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分析(精选8篇)
1.生态学专业分析 篇一
生态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出生日期:1985年8月27日学历:高中
血型:0专业:生态学
婚姻状况:未婚健康状况:良好
国籍:中国大陆现居住地: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身高:170QQ;语言;英语初级
毕业学校:商洛中学现在:工作华为科技,检验员
个人主页:爱好;网络小说玄幻游戏
移动电话:格言;只要努力过,就不后悔
电子邮件:户口所在地;陕西商洛市商州区
手机:证件类型及号码;中国大陆身份证
9月到206月商洛中学理科高中
获市上优秀班干部年级三好学生
年9月到年7月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专业大专
未毕业原因如下,父亲去世,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家苦境,弟弟和我在上大学
品质管理人员地;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科技生产基地
2007年7月到年9月苏州大智电脑配件有限公
品保;IQC汇报对象;IQC组长IQC技术员职责如下:不合格的处理,原材料的检验
供应商辅导及其评定
跟进来料使用状况协助SQE处理异常及供应商重工产线异常会用的工具;二次元,投影仪,卡尺,万用表,8687绝缘机,牙规等各种测量工具
品保;IPQC汇报对象:IPQC领班职责描述:首检、巡检和抽检;是制程中巡回流动检验制程中不良品的标识及统计;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离职原因:无上升的机会2008年10月至10月苏州可胜科技品保:IQC组长汇报对象:品保课长职责描述:1。监督和协助QA,IQC检验标准执行检验。2.监督和保护仪器,设备的保养,并协助SQE工程师作不合格产品的.分析,协助SQE处理产线的异常。3.ERP系统来料质量检验结果的电脑输入。4.办公区域“8S”督导,维护。5.协助SQE,采购处理品质异常以及跟进。6.向主管汇报IQC运作情况,传达上级指示。7.负责新进IQC培训工作。8.IQC报表及入库单据的签核。9.督促本小组团队目标的达成。10.负责IQC人员工作调配。11.负责来料及退料处理,确认及协助。
2.生态学专业分析 篇二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民办高校教师发展是教师个体与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剖析文化生态取向下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必须将民办高校教师置于民办高校特定的学校文化生态中进行考察,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民办高校教师受文化生态熏陶而形成的自主发展目标和观念、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合作意识、考评激励机制以及薪酬待遇等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
1 传统固化的目标和观念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传统以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为主导,忽视个体的利益和需求。民办高校考虑的是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因此,教师个体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观往往不受重视或者被忽略。调查显示,民办高校83.2%的教师认为,“学校及相关领导的不重视”是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要文化生态因素。课题组在对H校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时,他们虽然也认为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对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起重要作用,提升教师素质是民办高校质量提升的关键。但是,有关教师发展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全程缺乏教师主体的参与,不能很好满足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大多数民办高校领导者认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首要任务,学校全部的工作和任务始终围绕学校的发展大计。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学校的文化并没有围绕着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来制定目标,学校管理者制定的所谓“目标”取代了教师发展的目标。
民办高校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发挥,师生之间不能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这样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民办高校教研生态环境仍秉承传统的教研模式,以教学目标、任务和进度等为中心,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注重教师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导致教师缺乏向专家型、学者型转变的意识,严重影响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2 继续教育和培训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高校教师培训,主要是非学历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并为担任高一级职务打好基础。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民办高校以规模扩张和发展为中心,往往不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民办高校还没有形成标准规范的教师培训制度和教师教育制度。H校教师的调查中,关于“您认为您所在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的回答中,教师反映的问题最多,结果按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如下:“I.学校在观念上认为教师培训不重要”,“A.领导不够重视”,“B.缺少总体规划”,“G.学校不了解教师的培训要求”,“C.培训经费不足”,“F.缺乏激励机制”,“D.缺乏对口专业”,“H.教师编制紧张,没有办法安排”,“E.教师个人没有积极性”。这表明,大多民办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缺乏长远的规划,教师培训随意性大,目标不明确。
教师的在职培训与人员优化是民办高校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职培训进修是学校除薪水以外给教师的最大福利。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相对较大,大多数民办高校一般每年都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但因为培训的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导致教师岗前培训低效而且针对性不强。在与H校教师的访谈中,大部分教师都觉得岗前培训低效,针对性不强,对自身的发展并无实质性的意义。课题组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只注重人才的使用,不注重培训、师资培训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造成民办高校在教师管理上只重使用而轻培训的情况。在与H校教师的访谈中,许多教师反映教学任务量太重,教师整天疲于应付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进修培训,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结构方式等不仅单一固化,且大多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实际的收获。民办高校未能为教师提供高效完善的教育培训提高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发展。
