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泛读说课稿(精选8篇)
1.英语泛读说课稿 篇一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第一册
三模块一单元说课稿
说课人:(兴仁中心小学)阳柳
说课时间:2011年10月10日
一、教材内容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第一册三模块一单元《教室》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第三模块,本模块的主题是Classroom,本单元主要语言功能是运用祈使句,对教室的一些地方进行指认。本单元主要学习Point to the…学会了指认,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此题材非常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这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邻水乡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过了简单的Greetings和
Introductions这两个话题以及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因此,我会先进行greeting和introduction,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后,再进行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四、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根据小学生活泼爱动、爱玩游戏等特点,我借助图片和情景精心设计游戏,在情景中激活学生原有语言知识,并授新;操练时,我会有意刺激学生的挑战欲与参与率,同时要及时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棒的原因,正确认识自己,借此树立榜样,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五、教学目标
1、会说本单元的单词和相关句子
2、掌握句型Point to the…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习掌握单词学词语the,door, please, window, blackboard, 词组: stand up, sit down.(2)掌握句型 Point to the…
2、难点:能说Point to the…please并正确执行。
七、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听说、情景教学法
八、教具准备:黑板、单词卡片和教室资源
九、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热身)
read the words and greeting(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所以,上课前要复习以便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Step2:Presentation(呈现)and practice(操练)
Activity1:呈现stand up, please.Sit down, please.Activity2: door, window, blackboard and point to 句型。
Activity3: Right or wrong.(巩固)
Activity4: Finish the exercise.Step3: Consolidation(总结)
Point to the…句型。
Step4:Extension(扩展活动)
Stand up and sit down 游戏。
2.英语泛读说课稿 篇二
泛读能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 从而促进英语的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泛读也能使学习者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还能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兴趣。泛读也是一种文化学习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 语言是形式, 文化是内容, 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 英语文化是使英语准确而得体的基础, 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 泛读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 可以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的了解, 增强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打好文化基础, 并能大幅度提高词汇量, 丰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交际的能力。因此, 通过泛读教学,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 精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泛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 教学方式固化。
在很多院校的泛读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常套用精读课的方法:讲解生词及短语→分析主要句式→阅读→回答课后问题→纠正。这种方法极大地抹杀了泛读所能带来的乐趣, 对泛读材料中传递的文化信息, 变成了对字句的处理, 将材料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材料。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 如: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辅导设备和好教材的匮乏等, 严重制约着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2. 课时少, 任务重。
目前所有高校的英语专业都设置了泛读, 可见泛读课程的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 高校普遍把泛读课设置为2-3课时/周, 但泛读课的内容非常多, 例如背景知识的讲解和讨论、阅读技巧的讲解与练习、语篇分析、脉络把握以及课外阅读的检查和交流等。如果把一篇文章分段讲解, 一方面时隔一周再上课时学生对上节所讲内容印象模糊。另一方面, 长时间的间隔势必影响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效果。因此, 笔者建议把泛读课时改为4课时/周, 可以连上也可以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教学日。
二、在泛读课堂中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必要的阅读技巧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 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直至能够运用自如, 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久而久之, 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 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 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必要的阅读技巧包括:预测、找中心句、略读和扫读、猜测词义等技巧。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积极主动地阅读, 掌握阅读技巧, 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 如:点读、指读、纠缠生字、回视返读等, 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对即将要进行讲解的课文, 教师应事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读懂文章的大意, 搜索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标出疑点难点。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为了使这一方法有效地开展起来, 教师可以将预习效果的考核列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课文讲解立足于语篇分析。
Z.Harris在1952年发表的“话语分析”一文常被认为是现代语篇分析的开端。从20世纪80年代起, 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尤其是语言教学中。语篇分析专门研究语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Hoey (2000) 指出:“Discourseanalysis has become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 major industry in modern language study, and several hundred books are published on the subject every year.”[1]
泛读教学实践中语篇分析的应用也日趋普遍。所谓语篇分析是指对比句子更长, 以交际为目的语言段落 (包括口头话语和书面语) 所作的语言及交际功能的分析, 旨在找出带有相似语境的话语系列, 并确定其分布规律[2]。通俗地讲, 语篇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一段话或文字以及说话的场合和文字的上下文, 来描述它的语言结构、文化特征、交际方式及语境特征。其中语境是言语交际的环境, “语境可分为语言知识语境和语言外知识语境”[3]。前者指使用语言的知识和对语言上下文的了解;后者指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语境直接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根据他对土著民族语用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一种语言基本上根植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 要正确地理解语言, 就必须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4]。广义的语篇“既包括话语, 又包括篇章”。[5]语境不但决定了单词的含义, 而且决定了句子的功能。因此, 语篇分析只有建立在词义分析、语法分析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 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 语篇分析的基础是词义分析和语法分析。
