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心得体会(11篇)
1.六步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在教学中,老师们认识到,现在的小学教育,已不再是传授知识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思维。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也不例外。
我认为,教育学中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最好途径。因为现在的学生,已不再只是被动的听讲,而更多的是思考问题,对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们不要总是抱怨学生“小学数学教育太难、太辛苦,没什么值得教的,你什么也不懂。”这样的想法,也许只是一种观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的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满足现有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使数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一定的衔接,要使知识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一定的衔接。比如,教师在讲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中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认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是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更要体现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他们认识世界的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探索的精神,使他们能从小学会从数学中学习数学。在教学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环境也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创造一个学习的情景或情景,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第二,要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如在教学“有趣的东西”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动物的身体,自己动手画画。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一幅画、一张嘴就不敢动,而感到困倦。
第三,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感悟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路和独特,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习的兴趣。
第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一节,学生在这节课中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没有通过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没有在学生的思考上进行引导,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教学“有趣的东西”时,老师可以通过“有趣的东西”这一问题,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发现、解决,学得更好。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要体现“小学数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感悟、去发现。
2.六步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项既易又难的工作, “教无定法”。“易”在历史是一门以人文为基础的学科, 在学习中难度不大, 只要努力识记注意方法即可。“难”在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 要教好历史, 学生理解, 考出高分, 则特别难。
鉴于笔者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具体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就如何搞好新历史课堂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偏远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 教学理念和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较落后, 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把历史课堂教学分成六个重要环节, 即“六步”法, 着重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 让课堂教学更充实
“向45分钟要质量。”听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不管什么课, 听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其他环节和学习效果, 培养“听课”能力对文科历史的学习尤为重要。只要认真利用课堂的45分钟, 基本不需要再用其他时间复习。历史课上, 笔者主要引导学生记忆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关键的历史事件、关键的时间、事件的简单经过。如讲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章中“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知识点, 就要求记忆“宗法制和分封制”关键词及其内容, 复习时就可以以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当堂讲当堂记, 做到当堂消化。要求每位同学在每章中重点记关键事件以加深课堂印象, 培养学生听课能力。只要长期坚持, 就有效果。
二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让知识系统化
历史知识大部分是基础性的史实。历史事件是死的, 只有经过思考, 让学生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灵活掌握, 才能真正成为活的知识。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就是在教学中要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影响;就是要将课内外知识、国内外知识结合起来, 尤其是历史知识的横纵结合。在教学中, 注意引导分析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引导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局、影响之间的联系, 拓展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积累必要的人文历史社会知识。
三培养学生“识记”的能力, 让回忆更轻松
历史的教学中, 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是需要“识记”的。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如历史事件就需重点记忆时间、地点、人物等特殊历史史实。识记能力的强弱, 决定了历史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我的做法主要是教会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记忆方法, 如谐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如“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 在记忆中可谐音为“幺舅、幺舅”;唐朝建立时间为618年, 在记忆中可谐音为“留一把”。用故事记忆法可在教学中讲一些小的历史故事, 把历史事件故事化, 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节中“哥伦布”的故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增加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 笔耕不辍、知识常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使知识信息长期完整的保存。但“记笔记”的习惯需要培养。为了培养这种习惯, 我在课前给予提示, 课后定期检查和指导。培养“记笔记”的能力, 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手、脑相互协调, 使其在听课中“眼到、心到、手到”, 通过培养学生的“记笔记”能力, 提高45分钟的学习质量。笔记在系统的复习中还可以作为资料长期使用。
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让知识牢记
作业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反馈环节, 通过做作业,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我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除讲课外, 注意在课堂上留出时间, 每节课后的作业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要求每位同学自己认真思考, 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让课堂更和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中的“合作探究”体现了这一点。在笔者使用的人民版新教材中, 每章都有章节的小结, 在章节的小结时, 笔者有意把本章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讨论, 辅助学生理解本课知识。如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设置探究讨论主题以“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为题, 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大家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得出了认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救不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重担只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无产阶级来完成。通过设置民主、平等的学习探究环境, 集中新颖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创造探究空间, 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最终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受到学生的欢迎。
诚然, 历史新课程刚起步, 新的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 新的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还需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只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运用, 一定会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搞好历史教学的目的。
3.六步教学心得体会 篇三
一、“春风已度玉门关”—— 对“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认识