3 合作文化与引领文化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特点不仅有个体性,又具有合作性,只有接触到教师的集体,使用集体智慧来滋养自己,教师才能有效的发展个人。教师既要有个体学习、研究的能力,还应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教师自身才能在博采众长中得到有效发展。教师间通过交流分享、合作共享,并寻求专业引领,促进共同发展。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个体独立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差,而且还需要整合各种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组成研究共同体,作为合作伙伴,并寻求专业引领,促进共同发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民办高校大多缺乏合作引领文化。问卷调查中,在问及“您认为自己业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时,教师们的回答排在第一位的是“A.个人自修”,这表明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教师间缺乏信任、交流与合作,没有分享经验并寻求专业引领,大多是个人“孤军奋战”的结果。
在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教学工作量较大,压力较重,没有更多时间用于自身的发展提高,几乎都是在吃老本,学校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厚。部分教师的研究大多出于功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学校和教师主观上满足于既有的经验,客观上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没有集中学习和合作研究问题的意识。问卷调查中,在问及是否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时,参加过的占53.8%,未参加的占46.2%。教师间共同交流与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再加上“文人相轻”思想作怪,大多数情况下,民办高校教师们的学习研究靠“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与同事相互交流、探讨甚少,缺乏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在对教师“您最希望通过哪种途径获得专业发展”进行调查时,71.4%教师渴望外出考察学习。民办高校教师希望与公办高校教师交流合作,但受自卑和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惧怕走出学校对外交流,怀敬畏之心,望而却步。走不出校际壁垒,始终处于本校闭塞的文化环境中,自我封闭,缺乏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专业引领文化难以发展。学校和教师往往只能成为某些教育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参与者。在对“您认为学校给予教师最好的奖励是什么”的调查中,有76.7%教师认为最好的奖励是学校为自己提供发展机会,这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相对较少。民办高校文化生态中的诸因素抑制了教师发展所需的合作文化和合作意识的形成。
4 考评激励机制文化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民办高校的考评机制多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学校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较为严格,考评重数量轻质量。在考评教师完成教学科研工作情况时,把是否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量作为考核标准,如果教师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量,采取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而且结果和年终的绩效和奖励挂钩。这样的考评方式,导致一些教师只追求量,而忽略或不考虑质。教师为取得较高的绩效积分,而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这种评价制度导致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缓慢,科研工作低水平重复,教学质量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在问卷的开放性问题“您认为您在发展过程中,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被调查的教师都希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要合理科学,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访谈中我们发现,民办高校激励机制不尽合理,难以激发教师进取,导致教师不能积极地来对待自己的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桎梏。
民办高校的这种考核评优评先机制,注重形式和看得见的结果或者效果。而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无形性,不像工厂企业能在短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取得效益,因此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完全仿效企业的做法,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眼前的有形的看得见的,更要看到教师为上好一节课做完一个课题所付出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形的心血和汗水。学校对教师的考评要体现发展性,注重教师的长远发展。
5 薪酬待遇对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影响一种职业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基础因素即为经济地位,而体现经济地位的基本标志便是薪酬待遇的高低。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等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还比较低,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主动性的发挥。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民办高校作为被研究的对象,有关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都会提及教师的待遇较低的问题。课题组对“您认为学校给予教师最好的奖励是什么”的问卷结果统计时,教师的回答中,几乎一半的教师表示“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奖金,提高待遇”。在问答开放性问题“您认为您在发展过程中,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中,教师答案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希望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待遇,如:减少教学任务量等”。民办高校的投入不靠国家政府,基本上是自筹资金,经费投入几乎100%靠学生缴纳的学费。因此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们在教师的待遇和经费的投入问题上,坚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低成本运作原则,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学校的规模扩张和硬件设施上,用于教师的投入就较少,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偏低。课题组在与H校的教师们访谈中,许多教师都希望学校能够提高教师待遇,其中一位教师说:只要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马儿哪有力气跑,希望学校能提高教师待遇,别凉了教师们的心。
这表明,虽然我国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薪酬待遇、教龄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和地位。但是和公办学校教师相比较而言,教师的薪酬待遇、福利、社会保障等仍然比较低下,这严重抑制了教师发展的积极主动性。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有待提高,提高待遇能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待遇也是民办高校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茹荣芳.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4):64.
