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

2024-07-10

苏教版八下语文(精选7篇)

1.苏教版八下语文 篇一

一、编排方式逆反传统,让语文教学左右为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编排方式一反传统习惯,以专题作为文本编排单位,并有意识淡化文体。这种编排方式新、奇,但问题也相伴而生。

1. 按照专题编排,让文本教学偏重人文性远离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具有工具性;语言是人类的心声,语言具有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已经是一个广泛达成共识的结论。一般而言,文本学习强调的是工具性(技术性、技能性)和人文性(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统一,文本教学应充分关注技术和人文两大元素。

但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排看,过于注重教材的专题思想内涵让必修教材的教学无法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提并论。这导致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关注“人文性”,忽略了“双基”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普遍有滑向“人文课”的现象。

这种导向不足取。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作为语文课,应该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落实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绝不能“得意忘言”。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些,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特别是这种专题编排方式与文体写作应有的技术指导出现了严重错位,使得每个专题后面附着的“写作指导”显得牵强附会。苏教版必修教材偏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过少关注语文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点上,苏教版与人教版,是务虚与务实的区别。

2. 文体错乱编排,让教学拄着拐棍跳舞

传统的文本编排方式是文体分类编排,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教版一直坚持这种教材编排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文体教学,便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操作,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反其道而行之,打乱文体,以主题内涵的统一性来编排文本。这样安排导致每一个专题糅杂了多种文体,显得不伦不类。如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统领的篇目有:《〈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等。古文、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外国诗歌等相交错。看起来像一锅杂烩,或是一份拼盘。

文体的不统一,文体知识的错杂,今天古文,明天小说,后天再变诗歌,势必导致教学的跳跃性加大,加重了学习的断续感,让一线教师拄着拐棍跳舞,这符合教学的规律吗?

苏教版教材编写组个人的阅读及欣赏个性彻底扰乱了教材编排要求的教材的系统性和知识的网络性。

二、内容结构比例失调,教材质量多有瑕疵

1. 古诗词数量偏少,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共精选29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曹植、陶渊明、谢朓、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李煜、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姜夔等15人,并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诗经》等,覆盖面较广,以最优秀的诗作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唐诗——宋词(包括宋诗)”的发展脉络。

苏教版:共选10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煜、晏殊、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10人,选择范围只局限在唐诗宋词。

相比较而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有两个问题:一是选取的篇幅数量上偏少,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积累提高;二是选编的范围有些偏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只在局部表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峰成就,学生的阅读及认识视野有局限。如极富成就的宋诗,苏教版教材就视而不见。而江苏省2008年高考考纲明确规定了古代诗词鉴赏的范围是“唐宋诗词”。

2. 古文与其他文体交叉编排,忽视了古文的特殊教学要求

古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独特性。正因为如此,人教版一直采取单元的编排方式,以方便教师教学操作。这一点经过历史的检验是合理的、科学的,是教师欢迎的。但苏教版教材却无视这一经过实践检验的编排模式,一改单元编排方式,而与其他文体交织编排,现代文和古文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小说、诗歌、散文、古文等硬煮成一锅粥。如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5篇文章,且不说这几篇文章是否都能从属于“我有一个梦想”这一思想内涵,仅就文体而言就够人惊诧的了,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交错,让人眼花缭乱。

古文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文不同,古文教学的任务与现代文也不同,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教学任务的界定与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特殊性,很难想象,教师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教学古代议论散文、外国悼词、外国演讲词、近代序文等多种文体。这种随性实难令教师接受。

3. 名著阅读引导不力,内容编排与高考要求严重错位

2008年江苏高考要求对选修历史学科的考生增考15分的“名著阅读”,主要有10部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家》《边城》《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女神》《雷雨》《哈姆雷特》等。

江苏的这一要求很突然,是在2008年2月份正式提出的,距高考只有三个多月。这一近乎儿戏的突然要求在师生的质疑中被“这些名著篇目在《附录》(《教学大纲》)上有规定这一牵强解释挡了回去。15分的考查要求,3个月的准备,10部厚厚的名著,无疑是一座大山压在了学生头上。

名著阅读需要考查,这一点毋庸置疑,说到底江苏的这一做法是照搬了全国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人教版教材在高中伊始就在5册必修教材中有意识、有计划、有序列地给学生安排了“名著导读”,让学生有所准备,有所积累,有所备考。而苏教版必修教材从来就没有就名著阅读考查给学生一个说法,2008高考前3个月冒然提出,面对各方怨言,江苏回应牵强。