(1) 词义分析要立足于语篇语境
现代语境学说创立者J.R.Firth指出:Each word is a new word in a new context.即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词义的选择取决于语境。其实就目前的英语学习状况来看, 中国学生对于英文单词的掌握多停留在中英文一一对应的层次上。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类词汇手册就是这一现象最佳注脚。
(2) 语篇理解和结构分析的基础是语法分析
交际法的出现和盛行大大降低了语法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语篇分析理论将传统的句法分析称为sentence grammar。而根据Halliday的功能语法, 语法分析运用的是text grammar。text grammar同sentence grammar区别在于后者是为了“语法而语法”, 而且集中在单句层次上;而text grammar的分析目的是诠释句子、句群乃至篇章的功能, 因而在阅读理解中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结构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词义分析和语法分析是语篇分析的基础, 不应该割裂它们的关系。
5. 选择合适的材料。
选择合适的教材, 难度适中, 这是前提。此外, 除了教材, 还应该选择一些课外的材料, 这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泛读这门课的目的, 真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
(1) 真实材料应用
无论是精读课程还是泛读课程, 阅读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学泛读课堂上可以应用真实材料, 把课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不孤立割裂课堂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理论地纸上谈兵。如讲到“Ecommerce”这一课时, 可让学生寻找电子商务的实际案例、其形成历史、运营模式、优缺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课本的内容变成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体验。现在互联网发达, 许多学生有网上购物的体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预习课文, 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Anderson提出真实篇章是为母语读者所写的篇章。Hedge指出真实材料并不是特别为语言学习者设计的, 因此, 它不是人为加工过的或简单化的语言。Little等把“真实篇章”定义为在社区语言中为满足某种社会意义目的而创造出的篇章。Little等进一步把在语言教学中的真实篇章定义为“一篇最初登载在一份报纸或杂志上的可能有短暂价值的作品”。真实材料的采用使学生有机会在教室中体会现实世界中原汁原味的语言。
(2) 选择精品美文进行赏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 自主选择一些短小精辟的文章, 在课堂上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美文赏析, 通过分析, 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找类似文章的兴趣。此类材料可以从《心灵鸡汤》、《读者文摘》等上摘取。这些材料的特点是篇幅短小, 语言富有美感, 蕴含一定的哲理, 可谓小故事蕴藏着大道理。
三、课后学习指导
1.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 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自我检查评估, 逐步发展 (王笃勤, 2002) 。大学这个阶段是将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过渡到“我要学”。具体到泛读教学活动中, 即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进行课堂讲解。毫不夸张地说, 学习者对阅读产生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兴趣能使阅读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 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最佳地接受教育信息。心理学家林格伦的一项兴趣调查表明, 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 占影响学习失败的35%。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学习计划和选择学习内容, 使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并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利用情感共鸣, 唤起学生的兴趣, 逐步把知识引向深入,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自主学习指导。
(1) 利用网络资源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最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与快捷。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传递、加工、存贮与利用信息资源, 而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较多是建立在英语这个语言平台上的。也就是说, 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 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谓得天独厚, 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优越性:广泛性、共享性、即时性。网络上资源很多,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浏览主题,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而不会变成漫无目的的网上浏览。
(2) 课外阅读
教师应按阶段推荐可读的英文文学作品、英文报纸、杂志等, 同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大一的学生可以推荐其阅读一些简写本, 如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 是一些文学名著的简写本, 且是中英文对照。比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傲慢与偏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苏格兰玛丽女王》、《鲁滨孙漂流记》、《双城记》、《野性的呼唤》等, 都是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
大二的学生可以推荐其阅读一些简单的文学名著, 读的书不必过多, 但必须达到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书中某些方面进行欣赏、分析。比如:《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永别了, 武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3) 音像制品
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影视作品, 或者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中国体裁的片子, 比如BBC之前拍摄过的Wild China, 探索频道拍摄的The First Emperor等。还可以看中央电视台第九套的英文节目, 这类节目都是围绕中国的文化、民俗、人文、风情等拍摄的。学生在利用这些资源之前对这些事情都有一定的了解, 当他们碰到不确定的一些词语或者短语的含义时, 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来辅助理解文章的含义, 不易产生厌倦感。
四、结语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其对英语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直接取决于阅读量;精读课上养成的字斟句酌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从中文思维向英文思维的过渡, 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 更加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 可以说泛读课不仅是精读课的必要补充, 更是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的获得、文化的融入和思维转换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应当对泛读予以足够的重视, 更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泛读的各种训练, 有意识地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也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现在的资源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排除泛读障碍, 真正让学生在泛读课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4]Malinowski 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A].Supplement to C.K.Ogden and 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C].Routiedge&Kegan Paul, 1923.
