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发言稿

2024-10-15

关于心理健康发言稿(精选8篇)

1.关于心理健康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一年一度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月”如期而至。

提到“心理健康”,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近日,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对室友下毒,南昌航空大学的一名学生因“性窒息”而死亡,一周内发生两起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面对生活,为什么有人积极热情,有人消极淡漠?面对失败,为什么有人屡败屡战,有人一蹶不振?面对人生,为什么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被动?

汶川地震、雅安芦山地震,在大灾大难面前,在危机不断的现代社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作为老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帮助我们的同学提高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身体成熟而心理还趋于完善的群体。我们的大学生朋友们认为,可以承担责任、独立自主、自我决定了,然而在现实中,大学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学习、生活、恋爱、交友、择业等等,而心理不成熟致使同学们不知所措,陷入心理困惑。怎么办?我想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只要我们有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的意志行动和人格品质,只要我们拥有了“乐观的思考问题”这把金钥匙,我们就一定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拥有积极的学生观和预防观。以“学生为本”,倡导积极人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看到学生是有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的,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幸福,如何过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我们不能把同学们的优点当作克服缺点的工具,而要把培育学生的优秀品质当作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人能保持自我,有些人却成了问题人物,到底是什么让人有尊严的活着。我想只有人本身的积极品质,乐观、爱心、勇气、希望、热情才是预防问题的最好工具。

在此,我向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倡议:

1、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阅读有关心理的书籍,用知识装扮我们的思想;

2、多与周围的人交流——人与人的沟通,便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更加密切和温馨;

3、给心灵多一份关注——我们要大度地去分享别人的幸福,宽容身边的人和事;

4、给生命多一点关爱——把握生命,为生命喝彩,我们的生命将不再遗憾。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爱滋养我们心灵。

最后,祝老师们身体健康,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祝“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圆满成功!

谢谢!

2.关于心理健康发言稿 篇二

一、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今天的校园里,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 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有的平时对学习成绩、家庭、自身条件等方面不满, 长期不被理解, 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说明和引导;有的处于比较压抑状态, 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和释放;有的学生的口头禅竟然是“死定了”“好恐怖”;有的因学习压力大, 上网、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大学生面对毕业人数逐年递增, 就业压力加大, 将来创业艰难, 导致心理抑郁。而有的老师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中, 他们平时必须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 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累死了”。以上某些侧面, 反映出学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由于学校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 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心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工作成绩往往是以学生的成绩排队为依据, 教师再努力, 学生成绩上不去的话, 就很难看出教师的成绩。教师的职称评定僧多粥少, 论资排辈, 步履艰难, 自我发展的空间不断被压缩, 自我实现的愿望不断受挫, 最终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另外, 师源性心理伤害对学生心理健康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施教和评价上。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狭隘, 教师往往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 施加的压力过大, 这种求全责备的做法, 使学生看不到成绩, 得不到肯定, 最终使学生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对学习充满厌倦和恐惧。还有的教师缺乏师德修养,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语言过激, 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三、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状况的途径

第一, 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是关系到造就大批未来合格人才的全面落实。首先,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让他们定期到高校培训, 拿到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 长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有专人答疑解惑, 释放心理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其次, 聘请高校心理专家, 给老师、学生作报告, 会后, 师生与专家现场互动, 答疑解惑。开展这样的名师讲坛活动, 可以解决基层老师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再次, 学校每学期开设几节心理辅导课, 确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落到实处。

第二, 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要做好人, 做实在人, 让学生做到有爱心、有人性、有人格、有人道, 有是非、美丑、善恶观, 使学生感到道德就在身边, 而不是高不可攀、乏味空洞的说教。最终让学生懂得珍惜, 懂得感恩。这里最好的教育就是, 从身边的小事、平常的典型事例说起, 从学生能够真正看得着的人和事说起, 从而起到示范、引导、渗透作用。具体地说, 德育的方法要做到有效得当, 首先必须确保学生德育活动时间的充足, 使教师有选择运用各种德育方式的机会。其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多启发诱导学生, 与之探讨道德问题, 尊重学生的体验。三是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 增强德育的实际功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手段不断运用到德育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四是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强化正面教育, 尽可能减少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 寻求一致的德育合力。五是重视渗透性德育方法对学生德行的长期影响。通过学校隐性德育的建设、师长及父母等成人的道德榜样, 社会文化教育基地的宣传活动等多种途径, 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 重视社会的德育方法体系的研究和推广也十分重要。

