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精选6篇)
1.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 篇一
浙江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6-14李庆禹
浙江省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38人。76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蓝陈启说:“政府每年都给我发补贴,我只有更好地把畲族民歌唱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学、会唱,报效社会。”自2008年以来,浙江每年在春节前后开展服务传承人“八个一”活动,即对传承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发放一笔政府补贴、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一次体检、举办一次技艺展示、组织一次专题采访报道、落实一项传承传习措施、制订一年传习活动计划。全省各地深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出台扶持代表性传承人政策,并研究制定对学艺者、继承者的助学奖学等激励措施,逐步建立起长效传承机制,推进非遗传承传播工作。
2.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 篇二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旅游演艺,文化资源,民族文化
一、“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非物质文化是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 其传承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是这一文化得以有效延续传递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而言, 作为“非遗”传承者, 不仅掌握这一定的权力, 同时也肩负着光荣的社会职责。可以说, 传承人所掌握的并不知识某一艺术技巧, 其实是一个民族历史精髓的体现。所以, 作为“非遗”传承人要明确自身的社会重任, 了解传承的价值意义, 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不被破坏, 确保这一历史文化的有效延续。
若传承人不履行传承的义务, 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权群体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强制履行传承, 或由政府主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强制传承。同时, 每个传承人都应该完整保存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 依法开展展示等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有条件的传承人还应该留下口述史或书面著作。为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1条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四项义务:继续开展传承活动, 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活动。这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13条规定是基本一致的, 只是后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规定了比一般的代表性传承人更为明确具体的传承方面的义务。
二、“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艺的互动性意义
1、培养传承人和旅游者对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精髓, 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所以注重其保护与传承是社会所有群众的义务。并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具有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 必须在各个领域群众的一起参与下, 才可以最终得以实现。相对而言, 旅游行业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征, 能够将教育融入游玩, 将文化资源生动化, 让更多的人借助旅游这一过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 并切实的感受其价值魅力, 明确自身的社会使命感。作为非遗传承人, 增进与旅游演艺的互动性, 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演艺的方式得以传播, 培养旅游者与传承人对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并且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是多方面获益的一个行径。
2、推动非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发展
将非物质物化遗产与旅游演艺进行充分的结合, 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上注入全新的活力, 这是非遗文化产业化得以完成的关键。比如说, 投入成本一亿美元, 耗费两年时间所打造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一个成功典例。在我国, 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体现出较强的艺术观赏效果, 借助现代化的电影、视频等方式, 能够将其观赏价值充分展示。这样的结合, 不但能够创造全新的旅游演义方式, 同时也能够将那些稍有人知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因此, 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必须意识到这点, 增进与旅游演艺的互动, 汲取其中的有效资源途径, 并与文化加以有效融合, 将文化资源散播到更广阔的群众当中去, 推动非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发展。
三、“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艺互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对策
1、成果的分享问题
针对旅游演艺和非遗传承人互动实现的艺术成果, 要贯彻双方共同分享的理念。不过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旅游演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一般都是政府组织发起的, 而合作之后的成果也一般归属于部分传承人。并且, 享有所有权的个人或团体, 坚持成果的不公开化, 导致在社会造成较坏的影响。这样一来会让社会对传承人的误读, 不利于下一步互动工作的开展, 并最终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所以, 对于成果的分享的问题, 必须坚持正确的分享理念, 增进“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艺互动性的实际价值。
2、产权的保护问题
针对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义互动之后所形成的文化产权所有, 必须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文化产权应该同属于双方。对于旅游演艺而言, 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积极性同样源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光要注重于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共享, 同时保护工作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在今后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义的互动过程中, 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重视, 切实确保文化产权保护的有效性。
3、服务信念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演艺的结合出现开放性欠缺的问题, 对文化资源挖掘较浅, 技艺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 双方缺乏实质性的深入互动, 这样一来, 所形成的成果无法充分体现文化价值, 从而不被社会群众所接受, 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在“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演艺合作的时候要充分的融入到群众当中, 了解群众的思维想法, 并将开放性合作的理念加以贯彻。树立正确积极的服务理念, 能够帮助非议传承人与旅游演艺双方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增进社会信任感, 确保互动价值的进一步体现。
4、创新意识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地区, 因为地处偏远, 在信息的传播与流动过程中效率低下, 所以很多的非遗传承人都没有组织新信息的有效途径。大部分的传承人都没有融入社会市场的胆量, 在创新意识上有一定欠缺, 这极大的阻碍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因此要增进并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选择合适的渠道强化创新能力, 并最终确保与旅游演艺互动的高效开展。
总的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 其传承与发扬是所有社会公民神圣的职责。作为非遗传承人, 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增进与旅游演艺的互动合作, 将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 确保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晟.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激励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08.