[5]胡壮麟.语篇的连贯与衔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
[6]郭丽华.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松辽学刊, 2001, (4) :82-83.
3.《开放英语1》说课稿 篇三
1.课程介绍;2.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3.教学资源分析;4.教学设计;5.教学实践。
一、课程介绍
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门为具有初级英语基础的成人自学英语而设计的。现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是电大专科非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
2.《开放英语1》教学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3.课程结构设计:本课程分18个学习单元(Unit),每学习单元又分三个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个学习活动(Activity)串起来,涉及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另外每单元还配之以Language Focus ,即语言要点作为语言知识归纳,以及英美文化习俗介绍。(Cultural Note)一个单元学习量为3个小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是通过系列学习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相关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词汇要求达到1600个。(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汇)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实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3.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目标,反复实训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经之路,课程安排了许多学习活动,此为课程的重点。至于难点在于语法,尤其是词型变化比较难以记住。
4.解决方案: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习活动变得有趣;不把语法讲得太多,太复杂,不影响表达即可。
三、教学资源分析
教材:《开放英语》(This is English)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适合于自学的多种媒体英语系列教材。共分6册,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际的能力。全部学完可从初级上升到中级水平。
教材起点为600词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设计,精心选取,合理编排,其主要特点是:
1.内容实用,取自于现实生活,趣味性强。
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编排学习任务,难易程度呈低起点阶梯状稳步递升,同时加强助学与导学,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难度。
3.边学边练,做中得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5.“虚拟导师”伴随学习过程。满足学生自学要求。
四、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电大系统教学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所以教师不能如全日制学校那样完全按部就班的讲解,而主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重点难点辅导,督促检查作业等。这里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变为“帮助者”,这里教师的作用是很关键的,不仅自己要转变观念和角色,还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实际困难:电大属于成人教育,学生大都来自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中专(技校)毕业生居多,一般来说英语基础比较差,加上是兼职学习,有的还有家务拖累,因此学习时间少,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是较普遍的现象。(2)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有耐心,讲课要深入浅出,从基础内容开始训练。二是要多告诉学员学习方法,“授人以渔”。三是多辅导,多督促检查,不能放任自流。
3.教学法:主要运用(1)讲解说明法:这对课程难点重点的讲解很必要。(2)直观教学法:听录音看视频,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互动法:让学员扮演角色,用英语表达想法。(4)朗读法:有带读,小组读,个人示范读等多种形式。(5)随机测试法,随机抽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教学工具:主教材《开放英语1》;配套教材《开放英语1综合练习》;CD光碟一盘;电脑播放设备一台。
4.教学评价:为了检查学习效果,督查学生保证一定的自学时间,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30%(课堂表现+出勤+作业成绩)+终结性考核70%=期末总成绩”的测试体系。并在网上采取定时和不定时两种形式辅导和答疑。此法对教学起到了积极反馈作用,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五、教学实践
下面我将以我校本学期“开放英语1”第一课为例,讲讲我的教案设计思路:
1. 本课定位:让学员初步了解本课程设计特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安排的,也就是学习Lin xiaoyan到达伦敦与朋友见面后如何介绍自己和他人。本课中设置的Language Focus 是语法、词汇需掌握的要点,也是学习难点。
3. 教学时间分配:A.课堂引入(5分钟,讲清为什么要学好英语);B.教材介绍(5分钟说明怎样学习);C.进入课本开始学习活动(Activity)(25分钟);D.难点讲解、回答疑义、布置作业(15分钟)
4. 导学内容:
(1)为什么要学好英语?
(2)怎样利用教材自学英语?