第三, 加强耐力教育、挫折教育。耐力教育、挫折教育就是克服自卑、永不言败。命运无轨迹, 一切成功与失败并非事先预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 最初收获的并不是成功与鲜花。教育学生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一笔最大的财富”的真正含义。大物理学家牛顿, 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他童年身体瘦弱, 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 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他还曾经失过学, 在家劳动。当时, 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 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 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 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 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 愤怒极了。他想, 我俩都是学生, 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 牛顿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 抓紧分秒、勤学勤思。通过刻苦钻研, 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 名列班级前茅。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 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 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 22岁时发明了微分学, 23岁时发明了积分学, 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关于校本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的探索 篇三

关键词: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人格;心育与德育的结合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何谓校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其内涵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我校于2011年开始构建《阳光·成长·幸福》校本课程,该课程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促进在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生成和发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最终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实现了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德育创新。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向

(一)本校中职生的心理现状。

1.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首先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有青少年期的共同特征,他们处于这样一个发展时期:在生理上,是个体生理快速发展而趋成熟的时期,在心理上,是个体心理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时期,又是个体社会化面临众多矛盾的冲突期。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异时性是导致青少年期众多心理矛盾的根源,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双重负荷是加剧他们心理矛盾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加速发展,竞争强度不断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2. 中职生的心理危机。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有青少年期的共同特点,又有中职生突出的特点,比如社会化任务的加重带来的困扰,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中职学校就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段缓冲期。

作为中职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又是如何?

以我校为例,笔者就外贸校区近三年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资料、个案咨询和教师经验及课题小组在2011年五月至六月间在三校区针对班主任和学生做的网上调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有以下常见问题:

(1)情感问题:焦虑、孤独、忧郁、暴躁、自卑;(2)行为适应不良问题:厌学、学习困难、网络及手机使用过度、爱和性的困扰等;(3)职业选择问题:专业认同度不高,对就业关心和担忧、对未来感到迷茫。

就网上调查的统计资料来看,三校区的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差异度不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惠州的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差异性不大,统计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中职生的幸福感。

研究表明,我国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家庭气氛、年级、家庭收入、性别等有关。

剔除年级和性别因素,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家庭气氛和家庭收入有很大关系。在同龄人中,中职生的家庭情况如何呢?

以这次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级为例,我校外贸校区1108、1109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分析:

按现行的情况,在我国,农村户口大都还是属于中低收入家庭。从经济收入来看,中职生家庭大都属于社会的弱势家庭。

父母信息一方或双方缺失,缺失者在学生心中是缺位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的缺位,家庭气氛上总有缺憾。还有不少学生户籍所在地或毕业学校在省外或者省内偏远山区,他们的童年大都不在父母身边度过,亲子关系上存在不和谐因素。还有部分是家庭教养不当,学业失败,行为适应严重不良的学生。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积极心理教育看重人的发展潜能、求知欲、表现欲、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进取心等,其中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进取心是青少年时期重点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强调运用人的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应用积极心理教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通过积极心理教育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增长心理资本,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最终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二、构建课程校本化的教学内容

实证研究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学内容的构建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我们以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测量对象,选择《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量,收集实验班、对照班的前测、后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此为基础来选择教学内容。

量表包括六个维度: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为此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和主题。课程主要目标:自我意识、人际关系。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贯穿人一生的任务,个体在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发生分化。它使个体第一次出现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体验和控制,从而使个体心理发展置于自我意识系统的调节之下,青少年期正是通过自我意识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己的个性,青少年期也因此被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称为“人格重建时期”,自我意识中自我认识又是基础,是发展重点,通过自我认识的发展从而最终促进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二)人际关系。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德性与幸福并不仅仅是偶然地通过神灵的中介而发生联系,而是出自事物本性的联系。”幸福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德行,德行与幸福是基本一致的。

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成 MQ):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它是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Doug Lennick)和弗雷德·基尔(Fred Kiel)在他们 2005 年出版的《德商: 提高业绩,加强领导》一书中提出的。他们把“德商”定义为“一种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它决定我们如何将人类普遍适用的一些原则(正直、责任感、同情心和宽恕)运用到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中去”。 在人际关系上德商的基本要素贯穿其中。

三、构建校本化的教学模式

(一)情感体验为先。

这门课程要从教会学生如何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始,让他们自由地去听、看、感受、说。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例如在“生命意义”主题中,教师设计了“用心感受自然”的活动,学生用眼罩蒙住眼睛,在每组一位不带眼罩的学生的引导下,穿过图书馆的小院,到球场边的树林里,要求每个学生都摸摸花草、闻闻花香、听听风声、抱抱一棵树。活动的线路设计合理,这段路程是校园中花草最为茂盛的一段,能达到教学目标,每组由一位没有蒙住眼睛的学生引领的设计,也让学生能够放心地感受身边的事物,感受到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最后在操场席地而坐,畅谈感受,水到渠成,许多学生谈出了独特的感受,例如一位学生谈到,当走到树林里的时候她“听到了生命旋律跳动的声音”。