对学校倡导和推行的“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我经历一个由抵触到认识再到逐步加深的过程。起初,我感到自己从事初中数学课教学已经二十多年,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形成了一套用起来顺手、效果也不错的教学经验,对“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有些抵触。那时的感觉真是“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总觉得,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改革离自己很远,再说以往改革还不是换汤不换药。
后来,通过校领导对这一教学模式深入进行宣讲推进,迫使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尝试,从而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我感到这个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有效的,适应了素质教育对基础教学工作的新要求。经历实践,我感慨“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二、探本究源——“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符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
苏轼说“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仔细探究,改革正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全面改进和实施教学方案,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身心也能得到有益发展。“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精髓就在于自主和乐学。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而言的。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是一种努力激活学习内力并同时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要求下的必然产物。
而“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正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实行课上导学,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学。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中自主的快乐。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主”和谐统一,发挥出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完成相关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个方面又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意识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很有积极作用。在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授之以渔”,从而使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运用“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教学的具体流程
个人认为: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实质是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积累知识,经验和方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快乐,并让这种体验和快乐成为继续探究学习的动力源。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探究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就无疑成了重中之重。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趣导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第一环节正是激趣导入。在教学中,我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起内心的共振,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就用著名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精心设计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下放学案)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下发学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更好地编写好学案,我注意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力求使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3.自主与互助相结合,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交流(自主探究)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第三个环节是自主探究。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也是这个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在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结合学案或学习提纲明确本节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实行同伴互助或小组讨论,以达到以生带生的目的,这样每个学生都随时成为了先生。既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同时也更好地把我这个教师解放出来,这样大部分的时间我都可以深入到学生中,随时处理共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仿佛我就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使师生关系达到了平等、和谐和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多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逐步变得和其他学生一样可以畅所欲言,从而增强自信心,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心理也得到发展和完善。
4.组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反馈(成果展现)
成果展现环节是自主探究程序的延续和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现自己的探究结果,通常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汇报,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视不同表现给予小组加分。此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心,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使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互助。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我都及时给予准确地点拨,并适当地延伸和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5.收获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应用共享)
例题和练习是学生验收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劳动成果的最佳时刻。在练习题设计时,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我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兼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便于我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练习时我还注意从实效出发,避免简单的重复罗列,题量、难度力求适度,用行动来践行我校的分层教学要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产生成就感,感受成功的喜悦。
6.重视课堂小结,为自主学习画龙点睛(反思升华)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对师生来说却都是一个自我反思升华的过程,更是学生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小结讲评时,我既重视回顾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更重点兼顾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尤其是看不见的思维上的疑难杂症。
个人觉得反思升华既应是对知识的升华,更该是对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理念及方法的升华。
四、几点思考和今后教学工作的打算
通过三年来对“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的尝试,我对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体会得越来越深了。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种模式在数学课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充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主持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学困生,为所有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特别是注意多鼓励学困生,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进步。
三是要努力做到教与学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切忌顾此失彼,防止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者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四是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增强数学课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自己对“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运用仅仅是初步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继续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把握其基本的方法套路。同时,多向本学科的其他教师学习取经,力求对这一模式达到熟练运用、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4.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四
在未来的日子里,虽然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冯老师,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像冯老师一样,那么轻松自然的站在三尺讲台上,但此时的我已经很满足了,以前的我,从来没想过会和名师走得那么近,并能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能和他们面对面的交谈等等,这些都是想也不曾想过的。真的很感谢李校长给我们搭起的这个桥梁,您对我们的好,无时无刻我都不会忘记,也许您只是把我们当做了手下的员工或孩子,但在我们心里,您却是我的老师,长辈。谢谢您的那六千块钱,当您把那六千块钱发到我们每个老师手里的那一刻,那钱就无形的转化为恩情,这份恩情和你为我们所争取到的任何利益,我们都会铭记于心。还是那句话,如果我的工作做的不好,请李校长能够及时指点批评,该辞退了,我也不会有怨言;如果我干的好呢,请李校长让我一直跟着您学习,在这里先谢谢您,李老师!
