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2024-11-06

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精选9篇)

1.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一

今天上午,陆昊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针对大家讨论中关心的问题,强调了开展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新领域团建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三个新领域试点工作的侧重点

1.关于统筹城乡团建试点。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某个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如何顺应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现实和趋势,建立起共青团新的组织体系并发挥其内在功能,而不是简单地讨论如何立足现有组织格局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为统筹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贡献。因此,团建试点必须将侧重点放在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新变化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组织体系上。显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乡团组织之间结对帮扶,而是要创新和变革团的基层组织布局,适应城乡一体发展、青年结构分布变化、青年人口在地理区域和产业间大规模流动的新形势。

2.关于青年自组织团建试点。目前,对于青年自组织团建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团组织和青年自组织之间仍然保持平行发展的状态,团组织通过模仿和学习青年自组织的运行机制,满足现代青年人个性发展的多重需要。二是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体系,建立起中心目标型或结构功能型的组织格局,实现广泛联系和影响广大青年的目的。三是直接在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的组织。我们在这次试点工作中着重进行第二种方式的探索,在此前提下,对于发展得比较完善的青年自组织,在其中探索建立团的组织。

3.关于互联网团建试点。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我们对当代青年普遍以互联网作为联络、沟通、交流和聚集方式的判断。互联网络平台的各个群组也是青年自组织的存在形态之一。就现实物质世界而言,这种形态可能叫虚拟社会,但就精神世界而言,它就是现实社会。从逻辑上讲,跨地域就业的团员可以不再区分户籍所在地纳入一个实体团组织,就存在互联网上的团员不分居住地、穿越空间而组建团组织的可能。这种“组织存在”对已经纳入某个团组织的团员是多重覆盖,但对与团组织失散的团员就可能是单重覆盖,有覆盖总比没有覆盖好。因此,互联网团建试点的重点是探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引导团员青年思想为主要功能,以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主要目的,以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方法,形成新的“组织存在”的新方式。

二、三个新领域试点工作的具体任务

关于统筹城乡、青年自组织和互联网团建试点的具体任务,在试点工作推进方案中已经作了明确的要求。在这里我再补充强调几点。

1.城乡统筹团建试点的具体任务

第一,要认真调查分析本区域内青年的分布结构和变动趋势。对于跨区域的试点单位,流出地团组织要分析所关注人群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具体籍贯;流入地团组织要协助分析人群的从业聚集地状况。对于单个区域内的试点单位,团组织要分析本区域内青年人口的总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在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分布结构和变动趋势等。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研究如何建立起适应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变化的组织体系。从本质上分析,这个问题至少可以拆分为两个子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对统筹城乡过程中流动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从流出地的角度看,由于留下来的团员青年数量相对较少,原来单个村级单位单独建立的团组织运行效率降低,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多种方式应对,既可以将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村级团组织整合在一起,形成村村共

建的格局,也可以在有产业联系的村和企业之间建立团组织,形成村企联建的格局,也可以在农业产业发展所衍生的协会等组织中建团,等等。从流入地的角度看,大部分团员青年从第一产业流向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多数去了企业,而且绝大多数流向非公企业。显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两新组织建团。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团组织如何满足青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以增强吸引力?青年发展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不断增长,青年自组织大量产生就是一个侧面反映。对于庞大的青年群体,单靠团组织现有的能力是难以全面满足青年的多样化需求的,我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根本职能的发挥上。当前青年自组织中属于生产服务类型的较少,大多数都属于兴趣爱好型。因此,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建立团组织和青年自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

第三,建立稳定、可靠的组织运行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与党建紧密结合的机制,以基层党建带团建,以团建成果促党建,争取团组织发展的制度和条件;二是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调动集体力量,努力探索包括基层团内民主在内的新方法,使团的工作内容设计既符合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又有效促进所依托的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三是工作骨干的形成机制,重点是发现和激发团的兼职干部做团的工作的原动力。当然,除此之外,也包括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团的工作。

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跨地域的团建试点工作。尽管跨区域团建可能是一个过渡的形态,最终会归于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但在较长的时期内,探索这个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试点中可以基本明确的是,对于由同一流出地流向同一地域相对较集中的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团员青年,比如河南周口的青年集中来到北京新发地的批发市场,在初期要以流出地团组织为主在这些组织中建立团组织,建立组织后,流入地团组织要积极协助指导,逐步过渡到属地管理;对于由同一个流出地流向同一地域不同经济或社会组织的团员青年,应该在流出地团组织的协助下由流入地团组织负责建立团组织;对于流向分散的团员青年,应该尽量依托其流入的经济或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这三种情况,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实现属地化管理。