(二)行为练习为本。

《阳光·成长·幸福》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课堂得到感悟和反思后,学生应认真完成自助练习方案。《阳光·成长·幸福自助练习方案》练习本提供了12个自助练习方案记录范例和样式表。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每人应选择2个自助练习方案,每两个月重点做一个自助练习方案,按要求完成自助练习报告,作为课程效果跟踪、反馈资料的一部分。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让学生的感悟内化,要使感悟内化,必须让他坚持审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练习。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他们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为自己的努力得到成效而开心,这是提升自信和幸福感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可控,幸福感与可控事件的累加有一定关系。

自助练习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由分组,自愿结成练习小组,课后让学生坚持自助练习是行为改变的保障,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小组促进生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达到自助、互助的目的。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应该提及的是这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尊重一直是教师所需持有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态度,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考,唯有秉承这样的态度,课程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作者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阳志平主编.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杰弗里·阿内特(美).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3]卢家楣主编.青少年心理与辅导—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钟启泉,柯森.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心理健康协会发言稿 篇四

——心理健康协会新会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信息工程与管理系的李仕鹏,非常荣幸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刚进大学时相信我们都怀着同样的信念——不情愿平凡地度过我们的大学生活,所以,我们在学习之余选择加入各种社团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而我们之所以选择加入心理健康协会,是想得到更多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增加互相沟通的机会,寻找知已,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开心的事分享给大家,不开心的事大家疏导,从而达到的排忧解难。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多了自己的性格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活泼开朗,远离很多烦脑,发现沟通的乐趣。

我们为了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不仅是要学习好,更应从各方面综合发展,心理健康是第一堂课,也是必修课。有了健康的心里,就会远离不健康的生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心理健康协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类人才,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一个锻炼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地方。为了我们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就是一个考验我们人际交往,组织能力等各方面的一个大社会,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请紧握你的拳头,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起加油!

谢谢大家!

信息工程与管理系

李仕鹏

5.心理健康新生发言稿 篇五

大家上午好!大家在关注自己学业、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爱自己,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学习。

社会熙熙攘攘,名利闪闪发光,多少人被裹挟被引导,在追求世俗成功的同时却把自己弄丢了。我们看到张国荣、乔任梁,好不容易在娱乐圈拥有一席之地,我们以为他们应该是骄傲的,他们却选择了结束生命;我们看到林森浩等人,十年寒窗,名校加身,我们以为他们是前途无量的,可小小的冲突竟然就让他们无法承受,投药下毒,终于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看到很多官员,苦苦经营,兢兢业业,终换得青云直上、仕途通达,我们以为他们应该是幸福的,可多少人在求索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心灵从此不得安宁。由此来看,若用数字举例,心理健康就是1,而财富、地位、荣誉、美貌不过是她之后长长的0。没有1,一切皆无意义;一个人心理成熟,后面的一切才具有价值。

我们也没有上述事例那么极端,可考试前后的焦虑、人际交往的苦恼、成长带来的烦扰,谁有敢说自己没有呢?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是我们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借心理健康日,我们向全校同学倡导这样一种生活理念: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感受幸福,健康成长!

为此,我向全体同学倡议:

一、学习心理保健知识——阅读心理保健的书籍、参加心理健康活动,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多进行交流——青青校园,青葱岁月,和老师父母促膝长谈,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不论流泪还是微笑,让我们并肩走过。

三、勇敢追求心理帮助——遇到困扰时,勇敢的敞开心扉,让心理辅导这道灿烂的阳光照亮你的心田,帮你拨云见日,迎接新的一天。

四、听一首好歌,看一本好书,让优美的旋律,清新的文字,深入心扉,净化我们的心灵。

同学们,让我们的心灵多一份宽容,多一种感动,多一点坚强,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让我们越过彷徨,抛掉烦恼,正视失败;让心坚如磐石,矢志不渝;让心韧若揽绳,百折不挠;让心纯若水晶涤去污秽;让心列如火焰,点燃生命!

让我们一起来关爱自己,感受幸福!

