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话传说

2024-07-27

道教神话传说(共6篇)

1.道教神话传说 篇一

第一个神仙

昊天将要毁掉神树大部分果实的刹那,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要用这些神树的果实,创造一批新的生灵,一批只听命于昊天的生灵。

昊天虽然没有女娲、伏羲那样聪慧,但也拥有大智慧的。昊天觉得有必要进行下试验,于是取了一片有浓郁灵力的神树叶子,用自己的灵力慢慢的塑造叶子的形状,慢慢的,这片叶子变化成了一个女孩子的形状。不多时,一个漂亮的女孩已然成型。昊天看着自己的杰作,不由得心里紧张。

但见这成型的女孩子缓缓起身,向前走去。昊天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只是片刻后,便被失望所代替。

因为,这女孩子只是盲目的在神树周围走动,没有任何目的。反观这女孩子的双眼,呆滞、无神。昊天大怒之下,长袖一挥,这女孩变化为飞灰。气愤过后的昊天停下思量许久,重新制作了一个,只是结果一样,没有任何进展。

昊天在神树下休息时,看到附近有一只小鸟,当然,这里的小鸟并非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而是有着思想的灵鸟,昊天抬起手,小鸟便飞走了。

昊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刚刚小鸟逃走,是因为小鸟有思想,担心我去伤害它。那么之前捏成的两个人形的灵物,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

想通了这一点后,昊天起身,重新摘了一片树叶,再次凝聚自己的灵力改变树叶的形状,与此同时更是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去。这一次诞生出来的女孩,双眼明亮,看到昊天后,缓缓跪下,轻声喊道:“主人。”

昊天看着跪倒在地的女孩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他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神仙侍女,同时这也仅仅是昊天创造的开始。在古代神话故事里面,或许没说明神仙是怎么来的,但是却有相关记载,神仙的存在其实也是创造出来的。

[道教神话故事_神话故事]

2.道教神话传说 篇二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一直占有绝对的多数,有关农业和土地方面的崇拜与信仰几乎可以代表全部的崇拜与信仰。

农业的祭神活动源远流长,所祀之神可谓名目繁多。在山西几乎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和八腊庙,每到春秋还有不少由官方主持的祭典,以促农种,以报秋实。

今天,城隍与八腊庙之祭祀已消逝。但在农村,与农事有关的古老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后稷,土谷、青苗、雹神,虫神以及与农家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时令节日,如门神、灶神、马神、牛神等等依然被人们所信奉,所信仰。

在农民心目中,土地神是掌握土地和庄稼的神灵。它能够保佑禾苗壮大,能够防御风雹虫害,只要虔诚地供奉之,便会获得丰收。春日田事方兴,向土地神祈祷丰收,秋收后,向土地神表达谢意,这就是“春祈秋报”、“乡野春则祀谷,数百人鼓乐,旗帜前导,后有擎神者,以木雕刻如楼殿状,而面以金制,极工巧,一村中,多者数擎。秋则极赛张制,盛列珍馔。近年,城乡用面作麒麟、狮、象等形,涂以丹碧,加以金饰,彼此金饰,彼此争胜,用以供神。”(光绪泌源县志)平时也可用向土地神摆出各种要求。

伏羲、神农、黄帝作为三皇被人们共同尊为农业神师,我们在农村中看到的三皇庙、三皇祠即是祭此三者。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作网置教民以渔猎,神农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均为发明农事之人。

在晋南,农民们奉后稷为神农祖师,在迎神赛会及正月十五等日子,人们抬着后稷塑像及农具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奉祭。因为史籍上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后稷教民稼穑,树世百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所以他被封为农业祖师。特别是后稷是晋南人氏,故山西农民尤祭之。

农神崇拜与天地信仰是农业生产时对大自然依赖的结果,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民们以为种子种在地里不仅是因其适应了自然而发育生长起来,也是上苍土地由于人们的虔诚与奉祭而赐福于人间的。

3.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篇三

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

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古代鬼神思想

巫术和神仙方术

谶纬之术

黄老思想

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 “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

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3:道教的诸神

诸神:

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四方之神,八仙。

4:道家仙境

一:十洲三岛

二:十大洞天

三:三十六小洞天

四:七十二福地

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

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

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6:道教建筑的种类

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广义上的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也是属于道教建筑。

祠:祠用作建筑上的专称开始源于祀祖。道教建筑之称祀,也许与儒学有关。但是儒家之祀与道家之祀有所不同,儒家祀内仅设木主儿无神像,道家之祀皆有神像。

庙:凡祀外神者亦成庙,祠庙二字多连称。祠原为儒家产物而非道教建筑,但自从

真宗对辽战争失败后提倡“神道设教”粉饰太平,到处修建寺庙,有的就利用原有的祠予以扩建二仍称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麓的“晋祠”。