[2]石美玉, 李秀娜, 石金莲, 孙梦阳, 杨劲松, 赵晓燕, 林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 2012:48.
3.雷山非遗苗医药传承人 篇三
公统村距雷山县城42公里,位于巍巍莽莽的雷公山山脉之中。因山高路远,生活在山区里的苗族乡亲看病十分困难,赤脚苗医就成了他们健康的“守护人”。
作为家族的第八代苗医药传人,王增世自小跟着父亲学医,七八岁时就上山采药,到了二十岁左右开始为乡里群众看病。30多年来,王增世家里一楼的三个房间墙上已经挂满了四里八方乡亲们送来的锦旗和牌匾。
王增世恪守“治病救人”的祖训,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先后救治了上万名患者。他的家就是诊所,虽然很偏僻,却是天天门庭若市。每天,他至少得看十几个病人,从早上不到8点就有病人开始走进客厅,一直要到晚上9点多他才送走最后一名病人。在一本厚厚的病历记录本上,记录着每一个病人的基本情况、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从笔迹来看,都是不同的人所写,可以看得出前来就医的病人都来自哪里。“找我看病的除了西藏之外,全国其他地方来的病人都有。还有美国、东南亚一代几个国家的病人是慕名而来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即使患者给钱,他也不会收。 “这是祖训,更是良心。为乡亲们看病不能讲条件。有钱的给看病,没有钱的也要给看病。也经常有医治好的病人提着猪肉、大米送过来,表达一下心意,我一般也会回送一些礼物给他们。” 因此,在病人送来的许多锦旗上,除了写有医术精湛之外,就是褒扬他的医风医德。
2013年12月,江苏一位患有严重类风湿的60多岁患者找到王增世。王增世不仅给他治病,分文不取,还给他提供免费食宿,这一治就是一个多月。临走前,患者想表达感谢之情,王增世对他说:“你从江苏那么远到贵州来找我看病,是对我的信任,这就已经足够了,不要谢我,以后有机会就来看看我。”还有一次,王增世应病人家属要求上门医治,给病人治疗后,病人家属掏出皱巴巴的几十元钱作医药费,被王增世婉言谢绝了,病人家属见状不肯让王增世离开,王增世只好走进患者家里的厨房,抓了一把米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说:“这些米就是你的医药费,我已经收到了”。王增世的这一举动让病人家属泪如泉涌。
因为每个病人的病因不同,王增世得分别为病人配药方子,有时必须亲自上山采药。雷公山海拔2200多米,山高崎岖偏僻,而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方甚至是悬崖的地方采来的药药性最好,所以王增世采药时经常要攀峭壁,入荒野,险象环生。2012年7月他在山上采药时曾被五步蛇咬过,险些丢掉性命,最后他爬着找到了蛇毒药根,挤出蛇毒将药嚼烂后敷在伤口上才把自己给救了。
王增世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能人死了,苗医药方跟着也没了”。他打破家规纳学徒,整理医药方,将医术逐步传授给他们。“因为苗族没有文字,而我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我脑袋里的苗医药方必须整理出来,保证传承下去,以便能为乡亲继续看病。”以他为代表的骨科以及疑难杂症的苗医药学术,其学术思想及医理医技特色,集中体现在辩证诊断、手法和遣方用药三个方面。2007年,他被黔东南州中医药现代化科协评为“黔东南州优秀民族民间医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在王增世家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写有:“雷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医药传习所”字样的醒目匾牌。王增世说:“这是我获得的最高荣誉,但更是鞭策!”