对比两种教材对名著阅读的重视及具体引导:

人教版教材:(每册教材中都安排的“名著导读”,共10部)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名著导读”:《家》《高老头》

必修四“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名著导读”:《红楼梦》《堂吉诃德》

人教版必修教材还在选文中涉及了以下名著名篇:鲁迅作品7篇,《红楼梦》《老人与海》《雷雨》《哈姆雷特》《水浒》《边城》等。

苏教版教材:“名著导读”无。

苏教版教材在选文中只涉及了以下很少的名著名篇:鲁迅作品3篇,《红楼梦》《边城》《雷雨》等。

两厢比较,苏教版教材对名著阅读的引领与江苏高考要求之间是不对等的,相对于人教版名著阅读计划的明晰、内容的序列安排和高考备考方向、备考内容的明晰,苏教版在名著阅读上对学生的硬性要求显然欠缺人文关怀,官本位意识是否太强了些?

不以学生为本,而以编写人员为本,不能不给人自以为是的嫌疑!如江苏高考规定考郭沫若的《女神》,教材中根本没有选编任何篇目,就在高考中要求考查;如高考规定考鲁迅的《呐喊》,而五册必修只选编了鲁迅3篇文章,且没有一篇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这能说是科学合理的教材编排吗?这能说是负责任的教材吗?

4. 探究学习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探究能力培养浮于空泛

人教版在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梳理探究”方面的内容,以文化研究为定位,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为方向,延展教材知识,整合教材资源,并次第展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一点只要把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作以对比,意思自明。

人教版的探究内容安排:

必修一: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必修二:汉语成语;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必修三:文体与语体;逻辑与语文学习;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必修四:诗词格律;文学长河;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必修五: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理科中的语文

苏教版的探究内容安排:无。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改革,而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世易时移,人教版教材与时俱进,以具体的“梳理探究”这一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落实,而苏教版在这方面的粗疏无疑让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了一句空话。

5. 国外选文过多,有舍本逐末、崇洋媚外之嫌

中国文学的浩瀚与中国文化的博大世人共知,我这里表述此意不是反对选取国外作品,但五册必修教材一百来篇文章,选谁不选谁,其选编意图与文本呈现必然表现其良苦用心。在对待国外选文上,人教版与苏教版再次表现了较大不同。

苏教版5册必修共112篇(首),国外30篇(首),占27%。

人教版5册必修共109篇(首),国外18篇(首),占16%。

比较的结果是:苏教版国外篇目数量偏大,甚至苏教版必修二和必修五中的国外选文已经分别占到了1/3。一本高中生语文教材需要近30%的外国选文吗?一个中学生的文学视野需要那么大的国际阅读空间吗?为什么中国诸如鲁迅等那么多优秀作家的篇目被挡在教材选文之外?国外选文近30%的份额让人觉得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夸大了国外作品的阅读价值!

当学生的母语基本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还需要提高的时候,把时间和视野过多关注到国外选文,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还有一点崇洋媚外之嫌。编写专家的个人偏好和学识不应轻率甚至固执己见地强加于学生身上!中学生的文学视界不应无限大,文学熏染也不应囫囵吞枣,毕竟,他们还不是“大学中文系学生”!

三、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让作文教学繁杂紊乱

与人教版教材写作指导相比,苏教版教材的写作指导最大的问题是: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杠头,作文教学让一线教师难以操作。

我们先比较人教版和苏教版各五本必修教材在写作指导的编排上有着各自怎样不同的构设。

人教版:在五册必修教材中,写作指导被按照秩序细化为两大序列(记叙,议论),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二十个写作技术专题。

必修一: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学习描写;学习抒情;记叙的角度;叙议结合的写法

必修三:选择议论的角度;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论证方法;写作中的虚构

必修四: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了解反驳的途径;作一点辩证分析

必修五:怎样写得深刻;怎样写得丰富;讲究文采;怎样写得新颖

苏教版:写作指导在五册必修教材中随性、散漫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就语文而言,写作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要求系统的写作技术指导,并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比较而言,人教版的写作编排有着科学合理的安排脉络,有着清晰连贯的指导秩序。比起人教版布局科学、知识连贯、指导全面的写作指导体系,苏教版的写作指导编排显得过于随意:

一是写作指导的排序紊乱无序。人教版的写作指导编排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写人叙事,必修三和必修四是议论说理,必修五是写作提高: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按照由浅到深、由写人叙事到抒情议论、由基础等级要求到发展等级要求等合理的逻辑顺序,是以一种金字塔模式构设的。而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以散状呈无序编排,逮谁说谁,东一榔头、西一杠头,着实没有头绪。

二是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这一点尤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如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人教版集中以必修三和必修四两本教材连续对议论文写作的各个技术要点作不间断的连贯指导,体现了布局的科学、知识的连贯、指导的全面。而苏教版让人丈二和尚着实摸不着头脑,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亘高一、高二近乎两学年,且中间间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这种跨度只有苏教版有,也只有苏教版敢这样安排。

这样编排,让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操作呢?如必修三,按照教材编排,教师要完成三个作文教学与指导,即: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按照教材编排,教师要完成四个作文教学与指导,即: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实在让人找不着北!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极不系统,极不连贯;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训练常常是浮光掠影,甚至是支离破碎!

换作教材编写专家,他们又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文教学?我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向一线教师建言!

三是写作指导和文本编排油水分离。因苏教版文本编排从属于思想专题,文本的文体属性被彻底打乱,而写作指导又要求着具体的文体特性和技术性,因而每个小模块(单元)的写作指导与专题的粘合就像两张皮,不能合二为一。就像油水分离。如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的写作指导安排的是“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而本专题的几篇文本是《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这几篇文本集中表现的主题是关于生命的思考,而写作指导是关于详略安排。问题是:这几篇文章其叙述的突出特点是详略的使用吗?

教材改革是必要的,但教材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单纯求新求异,改革不能违背科学,不能不顾规律。江苏2008高考模式本已民怨群起,再加上令一线语文教师群起攻之的教材模式,现状令人担忧。

2.苏教版小学语文与“大语文观” 篇二

学习做诗是这样,学习语言文字也是这样。

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课内、轻课外,重应试、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语文教学受到考试的严重干扰,已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不得不违心地让学生去练一些与提高语言能力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抄背解词,抄背标准答案。背课文也要连标点一块儿背,因为默写课文标点错了是要扣分的。学习查字典要学生背部首目录,为的是对付“某字查某部几画”之类的试题。这些练习除了应付考试,可以说是百无一用。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怎么才能“化”得起来呢?这就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日记等语言实践活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语文教学局限在小课堂里,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考试转;课外时间又被繁重的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去写日记,去看电视……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哪里还有效率可言呢!

为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之初,我们便确立了语文教学要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这一指导思想,力求形成一种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格局。

这一指导思想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在阅读训练方面,力图构建一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训练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课外阅读,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指导课外阅读的系列课文。每册一篇,一直安排到六年级。《学会查“无字词典”》意在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生活体验准确理解词语的方法。《煮书》意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懂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意在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莫放“拦路虎”》则是要求学生养成读书勤查字典的习惯……七册课本安排了七篇这样的课文,有关课外阅读的主要问题几乎全涉及到了。学了方法,为的是用于课外阅读,为此,我们请李吉林老师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反过来又为课内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阅读训练机制。

我们还编写了一些“多功能课文”,力图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为生活实践服务。如《磁卡电话》《奶奶,请服药》《第一次汇款》就是这种类型的课文。学习这类课文,学生既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道德情操,还学到了言语交际的本领。“一石”而中“三鸟”,所以叫做“多功能课文”。如《第一次汇款》,讲的是“我”将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汇给了山区失学的儿童。在汇款过程中,“我”在邮局阿姨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填写汇款单。课文将汇款的手续讲得很具体,并出现了“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大写数字,还附了汇款单的样式要学生练习填写。学生读了这样的课文,不仅学得了语言文字,学会了到邮局汇款,而且培养了爱心,其收获是多方面的。

此外,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注意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力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挂起钩来。此种类型的作业有两种:一种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如学了《我的油布伞》,要求学生说说“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怎样疼爱你的”,并“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事例说一说,再写下来”;一种是将课堂学习所得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学了《百家姓》一课,要求学生“找一本《百家姓》读读”,并“调查全班同学有哪些姓,先写下来,再认一认”。

