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2024-10-16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12篇)

1.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一

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广东组委会

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广东赛区

决赛成绩通知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由国际综合英语教学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双语学习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广东赛区决赛活动于2009年4月25日成功举行!感谢贵校对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广东赛区组委会工作的支持,并祝贺贵校学生在本次广东赛区的决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贵校参赛选手成绩如下:

一等奖:

邓华恩黄宇威黄文茵张昭澹黄泽宏

二等奖:

杨健权彤睿隋佩妤汪致远孙诗艺林玥王嘉琳林雪詹心玮金子滢邱极烨大出陈仲麟梁家豪王均月 袁詠诗袁俊凯罗文轩陈宝琦谭永鑫夏海怡肖永怡宫函张萌李浩昊梁婉颖李永健林雨铭梁诗茗吴爱琳张妥林夏媚王璐瑶蔡心雨陈惠怡黄诗梅罗康琪赖镇海苏佩茵陈凯雪周芳茹胡善楷黄炜赵胜焕张德龙吴瑀昕杨雨晗冯钊杰 三等奖:

李炳均张子洋高耀庭金昊贤冯翰陈一鸣龙昊魏瑶许泽鸿

高琪欧家琳黄泓轩林雨潘宇珊李樟林林子园方心儿

张浩杨颖斌王慧翘何银花刘师垚苏冰林昊斌刘颖彤 张兆铖谢天程顾佳佳吴东莹杨毅涛杨 煇

优秀奖:

刘兆志梁崔文艳何纪宣王凯尼江明礼邓卓辉江中正邱静茹罗逸

广东赛区特等奖角逐选手:

黄文茵黄泽宏

全国总决赛资格选手:

杨健权彤睿林 玥王嘉琳林 雪大 出 黄宇威袁詠诗陈宝琦宫函张萌梁婉颖陈惠怡邓华恩黄文茵张昭澹黄泽宏

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广东赛区组委会

二00九年五月八日

2.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二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高校中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一项测试,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拨作用。目前,国内语言测试的研究者们将测试对象集中CET、TEM、IELTS等测试上,对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有用性和科学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局限。因此,本文将以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基础,从测试项目比重、测试内容覆盖面、考试题型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样题(C类)的有用性。

二、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依据

语言测试学者巴赫曼(Bachman)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之后,Bachman和Palmer在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一书中指出交际测试设计和评价的“有用性”原则。即有用性=信度+效度+可行性+反拨作用+真实性+互动性。本文主要从测试的效度、反拨作用、真实性、互动性来分析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样题。

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的交际语言能力的有用性分析

1.测试项目笔重。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试题主观题的比重高于客观题比重,主观性的测试考的是受试者的产出性能力,其效度更高,对教学有更积极的反拨作用。但主观性测试的评分和实施很难,因而可信度低,可行性差。而客观性测试信度高,可行性强,享有一套完善的统计分析手段,如: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分数等值(score equating)处理、题库(item banking)建设等。但是实践证明客观性测试效度低,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小,很难测试学生的产出性能力,与真实的语言运用不相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样题(C类)中,主观题占53.33%,客观题占46.67%,这样的比例既可以保证测试的效度和对教学积极的反拨作用,又可以保证试题的信度和可行性。

2.测试内容覆盖面。Bachman交际语言在语言的运用上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掌握词汇、语法、句法、组织等语言基础,更需要将语言与具体的场景相结合以便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则很好地考查了中西文化如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例如:

42.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__________,commonly known as the United Kingdom(UK)or Britain,is a sovereign state in Europe.It was the world’s first industrialized country and the world’s foremost power during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A.England B.Ireland C.Scotland D.Wales

该题来自于文化部分,由题目可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不仅仅考查的是语法、词汇,而是综合地考查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英美文化、历史、文学都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文化水准,能够顺应交际语言理论模式对语言能力的要求。

3.考试题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题型非常灵活,涉及选择题、简答题、改错题、填空题、摘要补充题等。下面笔者就从听力部分分析其有用性。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听力部分的题型包括短对话、长对话、新闻和复合式听写。考试中,被试者运用交际语言能力从考卷中获取信息并作答。

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样题(C类)听力话题的统计

从上表可知,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听力部分不同程度地考查了教学要求中的语言能力,基本具备效度。选材注重真实性,用真实语境中的对话的形式来考验交际能力,会根据会话考查学生交流的意图,这就涉及了语用学中的Grice对话的关联原则和社会语言学中在某个特定场合中的正确、恰当用语等,具备互动性。同时,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听力部分题目难度稍大,学生通过测试发现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听力学习中有的放矢。教师也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总而言之,对教学有较好的反拨作用。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提高外语能力的不断重视,交际语言能力的提高仍是以未来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以其特有的优势,势必会促进教学,给大学外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带来积极的反拨作用。我们应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竞赛为契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Bachman,Lyle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84.