从冯老师的第一次来,到此刻为止,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所程度的提高。首先是教学观念上,以前我们都是不求方法,一味的让学生去学东西,没有体会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让学生本身去对学习感兴趣,自从我们学了六步教学法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就要让学生喜欢我。从这点出发,我就开始在课堂上运用六步教学法的步骤中,多设一些活跃气氛或提高兴趣游戏或问题,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学观念上我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是我们的一大幸事,也是学生的一大福事。
其次,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六步教学法在不同程度上大大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讲课或备课方面,老师提前设定好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后,按六个步骤走下去,让老师在课堂上减少了压力,不会有空堂或丢知识点的现象。而且这个六步就像一个公式一样,不管是哪一课都可以套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讲课和备课效率,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从学生的这个方面来讲:学生看到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再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去自主学习,这样下来,慢慢的学生适应了这个模式,就会很容易的学会本节课的知识点。
再次,六步教学法的使用,我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比如自觉性、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第一,在一分钟记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环节,虽然是短短的一分钟,但在每节课都这样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锻炼,现在孩子的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了;第二,在自学指导、学生自学环节,学生能够根据我设置的问题去自学或是讨论,不会的知识点
还会主动去请教小老师,学生的自觉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第三,学生汇报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汇报给老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思考、观察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第四,教师精讲,引导发现环节,每一个都有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会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这样学生也会注重观察、发现探索,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五,在课后总结,我们都会问各阶段的学生,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会很高兴的把这节课学到的东西汇报给老师,这在潜意识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第六,在作业布置方面,李校长要求作业分为三类,我觉得这样做很好,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特困生,让学生学习他们能接受的知识,完成他们能完成的作业,切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把学习当做可怕的事情,这样他们会有信心一点点的进步,如此这样下去,我和学生的关系也会很和谐、融洽。
5.学习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五
魏书生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⑴定向: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重点既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致从学科总体指示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⑵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⑶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的,4个人一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⑷答疑:分组讨论,仍没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部同学。学生会,学生解答,学生不会,由老师解答。⑸自测:自我检测,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可以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每组出一道题,其他组抢答,⑹自结: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魏书生创立的“六步教学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也说明这种方法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从我个人来讲,学习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后,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学习谈以下几点体会:
1、以学生为本。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从制定教学目标要分层,到学生自己总结每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收获,无不体现课堂活动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包括作业,都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优等生“吃得饱”,也可以让后进生“吃得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方面我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候为了省事,在教学目标的层次制定上没有做到每课分层,也就不能达成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宗旨。
2、科学民主性。从班级管理到课堂教学,魏老师一直秉持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从学生个体来讲,他们是一个个性格鲜明、活泼生动的人,而且正是心理、生理不断成长的时期,科学民主的班级环境、课堂教学氛围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事实证明,科学民主、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会使学习者身心放松,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来,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成就优质高效的课堂。我们看看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从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学,到互相讨论、答疑,再到自测、自结,处处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完全摒弃了教师霸占课堂、搞一言堂的传统旧习,充分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也相信学生的自控、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充分彰显着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当然功劳最大的是魏书生老师,是他的科学组织和管理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说魏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课程改革,而且走在了大多数老师的前头。
6.六步心得(定稿) 篇六