2009年和2013年,王增世传统苗族医药先后被列入黔东南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4.非遗传承人申请范本 篇四
作者:杜洁芳 | 中国民俗学网
“我请您吃: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12月23日上午10点,山东省济南市馆驿街小学二年级的马泰然照例领着全校各年级同学在学校操场上共同唱诵这段传统相声中的《报菜名》。位于济南市馆驿街西头的馆驿街小学是一所极其“袖珍”的学校,每天的课间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们做一段口部操,这是学习曲艺的基本功之一。
这种将民俗文化纳入小学课程的“非遗”传承方式在山东的多个小学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共有417所中小学将“非遗”纳入教学内容,并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传承危机是诱因
“年轻人不愿意学,绝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寿宴说。2007年,王寿宴带着下发给省级传承人的一次性补贴,驱车赶到了海阳大秧歌传承人王发的家,没想到王发已经去世。“这笔钱直接成了传承人的抚恤金。”屡次遭遇如此无奈的场景使保护机构越发觉得“非遗”传承的步子应该加快,传承人技艺“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应该尽早缓解。
山东琴书曲艺团的杨珀是最先走进校园寻找“戏苗子”的传承人之一。2003年,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校长李延民主动联系她进学校辅导学生学习琴书,她欣然应允。连续7年,每周一节课,杨珀在孩子们身上找到了山东琴书的一丝希望。她说:“山东琴书这门曲艺找个徒弟很难,不仅需要唱腔好、乐器好,还要有俊丽的相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自从教孩子们后,我对这门艺术的传承有了信心。”
2008年,包括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馆驿街小学在内的9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这些基地的小学课程改革中,增设了校本课程,抓住这一机会,在济南市的几所小学引进了“非遗”。“利用校本课程做‘非遗’教育再适合不过了,老师找到了生动的教材,学生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非遗’也有了传承土壤。”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这样认为。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学
山东省“非遗”进校园的做法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还采取了举办展览展演、专题晚会等方式,将一些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各大中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近2000次。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做得最深入的一个。步入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南上山街小学的教学楼,民俗文化的氛围就会扑面而来。记者在教学楼每一层的走道里都能看到各班级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民间手工艺作品,荷包、风筝、布老虎、葫芦绘画作品„„都一一张贴、悬挂在图案精美的文化墙上。从2003年开始,该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民俗文化节,让孩子们感受民俗文化。每周五下午学校都有学生必修的“非遗”课程。根据年级的高低,学校提供了23种民间工艺门类供选择。折纸、脸谱、刺绣、泥塑、折扇„„全校28个班几乎都有各自的民间手工艺门类。记者看到,南上山街小学的每一个班级的门上并不标明“某年级某班”,而是冠以民间手工艺的名字。如“折扇居”“布艺坊”“花剪子”“脸谱秀”等。如果班级内有学生想选择其他门类,还可以自愿参加学校的民俗社团。
“非遗”保护的“儿童观念”
多年从事民俗学研究的71岁的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曾经为收集第一手资料跑了很多地方做田野调查,各地“非遗”保护的方法大同小异,而山东进校园的方式让他耳目一新。他说:“‘非遗’传承不是某项技艺的传承,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的传承。如果民俗文化的环境消失了,技艺的传承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山东的进校园恰恰为重建民俗文化环境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非遗’的传承环节离不开儿童,只有儿童参与进来,传承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呼吁‘非遗’保护树立‘儿童观念’。”
5.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篇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录不惜投入重金、不遗余力、志在必得。而一旦入选,就以为功成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甚至被扔在一边。有的地方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保护。一些地方将非遗过度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利用”,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内涵,最终导致非遗走样,甚至面目全非。
世易时移,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个个落得濒临绝境,再经不起任何折腾。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已经在造成破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退出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些地方政府把劲儿都使到申报前,一旦申遗成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就又是庆祝会,又是文化节的,具体的保护工作却被扔到一边。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指出,重申报、轻保护,甚至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如今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非遗”的含金量,而非保护。保护“非遗”,当然是好事,但费解的是,那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还未进入国家级名单,而目前名单中,也还存在着作伪、良莠不齐等现象。此外,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
[现象]
煎饼也“非遗”