3.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三

关键词:综合能力;工程素质;创新;工程训练

作者简介:罗凤利(1967-),男,内蒙古赤峰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副教授;

李光煜(196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45-01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1,2]黑龙江科技学院参加全国系列竞赛的宗旨是为人才培养服务、为教育质量助力、为创业就业引路。竞赛的方针是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

一、竞赛开阔了学生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均以“无碳小车”为命题,大赛要求只允许使用重力势能驱动小车前行,同时还要实现周期性左右转弯的功能,实现小车“S”形或“8”形的运动轨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比如驱动轮的结构设计、转向轮的结构设计、整车的动力矩和阻力矩的平衡计算以及小车精确定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整理过程也是学生对理论设计的学习过程,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参与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多所高校大量的巧妙的结构设计,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比如驱动轮的主从动设计、激光定位的应用、增速机构的设计等,并最终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们设计的“无碳小车”上。

在小车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但能熟练操作普通的车床、铣床、磨床、齿轮机床等,而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数控车床、铣床及加工中心等现代加工设备、加工零件,特别是用激光切割的方法制作齿轮,学习了模数小于1的齿轮在CAD中的画法。竞赛中有属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徽标设计和现场制作,而徽标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从徽标的寓意到徽标的形象设计,从PS软件的应用到出图,从徽标加工数控程序的生成到加工中心的高速加工,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挑战,徽标的设计与加工让学生对机械设计与艺术设计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竞赛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在此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设计一部机器时,不仅要考虑到原理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如何选材、如何加工、如何装配等问题。简单永远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一个机器在能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其结构越简单越好。竞赛使学生认识到机器的设计制造必须做到“设计合理,制作精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竞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勤奋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工程素质等。

工程素质是指人在有关工程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和作风,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工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其中,工程意识包括市场、质量、安全、群体、环境、社会、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意识。[1,3]

竞赛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制作、安装、调试、撰写报告,参加比赛。整个小车的设计制作涉及到车工、铣工、钳工、焊接、数控、激光等诸多工种,涉及到工艺、设计、加工、后处理等诸多工作,是在生产实践的环境下进行的,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接受社会化生产的熏陶和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学生将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工程素养的认识。这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竞赛建立了沟通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竞赛配备了指导教师团队,以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主,以其他交叉学科和工种的指导教师为辅。竞赛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学会沟通,与团队领导沟通、与负责总体安排的教师沟通、与负责加工的教师沟通、与参赛其他学生的沟通。工作中,由理论指导教师提出工作内容和计划安排,每一项任务有具体的完成时间和主要负责人,每组参赛学生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可随时与教师探讨设计灵感和思路,实施定期会议制度,每周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和工作计划。参赛学生分别负责小车的详细设计,有关联的设计要实行小组讨论制度,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工作中设计与加工不分家,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随时沟通设计细节,反馈加工结果。竞赛从管理上做到了统筹安排,从实施上做到了细致全面。

理论指导教师负责整体进度的把握,图纸的审核,各项工作的布置,确定学生的设计思想、结构设计和方案设计等工作。实践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小车各个零部件的加工、采购和装配工作,实践部分涉及到大量工种之间的配合合作、加工工艺的安排、加工时间的把握、解决小车加工时间和正常教学时间的冲突等工作。理论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需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只有形成一个团队才能保证整个小车的制作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参赛小车。

四、竞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竞赛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活跃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初启蒙式的潜移默化是非常重要的。在小车设计制作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设计理论、制造方法和工艺,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自行设计、自行制作的创新训练环节,并将其应用到小车的设计制造中。

竞赛是在工程训练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提高工程训练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竞赛为工程训练开展多专业、多学科的教学开拓了思路。用竞赛的方法检验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质量是学生随后要学习的教学方法。竞赛用大工程、大实践的理念培养了大学生的工程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落实了“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的宗旨,以“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的方针,达到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贯彻了“重在实践,鼓励创新,突出综合、强调能力、争创新高”的指导思想。[1,2]