[2]吕宜之.基于文化生态取向的高校教师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42.
[3]管培俊.新时期中国高校教师培训[J].教育人事,2002,(1):9.
[4]贾少华.民办大学的战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40.
3.教师专业标准的 生态学解析 篇三
一、 方法与价值:生态学视野与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这里,生态学视野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与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它的建立意味着教师像医生、律师等专业工作者一样获得了社会认可,教学工作从一般职业向专业转变,经济社会地位不断上升。这样,有利于教师更珍惜本职,不断学习,逐渐形成独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具有更高发展水平的品质。而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有助于群体中个体间的交流、共享,以形成积极的群体合作文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也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教师本身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人,而如果仅从职业生命周期、心理发展、社会化或‘关注框架等其中的一种角度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难以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4] 教师专业标准关注社会持续发展、人的身心和谐成长,而生态学视生命为本,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主体与环境关系,关注生命的生存状态、变化规律,提升生命存在方式与价值。
显然,无论就方法论还是价值观来说,生态学视野与教师专业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学视野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具有适切性。而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学视野,可以从生态要素分析和运行机制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二、 主体环境交融: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要素分析
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通过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循环传递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功能整体。这意味着生态系统是由主体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体——任何有机体只有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标准就是教师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主体之外一切相关联的事物都可称之为主体的环境。毫无疑问,在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当然是生态主体,教师之外的所有与教师相关联的事物都可纳入环境之中,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价值环境。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不能离开环境而获得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条件为教师专业化过程提供了空间、物质和能量,以完成教师的生存之需;而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只有依靠团体氛围的带动、他人的帮助才能进步。因此,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是由教师以及教师教育所在的地区、学校等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换以及物质资源筹措等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三、 遗传变异统一:教师专业标准的生态运行机制
在生态学上,遗传是以保持物种特性为本位和出发点的,而变异则是以物种的“异化”为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发展。随着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遗传”与“变异”作为揭示生物界自然现象的术语,已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
“教师专业标准”是在“教师资格证书”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育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作用,其发展则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远古时代的教师是由“巫师”或年长者来担任的,其职责是传递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后来“官师合一”,作为知识的掌握者,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是权力的象征者;进入近代,部分职业群体从较多职业中逐渐分化出来,教师也逐渐成为独立职业,专门负责传授知识技能,失去权力象征的身份,成了普通的职业群体;当代社会,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作为一门职业,更要成为一门专业。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曾提出过,新成立的教育学院要像培养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和律师一样培养教师。[5]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成为热点。
从对教师专业标准发展历程的梳理不难发现,知识传授这一功能在本质上一直没有变化,这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新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不仅要关注教师传授知识这一事实,更要关注如何实现传授的技能技巧以及教育观念从知识传授到全面素质培养的转变。
四、 生态性建构:教师专业标准的遵循原则
有机一体化生存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与生物生态系统十分相似,教师专业标准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共性,即都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联系性等特点。教师专业标准生态系统也具有自己的生态特性:教师专业标准是以知识传递、信息交换和思想交流等生态系统为特征。教师专业标准在建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生态原则。
1.系统协调原则