(3)本次课程介绍:本次课要学的是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由学员根据老师课堂学习的步骤和方法,举一反三的抽时间自学。Unit 1的标题是“talking about people”,即人物介绍,课程安排是来自中国的林晓燕将到达伦敦与朋友会面。
(4)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A.与五位主角认识,学习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工作(本部分的重点);B.学习动词to be;学习冠词a/an的用法(本部分的难点)。
4.英语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牛津英语下册第三个模块第六单元补充阅读板块的篇章,是一则安全用电的故事,与本单元话题“电”相关,是Reading部分的一个补充。其中的一些语句也是对本课语法内容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对于熟悉的话题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本单元的动物话题正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所以我设计了各种任务型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他们虽然英语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有很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先学会模仿,进而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归纳能力;并掌握重要的语言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主动参与课堂交流,树立学习自信心并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海豚救人的故事提高安全意识;并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三、说重难点
通过阅读能够过阅读文章提高归纳能力;并掌握重要的语言点
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法。坚持以话题为中心,以知识为主线,把任务型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中来。
六、教学过程分析 St epI Warming up& Revision Animals are useful.They help people in many ways.How do animals help people?通过问题复习上节课speaking 中的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话题。Step Ⅱ Lead-in T: Animals are our friends.Let’s read a passage about a friendly animal.通过对复习内容的总结引出本节课故事主题。Step Ⅲ Presentation 1.听文章录音,把握文章大意。
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What animals are in the passage? 2.逐段阅读
1)T: Now, let’s read the passage paragraph by paragragh and then say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通过这一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通过这一环节也能提高学一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句子的搭配关系和修饰关系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
2)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图片排序题。
排序之后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文章内容,以此既能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细读文章回答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语言点分析
这一环节我从文章从找出含有重要语言点的句子,并在课件ppt和导学案出展示出来,这部分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能非常准确地掌握这些语言点和词汇的运用。
这样由整体的感知到语句中语言现象的分析,再到语汇的运用,这样层层递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Step VI巩固练习
1.完成原文的完型填空练习。【设计意图:词汇的练习,让学生能在短时内有效地掌重点语法和词汇。利用大屏幕出示练习题和答案直观、方便。】 Step V小结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以导学案,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大量充分的口语表达的机会,呈现难易程度适当又比较切实的任务,层层递进,由面及点,从整体认识再到句子及单词的细节认识,为今后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5.英语说课稿 篇五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课时。
2、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在教材中不可忽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预备单元已学过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其回答,现在进一步用What’s that in English?及其回答,接着用这个句型介绍出本课中的大量词汇。通过词汇进而学习Is this /that your pencil?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复习并运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并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yours, his, hers,指示代词this, that及这一句型为第三单元及以后学习一般疑问句打下基础。并且这一课时的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学生更明白英语的学习是在相互交流中有趣地进行,听、说、读、写、用就是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心理、方法和知识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及情景教学法,使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使学生掌握重点词汇:pen, pencil, pencilbox, book, eraser, ruler, schoolbag, dictionary等,并且学会对物品的所属进行提问、回答,在问答中会熟练运用mine, yours, his, hers名词性物主代词。
(2)a:通过情景对话、游戏及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场景就学习用品询问物主,并正确运用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
b:通过听力及上下文来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听音辨词的基本功。
(3)a: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表演、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b:结合物体学习单词和句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视觉美感。
c:通过询问、辨认物主,倡导学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汇和句型:
a:重点词汇:pen, pencil, pencil box(boxes), book, eraser, ruler, schoolbag, dictionary(dictionaries)等。
b:重点句型:
Is? 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 No, it isn’t.
难点:进一步运用mine, yours, his, hers名词性物主代词,明确this/that这两个指示代词的用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开口、大胆表演,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及口语、听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情景演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锻炼口语、听力,又提倡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运用新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即自主探究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听、说、读、写、用能力的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这节课为了方便、实用起见,课前准备好钢笔、铅笔、铅笔盒、书、橡皮擦、尺子、词典、背包(挂在墙上)等物体,使学生觉得自然有趣。
step 1 warming-up
复习
老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介绍人物句型:
This is my…
学生回答
Step 2 presentation
1、学习新词:
举起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向同学们提问或自问自答:
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
This is my book.
注意用“this”时,把物体举在胸前,用“that”时,物体举在远处或放在远处,背包挂在墙上,那么用手指着背包使用“What’s that in English?”时,学生们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用这样的方法一直教授完重点词汇,并注意和不定冠词连用,边教边读(a) pen, (a) pencil, (a) pencil case, (a) pencil sharpener, (a) book, (a) ruler, (an) eraser, (a) backpack, (a) dictionary。然后把这些单词写出来,重点教读、练习。
设计意图:把词汇融于句型进行情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的能力。
2、学习新句型:
手指学生的书说:This is a book.
然后问同学:Is this your book?
引导学生回答:Yes, it is.
手拿书问:Is this your book?
引导学生回答:No, it isn’t.
然后指一个同学的铅笔问:Is this your pencil?
叫另一个同学回答:No, it isn’t. It’s his/hers.