参考文献:

[1]武小梅,王星华,刘艺,等.基于实训教学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2]赵周发.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3]赵丽.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4.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四

一、竞赛目的与宗旨: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是由教育部有关部门同意举办的全国性的中学生英语学科竞赛。本竞赛旨在全面培养我国中学生的英语素质,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励在中学英语教与学上优秀的师生。本竞赛面向初中学生,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二、主办单位: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英语外语教师协会

地区主办:天津市少年宫

三、竞赛对象:全市在校中学生均可参加,根据素质教育精神,本竞赛避免仅仅选拔“尖子生”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四、竞赛分组:初一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三年级组

五、竞赛时间:初赛于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在全市各考点同时举行。

初一年级组、初三年级组上午8:00—10:00初二年级组上午10:30—12:30

初赛包括听力和笔试两项内容。试题全部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

六、命题范围、竞赛题型:

1、命题范围:竞赛的命题按课标要求,以2012—2013学上学期学过的课本内容为主,兼顾以前已学过的内容。根据我国中学英语教材“多样化”的实际情况,本竞赛各个年级组赛题的命制将参考现行各种教材,但是不只针对任何一种教材。

2、竞赛题型:初赛和决赛的命题原则是依标、靠本、求新,既有同步性,又有水平度。各年级赛题既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本次竞赛将借鉴国内外英语测试新题型及测试方法,在保持题型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还将设计一些考查智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赛题,以增加赛题的区分度。

七、奖励办法:本次竞赛设全国等级奖(全国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教师辅导奖),市级等级奖(市级一、二、三等奖)及市级优秀奖。同时向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八、参赛费用:30元/人

5.高一英语单词竞赛的方案 篇五

高一年英语组

一、活动主题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考察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单词积累情况,高一年英语备课组计划将于12.9日(第19周),举行“单词竞赛”。此举有利于加强高一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运用,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学习意识,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活动时间:2013年12月9日

三、参赛对象: 全体高一年学生

四、比赛内容:大部分为本学期课本上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四

会单词,外加上一些常用短语和本学期课本少量三会词语。

五、比赛程序:

(一)活动第一阶段(2013年12月1日—12月9日)

活动内容:各班英语教师总结所学单词,整理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记忆。

(二)活动第二阶段(2013年12月9日晚自习第二节课)活动内容:

1.全年级进行统一现场比赛,铃声响后发卷。

2.现场比赛总时间为30分钟,铃响后收卷。

3.要求监考老师(各班班任协助及英语教师)认真督查所在班级学生情况。结束比赛后,监考老师收好学生作品,统一由英语组老师批改。

六、书写规则及要求:

统一用黑色水笔书写。

七、评选办法:

(一)由英语教师担任评委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

(二)评奖以班级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约30。

八、奖励办法:

对优秀班集体颁发奖状,获奖同学统一颁发喜报及纪念品,以资鼓励。

以上是高一年英语组计划在本学期下半学期举行的英语单词竞赛的活动方案,请求给予领导批准。

高一年英语组

6.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篇六

一、竞赛宗旨与目的本竞赛旨在配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开展此项竞赛活动,有助于全面展示全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成果,保证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各项指标的落实,有助于学生夯实和扩展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推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二、参赛对象

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本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三、竞赛时间和方法

1、初赛程序及方式。初赛定于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初赛由全国统一命题,包括笔答和听力两部分。初赛听力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

2、决赛程序及方式。决赛笔试(含听力)定于2011年5月8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决赛分两种方式,各地可任选一种:第一种是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第二种是参加笔试(含听力)和口试。只参加笔试(含听力)的学生的决赛成绩满分为150分;既参加笔试(含听力)又参加口试的学生满分是200分,其中笔试分数为150分(含听力),口试分数为50分。决赛赛题和口试方案、题目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各省级竞赛组委会选择是否统一参加口试,并决定口试地点、时间、形式等具体事宜。

3、赛场设置。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竞赛活动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的领导下,初赛由参赛各高校设赛点组织进行,决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统一安排考场。所有赛点的标准赛场考生必须为30人;非标准赛场考生必须低于30人。凡是安排超过30人的赛场,视为违反赛规。