在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眼中,人是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中的——这种生态环境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其中,小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对人的发展影响更加直接和重要:它的内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又受到大系统、外系统以及中间系统的影响。从生态学视角看教师专业标准实施,教师专业化过程首先存在于小系统中,该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事件等子系统所组成。该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该小系统又受到大系统、外系统和中间系统的影响。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生态系统,其教师专业化过程的实现是生态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的。[4]任何生态要素或者环节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要素和环节的存在。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建构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内容以及系统和中间系统的相互关系。在宏观上,可将教师专业标准放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考察。又可从微观上将教师专业标准建构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考察,从而确定实施过程中的恰当性和合理性,避免因个别问题或者局部的平衡导致系统出现新的问题或者产生新的不平衡。
2.过程开放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都属于开放系统,它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能量、信息的不断输入,与其不断进行转化;如果输入停止,系统也就失去功能。教师专业标准建构被看做一个系统,其特征就具备了开放性、动态性。教师专业标准与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人才和信息等方面交流,并在与外部环境的作用中实现自身演进。首先,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人员开放。其制定人员应该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等组成,并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人员调整,使得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队伍不断获得新鲜血液,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内容调整,既保持团体的活力,又为构建教师专业标准这一活动提供能量和动力。其次,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开放。教师专业标准规范了教师职前职后的基本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教师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不可预测的教育情境,教师知识具有情境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6]。因此,无论职前职后培训的内容都不能用固定模式将其束缚。社会发展需求、教学问题及群体文化氛围是确定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过程开放中更新和调整内容,才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3.和谐与多样原则
生物世界因为物种多样性而更加丰富,因而生态学重视世界的差异与多样性。生物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交流从而得以长期生存延续。促进专业化不断提升是教师专业标准的目标,而不同地区不同的教师有着各自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有着不同的信念、价值观与追求,在实现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一定要尊重不同教育文化并以之为原则,鼓励不同教育文化的成长和对话,促进教育文化的“生态平衡”[7]。另外,由于地域等方面的差别,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有所不同,如果对不同地区以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对不同个体的教师以一致的教师专业标准评价,势必阻碍教师根据现有的条件获得发展和提高。不同地区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标准,为本区教师发展提供自由空间,而同一标准针对个别教师的评价也不能一刀切,要因势利导,使教师特长能更好发挥。总之,专业标准不是绝对性的规划,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提供的是一种目标性参考,一种基础性的旨趣引领,最大限度地实现种类多样性和功能完善化。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生态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毋庸置疑,教师专业标准是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种将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仅仅归于某个职能部门或政策的观点,无助于问题解决和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标准执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生态失衡的表现,有可能是教师专业培养内部或过程中的因素引起的,有可能是教师专业培养系统的外部环境引起,因此从对教师专业标准的正确理解到合理建构,再到执行,都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
参考文献
[1] 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
[2] [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周京,刘新芝,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叶澜,白益民,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3).
[6] 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1).
[7] 檀传宝.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应当考虑的三个问题[J].教育科学,2004,4(2).
4.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四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惧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5、蔚秀园与畅春园
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骄傲。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大学校园。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后历经沧桑,诸多古园或随同圆明园一起付之帝国主义列强之火,或被军阀侵占变卖,不少已经夷为平地。……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承泽园为幸存者,其中的山丘水面尚为完整,这是校园历史悠久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文物。
“1920年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及北京汇文大学合并,建成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军阀陈树藩手中以六万银元买到了淑春园和南部的勺园故址作校址,由美国建筑师H.Y.Mrphg负责校园规划设计,并于1921年动工,1929年基本落成。校园最初用地40公顷,学生800人。1928年至1931年先后征得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承泽园为教工宿舍福利区,同期还购得治贝子园为燕大农学系实习场地。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功能与环境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协调。采用传统民族风格的个体建筑与古老园林风格相协调,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母题的应用构成和谐的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
回顾,让我们拥有更多了解的渴望。今天作为教工住宅区的几个园子,又是怎样的呢?