2.青年自组织团建试点的具体任务

第一,要摸清楚本地区青年自组织发育的基本状况。包括数量、种类和每个自组织的成员、功能、活动频度、活动方式、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第二,要分析青年自组织的需求和我们能满足的需求。目前看我们能满足的,一是可以给青年自组织及其开展的活动给予“准官方”的认可,帮助它们改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二是对于青年自组织开展的具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的活动,团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提升这类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可以为青年自组织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当然,我们联系和帮助的一定是有正面社会影响的青年自组织。

第三,要探索建立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各有侧重又有机结合的功能体系。有的地方提出来要建立一种“同心多圆”的组织体系和格局,团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团的外围组织进一步延伸团的功能,大量的青年自组织和青年社团成为我们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光说到这个程度还不够,因为这是一维的“平面”模型,还不能照顾到不同青年群体多层次的需要,还要继续大胆探索。

第四,建立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我们与青年自组织之间要在青年工作上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资源怎么募集?募集来后怎么划分?如何制定适用性更广的政策?怎么拓宽合作范围?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机制建设上作更多的探索。

第五,在具备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的组织。这是我们的最高目标,但一定要“功到自然成”。初期可能选择具备建团条件又有建团意愿的青年自组织,不能强求。青年之所以成立自组织,很多都是要追求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如果我们要强求这个组织实现正规化,则很可能加速这些组织的瓦解,结果团组织没建起来,自组织也不存在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情况。

3.互联网团建试点的具体任务

第一,认真研究分析互联网群组的特点。要详细了解青年人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上网?上网以后要寻求什么?对什么样的信息感兴趣?对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感兴趣?形成群组的规律是什么?动员方式是什么等等问题。

第二,寻求介入或组建群组的可能对象。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和团组织的政治性要求,可以先在到村任职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中探索,组建类似“同学录”形式的小组。同时,要持续关注社交网站、活跃博主等,寻求可能的合作者。

第三,逐步形成群组的特色功能。浅层的可以探索健康的交友、娱乐功能,中层的可以探索互助服务功能,深层的可以探索思想交流功能。

第四,探索群组的运行机制。研究具有团的色彩的群组在虚拟社会中如何体现团的组织原则,如何联络和影响没有政治取向的其它群组,如何强化自身的影响力等。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的团建试点虽然是分领域、分地方实施的,但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比如,企业的团建试点也可能涉及到互联网团建试点的一些内容和方式,也可能涉及到统筹城乡团建试点的内容,也可能涉及到青年自组织。各领域的试点要突出重点,但不排斥所有能增加团组织活力的新方法。这次会议后,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陆昊同志的讲话,各试点单位及其所在地的团委要根据已下发的试点方案和本试点单位的实际,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各级团的组织部门要及时沟通研究。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团建试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希望同志们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扎扎实实地推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2.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二

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充分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合谐格尔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扩大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和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的工作方针,加快建立健全有效调控城乡就业、保证城乡劳动者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系。经过两年努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统筹城乡就业的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和政策,建立城乡劳动者就业统筹规划和管理体系,统筹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

1、制订促进统筹城乡的就业规划。加强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职能,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就业工作,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控制失业率、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在继续搞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将城乡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2、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政策。打通城乡劳动力交流渠道,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政策限制,实现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针对城乡劳动者中的不同群体,制定专项政策和工作计划。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中小企业,通盘考虑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3、建立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消除城乡就业服务差别,加快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按照市区有市场、各乡镇(街道)有网点、社区(村)有窗口的目标,加快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框架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服务。在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的同时,积极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4、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实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建立与城镇相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登记,将全市城乡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员类别、素质结构、年龄构成、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统一汇总,对凡年满16周岁、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都要分类建立台帐,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全面掌握城乡劳动者就业状况,实现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作为制定全市城乡就业政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依据。

5、建立城乡统一就业管理制度。制订适用于城镇各类经济组织和城乡劳动者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办法,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积极出台农民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创业等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适合农民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土地、教育、卫生制度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为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打破各种所有制就业界限,对所有城乡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实行劳动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一体化的管理,实行全程管理和全方位服务。

6、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个信息库:即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及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劳动者资源数据库,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实行失业登记并纳入统计范围;建立农村劳动者求职信息库,所有的职业介绍场所对农村劳动者开放;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把用工需求的各类企业建立档案,方便农村劳动者的查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招用本地和外来城乡劳动者实行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实行统一的招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用工制度备案取消各种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的就业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体系,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与下岗失业人员一样落实到位,确保城乡劳动者享有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

1、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将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外来劳动力就业统一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加快推进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扩大管理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职能和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提供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以统一的内容和标准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城乡求职者实行免费的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继续实施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的“春风行动”,以新毕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就业见习计划”,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积极推进地区间劳务交流与合作,有效引导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维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实施充分就业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针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3、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向街道、社区(村)延伸。要制定工作目标,统筹规划,切实解决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等存在的具体问题,切实加强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创造条件。