4、听力测试。所有初、决赛赛点须提前安排和检查好听力的设备和场地。听力测试必须在规定时间统一播放,在规定时间结束,否则视为违反赛规。

5、初赛评卷。参加初赛的各高校有初赛的评卷权。初赛评卷工作需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集中评卷,成绩须在一周内评出,并务必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参赛学生公布。

6、决赛评卷。决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组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统一进行决赛,统一评卷,以确保决赛成绩的权威性。决赛成绩须在决赛结束后两周内评出,并在上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的同时,及时准确地通知各参赛学校和参赛师生。

7、初、决赛成绩公布和查询。①初赛成绩在其所在的参赛学校查询。②决赛成绩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查询;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还将在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研究网(.cn)上公布荣获全国特等奖学生的名单。

四、命题范围和竞赛题型

1、命题范围: 各类考试的初赛和决赛赛题的命题将依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并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测试理论和命题技术、方法,既要参考现行各种大学英语主要教材,又不依据任何一种教材; 既要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利于检测出参赛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本竞赛的初、决赛赛题注意信度和效度,内容上体现真实性、实用性、交流性和时代性。

2、竞赛题型: 初、决赛笔试满分均为150分(主观题占90分,客观题占60分),其中听力均为30分。决赛口试满分为50分。本赛题既考查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侧重考查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

能力、阅读能力和智力水平。本次竞赛将借鉴国内外英语测试新题型及测试方法,在保持题型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竞赛内容将进一步加强英语“双基”考查力度,并加强考查“能力”的取向,完善初、决赛听力测试和决赛口试,加大语篇层次上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将设计一些考查智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赛题,以增加赛题的区分度。

为使广大师生熟悉本竞赛的题型和内容,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于赛前一个月将样题公布在《英语辅导报》高职高专版、《英语辅导报》大学英语四级版、《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版和《大学英语教学》等媒体上。样题中的命题范围、题型、题量、分值安排、难易度及水平度与正式竞赛赛题基本一致,供广大参赛师生参考。

五、奖励办法

1、奖励等级:本次竞赛四个类别均设四个奖励等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通过初赛产生。特等奖和一等奖通过决赛产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织机构根据决赛成绩确定。总获奖比率为参加初赛人数的51‰,特等奖获奖比率为1‰,一等奖获奖比率为5‰,二等奖获奖比率为15‰,三等奖获奖比率为30‰,参赛人数不足167人,但不低于100人的学校可以有一名学生参加决赛。另设优秀组织奖,颁发给竞赛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各级竞赛组织单位和个人,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评选和颁奖。

2、获奖证书: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限一名)由全国竞赛组委会分别颁发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向所在学校颁发奖状,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由全国竞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向获优秀组织奖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向其所在的单位颁发奖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院校的颁奖形式自定。

3、宣传表彰:获特等奖的师生名单将在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研究网站(.cn)和全国主要外语报刊上宣传表彰。

4、系列活动:2011年暑期举办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总决赛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夏令营,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和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获特等奖的大学生均有资格和机会参加。全国总决赛暨夏令营的部分优秀选手将有机会被选派出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英语竞赛和访学活动。

六、报名方法和竞赛经费

1、报名工作: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和各高校要根据上级竞赛组委会的统一安排,宣传竞赛的宗旨和意义,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竞赛。全国竞赛组委会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和各高校积极宣传和组织本次竞赛。

2、竞赛经费:经研究决定,本次竞赛全部收费每人不得超过30.00元,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参赛的各院校自留20.00元,用于组织、宣传、报名、初赛和初赛阅卷等;参赛学校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上缴10.00元,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组委会自留6.50元,用于初、决赛宣传、组织工作和决赛评卷、颁奖等工作,其余3.50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委会上缴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用于竞赛的组织、宣传、赛题命制及听力光盘(磁带)制作及发放、表彰奖励和全国总决赛暨夏令营活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织委员会

7.提高高一英语写作能力的探讨 篇七

笔者发现, 由于班上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为避免“马太效应”, 及早缩小差距, 让学生尽早地提高写作能力, 掌握简单句是必要的且是行之有效的。 (1) 主语+谓语 (不及物动词) (S+vi.) (2) 主语+谓语 (及物动词) +宾语 (S+vt.+O) (3) 主语+谓语 (及物动词) +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S+vt.+Oi+Od) (4) 主语+谓语 (及物动词) +宾语+宾补 (S+vt.+O+C) (5) 主语+系动词+表语 (S+Link V+P)