走进蔚秀园,故园的风韵依稀可辨。然而“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的感怀却荡然无存。楼房与平房在同一个平面上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柏油路与土路在同一个湖边显示着自己的功用。因为这里修建了几个条件十分简陋的价格低廉的小旅馆,往来的人更是各色各样,破坏了那种静谧而安逸的环境感观。由于过度的对外开放和管理不善,蔚秀园的今天很是让人失望,随处可见的垃圾,简陋的小饭馆和同样简陋的小旅馆让人顿失兴趣……
那么,长期在此居住的住户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湖附近的住户对此处的反映多是“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湖边的平房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环境。湖水主要来自万泉河,冬天不放水,到了夏天又因受污染而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至于住宅距离湖边稍微远一些的住户,则认为除了管理不善之外,这里的生活还差强人意。而且位置比较方便,距离颐和园、香山、北大本部都很近,比较适宜居住。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说,“大学里能有北大环境的很少”。一个看上去有八、九十岁的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老人说:“环境还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6、未名湖的湖心岛与翻尾石鱼
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珠。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失。
5.生态学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篇五
您好!我是xx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专业的一名2013届毕业生。三年多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下,我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
系统的学习了生态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三年多来,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掌握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和计算机。
在大学三年里,我很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以诚相待”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同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入自己心仪的公司去奋斗是我的愿望。如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愿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在工作中贡献,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竭力为本公司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6.生态学专业分析 篇六
摘要:通过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生态系统分析,应用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探寻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加强校务网上公开力度;平衡信息资源配置。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信息化环境;教师专业发展
一、前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来说也较为成熟,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并不一致,仍然众说纷纭。综合现有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自我发展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渐提高自身从教修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突出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方面,既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研究此问题大多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为基点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教育生态学实为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概括而言,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与影响其专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信息环境等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规律也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应用整体效应、花盆效应、最适度原则、限制因子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思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角度思考
1.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稳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效应”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各层次的教阶结构单元和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各个单元和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及其变量,彼此间具有相互调节和制约的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教师专业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整体效应”法则,教师专业发展在个体独立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而应强化其群体的整体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各个体之间需要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协同、相互提供营养,在协调整体效应的前提下进而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开放的的生态系统中,不仅以教师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积极互动作为进化发展手段,亦需和学校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等进行各种有效及时的交流。
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线教师成为新课改的被动执行者,所谓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一般难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一成不变、毫无创新,习惯于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意识不强;一部分新老师有畏难情绪和懒惰的想象存在,不愿或羞于向其他教师请教探讨。但现实教学中有些学科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本学科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需要积累相关专业知识。例如,高考文综试卷每道题包含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知识,因此要求文科教师将三科知识融合贯通。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
利用现代网络为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学校教师、教师与社会教育资源创设有效的交流和协作环境,就其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相互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达成相互合作的目的。这种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即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每位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对方的观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有利资源,在相互帮助中提升教师的“整体效应”,最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发展。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途径很多:可以利用QQ群、BBS等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便捷教师快速获取校外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平台,共享实践智慧,共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机会增多,导致新观点、新见解、新假设增多,为创新孕育了丰厚的土壤和环境。
2.开展虚拟校本培训,摆脱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在教育生态学中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作为一个半人工的小生境或栖所,不仅在空间上具有束缚性,而且由于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对花盆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如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是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而教师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坐而论道,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