声慢慢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六步实效教学流程的理解不断加深,下面我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准确理解概念定位
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之中,对六个概念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集体备课是对其它教学流程进行科学预设的过程,是集体研究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考什么、怎么考的过程。是从研究知识本体到学法指导,进而形成学案的一个完整的实战式研究过程。集体备课包括常态集体备课、网上备课。它是教学研究、教材研发、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的有效载体。它是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教研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对于集体备课一定要把握这样三个“过程”和三个“有效”。
预设学案,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使用的含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交流方法的方案。一定要突出学生自学只用这个中心。
点拨自学是帮助学生攻克疑难,为进一步合作学习、深层探究奠定基础的过程,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
交流解惑它是师生集中互动的主要阶段,突出合作的地位,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拓展与提升,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与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合作考试是传统考试与学习形式的创新,它集学习和检测为一体,是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对基础知识、疑难问题、文源理法的消化性学习。
定向反思教学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发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它是以学生反思为主体的反思活动,通过学生对疑难问题、原理方法、思维方式的反思,使师生都能掌握知识,获得方法,拓展思维。定向反思教学为后续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完善学与教的策略,具有反拨教学、指导学习的功能。定向反思教学除了对知识本体进行反思,更要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深层次思考。
二、详细掌握步骤环节
例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建立备课流程:
1、制定学期初备课计划和小组备课计划。
2、主备人依据教材、课标,进行个性备课,形成“初案”
3、在固定的时间内在网上利用UC进行面对面交流,大家进行第一次集体讨论。经过集体讨论后,主备人对初案进行梳理后,形成一个“共案”,4、全县任课教师在上课前浏览县集体备课网页,学习和借鉴其它集体备课组的备课内容。
5、全县同年组同学科的教师可利用统一时间在县备课网上利用UC进行第二次集体讨论,6、主备人结合自己的课后反思和集体交流对“共案”进一步的修改,形成“优质案”。
再如在定向反思课的步骤是
1、搜集信息,确定课型
2、确立目标,呈现问题
3、研析成因,交流探究
4、总结梳理,感悟提升等等。
三、深入理解操作建议
例如在学案导学过程中建议:.学案可以是具体而详尽的,也可以是提纲式、概括化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学案编写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重点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方法的实效性。这条建议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操作时候就要加深理解才能做好。
再如在合作考试中提出以下四条建议:
1.合作考试的安排取决于问题的积累量,考试时间可以适当放长,合作考试要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把握好试题的难易度及试题量。
2.学生会组织可以延伸到学习小组中去发挥作用,在检验标准上要淡化分数,重视过程。合作答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
3.突出合作考试主旨,因学设考、以考促学。
4.要重视合作考试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高尚的荣辱观。
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六步备课法” 篇七
导入新课:是指导语设计。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致了解学习的方向,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备课时,要联系以前学过的内容,由旧课导入新课,导入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这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导入新课”是这样安排的:
我们在上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这首抒情诗的时候说过:象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艺创作的表现方法,象征体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是抽象的。如“青纱帐”和“甘蔗林”这两种具体的物象是“象征体”;“艰苦岁月”和“幸福生活”这两种抽象的概念是“被象征的本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也同样用了“象征”这种表现方法,其中“海燕”是象征体;“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是“被象征的本体”。此外,本文中还有五组“象征体”和“被象征的本体”,我们在后面还要作详细的分析。
这样设计导语,既复习了旧知识,也引出了新内容,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前提测评:是指在教学新知识前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诊断,并对存在的缺陷给予补偿,“测”就是诊断,“评”就是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错误的给予纠正,对缺少的给予补偿。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分流到此处,这里设计的题必须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后应该学到的知识。备题必须备答案,要既“测”又“评”,测毕即评,真正做到提前目标达标,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前提测评”是这样安排的:
1.《海燕》这首散文诗的作者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母亲》。
2.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飞窜(cuàn)悲(fěi)翠号(háo)叫蜿(wān)蜒
4.解释下列词语。
海燕:暴风雨的报信者。
海鸥:在海岸上巢居的海鸟。
海鸭:形状像鸭的潜水鸟。
企鹅:善于潜水而不能飞的水鸟。
5.这首散文诗主要应用了象征的表现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5道题所涉及的内容就是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认真自学后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和指导就可以做出来的题。
认定目标:“认定”就是认准记牢,强调目标出示的作用。在认定目标时,应该创设认定目标的气氛,灵活多样地引出。为了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这样做,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教师备课时,在“认定目标”这个步骤中要充分体现出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后面的“导学达标”和“达标测评”提供教学理论根据。这里所确定的重点和难点是这堂课的核心、统帅和灵魂。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认定目标”是这样安排的:
1.谈谈文中的大海、海燕、暴风雨、波浪、海鸥、海鸭、企鹅、狂风、乌云、雷声、闪电各象征什么?