4、加快全市劳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形成覆盖市、区(工行委)、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做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运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做好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等基础工作,全市各乡镇、街道在2012年底前、所有社区(村)在2013年底前完成与劳动保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联网,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长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稳定性。

1、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实施“素质就业”战略,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社会化的职业培训网络。按照统筹培训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培训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培训经费,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推出培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落实各项培训政策,把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培养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2、建立和认定一批能够覆盖城乡的优质培训学校或机构,不断扩大对农民工定点培训的范围,逐步形成能够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制订完善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实施以城乡新生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项目,以城镇失业人员为对象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项目,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以农业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转移就业培训项目。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推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企业注重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引导城乡劳动者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3、实施统一的城乡就业培训补贴,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及《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补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考核鉴定合格的参训人员,由培训机构和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培训管理部门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未按要求参加鉴定的削减培训补贴。

4、积极做好创业促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全面开展创业培训工作,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把创业和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发展规划、纳入政绩考核中去,更好地实现“政府推动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建立就业促进的长效机制。

5、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制度。继续落实对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帮助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对“4045”人员开展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援助。加大帮扶农村“零转移”农户工作力度,对有就业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农村特困人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促进其转移就业。对愿进城自谋职业的提供小额贷款援助,帮其创业脱贫。

(四)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建立与城乡统筹就业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切实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

1、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建立劳动用工录用备案登记制度,依法为劳动者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提高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劳资两利的薪酬制度。强化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相关规定,重点检查用人单位的用工手续、签订劳动合同、支付职工工资、执行工时制度、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严厉查处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按照“规范用工、分批纳入、灵活参保”的原则,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范围。以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为重点,落实具体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法,使农民工各险种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享受待遇逐步与城镇职工实现统一。

3、改进城镇大病医疗保险办法,统一全市支付标准,统一与基本医疗保险在用药、收费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征缴率。要建立完善以大病医疗保险为主的新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逐步向城乡一体的大病医疗保险过渡。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

4、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各类用人单位,都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凡是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其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申报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农民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残等级达到1—4级的农民工,可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因工死亡的农民工,其供养亲属可享受抚恤金。

5、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为主要目标,坚持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建立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不断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将在城镇实现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就业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

6、完善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实行本地城乡居民在企业工作的职工同等缴费、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7、建立和扶持城镇劳动者到农村创业的制度。积极扶持城镇劳动者到农村承包土地、承包荒山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项目,到农村创业的城镇劳动者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原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和其它社会福利待遇不变。

8、建立农民工子女入学制度。农民工按劳动合同在城镇工作满一年以上且签订劳动合同满三年以上者,其在子女入学方面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力和义务。

9、结合户籍改革制度,建立适用于农民工的户籍改革办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切实将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开发、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就业相结合,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劳动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的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各项工作。同时建立统筹城乡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完善考核机制。各乡镇(街道)也要相应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的总体要求,调动全市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同时做好城乡劳动者的登记、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各类社会保险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工作。发改委要把统筹城乡就业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统筹安排;财政部门要做出资金安排,将试点组织实施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公安部门应不断深化户籍制度和常住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教育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教育由职前向职后延伸工作,并为各类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各类从业人员子女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条件;工商、税务部门应建立与劳动力资源、用工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督查制度;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等各项管理及服务工作;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再就业政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社会团体要发挥各自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三)落实经费保障。将开展城乡统筹就业所需经费纳入政府公共建设项目计划和再就业资金预算,对项目进度和资金预算做出安排。要统筹管理使用经费,调整资金筹集渠道和使用范围,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3.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三

上半年来,社区依托重点工程建设求发展,拓展就业门路,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转移外省就业的有102人,省内外县就业的30人。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依托在社区内的电厂安置70人,在县城里的医院,超市等三产安置21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就按上述途径安排了50名还乡人员。三是自主创业。社区内有上规模的养鸡场2个,养猪场3个;原新双居委会书记张宏金把触角伸向县城,夫妻两开设了安踏运动鞋专店,安置本社区8人就业上岗。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实组织机构,强化领导

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社区总支书记杨华平任组长,居委会主任马业青为副组长,并明确专干,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居支两委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社区制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社区积极发展养猪养鸡场,以典型带路,进一步扩大影响。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社区依托金城驾校开展驾驶员培训,共培训20人,这次还乡人员中就有4人经过培训后,在县城开的士。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特别是我社区,靠近县城,有在县城开店,开的士,务工的优越条件。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近几年我社区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有35人。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自上半年以来,我社区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1%。输出劳动力转移本地就业占劳动力总数26%。外出劳动力,每年的收入均在万元左右。在县城务工人员每月收入也在800元以上;至于那些自主创业,办养鸡场、养猪场,开超市的老板,更是建起了小楼,开起了小车,步入小康水平。从社会效果看:

1、发展了效益农业。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2、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在城务工,部分农民在镇上或城里购买或租赁住房,在城镇里生活,我们社区的张宏金的示范作用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也是实实在在的。

3、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从田头走向工厂,从农村走向城镇,从依赖土地走向自主选择就业,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途径。

4.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根据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城乡统筹人力资源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就业或已与原工作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有求职要求的城乡劳动者,按下列程序办理《求职证》。

1、“农转非”人员、外地迁入人员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未就业且有求职要求的,应持本人户口簿、学历证明以及个人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经职业指导后,领取《求职证》。

2、与单位签合同,单位投保办《求职证》需要带以下手续: 原来有单位的带“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新单位接收证明;2张一寸彩色照片;户口簿或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女18—50岁,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大中专毕业生带毕业证;失地农民提供户口所在镇(街道)出具的被征地证明。

3、转户口出胶南办《求职证》需要带以下手续:

户口簿或户籍证明;2张一寸照片;无业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计划生育证明(女18—50周岁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大中专毕业生带毕业证;失地农民提供户口所在镇(街道)出具的被征地证明。

4、转户口未出胶南开无业证明需要带以下手续:

户口簿或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女18—50周岁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无业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

5、随军家属办《求职证》需要带以下手续:

部队证明材料;2张一寸彩色照片;户口簿或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女18—50周岁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失地农民提供户口所在镇(街道)出具的被征地证明。

5.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在全市农村工作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十分重视,会前市委常委会就开好这次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今天会上,XX书记将做重要讲话。根据市委常委会精神和XX书记的要求,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上下共同给力,“十一五”发展跃上新台阶 年是“十一五”圆满收官之年。五年来,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大幅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三农”工作更上层楼。

——创新举措,狠抓关键,农民收入翻番。坚持科学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举措到户”工程和农民增收规划,向发展产业要增收,向扩大就业要增收,向推动创业要增收。粮食“七连丰”,畜牧上台阶,果业新突破,农村三次产业全面升级。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比上年增长 %,比 年增长 倍。

——强化基础,完善设施,农村面貌显著改观。统筹盘活项目资源,推进“项目到村”,五年解决了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水泥路村村通和广播电视全覆盖。“星级管理”创新路,晋星创建结硕果,农民家园也舒坦。年创建五星村 个、四星村 个,全市五星、四星村分别达到 个和 个,四星镇 个。

——突出特色,推进“三化”,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坚持推进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县域工业园发展全面提速,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日新月异。县镇村“争先进位”,先后进入全省“十强县”,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非公经济比重由 %提升至 %,县域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 %。

——探索实践,攻坚克难,统筹城乡破题奠基。统筹城乡工作高点起步,X县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稳步推进。产权、户籍、社保、金融、流通“五项改革”有序启动,林权主体改革提前一年完成。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稳步推进,XX年落户超过 万人。

——改善民生,加强村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区)个、教育强镇 个。新农合“全覆盖”,领先全省。XX“大社保”推广全国。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自觉行动,一批能人进入领导岗位。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升级晋档,凝聚力、战斗力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各级领导重视、全市上下共同给力、“一号文件”惠农强农的五年,是“三农”工作丰富载体、完善机制、加力奋进的五年,是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有效推进、合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农业发展形势好、农村面貌变化大、农民受惠多的五年,是农民心情舒畅、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农村社会和谐的五年。这些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更得益于广大干群共同努力。在此,我们向辛勤工作在“三农”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奋斗历经风霜,问题不容忽视。与工业比,农业是慢变量;与城镇比,农村是慢变量。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中,农业现代化仍是“短板”。基础不牢靠,优势不突出,竞争力不强。纵向比,农民收入五年翻番;横向比,仍有差距。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虽出现缩小势头,但仍高达3.76︰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部分农村行路、饮水、上学、就医、养老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深远,破除城乡“隐形墙”,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攻坚克难,加力提速”。面对加速发展与变革的新形势,部分同志思想观念更新慢,工作能力发展滞后,跟不上形势需要。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贯彻“三化同步”要求,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作

市委X届X次全会描绘了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抓好“十件大事”、的宏伟蓝图。面对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逼人形势,面对广大群众创富求变、追求幸福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树立“大统筹”思想,科学谋划“十三五”,努力把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一)顺时应势,科学求进 “十三五”是加快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政策利好。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关天规划,推进发展转型,调整产业布局,以及惠农强农政策,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更多的新契机。二是项目支撑。XX高速、XX快客专线、XX煤田开发、XX汽车及配件工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陆续上马,资金流动、产业升级、农民进城、“三化”提速,将为农民就业创业、新农村建设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机制助推。经过探索实践,“星级管理”引领新农村建设,“举措到户”撬动农民增收,“项目到村”夯实农村基础,“争先进位”焕发工作激情,“三带三进三促”构筑共建机制,破除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营造农村活水源头。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把“十二五”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化同步”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阶段。经过不懈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再翻一番,达到XX元,城镇化率达到XX%。五星村达到XX个,四星村达到X个,四星镇达到X个,把XX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二)突出主题,三化同步