二、背诵与默写

“背诵与默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本单元中所学到的短语、句型、文章段落在阅读理解中的“好词好句”,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经典句型库, 也间接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例如: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 Unit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有这样一段内容:“People love to get together to eat, drink and have fun with each other.Festivals let us enjoy life, be proud of our customs and forget our work for a little while.”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让学生背诵这一段, 在一次日常写作中, 学生就学以致用写道:“Talking on the phone with friends could help me forget the pressure of study for a little while.”由此可见, 背诵与默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限时自由写作

许多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下写作任务, 并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 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写作训练不能有效进行, 因此写作练习强度不够。所以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除了必要时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 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限时自由写作, 即限定时间和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之后让学生之间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互相学习。学生借此机会也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 看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写作也变得鲜活起来, 不再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布鲁纳, 1989)

四、巧用复合句, 固定句型

随着高一年级英语语法教学的深入, 高一学生会陆续学习到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因此, 让学生适时地将复合句运用到写作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高级句式, 不仅仅可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复合句也是可以起到巩固作用的。例如:在介绍人物类作文时, 运用定语从句可以增加作文的亮点。 (1) Mo Yan, whose real name is Guan Moye, is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writer. (2) Nelson Mandela, who was born in South Africa, entered university in 1937. (3) Liu Xiang, who was born in 1983, Shanghai, is China’s first male Olympic track champion.在议论文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复合句。例如: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make friends online) . (宾语从句)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it.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ternet helps make many new friends) . (表语从句) They say making friends online is a waste of time (that should be spent more meaningfully on study) . (定语从句) It is my opinion (that students should put their study, health and safety at first) . (主语从句)

五、编写句子或段落

在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 以文本为载体突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 需要进行学后整合与巩固。教师对学生的检测不能仅停留在只听写单词和短语的层面, 还应当以句子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结论

高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写作指导, 坚持写和练, 学生英语作文写作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爱燕.对英语课堂提问中‘马太效应’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 (6) .

[2]冷同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时效性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 (6) .

[3]南红.利用英语阅读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探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 (7) .

8.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八

摘 要: 士官学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可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正确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备考:第一,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第二,组织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第三,进行有计划的赛前辅导,在备考全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指导。

关键词: 士官学员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学习策略 赛前辅导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全国范围内的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明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全面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从2007 年开始,为了确保不同类学生竞赛的公平性,大学生英语竞赛由原来只是简单分成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AB 两个等级细分为ABCD 四个类别。其中A 类适用于研究生;B类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的学生;C 类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D 类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士官学员属于高职高专学生,所以适用于D 类。参加英语竞赛可以提高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要取得好的赛绩,正确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升学员的英语成绩。

第一,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堂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因此,除了传授教材上的知识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员接触竞赛,了解规则,熟悉流程,感受氛围。首先,教员在英语开课的时候,就向学员介绍大学生英语竞赛,使学员了解大赛的现状与规定、参赛的条件和参赛意义,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树立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可将各种竞赛的模拟题或真题融入其中,帮助学员完成。这样既考查了他们的参赛能力,又可让学员充分了解竞赛的题型情况。另外,教员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竞赛,这些小竞赛不一定是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内容,也可以是单词拼写、你演我猜等富有趣味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提高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让他们经常感受到竞争的气氛。在竞赛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会为以后参加大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组织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在大赛的题型设置上,听力和口语占有一定的比例。2015年大纲规定,初赛和决赛中均包含听力30分,决赛时可选50分的口语题。但士官学员英语基础普遍不好、底子薄弱,听说能力比较差,适当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在全校学员中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班级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大的英语学习环境,可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地增强学员的听说能力,提高英语学习兴趣,锻炼和展示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英语课外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英语角、播放并讨论英语电影、听记英语歌曲、设立英语日、组织并指导校级各项英语赛事等活动,都可在校园中给学员们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

第三,进行有计划的赛前辅导 。为进一步提高选手的英语竞赛能力,进行赛前动员,选出优秀的选手,制订详细的竞赛辅导方案以开展教学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第一次参赛,对于大赛的组织方式、题型设置、题目难度、如何备考等问题都不甚明确,英语教员应在系统地准备后,执行好讲解工作;对一些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的学员,教员应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报名;另外,应使学员充分认识到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对个人英语学习及以后发展的益处等。由于入围决赛的学员名额非常有限,要根据初赛成绩选拔出部分优秀学员,各班任课英语教员可推荐学员加入,从而扩大竞赛辅导的影响和学员的受益面。通过测试、访谈的形式对学员进行摸底情况调查,从而了解总体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存在的个体差异。