如此练习几组,让同学们明白重点句型。
再要求学生两人合作或者小组与小组合作手拿物品相互进行问答,练习过后进行表演。两人合作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小组与小组合作只需两组的同学分别站起来,通过这些练习表演,学生们对新词汇、新句型不只是了解,而且会说,会运用了。并且使他们深深体会到:我也能使用英语进行表演交流了。
设计意图:依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的愉快。
step 3 practice
经过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现在通过课本1b和2a的听力训练,对新知识进行运用、巩固,并跟着磁带反复读,培养语感。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step 4use
游戏能促使学生根据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并能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具体方法:
“识别学习用品名称”,通过归类,记忆学习用品单词。
“I am Bao Qintian”,通过图片,运用以上所学的句型找出物主。
step 5 exercise
练习是紧扣本课的内容进行选择或判断,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编写对话,进行检查
step 5 summery and homework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鼓励学生下课多加以练习。
6.英语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Lesson13: 《How’s The Weather Today ?》是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2 Days and Months中的一课。本单元围绕月份、序数词、节日、时间、天气等话题展开对话。在本课中,Li Ming已回到中国学校,他和英语老师谈论了有关天气的情况,由此引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描述天气状况的形容词及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______.这个描述天气的句式。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想象力丰富,乐于参加表演,喜欢做游戏,急于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肯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们需要被发现、被认可、被肯定的感觉。(我在教学中会用“You can do it.”“That’ s great.”“ You have a good idea. ”等话语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敢说。)在第三册中,学生已对snowy, windy, sunny,cloudy,rainy天气形容词进行了学习,从而为本课 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减小了难度。由于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可以读、写、说出并听懂snowy, windy, sunny, cloudy, rainy等词汇运用;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______与他人谈论天气的字让现象和形容词的比较的话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听力能力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体验知识间的相互应用、相互依存、联系,让学生充满自信,体验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四:本课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读、写 、说出并且听懂下列描述天气的形容词:
cloudy,rainy,snowy,sunny,windy
2、学生能够读、写、说出并且听懂下列标准用语: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______.
难点:在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谈话中去。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彩色小花(课件、图片、彩色小花)
五、说教法
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听说法、游戏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六、说学法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发展能力,通过思考,将有关知识重新提炼总结,鉴于本课句型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听、看、读、想、说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七、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针对学生的认识情况和本课教材特点,从任务型教学入手,我分六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根据英语愉快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便处于认知的活跃状态,为以后的.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开端,我和同学们一起演唱英语歌曲《The Month Song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分组演唱,五个组每组唱两个月份,最后两个月合唱。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我会表扬唱的声音大的小组并奖励。)
第二环节、新旧衔接
感受知识的形成
以画图的形式复习snow,wind,sun,cloud,rain.
如画出太阳:
T: What‘s this?
S: This is the sun.
T: How’s the weather ?
S: It‘s sunny.
仿照例子,依次引出表示天气的词。引导学生总结发音和书写规律。又以小星星的形式进行奖励。(字母y在单词里发短/i/,在练习单词是我会用大小声,拼读,唇语等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积极让学生回答问题,手指向哪学生会就可以回答问题,不会就听其他的学生回答,让想说又不敢举手的同学大声说出来。)
第三环节、教授新知
学习句式“How’s the weather today ? It’s ______”
1、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利用表示天气的形容词进行造句练习,以小星星的形式进行奖励 .
2、以歌曲《 How’s the weather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此句式。(教师唱一遍歌曲,教师的引领起着很大的作用,动画播放完有的同学能学会,老师唱完了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
第四环节、整体感知
利用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回答提出的题。
1、What day is it today?
2、What day is tomorrow?
3、How’s the weather today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游戏交流也是一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知议和掌握语言技能的较好方法,同时它也是训练学生的口语技巧,纠正发音的有效手段。)
第五环节,巩固拓展
小组对话练习,熟练重点句型。
A:What day is it today?
B: It is____.
A: How’s the weather today?
B: It is _______.
A: What do you like to do?
B: I like to _________.
(四人一组,选出第一发言人,读对话里的第一个角色,以此推出第二发言人读对话里的第二个角色,同样第三,第四发言人做对话,按顺时针推角色变化,学生能多读几遍进行联系。用这种方法每次对话时老师说开始,学生能马上进入角色,不用再为你是李明,我是李明争论。让学生养成习惯,可以节约时间,事半功倍。)
第六环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个描述天气的名词,那么你喜欢哪种天气呢?让学生用marker把他画下来。边画边放< How’s the weather >这首歌。之后展示了两幅学生作品,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谈论一下自己的作品。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Homework
1、填空。
a,s_nny b.cl__dy c.sn__y d.w__dy e.r__ny (考查单词)
2、把下列单词组成一句话,
a. the how‘s today weath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s it cold and snow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ay was what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重点句型)
3、听天气预报,写出5个城市的天气(与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板书设计:
Lesson13:How’s The Weather Today?