6.心理健康月动员发言稿 篇六

我是心语小站的林老师。

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心理小测试:第一个,你习惯怎样走路?是抬头走路,还是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人可以看到眼前的大片风景,那是内心自信、愉快、乐观的表现;而低头走路的人看到的只是脚下那一小块土地,那是内心忧郁、苦闷的写照。第二个,你看到面前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有半杯水,你会怎么说?你会说杯子里只有半杯水,还是会说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呢?显而易见,前者是消极心态,而后者则是一种积极心态。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情绪和情感?我们的心理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我们的心理健康吗?要解决这么多的疑问,我们就要了解我们的心理状况,了解心理学。心理学源自于生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影响,了解心理学,就是了解人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怎样化解压力,调整心态,相信是很多人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为促使大家对心理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状况和压力,我们将在11月开展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月”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全校性的活动有“我的微幸福”主题班会、心理影片赏析和心理讲座等活动;分年级的活动有:一二年级“我的表情秀”;三四五年级心理小报制作和心理漫画大赛;五六年级挫折教育与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心理社团的阳光心态拓展训练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大家多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培养乐观的心态,在以后的人生中抱着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结合四爱善行本,从现在开始来记录身边让自己感觉幸福美好的小事,然后在十二周的班会课上进行分享,班主任从中精选一些内容汇编成册,交给心理老师。一二年级“我的表情秀”,请每班收集至少20份同学们快乐表情的照片,照片规格自定,在班级设置“表情秀”专区进行展示。三四五年级的心理小报制作,可以个人完成一份A4版面的,或者小组合作完成一份A3版面的,内容可以手写也可以剪贴。三四五年级的片区心理漫画大赛是以生活中的趣事、囧事、乐事等为主题创作A4版面的四格或六格漫画,作品请在11月15号之前上交。其他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活动要求请看表格。

相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活动内容将会对你的小学生活,尤其是心理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参与。希望每位同学积极关注并热情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各项活动,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点,与同学合作,共同为心理漫画、主题班会的完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认真体验。希望大家认真投入地参加各项活动,真正体验到乐观积极的心态就如阳光般温暖,能够让我们从中汲取能量。

三、快乐生活每一天。生活中,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其实这不仅是对我们的挑战和考验,更是激励我们心灵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阳光般地把生活中的一切当作一种享受的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相约心理健康活动月,从心开始,从心出发,一起来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我们一起用乐观的心态去感受生命的活力,用积极的态度去体验生活的美好!谢谢大家。

7.关于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篇七

关于女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学术界成果比较多, 大都集中女校对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消极方面的描述和分析上。从主观上分析, 这可能与女性的身心特征有关。女性情感细腻, 多愁善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 并且具有恐惧和不安全的心理因素, 易产生封闭和各类冲突心理。[1]从客观上分析, 也与女校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有关。单一性别的教育环境势必影响性别优势的互补, 女生没有机会接受各种不同人际交往刺激的训练, 缺少了与男性的情感交往, 势必造成心理的不健康发展。虽然已经出现有学者打破这一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 但毕竟不多。基于此, 本文客观分析了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利弊影响, 提出不能任意夸大女校教育对于女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要积极发挥女子大学教育给予女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一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对于男女分校, 办纯粹的女子大学, 很多学者和专家持反对意见。有学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层面提出, 男女分校实际上是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 提出男女分校可以尝试, 但作为一种教育的普遍模式不宜提倡, 认为男女混校才更有利于女生的身心健康。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专家认为, 人为阻碍男女交往的分校方式并不可取。心理学有关专家也提出, 现代教育发展至今, 混校与女校数量的比例可以说明问题。社会本来是由男女两重性别构成的, 女人不应只做女儿国中的女人, 还应学会做男人社会中的女人。教育学有关专家认为, 在单一的环境中, 一个人所能学习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办女校可以试验, 但从育人角度看, 这种办学方式有问题。把男女人为地分开, 必然会给女生带来心理乃至生理上的一些麻烦, 影响她们发展社会化的进程, 注重培养男女青年的性别意识, 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潮流。综上所述, 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的消极影响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一) 无法培养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不利于女生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单一性别环境中的女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 要么过分害羞, 要么过分热情。人们给女校毕业的学生下这样的定义:“从女子大学毕业的女生, 两极分化明显:不是特别闷, 就是特别闹, 见到男生, 不是低头脸红, 就是有点人来疯”。这说明单一性别学校毕业的孩子性格比较偏激, 不容易与异性相处, 并且过于单纯而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办女校不利于男女沟通, 更不利于女生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大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对异性充满了好奇, 总是有一些朦朦胧胧美好的情感。如果在大学期间, 断然切掉她们与异性的相处, 只会弄巧成拙, 影响其心理的成长。单从性格形成来讲, 现在的孩子大多存在性格缺陷, 若在一个性别单一的圈子里求学, 对完善性格并无好处。女校或许能使部分女生拥有拔尖成绩, 但在这种畸形环境下形成的优异成绩, 伴随的多是性格的封闭以及对性别认识的偏差。女大学生正处于性格定性与心理成长期, 需要与异性有正常的交往与交流, 这个阶段的性别封闭会扭曲她们的认知。由于缺乏与异性相处的机会, 还有可能影响情商的发展, 自我性别认同可能发生错乱, 因没有男性气质作参考, 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同性恋倾向。