主题是纲,纲举目张。“三化同步”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攻坚之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繁荣。就是要加快制度创新,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人口自由迁徙、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覆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在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实力、增加农产品产量进程中,同步增加农民收入;在推进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土地向优势产业集中进程中,同步推进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同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在建造新项目、应用新技术进程中,同步创新体制机制。这“四个同步”是推进“三化同步”的需要,是“三化同步”的具体抓手,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大胆探索。

(三)把握要领,有所坚持

没有坚持,就没有方寸。扎实推进“十二五”工作,要着力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为着力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坚持把新农村晋星创建作为基本抓手。晋星创建是新农村综合体创建,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综合性强,要坚持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注重基层,多方联动,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年年有进展,五年大变化。

坚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基本动力。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使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

坚持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统筹推进水利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务农农民安心,务工农民放心,城乡居民开心。

坚持把加大“三农”投入作为基本保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项目,推进“项目到村”,组织“三带三进三促”活动,推动城市资源下乡,让农民更多共享公共财政。

三、推进发展转型突破,全力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开局“十二五”,五年看头年。今年要开好头,起好步。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深化创建促晋星,给力增收惠民生,加快统筹添活力,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村设施环境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今年是“水利建设年”。兴水之利,就是兴民生之利、生态之利、发展之利。治穷先治水,图强善治水。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程,作为抗灾减灾的有效手段,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抢抓机遇,掀起农村水利建设新热潮。要集中力量抓好XX段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一批事关全局、兴水利、除水害的大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水利投资10亿元,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十二五”末,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8%。要继续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趋势、是方向,也是根本要求。坚持畜牧主导、果菜特色、粮食基础的产业导向,强化主导,彰显特色,夯实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做好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进和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户规模化经营,扶持种养大户、大场。支持农民与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形成更合理、更紧密的连接关系。要下大力气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运用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居民休闲观光基地、“菜篮子”供应基地。

(三)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农民收入低是我市城乡发展诸多难题的关节点。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要继续坚持“三业并举、四轮齐动、三化承载、举措到户、机制保障”工作思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要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指导服务三大平台,加快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扩大创业,促进就业。要深化“举措到户”工程,解决好增收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创业户培育、专业户成长、兼业户扶持、转移农民培训、贫困户增收等专项增收行动,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在推进农户转产转业转移、分工分业分化中促增收、求发展。确保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达到5800元,争取突破6000元大关。

(四)深化新农村晋星创建。晋星创建是落实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的有力抓手。今年的晋星计划已经下达,各县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升阶晋星措施,逐级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年内完成32个五星村、100个四星村的晋星任务。要综合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县区、环境优美乡镇、最美乡村“三级联创”活动和生态家园建设,加大以治理“三乱”、清理“三堆”、美化“三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坚持做小事,经久成大业。继续推进“乡村在线”建设,年内实现“千村在线”。

(五)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差距是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事业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面。要全面启动教育振兴八大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以文明小城镇、文明村、文明户、文明集市为重点的文明村镇创建和“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目前,我市人均纯收入少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还有52万。让这部分人也过上小康生活,是全面小康最为艰巨的使命。要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以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山区和北部乔山地区“三大板块”为重点,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核心,抓住发展产业富民、改善基础便民、强化服务惠民“三个关键”,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推广“XXXX”经验,让贫困群众出山,让发展机制进山。力争年内实现6万贫困人口脱贫。

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大统筹”,是市委的既定方针。全市上下要以创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点面联动,城乡互动,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力提速。

(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今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头戏是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确权、登记、颁证、产权市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二是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上实现新突破;三是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享受同等医疗待遇上实现新突破;四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在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上实现新突破;五是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建立居住地管理制度、城乡居民迁徙上实现新突破。这五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硬骨头”,再“硬”我们也必须“啃”。通过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农村活力、优化农村外部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对每一项改革,要出台具体办法,请有关责任部门抓紧工作,尽快实施。

(二)搞好试点,探索路子。试点工作要在去年破题奠基的基础上,着力在抓重点、促创新、求突破上下功夫、出重拳。抓重点,就是要围绕城乡规划、五项改革和一体化建设,立足实际,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攻坚。XX区、XX区要重点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试点,X县要重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促创新,就是要坚持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保障民生、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胆地创,大胆地试,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求突破,就是要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出经验、出成果,为推动统筹城乡全局工作增添活力。