接下来的阶段将加大语言知识技能的输入量,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逐渐增强。根据大学生英语竞赛的题型特点,分成听力、阅读、词汇语法翻译和英文写作四大部分,有经验并擅长这些部分的教员将轮流为选手作专项讲解。每个教员负责一个版块,介绍竞赛题型,总结历年真题命题特点和出题规律,分享备考指南,这一部分帮助学员从宏观上了解该考试的出题形式、答题攻略等。此外,帮助学员夯实英语基础,是对学习的温故而知新。

冲刺阶段要大约四周左右。本阶段主要分为真题讲解和真题模拟考试,集中强化选手们的应试能力,通过模拟考试达到分数突破、提高解题速度的目的。教员对最近两年初赛、决赛考试真题进行讲解,每题(包括每个选项)从难易程度、考察知识点、时间分布、应试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使学员熟悉竞赛的内容和流程,降低非智力因素对学员真实水平发挥的影响。通过该部分学习,选手们可充分了解出题风格,熟知解题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备考。

9.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简介 篇九

本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及本、专科所有年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本竞赛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倡“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坚持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避免仅仅选拔“尖子”参加竞赛,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

竞赛时间和操作细则

1.初赛时间及形式:初赛定于2012年4月8日(星期日)上午

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初赛赛题包括笔答和听力两部分。初赛听力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

10.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开始报名 篇十

此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于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决赛于2007年5月13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初赛和决赛均为全国统一命题,采用书面方式进行,由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制卷。竞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读、听、说、写、译五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参加决赛的学生必须从参加初赛的学生中选拔,按初赛成绩确定。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是测评全国性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竞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11.大学生英语竞赛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竞赛的作用;竞赛能力;赛前辅导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036-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10

1 . 引言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简称NECCS)是全国唯一的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竞赛分A、B、C、D四个类别,其中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历年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的考生人数多,所占比重大,学校也非常重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并积极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自2011年,教务处和外语学院针对入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选手制订了详细的竞赛培训方案,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赛前辅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竞赛能力。经过两年的赛前辅导实践,辅导模式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同?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竞赛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入围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的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以后进行类似的竞赛赛前辅导提供启示。

2 . 英语竞赛的作用

2 . 1 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竞赛题型灵活多样,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从积极备考,到考场发挥,再到赛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分析和思考,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得到提升。非常明显,经常参加英语竞赛的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比其他学生高很多(陈柳悦,2011:119)。

2 . 2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英语竞赛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鼓励学生加强英语自主学习。学生们之所以喜欢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是因为通过竞赛能将自身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马海旭等,2009:46)。

2 . 3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社会中,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同时,参加竞赛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当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或因几分甚至0.5分与决赛或特等奖失之交臂时,学生要学会勇敢面对,坦然接受,并分析原因,树立信心,准备再次参加竞赛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3 . 研究设计

3 .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探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赛前辅导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学生对赛前辅导是否满意?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2)学生对赛前辅导有何看法以及有哪些个人收获?

3 . 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湖北工业大学入围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的22名选手,其中有10名来自09级(大三),10名来自10级(大二),2名来自11级(大一)。

3 . 3 辅导模式

通过对选手初赛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强项和薄弱环节,结合2012年竞赛C类样题及初赛试题的题型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进行专题策略讲解,依托我校语言学习平台的训练模块及海量的信息资源库,组织竞赛团队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强化训练及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具体辅导方案如下(见表1):

3 . 4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以一份自行设计的问卷为主要数据收集手段,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满意程度,对教学组织方式的态度,对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的评价以及对所发辅导资料的看法。

(2)抽样访谈。随机抽取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旨在了解他们对赛前辅导模式比较深入的看法以及个人收获。

4 . 研究发现

4 . 1 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问卷发放22份,回收20份。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这次赛前辅导是比较满意的(见表2),对这种以教师专题策略讲解为主,结合模拟考试、小组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90%的学生对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评价较高,认为“授课教师非常认真负责,教学内容详尽实用”①。“教师上课能够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各方面击破,并且能够与学生互动”。但25%(5人)的学生表示“辅导资料感觉有点难,数量有些少,希望多发一些阅读、改错、听力的资料”,30%(6人)的学生认为“辅导时间比较仓促”,“辅导时间还可以长一点”。