近日,山东临沂市蒙阴县一家煎饼企业呼吁为煎饼申报“非遗”,希望有一天临沂煎饼能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如果煎饼申报成功,那么盐水鸭、驴打滚等特色小吃也理应位列“非遗”名录。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表示,临沂煎饼“申遗”,让人想到了天津小吃。天津一下子报了三个,耳朵眼炸糕、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这样报不行。中国的小吃太多了,我们能报几千个小吃吗?具有全国影响的八大菜系都没有申报,怎么可能批准煎饼呢?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此类项目的申报整体混乱,已占到了申报总数的1/5,大有把“非遗”名录变成特色小吃大全的势头。
为申“非遗”每年浪费3亿元
每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只占申报项目总数的零头,为申报所造成的浪费高达数亿元。各地方申报项目必须准备文本和宣传短片。有的省份不会做文本,就花钱请人帮忙。15分钟的电视片需花费1万至十几万元。加上人工成本等,一个项目申报,全国平均花销不会少于10万元。去年申报了3600多项,“都是没评就做了宣传片的,如果事先考虑清楚的话,可能1000项都不到。”成功申报的只占其中15%。也就是说,浪费金额多达3亿元。
有些小项目比如“牛郎织女传说”,很多地方都想上,但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收入目录。有的项目研究不够,稀里糊涂就申报了,有的省一个项目都未中选,浪费巨大。好多地方存在“多报就能多上”的心理。(琳琅)
[专家言论]
别让“非遗”泡沫泛滥
●民俗学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向钱看”问题令人担忧。现在有些地方的泼水节天天泼,来一拨泼一拨,这么干挣钱,还有什么文化保护的意义。比如,拿非遗打造这个,打造那个,现在张飞故里在争,赵云故里在争,孙悟空„故里‟也在争,孟姜女哭倒的长城还在争……这些做法让我们的“非遗”越来越受威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过节主要强调精神内涵,至于节日有什么经济效益那是附带来的。比如祭祖,不能说祭祖赚钱。我觉得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都是很危险的倾向,要及早堵住,别让其泛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一些地方的申报工作轰轰烈烈,具体保护工作却难以落到实处。这说明地方政府并不清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我们很多传统文化都是传统手工业性质,如果不按照原有的产业性质发展,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变质了。比如皮影、剪纸等等,原本是手工制作,现在为了赚钱变成用机器制作。农耕时代的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文明。三是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还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失去自己的特色。(杨慧)
[新政]
中国“非遗”
将建立退出机制
新华社电 文化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国家级“非遗”名录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通知指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因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一经查实,将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单位)和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要求。因整改不力,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的,将取消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标牌。
退出制度的推出,无疑将为盲目、片面的申报热降温,可以引导各地将工作重点从申报转移到保护。要让申报者知道,只有首先把保护的实事做实、而且后续的保护措施确有保证之后,才可能有申报的底气,从而除去“申报热”中的泡沫,筑高入选的门槛。
另一方面,只有通过退出制度的倒逼,才能让入选名录成为保护的开始,促使各地在“非遗”入选后,只会有加倍的压力,从而更加致力于真正的保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退出机制,就没有真正的保护。
[链接]
6.保护非遗传承文化作文1000字 篇六
军山脚下的非遗工坊古色古香、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一进入非遗工坊的精品馆一楼,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便映入眼帘。向前走几步,一个个庞大又栩栩如生的木雕伴着淡淡的木香迎面而来。走上二楼,只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让我惊叹到合不拢嘴,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特别是“十二生肖福字图”,那十二生肖个个活灵活现,仿佛都会在下一秒从作品上跑下来。
走了十几米,便进入了一间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员到齐,剪纸活动开始了!教我们剪纸的何老师把准备好的纸放在桌上,每人都有两张已经画好图案的蜡纸,这些纸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昂首报晓的公鸡,有翩翩起舞的蝴蝶。何老师耐心地讲明剪纸的技巧与方法后,我们就挥舞剪刀开剪了。
我还没剪几下,身边的小男孩便“哎哟”一声叫起来:“老师,我太心急了,纸被我剪断了!”我听了,不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便静下心来,慢慢地剪,生怕也把纸剪坏,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道理。
纸上的图案中有一部分是镂空的,我始终剪不出镂空图案,急得抓耳挠腮,可还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一旁的小黄也没有进展,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你说说,这该怎么剪镂空的!掏孔?对折?划开?”突然,我俩同时想到了何老师教的关键步骤,是“对折!”我俩异口同声。
掌握了窍门,我们很快剪出了漂亮的窗花,何老师见了我剪的窗花,还称赞我心灵手巧呢!我十分好奇何老师是如何练成这般高强本领的,便向他抛出了小问号:“您在哪儿工作?”“在非遗工坊干了好几年。”“您练手艺有诀窍吗?”“熟能生巧,天天练就练成了。”“您平时在哪里创作作品?”“在后面小园,你可以去那儿看看我平时是怎么工作的!”
我叫上了几位同学一同前往,一到那儿就发现何老师正在给一盏花灯做最后一道工序。只见他在一张薄似轻纱的纸上用铅笔画上了一朵朵花,再用颜料一丝不苟地涂色,不到五分钟,便画好三朵莲花,何老师涂上了糨糊,粘在了花灯上。
我环顾了这间小小的创作室,四处挂满了何老师亲手创作的艺术品。他不辞辛苦采集原料,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是为了让非遗继续流传下去,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继续看到惟妙惟肖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蜡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