sunn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cloudy It’s_____________
windy T1 T2
rainy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日期月份入手,从开课歌曲开始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游戏,竞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既达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又为新句型How’s the weather today?It’s ____作了铺垫。课堂练习时,我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各层面的学生有所得。最后,又以学生日常所见的天气预报形式,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自由交际,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生小组练习,练习充分,积极表演。
总体来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想,能够听、说,运用本课句型。开课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在综合运用方面,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还不够流畅,存在回答问题声音小,对话展示时间不够等问题。
★ 英语说课稿
★ 精品教师英语说课稿
★ 小学英语说课稿范文
★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
★ 七年级英语说课稿
★ 说课稿范文 小学英语
★ 一年级英语说课稿精选
★ 中专英语说课稿范文
★ 英语说课稿英文版
7.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浅探 篇七
一、泛读的定位与要求——与精读的比较
众所周知,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 基础阶段的阅读主要分为精读 (intensive reading) 和泛读 (extensive reading) 两大类型, 而依据学生对所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将阅读的要求再次细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逐字阅读 (literal reading) , 在这一层次, 学生只要正确理解词义和篇章的直观意思;第二层次为推论式阅读 (inferential reading) , 在这一层次, 学生要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去领会文章所要表达但没有直陈的思想观点, 即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第三层次为分析性阅读 (analytical reading) , 到了这一层次, 学生要分析篇章的结构、作者的表意手段等;第四层次为评论性阅读 (critical reading) , 此时, 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的目的, 分析作者是否完成意图或如何完成的, 而且要作出评价, 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四个层次的划分就明确了精读和泛读的不同标准:精读需要学生达到四个层次的全部要求, 而泛读一般只要求学生完成前两个层次, 即能了解中心大意, 抓住主要论点和情节, 并根据所读材料进行推论、分析, 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
从这样的划分来看, 英语专业的泛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有着更加难以把握的要求, 它所期望达到的阅读效果并非是很明确的词句意义或句型解构、段落关系, 而是一个整体的掌握, 而这个整体的掌握通常不太容易找到头绪。经常会有学生在考试完毕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好像都看懂了, 可是不会选答案。对文章的“懂”是透过文章的字句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观点及文章内涵的鉴别和领会, 是对作者写作手法、文章语篇结构的洞察, 这后一种“懂”才是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很明显,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 前者主要通过精读的学习就可以达到目标, 而后一种则需要通过泛读来增强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了。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对文字的懂而不是对文章的懂, 则对自己的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不利的。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这种理解能力需要进行大量有效的阅读训练, 也就是泛读教学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因而, 泛读并非“泛泛而读”, 而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形成阅读的“意会”能力, 这应该说是很贴近母语训练的要求了。想要达到泛读所要求的这一目标, 教师在泛读教学的实践中就需要注意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改进。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泛读教学的重要性一直被予于肯定, 而且泛读训练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显著提高作用也是被普遍承认的, 但是这种承认和肯定却并未体现在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视上。长期以来, 专业英语泛读教学实践的安排一直处于一个次要地位, 从学习英语阅读的初级阶段开始, 师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精读上, 精读的教学模式无形中就影响了泛读。这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学习的方式。精读的训练方式是由点及面型的, 从词汇意义解析到句子结构分析再到段落关系和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 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循;泛读的要求是在一个相对泛化的阅读过程中达到对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图的了解, 跨过了我们最熟悉的词汇及句子分析 (当然, 词汇和句子的细化分析是泛读的语言知识基础, 只是泛读的训练重点不在于此) , 它的学习效果需要长期训练才能体现出来, 而不是像精读那样在由点及面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收获, 于是很多学生就容易陷入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学习困境, 自然在积极性上会受到影响。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由上述原因衍生出来的, 即实践中的现实分配问题, 泛读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材料, 以及师生的精力, 这在教学中是最重要的资源分配, 精读教学已经占去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留给泛读的就非常有限,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泛读教学的发展。基于这方面的原因, 专业英语的泛读教学就面临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 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向“学生主体性课堂”转变。
教师应首先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充分认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 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许多教师上泛读课时习惯于把阅读材料当成向学生传递语言知识的媒体, 因而往往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辨认词语、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分析语法现象和解释疑难句子这几个方面, 因而经常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生词、句法知识,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所要做的不是“读”懂文章而是“听”懂教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阅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使其产生了依赖心理, 学习兴趣递减, 并日益陷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心理学家Nuttall提出阅读是“交流的互动过程” (anointer activ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这说明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 是一个互动过程。泛读课堂教学的关键应该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方法。学生是主要参与者, 教师应退至次要位置, 在课堂上不必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 而是给予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 并对学生掌握的信息予以评价, 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注入文章, 积极地与作者沟通交流。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有目的性地阅读, 才能提高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 优化阅读材料以弥补时间精力分配的不足。