4 . 2 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总体看法及个人收获

抽样访谈。在2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进行访谈,主要谈谈学生对赛前辅导的总体看法及自己的一些个人收获。被采访的2名学生都比较认同这一竞赛辅导模式,觉得这种集中式的赛前辅导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并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个人收获方面,学生认为,英语技能得到了提升。通过教师系统的分析讲解,学生对某些较为生疏的题型如完形、改错有了一定的突破,对各种不同的写作模式和阅读技巧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另外,集中强化辅导不仅是为了提高英语竞赛能力,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能更好地总结英语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使自己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5 . 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形式探究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决赛赛前辅导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赛前辅导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也正是学校的重视、学院的支持、选手的努力,这两年我校英语竞赛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但赛前辅导对于学生竞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显现的过程,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短期赛前辅导和长期教学积累相结合

短期赛前辅导能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专题策略讲解有利于学生英语竞赛水平的拔高,但竞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累积。因此,短期赛前辅导应与长期教学积累相结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英语竞赛内容和平时课本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来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

(2)加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

学科竞赛工作的成功与良好成绩的获得,主要依靠广大教师的不懈指导(汪合生、王守先,2012:136)。英语竞赛题量大,题型多样且富于变化,而相应的辅导资料并不丰富,决赛赛前辅导时间也比较有限,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自身要对竞赛题型有透彻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并善于搜集相关资料,把握重难点。教师之间既要分工明确,也要相互交流、资源共享、配合默契。只有加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保证英语竞赛成绩的稳定性。

(3)完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英语竞赛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学生参与英语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培养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和现金奖励;对指导教师,给予课时的补助和现金奖励,在科研教学考核及职称评审时给予政策倾斜;对组织竞赛较好的学院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通过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学科竞赛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瞿绍军,2012:3981)。

参考文献

陈柳悦. 从大学生英语竞赛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8):118-11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6):45-47.

瞿绍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3980-3981.

12.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高一 篇十二

一、企业调研英语翻译能力的需求

为了开展校企合作, 我们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参加一线工作, 进行深入调研,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等。如东莞德永佳纺织有限公司, 附属于香港德永佳集团, 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 客户主要为欧美、亚洲各地的国际知名品牌。我院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在该公司就业, 有较好的外语基础, 获取了相关的英语技能证书的毕业生都被安排到公司的收发部工作。收发部共有跟单、文书、船务、打单四个组。跟单员工作的特点是复杂性和全方位的, 除了具备一定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和翻译能力, 能处理好各种单据、E-mail的翻译, 再通过半年多的岗位培训, 才能全方位上岗。到纺织厂采购部进行调查、访谈中了解到, 采购部的员工都提出有进一步学习英语知识的需求, 但他们的英语水平等级只处于大学四级以下或者更差, 在接收公司的E-mail翻译中存在难度。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 他们随时会与外国客户进行订单洽谈、E-mail处理, 甚至出国采购等, 而本身的英语能力水平就严重地影响了业务发展, 所以不得不采取对策———对采购部所有员工进行英语培训。

二、高职学生英语翻译水平能力分析

从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 我院学生英语水平并不高, 工科类多数学生拿的是B级证书, 文科类的学生基础好些, 有A级、大学英语四级和公共英语三级, 但也有少数连B级也没有考过的。在历年的考试中, 高职学生短文的中英翻译和作文中的翻译水平一直比较薄弱。高职院校的课堂英语只重视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让学生就业岗位英语翻译技能的需求无法得到提高。

1.高职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高, 基础较差, 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完全用英语思维或完全靠英语单词释义来理解课文是不切实际的。由于词汇量少, 缺乏对英语语法和惯用语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在翻译中往往会闹笑话, 如句子:He is dying.很多学生翻译成“他正在死去”。根据英语语法的习惯, 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他快不行了”。

2.目前, 我们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比较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以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轻视翻译教学, 更没有专门设置的翻译课程, 不能全面掌握相关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