传统的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为主,忽视教师其他方面需求,如教师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二是培训方式单一,忽视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培训经费短缺,教师外出培训实践机会不均、加大教师的负担等。不可否认,传统式的.教师培训具有强大的理论优势,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前提下得以提高,但却脱离学校实际,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由此衍生了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虽然目前人们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并未统一,但是,总体来说,它以促进学校及学校中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学校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校本培训以实践为导向,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都得到升华,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全员性、互动性、全程性特点,并可节省大笔经费,降低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减少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提高培训效率。通过校本培训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实践性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封闭”环境到“生态”状态的回归,摆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一种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活动或模式。由此类推,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借助于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工具,非常有利于摆脱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促进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虚拟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的广泛参与,便于校内教师第一时间享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Blog和Wiki为教师搭建自我反思的良平台;通过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电子书籍等),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运用网络的同时可以补充操作性强、能提高教学效果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节省外出培训时间和经费的消耗。
3.加强校务网上公开力度,坚守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适度原则”
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上、下限幅度之间,教育生态的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原则”。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未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专业就得不到最适度的发展,教师专业得不到适度发展,必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究其原因,涉及社会、学校和教师本身的诸多主客观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务的公平公开化是调节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重要手段。实行校务公开,让广大教师知校情、参校政、督校务,不仅是加强学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在发扬主人翁精神的同时更是调动了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政务公开现状是一方面校务公开的程序还不够规范,另一方面校务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实际操作上,对一些人事制度改革、财务收支状况、教师职称聘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公开力度不够,使教师对学校校务产生抵触心理,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耐失衡,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可以效仿国家行政部门的“政务公开”方法,将制度决策、评估方法等公开在网上,奖罚明确,做到真正的政务透明化,并集思广益,允许教师参与决策制定。在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得到极大发扬,工作热情得以维持。
4.平衡信息资源配置,消除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限制性因子”
限制性因子是一些生态因素缺乏,或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因子,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信息化环境下亦存在众多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因子,要使教师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分析各种限制性因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想法设法消除主导限制性因子的束缚。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限制性因子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较差;信息资源区域性配置失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偏弱。因此,急需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健全校园网络系统;平衡信息资源配备,尤其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同时增添相应数量的信息化设备,缩小城乡学校信息化差距;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内容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
三、结语
7.生态学专业分析 篇七
目前全国多数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类专业都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 而且大多是专业必修课, 但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 学生对景观生态学不够重视, 学习兴趣不高, 修完该课程后在做设计时, 更多从美学和功能方面考虑, 生态意识体现不明显,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急需整合
对不同的专业, 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 目前还没有一本完全针对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徐化成先生1996年率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景观生态学教材, 书中的很多应用实例都是从林学专业的角度谈的, 比较适合于传统林学专业的学生学习。[1]郭晋平教授和周志翔教授于2007年领衔主编了景观生态学教材,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 虽然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 但主要是针对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教学编写的。[2]对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同学来说, 由于专业背景不同, 完全采用该教材学习也不太合适。适用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急待完善。
2 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较少
据了解, 由于没有完全适合于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教材, 授课教师也多数只是具有林学或生态学的专业背景, 讲课及安排实验时与其他专业课程如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等结合较少, 因而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联系不大, 不愿意花时间学。
3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多数教学以理论内容为主, 实践教学环节较少,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抽象化,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 对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的建议
1 建立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既不能完全偏离于以往景观生态学教材的一般内容 (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规划管理) , 同时又要具有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 基于此, 结合目前国内主要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和相关专著内容, 可以制定以下教学内容体系。
(1) 绪论。要求掌握景观和景观要素的概念和特征、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比较欧洲、北美和中国大陆景观生态学学派的基本观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3]绪论部分是该课程的首堂讲课内容, 绪论课讲得成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讲述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绪论知识外, 最好能简单介绍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点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使当代景观规划设计更为理性和科学,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景观生态学思想来指导。