晋祠:

晋祠圣母殿是为奉祭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以前叫做“女郎祠”。点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东向,四周围廊,此为宋“副阶周匝”的现存最早实例。殿内塑有侍女像,姿态灵活秀美,是宋塑中的精品。

陕西三原县城隍庙:

建于明洪武八年,是明早期的代表作,正点宏伟,钟鼓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还有寝宫,大门做工奇巧,水磨砖砌照壁亦为精品。

观:本来帝王居所称为宫,城堞可供眺望处称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奉天神所以祭祀之所也称宫,迎候天神知所也称观。

道观初名“馆”亦称“庵”,唐宋时期观之大者称“宫”,唐玄宗天宝二年做太清宫以祀老子(在长安,亦玄元庙改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做玉清昭应宫以奉天书,史称: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饭二千六百一十楹,制度宏丽。

唐时改庙称宫,当时道教画像较盛。观亦称“道院”乃是规模较小的观。

宫观地点的选择都在风景优美、人迹罕至之处。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处率在名山洞府之中,股以天铭,称之为“洞天”,“洞天”成了宫观的代名词。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传为老子故里。唐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称为紫极宫,天宝二年改为太清宫。现存正殿五间,古柏二株,铁柱一根,唐宋诸代碑六通。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滨河路,唐玄宗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主持与此,改名长春宫,后毁于战火,后在其下院加以扩建。

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祖庭,现存邱祖殿、灵宫殿、玉皇殿、老律殿、四御殿,戒坛等建筑。

寺:一般人的心目中“寺”是佛教建筑的专称,其实在道教建筑中也有名寺。

南北朝时,宋明帝与泰始三年在京城建康北郊为陆修静建崇虚观,至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秋,八月“戊戌移道坛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此为道观称寺的唯一特例。

7:道教建筑选址与特点

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宫观规不大,则一般称“院”,即道院。宫观形制来自祠庙,营建之始先是选址,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之地”,“天伦之

一、效法自然”这是道门古教的首要条件。除道德之士外,还有“宫宇示教”和“山水远俗”也是必要条件。宫宇即今日所称的道教建筑庙或观,山水即今日所称自然风景区点,其环境必须僻静,这样才能远俗而利于修道。我国最早出现的道教建筑,应该是长安终南山(周至县东南)的函谷关令尹喜草创的“终南楼观”,它与佛教的洛阳白马寺相似,一为道教祖庭,一为佛教祖庭。

道教正式成立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即公元126—144年由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开始,“后又称天师道”,南方多学之。所谓楼观乃尹喜的故室,一如佛教的“舍宅为寺”,此则是“舍宅为观”。山居修道者,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合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旨趣。

在风景名胜点的道观建筑,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为服从宗教需要显得比较刻板外。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亭、阁、谢、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到,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势;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8:道教建筑结构类型与形制布局

结构类型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词都》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干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圆融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宫方建筑己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元明之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设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形制和布局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制,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的传统建筑手法;

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然后再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边设灵宫、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一般在西北角设会仙福地。有仙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造成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效果。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第二种五形八卦式建筑,可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池、龙龙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门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位,一一对应排列。而它们的南北中轴线特别长,所有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两端一一展开,构成一个严密建筑体系。这是由道教,内丹派取人体小宇庙对应于自然大宇庙,同步协调修炼“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9:道教建筑艺术表现手法

道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它独特色的艺术性,由于道教是模仿佛教,因此道教艺术在某些方面也与佛教相类似,特别是后期,如明初时仅苏州一地就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

道教建筑艺术的表现主要在细部,即雕刻与绘画。在手法上尽量突出这一宗教的特性,使人们直接感觉到它是庙观而非佛寺。其艺术内容是广泛的,如木雕的天宫楼阁,砖雕中的背饰、瓦头、石雕中的柱、础、栏、板、杆,金属制品中的金殿、金碑以及板画、壁画等。

天宫楼阁,道教好神仙之学,其居处多选风景奇特之地,如山东蓬莱,地处渤海之滨,道教就是利用“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用木雕成天宫楼阁的建筑模型,安装在庙观壁面作为装饰物。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记载:“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江南工匠有做小房子的绝的绝技。这种“仙楼”或“小房子”就是北方的“天宫楼阁”宋李诫《营造法式》称为小木作。

金殿、金碑、古代铜也称金,故道教建筑中无论用铜铸镏金或纯铜制成的殿堂都称“金殿”。用铜铸碑则称“金碑”。金殿象征天帝所居之处,与叫“金朔”。金碑是道教建筑中的小品,宫观内立石碑是不足为奇。