3.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背景的不同造成翻译的困难和误解。学生在翻译英语句子时会习惯地用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来表达。如句子:Mr.Smith is an American China trader.误译成“史密斯先生是一个美籍华裔商人”这句话正译为“史密斯先生是一个做对华贸易的美国商人。”在讲解country music时, 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西方的“乡村音乐”, 而把它翻译成“国家音乐”。

三、高职学生英语竞赛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

高职学生英语竞赛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强化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竞赛试题的设置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相契合

随着教育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要求的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发展, 并且在教学改革中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期能够对学生跨文化翻译能力加以培养, 希望学生能够将自身在英语翻译方面的所学知识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实现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强化。而高职学生英语竞赛活动的开展一般坚持将英语课程要求作为指导思想, 力求借助竞赛活动对大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和基本英语技能进行有效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等, 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竞赛活动的设置能够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参与翻译实践活动的机会, 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并且由于竞赛主办方每年结合社会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实际要求调整试题, 学生在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自身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 并且受到试题的影响, 学生在培养自身翻译能力的过程中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契合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满意的人才, 促使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增强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二) 英语竞赛活动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辅助

大学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知识课程, 并且英语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 可见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培养学生精神品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高职英语竞赛活动中, 学生会接触到相对丰富的英语知识, 并且这些知识包含英语国家文化、英语语言国家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等, 而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完成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实质上会同时应用中国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 两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实际应用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见, 合理开展英语竞赛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强化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三) 英语竞赛活动能够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英语竞赛活动的过程中, 其为了解决各种类型的英语题目, 不得不使用英语语言完成对相关题目的翻译, 并应用英语思维模式对相关英语题目进行解析, 可见高职院校的英语竞赛活动对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而在学生养成应用英语思维分析问题后, 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受其影响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未来顺利就业。

四、高职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

随着对外经济强劲势头的发展, 高职毕业生也常常需要不可避免地承担商务英语现场翻译事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就业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当中实用翻译能力尤为重要, 包括英语口译、笔译, 以及应用文写作等内容, 都对职业实用英语翻译有强烈的需求。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 采取各种强化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当中通过英语竞赛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面对目前课堂教学和教材的不足, 应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技能大赛来弥补不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我院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英语大赛活动, 如学院英语口语演讲大赛、诗朗诵、辩论赛、配音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等。

(一) 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提高口语和口译能力

为了选拔人才参加广东赛区的全国口语大赛, 我院连续八届举行学院口语大赛, 通过初赛、复赛再到决赛, 层层筛选, 竞赛热烈而精彩, 这样每年都出现一批语言流利, 表现能力强的学生。这也有力证明了高职学生是可以学好英语的, 并有很好的口语和口译能力。通过大赛, 提升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效率,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口语大赛分“即兴演讲”和“职场口译”两部分, 全部竞赛项目都和高职学生未来职场可能需要涉及的英语口头交际内容和技能相结合。如在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中陈××同学荣获一等奖, 非英语专业的他毕业后选择了从事英语外贸工作。

(二) 参加全国大学生“海伦—斯诺”杯大赛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海伦·斯诺”翻译奖设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 英语参赛原文选自海伦·斯诺的原著, 汉语参赛原文选自国内著名翻译家的汉语译文或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海伦·斯诺”的文章。参加“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最优秀者可出国留学, 有机会获得美国南犹他大学的奖学金名额。但该大赛对高职学生参赛有难度, 只能鼓动极少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参赛。要想更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必须参照“海伦·斯诺”翻译奖的模式, 在校园设立类似的翻译大奖, 让学生踊跃参加, 在翻译实践中锤炼。

(三) 参加各种类型翻译比赛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逐步开展各种类型翻译比赛, 如翻译产品说明书、广告、邀请信、通知、海报等, 探索一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新路子。或组织更多的“商务现场口译”比赛, 主题来源于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 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学生所学即所用, 可以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磨合期”。英语竞赛要充分体现英语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为更多的学生能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和业务发展中使用职场英语打好基础, 大大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上岗能力。

从以往的校园英语竞赛来看, 比较多的竞赛有如在选拔“尖子”参加省里全国的竞赛, 而把大多数学生排除在竞赛之外的做法。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组织英语竞赛要面向全部学生, 提倡“重在参与”, 让大多数的学生都参与竞赛活动, 在竞赛中得到锻炼, 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党星.翻译生态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现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15.

[2]张贝, 葛瑞红.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B类) 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益处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14 (6) :89-90.

上一篇:【实用】小学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2018登革热防治培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