑战,重要的是转型升级。包括结构的优化、区域的整合、质量效益的提高;包括改善结构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运用,以及专业化、品牌化等。这关系到中国会展业能否从会展大国变为会展强国,做到了,就牢牢占领了市场,也就把握住了机遇。
多措并举 亟待落实国发15号文件
“十三五”是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期,“互联网+”将成为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滴滴打车、电商、云服务改变了生活,而展会作为一个经济平台虽然不会完全被互联网取代,但是要相互融合。袁再青指出,组展商、场馆如果能和互联网融合起来,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前景。
他强调,传统会展一定要和网络会展、移动互联相结合,如近年来出现的网上展厅、3D展厅受到关注。
袁再青说,国发15号文件中提到“四化”——信息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政府展会将会逐步减少,将来能够发展起来的就是市场化展会。而从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商业模式的冲击、重构来讲,今后会展活动如果不能和互联网做好实质性的融合,不能够借助、运用互联网提升展会质量,展会便没有出路。如今互联网的展会服务商,犹如战国时代,各有各的高招。但还没有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统江湖的互联企业。只有把移动互联和传统展会融合好,提升移动互联的服务效益,未来会展业的发展才有好的前景。
其次,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是将来会展行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国发15号文件中没有提及的法制化,袁再青解释说,依法治国是大的方向,会展行业的市场化需要法制化来规范。法制化就是制度标准,是对市场化的一种规范,对行业、展商、知识产权等的规范,是中国会展业从大到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文件里提到的行业标准、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包括如何打造市场环境、完善法规政策,这些都是和法制化相关联的、有针对性的部分。法制化要落实,就包括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诚信建设工程,就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提供诚信的产品服务,建设“四个体系”(《意见》座谈研讨会已提到)。
再次,是会展统计方面的标准,目前该标准不够全面、细致,该标准也没有全面贯彻和运用。对此,袁再青表示,国家技术监督局有会展标准化委员会,出台了一些标准包括展会的搭建标准等,但这个标准的宣传贯彻权威性没有建立起来。在研究会也有一个统计工作委员会,目前所做的统计工作也得到了业内的重视和认可。但是行业目前仍然缺少一个全国都在用的、都认可的统计标准,许多地方按照当地的标准进行统计,还有些展会是自己进行统计,但都缺少第三方认证。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落实。
最后,如何实施好人才建设成为会展业未来几年的重要内容,如人才教育,培训等。会展教育培训是会展人才培训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会之前在泰山举办了一个会展教育论坛,讲述了会展人才的行业定位和发展创新。袁再青介绍,就中国会展专业教育规模来说,中专、大专、本科在校生有好几万,会展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础已经建立。但是会展教育方和企业对于人才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会展教育为何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要求?他认为一是需要校企结合育人。会展教育应包括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研究会做过一些会展项目经理和设计搭建人员的培训,他指出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弱点,因为没有现成的机构来组织和保障这种在职培训。之前研究会和河北省人事部做过策划师的培训,该培训有人事劳动部的盖章,具有权威性,对于技术职称的评定很有吸引力。二是需要人才引进,包括国际高级人才。研究会日前和台湾会展业共同搭建两岸会展人才交流平台。再有就是,国内组展商聘请国际人才当副总或者创意总监也是一种办法。我们应以多种方式实施会展人才战略,逐渐缩小与国际会展强国的差距。
12.明确教学方向 篇十二
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和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紧紧相连, 和国民心态的变化息息相通。社会的整体进步, 使广大中小学教师焕发了生命活力.在语文教学展示课上, 不同的教学风格异彩纷呈, 多种教学流派争奇斗艳, 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同时, 也要看到, 由于多元文化并存和多种价值观的碰撞导致的国民心态的变化,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之气、浮夸之风、浮华之象, 不仅存在于社会其他领域, 存在于高等学校, 也在中小学这块以往公认为比较干净的土地上侵蚀着。课程改革中, 急于求成、花样翻新、新名词满天飞的现象时有耳闻;形式主义、热热闹闹、不讲实效的情况并不少见。
成绩有目共睹, 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不足, 导致实践中的迷茫。表现之一是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 出现了新的“架空分析”。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探究文本的人文精神, 削弱了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有的老师特意浅文深讲, 故作微言大义, 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鉴赏课和人生哲理课。由于对文本挖掘过深, 反而游离于文本中心之外, 冲淡了对文本自身的解读。加之脱离学生知识、能力实际, 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大多数学生如坠五里雾中,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人文性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 人文性的内涵必将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现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绝不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翻版, 而应该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育人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也有助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当然, 这种教育不是抽象说教, 也不是生硬灌输, 而是依托语言文学, 在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中自然渗透。
第二, 对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把握不准。例如, 识字教学不落实, 写字教学不到位。识字写字虽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应贯穿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又如, 在理解词语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分别提出了要求: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四学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上述各个学段的不同要求, 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教师都要认真理解、准确把握, 在各个学段分别把关, 把要求落到实处。