在大部分教学实践当中, 基于上述的原因, 相对于精读教学, 专业英语的泛读课并未得到应有的课时安排比例, 因而在泛读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提供的练习机会是很宝贵的, 这就要求在泛读材料上必须有所筛选, 避免花费宝贵时间去消化一些不适合泛读的材料。此外, 泛读课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 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可以使学习者在语言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见多识广, 形成有目的地用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 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新学的语言内容。因而仅仅是有限时间内课堂上的材料还远远不能达到泛读学习的目标, 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材料以供课下学习之用。专业英语泛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和所选阅读材料的好坏息息相关, 若选得恰当, 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 使其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更能调动其求知的积极性。若选材不当, 则徒增学生负担, 吃力不讨好。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吸引学生进入泛读课堂的重要因素, 所以, 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从趣味性、难易程度等方面出发选择、优化阅读材料, 以达到弥补教学中时间精力分配不足的教学目的。
三、新兴教学方法的介绍
除了在已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之上实施改进之外, 随着学科细化的发展及互相渗透影响程度的加深, 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探究, 目前出现了多角度地探寻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态势。其中既有在原有传统基础之上从内部提升的方法, 也有的借鉴外部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在此就简要介绍两种。
(一) “精泛合一”的方法。
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传统基础上提升出来的新兴教学方法, 这里的“精泛合一”是指将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精读与泛读训练结合起来, 加强二者在教学实践中的配合度。从上文中就可以看出, 精读和泛读是阅读训练的两个主要方面, 二者虽然在教学要求和方式上有所差异, 但是其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泛读课配合精读课来进行, 通过大量语言规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材料帮助学生印证在精读课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能力, 是精读的补充、延续和强化。精读强调的是“点”, 而泛读突出的是“面”。英语专业教学只有将“点”与“面”有机地结合, 才能培养基本功扎实、语感强、语言丰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以上考虑, 以及英语专业教学现实中精读与泛读的覆盖面有重复的情况存在, 有教师提出将精读和泛读合并为“阅读课”。确实, 精读课一味地传授语言知识和语法概念, 既不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 又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宗旨;传统的泛读课忽略语篇教学或过度强调词汇和语法, 既不符合语言学习和认知的规律, 又在师资、时间和课程设置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将精读和泛读整合成一门阅读课, 取其教学精华, 那么学生不仅能获取语言知识和能力, 而且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策略, 积累文化知识。在实际英语专业教学中, 精读教学和泛读教学相互是独立的两门课, 分别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式, 相互的作用是师生心知肚明的, 但是二者之间的配合度却有待增强, 正因为各自开展, 出现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如果把英语专业教学的这两大板块结合起来, 统一安排教学资源, 二者之间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就能更好地达到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因而, 阅读课的设立, 既节约了大量的专业学时和教师资源, 又使泛读教学在与精读教学的配合中得到完善, 势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所以, 这种“精泛合一”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法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
(二) 图式理论的运用。
图式理论是新近提出的一种将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图式 (schema) 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 最早由康德提出。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 是由过去的经验或背景知识组成的, 它是认知的基础, 读者在大脑中形成图式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并加以理解和记忆。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 、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 和修辞图式 (rhetorical schema) 。内容图式是文章的内容范畴, 是文章的主题;读者对文章主题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语言图式是读者以前的语言知识, 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是阅读的基础。修辞图式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 读者对文章体裁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图式理论指出, 读者在阅读时, 只有把自己大脑中的图示和阅读材料提供的文本信息联系起来, 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篇章的意思, 才能理解材料。因而, 文本在读者脑海中激活的图式决定了理解的方式, 读者的理解正确与否取决于其脑海中的图式是否与文本的相同。若是读者在泛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修辞的认知在大脑中能够形成一个与原有知识图式相符合的形象的图式结构, 那么就能够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 加深对文章各方面的理解, 就更加有利于泛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 学生原有的图式知识在泛读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先验平台的作用, 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修辞方面积累得越多, 在阅读中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就越能够得到拓展。因而, 在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实践操作中, 教师在平时就需要注重学生知识图式的积累, 比如补充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 教师还应该使学生清楚:理解阅读材料既需要得到语言文本信息, 也需要调动大脑中相关图式来作用于文本理解。所以, 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并建立新的图式, 使学生进入到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良性循环之中, 这样才能指导帮助他们把已有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中的文本信息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图式提高阅读水平的能力。总而言之, 图式理论的运用就是将阅读中的各个层面与心理学层面联系起来, 更加科学有效地达到阅读的目的, 这可以说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加强泛读教学实践的目标性、效能性和体系性。
综上所述, 英语专业泛读教学在其定位上就有着与精读教学既迥异又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因而它在教学实践当中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和受到精读教学模式的影响而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改进, 如教学方法的单一僵化、教学材料的适合度等问题。虽然泛读教学的地位和重视程度仍旧需要更多的关注来达成改变, 但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诸如“精泛合一”和图式理论等新兴教学方法的尝试, 这就说明泛读教学正在向着积极发展的方向前进。当然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改革办法, 只有看清泛读在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的现状, 发现其问题所在, 并且结合当下的现实来考虑, 才能真正为泛读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以促进英语专业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2]胡壮麟.九十年代的语篇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 1992, (2) .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Nuttall, Christine.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Heinemann International, 1995.