(2) 景观要素基本类型。要求掌握斑块、走廊、本底的概念, 理解斑块大小、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了解走廊的作用及类型。[4]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可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阐述, 如边缘效应与人类聚居地的选择、河流走廊与滨河风光带的设计、网络本底与城市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等。[5]
(3) 景观的总体结构。要求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掌握景观多样性的类型, 理解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部分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联系较紧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格局多样性在景观规划设计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 讲课时可重点阐述。如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 寻求合理的景观配置, 在景观规划和管理时考虑物质流的利用率以及营养元素的循环;通过景观连接度和连通性的研究, 正确地理解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原理, 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景观中各单元之间的连通性, 更重要的是增强景观单元之间的连接度;在修建道路时, 为了降低道路对生物迁移的阻隔作用, 可以通过建立桥梁、隧道、增加廊道, 达到保护生境的目的等等。[6]另外, 在讲到森林景观的异质性时, 可补充古树名木的有关知识。
(4) 景观形成因素。景观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的, 是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生态学过程、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五方面的因素。前四方面的知识学生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已学过, 讲解时不必太详细, 以图片展示为主, 稍加复习就行了, 而该章的重点应放在干扰因子这一内容上, 应掌握常见干扰的类型及其生态效应。
(5) 全球环境问题。修过该课程的学生除了应具备较系统的景观生态学知识外, 还应具有较高的生态素养, 与其他没修过生态类课程的学生相比, 要有更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因而了解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激发学生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节俭资源消费和节制发展的生态意识, 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景观生态学有关知识去分析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6)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要求掌握景观生态流的基本观点、基本机制及五种基本形式 (空气流、水流、养分流、植物流和动物流) , 分析景观要素类型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理解景观的一般功能 (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文化功能) 的内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本章比较感兴趣, 因为他们觉得有很多知识点都比较实用, 如山谷风与露营地的选择, 城市热岛效应等。
(7) 景观动态变化。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景观变化的作用力类型, 不同强度干扰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理解景观稳定性的特性。本章理论较多, 需要补充一些应用性的内容, 否则讲课时枯燥乏味, 学生没兴趣听。例如结合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有关知识, 补充“演替顶极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这一内容, 教学效果就很好, 学生非常感兴趣。
(8)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系统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同时也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前提。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景观分类的原则, 掌握景观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工作步骤和基本方法等。结合典型案例讲解, 效果较好。
(9)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求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理解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掌握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与类型。本章内容与其他景观设计类专业课程结合最紧密, 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讲课时, 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国内外生态规划设计的经典案例, 如德国杜伊斯保北区公园规划设计, 中山歧江公园规划设计等。
2 课程实验多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结合
就景观设计专业而言, 景观生态学是专业基础课, 课程实验若能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 (如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 结合起来, 不仅能有效巩固该课程内容, 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04级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景观生态改造建议”, 实验要求运用所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园林树木学等学科的知识对火炉山的景观进行分析评议, 提出景观生态改造建议。实验先由任课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去现场实地勘察, 并邀请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园林树木学的老师一同现场指导, 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现状情况, 提出改造建议, 撰写实验报告。结果实验很成功, 大部分同学的实验报告除了文本外, 还附加了规划设计图纸, 把改造建议图文并茂地表达出来。
3 教学实习尽量与其他课程一起组成专业综合性实习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起组成综合实习, 不仅能节省实习经费, 而且增加不同专业课程的指导老师数量,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全面。当然, 要使相关的专业课程实习集中一起进行, 需要在教学计划里统一安排好实习时间, 否则因为时间冲突而引起的调课问题很麻烦。
4 完善考核内容与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灵活选择多种考核形式, 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成绩评定时加大课程论文的比例, 可考查学生的文献资料查阅、调查研究、应用写作等综合能力;加大平时作业的比例, 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平时作业, 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
5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大量优美逼真和清晰动感的画面、图表和视频等形式, 使得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体化、教学内容情景化,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提高讲课的效率。但是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 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创造力被束缚, 教学风格被抹杀, 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之间的解说员, 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讲课时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 结语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普通生态学, 因此在讲课中要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生态学基础知识, 特别是生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另外, 为景观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景观生态学教师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知识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知识, 这样讲课时才能将生态学的知识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才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总之, 有责任心的教师, 合理的教学内容, 优良的教学方法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郭晋平, 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3]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李建新.景观生态学实践与评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5]沈一, 陈涛.城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网络规划的研究[J].四川建筑, 2004 (6) :11~12.