除上述外, 课程标准还对朗读、默读、理解文本、把握主要内容、了解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以及对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诸方面, 在不同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都应深刻领悟,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第三, 对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不落实。教学中, 一讲到底的现象虽不多见, 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现象常有所见。这些问答或认知肤浅, 只在文本的表层徘徊, 既无思维的有效度, 也无表达的清晰度;或脱离文本, 漫无边际, 海阔天空, 从而占用学生读书写字的时间, 这样既无助于对文本的深入学习, 也不是基于文本的拓展延伸。有的师生问答, 只是两个孤独主体的对白, 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作壁上观。
教学中, 教师不范读, 不板书。学生齐读的时间多, 自由读书的机会少, 学生写的练习更少。教师一般不纠正学生的错误, 尤其是言语表达上的错误。不辨析字形, 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宇音、字义、字形很少反复练习辨别。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尚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思想上也重视不够, 因而基本上没有落实。有的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出现轻视基础知识传授的现象。由于轻视知识, 忽视教师的讲解、讲述等这些常见的教学方法, 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 从而弱化了教师组织、引导的职能。有的教师放松要求, 不敢严格要求学生, 廉价表扬, 随意肯定。的确, 有时候课堂上也热热闹闹, 但热闹背后却是学生感情的冷漠。有时是因为眼花缭乱的课件,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有时是因为一些非语文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 学生反而没有了兴趣。课堂沉闷, 学生心灵之窗紧闭, 没有标新立异的声音, 没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没有多元的有创意的结论, 也看不见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智慧火花。
这些现象反映出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不够、把握不准, 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 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说明还缺乏辩证观, 常常容易情绪浮躁, 急于求成, 顾此失彼, 易走极端, 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
上述现象, 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直面现状, 明确方向, 针对实际, 讲究策略。不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而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上, 在正确的课程理念指导下,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从整体上逐步解决上述问题。
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主渠道, 如何把《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真有所获, 确有所得,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应予回答的问题。
由于各地、各校情况各异, 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结构、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等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不能框得太死, 箍得太紧, 要给每位教师留下变通调适的空间,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拓宽、延伸的“空白”。
和历次《大纲》相比,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 主要是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如果我们把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归结到“教学方法”的层面上, 这是舍本逐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思想和方法总是糅合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思想指导方法, 方法体现思想。过去我们说语文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 其实主要是语文教育思想陈旧。新的教育理念必将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策略, 思想的先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轻视教学理论的作用, 忽视教学思想的指导, 甚至认为讲教学思想的指导性是“空谈”, 是“浪费时间”, 不如学“几招、几式、几法”管用。这些想法反映出当前教学研究中的“浮躁情绪”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方法是知识更高阶段的抽象, 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该学科的性质、特点, 而成为各个学科都适用的“万用灵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方法不过是材料有效的处理, 因此, 方法和材料并不是对立的。方法乃是教材的有效的导向所希望的结果。”又指出:“学生的学习在于变成许多方法的主人。”教学实践证明, 把某种方法的作用夸大到可以涵盖一切学科是错误的。任何方法离开了教学媒体———教材, 离开了教学对象———学生, 无异于构筑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当代教育观, 渗透现代人本观,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 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准是目标和基准, 明确了目标和基准, 就要进而研究达到目标和基准的途径和方法。但《语文课程标准》毕竟不是途径、方法细则的罗列, 只能简明扼要地阐述为达到“标准”应持的观点、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教学方向】推荐阅读:
十八大思想汇报:明确方向和目标07-01
明确党员条件10-12
法务部门明确目标06-16
坚定信心明确目标08-18
明确思路,认识自己09-16
安全检查责任明确表09-13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强力推进09-02
明确目标、树立信心、迎接挑战08-28
全面学习 明确目标 积极探索 狠抓落实09-08
考研英语小作文:叙述清楚 表意明确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