(三)切实做好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工作。要继续按照“统筹规划、自愿选择、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原则,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城镇居住”,都应开辟“绿色通道”,简便手续,优化服务,降低成本。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为城镇居民的,要让其完全享有市民待遇。对“城镇居住”农民,要着力衔接解决好养老、医保、住房、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确保进城农民有工作、有房住、有保障,在城镇获得新的生活方式。年内完成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0万人。

(四)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县域是统筹城乡的前沿。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吸引农民进城就业、居住、生活。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政策、资金等倾斜力度,支持XX、XX、XX等基础较好的园区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进一步完善“争先进位”机制,大力开展争创“十强镇”、“百强村”活动。有条件的县区要向全省十强县、五强区迈进。

(五)推进城乡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化最终要靠城乡共建共享。要统筹编制城乡规划,将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和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确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张蓝图,一个步调”。要均衡城乡公共服务,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要创新城乡社会管理,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建立全社会支持农村发展的新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就业体系,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共享、机会均等。

五、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农村事不小,城乡关系大。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凝心聚力谋发展,改进作风抓落实。

(一)落实好“重中之重”的要求。各县区委、政府要切实按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多出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投入更多精力和气力;在财力投放上,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在绩效考核上,能够体现“重奖重用”。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村“两委会”换届为契机,以“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为抓手,深化“两新”组织“双百双促”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切实促进干部转变作风,勤奋敬业,务求实效。

(三)完善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各项资金和项目投入不断增长。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细化县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层级负责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加强对“三农”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强农惠农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发展合力。

6.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 篇六

*月**日,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罗朝阳在州委常委、秘书长王敬斋,副州长乔学智,州委、州政府办公室和州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州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及乌兰县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乌兰县希里沟镇、柯柯镇了解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宣讲情况,调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罗朝阳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打造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和指导好农牧区发展。

在柯柯镇托海村,罗朝阳详细了解了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和进展情况,对托海村和纳木哈村整合党建资源,联建村级党支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有效整合包括党建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托海村与纳木哈村要着眼长远发展,发挥地理位置相邻的优势,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考虑、谋划和指导发展。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提高规划化、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主导支撑产业。村级“两委”班子要结合本村实际,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切实增加村级收入,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要下大决心整治村容村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切实搞好村巷和庭院卫生,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清洁卫生、健康文明的生活。

在希里沟镇丰农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罗朝阳一行实地查看了3000吨马铃薯种恒温库等生产设施,并详细了解了合作社的管理模式、生产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罗朝阳指出,乌兰县丰农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模式规范、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要全面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州推广“丰农模式”,推动全州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罗朝阳勉励合作社负责人,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壮大规模经营,切实把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的带头人,做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头兵。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涌现出的各类“带头人”,要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提高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其在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示范带动能力。

罗朝阳一行还来到乌兰县盛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利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农区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在盛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朝阳查看了畜棚等生产设施,详细询问了牛奶生产、奶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情况,要求合作社加强对奶牛饲养、收奶等环节的管理,切实保证奶源质量,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上规模、上水平,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在利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朝阳强调一定要加强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之符合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有力保障。调研中,针对各专业合作社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罗朝阳要求各级金融部门顺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支农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放宽信贷门槛,切实加大支农贷款的投放和支持力度,为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调研中,罗朝阳一行还到希里沟镇三源地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察看了蚯蚓养殖试点情况。罗朝阳强调,特色产品养殖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依法健全各项产供销合同,保障农民利益。要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养殖方式,严防出现生态灾害。

7.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七

温家宝

(2009年8月18日)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了要在部分县(市)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关于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一、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强调要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但总体看,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在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等方面,城乡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推进改革发展,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差距。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并将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农村改革三十年来,我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主要是实行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是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主要是减免并最终取消农业税,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第三步是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主要是改革乡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三步改革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都有待继续深化并不断完善制度性的成果。在国家财力逐步增强的背景下,近十年来,我们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方面,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做了几件大事。一是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取消了农业“四税”,直接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约1250亿元,加上制止了各种摊派、集资、乱罚款等,农民实行减负总额在1600亿元左右。二是从2004年起,国家建立了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制度,即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从145亿元起步,今年这四项补贴总额已达到1230多亿元。三是从2006年起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农村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并提高了公用经费标准及中西部地区农村校舍维修改造的补助标准。今年安排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达到662亿元,为实现“不让一个农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四是从2003年开始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范围,先从人均每年筹资30元的水平起步,逐步提高到50元、100元的水平,其中财政补贴始终占大头,今年中央财政的补贴已达到253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数已达8.15亿,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五是从2007年起,在全国普遍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上半年有4472万多农村人口纳入了低保,平均每人每月实际领取60元。这些重大的强农惠农政策,不仅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了近年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局面,而且对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制度创新性的重大意义。不少农民质朴地说,由于这些新制度,农民终于盼来了“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好光景。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限于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国家财力,政府对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覆盖面还不够广、水平还比较低,必须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期盼,进行的又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自古以来,中国农民都讲养儿防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限于国家的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而我们当前要开展的这项试点工作,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再加一句“养老不犯愁”,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就会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第二,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第三,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再次,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牢牢把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本质特征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