(二)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容易产生勾心斗角、攀比的心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 (C·H·Cooley) 指出, 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 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 (looking-glass self) 。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 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风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2]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 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 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因此女生需要与男生进行正常互动, 把男生作为一面镜子, 从男生那里更多地了解自己, 男生也能帮女生深化这样的认识。根据社会学“社会互动原理”,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 更能激发其能力。俗话说,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由于没有男生的参与, 女生群体的气氛比较沉闷, 团体凝聚力会比较差, 做事的积极性不太高。男女在一起的环境更有利于女孩增加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一个女孩的成长阶段如果少了异性的参与, 肯定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另外, 女孩心眼小, 长期扎堆在一起, 容易产生小团体、勾心斗角以及内心攀比现象。

(三) 女校会失去男女优势互补的促进效应, 造成女生认知缺失

男生一般眼界比较开阔, 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强, 而女生在这方面处于弱势, 男女混校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而男女分校会失去男女优势互补的促进效应, 造成女生认知层面的损失。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交流, 只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才会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许多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 有问题存在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行动, 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整个合作交流过程中, 男生和女生由于各自在思维和逻辑方面的不同, 她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男生可以从女生那里学习如何用完整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一个现象和规律, 女生也可以从男生那里受到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的影响。女校教育提倡因性施教, 注重女生天生的优点, 但是同时也忽视了女生某些方面的缺陷, 然而这些缺陷却是可以通过与男生的互动来弥补的。

二女子大学对于女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在美国, 男女分校教学是私人学校及教会学校的传统, 单一的男校或女校占有相当比重。它们遍布全国, 历史悠久, 教学严谨, 是培养美国社会精英的摇篮。特别是许多男女分校学校虽然历经百年, 却依然长盛不衰, 依然受到众多追求高质量教育人士的青睐。据了解, 美国已经有十几个州实现了男女隔离的课堂教育方式。德国也已提出了实行男女分班的说法。英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男女混合学校开设了单一性别班级。可见单一性别教育仍旧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青睐。毋庸置疑, 女校教育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女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有

54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6哪些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讲, 有以下三点:

(一) 体现女性的主体地位, 培养女性“四自”精神

女子大学以提高女性素质, 培养女性人才作为办学的立足点, 注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塑造女性人格, 按照女孩的特长办学, 充分发挥女性的优点, 可以培养出更有能力更自信的现代女性。首先女校简约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自尊与自信, 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学阶段, 而且表现在学生毕业之后;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而且表现在学习动机、志向以及自控能力等许多方面。在女校, 女生不仅负责所有的学生活动———从学生会、校报到各种协会团体, 而且还敢于冒险、犯错误, 甚至不怕在同学面前出丑, 从班长、校报编辑到各领域的尖子都是女生, 女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更多的校内职位, 给予了更好的空间去开发自身的领导才能。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大家凭实力、努力与成就来争取肯定。所以这种环境塑造的女生的自信心普遍都比较强, 可以帮助女生在毕业后投身一般由男性垄断的行业。再者在单一性别的校园环境中, 没有了异性的“干扰”, 学生淡化了性别意识, 更容易建立自尊和自信。

女校在对女生的独立性的培养方面是绝对强于混合学校的。混校中可能出现的“男生打前站、女生靠边站”的情况, 在女校却不会出现。女生有实现自己价值、领导力的机会, 而不是缩在男生背后。女校的学生不会有机会对异性产生依赖, 无论何种场合, 她们都将独当一面, 不再会成为观众而是成为参与者。女子大学没有男生竞争, 女生可以更安心的学习, 可以获得更多自立和自强, 是女权主义的欢乐地。女生的事业目标和抱负不会受到限制和消极的影响。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心 (Centre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Institute of Education, London) 的研究人员对1958年出生的13000名英国人进行了研究, 以决定单一性别学校对其学生将来一生的影响。这项大型研究显示, 女孩到女校接受教育可能对她们将来的事业有利。在195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大都在1970年代到学校接受教育。当时有四分之一的学校是男校或者女校, 但是, 单一性别的学校目前只占所有学校总数的八分之一左右。分析结果显示, 在女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的薪金比那些在混合性别学校的学生的收入高10%。[3]零点调查公司的一次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 特别是女性自身对于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自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女校能够有效帮助女性从少女阶段就形成一个明确而敏感的社会性别视角, 唤起新女性的自觉, 有利于帮助女生更好培养自立和自强精神。