2.找出文中用了象征的表现方法和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说明它们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在课文中做标记即可)。
3.说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4.朗诵课文《海燕》,体会作者高尔基的思想感情。
这4个学习目标中,第1、2、4三个目标是这堂课必须掌握的重点,第3个目标就是这堂课要突破的难点。
导学达标(含板书设计):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六步备课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学达标”的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因为“导”字不仅具有教学方法的明确指向性,而且强调了学习目标的启动功能。在整个导学达标的过程中,要依靠集体力量,强调小组互助,进行小组讨论,提倡合作学习。教师备课时,在“认定目标”这个步骤中要精心安排板书设计。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用极精炼的板书写出“导学达标”中所认定的目标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导学达标”(含板书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这幅板书设计图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六组“象征体”和“被象征的本体”来突出文章的中心。这就顺利地完成了“认定目标”中的目标1的全部内容和目标2的前半部分内容;目标2的后半部分内容和目标3、4的具体内容可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往的讨论过程中逐一达成。
达标测评:是指对全班学生实现达标情况的全面考查,是一堂课上完之后进行的总结性测试,也就是对第四个教学环节“导学达标”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和评价。“达标测评”的反馈是系统目标的整体反馈,又叫止步(一堂课结束)反馈,这一反馈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依据。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达标测评”是这样安排的:
1.把文中描写的对象和它们各自的象征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2.把下面两个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及其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分析正确的项分别填在各句后面的括号内。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
A.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这句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燕的敏捷和矫健。
②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C)
A.这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B.这句用了象征的表现方法。
C.这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海燕的极度兴奋之情;同时,也用了象征的表现方法,说明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义是:欢呼革命风暴胜利到来,预告黑暗统治必将崩溃。
4.再次朗诵课文《海燕》,深刻体会作者高尔基在这首散文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这4个道题照应了前面“认定目标”中所认定的4个学习目标,并把“导学达标”过程中依靠师生的集体力量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落到了实处,尤其是第4题的内容,使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课堂小结:是指结语设计。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重点,明确中心,强调“认定目标”中所认定的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简明扼要,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形式多样;开阔视野,指导方法;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即教学过程)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笔者在《海燕》一文的备课教案中的“课堂小结”是这样安排的:
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欢呼革命风暴的胜利到来;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8.“六步”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分析 篇八
【关键词】课堂管理 自学 合作 培养和发展
在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六步”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对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步”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
1.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特别是学习方法。
2.方案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基础训练与拓展应用相结合。
“六步”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定向→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当点拨→当堂训练→检测小结
一、定向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并给出自学指导,这是学生自学动机的引发阶段,是学生阅读、实验、练习、复习的目标。
在本环节,各学科所制定的目标和指导、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目标都围绕本课时重、难点设置。指导则是围绕怎样完成自学目标、采取何种学法或完成什么任务来表述。
二、自主学习
学生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后,依据教师给出的自学指导开始阅读教材。
学生独立阅读自学教材相关内容,这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阶段。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和要求、以及预设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恰当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是如何总结知识的结构,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将知识系统化。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时,对疑难点做出简要标记,或在旁边或某处填加注解说明,以加深理解记忆。
2.控制阅读的方法、时间和节奏,齐读、自读,逐渐养成好习惯。对易懂内容可稍快,而对于新概念、新观点、原理、公式等的论述和推理过程,阅读要慢,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琢磨思考。