壁画,我国建筑上采用起源很早,寺观内的宗教性壁画始于佛寺,道教兴起也仿照壁画之风而出现在观宫上,审观壁画的发达与道士本人即为画家也有关系。宫观壁画题材以神像为主,此处亦涉及动物、植物、山水、楼台等到。

装饰图案,宫观建筑如布局类似佛寺,但是在殿堂本身的细廊所用装饰,彩画等图案之内容却与佛寺不尽相同。除人物是很容易分清者外,装饰图案一般八卦、太极、四灵、暗八仙、动物中的鹤、鹿、龟、植物中的灵芝、仙草等。

道教建筑的装饰,鲜明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幅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风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其形体,用在窗禄门窗裙板及檐头、斜撑、雀替、梁杉等建筑构件上,其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又如八宝图、福寿双全图,这些源自道家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都远远超越了佛教。

4.常用的道教经书 篇四

常用的道教经书

道教经藏数以万计,可是真正通读《道藏》的道士寥寥无几。由于道教一向不重讲经说法,只重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许多经典置之高阁,仅有个别专心义理的高道爬流而已。普通道士阅读的经典,仅限于它现日常念诵的《早晚功课经》、《三官北斗经》、《皇经》等。文化程度高一些的道士,才阅读《道德经》、《庄子》和《吕祖全书》、《性命圭旨》一类的道书。

谈及道教的主要经典,由于道教内容庞博和宗派不同以及研究道教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划定哪些属于主要的道教经典。在此.仅就道教的一般情况而言.简明介绍道教的主要经典加下:

《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或《老子》,周朝老子著。老子本为周朝穿藏史(史官)《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后来老子被道教尊奉为教祖,《道德经》成为道教最高经典。《道德经》的字数原有五千余言,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时定本为五千字.令教徒诵习,故称“五干文’。《道德经》的内容,主要论述“道”和“德”两个名词的涵义.强调“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从而展开道家的哲学思想。老子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明其宇宙观和人生观,同时包括道家修养方法的原理。道教的一切教理教义均由此引申而来,井区加以宗教的仪式进行包装。特别是道教的修炼学说.与此经有直接关系。另外由于老子学说出于交官,其中阐述了大量的治国之道.因此历代统治者均格其作为治国宝典,中国封建帝王中先后有四家皇帝亲自为之作注。

《南华真经》即《庄子》,战国庄周署。《庄子》一书继承了《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并且进一步敷演发挥。特别是将老子所述的长生久视之道,引申成为具体的神仙思想和修养方法,使“道与“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道教所袭用从而完成了道家思想向神仙信仰的转化。唐代以道教为皇族宗教,封在子为南华真人”,其书称为“南华真经”。因此《南华真经》在道教中的地位,一直被视为仅亚于《道德美经》的主要经典之列。清代道教全真派丛林规定:每逢戊日,定要讲习《道德》、《南华》、《黄庭》等经。

《阴符经》又称《轩辕黄帝阴符经》或《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相传此书出于轩辕黄帝。由于道教以黄帝为其宗担,因此被奉为主要经典之一。《阴符经》在唐代以前,尚未闻名于世,据说有一个叫李绪的学道者在嵩山石室中发现此经,由此逐渐流传开来。由于李签发现这本已经糜烂,抄写流传只有300余字.另有一个4oo余字的本子,与此本并行流传。《阴符经》的内容,主要是谈天、地、人、我之道,历史上有兵家权谋和道家修养两种解释,道教修养尤其把它奉为祖经。历代高道名真均住重此经,常将其与老在并列。张紫阳祖师《悟真篇》云:《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神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

《太平经》又称《太平请领书》,传说为东汉于吉所传。早期太平道将其奉为主要经典,后为道教所保留。据中国道协原会长陈撄宁考证,认为此书脱胎于西汉时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五斗米教所信奉的《太平洞极经》与《太平经》有递承关系,宋元之前的道士还有讲习此经的传统。其书内容,融入了古代道家、方仙道和黄老道的思想,是这些学术思想向宗教信仰转化的产物.也是道教教团最初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宣言书。因此在研究早期道教思想方面,是一部重要的经典。

《度入经》全称为《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元治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此经被收入《道藏》之首,亦可见其在道教经典中的重要位置。《度太经》阐述了“仙道贵生”、仙道贯实’的宗旨,是道教教理教义的鲜明体现。其经宣称道教“无量度人”之旨,将度人作为修道成仙的必要条件。而且强调济度不分凡入神仙、贫富贵贱、阳世阴间、天地万类,一概度化不弃,无所不包。此经及其注本.对于研究道教思想发展史,颇为重要。