8.生态学专业分析 篇八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教学改革 探讨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院级重点课程《环境生态学》建设项目,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综合试点改革项目、海南医学院校级重点课程《环境化学》建设项目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24-01
环境生态学是近40年新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课程是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环境科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同行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5],但该课程在很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仍属于新兴课程,其内容和体系仍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考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对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部分,二是应用部分[6]。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学科体系尚不够完善,借鉴了生态学学科的许多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与普通生态学存在着交叉重复现象[7]。因此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经过笔者对众多教材比较,选取了由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作为教材,并根据教学大纲适当对所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环境生态学》课程,学生不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要补充生态学原理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及生态系统生态等),删除该教材与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如所选教材中的“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此外,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信息量,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引入课堂,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学习思路。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环境生态学》课程中许多生态学基本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一方面是难理解,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面对知识点时先独立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广泛讨论,相信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8]。此外,针对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师可设置许多小专题,让学生独自查阅资料,然后一起分析讨论,并不断启发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说教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各种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9,10]。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利用Flash、Animator和3DStudiomax等动画方面的处理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课程中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授生物通过行为传递信息时,把蜜蜂通过舞蹈的形式传递信息制作成Flash动画,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接受、加深学生对生物间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的印象。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环境生态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应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要恰当引入生活和生产中的生态案例来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非常实用,学生在了解新信息、开阔视野的过程中,兴趣倍增,而且思路也得到了拓展[11]。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可以实时联系媒体报道的紫茎泽兰、凤眼莲、大米草等入侵物种在中国大面积出现的实例,并结合海南本地生态入侵物种如飞机草、椰心叶甲等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分析。这既是对教材的补充与更新,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可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改变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枢纽[7]。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环境生态学知识,该课程已开通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从该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可以方便地阅览和下载主要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教师简介、教学大纲、主讲教师授课教案、教学讲义、教学图片和视频材料、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课程自测试题等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课后进一步消化课程有关知识。同时,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学生的作业提交也可通过此网络进行,更加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发布课程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结果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就构建了老师与学生网络实时交流平台。总而言之,Blackboard平台的建立可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可促进师生互动,延伸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4.与科研相结合,拓展学生创新性思维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1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所从事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让学生有选择地进入实验室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培养其科研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再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等的大学生创新课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13]。教学的根本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极其重要。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应用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专门研究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到实践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可加深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海南医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现有的环境生态实习基地的基础之上,根据专业特点和背景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利用海南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建立实践基地。例如,充分利用海南省本地资源建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实践基地、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实践基地、呀诺达热带雨林实践基地等。
四、考评模式的改革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是反馈教与学信息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4]。传统的考核仅仅是对理论知识原理的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在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还要对考评模式进行改革。
1.灵活选择考评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择考评模式,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通过近几年来对环境生态学考评模式的尝试,探索出考评模式为考评成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占总成绩的60%,后者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专题讨论、专题汇报、实习报告等环节。该考评模式实施一方面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发展。
2.考易网络试题库的建设和应用
传统的考试都是由授课教师负责出卷,存在很大的偏向性,不能公平、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15]。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题库建设进行机考是未来的趋势。高等学校的学科试题库建设是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利用网络资源已初步建成考易网络试题库共1200道试题,可以实现在线组卷和在线考试,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不断地进行试题库的补充和更新。考易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不仅可以全面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常规教学管理、减轻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负担会起积极作用。
五、结语
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考评模式等都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探索。教学内容要不断补充和更新,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本地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上要充分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建设实践基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评模式上要灵活地选择多种考评模式,通过试题库的建设实现教考分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总之,通过教、学、研全方面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环境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盛连喜,冯江,汪娓.环境生态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6):135-136
[3]杜庆才,孙兰萍,丁艳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2011,38(9):196-191
[4]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9):91-93
[5]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5):107-108
[6]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4-45
[7]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168-169
[8]王小兵.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7(11):79-80
[9]黄玲芳.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44-45
[10]周兵,闫小红,王新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环境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59-160,172
[11]王辉,姚鹏辉,焦莎莎.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教),2014,9(5):70-71
[12]马翠欣.基于项目构架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53-12254
[13]毛新.实践教学制度的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3):36-40
[14]王宁.“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147-148
[15]杨祎.高等学校学科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观察,2016,5(9):32-33
作者简介:
【生态学专业分析】推荐阅读:
生态技术发展现状分析09-19
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7-21
生态公益林及其环境保护对策的分析07-01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07-13
生态学概论论文08-10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09-30
城市生态学要点总结07-14
基础生态学判断题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