3.阅读中强调集中精力、独立自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求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实验发现,通过阅读自学,提高自学能力,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重视教材,会学教材,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题能力和精细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三、展示交流
交流展示,即学生将自学过程中各自获取的信息展示给全体师生,以求师生能进行交流。
这是学生间对自学过程中生成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对其间暴露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发现、质疑,让学生讨论。例如,学生完成自学后,为检测自学效果,教师出示一组检测题,由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作答,然后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进而形成正确结论。又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时,让全体学生先完成与例题相仿的习题,并请班内成绩较差的学生展示后,各层次学生(包括板演的学生)对板演展示进行讨论评价,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结论。通过这样的检测、纠错、补充及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自主解决大部分基础性学习任务,生成应用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四、精当点拨
精当点拨,即学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合作交流能搞懂的问题不讲,只讲学生无法自身解决的问题,更多关注学困生。
这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中无力解决的难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与关键点,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精讲或示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当然,讲解过程和选择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讲解更应注意讲关键、讲规律、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即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教师引导环节,完成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构建,为了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必须进行适度练习。
这是知识和能力的转化阶段,也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强化阶段。练习可以采用提问、设问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前备好的练习题或课后练习题,在此环节要特别做好分类辅导,突出针对性。
首先,选择习题时,必须掌握好习题的难度和梯度,根据我校学生学情,应注意巩固“双基”,强化必做题的训练。其次还应突出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要精选适量的选做题训练,即进行拓展和创新性训练。
六、检测小结
至此,本节课的多数环节和全部教学内容都进行完毕,结果如何,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是否已和已有知识、能力形成一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梳理、整理。
这一环节是把所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内容,使知识的主体结构条理化、系统化,突出知识的重点和脉络,此内容最终可以板书形式出现,有条件的可借助多媒体呈现。
小结非常必要,因为它能使埋头忙于学习、练习的学生借此机会清晰一下头脑,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想一想重点内容是什么?难点突破得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借此机会教师可布置作业和提出其他要求。
多年实践证明,课堂上抓牢六个环节,可以很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能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能使习惯“满堂灌”的教师实现有效转变,还课堂于学生。学校领导承包学科和坚持听“跟踪推进课”,是非常有效的落实方式,能使课堂迅速实现面貌一新。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当点拨、当堂训练、小结检测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掌握学习规律,培养多种能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教育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9.六步教学 篇九
“三环六步”教学策略简介
为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和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优化,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构建和实施了“三环六步教学法”。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三环即:课前、课中、课后。六步是指课中六个步骤,即:复习巩固、导课揭题--明确目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整合提升—达标拓展。具体表述:
一、课前:
学生
1、明确预习目标、内容、方法。
2、预习梳理:明确预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通过自我梳理,提出疑难问题,通过组内交流互助,落实巩固基础知识,并找出共同问题及小组发言人(轮流发言)。
3、小组交流互助(也可在课中进行),找出共同问题及小组发言人。教师
1、个人备课。
2、集体备课:拟出统一导学案或教案及下一节学生预习任务。
3、学情调查,做好二次备课。
二、课中:落实“六步”教学法
1、复习巩固:结合学情调查表,明确复习问题,通过分组交流、互问、互评或分组板书互批、教师点评达到巩固目的。接着或同时,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课。
导课揭题:通过直接(观)、复习、悬念、经验、故事等不同导课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在巩固、拓展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力,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效益。
2、明确目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在上课前展示给学生。
3、小组合作:教师呈现问题,学生自学,组内交流互助,找出共同问题。