国家财政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是实现“保基本”目标的基础。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这样,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无论集体经济组织有无能力补助,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关怀,体现了新农保制度的基本性、公平性和普惠性。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是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支撑。从农村当前情况看,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部分农民个人缴费也有一定困难。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困难群众参保,也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农民的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助、其他社会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以及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的补贴,全部进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本人缴费多少和年限长短,有高有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反映了个人收入、地区发展、集体组织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建立新农保制度,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财政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我们必须看到,支持新农保制度建设,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广大农民的福祉,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宁可少上点项目、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

三、切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一要坚持试点先行。建立新农保制度,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这项制度,取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取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也取决于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2009年试点范围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央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推进这项制度,就是因为这项制度本身极为复杂,农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必须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对新农保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估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搞好试点工作。

二要坚持农民自愿。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试点地区一定要坚持农民自觉自愿,切实把好事办好,让农民满意。为此,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对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各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对广大农民来说,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试点时,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片面追求参保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是讲实惠的,眼见为实。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都各不相同,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地方补贴、养老待遇等方面,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目前的指导意见中,设置了参保农民每人每年缴费标准的不同档次。要让农民自主选择,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对新农保试点,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办法。各地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

8.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八

试点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市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在省市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市新农保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参保40.6293万人,参保率96.6%;累计征缴养老保险费6867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10939万元,全市84949人已享受到养老保险金,发放率100%。争取中央、省、许昌市财政补助7631万元。试点工作整体运行平稳,农民满意。通过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社会和谐,有效解决了我市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特别是我市探索形成的新农保“领取不出村,发放不隔月”长葛模式走在全省前列,省内外一些县市纷纷前来取经学习。

这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会,是我市实现从新农保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重要标志,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全市迅速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下面,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委托,我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关情况作以说明。-1-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批复情况

2011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座谈会,根据试点工作的成功实践,以及试点地区广大农民的真诚欢迎和试点外农民的热切期盼,国务院决定加快新农保的推进速度,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提出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医保、养老全覆盖,并具体规划到2012年基本完成任务。

5月下旬,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省政府召开第87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执行,并要求各省辖市在申报第三批试点单位时,将城乡居民融为一体上报。同时选择第一、第二批运转比较规范的部分试点县市,一并纳入本的上报名单中(长葛市为第一批,许昌县为第二批,鄢陵县、禹州市为第三批)。

6月3日,经过许昌、河南省层层筛选推荐,我市被推荐为首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上报国务院待批。

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我市作为河南省首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单位。

7月26日,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全省试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并要求各试点县市区抓紧研究上报方案,尽早启动试点工作。

10月24日,经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正式同意批复我市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办法》。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和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设年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有条件的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民主确定。政府对城乡居民参保给予每人每年30元财政补贴(其中:省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许昌市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0元)。市财政为重度残疾人代缴每人每年100元养老保险费。

(三)城乡居民待遇的计发办法和领取条件。

城乡居民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参保人符合领取条件,除了基础养老金外,同时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其中中央每人每月补贴55元;长葛市财政每人每月补贴5元。

长葛市财政对烈士遗属、领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父母,每人每月增加基础养老金40元。

参保人员年满60周岁(年满60周岁的界定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从7月1日起按月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有余额的,其中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部分可以继承。

三、扎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市政府要求,11月3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12月10日前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16-59周参保率达到96%以上,60周岁以上待遇享受率达100%。各乡镇、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准确把握政策。我们推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上的商业保险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是党和政府给予人民群众的一项公共福利,是政府补贴型的保险,具有低缴费、保基本,筹资广、保障强,即缴费、即受益,可转移、零风险等特点。因此,要熟悉掌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质,准确把握工作原则和方法步骤,做到“政策一口清,业务水平精”,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要深入宣传发动。各乡镇、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把宣传动员摆上突出位置,综合运用广播、标语、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让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使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尽人皆知、深入人心。在宣传过程中,要切实把意义讲透、政策讲准、内容讲清,使群众能够清楚明白地看到好处,看到政府补贴的含金量,从而消除顾虑,踊跃参保,为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要搞好保费征缴。保费征缴是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点环节,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征缴过程中要注重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以及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带头缴费参保,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从参保人切身利益出发,帮助参保人选择最适合的档次;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应解释清楚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道理,鼓励多缴,帮助参保人实现利益最大化。今年保费征缴一次征收2011年、2012年两个,要求各乡镇、办事处12月10日前完成征缴任务,农村养老保险保费征缴另行安排。