在说写训练方面,注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让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第八册“作文2”便是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大自然中去看看春天的风光,然后选一处景物写下来”。“作文7”则要求学生“回忆一下参加过的劳动,如大扫除、浇花、洗衣服、拔草、放羊等等,先把劳动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再把劳动的经过写具体”。显而易见,学生要写好这样的作文,就必须亲自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就必须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家务劳动和农业辅助劳动。否则,胸中没有这样的积蓄,即使是“巧妇”也难做出“无米之炊”来。

在说写训练中,我们还编入了大量言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随着通讯工具的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口头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这一需要,苏教版小语教材十分重视说话训练,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说话训练贯穿始终。说话训练从内容到形式,不再是清一色的“看图说话”,而是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来安排的。如第八册的说话训练,就安排了讨论发言、推荐或自我推荐、学习“赞美”与“安慰”、做节目主持人等内容。此外,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如讲解、演讲、辩论、导游等,事先都要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因此,学会搜集资料、使用资料,也是言语交际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材安排了“话说香港”这一训练课题,学生要向大家介绍香港,就得事先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如香港的历史变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的有关情况等。当然,在小学阶段,这种训练是极其初步的,要求不能太高。

在习惯培养方面,强调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必须老师与家长配合,全方位地抓。就拿第八册“学习习惯篇”安排的“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来说,就远不是仅在课内便可以养成的。要写好日记,教师要在课内给予指导,要教给他们方法,如要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要天天写,坚持不懈。然而这些观察活动主要是在课外进行的,又主要是在家庭动笔写成的。要使写日记每天坚持不辍,形成习惯,家长的督促检查就更是必不可少。

不光是写日记,所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齐抓共管。

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昭示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格局,语文教学应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死水一潭。

教材的编写意图必须转化为教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才能取得具体的教学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体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思想,实现语文教学课内外的衔接呢?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与课外。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这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历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由“例子”到“习题”,由精读到博览,由吸收到倾吐,一句话,由课内到课外。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指导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背会了其中的精彩段落,这只是经历了感知、领悟和积累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将学得的范文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才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运用阶段。虽然我们在课堂内也进行了迁移运用的练习,如学过一篇课文之后就进行“小练笔”,但其分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范文语言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强调抓好课外阅读,提倡学生写日记,积极参与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这一学习语文的过程。然而,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宁可给学生多订几套毫无用处的练习册,也不给学生订课外读物,还美其名曰“减轻负担”。其实,课外的阅读、写作等活动,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须进行的,并非可有可无。

其次,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一些支配课余时间的主动权。

减轻课业负担,首先要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繁琐分析依然相当普遍。分析一段课文,必问“这段有几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逐句讲解,不厌其碎,一问一答,贯穿始终。一篇课文,好比是一只漂亮的花瓶,整个看上去感觉很好,如果打成了一堆碎片,还有什么漂亮可言!繁琐分析,源远流长,陈陈相因,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积非成是。课堂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如此之大,事实上却无大用处!将一篇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一厢情愿地灌输给学生,事实证明其效果是不好的。因为凡是超越学生理解能力硬塞给学生的东西,大抵是僵死的,无用的;只有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出来的东西,才是鲜活的,有用的。我们果真在教学中摈弃了繁琐分析,加强了语言训练,就能够保证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作业。这么一来,就可以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有的老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这是要注意防止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便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才能也难以充分地展示出来。

第三,要搞好考试改革。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考查学生识别错别字的能力,便可从大街上的商业广告中搜集一些错别字让学生改正。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可出示一份说明书,让学生读读,看他们能不能理解上面的内容。要考查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便可提供一段采访实录,让学生采撷实录中的材料,写成一篇板报稿。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

3.苏教版八下语文 篇三

班级 姓名

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激愤。(2)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参考: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3)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

参考:十分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4)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

参考: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用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后句道出了不能解忧,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一句中三个“愁”字,足见愁思之多,与开头“多烦忧”相呼应。

(5)诗人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运用了两个典故,说说“蓬莱文章” “小谢”分别在这里分别指什么?诗人运用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参考:“蓬莱文章”原指汉代文章,这里是借指李云的文章,“小谢”原指谢脁,这里是诗人自比;作者赞美李云文章风格刚健,自己的诗句清新秀发,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6)这首诗的情感抒发有何特色?(或:你能说说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吗?)参考: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感慨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