《早晚坛功课经》又称《太上玄门口涌早晚课》或《早晚课》,是道教徒日常念诵的主要经典。其中所选经文,基本出于《道藏》。其中分为《早坛功课经》和《晚坛功课经》两个部分。《早坛功课经》为早上卯时(早5时至7时)诵习其作用为分轻清.延命保生;(晚坛功课经》为晚酉时(晚5时至7时)诵习,其作用为济阴凝,超生度亡。《道藏辑要》收有柳守元《道门功课·序》:“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余书玉洁.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深诵,无以保养元和。”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称《清静经》。此经不讲有为的修炼方法,而是要人从心地入手,以清静法门澄心去欲,参悟大道。经中发挥清静”二字的妙义,简明叙述了道家修真养性的基本原则。认为:“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教人“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从而达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的境界。再由此进入“其常应物,真常得世,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的境界。此经是道教内丹“性功”的代表作,为道教修持所一贯重视。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又称《心印经》。此经由四言韵文组成,共50句,全经200宇。讲述道教修炼的方法和理论,十分精要。经文首先指出:“上药三品,神与炁精。说明修炼内丹的药物为精、炁、神,接着论述内丹炼养的过程与境界,就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修真夏之士上“存无守有”为诀要,先天大药“顷刻而成”,然后用“回风混合”的方法,百日即可大丹成就。经文最后揭示说:“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强调对于此经不但要念诵,更重要的是要实际修持。此经与《清静经》珠联壁合,是道教内丹“命功”的代表作。

《周易参同契》又称《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魏伯阳是汉代的炼丹士,《参同契》是我国较早的一部炼丹著作,被南宋内月家张紫阳誉为“万古丹经王”。其经将周易象理、莆老之学和丹法炉火三者互相契合.故名《参同契》。此经内容文辞古奥,后人有认为所谈为内丹,有认为所谈为外丹.但以内丹派为多。魏伯阳在书中指出自己的丹法继承古代仙真.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故以易象说明人身配合天地变化修炼金丹的过程。此书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世界现存最古的炼丹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论述道教丹法的经籍,后世道教徒奉为丹经之祖。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著名善书。全书共1274字,通篇以太上老君口吻宣教.阐明天人感应、抑恶扬善之旨。经义谓祸福无门,催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地有司过之神,三台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等录人善恶,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并言积善多者,可成神仙。文中详列诸善与众恶条文,共计善事26,恶事170。此书劝人行善,将道教思想与民俗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适合一般民众的需要,特别南宋之后一直为封建统泪者所亲自提倡,因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抱朴子》包括《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两种,东晋葛洪(283一343或363)撰。葛洪《自叙》说:“《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此书将玄学与道教、神学与道学、儒学与仙学、金丹与方术、丹鼎与符箓等融为一体,从而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

《黄庭经》主要包括《黄庭外景经》与《黄庭内景经》,西晋魏夫人所传。《黄庭经》继承古代道救医学的观点,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及骨节毛孔各部位都有主管之神,并且一一列出其姓名、形状及其功能。劝人存思诸神形象,即可使其返归身内,获长寿命,而能得道。此经向为道教修持所重视,道谚云“日诵《黄庭》三五遍,不得道来也成真。”

《养性延命录》又作《养生延命录》,梁陶弘景集。此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为六篇,全书概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理论及方法。《教诫篇》收集农黄至魏晋间诸家养生要语;《食诫》篇论述饮食之直忌;《杂诫祈禳》篇论述行为之宜忌;《服气疗病》篇讲述吐纳咽液、行气攻病;《导引按摩》篇言啄齿握固、漱唾咽气;《御女损益》篇指出“道以精为宝”,教人保精长生。其中所辑养生资料,为道教修炼所一贯遵循。

《灵宝华法》全名为《秘传正阳真人灵宝华法》,钟离权著.吕洞宾传。其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为三乘之法。上卷名为《小乘安乐延年法》,分为四门即《匹配阴阳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中卷名为《中乘长生不死法》,分为三门即《时后飞金晶第五》、《玉液还丹第六》、《金液还丹第七》;下卷名为《超凡入圣法》分为三门即《朝元第八》、《内观第九》、《超脱第十》。《灵宝毕法》是道教内丹形成体系之后的经典著作,向为道教修炼所尊崇。