8.英语泛读说课稿 篇八
本单元的内容和旅游相关,主要是围绕Tony向他爸爸借用在澳大利亚拍的照片,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的景点、动物和风土人情展开听、说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
【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带到初三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规范比较好,而且班级学习氛围比较浓厚。虽然that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运用是个新语法点,但是因为前面有语法前置课的铺垫,只要设计得当,让学生多说多练多用,还是能够熟练掌握该语法点的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使用下列单词及词组:here we go,magical,sailing boat,keep sb./sth. away,fly,keep a diary等。
能力目标:1.能介绍参观过或想参观的某个地点。
2.能正确运用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情感目标:能够介绍中国的文化景点,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下列单词及词组:here we go,magical,sailing
boat,keep sb./sth. away,fly,keep a diary。
2.能正确运用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介绍参观过或想参观的某个地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激趣法、交际法、情感交流法、评价法。自主学习、结对练习、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视频、电子白板、录音等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课前延伸:
1.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查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著名景点,并用英文介绍,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2.课前朗读:大声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检测预习效果
(pairwork)。
激情导入:
1.激趣导入法: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一段澳大利亚旅游的宣传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展示新知识: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层层递进,展现本课新知识点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并让学生大声朗读,进行初步的造句练习,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以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
整合教材思路:本节课我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自己的“四步一提升教学法”,对本节课的对话教材进行了整合,使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使整节课既不像阅读课那么沉闷,还充分练习了阅读;而且比单纯的听说课内涵要丰富得多。
对话教材的整合:外研版初三课本的对话内容都比较长,我们备课组大胆地把长篇的对话材料作为阅读材料来处理,实践了我的“四步一提升教学法”,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
我们备课组从初一开始,就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策略指导,尤其是我的“四步一提升教学法”实施一年多来,每节课都进行策略指导,所以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多解释,学生就能进行有效的阅读。
四步即四步读:1.第一步读,让学生快速阅读对话,理解对话大意或中心思想,设计整体性的比较简单的题目。
2.第二步读,学生详细阅读全篇对话,理解对话内容的内涵,进行多层次设计,题目形式要多样化(选择题、问答题、表格题、句型转换……),注意梯度性。本节课设计的是一个表格题,怎样介绍一个景点,题目把澳大利亚的三个著名景点的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一目了然。
3.第三步读,首先学生自己仔细朗读,找出重要知识点和语言点,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共同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随后自己巩固。
4.第四步读是让学生大声分角色或自己朗读,加深理解对话内涵,培养语感和朗读的技能。
本节课我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没有让学生朗读全篇对话,而是重点突破了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让学生找出来并大声朗读,然后两人互查,班内抽查进一步突破了重难点。
一提升(学以致用):
一提升即读后说的环节,指的是以编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活动引领设计说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吃透对话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描述一个地方应该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小组成员根据范例编对话,小组内从老师给出的三个著名的地方或者学生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中任选一个地方进行描述。
(1)要求每个同学至少说一句,多说不限,并加分。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面。
(2)为了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我要求小组至少运用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为了鼓励学生多运用,只要额外正确运用一句定语从句,小组加5分。对于新语法点,由于前面各个环节的层层递进,本环节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多读多练多说,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因此本环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各小组争先发言,教师要注意调控好课堂。
欣赏英文诗:此外,我还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情感培养。以欣赏我自编的小诗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客观评价,鼓励先进,鼓舞后进。
课后提升:最后我对课后提升即家庭作业进行了分层次布
【英语泛读说课稿】推荐阅读:
泛读教程1句子翻译08-21
会展英语说课稿07-06
小学英语五年级说课稿07-25
小学英语阅读课说课稿09-20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10-21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及说课稿08-30
新起点小学英语说课稿全英文08-24
牛津初二英语上册Unit6优秀说课稿06-22
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5说课稿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