2、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分别概括上下阕表达方式及主要内容。

参考:上阕描写,描绘了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事态的严重(“孤城闭”)。下阕抒情,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自己及戍卒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情感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描写加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奇异、肃杀。这样写出了塞外奇异的(秋)景;反映宋守军薄弱,军情紧急,为下文抒情铺垫。

(4)“霜满地”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参考:因为没能建立破敌的战功,归家无计,所以辗转难以入眠,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6)从这首词中的“长烟落日”“羌管悠悠”你能想到哪些相似的景物描写的诗句?请摘录下来。

参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是全词的总纲,总领全篇,以“风景”二字引出下文,接着从三方面来描写塞下秋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写气候; “四面边声连角起” 写战争的形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当时的地形。“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可见“生活艰苦”,此时饮酒,战士们是在“借酒销愁,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心切的惆怅的心情。“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窦宪的典故,其作用是: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为国戍边的责任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作者从幽怨的羌笛中想象的情景,是虚写,从“将军白发”可见战争持久;由“征夫泪”,可见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8)赏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

参考: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摹画出的画面拟个恰当的名字。参考:、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思乡图„„

(2)这首小令运用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幅 秋郊夕照图,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3)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参考:写景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抒情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7)首联和颔联的具体赏析

参考:凄凉、萧瑟、毫无生机的景象

首联写暮春时与所爱的人别离时的伤感情景。前一个“难”指困难,后一个(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残”使参考:第二句描写的是恬静、安逸的家居生活,与一、三句凄凉、萧瑟的景色对人有凄楚之感。将离别置于暮春百花凋落之时,更加重了伤感气氛,情景交融。比,反衬“断肠”。颔联写自己的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此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诗人借助“春蚕”、“蜡炬”表达了对明知无望,仍愿背负终生痛苦作执着追求的参考: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思乡之情 断肠人在天涯 殉情精神。以象征手法将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7)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画面:

5、赵翼《论诗》 参考: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鸦,声声哀鸣。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1)这首诗阐述了什么道理? 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参考:文学创作要有时代性,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而行。(2)诗人在诗中提到“李杜诗篇”,是否是贬低他们的艺术成就?你是如何理解(8)写两句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诗人的这一说法的? 参考:日暮乡关何外时,烟波江上使人愁。参考:否。诗人并未否定李杜的杰出成就,他所说的“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9)赏析这首小令的艺术手法(或:这首小令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角度来说的: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但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欣赏各参考:这首小令写景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动静相衬,巧妙地组合起来,个历史时代中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创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景物描写不仅(3)诗歌的主旨: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点染了“秋”,而且也表现了“思”(如:栖息树上的乌鸦能引起旅人思归之念、6、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桥流水人家”加重了旅人触景生情的思乡愁绪,旅途劳顿的瘦马唤起旅人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旅漂泊的伤感,借景言情,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1)诗歌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了什么作用?

4、李商隐《无 题》 参考: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气氛。(赏析诗中的第二句:借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愁旅况。)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说说“剪烛西窗”的含(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既指“蚕吐的丝 ”,又暗指相思,属双关语。义。(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及感情色彩。参考: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参考:运用谐音双关、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精彩感人。(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

这两句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原意略,这里的意思是:我的爱至死不渝)参考:这两句由眼前遥想异日重逢的情景,在回环映照中融凄清与温煦、黯然与(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人?(4)简析写作特色。

对工作或事业忠诚执著、无私奉献的人,如教师。参考:既写出了空间的殊异,又写出了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相互变化(4)“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参考:情景交融,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晓镜但愁云鬓改”一个“改”字的表达作用?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参考: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结尾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参考: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帮他们互递信息的美好的期待。参考: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2)“闻笛赋”指晋代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对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已故朋友怀念的感情。答:(3)“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被贬太久,恍如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人世沧桑之感的感情。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沉舟侧畔” 有“千帆”竞渡,“万木前头”有“万木”争春,说明他对未来并不失望,表现了 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答:参考:这一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流露出长期被贬的忧伤,但展望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竞渡,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_(6)这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渔家傲》(范仲淹)参考: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达了内心的不平。(或 诗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 城闭。

八下古诗词部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夫泪。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写

,下阕舟。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李白,字,号,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 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 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 ________。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答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之情。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最后两句

,直接道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出。

5、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诗中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6、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 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6.下片

,二

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 切感人。

8、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8、“天净沙”是,“秋思”是。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是。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9、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9、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10、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答: 旨的一个词语是

。10.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 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1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天净沙 秋思 元代的散曲家 马致远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想感情?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 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气氛。表现一个长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之情。句诗?