(二) 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人相对静谧的心理和学习环境

在大学里, 学习同样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女子大学学生可以专心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培养课外领导能力, 在男女兼收的学校里恐怕没有这样的机会。在合校里, 女生会受到社会和内在的一些干扰, 但是在女校就不会发生。女校创设的单一环境, 女孩会面临很少的心理干扰。没有了男生, 能让女学生空出许多心思, 更利于她们专注学习。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 在男女合校中, 学生们的青春期冲动往往使他们重视与异性的交往, 忽视自身学智的发展, 如今学生因为谈恋爱或单相思而分散精力, 以至影响学业成绩的事例早已是屡见不鲜。而单一的女校则人为地将少男少女隔离开来, 学生们不受“校园异性相吸”的干扰, 减少了青春期躁动的影响, 自然能够集中精力于学习知识。由于担心正值青春期的女儿上课时受男同学们的骚扰, 让孩子上女校成了很多父母的不二选择。有的学者据此推断, 男女分校比合校的教学效果要好一倍左右。美国学院女性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女性在男女生同堂学习时, 其学习数理化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女生们经常会感到思维受到干扰和压抑, 以至于失去兴趣和信心。英国女校协会 (Girls School Association) 主席布伦达·戴斯伯汀称, 在没有男生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下学习, 会让女孩子们受益匪浅。[5]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家长送女儿上女校, 考虑的只不过是避免早恋、安心读书一类问题。如果以此认为女儿就保险了, 那么未免把教育看得过于简单化了。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青春期女孩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家长对此也负有不容回避的责任, 同时也能起到老师、学校和社会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回避各种问题, 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校单纯的环境上, 是既不现实又不明智的。女校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父母应与学校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三) 有利于避免男女合校中的性别歧视和有效地因性施教

男生和女生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上有些不同, 女生善于形象思维, 但对空间概念比较模糊, 对于数学特别是立体几何感到有些吃力, 但语文、英语等科目又具明显优势, 朗读和演讲能力甚优。男生逻辑思维方面优势明显, 数理化学习能力强。男女在认知上的这些差异, 混校在教学上很难做细致的区别, 但专门性的女子大学则可以做到。女校遵从男女在认知发展模式上存在的差异, 因“性”施教。女孩会从女校那里得到不同于合校的集中式教育和社区环境, 这些生活环境和社区活动, 都是主要针对女孩的需求和特点, 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扬长补短, 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女校老师有专门适用于女生思维的教课方法, 女生会从接受过训练的老师那里得到很多益处和帮助。而这些优势在混合学院较难呈现。混合学院的教育模式主要沿革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办学模式, 主要考虑男性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很少顾及到女性群体的特点。[6]强迫女生在针对男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 这“平等”的表象之下掩盖着男女接受教育事实上的不平等。[7]还有的混合学校往往把男生和女生作为一个受教育的整体来实施教学, 其结果是影响了他们天生具备的性别优势的开发。美国男女分校规模小, 师生比例低, 他们遵循男女的天性, 设置了一些独有的课程, 开展了一些独特的课外活动, 并进行了针对性教学, 事实证明此类学校中的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和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优于男女同校的学生, 而且男生或女生的特点容易被发现, 发展成今后生活或学习的优势。

再者, 女校针对女性的优势, 在独立、自强、自尊、自爱、礼仪、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是混校无法比拟的。一些女性礼仪, 艺术欣赏等针对女生特点的课程, 也更有利于培养女生的优雅气质。女校有符合女生特点的课外课, 像瑜伽、舞蹈、陶艺之类的。除此之外, 女校还针对女生开设了一些理论修养课程, 比如, 女性心理学、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女大学生成才学、女性文学欣赏等等, 同时还开设了一系列女性讲座专题, 如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四自”精神与重塑自我、将面临的人际关系、亲情、友情和爱、女性就业指导与帮助、青春期女生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等。女性特色课程的安排对于塑造职业女性内在修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 女生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但不会变得心胸狭窄, 反而会更加宽容、大度, 也能够使女生的天性得到尽情发挥。

综上所述, 女子大学学生一方面由于没有男生可以依赖, 样样都要自己干, 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 又要避免自己太像男孩子, 而失去女孩特质。这些确实会对女生造成压力和情绪困扰, 可能会成为限制女生以后追求进一步个人发展的一个因素。为了弥补女校没有男生的所带来的女生性别意识异化和认知缺失, 女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 注意让学生与异性交往。不要刻意阻隔女生与校外男生的沟通, 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提供与异性接触的机会, 给男女学生一个交往的“实习期”和“锻炼期”。比如与周边的或者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混校之间会建立联谊关系,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联手举办一些男女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在女子大学就读, 就不会影响其日后与异性的交往, 同时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女子高校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应该让女生和男生保持同步成长。女校并非是滋生同性恋现象的温床, 因为女校是一种教育体制的象征, 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而不是这种现象的载体, 现象的存在跟女校并无直接必然关系, 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客观地解读女校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利弊影响, 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 否则就会产生女校大学生只有消极心理特征的假象。作为女子高校, 应该扬长避短, 积极发挥女校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 摒弃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这样, 无论是对学术理论研究还是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来说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樊翠娟, 柳友荣.我国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 2007 (4) :253.