四是要落实补贴资金。落实补贴资金是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关键。要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动员村级集体力量进行多方筹资,给予辖区居民特别是高龄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以适当的参保帮扶,使他们能够以较低的保费达到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条件的村组(社区),可以把这项工作作为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在经过村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的前提下,给予居民一定的补贴。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制度,使整个资金运作置于广大参保居民的监督之中,切实维护好参保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各位领导、同志们,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义重大,组织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动员会后,大家要贯彻落实好会议的各项部署,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确保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

9.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讲话 篇九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

(2011年9月15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主要是按照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实施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严格按照中央“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试点工作原则,把这项利民、惠民的实事组织好、实施好、落实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就抓好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入理解做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新期盼,继实施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惠民战略决策,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建立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完 1

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新农保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迈进的一个重大步骤。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保障推开,标志着我县社会保障全覆盖体系已经形成。

(二)建立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养老保险,就是要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老有所养,安享晚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上养四位老人、下养一个孩子的负担,年轻人赡养压力不断加大,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支撑,居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使养老保险制度平等覆盖每一位老百姓。

(三)建立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的认同感,有效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解决老百姓“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持续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三个坚持”,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工作

(一)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也是工作的要求。“保基本”,就是向保证所有参保老年人提供基础养老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目前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今年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强和养老保险基金增多,将逐步提高。“广覆盖”就是结合全县实际,低水平起步,建立具有普惠性质的基础养老金和缴费补贴制度,再逐步完善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有弹性”,就是从我县农民群众收入现状出发,设定从100元到1000元的缴费档次,让农民群众有所选择余地。“可持续”,就是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要考虑我县属于欠发达地区,确保各级财政能够支付、参保群众能够承受、社保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

(二)坚持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一方面,政府的责任是保基本、扶贫弱,保障所有参保人员晚年的基本生活,承担基金“兜底”责任,补贴基金缺口,对无力承担个人责任的困难群体,由政府代他们缴纳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首先到位。另一方面,农民群众也要承担缴费义务,从年轻时就要为养老积累资金,这是个人获得保障的基本前提。只有个人及家庭早缴费、多缴费、多积累,才能享受高于基础养老金的养老保障待遇。特别要强调的是,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面

广量大,光靠政府拿钱是不够的,必须政府投入和个人缴费并举。否则,这个制度就无法持续运行,养老金100%发放就很难兑现。

(三)坚持动员和依靠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支持试点工作。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坚持群众自愿参保,不搞强迫命令。这就要求我们扎实搞好宣传发动,动员和依靠城镇居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保,变“要我保”为“我要保”,努力扩大覆盖面。这里,我就宣传发动工作提三点要求:一要“实”。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算细账、说实话,算清个人缴费与领取养老金的对比账、基础养老金和财政补贴账,使群众明白自己履行多少缴费义务,就可以享受多高的养老待遇,明白自己缴费不仅能实现老有所养,而且所缴保费安全有效,还能保值增值。二要“简”,我们政策宣传的资料、口号,都要使用群众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三要“活”。要深入基层算细帐、说实话,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简单明了地搞好宣传,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好处、实惠宣传到户、到人,让群众好理解、能接受。还可动员参保群众的亲属和朋友,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

三、“五个到位”,确保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严峻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

视,落实责任。

一要组织到位。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制定具体试点计划,排出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按时完成试点任务。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要资金到位。要认真做好财政配套资金测算,有效调度安排资金。要根据试点工作的进度,追加今年预算,做好明年预算安排,及时拨付到位,不打折扣。中央要求,试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得从基金中列支。我们既要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又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降低行政成本。

三要服务到位。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会直接影响群众参保积极性。要大力推行社保卡,方便参保人缴费、领取养老金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和办公自动化、现代化要求,合理整合现有社保管理服务资源,保障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加强乡镇社会保障平台建设,依托居委会和村“两委”做好参保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机构作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是责任到位。人社部门切实担负起主管职责,做好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政策制订、经办服务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对“入口”和“出口”补助资金做好预算安排;宣传部门要及时

开展深入广泛、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民政部门和残联要协助认定特困、残疾群体,确保相关人员及时享受政策优惠;公安部门要配合提供人口管理相关信息,确保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待遇发放人员应发尽发。

五要总结到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刚刚启动,难免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各地各部门要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表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路径,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巩固扩大试点成果。特别是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研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使这一制度更多的造福百姓。

上一篇:女朋友分手挽回的话下一篇:白旄镇小学教师综合量化评估细则