3、“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句,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意义?

五、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

①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

3、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是: ; 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

之情的诗句是:

②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2)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

(3)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

六、专题:鸟 句是:

1、《闻雁》(唐)韦应物 “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4)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2、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2)诗人直抒胸臆,发出感叹,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_ ______,_____ ____。属双关语,暗指。

2、《池鹤》(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2)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进行抒情?请简要分析。(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 _(2)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

3、《山中》(初唐)王勃 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3)描写鹤的外形特征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

(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的句子: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_ ,_。(2)诗人直接抒发孑然一身,客游他乡,思归不得,内心无比痛苦的诗句______(5)表现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3、《迎燕》(宋)葛天民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2)“诗家”与“看花人”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表明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____。

(3)表现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燕”准备的诗句: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3)诗的前两句中哪些词表现早春:(4)描写燕子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忙碌的诗句: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八、《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5)表现燕子与百姓情谊深厚的诗句:______ ____,___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 __。1.第二句除明写了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境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

七、专题:叶 情?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丛丛,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第3、4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为什么这样写?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描写红绿映衬,娇艳动人,表现海棠花美丽的诗句:_____ ___,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____。

2、《题红叶》(唐)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夜雨”重复出现,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_

2、如何理解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诗中的“风骚”是指什么?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 诗歌创作的主张?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 什么?

8.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4、曾有人企图贬抑李杜成就,但韩愈认为这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知9.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羞。”可赵翼却说李杜诗不新鲜了,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不新鲜”?

10、诗句默写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

(2)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5、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1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2.“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九、《论诗》 清 赵翼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苏教版八下语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灵魂”内涵。2.举例论证的多角度和典型性。【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立论深刻、论证有力、语言准确概括的说理文章,所以在教授本文时,采用重点研读,自由讨论的方式,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进而能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思考:(1)积累词汇。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3)理出文章的思路。2.学生讨论交流:(生依据自主学习卡回顾预习内容,交流展示)(1)词汇提示。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缅怀(miǎn)萎缩(wěi).....平庸:寻常而不突出;(语言,行为)平凡卑鄙。恶劣:不道德。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2)明确: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论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观点是通过对名言的申说提出的。

(3)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从论证方法上,并抓住重点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含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作寄托灵魂的所在。

(3)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教师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独立思考,然后讨论问题:(1)“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好不好?为什么?(2)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不好。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且注重角度的变化。换成布鲁诺的就和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了。且第三段的事例既是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

(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重点让学生明白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和全面性。

四、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研读赏析第一段。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试加以阐述。

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③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发言)

①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可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

②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强暴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例:“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2.学完课文,你觉得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3.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引导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五、布置作业

练笔: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例,写成小文章,字数3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

生活。

教学反思: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

5.沪教版八下语文背默内容 篇五

一、每周一诗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6、《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7、《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8、《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9、《无衣》(《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0、《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步出夏门行》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13、《题郑防画夹》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14、《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5、《猫儿》林逋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16、《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二、《木兰诗》(《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元曲

1、《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黔之驴》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五、《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苏教版小学语文如何进行朗读教育 篇六

一、符合学生心理的朗读教学评价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在课文朗读过程中应该投入感情, 模拟语言情景,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能实现郎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有机结合。所以, 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却普遍存在不好的现象, 如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想举手朗读;有的学生朗读时面红耳赤, 声音很小……都说明学生对于朗读缺乏兴趣。

笔者认为应该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适当的评价过程和方式, 用以促发学生想朗读的心理。如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朗读效果好的学生给予肯定评价:“朗读得真棒! ”“你读出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 ”“听你朗读课文就是一种享受! ”“请你再读一遍, 让大家学习学习! ”“多美妙的声音呀, 老师觉得, 你长大后会是一位优秀的播音员! ”

又如评价学生朗读不够好的时候, 要含蓄而鼓励:“你朗读很有感情, 如果把字音读准, 就更好啦。”“你的音质真不错, 若是声音再大些, 效果会更好。”如此一来, 学生会不断地在朗读过程中思考、体会, 而又在听的过程中对照、分析, 这样就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真正体现学生朗读的价值。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语言, 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感染, 进而形成极大的表现欲, 催生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原动力,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过程的高潮。