《云笈七签》北宋张君房辑。张君房奉皇帝之命主持编成《大宋天宫宝藏》之后,又摘录其中精华,举凡万条,共有122卷,成为《云笈七签》。由于此书乃系缩编《道藏》而成,故此又被称为“小道藏”。其中大都摘录原文,分类汇编,不加论说,实为道教经藏之缩影。其书集北宋以前道教内容之大成,并残留着宋代以前《道藏》的痕迹,为研究道教之必读资料。

《悟真篇》北来张伯端撰。《悟真篇》前面部分言“养命固性之术”,为内丹修炼之命功,亦即修炼人身精炁神三宝,炼成长生变化之内丹。后面部分述”达本明性之道”,为内丹修炼之性功,通过心性之修养,以达到虚寂无为之境界。其修炼过程为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以命功人手而以性功了手.体现了南派丹法的特点。《悟真篇》所述丹法,总结了宋代以前的内丹理论与方法,对于后来的丹道发展影响甚大。此书与《参同契》,同为历代道教徒最为推崇的两部炼丹巨著。

《立教十五论》又称《重阳立教十五论》金代全真教祖王重阳撰。《立教十五论》分为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打坐、降性、匹配五气、混合性命、圣道、超三界、养身立法、离凡世等十五论,一至六论为日常生活之准则,七至十一论为内在之修炼,十一至十五论为修道之境界。全论只有1000多字,言简意明,而包摄全真教旨,重在修持而不讲形式,为全真派立教之纲领.全真道士修持之指南。

《孙不二元君法语》又称《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或《孙不二女丹诗》,金代女冠孙不二著。此书收有《坤道功夫次第》五言诗14首和《女功内丹》七言诗7首。全部以诗歌形式讲述女子内丹的功法与景象。《坤道功夫次第》诗题先后为收心、养气、行功、斩龙、养丹、胎息、符火、接药、炼神、眼食、辟谷、面壁、出神、冲举等,此即女子内丹的功法次第。《女功内丹》大意描述内丹领悟的超凡境界,诗作文采颇佳,如第二首曰:“小春天气暖风赊,日照江南处士家,催得腊梅先进蕊,素心人对亲心花。”这种温馨恬淡的意境,正与内丹修养的高尚境界相合。此书在女子丹法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主导地位。

《张三丰全集》又称《张三丰先生全集》、《张三丰全书》或《三丰全书》,为元明高道张三丰之文集。张三丰为元明之际人道士,不仅是道教丹法的著名人物,也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武当内家拳派将其尊为祖师。《张三丰全集》保存了不少明代流传下来的的张三丰丹著.书内的一些重要篇章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道言浅近说》等,是道教内丹的经典之作。

《性命圭旨》题为“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全书分为元、亨、利、贞四集,均有图及图说和九节口决说明。书中总结了各种有关内丹原理及方法,详细论述了内丹功法“筑基炼己,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台道”的整个过程。全书图文并茂,论述详明。本书竭力要把内丹功法通俗化,使一般人都能接受,井言“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为丹经所惑也”因而此书亦是道教山丹的经典之作。

《道门十规》明张宇初撰。张宇初为第43代天师.授大真人,他不坦通于诸家学说和道教义理,更为注重道教内修,认为学道修仙是道教徒的根本。《道门十规》针对当时道教弊端,适应明王朝检束道教之举.制定十项规制内容,以加强对道门之教化。《十规》对于道教之渊源和流派、立教本旨、道教体制的各个方面和应当遵循之守则,均有简明概括立论述。全文试图推广全真教旨及宗风于道教诸派,是研究道教规制的纲领性文献。

《伍柳仙宗》明伍冲虚、清柳华阳《一云谢凝素》撰,包括《仙佛合宗语录》、《天仙正理直论》、《天仙正理浅说》、《金丹要诀》、《丹道九篇》、《慧命经》、《华阳金仙证论》等书数种。其中所述丹法,为全真派所提倡之清静修炼。书中会集道、儒、佛三家学说于一炉,论述内丹学理及功法,没有门户之见.使佛道中人和社会人士都能广泛接受。讲说丹法.不用隐喻,直截了当,较为易懂,因而为学习道教丹法的人士所推重。明末以来,流传甚广,甚至被当成研习道教内丹的必读之书,在道教内外深有影响。

《道藏》与《藏外道书》的编纂

(一)唐代正式编纂《道藏》

唐代道教被奉为皇族宗教,道教经藏在这时正式结集。唐高宗时,道士尹文操编纂《玉纬经目》7300卷。唐玄宗曾令诸观高道和京都学土搜集道经,并派使者广为搜访,亲加校阅。编成《三洞琼纲》,史载收书有7300卷、3744卷、5700卷等几种说法。又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部分,据载有2000卷左右。《三洞琼纲》和《玉纬别目》,台称《开元道藏》这是第一部正式集成的道藏。