[2]转引自唐奈尔森.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 1987:64.

[3]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2875.html2010-03-03.

[4]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7/35/20001117/316954.html2000:11-17.

[5]http://opinion.newssc.org/system/2006/08/30/010109592.shtml, 2006-08-30.

[6]张华芸.我国女子学院办学特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62.

8.关于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佛教 佛教精神 心理健康 研究

1 佛教精神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理解世界、理解人类的独特视角

佛教精神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对人心理活动的分析相当精致,不但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精神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自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调节人的心理功能,维护心身健康的实践当中也有着特殊的心理学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利用佛教精神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1.2悠久历史蕴藏着心理智慧

佛教是人类哲学的一部分,其间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心理学资源。佛教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佛教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佛教对身处儒、释、道文化熏陶下的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深有启发。梁启超很早就提出佛教心理学这一概念,他在《佛教心理学浅测》一文中说过:“我确信研究佛学,应该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1]历史上可能没有哪种哲学或学说会像佛教这样直接针对人的心理。从佛教的根本目的来看,佛教是为了助人解脱烦恼的。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博大精深的佛教理义,几乎包容触及了心理学研究的各方面的主要问题,建构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古代心理学知识体系,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佛教精神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人们认识心中的秘密,抛弃内心的贪、嗔、痴,防范心理疾病的产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的身心。

1.3佛教精神承载着心理的寄托与慰藉

世间信仰虽有不同,却都是为了解救人类的痛苦,使仿徨无助的心灵得到慰籍,让人克服生老病死的恐惧,恢复原有的善良天性。佛教的基本教理研究,使人们更加了解佛教慈悲的精神,从而改善不良行为,使自己逐步向善。佛教也被认为具有治疗功能,它能治愈个体心理或者心灵的疾病;心理学也成了很多佛教法师、基督教牧师的必修科目,在招募信徒、解决信徒的心理问题时,心理学能为不同宗教的法师、牧师与信徒沟通搭建有效的心理平台。佛教精神承载着心理的寄托与慰藉,帮助人们化解人生的痛苦,从而生活得更幸福。

2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向

2.1佛教对自我意识的研究

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在某个程度上,佛教与心理健康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人类最终关怀的永恒话题,使人的身心得到圆满健全,从意识自我觉醒,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觉醒,意识到自身的种种烦恼如何消除和转化,需要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需要一个宁静的自我觉醒。佛教精神中关于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对自己存在及对周围人物关系的意识,其中更加深入研究于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方面,以信仰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自我意识的状况。西方心理学界大多采用佛教坐禅及禅法的方式来探索自我意识。东方对于自我意识更趋向于自我精神的追求,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向往,达到我执我见、无我、超越世俗的境界。

2.2都市佛教与心理治疗新发展模式

多元文化论是近年来西方兴起和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想倾向,强调所有文化和各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的平等性,相应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希勒斯明确指出,应当研究当地民众内心的自我经验,即与当地文化有密切关系的经验及思想。[2]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佛教与心理治疗的结合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而从各种的临床心理分析报告和医学报告来看,佛法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自20世纪90 年代起,中国正是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时期,作为经济发展象征的现代都市,人们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精神生活往往显得比较缺乏、荒芜和苍白;陷入"忙碌"、"紧张"、"压力"、"孤独"等生活状态,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新世纪需要佛教心理学化、生活化,以佛教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及丰富佛教,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都市佛教"逐渐受都市人们青睐,成为佛教这样一个古老宗教信仰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2.3佛教精神在心理咨询师成长和修行中的发展

佛教中“自心即佛,自性本觉”是禅关于佛性问题的观点,也是其建立顿悟学说的根本依据。禅关于佛性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认为佛性人人都有,人人平等。有一个明心见性的瞬间,从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变为彻底认识自我,从茫然不知所措变为有坚定的自信心,从依赖外力拯救变为自作主宰,精神素质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等等,都是众生心而成佛,后来一般表述为即心即佛。其二,认为“自性本觉”。自性就是人性,即在人性中,为人心中的一种本性,人心即佛心,心性相同。强调对戒、定、慧的修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修练,培养觉知和平等心,能有效的培养超个人品质,得到无限性的内在喜悦与精神自由。它对于影响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道德的训练、定力的增强、感受的敏锐性、动机的转向、自我觉察力的精练和智慧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国外尤其是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他们将内观、禅修等佛教修行法门引入心理治疗和心理培训当中,结合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引导患者走出困境,同时也作为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传统中国人极为重视自我改进与修身养性。