二、活用机智, 换位思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就应该培养学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琅琅书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以读促讲、 以读促答, 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质量呢? 笔者以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朗读的时间交给学生, 同时体现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创新指导, 提升学生的朗读质量, 并在其过程中发散思维、感悟情感, 从而收获思想的硕果。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时, 学生很容易读这首诗。学生的朗读是“江———南———可———采———莲……”, 这样“慢悠悠”拖得很陶醉, “说唱”得有模有样。这时, 执教教师大声说道:“同学们, 老师也来读一读, 大家好好评价一下, 好吗? ”学生悉心地倾听着。这位教师却有意用学生刚才朗读的声调朗读了一遍, 这时学生踊跃举手评价老师的朗读。有的说:“老师, 你读得很慢。”有的说:“你像在唱歌。”还有的说:“你和我们朗读的一样。”这就是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换位思考与评价。学生一定会抓住表现机会。接着老师就让学生矫正和示 范。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找到自己朗读中的问题, 并提出修正想法。接着教师进行了标准示范, 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效果显著。最后, 在大屏幕上展示鱼儿戏莲叶的图片, 图文并茂, 让学生欣赏和感悟采莲人愉悦的采莲心情。所以, 在朗读教学评价过程中, 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示范指导, 使学生找到自己朗读训练中的长处和问题, 不断地改进, 进而提升朗读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赞道:“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说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 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切身感受, 适当地放大优点、肯定优点, 让学生心情舒畅, 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 创造和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评价中学习交流, 在交流学习中发展、进步和提高。

7.苏教版八下语文 篇七

一、基本结构的专题式,综合立体的教材呈现

“苏教版”采用了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对教科书进行综合立体的设计,以专题方式呈现,在专题内部采用板块式的组合,将学习方式的指导融入专题结构。专题内部的结构安排是:(1)专题名称:对专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2)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3)学习板块:每个专题由两至三个学习板块组成。(4)积累与应用:侧重对文本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

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也不是第一次尝试,但与以前不同的是,“苏教版”不仅仅是同一个主题组成单元,而是综合立体的组合。它表现在,第一,一个专题下分几个学习板块,几个板块之间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拓展关系。第二,设置积累和应用环节,学生在一种主题语境中思考、探讨、活动,为开展综合性学习创设条件。这样的编排是创新,有利于学生在一个创设的主题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能更有效地培养人文精神,也便于教师开展综合性和探究性活动。特别是“积累与应用”部分的综合性学习能结合整个专题,的确可以革除以往孤立单篇教学的弊端。同时,预设板块间的层次关系,体现了教材的系统化,它是教材进步的表现。

但“苏教版”各板块间的关系编排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板块只是涉及文本主题,而主题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此所设置的板块无法深入或拓展主题。如“月是故乡明”单元的三个板块分别是“古典的乡愁”、“漂泊的旅人”、“恒久的烙印”。教参中说“漂泊的旅人”和“恒久的烙印”是前一板块的拓展,但是无论从板块名称上看,还是组成板块的课文看,都很难找到拓展的痕迹,毕竟“乡愁”、“旅人”和“烙印”之间根本不存在层次关系。教材在此单元所选的都是关于乡情的好文章,对于每一篇的学习都可以深入,而相对独立的几篇文章间,不可能在主题的学习上区分出深浅的层次性问题。总的说来以专题划分单元,每个专题下几个板块循序渐进的设计,本想改变以单篇文章为中心重复教学的情况,但事实上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二、以探究为核心的三种呈现方式,改变了旧有的教和学的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很重视探究学习这种方式。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教材也花大量篇幅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设置“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文本研习”和“活动体验”中也有涉及,“积累与应用”中也有很多。“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问题探讨”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

但通过笔者分析和调查显示,问题如下:首先,很多“问题探讨”里没有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针对选文内容的简答和分析。其次,有些问题值得探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进行充分探讨。第一,没有提供探讨所需的资料。如“珍爱生命”单元“积累与应用”第4题:“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查找资料,说说什么是文眼,并结合专题中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如果探讨安排在课内,教材却没有提供资料,学校也缺少搜集资料的硬件设施,探讨就无法进行。第二,没有探讨的操作性指导。就如刚才上文中“文眼”的探讨性学习,对文眼的研究资料很多,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需要方法。用文眼来分析散文作品的方法,需要老师教。在教师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材应该给予尽可能多的资料,便于教师指导,否则探讨题只能是摆设。还有,编者为降低探讨难度所采取的策略有问题。编者考虑到学生能力有限,难以完成问题探讨,欲通过降低探讨难度来解决。但是如果为了降低难度就是不需要资料印证自己的假设,随心所欲地想,恐怕会导致探讨的变味。