(二)宋初陈抟以易阐道

宋初道教出现了一位易学大师,他就是隐居华山的高道陈抟。陈传好《易》,手不释卷,而且首创以图解易立法。据载他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车之才,李之才传邵康节.种放又以《河图》、《洛书》传李溉,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这些图式均出自陈传。陈传著作大多亡佚,今存世者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龙图序》、《正易心法注》等,及《无极图》和《太极图》流传下来。

(三)两家编篡《道藏》

北宋初建,社会基本安定之后.宋太宗即向访求道经,刊正道书。宋真宗又令人整理道经,最初编成《宝文统录》,后由张君房重编成为《大宋天宫宝藏》,共计4565卷。张君房又撮其精要编为《云笈七签》,后人称为“小道藏”。宋徽宗诏令天下搜访道家遗书,复将《道藏》增至5387卷,称为《大藏》,之后又加增补,编成《政和万寿道藏》5481卷。宋孝宗重建《道藏》题为《琼章宝藏》。同时金章宗、全世宗亦积极倡编《道藏》,并由天长观提点孙明道会诸道土,合成《大金玄都宝藏》共602帙6455卷。

(四)元代编藏与“至元毁藏”

全真大师丘处机.生前曾嘱弟子宋德方共复《道藏》。当时丞相胡天禄捐献白金千两,宋氏门入秦志安主持此事。这次编修《道藏》。首次将全真道书收入其中。历时八载.编成《玄都宝藏》7800余卷。由于元代统治者崇信佛教,佛增抓住《老子化胡经》的真伪问题打击道教。元宪宗令僧道二家辩论,借机颁旨焚毁45部道经印板.之后又烧了一批经板。元世祖至元年间,又命二家辩论,裁决权在皇帝手中,终判道家为输,下诏除《道德经》之外所有的《道藏》经版全部焚毁,这就是历史上发生的“至元毁藏”事件,《玄都宝藏》因此焚毁。此为《道藏》编纂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人为性破坏,对于道教经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原来7800余卷的《道藏》到明代两次编纂只搜按集到5485卷.相差两千余卷之多.部分亡缺书目见载于《正统道藏》中的《道藏缺经目录》。

(五)明代编篡《道藏》

明成祖曾敕第43代天师张宇初重修《道藏》,后又敕其弟张宇清继续主持此事,均来告竣而卒。英宗正统年间诏令邵以正督校此事,方才正式刊板完成。这部《道藏》称为《正统道藏》,计480函5305卷。明神宗万历年间.又敕50代天师张国样增续《道藏》,续补32函180卷,名为《万历续道藏》。正续《道藏》合起来,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明版《道藏》,共计512函5485卷。

(六)丹道经书共分五派道教内丹,自钟吕金丹道开辟以来,复经宋元南北宗之分流,至明清流派纷呈,后人将其分为五派丹法,五派均有经典传世。南宋张伯端开创金丹南宗.著《悟真篇》。之后由石泰、薛道光、陈泥丸、白玉蟾一脉相传,陈致虚和翁葆光解为人元修炼,清代有济一子傅金铨承其余绪。北派丹法始于金代王重阳著《五篇灵文》等。由其弟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大通、王处

一、孙不二等传承延续,明末清初之伍柳派丹书《伍柳仙宗》属于北派.同时清朱元育、刘一明、刘明瑞等人所撰道书均属北派。明代陆西星开创东派丹法,陆氏自称得吕洞宾亲传,撰《方壶外史》,宣称人元之道。清代出现西派丹法,创始人为李涵虚,自称曾遇吕洞宾及张三丰,著有《道窍谈》、《三车秘旨》等,自成一派丹法。丹法中派推崇元代李道纯为代表人物,李氏曾撰《中和集》;清代道士闵一得,撰《古书隐楼藏书》,主张“中黄直透”法,亦属中派;清末黄元吉,融合南北丹法之中枢著《道德经注释》、《乐育堂语录》,亦为中派之重要人物。五派各系人物,均有不同丹理丹法之著述,分别收入《道藏》、《道藏辑要》、《藏外道书》等道教经藏之中。

(七)敦煌道经的发现

清光绪年间,道士王圆箓发现了敦煌莫高窟中的藏书。王圆箓位于莫高窟,他能书善辩,并主管当地道教宫观。据其自述,发现藏经洞之时,“天炮震响,忽然山裂一缝”。可能洞壁突然开裂,被他发现其中的藏经。自从藏经洞发现之后,经卷及文物开始流失。先后遭到英、法、俄、日等国文化窃贼的掠夺.大量流失海外。敦煌遗书中的藏经,有一部分道经抄本。抄经年代,大致在隋、唐、五代之间。据《敦煌道经目录编》,共有496件。敦煌道经的发现.除古件道经之外,对明《道藏》可作补充与校勘。