4、展示交流:分组展示相关问题,通过互助、互评,教师及时点拨、调控、评价,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整合提升:在充分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再次解疑、纠错、点评,归纳总结方法、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系统小结,以提升。
6、达标拓展:围绕目标,巩固基础,独立解题,互批互纠,强化训练,达标拓展。
三、课后:没有总结就事倍功半,没有反思就不能进步。
学生:
1、进一步整理完成小结,并把未清问题记录下来,写在学情调查表上。
2、独立完成作业。
3、预习梳理(上课前务必完成)。
教师:
1、课后反思,整理未清问题搞好再次备课以完善,以便下节复习巩固时解决。
2、自习值班:维持纪律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严禁讲课。
3、批改作业等其他工作。
2014年8月26日
教学策略解析:
“三环六步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分组合作和做好预习。
1、分组合作: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性别、家庭情况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较大可能(因为差异也是一种资源);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
组员编号:小组成员都编上号,即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争,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还避免教师上课集中提问熟悉的学生,而让每一个学生课上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组内交流、补充,组间竞争,教师提问等),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和健康(据专家统计:中学生中30-4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预习:预习让学习有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进而养成预习的习惯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主人。无论干任何事情都会积极、主动、向上,为自己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受益终生。
3、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去教和学,提高了其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养成习惯将大大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4、复习巩固:顺应人的认知规律,利于我们更好的记忆、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若复习物化成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失误,成功的几率........。
5、导课揭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在巩固、拓展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力,求知欲,提高其效率,更利于适应新环境和创造力的培养。
6、展示交流:既可以展示复习的内容,又可以展示预习的内容,即这两个环节有时可以融为一体。展示交流又分为组内和组外,通过互助、互评,教师及时点拨、调控、评价,解决预习、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大缩短教与学时间;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需,尽量减少因独生子女等问题引起的人格缺陷,让孩子在健康中成长。
7、整合提升:学生总结若不完善,教师一定要予以补充,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相对完整的认识,进而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当然,不要一味拔高。
8、达标拓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经过无数次考验,我们要勇于面对,积极向上。
10.三段六步教学 篇十
“三段六步”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了解、研究、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取得更大的成果,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上继续实施“三段六步”模式。
一、指导思想
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三段六步”的教学法,做到“两为主”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自己学习的创造性,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也应该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具有时代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自我教学个性,创造性地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最高水平。
三、具体安排
1、利用教学模式的构建来指导自己,使自己了解教学 模式的含义及其在教学 实践中的意义、作用,并学会用理论充实自己,探索适应时代特征、适合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模式。
2、加强自学环节的指导工作 课前认真布置预习作业,课堂上出示恰如其分的自学思考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注重导学释疑的准备工作。
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以免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问题。
4、强化合作探究的训练。
11.六步诵读法,文言教学新策略 篇十一
第一步:读准字音
读准是诵读的基本要求,文言文离我们生活较远,有很多的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少,教师应课前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查阅相关字典、词典,把音注好。
第一种是生僻字,古文源远流长,有些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极少甚至不用了。
第二种是通假字,要把音读成原字的音,要不然在后面的翻译中就会遇到困难。例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同“悦”,读准了字音,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种是古音异读,有些字音在古代的读音和现在的不一样,要还原古音,不失古文的音韵美。如“青山郭外斜”中的“斜”应读成“xiá”,在原诗中平仄音韵等就非常完美了。当把全文的字都能正确朗读以后,就要读出声音,反复朗读,把全文读通、读顺。
第二步:读清节奏
文言文在入选课文之前是没有标点的,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构词构句的规律和现代汉语还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朗读文言文时,划清句子的节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那也是我们理解文言内容的基础。