除了以探讨为中心的编排外,“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另一个闪光的创新点,是用三种教材呈现代替旧有单一的教和学。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可以培养不同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但是在“苏教版”里,三种教材呈现方式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功效。上文已经具体讲到“问题探讨”在实施中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原因是提出的问题不值得探讨。不值得探讨的问题硬拿来探讨,结果肯定是探讨成类似“文本研习”的模样,最终将混淆“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据笔者课例搜集和调查显示,教师完全没有区分“问题探讨”和“文本研习”的意识,全都笼统地对文本进行鉴赏,谈感受、体验。教师混淆两者,很大程度上是教材编者也没有很充分地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或者说是没有强调两者区别的结果。如果在编撰过程中明确指出两者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或者再进一步,设计好两种方式不同的操作步骤,就可避免混淆。如果混淆“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根本原因是概念认识不清,那么“活动体验”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从调查中看到,很多教师都没有实施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原因很多,比如一直以来就比较轻视活动教学,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或者学生也害怕在活动中表现自己,而教材编撰问题也有重要关系。

三、以学生为本,创设弹性机制

教材的很多板块里都有几种可以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方案,很多板块还打星号,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教。

但是从调查看,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做选择,依旧像以往一样,各种方案都教,每一个板块都不遗漏。弹性机制无法落实,板块设计问题是原因之一。看“向青春举杯”方案A,通过学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向伟人马克思看齐,思考对于人生的追求。“活动体验”中有三题,第一个是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对自己在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有明确的选择吗?你能否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说出他所向往的职业?方案B是《我的五样》,通过活动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在“活动体验”里有三题,前两题是主要内容的理解,分别为:(1)这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试概括作者决定取舍的理由。(2)结合自己选择的体验,阐述下列两句话的含义(两句话省略)。练习题都是文本内容的理解,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师,容易陷入内容讲解的泥淖里。活动要真正具有可选择性,可选择的是到达目的的路径,但必须保证目标的一致性。说打星号的板块可以让教师自由删选,编者本身就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一方面大力宣扬每个主题下的各个板块之间有联系,“步步深入、拓展”,在另一个方面又说打星号板块可以有选择的删选。

四、多种阅读鉴赏方法明朗化

“苏教版”重视“文本研习”中方法的指导,通过阅读实践,梳理阅读基本知识和方法,使阅读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如“月是故乡明”中介绍了“评点法”,让学生运用“评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果说这种指导还属于渗透式知识学习的话,那么《慢慢走,欣赏啊》(现代作品阅读)《笔落惊风雨》(古典诗文阅读)两个专题,则是集中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慢慢走,欣赏啊》通过阅读实践,展示了散文小说鉴赏的一般流程,梳理了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笔落惊风雨》专题,则运用多样的古典诗文素材,展示了诗文阅读的—般流程,梳理了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但从搜集的大量课例来看,大多数教师没有明显的鉴赏方法教学。笔者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教材没有方法的指导。比如评点法,在教材中只有“漂泊的旅人”习题里有概念的介绍,缺少程序性知识。缺少程序性知识可能不会影响评点法的教学,毕竟学生非常熟悉这种方法。但是到底怎样的评点才是精彩的,估计学生所知不多,而这个知识又很重要。在教学参考书中对此有进一步的阐释,评点要求“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文本对话;进一步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意义把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点评时会想到别人怎么看,即与文章的其它读者展开对话;评点时提出不同意见”。教参强调的是评点的实质,即对话,却无法指导教师如何使用评点法。不仅是评点法,还有小说的鉴赏流程和诗歌的鉴赏流程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教师缺少明确的程序性知识来教学生。

编写教材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从以上的分析得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依旧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和检验,加以不断的完善。只要这样,语文教材的编撰才可能得到累进式的发展。

上一篇:早秋,早秋文天祥,早秋的意思,早秋赏析下一篇:光催化研究生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