(八)《道藏辑要》之刊行

《道藏辑要》属道经丛集,最初由蒋元庭编辑王清嘉庆年间。其书出于《道藏》,故名“辑要。此后又经刊刻,增加了藏外道经。至清光绪末期,原版《道藏辑要》已然罕见,又经贺龙想、彭翰然于四川成都二仙庵翻刻成为《重刊道藏辑要》。再次增加藏外道经,使其总数扩充为287种。《重刊道藏辑要》刻版现保存于成都青羊宫,即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

(九)《道藏》的重印

1923年10月,田文烈、李盛铎锋、赵尔巽、康有为、张謇、董康、张元济、梁启超、钱能训、熊希龄、江朝宗、黄炎培、傅增湘等13人.共同发起重印明版《道藏》的倡议。当时的民国总统徐世昌颇信道教,愿出俸钱支持此项宏举。于是采用北京白云观藏明《道藏》原本,由上海涵芬楼影印,称为涵芬按本”。此本将原本《道藏》改为石印36开线装本,共印350部。道经总集从此公开于世,由道观流向社会。197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编印《道藏》,改为36开本共60册。同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编印《道藏》,编为16开本60册,此本增辑了部分藏外道书。1986年,日本株式会社中文出版社缩印《道藏》,编为16开本30册。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核出版社三家联合影印《道藏》缩印之后编为16开本36册,此本对《道藏》作了适当的补缺和订正。这样,影印《道藏》的发行数量相当可观。自古以来被道教奉为“无上经宝”的“天宫宝藏”,终于“下凡”到了寻常百姓的家中。可以说,历史上《道藏》屡遭毁损的悲剧不会重演了,这是人类文化日趋进步的必然结果。

(十)《藏外道书》的印行

5.道教音乐研究综述 篇五

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 《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刘红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 《武当韵――中国武当山道教科仪音乐》 王光德、王忠人、刘红、周耘、袁冬艳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出版)。

以上所述的各项研究成果反映出当今学术界对汉族地区道教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然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教不独为汉族所有,除汉族外,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的22个民族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道教信仰(注:据覃光广等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82年版)提供的资料反映出,在满、朝鲜、蒙古、达斡尔、土、羌、彝、白、布依、侗、水、壮、瑶、仫老、纳西、毛南、京、黎、土家、苗等22个民族中,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道教信仰),其中道教对云南的彝、白、瑶、纳西等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音乐文化的影响尤为广泛。

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音乐与汉族地区的道教音乐不尽相同,它往往是本民族固有文化与汉族传统文化交融发展的产物,既蕴涵着本民族固有文化特质,也不乏汉族传统文化风貌,内涵甚为丰富,颇具学术研究价值。

但与汉族地区的情况相比,少数民族地区道教音乐的研究却显得比较薄弱,开始仅主要集中于云南地区特有的具道教性质和色彩的洞经音乐。就笔者目前所知,有关少数民族洞经音乐的调查,最早的是1962年“云南省宋词乐调调查组”对昆明、下关、大理、丽江等地洞经音乐的调查。调查的起因是:当时传闻丽江保存有宋词乐调。于是,在云南省委有关部门领导下,由曹汝群、周咏先、黄林、和鸿春、倪立跟等五人组成云南省宋词乐调调查组,于1962年9月中旬赴丽江进行调查,经反复搜寻查找,初步证明此传说实属讹传。转而他们确定以丽江四个古老乐种之一的洞经音乐作为进一步探寻宋词乐调的主要对象,并相继对丽江、下关、大理、昆明等地的洞经音乐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直至同年11月中旬方告一段落。事后,他们分别撰写了《关于宋词乐调的调查报告》和《丽江、下关、大理、昆明洞经音乐调查记》(注:参见周咏先、黄林《洞经音乐调查记》 载《民族音乐》1983(2),页78)。作为该次调查地之一的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大理则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县(现已与下关一起合为大理市)之一,因此,该调查组对丽江和大理等地洞经音乐的调查,可视为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道教音乐的最早调查。从起因看,这实为学术界一次“无心插柳”的对少数民族地区道教音乐的最初调查。