文言文划分的停顿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句间停顿,也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教科书上把这些句子之间加上了顿号、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等等,我们只要按照标点来读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第二种是句内停顿,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意思和相互间的关系来划分节奏。比如:(1)文言文中的虚词处要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来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它们是句首关联词语气词或总结性的词,如《幼时记趣》:“盖/一癞蛤蟆也。”《记承天寺夜游》:“盖竹柏影也。”像“盖”等就需要停顿。(2)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如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如《幼时记趣》:“故/时有物外之趣。”《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能正确的划分句子的节奏,朗读时不同地方的停顿会让文章有节奏感,体现文言文的韵律美,学生自然会被这种朗朗上口语言所吸引,促使他们反复吟诵,在语言的感受中进入文本。
第三步:读懂意思
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学生经过反复的诵读,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会有所了解,但是也会存在部分字词句的疑难。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本上的注解,在诵读中推敲字词句的含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通假字。其实通假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已经能够了解字面的意思了,所以,通假类的不算是难点。例如:“项为之强”,把“强”读正确了,“僵硬”的意思自然水到渠成的明白了。
(3)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字词义项很多,不止一种意思,我们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敲字词的含义。例如“以”,在《幼时记趣》中:“徐喷以烟”,《郑人买履》:“何不试之以足?”都作“用”来解。而《论语》中“可以为师矣”“是以谓之文也”却分别作“凭借”“因为”来解。古文中一词多义很常见,除了诵读,我们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反复运用,才能熟能生巧。
(4)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发展到现在会存在差异,有些彻底不用,有些意思改变,有些意义扩大了,而有些意义缩小。比如上文举例的“地方”,它在文言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就不同。而有些“薨”“崩”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不用了。
第四步:读入意境
意境是是作家“情”和笔下的“景”相融合以后所达到的境界。好的作品,意境悠远,值得反复品读玩味。诵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去,体会其意境美。如马致远《秋思》,诗人借助秋天特有的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特定的词“枯、老、昏、古、西、瘦”来形容笔下的景物,创设了苍凉孤寂的氛围,给“断肠人”提供了悲凉萧瑟的背景。学生能读出这种苍凉,深入马致远所创设的意境中,就能深刻领悟语言的魅力,试问这样一种朗读,学生怎么会厌倦文言文,害怕文言文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作者描绘的图景,有时也可利用声光电等电教手段,营造朗读的氛围,让学生通过朗读,让作者创设的意境走进心灵。
第五步:熟读成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要“背诵优秀诗文80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言简意赅、音韵和谐、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好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记诵:(1)层次切分法:初中入选的文言文篇幅虽短小精悍,但是层次脉络都比较清楚,所以把每层每段的意思理解了,内容明确了以后再进行记诵就不难了。例如《三峡》从山写起,然后写夏水,接着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按时间顺序条理清楚。(2)想象法:这种比较适合写景类文言文,在脑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想象这些景物的特点,基于对文本已经读熟读透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例如《与朱元思书》就是这样一篇写景的美文,很适合想象记忆。
第六步:內外延读
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毕竟是沧海一粟,光读课本是不够的。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文言文教学同样应注意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现在有不少教师也注重课外的延伸拓展,但是拓展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要么过于浅显,得不到加强巩固的作用。要么过于深奥,使学生望而生畏,让刚刚从课内学习获得的那点自信被瞬间浇灭。还有的就是完全为拓展而拓展,没有注意与课内的有效衔接。其实我们可以在分析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找类似的文章进行拓展,要选取与课文内容、写作背景、文章结构或者语言风格相似的文章,难度与课文相当或者稍难。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课外诵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文言知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有利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
总之,文言文诵读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朗朗书声环绕在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发挥诵读独特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在与文言对话的过程中,穿越时空,叩问古人的灵魂,这对我们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言文诵读指导浅谈》李莉《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2期2006年4月
【六步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三案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09-20
目标定位六步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6-16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心得07-18
教学心得体会08-30
情景教学心得体会08-12
优质教学心得体会09-23
案例教学心得08-04
读书心得教学09-16
微笑教学心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