2.4佛教对受重大灾难人群的危机干预

佛教在心理调适方面有其特殊功能,作为信徒重要的精神上的社会支持来源,能够为个体减轻压力、缓冲刺激性事件的消极作用;同时,又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个体提供信念支撑,促进个体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后调整认知,平和对待生死。陈麟书这样解释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

2.5佛教禅学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有关佛教禅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论及。有关禅学与心理治疗关系的研究最多,主要是采用内容相似论证法将禅学思想与现代心理治疗理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将禅的平常心是森田疗法、禅的妄念与认知治疗以及禅的悟即菩提与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作比较和探讨;对比禅学的思想与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禅修中思维锻炼和心理调伏的禅宗牧牛图,对彻底消除心理问题,永断烦恼之根而达到解脱之境是有借鉴意义的,指出坐禅与冥想等禅法是可以运用于现代治疗技术中。此外,有关禅学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是把禅学的理想人格与各心理治疗流派的人格构建进行对比,指出佛教理想的四种人格类型;分析禅宗的成佛与涅槃境界和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想人格的异同点。

3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应用

3.1戒律

佛教戒律的制定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很多戒条就内容而言与社会公德是一致的,都是防非止恶、扬善崇德。最为典型的是五戒,杀、盗、淫、妄、酒不仅是佛门的基本戒条,也具有普世伦理的意义。这就为佛教戒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佛教戒律还有多种内容和多种划分,但总体上看都是佛教思想家根据他们对社会和人的本质及存在状况的思考而提出的对人的应该或不应该的行为要求。

3.2禅定--禅修

禅定包括“禅”与“定”两方面的内容。“禅”是一种在身心宁静的状态下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定”则是心灵的一种高度聚焦、专注一境从而达到不散乱的状态。禅定中,修止为基础,获得“定力”为目标。禅定与心理分析有着极大的相通,禅定者能达到甚至超越心理分析的心理健康目标。

禅修的实践和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强调对戒、定、慧的修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修练,培养觉知和平等心,能有效的培养超个人品质,得到无限性的内在喜悦与精神自由。它对于影响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道德的训练、定力的增强、感受的敏锐性、动机的转向、自我觉察力的精练和智慧的提升等几个方面。作为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的禅修,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可以优化生理结构,健身益智,有助于从总体上增进心理和身体健康。

3.3 认知行为取向疗法

认知行为取向疗法与佛教思想与修行方法整合,例如:贝克的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都是遵照“禅”的精神展开,其最终目的是解除心理疾患者的苦恼,重建患者的认知系统。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注重当下,并通过内省、反思、识别不合理信念、远离不合理信念、建构体验、培育积极信念等达到与“痛苦”的分离,从而摆脱神经症的症状。

3.4 中医与佛教整合调心方法

佛教是一种信仰,而中医是一种医学。然而他们相同之处都是在于具有调心的部分,医可以协助一个人调身调心,佛学可以帮助一个人长养智慧跟慈悲,中医与佛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中医是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是针对烦恼作处理。中医治疗人的一生的当中可能会有的心理状况,而佛教是处理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因此在时间上虽然有所不同,可是处理生死问题的时候,需要医学来帮助人的身心的健康。而处理到身心健康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心灵的提升。两者做一个整合,可以对人的作全方位的关照。不只是照顾到身体,不只是照顾到心理,还照顾到人的灵性成长,这会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个治疗的方式。

4 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发展的不足

4.1佛教精神本土化发展局限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产生于西方,并于20世纪初期经由中国早期留学生的翻译与引介而进入中国。“输入型”内容过多,在其介绍与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与实际情境产生某种冲撞和交织,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如何将西方的佛教心理学知识中国化,以及中国传统的佛教心理学思想现代化的疑问。从以往研究看,更注重经验层面的具体分析,也尝试在方法论贴近分析中国人某些层面的现实行为,但还较少直接指向系统性的本土化理论建构。中国佛教精神与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也面临着科学化( 普适性) 和本土化两个重大的问题。

4.2佛教精神内容局限于禅宗思想

禅学是中国化的佛学,它包括禅定之学、禅家之学及中国化的佛学义理等,而不仅仅是参禅打坐。佛教禅学的精华是从生活中获得的,凡是人生的行、住、坐、卧等行为都能体现。目前研究大多围绕着佛教禅学开展,内观、禅定、禅修、静坐等,然而佛教精神内容博大精深,禅宗思想只是佛教思想的一部分。佛教生命观、“戒、定、慧”等领域仍需发掘,缺乏深入的领悟,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匮乏,佛教精神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视野受到局限。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说佛》,第109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奥弗洛伊德,解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5.

[3]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4]《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唐忠毛著,摘自《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上一篇:日常维护技术操作手册下一篇:争做“新三好学生”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