此后,有关调查和研究停滞至80年代初,才见有相关文章发表,上述调查所写的《丽江、下关、大理、昆明洞经音乐调查记》在初稿完成后更名为《洞经音乐调查记》(注:见《民族音乐》1983(2),页78――96)。该文结合丽江、下关、大理、昆明四地洞经音乐的有关情况,以文字形式介绍了洞经音乐的曲调、洞经乐队和洞经概况,并对洞经的历史源头和“谈经”等进行了探讨。此外,最为突出的是,该文的注释中辑录了有关文献、笔记等对洞经的记载,附录中有洞经的重要书目。这是该文有别于其它洞经音乐文章的最大特色,亦为其最有价值之处。总的来说,该文不失为初步了解洞经音乐的好资料,但作为调查记,甚感其记实性不强,而从对丽江和大理的洞经音乐的介绍来看,该文对这两地的洞经乐队特别是大理的洞经乐队只略有涉及,因此,该文不是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和大理白族洞经音乐的专门介绍或研究文章,只是人们认识汉族和少数民族洞经音乐的开端。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有关洞经音乐的调查和研究逐渐增多,专门介绍和研究少数民族洞经音乐的文章时有出现。这些发表的有关文章主要涉及白族和纳西族的洞经音乐,其中有关白族洞经音乐的主要有李崇隆和熊中流等调查、宋其华执笔整理的《元江白族洞经简述》(注:见《民族调查研究》1987(1),页49――50),文中简略地介绍了云南元江县因远区白族洞经音乐的运用、曲名、乐器等,是目前所见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专门介绍白族洞经音乐的文章。之后,《大理洞经古乐》和《白族音乐志》相继出版(注:《大理洞经古乐》 下关文化馆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白族音乐志》 伍国栋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前者是一本洞经音乐曲谱集,辑录了270余首大理洞经乐曲;后者有白族洞经音乐的志略式介绍。而见于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专门论述纳西族洞经音乐的文章是崇先的《丽江洞经音乐初探》(注:见《民族艺术研究》1989(1),页32――39,31),该文从历史概况、乐曲种类、音乐特点、乐队组织、音乐传承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纳西族洞经音乐。继之,有杨曾烈的`《丽江洞经音乐调查》、何青的《云南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桑德诺瓦的《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传说、曲牌及形态》等文先后见于发表(注:杨曾烈《丽江洞经音乐调查》 载《丽江文史资料》1990第九辑,页114――138;1991第十辑,页30――47 何青《云南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 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页60――63 桑德诺瓦《丽江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传说、曲牌及形态》 载《民族艺术研究》(2),页17――25)。其中桑文通过传统称谓及其异变、民间传说、丽江洞经音乐溯源、丽江洞经音乐的分类及曲牌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了汉文化对纳西族洞经音乐的深远影响,从而补证了纳西文化具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特征。此外,现任教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李海伦(Helen Margaret Rees)博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就读时,于1989年至1993年期间先后三次赴丽江,对纳西族洞经音乐等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纳西族洞经音乐进行了研究,最后以“音乐变色龙”(A Musical Chameleon:A Chinese Repertiore inNaxi Territory)为题,于1994年完成其博士论文。作为首位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洞经音乐的西方学者,她与其他研究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中国学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并非仅从纳西族洞经音乐的历史源流、曲目、乐器与乐队、表演方式等入手进行研究,而是将纳西族洞经音乐置于丽江的民族、政治、社会和经济历史,丽江纳西族音乐世界,云南的洞经音乐及洞经会等较广泛的背景中进行系统研究,探寻了纳西族洞经音乐与汉族音乐文化的关系及其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尽管学术界对白族和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研究已有了一定成果,但这尚不足以全面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音乐。洞经音乐虽然具有道教性质和道教色彩,而且是云南白族等少数民族道教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道教科仪音乐。在民间,它多以洞经会谈演洞经的方式存在或其他方式存在,不完全等同于道教音乐,况且洞经音乐亦非所有少数民族道教音乐的组成部分。要真正认识和了解

6.道教经典语句 篇六

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惩恶扬善,利益苍生。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修道必须修心,皈依道经师宝。道教讲究口传心授,有谚语可以借来形容:“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19、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22、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

2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4、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2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6、道是万法之宗,中华民族之根。鲁迅先生亦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2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0、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1、义与利并非一定对立。取义兼利,明大义是真,取小利是假,是让世人敬畏,法不空法也。

3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6、有道无术,独善其身;有术无道,害人害己;以道御术,兼济天下。

3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4、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4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7、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4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0、无财不养道,道家重视传承,讲究尊师重道。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成就不了道心,当年祖天师创教,入教者还需五斗米呢。

51、修道之人当有高风亮节,心存傲骨,敛心凝神,行事不能受外人影响,心要稳,志要恒。

52、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真法不得。

5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5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3、只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8、修道要济世度人,但又不乱发慈悲。

6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上一篇:仓管员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下一篇:网站设计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